为什么油压升高

为什么油压升高

一、机油压力为什么升高(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波,赵建锋,闫永生[1](2021)在《柴油机润滑系常见故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柴油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一般配置在农用车辆、工程机械及货运汽车上。这类机械普遍存在工作环境恶劣、年行驶里程长、车辆超载严重、维护修理不及时等现象,容易造成零部件缺乏有效正常的润滑,疲劳磨损加剧,造成使用效率降低,故障率升高,甚至出现零部件严重损害、曲轴烧瓦等严重的恶性事故。因此,正确认识柴油机润滑系统的工作机理,随时关注其工作状况,及时维护与修理极为重要。柴油机润滑系统常见的故障有机油消耗过多、机油温度过高、机油压力偏高或偏低等。

顾磊,杜巍,孙亚东[2](2021)在《机油温度对多缸柴油机润滑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某V型多缸柴油机,搭建了润滑系统压力测试平台,测试了机油温度40~115℃范围内,发动机转速800~2 200 r/min范围内,润滑系统各关键节点的机油压力、发动机阻力矩和机械损失功率,研究了机油温度对发动机润滑系统性能和机械损失的影响规律,并对极限工况下的润滑特性作出预估。结果表明:各转速下,随着机油温度的升高,润滑系统各关键节点的机油压力均降低,各关键节点间的机油压力损失也随机油温度升高而降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各关键节点中机油散热器的流阻和其随温度的变化率均最大;右排主油道压降大于左排主油道压降,二者差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发动机机械损失功率和阻力矩均随着机油温度升高而降低,相同温度区间内发动机阻力矩的变化率随发动机转速增大而增大。

朱振华,李波,游海,朱敬安[3](2021)在《高温冷却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对某型柴油机高温冷却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50%乙二醇含量的水溶液和50 k Pa及以上的水箱压力盖,能够满足高温下使用要求;冷却液出水温度105℃下,此型柴油机机油温度和压力,橡胶件材料性能,气缸盖火力面、活塞顶面和一环槽底部最高温度均能满足柴油机工作可靠性要求。

高腾麟[4](2021)在《某混合动力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对于石油的消耗也在快速增加,如何提升发动机效率成为了当今行业内的研究热点。其中对发动机润滑系统进行优化可以减小机械损失,是提高发动机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机油泵作为润滑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功耗在系统中也占有重要比例,因此可变排量机油泵的研究与应用对实现发动机节能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某混合动力发动机润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原一级可变排量机油泵基础上预开发二级可变排量机油泵。首先对目标混合动力发动机润滑系统结构和机油压力需求进行了分析,接着对二级可变排量机油泵工作原理、调节方式进行了研究。根据变量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变量泵理论排量、偏心距、弹簧压缩量等主要特征参数和变量泵高、低压模式的工作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并基于各特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推导出了原一级变量泵和二级变量泵理论排量计算方法。然后基于目标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压需求,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二级变量泵的控制策略,并通过润滑系统试验验证了制定的控制策略满足目标发动机润滑需求。相比于一级变量泵,二级变量泵主油道试验油压更接近润滑系统主油道需求油压。接着对一级和二级变量泵理论排量和液压功率等工作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变量泵低压模式理论排量与一级变量泵理论排量最大差值为4.67ml/rev,占机油泵最大排量的比例为48%,且相比于一级变量泵,二级变量泵低压模式的液压功率最高减小了74%。为了进一步明确二级变量泵的实际节能效果,进行了一级和二级变量泵驱动功率试验,对比了两种机油泵驱动功率、容积效率、机械效率等关键特性参数随工况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二级变量泵相对于一级变量泵的节能收益主要体现在低压模式阶段,且驱动功率最高减小了54.7%。通过对两种变量泵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的对比,发现二级变量泵低压模式的容积效率较高,但是排量的大幅减小使机油泵机械效率下降严重,从而导致二级变量泵实际驱动功率减小幅度低于理论计算液压功率减小幅度。最后基于试验得到的一级和二级变量泵的驱动功率,对二级可变排量机油泵典型工况下的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NEDC循环工况下,二级变量泵较一级变量泵节省能耗58.19k J,节省比例达到30.88%;在WLTC循环工况下,二级变量泵较一级变量泵节省能耗98.4k J,节省比例达到了32.83%,二级变量泵相对于一级变量泵节能效果显着。

陈希明[5](2021)在《商用车传动系统机油品质监测预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公路运输需求的与日俱增,商用车的保有量日益增加。为了保证利益的最大化,对载重量和运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无法准确把握商用车传动系统,包括变速箱和驱动桥所用润滑油的换油时机,导致对良好机油过早更换会造成资源浪费,或者未及时对已发生劣化变质的机油进行更换会导致零部件发生过度磨损,严重时会影响车辆行驶的稳定与安全。因此,保证车辆传动系统润滑油的品质良好对车辆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可通过开发设计一套商用车传动系统的机油品质监测预警系统对车辆油品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将现行的“按期换油”和“检测换油”维护保养制度发展为基于油品状态监测的“按质换油”保养制度。本论文旨在开发一套商用车传动系统机油品质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对劣化指标的实时采集来对变速箱和驱动桥机油品质进行分析评价,将分析结果实时反馈给驾驶员。本文基于多传感器多参数指标融合技术,对监测预警系统进行开发设计,先从润滑油劣化机理的角度对劣化指标进行选取,后通过试验研究各指标间的关系并验证选取介电常数和粘度作为综合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完成理论研究后基于单片机对系统进行硬件的设计与选型及软件的开发编译,为监测系统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保证;论文设计搭建了测试模拟试验台并进行试验验证,验证监测预警系统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最后对车-地信息无线传输系统进行开发,初步实现了车载监测信息到远程监控中心的无线传输,建立了对数据进行存储查询的数据库,为远程监控中心对运输车辆油品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维护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持。本论文对监测系统的开发可实现对机油品质的实时监测,提高润滑油的使用寿命,降低传动系统发生故障的风险,保证油品资源的充分利用。

贾延林[6](2021)在《工程机械用柴油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润滑系统在发动机中起着润滑、冷却、清洗、密封、防锈等功能,润滑系统工作正常是保证柴油机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良的润滑会极大的缩短柴油机的使用寿命。本文就工程机械用柴油机中润滑系统常见的结构类型,对润滑系统的常见故障:机油压力偏高或偏低、机油消耗量过大、机油温度过高、机油变质等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常规保养、检查、清洗、免解体维护等方面对如何降低润滑系统故障提出了一些措施。

赵海洋[7](2021)在《柴油机活塞油腔内气液两相振荡流动及传热数值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柴油机强化程度不断提高,活塞承受的热负荷急剧增加。在活塞头构建内冷油腔进行强制振荡冷却是有效控制活塞温度的重要手段。冷却油与空气混合物随活塞往复运动在腔内进行复杂的振荡流动,期间与腔壁进行能量交换。为设计满足技术要求的冷却油腔,在设计阶段需充分预估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换热能力。建立活塞油腔内两相振荡流动传热数值模拟程序,系统研究腔内振荡流动与传热特性,为活塞内冷油腔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对降低活塞热负荷、建立更高强度活塞具有重要工程意义。本文基于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通用方程求解器GTEA(General Transport Equation Analyzer),在同位非结构化网格有限体积法框架下搭建两相界面流动模拟模块,建立两相界面流动与传热数值仿真模型。开展环形油腔与带伸缩套管复杂油腔内机油振荡流动与传热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原GTEA求解器中添加体积分数方程求解模块。对代数型VOF(Volume of Fluid)方法CICSAM(Compressive Interface Capturing Scheme for Arbitrary Meshes)格式和几何重构/代数混合型VOF方法THINC(Tangent of Hyperbola INterface Capturing)格式从构造思想、实施策略、计算精度和计算耗时方面进行了系统比较。发现CICSAM格式实施简单,对时间步长限制较高,对稀疏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下界面变形问题存在较大不足,THINC格式实施步骤相对复杂,但计算精度更高,计算耗时约为CICSAM格式的2—3倍。(2)提出并开发了基于时间直接积分的双曲正切函数界面捕捉格式TI/THINC。避免传统THINC方法采用三阶龙格库塔格式进行时间步进,导致一个时间步长内需重复多次界面重构步骤。改进后的TI/THINC方法在不影响计算精度的同时大幅提高计算效率,计算耗时与CICSAM格式相近,且提高了计算域界面附近单元的体积分数有界性。针对计算过程中界面附近单元出现的非物理值,引入守恒的显式非物理值修正策略,数值算例证明其有效性。(3)开展两相振荡流动传热数值求解程序的验证工作。将活塞油腔内两相振荡流动传热问题细化为封闭腔内的振荡流动以及两相流与壁面接触传热两个子问题,通过模拟外界体积力作用下的晃荡问题,并与相应的实验结果和数值结果比对证实了当前程序对腔内振荡流动问题的适用性;通过对液滴撞击覆盖水平液膜的高温壁面的模拟,分析流动与壁面热流分布的变化规律,验证了当前程序对壁面附近流动传热问题的适用性,为真实油腔内两相振荡流动传热研究提供基础。(4)开展环形油腔内气液两相振荡流动传热研究。对部分装载机油的二维油腔剖面和由喷嘴喷入机油的三维油腔模型进行模拟,探讨机油轴向往复运动和周向流动对腔内流动换热影响,研究发动机转速、喷油速度、活塞往复运动方向、机油填充率对壁面机油覆盖率、油气转换率及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壁面油气转换率的极值对应壁面机油覆盖率变化最快的位置,壁面对流换热系数与壁面机油覆盖率和壁面附近流动状态都有关系;增大喷油速度和减小曲轴转速都会导致腔内机油填充率增大,对流换热系数随机油填充率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变化,在70%附近达到最大值;对高速发动机,活塞往复运动方向对腔内对流换热影响不大。(5)开展带伸缩套管复杂油腔内气液两相振荡流动传热研究。首先建立完整内冷油腔模型,分析入口压力和曲轴转速对腔内两相分布、压力、温度的影响,发现伸缩套管直接影响腔内两相流和压力分布,伸缩套管拉伸引起的负压效应导致外界空气经通气孔吸入油腔系统形成振荡冷却气相介质;增大入口压力和减小曲轴转速都会导致腔内机油填充率增大,单位时间冷却油从活塞头带走热量增多;通过拟合活塞头入口处边界条件,结合加载动量源项方法构建仅包括活塞头内腔的流动传热简化模型,数值结果验证了此种方法的可行性。

潘阳[8](2021)在《活塞往复运动空间角对内冷油腔振荡传热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冷油腔振荡流动传热是实现高强化活塞有效冷却的技术之一。此前对于内冷油腔流动传热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活塞往复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的立式发动机活塞的内冷油腔。然而,对于不同设计类型的发动机,按气缸排列方式可分为直列卧式、V型和星型等多种发动机,其使得活塞往复运动方向并非一定是重力方向,不同气缸排列方式下的内冷油腔冷却性能也因此存在差异,但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相对缺乏。为此,文中针对不同气缸排列方式的高强化发动机活塞内冷油腔,将活塞往复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定义为空间角,考虑了内冷油腔进出油道相对位置的特征,建立了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仿真与振荡流动可视化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了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的振荡流动与传热特性,获得了以下重要结论:(1)开展了不同空间角两相流振荡流动的可视化试验,研究了液相填充率和振荡模拟试验转速对两相流流型形成和转换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空间角方腔内流体的流动规律。研究表明:试验转速是影响振荡过程中两相流流型转换的关键因素,试验转速为129 r/min时,两相流的流型主要是弹状流和波状流,并相互转换,试验转速为180 r/min时,两相流的流型主要是弹状流和泡状流,并相互转换,当转速升高到232 r/min时,湍流的进一步增强使得两相流的流型主要为分散泡状流。此外,在振荡流动过程中,不同空间角下流体的绕壁流动规律不同,导致相同时刻方腔壁面流体分布存在较大差异。(2)建立了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的数值仿真模型,结合活塞运动、机油进出口质量流量、机油流动速度等特征分析了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的稳态流动特性、瞬态流动特性和机油分布特性。研究表明:机油仅在86°CA~334°CA之间流出内冷油腔,在233°CA~310°CA之间时,由于活塞速度的增大,机油进口流量的减小,油腔进口区域会产生显着的回流现象,最大回流量均不低于0.0055 kg/s;不同空间角模型瞬态流动规律基本相同,但内冷油腔进出油道相对位置会影响油腔内机油填充率的大小和壁面机油分布;发动机转速为1000 r/min时,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不在同一竖直高度的内冷油腔,随着空间角的增大,周向重力分量减小,机油周向流动速度增大,进油通道逐渐高于出油通道,内冷油腔的稳态充油率减小,当空间角由-90°增大到90°时,内冷油腔的稳态充油率由63%减小到34%,油腔壁面机油的覆盖面积减小;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始终在同一竖直高度的内冷油腔,空间角越接近0°,内冷油腔的充油率越小,油腔壁面的机油覆盖面积越小。(3)系统研究了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的稳态换热特性、瞬态换热特性以及内冷油腔周向和轴向壁面的换热不均匀性,研究表明:进出油通道不在同一竖直高度的内冷油腔,随空间角的增大稳态换热系数逐渐减小,油腔壁面换热越不均匀,发动机转速超过2700 r/min后,内冷油腔壁面的瞬态换热不再受空间角的影响;进出油道在同一竖直高度的内冷油腔,空间角越接近0°,瞬态换热系数的变化幅值越大,模型的换热越不均匀,在发动机转速超过1600 r/min后,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的瞬态换热基本相同;此外空间角对内冷油腔轴向外壁面、轴向内壁面、周向进出油道中间区域的换热影响最大。(4)通过对不同空间角活塞内冷油腔的流动特性和换热特性的研究发现,对于直列卧式、V型等非直立发动机活塞的内冷油腔,采用进油通道在下方、出油通道在上方的设计方式,可增强内冷油腔换热性能;通过优化油腔的轴向外壁面和内壁面、周向进出油道中间区域,可改善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的换热性能。

周全[9](2021)在《汽车发动机异响诊断算法及产生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汽车工业水平的进步,目前发动机噪声的研究重点已落在声品质上,特别是发动机的异响问题,令很多车企研发人员无从下手。由于大部分异响属于发动机噪声问题中的疑难杂症,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和理论上的研究,因此需要提出一些创新性的信号处理方法来更好地提取并分析这些异响的特征,并归纳出异响的产生机理。本文围绕汽车发动机的异响诊断算法和异响的产生机理研究这两个方面展开,主要工作内容与成果如下:研究了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频图的精细度和能量分布的变化规律,对比了多分量非稳态仿真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和S变换时频图结果,指出两种算法对非稳态部分信号的能量分布具有“栅栏”现象。介绍了非线性调频变换算法(Nonlinear Chirp Transform,NLCT),通过引入随调频信号瞬时频率不断变化的旋转算子和频移算子,优化了时频图的能量分布,并结合Vold-Kalman阶次滤波和NLCT变换提出了Vold-Kalman调频变换算法(VoldKalman Chirp Transform,VKCT),其适用于分析与汽车发动机转速相关的振声信号。研究了当单个初始频率附近存在多个信号时,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分解优先级,提出了U型模态分解优先级的概念。讨论了VMD算法的欠分解和过分解现象,并指出这类模态混叠现象的本质原因是VMD算法初始中心频率的数目及取值与实际混合信号中的分量信号不匹配。提出一种基于二分法的变分模态分解方法(Dichotomy-based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DVMD),能够自适应地搜寻混合信号中实际分量的个数及对应的中心频率。基于DVMD算法诊断了某乘用车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产生的“吭吭”声异响。通过系统性地研究缸盖总成各部分结构对异响的影响,发现了异响声幅值对凸轮轴正时调节(Variable Camshaft Timing,VCT)系统的参数敏感,特别是凸轮轴调节器的角度和机油压力控制阀(Oil Control Valve,OCV)的占空比。通过DVMD算法分离提取了发动机缸盖表面振动信号中的异响相关分量,结合曲轴与凸轮轴的瞬时转速、VCT系统内部的机油压力等数据综合分析,明确了“吭吭”声异响的产生机理。基于VKCT算法诊断了某乘用车发动机在加速过程中出现的“咕噜”声异响。通过声强法对异响的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明确了异响主要来源于汽车发动机,通过VKCT算法提取了发动机振动信号中的异响分量,根据对比分析指出“咕噜”声异响来源于曲轴扭振。通过发动机曲轴的弯扭振动测试及更换不同工作频率TVD的试验,验证了“咕噜”声异响的产生机理。针对汽车发动机稳态及瞬态工况下的机械与燃烧噪声分离,提出了基于维纳滤波的稳态工况燃烧噪声分离算法和基于多元回归的瞬态工况燃烧噪声分离算法。研究了某三缸汽油机在不同转速和负荷条件下的机械燃烧噪声占比变化情况及其内在机理,诊断了某SUV车型的发动机在急收油门时刻下产生的“呲呲”声异响。对该发动机的表面辐射噪声和机体表面的振动信号进行了机械贡献和燃烧贡献分离,根据机械噪声和燃烧噪声的时频图结果诊断出此异响来源于发动机燃烧室内的异常燃烧,并通过优化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控制了异响。

罗轩[10](2021)在《配气机构NVH性能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核心子系统之一,也是发动机重要的振动噪声源之一。由于配气机构和发动机其他部分存在诸多耦合关系,对于配气机构的振声研究应在整机的层面上进行考虑。依据NVH问题的研究流程,本文从激励源、振动传递和噪声辐射的顺序对配气机构引起的整机振动噪声展开了一系列的仿真和试验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一个实际的配气机构异响问题。具体工作内容与成果如下:对配气机构振声激励源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搭建II型配气机构单阀系动力学模型,对配气机构在相应工况下的气门落座力、液压挺柱力和气门弹簧力等激励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气门运动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弹性流体动力学理论对凸轮-摇臂之间的接触特性进行了分析。以优化凸轮-摇臂之间的接触特性和降低振声激励力为目标,对凸轮型线和弹簧预紧力进行了优化设计。基于柔性缸盖多阀系模型对配气机构到缸盖的载荷传递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有限元法,建立了包括柔性体缸盖在内的配气机构多阀系动力学模型,对配气机构动力学和阀系与缸盖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基于弹性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凸轮轴承模型,考虑轴颈不对中和润滑油膜的影响,对凸轮轴承的载荷传递和润滑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配气机构激励作用下的缸盖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基于该模型,对包括转速、润滑油温度和润滑油标号在内的轴承润滑特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从整机层面对配气机构激励作用下的振动噪声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某国产1.8T四缸汽油机建立了配气机构-整机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充分考虑了配气机构和发动机本体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该模型,对该发动机配气机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并对整机的振动响应和噪声辐射进行了预测。相较于通常采用的非耦合法,应用该耦合分析法预测整机振动响应和噪声辐射得到了与实测更吻合的结果。针对一种常见的怠速工况下发动机配气机构异响噪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优化。通过一系列的换件探索试验和信号处理分析,成功识别了异响特征。通过配气机构异响诊断模型的仿真分析,揭示了异响噪声的产生机理。基于有限元法和声学边界元法,建立了配气机构怠速异响复现模型。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提出了A和B两套优化方案,并将B方案进行样件试制。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搭载B方案VVT的发动机在异响频段幅值明显降低,在主观评价中异响噪声基本消除,配气机构怠速异响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二、机油压力为什么升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油压力为什么升高(论文提纲范文)

(1)柴油机润滑系常见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柴油机机油消耗过多
二、柴油机机油温度过高
三、柴油机机油压力偏高或偏低

(2)机油温度对多缸柴油机润滑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设备
2 试验方案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关键节点机油压力变化规律
    3.2 机油压力损失变化规律
    3.3 机械损失变化规律
    3.4 极限工况性能预估
4 结论

(3)高温冷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冷却液温度提升对发动机工作性能影响研究
    1.1 冷却介质的选用
    1.2 机油的影响
    1.3 发动机工作可靠性的影响
        1.3.1 橡胶件工作可靠性
        1.3.2 缸盖工作可靠性
        1.3.3 活塞和活塞环工作可靠性
2 结论

(4)某混合动力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变排量机油泵的分类
    1.3 变排量机油泵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变排量机油泵开发与应用现状
        1.3.2 变排量机油泵性能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目标机型润滑系统分析
    2.1 润滑系统结构分析
    2.2 变排量机油泵结构分析及测绘
    2.3 润滑系统机油压力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排量机油泵理论计算及特性分析
    3.1 变排量机油泵特征参数计算分析
        3.1.1 理论排量
        3.1.2 偏心距
        3.1.3 弹簧压缩量
    3.2 发动机全工况变量泵理论排量计算方法研究
    3.3 变排量机油泵高低压模式工作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排量机油泵控制策略研究
    4.1 润滑系统数值仿真模型的建立
    4.2 变排量机油泵控制策略构建
    4.3 变排量机油泵控制策略试验研究
        4.3.1 试验台架介绍
        4.3.2 试验方案
        4.3.3 变排量机油泵控制策略验证分析
        4.3.4 变排量机油泵工作特性对比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变排量机油泵能耗对比研究
    5.1 变排量机油泵驱动功率试验研究
        5.1.1 驱动功率试验介绍
        5.1.2 变排量机油泵驱动功率对比研究
    5.2 变排量机油泵容积效率对比研究
    5.3 变排量机油泵机械效率对比研究
    5.4 典型循环工况下变排量机油泵能耗对比研究
        5.4.1 典型循环工况下主油道压力对比分析
        5.4.2 典型循环工况下理论排量对比分析
        5.4.3 典型循环工况下驱动功率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商用车传动系统机油品质监测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离线机油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在线机油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1.2.3 机油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1.3.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1.3.2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商用车传动系统机油品质劣化指标的确定及测试方法研究
    2.1 机油劣化指标的确定
        2.1.1 商用车传动系统润滑油性能要求
        2.1.2 商用车传动系统润滑油选用规则
        2.1.3 商用车传动系统机油的劣化
        2.1.4 确定机油品质劣化的特征指标
    2.2 基于介电常数的机油品质测试方法研究
        2.2.1 介电常数作为综合评价指标的理论基础
        2.2.2 试验验证介电常数与劣化指标的关系
        2.2.3 介电常数与酸值的关系
        2.2.4 介电常数与铁含量的关系
        2.2.5 介电常数与水分的关系
        2.2.6 试验结论
    2.3 基于粘度的机油品质测试方法研究
        2.3.1 机油流量计的选型
        2.3.2 机油粘度-温度特性的研究
        2.3.3 机油粘度与流量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油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监测系统硬件的设计
        3.1.1 油液循环模块设计
        3.1.2 数据采集模块选型
        3.1.3 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
        3.1.4 系统控制模块的选型
        3.1.5 显示预警模块的选型
        3.1.6 电源处理模块
    3.2 监测系统软件的实现
        3.2.1 KEIL μVision软件简介
        3.2.2 系统程序开发
        3.2.3 软件仿真与在线调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品监测预警系统测试模拟试验台的搭建与试验验证
    4.1 油品监测预警系统测试模拟试验台的设计与搭建
    4.2 测试模拟试验台试验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车载监测信息无线传输系统与数据库的开发
    5.1 车载监测信息无线传输系统的开发
    5.2 数据库的开发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全文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7)柴油机活塞油腔内气液两相振荡流动及传热数值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柴油机活塞内冷油腔技术研究现状
        1.2.1 柴油机活塞内冷油腔结构
        1.2.2 柴油机活塞内冷油腔试验研究现状
        1.2.3 柴油机活塞内冷油腔数值仿真研究现状
    1.3 内冷油腔数值仿真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3.1 气液两相自由面流动数值模拟方法概述
        1.3.2 表面张力数值模拟方法
        1.3.3 固壁附近两相界面流动传热问题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两相振荡流动与传热数值模型
    2.1 活塞内冷油腔振荡冷却问题模型简化
    2.2 基于GTEA的两相振荡流动传热求解器
        2.2.1 控制方程
        2.2.2 数值离散
        2.2.3 边界条件
        2.2.4 基于SIMPLE的速度压力解耦方法
        2.2.5 方程组求解及MPI并行策略
        2.2.6 GTEA程序计算流程
    2.3 CICSAM格式界面捕捉方法
    2.4 多维双曲正切函数界面捕捉方法MTHINC
        2.4.1 体积分数输运方程及其离散
        2.4.2 界面单元中双曲正切界面捕捉函数H(x,t)的空间构造
    2.5 CICSAM格式与MTHINC格式比较
        2.5.1 二维马蹄铁状刚体旋转
        2.5.2 二维剪切流动
        2.5.3 三维带缺口球状刚体旋转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TI/THINC格式的两相自由界面捕捉方法
    3.1 基于时间直接积分的半离散形式输运方程
        3.1.1 界面捕捉格式的时间演变策略
        3.1.2 计算指定相流通量
    3.2 非物理值修正方法
    3.3 程序实现
    3.4 TI/THINC格式数值验证
        3.4.1 二维星状刚体旋转
        3.4.2 二维马蹄铁状刚体旋转
        3.4.3 二维剪切流动
        3.4.4 二维拐角流动
        3.4.5 三维剪切流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腔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模拟方法验证
    4.1 封闭空腔两相流体振荡流动模拟
        4.1.1 液舱横荡数值模拟
        4.1.2 矩形油腔垂向振荡流动
    4.2 基于CSF模型的表面张力数值模拟
        4.2.1 几种梯度计算方法
        4.2.2 基于VOF的曲率计算方法概述
        4.2.3 不同曲率计算方法对虚假速度的影响
        4.2.4 接触角/动态接触角实施策略
        4.2.5 热毛细效应下的液滴上浮数值模拟
    4.3 液滴撞击水平液膜流动换热数值模拟
        4.3.1 液滴撞击水平液膜数学模型
        4.3.2 撞击参数对流动换热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环形油腔内气液两相振荡流动及传热研究
    5.1 模型建立
        5.1.1 计算模型
        5.1.2 边界条件
        5.1.3 壁面流动换热评价指标
    5.2 环形油腔轴向振荡流动传热研究
        5.2.1 腔内两相流动传热特性
        5.2.2 曲轴转速对腔内流动传热的影响
        5.2.3 机油填充率对腔内流动传热的影响
        5.2.4 往复运动方向与重力间夹角对流动传热的影响
    5.3 三维环形油腔振荡流动传热研究
        5.3.1 腔内两相流振荡流动传热特性
        5.3.2 喷嘴处机油喷射速度对三维环形腔内流动传热影响
        5.3.3 曲轴转速对三维环形腔内流动传热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带伸缩套管复杂油腔内气液两相振荡流动及传热研究
    6.1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
    6.2 冷却油腔内两相流振荡流动传热特性
        6.2.1 腔内两相流分布
        6.2.2 腔内压力分布
        6.2.3 不同截面质量流量
        6.2.4 腔内温度分布
        6.2.5 腔内两相流动传热过程总结
    6.3 曲轴转速对腔内流动换热影响
    6.4 入口压力对腔内流动换热影响
    6.5 基于加载动量源项方法的活塞头内冷油腔振荡流动传热模拟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A 标转换映射关系
    附录B 定d_i的值

(8)活塞往复运动空间角对内冷油腔振荡传热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内冷油腔流动传热特性试验研究
        1.2.2 内冷油腔流动传热特性仿真研究
        1.2.3 重力及活塞往复运动角度对振荡流动的影响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振荡流动数值研究
    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型号参数
        2.1.2 内冷油腔几何模型
        2.1.3 振荡流动分析方法
    2.2 仿真模型的建立
        2.2.1 数值方法和模型假设
        2.2.2 多相流模型
        2.2.3 控制方程
        2.2.4 湍流模型
        2.2.5 边界条件
        2.2.6 浮力模型
        2.2.7 求解器设置
    2.3 空间角的定义及建立方法
        2.3.1 空间角定义及其分组
        2.3.2 空间角模型的建立
        2.3.3 网格无关性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3.1 振荡流动可视化试验
        3.1.1 试验装置
        3.1.2 试验过程
    3.2 不同转速下两相流流型分析
        3.2.1 两相流流动形态理论基础
        3.2.2 机油的流动形态分析
    3.3 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流动试验分析及验证
        3.3.1 空间角对液相流动规律的影响
        3.3.2 仿真模型的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振荡流动特性研究
    4.1 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4.1.1 活塞运动速度分析
        4.1.2 进出口机油质量流量分析
        4.1.3 机油流动速度分析
    4.2 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稳态流动特性分析
        4.2.1 发动机转速对振荡流动特性的影响
        4.2.2 空间角对内冷油腔稳态流动特性的影响
    4.3 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瞬态流动特性分析
        4.3.1 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瞬态流动规律分析
        4.3.2 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瞬态机油分布特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换热特性研究
    5.1 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稳态换热特性研究
        5.1.1 发动机转速对振荡换热特性的影响
        5.1.2 空间角对内冷油腔换热特性的影响
    5.2 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瞬态换热特性研究
        5.2.1 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瞬态换热规律分析
        5.2.2 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瞬态换热差异分析
        5.2.3 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瞬态壁面换热分布分析
    5.3 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不均匀换热特性研究
        5.3.1 轴向不均匀换热特性
        5.3.2 周向不均匀换热特性
        5.3.3 壁面换热贡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附录 B 参与项目、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

(9)汽车发动机异响诊断算法及产生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发动机振动噪声研究现状
        1.2.2 异响研究现状
        1.2.3 信号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2.4 本文研究课题的提出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安排
2 NLCT时频分析算法的基本原理与仿真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现代时频分析技术原理及仿真研究
        2.2.1 短时傅里叶变换
        2.2.2 广义S变换
        2.2.3 线性调频变换
        2.2.4 非线性调频变换
    2.3 本章小结
3 DVMD盲源分离算法的基本原理与仿真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DVMD的基本原理
        3.2.1 变分模态分解原理简介
        3.2.2 变分模态分解的分解优先级
        3.2.3 DVMD的分解策略
    3.3 DVMD与其他盲源分离方法的仿真试验比较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DVMD算法的发动机稳态机械异响诊断及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怠速异响声源定位试验研究
        4.2.1 某乘用车怠速异响案例背景
        4.2.2 缸盖总成机械结构系统影响研究
        4.2.3 缸盖总成电子控制系统影响研究
    4.3 基于DVMD算法的怠速异响特征分量提取
    4.4 角度域下的怠速异响成因及机理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VKCT算法的发动机瞬态机械异响诊断及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VKCT时频分析方法原理
        5.2.1 AGST时频变换
        5.2.2 脊线提取技术
        5.2.3 Vold-Kalman阶次分离
        5.2.4 VKCT时频分析算法
    5.3 某乘用车加速工况异响识别
        5.3.1 某乘用车加速工况异响案例背景
        5.3.2 整车异响分布特性研究
    5.4 某乘用车加速工况异响机理研究
        5.4.1 基于VKCT时频分析算法的异响特征提取与诊断
        5.4.2 加速工况异响的机理研究及控制
    5.5 本章小结
6 发动机燃烧噪声的分离算法及燃烧异响诊断研究
    6.1 引言
    6.2 发动机燃烧噪声的分离算法
        6.2.1 基于维纳滤波的稳态工况燃烧噪声分离算法
        6.2.2 基于多元回归的瞬态工况燃烧噪声分离算法
    6.3 发动机稳态工况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的分离研究
        6.3.1 1500r/min燃烧噪声分离结果
        6.3.2 3000r/min燃烧噪声分离结果
        6.3.3 5500r/min燃烧噪声分离结果
    6.4 发动机瞬态工况的燃烧异响分离及诊断研究
        6.4.1 某SUV车型急收油门工况异响案例背景
        6.4.2 急收油门工况振声信号燃烧与机械贡献分离研究
        6.4.3 急收油门工况燃烧异响控制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教育经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10)配气机构NVH性能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配气机构动力学研究现状
        1.2.2 配气机构振动噪声研究现状
        1.2.3 配气机构摩擦副弹性流体动力学研究现状
        1.2.4 发动机整机噪声仿真研究现状
        1.2.5 汽车动力总成异响研究现状
        1.2.6 可变气门驱动技术发展现状
        1.2.7 前人研究不足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基于单阀系模型的配气机构振声激励源研究
    2.1 引言
    2.2 配气机构的结构形式
    2.3 凸轮型线与配气机构运动学
    2.4 配气机构单阀系建模
        2.4.1 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2.4.2 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2.4.3 凸轮型线设置和缸压载荷输入
        2.4.4 动力学模型求解方法
    2.5 凸轮-摇臂接触模型
        2.5.1 赫兹接触理论
        2.5.2 弹性流体动力学接触理论
        2.5.3 弹性流体动力学求解方法
    2.6 基于弹性流体动力学理论的单阀系模型算例分析
        2.6.1 气门运动验证试验
        2.6.2 气门动力学分析
        2.6.3 凸轮-摇臂接触分析
    2.7 配气机构激励源特性分析
        2.7.1 气门座激励力分析
        2.7.2 液压挺柱座激励力分析
        2.7.3 气门弹簧激励力分析
    2.8 配气机构优化设计
        2.8.1 凸轮型线优化设计方法
        2.8.2 凸轮型线优化设计
        2.8.3 气门弹簧力优化设计
        2.8.4 配气机构优化设计方案
    2.9 本章小结
3 基于柔性缸盖多阀系模型的配气机构载荷传递研究
    3.1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3.2 有限元分析法
        3.2.1 直接法
        3.2.2 模态综合法
        3.2.3 有限元模型单元尺寸估算
    3.3 凸轮轴承与凸轮轴接触模型
        3.3.1 凸轮轴承非线性弹簧模型
        3.3.2 凸轮轴承弹性流体动力学模型
        3.3.3 凸轮轴模型
    3.4 柔性体缸盖多阀系动力学模型建模
        3.4.1 发动机基本参数
        3.4.2 有限元模型
        3.4.3 弹性流体动力学凸轮轴承模型建模及边界条件设置
    3.5 基于柔性体缸盖多阀系模型动力学分析
        3.5.1 气门动力学分析
        3.5.2 气门运动验证试验
        3.5.3 凸轮轴承弹性流体动力学分析
        3.5.4 分析结果验证对比
    3.6 凸轮轴承载荷传递特性研究
        3.6.1 凸轮轴承载荷及轴颈不对中分析
        3.6.2 缸盖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3.7 凸轮轴承润滑状态影响因素探究
        3.7.1 发动机转速对轴承润滑状态影响
        3.7.2 润滑介质温度对轴承润滑状态影响
        3.7.3 润滑油标号对轴承润滑状态影响
        3.7.4 恶劣工况轴承润滑状态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配气机构-整机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和声学辐射研究
    4.1 引言
    4.2 耦合系统动力学及声学仿真方法研究
        4.2.1 动力学仿真方法研究
        4.2.2 声学仿真方法研究
    4.3 配气机构-整机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
        4.3.1 主要部件和连接副的简化
        4.3.2 有限元模型的建模和验证
        4.3.3 载荷边界计算
        4.3.4 配气机构建模方法
    4.4 整机NVH试验及信号处理方法
        4.4.1 振动测试方法
        4.4.2 噪声测试方法
    4.5 配气机构-整机耦合模型动力学及振动噪声仿真结果分析
        4.5.1 耦合模型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
        4.5.2 耦合模型配气机构激励力分析
        4.5.3 耦合模型整机振动响应分析
        4.5.4 耦合模型整机声学预测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机理研究及优化
    5.1 信号处理方法
    5.2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问题描述和换件探索试验
    5.3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工作原理
    5.4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机理探究
        5.4.1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诊断模型
        5.4.2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机理分析
    5.5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复现模型
        5.5.1 怠速异响复现模型建模
        5.5.2 怠速异响复现模型仿真流程
        5.5.3 怠速异响复现模型动力学求解方法
        5.5.4 声学边界元法
    5.6 配气机构怠速异响复现模型动力学及声学仿真结果分析
    5.7 VVT相位器结构优化及验证
        5.7.1 VVT结构优化方案
        5.7.2 VVT结构优化验证试验
    5.8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和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科研及实践项目

四、机油压力为什么升高(论文参考文献)

  • [1]柴油机润滑系常见故障分析[J]. 王玉波,赵建锋,闫永生. 山东农机化, 2021(05)
  • [2]机油温度对多缸柴油机润滑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 顾磊,杜巍,孙亚东. 车用发动机, 2021(04)
  • [3]高温冷却技术研究[J]. 朱振华,李波,游海,朱敬安.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1(03)
  • [4]某混合动力发动机可变排量机油泵特性研究[D]. 高腾麟. 吉林大学, 2021(01)
  • [5]商用车传动系统机油品质监测预警系统研究[D]. 陈希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6]工程机械用柴油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分析[J]. 贾延林. 内燃机, 2021(02)
  • [7]柴油机活塞油腔内气液两相振荡流动及传热数值仿真研究[D]. 赵海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8]活塞往复运动空间角对内冷油腔振荡传热特性的影响[D]. 潘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9]汽车发动机异响诊断算法及产生机理的研究[D]. 周全. 浙江大学, 2021(01)
  • [10]配气机构NVH性能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D]. 罗轩. 浙江大学, 2021(07)

标签:;  ;  ;  ;  ;  

为什么油压升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