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权经济学导论》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叶龙祥[1](2016)在《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吴宣恭的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吴宣恭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概括。吴宣恭经济思想主要涉及所有制与产权理论、我国社会的产权关系、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所有制改革理论、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价值理论、分配理论、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些重要理论、现阶段重大经济社会关系及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等方面。所有制与产权理论的研究与运用是吴宣恭经济思想的重中之重。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史论相结合、求实与创新相结合、调查与采访相结合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对吴宣恭的经济思想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指导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价值的结论。对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价值:第一,吴宣恭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吴宣恭经济思想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学习、研究、发展和运用,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解和把握;第二,吴宣恭经济思想根植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际,研究吴宣恭经济思想有助于后学之辈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历程和实践运用,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脉络;第三,吴宣恭的严谨治学精神、高度责任感和崇高的品格是广大经济学人终身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
陈德刚[2](2013)在《“会计经济学”初论 ——基于学科属性视角对会计理论丛林的重审》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的会计理论研究正面临着“会计理论丛林”、“会计学学科属性尚无共识”、“点的深耕研究多,面的整合研究少”等让人困窘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窘境设定选题,研究目的有三个:其一,全面、系统地描述已然出现的“会计理论丛林”,以解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其二,研究并确定会计学的学科属性,以解决会计的这个核心基础理论问题;其三,进一步从会计学的经济学学科属性视角重新审视“会计理论丛林”,以期构建一部“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来作为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通用平台。本文自“导论”后,先用一章进行“会计理论丛林”的系统描述,再用一章研究“会计学的学科属性”,最后用三章篇幅构建“会计经济学”。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本章先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再作基本的研究约定、对论题进行解说,并对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文献进行简要阐述;最后说明本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第二章为“会计理论丛林”综述。本章以“会计理论丛林”一词表述当今纵横交错、各执一词、甚至尖锋对立,而又能自圆其说的会计理论集合,依次从会计的本质、会计理论的构建路径、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式、会计理论的历史演进脉络和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与前沿等五个维度对会计理论丛林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综述。第三章为“会计学的学科属性”。会计学学科属性既是会计学的核心基础理论问题,也是本文所选取的重新审视“会计理论丛林”的全新视角,在全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章分三步对会计学的学科属性进行论证:首先,使用文献归纳法分别阐述现有文献中支持会计学具有经济学属性的观点和证据以及支持会计学具有管理学属性的观点和证据;其次,在上述归纳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会计学具有经济学和管理学双重属性的假说;最后,对会计学的双重学科属性假说进行演绎论证。研究结论是会计学具有双重学科属性:财务会计(对外会计)具有经济学属性;管理会计(对内会计)具有管理学属性。鉴于本文所作的基本约定,此后三章我们只选取财务会计的经济学属性视角来作进一步的研究,以期达成上面设定的第三个目的,即构建一部“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本文将会计经济学的构建分解为三个层面的研究任务,由接下来第四、第五、第六章来分别完成。第四章为“会计经济学构想——理论基础”。本章依循上述研究设计,展开第一层面的工作,即较全面系统地阐释经济学的历史演进、新近发展及未来趋势,为会计经济学的构建准备理论基础。本章依次对前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时期、当代经济学——学派林立时期这五个时期的经济学理论发展演进进行了简略但较系统的阐释,而后对经济学发展演进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我们从中概括了两条贯穿始终的主流规律,也发现了经济学三种呼之欲出的发展趋势。第五章为“会计经济学构想——演绎推理”。本章为全文的重中之重,任务是完成上述研究设计的第二层面的工作,即系统地发掘经济学中内生的财务会计节点,并进一步以节点相关的经济学理论演绎推理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本章依次重点对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会计学节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推理,并在这些节点及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仔细地发掘、严谨地演绎推理出各该时期经济学下的会计经济学基本架构。此后,对现代金融理论、计量经济学、规制政治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对会计经济学架构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一方面,经济学中确实内生着许多会计学的节点,即经济学需要会计学;另一方面,经济学节点及相关的理论可以演绎推理出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即经济学指导会计学。会计经济学架构随着经济学的演进而不断演进,内容越来越充实,视角越来越多元。可以看出,不断演进的会计经济学架构是植根于经济学体系中的,它就是镶嵌于经济学中的不可分离的经济学本体。第六章为“会计经济学构想——经验证据”。本章致力于前面研究设计中的第三个层面的工作,即以第五章演绎推理出来的会计经济学架构来重新审视第二章所描述的“会计理论丛林”,以期系统地搜寻会计经济学研究已然存在的历史经验证据。本章以“会计经济学架构”依次对从会计本质、会计理论构建路径、会计研究范式、会计理论研究演进脉络、会计研究主流和前沿五个维度描述的会计理论丛林进行逐一重新审视,结果发现,整个会计理论丛林几乎就是一部色彩斑斓、较为凌乱、有待整理的会计经济学研究实例集。至此,我们先通过逻辑演绎从经济学中推演出了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第五章),这是一种典型的规范研究;再以会计经济学架构对现有的会计理论丛林进行重审,发现整个会计理论丛林(排除例外)都可归属于会计经济学的多元视角的架构中,这就构成了会计经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证据(第六章)。两相佐证,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构建就达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会计经济学”的成立。这正是本文“会计经济学初论”所要达成的最终目标。
李增刚[3](2021)在《中国“制度经济学”教材发展评析》文中提出教材体系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制度变迁,制度经济学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取得了快速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出版了 40多种教材。这些教材绝大多数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主,只有少数几种教材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制度理论;对以中国实践为基础创新、发展出来的新命题、新假说等阐释不够。制度经济学教材的中国化,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着优势的科学阐释等。
丁建中[4](1996)在《产权经济学的学术新着──黄少安教授《产权经济学导论》评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权经济学的学术新着──黄少安教授《产权经济学导论》评介丁建中产权经济学作为体系完整、相对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诞生于现代西方,其代表人物是科斯、诺思等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影响产权改革的产权理论日益受到重视.科斯等人的学说在我国经济理论界也引起...
黄桂田[5](1997)在《产权经济学:浮躁背后应是客观的评析——读《产权经济学导论》》文中提出产权经济学:浮躁背后应是客观的评析———读《产权经济学导论》黄桂田自80年代初期以来,在中国经济学界,掀起了一股产权经济学(有的称之为新制度经济学)热。对于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变迁等概念,在中国大陆的经济学文献中,早已是属于出现频率极高的范畴。相当多...
李西源[6](2010)在《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基于经济利益协调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绩斐然,但发展失衡的问题也相当突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工农业之间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内需严重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没有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就没有现代化。为此,党和国家作出了统筹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的重大决策,并通过具体规划和部署确保中西部发展和农村地区发展。西部地区城乡发展差距问题也相当突出,协调西部城乡经济发展是西部地区和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从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看,公共产品供给差距既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也是城乡经济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在促进西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担负着重要使命。研究如何通过公共产品供给促进西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不仅具有一定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一定实践价值。本文以公共经济理论和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协调城乡经济利益视角,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协整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展开研究。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和第一章,是回顾和评介相关研究文献,界定研究范围和研究主题。第二部分为第二章,构建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利益协调及二者相关性的理论框架,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第三章,通过新中国城乡居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及现状分析,提出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第四部分包括第四、第五章,评价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况,验证公共产品供给与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本文分析问题部分。第五部分为第六章,是研究结论与应对策略,为解决问题部分。以上这五个部分联系起来,构成了本文研究所遵循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界定研究范围和研究主题——建构理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上述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下,本文研究了以下内容:0章,导论。主要是阐述选题背景和意义,界定研究范围和主题,明确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供给、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冲突、经济利益协调等概念的内涵,介绍研究思路与研究的逻辑结构,提出研究方法,指出可能的创新及存在的问题。第一章,相关文献研究与评介。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和经济利益基本观点、国内外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问题研究、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对经济利益影响、经济发展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作用四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与评介。认为,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和经济利益观点对建构中国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对协调城乡利益关系均具有指导意义;国内外关于公共产品供给与城乡经济利益关系的研究,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国内,从经济利益协调视角研究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文献还不多见。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正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空间。第二章,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利益协调及二者相关性的理论框架。主要阐述三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即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理论、经济利益冲突和经济利益协调的一般理论、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利益协调互为作用的机理。具体明确了公共产品类型、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及其组合,具体探讨了公共产品供给规模确定、城镇化及其进程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具体分析了经济利益冲突的一般机理、城乡经济利益冲突的机制、经济利益协调的一般机制、公共产品供给对经济利益协调作用的机理、经济利益协调状态对公共产品供给作用的机制。而后,基于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利益协调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两个理论假设: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是制约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态的重要因素;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态影响着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状况。第三章,新中国城乡居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及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主要围绕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变化、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原因这四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分析表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长期存在,并在新的形势下得以延续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究其原因,城市偏向战略和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是制度根源,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力、财源不足是经济根源,政府事权与财权关系界定不清、转移支付的缺陷、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缺陷、政府官员外在激励存在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村民居住分散等,都是重要原因。第四章,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况的评价。分别运用两种方法进行分析,一是运用整体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二是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模型评估。依据经济利益协调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整体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估的结果显示,西部城乡在经济利益协调状态、协调动力和协调保障方面差异显着,经济利益处于不协调状态。根据选取的城乡经济变量,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测评的结果表明,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处于一级不协调状态。显然,两种不同方法得出了一致的评价结果。然后,根据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利益协调相关性的理论,以及经济要素的关联性,进而推论:城乡经济非协调发展、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巨大差距及二者之间的恶性互动是城乡经济利益失衡的重要要原因。第五章,公共产品供给与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态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和经验验证。运用实证分析和经验验证的方法分别检验了公共产品供给差异是制约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的重要因素、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态制约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状况这两个理论假设。运用协整方法、从公共支出视角实证分析的结果为:公共产品供给对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影响显着。公共支出在长期和短期内对西部地区生产总值都有显着影响,在长期内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均有长期显着影响。而且在长期影响上,其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力着实不小,增长弹性达0.323076,并且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的影响大于资本形成总额和劳动力投入的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4.675336和4.194001。因为公共支出是西部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资金来源,所以公共支出对西部城乡经济利益的作用证实了公共产品供给对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况有重要影响之假设。运用历史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进行经验验证表明: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化对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和供给数量作用突出,特别是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推动下,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产品、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快速稳步增加,以前仅向城市居民开放的基本公共产品的权利和机会也向农村居民敞开,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一体化道路上成绩显着。因为发展战略影响了城乡公共产品享有权利和机会的变化、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数量的变化,所以经验验证证实了经济利益协调状态制约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之假设。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应对策略。全文研究结果认为,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处于失调状态;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显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匮乏;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利益协调状态之间存在互为制约关系,公共产品供给影响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态,经济利益协调状态制约着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在城乡统筹战略下,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是协调西部城乡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依据公共产品供给的平等、效率原则,促进西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向农村倾斜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理顺财权与事权关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培育农村公共产品市场供给机制、激励自愿供给、创新行政官员的外在激励机制、健全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推进村镇化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等,都是西部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重要策略选择。本文可能创新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研究范围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从西部城乡和经济利益协调视角研究公共产品供给是鲜见的。二是研究方法上创新。将系统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协整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实证检验法、历史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于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利益协调状况分析,避免了分析方法单一的状况。尤其实证检验和经验验证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国内外关于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和城乡经济利益关系的研究中也是不多见的。三是内容观点上的创新。其一,对公共产品供给规模的确定进行了探讨,认为公共产品最优供给规模是不存在的,只能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和制约公共产品供给的因素大体确定。其二,就城镇化水平及其进程对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中等城镇化以前,城镇化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有明显的扩大作用;中等城镇化以后,城镇化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的缩小作用显着。其三,探讨了经济利益冲突和协调的机制,揭示了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利益协调状态互为作用机理。其四,运用整体分析和模型评估方法,对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态进行评价,得出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处于失调状态的结论。
汪军民[7](2007)在《中国农地制度的绩效研究 ——基于农地所有权制度与农地使用权制度的比较》文中指出本文研究目的是:针对“地权稳定性”对农户投资乃至农地制度绩效的影响,以及农地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等一系列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农地制度为研究对象,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探讨农地所有权制度和农地使用权制度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两种制度绩效的比较,寻求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路径。在本文中,农地主要指农业经营用地,即农用地,不包括农村建设用地。从土地制度的内容看,土地制度由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使用权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组成。从土地权利结构看,土地权利划分为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两个层级。土地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土地所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按照我国现行法律,土地所有权有两种类型:土地国家所有权和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权。土地使用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即在他人所有的土地上设立的,旨在实现对土地使用、收益为目的的权利。土地使用权主要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城市建设使用权和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农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权利制度。由于不同的权利制度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激励程度有所差异,因此,要对农地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必须从权利的角度入手,剖析农地权利的内部结构。鉴于此,本文的副标题是“基于农地所有权制度与农地使用权制度的比较”,其意图在于从土地权利入手展开本文的分析。所谓农地制度绩效,是指农地制度安排或变迁对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结果。从理论上探究制度绩效的定量评价方法和建立评价体系,对于增加“制度变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解释力,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角度看,“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不解决好三农问题,不仅我国的经济总量和质量难以得到提高,而且,8亿农民的吃饭问题也可能受到影响。“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农地制度,解决好农地制度选择问题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农地制度是关系到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自1949年以来,我国的农地制度经历了近60年的变迁,其中出现了三次重大的变革。这三次变革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遵循着不同的改革路径,因而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绩效也是不同的。我国的农地制度变迁到底遵循着什么样的规律?如何认识和评价农地制度的变迁绩效?我国未来农村应当建立什么样的土地制度?这些问题是通过本文的研究,应当做出回答的。我们将1949年至2005年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49年至1957年;第二个时期从1958年至1977年;第三个时期从1978年至2005年。这三个时期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农地制度。由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农地制度变迁主要是进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变革,而第三次农地制度变迁则是进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变革,为研究方便,我们选择第二次农地制度变革时期的1958-1978年数据作为样本,视其为农地所有权制度变革类型;选择第三次农地制度变革时期的1979-200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视其为农地使用权制度变革的类型,并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从内容上,本文主要包括三个板块。第一个是“理论分析”板块,包括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绩效评价理论两个部分。第二个是“农地制度变迁分析”板块,包括从纵向角度,对我国古代、近代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近60年几次重大的农地制度变迁的绩效进行分析;从实证角度,对农地所有权制度和农地使用权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农地制度改革的经验。第三个是“农地制度改革方案与路径选择”板块,包括对各种农地制度改革方案的比较、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改革思路和结论。在方法上,本文力图采用:①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规范分析方面,既从社会公平,又从经济效率的价值理念出发,对我国农地制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评判。在实证分析方面,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绩效指标分析法”。即依据农地制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选择若干反映绩效大小(或状况)的指标,计算出每一种农地制度的绩效指数,以此作为评价农地制度优劣的参考依据。二是“经济计量分析法”。即通过将农地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建立生产函数模型,分别计算农地所有权制度和农地使用权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②历史分析方法。从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角度,考察农地制度变迁的规律,分析农地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③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采用制度变迁理论和交易成本分析方法,分析各种农地制度绩效。本文的结论是:农地制度中,土地所有权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制度对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相比之下,农地使用权制度所产生的农业绩效大于土地所有权制度所产生的绩效;我国农地制度的改革应当选择土地使用权即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路径,以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同时带动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经营组织形式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土地使用权股份合作制度,即将土地使用权赋予农民,农民以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组建以村民小组为基础的农村合作公司,使其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土地使用权主体,将土地所有权赋予村集体,使其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所有权主体。
代水平[8](2012)在《政府产权的理论逻辑及其边界约束 ——兼论中国政府改革》文中研究表明政府改革是我国后改革时代改革事业的重点和难点,政府行为的规范与治理成效是决定我国经济社会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如何有效治理政府?传统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政治学、法学领域的学者从各自学科出发,围绕着民主与法治的架构来展开探讨,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来研究政府治理的并不多见。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开始重视研究国家及政府治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产权理论也有所涉足,但早期的产权理论缺乏对权力和利益集团的制度研究。本文综合运用多学科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博弈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综合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从产权经济学的视角探讨政府改革,坚持产权范式的基本假设,运用交易成本、外部性等范畴对政府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试图构建一个“政府产权”的理论范式。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着如何有效治理政府及规范政府行为展开的,试图通过“政府产权”理论范式来分析政府改革,集中探讨政府产权的理论逻辑及其边界约束,并就中国的政府产权改革进行了反思和展望,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政府行为理论的文献述评。在厘定政府概念的基础上,对已有的政府行为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研究方法、行为假设、行为模式等方面入手,结合新近兴起的治理理论,提出了政府行为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第二,政府产权理论逻辑的探讨。在考察权利、权力、产权这三个概念的基础上,对“政府产权”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从产权范式的假设前提出发,运用交易成本、外部性等基本范畴,对政府产权的理论逻辑进行考察,提出了政府产权范式的理论背景和基本内涵,分析了政府产权的形成机制、特性及不同样式的产权结构;第三,政府产权边界约束的探讨,重点就政府产权边界约束的主体力量和制度架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政府产权边界约束方面具有不同的功用,只有二者协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制约政府产权;第四,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政府产权改革进行了回顾,对政府产权范式进行了理论上的验证,并且就后改革时代中国政府产权边界约束的改革提出了大体的构想。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第一,用现代产权理论对政府的行为逻辑进行了有效的阐释;第二,丰富了政府产权的理论逻辑,将政府产权理论纳入到政府治理理论框架中;第三,分析了约束政府行为边界的主体及制度架构;第四,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改革的实践对政府产权范式进行理论验证并寻求经验支持,进而提出了中国政府产权改革的方向选择。
韩新峰[9](2021)在《奥地利学派演化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学的制度研究上,历来有这样一种观点,即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与制度的整体特征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冲突。对奥地利个人主义方法论的探究可以发现这种冲突在奥地利学派个人主义方法论中是可以协调的。对这种冲突的协调是奥地利学派在演化经济学方法论上最重要的特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对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论述、与其它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的比较、对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一些误解及对误解的澄清来搞清楚如何理解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清除演化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一些混杂状况,表明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乃是从事演化经济研究的可取的方法。根据康德第一批判的哲学思想,为了保证演化经济研究的理论认知是实际可能的,避免对演化经济问题的探讨仅仅流于逻辑上的意义(meaning),演化经济理论的假设需要有客观实在性。对于假设的客观实在性而言,如果假设是经验的(empirical),则假设自然能与经验内容发生关系,在经验中能有指意,具有客观实在性;若假设是先天的(a priori),为了使得对先天假设的运用是正当的,我们需要就先天假设为何是客观有效的问题给出先验的(transcendental)证明,也即是说,我们需要以先验的方式来证明先天假设是认知演化研究下的(可能)经验事象的必要而先天的条件,而不能忽视对这类问题的先验证明。若引入超验的假设,鉴于超验的与经验的范围是两种异质的领域,我们不能机械地、不加审慎地将基于超验假设的演化经济假说应用于经验或者用经验事实检验超验的经济假说。大体上讲,在探讨经济演化问题、解释和理解社会经济演化现象时,奥地利学派比较明确地认识到,需要将对假设运用限定在经验范围之内,以便使得假设能与经验事象发生关系,获得客观实在性,使经济演化理论认知成为可能,而不能使对假设的运用越出经验的界限而进入超验的领域,以至于使凭借对假设的超验的运用所做的纯粹理性的思辨分析流于只有逻辑的意义而无客观实在性。对假设之运用的限制一方面是消极的,另一方面又是积极的,因为它可保证理性基于假设充分发挥其认知功能。在经验现象界内,奥地利学派主张用其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来研究演化经济方面的问题。在奥地利学派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中,能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之基本事实(data)的只是个人们在对他们自己、他者、外部世界等事象的了解、相信基础上所抱持的可成为个人们行动之原因的观念,而非个人们对他们自己、他人、外部世界等所形成的所有观点、思想。恰是个人通过对其自己、他人、外部环境等事象的了解、相信所形成的行动观念,才使个人自己、他人、外部环境等事象变成个人行动观念、行动之影响因素的。个人的行动观念所反映的思维方式是主观主义的,这种主观主义的思维方式是认识论的(epistemological)范围内的认知对象的方式,而与本体论(ontological)范围内的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不相干的。由于个人们的行动是在其行动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要解释、理解个人们的行动,我们就需要了解指导个人们行动的行动观念。鉴于个人们的行动观念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事实(data),为了解释、理解作为个人们行动之结果的社会经济事象,我们需要从考察指导个人们行动的观念着手,考察、探究个人们的行动、相互关系、作用及其效应,由此而在心智中将通过这种考察、探考所得到的认知综合统起来,在心智中构造有关社会经济事象的统一体。这种解释、理解社会经济事象的方法便是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主观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它并不等于“方法论的个人”,亦不是可还原的或原子论的个人主义;它是一种系统的个人主义,是具有综合统一性的,其综合统一的基础在于康德批判哲学所表明的作为知性先天概念的范畴(category)的统一性。在康德批判哲学中,先天感性直观形式和范畴使得“对象依循认知(object conforms to cognition)”的思维方式成为可能,而“对象依循认知”思维方式在社会科学的体现即是社会科学中的主观主义,因此,康德第一批判的哲学思想可被视为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哲学基础。对于未经设计的社会现象的解释、理解,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是可行的。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不仅可被用于解释、理解个人们的行动,而且,由于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包含对个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探究,它也能被用以探究群体层面的选择和行动、文化(行为规则)的选择和演化、自发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变迁。就制度如何对个人发挥作用的问题的解决来说,我们需要依靠一个由作为真正行动者的个人在当中发挥作用的中介机制。这个中介机制即是个人的认知、习得、接受和相信。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是蕴含这一由个人在其中发挥作用的中介机制的,是故它能被用以解释、理解制度对个人的作用、影响。因此,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能摆脱拟人论的思维,化解方法论的集体主义(整体主义)在探讨制度对个人的作用问题上所面临的制度主体性(集体性主体)问题,消解因试图用非由个人发挥作用的中间因素去连接制度与个人的做法所导致的非个人的中间因素的主体性问题。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乃是一种系统的个人主义,具有综合统一性,这样一来,我们可用它从考察个人们的行动观念出发,去探讨个人们的行动是如何对制度产生影响的问题,由此来解释、理解制度的形成、运行、演化。可见,在个人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之探究上,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是一以贯之的。总之,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可使演化经济研究建立在比较可靠的微观基础之上;它并不涉及本体论的意义,换言之,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它并不宣称,个人优先于社会,个人决定社会,而是关乎在认识论的范围内如何看待个人们的行动,如何认知社会经济事象;它并不具有规范性的或价值评判的含义,而是价值无涉的。
屈兴锋[10](2006)在《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界定理论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产权和交易费用的基本概念出发,对产权界定理论中的三大部分:科斯定理、产权界定的不完全性和国家在产权界定中的作用等理论做了比较细致的研究。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中,产权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被完全忽视了。他们感兴趣的不是组织内部的产权制度安排,而是市场发生了什么,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这些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这些产品的销售。对产权界定重要性、过程和国家在产权界定中的作用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产权理论的理解。另外,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问题就是产权界定的问题,因此,产权界定理论的研究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在存在交易费用的现实世界中,产权界定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产权的清晰界定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但是科斯定理没有说明产权界定的过程,也忽视了产权界定的不完全性。巴泽尔认为在正交易费用的世界中,产权的界定是不可能完全清晰的。产权界定具有相对性和渐进性,部分未被界定属性的价值就会进入“公共领域”。产权界定的过程就是界定产权的交易费用和收益的比较过程,当界定产权的收益大于界定产权的交易费用时,产权就会被界定。随着技术和知识的变化,资产的部分未界定的属性的价值会提高,以前被界定的属性价值也有可能因此消散,这样就会出现新一轮的产权界定。产权的不完全性理论主要分析的是在无国家状态下私人产权的决定。诺思认为国家在产权界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家也有追求自身租金最大化和提供有效的产权制度之间的悖论。因此国家必须为产权运行提供公正安全的制度环境和规范,并利用宪法和法律制约利益集团,以提供利于经济增长的产权制度结构。
二、《产权经济学导论》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权经济学导论》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及有待研究之处 |
第一章 吴宣恭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 |
第一节 吴宣恭学术生涯概况 |
第二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
二、在与多种经济思想观点碰撞中形成 |
三、在所有制改革实践中发展 |
第三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求学时期的孕育阶段 |
二、任教时期的探索阶段 |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时期的形成阶段 |
四、新世纪以来在反思中发展阶段 |
第二章 所有制与产权基本理论的研究 |
第一节 所有制基本理论的研究 |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的内涵 |
二、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三、所有制变革的规律 |
第二节 产权关系基本理论的研究 |
一、研究产权关系方法的探索 |
二、产权的定义 |
三、产权的性质 |
四、产权主体的权能、利益和责任的关系 |
第三节 产权体系的内部结构研究 |
一、产权关系的“四权” |
二、产权统一和分离 |
三、所有权与产权关系 |
四、归属权在产权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五、产权主体的确认 |
第四节 产权与产权制度关系的研究 |
一、产权的细分与组合 |
二、产权制度的内涵 |
三、产权制度与所有制的关系 |
第三章 对我国社会的产权关系的研究 |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产权关系的研究 |
一、全民所有制的产权关系 |
二、对全民所有制产权关系争议见解的驳斥 |
三、现实影响 |
第二节 股份公司的产权关系研究 |
一、股份公司的产权关系 |
二、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看待股份制改革的利弊 |
三、坚持对片面夸大股份制作用进行有针对性地辩析 |
第三节 法人财产权的研究 |
一、法人财产权的内涵 |
二、在质疑中论证公司财产权内涵与实质 |
三、现实影响 |
第四节 中小企业产权关系的研究 |
一、运用辩证思维辨析家庭式企业产权结构的利弊 |
二、用质疑眼光追根溯源私营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 |
三、对中小企业产权制度调整提出科学设想 |
第四章 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评析西方现代产权理论 |
第一节 全面比较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理论 |
一、经济界对两种产权理论的研究情况 |
二、从总体上比较研究了两种产权理论 |
三、社会各界的理论影响和反应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产权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评析 |
一、对“交易费用”理论的评析 |
二、对“科斯定理”理论的评析 |
三、现实影响 |
第三节 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评析 |
一、多角度地批评“企业契约论” |
二、对以“利益相关者论”为根据的企业产权理论的评析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企业产权理论的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企业产权理论 |
二、企业内部关系与法人治理结构 |
三、搞好企业治理结构 |
第五章 产权与所有制理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运用 |
第一节 产权分离理论在国有经济改革中的运用 |
一、国家所有制的实质 |
二、国家所有制产权分离理论 |
三、国家所有制改革形式 |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财产和劳动产品的归属关系研究 |
一、国有企业劳动产品的归属关系 |
二、国有企业股份改制中国有资产的维护 |
第三节 国有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
一、国有经济产权改革的必要性 |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形式 |
三、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问题 |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
五、现实影响 |
第四节 所有制实现形式问题的研究 |
一、理论界关于所有制实现形式内涵的学术探讨 |
二、多种所有制实现形式出现的原因与作用 |
三、中肯地提出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注意事项 |
四、现实影响 |
第五节 国有产权制度改革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
一、改革的方向和坚持的基本原则 |
二、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 |
三、对私有化理论的批判 |
四、现实影响 |
第六章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研究 |
第一节 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
二、理论意义 |
第二节 市场经济形成与改革的“市场导向”问题研究 |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市场经济的形成 |
二、改革的“市场导向”研究 |
三、理论意义 |
第三节 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优势 |
一、准确论述所有制与计划、市场在社会经济制度中的地位 |
二、探寻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优势的根本途径 |
第七章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研究 |
一、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
二、准确分清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 |
三、物化劳动与价值、剩余价值的关系 |
四、社会必要劳动决定价值原理的认识 |
第二节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关系的研究 |
一、价值形成与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作用 |
二、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 |
三、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在价值实现中的作用及意义 |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研究 |
一、论证价值量的影响因素 |
二、劳动生产率对价值量的影响 |
三、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 |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
第一节 所有权对分配关系的作用 |
一、劳动与产权关系 |
二、劳动与价值关系 |
三、产权、价值与分配关系 |
第二节 对西方经济学分配理论的批判 |
一、对西方“边际生产力理论”的批判 |
二、对西方“按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的批判 |
三、正确理解“按要素贡献分配” |
第三节 对我国现阶段分配关系的研究 |
一、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二、我国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和根源 |
三、我国当前经济问题与分配不公的关系 |
四、解决分配不公的基本途径 |
第九章 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
一、立足现实,探讨如何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 |
二、立足现实,探讨促进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问题 |
三、关于发展企业集群和总部经济的有关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关于世界经济危机根源的研究 |
一、中外经济学家进行的各种推断 |
二、运用马克思危机理论把脉危机的病根,得出马克思主义结论 |
三、从我国当前实际出发,为化解危机提供了科学的药方 |
第三节 关于股票市场的研究 |
一、研究背景 |
二、准确把握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和问题及产生原因,为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提出合理的目标模式 |
三、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有效的实施办法 |
第四节 关于住宅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 |
一、较早地倡议将住房建设列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
二、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精辟的见解和有益的建议 |
三、考察了城市化发展道路,准确把握了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前提和关键 |
第五节 文化知识经济的研究 |
一、把握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及其特点,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
二、深谙文化的重要性,呼吁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第十章 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关系的研究 |
第一节 所有制与阶级关系和阶级分析 |
一、学界内的不同观点 |
二、吴宣恭对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的认识 |
第二节 对当前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内争鸣 |
二、从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中,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
三、为正确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提供理论分析 |
第三节 提出我国所有制的二元结构,研究经济规律的二元化 |
一、创造性地提出新“二元”规律体系 |
二、从所有制关系阐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特有经济规律及其影响 |
三、倡言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第十一章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研究 |
第一节 关于政治经济学教材的编写 |
一、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
二、抓住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系统、完整地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研究 |
一、质疑政治经济学以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的观点,准确解读了生产方式的内涵 |
二、质疑生产方式“中介说”的观点,准确把握生产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
三、强调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重要性,有利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
第三节 从生产关系整体的角度分析“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争论 |
一、运用经济理论和“否定之否定”原理,强调恩格斯的解释符合逻辑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
二、辩析争论中的错误观点,准确分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及其基本特征 |
三、肯定争论中的有益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 |
四、批判私有化主张,揭穿有人利用争论浑水摸鱼、贩卖私货的真实面目 |
第四节 关于政治经济学结构和理论体系的研究 |
一、学界内对经济学主线的不同观点 |
二、联系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强调我国经济学主线是随着由所有制改革主导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展开的 |
第五节 强调所有制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
一、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强调所有制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呼吁重视所有制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
第六节 对经济学错误范畴的批判 |
一、学术界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
二、科学地认识资本与劳动力的关系 |
三、科学地认识劳动与劳动力区别及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 |
四、揭露西方“人力资本”概念的谬误,维护经济学范畴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
第十二章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贡献与价值 |
第一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特点 |
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
二、坚持理论探索与实践指导的统一 |
三、坚持革命批判与理论创新的统一 |
四、鲜明的阶级立场与严谨的治学精神的统一 |
第二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学术贡献 |
一、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积极探索者 |
二、国有企业改革“两权分离”路径的倡导者和研究者 |
三、中国MBA的首创者 |
四、教书育人的巨匠 |
第三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
二、对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
三、对吴宣恭严谨治学精神和高尚品格的弘扬与传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会计经济学”初论 ——基于学科属性视角对会计理论丛林的重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基本约定及题解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2 “会计理论丛林”综述 |
2.1 从会计本质观看会计理论丛林 |
2.1.1 会计的本质:意识形态观 |
2.1.2 会计的本质:商业语言观 |
2.1.3 会计的本质:历史记录观 |
2.1.4 会计的本质:现时经济现实观 |
2.1.5 会计的本质:商品观 |
2.1.6 会计的本质:信息系统观 |
2.1.7 会计的本质:艺术观 |
2.1.8 会计的本质:管理活动观 |
2.1.9 会计的本质:控制系统观 |
2.2 从会计理论的构建路径看会计理论丛林 |
2.2.1 非理论路径 |
2.2.2 演绎路径 |
2.2.3 归纳路径 |
2.2.4 伦理路径 |
2.2.5 社会学路径 |
2.2.6 宏观经济路径 |
2.2.7 事项路径 |
2.2.8 行为路径 |
2.2.9 预测路径 |
2.2.10 实证路径 |
2.3 从研究范式看会计理论丛林 |
2.3.1 人类学/归纳范式 |
2.3.2 真实收益/演绎范式 |
2.3.3 决策有用性/决策模型范式 |
2.3.4 决策有用性/决策者/总市场行为范式 |
2.3.5 决策有用性/决策者/个人使用者范式 |
2.3.6 信息/经济学范式 |
2.4 从历史演进的脉络看会计理论丛林 |
2.4.1 Scott Henderson描述的会计理论演进脉络 |
2.4.2 Craig Deegan描述的会计理论演进脉络 |
2.4.3 葛家澍、杜兴强描述的会计理论演进脉络 |
2.5 从研究主流和前沿看会计理论丛林 |
2.6 小结 |
3 会计学的学科属性 |
3.1 研究会计学学科属性的理论意义 |
3.2 会计学的经济学属性:支持性观点和证据 |
3.3 会计学的管理学属性:支持性观点和证据 |
3.4 会计学具有双重学科属性:假说 |
3.5 会计学具有双重学科属性:论证 |
3.5.1 经济学与管理学——使命与界限 |
3.5.2 会计学与经济学和管理学:匹配性与节点 |
3.6 结论 |
4 会计经济学构想——理论基础 |
4.1 经济学的历史演进与新近发展 |
4.1.1 前古典经济学时期 |
4.1.2 古典经济学时期 |
4.1.3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 |
4.1.4 现代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时期 |
4.1.5 当代经济学——学派林立时期 |
4.1.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4.2 经济学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 |
4.2.1 经济学发展演变的规律 |
4.2.2 经济学发展演变的趋势 |
5 会计经济学构想——演绎推理 |
5.1 古典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与会计经济学架构 |
5.1.1 古典经济学中的会计学节点 |
5.1.2 古典经济学下的会计经济学架构 |
5.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会计节点及会计经济学架构推理 |
5.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会计学节点 |
5.2.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 |
5.3 新古典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与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
5.3.1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会计学节点 |
5.3.2 新古典经济学下的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
5.4 现代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及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
5.4.1 现代经济学中的会计学节点 |
5.4.2 现代经济学下社会会计经济学的基本架构 |
5.5 当代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及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
5.5.1 信息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与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
5.5.2 新制度经济学之会计学节点与会计经济学架构的演进 |
5.5.3 其他经济学分支对会计经济学的影响 |
6. 会计经济学构想——经验证据 |
6.1 以会计经济学架构重审各种会计本质观 |
6.2 以会计经济学架构重新审视会计理论的构建路径 |
6.3 以会计经济学架构重新审视会计研究范式 |
6.4 以会计经济学的架构重新审视会计理论演进脉络 |
6.5 以会计经济学的架构重新审视会计研究主流和前沿 |
6.6 以会计经济学架构重审其他的会计理论研究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6)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基于经济利益协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0.2 研究范围与研究主题 |
0.3 相关概念的内涵 |
0.3.1 公共产品 |
0.3.2 公共产品供给 |
0.3.3 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 |
0.3.4 经济利益 |
0.3.5 经济利益冲突 |
0.3.6 经济利益协调 |
0.4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0.4.1 论文基本思路 |
0.4.2 论文逻辑结构 |
0.5 研究方法 |
0.6 创新与不足 |
0.6.1 可能创新之处 |
0.6.2 不足之处 |
1. 相关文献研究与评介 |
1.1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与经济利益基本观点概述 |
1.1.1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 |
1.1.2 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利益的基本观点 |
1.2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问题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对城乡经济利益的影响 |
1.3.1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经济效应 |
1.3.2 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1.4 城乡经济发展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 |
1.5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2. 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利益协调及二者相关性的理论框架 |
2.1 公共产品供给相关理论 |
2.1.1 公共产品的类别 |
2.1.2 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规定性探讨 |
2.1.3 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
2.1.4 公共产品供给规模的理论探讨 |
2.1.5 城镇化水平及其进程对公共产品供给的意义 |
2.2 经济利益冲突与协调的一般理论分析 |
2.2.1 经济利益冲突的一般机理 |
2.2.2 城乡经济利益冲突的机制分析 |
2.2.3 经济利益协调的一般机理 |
2.2.4 协调经济利益的基本途径:以城乡经济利益协调为例 |
2.3 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利益协调互为作用的理论机理 |
2.3.1 公共产品供给对经济利益协调的作用机理 |
2.3.2 经济利益协调状态对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机理 |
2.3.3 经济利益协调状况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机理 |
2.4 理论假设 |
2.5 本章小结 |
3. 新中国城乡居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及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
3.1 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形成 |
3.1.1 建国初期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雏形(1949-1957年) |
3.1.2 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建立(1958-1978年) |
3.2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变化 |
3.2.1 改革开放后,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1978-2008年) |
3.2.2 家庭承包制改革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嬗变 |
3.3 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与问题 |
3.3.1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投入差距巨大,用于农业财政支出严重不足 |
3.3.2 城乡各类公共产品供给差异显着,农村公共产品严重匮乏 |
3.3.3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差异明显 |
3.4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原因分析:以西部城乡为例 |
3.4.1 城市偏向战略和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是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制度根源 |
3.4.2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源财力不足是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经济根源 |
3.4.3 政府财权与事权关系界定不清,基层政府债务负担严重 |
3.4.4 转移支付的缺陷使其均等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大打折扣 |
3.4.5 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缺陷 |
3.4.6 政府官员的外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
3.4.7 城镇化水平低,对西部经济发展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带动作用弱 |
3.4.8 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公共产品供给成本高、使用效率低 |
3.5 本章小结 |
4. 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况的评价 |
4.1 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 |
4.2 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况的整体评价 |
4.2.1 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结果状态的整体分析 |
4.2.2 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动力状况的整体评价 |
4.2.3 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保障状况的整体评价 |
4.3 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况的模型评估 |
4.3.1 评估方法 |
4.3.2 指标和数据选取 |
4.3.3 评估结果 |
4.4 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失衡的一个例证: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量大,土地弃耕撂荒现象严重 |
4.5 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失衡的原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公共产品供给与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态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和经验验证 |
5.1 公共产品供给对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况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公共产品供给对西部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况影响的模型构建及实证检验 |
5.1.2 变量选取、模型设定与分析方法 |
5.1.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1.4 分析过程 |
5.1.5 分析结果 |
5.2 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态对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影响的经验验证 |
5.2.1 城乡经济利益协调状态对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作用的一般表现 |
5.2.2 成渝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应对策略 |
6.1 全文研究结论 |
6.2 西部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思路与对策 |
6.2.1 一个政策性的基本原则: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平等与效率的组合 |
6.2.2 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城乡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为西部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培植财源、增强财力 |
6.2.3 构建向农村倾斜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
6.2.4 进一步明确事权、财权责任,理顺财权与事权关系 |
6.2.5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6.2.6 培育农村公共产品市场供给机制,激励自愿供给 |
6.2.7 创新行政官员的外在激励机制,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
6.2.8 健全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
6.2.9 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村镇化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中国农地制度的绩效研究 ——基于农地所有权制度与农地使用权制度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 |
1.2.2 关于农地制度绩效的规范分析 |
1.2.3 关于农地制度绩效的实证分析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重点、难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径 |
1.4.3 研究重点 |
1.4.4 研究难点 |
1.5 创新和特色 |
2 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与绩效评价体系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 |
2.2.1 制度与产权 |
2.2.2 产权、交易成本与资源配置效率 |
2.2.3 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 |
2.2.4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绩效分析 |
2.3 农地制度的绩效衡量与评价指标 |
2.3.1 经济绩效的衡量 |
2.3.2 经济增长理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 |
2.3.3 农业经济增长效率与经济绩效 |
2.3.4 农地制度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
3 某些国家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
3.1 俄罗斯农地私有化改革经验 |
3.2 日本农地制度改革实践 |
3.3 其他一些国家农地制度改革 |
4 我国农地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现行农地制度的绩效——纵向研究 |
4.1 我国农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
4.1.1 古代农地制度的变迁 |
4.1.2 近代农地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价 |
4.1.3 台湾地区农地制度改革与启示 |
4.1.4 农地制度变迁的规律 |
4.2 我国现行农地制度的绩效分析 |
4.2.1 第一次农地制度变革的绩效分析 |
4.2.2 第二次农地制度变革的绩效分析 |
4.2.3 第三次农地制度变革的绩效分析 |
5 两种农地制度绩效的比较——实证分析 |
5.1 农地制度的权利结构与权利配置 |
5.1.1 农地制度的权利结构 |
5.1.2 农地所有权与农地使用权配置 |
5.1.3 农地权利配置的公平与效率 |
5.2 农地所有权制度与农地利用权制度的绩效比较——绩效指数分析法 |
5.2.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2 指标权数的确定 |
5.2.3 农地所有权制度与农地使用权制度的绩效分析 |
5.3 两种农地制度的计量分析 |
5.3.1 农地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分析 |
5.3.2 两种农地制度绩效的显着性分析 |
6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案分析 |
6.1 土地国有化方案与评析 |
6.1.1 土地国有化主张 |
6.1.2 原因与理由 |
6.1.3 土地国有化的步骤 |
6.1.4 对土地国有化方案的分析 |
6.2 土地私有化方案与评析 |
6.2.1 主张土地私有化 |
6.2.2 基本思路和理由 |
6.2.3 土地私有化的具体措施 |
6.2.4 土地私有化方案的剖析 |
6.3 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前提下完善土地使用权制度 |
6.3.1 集体所有制论 |
6.3.2 对土地集体所有制问题的认识 |
6.3.3 现行农地制度具体改革方案评介 |
6.4 农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
6.4.1 我国农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2 农地制度选择的主要依据 |
6.4.3 农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
7 结论 |
7.1 主要观点和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政府产权的理论逻辑及其边界约束 ——兼论中国政府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结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得创新点 |
第二章 有关政府行为理论的文献综述 |
2.1 政府和政府行为 |
2.1.1 如何看待政府——政府概念的厘定 |
2.1.2 政府行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视角 |
2.2 政府行为假设 |
2.2.1 上帝的代言人 |
2.2.2 公共利益的代言人 |
2.2.3 经济人 |
2.3 政府行为模式 |
2.3.1 弱政府行为模式 |
2.3.2 强政府行为模式 |
2.3.3 中性政府行为模式 |
2.4 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行为 |
2.4.1 治理理论的提出及核心要义 |
2.4.2 治理理论对政府行为理论的综合和发展 |
2.5 小结 |
第三章 政府产权的理论逻辑 |
3.1 政府拥有产权吗? |
3.1.1 权力、权利与产权 |
3.1.2 政府产权的界定 |
3.2 政府产权范式:一个新的理论范式? |
3.2.1 范式与产权范式 |
3.2.2 政府产权范式的理论背景 |
3.2.3 政府产权范式的基本内涵 |
3.3 政府产权的形成、特性与结构样式 |
3.3.1 政府产权的形成:产权主体的交互作用 |
3.3.2 政府产权的特性 |
3.3.3 政府产权的结构样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政府产权的边界约束 |
4.1 政府产权边界约束的主体力量 |
4.1.1 自我约束 |
4.1.2 普通私人主体 |
4.1.3 政府竞争压力的约束 |
4.2 政府产权边界约束的制度架构 |
4.2.1 制度及其架构 |
4.2.2 政府产权边界约束之一:正式制度的规范 |
4.2.3 政府产权边界约束之二:非正式制度的约束 |
4.2.4 政府产权边界约束: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同作用 |
4.3 政府产权边界约束制度架构的产权分析 |
4.3.1 政府行为的外部性及其规制 |
4.3.2 政府产权边界约束的制度架构:交易成本的视角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政府改革与政府产权范式——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支持与理论验证 |
5.1 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政府改革 |
5.1.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改革的简要回顾 |
5.1.2 政府改革的关键是政府转型 |
5.1.3 政府转型的本质是政府产权形成机制的探索和边界约束的调整 |
5.2 政府产权变革带来的积极效应:经济领域的经验支持——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例 |
5.2.1 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争议 |
5.2.2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
5.2.3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政府产权变革 |
5.3 政府产权变革尚存的阻滞效应:政治领域的经验教训——权力寻租与腐败 |
5.3.1 权力寻租与腐败及其表现 |
5.3.2 权力寻租与腐败存在的根源——政府产权没有实质性变革 |
5.4 中国政府改革的产权分析 |
5.4.1 假设前提:承认了有限理性,排斥自利性假设 |
5.4.2 交易成本:有减有增 |
5.4.3 政府行为的外部性:难以规制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政府产权边界约束的改革展望 |
6.1 中国后改革时代的中心是政府改革 |
6.2 中国政府产权边界约束的观念变革 |
6.2.1 进一步开放思想市场 |
6.2.2 逐步确立新政治观 |
6.3 中国政府产权边界约束改革的内容 |
6.3.1 加强契约化的正式制度安排——加强宪政建设,完善民主制度 |
6.3.2 发挥非正式制度的规范作用——构建公民社会,培育权力文化 |
6.4 中国政府产权边界约束改革的产权分析 |
6.4.1 民主宪政建设的人性基础——有限理性 |
6.4.2 加强宪政建设,完善民主制度——有助于降低政治交易成本 |
6.4.3 构建公民社会,培育权力文化——最大限度消减政府行为的外部性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局限性 |
7.3 一点创新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奥地利学派演化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导引 |
1.3 研究主题与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若干用语说明 |
1.5.1 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 |
1.5.2 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个人主义方法论 |
1.6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与政治上的个人主义的区分 |
1.7 研究框架 |
1.8 可能的创新点 |
1.9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对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单向理解 |
2.2 对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还原式的理解 |
2.3 进化论的理性主义与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
2.4 探讨制度对个人产生影响的方法问题 |
2.5 主观主义与个人的社会性 |
2.6 方法论的个人与整体性的意识形态 |
2.7 奥地利学派的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
2.8 利他主义与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
2.9 复杂系统的方法 |
2.10 卢克斯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观 |
2.11 马克思的总体方法论 |
第三章 对假设的运用之经验与超验界限的划分 |
3.1 作为根据的康德哲学思想 |
3.2 经济研究的假设运用问题的划界 |
3.3 对假设问题的考察 |
3.3.1 经济假设和经验的关系 |
3.3.2 精确理论研究中的界限问题 |
3.3.3 行动范畴与经验的关系问题 |
3.3.4 经济分析与知识的假设 |
3.3.5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的假设问题 |
3.3.6 经济学的若干反思 |
3.4 对假设问题考察的意义 |
第四章 奥地利学派的个人主义方法论 |
4.1 精确的研究方法 |
4.2 纯理论上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观 |
4.3 米塞斯之理解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 |
4.3.1 关于社会现象的认识的争论 |
4.3.2 人的行动之理解 |
4.3.3 集体现象的理解 |
4.4 社会研究中的个人主义方法 |
4.4.1 行动对象的性质 |
4.4.2 行动的性质 |
4.4.3 理解人的行动 |
4.4.4 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解方法 |
4.4.4.1 客观主义的社会现象观 |
4.4.4.2 集体主义的方法 |
4.4.4.3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
4.5 对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若干说明 |
4.5.1 非还原式的个人主义 |
4.5.2 基于个人的中介机制 |
4.5.3 个人的社会性 |
4.5.4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称谓上的分析 |
4.5.5 与康德批判哲学的关系 |
第五章 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下的演化观 |
5.1 门格尔的社会演化思想 |
5.2 哈耶克的演化学说 |
5.2.1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
5.2.2 自发秩序观与个人主义的方法 |
5.2.3 社会秩序的不可还原性 |
5.2.4 对群体和文化演化之研究路数的解说 |
第六章 演化经济研究上的方法论比较 |
6.1 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本体论的意义 |
6.2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上的歧义 |
6.3 个人与制度之互动关系的研究方法 |
6.3.1 有关制度对个人发挥作用问题的研究方法 |
6.3.2 关于个人对制度之影响问题的研究方法 |
6.3.3 在探究个人与制度之互动关系上的连贯方法 |
6.4 批判实在论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
6.5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之界限 |
6.5.1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下的基本事实 |
6.5.2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下的互动关系 |
6.6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与价值无涉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界定理论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产权界定重要性的发现:科斯定理 |
2.1 产权及产权界定的含义 |
2.2 产权界定的重要性:科斯定理 |
2.3 科斯定理的价值及不足 |
第3章 产权界定理论的深化:产权界定的不完全性 |
3.1 产权界定的不完全性 |
3.2 产权界定的“公共领域” |
3.3 交易费用在产权界定中的作用 |
3.4 产权界定的交易费用分析 |
3.5 产权界定不完全性理论的评价 |
第4章 产权界定理论的扩展:国家与产权界定 |
4.1 国家介入产权界定的必要性 |
4.2 国家的局限性:诺思悖论 |
4.3 有效的国家产权制度 |
4.4 国家产权理论的价值 |
第5章 启示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产权经济学导论》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D]. 叶龙祥.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2]“会计经济学”初论 ——基于学科属性视角对会计理论丛林的重审[D]. 陈德刚. 武汉大学, 2013(12)
- [3]中国“制度经济学”教材发展评析[J]. 李增刚.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21(03)
- [4]产权经济学的学术新着──黄少安教授《产权经济学导论》评介[J]. 丁建中. 山东社会科学, 1996(06)
- [5]产权经济学:浮躁背后应是客观的评析——读《产权经济学导论》[J]. 黄桂田. 当代经济研究, 1997(03)
- [6]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基于经济利益协调的视角[D]. 李西源.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7]中国农地制度的绩效研究 ——基于农地所有权制度与农地使用权制度的比较[D]. 汪军民. 重庆大学, 2007(05)
- [8]政府产权的理论逻辑及其边界约束 ——兼论中国政府改革[D]. 代水平. 西北大学, 2012(05)
- [9]奥地利学派演化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D]. 韩新峰. 山东大学, 2021(10)
- [10]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界定理论演进研究[D]. 屈兴锋. 湖南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