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总理纳拉辛哈·拉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论文文献综述)
张淑兰[1](2021)在《印度国大党的历史转型与现实危机》文中研究表明具有136年历史的印度国大党曾经成功地完成了四次历史性转型,但在当前的第五次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危机,表现为全国性政权和议会第一大党地位的长期丧失、地方性政权的颠覆性丧失和民众基础的全方位流失。国大党的危机是由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模糊性、组织的去结构化和家族化、选举政治策略的落伍共同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因为国大党在第四次转型20年后就停止了自我革新。国大党目前的危机尽管是严重的,但并非没有复兴的可能。
周玉萍[2](2021)在《延续与再造:国家身份视域下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研究》文中认为莫迪政府上台后对印度外交政策作出显着调整,在处理与世界主要大国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时也表现出一系列新特征。莫迪政府变革性的外交举措既显现为不同于往届政府的外交理念和模式,同时也体现在总理莫迪任期内所制定对外政策的非连续性上。印度对外政策的变化影响地区秩序与国际格局,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本文以建构主义范式下的“身份”概念作为分析工具,对莫迪政府对外政策调整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并尝试作出规律性提炼与总结。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重点:说明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学界关于印度对外政策的研究作出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述评;基于已有的建构主义身份理论,对“身份—行为”分析路径进行创造性整合与阐释;提出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性;最后简要说明了论文的基本结构。正文第一章对国家身份和利益这两个核心概念作出明确界定,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建构主义范式下对国家政策的解释力。第二章回溯印度外交的文明基因、历史脉络与战略思维,综观当前国际体系结构和“他者”话语的建构作用,为深入探究印度对外政策进行了背景铺陈。第三章透过莫迪政府的认知特点,看行为主体如何理解和定位国家身份与利益。第四章从周边、区域、全球多个层面展示了莫迪政府的外交举措,并对印度对外政策的变化进行了规律性把握,即在本国对外政策决策机制下,莫迪政府如何基于身份认知确定国家利益,进而产生政策行为。第五章选取莫迪政府对外政策中的典型案例来验证国家对外交往时“身份—行为”路径下的决策驱动机制,即在“印太”框架内,印度如何基于身份认知和利益目标,理解中、美两个主要大国的政策与角色,进而有的放矢地制定对“他者”政策,实现具有明显转向表征的外交关系再造。结论部分系统回顾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了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身份理论在分析国家对外政策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决策者对国家身份的认知从根本上左右着该国的对外行为。莫迪政府的政策调整正是基于认知的必然结果。对“身份—行为”逻辑的把握有助于“自我”对“他者”行为与角色作出充分研判,从而减少误读,合理决策,有效外交。
于立环[3](2021)在《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5月,纳伦德拉·莫迪及其代表的印度人民党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印度大选,成立了以莫迪为首的印度人民党政府。素以强人着称的莫迪,自组阁之日起其内外政策就引起了外界的普遍关注。而其上台后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更是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截止到2021年,莫迪政府已经执政了近7个年头。在这7年间,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由执政初期的对华接触政策逐渐滑向执政中期的对华“问题外交”,由“问题外交”再过渡到了对华强硬外交政策。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在继承以往印度政府对外政策的基础上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其变化具体表现为:对外政策的保守性显着增强;印度传统的“不结盟”外交传统日趋淡化;“平衡外交”的特点日益明显;对华政策的投机性和冒险性增强。莫迪政府颇具投机性的对华政策和中印两国边界地区对华军事冒险行为,不仅破坏了中印之间脆弱的信任机制,加剧了中印之间地区战略竞争,而且也大大增强了中印发生军事对抗甚至武装冲突的风险,给中印正常双边关系地发展蒙上了浓重的阴影。莫迪政府上述对华政策,多少增加了中国在西南边陲的战略压力,妨碍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落实。对此,中国政府应客观认识印度对华政策新变化,在继续发展对印关系的同时,准确定位印度在我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防范印度可能进行的政治、军事冒险行为。
闫元元[4](2020)在《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种姓是印度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种姓把印度民众划分成数千个相互隔离的社会集团,源于宗教的种姓制度又赋予这些社会集团高低贵贱之分,形成一种基于职业的社会阶序。不可接触制是种姓制度的一环,剥夺了“不可接触者”生而为人的权利,使其长期遭受政治压迫和社会歧视。在古代印度,高种姓垄断了教育和文化,“不可接触者”沦为“不能言说的底层”。虽然在印度中世纪出现了几名“不可接触者”出身的诗人,但其作品犹如暗夜中点点萤光,并没有进入主流书写的范畴。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以后,种姓制度失去了司法和行政的合法地位,“不可接触者”群体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文学创作得以萌芽。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期间,对于“不可接触者”的宗教归属问题,甘地与“不可接触者”领袖安贝德卡尔意见分歧巨大。甘地认为“不可接触者”群体理应属于“印度教徒”,而安贝德卡尔则认为“不可接触者”应当享有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同等的地位。甘地的政治主张在印度文学界得到了积极响应,一批印度作家创作了以“书写‘不可接触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可接触者”在探索族群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选择了“达利特”(Dalit,意思为“受压迫者”)一词作为自我认同的身份标签。印度独立后,达利特知识分子队伍逐渐壮大,并于20世纪70年代发起了达利特黑豹党运动,这是一场跨越政治、文化、宗教、文学的平权运动,在建构达利特族群身份认同、唤醒底层民众斗争意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促进了现代达利特文学的成形。兴起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马拉提语达利特文学在向印度其他语言传播过程中,印地语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简称瓦尔密齐)发挥了重要的引介作用。瓦尔密齐不仅翻译了多本马拉提语达利特诗集,还创作了大量印地语达利特诗歌和短篇小说。他的自传《剩饭》是印度达利特文学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除了被翻译成多种印度地方语言之外,还被译为英语、汉语、德语、瑞典语等多种外语,使达利特文学产生了全球影响力。本文在细读瓦尔密齐的全部作品的基础上,以其文学创作为例,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展开深入研究。绪论梳理了该方向的研究状况,并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考证;第一章梳理了瓦尔密齐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为后文分析印地语达利特文学提供了背景知识;第二章以瓦尔密齐的四部诗集《多个世纪的苦难》《够了!过分了》《就此打住》和《字词不会撒谎》为研究对象,评析达利特诗歌对于印度经典诗歌和史诗故事的重构,分析了达利特诗歌的现实功用——批判种姓制度、塑造达利特尊严和唤醒达利特斗争意识;第三章以瓦尔密齐的两部短篇小说选集《致敬》和《侵入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的边缘人书写、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等主题,并指出达利特文学创作存在脸谱化书写等问题;第四章以瓦尔密齐的自传《剩饭》第一、二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达利特身份认同建构、群体心理创伤治愈、记录当代种姓制度变迁和达利特知识分子思想演变等主题;第五章研究了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文学的影响,主要从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教经典的抗议与重读、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和现代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现代文学的影响四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梳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历程和评析个体文本,本文理清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深挖瓦尔密齐的文学创作,以点带面地展示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各种达利特文学体裁的创作维度,研究领域囊括了心理创伤、身份政治、边缘书写、女性叙事等多个主题;二是用达利特文学中的底层视角来审视印度政治,达利特文学是达利特运动的重要一环,是一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文学,有着明确的社会和政治诉求。当代印度国民面临着多种身份认同——世俗国民、印度教徒和达利特,达利特文学为印度底层民众建构新身份起到了政治宣传和历史考证的双重作用;三是从文学作品发掘文本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资料价值。印度种姓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考察一直是学界的一个热点,剥去附在文本上政治宣传的外衣之后,达利特文学对于达利特生活的细微记录,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印度种姓社会的族群内部关系,从而为研究印度社会和种姓制度提供了详实的素材。
彭东辉[5](2019)在《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注“不可思议的印度”,关注印度国家安全战略,是基于中印关系的健康发展。冷战结束以来,印度在坚持“有声有色大国”的诉求下,国家安全战略完成了由传统安全战略向综合安全战略的转变。一是由以往的国防建设为中心,向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为中心转变。二是谋求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加入“核供应国集团”,成为“有声有色大国”。三是视核武器为大国“标配”,奉行“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慑”战略。四是重视印度洋安全,实施“确保海洋安全”的海洋战略。五是缓和与邻国关系,整合南亚力量。印度国家安全战略是基于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国家安全威胁的判断和国家安全战略的谋划而布局的。从英属印度时期的“三个缓冲区”战略,到印度独立后的“两个同心圆”战略及冷战结束后的综合国家安全战略,在“有声有色大国”目标的指引下,不同时期国家安全威胁和安全战略的实现手段不尽一致,但总体呈现出清晰的逻辑框架。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具有强烈的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色彩。利用印度半岛“北背雪山、三垂大海”的地缘优势,印度在“众星拱月”的南亚格局中“一超”地位突出。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印度,信仰非暴力的宗教和频发的教派主义冲突是印度安全最大的挑战之一,印度社会的世俗主义转型还远未结束。印度国家安全的维护和东北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印巴冲突及中印关系几大战略问题密切相关。印度要在放权和自治间做出选择,以应对东北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完成国家整合。克什米尔问题是南亚的顽疾,70余年以来,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发生了“三场半”战争。战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倒加剧了印巴对抗。印巴虽有缓和迹象,但不具备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条件。中国是印度最重要的邻国之一,中印边境线2000余公里,有争议的领土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对推进中印关系具有深远影响。此外,特朗普政府推行“印太”战略对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亦不可等闲视之。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对全球格局来说,印度认同多极格局,通过“入常”和加入“核供应国集团”,加速了多极化趋势,推动了全球治理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地区一体化进程来说,印巴安全困境造成南亚一体化进程缓慢。印度在大力推进南亚次区域合作的同时,同东盟开展全方位合作。对中印关系来说,中印在南中国海、印度洋等主要海洋通道亟须通过战略对话,培育战略互信。对跨境水资源分配,沿江水文观测、水利建设等敏感问题要及时沟通,消除分歧。这些问题不仅是印度,也是中国需要认真思考和不得不应对的挑战。
刘锦前[6](2019)在《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文中指出环喜马拉雅区域所处位置战略地位特殊,自19世纪以来长期成为包括麦金德在内的陆权论学者热议的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从当前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也关乎中国边疆稳定乃至“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开展程度。而从地区整合的长远角度讲,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将为亚洲繁荣做出更大贡献,还将为推动世界多极化、促进国际和平与稳定奠定坚实基础。由此可见,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有序推进,当地居民能否安居乐业,不仅对域内国家来讲显得极其重要,更是对当前“逆全球化”现象抬头之际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跨地区经济合作来实现社会稳定并优化经济结构的一个考验。本文主要就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态势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可行路径、合作模式与机制建设以及外溢效应等重要问题展开分析论证。论文在对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地缘功能主义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梳理思考的基础上,在对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相关问题考察研究的同时,结合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与研判地区发展的新合作模式、可行方案等,以期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剖析论证,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研判建言。本文写作宗旨在于,通过围绕上述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考察论证,希冀在理论层面能在总结学界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视角,实践上把握好中国对外战略特别是针对周边跨区域合作推进方向,为我国周边战略特别是南亚战略制定与调整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和决策参考。在为中国陆疆安全建设提供思路的同时,尝试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区层面的实践路径,以及探求如何通过功能性合作来带动高政治领域问题的解决,期望最终能够给国际社会不同国家间就战略互信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妥善解决提供一种思路借鉴。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绪论部分在阐述本文研究选题的由来背景、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以及重要概念说明之后,主要就这一选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交待本篇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等。正文部分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重点就研究的相关理论、概念等进行阐释,特别对区域经济学的增长三角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地缘功能主义等进行梳理与分析界定,为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论述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明确本文研究的方向和探讨的空间。第二章,展开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与合作挑战问题的考察分析。主要从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最新情况、各国与中国经贸合作等角度分析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态势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竞合关系、经济权力空间等交互因素,并就贸易保护主义问题,腐败问题等进行解析。第三章,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与发展态势进行归纳探讨。从发展态势看,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间跨界经贸联系加强是该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正在呈现出的重要特点之一,而贸易的不平衡性日渐加剧、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等缺陷也需要引起关注。值得强调的是,域内大国之间特别是中印围绕经济权力博弈力度加大。本章认为,中长期时空环境下域内国家应积极通过完善与构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来对冲外来力量活动对该区域带来的冲击。第四章,研究可能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如中国与印度战略上互信不足,脆弱的印巴关系,域内国家间长期存在的零和博弈思维与负面情绪等。此外,本章还就当前世界主要大国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立场、观点等进行概述分析,研判当前相关国际与地区组织如上海合作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等主要作用角色,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如环保组织、人权组织等在此问题上的最新立场与作为。本章还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影响的民族情感因素进行分析。第五章,着力分析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路径。本章重点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可行性方案,主要从合作空间布局、合作主导力量、合作具体领域等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作为本章重点部分,论证孟中印缅、中尼印、中巴阿、中斯巴马四线成片的区域经济合作空间布局。在此前后还对世界经济轴心东移的积极效应以及香客之路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联动进行评述。第六章,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创新与机制完善进行建言。主要基于价值链视角提出跨国次区域产业项目合作模式,并分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价值效应;针对域内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社会环境,提出强化感情纽带建设和重视共情环境构建思路;在对区域合作既有机制作用进行归类分析基础上,探讨功能性新合作平台的建设,强调中印战略对话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的关键意义。第七章,作为案例分析部分主要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水环境治理取得的一系列进展情况展开论述,并对在水环境治理方面面临的各类难题进行深度剖析。该地区水资源争夺不仅严重影响了国与国间关系,甚至成为当前地区关系紧张的催化剂。当前,域内国家在水环境治理合作的道路上可谓一波三折。该地区特殊的“历史记忆”导致彼此间命运共生理念认同难度大,“战略互信”的缺失又制约着国家层面友好关系的拓展。笔者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域内各方应以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为契机,推动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向地区利益整合的方向发展,保护域内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给域内其它领域合作提供经验。第八章作为本文论述的理论落脚点和现实意义所在,重点聚焦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外溢效应研判。具体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深度开展进程中经济秩序的重构空间、安全合作进展和低频度军备竞赛问题等进行评估。研判功能性经济合作基础上的新规范形成及其反作用,并探高政治领域合作可能的进展方向等。论文最后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的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重要观点进行概述提炼,并指出论文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
侯道琪[7](2019)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国斯里兰卡关系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对古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发展,具有多维意涵。其中,在促进发展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拓展了我国的外部发展空间,有利于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经济互利共赢。同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助于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特别是有助于与沿海国家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深化对海洋秩序的共同认知,具有深刻的海权意涵。“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唤醒共同历史记忆,树立良好国家形象;提供公共产品,构建国家间合作新型态,大大提升了我国的软实力。中国传统南亚外交政策中,中印和中巴关系历来是重中之重,对斯里兰卡外交尽管意义重大,但重要性不及中印、中巴关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使斯里兰卡这个印度洋岛国的重要性得到提升。斯里兰卡是连接亚非欧航路枢纽的战略要冲,占据着印度洋中心的重要位置,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关键节点国家,对我国经济、政治、外交的战略意义愈发重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后,我国通过平等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把关定向的元首外交以及民心相通的软实力构建这些举措,为中斯两国在该倡议下加强合作奠定良好基础。自1957年建交以来,中斯关系的发展堪称大小国家间不同政治制度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典范。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贸关系是中斯关系发展的主线。斯里兰卡在对华政策考量上,也更倾向于寻求中国的援助以及与中国开展互利的经贸合作。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斯里兰卡意识到这是其国家重建和发展的重大机遇,斯里兰卡政府积极响应这一倡议。可以说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利益是斯里兰卡对华政策考量中一以贯之的。与此同时,斯里兰卡也充分意识到自身所占据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中斯开展的各项合作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印、美、日三国的外交关切。据此,斯里兰卡可以利用中国实施其大国平衡外交,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以使自身的发展利益最大化,这也是斯里兰卡在对华政策考量方面出现的一个新的变化。根据主题,论文除绪论和结束语外,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主要论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多维意涵,包括发展意涵、海权意涵以及软实力意涵。第二章主要论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国对斯里兰卡外交政策考量,包括中国对斯里兰卡政策三重定位以及中国对斯里兰卡外交的主要关切,最后选取我国在斯里兰卡投资建设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和汉班托塔港项目为案例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论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斯里兰卡对华外交政策考量。首先论述斯里兰卡对华政策演进,其次论述斯里兰卡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最后分析斯里兰卡对华政策考量,包括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利益,寻求中国外交与安全支持以及利用中国实施其大国平衡外交。第四章主要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斯关系面临的大国风险挑战,包括来自印、美、日三国的挑战。由于印斯两国在地理上的邻近,文化与历史上又具有悠久的联系,印度将斯里兰卡视为其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在斯里兰卡相较于美日两国也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对中斯关系的发展也更为疑虑。因此在来自第三方的挑战中,印度是影响中斯关系发展的最大因素。第五章主要研究斯里兰卡外交行为模式与中斯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及主要挑战。斯里兰卡具备深厚的不结盟外交战略传统,当下西里塞纳政府的大国平衡外交正是其不结盟外交战略传统的延续。斯里兰卡作为小国,天生就具备安全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为缓解其脆弱性,斯里兰卡在外交上更倾向于多边外交和专长外交。斯里兰卡的安全战略也具有深刻的小国属性,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多元合作。中斯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在国际上的顺利推进,中斯两国长期在外交上相互支持以及中国的投资建设契合斯里兰卡的国家发展利益。中斯关系除了面临来自第三方的风险挑战外,也面临斯里兰卡国内因素带来的风险挑战。第六章主要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斯关系的发展前景与中国的对策思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给斯里兰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斯里兰卡为了自身的利益,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但由于诸多挑战因素的存在,两国之间的合作也将受到某种限制,这也决定了中斯关系虽不会大起大落,但也不会高歌猛进。为了更好地推进中斯关系的发展,我们需要针对影响中斯关系的具体因素具体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王丽娜[8](2018)在《印度莫迪政府“印太”战略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首次亚洲行的演讲中第一次公开提及"印太"概念,时任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及时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也在公开场合多次使用"印太"而非"亚太"的说法。作为"印太"概念中的核心要素,印度的角色、定位以及战略意图值得关注。印度莫迪政府上台后推出的"东向行动"政策,外交重点覆盖印度洋和太平洋两大海域,"印太"战略全面铺开。对于美国的"邀约",莫迪政府虽有介入地区和全球事务的战略意愿,但由于受各方因素的制约,其战略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发挥"战略支点"的作用。
李翠芳[9](2018)在《印度莫迪政府对斯里兰卡的外交政策分析》文中指出2014年5月,莫迪上台执政,积极调整印度与斯里兰卡的关系。莫迪总理上台之前,其前几任总理拉奥、古杰拉尔、瓦杰帕伊和辛格都意识到与斯里兰卡改善关系的重要性,但因为国内利益集团的限制和出于选举的需要,对斯政策的改善更多地停留在口头上。相比之下,莫迪上台后,印度人民党政府明确提出将邻国置于外交优先地位,全方位改善和加强与斯里兰卡的合作关系。与以前的历届政府相比,莫迪政府时期印度对斯政策更加务实,且更多地付诸实际行动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本文探讨和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较之前几届政府,莫迪政府对斯里兰卡更为重视,对斯政策更加积极?本文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探讨印度莫迪政府对斯里兰卡政策改善的原因。国内层面,一方面,印度人民党的执政理念是通过次大陆战略构想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寻求世界大国地位。另一方面,莫迪上台伊始提出“邻国优先政策”,通过改善与邻国的关系重塑印度的地区影响力,印度对斯里兰卡的政策必然被置于这一政策之下。此外,莫迪具有稳固的执政基础,可以不受其他政党的掣肘顺利推行其邻国外交政策。国际层面,中国是影响印度对斯里兰卡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莫迪政府积极调整对斯政策以平衡中国在次大陆地区日益上升的影响力。2015年1月,西里塞纳当选为斯里兰卡新一届总统,他调整了前任拉贾帕克萨政府时期过度倒向中国的政策,积极向印度释放友好信号,同时积极参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中印之间采取平衡策略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斯里兰卡新一届政府明显的亲印姿态以及印度对中斯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的担忧,也推动印度对斯政策做出调整。尽管印度莫迪政府和斯里兰卡西里塞纳政府都作出了改善双方关系的努力,但泰米尔纳德邦因素、权力的转移与泰米尔人的利益、两国渔业问题、印度洋安全问题依然限制两国关系的发展。
孙绪龙[10](2018)在《印度人民党崛起的背景及原因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5月,印度第十六届印度大选落幕,印度人民党以压倒性优势击败百年老党国大党,问鼎印度政坛,这对印度的政党政治而言是一个分水岭。中印关系是国际关系中重要的一环,两国关系的发展对国际关系会产生深刻影响。印度人民党是一个右翼政党,对华政策表现较为强硬,且中印两国之间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亟需解决。该党仅用30多年崛起,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文的主要时间线为1980年印度人民党成立到目前,把印度人民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印度人民党崛起的原因。本文除绪论外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章阐述了国大党兴衰的原因和印度人民党的产生与发展,此外还介绍了部分主要的地方政党。第二章是对印度人民党壮大的过程及因素分析,尤其特别提到瓦杰帕伊第三次执政的意义,同时对促进印度人民党壮大的宗教民族因素、经济社会因素和自身的发展策略做了总结。第三章对印度人民党在2014年能够以压倒性优势上台执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国大党2004-2014年执政期间所出现的问题,分析了莫迪的“古吉拉特邦模式”和平民化的宣传策略对赢得大选的意义。在结论部分,本文认为,在2019年大选中印度人民党取得连任的前景较为乐观。从2014年第十六届印度大选投票情况来看,印度民众对改善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印度国民大力支持印度人民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莫迪政府的改革持积极态度。莫迪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时期的改革成果举世瞩目,但“古吉拉特邦模式”能否能够得到推广,还需观察。外交上,经济上的互利合作将会继续成为中印关系的主旋律,偶尔发生的摩擦不会对两国关系产生大的损害,印度将会延续现有对华政策。
二、印度总理纳拉辛哈·拉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总理纳拉辛哈·拉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国大党的历史转型与现实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大党四次成功的历史性转型 |
二、国大党第五次转型遭遇的挫折 |
三、国大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危机 |
四、国大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困境 |
五、国大党的选举策略落伍 |
第一,国大党的民众动员策略陈旧且提不出有效的选举议题。 |
第二,在联合政治时代,国大党对联盟策略重视不够。 |
第三,国大党筹集资金的能力较弱。 |
第四,在数字政治时代,国大党对现代社交媒体运用不充分。 |
六、结语 |
(2)延续与再造:国家身份视域下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观点和视角 |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分析理论和路径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性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性 |
五、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章 国家身份和利益概念及应用 |
第一节 建构主义思想内核 |
第二节 国家身份和利益概念 |
一、国家身份概念 |
二、利益驱动因素 |
第三节 建构主义身份理论 |
一、身份和利益的关系 |
二、身份理论的解释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身份认知的背景:文化与体系 |
第一节 印度的内在文明基底 |
一、两种战略文化并存 |
二、印度外交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印度的外部体系环境 |
一、体系结构的塑造力 |
二、他者话语的作用力 |
第三节 印度的主要战略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莫迪政府的身份认知 |
第一节 莫迪政府的认知特征 |
一、批判性继承: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 |
二、选择性内化:共有知识与他者观念 |
第二节 多维度印度国家身份 |
一、印度国家身份 |
二、印度关系角色 |
第三节 基于身份的国家利益 |
一、硬实力利益维度 |
二、软实力利益维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份视域下印度对外政策演进 |
第一节 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决策 |
一、对外政策决策的制度特点 |
二、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 |
三、公众舆论的作用 |
第二节 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重点 |
一、邻国优先与互联互通 |
二、印太战略与多方联盟 |
三、全球治理与规范性议程 |
第三节 延续与再造:印度对外政策 |
一、对不结盟思想的继承和改造 |
二、对实用主义逻辑延续并强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印太”框架内印度的大国关系再造 |
第一节 印度的“印太”身份和利益 |
一、身份角色定位 |
二、国家利益需求 |
第二节 莫迪政府的大国关系认知 |
一、中国的对外政策和身份角色 |
二、美国的对外政策和身份角色 |
三、中美印三角关系中的互动 |
第三节 莫迪政府的大国外交政策 |
一、印度对华政策及其演变 |
二、印度对美政策及其演变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3)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三、本课题的研究路径和方法 |
四、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冷战后至莫迪执政前印度政府对华政策演变 |
第一节 冷战后至莫迪执政前印度政府对华政策 |
一、印度国民大会党拉奥政府的对华政策 |
二、印度人民党瓦杰帕伊政府的对华政策 |
三、印度国民大会党辛格政府的对华政策 |
第二节 冷战后至莫迪执政前印度政府对华政策的共同点和特点 |
一、冷战后至莫迪执政前印度政府对华政策的共同点 |
二、冷战后至莫迪执政前印度政府对华政策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演变及其特点 |
第一节 莫迪其人及其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政府的成立 |
一、纳伦德拉·达摩达尔达斯·莫迪其人 |
二、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政府的成立及其对华政策主张 |
第二节 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 |
一、莫迪执政初期的对华接触政策 |
二、莫迪执政中期的中印摩擦 |
三、莫迪执政后期对华日趋强硬政策 |
第三节 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共同点与特点 |
一、莫迪政府与往届印度政府对华政策的共同点 |
二、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因素 |
第一节 影响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国内因素 |
一、印度的国家利益诉求 |
二、保守政治的影响 |
三、印度国内党派政治与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 |
第二节 影响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国际因素 |
一、国际格局因素 |
二、地缘政治因素 |
三、域外大国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 |
第一节 莫迪政府对华政策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
一、加剧了中印在地区层面的竞争 |
二、增加了中印在边境地区发生对抗甚至冲突的风险 |
三、对中印经济合作产生了消极影响 |
第二节 莫迪政府对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
一、增加了中国的战略压力 |
二、阻碍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
三、损害了两国的政治互信 |
第三节 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
一、从大局出发继续维护与发展中印关系 |
二、在战略上客观认识和准确定位印度 |
三、对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和印地语达利特文学 |
1.1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对达利特文学的引介 |
1.2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叛逆诗人 |
1.3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进阶小说家 |
1.4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传记大师 |
第二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创作研究 |
2.1 解构与重建印度诗歌经典 |
2.2 批判种姓与种姓思想 |
2.3 唤醒达利特尊严与抗争意识 |
第三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创作研究 |
3.1 主人公形象的脸谱化逆写 |
3.2 双重空间的边缘人书写 |
3.3 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 |
第四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创作研究 |
4.1 建构达利特身份认同 |
4.2 记录达利特族群的心理创伤 |
4.3 记录印度种姓制度变迁 |
4.4 记录达利特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
第五章 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
5.1 对印度教古代经典的抗议与重读 |
5.2 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 |
5.3 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批判与反抗 |
5.4 现代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选译 |
附录二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摘译 |
附录三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摘译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评述 |
一 关于南亚地区的研究 |
二 关于印度安全战略的研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创新 |
一 论文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的结构 |
三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安全的相关界定 |
一 安全的内涵 |
二 安全观的流变 |
第二节 国家安全战略 |
一 安全战略研究的兴起 |
二 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容 |
第三节 战略文化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
一 战略文化及其内涵 |
二 战略文化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要件 |
第一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文化渊源 |
一 现实主义:考底利耶《政事论》思想 |
二 理想主义:阿育王“达摩”思想 |
三 等级秩序:印度教的秩序观 |
第二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塑造 |
一 全球诉求:“有声有色大国”的地位 |
二 地区诉求:南亚次大陆的霸主 |
三 双边关系:中国是主要竞争对手 |
第三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实现手段 |
一 奉行经济实力优先的政策 |
二 “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胁 |
三 “确保海洋安全”的海洋战略 |
四 提升与世界性大国的关系 |
第四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决策体系 |
一 国家安全决策的机构设置 |
二 国家安全决策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突出特点 |
第一节 半封闭的地缘政治为依托 |
一 相对隔绝的次大陆 |
二 “众星拱月”的南亚格局 |
三 日趋重要的战略要冲 |
第二节 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
一 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基本理念 |
二 印度教主要的教派组织 |
三 频发的教派冲突 |
四 尚未完成的世俗主义转型 |
第三节 “东向政策”到“东向行动” |
一 “东向政策”:向东盟主动出击 |
二 “东向行动”:经济与安全并举 |
三 “东向行动政策”的多维影响 |
第四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变量 |
第一节 东北部分离运动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东北部与中央关系长期紧张 |
二 东北部主要的分离运动 |
三 以国家统一整合分离运动 |
第二节 克什米尔问题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印巴克什米尔争端 |
二 印巴克什米尔战争 |
三 克什米尔问题走势 |
第三节 中印边界问题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中印边界问题的缘起 |
二 中印边界问题的交涉 |
三 中印边界洞朗对峙事件 |
四 中印边界问题解决机制 |
第四节 “印太”战略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美日印澳战略利益的再塑 |
二 “印太”战略的战略意图 |
三 印度对“印太”战略的认知 |
四 “印太”战略的基本走势 |
第五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巩固了新兴大国的国际地位 |
一 以实力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
二 申请成为核供应国集团成员 |
第二节 对南亚一体化的双重影响 |
一 战略互信缺失,区域合作进展缓慢 |
二 印巴安全困境,次区域合作异常顺利 |
三 整合南亚邻国,缓和地区安全局势 |
第三节 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
一 国际海洋通道问题 |
二 跨境水资源治理问题 |
三 中印高层交流机制的确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档案 |
英文档案 |
中文着作(含译着) |
英文着作 |
中文论文(含译文) |
中文学位论文 |
访问网站 |
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6)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主要概念的说明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面临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
二、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实施模式及机制相关研究 |
三、环喜马拉雅区域资源、科技、金融等合作领域研究 |
四、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相关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局限 |
一、本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二、本论文研究的局限之处 |
第一章 地缘功能主义与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增长三角”理论与“生长轴”理论 |
二、相互依存理论 |
三、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实践经验 |
第二节 地缘功能主义合作的逻辑缘起与学理分析 |
一、重新认识地缘政治 |
二、地缘功能主义:演进脉络、概念及内涵 |
三、地缘功能主义合作带来的外溢效应 |
第三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从历史到现实 |
一、共通的文化渊源与相互依存的地理空间 |
二、全球化发展到新阶段的地区整合 |
三、基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国家间安全诉求 |
第四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必要性 |
一、产业升级与经济均衡发展的需要 |
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应对需要 |
三、顺应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实施需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合作挑战 |
第一节 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最新状况 |
一、经济强劲发展的印度 |
二、内陆国家尼泊尔和不丹 |
三、发展潜力巨大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
四、长期受政局不稳困扰的阿富汗和缅甸 |
五、海洋资源丰富的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 |
第二节 域内经济发展整体概况及其与中国经贸关系 |
一、跨国经济合作的各类项目日渐增多 |
二、域内经贸往来与彼此互动频度提升 |
三、域内各国与中国人文合作密度增强 |
第三节 域内各方竞合博弈下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
一、中印围绕地区经济影响力竞争加速 |
二、域内各方急需经贸合作打开局面 |
三、保护主义无法解决贸易失衡问题 |
四、竞合博弈下派系利益与反腐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特征与态势走向 |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特征 |
一、产业同构性与商品同质化并存 |
二、贸易不平衡特征明显 |
三、新科技领域竞争加强 |
四、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 |
第二节 域内中印经济权力空间格局演化 |
一、中印经济权力空间扩展格局测算:指标与公式 |
二、竞争态势下中印经济权力的互动和反馈 |
三、中印经济权力博弈及其扩展效应 |
第三节 域内各方经济合作前景 |
一、友好交往的历史传承 |
二、当前战略机遇期判断 |
三、技术进步推动国家间互融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深度合作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中的大国博弈 |
一、世界经济通缩预期下行为体博弈逻辑 |
二、域内各方不同利益诉求带来的难题 |
三、域外大国战略竞争的冲击 |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影响 |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效应 |
二、南盟框架下地区发展挑战 |
三、目标各异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
第三节 地区秩序构建进程中的情感因素 |
一、情感因素对地区政治发展的影响 |
二、中印关系中情感意识与历史记忆 |
三、传统政治遗产下的印度大国情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路径 |
第一节 世界经济轴心东移的积极效应 |
一、亚洲内部联动性持续增强 |
二、经济轴心东移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 |
三、经济轴心东移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 |
第二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布局 |
一、中尼通道建设及与印的对接 |
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
三、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
四、中斯巴马海上通道建设 |
第三节 香客之路与文化产业发展 |
一、香客之路的宗教文化内涵 |
二、香客经济带动域内文化产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创新与机制完善 |
第一节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产业项目合作模式 |
一、保持经济增长须投资“下一代价值链” |
二、“CH+P+X”产业项目合作模式的内涵 |
三、“CH+P+X”产业项目合作模式的特征 |
第二节 产业园区项目合作开展基础上的共情环境构建 |
一、尊重彼此文化的传承 |
二、脱贫援助与文遗保护 |
三、重视感情纽带的打造 |
第三节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言 |
一、现有主要经济合作机制的改进和功能提升 |
二、新经济合作机制构建主要思路和努力方向 |
三、机制深化发展的关键抓手:中印战略对话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研究:环喜马拉雅区域水环境治理困局及其化解路径 |
第一节 域内水环境治理困境及其原由 |
一、治理合作困难重重 |
二、历史记忆的负资产 |
三、治理细则难达共识 |
第二节 水环境治理与域内经济合作关系 |
一、水资源纷争冲击域内国家间关系 |
二、推进水环境治理有助于“共有观念”的形成 |
三、避免被外力博弈利用 |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水环境治理思路 |
一、通过对话消弭域内国家战略疑虑 |
二、实现水环境综合整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外溢收益 |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秩序的重构空间 |
一、区域制度建设与社会公平 |
二、网络空间“实质安全”与“名义自由” |
三、跨境支付系统的升级与电商改变生活 |
第二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安全环境的改善 |
一、域内传统安全的治理与成就 |
二、域内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进展 |
三、低频度军备竞赛与地区和平 |
第三节 功能性平台建设与“扩大的邻国关系”理念 |
一、民族主义情结变化与“邻国优先”政策 |
二、尊重彼此关切与管控分歧 |
三、更加重视差别化合作方式 |
第四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一、规范重构的区域性特点和时代价值 |
二、建构新规范塑造地区行为 |
三、结伴而不结盟与相向而行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国斯里兰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来源与依据 |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论文研究方法 |
论文创新点及难点 |
论文主要议题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多维意涵 |
1.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意涵 |
1.1.1 拓展我国企业的外部发展空间 |
1.1.2 为我国过剩产能和巨额外汇储备拓展新空间 |
1.1.3 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互利共赢 |
1.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权意涵 |
1.2.1 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步伐 |
1.2.2 为我国海上通道安全提供保障 |
1.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软实力意涵 |
1.3.1 唤醒共同历史记忆树立良好国家形象 |
1.3.2 提供公共产品构建国家间合作新型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国对斯里兰卡外交政策考量 |
2.1 中国对斯里兰卡政策三重定位 |
2.1.1 南亚外交下的中斯关系 |
2.1.2 发展中国家外交下的中斯关系 |
2.1.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中斯关系 |
2.2 中国对斯里兰卡外交的主要关切 |
2.2.1 中国对斯里兰卡外交目标追求 |
2.2.2 中国对斯里兰卡外交基本方略 |
2.2.3 中国对斯里兰卡经济外交重点议题——以中斯自贸区建设为例 |
2.3 基础设施建设:以港口建设为案例 |
2.3.1 港口建设的历程 |
2.3.2 港口建设的重要意义 |
2.3.3 港口建设面临的风险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斯里兰卡对华外交政策考量 |
3.1 斯里兰卡对华政策演进 |
3.1.1 建交前至1957年的斯里兰卡对华政策考量 |
3.1.2 建交后到冷战结束时期的斯里兰卡对华政策考量(1957~1991年) |
3.1.3 冷战后时期的斯里兰卡对华政策考量(1991~2013年) |
3.2 斯里兰卡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分析 |
3.2.1 斯里兰卡社会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 |
3.2.2 斯里兰卡政府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 |
3.3 斯里兰卡对华外交政策考量 |
3.3.1 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利益 |
3.3.2 寻求中国外交与安全支持 |
3.3.3 实施大国平衡外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斯关系面临的大国风险挑战 |
4.1 中斯关系的影响因素之一:域内大国印度的影响 |
4.1.1 印斯关系发展历程 |
4.1.2 印度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 |
4.1.3 印度对中斯关系的影响 |
4.1.4 印度对中斯关系构成最大外部挑战 |
4.2 中斯关系的影响因素之二:域外大国美国的影响 |
4.2.1 美斯关系发展历程 |
4.2.2 美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 |
4.2.3 美国对中斯关系的影响 |
4.3 中斯关系的影响因素之三:域外大国日本的影响 |
4.3.1 日斯关系发展历程 |
4.3.2 日本对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态度及因应举措 |
4.3.3 日本对中斯关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斯里兰卡外交行为模式与中斯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及主要挑战 |
5.1 斯里兰卡外交战略传统及其当今意义 |
5.1.1 不结盟的战略文化 |
5.1.2 斯里兰卡不结盟外交战略传统的形成 |
5.1.3 斯里兰卡不结盟外交战略传统的延续——当下的大国平衡外交 |
5.2 斯里兰卡小国外交模式及其主要表现 |
5.2.1 斯里兰卡小国外交的特点 |
5.2.2 斯里兰卡安全战略的小国属性 |
5.2.3 作为小国的斯里兰卡的发展战略选择 |
5.3 中斯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主要挑战 |
5.3.1 中斯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 |
5.3.2 中斯关系发展的主要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斯关系的发展前景与中国的对策思考 |
6.1 中斯关系的发展前景分析 |
6.1.1 中斯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不断加强 |
6.1.2 中斯防务合作受到限制 |
6.2 中国的对策思考 |
6.2.1 构建符合我国现有国情的印度洋战略 |
6.2.2 加强竞合努力使其他大国的不利影响最小化 |
6.2.3 理解政治心理构建政治互信 |
6.2.4 多措并举构建稳定和谐关系 |
6.2.5 加强危机管控防范投资风险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印度莫迪政府对斯里兰卡的外交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印度独立以来对斯里兰卡政策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印度第一共和国时期对斯里兰卡的政策 |
一、尼赫鲁政府对斯里兰卡的政策 |
二、英迪拉·甘地政府对斯里兰卡的政策 |
三、拉吉夫·甘地政府对斯里兰卡的政策 |
第二节 印度第二共和国时期对斯里兰卡的政策 |
一、泰米尔问题的和解 |
二、印斯经济合作加强 |
三、曼莫汉·辛格政府对斯里兰卡的政策 |
第二章 莫迪政府对斯里兰卡政策的转变 |
第一节 莫迪政府对斯里兰卡政策转变的背景 |
第二节 莫迪政府对斯里兰卡政策转变的主要表现 |
一、增进政治联系,恢复两国战略关系 |
二、积极推动经贸合作,加大投资力度 |
三、寻求两国防务合作 |
第三章 莫迪政府对斯里兰卡政策变化的国内原因 |
第一节 人民党的国家战略目标与执政基础 |
一、人民党的国家战略目标 |
二、人民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基础 |
第二节 “邻国优先”政策 |
一、“邻国优先”政策的提出 |
二、“邻国优先”政策提出的原因 |
第四章 莫迪政府对斯里兰卡政策变化的外部原因 |
第一节 中国因素 |
一、中国在南亚影响力的增强 |
二、斯里兰卡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
第二节 斯里兰卡因素 |
一、西里塞纳政府向印度释放友好信号 |
二、斯里兰卡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第五章 影响印斯关系发展的因素 |
第一节 泰米尔纳德邦因素 |
第二节 渔业问题 |
第三节 印度洋和海事安全问题 |
第四节 权力的转移和泰米尔利益的和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印度人民党崛起的背景及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印度人民党的兴起 |
第一节 独立后印度政党政治的基本脉络 |
一、国大党的兴衰 |
二、地方政党的兴起 |
三、其他主要政党 |
第二节 印度人民党的成立与发展 |
一、人民党的成立与分裂 |
二、印度人民党的成立 |
三、印度人民党的发展 |
第二章 印度人民党的壮大 |
第一节 印度人民党的壮大与执政 |
一、印度人民党的壮大与短暂执政 |
二、瓦杰帕伊第三次执政 |
第二节 影响印度人民党壮大的相关因素 |
一、宗教与民族因素 |
二、经济与社会因素 |
三、自身发展策略 |
第三章 印度人民党崛起因素评析 |
第一节 2014年大选评析 |
一、印度人民党的崛起 |
二、国大党的衰落 |
二、其他因素 |
第二节 影响印度人民党崛起的相关因素 |
一、国大党的腐朽与“莫迪旋风” |
二、“古吉拉特模式”与民众的求变心理 |
三、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 |
结论 |
印度人民党的独大趋势 |
印度政党政治的走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印度总理纳拉辛哈·拉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国大党的历史转型与现实危机[J]. 张淑兰.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21(05)
- [2]延续与再造:国家身份视域下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研究[D]. 周玉萍. 外交学院, 2021(11)
- [3]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研究[D]. 于立环.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4]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D]. 闫元元.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5]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D]. 彭东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D]. 刘锦前.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7]“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国斯里兰卡关系研究[D]. 侯道琪.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8]印度莫迪政府“印太”战略评估[J]. 王丽娜. 当代亚太, 2018(03)
- [9]印度莫迪政府对斯里兰卡的外交政策分析[D]. 李翠芳. 外交学院, 2018(11)
- [10]印度人民党崛起的背景及原因研究[D]. 孙绪龙. 云南大学, 2018(01)
标签:达利特; 莫迪;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印战争; 中印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