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养蚕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一、蚕种生产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论文文献综述)

谷倩兮[1](2021)在《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国家纷纷在华设立外交公使馆,并展开支持其在华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国研究,刚刚完成民族统一的意大利也不甘于后。悠久的意大利汉学传统渐渐从以传教士为研究主体走向现代和世俗,又从学院式汉学走向实地考察现实中国的研究。这一时期着名的意大利东方学家和远东语言文学教授、早期派驻中国的意大利外交官罗声电(Lodovico Nocentini,1849-1910)就是一位对于复兴意大利汉学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的承上启下的人物。分析罗声电论着,挖掘他作为学者和外交官两种角色的转换,可以展现出其中国文化造诣如何使之以外交官视角对现实中各种事件进行考察。本论文利用佛罗伦萨大学、罗马大学、意大利外交部档案馆、图书馆和其他意大利图书馆中关于罗声电的一手档案材料和原始文献,结合历史学、国际政治学理论方法,从语言、文化视角,展开关于罗声电的外交和学术生涯的全方位的梳理,挖掘他带领意大利汉学由衰弱转向繁荣的历程及其对意大利汉学发展和开拓意大利汉学新的研究方向的推动。通过分析罗声电的重要论着,本论文把握其对中国社会、文化、中意关系的研究以及其中所反映的意大利对外政策。本论文以五章的篇幅,以史为线,详细阐述罗声电的生平和学术道路;罗声电继承意大利汉学传统对中国思想观念和语言文学的研究;罗声电在现代意大利的东亚外交政策背景下的外交官经验和他开拓的对中国国际关系问题的探讨;罗声电在对中国现实政治、经济和社会研究和思考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中国观;罗声电在那不勒斯东方学院和罗马大学担当汉学教授和学术负责人期间创办刊物、兴办大学、组建语言学校和图书馆、设立协会等各种组织活动和贡献以及他对20世纪意大利汉学的重要引领作用。从详尽的分析和考察中,本论文揭示出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意大利汉学对于整个意大利汉学发展历史的重要意义;罗声电上述研究和活动的中意文化交流意义和对中学西传产生的影响。希望本研究能够丰富19—20世纪之交的中意关系史研究,为晚清史方面的研究揭示更多历史事实和细节。

程晨[2](2020)在《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桑养蚕的国家,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桑蚕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导致产业链延伸进程缓慢。本文以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桑蚕资源为研究,根据查找的数据,结合青阳县实际情况,分析青阳县桑蚕资源在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主要通过青阳县桑蚕资源的现状、发展优势、调查发现的问题点,分析蚕桑资源综合利用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冲破瓶颈制约,扭转不利局面,是青阳县当下思考的重要课题。发展蚕桑行业有利于对生态的保护和弘扬中国的古代文化。目前,青阳县茧丝绸行业的发展由于缺乏对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的认识,导致桑蚕资源的利用水平不高,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和使用、寻求政策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力量等,进一步拓展、提升蚕桑行业的发展空间,做到产品的深加工、广加工,变废为宝,实现青阳县蚕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梁琦[3](2020)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私人治理困境与公共性再造 ——基于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基层治理实践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税费改革之前,国家通过“三提五统”的资源提留方式向农村提取资源,并通过高度组织化的村级组织完成资源汲取,村级组织具有强制度性权威,村级组织代表国家的行政意志直接和村民打交道而具有较强的治理能力。2003年国家税费改革以后,国家从农业资源中汲取工业化建设资本转为向农村输送公共品资源,大量资源下乡,一方面,乡镇基层政府的收益基础发生了改变,由此也将其工作重心转移到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资源,而不是关心村庄中的资源、公共事务和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基层政权走向“悬浮”。另一方面,村级自治组织的治权开始衰落,农村基层组织治理资源和动力不足,越来越多的村庄走向私人治理路径。在国家制度供给能力不足,村庄治权衰落的背景下,许多资源稀疏的一般农业型村庄,其村级组织的配置性权威丧失,村干部只能靠在村内“表面公平潜在的利益攫取”、“针对性的私人动员”、“拉关系、套近乎、讲感情”的私人协商方式抑或是“消极作为”、“不出事逻辑”、等私人治理逻辑来积累治理资源,另一方面,乡镇政府的管控也使得村级组织的自治能力没有培育起来,乡村共同体的利益连带关系发生改变,村级组织没有培育起治理能力,造成了动员困境、项目落地困境、公共性萎缩困境等问题,此外,村庄的公共生活与仪式活动并没有培育村庄公共性而仅构成村庄私人关系的聚合,这些因素在村庄内的合力就构造了该村的私人治理,应该看到该村的治理逻辑是一种“去权威生成机制”而无法生产出农村治理现代化所需的体系与能力。基于此,本文运用深描和比较的手法,运用丰富的经验材料分别从两个村庄的乡镇政府、村级组织、村民小组、普通村民、钉子户等不同村庄力量的行动逻辑、参与过程以及扮演角色来呈现同样为资源稀疏的农业型村庄,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不同的基层治理实践机制和结果,以及竹村在私人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治理困境、河村的制度公共性激活村级治理。具体来说,竹村村级私人治理逻辑主要存在着制度权威衰落困境、治理资源缺乏困境、村庄利益分化困境等,而河村主要动用了“制度动员、价值动员以及舆论动员”、“村—组—湾"三级治理架构”、“五议两公开”等再造公共性的规则,通过对两个村庄治理逻辑的对比,从而探讨私人治理对国家政权合法化的冲击、村级组织的治理困境、以及激活村庄治理公共性对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基于大量的经验资料,本文通过对资源禀赋上相近但治理逻辑相异的两个村庄的比较分析来揭示私人治理的运用在基层治理中的困境,并试图通过针对性的动员逻辑再造村庄公共性,其目的主要有:其一、在治理资源和治理权威绝对衰落以及治责结果化导向下,私人治理治理过程中不仅大量耗散村庄资源增加治理成本并进一步压缩治理的空间,还割裂了村庄的完整性和村治主体之间的异化,最终导致了治理困境。其二、探讨如何发挥村民在治理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促成国家资源与村庄真实需求对接从而再造村庄内生的公共性进行“多元治理主体”的治理动员与激活村民主体化的民主协商机制;其三、探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框架和国家大量资源输入的背景下,占主体的农业类型村庄的治理能力以及治理体系建设如何能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其四、对再造村庄公共性的意义与对国家-农村社会-农民关系之间的探讨,并为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一点经验之谈。其五、结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进行解读以期能成为有价值的参考。

周明珠[4](2019)在《建筑师介入的当代乡村建设及其对建筑学的启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的乡村建设呈现社会各界力量多元介入的新局面,建筑师作为主动介入的重要群体之一,探索并实践着多样化的乡村建设模式。从建筑本体出发,关注乡村传统材料、结构、工艺的传承与演进,以及现代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从社会层面出发,推动乡村产业、组织、文化的发展;从综合层面出发,以建筑微介入的方式触发乡村的全面振兴。建筑师在应对乡村发展问题时,努力探索能为乡村做出的贡献,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进步。基于文献研究和广泛参与乡建学术活动,从建筑学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建筑师介入的6个乡村建设实践及研究案例进行全面分析、深度描绘及比较研究,充分挖掘每个案例的价值和内涵,以揭示建筑师介入的当代乡村建设对建筑学的启示。在梳理我国当代乡村建设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时期乡村建设与建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建筑学学科背景之下,通过对多个建筑师介入的当代乡村建设典型案例的全面研究,包括场地关系、功能策划、空间设计、结构形式、材料选用、建设模式等方面,分析建筑学对乡村发展做出的贡献,并以每个案例中建筑师实现的新的探索或突破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建筑学自身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获得的思考,进而结合多个案例在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归纳建筑学在内涵、外延及设计方法等方面产生的拓展,最后反思建筑学介入乡村时面临的困境和自身存在的不足,基于乡村发展问题思考建筑学在设计介入、发展制度、设计形式、建设主体与内容等方面应给予的回应,旨在为今后的乡村建设及建筑学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马田[5](2019)在《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政策性养蚕保险参与率研究 ——以山西省阳城县为例》文中指出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传统养蚕大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养蚕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大量蚕农毁桑种粮或者外出打工,投身第二、三产业,当地缫丝厂由于没有充足的蚕茧补给而只能破产倒闭,这对本地蚕桑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此,2016年晋城市农业委员会和晋城市财政局为了保障蚕农利益和规避养蚕风险,联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城县支公司,在阳城县开展政策性养蚕保险试点工作,规定此项政策自2016年起施行,实施期为三年。但在2019年的收官之年,这三年的保险试点情况却很不乐观,保险参与率分别为57.3%、56.2%、56%,赔付率也居高不下。鉴于此,找出政策性养蚕保险参与率低的原因,以及提出正确建议,对此项政策具有重大的政策意义和现实参考意义。基于相关利益者理论,本文选择了与参与率有关的三方相关利益者,分别为蚕农、政府、保险公司。首先,本文为了找出政策性养蚕保险参与率低的影响因素,选取了阳城县具有典型差异的三个养蚕重点乡镇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运用Probit模型法,找出了在蚕农层面影响政策性养蚕保险参与率的因素;其次,结合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三方利益相关者背后存在的问题,来进一步分析参与率低背后的原因;最后,针对改进措施,本文根据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补充了新政策模拟,用单项递减多界二分选择法询问蚕农对新政策的支付意愿,考察三方利益相关者如何看待新政策模拟结果,从而为以后改进政策提供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政策性养蚕保险参与率的主要因素有:风险偏好程度、以后是否还会接着养蚕、养蚕规模、养蚕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对政策性养蚕保险的认知程度、政策执行是否有力、政府监管蚕种是否有力;而政府的执政风格、当地的资源禀赋情况、保险公司的理赔情况也影响着政策性养蚕保险的参与率。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阳城县与发达地区在政策层面存在保险责任模式的不同和保险方式的不同,所以本文根据江苏省实施政策性养蚕保险的先进经验设计了三个模拟新政策来查看阳城县利益相关者的反应。模拟结果为:阳城县蚕农对模拟新政策普遍接受,绝大部分人选择了方案二和方案三,其中选择方案二的大部分蚕农的支付意愿区间为[4-6)元,选择方案三的大部分蚕农的支付意愿区间为[5-8)元,蚕农、政府和保险公司更倾向于选择方案三。根据研究结果,得到的启示有:加强对蚕农的宣传和教育;增强政府监管力度,积极推进蚕种研制;完善保险条款细则,合理查勘定损理赔;推进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协商合作。

刘早辰[6](2019)在《广西靖西市达腊村的桑蚕经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达腊地处广西靖西,靠近中越边境,自古以来就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而桑蚕养殖是广西的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桑蚕产业则是广西扶贫攻坚战中的重要手段,在广西的全面脱贫战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桑蚕产业就借着扶贫攻坚这一春风,在达腊迅速发展。本文主要使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等多种方法,总结归纳了国内外有关桑蚕养殖,扶贫攻坚以及后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以后发展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结合达腊当地的历史和现状,介绍达腊当地的桑蚕养殖产业,分别从政府官员以及村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桑蚕养殖的发展所获得的成果和所存在的问题,思考蕴含其中的种种“经济”和“不经济”的现象。笔者认为,从当地的地方政府和村民的角度出发,这些现象都拥有着其存在的合理性的。村民们更注重眼前看得到的利益,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他们经常会做出一些非常经济化的选择;而地方政府看重的是长远的社会效益,追求的是整个达腊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一些看起来不符合传统经济效益的“不经济”的政令事实上却隐藏着我们一般人所想不到的深意。因此,在达腊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对于这种伴随着扶贫攻坚发展起来的特殊的桑蚕养殖产业,应当更多地以人文关怀的眼光,去理解存在其中的种种政治经济现象,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尽管达腊的桑蚕养殖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地方官员和村民们本质上是在向着同一个目标奋斗,这也正是政策制定者的愿望:构建一个和谐而又富裕的达腊。

王小闻[7](2019)在《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柞蚕作为中国的特有优势资源,凭借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发展历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凤城作为全国柞蚕生产的主要产区,极具柞蚕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和历史传承。随着科技的发展,柞蚕在仅是丝绸纺织品的原料,成为了医药、化工、食品、化妆品等产业的重要原料,发展空间广阔,所以发展柞蚕产业对凤城市发展特色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取问卷调查、观察、比较研究等方法,运用规模经营、市场机制、交易费用理论,通过对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优势、柞蚕养殖及综合利用产业现状、柞蚕茧及综合利用产品销售情况、柞蚕茧及综合利用产品经济收益情况、与周边地区柞蚕产业情况的系统分析,归纳出制约凤城柞蚕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柞蚕茧生产问题。从柞蚕茧残次蚕场停封和沙化、蚕水、蚕畜、设备老化、硬件设施薄弱等方面进行阐述;二是柞蚕场划归公益林过程过快;三是柞蚕深加工产业技术落后、产业链过短;四是柞蚕深加工业经济效益拉动力不足。本论文认为,凤城市发展柞蚕产业需要选择“多元发展”柞蚕综合利用产业为发展路径,从横向、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和资金链条,拉动凤城经济持续增长。为此,本论文提出如下对策:1.政府方面应该加强管理及扶持,提高技术水平,加大生态保护及招商引资工作力度;2.行业协会方面应该明确制度,在树立品牌和优化产品结构方面下功夫;3.企业方面应从生产、科研、营销三方面入手,强化自身市场竞争优势;4.农户方面需提高自身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及参与协会积极性,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区域间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张洪滨[8](2019)在《明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1368-1850)》文中指出川滇黔交界地区主要包括今川南叙永、古蔺,贵州黔西北以及云南滇东北等地区,曾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环境相对统一、封闭的地理单元。但自元代以来,该区域之政治、军事价值逐渐凸显,当地彝族势力(黑罗罗)成为王朝势力入主西南的最大阻碍。可以说,三省交界地区彝部土司的忠顺与否是决定三省社会长期稳定的风向标。明代以来,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掌控,中央王朝开始在三省改设流官,并推行移民实边之策,一步步推动对夷僚(獠)地区的深化改革。随着汉夷民族的相互融合与协同奋进,西南地区的社会开发速率得到快速升级,而川滇黔交界地区也因此迎来了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与变迁。尤其是在明万历到清雍正的130年(1600-1730)之间,播州、永宁、水西、乌撒、东川、乌蒙等土司相继迎来了改流,其“内地化”进程相继拉开序幕,政区结构设置与调整也渐已成型。不得不说,中国近代西南边疆的形成,与明清以来持续不断地西南政治改革与社会经济开发有直接关系,而川滇黔交界地区作为西南利益的核心区域无疑是决定整个西南未来走势的关键因素。以往学者对于西南地区的研究多关注于较小区域的纵向梳理或较大地理空间尺度的短期剧烈变化,而往往忽视了不同政区地理单元具有相似特征的某些特定因素的异同变化。本文以明清时期川滇黔交界地区土司社会的发展、变迁和转型为研究主旨,重在探讨夷汉两种不同文化体制间的对抗和消融现象,渐而阐释中国近代多民族西南边疆结构的成型过程。全文分上、下两编,共六章内容。上编主要讲明代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动乱与变革,下编讲明末至清中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现象。相比于上编,笔者在下编中将黔北遵义地区纳入重点研究范围,力图更加全面清晰地展现明末以来中央王朝势力在西南地区的步步深入趋势。同时,由于西南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是一个异常丰富、庞杂的课题,笔者无法以有限地篇幅进行梳理架构,故而只能以个案研究的方式进行选择性探讨,并重点关注于社会转型的现象和结果,以示西南社会开发的剧烈变化。需要提及的是,由于当前西南边疆社会史在研究成果上的多元化和分散化,难免容易导致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上的单一性。本文虽只是较粗略地分析和展现西南核心区域的社会开发历程,但有意糅合各方家之长,在材料运用和研究方法方面以求有所突破。同时,借助于历史地理学在西南边疆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历史政区地理和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观点和认识,从而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陈茜[9](2018)在《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几十年来,中国扶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2011年国务院公布中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说明现阶段中国仍然存在较大面积、“久扶难脱贫”的经济洼地。值得强调的是,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竟有10个为少数民族地区,这就意味着当前中国的贫困问题中,少数民族的贫困现象在贫困范围、贫困规模、贫困程度、脱贫难度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相对更为艰巨的困难和强大的阻力,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与此同时,中国贫困地区范围与生态脆弱区范围的面积大部分重合,以往扶贫工作中重经济、轻生态等扶贫问题也屡见不鲜,而不少曾经生态环境优良的少数民族地区竟也出现生态衰退或生态灾变伴生的生态贫困现象。着眼于中国民族地区扶贫的特殊难题和生态扶贫的长远目标,对于以自身传统文化作为关键区别的各少数民族而言,民族文化对本民族的全面发展是否产生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尤其对本民族当前经济增长和生态维护是否产生阻碍作用,在以往扶贫攻坚过程中是否成为脱贫阻力或生态制约,又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原因使得民族文化无法发挥出原本具有的经济与生态正效应,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现实问题。当前,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不少学者深入研究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提出生态扶贫或者绿色扶贫理念,积极探寻兼顾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的扶贫新路径。在上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苗族贫困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然特定民族文化与相应民族的贫困关联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哪怕仅着眼苗族及其文化进行研究,也是一个无法短期完成的艰巨任务。那么,不如聚焦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苗族村寨,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梳理和验证相关的扶贫理论与观点,分析当地苗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其生态扶贫实践的价值,以期达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目的。与此想法最契合的,正是民族学常用的“解剖麻雀”的方法,指明了由点及面的思路。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麻雀”,逐步逐层、认真细致地解剖,了解“器官”组成、位置、关联及功能等方方面面,然后分析总结出鸟类的共性,从而为认识其他鸟类提供理论指导或者有益参考。遵循民族学这一成熟可靠的方法,就可以让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在子腊村这只“麻雀”的认真解剖下成为可能。要想做好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当代价值研究这一问题,基本遵循如下思路:苗族文化资源在田野点的生态扶贫中是否存在价值?如果存在价值,那么具体有哪些文化资源,分别具有哪些价值?这些苗族文化资源中,哪些内容可以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以及如何应用来解决当地生态贫困等问题?上述思路可以通过在田野点调研和分析来逐层理清:一是全面了解田野点概况,尤其是当地苗族文化现状,当地生境情况,苗族文化与当地经济和生态状况的关联,以及苗族文化中与生态扶贫关联紧密或者值得关注的资源要素等内容;二是深入调查田野点整体贫困的根源,尤其需要关注当地是否存在与苗族文化及其变迁而导致的贫困原因,如果存在则需要找出具体内容、作用途径、以及影响后果;三是从田野点现有苗族文化资源中认真遴选出有利于自然环境维护和整体脱贫致富的文化资源和要素,探讨将这些苗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现实路径,或者提出这些文化要素如何参与、推动生态扶贫的方法或构想;四是研究田野点苗族文化在生态扶贫实践中的博弈,分析国家权力、市场资本、民间力量等多方博弈之中的苗族文化,了解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现实作用、可借助力、以及可能阻力,探讨苗族文化资源如何参与其中才能更有利于推动生态扶贫进程。在众多符合要求的苗族村寨中,花垣县子腊村是与该课题比较契合,调研条件相对成熟的田野点。通过文献查询、访谈调查、参与观察等得知,子腊村作为一个苗族文化底蕴深厚、传承较好的纯苗族村寨,其生产与生计仍然大多依循着当地苗族传统,但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冲击。历史上,子腊村曾经远近闻名,村民们普遍比较富裕,并拥有“子腊贡米”等众多的苗族文化珍品。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文化的变迁,子腊村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成为影响该村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时至今日,在花垣县这一国家级贫困县的众多贫困村中,子腊村属于位置偏远、经济落后、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较大的类型。不论从田野调查资料分析,还是从杨庭硕、罗康隆等学者的生境或“文化生态共同体”视角分析,都可以发现该田野点的长期贫困、难断“穷根”的现象,不仅是经济和生态双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整体状况下行的问题,而且还有苗族文化等因素在其中产生了重要的排斥或阻碍作用,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国家权力的在场与民族文化的无序以及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四个方面的内容。对该贫困村而言,苗族文化在生态衰退、经济困顿等生态贫困要素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当地现有的众多苗族文化资源中,相对成熟、可资利用、适合应用于生态扶贫的资源或要素,主要包括“子腊贡米”、苗族刺绣、苗族歌舞和苗族宗教等。机缘巧合下,“湖南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于2017年6月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此,子腊村不再是当地众多贫困村中毫不起眼的一员。而是凭借“子腊贡米”等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苗族文化资本的开发,终于跃入相关扶贫部门、资本市场和公众的视野聚焦区,并有望获得更多扶贫资源汇聚的扶贫重点村。在“子腊贡米”生态产业的带动下,其余苗族文化资源和要素也可能成为丰富当地生态扶贫思路和推动整体发展的有益助力。然而,苗族文化资源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子腊村多年来扶贫攻坚的实践,以及当前生态扶贫探索中发生的众多博弈案例,就是较好的证明。幸而,在错综复杂的多方博弈中,苗族文化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在子腊村的田野调查和扶贫实践中,传统苗族文化对子腊村的生态修复、经济增长、整体发展等方面的良好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和体现,那么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的当代价值也就可见一斑。通过对子腊村开展田野调查,再借助相关理论的指导和分析,可知苗族文化作为指导当地苗族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体系,既是经过长期检验的、认可度高的、行之有效的、并能兼顾当地生态与经济双重目标的调和剂,又是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巨大的宝贵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蕴含苗族生态文化精髓的苗族生态文化产业,是目前当地修复生态环境、整体增收脱贫、保持生态扶贫实效和长效的良好途径。最终,在获得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的肯定答案的同时,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挖掘和应用于生态扶贫的经验、教训、案例分析及理论总结,对其他苗族贫困群体而言,甚至对其它民族贫困地区而言,有可能成为其发展生态经济、提高贫困群体长久收益、推动生态扶贫进程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赵婧靓[10](2018)在《水晶宫的环境调控与现代建筑的技术维度》文中研究表明水晶宫(Crystal Palace,1851)——伦敦世界博览会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这里的现代主义并非形式和美学,而是出于现代性需求,适应现代生活的建筑。它对于建筑技术史乃至世界文明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帕克斯顿能开创性地设计这个精妙的环境调控系统却并非一件偶然的事情。先进的环境调控设计往往首先出现在生产型建筑中。早期调控内部环境的目的并非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居住者的舒适程度,而是营造特定的生产所需环境条件。人工调控的生产型环境与建筑自身设计中建造、形式、空间、结构完美结合,甚至成为时代标志性建筑,并为其他类型现代建筑环境调控设计奠定了基础。中国近代生产型蚕室长泾蚕种场也呈现了这一现代性需求特征。尽管可以利用不可再生机械设备来创造所需要的温度湿度,然而,环境设计师们很快意识到,如果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环境,对机械供热的需求将会减少。因此,设计者开始将建筑物自身的设计视为控制内部环境系统的一部分。合理的设计对于促进建筑环境调控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它必须在不同情况下以特定方式运行,并且这一性能必须受到严格控制。外维护结构必须承担负荷,选择性过滤外环境,激发自然的潜力,并将环境调控语言进行诗意呈现。随着精确地调控内部环境条件的建筑能够大规模建造,环境设计师开始构想旨在将生产型建筑技术的创新性地应用于人类,建立一个完整的环境调控巨构,解决城市环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也正是现代建筑的出发点。真正的现代建筑是超越形式风格、符合现代功能、提升居住舒适度、满足精神诉求的。创造真正适宜于人类生存活动的环境,,最终呈现诗性表达。更为积极地适应自然与机械调节结合在一起。这其中蕴含着面向人自身以及未来社会更崇高的追求。设计师通过对不同地域环境的感知设计出充满想象力的建筑。而在当代实践中,大量建筑师们拱手放弃了用建筑自身设计实现环境调控的可能,建筑物内的环境调控几乎完全让渡给机械设备实现。建筑在能源需求上恣意挥霍,并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建筑环境发展史变成一部不断增加能源消耗的历史。我们不妨追本溯源回到环境调控发展史的起点,解读其承载的精妙调控环境设计的探索。

二、蚕种生产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蚕种生产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1)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研究采用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罗声电的生平和早期学术道路
    一、生平概要
    二、学术养成
第二章 罗声电对中国语言和哲学的关注
    一、罗声电与《第一位汉学家——利玛窦神父》
    二、罗声电与《康熙圣谕和雍正广训》
    三、罗声电对汉语的研究
    四、罗声电对中国伦理道德的研究
第三章 罗声电的外交官经历:对于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
    一、罗声电在华主要活动
    二、罗声电的国际关系问题研究
第四章 罗声电的中国观:《在东亚一一印象和游记》以及对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研究
    一、晚清中国政治制度
    二、晚清中国社会现象
    三、晚清中国经济状况和近代化
    四、晚清中国城市面貌和民风民情
    五、罗声电的中国观
第五章 罗声电的学术组织活动和贡献
    一、罗声电在那不勒斯:东方学院及刊物《东方》
    二、罗声电在罗马
结论
    一、意大利汉学传统的优秀继承者
    二、意大利汉学研究新方向的杰出开创者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罗声电所藏汉籍书目
附录二 罗声电藏书印
附录三 《在东亚——印象和游记》(1894年)书影
附录四 《东方研究杂志》1907年创刊号封面和目录

(2)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蚕桑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蚕桑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主要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安徽省青阳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2.1 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基本情况
        2.1.1 栽桑养蚕状况
        2.1.2 科技推广状况
        2.1.3 发展状况
    2.2 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优势
        2.2.1 广阔的市场前景
        2.2.2 巨大的开发潜力
        2.2.3 优越的自然资源
        2.2.4 显着的经济、生态效益
    2.3 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3 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3.1 全国蚕桑行业在困难中缓行及青阳县资源利用所面临的挑战
    3.2 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的原因探究
        3.2.1 比较效益低,产业意识不强
        3.2.2 产业科技支撑不足
        3.2.3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龙头企业牵引能力弱
        3.2.4 原料茧缺口大
        3.2.5 机制不完善
        3.2.6 生产成本倒挂经营风险大
        3.2.7 从业人员年龄老化
    3.3 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面临的机遇
        3.3.1 “东桑西移”项目
        3.3.2 “一带一路”战略
        3.3.3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政策
4 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对策
    4.1 把握机遇,抢占先机
    4.2 优化产业布局
        4.2.1 构建茧丝绸产业发展带
        4.2.2 由“满天星”向重点产区集中
        4.2.3 由“副业”向专业的转变
        4.2.4 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4.3 大力推广高效生态蚕业
    4.4 加强基础建设并导入蚕桑通用技术
    4.5 充分调动蚕农积极性
        4.5.1 提高蚕农合作组织
        4.5.2 调动农民本身意愿和主动性
    4.6 培育壮大丝绸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发展后劲
    4.7 鼓励企业进行高附加值新产品开发
    4.8 培育品牌,积极开拓市场
    4.9 加强保障
        4.9.1 机构保障
        4.9.2 科技保障
        4.9.3 资金保障
        4.9.4 信息保障
        4.9.5 项目保障
5 典型案例实证分析
    5.1 2016年青阳县春风蚕桑专业合作社增收实例
    5.2 养蚕大户增收实例
    5.3 龙头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实例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私人治理困境与公共性再造 ——基于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基层治理实践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论依据
        1.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村治中的国家-社会二元理论范式
        1.3.2 村治中的实体论研究视角
        1.3.3 分析范式转向:从实体论转向关系论
        1.3.4 村治困境与村庄公共性的研究
    1.4 篇章结构
    1.5 研究方法与核心概念
        1.5.1 个案访谈法
        1.5.2 参与式观察法
        1.5.3 核心概念
    1.6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1.6.1 分析框架
        1.6.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村庄社会经济基础:浙西南部竹村与鄂东北部河村概述
    2.1 浙西南部竹村概况
        2.1.1 村庄区位与家计模式
        2.1.2 村庄结构与户族类型
        2.1.3 村治主体与班子结构
        2.1.4 小结
    2.2 鄂东北部河村概况
        2.2.1 村庄区位与家计模式
        2.2.2 村庄结构与户族类型
        2.2.3 村治主体与班子结构
        2.2.4 小结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镇政府的行动角色:两个乡镇不同的表达
    3.1 行政压力向下传导与自利性表达:林乡政府的行为逻辑
        3.1.1 水库移民的遗留问题
        3.1.2 项目进村初期的“拉资跑项”、村级债务
        3.1.3 从“跑”到“分”的自利性项目资金分配
        3.1.4 运动式治理与村庄社会的接轨
        3.1.5 “一票否决”的任免考核
    3.2 治理现代化下的精细化、留痕化:泉镇政府的行为逻辑
        3.2.1 早期结果考核的“计划生育”政策
        3.2.2 治理现代化时期的运动式治理
        3.2.3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考核
    3.3 小结
第四章 村级组织的比较:被困的私人治理与公共性再造
    4.1 多方被困的治理:浙西南部竹村的村级组织
        4.1.1 从一项村庄公共品说起
        4.1.2 私人治理的村干部寡头
        4.1.3 无行动能力的村民小组、村民代表
    4.2 鄂东北部河村的村级组织:多元的治理主体
        4.2.1 “五议两公开”公共性再造的场域
        4.2.2 村治主体的“两个原则”与“四个特性”
        4.2.3 治理下沉与小组善治的村民小组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被动员群众的比较:私人治理与公共性激活的呈现
    5.1 私人治理下的利益群体:浙江竹村的农民群众
        5.1.1 嵌入在土地利益里的“硬”钉子户
        5.1.2 两头游走的政治投机分子
        5.1.3 村庄中的“软钉子”与牟利群众
    5.2 激活公共性的治理群体:湖北河村的农民群众
        5.2.1 在公共话语场域被磨“软”的钉子户
        5.2.2 双向的村务反馈与村庄决策的普通村民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私人治理:对治理困境发生机制的解读
    6.1 私人村治主体与配置性权威资源丧失
    6.2 村庄治理空间与乡镇政府的管控逻辑、村治自主性
    6.3 项目进村困境与项目争取和落地的私人治理
    6.4 私人关系建构的村庄社会基础、公共生活与仪式活动
    6.5 小结
第七章 公共性再造:一种“找回群众”的治理机制
    7.1 制度动员:公共场域、精英吸纳、多元村治主体与治理身份
        7.1.1 公共场域再造
        7.1.2 精英吸纳逻辑
        7.1.3 村治主体多元化
        7.1.4 治理主体的多重身份
    7.2 价值动员:“公心”评价体系、内生价值与自主参与
    7.3 舆论动员:集体舆论对少数钉子户的压制
        7.3.1 舆论动员
        7.3.2 对钉子户的治理
    7.4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8.1 村治逻辑核心机制:比较与归纳
        8.1.1 两村乡镇政府的治理逻辑比较
        8.1.2 两村村干部治理逻辑比较
        8.1.3 两村村民小组治理比较
        8.1.4 两村找回村内群众的逻辑比较
    8.2 对找回群众理路的探讨
        8.2.1 吸纳逻辑
        8.2.2 消解逻辑
        8.2.3 动员逻辑
    8.3 从私人治理逻辑的发生机制视角对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讨
        8.3.1 制度权威衰落困境
        8.3.2 治理资源缺乏困境
        8.3.3 村庄利益分化困境
        8.3.4 应对私人治理的思路
        8.3.5 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讨
        8.3.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8.4 再造村庄治理公共性与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探讨
        8.4.1 农村基层治理的公共性内涵
        8.4.2 制度公共性在不同层面的价值
        8.4.3 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探讨
    8.5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4)建筑师介入的当代乡村建设及其对建筑学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当代乡村建设新局面
        1.1.2 建筑师的乡建热潮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研究
        1.4.2 国外研究
    1.5 研究可行性与步骤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案例研究法
        1.6.3 归纳法
    1.7 研究框架
2 建筑师介入的当代乡建历程研究
    2.1 乡村建设多元介入中的建筑学力量
    2.2 1958 -1966 年:“人民公社”时期乡村建设的关注与民居研究的开展
        2.2.1 以“人民公社”为核心的乡村建设
        2.2.2 关注乡村与民居调研
    2.3 1978 -1990 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乡村环境整治与建筑创作的借鉴
        2.3.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乡村整治
        2.3.2 创作借鉴与设计试炼
    2.4 1990 年代-2013 年:新农村建设时期乡村统筹建设与乡建模式初探
        2.4.1 城市反哺乡村的统筹规划建设
        2.4.2 主动介入与专业觉醒
    2.5 2013 年至今:美丽乡村建设时期实践模式探索与建设理论研究
        2.5.1 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的多样模式探索
        2.5.2 乡村实践与理论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当代乡村建设中的建筑学实践案例研究
    3.1 下寺村新芽小学
        3.1.1 “新芽体系”的研发与小学建设
        3.1.2 新型建造体系中的材料选用特点
        3.1.3 关于地域性的再思考
    3.2 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
        3.2.1 活动中心的营建与生土建筑的推广
        3.2.2 活动中心的多层面现代探索策略
        3.2.3 生土建筑的现代性探索与困境
    3.3 四川茂县杨柳村灾后重建
        3.3.1 杨柳村灾后重建与开放式建造体系
        3.3.2 走向使用者的平民建筑
        3.3.3 背离人民的公民建筑
    3.4 松阳兴村红糖工坊
        3.4.1 产业复兴策略下的工坊营建
        3.4.2 建筑理念中的社会意识
        3.4.3 松阳乡村实践的社会作用
    3.5 浙江桐乡华腾猪舍里
        3.5.1 华腾猪舍里展厅建设
        3.5.2 已有建筑类型的突破
        3.5.3 现存建筑范式的束缚
    3.6 浙江地区蚕室建筑研究
        3.6.1 江浙地区蚕室建筑发展背景
        3.6.2 蚕室建筑的建筑形制解读
        3.6.3 基于环境控制的蚕室建筑建造逻辑
        3.6.4 基于环境要素的建筑学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当代乡村建设实践的建筑学思考
    4.1 建筑学内涵的丰富
        4.1.1 回归建筑学主流的乡村建筑
        4.1.2 走向平民的建筑学价值观
        4.1.3 建筑学基本问题的隐现
        4.1.4 建筑类型与样式的创新
        4.1.5 地方性材料的现代探索
        4.1.6 不限于材料的地域性呈现
    4.2 建筑学外延的拓展
        4.2.1 明晰建筑的社会建构功能
        4.2.2 建筑师多元角色的再认知
    4.3 建筑设计方法的突破
        4.3.1 基于实践研究的设计方法
        4.3.2 基于环境要素的设计方法
        4.3.3 基于社会建构的设计方法
        4.3.4 基于民众参与的设计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乡村发展的建筑学自省与回应
    5.1 设计介入:学科与教育的改善
        5.1.1 当代建筑学根源的丢失
        5.1.2 乡村建设人才的缺乏
        5.1.3 建筑教育系统的待完善
        5.1.4 再向乡村匠人学习
    5.2 发展制度:城乡的互补与关照
        5.2.1 乡村与城市的“本末倒置”
        5.2.2 乡村生活本源价值的忽视
        5.2.3 城乡发展的相互关照与警醒
    5.3 设计形式:传统与现代的突破
        5.3.1 乡村现代化真实诉求的模糊
        5.3.2 传承乡村建筑的深层逻辑
        5.3.3 突破传统与现代范式的当下发展
    5.4 建设主体与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协同
        5.4.1 “村民主体论”及“乡建共同体”
        5.4.2 走向个人的建筑意识
        5.4.3 关注社会的建筑态度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不足与启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5)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政策性养蚕保险参与率研究 ——以山西省阳城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文献综述
        2.1.1 农业保险的相关研究进展
        2.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研究进展
        2.1.3 支付意愿的相关研究进展
        2.1.4 已有文献对本研究的启示
    2.2 理论分析与分析框架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成本-收益理论
        2.2.3 分析框架
第三章 阳城县蚕桑产业情况与发达地区对比分析
    3.1 全国蚕桑产业概况
    3.2 阳城县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3.3 发达地区政策性养蚕保险的经验介绍
        3.3.1 江苏省海安市的政策性养蚕保险概况
        3.3.2 江苏省东台市的政策性养蚕保险概况
    3.4 阳城县与发达地区政策性养蚕保险的主要区别
        3.4.1 政策执行力的区别
        3.4.2 保成本与保收入的区别
第四章 参与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基于蚕农视角的微观实证分析
        4.1.1 计量模型与变量选取说明
        4.1.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性分析
        4.1.3 蚕农层面的影响因素
        4.1.4 乡镇(村)级层面的影响因素
    4.2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案例分析
        4.2.1 蚕农案例分析
        4.2.2 政府案例分析
        4.2.3 保险公司案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拟新方案的设计与利益相关者的考察
    5.1 模拟新方案的设计
    5.2 蚕农对模拟新方案的考察
    5.3 政府对模拟新方案的考察
    5.4 保险公司对模拟新方案的考察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加强对蚕农的宣传和教育
        6.2.2 增强政府监管力度,积极推进蚕种研制
        6.2.3 完善保险条款细则,合理查勘定损理赔
        6.2.4 推进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协商合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关于蚕农参与政策性养蚕保情况险的调查问卷
附录2 县蚕桑局访谈稿
附录3 乡镇(村)干部访谈稿
附录4 保险公司负责人访谈稿

(6)广西靖西市达腊村的桑蚕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广西桑蚕养殖的研究回顾
        二、关于扶贫攻坚的研究回顾
        三、相关发展理论的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的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的框架
        二、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石旮旯里的达腊村
    第一节 边境山村:达腊
        一、达腊由来
        二、历史沿革
        三、乡村见闻
    第二节 民俗民风
        一、民族来源
        二、民间信仰
        三、节日纪念
    第三节 经济生活
        一、达腊产业
        二、衣食住行
    小结
第三章 达腊村的桑蚕养殖
    第一节 桑蚕养殖的历史由来
        一、历史回顾
        二、现实状况
    第二节 种桑养蚕
        一、桑树种植
        二、蚕的养殖
        三、桑蚕销售
    第三节 养殖桑蚕的比较优势
        一、比较优势
        二、不足之处
    小结
第四章 桑蚕养殖中的干部和村民
    第一节 “表格化”的桑蚕养殖
    第二节 村支书谈桑蚕
        一、村支书的生活
        二、书记的见解
    第三节 基层干部在达腊
        一、扶贫攻坚中的N哥
        二、N哥的主要工作
    第四节 村民的收获
    第五节 配合默契的干部和村民
    小结
第五章 达腊桑蚕的地方逻辑
    第一节 桑蚕养殖的经济与“不经济”
        一、达腊桑蚕的经济特点
        二、“不经济”的政策指标
    第二节 “经济人”与“社会人”
        一、村民的经济化行为
        二、高瞻远瞩的政府
    第三节 桑蚕养殖与地方社会的扶贫攻坚
        一、作为扶贫攻坚任务的桑蚕养殖
        二、政府权力的扩散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理论知识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章 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凤城市柞蚕发展条件分析
    3.2 凤城市柞蚕养殖业现状分析
    3.3 凤城柞蚕加工业现状分析
    3.4 凤城市柞蚕及加工品市场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凤城市柞蚕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4.1 凤城市柞蚕茧经济效益分析
    4.2 凤城柞蚕丝被经济效益分析
    4.3 凤城其他综合利用产品经济收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凤城市柞蚕产业与周边地区柞蚕产业情况对比分析
    5.1 柞林面积及产量对比分析
    5.2 产值对比分析
    5.3 综合加工企业情况对比分析
    5.4 科研院所设置情况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1 柞蚕茧生产问题
    6.2 柞蚕场划归公益林过程过快
    6.3 柞蚕深加工产业技术落后、产业链过短
    6.4 柞蚕深加工业经济效益拉动力不足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
    7.1 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7.2 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附件
作者简介
致谢

(8)明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1368-18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2.理论运用及研究思路、方法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篇章结构
上编 明代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与夷汉文化冲突
    第一章 明初川滇黔交界政区地理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元代川滇湖广交界政区格局与民族分布
        一、宣慰司设置始末及影响
        二、三省交界地区的部族分布及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明王朝开辟西南
        一、朱元璋平复云南的政治舆论攻势
        二、平复云南的波折——由“和谈”到“武统”
        三、降服“蛮夷”
        第三节 明初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区构建
        一、明廷重点经营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原因
        二、贵州“西四卫”的设置与重庆道的畅通
        三、奢香夫人与“龙场九驿”
        第四节 贵州建省与省界交错局面的形成
        一、贵州设省的必要性
        二、“犬牙交错”:贵州设省促使三省交界混杂分治局面的成形
        三、驿传体系的完善与府卫混杂局面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卫所、土司与“生蛮”——新旧体制下的文化碰撞与社会转型
        第一节 罗罗土司崛起与“都掌蛮”失势
        一、土司崛起的原因——土司制度的本质与漏规
        二、征讨和镇压:“生蛮”势力的削弱与演变
        第二节 个案研究:奢氏土司的兴盛及领地扩张
        一、考察缘起:川黔交界的黎民古镇
        二、“自导自演”:永宁土司侵占毛坝
        三、得陇望蜀:云安长官司消亡之谜
        四、永宁土司的强盛及扩张的原因
        第三节 移风易俗与夷汉有别:“汉化”政策在边疆的成效
        一、明廷“以夏变夷”政策的效果体现
        二、汉民的渗入与土司的应对
        第四节 稳定的“旧制度”与特殊的新族群
        一、稳固的罗罗社会:一条难以打破的婚姻法则
        二、特殊族群的出现
        小结
    第三章 危机降临:土司社会的冲突与争斗
        第一节 罗罗社会经济制度的转变
        一、明中后期流民的迁徙及土地开垦的高潮
        二、领主制经济的逐渐衰落
        第二节 土司贵族的内部矛盾与权力分化
        一、芒部争袭与沙保之乱
        二、东川土府争印案及阿堂之乱
        三、乌撒、沾益“彼绝此继”与乌撒内乱
        四、安尧臣冒袭镇雄土官与永宁争印之乱
        第三节 土目势力的崛起与阶级对立的加重
        一、土目势力的崛起
        二、夷民的反抗与上下阶层的对立
        第四节 罗罗土司与明廷的关系恶化
        一、从“轻徭薄赋”到“广征重敛”
        二、皇木采伐带来的沉重负担
        小结
下编 从“改流”到“转型”:西南边疆的“内地化”高潮
    第四章 明清之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冲突与政治变革
        第一节 “平播之役”:明末西南大动乱的开始
        一、播州杨氏与中央王朝的矛盾由来及关系演变
        二、“平播之役”:王朝衰弱的前兆
        三、杨氏覆灭改变西南格局
        第二节 播州“改土归流”的内容及初步影响
        一、明廷为何对播州进行改流
        二、播州改流的主要内容
        三、播州改流的初步影响
        第三节 “水蔺之变”:“大土司时代”的终结
        一、“水蔺之变”爆发的几个原因
        二、“水蔺之变”对播州改流造成的影响
        三、永宁改流与“大土司时代”的终结
        第四节 动荡与变迁:明末清初西南边疆的势力争斗
        一、明末西南罹难与蜀民南迁
        二、清初西南地区的抗清势力及社会危机
        三、吴三桂经略滇黔与反叛清廷
        小结
    第五章 清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
        第一节 清初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冲突、变革与政区调整
        一、平复滇黔交界强蛮始末
        二、清初对黔西北地区的改流
        三、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区调整
        第二节 雍正年间对滇东北地区的改流
        一、改流缘起:土司制度的失效
        二、滇东北改流及其波折
        三、滇东北改流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个案研究:改土归流与地方社会转型——以川东威远卫的置废变革为例
        一、初创:“双重政区”与土流之争
        二、衰变:屯田受毁与土目失势
        三、蜕变:人口集聚与社会转型
        四、结语
        小节
    第六章 清中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转型
        第一节 清代黔北地区的土地开发与生态变迁
        一、万里箐弯:清初黔北地区的林木园区
        二 毁林转耕:箐林消退与山地开垦
        三 桑竹之盛:技艺传播促黔北繁荣
        四 对黔北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
        第二节 厅的创置、演变及对川南社会的影响
        一、叙永厅的设置与军粮供应
        二、由“两省分治”到“事归一省”:直隶厅的演进成形
        三、仁怀厅的设置及影响
        第三节 黔西北地区的夷汉分布与民族关系变迁
        一、黔西北早期移民的由来及特点
        二、后期移民的不断迁入与汉夷关系的转变
        第四节 滇东北的开发:铜矿引起的社会变迁
        一、滇东北铜矿业的兴盛
        二、滇铜外运与河道开发
        三、夷民开化与汉夷交往
        小节
结语
    一、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近代西南边疆的成型
    二、西南边疆的“内地化”:华夏“大一统”思想的最高形式
    三、历史地理学与中国西南社会发展
附录一:川滇黔交界地区各土司世次状况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9)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苗族文化的概念界定
        二、生态贫困的概念界定
        三、生态扶贫的概念界定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二、文化与贫困的研究
        三、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研究
        四、民族文化与生态扶贫的研究
第二章 子腊村概况
    第一节 选点理由
    第二节 子腊村的生态、生产与生计
        一、子腊村的生态
        二、子腊村的生产
        三、子腊村的生计
    第三节 子腊村的民族与文化
        一、子腊村的民族
        二、子腊村的文化
    第四节 子腊村的“贡米”
        一、“子腊贡米”的含义
        二、“子腊贡米”的发现
        三、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第三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
    第一节 “子腊贡米”系统嵌合关键环节的衰落
    第二节 传统文化价值兑现受阻推动偏离
    第三节 外来不契合文化的偏离影响
第四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
    第一节 无法成钢的废铁与自然灾害的频发
    第二节 工业文化的冲击与生态污染的加剧
    第三节 苗族织绣的衰落与生物多样性的弱化
    第四节 苗族歌舞边缘化与相关文化传承隐忧
第五章 国家权力的误伤与民族文化的无序
    第一节 国家粮食政策变迁与贡米文化混乱
    第二节 国家林业政策实行与传统林、猎文化衰败
    第三节 过往扶贫政策的遗憾与传统文化的错位
    第四节 国家权力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第六章 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
    第一节 市场需求锐减与传统文化产品裁汰
    第二节 经济观念影响与传统教育观念改变
    第三节 市场资本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第四节 民间力量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第七章 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应用
    第一节 “子腊贡米”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贡米”系统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二、复兴“子腊贡米”系统促进生态扶贫的对策
    第二节 苗族织绣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村苗族织绣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二、苗族织绣助推生态扶贫潜力的挖掘
    第三节 苗族歌舞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村苗族歌舞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二、开发苗族歌舞产业推进生态扶贫的思路
    第四节 苗族宗教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村苗族宗教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二、苗族宗教参与生态扶贫的思路
    第五节 生态扶贫的文化资本
        一、文化资本与生态扶贫
        二、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原则
        三、生态扶贫中文化资本的运用和转化
第八章 生态扶贫中的文化博弈
    第一节 生态扶贫中的国家权力机构
        一、各级国家权力机构的角色定位、权力及职能
        二、国家权力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三、借助国家权力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第二节 生态扶贫中的市场资本
        一、市场资本博弈的立场分析
        二、市场资本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三、苗族文化借助市场资本参与生态扶贫的建议
    第三节 生态扶贫中的民间力量
        一、民间力量博弈的立场分析
        二、民间力量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三、苗族文化借助民间力量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花垣县森林年末实有面积表

(10)水晶宫的环境调控与现代建筑的技术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路径
        1.2.1 研究视角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建筑技术史研究的要求
        1.3.2 环境能源要求
    1.4 研究基础
        1.4.1 水晶宫文献综述
        1.4.2 环境调控的理论文献综述
        1.4.3 蚕种场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现代建筑与技术发展
    2.1 西方现代生产与环境调控
        2.1.1 生产型建筑与工业革命
        2.1.2 西方生产型建筑与环境调控
    2.2 现代生活与环境调控
        2.2.1 现代生活需求背景
        2.2.2 西方环境调控初步发展
    2.3 温室与环境调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帕克斯顿的环境调控实践
    3.1 帕克斯顿与玻璃温室
        3.1.1 玻璃温室设计概述
        3.1.2 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 Paxton 1803-1865)
    3.2 以1834实验性温室为例的通风环境控制策略研究——环境选择型
        3.2.1 木框架表皮系统
        3.2.2 垄沟玻璃
        3.2.3 可移除式窗扇
        3.2.4 通风模式的其他案例
    3.3 1836-1840查茨沃斯温室机械化调控大跨环境的策略再生型
        3.3.1 垄沟玻璃发展及平板玻璃安装技艺改进
        3.3.2 装配机械化构建大规模环境调控空间
        3.3.3 利用机械加热系统控制环境
    3.4 1850王莲百合花房温室案例保温的环境策略保温型
        3.4.1 结构与环境结合
        3.4.2 封闭式表皮与整体通风策略
        3.4.3 帕克斯顿专利垄沟玻璃屋顶
    3.5 1851疗养院更高的环境抱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晶宫的环境调控设计
    4.1 时空定位
        4.1.1 时代需求下的水晶宫
        4.1.2 调环境控理念下的水晶宫
        4.1.3 地块区位与周边分析
    4.2 模数化环境调控规模速度下的环境
        4.2.1 横向延伸:平面网格
        4.2.2 纵向生长:柱与顶
    4.3 环境调控下的剖面空间
        4.3.1 光线调控目的
        4.3.2 调控下的空间形态:阶梯状金字塔与窄廊桥网
        4.3.3 通风调控目及原理
        4.3.4 玻璃温室通风调控先例
        4.3.5 剖面解析结构性通风装置控制整体通风
    4.4 结构与落水系统
        4.4.1 结构与维护框架的最小化
        4.4.2 垄沟屋顶
        4.4.3 帕克斯顿沟
    4.5 机械化设施调控环境
        4.5.1 窗
        4.5.2 地板
        4.5.3 动力机械用房
    4.6 基于环境调控材料的发展
        4.6.1 玻璃
        4.6.2 铁装配模数化
        4.6.3 木纤细化
    4.7 帕克斯顿设计改进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展览中的环境调控措施
    5.1 从冬季温室到夏季展览馆
    5.2 防眩光调控南部外侧白棉布
        5.2.1 温室效应原理
        5.2.2 遮阳措施
    5.3 紧急通风调控
        5.3.1 实际记录报告
        5.3.2 夏季优化通风策略
        5.3.3 设计缺陷导致通风问题
        5.3.4 时代通风技术背景
    5.4 降温调控
        5.4.1 湿白棉布
        5.4.2 印度风扇实例
    5.5 本章小结水晶宫的指导意义
第六章 环境调控观念演变
    6.1 教育与分离
    6.2 隐藏的技术
    6.3 现代建筑历史的编纂——建筑史学中的技术观
        6.3.1 班纳姆之前现代建筑史学研究的不足
        6.3.2 班纳姆带来的新视野——英国技术传统影响下的科学观念
        6.3.3 能源危机后的研究发展——时代需求下的观念延伸
    6.4 启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长泾蚕种场与中国现代环境调控
    7.1 中国现代建筑的环境调控
        7.1.1 中国生产型建筑与环境调控
        7.1.2 中国现生活与环境调控
        7.1.3 建国后初期中国环境调控技术的发展
    7.2 长泾蚕种场及其对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的意义
        7.2.1 长泾蚕种场概况
        7.2.2 气候环境分析
        7.2.3 环境调控设计策略
    7.3 长泾蚕种场与水晶宫
        7.3.1 共同的现代性需求
        7.3.2 设计师的持续的探索
        7.3.3 相似的环境调控科学背景
        7.3.4 相同的设计逻辑——环境调控
    7.4 小结:对于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的意义
第八章 结语
    8.1 心得
    8.2 研究不足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二 霍克斯选择型环境简介及选择型环境清单
附录三 水晶宫历史图纸

四、蚕种生产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论文参考文献)

  • [1]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D]. 谷倩兮.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青阳县桑蚕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与对策[D]. 程晨.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3]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私人治理困境与公共性再造 ——基于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基层治理实践的比较研究[D]. 梁琦.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3)
  • [4]建筑师介入的当代乡村建设及其对建筑学的启示研究[D]. 周明珠.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政策性养蚕保险参与率研究 ——以山西省阳城县为例[D]. 马田.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广西靖西市达腊村的桑蚕经济研究[D]. 刘早辰.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7]凤城市柞蚕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研究[D]. 王小闻.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明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1368-1850)[D]. 张洪滨. 暨南大学, 2019(03)
  • [9]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D]. 陈茜. 吉首大学, 2018(02)
  • [10]水晶宫的环境调控与现代建筑的技术维度[D]. 赵婧靓. 南京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养蚕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