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房改的方向应以出售公有住房为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宋明星[1](2016)在《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迄今为止,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中同步进行了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保障性住房制度经历着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的过程。本论文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视角,对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构建、城市空间分布、建筑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涵盖从体系建设到建筑细节全过程的策略。论文按“国内外保障房制度建设比较研究——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分析保障房城市空间形态——保障房体系制度、城市空间、保障房住区设计等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设计策略”路线开展研究。首先,梳理出保障性住房制度在住房制度改革五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和发展过程,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进行了专项研究。这部分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城市关联性视角下的保障房建设,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构建、城市非平衡性、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相比其他建筑学背景的研究者而言,本文花了更多笔墨于这个过程分析的原因。选取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境外地区和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的启示包括: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设计严密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市场与政府角色;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注重资金平衡;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租用和购买的渠道;“体面住房”标准的全面性;更新计划的公众参与度、关键工作者的住房保障问题等。论文结论部分借鉴了他们的先进做法和理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显性问题,如边缘郊区化、大型化趋势、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给城市形象和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等。传统研究方法是从城市选址和规划层面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往往失之于表面。本研究基于保障房与城市关联性视角,提出了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之间、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之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之间这三个彼此关联的本体间存在的问题,其关系对保障房在城市空间中规划、建设、分配、运转等会有深层次的影响,形成了保障性住房与相应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包含:城市非平衡性、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混合居住模式和空置房等方面。从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密切程度来看,保障性住房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三大类型和六种子型:自我完善型中的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城市叠加型中的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主城区叠合发展子型;斑块融入包含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论文对每个子型的存在基础、规模、与主城区距离、配套设施完善度、就业岗位特点和交通方式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保障性住房形态构成分析是本文主要创新点之一。通过前文的分析,研究尝试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层面的宏观策略,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营造与住宅设计微观策略。这几个方面同时也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宏观策略。包含立法和制度两个方面。首先确定保障性住房体制社会公平性、保障适度性、长期动态性、地区非平衡性等基本属性,这些属性有的是各国之共性,有些则是我国特有的。从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几个主要方面做出法律构建的建议,尤其针对农民工、新就业大学生、各类引进人才、老龄化人口等保障对象做了长期趋势的预判。制度建设主要是操作层面的构建,包括:资金筹集的方式、建设与管理的框架建设、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开等几个方面。2、中观策略。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提出: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公共交通导向;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复合界面等四大方面十三点针对性策略。针对这些通用性的策略在三种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又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细则,例如自我完善型中提出了产业与生活安置的关系、相应的大运量交通体系、相对疏离与城市的邻里单元塑造、产业远景下的住区更新等策略。城市叠加型提出了快速聚集人气带动发展的方式、构建网络化交通、推动居住中复合化社区模式等策略。在斑块融入型中,棚户区改造等方式如何与保障对象和空间结合、当居民置换后,中心城区二次开发中保障性社区的社区活化方法和原则等策略。3、微观策略。保障房设计策略主要提出了小区总图层面的空间策略,户型和单元层面的类型和组合设计策略,单一空间内部的利用与改造策略,总体而言也是一步步将空间尺度由大及小,全方位对保障对象的居住条件进行研究。在小区整体空间层面重点在于提取了保障房与普通商品房不同的特点开展研究,这也是改变设计师只看到二者居住的共性,忽视了保障对象特殊性,从而提出的专门的设计策略。户型与单元策略上,收集了近百种近年来实施的保障性住房户型与商品房小户型,通过ldbk的功能体系分类法,对各种不同户型做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按多层与小高层、高层住宅研究了外廊式、内廊式、单元式、塔式、跃廊式等不同单元的组合特点。另外从人体行为需要的具体空间尺度、关联空间尺度、单一空间的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了套型间的空间置换、套型的合并与拆分、套型内部空间的局部重组、空壳支撑体等方式。
郭玉坤[2](2006)在《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优化住房资源配置和提高住房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失灵问题的存在,中低收入家庭在居住方面往往表现为支付能力不足,仅靠其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基本居住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城镇商品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住房价格已远远超出了中低收入居民的正常经济承受能力,要解决这部分居民的居住问题,政府必须建立和实施住房保障制度。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为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特别是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政策共同构成了我国目前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三项政策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三项住房保障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均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现有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很不明显,难以令人满意。这要求我们对现行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根据我国城镇社会经济和住房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更为科学、合理、高效、公平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以更好地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目前,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研究多集中在如何对现有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改革方面,对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探索全新住房保障模式的成果很少。本论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国内外住房保障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对不同住房保障方式进行经济效应比较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住房保障政策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变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以满足住房困难的城
宋士云[3](2009)在《新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公有住房福利分配制度为起点,历经出售公有住房和提租补贴试点,到市场供应和政府保障双重体系政策提出,再到实物福利分房的终结、住房产业化下住房保障被异化,最后到现在的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探寻住房保障制度新模式,至今已30年,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框架正在逐步形成,即政府把住房保障纳入公共服务的责任进一步明确,以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制度为重点,把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当做重中之重。
沈玲[4](2012)在《新中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变迁及思考》文中认为住房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它为人们遮风挡雨,是人们进行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场所。住房也是商品,并由于其价值巨大且持有成本低,购置住房往往成为人们重要的投资途径。从必需品的角度来说,住房问题是人权问题,因而满足居民的居住需要,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是国家的义务。较好地满足和引导居民的住房需求也是一个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国家在城市居民住房上的投入,往往与国家在其他方面的投入,比如工业、国防,发生冲突。因此,是否有一个符合人权标准,能够处理好城市住房与其他方面之间矛盾,使居民住房需求得到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最大满足的城市住房供给制度意义重大。从商品的角度说,住房的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是一项产业。住房产业对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增长有突出贡献,因而格外受到关注和期待。但是,过分强调住房的商品属性,把住房供给当成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增长的工具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带来灾难性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城市住房问题的根源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早在19世纪,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就经历过城市住房短缺的阵痛。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了解决住房短缺的制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作为后发的工业化国家,新中国的建立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开始。建国以来,虽然党和政府制定和改革了城市住房供给制度,力图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但是城市住房问题依然严峻,并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今天,我国城市住房问题已成为从百姓到官员,从民间到学界,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是我们对关于住房的国家义务和住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两个问题一直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也缺少有正确价值观指导的城市住房供给制度,城市住房供给制度也一直被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通过对我国建国以来城市住房供给制度变迁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的历史梳理,探究制度变迁背后的价值观念的变化,总结各时期制度的利弊得失,考察国外住房供给制度的变迁过程和经验教训,进而重构我国住房供给制度的目标和原则,指导城市住房问题的解决,是本文的写作目的。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介绍研究新中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点。另外,引言部分对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概念和内容做了界定,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第一章至第四章是对建国以来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历史梳理,介绍各时期城市住房供给制度变迁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第一章:介绍建国初期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变迁。建国伊始,城市住房严重短缺,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社会主义政权,缓解城市住房短缺问题,政府没收、接收了封建和帝国主义性质的城市房地产,对城市私有房地产实行公私合营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公有化政策,城市公有房地产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顺应建设生产城市的要求,我国建立了国家主导的城市住房投资建设制度和福利分配制度。第二章:介绍工业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城市住房供给制度。工业大跃进时期,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这种价值理念和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城市住房建设为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牺牲。文革期间,我国城市住房建设一度停滞,邓小平主持工作后才有所恢复。第三章:介绍改革开放后至1998年金融危机前城市住房供给制度变迁。改革开放后,面对城市居住水平下降、难以承受的财政压力和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关于住房属性和建筑业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在现实压力和新观念的推动下,城市住房供给制度改革启动,城市住房投资建设主体日益多元,住房商品化试点开展。80年代初,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稳定金融的经济政策的确立,城市住房供给制度改革继续推进,住房商品化进程加快,出现了新的合作建房模式,土地有偿供给制度确立。1991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城市住房分配制度由实物福利分配逐步向货币分配转变。第四章:介绍自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变迁。1998年,为减少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城市住房货币分配制度正式确立,住房的实物福利分配停止。货币化住房分配制度的建立让中国经济安全度过了东南亚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来袭,为防止经济下滑,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房地产业被确立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城市住房消费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城市住房又一次为经济增长立下汗马功劳。之后,城市住房进入频繁调控阶段。2008年,为了应付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促进经济增长,一度紧缩的房地产政策转变为扩张型政策,以促进城市住房投资、建设和交易。城市住房供给制度又一次救中国经济于水火之中。随着城市住房领域矛盾的尖锐化,2009年后,中央逐渐认识到保障房建设的重要性,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此问题上的矛盾也日益凸显。第五章: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变迁进行总体考察。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本章概括了建国至今我国关于城市住房的价值观的变迁过程、城市住房问题上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和我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国外环境等现实因素的变化,与住房制度有关的价值观也呈现一个由“政治”向“经济”,由“生产”向“生活”,由“居者有其屋”到“住有所居”,由“住房通过商品市场解决”向“逐步重视保障”的不断修正过程。在城市住房问题上,各利益主体,中央和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银行、城市居民,存在多元利益诉求,需要寻找一个各方接受的,相对公平的方法或者平台来完成博弈,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基于对城市住房所持的价值观念,我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变迁一直是在政治经济现实条件的变化、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变革、国外经济形势变幻的夹缝中进行的,住房供给制度几乎完全成为配合完成其他政治经济目标的配角,其本身的制度目的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第六章:介绍国外住房供给制度。本章选取德国和美国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两国住房供给制度变迁的过程、具体制度和经验教训,以期给我国住房供给制度的制定提供启示。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住房供给制度,而美国因住房金融制度引发的次贷危机更值得我们在当下进行深思。第七章:对何为正义的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探寻。本章先从人权和法的价值两个维度探讨什么是正义的城市住房供给制度;接下来讨论了城市住房供给制度与社会的关系;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正义的住房供给制度应该是一个符合人权标准,促进人人拥有平等的住房权利,禁止政府侵犯住房权利,满足人的安全、平等、自由和效率要求的法律制度。作为一个正义的住房供给制度,应该坚持其本身的法律精神、原则和内容,不能过分被动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第八章:构建我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目标和原则。首先,本章对当前住房领域中人们困惑的几个问题做了回应,明确了“住房供给制度的前提是城市土地公有制”,“住房制度改革不能倒退”,“国家必须干预城市住房供给”三个问题。然后,本章提出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目标是满足居民居住需要、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此目标的实现方式是保证居民“住有所居”,城市住房供给以廉租房、公租房为主,商品房为辅;城市住房供给制度应坚持最低保障原则、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
张萍[5](2014)在《城市公共住房体系建构策略与建筑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住房建设的相对滞后使得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得不到较好的解决。首先,当前中国的住房供应市场失衡,住房供给过度依赖于商品房;其次,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无法给予最需保障的群体以帮助;第三,公共住房的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公共住房建设失控。大力发展公共住房成为解决中国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公共住房的形态特质视角出发研究公共住房体系的建构策略,旨在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公共住房;2)怎么建设公共住房;3)公共住房应该建成什么样。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研究。首先,界定了公共住房的概念和定义,限定了明确的研究范围,和其他形态的保障性住房以示区分。其次,回顾了住房发展的历史,梳理出公共住房产生与发展的脉络,分析比较了国内外不同国家公共住房发展建设特点,归纳出公共住房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再次,从权属、建筑和管理三个方面深度剖析了公共住房独具的特征属性。权属问题是理清公共住房本质特点的首要问题,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是公共住房最鲜明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国家的公共住房管理经验,归纳出公共住房在运营机构、服务对象、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管理特点;此外,从类型、密度、尺度三个层次分析了公共住房的建筑类型特点。最后,结合中国公共住房的发展历史和现实问题,并以天津市公共住房建设为例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面向中国国情的公共住房发展的策略建议:第一,应从政策上做到产权明晰,确保体现公平的公共住房保障能够成功实现;第二,在公共住房规划上要结合城市的总体产业发展合理规划,践行混合居住的规划理念,加大配套服务的公共化程度;第三,在建筑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标准化和通用性的设计理念,确保建造阶段的工业化的可能,并对于居住群体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第四在公共住房项目管理层面同样要实现标准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
刘亚臣[6](2011)在《我国城镇住房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研究(1949-2010)》文中研究说明自从住房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来,就注定了住房产权制度改革的发展路径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房产权公有制到改革开放之初的补贴出售公有住房、提租补贴和住房合作社的住房产权初步私有化为代表的产权共有制度,又到以全面住房产权私有化为标志的住房制度改革,直到最近又被重新重视的以住房保障为特征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体现了我国城镇住房产权演变过程与国内政治经济发展以及国家体制转型的同步性和互动性,为研究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产权制度变迁过程。产权制度的选择与经济绩效对于我国城镇住房保障的影响尤为突出,随着中国日益重视市场经济,意识形态对于住房制度发展的障碍将会减小,我们既要解决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镇住房产权制度的低效问题,又要改变原有城镇住房产权结构在演变中导致的社会不公问题。我国城镇住房产权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问题,既有的产权制度本身就是一个先在的制约因素。产权的权利束理论是本文试图理解该制度演进变迁实质并对这段制度史进行分析的重要工具;借鉴和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和分析工具来分析、阐述我国城镇住房产权制度变迁,并依此提出我国城镇住房产权制度的创新思路就成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第1、2章,论文提炼出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对制度、产权以及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与产权制度进行了综述;第3、4、5章,论文分别分析了对福利分配下城镇住房产权公有制度(1949-1978)、多元投资下城镇住房产权多种所有制度(1979-1998)、市场主导下城镇住房产权私有制度(1999-2010)的理论和实践形成基础,系统地梳理了各个阶段住房产权制度确立路径,并总结了各个阶段住房产权制度的经济绩效;第6章,论文采用三方博弈模型对现有住房制度中最重要的政府、房产商和购房者三个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决策博弈,采用静态博弈模型对保障房建设涉及的中央与地方政府投入进行了探讨,提炼出住房私有产权制度下应采取的制度路径;第7章,论文提出了对策建议与研究启示。在我国城镇住房产权变迁的过程中,除了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其他几个因素的影响:我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体制,以及政府对城镇住房产权制度的偏好;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对于城镇住房产权制度的抵制或接受程度;能够将制度监督机制进行外部性内部化的激励机制;在新的住房制度下,原有城镇住房产权制度下的受益者对于收益和损失的权衡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历次的城镇住房产权制度变迁基本上为强制性变迁,即由政府通过政策和法律的出台引致变迁,此外,我国城镇住房产权制度还受到了价值观、伦理规范、道德、习惯、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住房制度变迁一直伴随着既得利益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干预,具有路径依赖特征,不可能在忽略国家制度差异性前提下利用国外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我国住房产权制度。论文提出构建产权制度明晰,政府、市场各行其责的住房制度模式,建立权力约束、制度约束、市场约束以及法律约束等四个机制来系统地规范和解决现有住房产权制度下的管理问题。我们在反对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城镇住房产权公有制以及福利分配方式住房安排的同时,还要尽量避免社会对效率优先路径的过分依赖,防止由此产生的住房保障程度、贫富差距和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
戴敏敏[7](2004)在《中国地方政府转型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经验与范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侧重于理论分析。第三、第四和第五部分是基于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的对上海案例的实证研究。第六部分是结语。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在新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经济转型这一双重语境中,明确并分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并由此建立了一个初步的利益分析框架。显然,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国地方政府转型,单纯的静态描述不足以揭示主体形成的内在逻辑,而平面结构性剖析也无法刻画各方面利益关系互动的演变轨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用立体式的研究,不仅要注重对主体行为的动态分析,而且要深入到其背后利益关系的互动因素;不仅要分析现状及其由来,而且要探讨其结构变化及其发展态势。我们知道,利益重构和政府转型的交互关系必定是动态的,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但这一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时间要素排列,否则就成了两个互不相关的时间序列。利益重构和政府转型交互关系的联结点,就是各个制度变迁主体之间的博弈结构及其方式。制度分析必须采用选择理论的架构,因为要得到逻辑无误而且可以验证的假说必须有行为理论作为基础。因此,第二部分“理论基础:转型经济中的地方政府”,作为文献综述的一种并不呆板的形式,被单列出来并按照清晰的逻辑关系详细阐述不同理论中的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涉及到新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以及治理理论。在主体及其行为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我们进入以上海为实证案例的过程分析。在第三、第四和第五部分,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是基于本文的利益分析框架而形成的安排。第三部分“利益主体:政府转型的缘起”,包含了利益分析框架中关于利益主体的基本要素,即:以分权化改革为特征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使上海政府成为“三个保证、三个改革”下的利益主体;同时,上海政府还直接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地区关系的影响。第四部分“利益重构:政府转型的内涵”,以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四个基本利益关系为主线索,探讨上海政府作为转型主体的制度创新行为及其效用。第五部分“治道变革:政府转型的取向”,将治道变革分为增长模式转型、管理机制转型和政府行为转型三个层面,归纳出上海政府转型的价值取向和现实成效。在技术路线上,本文采用的是利益分析(框架)。按照新政治经济学研究利益如何配置的基本取向,从“利益和利益异质性”这一基本前提推导出“利益主体”、“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三个主要分析概念,并以此建立逻辑关系来把握制度变迁和经济转型的实质。在理论分析模式上,本文界于“严格的”和“感性的”两种理论分析模式之间,将新政治经济学的“引入政治因素、制度因素和 I<WP=7>实证主义”范式运用到整体的研究当中去。本文试图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一、解释中国的经济转型不可能回避政府,而中国发展呈现出来不均衡状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行为的差异,亦即地方政府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成长的一个内生变量。事实证明,在经济转型而引发的大规模制度变迁中,地方政府成为制度变迁(创新)的主体。制度变迁的过程决定了地方政府行为的演变,地方政府行为反过来也对制度变迁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因此,地方政府转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可取的视角。二、在以市场取向为目标的制度变迁中,地方政府逐渐具备了新的角色定位,即一个利益意识和利益取向独立化和明晰化的利益主体。同时,地方政府因为同样面临重塑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利益关系而不可避免地作为区域经济转型的主体。因此,在中国的经济转型中,地方政府是利益主体和转型主体的复合体。三、作为利益主体的地方政府,以分权化改革为主要特征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关系的变迁,是其逐步成为利益主体的“初始条件”;改革开放使地方政府获得更大的“利益空间”;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也至关重要。作为转型主体的地方政府,“政府转型”的实质就是市场化导向的利益格局调整,主要涉及到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利益关系,而“转型”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制度创新。因此,以利益格局调整为主线,地方政府在利益主体和转型主体两个角色定位之间的动态转换,构成了地方政府转型的基本逻辑。四、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上海的经济转型为什么比较成功?本文的利益分析框架也许能够提供一种解释。这是因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上海政府的角色定位完成了利益主体和转型主体的有机结合。正是由于这种结合,才使得上海政府作为地方政府既实现了利益主体自身必要的利益诉求,又承担了转型主体重组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多个利益关系的任务。如果没有后者的结合,上海就不可能取得经济和社会持续繁荣进步的局面,因为单一狭隘的地方利益主体,其本质是市场经济的阻碍,只有成为转型主体,才真正有利于中国市场化进程。本文的特色或称创新点,主要在于:一、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并结合政治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的补充,立足中国的实际情况,引入政治因素、制度因素和实证主义,为解释中国经济转型?
欧阳亦梵[8](2020)在《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续期问题,是事关中国土地产权制度体系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住宅建设用地期间届满后的自动续期问题更是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2007年《物权法》确立了国有土地上住宅和非住宅建设用地续期的“双轨制”。2015年至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已取得重要制度成果,并已经落实到2019年土地管理法修正案中,但当前各界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期间届满续期问题缺乏关注。本项研究拟建构中国特色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续期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并进一步针对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三类建设用地的续期问题展开分类研究。总体来看,目前学界对中国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问题已经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这些研究在视角、方法和分析框架上有较大差异。其中,有不少研究往往脱离中国公有地权体系结构而孤立地探讨续期问题。从域外经验看,土地所有与使用“两权分离”时的续期制度均是嵌入其土地产权制度体系总体中的一个构成部件,中国也不会例外。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构建了一个嵌入中国特色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分析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下,中国公有地权体系与其续期制度之间存在着一个因果反馈关系结构,即:一方面,我国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内在规定性对其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发展和形成起着决定、约束和塑造的作用,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是公有地权体系的内在逻辑展开的结果;另一方面,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又必然是对中国公有地权体系的表达,公有地权体系的内核也将通过续期制度得到再现和巩固,但续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又势必推动着中国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创新发展。同时,土地使用权的续期问题并非中国大陆所独有,其他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在土地“两权分离”中使用权续期问题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可资我们借鉴。对于国有土地上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自动续期,由于住宅建设用地具有存续期限长、产权人数量众多、续期规模极大、与公民的居住权密切关联等特殊属性,住宅建设用地到期后的续期问题绝非一个单纯的合同期限延长的法律问题,而是一项涉及公有地权改革、事关政治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制度变革。2007年《物权法》提出的住宅建设用地实行“自动续期”,明确了这一重大改革方向。本研究表明,自动续期的要义是土地使用权人无须申请,无须与原出让人达成合意,也无须交付对价即可自行启动续期程序。而要保障续期自动机制的实现,最终须将其落实到法定续期的轨道上,即使用权期间届满时使用权人可依法自动地完成续期,原出让人得依法予以配合。但是,自动续期程序之启动不以交付对价为要件,这并不意味着使用权人无须承担新期间的土地使用费。针对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收费制度,本研究引入特征价格模型,以杭州市住宅二手房市场成交数据为基础,对二手住宅成交价格的各项特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住宅建设用地剩余年限的长短对二手成交房价格具有正向影响,但相比较于交通条件、医疗条件、容积率、装修程度、户型等其他影响因素,剩余年限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这表明住宅二手房市场对住宅建设用地剩余年限问题是有所反应的,购房者对未来住宅建设用地70年产权到期后采取有偿续期是有预期的,但重新缴纳类似于建设用地首次出让时的高昂土地出让金则超出了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基于这样的民意基础,本研究引入有偿续期的年金制度,在法定续期的制度框架下,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新的使用期间内应履行缴纳年金的法定义务。在年金的征缴方式设计上,可通过设置房地产税附加,在未来开征的房地产税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房地产税附加税率,对期间届满续期后的房地产按不同情形依法征缴数额不同的年金。对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续期问题,由于非住宅建设用地所涉及的个人业主相对较少,受众范围相对较窄,同时其土地利用活动具有多样性,且主要以私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营与生产活动,这决定了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后的续期不宜采法定续期的方式,而应选择申请续期制度,为土地使用者提供表达个人续期意志的空间和途径,以满足非住宅建设用地之上差异性土地利用活动的多样化续期需求。不同于住宅建设用地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申请续期本质上是“合意续期”。从法律关系上来说,非住宅建设用地的“合意续期”是在公法规范约束下的意思自治,即土地使用权人与原出让人双方通过达成约定、订立合同的行为来实现新的合同期限的延展。其中,保障土地使用权人相对于原出让方的相对优势地位,公法给予一定的规范,这一制度逻辑体现在续期申请、行政审批、土地出让金缴纳及地上物处理等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制度的诸关键环节上。就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而言,续期问题是当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具有地域性、经营性与高风险性的特征,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内部关系上虽然以公法规范为主,但在对外关系上则以遵从私法规范为主,这决定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总体上属于私法领域内对等的私法主体之间的民事行为。基于私法自治的基本理念,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续期应当走“合意续期”的路径。与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相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续期“合意”的程度更高、范围更广,在不涉及公共利益和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况下,公权力可不予以干预。依私法自治原则,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续期的基本制度是:双方已作约定的,即依其约定;未作约定的,须协商一致。在这一续期法律关系中,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发送续期申请,集体作为土地所有者则有权决定是否同意。至于集体内部对续期同意与否的决策,则应遵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公法规范。纵览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续期,这三类建设用地的续期在“意思自治”尺度上存在分异。本研究发现,在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三类建设用地续期制度逻辑中,公法规范介入的广度和深度呈递减状态,而私法规范作用的力度则呈递增状态。亦即,这三类建设用地续期的意思自治的广度与深度依次递增,续期的法定性程度则依次递减,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方案设计要遵从这一基本逻辑。在续期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问题上,这三类建设用地续期制度呈现出从“保护土地使用者的绝对优势地位”、到“保护土地使用者的相对优势地位”和“保护双方相对平等地位”的分异格局。
彭晓华[9](2007)在《基于效率与公平的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发展了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和转轨阶段市场发育过程的缺陷,以及我国城镇住房社会保障发展不足,住房领域暴露出了房价泡沫、两极分化等许多问题。对我国城镇住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理论界尚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本文旨在以效率与公平为基点,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制度分析、博弈分析等工作,探讨我国城镇住房发展的模式选择与政策取向。论文全文共六章。第一章根据本文研究需要,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效率与公平及其辩证关系的认识,新制度经济学产权和交易费用分析方法、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理路,以及国内学者关于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第二章对住宅经济领域内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效率与公平作了细致探讨,得出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是实现住房良性发展的唯一选择的结论。否则,若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脱节,则公平、效率皆不可得。第三章对国际上效率优先型、公平优先型、效率公平兼顾型三类住房发展模式中的代表性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出住房发展的若干一般性规律。第四章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回溯了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历程、商品住宅开发的发展历程和城镇住房社会保障的形成过程;对我国商品住宅开发模式、住宅市场及现有主要住房社会保障制度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进行了评析:分析了我国城镇住宅价格螺旋式上涨的原因,证明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制度创新才可能构建有效的住宅市场。第五章研究了提高我国城镇住宅市场效率所需的制度环境与市场条件。清晰界定的房屋和土地产权、商品住宅与公共住宅相容的产权安排、不断降低的交易费用、有效的市场信息提供机制,以及非对称的业主结构有利于提高住宅市场效率。第六章提出了我国城镇住房发展应遵循的原则,从商品住宅开发、住房社会保障、住房金融、政府行为等几个方面描绘了我国城镇住房发展的目标模式,并揭示其政策含义。
汪平西[10](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二、深入房改的方向应以出售公有住房为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入房改的方向应以出售公有住房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2.2 国内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视角与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住房制度改革历程中的发展 |
2.1 我国住房制度发展及改革历程 |
2.1.1 第一阶段:单位大院全社会保障阶段(1950—1978年) |
2.1.2 第二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摸索阶段(1978-1994年) |
2.1.3 第三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推进阶段(1994-2002年) |
2.1.4 第四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深化阶段(2002-2007年) |
2.1.5 第五阶段:回归保障性住房民生的改革阶段(2007至今) |
2.2 保障性住房在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供应体系 |
2.2.1 经济适用住房 |
2.2.2 廉租住房:住房保障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
2.2.3 公共租赁房:以扩大保障范围为目的的公租房的发展 |
2.2.4 棚户区改造:民生工程与城市综合环境提升 |
2.2.5 城中村改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境外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及案例 |
3.1 相关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情况 |
3.1.1 香港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2 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3 美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4 英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2 境外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我国国情的比较分析 |
3.2.1 香港地区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2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3 美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4 英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影响因素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4.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4.1.1 城市非平衡性 |
4.1.2 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 |
4.1.3 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 |
4.2 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的关系 |
4.2.1 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 |
4.2.2 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 |
4.2.3 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 |
4.3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的分析 |
4.3.1 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 |
4.3.2 混合居住模式 |
4.3.3 空置房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度的形态构成分析 |
5.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形态构成:三大类型和六大子型 |
5.1.1 自我完善型: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 |
5.1.2 城市叠加型: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 |
5.1.3 斑块融入型: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 |
5.2 六大形态子型的特征分析 |
5.2.1 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2 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3 自身带动城市新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4 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5 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6 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的基本特点 |
5.3 影响三大形态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因素和潜在问题 |
5.3.1 自我完善型面临的问题 |
5.3.2 城市叠加型面临的问题 |
5.3.3 斑块融入型面临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构的宏观策略 |
6.1.住房保障法规和制度的属性 |
6.1.1 社会公平性 |
6.1.2 保障适度性 |
6.1.3 长期动态性 |
6.1.4 地区非平衡性 |
6.2 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和保障方式 |
6.2.1 保障主体 |
6.2.2 保障房类型 |
6.2.3 保障标准 |
6.2.4 保障方式 |
6.3 保障对象的变化与预判 |
6.3.1 保障对象 |
6.3.2 农民工市民化 |
6.3.3 新就业大学生及各类人才 |
6.3.4 老龄化人口 |
6.3.5 住房保障长期趋势预判 |
6.4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与逐步完善管理机制 |
6.4.1 保障房建设多渠道资金筹集 |
6.4.2 保障房建设与管理框架搭建 |
6.4.3 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 |
6.4.4 完善的个人信息系统与分配公开制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 |
7.1 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非平衡性下的融合策略 |
7.1.1 空间布局的组团平衡 |
7.1.2 空间适配:降低居住与就业的分异现象 |
7.1.3 住区规模的组团平衡 |
7.1.4 混合居住的设计方式 |
7.2 公共交通导向 |
7.2.1 TOD模式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
7.2.2 公共交通相关设计要点 |
7.3 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空置房与城中村 |
7.3.1 企业提供的集体宿舍 |
7.3.2 城市中某些具备条件的空置房 |
7.3.3 小产权房和城中村改造 |
7.3.4 其他房源 |
7.4 复合界面:软化硬质边界 建立城市对话关系 |
7.4.1 社区功能构成的复合化 |
7.4.2 住区边界与城市的复合化 |
7.4.3 社区城市界面的复合化 |
7.5 三大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1 自我完善型保障房住区的设计策略 |
7.5.2 城市叠加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3 斑块融入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第8章 保障性住房小区及建筑的微观设计策略 |
8.1 保障性住房小区规划设计研究 |
8.1.1 布局方式与开发强度 |
8.1.2 交通组织与停车 |
8.1.3 缩小街区,功能混合 |
8.1.4 公共空间的营造 |
8.2 户型 |
8.2.1 保障性住房——小户型的基本特点 |
8.2.2 各面积区间的户型分类及其特点 |
8.2.3 单元组合 |
8.3 室内空间利用 |
8.3.1 人体行为与人体工学 |
8.3.2 单一空间尺度及综合利用 |
8.3.3 户型的改造与适应性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书籍、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附录C |
(2)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总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基本概念 |
第四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
第一节 住房保障制度的内涵 |
第二节 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 |
第三节 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住房保障措施的经济分析 |
第一节 供给政策的经济分析 |
第二节 需求政策的经济分析 |
第三节 租金管制的经济分析 |
第三章 住房保障制度发展的国际经验研究 |
第一节 住房保障制度典型模式分析 |
第二节 住房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及启示 |
第四章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分析 |
第一节 传统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分析 |
第二节 现行住房保障制度分析 |
第三节 现行住房保障政策具体分析 |
第四节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创新个案分析 |
第五章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总体构想 |
第一节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基础 |
第二节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第三节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框架 |
第六章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方案 |
第一节 住房保障对象的识别 |
第二节 住房保障水平的确定 |
第三节 住房保障方式的选择 |
第四节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实施模型 |
第五节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管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实施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 |
第二节 完善住房市场体系 |
第三节 加强商品房市场价格的宏观调控 |
第五节 其他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学术情况 |
致谢 |
(3)新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的历史起点 |
二、改革的起步 (1978—1990) |
三、改革的全面推进 (1991—1997) |
四、改革的深入推进 (1998—2006) |
五、改革的政策调整 (2007年至今) |
六、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
(4)新中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变迁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现状综述 |
五、 研究方法 |
六、 创新点 |
第一章 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初步建立(1949-1957) |
第一节 城市公有房地产初步形成(1949-1953) |
一、 城市住房短缺严重 |
二、 对城市不同性质住房的不同认识 |
三、 住房所有制形式:公有私有并存 |
四、 问题:对住房私有权保护不力 |
第二节 城市私有房地产的公有化(1953-1957) |
一、 房地产业公私合营和私有房产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 城市房地产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
三、 问题:侵犯私权 |
第三节 国家主导的城市住房投资建设制度和福利分配制度的建立(1949-1957) |
一、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政策 |
二、 对住房的认识:住房是福利 |
三、 国家主导的住房投资建设制度 |
四、 住房福利分配制度 |
五、 城市住房权利格局和流转状况 |
小结 |
第二章 工业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城市住房供给制度(1958-1977) |
第一节 城市住房建设为重工业发展让路(1958-1965) |
一、 优先发展重工业 |
二、 住房发展为工业建设做出巨大牺牲 |
三、 评价 |
第二节 文革期间城市住房建设的停滞及恢复(1966-1978) |
一、 对国防和工业建设的强调 |
二、 住房建设的停滞和恢复 |
三、 评价 |
小结 |
第三章 市场化的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979-1998) |
第一节 城市住房供给制度改革的萌芽和试点(1979-1984) |
一、 居住水平与财政负担的双重压力 |
二、 对住房属性和建筑业的新认识 |
三、 投资建设主体多元化 |
四、 福利供给向商品化过渡的尝试 |
五、 传统权利格局打破 |
六、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初见端倪 |
七、 评价 |
第二节 城市住房供给制度改革的推进(1984-1991) |
一、 经济体制改革和稳定金融 |
二、 住房商品化进程加快 |
三、 住房供给新模式:住房合作社 |
四、 城市住房的权利格局与流转制度 |
五、 国有土地有偿供给 |
六、 评价 |
第三节 城市住房供给制度改革的深入(1991—1998) |
一、 思想的解放和经济的突破 |
二、 实物福利分配向货币化分配转变 |
三、 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 |
四、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出台 |
五、 评价 |
小结 |
第四章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的城市住房供给制度(1998-2011) |
第一节 货币化住房分配制度的建立(1998-2003) |
一、 东南亚金融危机下的经济政策 |
二、 “超前消费”观念被国民接受 |
三、 货币化住房分配制度的建立 |
四、 评价 |
第二节 “非典”至 08 金融危机前的城市住房供给制度(2003-2007) |
一、 非典的负面影响 |
二、 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
三、 住房供给制度频繁变动 |
四、 评价 |
第三节 次贷危机后的城市住房供给制度(2008-2011) |
一、 房地产政策由紧缩转变为扩张(2008) |
二、 重视保障性住房供给 |
三、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矛盾凸显 |
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变迁的总体考察 |
第一节 价值观的变化 |
一、 改革开放前价值观的变化 |
二、 改革开放后价值观的变化 |
第二节 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 |
一、 各利益主体:政府、房地产商、银行和城镇居民 |
二、 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形式 |
第三节 城市住房供给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被动适应 |
一、 住房供给制度的被动变化 |
二、 住房供给制度错误定位的后果 |
小结 |
第六章 住房供给制度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德国:住房供给制度的典范 |
一、 俾斯麦时期德国保障制度的建立 |
二、 魏玛共和国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
三、 二战后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建立 |
四、 二战后德国住房供给制度变迁 |
五、 启示 |
第二节 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 |
一、 美国住房供给制度变迁 |
二、 启示 |
第七章 何为正义的城市住房供给制度 |
第一节 探索城市住房供给制度正义的两个维度 |
一、 维度之一:人权 |
二、 维度之二:法的价值 |
第二节 城市住房供给制度与社会的关系 |
一、 住房供给制度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要素 |
二、 住房供给制度本身有其独立性 |
小结 |
第八章 我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目标和原则 |
第一节 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
一、 住房供给制度的前提:城市土地公有 |
二、 住房供给制度的方向:改革不能倒退 |
三、 国家在住房供给中的地位:国家必须干预住房供给 |
第二节 我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目标 |
一、 目标:满足居民居住需求 |
二、 实现方式:“住有所居”而非“居者有其屋” |
第三节 我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原则 |
一、 最低保障原则 |
二、 效率原则 |
三、 公平原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城市公共住房体系建构策略与建筑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基本特征 |
1.2.3 概念辨析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2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公共住房发展历程及演变 |
2.1 理念溯源 |
2.1.1 社会公平理念 |
2.1.2 以人为本理念 |
2.1.3 层次需求理念 |
2.2 历史沿革 |
2.2.1 乌托邦时代:公共住房思想启蒙(16-19世纪) |
2.2.2 工人廉租住宅时代:城市卫生与住宅短缺(19世纪50年至二战前) |
2.2.3 现代集合住宅时代:战后重建与住宅短缺(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 |
2.2.4 多元住宅发展时代:社会公平与住宅短缺(20世纪60年代-今) |
2.3 社会贡献 |
2.3.1 空间实用化 |
2.3.2 建筑标准化 |
2.3.3 功能集成化 |
2.4 产生问题 |
2.4.1 居住隔离的公共住房规划加剧社会分层极化 |
2.4.2 缺乏人文关怀的公共住房建设形成新贫民窟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公共住房基本形态与特质剖析 |
3.1 权属形态 |
3.1.1 产权概念 |
3.1.2 产权组成 |
3.1.3 权属关系 |
3.2 建筑形态 |
3.2.1 形式 |
3.2.2 密度 |
3.2.3 尺度 |
3.3 管理形态 |
3.3.1 运营机构 |
3.3.2 管理机制 |
3.3.3 服务对象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公共住房发展机遇与挑战 |
4.1 发展历程 |
4.1.1 住宅“过度”公有时期(1998年前) |
4.1.2 住宅“过度”私有时期(1998年后) |
4.2 现状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
4.2.1 发展概况 |
4.2.2 调查问卷 |
4.2.3 现状评析 |
4.2.4 现存问题 |
4.3 发展机遇与政策性挑战 |
4.3.1 现实使命 |
4.3.2 发展机遇 |
4.3.3 政策性挑战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公共住房发展策略研究 |
5.1 产权明晰的政策保障策略 |
5.1.1 公有产权 |
5.1.2 对象明确 |
5.1.3 体现福利 |
5.2 结合城市发展的选址策略 |
5.2.1 安全适宜的居住生态环境 |
5.2.2 结合就业的职住平衡规划 |
5.2.3 易于出行的公共交通体系 |
5.2.4 全面便捷的生活配套设施 |
5.3 融合混居的社区规划策略 |
5.3.1 避免居住隔离的混合社区规划 |
5.3.2 居住非基本功能融入社区规划 |
5.4 立足住宅产业的设计建筑策略 |
5.4.1 产品设计标准化 |
5.4.2 普适性的通用住宅设计 |
5.4.3 满足预制装配工业化结构体系 |
5.4.4 项目管理标准化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公共住房大事年表 |
附录(二)国外公共住房政策和立法 |
附录(三)日本住宅部品生产的历史 |
附录(四)1988-2012年发布的关于住房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
附录(五)中国十大城市公共租赁住宅建设和运营模式比较 |
附录(六)天津市公共(租赁)住房问卷调查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我国城镇住房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2.2.1 历史梳理与理论推导相结合 |
1.2.2.2 归纳分析与演绎分析相结合 |
1.2.2.3 社会调查与博弈方法相结合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城镇住房产权制度 |
2.1.1 对于产权的相关研究 |
2.1.2 产权功能与权利束 |
2.1.3 城镇住房产权类型 |
2.2 住房产权制度变迁的分析方法 |
2.2.1 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
2.2.2 制度变迁的演化博弈分析方法 |
2.2.3 制度变迁的意识形态分析方法 |
2.3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 |
2.3.1 路径依赖的经济学解释 |
2.3.2 路径依赖的现实作用 |
第3章 福利分配下城镇住房产权公有制度(1949-1978) |
3.1 城镇住房产权公有制度的形成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是产权公有制度理论基础 |
3.1.2 前苏联模式是产权公有制度的实践范式 |
3.2 我国城镇住房产权公有制度确立 |
3.2.1 通过制度与国家公权力确定城镇住房产权公有制度 |
3.2.1.1 城镇住房产权公有制度的总体思路 |
3.2.1.2 通过国家公权力初步确立城镇住房产权公有制 |
3.2.1.3 城市私有房产的社会主义改造 |
3.2.2 住房建设阶段特征 |
3.2.2.1 “二五”时期(1957-1965) |
3.2.2.2 “文革”时期(1966-1976) |
3.2.2.3 总体特征评价 |
3.2.3 镇住房产权公有制与低租金矛盾关系 |
3.3 公有制度下住房建设与分配的博弈 |
3.3.1 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主体界定 |
3.3.1.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 |
3.3.1.2 信息不对称对制度效率的影响 |
3.3.1.3 激励措施对制度有效性的影响 |
3.3.2 住房建设完全信息下的博弈模型 |
3.3.2.1 基本假设 |
3.3.2.2 模型构建 |
3.3.2.3 模型讨论 |
3.3.3 住房建设不完全信息下的博弈模型 |
3.3.3.1 模型假设 |
3.3.3.2 模型构建 |
3.3.3.3 模型讨论 |
3.3.4 住房产权公有制度下制度设计的缺陷 |
3.4 城镇住房产权公有制的经济绩效与路径依赖 |
3.4.1 城镇住房产权公有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1 住房管理体制效率低 |
3.4.1.2 资金缺乏导致市场机制陷入恶性循环 |
3.4.1.3 阻碍住宅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
3.4.2 城镇住房产权公有制度矛盾性分析 |
3.4.2.1 住房建设集约化与分配公平的矛盾性 |
3.4.2.2 住房分配行政化与按劳分配的矛盾性 |
3.4.2.3 住房租金福利化与维持成本的矛盾性 |
3.4.3 城镇住房产权公有制度改革的经济绩效 |
3.4.3.1 城镇住房产权公有产权的权利虚化 |
3.4.3.2 城镇住房产权公有制度效率低下 |
3.4.4 城镇住房产权公有制的路径依赖特征 |
3.5 小结 |
第4章 多元分配下城镇住房产权多种所有制度(1979-1998) |
4.1 邓小平理论是城镇住房产权多种所有制度理论基础 |
4.1.1 邓小平关于住宅建设与产权问题的相关理论 |
4.1.2 从理论到实践的讨论与总结 |
4.1.3 住房部分产权的经济属性 |
4.2 多元投资下城镇住房产权多种所有制度确立 |
4.2.1 政府层面对于城镇住房产权多种所有制度的实践探索 |
4.2.1.1 福利性公有住房逐步转变为商品化住房 |
4.2.1.2 住房保障制度逐步建立 |
4.2.1.3 住房部分产权私有化实施 |
4.2.2 城镇住房产权多种所有制下的实践制度 |
4.2.2.1 提租补贴制度 |
4.2.2.2 以租代售制度 |
4.2.2.3 公房销售制度 |
4.2.2.4 住房公积金制度 |
4.2.3 城镇住房产权多种所有制度的实践做法 |
4.2.3.1 “三三制”补贴出售新建住房确立共有产权制度 |
4.2.3.2 以成本价向职工出售新建住房探索私有产权 |
4.2.3.3 住房合作社集资建房成为城镇住房产权私有制的雏形 |
4.2.3.4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扩大了住房私有产权的范围 |
4.2.3.5 国家安居工程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
4.2.3.6 住房保障程度持续改善 |
4.2.4 存在的主要矛盾 |
4.2.4.1 住房需求与住房供给的矛盾 |
4.2.4.2 商品房积压与安居工程建设的矛盾 |
4.2.4.3 商品房屋价格与居民收入的矛盾 |
4.2.4.4 住房低租金福利分配与住房价格的矛盾 |
4.2.4.5 住房分配公平与建设效率的矛盾 |
4.2.4.6 私搭乱建与城市规划的矛盾 |
4.3 城镇住房产权多种所有制的经济绩效与路径依赖 |
4.3.1 政府推动住房产权改革的成本收益分析 |
4.3.1.1 住房产权公有制度下的政府成本 |
4.3.1.2 改革住房产权公有制政府的收益 |
4.3.2 城镇住房产权多种所有制的绩效分析 |
4.3.2.1 提租补贴制度的绩效分析 |
4.3.2.2 补贴售房制度的绩效分析 |
4.3.3 住房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效果分析 |
4.3.3.1 改革前后的住房消费能力比较 |
4.3.3.2 改革前后的恩格尔系数比较 |
4.3.3.3 改革前后的家庭消费结构的比较 |
4.3.4 城镇住房产权多种所有制度的路径依赖特征 |
4.3.4.1 单位或团体利益维护了路径依赖 |
4.3.4.2 均等化社会状态强化了路径依赖 |
4.3.4.3 不完全住房产权支持了路径依赖 |
4.4 小结 |
第5章 市场主导下城镇住房产权私有制度(1999-2010) |
5.1 市场主导下城镇住房产权私有制度确立 |
5.1.1 全面打破住房福利分配制度 |
5.1.2 出台鼓励政策应对金融危机 |
5.2 以房价调控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 |
5.2.1 调控政策回顾 |
5.2.1.1 国务院出台的宏观调控的政策 |
5.2.1.2 金融方面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
5.2.1.3 土地方面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
5.2.1.4 税收方面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
5.2.2 住房市场回顾 |
5.2.3 调控政策绩效分析 |
5.2.3.1 货币供应量增长导致住房价格上涨 |
5.2.3.2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导致住房价格上涨 |
5.2.3.3 居民价格上涨预期导致住房价格上涨 |
5.3 住房产权私有制度下的城镇保障性住房 |
5.3.1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
5.3.1.1 经济适用房的总体建设思路 |
5.3.1.2 经济适用住房定位 |
5.3.2 廉租房建设 |
5.3.2.1 政府高度重视廉租房建设 |
5.3.2.2 廉租房产权定位 |
5.3.2.3 地方政府对廉租房建设执行情况 |
5.3.2.4 廉租房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5.4 城镇住房产权私有制经济绩效和路径依赖 |
5.4.1 基于过滤模型的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5.4.1.1 过滤模型简介 |
5.4.1.2 鼓励新建高档商品房政策效应分析 |
5.4.1.3 保障性住房政策效应分析 |
5.4.2 住房私有产权的经济绩效 |
5.4.3 住房共有产权的经济绩效 |
5.4.4 市场主导下城镇住房产权私有制度的路径依赖特征 |
5.5 小结 |
第6章 城镇住房产权私有制度下的政府决策博弈分析 |
6.1 政府决策博弈分析的理论基础 |
6.1.1 博弈论方法 |
6.1.2 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行为 |
6.1.3 政府决策行为的特殊性假设 |
6.2 政府、房产商和购房者的三方博弈模型 |
6.2.1 基本信息 |
6.2.1.1 博弈相关方 |
6.2.1.2 博弈有关假设 |
6.2.2 静态博弈博弈模型构建 |
6.2.3 动态博弈博弈模型构建 |
6.2.3.1 三方行动顺序与相互关系 |
6.2.3.2 三方效用的确定 |
6.2.3.3 博弈均衡策略 |
6.2.4 博弈结果讨论 |
6.3 中央与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投入博弈模型 |
6.3.1 博弈模型构建 |
6.3.1.1 中央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关系 |
6.3.1.2 模型假设 |
6.3.1.3 相关参数设置 |
6.3.1.4 模型效用函数 |
6.3.2 博弈模型均衡 |
6.3.2.1 弹性系数讨论 |
6.3.2.2 政府最优决策均衡 |
6.3.3 模型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对策与启示 |
7.1 对策建议 |
7.2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中国地方政府转型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经验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理解新政治经济学 |
1.1.2 一个有益的视角:解释中国经济转型 |
1.2 概念、范畴及其分析 |
1.2.1 利益与利益异质性 |
1.2.2 转型经济与渐进改革 |
1.2.3 地方政府:界定与内涵 |
1.2.4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
1.3 一个利益分析框架 |
1.3.1 制度创新的实质:调整利益格局 |
1.3.2 地方政府:利益主体和转型主体 |
1.3.3 利益重构与政府转型的交互关系 |
1.4 本文的组织、研究方法及特色 |
2 理论基础:转型经济中的地方政府 |
2.1 重新审视政府:新政治经济学的政府理论 |
2.1.1 理论来源及其脉络 |
2.1.2 国家和政府的合法性解释 |
2.1.3 政府及其官僚:三种理论视角 |
2.1.4 “政府失灵”引发的理论发展 |
2.2 界定地方政府:中央-地方关系理论 |
2.2.1 传统分权理论 |
2.2.2 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 |
2.2.3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
2.2.4 最优分权程度的追问 |
2.3 一般性综述:转轨中的地方政府 |
2.3.1 地方政府的行为范围 |
2.3.2 地方政府行为的追求模型及其条件 |
2.3.3 地方政府职能及其能力 |
2.4 新制度范式:地方政府与制度创新 |
2.4.1 新制度主义的三个重要假设 |
2.4.2 新制度研究范式的意义 |
2.4.3 地方制度多样化的必然 |
2.4.4 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 |
2.4.5 地方政府与制度创新 |
2.5 从统治到治理:地方政府转型 |
2.5.1 治理和治道变革 |
2.5.2 治道变革的基本理念 |
2.5.3 治道变革的制度安排 |
3 利益主体:政府转型的缘起 |
3.1 初始条件:央地关系变迁中的上海政府 |
3.1.1 总体背景:1949 年以来的央地关系 |
3.1.2 源于制度因素的发展困境 |
3.1.3 新的利益主体:三个保证、三个改革 |
3.2 利益空间:开放世界中的上海政府 |
3.2.1 外向型经济与政府行为 |
3.2.2 经济全球化与政府能力 |
3.2.3 四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 |
3.3 不同主体之间:地区关系中的上海政府 |
3.3.1 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市场结构 |
3.3.2 地方政府竞争的内涵演变 |
3.3.3 上海与长三角 |
4 利益重构:政府转型的内涵 |
4.1 政府与政府:权力的重新分配 |
4.1.1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辖区内分权化改革 |
4.1.2 分权绩效:区级政府的主体作用 |
4.1.3 街道办事处:分权的末梢 |
4.1.4 案例:卢湾区五里桥街道 |
4.2 政府与企业:“统包统揽”角色的淡出 |
4.2.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
4.2.2 国有企业改革 |
4.2.3 改革绩效与混合所有制经济 |
4.3 政府与社会:公共产品的供求 |
4.3.1 环境保护:公共产品的典范 |
4.3.2 住房制度改革:公共产品的区域特色 |
4.4 政府与市场:兼容互补的机制 |
4.4.1 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 |
4.4.2 公共事业引入市场机制 |
4.4.3 案例 1:公交行业改革 |
4.4.4 案例 2:燃气行业改革 |
4.4.5 案例 3:自来水行业改革 |
5 治道变革:政府转型的取向 |
5.1 增长观念的转型:寻求新的发展动力 |
5.1.1 增长方式:中国的反思 |
5.1.2 上海的增长:一个国际比较 |
5.1.3 政策和操作层面的探索 |
5.2 政府行为的转型:向治理者的转变 |
5.2.1 改革、发展、稳定:渐进改革的辩证法 |
5.2.2 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一个方略设计 |
5.2.3 个案介绍:上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问题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的若干问题 |
2.1.1 自动续期的内涵 |
2.1.2 自动续期的期限问题 |
2.1.3 续期次数问题 |
2.1.4 自动续期有偿无偿的争论 |
2.1.5 自动续期的程序 |
2.1.6 自动续期的立法安排 |
2.2 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问题 |
2.3 地上建筑物续期的法律后果 |
2.4 土地使用权续期的域外研究 |
2.4.1 国内外关于英美法系土地制度相关研究成果 |
2.4.2 国内外关于大陆法系地上权制度相关研究成果 |
2.5 评论与展望 |
3.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理论逻辑与分析框架 |
3.1 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的续期因果反馈结构 |
3.2 中国特色公有地权体系的理论构造 |
3.2.1 城乡土地所有权二元分立 |
3.2.2 公有土地所有权“公私二重性” |
3.2.3 公有土地所有与使用“两权分离” |
3.2.4 土地使用权“物债二分” |
3.3 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分析框架 |
3.3.1 逻辑起点:土地用益物权和土地债权续期的分野 |
3.3.2 制度内核:土地用益物权续期的有期性与有偿性 |
3.3.3 制度路径:国有与集体土地续期“意思自治”的分异性 |
3.3.4 改革目标:用益物权在地权体系中的轴心地位 |
3.4 建设用地续期制度一般及类型化 |
3.4.1 建设用地续期制度一般 |
3.4.2 建设用地续期制度的类型化 |
4.土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域外经验 |
4.1 两大法系下土地权利制度的差异 |
4.2 英美法系租赁地产权的续期经验 |
4.2.1 英国租赁地产权 |
4.2.2 我国香港地区土地租业权 |
4.2.3 英美法系租赁地产权的续期经验 |
4.3 大陆法系地上权的续期经验 |
4.3.1 德国地上权 |
4.3.2 日本借地权 |
4.3.3 我国台湾地区地上权 |
4.3.4 大陆法系地上权的续期经验 |
4.4 两大法系土地权利续期的比较与启示 |
4.4.1 续期的法律关系 |
4.4.2 续期机制 |
4.4.3 续期期限 |
4.4.4 续期有偿性 |
4.4.5 地上物处置 |
5.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制度 |
5.1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概述 |
5.1.1 住宅建设用地的特殊性 |
5.1.2 民意对住宅建设用地续期的诉求 |
5.1.3 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的解读与反思 |
5.2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的制度逻辑 |
5.2.1 法定续期权 |
5.2.2 土地出让制度的重大创新 |
5.2.3 续期制度运行成本最小化 |
5.2.4 防止土地占有不公的长期固化 |
5.3 二手房市场对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有偿性的预期与响应 |
5.3.1 二手房价格与剩余年限的关系 |
5.3.2 特征价格模型及其理论的适用性 |
5.3.3 基于杭州市二手房数据的实证分析 |
5.4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制度的方案设计 |
5.4.1 自动续期制度的法定续期机制 |
5.4.2 自动续期的法定义务:年金制 |
5.4.3 不予自动续期的情况及纠纷处理机制 |
6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申请续期制度 |
6.1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概述 |
6.1.1 非住宅建设用地的范围界定 |
6.1.2 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特征 |
6.1.3 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的解读与反思 |
6.2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的制度逻辑 |
6.2.1 公私法交融下的合意续期 |
6.2.2 反映非住宅建设用地利用的多样化需求 |
6.2.3 体现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地位的相对优越性 |
6.3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制度的方案设计 |
6.3.1 合意续期的域外范式 |
6.3.2 申请续期程序 |
6.3.3 续期土地出让金 |
6.3.4 地上物的处理 |
6.3.5 区分建筑物所有权人的申请续期 |
6.3.6 续期纠纷的处理机制 |
7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申请续期制度 |
7.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续期概述 |
7.1.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及其使用权界定 |
7.1.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特质 |
7.1.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续期实践之验视 |
7.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制度逻辑 |
7.2.1 对等私法主体之间的合意续期 |
7.2.2 保持双方利益的相对平衡 |
7.2.3 私法调整为主、公法调整为辅 |
7.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制度的方案设计 |
7.3.1 发送续期通知 |
7.3.2 续期的集体决议 |
7.3.3 续期价格评估 |
7.3.4 行政审核 |
7.3.5 地上建筑物的处置 |
7.3.6 土地续期中的纠纷 |
8.研究结论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8.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基于效率与公平的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0.1 选题原因 |
0.2 几个基本概念 |
0.3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相关文献综述 |
1.1 作为制度评价标准的效率与公平 |
1.2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脉络 |
1.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分析方法及其在住宅研究中的应用 |
1.4 我国学者关于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的探讨 |
第二章 住房的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效率与公平比较 |
2.1 住宅市场效率与住房社会公平 |
2.2 政府干预实现住房社会公平的条件 |
2.3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不同组合的效率比较 |
2.4 直接干预与间接调控的效率与公平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主要住房发展模式比较 |
3.1 住房发展模式分类 |
3.2 效率优先型住房发展模式 |
3.3 效率公平兼顾型住房发展模式 |
3.4 公平优先型住房发展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的演进与绩效评价 |
4.1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从平均主义到效率优先 |
4.2 我国城镇商品住宅开发模式:“摸石子过河”的发展逻辑 |
4.3 我国城镇住宅市场效率评析 |
4.4 我国城镇住宅价格高企的必然性 |
4.5 我国城镇住房社会保障政策的演进与绩效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效住宅市场的制度条件与市场环境 |
5.1 有效住宅市场的产权基础 |
5.2 我国城镇土地产权制度与市场效率 |
5.3 我国城镇公共住宅与市场住宅相融的产权安排 |
5.4 从交易费用看我国城镇商品住宅开发经营模式的合理性 |
5.5 信息与住宅市场效率 |
5.6 “大股东效应”与我国城镇住房的可持续发展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选择与政策取向 |
6.1 我国城镇住房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
6.2 我国城镇商品住宅开发经营模式选择 |
6.3 我国城镇住房社会保障模式选择 |
6.4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金融体系 |
6.5 我国城镇住房发展中政府的职能定位与边界 |
主要研究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3 概念界定 |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0.4.1 研究方法 |
0.4.2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
3.3.1 访谈 |
3.3.2 实地观察 |
3.3.3 问卷调查 |
3.3.4 文献研究 |
3.3.5 认知地图 |
3.3.6 数据分析 |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1 文献回顾 |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
5.5.1 西园新村概况 |
5.5.2 研究设计 |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5.5.4 指标权重计算 |
5.5.5 模糊综合评价 |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
6.2.4 公共空间重构 |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四、深入房改的方向应以出售公有住房为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D]. 宋明星. 湖南大学, 2016(02)
- [2]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 郭玉坤.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3]新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的历史考察[J]. 宋士云. 中共党史研究, 2009(10)
- [4]新中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变迁及思考[D]. 沈玲. 中共中央党校, 2012(01)
- [5]城市公共住房体系建构策略与建筑形态研究[D]. 张萍. 天津大学, 2014(08)
- [6]我国城镇住房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研究(1949-2010)[D]. 刘亚臣. 辽宁大学, 2011(06)
- [7]中国地方政府转型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经验与范式研究[D]. 戴敏敏. 复旦大学, 2004(01)
- [8]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研究[D]. 欧阳亦梵. 浙江大学, 2020(06)
- [9]基于效率与公平的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研究[D]. 彭晓华. 暨南大学, 2007(02)
- [10]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