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余时间”漫谈(论文文献综述)
黎心竹[1](2021)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京白局的改造》文中指出作为南京传统文艺,南京白局虽受大众喜爱,却从未引起官方重视,一度陷入失传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白局进行了抢救性挖掘,这门一直游离于官方视野之外的民间"野调"开始受到国家力量的关注。政府对白局的挖掘事实上构成了日后改造白局的基础。通过改造旧艺人与培养新文艺工作者、改造旧曲目与创作新作品、设立白局工人剧团等举措,政府将南京白局纳入社会主义集体娱乐的轨道,推动了白局曲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使其从一门不受重视的民间"野调"逐渐成长为一门受到保护的地方传统艺术,并成就了南京白局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南京白局的改造历程表明,大众文艺政策下的民间文艺改造运动是民间文艺抢救性挖掘工作的延续,事实上造就了民间文艺的重生。
操瑞青[2](2021)在《近代企业管理与日常生活中职员的报刊阅读——以浙江兴业银行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以民国浙江兴业银行为个案,本文试图解析"报刊阅读"何以走进职员阶层的日常生活。研究发现,职员阅报实践,兼具"业余休闲"与"提升修养"双重诉求,且二者皆与管理层有关。一方面,现代银行不仅规定着行员职业生活,更干预了其业余生活。报刊阅读取代了跳舞、赌博等,被银行家视为一种正当的休闲方式加以倡导;另一方面,在银行家训育下,报刊阅读成为行员业余时间提升自我、谋求进步的手段,业余生活转而成为职业生活的延伸。通过组建书报室、读书会、发行刊物等方式,管理者还将报刊阅读纳入制度层面,试图强化员工阅读意识。由此,阅读报刊事实上构成了一种现代生活方式,深深嵌入职员的日常实践中,它不仅是"正当的",更是"必要的"。此番认知,为理解近现代报刊媒体的扩散及其世俗化阅读行为,提供了基于日常生活逻辑的观察和省思。
张意宁[3](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纺织工会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市纺织工会是上海纺织工人的群众组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海纺织工人作为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革命性最彻底的群体,不可避免地承担了中国近现代发展的重任。在一次又一次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纺织工人组织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人的政治地位迎来了历史的转变,上海纺织工人作为上海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之重不言而喻。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纺织工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工人恢复与发展生产并发动职工参与重大政治活动,巩固与维护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随着批判工团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浪声迭起,上海市纺织工会的自身独立性逐渐缺失并与工会的本质渐行渐远,值得反思。本文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了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途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对新中国成立以前上海纺织工人组织的发展情况做了概述,然后从社会发展和理论依据两方面总结上海市纺织工会成立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了上海市纺织工会的成立过程及部门设置情况。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上海市纺织工会的主要工作和履职情况,包括推进群众生产工作、工会的劳动保护工作、协调劳资关系、教育工作和自身建设。第三章详细描述了上海市纺织工会发动与组织群众参与的重大政治活动,包括参与抗美援朝运动、参与民主革命运动、参与“三反”“五反”运动及参与“一化三改造”。第四章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纺织工会的工作成效与经验教训,总结了在特殊历史时期下上海市纺织工会缺乏自身独立性而造成的不合理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启示。
李丹蓝[4](2020)在《赵沨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四观”》文中研究说明赵沨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四观”是笔者以其多年的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基础进行总结提炼的。纵观赵沨的一生,他在音乐界担任了许多重要的角色,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尤其在音乐教育领域,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改革创新,探求新的发展道路。在他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种观念,即“人——艺”观、“通才”观、“国民音乐教育”观和“素质教育”观,这四种音乐教育观是他音乐教育思想中最具突出影响的内容。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赵沨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四观”进行深入探讨。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赵沨“人——艺”音乐教育观的源流进行考辨,探析其内涵与外延,并总结其理论特点。主要结合赵沨发表的言论,对“人——艺”观的内涵作以解读。赵沨的“人——艺”观,是他对“人文系统”和“技艺系统”辨证关系的总结,特点鲜明。第二部分,对“人——艺”观指导下的音乐实践进行分析,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实践得出,对学生的培养,要在辨证地分析两种不同的音乐教育体系后,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相应的培养方式,不盲目跟从国外音乐教育体制,必须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这一音乐教育观对当今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也要辨证地看待过去音乐教育发展中的各项举措,找寻适应当今音乐教育发展的新途径。第二章,对赵沨的“通才”音乐教育观进行探究,笔者延续第一章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对赵沨形成“通才”观的背景进行梳理,对其产生这一音乐教育观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并对“通才”观的理论特点进行概括总结。第二部分,对“通才”观的具体实践进行研究,着重分析“通才”观在专业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实施,得出结论,在专业音乐院校,也需培养“通才”。对综合类大学和师范类学校音乐专业学生的“通才”培养举措,相对有所改变。针对这一系列的改革,笔者对试点学校的实践反馈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分析“通才”音乐教育观的影响。第三章,对赵沨“国民音乐教育”观进行探究,这一音乐教育观的实践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中都有所开展。第一部分,从该观念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出发,对赵沨“国民音乐教育”观的内涵进行探究,分析其理论特点。第二部分,对该观念的实践整理分析,对实践产生的影响作以整合。第四章,对赵沨的“素质教育”观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分析产生这一观念的历史背景,具体原因,总结该音乐观念内涵,归纳特点。第二部分,对河南当时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学校中最具代表性的河南师范大学进行的具体分析研究,并对归纳总结改革特点。
张钰环[5](2020)在《《工人日报》的理论通俗化报道研究(1949-195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解放初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为实现城市的有效管理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亟需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生产建设力量。然而,彼时工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理论知识缺乏、文化水平落后,“文盲”与“半文盲”大量存在,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理解与执行上有着极大困难。《工人日报》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机关报,报道过程中始终贯彻“工人主体”的办报宗旨,坚持通俗化原则,围绕解放初期党的发展与国家建设中心任务,及时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通俗地传达给工人。研究《工人日报》的理论通俗化报道实践,梳理其理论通俗化的方式方法,既可以深度挖掘与拓展《工人日报》的内在价值,也可以丰富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手段,促进理论教育方式创新,从历史的维度进一步总结使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深入群众、入脑入心的经验。1949年至1952年间,《工人日报》理论通俗化报道内容丰富,报纸紧扣国家生产建设中心任务、适应工人阶级现实状况,在人民民主专政、唯物史观、批评与自我批评、爱国主义、阶级斗争五个方面,结合工人生产生活实际,进行了形式多样的通俗化报道实践。报纸报道过程中,充分运用工人语言,形成了颇具自身风格的理论通俗化报道特点,集中体现在版面设置、文稿内容及话语表达三方面,极大地满足了工人理论需求,有效地实现了报纸与工人的良好互动。《工人日报》的理论通俗化报道实践,有效地推动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走近工人、深入工人,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社会主义改造及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良好的政治与经济条件。报纸的理论通俗化报道实践表明,在理论通俗化宣传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党性原则为引导、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实际问题,最终实现以理论通俗化推进理论大众化目标。解放初期《工人日报》的理论通俗化报道实践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当代理论宣传工作留下丰厚的历史遗产。
邱蕊[6](2019)在《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研究 ——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性意义。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时就确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在短短三年内国民经济得以恢复,社会实现稳定、人民政权得到巩固。随着形势的变化,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产生了一些新想法,改变了原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过渡构想。1953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首次作了比较完整地表述,但是对过渡时期的起止时间没有做具体说明。1953年9月24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周年时,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式宣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12月毛泽东在审阅修改中宣部拟定的《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最终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为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指明了方向。为了使广大社会民众广泛深入地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和全体人民群众中进行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高了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基本实现了国家对社会民众的意识塑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中一次成功的实践。刘少奇在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强调:“党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获得了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的热烈拥护,使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内树立了压倒一切的优势,使资本主义思想受到了深刻的批判。”(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中一次较为成功的范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今天我们党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北京市为中心进行考察,围绕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主要分为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正文内容共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相关问题及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中国社会民众的心态。一是介绍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二是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原因。三是梳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过程及其提出的理论依据。最后,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工人、农民、资本家这三部分主要社会阶层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不同心态。第二章主要是研究对工人、农民、资本家这三部分主要社会阶层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过程。第一部分是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农村的宣传教育。首先是介绍过渡时期北京市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概况,然后分析对农村党员干部、团员和农民群众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哪些内容的宣传教育,最后总结宣传教育取得的效果。第二部分是研究在工矿企业中如何对工人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包括对工人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最后取得的效果。第三部分研究的是对资本家的宣传教育,这一部分主要是按照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时间进程研究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对资本家展开宣传教育工作的。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过程中运用的主要媒介和方式方法。包括报纸、书籍的出版发行及对“一化三改”的宣传,广播电台在过渡时期的建立和完善及在总路线宣传教育中所起的作用。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各种文艺形式、典型示范以及回忆对比算账的方式方法在整个宣传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第四章主要是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组织保障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工作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有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工、青、妇群众组织的积极配合。本章主要研究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研究的是过渡时期党的宣传机构及宣传网的建立和完善。第二个问题研究的是过渡时期党组织和工、青、妇群众组织的巩固和完善以及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第三个问题研究的是党员干部如何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五章总结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第一部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第二部分总结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现实启示。
侯文靖[7](2019)在《舒巧 门文元舞剧创作风格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常常呈现为多种力量的彼此冲撞、相互交融,而对舞剧创作主体的研究正是彰显了对编舞家身处历史之中,作为创作行为者主体动力的确认。回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舞剧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舒巧、门文元在舞剧创作实践方面逐渐树立起两座令人瞩目的高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前二十年中,舒巧逐渐消解了文学文本在舞剧改编过程中的制导地位,构建起以编导个体表达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在对人本精神的追求下形成了舒巧舞剧的创作风格:即从“人”的立场出发,着眼于“日常”生活的“非常”叙述,强调对人物情感细致深入地表达,独特的叙事结构所呈现的叙事能力,以及不离不弃的女性主题。这些特征又共同成就了舒巧由心理型人物观支撑起来的“心理舞剧”建构。而门文元的舞剧创作风格则呈现出另一种追求:即通过对区域性民间舞戏剧化的运用,对英雄人物崇高精神的塑造,在追求舞台视觉震撼力的同时强调跌宕起伏的故事内容,最终实现对时代主旋律的弘扬、对民族精神文化的宣传与对社会风尚的引领。其凸显了以行动型人物观推动的“戏剧舞剧”铺排。应该说舒巧与门文元同为中国当代重要的舞剧编导,但二者在创作风格与创作立足点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探究其中差异的具体内涵,造成这种差异的各方面原因,以及他们各自对中国舞剧创作的影响,还未引起舞蹈学者的足够关注。因此这既成为本论文着意研究的方向,也是本论文的研究创新点。本论文以“比较”作为方法论基础,借助生态学的研究视角,以整体性的眼光来观察外部环境对艺术生产的引导及限定。在两位编舞家互为“镜像”的研究过程中,深化对二者舞剧创作风格的认识。其中同质性的研究有利于挖掘中国舞剧编舞家们共同的价值追求,探寻舞剧创作规律,是重要的可比性之一。然而,本论文着重强调在比较中发现研究对象的异质性。通过不同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来发现新价值与新关系,努力为艺术创作带来新视角与新观念,丰富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并深化对舞剧艺术创作规律的认识,构建和而不同的艺术世界。在中国舞剧创作当前的发展状态下,对不同舞剧创作主体差异性的研究与倡导显得尤为重要。
董云[8](2019)在《《职业生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民族矛盾加深,为了团结工人、组织工人运动,中共江苏省职员委员会于1939年4月在上海创办《职业生活》周刊,旨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导职工运动。《职业生活》创刊1年,共发行52期,在职员、工人、学生当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被称为工人的喉舌。《职业生活》栏目设置并不固定,经常随着时局变化和读者的需求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总体而言,周刊的内容始终不离“职工”二字,坚持大众化路线。主要内容包含四个方面:介绍国内外时事,对职工进行形势指导,驳斥国内外反动言论,坚定国民抗战之信心;关注上海职工生活,对孤岛时期上海职工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地阐述;针对部分职工文化道德素养偏低,对职工的职业教育、文化教育和品德教育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上海职工运动中,分别对劳资纠纷、抗日救亡运动以及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在抗战时期的斗争进行了分析。《职业生活》具有三个显着特点:第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刊载的文章仍以抗战救亡为宗旨;第二,与读者互动性强,设有多个互动性栏目,进行经常性的面向读者征稿活动;第三,内容丰富,涉及社会、文化、教育、政治、经济、音乐等等,报道形式多样。作为孤岛时期一份重要的职工刊物,《职业生活》在其创办期间,对于展开抗日救亡运动,推进职业青年思想文化教育,以及在劳资纠纷的缓和上都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宣传作用。与此同时,《职业生活》对孤岛时期人民社会生活状况的真实记录,也为研究该时期上海的经济社会文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史料和视角。
贺莉莉[9](2019)在《杨绛文学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绛在长达八十年的写作生涯中,笔触涉及文学创作、翻译、批评等多个领域并均有可观斩获,遗憾的是,大多数读者仅熟悉杨绛作家、翻译家的身份及其写译成果,对于其在批评领域的成就却不甚了解。然而,杨绛的文学批评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极具借鉴意义。她的文学批评是具有感悟力、经验性与个性化的的美学表达,是批评主体的人格、精神、情感渗入批评对象的真知灼见。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文本细读和梳理研究等文艺学的基本方法对杨绛的文学批评展开论述,试图挖掘杨绛的文学批评路数,对其批评特色及主体精神有更加清晰的认识。除绪论和结束语外,本文共分为三章:1)杨绛文学批评的理念;2)杨绛文学批评的主观性情;3)杨绛文学批评的具体表征。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创新之处及价值三方面进行阐释,证明本文存在的合理性。第一章,从“关于小说”——有“目的”的批评、以批评呈现“真实”两个方面简要概括杨绛文学批评的理念,形成笔者关于杨绛文学批评的初步印象。第二章,从“和光同尘”的批评之道、注入“痴气”的批评气质、“了解与欣赏”的批评态度三个方面论述杨绛文学批评的主观性情。第三章,从批评的“尽量收受”、批评与其创作及翻译的有机交织、漫谈式批评文体三个方面展开杨绛文学批评的具体表征。结束语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简要的归纳和总结,解剖杨绛其人其作,提点杨绛的文学批评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佳作。
汪庆[10](2017)在《工商界朋友们的喉舌 ——《申报·业余周刊》研究(1932-1937)》文中研究指明拥有近80年历史的《申报》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申报》进行了改革,《业余周刊》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业余周刊》自1932年12月4日诞生,终刊于1937年1月24日,前后共计发行了 210期,致力于打造"工商界朋友们的喉舌"。不同于一般的"喉舌",《业余周刊》不仅要做传递职工声音的"话筒",还要为读者群体发声、促进职工发展。它就此提出了三项使命:1、"提高社会中坚分子——店员工友学徒们的教育程度";2、"改进工商界的业余生活";3、"团结群众力量,共同负起救国的重任"。然而,《业余周刊》并未得到学术界相应程度的关注。笔者通过文本梳理,发现这个"喉舌"是被读者和编者共同建构起来的。一方面,《业余周刊》传递上海职工读者的声音。他们积极送稿,呈现出的形象是一个个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鲜活个体,不再是失声或被代言的群体。他们的媒介参与是我们考察职工生活和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够丰富我们对该群体的认知。另一方面,《业余周刊》为上海读者群体发声、促进职工发展。从其办刊宗旨和办刊作为来看,编者主动参与到了这个特殊"喉舌"的建构当中,各类知识的传递和"业余漫谈"栏目的直接发声都是重要手段。由此,笔者认为《业余周刊》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能够为当今媒体更好地关注国计民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本文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论述了《业余周刊》的创刊缘起。先是分析民族危机下的上海工商业及其职工群体的特点,然后就《申报》30年代改革前的背景和困境进行剖析,从而揭示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并进而概述《业余周刊》的办刊情况。第二章梳理了《业余周刊》中的职工读者文章。它们主要涉及职业议题、女性议题、救亡图存议题、业余生活议题四个方面。通过分析上海职工的生活书写和言论表达,我们可以还原这个"读者论坛"。在职业议题方面,广大周刊读者声张就业权利,讨论职场文化;在女性议题方面,他们描绘女性职业图景,倡导妇女解放;在救亡图存议题方面,读者们呼吁从自身做起、对国货发展提出建议、并对中日局势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业余生活方面,他们渴求接受教育,表达了改善业余生活的诉求。第三章着重考察《业余周刊》编者的主动作为,分析它如何为读者群体发声、促进职工发展。周刊向职工读者告知了国内外社会的发展情况,并介绍了各类文化知识与学习方法,借此行使自己的教育之责。"业余漫谈"专栏的发声是周刊直接进行引导的手段,提倡民众关注时事、呼吁各方参与救亡图存、鼓励读者改善自身境遇。第四章是基于前三章的研究来总体评析《业余周刊》的历史价值。首先,它是《申报》业务改革的一种尝试,以商业性副刊的面貌出现,贯彻着独树一帜的办刊宗旨和平民化的编辑策略。其次,它也是《申报》发展社会教育的一种努力。积极地鼓动读者进行业余修学,大力地传播各类知识,与《申报》的"一馆两校"共同构成了社会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再次,它是《申报》呼吁抗日救亡的一块重要阵地。但是这种呼声出现了逐渐式微的变化,是其价值减损的表现。而史量才遇害、《申报》态度的转变和编辑李公朴的离开是其前后变化的主要原因。以此也可审视出媒介生态环境与报刊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业余时间”漫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业余时间”漫谈(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京白局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白局诞生及其在近代的流变 |
二、白局的复兴与再造 |
三、民间力量与新白局的传播 |
四、结语 |
(2)近代企业管理与日常生活中职员的报刊阅读——以浙江兴业银行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管理、业余生活与职员报刊阅读 |
二、读报刊是一种“正当的”休闲方式 |
三、报章杂志是提升个人修养的日常途径 |
四、从个体私密阅读到集体公开阅读 |
五、银行内部员工刊物的发行与读写 |
六、结语 |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纺织工会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上海市纺织工会的历史背景与成立 |
一、上海市纺织工会成立的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上海纺织工人组织沿革 |
(二)上海市纺织工会成立的重要性 |
二、上海市纺织工会的建立及组织沿革 |
(一)上海市纺织工会的筹组过程 |
(二)上海市纺织工会的下属行业及部门设置 |
第二章 上海市纺织工会的主要工作和履职情况 |
一、推进群众生产工作 |
(一)开展棉纱增产与劳动竞赛 |
(二)推广先进工作法与技术革新运动 |
(三)推选与培育劳动模范 |
二、加强劳动保护工作 |
(一)救济失业和困难职工 |
(二)加强安全生产与卫生工作 |
(三)完善劳保组织与劳动保险 |
(四)维护女工权益 |
三、协调劳资关系 |
(一)帮助调整劳资关系 |
(二)协助处理劳资纠纷 |
四、举办教育活动 |
(一)政治思想教育 |
(二)文化知识教育 |
(三)职业技术教育 |
(四)女工干部教育 |
五、自身建设 |
(一)明确工会的主要任务 |
(二)建立健全基层组织 |
第三章 上海市纺织工会参与重大政治活动 |
一、参与抗美援朝运动 |
(一)开展抗美援朝教育工作 |
(二)推行爱国公约与捐献运动 |
(三)成立爱国增产节约捐献检查工作组 |
二、参与企业民主改革运动 |
(一)国营企业的民主改革 |
(二)私营企业的民主改革 |
三、参与“三反”“五反”运动 |
(一)国营企业的“三反”运动 |
(二)私营企业的“五反”运动 |
四、参与“一化三改造” |
(一)监督与管理私营企业 |
(二)逐步推进公私合营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市纺织工会的工作成效与经验教训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市纺织工会的工作成效与工作特点 |
(一)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生产为中心开展工作 |
(二)以完成重大政治任务来推动生产 |
(三)重视女工权益及相关福利事业 |
(四)在各项工作中贯穿思想教育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市区纺织工会工作的不足与教训 |
(一)工会与行政关系有待改善 |
(二)工会与工人关系不够融洽 |
三、对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启示 |
(一)推动工会政治性、群众性和自主性的协调发展 |
(二)促进工会与行政之间的关系合理化 |
(三)在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的同时展现自身工作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赵沨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四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赵沨的“人——艺”观 |
第一节 “人——艺”观综合研究 |
一、“人——艺”观溯源 |
二、“人——艺”观内涵 |
第二节 “人——艺”观的实践 |
一、与时俱进、落实政策 |
二、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赵沨的“通才”观 |
第一节 “通才”观综合研究 |
一、“通才”观溯源 |
二、“通才”观的界定 |
第二节 “通才”观的实践 |
一、“通才”观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实践 |
二、“通才”观在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实践 |
小结 |
第三章 赵沨的“国民音乐教育”观 |
第一节 “国民音乐教育观”综合研究 |
一、“国民音乐教育观”溯源 |
二、“国民音乐教育”观内涵 |
第二节 “国民音乐教育观”的实践 |
一、改变传统教学体制 |
二、净化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 |
三、提升中小学音乐师资力量 |
小结 |
第四章 赵沨的“素质教育”观 |
第一节 “素质教育观”综合研究 |
一、“素质教育观”溯源 |
二、“素质教育观”内涵 |
第二节 “素质教育观”实践 |
一、河南师范大学音乐系“素质教育”改革实例 |
二、河南师范大学音乐系“素质教育”改革特点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工人日报》的理论通俗化报道研究(1949-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工人日报》 |
1.3.2 理论通俗化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工人日报》理论通俗化报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 《工人日报》理论通俗化报道的必要性 |
2.1.1 促进工人生产建设的需要 |
2.1.2 培育工人主人翁意识的需要 |
2.1.3 加强工人理论学习的需要 |
2.2 《工人日报》理论通俗化报道的可行性 |
2.2.1 《工人日报》的办报经验 |
2.2.2 《工人日报》的办报理念 |
2.2.3 《工人日报》的理论团队 |
第3章 《工人日报》理论通俗化报道的内容与形式 |
3.1 人民民主专政 |
3.1.1 登载学习材料 |
3.1.2 设置讨论提纲 |
3.1.3 开设“答读者问”专栏 |
3.2 唯物史观 |
3.2.1 组织理论讲座 |
3.2.2 分享学习情况 |
3.2.3 开设“读者来信”专栏 |
3.3 批评与自我批评 |
3.3.1 登载工人自我检讨 |
3.3.2 开设“批评与建议”专栏 |
3.3.3 开设“小言论”专栏 |
3.4 爱国主义 |
3.4.1 发起爱国主义捐献运动 |
3.4.2 组织爱国主义劳动竞赛 |
3.4.3 结合纪念日进行爱国教育 |
3.5 阶级斗争 |
3.5.1 开设“思想漫谈”专栏 |
3.5.2 组织“谁养活谁”讨论 |
3.5.3 组织“怎样对待资产阶级”讨论 |
第4章 《工人日报》理论通俗化报道的基本特点 |
4.1 版面新颖活泼 |
4.1.1 版面形式丰富多样 |
4.1.2 广告版面重点突出 |
4.1.3 编排注重分类连载 |
4.2 中心任务与群众意愿结合 |
4.2.1 紧扣中心任务 |
4.2.2 密切联系群众 |
4.2.3 注重典型示范 |
4.3 语言表达生动有趣 |
4.3.1 直接表达与间接表达结合 |
4.3.2 理论话语与生活语言融合 |
4.3.3 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 |
第5章 《工人日报》理论通俗化报道的当代启示 |
5.1 坚持以党性原则引导理论通俗化 |
5.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通俗化 |
5.3 坚持聚焦实际问题的理论通俗化 |
5.4 坚持以理论通俗化促进理论大众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6)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研究 ——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文献概述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方法 |
(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
(三)跨学科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背景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原因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原因 |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及过程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社会民众的心态 |
(一)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的心态 |
(二)工矿企业工人的心态 |
(三)私营工商业者的心态 |
第二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主要领域的宣传教育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农村的宣传教育 |
(一)建国初北京市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概况 |
(二)对农村党团员和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工矿企业的宣传教育 |
(一)对工人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对工人宣传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 |
(三)对工人宣传教育的效果 |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在私营工商业的宣传教育 |
(一)从资产阶级上层开始的宣传教育 |
(二)公私合营阶段对资本家的宣传教育 |
(三)公私合营后对资本家的宣传教育 |
第三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主要形式 |
一、报纸书籍的宣传 |
(一)报纸的宣传 |
(二)相关书籍刊物的出版发行 |
二、广播电台的宣传 |
(一)过渡时期广播收音系统的建立 |
(二)广播对“一化三改”的宣传 |
三、其它的宣传形式 |
(一)树立典型 |
(二)通过各种文艺形式进行宣传 |
(三)回忆对比算账的方法 |
第四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组织保障 |
一、党的宣传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
(一)健全各级党委宣传机构 |
(二)建立党的宣传网 |
二、党群组织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一)过渡时期党组织建设的加强 |
(二)工、青、妇群众组织在宣传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三)党员干部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
第五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基本经验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主要教训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现实启示 |
(一)把握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权,提高党的宣传能力 |
(二)宣传工作要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注重满足宣传对象的现实利益 |
(三)宣传工作要坚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7)舒巧 门文元舞剧创作风格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既往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及其范围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舒巧、门文元的成长背景阐释 |
第一节 革命战火中锻造的精神底色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文艺工作 |
一、新中国第一个舞蹈学习班的学员——舒巧 |
(一)崔承喜艺术观的影响 |
(二)第一个小型舞蹈作品《剑舞》 |
(三)在《小刀会》《鱼美人》之争中开启舞剧探索之路 |
二、部队中艰苦奋斗的“蜡头”精神——门文元 |
(一)部队基层生活的滋养 |
(二)自觉响应“向传统和民间舞蹈学习”的号召 |
(三)被舞蹈界所瞩目的《金山战鼓》 |
三、探索舞剧民族形式的时代需求 |
小结 |
第二章 舒巧、门文元的舞剧创作环境探究 |
第一节 上海、沈阳相异的舞蹈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八十年代香港的舞剧创作环境 |
一、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制的管理运营机制 |
二、由“票房”“舞评”形成的监督机制 |
三、在港期间舒巧独立自主的创作状态 |
四、因爱舞蹈而舞蹈的“兴趣说” |
第三节 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初中国(内地)的舞剧创作环境 |
一、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创作指向 |
二、从“动态建构”到“精神寻根”的主题嬗变 |
三、门文元成就“小团造大戏”的创作神话 |
小结 |
第三章 舒巧、门文元的舞剧作品比较分析 |
第一节 舞剧创作题材选择的比较 |
一、关于舞剧创作题材的选择 |
(一)舒巧在多种题材中实现对“人”的深沉注视 |
(二)门文元在选材中完成“救国”主题的书写 |
二、关于舞剧台本的改编体裁 |
(一)舒巧从小说文本着手重构舞剧 |
(二)门文元重塑影视经典的舞剧创作 |
小结 |
第二节 舞剧形象塑造的比较 |
一、舒巧舞剧作品的形象塑造 |
(一)心理型人物观带来揭示性情节的构成 |
(二)开放性的人物结构 |
(三)写意风格的追求与直描手法的运用 |
(四)在限制中完成人物独特的形象塑造 |
(五)对女性情感话题的关注与转变 |
二、门文元舞剧作品的形象塑造 |
(一)行动型人物观派生出解决性情节的构架 |
(二)锁闭性的人物结构 |
(三)蕴藏着戏剧冲突的人物关系设置 |
(四)战争背景与悲情氛围成为塑造英雄的语境 |
(五)英雄主义精神的共同指向 |
小结 |
第三节 舞剧创作语言特性的比较 |
一、舒巧舞剧创作语言的特性 |
(一)“因情立体”的语言生成 |
(二)结构铺排中蕴含的言语效能 |
(三)以群舞来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 |
(四)“双人舞”成为舞剧叙述的关键元素 |
(五)对动作语汇的大胆创新 |
二、门文元舞剧创作语言的特性 |
(一)以推动情节发展为目的的结构骨架 |
(二)强调本体形式美的语言铺排 |
(三)把握传统的稳定性与流变性 |
(四)建构视觉符号的话语系统 |
(五)利用舞台综合技术来营造舞剧视觉效果 |
小结 |
第四章 舒巧、门文元的舞剧创作理念比较 |
第一节 为何创作——“开创”与“守望” |
一、舒巧的开创探索 |
二、门文元的守望担当 |
小结 |
第二节 怎样创作——(一)传统舞蹈表演形式的接续与发展 |
一、以开放的态度运用传统舞蹈动作素材库 |
二、以发展的眼光接续传统舞蹈表演程式 |
小结 |
第三节 怎样创作——(二)音乐和舞蹈是舞剧形象塑造的左、右手 |
一、尊重音乐自身的创作规律 |
二、突破“音乐长度表”的常规模式 |
三、从《鱼美人》《黄土地》中获得的启示 |
小结 |
第四节 为谁创作——寻求舞剧创作的人民性 |
一、舒巧强调沉浸于社会来了解人们关心的问题 |
二、门文元在舞剧创作上“抓住观众”的努力 |
三、吴晓邦的启示 |
小结 |
结语:中国舞剧创作个案对比研究的意义与启迪 |
附录一 :舒巧重要作品创作年表 |
附录二 :门文元重要作品创作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致谢 |
(8)《职业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职业生活》概述 |
第一节 创刊背景和经过 |
一、创刊背景 |
二、创刊经过 |
第二节 栏目设置与主要经济来源 |
一、栏目设置 |
二、主要经济来源 |
第二章 《职业生活》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对国内外局势的报道 |
一、国内局势 |
二、国际局势 |
第二节 对上海职工生活的报道 |
一、职工的日常工作 |
二、职工的食与住 |
三、职工的休闲娱乐 |
第三节 对上海职工教育的报道 |
一、职工的职业教育 |
二、职工的文化教育 |
三、职工的品德教育 |
第四节 对上海职工运动的报道 |
一、劳资纠纷 |
二、对抗日救亡运动的报道 |
三、对职业妇女争取平等的报道 |
第三章 《职业生活》的特点和作用 |
第一节 《职业生活》的特点 |
一、鲜明的时代特征 |
二、与读者互动性强 |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
第二节 《职业生活》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9)杨绛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0.2 研究现状概述 |
0.3 选题的创新之处及价值 |
1 杨绛文学批评的理念 |
1.1 “关于小说”——有“目的”的批评 |
1.2 以批评呈现“真实” |
1.2.1 坚守“自我的本真” |
1.2.2 挖掘“艺术的真谛” |
2 杨绛文学批评的主观性情 |
2.1 “和光同尘”的批评之道 |
2.2 注入“痴气”的批评气质 |
2.3 “了解与欣赏”的批评态度 |
3 杨绛文学批评的具体表征 |
3.1 批评的“尽量收受” |
3.1.1 批评视域:“取法经典,融贯中西” |
3.1.2 批评方法:“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 |
3.1.3 批评的自觉:内容与形式的延续性 |
3.2 批评与其创作、翻译的有机交织 |
3.2.1 批评·创作·翻译的交集——喜剧性 |
3.2.2 批评对创作的影响 |
3.2.3 批评是对翻译工作的延续 |
3.3 漫谈式批评文体 |
3.3.1 多样化的文本形式 |
3.3.2 雅俗共赏的语体境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工商界朋友们的喉舌 ——《申报·业余周刊》研究(193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申报》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近代上海职工群体的研究 |
三、目前研究之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申报·业余周刊》的创刊缘起 |
第一节 30年代的上海工商业及职工群体 |
一、上海工商业在艰难中发展 |
二、上海普通工商业职工的生活状况与文化素养 |
第二节 30年代的媒介生态与《申报》的发展困境 |
一、国民党政府对舆论的钳制与新闻界的抗争 |
二、《申报》的发展困境 |
第三节《业余周刊》的创办 |
一、《业余周刊》的创办及其宗旨 |
二、《业余周刊》的主持人与作者群体 |
三、《业余周刊》的主要内容和栏目设置 |
第二章 "平民的微声":职工读者的言说和表达 |
第一节 声张就业权利,讨论职场文化 |
一、失业的恐怖和就业权利的声张 |
二、职场文化的讨论 |
第二节 描绘女性职业图景,呼吁妇女解放 |
一、走出家庭的职业妇女 |
二、职业女性的不同生活图景 |
三、女性解放的讨论 |
第三节 关注抗日时局,积极建言献策 |
一、抗日救亡,从我做起 |
二、评论国货困境,关心民族经济发展 |
三、评议中日局势 |
第四节 渴求接受教育,讨论业余生活 |
一、诉说对接受教育的渴望 |
二、表达对业余生活的看法 |
第三章 "时代的责任":《申报·业余周刊》编者的教育和引导 |
第一节 业余教育:介绍国内外时局和各类文化知识 |
一、介绍国内外时局 |
二、介绍各类文化知识 |
三、知识型文章的特点 |
第二节 言论引导:"业余漫谈"专栏的发声 |
一、倡导民众关注时事 |
二、呼吁各方参与救亡图存 |
三、鼓励读者改善自身境遇 |
第四章 《申报·业余周刊》的价值分析 |
第一节 《申报》进行业务革新的尝试 |
一、独树一帜的宗旨及内容 |
二、平民化的编辑策略 |
第二节 《申报》发展社会教育的努力 |
一、业余修学的鼓动者 |
二、知识传播的实践者 |
三、《业余周刊》与《申报》一馆两校的密切关系 |
第三节 《申报》呼吁抗日救亡的阵地 |
一、从大声疾呼到难觅踪迹 |
二、转变的原因试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业余时间”漫谈(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京白局的改造[J]. 黎心竹.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1(06)
- [2]近代企业管理与日常生活中职员的报刊阅读——以浙江兴业银行为个案[J]. 操瑞青. 新闻大学, 2021(09)
-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纺织工会研究(1949-1956)[D]. 张意宁.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赵沨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四观”[D]. 李丹蓝. 河南大学, 2020(02)
- [5]《工人日报》的理论通俗化报道研究(1949-1952)[D]. 张钰环.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0)
- [6]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研究 ——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D]. 邱蕊.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舒巧 门文元舞剧创作风格比较研究[D]. 侯文靖.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职业生活》研究[D]. 董云. 湘潭大学, 2019(02)
- [9]杨绛文学批评研究[D]. 贺莉莉. 辽宁大学, 2019(01)
- [10]工商界朋友们的喉舌 ——《申报·业余周刊》研究(1932-1937)[D]. 汪庆. 安徽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