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办国社联合企业,加快秦巴山区建设的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瑞[1](1980)在《试办国社联合企业,加快秦巴山区建设的意见》文中研究表明 一、秦巴山区的概况秦岭、巴山位于陕西省南部,全区共有28个县,人口786万人,土地总面积一亿多万亩,占陕西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耕地面积只有一千一百多万亩,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地特征。耕地大都是土质贫瘠的"挂牌"山坡地,耕作技术落后,农业产量很低,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全区140个公社,很多公社没有公路,青壮年中几乎一半人是文盲,地方病患
易新涛[2](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岳健[3](2019)在《旅游扶贫战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绩效评价与增效机制创新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指出扶贫减贫是世界级难题。中国作为世界上贫困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在改革开放40年中已经成功减少7亿多贫困人口,为世界扶贫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中国扶贫减贫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将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旅游扶贫被世界公认为是一种产业式、造血式、持续式的扶贫方式,其带动能力强、经营成本小、持续脱贫效果好,已成为中国扶贫开发的重要领域。四川是贫困人口居多的主要省份之一,也是旅游大省,为了发挥旅游扶贫的重要作用,四川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旅游扶贫的重要载体,2016年专门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的指导意见》。然而,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究竟是否承担起重要作用,达到预期效果,还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推动完善,值得关注研究。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效果的评价研究,在明确其减贫绩效作用基础上,就如何完善增效机制,推动其更好地发挥出减贫增效功能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全文共七章,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描述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旅游扶贫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文献开展归纳整理,总结了国内外的分析现状;概括提出了文章的内容和方法,提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和技术路线图。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一是阐述了本文论及的相关重要概念,包括旅游扶贫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概念;二是给出了本文研究所需的四个理论基础,即合作型反贫困理论、内源式发展理论、参与式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三章,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的历程。主要阐述了四川省的贫困概况、四川省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的主要阶段。第四章,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绩效评价体系。关键内容是构建AHP层次分析法理论模型,一是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指标选取依据是主要内容;二是判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绩效评价指标权重,主要内容有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数据处理。第五章,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绩效实例分析。本章的内容是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挑选的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减贫绩效开展实证分析,第一,描述样本选取依据及其代表性,以及选取的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概况;第二,对所选择的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绩效进行综合分析;第三,透过前面的绩效评价分析,总结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过程中的积极发展和存在的问题。第六章,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的增效机制。通过对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效果的综合评述,分析得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个性问题;下一步,按照发觉的问题和地域实际情况,从转变观念、创新制度保障、优化金融服务、规范组织运行四个方面提出增效机制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总结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参与旅游扶贫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接着对标问题结合地域特征给出可行的增效机制建议。同时,分析总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还有什么样的问题值得全面深入地探究。
邓雅雯[4](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精准脱贫理论及其广东实践》文中指出贫困问题一直阻碍着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难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扶贫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为贫困人口创造优越的发展条件,真真切切为人民谋幸福。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深入全国贫困地区调研,全面掌握我国的贫困状况,在实践中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对全世界和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中华民族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脱贫攻坚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必须全面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国的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全面脱贫攻坚冲刺阶段,需要啃硬骨头,攻坚拔寨,采取更加全面、更加精准的脱贫措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作为中国的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这与其迅速发展的经济情况严重不符。截至2018年底,广东仍有二十多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极其繁重。习近平在2018年10月视察广东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如何加快广东脱贫攻坚的步伐,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分析广东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结合广东扶贫实践,运用习近平新时代精准脱贫理论,为引领广东脱贫攻坚提出新举措,也尝试为全国各地提供可复制推广的脱贫经验。
刘春朝[5](2013)在《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城市社区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和居民教育需求的多样化,迫切需要方便灵活、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服务。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社区学院很好地满足了这种需求。同时,在我国作为终身学习和社区教育重要载体的社区学院,正肩负着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历史重任以及加快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使命,日益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被赋予更多的期望和责任。社区学院在我国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社区学院相比,我国社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存在着较多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问题。以终身学习视角系统研究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课题利用质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对我国社区学院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社区学院研究文献,并在明晰相关概念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界定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内涵:我国社区学院是以专科教育为主,集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于一体,具有职业性、社区性和综合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剖析了目前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现状和价值诉求,在对比国外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外部定位、内部定位及其定位的指导思想。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焦点团体讨论等实证研究,提炼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作为社区学院研究的结论和对策建议,提出了政府宏观引导、社区具体推动、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企业倾力支持和学院自主建设的社区学院发展的“五元驱动”思路,构建了以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为核心支撑的社区学院发展模式。
刘牧[6](2016)在《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除贫困,自古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不断创新体制、强化手段、完善政策,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贫困特征的变化趋势分阶段提出了农村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建立了消除农村贫困的制度框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将农村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进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随着扶贫进程的演进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推动力量、以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主要途径,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普惠性“三农”政策与特惠性扶贫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的中国特色农村扶贫开发道路。在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以及一系列公平发展政策与国家专项扶贫开发计划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6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使我国成为了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并取得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的集中在分配问题、人力资本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战略的高度研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仍然是理论界的欠缺。本文采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文献综述、系统分析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系统化地梳理、概括及总结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及其实践经验,并以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对扶贫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具有实践导向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做出贡献。论文包括如下八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共分四个部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形成与发展。本章从三个角度分析和梳理了支撑战略体系的理论基础。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贫困理论;国际社会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理论。以国家扶贫政策为依据,以纲要性扶贫文件为蓝本,将扶贫开发战略从形成、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并将此作为战略的实践基础。第三章,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本章从坚持精准扶贫方略、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第四章,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指导方针。本章着重分析了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的开发式专项扶贫方针,并从制度动因和制度进展的角度分析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一“兜底性”制度安排。第五章,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本章以纲领性文件为依据,将当代农村扶贫开发战略分成五个阶段,并以阶段为节点分别分析了这几个阶段提出的解决基本温饱问题、扩大温饱成果、全面解决温饱问题、巩固温饱并改善条件、稳定生存并保障发展的战略目标。将贫困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战略的重点区域,分别从区域贫困的现状和扶贫开发工作的进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措施。本章对扶贫战略的经验进行总结,从中凝练出四点支撑战略发展的重要措施,即坚持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扶贫相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普惠性农村政策相结合。第七章,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保证。本章从适时调整扶贫开发瞄准机制、改革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机制、完善扶贫开发统计与监测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了促使战略形成、发展以及取得卓越成果的重要保证。第八章,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实践导向。本章认为,扶贫开发战略的政策逻辑导向一直是将绝对贫困作为扶贫的标准,并且将此标准置于了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的根本目标之中。以此为理念的政策导向成功的指导了中国扶贫,并且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从农村返贫率的不断升高以及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来看,单纯追求绝对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的扶贫理念并未实现脱贫效果的持续性以及发展的均衡性。因此,本章提出要以发展和相对的角度重新审视贫困,并将注重贫困脆弱性、注重相对贫困、注重绿色减贫、注重教育公平四个方面视为实现减贫效果的稳定性、发展的共享性、贫困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公平的发展机会的逻辑起点,并希望将这些本应得到重视的减贫理念转化成扶贫政策和措施,融入到扶贫开发的战略之中。
涂俊[7](2017)在《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正值城市化发展重要时期,面临农业现代化转型及后工业化发展之际,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农耕时代流行的传统庙会及其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庙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呈现两极分化状态:一是过度利用和开发带来的原生态的缺失,造成社群文化基因断裂;一是让位于市场经济使庙会的场所空间不被重视而面临消亡,文化多样性由此消失,文化的生态平衡将被打破。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传统村落环境中,长期以农业社会生活为背景的庙会文化环境也遭到人为破坏,同时对以庙会为载体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研究与探索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任务。本论文以此为目标,通过综述形式从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方向对庙会及其相关理论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汲取庙会文化发展脉络,分析和定位研究方向及范畴;首先从庙会的起源和发展、价值观念、庙会文化功能等几方面综合分析阐述庙会的历史演进与空间发展脉络;其次运用交叉学科理论分析庙会文化生态关系及其生态适应,宏观上把脉庙会与人居环境关系,解析庙会宗教空间的环境意象与活动空间场所精神;第三分析庙会空间形态的要素关系,从物质与非物质空间要素解析庙会空间环境,再从空间结构与功能深入分析,功能空间如何更好地为庙会活动服务;第四,庙会传承和发展问题。面对城镇化发展引发对当代庙会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利用庙会空间形态来传承其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空间,留住城市与乡村的文脉肌理、传承民间的记忆。因此,论文共同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庙会文化的历史演进历程2.文化生态环境与场所精神构筑3.庙会空间形态要素关系及构成4.庙会空间组合与环境和谐设计5.庙会空间功能如何服务人群需要6.建筑空间意象与历史文脉继承7.庙会文化空间价值取向及价值标准8.陕西庙会传承与发展方向9.庙会文化空间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为了更好的解决以上几个问题,文章将在整体上对庙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进行梳理,通过庙会空间结构、组合、功能空间设计的实证分析,对庙会空间环境与形态进行深层分析,寻找庙会活动空间功能的优化设计思路,以完善城乡公共空间体系,揭示传统庙会环境对当前城乡建设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希望本研究能够使传统庙会在新时期建设中寻找更适宜的发展,以期促进庙会文化的持久传承。
于德[8](2019)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贫困问题是一个历史性命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古今中外、东西南北,概莫能外。反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和共同任务;消除贫困,始终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和美好愿望。中国作为世界大家庭一员,是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也是贫困人口规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反贫困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高度关注、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的大事要事难事,也是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在长期反贫困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中,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调整反贫困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反贫困新模式,逐步加大反贫困投入力度,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彰显制度体制优势、减贫脱贫成效明显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得累计近7亿人口实现减贫脱贫并即将建成惠及近14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世界公认的反贫困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从治国理政的政治高度突出扶贫工作,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高度落实扶贫工作,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高度推进扶贫工作,鲜明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督战,通过一系列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工作要求等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精准扶贫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形成了思想深邃、逻辑缜密、体系严整、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开展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南和行动指针。鉴于此,本文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主题,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视角,对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反贫困理论,深入开展研究,系统进行总结,不断丰富完善,以彰显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内生性、系统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因而本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5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背景、贫困相关核心概念梳理、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重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和哲学维度”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具有强烈的内生性、系统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实践性,这既归因于其对古今中外反贫困思想理论的借鉴、继承、创新和发展,也归功于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长期实践积累和其他国家地区反贫困政策措施的重要启示,更源于这一思想内在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基本观点和思维方法,具有着深刻的哲学维度,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光芒。第二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以2013年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为逻辑起点,逐步展开为“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七个强化”等扶贫开发基本方略,具体细化为一系列精准扶贫配套政策措施,工作落实为一个个精准扶贫重要时间节点安排和目标任务要求,全面展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刻思考、精深谋划和强力推动,赋予了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的鲜明内涵和主要特征。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中涵盖的精准扶贫、内源式扶贫、合力扶贫、制度扶贫等理念思路,科学回答了扶贫工作实践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大现实问题,全面把握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主要特点,深刻揭示了我国贫困治理基本规律,深刻彰显出人民性、现实性、全面性、精准性和创新性等鲜明特征。第三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特点和理论创新”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我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指南,具有显著的实践特点和鲜明的理论特色。在实践特点方面,主要包括“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从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认识精准扶贫、“大农业大农合大农政”——从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趋势实施精准扶贫、“一二三产融合”——从现代化经济规律的现实要求推进精准扶贫、“小康路上一个都能少”——从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对待精准扶贫、“五级书记抓扶贫”——从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落实精准扶贫;在理论创新方面,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彰显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农民合作化思想、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深化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第四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新命题”部分。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引的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在理论上实现了创新性新发展、在实践上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但与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和人民的期待而言,仍面临诸多新难题新任务新要求,这也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未来要解决的时代新命题。主要包括研究宣传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深化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精准对接脱贫攻坚新问题、完善针对性解决方案,系统谋划未来新课题、拓展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等三个主要方面,因而2020后的精准扶贫工作必须树立新理念、推出新举措、开拓新局面。第五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展什么样的扶贫开发工作、怎样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发展、是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指导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思想宣言,必将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进一步深化人民利益至上执政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指引下,中国政府在贫困治理实践中,建立健全和丰富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多方协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贫困治理体系。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历经脱贫攻坚工作实践的全面系统检验淬炼,取得了贫困治理的开创性、历史性伟大成就,为世界反贫困战略、国际减贫脱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发挥了中国作用。结语部分对本课题论文进行了简明、扼要、系统的梳理总结,概要阐述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生成发展逻辑、理论实践特点、鲜明时代价值和重要研究意义,并前瞻性展望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发展动态。
周新年[9](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黄渊基[10](2017)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有人类以来,就有贫困和反贫困。贫困现象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相伴而生、相伴而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不断和贫困作斗争,不断丰裕自身物质生活、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过程。我们看到,世界反贫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仍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中国扶贫开发成绩斐然,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但离目标还有差距,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对反贫困作用很大,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开展旅游扶贫,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丰富旅游扶贫理论成果,并为旅游扶贫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世界反贫困的时空背景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首先,通过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建模实证分析,论证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其次,总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特别是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选取湖南省武陵山片区部分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生命周期模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国内外旅游扶贫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解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类型及其创新,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及其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既丰富旅游学和反贫困理论研究,也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旅游扶贫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研究表明,发展旅游业能够有效降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从整体上看,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发展战略定位不准,旅游设施建设不力,产品业态创新不够,资金筹措来源不广,宣传营销意识不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人力资源能力不足,配套服务水平不高,贫困人口识别不准,脱贫帮扶措施不实,精准管理工作不细,扶贫腐败监管不易,贫困人口参与不畅,贫困人口受益不多等;旅游扶贫模式分类有多种角度,如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角度、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角度、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角度、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角度、旅游者需求角度等,未来应整合各类模式进行综合创新和系统应用;旅游扶贫的机制主要涉及动力机制、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保障机制及合作机制等,未来应进一步对各类机制进行优化整合和系统创新;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旅游扶贫战略规划、强化旅游扶贫设施建设、创新旅游扶贫业态产品、丰富旅游扶贫融资方式、加强旅游扶贫人才建设、实施精准旅游扶贫方略、健全贫困人口参与机制、完善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突出旅游扶贫政治保障。
二、试办国社联合企业,加快秦巴山区建设的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办国社联合企业,加快秦巴山区建设的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2)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框架 |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
2.2.2 农村公社理论 |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
2.4.1 民本思想 |
2.4.2 大同思想 |
2.4.3 均平思想 |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1.1 建设农田水利 |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
4.2.1 治理盐碱地 |
4.2.2 排涝减渍 |
4.2.3 治理水土流失 |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
4.3.2 兴办农村工业 |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
4.5.1 修筑农村公路 |
4.5.2 发展邮电事业 |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
5.4 农村职业教育 |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
7.2.1 农村社会优抚 |
7.2.2 灾荒赈济 |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
7.2.4 "五保户"供养 |
7.2.5 麻风病人救治 |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3)旅游扶贫战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绩效评价与增效机制创新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和技术路线图 |
1.4.1 创新之处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旅游扶贫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2.2 理论基础 |
2.2.1 合作型反贫困理论 |
2.2.2 内源式发展理论 |
2.2.3 参与式发展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的历程 |
3.1 四川省贫困概况 |
3.2 四川省旅游扶贫发展历程 |
3.3 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主要阶段 |
3.3.1 从萌芽到探索,自发式参与 |
3.3.2 从探索到兴盛,变革式参与 |
3.3.3 从兴盛到示范,创新式参与 |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4.1 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指标选取依据 |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1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4.2.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2.3 层次总排序及数据处理 |
第五章 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绩效实证分析 |
5.1 研究样本的选取 |
5.1.1 样本选取依据及其代表性 |
5.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概况 |
5.2 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绩效评价分析 |
5.2.1 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绩效得分状况 |
5.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绩效综合得分排行 |
5.3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过程中的积极发展 |
5.3.1 经营方式较为灵活 |
5.3.2 经营模式优化升级 |
5.3.3 经营理念转变进步 |
5.4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4.1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旅游扶贫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
5.4.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的个性问题 |
第六章 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的增效机制 |
6.1 强化思想认识,确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旅游扶贫中重要地位 |
6.1.1 合理赋权,建立政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扶贫模式 |
6.1.2 广泛宣传,倡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社员互助互惠的理念 |
6.1.3 创示范社,引导贫困农户主动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赢发展 |
6.2 创新制度保障,巩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平台 |
6.2.1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联结机制 |
6.2.2 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的激励机制 |
6.2.3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权利救济机制 |
6.3 优化金融服务,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的动力 |
6.3.1 拓宽融资渠道,强化扶持功能 |
6.3.2 创新金融产品,落实扶贫保障 |
6.4 规范组织运行,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旅游扶贫的能力 |
6.4.1 加强培训提升,建立人才队伍 |
6.4.2 创新经营方式,实施品牌战略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4)习近平新时代精准脱贫理论及其广东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脱贫理论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
2.1.2 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
2.2 毛泽东的反贫困理论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 |
2.3.1 邓小平的扶贫理论 |
2.3.2 江泽民的扶贫理论 |
2.3.3 胡锦涛的扶贫理论 |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脱贫理论的发展历程 |
3.1 习近平精准脱贫理论的萌芽 |
3.2 习近平精准脱贫理论的初步形成 |
3.3 习近平精准脱贫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脱贫理论的目标、内容和意义 |
4.1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脱贫理论的总体目标 |
4.1.1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
4.1.2 贫困村和贫困县全部摘除贫困帽 |
4.1.3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
4.2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脱贫理论的基本内容 |
4.2.1 “六个精准” |
4.2.2 “五个一批” |
4.2.3 “绣花”功夫 |
4.3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脱贫理论的重大意义 |
4.3.1 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4.3.2 有助于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
4.3.3 为世界的反贫困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第5章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脱贫理论在广东的实践 |
5.1 广东的扶贫历程 |
5.1.1 第一阶段:大力治山,治穷致富 |
5.1.2 第二阶段:整村推进,加快发展 |
5.1.3 第三阶段:综合扶贫,解决温饱 |
5.1.4 第四阶段:“双到”扶贫,靶向疗法 |
5.1.5 第五阶段:精准扶贫,脱贫攻坚 |
5.2 广东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5.2.1 产业结构单一 |
5.2.2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
5.2.3 贫困对象内生动力不足 |
5.2.4 责任落实不够到位 |
5.2.5 基层组织建设薄弱 |
5.3 广东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 |
5.3.1 制度因素 |
5.3.2 政策因素 |
5.3.3 社会因素 |
5.3.4 自然与区域因素 |
5.3.5 农村内在因素 |
5.4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脱贫理论引领广东脱贫攻坚 |
5.3.1 强化产业扶贫 |
5.3.2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5.3.3 激发贫困对象内生动力 |
5.3.4 强化考核监督机制 |
5.3.5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
后记 |
(5)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 概念界定 |
1.7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8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和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的现实需要 |
2.1 终身学习理念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 |
2.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价值诉求 |
2.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2.4 小结 |
3 中外社区学院发展的比较分析 |
3.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2 我国社区学院建立的主要类型 |
3.3 主要发达国家社区学院发展情况 |
3.4 经验和启示 |
3.5 小结 |
4 终身学习视角下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
4.1 我国社区学院定位存在的问题 |
4.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
4.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依据与原则 |
4.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构想 |
4.5 小结 |
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与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
5.1 访谈主要目的 |
5.2 访谈方案设计 |
5.3 访谈资料分析 |
5.4 测量量表的设计与测试 |
5.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
5.6 小结 |
6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
6.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提出的思路 |
6.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
6.3 小结 |
7 案例剖析 |
7.1 HZXS 社区学院分析 |
7.2 SHCN 社区学院分析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论文的局限性 |
8.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社区学院分布 |
附录2. 预试访谈提纲 |
附录3. 正式访谈提纲 |
附录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预试问卷 |
附录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正式问卷 |
附录6.访谈记录整理 |
附录7.HZXS 社区学院章程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形成发展 |
2.1 农村扶贫开发战略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 |
2.1.2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 |
2.1.3 国外反贫困理论 |
2.2 农村扶贫开发战略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
2.2.1 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形成 |
2.2.2 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发展 |
2.2.3 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完善 |
第3章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指导思想 |
3.1 坚持精准扶贫方略 |
3.1.1 精准扶贫方略的提出 |
3.1.2 精准扶贫方略的内涵 |
3.1.3 精准扶贫方略的要求与途径 |
3.1.4 精准扶贫方略的重要意义 |
3.2 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3.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
3.2.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趋势 |
3.3 注重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
3.3.1 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可行性 |
3.3.2 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新进展 |
3.4 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3.4.1 当前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 |
3.4.2 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是发展不平等的表现 |
3.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
3.4.4 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趋势 |
第4章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指导方针 |
4.1 坚持开发式专项计划扶贫 |
4.1.1 开发式专项计划扶贫的背景 |
4.1.2 开发式专项计划扶贫的必要性 |
4.1.3 开发式专项计划扶贫的内涵 |
4.2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4.2.1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动因 |
4.2.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进展 |
第5章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
5.1 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目标 |
5.1.1“七五”时期扶贫开发目标 |
5.1.2“八五”时期扶贫开发目标 |
5.1.3《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提出的目标 |
5.1.4《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目标 |
5.1.5《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目标 |
5.2 农村扶贫开发战略重点 |
5.2.1 贫困革命老区 |
5.2.2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
第6章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措施 |
6.1 开发式扶贫与低保制度相结合 |
6.1.1 开发式扶贫与低保制度相结合的必要性 |
6.1.2 开发式扶贫与低保制度相结合的内容 |
6.2 政府主导与社会扶贫相结合 |
6.2.1 政府主导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必要性 |
6.2.2 社会力量扶贫的主要模式及成效 |
6.3 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 |
6.3.1 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的政策背景 |
6.3.2 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的内在关联 |
6.4 扶贫开发与普惠性农村政策相结合 |
6.4.1 扶贫开发与普惠性农村政策相结合的意义 |
6.4.2 普惠性农村政策的内容 |
6.4.3 普惠性农村政策的成效 |
第7章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保证 |
7.1 适时调整扶贫开发瞄准机制 |
7.1.1 瞄准单元的调整 |
7.1.2 瞄准对象的调整 |
7.2 改革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机制 |
7.2.1 财政扶贫资金的内涵 |
7.2.2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政策的完善 |
7.3 完善扶贫开发统计与监测体系 |
7.3.1 建立贫困监测系统 |
7.3.2 监测对象内容不断细化 |
第8章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实践导向 |
8.1 注重贫困的脆弱性,实现减贫效果的稳定性 |
8.1.1 贫困的脆弱性 |
8.1.2 贫困脆弱性产生的原因 |
8.1.3 消除贫困脆弱性的措施 |
8.2 注重相对贫困问题,实现发展的共享性 |
8.2.1 相对贫困是农村贫困的主要存在形式 |
8.2.2 相对贫困产生的原因 |
8.2.3 解决相对贫困的措施 |
8.3 注重绿色扶贫,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
8.3.1 推进绿色扶贫的必要性 |
8.3.2 推进绿色扶贫的重要意义 |
8.3.3 推进绿色扶贫的措施 |
8.4 注重教育扶贫,实现发展机会的公平性 |
8.4.1 教育与反贫困的关系 |
8.4.2 实施特惠性教育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
1.1.1 问题提出 |
1.1.2 当前形势 |
1.1.3 庙会现状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进程 |
1.3 研究视角和内容 |
1.3.1 研究的理论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庙会文化空间及历史演进 |
2.1 庙会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2.1.1 萌芽期(原始社会时期) |
2.1.2 雏形期(夏商周时期) |
2.1.3 形成期(秦汉时期) |
2.1.4 发展期(三国两晋至唐) |
2.1.5 鼎盛期(宋至明清) |
2.2 宗教文化信仰与祭祀空间变化 |
2.2.1 原始宗教观念与祭礼场所 |
2.2.2 儒家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
2.2.3 道家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
2.2.4 佛教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
2.3 庙会综合功能与文化空间形成 |
2.3.1 文化传承功能 |
2.3.2 社会伦理功能 |
2.3.3 经济运营功能 |
2.3.4 文化空间形成 |
本章小结 |
3 庙会空间环境与生态适应性分析 |
3.1“人居环境学”视野下的庙会空间关系 |
3.1.1 庙会空间环境与人居环境各要素关系 |
3.1.2 庙会空间形态与人居环境系统关系 |
3.2 庙会生态适应性及影响因子 |
3.2.1 综合环境与庙会区域的划分 |
3.2.2 自然环境对庙会类型的影响 |
3.2.3 地理分布与庙会系列的构成 |
3.2.4 农耕节气对庙会周期的影响 |
3.2.5 社会转型与庙会文化模式 |
3.2.6 产业结构与庙会经济模式 |
3.3 庙会宗教空间的环境意象 |
3.3.1 宇宙生态观念 |
3.3.2 天人合一思想 |
3.4 庙会活动空间的场所精神 |
3.4.1 宗教仪式与大众心理 |
3.4.2 农业习俗与农业生活 |
3.4.3 场所传说与诉求关系 |
3.4.4 娱乐文化与狂欢精神 |
本章小结 |
4 庙会空间形态的综合构架 |
4.1 要素分析 |
4.1.1 要素构成 |
4.1.2 要素转化 |
4.2 庙会的自然环境 |
4.2.1 寺庙选址环境 |
4.2.2 庙会分布环境 |
4.3 庙会的人工环境 |
4.3.1 宗教建筑的空间关系 |
4.3.2 庙会环境与聚落关系 |
4.4 庙会的时空环境 |
4.4.1 共时性庙会环境 |
4.4.2 历时性庙会环境 |
4.5 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系要素 |
4.5.1 向往自然的价值取向 |
4.5.2 追求人文环境的价值取向 |
4.5.3 庙会文化空间的价值体系要素 |
本章小结 |
5 陕西地区庙会空间结构与功能 |
5.1 宗教活动空间构成 |
5.1.1 宗教祭拜行为空间 |
5.1.2 寺庙建筑庭院空间营建 |
5.2 世俗活动空间构成 |
5.2.1 庙前区开放空间 |
5.2.2 街道及派生空间 |
5.2.3 广场与街道空间 |
5.3 空间规模与功能组合 |
5.3.1 空间规模组合形式 |
5.3.2 功能空间组合形式 |
5.3.3 功能空间的时空组合 |
本章小结 |
6 陕西庙会空间功能布局分析 |
6.1 空间行为与功能 |
6.1.1 庙会的空间行为分析 |
6.1.2 庙会活动行为调查分析 |
6.1.3 公共空间的功能调查分析 |
6.2 空间划分与功能 |
6.2.1 娱乐(观演)空间环境分析 |
6.2.2 休闲空间环境分析 |
6.2.3 商业空间环境分析 |
6.2.4 空间功能布局要求 |
6.3 空间优化与设计 |
6.3.1 休闲娱乐空间优化与设计 |
6.3.2 商业空间功能优化与设计 |
6.3.3 庙会空间发展的设计原则 |
6.3.4 新型庙会空间营建模式 |
本章小结 |
7 当代陕西庙会文化空间传承与发展 |
7.1 陕西庙会文化空间现状分析 |
7.1.1 陕西庙会文化空间特征 |
7.1.2 陕西庙会案例分析 |
7.2 陕西庙会文化遗产资源与保护 |
7.2.1 庙会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
7.2.2 庙会与历史环境的保护 |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论文的要点 |
8.2 结论:庙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问题 |
8.2.1 文化遗产保护级别和内容 |
8.2.2 新型庙会空间环境营建模式 |
8.2.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庙会发展 |
8.3 展望:庙会研究对乡村建设理论的支持 |
8.3.1 庙会文化生态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
8.3.2 庙会文化空间对特色小镇的影响 |
8.3.3 庙会资源整合对当地文化软实力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相关成果 |
(8)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背景 |
三、贫困相关核心概念梳理 |
四、研究意义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六、研究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七、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和哲学维度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精准扶贫思想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贫困问题研究 |
二、精准扶贫思想之源—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反贫困思想 |
三、精准扶贫思想之根—中华传统文化扶危济困价值理念 |
四、精准扶贫思想之鉴—西方反贫困理论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现实基础 |
一、习近平个人实践经历 |
二、中国特色扶贫道路 |
三、世界反贫困探索 |
四、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现实需求 |
第三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维度 |
一、从发展传承性审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逻辑 |
二、从人民主体性审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逻辑 |
三、从联系普遍性审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整体逻辑 |
第二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涵 |
一、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
二、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 |
三、精准扶贫的基本原则 |
四、精准扶贫的策略方法 |
五、精准扶贫的运行机制 |
六、精准扶贫的组织保障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鲜明特征 |
一、彰显人民性 |
二、注重现实性 |
三、体现全面性 |
四、强化精准性 |
五、富有创新性 |
第三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特点和理论创新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特点 |
一、“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从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认识精准扶贫 |
二、“大农业大农合大农政”—从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趋势实施精准扶贫 |
三、“一二三产融合”—从现代化经济规律的现实要求推进精准扶贫 |
四、“小康路上一个都能少”—从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对待精准扶贫 |
五、“五级书记抓扶贫”—从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落实精准扶贫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创新 |
一、彰显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 |
二、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农民合作化思想 |
三、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四、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 |
五、深化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
第四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新命题 |
第一节 着力解决精准扶贫新命题 |
一、研究宣传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深化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
二、精准对接脱贫攻坚新问题,完善针对性解决方案 |
三、系统谋划未来新课题,拓展中国特色扶贫道路 |
第二节 树立践行精准扶贫新理念 |
一、注重创新引领,激发人才科技发展动力 |
二、注重协调引领,形成有机联动发展态势 |
三、注重绿色引领,彰显生态文明发展方向 |
四、注重开放引领,构建内外连通发展格局 |
五、注重共享引领,打造全体共有发展平台 |
第三节 推出完善精准扶贫新举措 |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二、建立健全反贫困保障体系 |
三、强化教育反贫困战略地位 |
第五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中国特色“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发展 |
四、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指导思想 |
五、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思想宣言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价值 |
一、深化人民利益至上执政理念 |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促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四、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第三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世界意义 |
一、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贫困治理提供理论借鉴 |
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贫困治理提供路径模式 |
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贫困治理提供支持帮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重要文献 |
二、研究专著 |
三、中文期刊 |
四、外文期刊 |
五、网页资料 |
六、报纸 |
七、硕博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9)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的范畴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
1.3.5 权力 |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
1.5 研究思路、方法 |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
1.6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
2.1.5 小结 |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
2.2.5 小结 |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
2.3.3 小结 |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
3.1.3 小结 |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
3.2.5 小结 |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
3.4.1 岛洲型聚落 |
3.4.2 沙洲型聚落 |
3.4.3 新沙洲型聚落 |
3.4.4 小结 |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
3.5.3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
4.4.6 小结 |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
4.5.3 顺德社的类型 |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
6.3.1 城郭型墟市 |
6.3.2 乡村传统墟市 |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
6.3.4 小结 |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
7.1.1 顺德区划沿革 |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
7.5 本章小结 |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
8.4.1 工业化 |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
9.3.1 理论总结 |
9.3.2 余论 |
附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地方志 |
二、史书、古籍、史料 |
三、族谱、碑刻 |
四、中文专著、中译著作 |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
六、外文文献 |
七、其它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技术路线 |
2 旅游扶贫的理论分析 |
2.1 旅游扶贫相关概念厘清 |
2.2 旅游扶贫的理论基础 |
2.3 旅游扶贫的扶贫机理和减贫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 |
3.1 引言 |
3.2 旅游业发展对居民减贫的影响机理 |
3.3 模型构建 |
3.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3.5 相关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4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
4.1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情况及旅游资源状况 |
4.2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及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
4.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效率评价——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为例 |
5.1 引言 |
5.2 案例区概况 |
5.3 影响旅游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 |
5.4 两阶段DEA评价模型构建 |
5.5 DEA实证及生命周期分析 |
5.6 基本结论及进一步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旅游扶贫的国内外探索及经验 |
6.1 国外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
6.2 国内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
6.3 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经验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7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解析 |
7.1 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2 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3 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4 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5 旅游者需求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6 本章小结 |
8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优化 |
8.1 旅游扶贫动力机制及其优化 |
8.2 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及其优化 |
8.3 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及其优化 |
8.4 旅游扶贫绩效评估机制及其优化 |
8.5 旅游扶贫保障机制及其优化 |
8.6 旅游扶贫合作机制及其优化 |
8.7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政策建议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学术成果 |
四、试办国社联合企业,加快秦巴山区建设的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试办国社联合企业,加快秦巴山区建设的意见[J]. 杨文瑞. 林业经济, 1980(04)
- [2]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3]旅游扶贫战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绩效评价与增效机制创新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岳健.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4]习近平新时代精准脱贫理论及其广东实践[D]. 邓雅雯.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9(01)
- [5]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D]. 刘春朝. 中国矿业大学, 2013(12)
- [6]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D]. 刘牧. 吉林大学, 2016(08)
- [7]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D]. 涂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8]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D]. 于德.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10]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D]. 黄渊基.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