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主要栏目介绍

本刊主要栏目介绍

一、本刊主要栏目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罗融融[1](2014)在《《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文中认为《中国国家地理》作为科学传播的一个标志性范本,在创刊60余年的媒介实践中,历经了从重“信息”、轻“互动”的教导公众式的“科普杂志”到强调互动模型、“知”和“质疑”并举的“科学传媒”的演变与递嬗,在传播上凸显“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文化上着意于全方位自塑国家形象与打造国家名片,在效果上实现了视觉满足与深度阅读的对接,成为国民想象国家、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国家级大刊”深切的人文关怀。基于当前学界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研究还停留在业务论、经验论、视觉论等单向维度的阶段,本文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到2013年的全部期刊为研究对象,重点运用媒介地理学、经济学、传播学、视觉文化学等跨学科理论,以纵向到横向、宏观到微观、动态到静态的研究视角对638期第一手原始资料进行文本解读,对其办刊发展、模式转型、风格形塑、媒介呈现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的互动勾连,从而破解《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不同时期的办刊特点及其内在文化机理与传播样态。本文具体内容如下:在办刊历史部分,通过剖析时代变迁与杂志兴衰的关系,本文提出,《中国国家地理》60余年办刊历程的起承转合可分为初创期、低迷期、复兴期、转型期,杂志兴衰无一不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但也呈现出从较强的政治性到科学传播的自主性,从广博的时代性到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从单一向度的科学性到多元文化的人文性。正因如此,《中国国家地理》演进成为专业性、人文性、艺术性兼具、受众目标明确、定位精准的科学期刊。在办刊实践部分,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在较长时间跨度的办刊历程中、在几经停刊与发行量低迷等若干重要关键节点上的实践与探索。该杂志立足于科学传播、植根自然地理、弘扬人文精神,本章在深入梳理了《中国国家地理》与时代思潮、办刊主体、媒介技术及受众的密切关系之后,指出《中国国家地理》在视觉性、典藏性、差异性上形成了稳定的杂志风格,从而获得广泛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在传播样态层面,本文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观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的媒介呈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从1998年以来走向成熟,实现了内容与载体的对接、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文本呈现和受众需求的对接、地理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对接,其独具的集中呈现、深度解读、科学引领、对比拷问、创新视界等传播样态,是《中国国家地理》能让受众产生阅读惯性的最本质要素,这一要素也使其成为同类型期刊中的翘楚。本文认为,《中国国家地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艺术的传播,其通过精神生产实践,对地理空间进行了再叙事、再想象、再隐喻、再塑造,赋予真实景观以新的意义,创造生成出符号化的文化表征空间,完成了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其本质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自我确证和传达人类情感的虚拟世界,为读者建构起来“虚拟的实体”和“想象的共同体”,并成为这种“想象”的中介与替代,以一种阅读的“仪式”共建过程,架构出一个“想象的地理”与“新地理感”。最后,本文将《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型期刊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剖析该杂志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华夏地理》的差异化发展。同类项之间的比较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科技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公民的科学素养等方面与西方相比还有极大的差距。期刊的设计排版和运作模式可以模仿借鉴,期刊的风格定位和叙述技巧可以不断摸索,唯有内容是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人才团队作为支撑的。《中国国家地理》还需要在元内容的生产上、媒介技术上、美学风格上、视野格局上、媒介营销上进一步深化革新,树立起大传播理念与全息观照的视角,以肩负起作为科学传媒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质与时代特质、文化特质、受众特质的深刻关系,试图对科学传播的应用基础做一些扎实的先期工作。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希冀能够以小见大地映照我国期刊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对同类型媒体有所启发与借鉴意义。

陈曦[2](2019)在《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文中研究表明由日本人西片朝三在大连创办的《满洲报》,1922年7月24日创刊,1937年7月31日停刊,历时15年,一度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中文报纸。《满洲报》前身是“满铁”机关报《满洲日日新闻》的汉文版。《满洲报》独立创刊后,以“民办”报纸的身份存在,却又和日本殖民机构“满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致力于完成文化殖民的使命。为落实“以文化的力量图两国民众的亲和”的“官方”要求,《满洲报》以副刊为最佳载体,成功吸引读者并将殖民意识潜移默化地输出。《满洲报》共创办副刊25个,数量和版面多,内容丰富,且极具影响力,既完成了殖民政治赋予的使命,又带动了报纸发行量迅速增加。《满洲报》的创办获得了极大成功。1937年,《满洲报》基本完成了日本在东北前期文化殖民的任务,在历史潮流中走向终结。《满洲报》的命运紧紧与日本殖民东北的步伐联系在一起,力图实现“中日亲善”的文化殖民目标,为伪满洲国的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同时代日本殖民机构的“官报”不同,《满洲报》以“民办”报刊特有的亲民风格,立足报业市场,广受认可。《满洲报》副刊的文字,保存了当时殖民社会的丰富形态,是还原日本在东北进行文化殖民的重要史料。近年来,学术界对伪满时期报纸研究越来越重视,但主要集中在对《盛京时报》的研究,《满洲报》研究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目前,仅有的一些关于《满洲报》副刊的研究,也只限于文学方面。政治文化以媒介为载体传播时,恰恰可以被视为媒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文化的视角,给我们从大众媒介中勾勒出一种基本的政治文化形体提供了可能。本文在政治文化视角下,将《满洲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来揭开日本对东北殖民的“冰山一角”。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殖民东北的一个重要节点,此后日本加速殖民,伪满洲国建立,形成了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殖民历史时期。因此,本文将《满洲报》的研究时间起点定为1931年。论文对《满洲报》副刊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把每种副刊的办刊详情,进行细致的整理挖掘。整篇论文的章节按照《满洲报》副刊类别和具体副刊展开。文章将针对重点副刊,分析特色、解析内容,从政治文化角度总结其文化殖民的内在逻辑。通过对《满洲报》副刊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到,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文化殖民,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一是话语表达“去中国化”,割裂既有的国家认同,进而达到让殖民地人民广泛认同“满洲国”的目的;二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道思想”,以教化手段,将东北人民在思想意识上奴化,塑造成合格的“满洲国民”。从政治文化视角看,《满洲报》副刊上有着清晰的政治言论表达界限,政治议题围绕“中日满”三个“国家”的概念展开,在构建“满洲”是“国家”这样的判断上不遗余力,同时,将“满日”关系形成“亲善”、“友邦”这样清晰表达。从对“满洲国”的基本认知和情感出发,《满洲报》政治副刊、儿童副刊、妇女周刊、体育副刊,从各自不同读者群体出发,试图塑造殖民统治下不同类人群的共同政治人格,形成个人对“满洲国民”的身份认知和价值认同。在殖民的政治生态下,《满洲报》副刊总体上折射了特有的殖民政治文化,成功向民众输出权力主导的价值取向。其中,文艺副刊稍显特殊。文艺副刊通过文学叙事,全方位生动展示了伪满洲国的社会形态,其中夹杂诸多世俗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同时也透露出迷茫和消沉的社会情绪。文艺副刊中,有些文学作品已经出现与其他副刊思想主旨相背离的叙事,试图戳破充满希望的“王道”国家的政治幻象,由此生发出对殖民的不满与反抗情绪。可以说,《满洲报》副刊中唯有文艺副刊显示出疏离殖民政治的现象,甚至出现对殖民的抵抗力量。总之,《满洲报》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一份重要报纸,成为当时社会形态的缩影,让我们得以窥探殖民政治文化在伪满洲国蔓延深入的过程。

余柏青[3](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胡小京[4](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提出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耿祥伟[5](2010)在《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中国第一份戏剧期刊诞生到建国前这半个世纪里,戏剧期刊大量涌现,形成了中国戏剧发展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作为晚清民国戏剧传播的重要载体,戏剧期刊参与了戏剧创作、剧本传播、理论批评以及戏剧运动等戏剧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同期戏剧发展、演变等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历史见证者。宏观上,理清该时期戏剧期刊的发展脉络,摸清它们在同期戏剧活动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深入研究该问题的重要前提。论文从晚清民国宏博的戏剧期刊资料入手,首先对晚清民国戏剧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戏剧学、传播学、社会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宏观调查和重新定位,依据戏剧发展态势的衍化与递进特点,具体将其分为发轫期(1840-1913年)、拓展期(1914-1928年)和繁荣期(1929-1949年)三个阶段,进而对各阶段戏剧期刊的发展态势与阶段特点进行系统探索与详细描述。戏剧期刊发刊词,处于戏剧期刊与戏剧交叉点的特殊位置,鉴于这种特殊性,论文将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的发刊词列出专章加以研究。该章具体从晚清民国戏剧期刊发刊词的数量、与戏剧期刊的对应关系、名称类型及其分布情况、主要内容,以及与其他文艺期刊发刊词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其进行宏观的审视与考察,具体探讨其与整个晚清民国戏剧期刊以及戏剧发展之间的关系、所扮演的角色与其所发挥的作用。从期刊与戏剧的关系角度言,戏剧期刊不仅仅是戏剧的载体,其本身就是戏剧的本体存在形式之一。可以说,戏剧与期刊的结合,改变了戏剧原有的发展轨道,呈现出崭新的发展姿态。为了廓清二者关系和进一步考察戏剧期刊,论文重点从其与晚清民国戏剧运动、与晚清民国戏剧理论论争的关系两个角度入手,深入分析戏剧期刊分别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起的作用。具体说,晚清民国戏剧期刊与该时期各种戏剧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期刊,其扮演的角色、与戏剧运动结合的程度各不相同,所展现出的特点及规律也不同。同样,晚清民国戏剧期刊也见证并参与着庞大且复杂的晚清民国戏剧理论建设,因其性质不同,其参与程度与作用也不一样。

王金福[6](2016)在《新记《大公报》科学传播研究 ——以《科学周刊》《科学副刊》为例》文中提出科技史研究研究不仅包括科学和技术发展史的研究,也包括科学和技术传播史的研究。科学和技术的传播离不开媒体的介入。《大公报》作为历史上着名的报纸媒体,向来重视科学传播,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记公司时期(此时期的《大公报》称新记《大公报》),于1929.01-1937.07先后三次开发科学类副刊。始终秉持“科学普及”宗旨,刊载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近年来,国内对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的研究渐有涉及。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未有人从科技传播角度开展研究。为此,本论文选择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科学周刊”和“科学副刊”为研究对象,从科学传播视角,对其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策略、传播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研究,以期对中国近现代科技传播史研究提供重要的实例,并对当今科技传播事业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通过对新记《大公报》史料采集,对科学类剐刊总共175期刊登的所有文章共323篇的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分类研究、个案研究和抽样分析,并对《大公报》和相关报刊的科学传播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如下重要结论:新记《大公报》的科学类副刊,有完整的办刊思路和系统的组稿计划,.内容严谨、形式活泼,受到广大读者欢迎。与同时代的报刊相比,在科学传播的广度、深度、数量和质量上都是最成功的报刊之一,在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记《大公报》的办报人把传播科学,当作责无旁贷的责任,不受时局、社会热点变换的影响,以及官方政策的左右,始终坚持科学传播的公益性和独立性。摈弃在科学类副刊中刊登广告的商业行为,不为经济利益所驱使。这是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成功的重要保障。新记《大公报》科学副刊坚持专家办刊。高薪聘请热心于科学普及事业的知名专家、学者为主编和主笔,借助学术团体的力量、组织相关的作者群体,从而使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刊登的稿件,有整体计划,有学科特点,兼顾科学性、普及性和趣味性,始终保持着高质量、高水平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始终贯穿着科学思想的传播、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方法的倡导。把向民众传播科学精神,破除封建迷信,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放在重要位置。研究与总结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的历史经验,可以更清楚看到现今报刊科普宣传存在的问题,并为改革和提高今天的科学传播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本论文创新点主要是:从科学传播视角研究;完整的史料采集;采用内容分析、统计分析、分类研究、个案研究以及比较研究的综合研究方法;确定新记《大公报》的科学类副刊在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史上的地位;“以史为鉴”挖掘对我国当今科普宣传有益的启示。

姚婷[7](2017)在《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台山侨乡是中国典型的传统侨乡,台山侨刊《新宁杂志》被认为是中国侨刊的滥觞。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台山侨刊的数量和种类在同级行政区域中都是最多的,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学术界一般关注台山侨刊的史料价值,以侨刊所登载的内容为资料去研究侨乡社会,这便使得1949年前的台山侨刊受到学术界重视,而1950年后的侨刊则经常被学术界忽略,甚至被认为无价值。有鉴于此,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台山侨刊进行研究,不仅将侨刊看作史料,更将其当作一个可供解构的文本,将“人”的因素纳入其中,从侨刊相关者的视角动态地分析侨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构了什么样的侨乡社会和为何如此建构侨乡社会,以及由此而致的侨刊功能的实现或缺失。本文将台山侨刊的变迁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前,1950-1966年,1978年至今。而1966年后的十年“文革”期间,所有侨刊被迫停刊。1949年前,侨刊无“侨刊”之名,有“侨刊”之实;1950年之后,“侨刊”一词出现,并被广泛应用,而这也意味着它们所受到的社会控制加剧。侨刊的相关者包括传播者、受众和政府。在不同的时代,传播者的年龄结构、知识体系和生命历程有较大差异。侨刊以“侨”属群体为主要受众。受众的分布形态和由此而成的“侨”“乡”网络形成侨刊传播的基本路径。政府对侨刊的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形成严格的界线与明确的体系。在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侨刊所建构的侨乡社会由立体化转而平面化,由“弊端丛生”转而“进步美好”。这其中既因侨乡本身的变化,也因为在政府控制和传播者认知的共同作用下,传播者对相关的传播信息进行了把关和筛选。侨刊最根本的功能是沟通“侨”“乡”。但侨刊并不总能实现这一显功能,不在其控制把握之下的潜功能,乃至负功能都有可能出现。而侨刊社则有效延展了当代台山侨刊的功能。本文所指称的“侨刊”的基本要点包括,侨乡民间(或由与侨乡相关群体)主办的出版物,受众主体为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归侨和侨眷,传播内容主要是受众所对应的群体在侨乡内部发生的事件,办刊经费部分或主要来自以海外为主的群体成员的捐助的民间出版物。侨刊本身是连接“侨”“乡”两端的通道之一,同时又参与其他“侨”“乡”之间通道的构建。随着侨乡社会、海外华人社会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改变,侨刊“通道”的形态也在发展变化,逐渐由“侨乡—海外移民”式转变为“国内宗亲—侨乡—海外移民”式的信息传播通道。

苏轩[8](2015)在《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纺织学科是纺织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设备引进加速,技术精密专门,行业关系紧密复杂,各级各类人才需求旺盛,行业管理协调力度加大,知识普及、社会交流增长??于是,催生了中国近代从纺织教育到纺织共同体再到纺织科研开展、纺织期刊出版等纺织学科建制化的曲折但恢弘的历史进程。近代中国的纺织工业,是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外国列强的外力刺激推动下发端的,较英国更晚了近一个世纪。由纺织工业催生而来的中国近代纺织学科的建制化,也是受到英国等列强的刺激、启发下展开的,同样遵循着英国等国纺织工业推动纺织学科建制的发展顺序,较英国晚了半个多世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向中国传入先进的动力纺织机器和纺织技术,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手工纺织生产方式。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及外商资本纷纷在中国兴建近代纺织企业,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1897年我国兴办了近代最早的纺织教育机构——蚕学馆,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由此发端。我国早期开办的纺织教育参照西方的课程、实习安排,聘请国外教师及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归国学生任教。随后我国近代兴建了多所纺织教育机构,培养出大批纺织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为共同交流纺织学术而建立了多个纺织共同体,并通过出版纺织期刊的方式在纺织业界和学术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中国近代的纺织科研在纺织教育机构、纺织科研机构和纺织工厂内开展,沿着对西方先进纺织机械和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不断发展、深入着。有别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建制,纺织学科建制除推动本学科发展外,也是促进纺织工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实现着理论驱动和生产促进的“双核效应”。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近代的纺织业,在西方列强的外部推动力和国人自发兴起的纺织学科建制的内部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了生产方式从手工机器纺织生产向动力机器纺织生产的彻底变革。由此可见,纺织学科建制化不仅是中国近代纺织业的重要组成和核心推动力,而且是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纺织业从传统到近现代、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这一历史转型的重要课题。对中国近代纺织建制化进行系统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厘清其产生、发展和成型的历史脉络,总结其深厚内涵和主要特征,找出其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发现其演进的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社会原因,将科学史的内史研究和外史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这对今天我国从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的战略转型也能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历史的借鉴。但总体而言,前人对该课题尚未做过系统的研究,仅就纺织建制的部分标志进行了零星的介绍。因此,本论文的选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查阅大量第一手中国近代文献资料特别是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等馆藏的图书期刊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主要就纺织教育、纺织共同体、纺织科研和纺织期刊等四大方面集中对中国近代纺织建制化进行了发掘、梳理和研究,以期把握我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的背景、内涵、特征、脉络、规律、内外动力及其对中国近现代纺织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和今天的启示。具体来说,本论文共分九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阐述了本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据此提出一些本课题所应解决的问题。其次,对已有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回顾,分析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至第四章对我国近代纺织工业及教育背景、不同时期的纺织教育建制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我国近代的纺织学科建制在近代社会背景、纺织工业背景及教育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发端于纺织教育。我国近代纺织教育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及上海等地,作为蚕丝及原棉等纺织原料的重要生产地、纺织品贸易的主要通商口岸,这些地区的纺织教育具有开办时间早、学校数量多、发展时间长、可塑性强等特点。近代其他地区(如北方地区、湖北地区、抗战期间的后方等)有少数纺织教育,多为工科院校中设置的纺织科系,规模小,发展时间短。近代纺织教育机构既有私立,也有公立,且教育类型丰富,并逐渐向高层次教育发展,至新中国成立大多纺织教育均为专科或高等教育。纺织教学及实习内容、纺织教师等由最初从西方引进逐渐发展为国人自行担任教师、自行编订纺织教材等。近代大多纺织教育机构均配有纺织实习及试验工场,并配置了相应的设备。纺织教育机构为近代纺织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一些师生在校内组建纺织共同体,并出版纺织期刊,构建了一个纺织建制的雏形。纺织人才毕业后,服务于纺织教育、纺织企事业单位等,推动了近代纺织业及纺织建制的发展。第五章对我国近代主要的纺织学术共同体及纺织行业共同体进行研究。作为我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近代纺织共同体据创办者的不同可分为校内纺织共同体及社会人士组建的纺织共同体,依据研讨内容可分为纺织学术共同体及纺织行业共同体等。校内共同体主要由学校的教师、学生及校友等组成,社会纺织共同体由社会各界的纺织人士共同组成。纺织学术共同体旨在共同交流及研讨纺织学术等以推动纺织学术发展,纺织行业共同体为纺织行业界人士聚集起来沟通及交流纺织行业内各类消息等以促进纺织工业的发展。近代各类纺织共同体建立之初设置了明确的章程、宗旨及发展目标等,定期组织会员召开会议,商讨共同体内各项事宜。纺织共同体还组织筹建纺织教育机构、创办纺织刊物、研讨纺织科研等,极大推动了近代纺织建制化发展历程。第六章通过对我国近代纺织科研机构和纺织科技创新发明进行研究,以此把握我国近代纺织科研发展情况及特点。我国近代的纺织科研发展是对西方先进纺织机械及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萌芽于纺织教育机构的实习及试验中,随后由政府及私人企业出资兴建了一些纺织科研机构,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由于纺织业的特殊性,进行科研需具备大量的机械设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资金及科研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近代一些主要的纺织科研成果由纺织工程师在纺织企业内发明而来,通过登载于纺织期刊等进行宣传及交流。近代的纺织科研在政府的扶植及奖励政策下积极发展,为现代纺织科研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第七章及第八章依据出版机构的不同对我国近代纺织期刊的建制化发展分两部分进行研究,一为近代纺织教育机构出版的期刊,一为其他机构出版,如纺织团体、出版社及纺织企业等。我国的纺织期刊自近代开始出现,作为重要的交流平台,不同的机构所出期刊具有不同特点。纺织教育机构的期刊通常为校内学术共同体所出,以纺织学术内容为主,登载师生撰写的论文、研究成果、心得及对国外学术文章的翻译等,亦有业内专家撰写的文章,还包含对纺织院校、相关团体、师生等信息的报道,是沟通纺织教育机构和纺织工业界的重要桥梁。社会其他机构出版的纺织刊物既包含纺织学术内容,也含有大量的纺织行业内容,同时登载一些创办机构的相关信息等,内容丰富,是沟通纺织工业界、纺织学术界、各类纺织团体等的重要桥梁。纺织各界人士可通过近代纺织期刊寻找自己所需的相关内容、了解行业内最新信息等,至解放前我国已出版了数十种纺织刊物。第九章为结论,依据上述各章对我国近代纺织教育、纺织共同体、纺织科研及纺织期刊等的研究,藉此对中国近代纺织建制化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及总结。近代自1840年至1949年,是我国纺织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重要历史阶段,而这段时期纺织建制化的兴起及发展正是推动这一变革发生的内在驱动力。近代前半段自1840年至1896年,我国纺织工业在西方列强这一外部力量的推动下向前发展,而自1897年至1949年进入近代后半段,我国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催生了近代纺织建制,随后纺织建制与纺织工业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至解放前,我国已建立了多所纺织高等教育机构,组建了一些纺织学术共同体、纺织行业共同体,并建立了几个纺织科研机构且发明出重要的纺织科研成果,创办了数十种纺织期刊,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历史使命,促使我国近代纺织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动力机器纺织生产基本取代了手工机器纺织生产而成为我国解放后主要的纺织生产方式,因此研究近代纺织建制化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现代纺织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首先,政府对纺织学科建制化发展应给予政策上的扶植和经济上的鼓励,近代一些个人或企业为纺织建制做出很大贡献,但力量有限,唯有在政府的支持下,才能更好的推动纺织建制的发展。其次,无论是纺织工业发展,还是纺织学科建制化发展,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纺织人才展开,因此应明确纺织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对纺织人才的需求情况,做到纺织学科建制的有的放矢。最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纺织建制明确的发展方向下,纺织各界人士应齐心协力,献计献策,共谋纺织学科建制的大力发展,以此促进纺织工业的蒸蒸日上。

段博峰[9](2020)在《民国中医期刊《现代医药》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在西方医学冲击和国内政府排挤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西医矛盾愈加激化,由学术观点之争转变为中医存废的问题,致使传承千年的中医面临着巨大危机,中医界展开了自救运动。福建地区的中医医家通过成立学术团体、开办中医学校、创办中医期刊以及参加赴京请愿活动等方式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谋求出路。出生于中医世家的俞慎初自幼便耳濡目染,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俞慎初赴沪求学期间不仅努力提高医术,还积极投身于中医抗争运动中,积累了大量经验。1933年俞慎初学成返乡便与其父创办了《现代医药》,办刊时间达4年之久,现有资料共4卷44期,是福建地区创办时间较早、办刊时间较久的综合性中医期刊之一,在福建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创办之初,该刊便受到了中医界的广泛关注及支持,并先后聘请了数十位国医界名人担任社董及特约撰述员。《现代医药》所设栏目众多,涵盖了言论、学说、方药、卫生、笔记、杂载、专着、验案、医案、评论等,并随着办刊经验成熟,对不同栏目进行了合并与分设,使得期刊布局更加合理。《现代医药》以“提倡与研究”为办刊宗旨,提倡维护和发扬中医,凝聚中医力量,致力于中医药的整理研究以及医家临床经验的交流,同时,积极研究和吸收西方医学的精华。在中医存废纷争的不利环境下,该刊紧跟时局,从唤醒中医界人士精研医术、创办中医学校、反省中医内部问题、谋求中医界团结、践行中医科学化、评述中医政策利害等方面探讨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的出路。此外,在当时医疗卫生条件不够发达的情势下,该刊重视卫生常识的普及,对于人们认识疫病、防治疫病、疾病养护以及提高卫生意识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以文献整理法为主,通过对《现代医药》进行全面整理研究,发掘其中蕴含的临床价值、学术价值以及文献价值,进而探讨其对民国时期福建地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闫玉玲,宋官龙,王亚新,陈平[10](2014)在《依托特色栏目促进作者、专家、编辑队伍建设》文中认为作者、专家及编辑队伍建设是提升科技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关键。以《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石油化工特色栏目建设为例,探讨科技期刊如何依托特色栏目,提升对作者、专家、编辑队伍建设。建议科技期刊联手作者、专家、编辑共同建设特色栏目,同时依托特色栏目,促进作者、专家、编辑队伍进一步的建设。

二、本刊主要栏目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主要栏目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中国国家地理》研究文献综述
        二、 地理科普与其他期刊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相关理论
        一、 科学传播理论
        二、 媒介地理理论
        三、 文化传播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主要内容与观点
第二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历程
    第一节 艰难初创与曲折发展(1950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一、 诞生成长阶段(1950 年 1 月至 1960 年 8 月)
        二、 曲折发展阶段(1961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第二节 复刊兴盛与低潮徘徊(1972 年 10 月至 1997 年 12 月)
        一、 复刊兴盛阶段(1972 年 10 月至 1989 年 12 月)
        二、 低潮徘徊阶段(1990 年 1 月至 1997 年 12 月)
    第三节 探索转型与步入辉煌(1998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一、 探索转型阶段(1998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
        二、 步入辉煌阶段(2005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对杂志定位及办刊方针的探索
        一、 从“两个时期”的变化看期刊定位的时代印记
        二、 从“两次更名”的转型看期刊定位中办刊人的求索
        三、 从“两类人群”的选择看期刊定位中受众的作用
    第二节 对刊物选题及杂志风格塑造的探索
        一、 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拒绝低级趣味
        二、 注重热点分析和典藏价值
        三、 体现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性
    第三节 对杂志栏目类型及内容呈现模式的探索
        一、 由细化的栏目分类转向专题模式
        二、 由扁平的常识介绍转向有历史纵深感的立体论说
        三、 王牌栏目:自成一体的卷首语
        四、 招牌月刊:独树一帜的“10 月特辑”超厚版杂志
    第四节 对高品质视觉呈现的探索
        一、 封面的视觉呈现
        二、 图像语言的诉求
    第五节 对寻求商业合作的探索
        一、 《中国国家地理》的广告发展历程
        二、 扩展附加服务 谋求最大效益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与传播样态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
        一、 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
        二、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类型
        三、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特点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传播样态
        一、 集中呈现
        二、 深度解读
        三、 科学引领
        四、 对比拷问
        五、 创新视界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杂志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比较
        一、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与美国《国家地理》
        二、 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诞生
        三、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差异
    第二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华夏地理》的比较
        一、 选题类型的差异
        二、 阐释角度的差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2)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选题意义
        二、史料搜集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报纸副刊
        二、政治文化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报刊研究
        二、伪满时期的报纸副刊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
        一、主要方法
        二、框架安排
第一章 殖民统治下的《满洲报》
    第一节 《满洲报》十五载兴衰
        一、殖民统治下孕育而生
        二、成长为“满洲第一”
    第二节 《满洲报》的殖民“底色”
        一、西片朝三:为政治利益办报
        二、于殖民政治“功绩尤属匪浅”
    第三节 《满洲报》副刊的政治属性
        一、25个副刊的更迭发展
        二、殖民政治的呈现形态
第二章 政治副刊:建构殖民的政治认同
    第一节 《内外论潮》:中国与“满洲”的割裂
        一、四种重要的文章来源
        二、中国与“满洲”的对立形象
    第二节 《政海津梁》:“满日”的提携与亲善
        一、“中日满”之间的关系
        二、日本视角下的国际形势
    第三节 《王道周刊》:以“道德教化”美化殖民
        一、为谁的“王道”立言
        二、阐释传播“王道主义”
    第四节 结语:殖民话语下的政治幻象
第三章 儿童副刊:从“王道”到“皇道”的灌输
    第一节 “王道”浸染下的《小友乐园》
        一、纯粹的“儿童化”内容
        二、“王道”全方位的渗透
        三、赋予儿童“王道”品格
    第二节 “皇道”教育在《新小友》兴起
        一、以“科学”名义引导劳动
        二、童话:营造“希望”之国
        三、漫画:描绘“教化”故事
    第三节 结语:塑造爱国的“第二国民”
第四章 妇女周刊:“王道政治”下的“新女性”
    第一节 宣讲“王道”的“妇女观”(1933-1935)
        一、倡导“新女性”追求“解放”
        二、借“旧思想”塑造“贤妻良母”
        三、养成社会需要的“新女性”
    第二节 做战时服务的“后援团”(1936-1937)
        一、渐进式“鼓励”女性生育
        二、“御夫术”背后的思想枷锁
        三、当好孩子的家庭“教职员”
    第三节 结语:培养殖民政治的“女仆”
第五章 体育副刊:借体育礼义施“王化之行”
    第一节 报道内容与话语特色
        一、在殖民统治之下创刊
        二、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
        三、“军事化”的表达特色
    第二节 体育报道的政治诉求
        一、谋求独立的国际地位
        二、对中日态度上的反差
        三、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第三节 结语:殖民与体育“共谋”
第六章 文艺副刊:殖民政治重压下残喘
    第一节 《星期副刊》:初露批判殖民的端倪
        一、开启东北新文学的先河(1931-1933)
        二、批判和描写现实社会
    第二节 副刊更迭期:挣扎着传达呐喊声
        一、选择“抗争”的文学出路
        二、背离“王道乐土”的叙事
    第三节 《消闲世界》:殖民时代的社会图景
        一、连载小说的刊载情况
        二、小说叙事里的现实百态
    第四节 结语:殖民政治的文学叙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内外论潮》国际事件报道目录
    二、《满洲报》政治副刊时评文章目录
    三、《王道周刊》头条文章统计
    四、体育副刊竞技常识文章目录
    五、《医识》副刊头条文章目录
    六、《星期副刊》传播现代思想一览
    七、《晓野》和《北国文艺》中的社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概况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着名学者访谈录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三) 《女铎》杂志研究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四、概念的界定
        (一) 《女铎》
        (二) 女性角色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一) 研究理论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女铎》杂志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一) 依托宗教平台
        (二) 借助上海地势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一) 主编
        (二) 撰写人员
        (三) 读者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一) 编辑要旨
        (二) 栏目内容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一) 布道征文
        (二) 编读互动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一) 夫妻关系
        (二) 亲子关系
        (三) 婆媳关系
        (四) 主仆关系
        (五) 新式社交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题的提出缘由
    二、本论题的研究简述
        (一) 建国前的戏剧期刊研究
        (二) 十七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三) 八十年代以来新时期的戏剧期刊研究
        (四) 关于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研究的几点思考
第一章 晚清民国戏剧期刊发展概述
    第一节 1840-1913:戏剧发展的转型与戏剧期刊的发轫
    第二节 1914-1928:戏剧观念的反复与戏剧期刊的发展
    第三节 1929-1949:戏剧功用的膨胀与戏剧期刊的繁荣
    小结
第二章 晚清民国戏剧期刊发刊词述评
    第一节 晚清民国戏剧期刊发刊词的规模及类型
        一、发刊词的数量及规模
        二、发刊词的名称及类型
    第二节 晚清民国戏剧期刊发刊词的主要内容及精神
        一、艺术取向:发展戏剧,光大剧学
        二、实用取向:戏剧宣传功能的强化
    第三节 晚清民国戏剧期刊发刊词的地位及意义
        一、发刊词在戏剧期刊中的地位
        二、戏剧期刊与其他文学期刊的发刊词
    小结
第三章 戏剧期刊与晚清民国的戏剧运动
    第一节 戏剧期刊与中国早期"新派剧"运动
        一、《二十世纪大舞台》与早期"革命"的戏剧运动
        二、《新剧杂志》等与"新剧"运动
    第二节 戏剧期刊与20年代过渡期"新戏剧"运动
        一、《戏剧》、《剧本汇刊》等与民众戏剧社、中华剧协的"爱美的"戏剧
        二、"南国"系列刊与南国社前期"为艺术"的戏剧活动
    第三节 戏剧期刊与后期"革命"的戏剧运动
        一、《艺术》、《沙仑》、《南国》、《戏剧新闻》等与左翼戏剧运动
        二、《抗战戏剧》、《新演剧》、《戏剧春秋》等与抗战戏剧运动
    小结
第四章 戏剧期刊与戏剧理论论争
    第一节 前期论争:对立中的融合
        一、1914-1915年的"新、旧剧之争"
        二、新文化运动与新旧剧之争
    第二节 后期论争:融合中的对立
        一、《艺术》、《沙仑》、《艺术信号》等与戏剧大众化论争
        二、《戏剧春秋》等与戏剧民族形式论争
        三、《戏剧月报》、《戏剧春秋》与历史剧问题论争
    小结
结语
    一
    二
附录一:晚清民国戏曲期刊目录汇编
附录二: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理论文章篇目(未完稿)
参考文献

(6)新记《大公报》科学传播研究 ——以《科学周刊》《科学副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科学传播理论研究
    2.2 《大公报》发展梗概
        2.2.1 英敛之时期(1902.06-1916.09)
        2.2.2 王郅隆时期(1916.09-1925.11)
        2.2.3 新记公司时期(1926.09-1949.06)
        2.2.4 新中国《大公报》发展时期(1949.09-1966)
    2.3 《大公报》副刊发展梗概
        2.3.1 《大公报》副刊概况
        2.3.2 新记《大公报》副刊的发展特点
    2.4 中国大陆研究概况
    2.5 台湾地区研究概况
    2.6 小结
3 论文选题
    3.1 研究意义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4 创新点
4 新记《大公报》领导群体
    4.1 趋同的人生阅历
        4.1.1 出资人吴鼎昌
        4.1.2 当家人胡政之
        4.1.3 主笔张季鸾
        4.1.4 继承者王芸生
    4.2 共同的事业追求
    4.3 相同的精神特质
5 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概况
    5.1 缘起
    5.2 办刊宗旨
    5.3 读者定位
    5.4 科学类副刊的类别、数量和版面
        5.4.1 科学类副刊类别
        5.4.2 科学类副刊的数量和版面
    5.5 小结
6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的撰稿群体
    6.1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的主编
        6.1.1 夏坚白
        6.1.2 雷孝实
    6.2 编辑队伍
    6.3 撰稿科学家代表简介
        6.3.1 严济慈
        6.3.2 李书田
        6.3.3 秉志
        6.3.4 刘咸
        6.3.5 小结
7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的传播内容
    7.1 发表文章概况
        7.1.1 第一时期(1929.01.09-1930.05.28)
        7.1.2 第二时期(1933.03.03-1934.09.14)
        7.1.3 第三时期(1936.07.11-1937.07.25)
    7.2 传播的主要内容
        7.2.1 化学类
        7.2.2 物理类
        7.2.3 生物类
        7.2.4 总论类
    7.3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三个时期的特点
    7.4 小结
8 传播方式和策略
    8.1 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最新发展
        8.1.1 《科学周刊》(1929-1930)
        8.1.2 《科学周刊》(1933-1934)和《科学副刊》(1936-1937)
    8.2 贴近生活、贴近受众
    8.3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8.3.1 关于科学内容的评论
        8.3.2 关于科学主体的评论
    8.4 注重策划“造势”
    8.5 借助阅报社推广
    8.6 重视栏目编排
        8.6.1 “科学小问题”与“读者问答”栏目
        8.6.2 “科学珍闻”、“科学常识”、“杂俎”等小栏目
    8.7 小结
9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的受众
    9.1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的受众
    9.2 “大众化”的受众困境
    9.3 小结
10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传播效果及影响力
    10.1 传播概况
    10.2 传播效果分析
        10.2.1 从发行数量和识字情况看其传播效果
        10.2.2 从订报对象看其传播效果
        10.2.3 从栏目变化看其传播效果
    10.3 小结
11 科学救国思潮中的报刊科学传播
    11.1 科学救国思潮中报刊科学传播发展历程
    11.2 《大公报》、《申报》科学传播概况比较
        11.2.1 《申报》科学类副刊概况
        11.2.2 《大公报》、《申报》科学传播比较
    11.3 《大公报》、《科学》杂志传播概况比较
        11.3.1 《科学》杂志科学传播概况
        11.3.2 《大公报》《科学》科学传播比较
    11.4 小结
12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科学周刊》(1929.01.09-1930.05.28)发表文章一览
附录B 《科学周刊》(1933.03.03-1934.09.14)发表文章一览
附录C 《科学副刊》(1936.07.11-1937.07.25)发表文章一览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框架
    三、文献综述
    四、本文对“侨刊”的界定
    五、研究方法
    六、本文对相关术语和注释方式的说明
第一章 百年变迁中的台山侨刊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
        一、刊物宗旨——改良社会与联络侨情
        二、与宗旨相应的栏目设置
        三、多管齐下的经费筹集方式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
        一、刊物宗旨——宣传“新社会”与联络乡侨
        二、稳中有变的栏目设置
        三、《新宁杂志》与其他侨刊间二元化的经费筹集方式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
        一、刊物宗旨——沟通侨情与激发华侨爱国爱乡之情
        二、传统与创新并存的栏目设置
        三、以获取捐赠为主的经费筹集方式
    小结
第二章 台山侨刊相关者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一、侨刊传播者——正当壮年、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
        二、侨刊受众——期盼落叶归根的移居者
        三、对侨刊实行控制的政府——管而不严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一、侨刊传播者——延续前一阶段且经过重组的“知识分子”群体
        二、侨刊受众——被侨乡所“争取”的海外移居者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着手控制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一、侨刊传播者——以老年为主,经历政治运动洗礼的“知识分子”群体
        二、侨刊受众——已然落地生根的移居者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严格管理
    小结
第三章 台山侨刊的内容侨刊对侨乡社会的建构
    第一节 1949年前台山侨刊的内容
        一、“恶”与“善”并存的台山侨乡社会
        二、“小事”与“大事”同在的台山侨乡社会
    第二节 1950-1966年台山侨刊的内容
        一、消除旧弊端的台山侨乡社会
        二、农工文教全面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第三节 1978年后台山侨刊的内容
        一、落实任务政策,重建“侨”“乡”关系的台山侨乡社会
        二、宗亲往来频繁、乡情亲谊浓郁的台山侨乡社会
        三、盛赞华侨捐赠公益慈善事业的台山侨乡社会
        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五、追根溯源、建构集体记忆的台山侨乡社会
    小结
第四章 台山侨刊的功能——沟通“侨”“乡”
    第一节 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一、1949前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二、1950-1966年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三、1978年至今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第二节 侨刊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一、侨刊相关者与非相关者对侨刊的认知
        二、侨刊社——华侨与侨乡之间的联结点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对已有研究的回顾
        1.2.1 近代纺织史研究资料中的纺织学科建制
        1.2.2 对近代纺织教育、期刊等专门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参考文献
2 近代纺织工业背景及实业教育背景研究
    2.1 近代纺织工业背景
        2.1.1 近代纺织业的准备阶段(1840-1871年)
        2.1.2 近代纺织业的孕育阶段(1872-1877年)
        2.1.3 近代纺织业的萌芽阶段(1878-1913年)
        2.1.4 近代纺织业的成长阶段(1914-1936年)
        2.1.5 近代纺织业曲折发展阶段(1937-1945年)
        2.1.6 近代纺织业恢复阶段(1946-1949年)
    2.2 近代实业教育背景
        2.2.1 近代实业教育的前身——工艺技术教育
        2.2.2 实业教育在“壬寅学制”中属旁枝
        2.2.3 “癸卯学制”设置专门实业学堂
        2.2.4 实业教育在“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变革
        2.2.5 “壬戌学制”促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
        2.2.6 “戊辰学制”中的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法规
    小结
    参考文献
3 近代纺织教育建制开端(1897-1936年)
    3.1 近代纺织教育建制的重要性
    3.2 近代江浙地区纺织教育建制
        3.2.1 近代纺织教育开端——蚕学馆
        3.2.2 近代纺织高等教育开端——南通纺织专门学校
        3.2.3 近代江浙地区其他纺织教育
    3.3 近代北方地区纺织教育建制
        3.3.1 东北大学工学院纺织系
        3.3.2 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北洋大学、河北省立工学院
    3.4 近代早期上海纺织教育(沪西、沪东纺织夜校)
    小结
    参考文献
4 近代纺织教育曲折发展(1937-1949年)
    4.1 抗战时期的上海纺织教育
        4.1.1 中国纺织染工业补习学校
        4.1.2 私立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
        4.1.3 诚孚纺织专科学校
    4.2 抗战时期大后方纺织教育
        4.2.1 国立西北工学院纺织系
        4.2.2 私立铭贤学院
        4.2.3 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
        4.2.4 中山高级工校纺织科
    4.3 抗战胜利后上海纺织教育
        4.3.1 文绮染织专科学校
        4.3.2 上海市立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
        4.3.3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技术教育
        4.3.4 交通大学纺织科
    4.4 抗战胜利后湖北纺织教育
    小结
    参考文献
5 近代纺织共同体建制化
    5.1 近代纺织共同体建制的重要性
    5.2 近代纺织学术共同体
        5.2.1 中国纺织学会
        5.2.2 中国染化工程学会
        5.2.3 中国原棉研究学会
    5.3 近代纺织行业共同体(华商纱厂联合会)
    小结
    参考文献
6 近代纺织科研建制化
    6.1 近代纺织科研建制的重要性
    6.2 近代纺织科研机构
        6.2.1 棉纺织染实验馆
        6.2.2 公益工商研究所
    6.3 以雷炳林及其发明为例看我国近代纺织科研发展
        6.3.1 雷炳林对纺织科研的贡献
        6.3.2 雷炳林发明对近代纺织科研的带动
    小结
    参考文献
7 近代纺织期刊Ⅰ(院校出版)建制化
    7.1 近代纺织期刊建制的重要性
    7.2 近代纺织期刊概述
    7.3 南通学院纺织科的几种纺织期刊
        7.3.1 《纺织之友》及其历史意义
        7.3.2 《杼声》
        7.3.3 《染化月刊》
        7.3.4 《纺工》
    7.4 其他院校纺织期刊
        7.4.1 《纺织染季刊》
        7.4.2 《纺声》
        7.4.3 《工学月刊》、《工学季刊》、《工业年刊》及《工业学生自治会会刊》
    小结
    参考文献
8 近代纺织期刊Ⅱ(出版社、团体发行)建制化
    8.1 由出版社发行的近代纺织期刊
        8.1.1 《人钟月刊》
        8.1.2 《纺织周刊》
        8.1.3 《染织纺周刊》
        8.1.4 《纺织世界》
        8.1.5 《棉业月报》
    8.2 学术团体创办的近代纺织期刊
        8.2.1 《公益工商通讯》
        8.2.2 《纺织年刊》与《中国纺织学会会刊》
        8.2.3 《纺织染工程》
    8.3 行业团体、机构创办近代纺织期刊
        8.3.1 《纺织建设月刊》和《纺建》
        8.3.2 《棉纺会讯》
        8.3.3 《棉业月刊》
        8.3.4 《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和《纺织时报》
    小结
    参考文献
9 结论
    9.1 近代纺织教育建制化
    9.2 近代纺织共同体建制化
    9.3 近代纺织科研建制化
    9.4 近代纺织期刊建制化
    9.5 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小结、启示及展望
        9.5.1 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小结
        9.5.2 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对现在的启示
        9.5.3 对纺织学科建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总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民国中医期刊《现代医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创刊时代背景
    1 民国时期国内中医时局概况
    2 民国时期福建中医医家社会活动
    3 俞慎初早期经历与《现代医药》创办
第二章 《现代医药》基本概况
    1 《现代医药》出版情况
    2 《现代医药》办刊宗旨
    3 《现代医药》投稿、定价及代售
    4 《现代医药》栏目设置
        4.1 “言论”栏目
        4.2 “医药学说”栏目
        4.3 “专着”栏目
        4.4 “卫生常识”栏目
        4.5 “临床实验”栏目
        4.6 “医药消息”类栏目
        4.7 “医药评价”栏目
        4.8 “研究资料”栏目
        4.9 “广告”栏目
第三章 《现代医药》的主要内容
    1 中医学术研究
        1.1 中医理论研究
        1.2 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
        1.3 中药类研究
        1.4 方剂类研究
        1.5 临床经验研究
    2 关注中医教育事业
    3 医家社会活动
        3.1 关注时政
        3.2 宣传卫生常识
第四章 《现代医药》的特色与贡献
    1 以中医为根本吸纳西医之长
    2 汇集福建医家互通临床经验
    3 聘请国内名家撰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4 以一己之力创刊助中医药事业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依托特色栏目促进作者、专家、编辑队伍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特色栏目与作者队伍建设
    1.1 扩大作者知名度
    1.2 培养作者跟踪学科前瞻性的能力
    1.3 培养青年作者队伍
2 特色栏目与专家队伍建设
    2.1 专家作者队伍建设
    2.2 审稿专家队伍建设
3 特色栏目与编辑队伍建设
    3.1 增强编辑业务能力 (1) 敏锐的洞察力
    3.2 增强编辑专业知识
    3.3 培养优秀青年编辑 (1) 分享经验促提高
4 结语

四、本刊主要栏目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D]. 罗融融. 暨南大学, 2014(03)
  • [2]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D]. 陈曦. 吉林大学, 2019(02)
  • [3]《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5]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研究[D]. 耿祥伟. 复旦大学, 2010(12)
  • [6]新记《大公报》科学传播研究 ——以《科学周刊》《科学副刊》为例[D]. 王金福.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5)
  • [7]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D]. 姚婷. 厦门大学, 2017(08)
  • [8]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研究[D]. 苏轩. 东华大学, 2015(07)
  • [9]民国中医期刊《现代医药》研究[D]. 段博峰.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依托特色栏目促进作者、专家、编辑队伍建设[J]. 闫玉玲,宋官龙,王亚新,陈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11)

标签:;  ;  ;  ;  ;  

本刊主要栏目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