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的批发革命及其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田野[1](2020)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纵观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虚拟经济的发展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且因其特殊的全球影响力,最终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收缩时间最长、损失最为严重的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为化解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及其成效、特别是危机后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受到国际社会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其理论意义主要在于:有助于推动我们对美国产业结构、特别是对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其现实意义则主要在于:全球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由于中美两国经济之间处于深度的相互依赖和融合,因此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决定了深入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对于中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第2章论述和分析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业是主导产业;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获得了发展但是其规模和比重低于农业。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代替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并呈现出现重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等特点;金融业亦逐渐发展并且出现了金融资本。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服务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制造业依然强大但是其比重则开始下降;特别是随着部分产业的对外转移,整个经济中的实体成分有所减少而虚拟成分则开始增加,但是二者基本上还是平衡的。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并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因此出现了软化与服务化;但与此同时,产业出现了空心化,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失衡。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一般规律。在产业结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中,资源禀赋、分工状况、贸易条件、市场规模以及需求结构等因素,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科技进步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科技进步不仅是历次主导产业更替的核心推动力,而且深刻影响着不同时期各个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国基于大国开放模式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霸权的出现和不断巩固,使其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即具备了独特的优势;而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之前被推崇的结构软化、服务化、技术化相结合的“稳定性较强”的现代型产业结构遭到质疑。论文第3章回顾了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阐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特点及其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说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美国利率和资产价格的逆转,直接诱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蔓延导致流动性短缺和信贷紧缩的加剧,进一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按照经济学家余永定的观点,此次危机实际上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华盛顿共识”的危机。危机既具有以往危机的周期性特点,又在传导路径、损失承担、警戒标准和全球扩散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征。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抑制了美国的消费和投资,而且影响了全球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危机不仅使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持续扩散,金融机构蒙受巨大损失;而且对虚拟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其内部失衡主要体现在国内投资、消费和储蓄的失衡,以及巨额的财政赤字;而外部失衡则主要体现在持续扩大的经常账户逆差、国际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和美元本位制的内在脆弱性。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主要体现在总量的不平衡、产业空心化以及经济金融化。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证明了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论文第4章论述和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与措施。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国家创新战略、清洁替代能源战略以及国家出口战略。其中“再工业化”的提出并非偶然:除了过度依赖金融创新从而导致了经济的过度金融化以外,而且还包括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端产业,进而造成了产业发展的“空心化”等问题。国家创新战略对于维持美国在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方面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洁替代能源战略直接推动了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美国从能源替代走向能源独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家出口战略之下的贸易融资便利和商业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危机后美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主要体现在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造业回流”、贸易保护以及移民政策等方面。万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计划不仅旨在直接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时也为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立法提供了基本框架。在“制造业回流”方面,其意图更加明显,手段也更为直接,如规定钢铁原料占比和关税措施等。在贸易保护方面,不仅与欧盟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加剧,而且与中国展开了双边经济关系史上空前的贸易战。其移民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也充分体现出了所谓的“美国优先”。然而,无论是奥巴马政府还是特朗普政府的战略与措施,都由于技术、制度、人力和政治斗争等方面的原因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论文第5章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不仅厘清了其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与基本情况,而且也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的基本效果进行了检验。就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表现来看,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并未受到危机的严重显影响,但是其第一产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第二、三产业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长周期的发展趋势。其就业增长主要出现在第三产业领域,而第一、二产业的就业增加有限;至于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也十分显着。从经济失衡的情况来看,不论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还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而只是有所缓解。在农业方面,危机后美国农业产出和价格下滑,农产品出口受到较大的影响。美国政府不仅维持了较高的支持强度,而且逐步扩大了价格与收入支持、农业保险、食品援助、贸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政策的覆盖范围,在农业支持政策上做出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场的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中等规模农场数量有不断减少趋势,而特大农场和小微型农场均有所增加。在制造业方面,“制造业回流”等政策推动了制造业产值与利润的恢复与增长,但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则存在显着的非均衡态。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木制品和塑料与橡胶等行业的增长极为显着,而服装与皮革、印刷和原生金属等则出现了下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对于促进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着的积极作用,从而部分地验证了这一期间的政策支持效果。在服务业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金融、保险以及房地产业在整体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呈现了波动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使批发零售、运输仓储、信息和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增加值显着减少。从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变化来看,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企业管理和住宿餐饮等行业有较为明显的增长。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和服务业发展存在均衡关系,并且前者对后者构成了单向的因果关系。论文第6章为全文的结论和启示。作者认为,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符合基本经济规律,但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其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尽管美国实施的战略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及其相关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以及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第一,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第二,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优势;第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第五,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第六,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的层次水平。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本文聚焦于美国各产业内部结构的系统分析,把产业内结构作为重要的因素,对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二,观点的创新。本文认为,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外部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失衡,是导致其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既是美国经济失衡的表现,更是其结构性原因。本文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是为了重塑实体经济的主导地位以恢复整个经济的均衡发展;然而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调整战略,可能促使美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软化,从而弱化实体经济对经济失衡的修正作用。
杨顺江[2](2004)在《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蔬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0%,国内与国际贸易额以绝对优势居于农产品前列,其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蔬菜产业是一种内部需求拉动下形成的快速增长,从经济发展动力的角度看,它是因长期“差额经济”压力而形成的反弹。再综合考虑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历史条件下,市场化趋势及WTO的政策框架必将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框架下,未来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当前蔬菜产业发展相关研究的文献较多,但以宏观技术、政策的相关研究为主,较少涉及蔬菜产业发展的核心—相关蔬菜企业生产发展实践的研究,本论文试图综合多种研究方法,实现理论透视与实践总结相结合,从技术、政策与相关蔬菜企业发展的角度全面阐述蔬菜产业发展战略。 基于此,本论文通过对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世界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以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条件下中国蔬菜产业竞争力的研究,首先提供一个透视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理论视角。然后,综合考虑相关蔬菜产业发展的来自于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内生及外生因素,系统探讨并构筑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六大支撑体系。并通过深圳模式理论价值的探讨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组织、制度与管理保障。以上述研究为基础.论文最后在准确把握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与未来走向的基础上,提出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蔬菜产业发展战略。这既是本项研究的目的所在.又凸现了论文选题的重大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以下几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 1.本研究在深入探讨世界尤其是蔬菜生产流通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历程及经验,比较他们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点与相似处的基础上,运用抽象分析法,将世界蔬菜产业发展模式概括为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加模式”和以我国台湾地区及日本为代表的“海岛模式”,从“他山之石”中萃取有益于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并着力分析其成功经验对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2.在中国加入WTO的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蔬菜产业和国内市场是否会由此造成重大冲击,中国蔬菜产品到底有没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内学术界并没有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以钻石理论为根基,从蔬菜产业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的角度摘要出发,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从组织、管理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硫菜产业发展的深圳模式对我国蔬菜产业竞争力可能带来的制度改进,从而为提高我国蔬菜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扩大出口,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本论文立足于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国情现状,综合考虑相关蔬菜产业发展的来自于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内生及外生因素,从政策支撑、信息支撑、社会环境、技术创新、资本投入及物流支撑等角度系统的探讨并构筑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六大支撑体系.以期为我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寻求一条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科学合理的路径选择。 4.本论文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是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在把握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与未来走向的基础上,剖析灯0的制度框架对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未来走向为我们提供了未来蔬菜产业发展的制度与技术选择,转轨经济的制度背景与世贸组织规则的分析为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框架与思路对策。最后,论文立足于当前方兴未艾的“走出去”战略,将蔬菜产业发展的战略框架具体化,对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蔬菜产业“走出去”问题的意义、障碍与对策进行了专项研究。
侯胜东[3](2019)在《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近代以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夙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划定了时间表,也就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认识到,现代化的道路并不是只有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一条,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更不应该仅仅依照西方的产业结构现代化模式来推行。制度创新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经典假设,将制度性因素纳入了一般经济分析的范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制度性因素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仅有制度而没有制度创新只会导致更大的问题。根据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如果要保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绩效,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创新作支撑。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制度创新的来源和形成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影响需做进一步的讨论。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证明和阐释聚合型的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机理;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聚合型的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现代化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产业结构理论重视技术的量化研究,而轻视理论的质性分析。在本论文的前三章中,就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概念、基本内涵做了界定。其中,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依据、研究进展、可能的边际贡献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框架。在第四章,就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做了具体阐释。在第五章中,选取了聚合型制度的具体指标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作用做了实证分析。在第六章中,对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演进历程、动因以及内源型制度对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正负影响作了具体研究。在第七章中,选取了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国家聚合型制度创新对其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影响。另外,选取了以印度、前苏联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国家的聚合型制度创新在其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第八章中,本文以实证分析和质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基础,谈论了在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怎样通过聚合型的制度创新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措施。在第九章中,就本文的结论和研究局限作了说明。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聚合型的制度创新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聚合型制度决定了不同经济体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内源型的制度创新可以在产业结构现代化提供新的增量激励,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帕累托改进。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必须要通过聚合型的制度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综合历史上不同国家的产业发展实践可以发现,产业结构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必须依据本国的切实国情,因地制宜的选择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式。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现代化而言,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认为应该更加注重发挥不同主体的内源型制度功能,应该发挥市场、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性作用,以进取的民族精神、悠久的文化底蕴、科学的理论导向、广大的阶层基础以及新发展理念为内源型动力,以聚合型制度创新网络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既要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整体现代化演进,又要实现三大产业结构内部的现代化。
包伟杰[4](2018)在《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比较研究 ——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文中指出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还是科技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产业、金融、对外贸易等政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市场的“神经”。而中国则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在全球的影响力得到了持续的提升,中国政府提出的“一路一带”倡议,不仅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愿意不断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诚意,这将对诸多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两大经济体,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美国的GDP总量为19.36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为12.24万亿美元,中美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不言而喻。当前世界经济增速趋于放缓,特别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和美国经济的发展便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美国的金融监管问题、收入分配问题、投资就业问题、种族歧视问题等。而中国经济发展则暴露出了包括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宏观政策调控失准、地方政府债务过高、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两国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联系。美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 80%,中国经济的发展则过度依赖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而当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在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扩大的情况下,短时期内不得不依靠巨大的政府投资来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消费不足而投资过热的结构性难题,由此也引发了产能过剩、地方债务过大、企业杠杆过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对中国经济向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的目标带来阻碍,应该看到中国与美国之间存在差距,反思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形成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产业结构作为判断一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一方面其直接反应出了构成国民经济内部各部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其又间接反应出了一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动力基础,进而判断一国经济增长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而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作为一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历史演化趋势,其较为直观的描述了一国经济发展从初级到高级、从欠发达到发达、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发展的路径。总的来说,产业结构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助于一国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冲击,从而才能使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探究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特征、驱动因素、动力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出发,结合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和文献,以中国和美国的产业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中国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驱动因素、逻辑规律、路径模式。更为重要的是,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说明两国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存在的异同点,尤其是着重分析两国之间存在的差异与差距。最后结合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呈现出的新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供更多的参考,我国经济能够在科学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中实现长期平衡发展。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相关理论和文献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内容涵盖了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产业结构的划分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产业结构的演进模式、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理论和研究综述。为论文的写作找到强有力的理论及文献支撑。第二部分则主要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基本逻辑与分析框架进行研究,首先是对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划分,这是研究产业结构演进的出发点。其次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产业结构的演进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等。第三部分主要进行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通过理论分析,研究需求因素、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研发投入等如何通过影响技术进步,进而影响产业结构演进。通过构建模型(未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考虑人力资本的索罗模型),研究驱动因素如何通过影响技术进步,从而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第四部分主要对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路径与趋势进行了分析比较,将中美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各自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研究。美国涉及的时间范围从19世纪初期工业化开始阶段至今,中国涉及的时间范围相对较短,从1952年至今。比较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中美两国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变动情况。在对中美两国三次产业结构之间分析的基础之上,深入三次产业各产业的内部,对比分析中美两国三次产业中包含的相关产业之间的差异。具体而言就是中美第一、二、三次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的分时段比较。第五部分主要是基于之前章节对于中美产业结构的演进分析,将产业结构放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研究,主要而言是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如何通过技术进步,进而影响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第六部分基于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演进中的相应数据,构建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计算各驱动因素与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灰色关联度;构建VAR模型(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方差分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各驱动因素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最后,得出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等。中国与美国的产业结构演进在大方向上趋于一致,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关系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两国的产业结构形态由最初的“一二三”最终演进为“三二一”,第三产业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从三次产业内部来看,伴随着行业革命的不断推动,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的比重在不断分化,产业结构内部得以持续优化。不过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特征还是有所差异,中国与美国产业结构演进深度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况且两国的产业发展也正各自面临着一些问题。除此之外,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正日益深刻影响着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演进方向,而两国又都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双方之间不仅直接面临着合作与竞争,还面临着旧有的经济制约因素和新的工业革命挑战。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两国之间贸易开放、交流合作、互惠互利会是大的方向和趋势,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中美需要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和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寻求三次产业之间和内部的平衡发展,努力促成行业的变革以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
戴孝悌[5](2015)在《产业链视域中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新常态下,顺势将产业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现阶段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下,我国农业产业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农业产业链中的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等环节相对割裂,农业产业链还需要进一步延伸和拓宽。因此,从产业链的视角,将农业产业放在由一、二、三产业组成的国民经济大产业链中进行分析,以推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对于逐步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分工协作理论,主要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归纳研究与演绎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研究等方法,从七个方面对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第一,对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机理进行研究。构建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般概念模型,提出从农业、工业、服务业组成的大产业链视角发展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建立了中国农业产业成长机制模型,并探讨了中国农业产业成长路径。第二,从企业链维度对农业产业发展主体展开研究。基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组成的产业链视角,对该产业链上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个链环主体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发展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第三,从供需链维度对农业产业市场体系进行研究。定量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产业的关联效应及其特征,基于统一市场体系的视角,分别探讨了现阶段中国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和农产品流通市场以及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第四,从空间链维度对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分析了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产业融合的农业产业空间分布新特点,探讨了农业产业发展的空间演变个性特征与规律,并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第五,从价值链维度对农业产业价值进行研究。用比价剪刀差和比值剪刀差方法分别计算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变动状况,阐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实质上反映了工业与农业高低端产业间的价值关系,表明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第六,从产业链的四个维度对国外农业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进行总结。从产业链的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四个维度,总结了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巴西、印度等国的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启示。第七,从产业链的四个维度提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应宏观政策措施。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得出了以下四个主要结论:首先,从企业链维度看,只有中国农业产业主体组织化、企业化程度较高,才能与工业、服务业主体平等协作,获得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一方面可通过提高在农业产业内生产相同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的组织化程度进行生产协同,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向后延伸到服务业和向前延伸到工业产业,强化农业产加销各环节的配合,从而获得协同效应。其次,从供需链维度看,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链上的服务业与农业、农业与工业各环节要相互匹配。如果上游服务业与下游农业环节或者上游的农业与下游的工业的接口口径基本一致,这样就可避免生产要素资源的浪费,从而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产业链的内部保证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第三,从空间链维度看,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链上的服务业与农业、农业与工业各环节之间的空间距离应尽量考虑在一个合适的地理区域内,并尽量构建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否则就会增大中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间的交易成本,也不利于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和产生农业产业集群效应。最后,从价值链维度看,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主体会因产业链条的紧密关联协同所产生的产业关联效应和协同效应而降低产业间的耦合成本,也会因农业、工业、服务业上下游环节之间外部交易内部化而获得交易费用的降低,产业间耦合成本和交易费用降低,将使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链上的包括农业产业在内的链环主体获得更大的利益,从而实现整条产业链条价值最大化。
张岩[6](2006)在《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流通领域发生了两次重大变革,被称为“流通革命”。第一次“流通革命”发生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是以超市的兴起、发展和厂商的流通系列化为主要内容的流通变革,主要解决了流通部门与大批量生产体制和大量消费不适应的问题,对传统的落后的流通体制以冲击,并确立了战后日本现代流通体制和流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第二次“流通革命”发生在日本经济成熟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时期,是日本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不仅是流通部门或流通机构的变革,也包括流通行政管理制度的大变革,是流通体制变革的综合反映。对日本流通体制变革问题,目前尚未见到专门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文综合运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二战后至今日本流通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变革的机理是什么的考察,力图系统性地揭示战后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的原因、特征以及变革中的流通主体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流通环境——流通变革——流通绩效”为分析思路,运用经济学理论,揭示日本流通领域的两次阶段性变革与社会经济环境、制度环境、技术条件等的内在的经济联系,同时分析流通组织、流通渠道体系与流通政策制度、流通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变革之间的关系,并探究日本政府在流通业发展中的作用。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选题方面,首次对日本战后流通体制的两次阶段性变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将流通体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理论框架方面,以马克思的商品流通理论、西方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和日本的流通变革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流通环境——流通变革——流通绩效的分析框架;在研究视角方面,考察在日本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流通机构、流通制度和流通结构变革与日本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流通机构与制度变革的内在关系;用大量的日本最新统计数据,来揭示流通体制变革对促进流通现代化的作用与提高流通效能的经济绩效,探讨流通体制变革中微观层面的结构性变化。本文的研究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在导论部分,通过分析研究背景,阐明了日本流通领域正处在流通体制变革期,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概述了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并重点对有关流通体制变革问题研究中处于基础层次上的概念和研究范畴加以分析和界定,以此作为后文理论和现实分析
王勇[7](2004)在《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民主要依靠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道路。但是由于改革的不配套,农业生产经营成本过高、农民收入水平有所下降、农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小农经济”和大市场的对接需要在组织模式上进行创新性探索。 综合现有的理论成果,本文给出了农民组织化的概念,认为它是组织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将具有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滞后等传统职业特征的农民转变为有组织进入市场与社会,并且能够获得与其他阶层同等待遇的现代农民的过程。同时对农民组织化的内涵、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找到了农民组织化的四个理论基础,即产业分工与协作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又探索性地构建了评价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指标体系。 建国以来,我国农民组织化经历了农民组织化的准备、农业合作化和农业双层经营制度建设与改革三个阶段。目前,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方面出现了从观念创新到实践探索的双重效应。这种效应促进了农村经济乃至于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国农民低组织化状态的存在和低向度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程,甚至也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成长。 农民组织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竭力推动的一项事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方面体现出了一些共同特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尽管农民组织起来具备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的障碍性因素。 农民组织起来的目的在于拓展生产经营空间、组织有效营运、协调成员间的决策、行为和运作方式,谋求更大的组织化利益。目前,我国农民组织化主要有“企业+农户”、“政府+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和“农村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四种组织模式可供选择,并且有各自的实现途径。 结合国内外发展农村合作社的主要经验,并且结合我国国情,以农村合作社为载体提高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是现实的选择。在把农村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社员的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和合作社原则的指导下,加强合作社宣传教育与培训、推进组织模式创新、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以及强化政府支持行为是促进我国实现农民组织化的重要途径。 农民组织化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在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前提下确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三个目标,包括实现农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而强化组织是资源的观念,加大力度整合各类农村经济组织,加快经营模式和机制创新,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流通组织,加快科教兴农步伐以及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 VIII<WP=12>能是提高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主要政策取向。
向佐谊[8](2012)在《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然而,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流通产业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包括地理区位的特殊性、资源环境的特殊性、交通运输的特殊性、经济基础的特殊性、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制度政策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必然体现在流通产业的演进和发展上,具体表现在流通主体分散,经营规模不大;流通商品复杂多样,政策性很强;区域发展不均,总体规模偏小;流通技术长期落后,流通产业效益难以提高;流通产业分工水平低,发展粗放;流通产业制度环境缺失,发展动力不足。本文着眼于解决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结合当前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着重研究了民族地区流通产业的演进机理、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并在借鉴发达国家流通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促进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这不但丰富了流通领域相关的理论研究,而且对缩小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差距,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流通产业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国内外流通产业发展进行横向比较,具体分析了英国、美国、日本、中国等四个国家流通产业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总结了各个国家流通产业发展中可以为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所借鉴的经验: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流通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体制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性的自由贸易市场;技术与制度创新是流通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国家调控是流通产业健康、平稳发展的必要手段,要不断健全国家对流通产业的宏观调控体系。结合国内外流通产业的发展经验,深入剖析了民族地区流通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并运用劳动分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对民族地区流通产业演进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结论:流通产业的演化、发展机理,关键在于流通商为生产商和消费者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获取专业化收益,同时,流通商的流通组织成本降低则为流通产业带来正收益。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造成社会分工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落后、交易费用高、流通效率低,减少了流通专业化收益、增加了流通组织成本,导致民族地区流通产业演进发展缓慢。其次,本文在结合民族地区流通产业的内涵、特征以及民族地区流通产业演进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下分为产业规模、产业效率与效益、产业型态3个准则层,准则层下又分为投入水平、产出水平、产业效率、价值创造、社会贡献、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7个主题层,共由29个指标构成。通过群决策AHP法和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根据湘西地区的永定区、慈利县、桑植县、永顺县、保靖县、沅陵县、辰溪县和麻阳县8个区县2000-2010的统计数据,对湘西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永定区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7个区县。本文围绕实证结果,分产业规模、产业效率与效益、产业形态这3个准则层以及7个主题层,对每个地区相应的发展指数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再次,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选取社会分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流通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制度、流通产业政策、城市化水平、知识化程度等七方面指标,综合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社会分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和知识化程度对流通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经济制度、流通产业税收政策和城市化水平与流通产业的发展关系不显着。最后,本文对于民族地区流通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分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易技术发展,改善流通设施,提高流通效率;加大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力度,培养流通人才队伍;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落实民族地区流通产业支持政策,引导流通产业优先发展;结合各地区特点,创新流通产业的发展模式。
刘滢泉[9](2020)在《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充足、可持续的能源供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能源消费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和生产之间的不平衡的矛盾愈加严重。能源的来源有很多不同种类,当前,世界能源使用很大程度上依赖化石燃料。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燃烧会带来酸雨、雾霾等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更会引起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危及地球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在造成严重环境、气候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再生带来的能源枯竭问题。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在造成严重环境、气候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再生带来的能源枯竭问题。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国际社会的能源危机、能源安全等问题浮出水面,也让许多国家更清醒地意识到能源供给持续性和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全球范围内屡次发生的核事故,尤其是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引发了人类对核能安全的不信任。一些国家相继宣布“弃核”,并努力实现从核电到可再生能源的转换。因此,寻找替代能源,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可再生能源低碳、清洁、可持续的优点,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青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从过去个别国家、部分地区逐步扩展成为全球各国的一致行动。各国都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降低能源进口的依赖程度,保障本国能源安全,推进能源转型;保护环境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可再生能源产业具有初始投资成本高、成本受技术创新进步影响大、长期成本有下降空间等显着特点,因此,可再生能源产生经济效益需要长时间的发展和积累。巨大的投资、研发成本给成立初始阶段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使其难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传统能源相竞争。考虑到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这一特点,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的环境、生态、经济价值,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法律、政策,用以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壮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作为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容之一,不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说,谁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领域占得先机,就将在这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科技革命中获得优势地位。世界各国既是气候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更是经济社会存在竞争的利益个体,在逆全球化浪潮兴起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领域存在竞争关系、在争夺可再生能源产品、设备国际市场领域也存在竞争关系。补贴作为一种常用的政府激励措施,成为各国促进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常用手段。随着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补贴措施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应当如何使用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在国际贸易领域,不断涌现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更是对各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的合规性问题提出了质疑。在各国普遍对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给予补贴的背景下,相比环境负面效应更大的化石能源补贴,为何可再生能源补贴屡遭国际争端诉讼?成为本文研究国际层面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出发点。从GATT到WTO,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WTO在国际贸易领域建立了秩序,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维护作出了贡献,其制度的详实程度、争端解决机制的广泛实践,成为全球化时代成员方遵守的“模范国际法”。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WTO既有制度的僵化、新规则的难以达成,都让成员方对WTO“究竟走向何方”产生了怀疑。争端解决机构难以完成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难以开展合规论证,正是WTO既有制度僵化的印证和缩影。与多边经贸规则难以达成相对应,区域贸易协定发展如火如荼。美国、欧盟、日本主导或参与了TPP、CPTPP、USMCA、EPA谈判,并达成了一系列高标准的区域贸易协定。具体到可再生能源补贴领域,前述区域贸易协定通过“非商业援助制度”“环境条款”“一般例外条款变通适用”等规则的设计,事实上改变了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体现了先进发达国家抢占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的战略意图。虽然目前而言,这些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定相对原则,且未有争端实践适用,但结合多边经贸规则的形成过程来看,区域贸易协定的相关规定推而广之,也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先进发达国家在推进诸边、双边层面经贸规则发展的同时,也在国内层面不断发展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体系,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手段,设计覆盖研发、投资、生产、销售环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为国内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化的制度保障,并向全球输出了“上网固定电价制度”“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等制度设计,在国内法制度层面实现了领跑。而今,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补贴支持,先进发达国家更多地掌握了可再生能源的核心技术,其中部分类型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具备了参与自由市场竞争的实力。由此不难发现先进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领域的整体设计图谱:第一,在国内法制度层面逐渐将市场因素纳入原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以实现优胜劣汰,提升成熟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竞争力;第二,把握既有多边经贸规则,发起对其他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措施争端,为本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和发展时间;第三,通过区域贸易协定实践,制定有利于本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高标准条款,抢占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立法权”。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大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巨大的能源消费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环境、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能源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核能安全性备受质疑的情况下,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已成为我国保护环境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者,近年来,中国也成为在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最大的投资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然而,近年来,在贸易保护主义不时抬头的当下,我国可再生能源产品、设备在国际上屡遭反补贴诉讼。研究国际法律制度,归根到底的落脚点在于,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发展、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助力我国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的发展。补贴、反补贴法律制度对我国来说是“舶来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自2004年后未有新的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缺乏系统性,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散见于法律、政策之中,且多以政策形式出现,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法制化程度明显不足,部分制度的合规性也有待论证。制度的局限必然影响实践的效果,实践中“弃风弃光”现象一方面是电力消纳的统筹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对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合理性的实践质疑。如何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发展、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成为本文研究国内层面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出发点。因此,本文将在既有多边贸易体系框架内,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寻找制度依据,并结合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探析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路径及制度问题,并将归纳区域贸易协定、典型发达国家内国法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趋势,以推进多边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和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完善,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化的制度保障。本文从法学视角出发,聚焦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探讨了可再生能源及其补贴的价值、实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分析了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相关制度,结合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及WTO制度,归纳了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所应遵循的逻辑思路;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中可再生能源补贴相关制度,从诸边、双边层面为多边层面制度革新提供参考借鉴依据;讨论了可再生能源补贴专向性、不可诉补贴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关系、可再生能源补贴与GATT1994第20条的关系等几个法律问题,就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发展提出了建议;对标WTO既有规则体系及案例实践,审视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制度、政策措施的合规性,在结合他国立法、实践情况的基础上,审视国内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体系性、科学性,为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解决及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由以下五章组成。第一章通过可再生能源、再生能源补贴概念的界定,明确文章的研究对象,从基础理论层面为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结合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分析可以发现,环境、气候、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及环境问题的无国界特征,寻求发展替代能源,大力发展可能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结合“幼稚产业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两种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政府通过“有形的手”,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合理化能源产品的最终成本,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符合自然法的公平价值和理性精神,体现了自然法的核心诉求。在综合政策的支持下,可再生能源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空间、可实现,国际社会的认可度高,可再生能源补贴作为各国政府常用的政府干预手段和调控措施,其存在必要性在实践中也得到了体现。然而,对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质疑、可再生能源补贴贸易救济措施、可再生能源补贴贸易争端频发,可再生能源补贴“深陷”国际法律争议,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性备受质疑,成为了本文进一步研究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的动因所在。第二章围绕WTO框架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适用这条主线,在第一节分析了WTO框架下SCM协定、GATT1994、GATS和《农业协定》中的与可再生能源补贴相关的制度及对可再生能源补贴的适用性,发现除了SCM协定,其他协定中的补贴制度都无法为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提供充分依据;除了《农业协定》中的“绿箱”国内支持措施,其他涵盖协定中均无肯定可再生能源补贴环境价值、正外部性的补贴制度,有鉴于《农业协定》适用对象的特定性,因此当前WTO框架下没有专门适用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特殊补贴制度;从制度层面来看,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论证遵循一般补贴认定、论证规则。在第二节中,结合WTO争端解决实践,以“加拿大-可再生能源案”为例,详细分析了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确定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规则;并结合DSB裁决正、反两方面的评价肯定了既有合规论证规则的价值,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问题所在;并结合WTO补贴争端实践发展,发现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呈现“非补贴”化处理和高频度嵌入“国内成分要求”两个显着发展特点。而今,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路径发展呈现“停滞”状态,结合实践发展反思制度本身,发现WTO框架下补贴认定制度和分类制度都存在局限性,不利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论证,无法在既有补贴制度框架内为可再生能源补贴提供豁免机会。DSB实践中形成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方法,是根据当前WTO框架下补贴制度做出的最无奈,也是最积极的选择,这种合规论证方法虽然暂时为非禁止性可再生能源补贴在事实上构建了暂时的绿色安全网,但从解决问题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依然不是根本之道。第三章围绕“非多边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从“诸边、双边”区域贸易协定视角和“单边”内国法视角分别切入,系统梳理了重点区域贸易协定、典型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诸边、双边”维度下,区域贸易协定的制度创新,事实上拓展了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从实体层面将环境因素融入补贴制度、通过非商业援助制度设计改变了国有企业补贴认定方式,从程序层面凸显了对透明度原则的重视。可以肯定的是,多个国家(地区)认识到了既有WTO框架下补贴制度无法适应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需求,并在区域贸易协定中进行了积极的制度发展尝试,这对在多边层面尝试制度革新提供了发展思路。当然,区域贸易协定中许多创新规则的设计还不够完善,相比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相对更为原则,实践中也未有争端案例适用这些创新规则,规则如何加以运用、解释还有待实践的发展。在“单边”维度下,列举国家都对可再生能源给予了形式各样的补贴,都有着自成体系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列举国家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制化程度高,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政策共同构筑了制度体系。列举国家相互之间在制度上也存在相互借鉴,同一补贴制度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需要特定国家结合本国能源市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加以适用。而今,市场因素逐渐并充分融入列举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可以预计,根据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逻辑,无论一国实施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究竟为何,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补贴的规模、数量都呈现递减的趋势,可再生能源产业最终面向的是自由市场,并将在自由市场的竞争过程中实现优胜劣汰。对列举国家可再生能源制度内容和发展趋势的把握,对多边层面制度革新及中国相关制度发展都有良好的参考价值。第四章根据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发展困境和制度适用问题,参考非多边视角下相关制度的发展实践,以WTO法律制度为基础,从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和一般例外条款制度革新两个层面出发,为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明确了方向。第一节聚焦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通过对不可诉补贴制度恢复、修订,为具有环保、科研价值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构建了绿色空间;通过《环境产品协定》谈判视角下为可再生能源产品争取特殊待遇;参照《农业协定》分类模式为可再生能源补贴设计特殊规则,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创新提供发展思路。第二节根据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特点,结合“具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无法在补贴制度范畴内得到救济”的现状,尝试在补贴制度之外,为含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论证寻找制度依据;效仿EPA吸纳一般例外条款的做法,着力探析WTO框架下GATT1994第20条与SCM协定的适用关系,并在归纳GATT1994第20条实际适用效果的基础上,从适用方法变更、条款修改两种“必要的变通”模式出发,建立了可再生能源补贴援引GATT1994第20条的发展路径。虽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阻力重重,但还是应当有制度革新的愿景和勇气,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合法性论证提供发展思路和方向指引。结合逆全球化发展浪潮,多边制度改革任重道远,不可能也无法一蹴而就,应当结合多边、诸边、双边、内国法实践发展,以原则导向的修订为起点,明确制度改革基本方向,以期实现从原则形成到原则接纳,再到规则形成到规则接纳的发展过程,有策略、有方法的实现多边经贸规则渐进式改革的目的。综合第四章的制度设计,本文将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性论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需要多边层面规则的革新,无论是否最终在WTO平台解决,WTO既有制度和实践都会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在既有多边补贴制度框架内,最紧迫的就是重建不可诉补贴制度,在原则修订的基础上,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创造绿色空间;第三,对于含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可通过在对GATT1994第20条进行“必要的变通”的基础上加以适用,为该类措施在制度层面再提供一次得以豁免的机会。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起步较晚,既有制度体系包括法律和政策两个层面的内容,且以政策为主。第五章在系统梳理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具体类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内容,归纳了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的三个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在向“政府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并举”的方向转变;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融入“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内容。中国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呈现法制化程度不高、制度内容科学性有待提升两个明显不足,存在发展完善空间。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价值,中国对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可再生能源补贴国际贸易争端的不断涌现,本章第二节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完善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一,要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在“遵守国际法义务”“借鉴他国有益实践”“坚持因地制宜思路”基本思路的指引下,针对第一节中提出的制度问题,着力提升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法制化水平和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的科学化水平,并对涉嫌“国内成分要求”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给予了特别关注。第二,要助力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在“坚定多边立场”“坚持国际合作”基本思路的指引下,积极关注并参与多边、区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并对多边、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过程“非商业援助制度”“可再生能源市场基准”等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并对“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背景下的中欧能源合作平台项目进行了发展展望。中国是WTO的重要成员方,也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实际受益者和坚定拥护者,围绕WTO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改革设计中国方案,既是履行负责任大国、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声的重要举措,也是争取21世纪国际经贸新规则话语权的重要举措。无论WTO本身最终走向何方,多边经贸组织、多边经贸规则都不可或缺,在多边经贸规则重构的当下和未来,保持关注、持续参与、主动发声,都是避免成为新多边经贸规则“被动接受者”的积极作为。在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中,提交中国方案设计,是贡献中国智慧的有益尝试,也是坚定多边经贸谈判立场的实际行动。中国也应积极关注CPTPP、USMCA、EPA谈判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走向,了解区域贸易协定在可再生能源补贴领域的制度创新和发展趋势,未雨绸缪。中国更应在自己主导的RECP谈判、“一带一路”倡议中,将能源合作、可再生能源制度加以融入,为区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进行积极尝试。未来,人类文明必然会进入一个新能源的时代,但前往这条新能源的路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今的新能源,在科技发展后可能会纳入可再生能源范畴,也会给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带来新的内容。即使在当下,化石能源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消费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壮大仍然有赖于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因此,一要统筹兼顾、遵循能源发展规律,重视传统能源法律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传统能源在步入新能源时代的“桥梁”作用;二要为科技进步后,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产业化留有充分的制度发展空间,关注新能源领域的立法需求,展现制度的前瞻性,多面助力国家能源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发展;三要充分关注可再生能源资源高效利用、节能、生态税等层面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发展,以期为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构建更为全面的制度体系。
周伟[10](2012)在《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三多一少”(即经济成份多元、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多样、流通环节减少)的工业品流通格局初步形成。我国的工业品流通在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工业品批发体系的各种职能被分散化,工商矛盾愈演愈烈、日益突出,内外贸不能实现有效对接等。在我国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进行的过程中,研究、借鉴发达国家流通业的经验,构建我国工商联动、和谐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适应现代商品流通规律和现代流通方式的要求,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日用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为研究对象,从批发的功能、地位与作用出发,研究五个方面的问题:一、富有效率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是什么?其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二、工商矛盾的表现与本质是什么?应如何理顺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工商联动?三、应如何评判我国日用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四、发达国家流通方式的实践对我国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完善有哪些借鉴意义?五、如何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论文对发达国家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状况进行了剖析,对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的经营管理机构、流通渠道、流通政策和流通现代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论文按照“理论分析-现状问题分析-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思维逻辑,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趋势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以及中外横向比较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以国际化的视角,对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
二、日本的批发革命及其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的批发革命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
1.2.2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1.2.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其措施 |
1.2.4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1.2.5 对相关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
2.1 农业经济时代(1776—1860年)的产业结构 |
2.1.1 农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2.1.2 制造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2.1.3 服务业及金融业的发展 |
2.2 工业经济时代(1860—1945年)的产业结构 |
2.2.1 制造业的发展壮大 |
2.2.2 农业的稳步发展 |
2.2.3 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
2.3 后工业化时代(1945年—1980年代)的产业结构 |
2.3.1 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
2.3.2 制造业相对衰落但仍占据重要地位 |
2.3.3 农业继续发展但是其相对地位开始下降 |
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 |
2.4.1 信息技术产业主导产业结构的变化 |
2.4.2 产业结构趋于软化 |
2.4.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空心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1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
3.1.1 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 |
3.1.2 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和特点 |
3.2 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 |
3.2.1 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3.2.2 对美国虚拟(金融)经济的影响 |
3.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3.1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
3.3.2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外部失衡 |
3.3.3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措施 |
4.1 奥巴马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
4.1.1 奥巴马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 |
4.1.2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创新战略 |
4.1.3 奥巴马政府的能源战略 |
4.1.4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出口倡议”与贸易保护 |
4.2 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
4.2.1 特朗普政府的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 |
4.2.2 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回流”政策 |
4.2.3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 |
4.2.4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5.1 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 |
5.1.1 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增长表现 |
5.1.2 危机后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变化 |
5.1.3 危机后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变化 |
5.1.4 危机后美国经济失衡的状况 |
5.2 危机后美国农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2.1 农业的总体变化 |
5.2.2 农场及生产条件的变化 |
5.2.3 农业产值与农产品的变化 |
5.3 危机后美国制造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3.1 制造业的总体变化 |
5.3.2 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 |
5.3.3 政府支出与制造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5.4 危机后美国服务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4.1 服务业的总体变化 |
5.4.2 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 |
5.4.3 政府支出与服务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发展符合基本经济规律 |
6.1.2 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美国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
6.1.3 美国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
6.2 对中国的启示 |
6.2.1 从美国经济的失衡与调整看中国经济的失衡与加剧 |
6.2.2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 当前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 当前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要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与主要内容 |
一、 研究数据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 |
第二章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轨迹描述与制度变迁 |
第一节 中国蔬菜生产与流通的轨迹描述 |
一、 中国蔬菜生产发展历程的轨迹描述 |
二、 中国蔬菜流通体制沿革的轨迹描述 |
三、 “菜篮子工程'与“菜篮子经济” |
第二节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障碍与目标模式 |
一、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障碍的技术分析 |
二、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障碍的制度透视 |
三、 蔬菜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模式 |
第三章 世界蔬菜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
第一节 经验事实:世界与中国 |
一、 世界蔬菜产业发展特征 |
二、 蔬菜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差距 |
三、 资源、技术选择与制度安排:一个比较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海岛模式及其启示 |
一、 蔬菜生产与流通概况 |
二、 范例1:日本蔬菜产业的生产与流通 |
三、 范例2:促进台湾蔬菜产业发展的制度与政策 |
四、 对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启示 |
第三节 美加模式及其启示 |
一、 蔬菜生产特点及其流通概况 |
二、 范例:美国蔬菜产业的生产与流通 |
三、 美加模式蔬菜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节 欧盟蔬菜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
一、 蔬菜生产:通过规模化,使蔬菜生产走向现代化 |
二、 蔬菜外贸:寻求多种支持手段,增加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蔬菜出口 |
三、 蔬菜产业管理:以共同农业政策为核心,指导和协调各国蔬菜产业发展 |
四、 欧盟蔬菜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蔬菜产业竞争力研究 |
第一节 “钻石模型”与蔬菜产业竞争力 |
一、 国内外竞争力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 |
二、 “钻石模型”与蔬菜产业竞争力 |
第二节 中国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 我国蔬菜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描述 |
二、 中国蔬菜产业竞争力的总体分析 |
三、 RCA与TSC--事后分析与检验 |
四、 “钻石模型”--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政府与蔬菜产业竞争力 |
一、 WTO框架下的产业竞争力要求重新定位政府作用 |
二、 政府作为与蔬菜产业竞争力 |
第四节 企业与蔬菜产业竞争力 |
一、 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 |
二、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
第五章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构筑 |
第一节 政策支撑:蔬菜产业发展的制度前提 |
一、 政策与农业支持政策 |
二、 农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
三、 政府创造环境: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
第二节 信息支撑:蔬菜产业高效运转的基础平台 |
一、 农业信息化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 农业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和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目标 |
三、 信息支撑:蔬菜产业高效运转的重要平台 |
第三节 社会环境:消费引导与观念转型 |
一、 旧思想的转变,新理念的形成 |
二、 正确的消费引导 |
第四节 技术创新: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
一、 技术支撑与蔬菜产业发展 |
二、 诱致农业创新模型:内生的技术变迁理论描述 |
三、 技术创新: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
第五节 资本投入: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
一、 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 |
二、 资本投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
三、 蔬菜产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资本支撑作前提 |
第六节 物流支撑:蔬菜产业良好运行的基石 |
一、 物流与物流产业 |
二、 政府在物流支撑体系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三、 第三方物流管理与蔬菜产业发展 |
第六章 案例分析:深圳蔬菜产业发展模式及理论价值 |
第一节 蔬菜生产企业化:“深圳模式”的组织创新 |
一、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及其弊端 |
二、 生产企业化:现代蔬菜生产方式的组织创新 |
三、 农业企业家:实现农业企业化生产管理的创新主体 |
第二节 企业经营一体化:“深圳模式”的制度创新 |
一、 规模经营:制度创新的根源 |
二、 深圳模式:制度创新的经验实证 |
三、 农业企业一体化经营的理论价值 |
第三节 蔬菜流通现代化:“深圳模式”的管理创新 |
一、 传统蔬菜流通模式述评 |
二、 蔬菜流通现代化:“深圳模式”的管理创新 |
三、 流通模式比较:以深圳无公害蔬菜为例 |
第四节 蔬菜营销品牌化:“深圳模式”的营销革命 |
一、 品牌营销:农产品营销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
二、 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状与意义 |
三、 深圳模式:营销革命的经验实证 |
四、 推广价值与意义 |
第七章 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蔬菜产业发展 |
第一节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
一、 以推行生产标准化和过程规范化为重点,推进蔬菜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
二、 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提升蔬菜产品质量 |
三、 认证程序化与蔬菜市场准入 |
四、 优化蔬菜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提高规模效益 |
五、 在建立市场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多元化开拓蔬菜销售渠道 |
六、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
第二节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未来走向 |
一、 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思路 |
二、 无公害蔬菜: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三节 WTO框架下的中国蔬菜产业发展战略 |
一、 影响 |
二、 策略 |
第四节 中国蔬菜产业“走出去”问题的战略思考 |
一、 我国蔬菜产业“走出去”的重大意义 |
二、 我国蔬菜产业“走出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加快我国蔬菜产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基本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进展 |
(一)国内研究进展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 |
(二)比较研究和历史分析 |
(三)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 |
五、可能的边际贡献 |
第二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基础理论 |
一、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产生 |
(二)中国的现代化理论 |
(三)西方的现代化理论 |
二、产业结构理论 |
(一)西方主流产业结构理论 |
(二)马克思的产业结构思想 |
(三)中国特色产业结构理论 |
三、交易成本理论 |
四、国家发展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发展理论 |
(二)新李斯特国家发展理论 |
(三)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五、小结 |
第三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和聚合型制度的研究界定 |
一、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界定 |
(一)基本内涵 |
(二)影响因素 |
(三)阶段划分 |
(四)主体分析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界定 |
(一)制度与聚合型制度创新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内涵 |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构成 |
(四)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功能 |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关系 |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必要性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一产业 |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二产业 |
(四)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三产业 |
四、小结 |
第四章 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机理分析 |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四个维度 |
(一)国土空间开发维度 |
(二)市场体系建设维度 |
(三)企业能力培育维度 |
(四)社会全面发展维度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动力机制 |
三、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创新的质量 |
四、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路径依赖 |
(一)制度路径依赖的一般解释 |
(二)制度路径依赖的反馈机制 |
(三)制度路径依赖的演化修正 |
五、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析 |
一、指标的选择及其解释 |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指标的基本原则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指标体系构建 |
二、结构方程研究设计与模型建构 |
(一)研究设计 |
(二)模型构建 |
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聚合型制度创新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分析 |
(二)结构方程模型 |
(三)研究结论 |
四、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发展的历程、聚合型制度创新及制度约束 |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的总体特征 |
二、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
(一)第一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1949~1978) |
(二)第二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1978~2013) |
(三)第三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2013~) |
三、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一)第一阶段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二)第二阶段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四、新时代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一)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成就 |
(二)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内容 |
(三)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特征 |
五、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约束 |
六、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聚合型制度的比较分析 |
一、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现代化与聚合型制度创新 |
(一)美国模式的产业结构 |
(二)德国模式的产业结构 |
(三)日本模式的产业结构 |
二、转型国家的制度演进与产业结构 |
(一)苏联模式的产业结构 |
(二)印度模式的产业结构 |
(三)阿根廷模式的产业结构 |
三、小结 |
第八章 推动聚合型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完善市场体系制度建设,优化整体营商环境 |
(一)完善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构建 |
(二)加强产权体系建设,优化市场主体结构 |
(三)进一步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
二、加强聚合型动力支持,形成强化多主体创新 |
(一)妥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二)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
(三)发挥非正式制度作用,以优秀文化聚合制度创新 |
三、助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
(一)推进信息化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 |
(二)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精准化 |
(三)推进现代化产业组织政策的变革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写在后面的话 |
(4)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比较研究 ——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概念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第四节 基本思路、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可能的创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 |
第二章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背景和范式 |
第一节 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
一、三次产业之间演进规律 |
二、产业发展的阶段规律 |
三、主导产业转换的规律 |
四、劳动力转移规律 |
五、比较劳动生产率演进规律 |
六、三次产业内部演进规律 |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背景选择与理论范式 |
一、雁行形态发展模式的区域国际分工背景 |
二、产品循环发展模式的国际贸易与产业转移背景 |
三、同时开发发展模式的产业政策和政府主导背景 |
四、产业结构演进分析理论范式的选择取决于研究背景设定 |
第三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的背景与范式 |
一、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背景:市场化转型与经济全球化 |
二、市场机制取代计划体制对产业结构有决定性的影响 |
三、资源约束、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和速度 |
四、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分析的范式 |
五、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产业驱动范式 |
六、中美两国的开放程度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性 |
第三章 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及其技术进步影响机理分析 |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分析 |
一、产业结构演进的驱动因素 |
二、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分析 |
一、需求因素分析 |
二、供给因素分析 |
三、国际贸易 |
四、国际直接投资 |
第三节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机理分析 |
一、未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 |
二、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 |
三、考虑人力资本情况下的索罗模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特征及趋势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 |
一、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三、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比较 |
第二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
一、中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
二、中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
三、中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
第三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
一、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
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贸易对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国际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一、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 |
二、货物贸易结构 |
三、服务贸易结构 |
四、国际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国际贸易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一、美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 |
二、出口贸易结构 |
三、进口贸易结构 |
四、国际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直接投资对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一、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
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
三、国际直接投资引致的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一、美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
二、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
三、国际直接投资引致的技术进步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作用实证检验 |
第一节 假设条件、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一、假设条件 |
二、变量选取 |
三、数据来源 |
第二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作用实证检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 |
一、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计算过程 |
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第三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作用实证检验-基于VAR模型 |
一、单整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
四、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 |
五、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六、误差修正模型(ECM)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中美三次产业演进历程的异同点 |
二、中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的异同点 |
三、中国的产业结构演进的成果与存在问题 |
四、美国的产业结构演进的成果与存在问题 |
五、国际贸易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的比较结果 |
六、国际直接投资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的比较结果 |
第二节 启示之处 |
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要具有针对性 |
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助力于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 |
三、合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四、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 |
第三节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 |
一、不足之处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产业链视域中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关键概念解释 |
1.2.1 产业与三次产业 |
1.2.2 产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发展 |
1.2.3 产业链与农业产业链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制度变迁理论 |
2.1.2 产业组织理论 |
2.1.3 分工协作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及简评 |
2.2.1 产业链与农业产业链文献综述 |
2.2.2 产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
2.2.3 文献综述简评 |
第三章 农业产业发展机理研究 |
3.1 农业产业发展概念模型 |
3.1.1 农业产业发展动因 |
3.1.2 农业产业发展概念模型 |
3.2 农业产业发展的本质是发展产业链 |
3.2.1 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质是价值发展 |
3.2.2 价值发展就是要实现农业产业链整体价值最大化 |
3.3 产业链视阂中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分析 |
第四章 企业链维度:农业产业发展主体研究 |
4.1 农业产业发展主体的演进过程 |
4.1.1 农业产业发展主体的历史演变 |
4.1.2 新中国农业产业发展主体的演变 |
4.2 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产业发展主体分析 |
4.2.1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主体的优势 |
4.2.2 中国工业、服务业产业发展主体企业的特点 |
4.3 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发展主体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4.3.1 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发展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2 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发展主体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五章 供需链维度:农业产业市场体系研究 |
5.1 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供需关系分析 |
5.1.1 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供需关系 |
5.1.2 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产业关联分析 |
5.2 现阶段中国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产业关联特征分析 |
5.2.1 产业关联分析的理论基础 |
5.2.2 现阶段中国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产业关联特征 |
5.3 中国农业生产要素资源供给与需求分析 |
5.3.1 中国农业生产要素资源供给与需求模式的演进过程 |
5.3.2 现阶段中国农业生产要素资源供给与需求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5.4 中国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分析 |
5.4.1 中国农产品供给与需求模式的演进过程 |
5.4.2 现阶段中国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
5.4.3 现阶段中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第六章 空间链维度: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
6.1 产业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 |
6.1.1 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6.1.2 产业布局的运行机制 |
6.1.3 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
6.2 农业产业发展空间演变个性特征与规律分析 |
6.2.1 农业产业布局呈面状分布 |
6.2.2 现阶段农业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加快 |
6.3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分析 |
6.3.1 农业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
6.3.2 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纵向融合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
6.3.3 农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横向融合 |
6.3.4 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七章 价值链维度:农业产业价值研究 |
7.1 农业与工业产品价值交换关系分析 |
7.1.1 农业与工业产品价值交换规律与特征 |
7.1.2 新中国成立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变动及其问题、原因分析 |
7.2 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特性价值分析 |
7.2.1 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特性价值一般分析 |
7.2.2 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特性价值及其问题、原因分析 |
第八章 产业链视角下国外农业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 |
8.1 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发展经验 |
8.1.1 美国农业产业发展基本经验 |
8.1.2 日本农业产业发展基本经验 |
8.1.3 法国农业产业发展基本经验 |
8.2 韩国、巴西、印度等发展情形类似国家农业产业发展经验 |
8.2.1 韩国农业产业发展基本经验 |
8.2.2 巴西农业产业发展基本经验 |
8.2.3 印度农业产业发展基本经验 |
8.3 国外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
8.3.1 链维度: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发展市场主体 |
8.3.2 供需链维度:促进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 |
8.3.3 空间链维度:实施农业产业区域化布局,发展农业产业融合 |
8.3.4 价值链维度:实现农业产业链整体链条价值最大化 |
第九章 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机制及途径研究 |
9.1 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机制分析 |
9.1.1 农业、工业、服务业所组成产业链拓展维度确定及依据 |
9.1.2 农业、工业、服务业所组成产业链的四维静态拓展模型 |
9.1.3 农业、工业、服务业所组成产业链的四维动态拓展模型 |
9.1.4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产业链四维拓展模型分析 |
9.2 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
9.2.1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
9.2.2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
9.3 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
9.3.1 从企业链维度看,要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水平 |
9.3.2 从供需链维度看,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
9.3.3 从空间链维度看,要统一规划、协调农业产业布局 |
9.3.4 从价值链维度看,要统筹工农业协调发展 |
第十章 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
10.1 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市场主体 |
10.1.1 培育农业市场主体发展的环境条件 |
10.1.2 培育农业市场主体的发展能力 |
10.2 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
10.2.1 农业生产要素市场 |
10.2.2 农产品流通市场 |
10.3 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
10.3.1 建立完善农业产业布局体制机制 |
10.3.2 实施差异化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战略 |
10.3.3 推进农业产业布局优化重点战略 |
10.3.4 统筹与协调农业产业布局 |
10.4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实现农业产业链整体价值最大化 |
10.4.1 培育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10.4.2 引导发展主导产业及其商品生产基地 |
10.4.3 建立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
10.4.4 充分发挥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引导与服务作用 |
第十一章 论文的总结与展望 |
11.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11.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1.3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6)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概要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思路 |
第二节 有关流通体制研究的基本概念辨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研究的基础理论概述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商品流通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 |
第三节 日本的流通变革理论 |
第二章 战后日本的第一次“流通革命”与日本流通体制的重大变革 |
第一节 第一次“流通革命”产生背景和环境条件 |
第二节 第一次“流通革命”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战后日本现代流通体制的形成及其特征 |
第三章 日本的第二次“流通革命”与流通体制的进一步变革 |
第一节 流通环境的变化与第二次“流通革命” |
第二节 日本政府流通管理制度的变革 |
第三节 日本流通体制微观层面的变革 |
第四章 关于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的若干问题探讨 |
第一节 关于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的总体绩效探讨——推进日本流通现代化 |
第二节 关于流通体制变革中微观层面的结构性变化探讨 |
第三节 日本政府干预流通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探讨 |
第五章 对我国流通经济发展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使用授权说明 |
(7)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相关工作进展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农民组织化的理论探索 |
2.1 农民组织化的内涵 |
2.2 农民组织化特征 |
2.2.1 阶段性 |
2.2.2 组织主体的多元性 |
2.2.3 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非均衡性 |
2.2.4 农民组织化主体模式的灵活多样性 |
2.2.5 农民组织化的动态性 |
2.3 农民组织化的理论基础 |
2.3.1 产业分工与协作理论 |
2.3.2 制度变迁理论 |
2.3.3 交易费用理论 |
2.3.4 行为科学理论 |
2.4 农民组织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
2.4.1 构建农民组织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2.4.2 农民组织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农民组织化的实证分析 |
3.1 建国以来中国农民组织化的历史回顾与分析 |
3.1.1 我国农民组织化的阶段划分与分析 |
3.1.2 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发展趋向与农民组织化模式的可能创新 |
3.2 农民组织化的现状考察 |
3.2.1 农民组织化取得的成绩 |
3.2.2 提高中国农民组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的经济影响 |
4.1 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 |
4.2 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延缓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进程 |
4.3 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成长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民组织化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
5.1 发 达 国 家 提 高 农 民 组 织 化 程 度 的 共 性 5 |
5.2 发展中国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共同特征 |
5.3 国外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6 提高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利条件与障碍性因素 |
6.1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利条件 |
6.2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
6.2.1 农民组织化缺乏有利的制度环境 |
6.2.2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组织主体内部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 |
6.3 本章小结 |
7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模式选择与途径 |
7.1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主体模式与途径 |
7.1.1 “企业+农户”组织模式 |
7.1.2 “政府+农户”组织模式 |
7.1.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组织模式 |
7.1.4 “农村专业批发市场+农户” |
7.2 农民组织化主体模式的绩效比较 |
7.3 本章小结 |
8 以农村合作社为载体提高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研究 |
8.1 合作社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
8.1.1 合作社的定义 |
8.1.2 合作社的原则 |
8.1.3 合作社的宗旨和所有制形式 |
8.1.4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 |
8.2 “农村合作社+农户” 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机理 |
8.3 农村合作社的构成及其发展 |
8.3.1 农村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 |
8.3.2 农村供销合作社 |
8.3.3 农村信用合作社 |
8.3.4 农村专业合作社 |
8.4 国内外发展农村合作社的主要经验及其启示与借鉴 |
8.4.1 国外发展农村合作社的成功作法 |
8.4.2 国内发展农村合作社的主要经验 |
8.4.3 国内外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
8.5 中国农村合作社发展滞缓的原因简析 |
8.6 以农村合作社为载体提高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思路 |
8.7 本章小结 |
9 提高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政策建议 |
9.1 新阶段对农民组织化生产与经营的要求 |
9.2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原则 |
9.3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主要目标设定 |
9.4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政策建议 |
9.4.1 强化组织是资源的观念 加大力度整合各类农村经济组织 |
9.4.2 加快经营模式和机制创新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
9.4.3 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流通组织 |
9.4.4 加快科教兴农步伐 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供支持 |
9.4.5 加快体制创新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
9.5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特色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流通产业演进与发展的国际比较 |
2.1 英国流通产业的演进与发展 |
2.1.1 发展阶段 |
2.1.2 发展特征 |
2.2 美国流通产业的演进与发展 |
2.2.1 发展阶段 |
2.2.2 发展特征 |
2.3 日本流通产业的演进与发展 |
2.3.1 发展阶段 |
2.3.2 发展特征 |
2.4 中国流通产业的演进与发展 |
2.4.1 发展阶段 |
2.4.2 发展特征 |
2.5 比较及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内涵、特征及理论基础 |
3.1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
3.1.1 民族地区流通与流通商的内涵 |
3.1.2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的内涵与范围界定 |
3.1.3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的特征 |
3.2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1 劳动分工理论与流通产业发展 |
3.2.2 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与流通产业发展 |
3.2.3 产业经济学与流通产业发展 |
3.2.4 民族经济学、民族贸易学与流通产业发展 |
3.2.5 演化经济学与流通产业发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的演进机理 |
4.1 流通产业演进的理论内涵 |
4.2 流通产业的形成——分工演进视角 |
4.2.1 职业中间商模型 |
4.2.2 流通商与流通产业的演进 |
4.3 流通产业的形成——流通费用视角 |
4.3.1 交易费用与流通费用 |
4.3.2 流通专业化收益 |
4.3.3 流通组织成本 |
4.3.4 流通商产生的条件 |
4.4 流通产业演进的机理与历史过程 |
4.4.1 流通产业的演进机理 |
4.4.2 流通产业演进的历史过程 |
4.4.3 流通产业演进形态与特征 |
4.5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演进的机理分析 |
4.5.1 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
4.5.2 民族地区的流通专业化收益与社会分工 |
4.5.3 民族地区的流通组织成本与流通效率 |
4.5.4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的演进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与方法 |
5.1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测度的理论分析 |
5.1.1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涵义 |
5.1.2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要素 |
5.1.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2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
5.2.1 流通产业规模 |
5.2.2 流通产业效率与效益 |
5.2.3 流通产业型态 |
5.3 测度方法的选择与指标权重确定 |
5.3.1 测度方法的研究选择 |
5.3.2 主观权重的确定——群决策AHP法 |
5.3.3 客观权重的确定——因子分析法 |
5.4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模型 |
5.4.1 一级指标值的计算及应用 |
5.4.2 发展综合指数的求解及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实证分析 |
6.1 数据样本的搜集与预处理 |
6.1.1 数据样本的搜集 |
6.1.2 数据样本的预处理 |
6.2 基于群决策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主观权重 |
6.2.1 评价标准的判断矩阵 |
6.2.2 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6.2.3 主观权重确定结果 |
6.3 基于因子分析法(FA)确定客观权重 |
6.3.1 适应性检验 |
6.3.2 确定公共因子数量 |
6.3.3 因子旋转 |
6.3.4 因子得分分析 |
6.3.5 计算指标客观权重 |
6.4 综合赋权法确定综合权重 |
6.5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测度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7.1 指标设计和变量选择 |
7.1.1 指标设计 |
7.1.2 变量选择 |
7.2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
7.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7.4 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8.1 促进社会分工发展 |
8.1.1 发展特色产业 |
8.1.2 加快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
8.1.3 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 |
8.2 改善流通技术条件 |
8.2.1 加快建设交通运输设施 |
8.2.2 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技术 |
8.2.3 改善流通基础设施 |
8.3 提高知识化程度 |
8.3.1 发展教育事业 |
8.3.2 促进文化融合 |
8.3.3 培养流通人才队伍 |
8.4 建立政策法规支持体系 |
8.4.1 建立支持补助制度 |
8.4.2 支持流通主体发展 |
8.4.3 完善民族贸易政策 |
8.4.4 创造良好的流通法制和信用环境 |
8.5 创新流通产业发展模式 |
8.5.1 利用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 |
8.5.2 利用现代流通技术创新发展模式 |
8.5.3 利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模式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
(9)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法律发展困境 |
第一节 可再生能源及其补贴的概念演进 |
一、可再生能源的概念演进 |
二、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概念演进 |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法律争议 |
一、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 |
二、给予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必要性 |
三、可再生能源补贴面临的法律争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适用 |
第一节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分析 |
一、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依据 |
二、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论证 |
第二节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实践反思 |
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发展特点 |
二、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一、欧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二、CPTPP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三、USMCA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四、EPA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五、区域贸易协定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小结 |
第二节 内国法视角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一、德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二、美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三、日本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四、内国法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建议 |
第一节 多边补贴制度革新视角下的发展建议 |
一、不可诉补贴制度革新的发展建议 |
二、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创新的发展建议 |
第二节 一般例外条款制度革新视角下的发展建议 |
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对一般例外条款的适用需求 |
二、GATT1994第20 条与SCM协定的适用关系 |
三、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援引GATT1994第20条的发展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完善 |
第一节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反思 |
一、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依据 |
二、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发展趋势 |
三、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问题 |
第二节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完善的对策建议 |
一、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渐进式改革 |
二、助力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缘由与目的 |
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论文研究的框架、思路及方法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2 有关流通研究文献综述 |
2.1 流通理论的研究现状 |
2.1.1 马克思的流通思想与科斯的交易费用观点 |
2.1.2 以新的视角对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提出新认识 |
2.1.3 构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贸易、大流通、大市场理论 |
2.1.4 在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的研究 |
2.1.5 对流通企业的本质与边界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
2.1.6 在流通渠道结构与流通渠道行为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 |
2.1.7 对供应链与流通渠道整合进行了系统研究 |
2.2 对流通产业地位、作用与竞争力等问题的研究 |
2.2.1 流通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的研究 |
2.2.2 流通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
2.2.3 对流通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 |
2.2.4 对流通产业政策与规制问题的研究 |
2.3 流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流通国际化问题研究 |
2.3.1 以实证分析方法论述流通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
2.3.2 关于综合性城市流通系统框架研究 |
2.3.3 城市商圈时空动态论、商圈与城市发展的互动研究 |
2.3.4 流通国际化问题研究 |
2.4 流通现代化问题研究 |
2.4.1 国外学者对流通现代化的认识 |
2.4.2 国内学者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 |
2.5 关于我国工业品批发体系重构与完善的研究 |
2.5.1 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体系萎缩原因与存在问题的研究 |
2.5.2 解决工业品批发体系存在问题的政策措施研究 |
2.5.3 完善日用工业品批发体系的路径选择研究 |
2.5.4 工业品批发渠道的实证研究 |
3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及批零流通理论概述 |
3.1 日用工业品的概念及特点 |
3.1.1 日用工业品的内涵 |
3.1.2 日用工业品的特点 |
3.1.3 日用工业品市场的特点 |
3.1.4 日用工业品流通的特性 |
3.2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
3.2.1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内涵 |
3.2.2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特征 |
3.2.3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发展趋势 |
3.2.4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目标、任务与原则 |
3.3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演变过程 |
3.3.1 我国“三多一少”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形成 |
3.3.2 改革开放前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
3.3.3 改革开放后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
3.4 批发流通与零售的相关理论 |
3.4.1 流通产业内涵的界定 |
3.4.2 批发的功能与作用 |
3.4.3 零售相关理论 |
3.4.4 发达国家零售业态演进规律 |
3.4.5 流通渠道理论 |
3.4.6 日用工业品流通渠道的发展趋势 |
4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4.1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现状 |
4.1.1 我国日用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的现状 |
4.1.2 零售业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
4.1.3 电子商务发展突飞猛进 |
4.1.4 物流业与供应链管理取得长足进步 |
4.1.5 现代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各项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
4.1.6 一系列优化流通体系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
4.2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批发业集中度过低,影响批发业的集约增长 |
4.2.2 流通业内部产业结构失衡,批发行业萎缩,物流成本偏高 |
4.2.3 流通渠道效率低,秩序混乱 |
4.2.4 流通企业规模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竞争力薄弱 |
4.2.5 流通产业体制不健全 |
4.2.6 缺乏对中小流通企业的保护政策 |
4.2.7 工商企业矛盾突出、关系不和谐 |
4.3 对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剖析 |
4.3.1 小生产与大流通模式 |
4.3.2 大生产与小流通模式 |
4.3.3 解决问题的思路 |
5 日用工业品流通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
5.1 日用工业品流通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构建日用工业品流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2 日用工业品流通指标体系的构成 |
5.2 流通产业结构度量指标 |
5.2.1 流通产业集中度 |
5.2.2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
5.2.3 熵指数 |
5.2.4 罗森布鲁斯指数 |
5.2.5 C.C.I指数 |
5.2.6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
5.3 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之间的纵向关系 |
5.3.1 纵向关系涵义 |
5.3.2 企业纵向约束行为的动因 |
5.4 厂商、批发商及零售企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
5.4.1 模型依据 |
5.4.2 实证分析 |
5.4.3 研究结论 |
6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比较分析 |
6.1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管理机构的比较分析 |
6.1.1 美国的流通行政组织体系 |
6.1.2 日本的流通行政组织体系 |
6.1.3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组织机构特点 |
6.2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渠道的比较分析 |
6.2.1 美国日用工业品流通渠道演变过程与特点 |
6.2.2 日本商品流通渠道的特点 |
6.2.3 中外流通渠道控制模式对比研究 |
6.2.4 我国流通产业渠道结构现状分析 |
6.3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政策的比较分析 |
6.3.1 美国的流通政策 |
6.3.2 日本的流通政策 |
6.3.3 对我国流通政策的分析 |
6.3.4 发达国家流通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7 发达国家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国际借鉴 |
7.1 美国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形式与特点 |
7.1.1 美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制的主要特点 |
7.1.2 美国工业品流通的趋势与特征 |
7.1.3 美国零售业态的形式和特点 |
7.1.4 美国批发业的形式和特点 |
7.1.5 美国物流业的形式和特点 |
7.2 日本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形式与特征 |
7.2.1 日本批发业的地位与作用 |
7.2.2 日本批发业的组织形态及其特点 |
7.2.3 日本零售业的作用、业态形式与特点 |
7.3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形式与特征 |
7.3.1 德国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制模式 |
7.3.2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特点 |
7.3.3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的发展趋势 |
7.4 发达国家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
7.4.1 美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
7.4.2 日本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7.4.3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8 工商联动与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研究 |
8.1 工商联动的实现路径 |
8.1.1 工商联动的重要意义与原则 |
8.1.2 工商联动的实现形式 |
8.1.3 工商联动的模式与实施过程 |
8.2 内外贸一体化的措施手段 |
8.2.1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 |
8.2.2 内外贸一体化的必然性 |
8.2.3 有关学者对解决内外贸分割问题的研究观点 |
8.2.4 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
9 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政策措施 |
9.1 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立足点 |
9.1.1 福利经济学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
9.1.2 综合效益标准 |
9.1.3 国际竞争力标准 |
9.2 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 |
9.2.1 深化日用工业品批发体系的改革 |
9.2.2 重新审视流通领域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正确认识流通产业的性质与地位 |
9.2.3 培育具有整合供应链能力的大企业,鼓励新型业态和业种的发展,建立税收平衡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9.2.4 理顺批发与零售的职能关系、加强批发体系建设 |
9.2.5 工业品批发体系的构建需要依据不同渠道模式的特点和不同产品对渠道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
9.2.6 积极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的各项政策 |
10 研究结论和未来展望 |
10.1 本文的一般结论 |
10.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日本的批发革命及其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D]. 田野. 吉林大学, 2020(03)
- [2]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研究[D]. 杨顺江.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
- [3]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D]. 侯胜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比较研究 ——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D]. 包伟杰. 云南大学, 2018(04)
- [5]产业链视域中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研究[D]. 戴孝悌. 南京林业大学, 2015(04)
- [6]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研究[D]. 张岩. 辽宁大学, 2006(10)
- [7]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D]. 王勇. 东北农业大学, 2004(04)
- [8]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D]. 向佐谊. 中南大学, 2012(12)
- [9]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D]. 刘滢泉.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10]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研究[D]. 周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