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天池煤矿发生“煤炮”—冲击地压机理的初步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宫凤强,潘俊锋,江权[1](2021)在《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差异解析及深部工程地质灾害关键机理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岩爆和冲击地压原来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完全是由于人类进行深部地下空间利用、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等工程建设时诱发产生的,两者同属于最典型的深部工程地质灾害。由于历史原因,岩爆和冲击地压长期存在概念混用的情况。本文比较详细地综述了岩爆和冲击地压领域国内早期的研究历程,系统解析了岩爆和冲击地压之间存在的差异。在研究对象(硬岩和煤的承载强度、储能及释能能力、弹脆性)、受力条件(地应力、扰动应力)和边界条件(开挖和开采方法及工序、扰动范围和时效性等)方面,岩爆和冲击地压均存在根本区别;在表观现象、限定对象、研究对象、赋存条件、行业领域、工程建设方法、工程建设目的、要求及支护性质、诱发机理、倾向性判据、划分类型、划分等级、等级评价方法等方面,岩爆和冲击地压也存在很大差异。综上,岩爆和冲击地压是并列的两类地质体动力破坏现象,两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在综合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了岩爆和冲击地压各自的定义和内涵。岩爆的定义为发生在深埋隧道(隧洞)、深部矿山巷道及矿柱部位的硬岩弹射、爆裂或崩落现象,伴随不同程度声响;冲击地压定义为发生在深部煤矿中煤抛出现象,释放出不同程度的动能,严重时往往伴随震动、巨响、气浪或冲击波。从煤动力冲击破坏的现象与名称统一的角度考虑,建议用"煤冲击"代替"冲击地压"概念。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岩爆和冲击地压研究中的7点认识。最后,从研究对象、受力条件和边界条件等3个方面讨论了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关键机理问题,即从静动(或动静)组合加载力学的角度研究岩爆和冲击地压,符合深部地质体破坏的全受力路径,同时要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研究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问题。在岩爆和冲击地压的机理分析、预测预报、监测报警、调控防治中,都要科学认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辩证关系(注:本文因为无法找到与冲击地压契合的英文名称,在英文摘要中同时存在"coal burst"和"coal bump"两种表达)。
白贤栖[2](2021)在《华砚矿井冲击矿压多源信息融合的时空监测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一哲[3](2021)在《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发生机制与防治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冲击地压是我国煤矿开采的主要灾害之一,当煤矿受大型地质体控制时,冲击地压问题更加复杂。本文以受大型地质体控制的典型矿井(群)为例,在明确煤矿大型地质体赋存特征及矿井(群)原岩应力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模拟试验、现场实测手段,对义马矿区巨厚砾岩控制下煤矿开采的覆岩结构特征、覆岩结构扰动规律及其致冲机制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研究了义马矿区协调开采防冲方法,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基于统计分析,确定了大型地质体的界定条件,对比分析了矿井(群)有无大型地质体条件下的煤矿原岩应力特征,得到大型地质体存在时,同一深度条件下的矿井水平应力明显高于常规地质条件的矿井。(2)以巨厚砾岩控制的义马矿区为例,明确了矿区开采的覆岩空间结构特征,理论构建了包含相邻工作面的覆岩结构力学模型,得到巨厚砾岩联动状态及其对后采面的扰动范围;分析了一侧工作面开采后的垂直应力演化特征,明确了邻面应力互扰规律及扰动范围,得出先采面开采导致后采面应力降低,后采面开采前中期导致先采面垂直应力增加,后期导致应力降低。(3)建立了巨厚砾岩控制下的邻面开采的相似模型,明确了巨厚砾岩运动特征及其不同层位的差异性,得到砾岩先采侧下沉运动诱发后采侧小幅抬升运动,下位砾岩抬升程度高于上位砾岩。进一步验证了应力扰动特征,得到先采面开采诱发的砾岩联动抬升导致了后采面应力降低,邻面采空长度满足理论条件时,应力转移先采面。(4)分析了义马矿区井间区域工作面至地表的多元监测信息,进一步验证了巨厚砾岩的扰动特征;结合应力演化与冲击显现特征,揭示了邻面开采过程中的巨厚砾岩联动致冲机制和应力转移致冲机制,得到砾岩联动卸压引发了后采面水平滑移式冲击,后采面冲击后的应力转移能够引发先采面冲击。(5)应用控制变量法,建立了不同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影响下的义马矿区邻面协调开采数值模型,以应力转移量为关键因素,确定了应力转移发生的主控条件,提出了邻面协调开采的原则,即工作面应布置在煤厚小和砾岩薄的区域,增大煤柱宽度、邻面错距和先采长度,减小工作面长度,后采面朝靠近先采面采空区方向回采。(6)基于协调开采原则及参数取值,制定了跃进-常村井间区域协调开采方案,提出了表征应力转移程度的微震数据分析方法。现场冲击显现和微震监测情况表明,工作面协调开采对应力转移弱化的效果明显,应力转移引发冲击和微震事件的频次和强度明显降低。
刘辉[4](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煤矿冲击危险性综合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冲击地压的发生受矿井地质条件、开采方法等多种因素的耦合控制,使得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变得复杂,造成难以监测和预测分析,目前还缺乏能够统筹考虑多种因素、推广能力强的冲击危险性综合预测方法。本文采用基于煤矿多源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利用山东某煤矿开采工作面的地质资料、监测数据、煤层开采数据和高能量矿震记录,对冲击地压发生的影响因素和特征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开展基于机器学习的冲击危险性综合预测方法研究,通过建立矿震强度、冲击危险性等级、冲击地压类型等相关预测问题的分析模型,为煤矿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的科学监测、预测与防治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冲击地压的突发性以及前兆信息监测分析困难等问题,利用微震监测、地音监测、煤粉监测、巷道应力监测、工作面支架阻力监测等数据,分析影响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划分为地质因素和生产因素,从开采地质条件和监测数据两个方面分析了与冲击地压的关系,确定预测判别的指标因子,并根据预测方法所依据指标因子的数据类型为离散或时间连续,将预测方法分为静态预测和动态预测。2.根据工作面的开采地质因素,建立了基于贝叶斯决策理论的冲击危险性等级预测模型。分别采用贝叶斯判别分析和贝叶斯网络推理两种算法对冲击危险性等级进行预测划分,实现静态预测,探讨不同影响因素的权重,为冲击地压预测研究提供新的量化方法和分析途径。3.实现对冲击地压发生时矿震强度的准确预测。将工作面煤粉监测、巷道应力监测、工作面支架阻力监测等与冲击地压相关的监测数据,作为预测的判别因子,矿震监测的震级作为实际结果,建立矿震震级预测模型。考虑影响因素和适用条件的不同,分别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和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对矿震震级进行预测划分,取得了较为准确的结果。4.利用微震监测信号时频分布特征,提出了门限单元循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GRU-RNN)。该模型的输入为时间连续的多通道微震监测信号,在机制上可隐式提取微震信号的形态分布、幅值及频谱特征,实现对冲击诱因的判别分析。针对冲击危险性等级动态预测问题,建立了基于连续多通道微震监测信号和地音监测信号的深度受限玻尔兹曼机过程神经网络模型(DRBM-PNN)。两种深度学习模型可改善现有方法对不同类别信号综合特征的区分度,在机制上对动态预测问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5.针对矿井地质、开采生产和安全监测中多源时序数据相融合的冲击危险性动态预测问题,建立了一种动态模糊推理神经网络。该模型将模糊逻辑推理和神经网络对信号特征的学习机制相结合,基于模糊集和隶属度函数表示领域知识,自适应建立基于多源过程信号样本集的推理逻辑和模糊判别规则,可有效融合多源过程信息及先验知识,并适用小样本集情况下的建模预测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在山东某煤矿1412开采工作面进行冲击危险性综合预测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卓日升[5](2020)在《卸压瓦斯运移通道裂隙演化规律影响因素模拟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已探明的煤炭资源相当丰富,并且我国对于煤炭的生产以及消费都位居世界首列。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以往的瓦斯抽采效果不理想,严重制约了煤矿安全的回采。本文以山西和顺某高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为研究目标,从理论推导分析、物理相似模拟试验以及现场工业性试验分析等方面,研究多因素条件下卸压瓦斯运移通道的演化规律,并将研究结果应用到现场,初步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自主研发改进的全自动变倾角二维物理模拟试验平台,选取三个试验水平(采高、倾角以及推进速度)为实验变量,开展不同影响因素下的瓦斯运移通道演化规律的二维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采高,“三带”高度呈现增大趋势,裂隙带占比由48%升至60%。“三带”高度随煤层倾角的增大而增大,随推进速度的加快而降低。(2)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离层量为三阶段呈“驼峰状”变化,选用离层量作为瓦斯运移通道的边界的判定条件。并对卸压瓦斯运移通道的空间分布特征、底板应力、贯通度和下沉量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确定了其相关的参数的变化规律,构建了多因素影响下瓦斯运移通道的理论数学模型。(3)通过计算不同条件下的瓦斯运移通道的分形维数,分析得出不同影响因素下瓦斯运移通道的裂隙网络发育的分形特征,探讨了瓦斯运移通道发育的完整性,结果表明采高为6m时的瓦斯运移通道分形维数为4m时的1.07倍,2m时的1.23倍,呈升维趋势。瓦斯运移通道的分形维数随着推进速度的加快呈下降趋势。并且煤层倾角越大,瓦斯运移通道分形维数大小为1.68<1.69<1.71,呈现递增的趋势。(4)基于302工作面的实际开采条件并且结合瓦斯运移通道试验模拟结果分析,针对该工作面实施立体瓦斯抽采系统的布置,并且在回采期间的微震监测进一步对抽采方式的布置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监测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情况,分析工作面立体抽采瓦斯的治理效果,验证了立体瓦斯抽采系统的对于高瓦斯工作面卸压瓦斯精准抽采的合理性。有效的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等问题,最大程度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的回采,从而也对矿井安全有序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揭示出多因素条件下卸压瓦斯运移通道的演化规律,建立了瓦斯运移通道及储集区受综合因素条件(采高、推进速度、煤层倾角)影响的数学控制模型,优化瓦斯抽采系统的布置参数,为进一步开展瓦斯精准抽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完善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郑金录[6](2020)在《济三煤矿53下01(南)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及防治》文中研究表明冲击地压是煤矿众多灾害中最典型的动力灾害,其本质是煤岩在高应力作用下突然失稳破坏,冲击地压发生时通常伴随着煤岩抛出和剧烈震动,极易造成安全事故。但是井下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多变,导致冲击地压事件的发生无规律性、难预测性较强,且不同原因导致的冲击地压事件的破坏形式及处理措施均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对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的冲击地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此,论文针对济三煤矿53下01(南)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难题,运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及工程实践等方法,分析了多种地质及工程因素对冲击地压危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回采过程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卸压解突措施。主要成果如下:(1)53下01(南)工作面处于“孤岛”状态,工作面宽度呈现出“宽-窄-宽”变化,成为冲击地压评价和防治的难题,工作面的“孤岛”状态使得两侧非对称覆岩结构全部作用于煤层,需以“当量采深”反映煤层真实应力状态,得出工作面的“当量采深”为986m,实际应力值应为垂直应力的1.86倍。(2)根据53下01(南)工作面实际条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工作面全范围内的地质因素、采矿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可能性指数法对煤岩体自身性质及内部应力状态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全工作面范围内均具备发生冲击地压的条件。(3)研究得出回采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及危险区划分。工作面低位顶板和高位顶板非同步运移、相互影响,发生冲击地压的位置复杂多变;“孤岛”工作面是动力灾害的“关键工作面”,对关键岩层运移起主导作用,当推进至“见方”等关键位置时,覆岩结构承载特性发生变化,导致工作面矿压显现出现剧增,是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加的重要时机和位置;工作面推进至断层附近时,采动应力与构造应力叠加,煤岩体进入高应力状态,易发生冲击地压事件。(4)在工作面回采范围内,根据应力分布规律可划分为9个冲击地压发生危险区域,其中4个为中等冲击危险区,5个为强冲击危险区。结合济三煤矿53下01(南)工作面实际条件,通过大直径钻孔卸压、顶板水压致裂、底板爆破松动断底实现工作面冲击危险性区域大幅减少,效果显着。该论文有图43幅,表15个,参考文献61篇。
夏永学[7](2020)在《冲击地压动-静态评估方法及综合预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根据预测的目的与功能,可以分为采前的静态评估(也称为预评价)和开采期间的动态预警。静态评估主要基于地质条件、开采布局等历史信息;动态预警则主要基于组织管理、推进速度等现实信息和监测数据、现场显现等实时信息。目前尚未建立涵盖上述信息的有效预警方法和模型,这是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论文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和信息融合技术对冲击地压动-静态评估方法及综合预警模型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针对传统综合指数法存在人为主观影响大、临界区取值困难、权重量化不合理等问题,在各因素对冲击地压影响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因素分类、指数叠加和归一化处理,研究获得了基于改进综合指数法的冲击地压静态评估方法和模型。(2)根据地震波CT探测的原理,研究了波速大小及其变化与冲击危险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波速区和高波速梯度区对应高冲击危险区,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以波速异常系数、波速梯度异常系数和异常区域临巷距为主要指标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并将现场CT探测和改进的综合指数法进行联合分析,形成了理论分析和现场探测相结合的采前冲击危险性的静态评估方法。使冲击危险等级评价及危险区域划分更符合现场实际。(3)针对冲击地压前兆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全面性、互补性角度考虑,提出了基于微震、地音、应力和钻屑法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方案。实现了对冲击地压的分源、多场和全过程监测。分析了冲击地压微震、地音、应力前兆信息产生的物理机制和变化规律。(4)对微震、地音、应力、钻屑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冲击地压多源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提出了上述方法评价冲击危险依据和准则,建立了预警信息分级输出标准,为冲击地压定量化动态预警提供了依据。(5)针对多种监测设备获得的大量前兆观测信息既有重复又相互矛盾问题,采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对冲击地压多源监测数据中冗余、互补以及冲突的信息进行融合,实现了对冲击危险等级的一致性描述,显着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6)为了充分考虑冲击地压形成的地质构造和开采历史等背景信息。基于R值评分法的预测效能检验方法,构建了动、静态综合预警模型,该模型涵盖了冲击地压发生的历史信息、现实信息和实时信息,使影响冲击地压的各种信息以某种方式优化结合起来,产生一个新的融合结果,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预警效果。(7)开发了一套集接口融合、格式转化、统计分析、指标优先、权重计算、等级预警等为一体的冲击地压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可实现信息统一管理、查询、数据分析、三维显示、实时监测预警、信息发布与远程控制等功能,现场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薛嗣圣[8](2019)在《基于概率推理的煤矿瓦斯事故致因分析及其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煤炭开采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煤矿事故灾害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煤矿各类事故中,瓦斯事故危害最为严重,一直被认为是煤矿生产的“头号杀手”。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导致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各类影响因素众多,事故致因及条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对瓦斯事故的管控带来了困难。本文从概率推理角度对导致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条件以及概率变化进行分析,运用概率图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深入挖掘煤矿瓦斯事故潜在规律,研究新形势下煤矿瓦斯事故的管控对策。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论文从历史的角度对我国煤矿事故总体概况进行分析,阐述了我国自建国以来各阶段煤矿事故的发生特点、变化趋势及原因,重点从多维度对瓦斯事故特征进行了统计剖析,指出瓦斯事故在事故类型、矿井类型、发生地域、发生时间等属性中所表现的特点及原因;结合当前煤矿安全形势和趋势,指出瓦斯事故在环境、人员、装备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分析结果来看,瓦斯事故具有灾害后果的严重性、地域分布的广泛性、发生时间的随机性等不确定性特点。致因要素的动态变化和不确定性给煤矿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在煤矿安全投入和管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研究瓦斯事故致因及条件的不确定性,从而改善传统安全管理模式,提高事故管控的针对性。(2)论文以煤矿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瓦斯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瓦斯事故发生的物理机理,结合事故致因分类模型进行研究。首先,运用事故树方法从大量最新瓦斯事故案例中探究人员、机器、环境、管理等方面导致事故发生的内外部因素及其之间的逻辑条件,建立瓦斯事故致因条件依赖模型,明确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其次,运用收集的案例数据采用机器学习和专家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具有煤矿瓦斯事故特征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并进行模型有效性的验证;最后,基于瓦斯事故概率图模型进行事故推理,找到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最大致因链和敏感性因素排序。通过确定不同因素影响下的事故节点的后验概率,进而有效地确定瓦斯事故发生的概率;根据瓦斯事故发生的最大致因链,可以快速找到导致瓦斯事故的因果链;对事故因果链上的敏感性因素进行分级管控,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分析结果表明:瓦斯事故发生的随机性规律可以从概率角度进行认知。贝叶斯网络较传统事故分析方法,在复杂不确定性问题的表达和推理方面具有优势,将贝叶斯网络运用到瓦斯事故不确定性研究中,构建瓦斯事故特征的贝叶斯网络模型,能够有效融合瓦斯事故先验知识和当前信息,实现基于概率推理的瓦斯事故风险预判和致因分析,为事故的有效防治与管控明确重点和途径。(3)为了将构建的瓦斯事故贝叶斯网络模型应用到事故分析和预防中,本文依据条件变化和煤矿生产可能出现的情况建立情景。结合瓦斯事故特征,本文提出了基于“煤矿特性-影响因素-因素状态-事件”的瓦斯事故情景网络模型(CFSE),并进行概率情景分析,以此确定了区别于传统方式的瓦斯事故管控流程,并从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提出了融合贝叶斯思想的瓦斯事故管控策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构建瓦斯事故情景网络模型,可以确定事故预防中所对应的每个情景,在任何一个情景下,借助贝叶斯网络研究在不同情景条件下事故发生的概率。在瓦斯管控策略中,本文提出基于概率推理和情景分析的瓦斯事故管控模式。充分利用瓦斯事故贝叶斯网络的推理和信息更新机制,建立瓦斯事故概率推理预警平台,细化瓦斯事故危险源的可能性度量,充分感知系统致因要素及条件的变化,从全局的角度进行决策和判断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管控效果。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以数据为驱动,基于贝叶斯网络和情景分析等理论,通过概率推理方法定量研究瓦斯事故的不确定性,系统提出不同情景条件下瓦斯事故的管控策略,以提高我国瓦斯事故管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上遏制我国瓦斯事故的发生。该论文有图63幅,表32个,参考文献201篇。
齐庆新,李一哲,赵善坤,张宁博,郑伟钰,李海涛,李宏艳[9](2019)在《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展70年: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文章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冲击地压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主要从理论、监测与预警装备、防治技术及法律法规与标准构建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兼顾国外主要采矿国家在冲击地压研究上开展的工作。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和灾害危害程度显着增加,而国外冲击地压因煤矿开采的萎缩,只在个别一些国家偶尔发生冲击地压;对于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研究,国外对此研究的工作主要是停留在20世纪50—90年代,而我国主要研究成果是近30年的事情,主要包括"三因素"机理、强度弱化减冲机理、应力控制理论、冲击启动理论和扰动响应失稳理论等;在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面,国外主要集中在微震与地音监测方面,并配合钻屑法,而我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动应力监测方法,并开发了相关技术装备,现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煤矿冲击地压监测与预警;在冲击地压防治方面,以往重点关注在煤层和顶板冲击危险性的消除和解危上,而最近10年来,在巷道支护及煤岩体结构控制的研究与工程实践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旨在加强局部巷道支护的同时,从区域上控制煤岩体结构稳定性和应力分布,开发了分级分类的冲击地压巷道支护技术,采用水力压裂与深孔爆破等技术实现了对坚硬顶板岩层的有效控制;在冲击地压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最近10年来,我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制订工作,包括《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在内的规程及相关标准已制订并实施,现已初步建成冲击地压标准体系。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矿井数量不断增加,研究冲击地压的人数不断增加,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不断完善,冲击地压监测技术及仪器与装备从无到有,性能不断提升,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方法不断完善,有效性不断提高,冲击地压有关法律法规从无到有,现已趋于完善。综合而言,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应该看到,随着大数据、智能化与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在新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张延博[10](2019)在《浸水风干煤体二次氧化自燃升温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煤的浸水风干煤体二次氧化自燃升温特性,本文选取富水矿区巴彦高勒煤矿煤壁新鲜煤样,按照实验室标准将煤加工、预处理,并针对整体及部分预处理煤样分别进行程序升温实验、热重实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实验,对预处理后煤样的自燃倾向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据此判定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制定相应防灭火技术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程序升温氧化实验,分析煤样升温过程中交叉点温度变化显示经处理后的煤样更易发生氧化自燃,且浸水风干96h预氧化140℃煤最易自然发火。实验过程分析选取并测定CO、C2H4、C3H8标志性气体,结果显示:经过浸水风干及预氧化处理的煤,生成的标志性气体浓度更大,生成速率更快,更具有自然发火的倾向。(2)通过热重实验后得出TG/DTG曲线,对特征温度进行记录即:物理吸附结束温度、临界温度、煤的干裂温度、煤的活性温度、煤的增速温度、煤的着火温度、煤的最大失重速率点温度、煤的燃尽点温度来判断不同预处理煤样的自燃倾向性。综合认定不同预处理煤样的自燃倾向性为:浸水风干96h预氧化140℃煤样>预氧化140℃煤样>浸水风干96h煤样>原煤。(3)根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实验后发现:经处理后的煤样在羟基、脂肪烃及芳香烃官能团谱峰强度均大于原煤。浸水风干主要对煤分子的羟基官能团造成影响;预氧化不仅对羟基官能团造成影响,对芳香烃官能团也造成了影响;浸水风干预氧化的综合条件下更是影响了羟基、芳香烃、脂肪烃官能团,综合认定浸水风干预氧化的煤较其他煤样更易发生氧化自燃。(4)判定了巴彦高勒311202工作面采空区危险区域。正常回采期间,采取以保证安全推进速度,实时观测,发现危险即采取注氮注浆的措施;对工作面临时停采期间,采用三级响应体系,通过制定防灭火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来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二、对天池煤矿发生“煤炮”—冲击地压机理的初步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天池煤矿发生“煤炮”—冲击地压机理的初步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差异解析及深部工程地质灾害关键机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岩爆、冲击地压的含义和名称 |
1.1 岩爆、冲击地压的英文名称 |
1.2 岩爆、冲击地压的中文名称 |
1.3 冲击地压的中文别名 |
1.4 岩爆、冲击地压名称区别和特点 |
2 岩爆和冲击地压的主要差异 |
2.1 表观现象不同 |
2.2 限定对象不同 |
2.3 研究对象不同 |
2.4 赋存条件不同 |
2.5 行业领域不同 |
2.6 工程建设方法不同 |
2.7 工程建设目的、要求及支护性质不同 |
2.8 诱发机理不同 |
2.9 倾向性判据不同 |
2.1 0 划分类型不同 |
2.1 1 划分等级不同 |
2.1 2 等级评价方法不同 |
3 关于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几点认识 |
3.1 岩爆和冲击地压的深部工程地质灾害共同属性 |
3.2 深部和高地应力的关系 |
3.3 岩爆和冲击地压的早期研究 |
3.4 岩爆和冲击地压术语分开的观点和客观必要性 |
3.5 不能简单地以行业领域认识岩爆和冲击地压 |
3.6 正确认识岩爆和冲击地压的诱因与防治之间的辩证关系 |
3.7 对冲击地压术语修正的观点 |
4 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关键机理问题 |
4.1 研究对象 |
4.2 受力条件 |
4.3 边界条件 |
5 结论 |
(3)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发生机制与防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冲击地压现象描述 |
1.2.2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
1.2.2.1 经典理论 |
1.2.2.2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
1.2.3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
1.2.3.1 区域防范方法 |
1.2.3.2 局部解危方法 |
1.2.3.3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的矿井防冲方法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煤矿原岩应力特征分析 |
2.1 冲击地压应力条件的提出 |
2.1.1 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分析 |
2.1.1.1 地质因素 |
2.1.1.2 开采因素 |
2.1.2 冲击地压机理的数学描述 |
2.2 煤矿大型地质体认知 |
2.2.1 大型地质体的定义 |
2.2.2 我国矿区典型大型地质体特征 |
2.3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煤矿原岩应力特征 |
2.3.1 常规地质条件下的煤矿原岩应力特征 |
2.3.2 大型地质体对原岩应力的影响 |
2.3.2.1 原岩应力测试结果 |
2.3.2.2 原岩应力特征 |
2.4 小结 |
3 巨厚砾岩控制下覆岩结构运动及采动应力演化规律分析 |
3.1 巨厚砾岩控制下矿区覆岩结构探测及结构影响 |
3.1.1 采动条件下巨厚砾岩赋存状态分析 |
3.1.2 采动条件下覆岩结构运动的初步认知 |
3.2 覆岩结构运动特征及采动应力演化规律理论分析 |
3.2.1 巨厚砾岩联动特征 |
3.2.1.1 结构单元力学模型构建 |
3.2.1.2 巨厚岩层的联动形态 |
3.2.1.3 基于联动形态的扰动范围 |
3.2.2 相邻工作面开采应力互扰规律 |
3.2.2.1 工作面开采的力学模型构建 |
3.2.2.2 先采工作面开采后的应力演化特征 |
3.2.2.3 后采工作面开采的应力演化特征 |
3.3 小结 |
4 巨厚砾岩控制下覆岩结构全时空扰动规律研究 |
4.1 试验准备 |
4.1.1 试验装置 |
4.1.2 相似模拟比例设置 |
4.1.3 模型铺设及监测布置 |
4.1.3.1 模型铺设过程 |
4.1.3.2 监测布置 |
4.1.4 开挖设置 |
4.2 巨厚砾岩全空间联动特征 |
4.2.1 覆岩空间结构演化规律 |
4.2.1.1 覆岩破断特征 |
4.2.1.2 覆岩空间结构演化过程 |
4.2.2 不同开采方式的下位巨厚砾岩联动特征 |
4.2.2.1 先采面率先回采时期 |
4.2.2.2 两面同时回采时期 |
4.2.2.3 后采面最后回采时期 |
4.2.3 不同层位巨厚砾岩的联动程度 |
4.2.4 巨厚砾岩联动的扰动范围 |
4.3 邻面开采下的垂直应力演化规律 |
4.3.1 先采工作面开采 |
4.3.1.1 先采面率先回采时期 |
4.3.1.2 两面同时回采时期 |
4.3.2 后采工作面开采 |
4.3.2.1 两面同时回采时期 |
4.3.2.2 后采面最后回采时期 |
4.4 本章小结 |
5 巨厚砾岩控制下覆岩结构扰动致冲机制实测研究 |
5.1 相邻工作面工程背景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监测布置 |
5.2 巨厚砾岩联动致冲机制 |
5.2.1 巨厚砾岩运动特征 |
5.2.2 巨厚砾岩扰动范围 |
5.2.3 后采工作面冲击机制 |
5.2.3.1 联动条件下的煤岩应力环境 |
5.2.3.2 13230 工作面冲击显现特征 |
5.2.3.3 致冲机制 |
5.3 应力转移致冲机制 |
5.3.1 应力转移特征 |
5.3.2 先采工作面冲击机制 |
5.4 小结 |
6 巨厚砾岩控制下覆岩结构扰动弱化防冲方法研究 |
6.1 基于覆岩结构扰动弱化的工作面防冲理念 |
6.1.1 弱链增耗防冲方法 |
6.1.2 吸能稳构防冲方法 |
6.1.3 协调开采防冲方法 |
6.2 相邻工作面协调开采方法模拟研究 |
6.2.1 数值模拟设计 |
6.2.1.1 影响因素及条件设置 |
6.2.1.2 模型构建 |
6.2.1.3 开采设置 |
6.2.1.4 应力观测设置 |
6.2.2 不同因素的应力转移主控条件 |
6.2.2.1 应力增量直接表征 |
6.2.2.2 覆岩破坏高度间接表征 |
6.2.3 邻面协调开采参数设计 |
6.2.3.1 避免应力转移的因素取值范围 |
6.2.3.2 工作面布置原则及参数 |
6.3 本章小结 |
7 巨厚砾岩控制下区域协调开采实践及效果评价 |
7.1 工作面协调开采方案制定 |
7.1.1 区域地质及开采概况 |
7.1.2 接替工作面的选取 |
7.2 协调开采效果评价 |
7.2.1 微震监测实践 |
7.2.1.1 微震系统布置 |
7.2.1.2 微震数据处理方法 |
7.2.2 工作面协调开采效果分析 |
7.2.2.1 对比方案的提出 |
7.2.2.2 煤岩微破裂引发应力转移 |
7.2.2.3 冲击引发应力转移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8.3.1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
8.3.2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监测技术与装备 |
8.3.3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防治方法与技术 |
8.3.4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机器学习的煤矿冲击危险性综合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矿震监测与矿震强度预测方法研究 |
2.1 深井矿震分类和影响因素分析 |
2.2 “区域-局部”式矿震监测 |
2.3 矿震强度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及算法 |
2.4 样本矿井概况 |
2.5 实际资料处理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贝叶斯网络推理的冲击危险性等级分析 |
3.1 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分析 |
3.2 冲击地压危险等级分类研究 |
3.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冲击危险性等级预测方法 |
3.4 实际资料处理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冲击类型和冲击危险性等级判别 |
4.1 微震信号特征分析 |
4.2 深度循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4.3 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的冲击地压诱因分析 |
4.4 基于深度受限玻尔兹曼机过程神经网络的冲击等级预测分析 |
4.5 实际资料处理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动态模糊推理网络的冲击危险性预测 |
5.1 冲击地压煤矿开采地质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5.2 模糊信息处理与模糊神经网络 |
5.3 动态模糊推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5.4 实际资料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预测应用 |
6.1 1412工作面概况 |
6.2 冲击地压监测情况 |
6.3 1412工作面冲击危险性综合预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卸压瓦斯运移通道裂隙演化规律影响因素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采动覆岩裂隙演化规律研究现状 |
1.2.2 瓦斯运移通道演化规律研究现状 |
1.2.3 覆岩裂隙网络分形特征研究现状 |
1.2.4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实验系统介绍及实验结果 |
2.1 相似理论的推导 |
2.1.1 相似理论 |
2.1.2 实验模型相似常数的确定 |
2.2 试验系统简介 |
2.3 试验设计及方案 |
2.4 试验工作面概况 |
2.5 模型制作 |
2.5.1 模型的搭建 |
2.5.2 测点的布置 |
2.6 不同因素下采动覆岩演化特征分析 |
2.6.1 多因素下覆岩“三带”分布特征 |
2.6.2 多因素下煤层底板应力变化规律 |
2.6.3 多因素下采动覆岩来压步距的变化规律 |
2.7 本章小结 |
3 瓦斯运移通道裂隙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
3.1 瓦斯运移通道边界的判定条件 |
3.1.1 上覆岩层离层量的采高效应 |
3.1.2 上覆岩层离层量变化的推速效应 |
3.1.3 上覆岩层离层量变化的倾角效应 |
3.2 多因素下瓦斯运移通道几何变化特征 |
3.2.1 不同采高条件下瓦斯运移通道几何特征演化规律 |
3.2.2 不同推进速度下瓦斯运移通道空间几何特征演化规律 |
3.2.3 不同煤层倾角条件下瓦斯运移通道空间几何特征演化规律 |
3.3 多因素下瓦斯运移通道的贯通度变化规律 |
3.3.1 不同采高条件下瓦斯运移通道的贯通变化规律 |
3.3.2 不同推进速度条件下瓦斯运移通道的贯通变化规律 |
3.3.3 不同煤层倾角条件下瓦斯运移通道的贯通变化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 多因素下瓦斯运移通道的分形特征演化规律 |
4.1 分形理论 |
4.2 软件简介 |
4.3 多因素下分形维数演化规律 |
4.3.1 不同采高条件下瓦斯运移通道的分形演化特征 |
4.3.2 不同推进速度条件下瓦斯运移通道的分形演化特征 |
4.3.3 不同煤层倾角条件下瓦斯运移通道的分形演化特征 |
4.4 多因素下瓦斯通道数学控模型 |
4.4.1 覆岩卸压瓦斯运移通道形态发育的理论模型 |
4.4.2 不同因素下覆岩卸压瓦斯运移通道形态发育的数学模型 |
4.4.3 多因素下覆岩卸压瓦斯运移通道演化数学理论综合控制模型 |
4.4.4 多因素下瓦斯运移通道的分形演化数学控制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践 |
5.1 工程原型 |
5.2 瓦斯抽采系统布置参数 |
5.2.1 覆岩空间微震监测分析 |
5.2.2 高位定向长钻孔布置参数 |
5.2.3 上隅角埋管布置参数 |
5.3 卸压瓦斯抽采效果考察 |
5.3.1 采空区卸压瓦斯抽采效果考察 |
5.3.2 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效果考察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6)济三煤矿53下01(南)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工程地质概况 |
2.1 工作面位置 |
2.2 煤层及顶底板岩层特征 |
2.3 地质构造 |
2.4 临近工作面冲击地压事件 |
2.5 本章小结 |
3 回采工作面冲击地压评价 |
3.1 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范围 |
3.2 “当量”采深理论计算模型 |
3.3 冲击地压评价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危险区划分 |
4.1 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分类 |
4.2 冲击应力场机理 |
4.3 关键岩层运动机理 |
4.4 冲击性构造活化机理 |
4.5 其他因素诱发冲击地压机理 |
4.6 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区划分 |
4.7 本章小结 |
5 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 |
5.1 大孔径钻孔卸压防冲技术 |
5.2 顶板水力致裂断顶防冲技术 |
5.3 断底卸压防冲技术 |
5.4 冲击地压防治效果检验 |
6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冲击地压动-静态评估方法及综合预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现状 |
1.1.2 冲击地压预警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冲击地压研究现状 |
1.2.2 冲击地压监测方法现状 |
1.2.3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冲击地压静态评估方法与指标 |
2.1 冲击危险性预评价 |
2.2 改进的综合指数法 |
2.2.1 传统综合指数法 |
2.2.2 改进综合指数法 |
2.3 基于震波CT探测的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方法 |
2.3.1 震波CT基本原理 |
2.3.2 探测方法及设计 |
2.3.3 层状岩层地震波传播基本规律 |
2.3.4 层状结构地震波传播特征 |
2.3.5 围岩波速结构与冲击危险性相关性 |
2.3.6 基于CT探测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 |
2.3.7 巷道冲击危险等级划分 |
2.3.8 现场应用 |
2.4 冲击危险静态综合评估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3 冲击地压动态监测方法与预警指标 |
3.1 冲击地压的现场监测方法 |
3.1.1 微震监测技术 |
3.1.2 地音监测技术 |
3.1.3 煤体应力监测 |
3.1.4 钻屑法监测 |
3.1.5 冲击地压的综合监测技术 |
3.2 多维监测数据预处理技术 |
3.2.1 单点监测数据的预处理 |
3.2.2 多点监测数据的融合处理 |
3.3 冲击地压前兆信息的可识别性及预警指标 |
3.3.1 应力信息 |
3.3.2 微震信息 |
3.3.3 地音信息 |
3.3.4 钻屑信息 |
3.4 本章小结 |
4 冲击地压动-静态综合预警模型 |
4.1 监测数据融合方法 |
4.1.1 传统D-S证据理论 |
4.1.2 改进的D-S证据理论 |
4.2 基于改进D-S理论的冲击地压数据融合方法 |
4.3 冲击地压综合预警模型 |
4.3.1 思路及原则 |
4.3.2 总体方案构建 |
4.3.3 冲击地压多源信息综合预警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冲击地压综合全息预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
5.1 冲击地压综合预警平台开发的目的及要求 |
5.1.1 平台开发的目的 |
5.1.2 平台开发的要求 |
5.2 系统原理及框架设计 |
5.2.1 系统原理 |
5.2.2 平台基本框架 |
5.3 平台基本功能 |
5.4 冲击地压综合预警平台的应用 |
6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基于概率推理的煤矿瓦斯事故致因分析及其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特色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2 理论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煤矿瓦斯事故现状及问题剖析 |
3.1 中国煤矿事故概况 |
3.2 中国煤矿瓦斯事故统计分析 |
3.3 中国煤矿安全形势新特点及趋势 |
3.4 当前煤矿瓦斯事故管理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矿瓦斯事故致因要素及不确定性分析 |
4.1 煤矿瓦斯事故物理机理 |
4.2 煤矿瓦斯事故致因分析 |
4.3 煤矿瓦斯事故不确定性及时空分析 |
4.4 煤矿瓦斯事故不确定性测度及推理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矿瓦斯事故致因概率推理研究 |
5.1 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
5.2 煤矿瓦斯事故致因要素及网络节点 |
5.3 煤矿瓦斯事故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 |
5.4 煤矿瓦斯事故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及模型检验 |
5.5 煤矿瓦斯事故贝叶斯网络推理 |
5.6 本章小结 |
6 煤矿瓦斯事故概率情景分析 |
6.1 煤矿瓦斯事故情景分析流程 |
6.2 煤矿瓦斯事故管控情景表示方法 |
6.3 煤矿瓦斯事故情景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煤矿瓦斯事故管控策略 |
7.1 煤矿瓦斯事故管控的内涵和原则 |
7.2 煤矿瓦斯事故管控的目标和流程 |
7.3 煤矿瓦斯事故管控的策略 |
7.4 煤矿瓦斯事故管控的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展70年: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冲击地压灾害与研究现状 |
1.1 冲击地压初期认识阶段 |
1.2 冲击地压研究探索阶段 |
1.3 冲击地压研究快速发展阶段 |
1.4 冲击地压研究新的挑战 |
2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
3 冲击地压矿井类型 |
4 冲击地压监测技术与装备 |
5 冲击地压防治方法与技术 |
5.1 区域防范方法 |
5.2 局部解危方法 |
6 冲击地压法律法规与标准 |
7 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形成 |
8 工程实践 |
8.1 冲击地压监测 |
8.1.1 矿压监测 |
8.1.2 微震监测 |
8.1.3 地音监测 |
8.1.4 采动应力监测 |
8.1.5 钻屑法监测 |
8.1.6 电磁辐射监测 |
8.2 冲击地压综合监测与预警 |
8.3 冲击地压防治 |
8.3.1 区域防治 |
8.3.1. 1 合理开拓部署 |
8.3.1. 2 保护层开采 |
8.3.2 局部防治 |
8.3.2. 1 深孔断顶爆破 |
8.3.2. 2 顶板水压致裂 |
8.3.2. 3 煤层大直径钻孔卸压 |
8.3.2. 4 煤层卸载爆破 |
8.3.2. 5 冲击地压巷道支护 |
8.4 工程一体化实践 |
8.4.1 工程一体化模式 |
8.4.2 实践效果 |
9 问题思考与展望 |
9.1 问题思考 |
9.2 展望 |
1 0 结语 |
(10)浸水风干煤体二次氧化自燃升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预处理煤样自燃程序升温实验 |
2.1 实验装置介绍 |
2.2 实验条件及要求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预处理煤样特征温度点热重实验 |
3.1 热重实验方法及原理概述 |
3.2 热重实验装置介绍 |
3.3 实验条件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预处理煤样官能团的红外光谱测定 |
4.1 实验装置系统 |
4.2 实验过程 |
4.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判定及防灭火技术 |
5.1 正常回采期间采空区“三带”划分 |
5.2 煤自燃危险区域防灭火技术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对天池煤矿发生“煤炮”—冲击地压机理的初步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差异解析及深部工程地质灾害关键机理问题[J]. 宫凤强,潘俊锋,江权. 工程地质学报, 2021(04)
- [2]华砚矿井冲击矿压多源信息融合的时空监测预警研究[D]. 白贤栖.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发生机制与防治方法研究[D]. 李一哲.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
- [4]基于机器学习的煤矿冲击危险性综合预测方法研究[D]. 刘辉.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5]卸压瓦斯运移通道裂隙演化规律影响因素模拟实验研究[D]. 卓日升.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济三煤矿53下01(南)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及防治[D]. 郑金录.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7]冲击地压动-静态评估方法及综合预警模型研究[D]. 夏永学.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8)
- [8]基于概率推理的煤矿瓦斯事故致因分析及其管控研究[D]. 薛嗣圣.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9]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展70年: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思考[J]. 齐庆新,李一哲,赵善坤,张宁博,郑伟钰,李海涛,李宏艳. 煤炭科学技术, 2019(09)
- [10]浸水风干煤体二次氧化自燃升温特性研究[D]. 张延博.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