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撑竿跳高的能量计算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许占鸣,李泓辰[1](2021)在《5H理论视角下我国精英撑竿跳高运动员成绩构成分量及失败跳次原因分析——以202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以5H理论视角,运用对比分析、运动生物力学摄影法等方法,系统揭示了我国精英撑竿跳高运动员各成绩构成分量特征以及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在各分量上的差距,并剖析我国运动员失败的原因。研究结果如下:(1)在H1、H2、H3占重心最高点的比值上,我国精英撑竿跳高运动员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一样,均为H1>H2>H3,其中H1占比远大于"H2+H3",在腾跃高度"H2+H3"上,H3占比甚微;(2)我国精英男子运动员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在成绩构成分量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H2、H3上,女子运动员差距主要体现在H1、H2上,在H4、H5分量上,我国精英男、女子运动员均大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说明我国精英运动员的过杆效率低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3)我国精英男子运动员试跳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过杆技术不佳或预设架距不合理,李玲试跳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推竿瞬间身体重心的高度比横杆高度低,陈巧铃试跳失败的主要原因为重心利用率较低。
潘旭[2](2021)在《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技术特征及试跳成败分析》文中认为
张瑶敏[3](2021)在《利用四个标记点与六个标记点计算撑杆跳躯干能量的比较》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撑杆跳高,是一项技术复杂的田径运动项目。运动员借助竿子的形变,以悬垂、摆体、举腿、引体等竿上动作使身体越过一定高度。撑杆跳高的技术动作复杂,关键的技术有两个,即运动员起跳前的加速过程和起跳过程。其中,运动员-杆之间能量相互作用一直以来为人们所关注。在该项运动中,运动员将跑动的运动动能转变为运动员升高体位的势能,但该过程并不是一个直接的过程,第一次能量转换发生在插杆起跳阶段,运动员将助跑中所获得的动能转化成升高体位的势能;第二次能量转换发生在拱顶支撑阶段,该阶段运动员又将势能转化成为动能。有研究表明,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受运动员与杆干之间的能量相互作用的影响,分析运动员动能与势能的转换过程,有可能对运动技术有益。在能量计算中,躯干能量的计算比其他环节复杂,使用最为广泛的模型为汉纳范人体模型。但是,在应用人体模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运动项目进行选择。在一些无躯干弯曲的运动、如短跑,马拉松等,可以采用将躯干视为一个环节的人体模型。但是,在撑杆跳、跳水、或者一些背越式跳高项目中,躯干的弯曲不能忽略,躯干的质量和形变较大,这时就需要采用将躯干划分为多个环节的人体模型。从能量计算角度来看,记录人体运动学特征的标记点越多越好,计算的准确性越高,但从采集数据角度来看,在运动员身上的标记点越少越好,所以必须适当选取标记点的数量。研究目的:通过更改运动员躯干标记点数量,从四点增加为六点,划分躯干环节为单一环节和上下两环节,比较不同标记点数量计算出的躯干平动动能、重力势能、转动动能之间的差异,为从能量计算精确度和采集数据经济性两个相互对立的因素中选取适当的标记点数量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七名高水平(一级以上)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使用Qualisys运动捕捉系统搭建运动学采集平台、Kistler三维测力台记录运动员不同时刻的地面反作用力,根据Visual 3D建立人体模型的需要,给运动员身上粘贴反光点,其中,躯干环节在原有的两个肩峰、两个大转子总计四个标记点的基础上增加两个点,这两个标记点位于背部肩峰与大转子连线中点内侧5cm处。根据躯干运动情况,将躯干视为由单一刚体或上下两个均质圆柱刚体计算其在运动过程中的平动动能、重力势能、转动动能。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躯干利用四个标记点和六个标记点两种不同标记点数量计算出的各个平动动能、重力势能、转动动能能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对两种标记点数量计算各种能量(平动动能、重力势能、转动动能)平均值的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躯干利用不同数量标记点计算出的机械能均值之间的差值未发现显着性差异且误差δ<2.5%;躯干利用不同数量标记点计算出的平动动能均值之间的差值未发现显着性差异且误差δ<4%,躯干利用不同标记点计算出的重力势能均值之间的差值未发现显着性差异且误差δ<2%,躯干利用不同数量标记点计算转动动能平均值的差值呈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躯干利用不同数量标记点计算转动动能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我们计算不同数量标记点下的机械能差异小于2.5%,从数据采集经济性的角度出发,如果要求计算误差小于某一确定值,例如:在男子一级以上撑杆跳运动员躯干机械能要求误差δ<5%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四个标记点进行撑杆跳躯干能量计算。
夏正亮,李夏元,马远博,张瑶敏,伍勰,刘宇[4](2019)在《基于红外动作捕捉的撑竿跳高机械能转化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机械能的转化是决定撑竿跳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跳跃过程中运动员的能量与人体质心的最大高度有很强的相关性。由于该运动形式复杂,能量计算存在一定的难度,当前鲜有研究从撑竿跳高运动的机械能角度对运动员的技术进行分析。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运动员动能、势能、角动能以及撑竿的弹性能的计算方法,尝试从能量角度对撑竿跳高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评价与分析。研究方法: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分别采用Qualysis红外动作捕捉系统(Qualisys;Qualisys AB.,G?teborg,Sweden)和Kistler测力穴斗(Z20903-01e,60×110cm,Kistler Instruments Ltd.,Winterthur,Switzerland)进行采集。22个QTM红外动作捕捉摄像头围绕撑竿跳高场地摆放,采集运动员助跑后三步到过竿的运动学数据,测力穴斗采集撑竿插入穴斗后的三维地面反作用力。实验前,运动员首先进行20分钟的热身,随后实验人员为运动员粘贴反光点,全身共粘贴31个反光点。除此之外,撑竿上粘贴8个反光条,从底端开始每隔50cm,连续粘贴7个;最后一个粘贴在撑竿的顶端。1名撑竿跳高运动员(一级水平)从个人最好成绩的90%进行跳跃,每个高度共3次试跳机会。运动员至少完成一次成功跳跃动作后,提升横竿高度20cm,进行下一个高度的跳跃,直至3次试跳全部失败后终止。数据收集完毕后,采用QTM软件进行基本处理,导出.tsv格式的文件。基于导出的反光点坐标和测力穴斗的数据,利用Python语言编程进行计算,并直接运行出运动员跳跃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曲线。人体能量计算将人体简化为12个环节的刚体,分别计算各个环节在三维空间运动的势能、动能和角动能,三者求和后为人体运动的总能量。12个环节分别为:头颈、躯干、左右上臂,左右前臂,左右大腿、左右小腿和左右足。由于人体各环节的运动主要在矢状面内进行,故主要计算12个环节在矢状面转动的角动能为人体运动过程的角动能。对于人体水平面的转动,这里仅考虑躯干的角动能。研究结果:由能量曲线可知,运动员总能量(Etot)在最后一步触地后先开始下降,而后有轻微提升。当运动员插竿后,运动员的总能量会减少,一部分人体的能量开始向撑竿转化,直至撑竿到达最大弯曲时刻。随后,人体开始获得储存在撑竿的能量,增加自身的重力势能。撑竿完全回弹至竖直时刻,人体的总能量会到达平台期,基本保持不变。运动员的重力势能(Eg)则伴随着运动员起跳而逐渐增大;而运动员的动能(Ev)则在最后一步落地的制动阶段减少,在最后一步的推进期会有所上升,但最终伴随着运动员的插竿起跳而持续减少,直至质心到达最大高度;撑竿的回弹阶段人体动能将会有轻微的升高。相较于动能和势能,人体的矢状面的角动能(Ea)和躯干水平面转动的角动能(Eatrunk)数值很小,但依旧能反应出运动员的运动特征。在起跳阶段和摆体阶段,人体环节在矢状面角动能会分别出现两个波峰。起跳阶段的波峰越接近于插竿时刻,且峰值越大,表明运动员插竿动作越积极、插竿质量越高;推竿阶段躯干角动能会有明显的上升,可用来评价运动员转体动作的质量。经计算,该运动员在跳跃4.6m(成功)、4.8m(成功)和5.0m(失败)时人体最后一步触地的人体总能量依次为3.36kJ、3.35kJ和3.31kJ;动能依次为2.70kJ、2.71kJ和2.68kJ;最后一步触地至插竿的能量损失依次为0.40kJ、0.38kJ和0.37kJ;插竿阶段人体矢状面角动能的峰值依次为32.75J、32.05J和31.32J,质心最大高度时刻人体的总能量为3.23kJ、3.22kJ和3.15kJ;质心最大高度时刻与最后一步触地时刻的能量差为-0.12 kJ、-0.13kJ和-0.16kJ。研究结论:撑竿跳高运动能量曲线可以为评价运动员的动作提供新思路,它可以评价插竿动作的积极性,量化各个阶段的运动员的能量和能量损失,以及评估运动员竿上动作的质量。通过运动员自身不同跳次的纵向比较和不同运动员之间的横向比较,可以帮助教练员从能量角度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诊断。从能量角度综合评价,该运动员4.6m跳次的动作质量最高,4.8m次之;而5.0m高度失败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运动员起跳阶段人体总能量不够,且竿上动作人体肌肉做功不足。与国外文献中报道的高水平运动员能量研究相比,该运动员所有跳次质心最大高度时刻人体总能量均未达到最后一步触地时刻的人体总能量,表明竿上动作运动员自身肌肉并未积极做功弥补能量损失,应加强竿上动作的强化训练。
夏正亮[5](2019)在《撑竿跳高三维运动技术分析平台的搭建和机械能计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尝试搭建撑竿跳高三维运动技术分析的生物力学研究平台,探究三维动作捕捉技术在撑竿跳高运动研究的可行性;在三维动作捕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数据采集,设计和编写基于该数据结构的撑竿跳高能量计算程序,实现撑竿跳高运动的能量计算和分析。研究方法:根据撑竿跳高三维运动技术分析的需要,设计测试场地建设的方案。在该方案的基础上完成运动技术分析平台的建设和测试,将收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导入生物力学分析软件进行验证。并且,基于撑竿跳高的能量转化理论,对运动中的能量转化进行编程计算。采用Python语言实现数据的读取、计算和可视化,并与文献中的能量曲线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基于Qualysis三维红外捕捉设备和Kistler测力装置的撑竿跳高三维运动技术分析平台方案可行,其采集数据可导入至生物力学软件进行建模分析;通过与文献中的能量曲线对比,证明基于该动作采集结果的能量计算对于撑竿跳高运动真实可靠,可帮助教练员进行撑竿跳高运动的能量转化分析。结论:本研究对撑竿跳高三维运动分析的场地搭建方案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搭建方法,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此外,本研究基于三维动作捕捉采集数据开发的撑竿跳高三维能量计算程序,计算结果真实可靠,其能量转化曲线对教练员的技术诊断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冯之琛[6](2019)在《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四步持竿助跑技术与成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最复杂的田赛项目之一,我国女子撑竿跳高项目,近年获得可喜成绩,但与欧美国家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完整的撑竿跳高技术中持竿助跑技术,直接影响整体技术环节的发挥;特别是最后四步助跑技术,其作为助跑与起跳技术衔接的“纽带”,是将水平动能转化为撑竿弹性势能的重中之重。查阅现有文献,本研究旨在,首先探寻我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与最后四步助跑技术之间的关系;其次对比我国不同运动水平女子撑高跳高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技术之间的差异。本文通过拍摄2017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全运会预选赛视频,选取本次比赛中前8名选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力学教研室研发的视讯录像解析系统对拍摄视频进行处理,使用皮尔森相关分析法,探寻各指标与成绩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健将级与国际健将级运动员在各指标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国际健将组运动员后四步助跑步长总体呈现逐渐减小的特征,健将组运动员的步长模式不够稳定起伏较大。此外,国际健将组运动员在后四步助跑阶段的步频大于健将组运动员,说明国际健将组运动员的助跑更为积极主动。2.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重心水平速度对于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国际健将组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重心水平速度呈现逐渐加速特征,健将组运动员在最后两步助跑阶段出现减速现象。3.经研究得出: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倒三步至倒一步助跑阶段的降竿角度对于成绩起着重要作用。倒二步和倒一步降竿角度对于步长、步速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国际健将组运动员在后四步助跑阶段进行积极的降竿,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而健将组运动员的降竿主要集中在倒二步与倒一步助跑阶段,从而导致水平速度损失较大。4.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倒一步助跑阶段的降竿幅度对于速度影响最为直接,我国健将组运动员在此阶段的降竿幅度大于国际健将组运动员,导致重心水平速度的损失过大。我国国际健将组运动员重心腾起角度小于健将组运动员,国际健将组运动员上握手与起跳点距离在合理范围内,健将组运动员上握手与起跳点差值较大。
贾军茹[7](2019)在《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薛长锐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撑竿跳高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最为复杂的项目之一,需要通过高速助跑而产生动能,进而使身体跃过横杆。目前我国男子撑竿跳高纪录为5.82m,是薛长锐在2016年伦敦田径世锦赛所创造的。截止到2017年11月30日,男子撑竿跳高世界纪录为6.16m,比我国这一项目高出34cm。撑竿跳高的助跑是撑竿跳高动力的来源,助跑与起跳技术被教练员和运动员公认为关键技术。为了更好地研究薛长锐的助跑和起跳技术,本文对薛长锐的助跑最后三步和起跳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专家调查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借助由北京体育大学联合开发的视讯录像解析系统,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手段进行视频解析,对我国的撑竿跳高运动员薛长锐的助跑与起跳技术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找出了薛长锐在助跑最后三步和起跳环节的技术特征,为进一步改进这两个环节的技术动作提供了科学参考。通过对薛长锐比赛中助跑和起跳的技术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薛长锐最后三步助跑时间稳定,助跑速度呈递减趋势。(2)薛长锐上握手与起跳点距离、双手推竿速度合理。(3)薛长锐的起跳时间较快,起跳离地瞬间速度快。(4)薛长锐握竿角差值最大,起跳动作的质量和效果最好,从助跑中获得的动能最多。(5)薛长锐起跳离地瞬间,起跳动作充分到位。
王涛[8](2019)在《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助跑及起跳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人-竿”系统为核心的现代撑竿跳高技术,逐渐得到各界的广泛认可。本研究以2017年5月17日在济南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全运会选拔赛男子撑竿跳高进入决赛的前4名运动员和2017年9月7日在天津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男子撑竿跳高进入决赛的前5名运动员(成绩在5.30m及以上)助跑及起跳阶段的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助跑及起跳阶段的技术参数为依据,立足于我国男子撑竿跳高运动的现状,对现阶段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助跑及起跳技术进行剖析。从持竿助跑及起跳技术关键技术环节的关键因素入手,寻找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差距和个体存在的不足,期望能找出在助跑及起跳技术方面制约我国男子撑竿跳高成绩提升的普遍性问题,填补近年来我国男子撑竿跳高技术分析方面的空白,为今后的训练实践中的关键技术改进提供实证依据,以促进我国男子撑竿跳高成绩的进一步提升,并逐渐向世界水平靠拢。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持竿助跑平均步数为17步,最后三步助跑步长总体表现为逐渐缩短的趋势,符合持竿助跑步长调节期的特征,最后三步步长差值较小,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均值差距较为明显。2.持竿助跑过程中,速度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前期助跑加速较为平稳,最后三步速度变化最为明显,其中以最后一步的速度变化最为明显,薛长锐一名运动员较为突出,倒一步平均速度最高可达10.26m/s,高出国际现有数据水平,其他运动员助跑平均速度均较世界优秀运动员水平偏低。3.运动员的步频随撑竿的降低而逐渐增大,插竿起跳前倒二步到倒一步之间撑竿的降低幅度最大,最后两步助跑撑竿降竿幅度平均值为19.155°,薛长锐与张逸帆两名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近,其他运动员数值偏大或偏低。4.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自由式起跳”技术整体运用效果较差,表现为起跳离地瞬间水平速度损失率较高,重心合速度较小,起跳角度较大。5.上手握点投影点与起跳点之间的距离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均值为18.25cm,整体高于正常值,个体差异较大,本研究中上手握点投影点与距跳点之间的距离与运动成绩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林崇青[9](2019)在《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选材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利用访问、文献资料、描述性统计量、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从1987年至1995年世界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最好成绩全部是由中国广东运动员创造的,但自1996年以来,我国女子撑竿跳高成绩与世界纪录相差较大。为了使我国该项目成绩能更快提高,比较有效的对策之一是在各省队培养出优秀的运动苗子。据此,研究如下:1.分析我国和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和现状,提出如何提高我国和我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成绩和水平的基本策略; 2.系统分析了几十年来广东省女子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各项基本特征; 3.对二十年前后若干位有代表性的广东省女子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各项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得到助跑速度素质、身体高度形态、和派生身体形态三类主因子作为选材的主要依据; 4.根据研究给出了青少年运动员选材若干项指标权重,并得到了评定选手综合成绩的数学计算公式和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初级选材流程图。
周浩祥[10](2018)在《第31届奥运会我国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运用高速摄像机,对参加2016里约奥运会的中国3名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助跑和起跳进行分析(最好成绩在5.70 m以上)。研究认为:3名奥运会参赛运动员都能够以不断加速进入起跳,但最后阶段助跑节奏有问题,薛长锐和姚捷需要改变最后两步的助跑节奏;薛长锐属于"自由起跳"的起跳方式,起跳距离远,插穴时间长,躯干保持合适的姿态,水平速度损失率较小;黄博凯则属于"跑进竿下"的起跳方式,和薛长锐正好相反,起跳效果较差,水平速度损失率较高;姚捷介于两者之间,起跳过程中躯干后仰明显,重心高度较低,水平速度损失率较高。建议黄博凯和姚捷增加起跳距离,保持起跳过程中躯干合适的姿态,薛长锐需完善助跑节奏。
二、撑竿跳高的能量计算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撑竿跳高的能量计算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5H理论视角下我国精英撑竿跳高运动员成绩构成分量及失败跳次原因分析——以202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资料法 |
1.2.2 对比分析法 |
1.2.3 运动生物力学摄影法 |
(1)影片拍摄 |
(2)图像解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我国精英撑竿跳高运动员成绩构成分量分析 |
2.2 我国精英撑竿跳高运动员成绩构成分量的占比 |
2.3 我国精英撑竿跳高运动员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差距分析 |
2.4 我国精英撑竿跳高运动员失败跳次原因分析 |
3 结语 |
(3)利用四个标记点与六个标记点计算撑杆跳躯干能量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撑杆跳的回顾与发展 |
2.2 撑杆跳高动作阶段的划分 |
2.3 撑杆跳相关研究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撑杆跳高的生物力分析 |
2.4.1 持杆助跑阶段与能量分析 |
2.4.2 插穴起跳阶段与能量分析 |
2.4.3 撑杆回弹阶段与能量分析 |
2.5 撑杆跳高中的能量计算 |
2.6 躯干环节的划分 |
2.7 总结与展望 |
3 研究方法 |
3.1 实验对象 |
3.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案 |
3.3.1 粘贴反光点 |
3.3.2 撑杆跳高动作的采集 |
3.3.3 原始数据的导出和处理 |
3.3.4 比较参数的设置 |
3.4 躯干能量计算方法 |
3.4.1 撑杆跳躯干四个标记点能量计算方法 |
3.4.2 撑杆跳躯干六个标记点能量计算方法 |
3.5 统计学分析 |
3.6 实验流程图 |
4 实验结果 |
4.1 躯干利用不同数量标记点计算机械能 |
4.2 躯干利用不同数量标记点计算平动动能 |
4.3 躯干利用不同数量标记点计算重力势能 |
4.4 躯干利用不同数量标记点计算转动动能 |
4.5 躯干利用不同数量标记点各部分能量 |
4.6 各部分能量统计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躯干环节对各部分能量的影响 |
5.1.1 躯干环节对平动动能的影响 |
5.1.2 躯干环节对重力势能的影响 |
5.1.3 躯干环节对转动动能的影响 |
5.2 利用不同数量标记点划分躯干环节 |
5.3 局限性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 |
撑杆跳利用四个标记点计算能量程序 |
撑杆跳利用六个标记点计算能量程序 |
(5)撑竿跳高三维运动技术分析平台的搭建和机械能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撑竿跳高动作阶段的划分 |
2.2. 撑竿跳高的运动学研究 |
2.3. 撑竿跳高的动力学研究 |
2.4. 撑竿跳高中的能量转化 |
2.4.1. 撑竿跳高运动不同阶段的能量特征 |
2.4.2. 撑竿跳高三维能量计算的研究 |
3. 撑竿跳高三维运动技术分析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
3.1. 场地建设的准备 |
3.2. 三维运动技术分析环境搭建 |
3.3. 三维运动技术分析环境的调试 |
3.4. 三维运动技术分析平台的测试 |
3.4.1. 反光点的粘贴 |
3.4.2. 撑竿跳高动作的采集 |
3.4.3. 原始数据的处理和导出 |
4. 撑竿跳运动能量计算方法探究 |
4.1. 撑竿跳高运动能量转化的理论基础 |
4.2. 人体能量的计算方法 |
4.2.1. 人体重力势能的计算 |
4.2.2. 人体动能的计算 |
4.2.3. 人体角动能的计算 |
4.2.4. 人体总能量的计算 |
4.3. 撑竿弹性能的计算 |
4.4. 能量计算编程的实现 |
4.4.1. 原始数据的处理 |
4.4.2. 人体环节重力势能的计算 |
4.4.3. 人体环节的动能计算 |
4.4.4. 人体环节角动能的计算 |
4.4.5. 撑竿的弹性能 |
4.4.6. 计算结果的导出 |
5. 三维动作技术分析与能量计算的结果及验证 |
6. 运动技术分析平台搭建与能量计算的分析与讨论 |
6.1. 撑竿跳高运动能量计算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
6.2. 撑竿跳高三维运动技术分析平台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6.3. 能量计算程序设计的展望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四步持竿助跑技术与成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关于撑竿跳高助跑阶段的研究 |
2.1.2 关于撑竿跳高起跳阶段的研究 |
2.1.3 有关撑竿跳高训练的研究 |
2.2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的相关界定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步长与成绩分析 |
4.1.1 我国国际健将组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步长分析 |
4.1.2 我国健将组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步长分析 |
4.1.3 不同组别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步长分析 |
4.2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选手最后四步助跑步频与成绩分析 |
4.2.1 我国国际健将组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步频分析 |
4.2.2 我国健将组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步频分析 |
4.2.3 不同组别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步频分析 |
4.3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重心水平速度与成绩分析 |
4.3.1 我国国际健将组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重心水平速度分析 |
4.3.2 我国健将组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重心水平速度分析 |
4.3.3 不同组别撑竿跳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阶段重心水平速度分析 |
4.4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倒四步助跑降竿技术与成绩分析 |
4.4.1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倒四步撑竿角度与步速分析 |
4.4.2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倒四步撑竿降幅与成绩分析 |
4.5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倒三步助跑降竿技术与成绩分析 |
4.5.1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倒三步撑竿角度与步速分析 |
4.5.2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倒三步撑竿降幅与成绩分析 |
4.6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倒二步助跑降竿技术与成绩分析 |
4.6.1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倒二步撑竿角度与步速分析 |
4.6.2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倒二步撑竿降幅与成绩分析 |
4.7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倒一步助跑降竿技术与成绩分析 |
4.7.1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倒一步助跑撑竿角度与步速分析 |
4.7.2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倒一步撑竿降幅与成绩分析 |
4.7.3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倒一步降竿重心速度分析 |
4.7.4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倒一步降竿重心腾起角分析 |
4.7.5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倒一步降竿上握手投影点分析 |
4.8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后四步助跑总体降竿幅度与成绩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薛长锐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薛长锐个人基本情况综述 |
2.3.1 技术特点 |
2.3.2 形态特征 |
2.3.3 历年成绩 |
2.3.4 薛长锐个人采访 |
2.4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技术路线 |
3.1.4 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薛长锐助跑技术的分析 |
4.1.1 助跑最后三步的速度分析 |
4.1.2 助跑最后三步的时间分析 |
4.1.3 助跑最后三步的步长分析 |
4.1.4 最后三步步长/身高分析 |
4.1.5 助跑过程中身体重心速度变化 |
4.2 薛长锐起跳技术的分析 |
4.2.1 起跳离地时刻身体重心速度损失的变化 |
4.2.2 起跳离地时刻上握手地面投影点与起跳点距离变化 |
4.2.3 起跳过程中起跳时间变化 |
4.2.4 起跳插穴瞬间握竿角、起跳离地瞬间握竿角及握竿角差变化 |
4.2.5 起跳离地瞬间起跳腿髋、膝、踝关节角度变化特征 |
4.2.6 起跳离地瞬间的双手推竿速度 |
4.2.7 起跳离地瞬间的上握手臂肘关节角、肩关节角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薛长锐助跑技术结论 |
5.1.2 薛长锐起跳技术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助跑技术的建议 |
5.2.2 起跳技术的建议 |
附录 |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运动员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助跑及起跳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世界男子撑竿跳高发展概况 |
1.2 现代男子撑竿跳高的技术特点 |
1.3 影响撑竿跳高成绩的因素 |
1.4 我国男子撑竿跳高发展概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 持杆助跑阶段 |
2.2 插穴起跳阶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运动现场拍摄 |
3.2.2 影像解析 |
3.2.3 文献资料法 |
3.2.4 数理统计与对比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助跑特征分析 |
4.1.1 步长特征 |
4.1.2 步速特征 |
4.1.3 撑竿倾角变化特征 |
4.2 起跳特征分析 |
4.2.1 起跳瞬间速度特征 |
4.2.2 起跳时间与重心腾起角度特征 |
4.2.3 上手握点投影点与起跳点间的距离特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选材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访问法 |
1.2.2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2.3 数理统计法 |
1.2.4 观察和经验总结法 |
1.3 问卷访谈的对象 |
1.4 问卷访谈和指标、权重分析结果 |
2 研究结果 |
2.1 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分析 |
2.2 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征分析 |
2.3 广东省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年龄特点 |
2.4 研究对象的身体特征指标和因子分析 |
2.4.1 运动员研究指标的详细数据 |
2.4.2 二十年前后优秀运动员的身体特征的指标非参数检验对比 |
2.4.3 20年前后优秀运动员的身体特征的因子分析 |
2.5 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初级选材各基本指标权重的确定 |
2.6 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选材的基本流程 |
3 结论与建议 |
3.1 结论 |
3.2 建议 |
(10)第31届奥运会我国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现场拍摄 |
1.2.2 录像解析 |
1.3 专家访谈法 |
1.4 动作阶段的划分及定义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助跑技术分析 |
2.1.1 助跑后2步的速度 |
2.1.2 助跑后2步的步长 |
2.2 起跳技术分析 |
2.2.1 起跳过程中双手举竿速度 |
2.2.2 起跳过程中重心速度变化情况 |
2.2.3 起跳过程中的角度 |
2.2.4 起跳过程中的时间 |
2.2.5 起跳过程中的距离 |
2.2.6 起跳过程中的重心高度 |
3 结论及建议 |
3.1 结论 |
3.2 建议 |
四、撑竿跳高的能量计算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5H理论视角下我国精英撑竿跳高运动员成绩构成分量及失败跳次原因分析——以202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为例[J]. 许占鸣,李泓辰. 当代体育科技, 2021(28)
- [2]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技术特征及试跳成败分析[D]. 潘旭.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3]利用四个标记点与六个标记点计算撑杆跳躯干能量的比较[D]. 张瑶敏.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4]基于红外动作捕捉的撑竿跳高机械能转化研究[A]. 夏正亮,李夏元,马远博,张瑶敏,伍勰,刘宇.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2019
- [5]撑竿跳高三维运动技术分析平台的搭建和机械能计算研究[D]. 夏正亮.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2)
- [6]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四步持竿助跑技术与成绩研究[D]. 冯之琛.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8)
- [7]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薛长锐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 贾军茹.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9)
- [8]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助跑及起跳技术的研究[D]. 王涛.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选材特征研究[J]. 林崇青.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9(01)
- [10]第31届奥运会我国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技术研究[J]. 周浩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