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感于马尔库塞的慨叹(论文文献综述)
徐良[1](2005)在《美国“新左派”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史坛上突起的一支狂飚,“新左派”史学无疑代表了美国激进主义史学的传统。其强烈的史学批判精神和“自下而上”的研究取向,给美国史学及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意在立足于对“新左派”史学相关代表人物作品的研读,追寻其诠释理路,紧扣其思想脉动,对这一学派的历史批判、现实诉求和社会理想做出总体考察。 全文共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计五章。 第一章 首先分两部分来考察“新左派”史学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学科背景,其次则重点从总体上分析了其史学特征,即:激进主义、现代理念和下层意识。 第二章 主要探讨上述“新左派”史学特征之所以形成的理论渊源。本文以为,由于“新左派”史学与同时期发生的美国新左派青年政治运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后者的指导理论亦可以视为前者的重要理论渊源。 第三章 本章主要从“新左派”史学家们对美国国内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批判性分析中,探寻“新左派”史学的成就与缺陷。由于“新左派”史学家们各自所关注的问题有所不同,本部分主要选取以下三个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讨论对象,即内战和奴隶制问题、劳工运动和社会流动问题及罗斯福“新政”问题。 第四章 与上一章相对应,本章主要通过分析“新左派”史学家们在美国扩张主义外交政策的形成、发展及其悲剧性后果等问题上的观点,揭示其史学批判精神,考察其对美国史学(特别是美国外交史学)的贡献。 第五章 主要探讨美国“新左派”史学的衰落原因及其给美国史学和社会所留下的宝贵遗产。本文认为,尽管由于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新左派”史学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逐渐衰落了,但其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其史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不容忽视。
马海[2](2014)在《城市经验与鲁迅的杂文生产》文中研究说明北京和上海是鲁迅杂文的主要生产空间,现代大都市给了鲁迅独特的城市经验来进行杂文写作,鲁迅杂文所探求的思想,所诉求和付诸的实践,以及所形成的文学生产方式和文学风格,都离不开他在北京和上海的城市经验。在鲁迅杂文的研究中,作为一种“空间”视角的“北京书写”需要予以重视。北京的“新旧混杂”表征着中国现代转型的典型形态。对于鲁迅而言,“新旧杂糅”的北京不断生产出“现代性的焦虑”,并与鲁迅成长阶段中的“创伤性经验”交汇,在此过程中,鲁迅个人的、民族的、时间的、空间的经验遇合在一起,杂文成为这种经验的最集中表现形式,北京因此在鲁迅杂文中被看成是一个“社会的产物”,是一个充满了隐喻意义的,被象征化了的城市。鲁迅是怀着启蒙之梦来到北京的,现代启蒙的主题本身就预设了城市对乡村的启蒙,新文化运动前的六年时间,北京给予鲁迅的是失败的经验,他有了被关在“铁屋子”的空间感。面对“铁屋子”的境遇,鲁迅一方面认同现代城市的日常生活经验;一方面以对“杂文体”文本的阅读寻求对日常自己的超越,在二者所形成的张力之中,鲁迅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自觉,并最终选择了杂文作为自己的文学生产方式。鲁迅在北京经验下的杂文生产,一方面离不开在都市中所初步形成的现代“文学场”,另一方面,则离不开当时北京的社会政治环境。1920年代的北京,杂志、学校与社团三者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以杂志为中心的现代文学生产方式和公共领域,鲁迅积极进入公共空间,以写作感受着城市空间的巨大文化潜力,他将自己独特的经验表现于笔端,而这种写作既体现了当时文学生产方式的特点,又必然包含着一种“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纠缠,杂文亦是在这种复杂纠缠中“挣扎”而出。城市经验总是与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的,北京的“空间政治”与现代新知识人之间的关系给了鲁迅特有的城市经验,其从两方面影响了鲁迅杂文的生产和流变:一是更坚定了鲁迅的杂文写作姿态,他以对《新青年》批判性话语的坚持去颠覆权力与现代知识者共谋的话语场;二是从20年代中期开始增加的对现代知识分子持续进行批判的新主题。在北京经验的影响下,鲁迅杂文的现实感和政治感越来越强,“墨的谎言”与“血的事实”彻底刷新了鲁迅杂文的思考方向。1926年,鲁迅因革职、打官司、支持学生等事情,更因杂文的不断“惹祸”,“逃出”北京。“逃亡”是鲁迅重要的城市经验,“逃亡”既是被迫亦是鲁迅自己的主动选择,与之相伴,鲁迅在北京的杂文写作也走到了终点——“坟”,“坟”所意味的“死亡”是解开鲁迅思想和杂文生成的重要精神密码,“坟”所给予鲁迅的经验,并不仅仅意味着终结,还有一种“历史的中间物”和“地理中间物”的体验,而上海就是这样的新的“地理中间物”。从北京到上海,在“地理中间物”的转换中,鲁迅的生活发生了重要变化,“十里洋场”和上海弄堂成为他生活、写作的新的坐标。上海对鲁迅而言是一次身份的革命,他不可避免地与上海高度物质化的日常生活,海派文人、出版商还有普通市民发生密切联系,这形成了鲁迅与上海的经验际遇。鲁迅对摩登上海的都市空间有着清醒的认识,上海有着与北京不同的、分裂的公共空间,面对上海残酷的政治压迫,鲁迅的韧性和智慧使得杂文总能在城市空间中生产出来。鲁迅发现了殖民上海的多层空间结构,这不断强化着他的空间政治感受;上海既是一座摩登之城,也是一座汇聚革命潜能的城市,上海的革命情境与鲁迅的革命经验在殖民空间中遭遇,由此发生的“革命文学”的论争深刻影响到鲁迅杂文和思想的流变,鲁迅的杂文生产与革命的“反抗性”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立此存照”的方法和意识在鲁迅杂文中越来越强烈,最终,鲁迅将杂文与现代城市媒体的关系发展到了极端,写下了“立此存照”的新型文本,这是一种以“反艺术”的方式而进行的艰难的“空间的生产”。鲁迅在北京、上海的城市经验与其杂文诗学紧密相连。鲁迅的杂文是“震惊”艺术的典型,“震惊”经验被鲁迅置于艺术创造的核心,鲁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越界”,对“黑暗意识”和“危机时刻”的展现,对形象感和视觉性的重视来表达“震惊”经验,鲁迅杂文因此成为能带来“震惊”效果的文学生产形式。鲁迅杂文亦是鲁迅在都市“行走”的空间修辞学,“走”的修辞学形成了鲁迅杂文节奏与都市的互文性和对都市节奏的超越,造语的曲折,以及异于传统文学表现方式的美学原则。
翟传鹏[3](2013)在《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到21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媒介化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环境。新媒介在给文学写作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文学终结”的声音此起彼伏。媒介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评价文学现状?文学未来走向哪里?这些学界普遍焦虑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绪论,提出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并阐明文本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本章对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等概念做出限定。全球化、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分别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历史语境、时代语境和文化语境。新媒介的爆炸式增长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内在动因。在媒介化时代,意义生产、文化传播遵循商品、媒介逻辑。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多元化,某种程度上为文学的再生产创造了契机。这一章评析了马克思、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思想,认为用“文学生产”的理论能动态地分析文学写作、传播、接受、批评等全过程。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是“他律性”的,不同于之前“文学创造”的“自律性”。第二章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本章对文学内在性质和外在形态的变化进行了论证。文学的审美属性消退,让位于商品属性。文学审美物化、泛化,逐渐以消费为导向,表现为日常生活审美。当下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显示出平面化特征,表现为深度感丧失,文学性减弱。但文学性没有消亡,随着图像浸入文学文本,文学性进入影像,意义迅速增殖,文学性泛化。文学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改变,本雅明意义上的“光晕”消逝,“震惊”效果强化,原创性文学发生巨大危机。“机械”复制模式变得更加复杂,文学的虚拟化存在形态多样。图像改造了传统的文学文本,使文学增加了冗余,降低了熵值。第三章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本章对作家地位、角色定位和创作心态进行了分析。新媒介的出现使作家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纸媒的分化使传统作家失去了平台。作家在当下丧失了主流话语权,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作家创作心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作家群体呈现出较大分化,“前媒介作家”和“媒介化作家”区别显着,网络写手群体崛起。作家的时空观发生明显变化,新媒介使距离趋零,带来了深度情感的消失;绵延的时间形态呈现为空间状态,空间转向在先锋文学中有所体现。受消费市场的影响,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向媒介逻辑靠拢,追求一种快感写作,“凝神冥想”为“心神涣散”所取代。网络作家被重新部落化,这种共时状态的部落化使作家产生了类似于布鲁姆的历时性“影响的焦虑”。“明星作家”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但其自身定位极不清晰。在与媒介的关系中,作家大多倾向于与媒介合流,这造成了作家自主意识的缺如,创作的媚俗化倾向被凸显。作家在公共领域失声,这呼唤着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第四章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本章表述了文学传播现象,探讨了读者的接受心态。在信息爆炸的媒介化时代,文学消费多样化,接受群体分层化,纯文学阅读迅速没落,大众追求快感,阅读层次不高。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以影像为导向的倾向明显。小说改编成影视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抹平作家个体意识的“注水”过程。点击量成为网络文学生产的推动力与评价标准,造成了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写手和读者在创作中双向互动,使网络文学最后成为一种同质化的文学形态。低门槛的网络文学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写作中来,但作品质量普遍偏低。第五章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本章探讨文学生产机制问题,以及文学批评所发生的变异和所面临的挑战。在媒介化时代,传统文学生产机制趋于崩溃,青春文学、大众读物、网络文学、民营出版异军突起。跟风写作成潮,类型化作品迭出不穷。文学批评的边界变得愈加模糊,批评极度扩张,批评场斗争激烈,这呼唤着新的文学批评标准的出现。结语,总结全文,呼应文章初始提出的问题。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新技术的出现促使媒介场发生巨变,这些变化也使文学生产发生重大危机。文学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但文学不会终结。文学是关乎意义、关乎感情、关乎语言、关乎美的,只要人的感情不消散、追求意义的愿望不消退、审美能力不消失、语言能力不消亡,文学就不会终结。
严佳炜[4](2020)在《寻根、先锋、新写实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新潮》文中研究表明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和“新写实主义”小说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新时期具有鲜明特色的三个文学流派。现有的研究都是对这三个流派的单独研究或作家作品研究,而很少有将这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去探讨它们的关联、共性的。本文第一次系统梳理了八十年代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和“新写实”小说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间的相似性,提出将三者统一看作是一股八十年代文学新潮的观点,并分析了八十年代后这一股文学新潮退潮的原因。本文第一章探讨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和“新写实”小说对旧的革命文学进行变革的各自特点。寻根在题材上挖掘传统文化,由对传统文化的赞美渐渐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先锋文学从文学形式、叙事方式、技法方面进行探索、实验,颠覆了旧的文学形式。“新写实”小说以冷静、超然的笔调直面当下,呈现了生活的种种丑相。本文第二章寻找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和“新写实”小说三者间的共通性。首先,很多作品常常兼有多种风格,在不同的批评家那里被归入不同的类别。其次,三个流派的作品很多都表达了“弑父”这一主题。再者,三个流派的小说大量地选用三角恋和爱情悲剧为题材。本文第三章探究了这一股文学新潮消退的原因。一来作家理论准备不足,创新力有限。二来作家们对自身群体的创作也有不少反思,或退出或转型。最为重要的是,这股新潮也受到了不少的批评以及文学以外的种种压力,因此难以持续发展。
王凤霞[5](2004)在《先秦两汉诗歌的生命意识及其艺术显现》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先秦两汉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集中探讨这个时期诗歌所渗透的生命意识以及艺术显现,揭示它的原型意义及其对后代文学的奠基作用。尽可能全面地揭示中国古代早期文学与生命意识的关联,努力沟通古代文学和古代哲学、古文字学、文学理论等诸多领域,使学科整合落到实处。本论文共分六部分: 第一章:自强不息和悲士不遇——自我实现的自励和自悼。先秦两汉时期,对于人生自我实现价值的追求,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这期间所产生的诗歌,有的表现出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也有的抒发人生价值难以实现的苦闷和忧伤。表现这种生命意识的载体出现的有四言诗、五言诗,也有骚体诗。自励诗和自悼诗的思想倾向有单一和驳杂之分。自励诗渗透的是周代传统观念,是儒家思想。自悼诗既有儒家思想,又有道家观念。 第二章:忧生行乐和避世隐遁——自我解脱的沉沦和逃遁。忧生意识与及时行乐是贯穿先秦两汉诗歌的一条重要思想主线。《诗经》表现人生易逝、及时行乐的作品还只是涓涓细流,到了汉代,这类作品的量和质都出现了飞跃。这一转变,不是诗歌独立发展的结果,而是社会风气起了决定的作用。以归隐为主题的作品在《诗经》中就已经存在,奠定了这类作品的原型。到了汉代,它们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以多种多样的形态出现。 第三章:自然和社会暴力挤压下的呻吟——生存困境中的安全危机。先秦两汉诗歌对自然暴力的反思呈现出两条线索:一是将天灾与统治者的治理联系起来,反思人为的过失;二是从个体生命的感受出发,描写自然暴力对人的形体心灵所造成的伤痛。此外,论文还分析了先民承受社会暴力的痛苦与抗争以及对遭遇谗言伤害的个体生命的思索。 第四章:生命横遭摧残的哀叹和控诉——寓言诗的反伤害意识。先秦两汉时期的寓言诗以多种方式显现生命所遭受的伤害,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气氛渲染、细节描写和鲜明的对比,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同时也引起人们对现实的反思。先秦两汉时期的寓言诗贯穿反伤害的生命意识,同时又渗透浓郁的家园情结和骨肉亲情,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和血缘纽带强有力的特征。这些诗歌参与了那个时期诗体的演变,是积极的推动力量和活跃因素。七言诗、五言诗的出现,都和寓言诗有着密切的关联。 第五章:悼亡的痛楚和自绝的无奈—生死幽明转换滋生的哀歌。先秦两汉时期先是出现四言体的悼亡诗,既而又有骚体的悼亡辞,到了汉代,又有杂言体的哀悼诗和骚体的悼亡辞并存。由于哀悼的对象不同,作品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非正常死亡类型悼亡诗表现出死亡恐惧感、渗透着价值判断。汉代绝命诗不是像屈原那样表现出浓郁的群体观念,而是以个体为本位,同时,价值判断呈现日益淡化的趋势。受散体赋的影响,汉代绝命诗多是直接抒发感情,较少采用比喻、象征的手法。 第六章:对死亡的拒绝和对仙乡的企盼—摆脱人生有限的神游及仙术。长生久视本来是想使生命在时间上无限地延长,先秦两汉诗骚作品在表现这一主题时,却是采用了空间拓展的方式,通过在仙境、神境、道境中神游及其对所见到的不同景观的描写,展示了生命在不同层面的状态。先秦两汉诗骚作品把服玉作为成仙术加以表现时,它所蕴涵的是水崇拜观念。餐霞服气实质则是以气为本的生命理念,是用生命一体化观念沟通人和自然。蜕变使生命获得时间和空间的双重自由,在新的自由状态中获得永恒,这种生命意识颇有辩证色彩。汉代求仙诗按作品的主角划分可以分为三类,由此形成三种不同的结构模式。
黄乐平[6](2016)在《外国文学影响与张洁小说创作》文中研究说明张洁是伴随着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而不断成长的女作家。张洁凭着敏锐与勇气使她在“新时期文学”和“女性文学”领域都获得了先导性的地位,因此在研究这两种文学史段落时,她都是不容忽视的作家个案。从不惑之年走向文坛到而今,张洁的写作生命已近40年,期间因为追求创作的不断自我超越而几度转型,风格的阶段性变化很清晰。张洁的创作具有鲜明和浓郁的个人生命经验特征,而外国文学对她人生的濡养的经验无疑也成为了影响她创作的重要因子。张洁曾撰文说自己的阅读是从格林童话、克雷洛夫寓言、安徒生童话开始的,而之后的读书除了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也是她每天必须吃的粮食。受时代语境的熏陶,早年的张洁从小享受了共和国“红色文化”的引导,阅读了大量的俄苏文学作品,有一种“俄苏情结”。上世纪80年代初,张洁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且随着她的小说在海外的大量传播和译介,得以频频参加各种国际性文学活动,后来更是长期旅居国外。这些经历,促进了张洁与外国作家和文学的交流,她的文学观念到文学形式都日益与世界文学融汇,从一定意义上说,外国文学的影响帮助张洁开启了另一片创作天空。在与多种异质文学的对话和碰撞中,张洁也不时调整着创作思想和范式,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探寻张洁创作风格多变的原因,外国文学的影响与接受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视角。然而,遗憾的是尽管多年来有关张洁研究的学术成果已较为丰赡,可针对张洁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这一论题的探究却比较少,系统性研究成果更是鲜有。本论文旨在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考察张洁小说与外国文学的关系,厘清张洁创作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与创造性转化,勾勒张洁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图谱和创作风格嬗变的形态,解读影响中“异域风情”与“本土情结”在其写作中的呈现特征。文章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绪论部分简略介绍了张洁在中外文坛的影响和地位,分析了其创作与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双重契机。在评述了国内外有关本论题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本论题的研究价值与方法。挖掘外国文学这样一种特殊资源对张洁创作的潜在而重要的影响,不仅能为张洁的小说研究提供新思路,开辟新领域,也能为中国当代作家接受异域文学的影响提供参考和研究的范本。第一章重点阐述俄苏文学与张洁早期小说创作的契合。与新时期其他作家一样,张洁早年文学创作与俄苏文学的结缘主要是时代特殊历史文化语境造成的必然,是一种集体的记忆。张洁的写作除了表现了整个时代所赋予的影响因素外,也对影响做了基于个人经验的过滤与选择。在创作时张洁从不简单地效仿某一作家或作品,更多的是通过对俄苏文学整体性的艺术气质和精神思想的把握以获得灵感与方法,然后再力争提炼、表现民族的现实生活。因此,张洁早期的小说,实现了俄苏文学和中国本土现实的互相渗透。弘扬“圣洁的理想”是俄苏文学的“胎记”,而这样一种对现实的精神超拔、对人的理想情怀和生存态度的艺术描写与现实观照是张洁和俄苏作家首要的契合点。不过相比俄苏文学理想主义品质的坚定意志,张洁却呈现了一种理想主义的焦虑体验。俄苏文学的人道主义书写有两个特质:悲悯的博爱和极富人道主义激情的女性形象。在构筑自身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审视话语过程中,俄苏文学深沉的人道主义精神直接创化了张洁,她早期的文学世界充溢着夺目的人性、人情之美。不同的是,俄苏作家的人道主义是“含泪的微笑”,寄予着深切的悲悯;张洁却传达了坚决维护女性尊严和权利的战斗精神。诗性语言建构了俄苏文学和张洁艺术的乌托邦世界,在叙事氛围层面,俄苏文学是诗性思维的流动,而张洁是一种感觉化书写。第二章着重评述欧美现代派文学与张洁中期小说创作裂变的关系。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强势涌入中国文坛后,张洁很快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文学创作立场走出,以兼容并蓄的方式吸纳欧美文学的养分,扩展了作家的创作视野与思维空间。理性精神一直贯穿西方文学传统始终,包蕴着人的自主批判精神、怀疑精神、追求真理以及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西方性别理论的发展对张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她对完美爱情产生了质疑,小说文本彰显两性关系的对立紧张,对高大伟岸的男性形象予以解构,对两性隔膜有反思、有迷惘。欧美文学“恶的狂欢”是文学对社会文化思潮与哲学发展的一种折射,它的出现开拓与丰富了文学表现的空间与视域,对传统审美领域所忽视的本能、欲望、梦幻等赋予了正面与肯定的价值。随着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译介、世纪末情绪的影响及作家对生活理解的深入,张洁从追求理想走向了对社会“假、丑、恶”现象的揭露,她以冷峻的目光将人性虚伪赢弱丑陋的一面撕裂,剥离了生活的虚伪面具。张洁对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借鉴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在叙事视角的变革、叙事结构的时空碎片化拼接,而叙事效果形成了陌生化与多义性的文本解读。第三章主要分析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张洁晚近小说创作的影响。张洁是一个有幸创造了“晚期风格”的当代作家。为写《灵魂是用来流浪的》,她在耄耋之年登上秘鲁4300米的高原去寻找原住地的居民以了解印加文化。她坦言博尔赫斯是她最喜欢的南美作家,而马尔克斯是“大排档”似的作家。因为拉美文学对张洁晚近期小说创作的影响,她的作品风格又呈现出新面貌,再一次完成了创作的转型。“百年孤独”是拉美文学的中心主题,深刻地揭露了拉丁美洲被西方现代文明殖民,而后又被世界所孤立、抛弃和遗忘的苦难,既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种保守、落后和孤独状态,也表达了一种对“一切巨大却徒劳的奋斗”的人生孤独感。张洁认同拉美文学的孤独主题,对于曾经期待的理想和爱情等都进行了反省,放弃了通常的写作规范,进入了越来越深的人性隐秘之所,用“灵魂流浪”表达人生无尽的孤独和距离。拉美文学具有一种“魔幻气质”,通过奇特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将触目惊心的现实和天马行空般的印加传统神话相融合,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光怪陆离的画面,使读者在恍惚迷离、如梦似幻的意境中,获得似曾相识又觉新奇的阅读体验。而张洁的小说则呈现一种“神秘色彩”,通过不可言说的宿命与轮回、血缘的神奇、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挥之不去的幻觉与梦境等方式来营造了奇美神秘的叙事氛围,以此达到作者的叙事目的。《百年孤独》的叙事者像一个预言家,相信一切奇迹和神话,把魔幻看成真实并对此津津乐道。同时因为马贡多不过是一个必将实现的宿命和预言,叙事者以纯粹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叙事。而张洁的《灵魂是用来流浪的》和《一生太长了》的叙事者讲述的是生命的无常、永恒的隔膜和难以与世界和解的哀伤,既有回溯性的沉湎意绪,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一个挽歌歌者的姿态。第四章是张洁与外国作家的比较解读。卓越的作家往往博览群书,所受的影响多元复杂,很难判定一个作家只受到某一个作家的影响,但也不能因此一概抹煞作家因机缘与另一作家文心汇通、或是对某部作品的接纳与钟爱的现象,而放弃对其具体影响的追踪。谈论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影响,并不是要遮蔽作家本人的艺术独创性,而恰恰是要在比较中更清晰明确地呈现其在文学领域的创新能力。契诃夫对张洁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一度成为了她从事创作的范本和精神支点。契诃夫与张洁的短篇小说中“小人物”叙事特征非常突出,他们通过“小人物”形象塑造来“干预生活”,采取“切片”式客观叙述的叙事策略,表述简练、诗化。张洁小说创作中期,她的风格一度转型到现代主义。通观张洁此阶段小说的风貌形态,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卡夫卡的影响所在。运用象征、意识流等现代艺术手法揭露世界的荒诞虚无,展示人生存的困窘无助,这是张洁对卡夫卡创作的借鉴和承继。张洁与夏洛蒂·勃朗特对“女性成长”问题感同身受,也有不一样的表达。通过《简·爱》和《无字》两部自传性叙事小说的比较,揭示了文化差异对中西方女性成长的相异性。张洁被冠以“女堂吉诃德”称号,她的创作深受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影响。通过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方舟》、 《无字》等作品中的“痛苦的理想主义者”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中“忧虑的疯癫骑士”的形象特质和情感取向的比较,了解张洁影响写作中对“异域情调”与“本土化”处理的焦虑体验。结语梳理了张洁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路径和图谱,是外国文学影响流变的典型范例,并归纳出张洁小说接受外国作家作品或文艺思潮的两种不同趋向:一是从“选择”到“契合”再到“创造”;一是从“影响”到“选择”再到“疏离”。这表明了以张洁为代表的当代大陆作家,应时代精神的召唤和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对外来文学因素予以了新的解读、改造和利用,作品中藏有的外来文学表征几乎都曾被“本土化”或经过本土文化过滤后才能发挥作用。在与异质文化与文学的碰撞与融汇中,张洁等作家对中国文学传统作出了重新的发现与独到的解释,为促进当代中国文学以鲜明的民族特色自立于世界文坛而作出了创造性贡献。
汪沛[7](2007)在《徐渭文化心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如同欧洲的文艺复兴以“人的发现”成为中古社会向近古社会转型的标帜一样,中晚明文艺思潮也以对个体意识的张扬和人性、人欲的肯定,而成为一个载负着空前历史意义的历史时段。在复古与新变的交织、传统与异端的扭结中,徐渭以被袁宏道的发现和塑造为契机,以一个“文化英雄”的身份重新出现在晚明喧嚣的文坛上,文学史就此呈现出需要因之而深入反思和改写的趋向。徐渭“无之而不奇”(发狂、自残、杀妻、入狱)的经历和多向的才华,吸引了无数探究的目光。他突出狂士的身份和特殊的“心疾”即疯癫的病症,无意中展现出在文化和生活方面都失去平衡的一种典型的社会文化症结。同时徐渭被时人赋予的“奇”和“异”的总定位,也显示出一种与封建正统文化既格格不入、又息息相关的新的价值观念和人文追求。以徐渭研究为个案,用文化研究的开阔视野多角度切入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症候分析,正为我们深度探究晚明文化转型的内在脉络,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契机。从审美到文化,徐渭研究思路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更加贴近生活、关注人性的学术观念和文化心态的转变,告诸往而知来者,以便能更理性地把握和创造好今天的人文生态。个社会会在它成员所展现的心智疾病之中正面地自我表达。本文的研究就以此为视点入手,将徐渭的个案研究置于整个晚明社会时代、心学与理学思潮、士人心态史的总体背景中,一方面考察其个体心灵、命运遭际、思想病变与社会时代的关系,揭示他在文化心理史上的典型意义;另一方面,从文艺创作及实践的角度,通过对作品的细读,以更深入地从把握作家、作品与时代思潮、文坛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借此透视晚明思想文化的演变轨迹和发展动力。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围绕徐渭之“病”进行了一个系统的社会文化考察。分别从社会经济与风俗的多样化趋向、皇权与私欲的顽固症结、科举取士的单向度选择等角度,分析徐渭所处的社会时代症候。徐渭从小到大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和价值预设,成年后受到的精神与物质的二重摧残、在古道与世情之间的文化选择,以及自我的理想勾勒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对造成他的“心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徐渭幕府政治的经历与病变的文化心理分析,准确而独到地揭示了徐渭之“病”所蕴含政治与文化的多重隐喻。第二章从徐渭哲学思想的渊源入手,追溯徐渭心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剖析他他旁涉佛、老,广泛汲取多种思想资源为己所用的思想图景。这在中晚明士人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第三章探及徐渭的文艺思想宗旨,既展示了徐渭在复古与创新方面的实绩和以“真我”与“本色”的为特色的文艺理论,又深入接橥了徐渭与文坛后七子的一段复杂的公案,探析了徐渭艺苑失位的社会文化缘由。第四章从徐渭的具体文艺实践入手,全面展示了徐渭在诗歌、散文、书法、绘画、戏剧等五个方面所开辟的俗与趣的文艺新视域。第五章凸现徐渭与当时的山人群落和士大夫阶层的典型的恩怨交往,从与时人的命运、情感与心灵的共振中发掘时代的精神特质。第六章进一步拓宽视野,表现徐渭所处的纵向的时代思想景观,为中晚明的不同阶层狂士、畸人及其带来的尊“情”、求“趣”的文学观念传神写照,进而反思晚明文学思潮的是非功过,以此结束全文。
曾子师[8](1996)在《有感于马尔库塞的慨叹》文中提出 当代的大思想家马尔库塞曾慨叹,在高科技的商业社会中,"世界的统治者正在失去形而上的特征"。这是一个忧世的智者的慨叹。形而上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进行的理论思维。在现代社会里,工业生产方式和商业组织模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人类深受其惠。但是,它同时以一种不可
尹晓丽[9](2007)在《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儒家传统的现当代文化积淀传承为出发点,着重考察儒家文化对中国大陆电影在题材、主题、风格、思潮等诸多层面的重要影响,凸显儒家文化的正负效应对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构成的显在支配力量和潜在渗透话语。论文运用儒学思想、文化研究、心理学、电影学等相关理论,辨析中国电影艺术和儒家文化之间的历史渊源和精神走向,考察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语境中,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艺术的内在融合纠葛,探索中国电影艺术所蕴藏的儒家文化理念的优长与弊端,展现中国电影艺术家对儒家文化核心命题显见或潜在的呼应与反拨。论文以“道德教化观念”、“家庭伦理”、“文化反思”三个命题为结构主体展开对选题的阐述。全文主要从绪论、上中下三编和结语五部分来探求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构成之间的关系。绪论主要是对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研究对象、论述思路进行界定阐释,介绍本课题在学术界的研究现状,阐明论文选题的价值意义。上编侧重探讨儒家文化的道德教化观念对中国电影主题、风格、人物形象的影响,包括以下四个层面的关系探讨:道德理想主义与中国电影的民族本位认同、入世批判精神与中国电影的忧患救世主题、儒家载道文艺观与中国电影的政治干预意图、儒家理想人格与主旋律影片中的人物谱系。中编主要论述与儒学最为密切的电影类型——家庭伦理片中儒家文化价值观的艺术表达,以及儒家乡土意识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从家庭伦理片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性建构、孝悌观念与中国电影家庭伦理片的文化形态、中国电影中父子关系的镜像凝视、意识形态话语与伦理法则的冲突与共鸣、儒家文化中的乡土特质与中国电影的民族审美倾向等五章内容来分析。下编主要论述儒家传统对后世的负面影响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反思之间的关系,这一编分别从文化守成与中国电影的社会变革主题、女性婚恋命运的苦难表述与中国电影的反封建立意、传统伦理语境中的女性创业悲剧、中庸人格与中国电影主体意识的高扬等四个层面来予以分析。结语部分则从全球化语境下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双重困境和跨文化语境中儒家文化资源在电影中的重构转化两方面,探讨当下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儒学对中国电影民族性建构的意义与途径。论文试图打破历时性的研究框架,以儒家文化的核心命题来切入对中国电影的文化考察,既能展现不同历史阶段的电影演变轨迹,又可以分析某些文化元素的共时性意义,论文将比较侧重对电影文学性、思想性在理论层面的诠解辨析,试图在较为宏观的理论视野中融入具体作品的细读甄别。
闫旭蕾[10](2006)在《教育中的“肉”与“灵” ——身体社会学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多年来,教育研究对身体的定位是:身体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在心理学中身体甚至被缩化为脑。正是由于这种认识,身体在教育研究中没有被问题化,没有成为理论的增长点,身体之于教育、个体自我建构的意义和作用没有得到重新审视。然而,身体仅仅是我们生命的物质载体吗? 20世纪80年代以来,身体成为诸多视域的研究热点,身体现象学探究身体之于人的本源性意义;身体社会学探讨身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符号性意涵,身体对社会生活的实际组织过程所起的作用;身体政治学试图揭示身体与权力、话语之间的关系;身体文学把本能、欲望作为一种叙事资源。既有的研究突破了身体生理认识框架,身体本身具有了精神性,身体能动起来,身体是行动者,身体是一种实践模式。 既有的身体视野为本研究提供了看问题的“眼睛”。通过身体视角,可以看到“治人”与“治身”、“成”人与“修”身、“身”与“在”之间的密切关联。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场域中通过三个层面的运作得到体现:教育话语中的身体:承受教育影响的身体;作为实践活动模式的身体。 受“抑身扬心”传统影响,教育研究中身体一直处于“隐身”状态,强调人的能动性、精神性一面,身体被“物化”,身体之于人的本源性意义没有凸显,人的“异化”从“根”上被设定。教育实践中,身体成为权力“规训”的对象,权力对身体进行设计、管理、训导,“役使”身体实现权力的要求。在教育话语抽空了身体、权力“规训”身体的境况下,“身体主体”活动的空间受到极大限制,主要活动表现为听、说、看、读与写。由于受传统文化及功利性价值观的影响,身体主体活动并不利于受教育者的精神建构,这既表现为读与写的功利化、模式化,又表现为他们的活动是在一种压抑与被宰制的氛围中进行的,其切身体验并未真正成为教育资源。教育不重视身体之于个体的本源性意义,并不等于身体不具有这方面的功能,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身体的外部属性、内部感觉、遭遇体验在其自我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面对教育研究中及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身体问题,本研究旨在重新审视身体,探求教育研究“显身”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受教育者的精神建构与生成。
二、有感于马尔库塞的慨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感于马尔库塞的慨叹(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新左派”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新左派”史学的产生及其特征 |
一、20世纪中期的美国社会变迁 |
二、美国史学的流变 |
三、“新左派”史学的特征 |
第二章 “新左派”史学的理论渊源 |
一、赫伯特·马尔库塞与“单面社会”理论 |
二、赖特·米尔斯对美国社会的批判 |
三、威廉·阿普曼·威廉斯与美国“新左派”史学的兴起 |
第三章 美国“新左派”:国家与社会 |
一、“内战”和奴隶制问题 |
二、劳工运动和社会流动问题 |
三、罗斯福“新政”问题 |
第四章 美国“新左派”:美国与世界 |
一、美国外交史学的风雨历程 |
二、美国扩张主义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三、“冷战”的起源 |
第五章 “新左派”史学的衰落及其遗产 |
一、衰落的原因 |
二、“新左派”史学的遗产 |
结语 |
引用文献 |
后记 |
(2)城市经验与鲁迅的杂文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研究范围与涉及到的相关概念 |
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
第一章 鲁迅与北京的经验遇合 |
第一节 北京的文化象喻与鲁迅的焦虑 |
一、北京的“旧与新” |
二、北京与鲁迅的焦虑 |
三、杂文里的北京 |
第二节 城市经验与鲁迅杂文的发生 |
一、启蒙之梦与城市空间 |
二、“铁屋子”的破解与文学的自觉 |
三、“杂文体”文本与杂文选择 |
第二章 北京经验下的杂文生产 |
第一节 1920年代北京的文学生产 |
一、以杂志为中心的文学生产 |
二、现代杂志与公共领域 |
三、鲁迅在北京的媒介活动 |
第二节 杂文生产中的“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 |
一、“个人”与“社会”之分 |
二、“公”与“私”的纠缠 |
三、大都市里的“孤独” |
第三节 城市经验与鲁迅北京时期杂文的流变 |
一、空间政治与新知识人 |
二、话语选择与价值依托 |
三、新主题与杂文之“韧” |
第三章 鲁迅与上海的经验遇合 |
第一节 “逃亡”经验与“坟”的境遇 |
一、鲁迅的“逃亡”经验 |
二、“坟”的境遇与“死亡”的精神密码 |
三、“地理中间物” |
第二节 身份革命与市民化 |
一、文化身份的自我界定 |
二、文人市民化和商品化 |
三、上海弄堂与市民“阿金” |
第四章 上海经验下的杂文生产 |
第一节 鲁迅上海杂文的空间感 |
一、摩登上海的公共空间 |
二、殖民上海的空间结构 |
第二节 “革命”上海与鲁迅的杂文生产 |
一、上海的革命情境与鲁迅的革命经验 |
二、“革命文学”论争与鲁迅杂文的生成 |
三、“革命”与鲁迅杂文的生产 |
第三节 “立此存照”型杂文文本 |
一、“立此存照”的方法和意识 |
二、话语实践与“反艺术” |
第五章 城市经验与鲁迅杂文的诗学 |
第一节 “震惊”经验与鲁迅杂文的诗学 |
一、日常生活与杂文的“越界” |
二、黑暗意识与危机时刻 |
三、形象感与视觉性 |
第二节 都市“行走”的空间修辞学与鲁迅杂文的诗学 |
一、杂文的节奏 |
二、杂文造语的曲折 |
三、杂文的美学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3)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 |
第一节 理解媒介化时代 |
一、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 |
二、媒介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语境 |
三、中国媒介化社会的特点 |
第二节 文学生产:概念与本文的落脚点 |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思想 |
二、本雅明的艺术生产思想 |
三、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 |
四、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的外在语境 |
第二章 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性质的变化 |
一、阿喀琉斯之踵:受伤的文学审美属性 |
二、审美泛化与日常生活审美 |
三、文学性的泛化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形态的变化 |
一、数字复制与“光晕”的消逝 |
二、图像增殖、网络化与传统文本形态的变革 |
第三章 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 |
第一节 文学生产方式变革与作家心态的变化 |
一、作家生产方式的变革 |
二、市场导向与作家创作心态的变化 |
三、作家群体的整合与分流:作家、写手与明星 |
第二节 时空观的变化与快感写作 |
一、趋零距离与心神涣散 |
二、时间形态空间化 |
三、平面化写作与快感写作 |
四、重新部落化与“影响的焦虑” |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与知识分子角色转化 |
一、作为意见领袖的明星作家 |
二、“媚俗”与作家自我的沦丧 |
三、作家与媒介的尴尬关系:合谋或被利用 |
四、将媒介作为公器:还原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
第四章 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娱乐和影像引导下的文学消费与受众选择 |
一、信息爆炸与文学消费的多样化 |
二、接受群体的分化与分众传播 |
三、纯文学阅读的没落、大众阅读的泛滥与快感文化的兴盛 |
第二节 注水:从纸媒到影视 |
一、迎合:以影视为目的的小说创作 |
二、媾合:抹平独立意识的影视改编 |
三、如何注水:以作为小说、电影的《白鹿原》为例 |
第三节 失调:从虚拟到实体 |
一、阅读、点击量与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 |
二、双向互动与网络文学的同质化 |
三、从虚拟转为实体——以《后宫·甄嬛传》为例 |
第五章 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 |
一、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崩溃 |
二、新的文学生产机制的形成 |
三、类型化文学的生产与跟风写作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批评的扩张与转向 |
一、文学批评的衰落与扩张 |
二、文学批评标准之争:以“韩白之争”为个案 |
三、媒介化时代有无文学“经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寻根、先锋、新写实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新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寻根、先锋、新写实——全面出击的文学变革 |
第一节: 寻根——现代眼光对“根”的再阐释 |
第二节: 先锋——对文学边界的开拓 |
第三节: 新写实——直面生活的千疮百孔 |
第二章 作为“新潮”——寻根、先锋、新写实间的共通性 |
第一节: 三股支流间的交集——“灰色地带”的作家作品 |
第二节: “弑父”——作为“新潮”的共同倾向 |
第三节: 三角恋与爱情悲剧——“新潮”的普遍题材 |
第三章 风流星散——新潮的退潮 |
第一节: 革命的而非建设的——创新力的限度 |
第二节: 当“反潮流”成为潮流——“弄潮儿”的自我反思 |
第三节: 反叛的宿命——巨大的外部压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5)先秦两汉诗歌的生命意识及其艺术显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自强不息和悲士不遇--自我实现的自励和自悼 |
第一节 自励诗的群体和个体属性 |
第二节 自悼诗的楚骚和五言体式 |
第三节 自励诗和自悼诗的异同分合 |
第二章 忧生行乐和避世隐逸--自我解脱的沉沦和逃遁 |
第一节 从人生有限到及时行乐 |
第二节 从栖迟山林到避世金马门 |
第三章 自然和社会暴力挤压下的呻吟--生存困境中的安全危机 |
第一节 遭遇自然暴力的体验和思索 |
第二节 承受政治暴力的痛苦与抗争 |
第四章 生命横遭摧残的哀叹和控诉--寓言诗的反伤害意识 |
第一节 动物寓言诗的生存竞争画面 |
第二节 植物寓言诗的毁灭和飘零感 |
第三节 寓言诗的价值取向和诗体 |
第五章 悼亡的痛楚和自绝的无奈--生死幽明转换滋生的哀歌 |
第一节 从悼亡诗到悼亡辞 |
第二节 从绝命辞到绝命诗 |
第六章 对死亡的拒绝和对仙乡的企盼--摆脱人生有限的神游及仙术 |
第一节 以空间超越实现长生久视 |
第二节 到达神界仙乡的车骑仪仗 |
第三节 茹芝饮气和羽化蝉蜕 |
第四节 求仙诗的类型和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外国文学影响与张洁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
二、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俄苏文学与张洁早期小说创作的契合 |
第一节 理想主义品质:坚定意志与焦虑体验 |
第二节 人道主义情怀:“含泪的微笑”与战斗精神 |
第三节 浪漫化叙述:诗性思维与感觉化书写 |
第二章 欧美现代派文学催化张洁中期小说创作的裂变 |
第一节 创作思想:理性传统与怀疑精神 |
第二节 艺术品格:“恶的狂欢”与“审丑” |
第三节 对欧美现代派文学艺术手法的合理借鉴 |
第三章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张洁晚近小说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心主题:“百年孤独”与“灵魂流浪” |
第二节 审美之维:“魔幻气质”与“神秘色彩” |
第三节 叙事姿态:“预言家”与“挽歌歌者” |
第四章 张洁与外国作家的比较解读 |
第一节 张洁与契诃夫:“小人物”叙事 |
第二节 张洁与卡夫卡:荒诞意识与反抗绝望 |
第三节 张洁与夏洛蒂·勃朗特:女性成长的书写 |
第四节 张洁与塞万提斯:“疯癫骑士”与“痛苦的理想主义者” |
结语:影响“流变”与本土化写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张洁小说创作年表 |
后记 |
(7)徐渭文化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自造”与“重构” 从徐渭被“发现”的文化现象谈起 |
二、“范式”与“案例” 徐渭研究的文化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徐渭之“病”的社会文化考察 |
第一节 徐渭所处的社会时代症候分析 |
一、社会经济与风俗 多样化的趋向 |
二、皇权与私欲 个性与纲常间的悖论 |
三、科举仕途 单向度的选择 |
第二节 徐渭之病——政治与文化的多重隐喻 |
一、徐渭的自我勾勒 曾许凤雏应不忝,由来龙性本难驯 |
二、二重摧残——对物质的“不情之廉” |
三、身体的隐喻 谁云只是你,安知不是我 |
第二章 徐渭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徐渭的心学思想形成 |
一、阳明心学要义 “良知即是天理” |
二、王畿与徐渭 觅心无处所,将洗落何边 |
三、季本与徐渭 “绝学千年启,斯文一线传” |
第二节 徐渭哲学的践履与开创 |
一、“生则有效于时”的现实关怀 |
二、《论中》 旧话题中开出新视域 |
第三节 徐渭的三教合一思想 |
一、三教合一的思想渊源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
二、佛性本来同水月 徐渭的佛教观 |
三、“以知人身理,而与造化谋” 徐渭的道教观 |
第三章 徐渭的文论和他的文坛公案 |
第一节 复古与创新 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
一、“彼之古者,即我之今也”的文学新变论 |
二、“随其所宜而适”的文学体用论 |
第二节 “真我”与“本色” 徐渭的文艺理论 |
一、“摩情”、“本色”的创作方法论 |
三、“冷水浇背,陡然一惊”的创作效果论 |
第三节 趋附与背逆 徐渭与后七子的一段公案 |
一、徐渭在文坛的地位 |
二、徐渭与“后七子”的关系表现 |
二、徐渭与王世贞的“交往” |
四、徐渭与王世贞的同与异 |
第四章 徐渭的文艺实践 俗与趣的文艺新视阈 |
第一节 徐渭的诗歌 |
一、日常生活琐事进入诗歌 |
二、个人情感毫无遮掩的表露 |
三、童心天趣领悟生活 |
四、语言清新平白而又出人意表 |
第二节 徐渭的散文 |
一、优美凝练的写景之文 |
二、平白坦易的抒怀之文 |
三、颇富卓见的赠序代文 |
第三节 徐渭的书法 |
一、书画合一的写意性 |
二、书法的“真我面目” |
三、“媚”的审美标准 |
四、“书丹”之法 “心为上,手次之,目口末” |
第四节 徐渭的绘画 |
一、绘画的抒怀写意性 |
二、表现内容的世俗性 |
三、游戏笔墨的机趣性 |
四、“韵”与“神”的评论标准兼酒的艺术动因 |
第五节 徐渭的戏剧 |
一、“英雄气大”的情感体验与强烈的价值追求 |
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弥缝转挪——变相艺术 |
三、独特的戏剧手法与戏谑泼辣的语言风格 |
第五章 徐渭的交往 |
第一节 徐渭笔下的山人 |
一、入而不用的共同命运 王寅 |
二、避而不入的别样人生 杨珂 |
三、滑稽恢突的自我解脱 陈鹤 |
第二节 徐渭与张元忭 |
一、礼法与际遇之间的恩怨 |
二、潜在的共通性 |
第六章 晚明个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回响与反思 |
第一节 狂士、畸人的狂欢与悲鸣 |
一、仕路无门者的悲与狂 |
二、仕宦者的狂与适 |
第二节 晚明文学的突破与飞跃 |
一、“尊情”的文学观 |
二、“求趣”的文学观 |
第三节 对阳明心学与中晚明文人的反思 |
一、阳明心学的是非功过 |
二、文人的精神出路与冲突 |
三、东林学派的兴起与心学的沉寂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9)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文化传统的积淀与儒学核心精神的影像传承 |
二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特质 |
三 本课题研究现状、主要思路及研究范围 |
上编 儒家传统的道德教化理念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形态 |
第一章 道德理想主义与中国电影的民族文化特质 |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与道德重建的影像诉求 |
第二节 新中国电影中的道德净化倾向与90年代以来的道德多元主题 |
第三节 中国电影中的性爱伦理与类型电影的道德意识 |
第二章 入世理念与中国电影的忧患救世主题 |
第一节 儒家入世理念与忧患意识的文化意蕴 |
第二节 忧患意识与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精神的百年传承 |
第三章 儒家载道文艺观与中国电影的政治话语 |
第一节 儒家艺术教化观念的构成与影响 |
第二节 教化主题在中国百年电影中的历史变迁 |
第三节 中国电影中儒家载道观念与政治权力话语的共生 |
第四章 儒家理想人格与主旋律影片中的人物谱系 |
第一节 儒家理想人格内涵与十七年影片中的革命英雄主义 |
第二节 "主旋律"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儒家人格特质 |
中编 血缘观念中的家庭伦理片与乡土意识中的电影审美倾向 |
第一章 家庭伦理片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性建构 |
第一节 中国家庭伦理文化的历史溯源 |
第二节 中国电影家庭伦理类型的确立与发展 |
第三节 家国同构文化理念与中国电影的历史感表达 |
第二章 孝悌观念与中国家庭伦理片的文化形态 |
第一节 儒家孝悌伦理观的形成与文化价值 |
第二节 中国现代电影孝悌主题的生发演变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对孝悌观的审视与呈现 |
第三章 中国电影中父子关系的儒学意蕴 |
第一节 儒家伦理中父子关系的文化意蕴 |
第二节 早期电影中的父亲形象与父子关系的伦理立场 |
第三节 十七年电影中的父子模式与新时期以来电影中的多元父子命题 |
第四章 意识形态话语与伦理法则的冲突与共鸣 |
第一节 血亲复仇意识与中国电影的革命战争主题 |
第二节 家庭伦理情感与群体观念的共鸣 |
第三节 爱情伦理与主流话语的疏离整合 |
第五章 儒家文化中的乡土观念与中国电影的民族风格 |
第一节 乡土意识与中国电影的还乡主题变奏 |
第二节 温柔敦厚理念与中国电影的诗化风格 |
下编 儒家传统的负面影响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反思 |
第一章 文化守成与中国电影的社会变革命题 |
第一节 因循观念的批判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宗法人治观念与现代法治的冲突 |
第三节 中国电影中的民俗景观与儒家文化批判 |
第二章 女性婚恋命运的影像表达与中国电影的反封建立意 |
第一节 儒家纲常伦理的历史演变与中国传统女性的生命困境 |
第二节 伦理束缚与中国电影中女性的婚恋悲剧 |
第三节 贞节观的影像批判与性张力下女性的悲情突围 |
第四节 从子意识与慈母形象的深层隐痛 |
第三章 传统伦理语境中的女性创业悲剧 |
第一节 早期电影中的职业女性悲剧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电影中的女性创业悲剧 |
第三节 从反封建到女性主义话语的影像转型 |
第四章 中庸人格与中国电影主体意识的高扬 |
第一节 中庸人格的文化特征与中国电影的国民性批判 |
第二节 寻根话语与中国电影中主体人格的理想建构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化观照下的自然人性与独立人格 |
结语 世界电影格局与儒家文化精神的重纳转化 |
第一节 全球化语境下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双重困境 |
一 现代性语境中儒家文化传统的边缘化困境 |
二 市场化困境与中国电影的伪民族性批判 |
第二节 跨文化语境中儒家文化资源在电影中的重构转化 |
一 儒家文化传统在中国电影中的重纳 |
二 中国电影民族性呈现途径的相克相生 |
三 华语电影观念与中国电影民族性多元化可能 |
尾言 |
主要参考文献 |
电影名录 |
后记 |
(10)教育中的“肉”与“灵” ——身体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子 |
导言 |
一 教育场域中凸显的身体问题 |
二 主要理论资源 |
(一) 作为意义纽结的身体 |
(二) 来自身体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
1、“治人”与“治身” |
2、“成”人与“修身” |
(三) 来自身体现象学研究的启示:“身”与“在” |
(四) 关于已有身体研究的思考 |
三 从身体的角度“看”教育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身体与教育研究 |
一“隐身”的教育研究 |
(一) “隐身”成因 |
1、被尘封的身体 |
2、主体化言说 |
3、身体在教育研究中失语 |
(二) “隐身”可能存在的问题 |
1、主体教育没“体” |
2、生命教育“无”身 |
二“显身”的教育研究 |
(一) “显身”的必要性 |
1、抽象人与具体人 |
2、理性生存与审美生存 |
(二) “显身”的可能路径 |
1、基于“根身”的思考 |
2、基于“训身”的思考 |
3、基于“现身”的思考 |
第二章 教育中的身体形态 |
一 国家——工具身体 |
(一) 国家—工具身体的出现 |
1、家族—工具身体 |
2、国家—工具身体“雏形” |
(二) 国家—工具身体的形成 |
1、祛个性化的身体 |
2、献身与生产性的身体 |
二 道德—纪律身体 |
(一) “培养身体”与培养德性 |
(二) 道德—纪律身体 |
1、模范身体 |
2、纪律化身体 |
3、充满张力的身体 |
三 时空—制度身体 |
(一) 时空、制度与身体 |
(二) 教育场域中时空、制度与身体 |
1、时空“牢笼”中的身体 |
2、资本化时空中的身体 |
3、时空抽离机制中的身体 |
4、拓殖和情境退却中的身体 |
第三章 教育中的“身体主体”活动 |
一 课堂教学中的听、说、看 |
(一) 说与说什么 |
1、谁在说? |
2、说什么? |
(二) 听与倾听 |
(三) 看与被看 |
1、看意味着权力 |
2、看意味着展现、交流 |
3、看意味着社会认知 |
二 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微行为效应 |
(一) 看与被看的效应 |
(二) 说与听的效应 |
(三) 肢体语言效应 |
三 读与写 |
(一) 读“文” |
1、理解读 |
2、读的困境 |
3、“悦”读 |
(二) 读“图” |
1、读图时代的到来 |
2、读图的功过是非 |
3、教育遭遇读图时代 |
(三) 写 |
1、“祛身”的写 |
2、“显身”的写 |
四 被遗忘的感官系统:触觉 |
(一) 感官的等级 |
(二) 触觉的认可 |
(三) 教育中的另类人: TD人 |
第四章 身体、身体自我与自我建构 |
一 成长中的身体遭遇 |
(一) 生理发育:月经 |
(二) 身体“受伤”:体罚 |
1、“最后”的手段? |
2、怎样的情感? |
3、谁的尊严? |
(三) 个体“偶”遇 |
二 孤独的身体 |
(一) 政治建构身体 |
(二) 孤独的身体 |
(三) 郁闷心情 |
三 教育场域中的欲望叙事 |
(一) 压抑“性” |
(二) 反压抑“性” |
1、“书包里的魔鬼” |
2、几种性教育策略 |
四 身体自我及其自我建构 |
(一) 自我与身体 |
(二) 自我与身体自我 |
(三) 成长中的身体自我 |
1、自我眼中的身体自我 |
2、镜中身体自我 |
3、身体资本 |
结语:身体的力量与限度 |
参考文献 |
四、有感于马尔库塞的慨叹(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新左派”史学研究[D]. 徐良. 复旦大学, 2005(07)
- [2]城市经验与鲁迅的杂文生产[D]. 马海.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
- [3]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D]. 翟传鹏.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4]寻根、先锋、新写实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新潮[D]. 严佳炜. 苏州大学, 2020(03)
- [5]先秦两汉诗歌的生命意识及其艺术显现[D]. 王凤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1)
- [6]外国文学影响与张洁小说创作[D]. 黄乐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16(10)
- [7]徐渭文化心态研究[D]. 汪沛.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4)
- [8]有感于马尔库塞的慨叹[J]. 曾子师. 学理论, 1996(01)
- [9]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D]. 尹晓丽. 复旦大学, 2007(06)
- [10]教育中的“肉”与“灵” ——身体社会学视角[D]. 闫旭蕾.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