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周期函数初论》(论文文献综述)
单墫[1](1991)在《评《周期函数初论》》文中研究表明 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应用方面来看,周期函数都是极重要的。但在国内,一直缺少一本系统阐述周期函数的着作。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宣立新、马明两位先生的专着《周期函数初论》,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作者居高临下,以高等数学的思想,分析处理周期函数的有关问题。大处落墨,同时又十分缜密。
吴健[2](2007)在《学生对周期函数概念的理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而函数的周期性是函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周期函数的理解水平如何,笔者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希望得到一些结论,为教学提供指导意见。本研究通过对117位初三学生问卷测试作为前测,分析学生在还没有学习周期函数之前,对周期的了解水平。对419位高一和高二学生作了测试,并对部分学生作了访谈,按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校,不同性别三个维度分析,考查了学生对周期现象、周期函数的概念、不完全归纳周期函数以及周期函数的性质四个方面的理解状况,得到以下结论:(1)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周期现象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用这种实例作为学习周期函数的铺垫是合理的。学生对周期现象举例不足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周期现象描述不清楚,所说事例跟周期有关系,但表达不完整;二是认为只要“有规律”就是周期。从不同年级看,高一最好,其次是初三,最后是高二;从学校类型看,重点中学好于普通中学;从不同性别看,男生好于女生。(2)学生对函数周期概念的理解学生对周期函数概念的理解水平不高,在概念的理解上,学生多从直观来认识,没有对概念的内涵做深化理解。对周期与最小正周期的认识是最差,对周期函数的图象的认识也存在问题。从不同年级看,高二好于高一;从学校类型看,重点中学略高于普通中学:从不同性别看,男生好于女生。(3)学生对不完全归纳周期的理解学生对不完全归纳周期的理解较好。由于这类问题都是通过学生的直觉感知,对背景越熟悉,学生对题目中所隐含的周期关系越快判断出。不同年级和学校类型在理解上没有差异;而男生要比女生的理解要好一些。(4)学生对周期函数性质应用的理解学生对周期函数性质的理解比较肤浅,能够理解周期与奇偶性及对称性的学生不多。学生理解函数的周期是通过直观的函数模型。从年级上看,高二要好于高一;从学校类型看,重点中学明显好于普通中学;而男女生在理解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教学中,要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注重理解,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王跃[3](2018)在《考虑随机参数的多孔材料多尺度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多孔材料因为比刚度大、比强度大的优点被广泛运用到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和航天航空工程等领域中。采用单一尺度方法对多孔材料进行分析时工作量较大,而渐近均匀化方法将多孔材料分解为两个尺度进行建模,能有效提高计算效率。此外,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建立的多孔材料随机模型更为符合实际情况。本文结合渐近均匀化方法和随机分析理论,开展含随机参数多孔材料多尺度分析方法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多孔材料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不同研究方法和成果,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对多尺度分析方法(含渐近均匀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劣势。介绍了常用随机分析方法和随机多尺度分析方法,并阐述了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2)介绍了渐近均匀化方法控制微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计算精度和效率。此外,还比较了不同细观模型边界条件施加方法的差异,明确了一种兼顾精度和效率的细观模型边界条件施加方法。通过考察不同的几何与材料参数,系统研究了各种参数的影响程度,为随机分析的参数选择奠定基础。(3)将渐近均匀化方法与响应面蒙特卡罗法相结合,提出含随机参数多孔材料多尺度分析的渐近均匀化-响应面蒙特卡罗法,其中除了考虑随机变量模型以外,还进一步考虑了随机场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渐近均匀化-响应面蒙特卡罗法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并系统考察了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变异系数以及随机场参数的分布类型、相关结构、相关长度和变异系数等因素对随机分析结果的影响,获得了这些因素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明确的细观模型边界条件施加方法的渐近均匀化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进行多孔材料多尺度分析。此外,在明确的细观模型边界条件基础上,提出了渐近均匀化-响应面蒙特卡罗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较高的计算效率,适合于含随机参数多孔材料多尺度分析。
薛欢[4](2015)在《H桥级联的高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文中提出如今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谐波污染,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已经被用来缓解电网的谐波污染。在高压大功率应用场合,功率开关管的工作电压与开关频率的要求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载波相移(CPS-SPWM)技术和H桥级联型多电平技术能够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对基于载波相移SPWM技术的H桥级联型多电平变流器将其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应用做了一些研究。本文介绍了载波相移SPWM技术的基本原理,对该技术的输出电压波形和倍频等特点进行了分析。H桥级联型多电平变流器有着每个H桥电路单元相同易于实现模块化设计、所用的器件较少、低压器件实现高压输出等优点。本文将详细分析载波相移SPWM技术应用于H桥级联型多电平变流器中的谐波特性和其工作方式,它在有源电力滤波器和大功率变流器领域将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H桥级联型多电平变流器作为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主电路,介绍了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检测方法及其衍生算法,电流跟踪策略及直流侧电压的稳定和均压控制,在MATLAB中建立仿真模型加以验证。本文设计了基于载波相移SPWM技术的H桥级联型有源滤波器的实验装置,给出了实验装置主要参数的设计过程,实验验证了低压的自稳压控制,实验装置的下一步研究计划是在高电压场合实现自稳压并且精确的补偿谐波。
庞治国[5](2003)在《干旱遥感监测模型研究及墒情预报探索——以黑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干旱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世界性自然灾害现象,它已严重影响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及人类社会、经济的可待续发展。加强对干旱灾害的成灾机理及其调控措施的研究,充分发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技术优势,建立干旱遥感监测的土壤墒情预报模型及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系统分析当前国内外干旱遥感监测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现有模型方法的优势与不足,论述了干旱的概念及性质特征,建立了新的基于热惯量方法且考虑植被影响的干旱遥感监测信息模型,并综合了遥感反演蒸散发量方法的优势,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提出了计算简化且实用的、以作物缺水指数为干旱监测指标的遥感信息模型。利用极轨气象卫星的遥感数字图像、气象数据和黑龙江省40个墒情站的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计算和验证,并在GIS支持下给出了土壤含水量、蒸发量、旱情等级的空间分布图;通过分析土壤墒情预报的模型方法,本文建立了基于水量平衡的新安江模型预报方案和土壤墒情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并以黑龙江省为例进行了土壤墒情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及墒情预报模型对于区域性的干旱监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广泛应用于干旱的监测、评估及墒情预报工作中。
二、评《周期函数初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周期函数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2)学生对周期函数概念的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1.1 问题研究的背景的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1.3 函数周期教学现状及分析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数学概念的理解 |
2.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2.4 研究设计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 |
3.2 学生对函数周期概念的理解 |
3.3 学生对不完全归纳周期的理解 |
3.4 学生对周期函数性质应用的理解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教学建议 |
4.1 研究结论 |
4.2 教学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考虑随机参数的多孔材料多尺度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孔材料力学研究进展 |
1.1.1 多孔材料力学研究概述 |
1.1.2 多孔材料力学研究方法 |
1.2 多尺度分析方法概述 |
1.2.1 多尺度分析方法简介 |
1.2.2 常用多尺度分析方法 |
1.3 随机分析方法概述 |
1.3.1 随机分析方法简介 |
1.3.2 常用随机分析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孔材料分析的渐近均匀化方法 |
2.1 概述 |
2.2 渐近均匀化方法 |
2.2.1 控制微分方程的建立 |
2.2.2 控制微分方程的求解 |
2.2.3 计算精度和效率 |
2.3 细观模型边界条件的影响 |
2.3.1 底边固支多孔矩形板受均布压力 |
2.3.2 双边固支多孔矩形板受均布压力 |
2.4 多孔材料几何与材料参数的影响 |
2.4.1 孔隙率的影响 |
2.4.2 孔边长比值或长短轴比值的影响 |
2.4.3 孔中点坐标变化的影响 |
2.4.4 材料参数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随机参数多孔材料分析的渐近均匀化-响应面蒙特卡罗法 |
3.1 概述 |
3.2 渐近均匀化-蒙特卡罗法 |
3.2.1 渐近均匀化-直接蒙特卡罗法 |
3.2.2 渐近均匀化-响应面蒙特卡罗法 |
3.3 考虑参数为随机变量情况 |
3.3.1 随机变量的选取 |
3.3.2 数值算例 |
3.4 考虑参数为随机场情况 |
3.4.1 随机场的离散 |
3.4.2 数值算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束语 |
4.1 本文工作总结 |
4.1.1 主要工作 |
4.1.2 主要结论 |
4.2 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H桥级联的高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并联型有源滤波器概述 |
1.1.1 电压型APF |
1.1.2 电流型APF |
1.2 多电平变流器 |
1.2.1 发展背景及历程 |
1.2.2 基本原理及优点 |
1.2.3 钳位式多电平结构及对比 |
1.3 H桥级联多电平变流器概述 |
1.4 谐波检测法概述 |
1.5 直流侧电容均压控制概述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2 H桥级联有源滤波器特性分析 |
2.1 载波移相调制方法 |
2.2 H桥谐波特性分析 |
2.2.1 单H桥SPWM输出电压谐波特性分析 |
2.2.2 H桥级联变流器的CPS-SPWM输出电压的谐波特性分析 |
2.3 工作状态分析 |
2.3.1 单H桥工作状态分析 |
2.3.2 级联H桥工作状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谐波检测方法 |
3.1 谐波电流检测技术综述 |
3.2 三相电路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
3.3 单相电力系统的谐波检测方法 |
3.4 基于单相的三相瞬时谐波及无功电流检测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H桥级联有源滤波器的控制方法 |
4.1 电流控制技术综述 |
4.2 电流环控制 |
4.3 电压稳压均压控制 |
4.3.1 电压稳压控制 |
4.3.2 电压均压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5 仿真建模与验证 |
5.1 系统仿真参数设定 |
5.2 功能模块介绍 |
5.3 H桥级联APF仿真实验 |
5.3.1 阻感性负载实验 |
5.3.2 阻容性负载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实验验证 |
6.1 硬件参数选择 |
6.2 硬件电路介绍 |
6.2.1 DSP2812外围电路 |
6.2.2 电流电压采样电路 |
6.2.3 捕获电路 |
6.2.4 驱动及其保护电路 |
6.3 程序设计 |
6.4 DSP+CPLD的36路PWM发生器 |
6.5 有充电回路的H桥级联APF实验波形分析 |
6.6 自稳压H桥级联APF实验波形 |
6.7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干旱遥感监测模型研究及墒情预报探索——以黑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干旱研究的意义 |
1.2 干旱的遥感监测 |
1.3 干旱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 |
1.3.1 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 |
1.3.2 遥感估算土壤含水量的研究进展 |
1.3.3 遥感反演蒸发散量研究进展 |
1.4 墒情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本论文创新之处 |
1.6 小结 |
第二章 干旱研究的背景知识 |
2.1 干旱的基本概念 |
2.1.1 干旱的定义 |
2.1.2 干旱的特征 |
2.2 干旱研究的指标体系 |
2.2.1 气象干旱指标 |
2.2.2 水文干旱指标 |
2.2.3 农业干旱指标 |
2.2.4 社会经济干旱指标 |
2.2.5 气候干旱指标 |
2.3 干旱等级的划分 |
2.3.1 按史料记载灾情确定干旱等级 |
2.3.2 按降水量距平确定干旱等级 |
2.3.3 按区域干旱严重程度指标确定干旱等级 |
2.3.4 按受旱成灾指标确定干旱等级 |
2.3.5 按土壤湿度指数划分干旱等级 |
2.4 干旱的监测 |
2.5 研究区的干旱状况 |
2.6 小结 |
第三章 试验区概况及数据源 |
3.1 试验区—黑龙江省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节水灌溉现状 |
3.2 数据源 |
3.2.1 数据种类 |
3.2.2 数据接收与处理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热惯量方法的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及改进 |
4.1 热惯量模型的物理基础 |
4.2 热惯量遥感信息模型 |
4.2.1 热惯量(Thermal Inertia Unit)的概念 |
4.2.2 土壤热传导方程 |
4.2.3 边值条件及其简化 |
4.2.4 一维热惯量遥感信息模型 |
4.2.5 二维热惯量遥感信息模型 |
4.3 热惯量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
4.3.1 土壤含水量的表示 |
4.3.2 土壤含水量与真实热惯量的关系 |
4.4 热惯量遥感信息模型监测旱情的适用范围及其误差分析 |
4.5 经验模型的建立与改进 |
4.6 模型的应用 |
4.6.1 日较差△T的计算 |
4.6.2 模型试验 |
4.7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能量平衡的干旱遥感监测模型 |
5.1 模型概述 |
5.1.1 基于能量平衡的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原理 |
5.1.2 作物缺水指数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
5.2 模型各参量的计算 |
5.2.1 蒸发散表面温度(T_0)的求取 |
5.2.2 地表净辐射(R_n)的求取 |
5.2.3 显热通量(H)的求取 |
5.2.4 土壤热通量(G)的计算 |
5.2.5 蒸发散日总量的计算 |
5.2.6 净辐射折算系数C的求取 |
5.2.7 潜在蒸散发量(E_0)的计算 |
5.3 模型应用 |
5.3.1 试验数据的选择 |
5.3.2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3.3 结论与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的探索 |
6.1 概述 |
6.2 基于水量平衡的新安江墒情预报方案 |
6.2.1 模型结构 |
6.2.2 土壤垂向平均含水量的计算 |
6.2.3 模型参数及其初始值的确定 |
6.2.4 蒸发散计算模型 |
6.2.5 模型验证及误差分析 |
6.3 土壤墒情的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 |
6.3.1 模型原理 |
6.3.2 数据组织 |
6.3.3 模型结果与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四、评《周期函数初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评《周期函数初论》[J]. 单墫. 江苏教育, 1991(02)
- [2]学生对周期函数概念的理解[D]. 吴健.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5)
- [3]考虑随机参数的多孔材料多尺度分析方法研究[D]. 王跃.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4]H桥级联的高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D]. 薛欢.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6)
- [5]干旱遥感监测模型研究及墒情预报探索——以黑龙江省为例[D]. 庞治国.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