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 把我省外向型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高严省长在全省外向型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吴雯雯[1](2019)在《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而理论的产生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路径发展,因此,注重对基层具体实践经验的理论提炼和总结,是推动党建理论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以浙江省农村基层党建的具体实践为对象,研究分析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本文的选题具有一“新”一“旧”,一“难”一“易”两个重要特性。一“新”一“旧”。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关键就在于一个“新”字,新在时间阶段的划分上,在学术界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开展研究,可以看出,相对于乡村振兴中来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农村基层党建格局已“旧”。此外,还有对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阶段重庆的农村基层党建、上海的社区楼宇党建进行研究等,这些与本文研究的历史阶段定位不同,对象也不尽相同。一“难”一“易”。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农村快速腾飞吹响了时代的号角。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国农村的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基层治理等都将发生重要的变化,如农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农村社会出现阶层分化,农民思想更加开放,农村人口流动加剧,信息化改变人与人沟通的渠道,传统农村社会的固有结构被打破等,这些都为农村基层党建带来新挑战和新问题。构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难”就难在它是一项基于具体实践的研究,而不是纯理论思想的建构,如果缺乏基层实践的支撑,这项研究将缺乏扎根于泥土的实践价值。2017年,中组部将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课题放在浙江。为什么将目光锁定浙江?因为浙江有着自下而上丰富的基层实践和创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浙江从一个陆域资源并不充裕的省份一跃成为经济大省,农民收入连续32年排名全国各省区首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4552元增加到22866元,年均增长率为12%,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37:1缩小到2.07:1,全省农村呈现出村容越来越整洁、村风越来越文明、农民越来越富裕的面貌,可以说浙江省农村发展领先于很多地区很多年。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很多创新做法都获得来中央的认可,“浙江二十条”被中组部印发在全国范围推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等都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宁波市宁海县的“小微权力清单”、绍兴市诸暨市“枫桥经验”等“点上开花”的基层创新经验,都获得中央的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这样看来,既有了研究对象,又有了实践经验,如何从浙江省农村基层党建中总结提炼出规律,上升到理论高度呢?“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研究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提供了很好的新视角。农村基层党建看似复杂,其实也简单,主要包括政党、政府、社会三个要素,和政党与政府、政党与社会、政府与社会的三对关系,只要厘清了这“三要素”“三对关系”之间的关系,就能够更好地解答在村民自治的条件下如何优化政权运行的方式。本研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将农村发展为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分成四个部分,并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构建新格局。进入新时代,农村新群体和新业态层出不穷、蓬勃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基层基础就要扩大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通过探索“党建+互联网”新路子,构建特色小镇党建全域融合新模式,“党建+产业”模式引领产业发展等,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经济新业态中的引领力和影响力。第二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农民利益多元化中构建新格局。密切党群关系,一直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出现阶层分化,各种不同职业的“新农人”出现,他们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保障等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基层民主权利和监督权利的需求更加旺盛,外出流动人口也一直是管理中的难点、痛点。浙江省创新了“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小板凳”群众工作法、党员电子身份证等,拉近了政党和社会的联系。第三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中构建新格局。党建一直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农村基层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也更多,如何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安全,浙江省有着“枫桥经验”的老底子,同时又创新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村民说事”制度、村规民约等做法,构建党建、自治、法治、德治、综治的基层治理体系。第四部分:农村基层党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构建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基层作为政治权力向下延伸的“神经末梢”,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都是影响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大事”,宁波市“小微权力”清单、村务监督委员会等,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忠壹[2](2019)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时代。新时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党所处新的历史方位、肩负新的使命任务赋予侨务工作新的时代使命,对侨务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为指导,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特别是根据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侨务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与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科学理论一脉相承,并在新时代与时俱进,在侨务工作理论与实践方面实现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以“中国梦”为目标导向,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侨务工作的主题、主线、本质、理念和作用以及侨务工作对象(侨胞)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释,对工作格局、工作重点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部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的重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体系,对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正确认识新时代侨胞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发挥侨务工作重要作用,凝聚侨心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创新侨务工作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事业开创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阅读大量关于统一战线和侨务理论的文献,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社会调查法、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总结归纳。除绪论外,本文主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主要内容、时代要求、时代特征和当代价值五个方面展开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对该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提出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和依据部分。主要对侨务工作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对中国共产党侨务工作的历史经验和一般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剖析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面临的内外形势、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变化,赋予侨务工作新的时代使命和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从而论证侨务工作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第三部分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部分。在深刻认识和把握侨情变化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侨务工作的主题、主线、本质、理念以及海外侨胞地位、作用和侨务工作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要求部分。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观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归纳了新时代要求。本部分主要从新时代构建大侨务工作格局、建设“贴心人”“实干家”侨务干部队伍和侨务工作“三个坚持”的新时代要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五部分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部分。主要从“维度”和“原则”两个方面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从适应新时代实践要求的现实维度、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世界维度和以“中国梦”为目标导向的发展维度这“三个维度”,加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鲜明时代性。从加强党对侨务工作的领导的根本原则、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的政治原则、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导原则这“三大原则”,加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人民性特征。第六部分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部分。在理论方面,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侨务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推动了侨务工作和机构深化改革,推进了侨务工作法治化进程,建设和完善了为侨服务的公共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指导国外侨务工作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邓世平[3](2018)在《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研究》文中指出宣传动员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对于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推动农民走上集体化生产道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快速推进和完成,和声势浩大的宣传动员有重要的关系。土地改革后的湖南农村,农民个体生产的热情高涨,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的缺乏,很多贫农想通过单独农业生产“发家致富”并不现实,他们有“组织起来”的愿望。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毛泽东“组织起来”的思想在建国后的继续实践。但是,党领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目的是要引导农民走上集体生产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和个体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又有明显的冲突。长期浸染在传统个体生产中的农民,小农意识和小农特征十分明显,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实现个人的发家致富。由于落后的农业生产几乎没有剩余,小农生产条件下的农民,关注更多的是眼前的利益,他们对于未来没有多少的预期。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恰恰是向广大农民讲一个有关未来的故事,故事的主题就是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生产的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因此,许多农民对于要走集体生产和社会主义道路起初存在犹疑、恐慌甚至不满,对于农业合作化运动有较严重的抵触情绪。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主要是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消除农民中的这些怀疑与不满,引导农民走上党所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去。湖南是新解放区,虽然经历了土地改革,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党是一个具有陌生面孔的外来者。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后,湖南农村基层党组织才大部分得以建立。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则加速了党的组织系统在农村的下沉过程。同时,通过整顿和发展农村党的宣传网和群众性的宣传网,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机制更加完善;通过加强农村干部对农业合作化政策的学习和对宣传干部的培训,党牢牢把握了宣传动员中的话语权,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也更加规范;通过围绕农业合作化运动不同阶段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动员,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影响力持续地扩大。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是一个由内而外、层层展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党团员、青年积极分子以及农村妇女是重点的宣传动员对象。农村党团员要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起带头和模范的作用,他们受过党团的教育,对正在走的集体化道路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农村党团员大部分是从农民中发展的,他们身上还保留着小农的气息,思想容易发生动摇,对他们的宣传动员是农业合作化运动顺利进行的保证;青年积极分子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热情高涨,但是他们对农业生产不太里手,而且一般不适应农业生产中的艰苦劳动,对他们的宣传动员主要是要他们安心农业生产,发挥青年人在农业合作社中的作用;动员农村妇女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和妇女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妇女参加农业生产,是妇女彻底解放的标志,同时也解决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劳动力的需要。党在长期革命中所积累的宣传动员经验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从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途径来看,党基本上沿袭了土地改革时的经验,主要进行文字、语音以及示范性的宣传动员。不过在宣传动员的具体过程中,已经有了不同于土地改革运动时期的特征。例如,土地改革运动中广泛采用的“诉苦会”已经很少采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召开的群众大会或贫农会同样使用回忆、对比和算账的方法,但是其着眼点不再是引起农民对旧社会或旧制度的厌恶,而是激发他们对新社会和新道路的向往。在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动员中,报纸、图书、广播、展览、电影以及剧团等宣传形式也主要是正面的宣传为主,宣传广大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宣传农业合作社能够增产的优越性。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动员具有双面或多面性的特点,宣传动员中既有耐心的思想教育又有严重的强迫命令,既强调经济利益的激励又有着阶级觉悟的斗争。这些因素往往夹杂在一起,使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动员显得有些复杂而混乱。但从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在互助组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宣传动员中的思想教育和物质激励多些;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宣传动员中的强迫命令和阶级斗争则多些。同时,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及统购统销政策的宣传动员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呼应与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发掘和研究史料,将历史过程真实、立体地呈现出来,这是历史研究的最主要目的。同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也是党史研究的重要任务。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问题、中国农民富裕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地解决,甚至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短板和短腿。因此,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农民宣传动员的经验教训,对于党在新时代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都有着现实的启示意义。
PHUNG THI SINH[4](2017)在《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云南省和越南河江省1955年至2000年间民族政策及其实施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来探讨两国两地的民族政策及其对当地少数民族带来的影响。希望这样的研究可以总结相关的历史的经验,为进一步改善两省少数民族的生活,推动两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一点绵薄的贡献。云南与河江两省都位于离本国政治经济中心较为偏远的地区,又都地处国家的边境,在国防和安全上地位重要。云南和河江两省是中越两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居住地,这两个地区曾经见证并迎接了很多少数民族大规模的迁徒和定居,并形成了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两省的民族文化特色。由于两省彼此交界,很多少数民族早就有了血统、婚姻、风俗习惯以及文化的联系,这种血缘和历史的联系,长久以来是两国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然而,由于两省的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远离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此地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水平还低于国内大多数省份,如何教育和动员当地少数民族利用本地、本民族的各种资源和优势,克服本地的各种困难和劣势,缩小与国内其它地区、其它民族的差距长期以来一直是两国和两省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越南和中国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党的理论基础,其中包含了民族理论。在制定和推行各自民族政策时,中国和越南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的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因此虽然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越南和中国两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还是有各自的特点,这是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的内容。第二章是对云南和河江两省的少数民族概况的一个介绍,包括两省少数民族的数量,民族名称,近现代经济社会文化的特点等等。第三章探讨这一时期云南和河江两省的民族经济政策,分析云南“兴边富民”和河江“135项目”的重大经济政策,以及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探讨这一时期两省的民族文化政策,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艺术的保存和发展,历史古籍的搜集和保存,文化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和实践。第五章讨论的是两省的民族教育政策及其实施情况。这一时期两省对少数民族教育都非常重视,制定了和不断调整民族教育的政策,在发展民族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比较瞩目的成绩。但两省的具体做法上还是有自己的特点,值得相互比较和借鉴。第六章探讨两省少数民族政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依靠各方面条件的配合,但最主要的是依靠少数民族自己的力量,这其中少数民族干部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所以这一时期,两国两省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自身干部的培养和建设,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做出规划安排,为少数民族培养了许多干部。结论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做了提炼和概括。
杨振生[5](2017)在《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文中指出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城镇化历程表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任何国家(地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不能回避城镇化。目前,全世界73亿人口中已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人类已经进入了城市社会的时代。但是通过工业化、城镇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地区)人口总数仅有10亿人左右。除了在"冷战"背景下亚洲"四小龙"成功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以外,还没有其他国家成功的例证。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停滞不前,有些国家甚至因过度城镇化陷入动乱而造成政权的更迭。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果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城镇化率达到发达国家目前的平均水平,那么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12亿人左右,中国城市人口数量将超过目前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城镇化规模之宏大,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之严峻,在世界城镇化历史上还没有先例。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顺利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重大而极具挑战性的历史课题。因此,对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进行梳理研究,总结其中的经验,汲取教训,探求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基本规律,丰富中国本土化城镇化理论,并提出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历程背后的思想和政策根源,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城镇化思想如何决定国家的城镇化政策,进而如何影响中国城镇化的实践,其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问题教训。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城镇化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主体结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部分,包括第一至五章,从中共党史学的研究视角,以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进为切入点,选取地级德州市作为研究案例,梳理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重点对德州"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提出对策和建议。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归纳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指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思路。本文将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划分为政治型、经济型和新型城镇化三个历史阶段。从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中共城镇化思想政策和城镇化实践三个方面,对各阶段城镇化的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论证。本文认为,只有对中共城镇化思想政策和中国城镇化实践效果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刻分析,才能厘清中国城镇化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准确研判中国城镇化的未来趋势,从而提出中国城镇化的可行路径。因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世界城镇化的基本规律,探索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规律,不断总结经验,修正失误,才能创造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对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在政治型城镇阶段,德州地区城镇化在曲折徘徊中艰难前行。城市乡村在强大的政治控制力之下,基层政权得到巩固,社会高度稳定,呈现出低水平稳固的城乡关系。尽管这一时期德州地区工业化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农业生产低位徘徊,缺乏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支撑能力,导致政治型城镇化战略下的"贫困"城镇化。"生产性"功能优先的城市理念和计划经济体制是最直接的原因,"大跃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运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既要肯定这一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合理性,更要深刻反思其中的惨痛教训。在经济型城镇化阶段,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1992年开始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潮,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活力,拉动德州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与改革开放前的禁锢和贫穷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GDP增长为首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繁荣和人民的富裕。但是,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经济型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粗放式城镇化.资源透支、环境污染、社会心理失衡等问题接踵而至,倒逼经济型城镇化模式向新型城镇转型发展。2004年以来,德州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结合本地实际,德州创造了一种"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本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新型城镇化两个视角对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以农村城镇化为重点,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路径,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和新型社区建设,并将新型社区纳入全市城镇体系来规划和管理,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社区城镇化协同发展。"两区同建"城镇化模式是在国家新型城镇战略指引下,基于"自下而上"的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为如何引导李克强总理提出的"1亿农民"实现就近城镇化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成功范例。本文对"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将德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实践经验上升到城镇化理论高度。总结出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所遵循的党的领导、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等基本原则,归纳出这一基于地方实践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的主要经验,同时对"两区同建"城镇化模式面临的机遇、困难及存在的问题和教训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社区化、强化产业支撑、重视文化城镇化、侧重就近城镇化等对策和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六个基本结论:一是执政党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决定着一个国家城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政策与城镇化实践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发现中国共产党关于城镇化思想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中国城镇化的顺利或曲折发展。二是世界各国国情各不相同,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未必适用于中国,因此中国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既要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更要遵循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规律。三是德州"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统筹解决城镇化和"三农"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新型城镇化思想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城镇化提供了地方实践范例。四是城镇化是中国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所承载的意义远非经济领域本身,不能夸大城镇化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社会治理的稳定性更为重要,因此要有风险和忧患意识,走稳健的城镇化的中国道路,避免"激进"城镇化。五是在符合国家城镇化战略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应当尊重地方城镇化的创新做法,实践中即使存在失误,也要持包容的态度。六是要构建中国本土化城镇化理论。对城镇化的研究,要从城市规划学、区域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高度,上升到哲学高度,构建中国学术界自己的城镇化理论体系,然后提升到国家层面上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体系,增强中国城镇化的理论自信,用理论指导实践,创造城镇化的"中国式"模式,为世界城镇化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典范。
邱娟[6](2017)在《1978-1984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文中指出1978年至1984年是湖北省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湖北改革开放新时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湖北省委和人民政府的指导下,为了实现现代化,由上而下,从试点开始逐步向前推进的。十年“文革”使得国民经济及湖北经济发展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了摆脱困境,中共中央于1978年底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在此背景下,湖北省逐步迈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这一时期湖北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轨迹,分为单项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两个阶段,其中单项改革主要以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为主,实行经济责任制、试行利改税、工业企业改组联合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为主要内容;而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起初是从试点(沙市、武汉市)开始,逐步向前推进。与此同时,湖北省委、省政府还从宏观方面(流通体制、价格体制、财政体制、外贸体制等)采取多项改革措施来弥补单项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不足。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试点,湖北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经济实力显着增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是,在取得积极成果的背后仍然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扩权让利过程中企业自主权落实不到位,利改税过程中税种设置单一、以利代税未能真正落实到位等问题。综上所述,本文在系统梳理湖北省六年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历史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取得的积极成果及分析其潜在的问题,这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系统地研究湖北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石勇[7](2017)在《转型期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发展研究 ——以郑州管城回族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转型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和国家政策环境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必然会给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就河南城市回族聚居区而言,目前回族聚居区区域经济发展整体上呈现出落后的态势,虽然经济总量略有上升,但相比于汉族区而言,其上升速度与上升幅度都十分有限,对河南省整体经济增长形势和发展后劲产生了一定的滞后作用。如何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实现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既是促进城市整体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城市少数民族收入水平,实现城市各民族团结、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郑州管城回族区为例,集中探讨了转型期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发展问题。城市回族区是指在城市行政区划中专门为回族聚居较多的地区而设立的城市行政区,目前我国共有四大城市回族区,其中有三个分布在河南省境内。城市回族区是城市回族聚居区的一部分,既有城市回族聚居区发展的一般性特征,也有自身发展的特点。本文力求从城市回族区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质出发,基于城市发展转型与其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总结和归纳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分析转型期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转型的方向和困难,并对未来的发展出路提出系统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阐述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综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是论文第一章,厘清回族自治区、回族自治地方、回族聚居区、回族区等相似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要介绍城市经济发展理论、城市民族关系理论、城市经济与民族文化共生理论等,在此基础上,从城市转型发展与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两者的关联性、前者带动后者同步发展,以及后者影响前者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转型发展与其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为探讨转型期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发展路径提供一般性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论文第二章,选择郑州管城回族区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河南城市回族区形成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从空间形态、社会关系结构和经济形态等三个维度,总结、归纳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从形成特点、内在结构上揭示河南城市回族区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特殊本质。第四部分是论文第三章,运用实证调查资料,系统分析了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转型发展的现实基础,重点论证"一带一路"战略、中原经济区战略、河南自贸区建设、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建设等,给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以及转型期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区域经济发展遇到瓶颈、与非回族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民族特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空间形态民族特色趋于弱化,区域经济传统治理机制受到冲击等。第五部分是论文第四章,基于河南城市回族区特殊的经济社会形态、经济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并论证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即:从半城半农的城区逐步转向现代城市;实现产业转型,即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整体质量;重视传统特色民族产业的发展,实现民族特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转型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认为劳动者素质技能较低是全面转型的主要制约因素;相应机制缺位是经济转型的系统障碍;社会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增加经济转型难度;政府公共服务不适应经济转型需求。第六部分是论文第五章,针对河南回族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和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考。首先,要明确经济转型的总体原则: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明确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合理安排产业的空间布局,创新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依托文化底蕴,发挥民族特色;第二,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培养和吸引民族文化产业人才;第三,明确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整合企业资源,合理安排产业的空间布局,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四,推进产业转型的体制机制创新;第五,明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第六,以多元文化推动经济转型。本文的创新点:一是,与以往学者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多偏重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研究不同,本文以郑州管城回族区为例,对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转型发展问题进行的探讨,丰富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科的研究视野,为我国城市民族聚居区,尤其是中东部发达地区、大城市中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从自身特殊的区域性和民族性出发,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二是,从城市发展转型与民族经济的共生性与异质性两个方面,从理论上阐述了城市转型发展与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三是,从城市回族区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质出发,结合实证调查资料,研究了转型期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转型方向和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不足之处:一是,由于资料搜集困难,本文对转型期回族民众的利益和意识的研究不足,使得对经济转型的方向更多地只能参照汉族区已有成果进行演绎;二是,由于研究选题具有跨学科性质,成果积累较少,比较成形的、有普遍认可的只有民族区制度性问题研究,而其他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使得本文在理论构建与阐述上较为单薄,理论深度不够。
周竞风[8](2017)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 ——以1949-1956年江苏省为中心》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和中心任务的根本转变。从革命走向执政,时代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挑战。为适应形势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人才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以江苏省为中心对1949-1956年的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进行历史考察,系统地回顾了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实践,厘清了历史线索。论文首先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的基本概况。从解放战争后期起,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干部队伍,短时间内获得迅速壮大。干部队伍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革命胜利,并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干部基础。当然,干部队伍快速发展,也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刻不容缓。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首先是组织上整顿与建设。一方面通过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确立编制,建立新规,使干部管理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轨道;同时,通过大规模统一调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政治运动,如内部镇反、审干、肃反、“三反”“五反”等,不断对干部队伍进行清理,以保持干部队伍的革命性、纯洁性和战斗力。干部队伍建设另一重要内容是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许多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克敌致胜的重要法宝。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时代环境变化,干部队伍在作风领域却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有些甚至还比较突出,引起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由此迅速采取措施,开展了整风运动、整党运动、“三反”运动、“新三反”运动等一系列作风建设,大力加强和改善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干部作风建设实践中也认识到,作风建设需要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法治保障十分重要,因此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开始了制度化、法制化的起步。始终高度重视干部学习与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特点也是突出优点。中国共产党早在延安时期就产生过“本领恐慌”,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工作重心和历史任务转变,中国共产党的“本领恐慌”更胜从前。为此,执政伊始中国共产党就组织广大干部进行广泛学习。这一时期,干部教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理论与政策学习;二是文化学习;三是专业知识学习。理论与政策学习旨在提高广大干部的理论和政策水平,从而坚定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增强明辨是非、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即有计划地、系统地组织广大干部进行理论与政策的学习。干部文化教育更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是以工农为主体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远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为此,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即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起规模巨大的干部文化教育。这一时期干部文化教育既有正规的也有业余的,既有脱产的也有在职,几乎所有干部都置身其中,因此规模浩大,且成效突出,影响则极其深远。干部教育第三方面内容是专业知识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几乎没有专业干部队伍,已有的专业干部不仅数量缺乏,且专业水平普遍较低。为了加强对专业干部队伍建设,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断壮大专业干部队伍。同时,广泛开展干部的专业学习,同样开展的有声有色。干部专业教育对于适应新中国的发展、建设,推动干部队伍专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的结尾——“结束语”部分,是对1949年至1956年中共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建设是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开展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经验和教训,对当前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雷培梁[9](2016)在《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明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追求。人的城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作为城镇化的“绿色引擎”,在人的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集聚、支撑、塑造、引领及示范等方面作用。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与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遵循“从问题到对策、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到具体,国内与国外相结合、历史与当前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对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证,提出了人的城镇化与教育发展的逻辑关系和理论分析框架。以福建省为个案,综合分析了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特点,深入探讨了城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特征与变化趋势。基于福建省8个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县市的具体实践,对不同主题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不同主题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差异性特点、共性特征及对教育的影响和启示。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社区教育、高等教育四个方面剖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积极借鉴英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从教育制度内、外部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福建省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路径取向和体制机制改革建议。
易振龙[10](2016)在《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推进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对于这一重大历史进程,现有研究十分薄弱,存在加强研究的必要。本文以1978年至1992年间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理论及实践,总结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及成功经验,同时分析其历史局限,为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镜鉴和启示。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正文共分五章。绪论包含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等各项内容。第一章分析中国干部选拔的理论及实践基础。首先阐述中国传统选官理念与实践的演变历程,然后简要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干部选拔理论及其在苏联的实践,紧接着对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选拔理论及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最后对西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简要阐述。这一章旨在从四个角度(中国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外部借鉴)分析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二章阐述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背景及条件。着重从现实需要和改革既有条件方面论述。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初,干部队伍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存在巨大差距,突显了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另一方面,随着拨乱反正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改革的组织条件、理论准备和外部环境逐渐具备。总之,改革因现实需要而产生了内在动力,又因既有条件的促成而具备了改革的可能。第三章论述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主要着力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组织路线的调整、干部选拔方针的确立以及思想理论的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干部选拔指导思想的革新;从离退休制度、干部能上能下、顾问委员会三个角度分析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举措及实施过程;从推进干部年轻化、探索集体交接班制度、加强干部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大力选拔中青年干部的思想和实践。第四章分析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三个基本要素。本章围绕“谁来选”、“选拔谁”、“如何选”这三个核心要素展开。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主体逐渐多元化,在一定条件下,组织、个人、群众都成为干部选拔的主体。影响干部选拔的因素发生改变,干部选拔对象出现精英转化趋势。多种干部选拔方式得以运用,干部选拔的具体操作流程更为规范,干部选拔的监督工作得到加强。第五章对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进行总结分析。首先对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进行实效性评价,归纳了其在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和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五大成就;其次,总结了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形成的五项经验;最后,分析了干部选拔制度改革三个方面的不足并简要阐述了原因。结束语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央精神,通过阐述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启示,对深化干部选拔制度改革作出若干思考。
二、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 把我省外向型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高严省长在全省外向型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 把我省外向型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高严省长在全省外向型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重大意义 |
(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
(二)政党、政府、社会:认识农村基层党建的三个新视角 |
(三)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的“浙江智慧”和“浙江经验” |
二、文献综述与现有研究的不足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成果的评价 |
三、创新性与不足 |
四、学术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探索突破阶段(1978-1991年) |
一、围绕中心任务开展整顿工作 |
二、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
三、拓宽乡镇企业党建的新领域 |
第二节 全面推进阶段(1992-2002年) |
一、村富民富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
二、村穷民富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
三、村穷民穷村及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城乡统筹阶段(2002—2012年) |
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指导与实践 |
二、浙江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阶段 |
第四节 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 |
一、十八大以来浙江“三农”工作的新成就 |
二、浙江农村基层党建的顶层设计 |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 |
第一节 数字乡村战略下的“党建+互联网”建设 |
一、义乌市互联网党建 |
二、杭州市临安区白牛村电商党建 |
第二节 构建特色小镇党建全域融合新模式 |
一、创新做法 |
二、具体成效 |
第三节 “党建+产业”建设红色茶香小镇 |
一、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覆盖全产业链 |
二、找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
三、善于通过教育宣传引导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
第四节 小结 |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党建 |
二、在农村新经济新业态中完善党建功能 |
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第三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农民利益多元化中的创新 |
第一节 全省推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制度 |
一、围绕“全覆盖”做到全部走到 |
二、围绕“走进去”给群众办好事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建在服务群众中的创新做法 |
一、余姚市“小板凳”群众工作法 |
二、嘉善县建立“民情在线系统” |
三、台州市坚持民主恳谈 |
四、长兴县推行党员身份证制度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 |
第三节 小结 |
一、围绕农业人口转型强化政党利益综合功能 |
二、健全农村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 |
三、创新农村党代表服务群众的制度载体 |
第四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引领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创新 |
第一节 “枫桥经验”老典型焕发新生机 |
一、毛泽东批示的“枫桥经验”到底是什么 |
二、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
三、枫桥经验的成效和启示 |
第二节 基层党建引领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 |
一、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
二、象山县“村民说事”制度 |
三、龙游县规范完善村规民约推进基层治理法制化 |
第三节 小结 |
一、农村基层党建要发挥引领作用 |
二、构建“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
第五章 农村基层党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创新 |
第一节 村级组织换届拉票贿选问题研究 |
一、拉票贿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
二、破解拉票贿选难题的创新和做法 |
第二节 宁波市小微权力”清单给权力套上紧箍 |
一、详细列出小微权力清单并公开公示 |
二、构建规范运行基本流程的“操作图” |
三、构建村民对村干部规范用权的监督机制 |
四、出台村干部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办法 |
第三节 郑宅镇安山村以家规家训家风推进基层党建 |
一、“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的家风 |
二、以“小家”促“大家”的做法及启示 |
第四节 小结 |
一、严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
二、完善管住小微权力的体制机制 |
三、培厚农村清廉文化的丰厚土壤 |
第六章 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的总体布局 |
第一节 新时代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农村经济体制转型后基层党建工作的适应度不够 |
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使党建工作覆盖的范围更广 |
三、基层社会治理发展中对党建引领提出更高要求 |
四、网络时代的兴起对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的考验 |
五、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给小微权力套上紧箍 |
第二节 构建党建牵引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的基本思路 |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
二、突出顶层设计原则 |
三、坚持责任到人原则 |
四、注重从严治党原则 |
第三节 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
一、经济发展 |
二、文化建设 |
三、社会治理 |
四、基本保障 |
五、人才储备 |
六、党员管理 |
第四节 政党、政府、社会三要素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
一、政党自身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横向拓展 |
二、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村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互动 |
三、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横向协作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内部资料 |
二、着作和文献类 |
三、期刊类 |
后记 |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
2.1 侨务工作相关概念 |
2.1.1 侨务工作 |
2.1.2 侨务工作对象 |
2.1.3 侨务工作机构和组织 |
2.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
2.2.2 列宁的统一战线思想 |
2.2.3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 |
2.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历史依据 |
2.3.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侨务工作 |
2.3.2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侨务工作 |
2.3.3 爱国统一战线的侨务工作 |
2.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现实依据 |
2.4.1 新的历史方位赋予侨务工作新的时代使命 |
2.4.2 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引发侨情侨务新变化 |
2.4.3 历史使命的新担当提出侨务工作新任务 |
第3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 侨务工作的主题和主线 |
3.1.1 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的侨务工作主题 |
3.1.2 “根魂梦”的侨务工作主线 |
3.2 侨务工作的本质和理念 |
3.2.1 侨务工作本质是解决人心和力量问题 |
3.2.2 侨务工作树立“大侨务”观念 |
3.3 海外侨胞的地位和作用 |
3.3.1 海外侨胞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力量 |
3.3.2 中外友好、祖(籍)国和平统一、传播中华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
3.4 侨务工作的重要作用 |
3.4.1 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
3.4.2 推进国家和平统一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
3.4.3 促进中外友好合作发挥独特作用 |
3.4.4 涉侨组织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
第4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要求 |
4.1 构建新时代“大侨务”工作格局 |
4.1.1 树立“大局观”意识和“大战略”思维 |
4.1.2 构建“大侨务”体系和“全方位”开展侨务工作 |
4.2 明确新时代侨务干部的重点工作 |
4.2.1 坚持胸怀全局 |
4.2.2 坚持为侨服务 |
4.2.3 坚持改革创新 |
4.3 建设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侨务工作队伍 |
4.3.1 建设一支忠于党和国家的侨务工作队伍 |
4.3.2 建设新时代“贴心人”“实干家”的侨务工作队伍 |
第5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 |
5.1 三个维度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性 |
5.1.1 适应新时代实践要求的现实维度 |
5.1.2 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世界维度 |
5.1.3 以中国梦为目标导向的发展维度 |
5.2 三大原则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人民性 |
5.2.1 加强党对侨务工作全面领导 |
5.2.2 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 |
5.2.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第6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
6.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6.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 |
6.1.2 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 |
6.1.3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6.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6.2.1 侨务机构和工作改革不断深化 |
6.2.2 侨务工作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 |
6.2.3 为侨服务公共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
6.2.4 国外侨务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价值 |
二、重要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五、研究方法和学术创新 |
第一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概况 |
第一节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起步和发展 |
一、土地改革后湖南农村的基本情况 |
二、互助组的兴起 |
三、举办农业生产合作社 |
四、对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整顿 |
第二节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快速完成 |
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全面铺开 |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并社升级 |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整顿 |
第三节 小结 |
一、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绩 |
二、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教训 |
第二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干部群众的思想 |
一、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畏难情绪以及急躁冒进的思想 |
二、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三、对走农业生产的集体化道路的认识 |
四、农业生产中的保守思想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农民的宣传动员 |
一、对农民进行思想洗礼 |
二、把农民组织起来为集体而生产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领导与组织 |
第一节 树立领导权:宣传机制的建立 |
一、湖南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建立和完善 |
二、报告员、宣传员的选拔与使用 |
三、非党宣传网的建设 |
第二节 把握话语权:宣传动员的规范化 |
一、对农业合作化运动文件的学习 |
二、发挥学习站、宣传员传授站在宣传动员中的作用 |
三、宣传干部训练班对宣传干部的训练与培养 |
第三节 扩大影响力:宣传动员的针对性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动员 |
二、统购统销政策的宣传动员 |
三、建立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宣传动员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重点对象 |
第一节 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宣传动员 |
一、农村党员干部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作用 |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宣传动员 |
第二节 对农村青年团员和积极分子的宣传动员 |
一、对农村青年团员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动员 |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农村积极分子的宣传动员 |
第三节 对农村妇女的宣传动员 |
一、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农业生产 |
二、动员农村妇女加入农业合作社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基本途径 |
第一节 文字的宣传动员 |
一、报纸、图书的宣传动员 |
二、标语口号的宣传动员 |
第二节 语音的宣传动员 |
一、广播的宣传动员 |
二、会议的宣传动员 |
第三节 示范性的宣传动员 |
一、组织工作队下乡进行建社的示范动员 |
二、劳动模范的典型示范效应 |
三、农业展览会的示范作用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特点、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特点 |
一、思想教育和政治、经济的强制同时并举 |
二、经济利益激励与阶级斗争交织在一起 |
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统购统销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相互呼应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历史经验 |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现实启示 |
第三节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4)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起 |
2. 研究成果述评 |
3. 本论文的主要资料 |
4. 研究对象与思路 |
5. 研究方法 |
6. 特色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与越南民族政策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和越南运用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越南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两国实践的差别 |
一、民族成分确定 |
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小结 |
第二章 云南与河江省的民族状况 |
第一节 两地地理概况 |
一、云南省地理概况 |
二、河江省地理概况 |
三、两地地理概况比较 |
第二节 两地民族状况 |
一、云南省民族状况 |
二、河江省民族状况 |
第三节 两地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
一、云南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
二、河江省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 |
三、两地民族事务管理工作状况比较 |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经济政策 |
第一节 云南省民族经济政策 |
一、1955年-1977年 |
二、1978年-1991年 |
三、1992年-2000年 |
四、民族经济政策的成就和存在问题 |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经济政策 |
一、1955年-1975年 |
二、1976年-1986年 |
三、1986年-2000年 |
第三节 两地经济政策比较 |
一、政策的相同点 |
二、政策的差异点 |
三、云南省的民族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
四、对两地民族经济政策的思考 |
小结 |
第四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文化政策 |
第一节 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政策 |
一、1955年-1977年 |
二、1978年-1991年 |
三、1990年-2000年 |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文化政策 |
一、1955年-1985年 |
二、1986年-2000年 |
第三节 两地民族文化政策比较 |
一、政策的相同点 |
二、政策的差异点 |
三、云南省民族文化政策经验对河江省的启示 |
小结 |
第五章 两地的民族教育政策 |
第一节 云南省民族教育政策 |
一、1955年-1977年 |
二、1978年-1991年 |
三、1992年-2000年 |
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河江省民族教育政策 |
一、1955年-1985年 |
二、1986年-2000年 |
第三节 两地民族教育政策比较 |
一、政策的相同点 |
二、政策的差异点 |
三、云南省的民族教育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
小结 |
第六章 云南省与河江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
第一节 云南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
一、1955年-1977年 |
二、1978年-2000年 |
第二节 河江省的民族干部政策 |
一、1955年-1985年 |
二、1986年- 2000年 |
第三节 两地民族干部政策比较 |
一、政策的相同点 |
二、政策的差异点 |
三、云南省民族干部政策对河江省的启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 云南少数民族支系,称谓及居住地表 |
附表二: 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系属 |
附表三: 云南省四次人口普查民族人口数表 |
附表四: 河江省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整理项目 |
附表五: 河江省田野调查说明 |
后记 |
(5)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城市"和"城镇"的概念界定 |
(二) 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
(三) 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涵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城镇化政策梳理与评价 |
(二) 国外城镇化研究述评 |
(三) 中国城镇化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主体结构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方法 |
(二) 实地调查方法 |
(三) 比较分析方法 |
(四)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1949—1977) |
一、均衡回复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49—1957) |
二、剧烈波动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58—1965) |
三、低迷徘徊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66—1977)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经济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1978—2004) |
一、松绑加速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78—1984) |
二、稳步发展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84—1991) |
三、快速推进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92—2005)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新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2005年至今) |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
二、科学发展观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方针 |
三、新型城镇化政策导向促进了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
第二章 政治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
第一节 政治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一、政治型城镇化的概念 |
二、政治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德州地区概况及建国前城市建设情况 |
一、德州地区概况 |
二、解放前德州城市建设情况 |
第三节 、政治型城镇化视域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
一、建国初头七年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49年10月—1956年9月) |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56年9月—1966年5月) |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66年5月—1978年12月) |
第四节 关于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评价与启示 |
一、关于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评价 |
二、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启示 |
第三章 经济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
第一节 经济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一、经济型城镇化的概念 |
二、经济型城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经济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
一、农村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78年12月—1984年10月) |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84年10月—1992年1月) |
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92年1月—2003年10月) |
第三节 关于德州经济型城镇化实践的评价与启示 |
一、关于德州经济型城镇化的评价 |
二、德州经济型城镇化的启示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城镇化的初步实践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城镇化的初步实践 |
一、农村城镇化的探索:2004—2008年新农村建设 |
二、2004—2008年德州市新型城镇化探索 |
第三节 关于德州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与启示 |
一、德州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教训 |
二、德州新型城镇化初步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与教训 |
三、德州新型城镇化初步探索的启示 |
第五章 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实践 |
第一节 "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概述 |
一、"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概念 |
二、"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原则 |
三、"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历程 |
第二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的经验总结 |
一、创建了一种基于地方实践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
二、夯实了城镇化体系中的底层支撑 |
三、拉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第三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面临的战略机遇、困难和问题 |
一、战略机遇 |
二、困难和问题 |
第四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
一、实现新农村建设社区化 |
二、强化产业支撑作用 |
三、重视文化城镇化 |
四、侧重就近城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1978-1984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选题研究的现状 |
1.2.1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2. 1978-1984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 |
2.1 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国内环境 |
2.1.1 “文革”给国民经济和湖北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
2.1.2 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为经济体制改革做了充分思想准备 |
2.1.3 “文革”结束后党的领导人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
2.2 湖北探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利条件 |
2.2.1 安徽、四川等地率先探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示范效应 |
2.2.2 湖北省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 |
3. 1978-1984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
3.1 湖北省城市经济体制单项改革的探索阶段 |
3.1.1 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 |
3.1.2 实行经济责任制 |
3.1.3 试行利改税 |
3.1.4 工业企业改组联合 |
3.1.5 发展多种经济形式 |
3.2 湖北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沙市市、武汉市 |
3.2.1 中国第一个综合改革试点的城市——沙市市 |
3.2.2 全国第一个省会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武汉市 |
4. 湖北省城市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措施 |
4.1 推进企业内部制度改革以激发企业活力 |
4.2 推动流通、外贸、价格改革以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
4.3 开启金融和财政体制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5. 1978—1984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5.1 湖北初步探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
5.1.1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
5.1.2 工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
5.1.3 商品市场规模明显扩大 |
5.1.4 第三产业开始酝酿发展 |
5.1.5 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
5.2 湖北初步探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5.2.1 企业经营自主权落实不到位 |
5.2.2 税种设置比较单一,以税代利落实不到位 |
5.2.3 基建固定投资规模过大,重复生产、建设问题严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转型期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发展研究 ——以郑州管城回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相关研究动态 |
二、河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相关研究动态 |
三、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的概念界定 |
一、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 |
二、城市回族聚居区与城市回族区 |
三、转型期的涵义和特征 |
第二节 城市发展转型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
一、城市发展转型与民族区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
二、城市发展转型带动民族区经济同步发展 |
三、民族区经济影响城市发展转型 |
第三节 相关的基础理论 |
一、城市经济发展理论 |
二、城市更新理论 |
三、城市民族理论 |
四、经济文化共生理论 |
第二章 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河南回族源流及城市回族区的形成 |
一、河南回族的溯源 |
二、河南回族区的形成 |
三、郑州管城回族区的形成 |
第二节 河南城市回族区的空间形态特征 |
一、城市独特的族群聚落 |
二、城市回族人口的聚居地 |
三、汉文化城市中的空间区位分析 |
第三节 河南城市回族区的社会关系结构 |
一、回族区社会关系结构的基本特征:强烈的民族意识 |
二、回族区社会关系结构的主要表现 |
三、城市回族区就业结构分析 |
第四节 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 |
一、依托回族文化生长 |
二、以民间民族商贸业为主体 |
三、传统手工经济民族特色突出 |
四、劳动力就业本地化 |
五、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粗放 |
第三章 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发展现状概述 |
一、回族区经济发展的总量规模 |
二、回族区经济发展的结构状态 |
第二节 转型期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
一、"一带一路"下河南内陆型开放高地方兴未艾 |
二、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协同性不断增强 |
三、河南自贸区建设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
四、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核心增长极 |
第三节 转型期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管城回族区经济发展遇到瓶颈 |
二、与汉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
三、民族特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 |
四、空间形态的民族特色趋于弱化 |
五、传统治理机制受到冲击 |
第四章 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转型发展方向及困难 |
第一节 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转型的方向 |
一、从半城半农的郊区向现代城市转化 |
二、从产业的自然发展到产业的准确定位和聚集 |
三、实现产业链由短到长 |
四、民族特色产业从个体发展到总体推进 |
第二节 劳动者素质技能较低是全面转型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劳动者文化素质较低 |
二、高技能素质劳动者严重缺乏 |
三、民族特色产业劳动者不足 |
第三节 相应机制缺位是经济转型的系统障碍 |
一、产业转型内部机制未能建立 |
二、就业的市场机制不完善 |
三、创新机制的缺乏 |
四、市场机制不完善 |
第四节 社会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增加经济转型难度 |
一、多方利益博弈日趋激烈 |
二、回汉民族矛盾偶有出现 |
第五节 政府公共服务不适应经济转型需求 |
一、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相对落后 |
二、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 |
三、政府引领经济的方式需要转型 |
第五章 促进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转型的总体原则 |
一、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
二、建立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 |
三、将民族特色文化优势变为产业优势 |
第二节 建立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机制 |
一、制定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发展规划 |
二、多途径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 |
三、培养和吸引民族文化产业人才 |
第三节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一、明确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 |
二、横向整合与纵向延长相结合提高产业价值 |
三、合理安排产业的空间布局 |
第四节 推进产业转型的体制机制创新 |
一、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
二、创新产业发展的融资机制 |
三、实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结合 |
第五节 明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
一、明确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
二、发挥优势产业的龙头引领作用,培育新兴产业 |
三、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
四、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 |
第六节 以多元文化推动经济转型 |
一、培育多元都市文化 |
二、依托文化打造产业实现城市品牌效应 |
三、利用城市品牌营销全面推动经济转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 ——以1949-1956年江苏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现状 |
(一) 选题依据 |
(二)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基本研究方法 |
(三) 选题基本内容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概况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情概况 |
(一) 新政权在全国的建立 |
(二) 江苏解放和恢复建省 |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组织概况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概况 |
(一) 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干部的决定 |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迅速壮大 |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的构成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 干部队伍扩大和财政压力 |
(二) 干部队伍快速扩大造成干部质量下降 |
(三) 干部来源多样和团结合作问题 |
(四) 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初步整顿和建设 |
一、干部队伍的初步整顿 |
(一) 党政机关整编 |
(二) 清理和审查干部 |
(三) 统一调配干部 |
二、进一步确立“德才兼备”的干部任用标准 |
(一) 原有干部提拔任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进一步明确“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
(三) 建立后备干部名单制度 |
三、建立干部管理新体制 |
(一) 原有干部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建立“分部”、“分级”干部管理体制 |
第三章 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理论和政策水平 |
一、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干部 |
(一) 民主革命时期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二) 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对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高度重视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广泛开展 |
(一) 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 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
(三) 大量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 |
(四) 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在各地开展 |
三、努力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 |
(一) 始终高度重视干部的政策教育 |
(二) 政策教育的广泛开展 |
第四章 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在作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干部队伍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二、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
(一) 开展整风运动 |
(二) 整顿党的组织 |
(三) 在“三反”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
(四) 在“新三反”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
三、加强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 |
(一) 坚决纠正干部强迫命令作风 |
(二) 广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
(三) 正确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 |
四、建立干部监督约束机制 |
(一) 成立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
(二) 成立各级人民监察委员会 |
(三) 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的起步 |
第五章 迅速提高干部队伍的文化水平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文化基本情况 |
(一) 干部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
(二) 干部文化素质低的不利影响 |
二、干部文化教育方针和政策的确立 |
(一) 中国共产党对干部文化教育始终高度重视 |
(二) 干部文化教育方针、政策的确立 |
三、干部文化教育的广泛开展 |
(一) 干部文化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
(二) 各地干部文化教育的广泛开展 |
四、干部文化教育取得的成效 |
(一) 迅速提高干部队伍整体文化水平 |
(二) 有效提升干部工作能力 |
(三) 促进干部工作作风的改进 |
第六章 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干部队伍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专业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 |
(一) 专业干部数量上严重缺乏 |
(二) 专业干部专业水平普遍较低 |
(三) 专业干部队伍管理不规范 |
二、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专业干部队伍建设 |
(一) 中国共产党对专业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 |
(二) 专业干部队伍的发展和壮大 |
三、加强干部的专业学习和教育 |
(一) 建立各种专业干部学校 |
(二) 依托高等院校开展干部专业教育 |
(三) 举办各种专业讲座、培训班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 |
二、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三、人的城镇化与物的城镇化 |
四、人的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 |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人的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与教育发展的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及与教育关系的论述 |
二、列宁关于缩小城乡差别及国民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论述 |
第二节 中共中央历代领导人关于城镇化与教育发展关系的论述 |
一、毛泽东关于城乡兼顾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论述 |
二、邓小平关于城乡互助与重视教育发展的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城乡协调发展与农村农民教育的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与教育公平的论述 |
五、习近平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与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重要讲话 |
第二章 人的城镇化与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 |
第一节 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的关系: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
一、“人”是城镇化的主体 |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追求 |
三、提高城镇化质量必然要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
第二节 人的城镇化与教育发展的关系:人的城镇化关键在教育 |
一、人的城镇化对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
二、教育对人的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分析 |
第三章 福建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及对教育发展要求 |
第一节 福建城镇化发展概况 |
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区域发展仍然不平衡 |
二、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城镇化质量仍然不高 |
三、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但公共服务均等化仍有待加强 |
第二节 福建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与教育特征分析 |
一、福建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与发展阶段 |
二、福建城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特征分析 |
第三节 福建不同主题城镇化模式及对教育发展要求 |
一、福建省不同主题城镇化模式分析 |
二、福建省不同主题城镇化模式的比较及对教育发展要求 |
第四章 福建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
一、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问题分析 |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二节 进城务工人员培训与就业状况及职业教育问题 |
一、进城务工人员培训与就业状况 |
二、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 |
第三节 进城务工人员城镇融入现状及社区教育问题 |
一、进城务工人员城镇融入现状 |
二、进城务工人员社区教育问题 |
第四节 城镇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问题 |
一、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山区城镇高等教育发展滞后 |
二、生源结构不够优化,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人口比例总体不高 |
三、人才培养结构不够合理,城镇化建设急需产业工人培养不足 |
四、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不完善,服务城镇化建设机制不够健全 |
第五章 国外城市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一节 英国城市化进程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
一、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及教育问题的特点 |
二、英国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三大举措 |
第二节 印度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教育 |
一、印度的城市化及特点 |
二. 印度的农村教育 |
三、印度城市新移民子女教育 |
第三节 韩国城市化进程与公平教育 |
一、韩国的城市化与“新村运动” |
二、韩国先农村后城市的教育公平政策 |
第四节 国外城市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一、树立正确教育价值理念,积极应对城市化发展对城乡教育的冲击 |
二、实施“积极差别待遇”政策,补偿农村等文化不利地区教育发展 |
三、增加城市教育资源供给,防止将教育弱势群体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
四、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教育,注重办学质量提升和学生个性发展 |
第六章 福建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人的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路径取向 |
一、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守望人的公平 |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力人的就业 |
三、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推进人的融入 |
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驱动人、产业、城镇区域融合发展 |
第二节 人的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改革创新 |
一、加强政府统筹,健全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管理体制 |
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制度体系 |
三、改革教育投入制度,完善城镇化过程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
四、优化教育空间布局,构建与城镇化布局形态相适应的教育资源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六、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中国干部选拔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第一节 中国传统选官理念与实践 |
(一) 中国古代重视官员选拔及德才标准的优良传统 |
(二)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实践历程 |
(三) 近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及其变革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干部选拔理论及在苏联的实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干部选拔理论 |
(二) 列宁的干部选拔理论 |
(三) 苏联干部选拔制度及其实践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的理论和实践 |
(一)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干部选拔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干部选拔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 |
第四节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
(一)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
(二)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
(三) 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影响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背景及条件 |
第一节 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 新的政治路线要靠新的组织路线来保证 |
(二) 现有组织状况不适应党和国家的要求 |
(三) 原有干部选拔制度存在诸多弊端 |
第二节 干部工作的拨乱反正 |
(一) 平反冤假错案 |
(二) 清理“三种人” |
第三节 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思想条件逐渐具备 |
(一) 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错误思想及“两个凡是”的批判 |
(二) 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突破 |
(三) 对借鉴资本主义有益成果的新认识 |
(四) 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外部参照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良好开局 |
第一节 革新干部选拔指导思想 |
(一) 组织路线: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
(二) 基本方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
(三) 时代标准:有改革开放实绩 |
(四) 选拔途径:走群众路线和加强民主 |
(五) 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 |
第二节 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 |
(一) 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 |
(二) 探索干部任期制和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
(三) 设置顾问委员会 |
第三节 大力选拔中青年干部 |
(一) 推进干部年轻化 |
(二) 探索集体交接班制度 |
(三) 加强中青年干部的教育和培养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基本要素分析 |
第一节 “谁来选”:干部选拔主体多元化 |
(一)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干部选拔主体多元化 |
(二) 干部选拔主体分析 |
(三) “官民”共选干部的初步尝试 |
第二节 “选拔谁”:选拔客体的精英转化 |
(一) 改革开放初期影响干部选拔的因素 |
(二) 推动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及妇女干部的选拔 |
(三)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客体的精英转化趋势 |
第三节 “如何选”:规范干部选拔的方式和程序 |
(一) 创新干部选拔方式 |
(二) 完善干部选拔程序 |
(三) 加强对干部选拔的监督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评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成就和意义 |
(一) 初步建立了一支“四化”干部队伍 |
(二) 顺利实现了高层干部的新老交替 |
(三) 提高了干部选拔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 |
(四) 促进了选人用人观念和执政理念的更新 |
(五) 为深化选拔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 |
(一) 将时代需求与党和人民的需求相结合 |
(二) 将核心领导层的强力推动和致力于顶层设计相结合 |
(三) 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和党的正确引导相结合 |
(四) 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
(五) 将坚持干部选拔的基本原则与借鉴优秀管理经验相结合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局限性 |
(一) “民选”和“官选”的相互关系尚未理顺 |
(二) 干部选拔政策的执行具有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
(三) 尚未构建干部选拔的全新体系 |
结束语 有关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
后记 |
四、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 把我省外向型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高严省长在全省外向型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党建牵引型乡村复合治理新格局 ——浙江的先行探索及启示[D]. 吴雯雯.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D]. 李忠壹. 辽宁大学, 2019(01)
- [3]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研究[D]. 邓世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民族政策比较研究(1955-2000)[D]. PHUNG THI SINH.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5]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D]. 杨振生. 天津师范大学, 2017(08)
- [6]1978-1984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D]. 邱娟. 武汉大学, 2017(06)
- [7]转型期河南城市回族区经济发展研究 ——以郑州管城回族区为例[D]. 石勇.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 ——以1949-1956年江苏省为中心[D]. 周竞风. 南京大学, 2017(04)
- [9]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雷培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10]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研究[D]. 易振龙. 武汉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