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浒传》是如何塑造传奇式英雄的 从武松形象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钟闻[1](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研究表明
钟闻[2](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研究说明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1."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水浒争鸣》案头语(《水浒争鸣》编委会)2.《水浒》的真人真事(王利器)3.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周绍良)4.《水浒传》与《宣和遗事》——口头文学所奠定的《水浒》基础之一(高明阁)
宋容[3](2020)在《田耳小说创作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中国当代文坛“70后”作家的优秀代表,田耳的小说创作风格鲜明,言语诙谐,表现底层生活的能力优越,充斥着大量不动声色的机智幽默。近年来,田耳保持着进取的文学自觉,坚持对语言趣味的坚守和对小说形式的探索,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文拟从田耳小说创作观、闲笔妙用、文学戏仿、内蕴的意象隐喻、仪式书写、绰号及生词僻字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对田耳小说创作特征进行阐述与论证,意在补前人之不足。文章分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对田耳的小说创作历程作一个整体观照。主要从田耳小说的创作观念入手,了解田耳创作的文学起点与文学环境,探讨影响田耳创作、形成田耳小说创作风格的因素。阐述田耳小说的整体创作风格,并从田耳小说的题材选择、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阐论构成田耳创作风格的必要要素。第二章从叙事学角度出发,论述田耳小说的叙事艺术,从叙述视角与叙述焦点、“洞穴”意象的塑造、闲笔技巧的妙用等方面呈现田耳创作理念的文本实践与探索。第三章从仪式叙事理论出发,归纳分析田耳小说中出现的经典仪式书写及对信物的书写,了解田耳对神圣性的重构,以此探索田耳的精神皈依。第四章从田耳小说的语言艺术出发,通过分析田耳小说内蕴的机智幽默,方言、生僻词的使用及俏皮的称谓艺术,以此探析构成田耳语言趣味的机制要素。结语部分在对全文概括的基础上,揭示田耳小说创作对当下文学创作的意义与启示。
孔庆荣[4](2019)在《“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末民初,随着小说文学地位的提升,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也发生了转型,这一变化的成因、动力、特点及影响尚需作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叙述者”这一功能性人物作为研究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切入点,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在“叙事干预”视角下研究叙述者主体性在文本中的作用,进而描述文本内部的运行机制。叙述者对文本的操纵被称为“叙事干预”,是叙述主体对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实施的影响,是小说主题建构、文本意义生成以及修辞效果提升的重要手段。叙述者既是叙述的主体,也是“叙事干预”的主体,是开展小说叙事模式研究的重点,有丰富的学理内涵和外延,有助于研究者进入复杂的文本世界研究小说的形式特征和叙述者主体性的呈现方式,对于小说的组织结构、运行规律和形式美学有较强的解释力。宏观而言,整个文本都是叙述者实施干预后的结果;微观来说,叙述者对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程式化特征以及评论性话语等都可以实施操控。叙事文本是叙述者对故事素材实施操控后的一种呈现方式,蕴含着叙述者的叙事动机、修辞意图和伦理立场。本文以清末民初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叙述者的干预行为为研究重点,聚焦小说的形式特征及变化规律,将小说叙事模式的变化与社会历史语境相勾连,综合考虑小说界革命、出版业发展以及小说翻译活动的影响,避免文本的阐释陷入机械教条的符号分析中。同时,基于“叙事干预”的宏观分析模型和微观分析模型,研究“叙事干预”的对象、干预方式和干预意图特点,具体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叙述者评论以及译者干预等方面的特点,分析这一特殊时期小说文本复杂的形式特征。本文主体结构分为第1章、第2-6章、第7章三个单元,分别完成了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背景和转型研究现状的概述、以“叙事干预”透析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的五个向度、借助典例进行主题示范和合理性加强这三项任务,研究发现最终指向“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和“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两个方面的文本特征。研究认为,这两个文本特征既相互对立又有机统一,体现了叙述者主体性的复杂变化以及小说文本在变与不变之间的矛盾和张力,反映了小说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渡期状态。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分析小说的形式特点,已经触及小说内部的运行机制和自足性特点,有助于更好的分析小说文本的结构特征。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叙述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视角变换意识,通过全知视角向限制视角的转变,叙述者从无所不知变为有所不知,突出了人物在文本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二是改变叙事交流模式,逐步淡化叙述者的说书人痕迹,叙述者和受叙者的程式化交流模式出现了变化,另外丰富了人物话语交流模式,大量使用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无引导性对话等话语模式,极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语义密度和情感传递效果,有助于突出人物在场感、弱化叙述者声音、制造语境压力,较好地实现了叙述者个人身份的隐藏以及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叙述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改变叙事结构,叙述者将“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结合,突出叙事结构的时空特点;通过预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改变时间结构的因果关系和顺序关系,通过构建人物线和主题线来创设叙事空间;通过缀段式结构和分层叙述实现叙述进程的纵向发展,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建构了典型的叙事结构。二是突出了对“故事”和“话语”的评论,叙述者以评论作为重要的干预手段,对故事情节、故事人物、故事主题以及叙事本身进行评论性干预,凸显了叙述者的价值观倾向、伦理意图和元叙述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三是凸显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小说翻译过程中再叙事的执行者,译者通过对叙事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语言的“干预”,使翻译小说的叙事模式更加符合译入语文化规范、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形成了这一时期翻译小说特殊的文本特征,对创作小说的叙事模式带来了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对叙述权力既有自我限制,也有自我张扬。整体而言,叙述者的主体意识是比较突出的,反映了传统小说在这一特殊时期复杂的文本特征。清末民初的小说处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中间地带,期间既有叙事传统逝去的尾声,又融入了现代小说的质素;既有对传统叙事模式的传承、激活、创新,又有对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学习、借鉴、应用。可以这样说,清末民初是中国小说叙事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在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下,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逐渐式微;翻译小说的叙事技巧激发了中国小说叙事传统中被时间遮蔽的部分,限制叙事、心理叙事、倒叙叙事、自由直接引语等传统小说中非主流的叙事技巧在这一时期被激活,使用频率日趋增高,赋予了传统小说新的生命力;现代思想、法理精神、民主意识等叙事主题逐渐成为这一时期小说主题关注的重点。研究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表现、成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丰富中国小说的“叙事诗学”,进一步指导小说的创作实践,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参与了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影响了小说转型的路径、方式和趋势,与中国小说自身传统共同推动了小说叙事模式的发展、变化乃至转型。西方叙事实践让中国叙事诗学的建构和发展有了参照和对比的范式。清末民初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轫阶段,叙事理论的发展和小说的创作实践都呈现出传承与创新共存的过渡期特征,传统小说在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的现代化特征逐步凸显,中国小说叙事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自此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刘帅池[5](2019)在《中国网络小说经典化》文中研究说明从小说的创作模式、写作形式与传播方式来说,中国网络小说是相对传统“精英文学”小说创作而言的一种具有网络时代创作特征、市场化写作形式与媒介化传播定位的新时代大众文学创作中的小说写作类型。中国网络小说是在网络媒介载体或者基于网络平台上,以小说的形式流通的,满足社会人群或消极、或发泄、或优雅、或审美、或娱乐、或求知等等类型的精神诉求的小说创作样态。“媒介性”和“文学性”并存,以及小说媒介多元产业链的融合与市场化定位,是其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因此,关于网络小说经典化问题的研究,也必然会进行对系统的网络小说创作市场与相关作家作品的关注,以及网络小说“媒介性”、“文学性”的分别讨论。从中国网络小说的写作源流来说,网络小说创作最早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形成开始的。本文将中国网络小说创作元年定义为1997年,在此之前的十年,是互联网发展、经典小说网络端阅读、原创网络小说萌芽的时期,1997年罗森发表小说《风姿物语》,开启网络小说的创作时代。同年,朱威廉创办国内最早品牌文学类网站“榕树下”,1999年到2004年间,“榕树下”举办的四次网络文学大赛,引发了最早的“网络文学”现象讨论,李寻欢、邢育森、宁财神等人也纷纷开启了早期的原创网络小说写作。2000年,今何在创作的“网络第一书”《悟空传》是当时经典化网络小说写作的代表。2004年,“起点中文网”开创月票、推荐票打赏形式与VIP运营制度,由此,逐渐形成了网络小说不同以往小说创作的媒介化、市场化创作形式。但同时,市场化的过渡早熟与网络媒介的过快发展,也为网络小说的“模式化严重”和“恶意市场竞争”等弊端的形成埋下了隐患。2005年之后,网络小说的创作开始日趋成熟,大量网络小说写作流派涌现,网络小说模式化、类型化、流量化、市场化的写作方式逐渐形成。到了2009年和2014年,两次大规模的“净网行动”,网络小说的创作受到进一步传统伦理、社会道德与法律规范的约束,在这期间网络小说的版权意识等也逐渐形成。2015年“阅文集团”的成立,和移动端“掌阅”APP等的持续发展,抵定了当下网络小说的平台格局与媒介定位。到2017年“传统网文”与“二次元网文”断代概念的形成与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文学史专着的出版,则为中国网络小说经典化的研究命题奠定了研究基础。本文关于中国网络小说经典化命题的研究,要集中论述的,就是在中国当代网络小说写作方式与平台运营基础上,网络小说经典化的判定标准,与网络小说“媒介经典化”、“历史经典化”解构的问题。作为大众文学的集大成者与网络时代的典型产物,网络小说一方面具有自己截然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写作方法、写作模式与运营机制;一方面也兼具了中国小说创作的传承特点与流派呈现。研究者们不能仅仅关注网络本身或者单纯地讨论小说分类,而是应该在兼顾网络小说“媒介性”特点与“文学性”样态的基础上,立足平台、放眼市场、解读媒介、回归文字,最终定义网络小说创作经典化的标准与未来创作的写作范式。所谓网络小说经典化的标准来源,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生成与小说经典的写作传承。从最早的短篇文言小说,到之后白话小说的出现,明清时期,《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白话长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相继涌现,并开创了多门类的经典性中国小说写作系列,这种写作系列在今天的网络小说创作中被逐渐集成、变化、发散和重新建构,最终也必然会形成网络小说自身的经典创作格局。二是从网络小说自身的发展特性,所衍生出的四个基本定位——网络小说本身的特质定位、网络小说文本的概念定位、网络小说经典的作品定位与网络小说未来的发展定位。在传承和定位的来源基础上,本文提出的经典化概念,其一是网络小说的“媒介经典化”,即通过对网络小说创作特点、写作过程,与其背后的网络平台运营模式和市场化机制的综合考量,选取具有相应社会影响力、媒介流量、受众人群和多元产业链基础的“大神级”网络小说作家作品,合理考量大众文学的市场化定位与网络小说的娱乐化定位,在“时代文学”的阅读定位上,总结符合当今网络小说写作市场的媒介经典作品。其二则是网络小说的“历史经典化”,针对“网络小说”的文学性本身进行研究,哪怕今天的网络小说写作是以媒介经典作品为主导的,但小说本身市场化、娱乐化定位之外的文学表达能力与文字判定基础也必然是我们研究网络小说经典化必须考虑的方面。这也是一定程度上,保持小说本身的创作态度与背景、情节经典性和人物饱满程度,避免网络小说过度娱乐化的基础。中国网络小说经典化的过程,一方面在于几十年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学氛围与文字创作模式的映射;另一方面也在于千年传承至今的中国文学判定标准在当前时代的显性与变量的结合;最后,也关乎到我们当下文学史的认证标准与百年后下一个时代的人们对我们的筛选和认同、定位和总结。不论是“媒介经典性”的流量分析、社会影响与受众角度,还是“历史经典性”的写作态度、文学定位和模式架构,最终的网络小说经典化标准,必然是双向的、多元的、也是同一的。网络小说经典化的过程,是立足于二十余年发展断代之后的模式总结与作品筛选,及对经典性作家作品的归类与概括,也是对网络小说本身创作形式的具体分析,对网络小说媒介化、市场化定位的总结,和“文学性”追求的综合考量。而最终,网络小说经典化的命题,还是要针对当下网络小说的运营尺度与写作过程,进行总结,整合网络小说的创作概念与经典化的写作范式,来看待中国网络小说时代定位、经典传承与未来发展。
李茜[6](2019)在《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研究》文中指出清杂剧在中国戏剧史上始终不甚引人关注,乾嘉时期单折短剧作为清杂剧革新的产物,更是处于朦胧状态。然而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乾嘉时期单折短剧中不乏有内涵深广、水平颇高的作品,它们值得受到重视,并认真研究。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与方法。对于清代单折短剧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大多集中在清杂剧及清初单折短剧的宏观概述,或集中研究乾嘉时期个别单折短剧剧集,而很少把乾嘉时期单折短剧作为整体进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不足。第一章主要阐释了单折短剧的定义、单折短剧与清代其他戏剧的区别、以及在乾嘉时期兴盛的原因。同时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资料,考查与梳理出乾嘉时期单折短剧共有146本,其中有作品存世的132本(包括2本残曲)。第二章论述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思想意蕴,即表忠劝教之情、追慕古人风骨、同情痴情女的婚恋书写、关心民生疾苦、宣传佛家道学思想、抒发个人感慨及迎神祝寿之曲。第三章分析了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艺术特征,从单折短剧的写作特征、体制特征及文人化特征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单折短剧的写作特征包括:关目设计简炼、以己身入剧的表现形式、典雅清丽的语言风格;体制特征主要从角色体制、曲类与唱法、“介”与“科”的使用上进行论述;文人化特征主要通过文人作家群、偏重选取历史题材以及案头化倾向明显三方面来说明。第四章阐述了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舞台呈现。笔者一方面再现了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舞台现状,另一方面对乾嘉时期的表演样态进行说明。主要介绍了演员的伴奏乐器、手势身段、服饰穿戴以及舞台上的砌末状态。第五章论述了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承继与影响。乾嘉时期单折短剧承接清代初期单折短剧,对清代后期单折短剧有所继承与发展,本章主要从作家的身份地域、作品的曲调风格及题材内容三个方面论述。乾嘉时期单折短剧延续了清代初期单折短剧的创作倾向,在题材内容上,依旧将目光投放在古人古事上,而曲调风格上则出现了更多以南曲为主的剧作。作品题材内容、曲调风格在清代后期的单折短剧中得到进一步深化。此外,乾嘉时期文学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兴盛。同时,本章也客观地评价了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其对后世戏曲艺术的影响。总之,乾嘉时期的单折短剧不应该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理应被看到、被重视、被研究。
孟凡珍[7](2018)在《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赤峰作家以民俗情结和民俗文化认同作为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因,创新性地借鉴了民间文学的叙事手法,巧妙地书写民俗事像,展现了当代赤峰草原社会生活图景,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彰显了赤峰文学的民族精神特质。本文立足民俗文化视野,运用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理论方法,精要评点当代赤峰文学创作文本中的民俗文化现象,并对赤峰作家的文学创作与评论进行整合与提炼,分析当代赤峰作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民俗思想、民俗情结、民俗策略和民俗认同,分析民俗文化与文学文本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精神、艺术构思等方面的内部联系,把握民俗文化与当代赤峰文学创作之间的深层关系,揭示民俗文化书写的文本内外价值,总结当代赤峰文学创作的艺术审美与民族史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章指出当代赤峰文学与赤峰民间文学的文本关系。作家文学在创作与传承上具有强烈的口头性、集体性和变异性特征。当代赤峰作家立足语言民俗的文学性,创造性地借鉴史诗、民歌、传说故事等三种民间文学类型,从民间题材、故事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展现当代赤峰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文本关系,比如民歌“镶嵌”进小说文本形成“复调叙事”的“民歌式小说”,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阐释赤峰作家小说创作,评析赤峰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变异”传承等的创新。第二章评析当代赤峰文学中蒙古族物质与精神习俗文化的传承与变化。赤峰地理与历史文化资源独特,使得赤峰的蒙古族在衣、食等两大基本民生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民俗文化也别具一格。用索绪尔的非言语符号理论解读赤峰民族服饰文化,从色彩、标识、实物、纹饰图案符号特征揭示其象征意义,并指出蒙古族服饰也融入了满族和汉族服饰因子。赤峰民族饮食文化也在生态学角度上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但这些并不影响赤峰蒙古族民俗的民族特质。第三章论述当代赤峰文学对蒙古族民间信仰与图腾崇拜习俗的承袭。萨满教与喇嘛教是赤峰作家作品中呈现最多的两种民间信仰。腾格里等崇拜集中反映了赤峰蒙古族民间精神信仰和朴素的哲学观念;当代赤峰作家创作中的民间信仰与图腾崇拜是营造草原文化氛围、突显草原风俗特色的重要手段,具有内在艺术审美价值和深层的社会文化价值。第四章重点分析了当代赤峰文学中丰富的民俗事像及审美文化价值。本章重点分析当代赤峰作家作品中的民俗事像与叙事手段的深层互文关系,分析民俗事像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所起的决定作用,分析民俗活动在人物塑造和场景安排等方面的文本功能。本章节选取了六位代表作家从不同角度阐释的赤峰民俗事像。敖德斯尔的骑兵文化民俗是战争年代草原英雄的战歌;巴·布林贝赫的诗开拓了赤峰巴林地区以民间故事入诗的散文诗先河;鲍尔吉·原野的“草言草语”表达出了对草原日常民俗现象的伦理关照;申平以草原动物原型开创了小小说创作的新形式,展现了民间文化在小小说创作中的功能与价值;孙书林的漠南史诗小说运用原创性的想象将满蒙清的复杂政治与民族关系书写得荡气回肠,是现代“穿越”小说的一个践行者;赤峰民间“疯子”诗人沙格德尔以幽默的喜剧讽刺诗痛斥蒙古喇嘛与贵族的阳奉阴违,体现了对蒙古马背民族的精神观照。第五章及余论分析了当代赤峰作家创作的民间选择与民族文化坚守。他们一方面进行“乡愁”式的历史记忆与书写,双重挖掘作品中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在历史传奇中高扬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现了他们的地域认知与民族认同。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历史”与“现实”的冲突中实现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人性的深层剖析。
宋世瑞[8](2018)在《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记小说为古代说部之一种,具有子学的根本属性,它以载记、论议、考证、叙事为基本言说方式,以笔记为表现形式,具有“裨治体、助名教、广见闻、资考证、垂典制、供谈笑、益神智”的价值功能,并呈现出多种美学风格。目前学界或称其为“笔记”“小说笔记”“说部笔记”,或称其为“子部小说”“国学小说”,名虽异而实多同,要皆为一家之言、《汉志》以来史志中之谓也。笔记小说之着录兼该子、史两部,然以子部为权重、史部为支流,史部支流实亦子学之一种云。以时下之观念,大而言之,“笔记小说”与其说是一种文类,不如说它是一个分散的集合体,其内部体裁众多;小而言之,笔记小说为小说叙事之一体,是“小说四体”(章回体、话本体、传奇体、笔记体)之一。本文拟研究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余年间的笔记小说(部分论述延伸至嘉庆年间),在搜集、整理近五百种笔记小说作品的基础上,探讨了笔记小说的时代变迁、内部类别、作品体派、小说思想等多个问题,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的“正名”问题。在文献综述与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回溯、比较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民国、清代“笔记小说”的用语习惯,主张在清代小说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笔记小说”概念,考察笔记小说在清代初中期的变迁,从而进行类别、文体、思想等方面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创作的变迁研究,以康熙四十年与乾隆三十年为时间节点,分为三个时段,根据时代背景对每个时段笔记小说的内部诸类别之变迁进行描述,并总结其成就,概括每一时段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类别的研究,本章把笔记小说分为野史笔记、杂家笔记、地理杂记、稗官故事等四个类别,首先针对每一个类别进行学理探讨,其次是对此类别在本期的创获及其特征进行评述,并总结其特点。第四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体派的研究,也是文体学理论在笔记小说领域的一次运用。本章对该时期凸显出来的四个体派即“渔洋说部体”“板桥体”“说粤体”“聊斋体”进行研究,分析其文体渊源,描述其形成的过程,并指出各自的特征。第五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批评研究。清代前中期的笔记小说批评资源,主要集中于书目、序跋、评点三个方面。书目研究主要对笔记小说在清代诸类属的出入情况进行考察,序跋研究是清人对笔记小说的类别、性质、功能、审美等问题的探讨,评点则是对八种笔记小说的评点话语进行探讨。结语部分是对上述章节内容的总结,针对“笔记小说”的理解分歧,提出乾隆以后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段的笔记小说研究,应当建立起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樊露露[9](2018)在《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文中提出传记电影的跨学科性和跨媒介性使它冲破类型电影观念的束缚,具有了开阔的阐释空间。本文主要围绕“传主身份建构”这一核心问题,对“建构什么身份”、“如何建构身份”以及“为何这样建构身份”作出回答,沿着从“故事层”到“叙述层”再到“文化层”的逻辑思路纵深展开,涉及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文化间性等多重语境。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借助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及“影视史学”理论,把传记电影视为以影像为媒介、以身体符号为载体建构传主身份的艺术创造活动,辨析传记电影的文学属性,比较传记电影与纪录片的关系,揭示传记电影的类型特征。随后揭示传记电影运作机制的四种分身,即“创作身体”、“本真身体”、“影像身体”和“观影身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讨作为“创作身体”的编导和演员如何采用叙事编码策略、遵循真实契约原则、通过电影化拟像手段对传主的“本真身体”进行形塑和身份建构。第二章以“创作身体”所处的不同文化语境和所采取的创作思维,即意识形态话语、人文话语和大众消费话语,将中国传记电影相应划分为:主流传记电影、人文类传记电影和娱乐化传记电影三种子类型,旨在探讨传主“影像身体”生成的动态过程,明确传记电影的内在运作机制。第三章探讨建构传主身份的叙事策略。首先从线性时间、流转空间和交互时空三个方面论述传记电影如何采取分段式、回溯性的元叙述手法重构传主的生活时空;其次论述叙述者声音、主题音乐和语言文字对于建构传主身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四章探讨催生传主身份建构叙事策略的文化机制。首先揭示“记忆化历史书写价值传递”的动态过程,探讨“观影身体”如何通过“影像身体”达成与“创作身体”和“本真身体”的共鸣,实现文化身份的认同,进行叙事价值的传递。接下来探讨民族伦理思想、史学精神、叙事文学传统对中国传记电影的深刻影响,通过中西传记电影的对比发掘各自的民族特性。本文通过探讨中国传记电影传主身份建构的动态过程,揭示了传记电影的内在运作机制,并指出中国传记电影创作上的特点和局限。
廖玉[10](2017)在《历史语境下的潘金莲形象阐释》文中研究指明自元末明初的《水浒传》成书以来,潘金莲形象历来为不同时代的文人学者所津津乐道,成为中国文学画廊中经久不衰的文学原型之一。该形象具有作为原型的本元性、象征性、复现性,一方面始终潜存在文化的深层结构中,一方面其发生和衍化带上了历史性因素的种种印记,从而其形象和形态呈现为一个动态的塑型过程,流变于传统和现代、固守和超越、翻新和反复之间。该形象经由不同作家的创作实践活动,在不同文体中置换变形,在多部作品中反复再现,在时代长河中持续被赋予新的内涵,不仅激活了民族深层情感和人类集体无意识,而且承载着与时俱进的时代内容、价值取向、性别观念和精神意蕴。纵观古今,潘金莲从施耐庵的英雄时代游走至兰陵笑笑生的声色市井,从欧阳予倩的现代话剧信步于魏明伦的荒诞川剧,从何小竹的太虚幻境穿越到李碧华的诡魅世界,已然由“千古第一淫妇”的原始形象,逐步褪去淫邪的本色和耻辱的印记,蜕变为富有传奇色彩和个性光彩的悲剧女性。据此,本文将潘金莲形象的流变史置于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之中,探寻这一文学原型在历代作家笔下的不同阐释与另类表现,试从人性和女性的视阈考量潘金莲的形象意义,以审问和反思的目光看待数百年的历史积淀,力图全方位地呈现潘金莲形象的承接与新变、演绎与拓展。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分述潘金莲形象在古典文学中的人物特点,结合《水浒传》、《金瓶梅》和“水浒戏”等相关文本,追溯其原型意象的初始模式和形成过程;之后基于社会变革和文学律动等宏观层面,梳理潘金莲形象在现代文学中的置换变形,解析欧阳予倩和田汉等“五四”先驱者的相关剧本,提取两部剧作的改编特点与人物亮点,借以探讨潘金莲现代形象的全新释义与艺术价值;最后将评判目光置于以魏子云、何小竹、魏明伦、李碧华等当代作家的相关作品中,综合其创作背景、写作观念、改编方式和性别视阈等因素,从原型叙写和两性书写这两方面切入,分述和比较四类文本中的故事模式、叙述方法和形象特征,揭示出潘金莲形象在当代文学舞台上的别样演绎和多元再现,从而体悟其重塑背后的时代内涵和深层因素,探索女性主体由失语到发声、从缺席到回归的历史进程。此外,在阐释上述观点的过程中,笔者将针对潘金莲形象在不同作家作品中的改编局限作些分析,力求在把握其流变现象与重塑轨迹的同时,对其间存在的审美缺陷与艺术缺憾,进行一些合理的探查和科学的评判。
二、《水浒传》是如何塑造传奇式英雄的 从武松形象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浒传》是如何塑造传奇式英雄的 从武松形象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2)《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 |
第二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8月出版。) |
第三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1月出版。) |
第四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 |
第五辑(张国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 |
第六辑(张国光、佘大平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 |
第七辑(张虹、喻斌主编,武汉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
第八辑(张虹、刘启方主编,崇文书局2006年6月出版。) |
第九辑(张虹、康传忠、曹先锋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
第十辑(张虹、刘春龙主编,崇文书局2008年10月出版。) |
第十一辑(张虹、马成生、王益庸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
第十二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
第十三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 |
第十四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
第十五辑(张虹、王益庸主编,万卷出版公司2014年11月出版。) |
第十六辑(张虹、浦玉生、窦应元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
第十七辑(景遐东、浦玉生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
(3)田耳小说创作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局限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当前研究存在的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田耳小说创作概观 |
第一节 田耳小说创作观 |
一、写作的起点 |
二、文学的自觉追求 |
三、野性与诗意纠缠的风格 |
第二节 难以归纳的题材 |
第三节 去神圣化的圆形人物 |
一、不再“高大全”的警察 |
二、陨落的“道士命” |
三、祛魅的文艺工作者 |
第二章 田耳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多元视角下的焦点叙述 |
第二节“洞穴”意象的贯穿 |
一、洞穴的意象 |
二、洞穴意象的功能 |
第三节 闲笔的妙用 |
一、闲笔的叙事功用 |
二、对文学作品的戏仿与嘲讽 |
第三章 田耳小说的仪式书写 |
第一节 死亡仪式书写 |
第二节 婚礼仪式书写 |
第三节 信物的书写 |
第四章 田耳小说的语言艺术 |
第一节 不动声色的机智幽默 |
第二节 意蕴丰富的方言 |
第三节 奇崛符号的使用 |
第四节 耐人寻味的绰号——俏皮的称谓艺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小说叙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转型 |
一、小说叙事转型的内涵 |
二、小说叙事转型的背景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下一步研究重点 |
三、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小结 |
第三节 叙事干预:研究视角的建构 |
一、叙事干预:诸要素 |
二、“叙事干预”的分析模型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叙事视角概念内涵 |
二、叙事视角的分类:全知型与限制型 |
三、传统视角意识萌芽与叙事实践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的分离 |
二、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讲述自我经历 |
三、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通过日记、书信和梦叙事 |
四、限制叙事发展趋势:叙事视角的多元化 |
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交流模式的转型 |
第一节 章回体小说程式化特征的式微 |
一、叙事交流格局的程式化 |
二、叙事交流格局程式化的式微 |
小结 |
第二节 人物话语交流模式的转型 |
一、传统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二、清末民初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结构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时间性 |
一、小说叙事的时间顺序 |
二、小说时间顺序的多样化趋势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空间性 |
一、清末民初小说的空间特点 |
二、小说空间结构的横向缀段式特点 |
三、小说空间结构的纵向层次性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评论与叙事干预 |
第一节 叙述者评论:对故事的干预 |
一、关于叙述者的评论与干预 |
二、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人物的评论 |
三、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主题的评论 |
四、叙述者干预:对社会风俗的评论 |
五、叙述者的故事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二节 叙述者评论:对话语的干预 |
一、元叙述:自我暴露 |
二、程式化语言:意在言外 |
三、不完全叙述:意犹未尽 |
四、叙述者身份特征的流变 |
五、叙述者的话语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 |
一、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概况 |
二、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特点 |
三、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使命 |
四、译者行为与翻译叙事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干预” |
一、译者干预与译本主题 |
二、译者干预与译本人物 |
三、译者干预与译本情节 |
四、译者干预与译本结构 |
五、译者干预与叙事语言 |
六、译者评论与译者干预 |
小结 |
第七章 个案分析:“叙事干预”视角下的小说文本特征 |
第一节 创作小说:以《劫余灰》为例 |
一、关于《劫余灰》 |
二、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 |
三、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 |
小结 |
第二节 翻译小说:以《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为例 |
一、关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 |
二、译者干预对叙事模式的影响 |
三、《欧美名家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
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发现 |
三、研究结论 |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中国网络小说经典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网络小说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 |
第一章 中国小说创作生成与中国网络小说的发展 |
1.1 大众文学的延伸与古代中国小说发展 |
1.1.1 “传奇”、“志怪”的延伸与中国小说的生成 |
1.1.2 宋代话本的产生与小说发展 |
1.1.3 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与“名着”定位 |
1.2 中国长篇小说的经典作品与写作模式 |
1.2.1 明代“四大奇书”引起的小说系列创作 |
1.2.2 “官场谴责”与“红学”发展 |
1.3 小说的市场化定位与大众文学发展 |
1.3.1 从“小说革命”到大众文学定位 |
1.3.2 大众文学的四次发展过程 |
1.3.3 市场化与世俗化的大众文学创作之路 |
1.4 网络小说经典性的判定标准与研究价值 |
1.4.1 中国网络小说经典性的判定定位 |
1.4.2 媒介经典性与历史经典性的判定标准 |
1.4.3 中国网络小说经典性的研究价值 |
第二章 中国网络小说的时代创作与媒介经典性 |
2.1 网络小说的创作特点与写作定位 |
2.1.1 “实时更新的”写作模式与娱乐时代的快餐阅读 |
2.1.2 直观化的语言表达与通俗化的情节架设 |
2.1.3 自身创作与读者需求并行的网络小说创作 |
2.2 网络平台运营与网络小说的周边扩展 |
2.2.1 目标用户的具体区分与小说作品的细化分类 |
2.2.2 小说作者的具体划分与写作需求 |
2.2.3 基于小说作品的全媒体流量链接 |
2.2.4 网络小说的周边扩展与产业链经济 |
2.2.5 盗版网站的现象分析与具体管控 |
2.3 “典型性”的“大神”作家与“模式化”的小说创作 |
2.3.1 从唐家三少的小说创作看网络小说的媒介经典格局 |
2.3.2 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帝国”与天蚕土豆的“自我体系” |
2.4 “榜单”机制下的小说市场与媒介经典定位 |
2.4.1 “榜单”机制下的网站运营与流量市场 |
2.4.2 “榜单”机制的反思与媒介经典化的最终界定 |
第三章 中国网络小说的“文学性”定位与历史经典传承 |
3.1 市场化时代的文学写作 |
3.1.1 从“市场化”定位到网络小说的文学性表达 |
3.1.2 网络时代小说写作的整体特点与网络小说的“文学性”界定 |
3.2 网络小说的架构模式与文学性问题 |
3.2.1 网络小说的自身架构与小说定位 |
3.2.2 网络小说历史经典定位的缘由 |
3.2.3 网络小说的文学判定与主题架构 |
3.3 网络小说的“架空范式”与主题创作 |
3.3.1 “人物架空”的创作方式与小说架设 |
3.3.2 “时间架空”与“空间架空”的主题性创作 |
第四章 网络小说的经典化进程与未来发展 |
4.1 经典网络平台的“评奖机制”与网络小说经典作品的流量延续 |
4.1.1 “榕树下”的评奖机制与进入学界视野的网络小说创作 |
4.1.2 网络小说经典作品的流量延续 |
4.2 市场化时代的小说创作前途 |
4.2.1 市场化时代小说创作的“梦想”与“反思” |
4.2.2 网络视角下的小说价值判断 |
4.2.3 当前网络小说创作中存在的不足 |
4.3 当今时代的网络小说创作 |
4.3.1 中国网络小说的未来发展 |
4.3.2 中国网络小说经典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版本保存情况 |
1.1 单折短剧的概况 |
1.1.1 单折短剧的定义 |
1.1.2 单折短剧在清代的演变 |
1.2 单折短剧与其他戏剧的区别 |
1.2.1 单折短剧与清代传奇的区别 |
1.2.2 单折短剧与清代折子戏的区别 |
1.3 乾嘉时期单折短剧剧目 |
1.4 单折短剧在乾嘉时期兴盛的原因 |
1.4.1 清代开明的政策与单折短剧独特的优势共同促进其繁荣 |
1.4.2 文人剧作家对单折短剧的推动作用 |
1.4.3 清代初期单折短剧为后期单折短剧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第二章 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思想意蕴 |
2.1 表忠劝教之情 |
2.2 追慕古人风骨 |
2.2.1 向往古人致仕隐逸的情操 |
2.2.2 歌颂贤者高尚独立的人格 |
2.2.3 同情文人中聚散沧桑的遭遇 |
2.2.4 揭露社会丑恶龌龊的现状 |
2.3 同情痴情女的婚恋书写 |
2.4 关心民生疾苦 |
2.5 宣传佛家道学思想 |
2.6 抒发个人感慨 |
2.7 迎神祝寿之曲 |
第三章 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艺术特征 |
3.1 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写作特征 |
3.1.1 关目设计简炼 |
3.1.2 以己身入剧的表现形式 |
3.1.3 典雅清丽的语言 |
3.2 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体制特征 |
3.2.1 角色体制 |
3.2.2 曲类与唱法 |
3.2.3 “介”与“科”的使用 |
3.3 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文人化特征 |
3.3.1 满腹经纶的文人作家群 |
3.3.2 偏重选取历史题材 |
3.3.3 案头化倾向明显 |
第四章 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舞台呈现 |
4.1 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舞台演出 |
4.2 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舞台装扮 |
4.2.1 伴奏乐器 |
4.2.2 手势身段 |
4.2.3 服饰穿戴 |
4.2.4 砌末 |
第五章 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的承继与影响 |
5.1 乾嘉时期单折短剧对清代初期单折短剧的继承与新变 |
5.1.1 清初与乾嘉时期作家的身份地域 |
5.1.2 清初与乾嘉时期作品的题材内容 |
5.1.3 清初与乾嘉时期作品的曲调风格 |
5.2 乾嘉时期单折短剧对清代后期单折短剧的影响 |
5.3 乾嘉时期的文学氛围促进单折短剧的发展 |
5.3.1 各类大型图书的编撰影响着乾嘉时期单折短剧 |
5.3.2 传统诗歌的繁荣影响着乾嘉时期的单折短剧 |
5.3.3 乾嘉考据风气影响着乾嘉时期的单折短剧创作 |
5.4 乾嘉时期的单折短剧的历史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赤峰作家的形成、发展及研究现状 |
二、赤峰作家的研究价值 |
三、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赤峰文学与赤峰民间文学的文本关系 |
第一节 英雄史诗的文本传承 |
一、英雄原型的传承 |
二、英雄原型的变异 |
三、英雄原型的化身 |
四、英雄史诗流传广泛的原因 |
第二节 巴林民歌的文本价值 |
一、唱响民俗仪式 |
二、“民歌式小说“文本价值 |
三、巴林民歌的“变异”传承——好来宝说唱民谣 |
第三节 民间传说故事的互文关系解读 |
一、营造浪漫气氛 |
二、揭示传奇主题 |
三、增强阅读兴趣 |
第二章 赤峰文学中习俗文化的价值阐释与美学追求 |
第一节 物质民俗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变异 |
一、服饰民俗的象征符号价值 |
二、饮食习俗的坚守与汉化 |
第二节 赤峰作家作品中的宗土习俗呈现 |
一、正宗礼仪 |
二、民间土习俗 |
第三章 赤峰文学中的民俗信仰与宗教表达 |
第一节 图腾崇拜与民族特质 |
一、图腾及图腾崇拜 |
二、赤峰图腾崇拜及民族特质 |
第二节 原始信仰与宗教心理 |
一、萨满教信仰及文化基因 |
二、喇嘛教“隐身”说法及成因 |
第四章 个案分析:赤峰代表作家的民俗事像书写及美学价值 |
第一节 敖德斯尔“骑兵小说”的英雄呈现 |
一、传奇的骑兵故事 |
二、英雄的骑兵群像 |
第二节 巴·布林贝赫诗歌民俗的浪漫书写与民族气质 |
一、展现草原民俗风情 |
二、唱响民间故事诗 |
三、探索民族诗艺 |
第三节 鲍尔吉·原野的生态民俗伦理 |
一、草原日常生活的眷恋与描摹 |
二、草原生态的伦理观照 |
三、草原文化的痴迷与坚守 |
第四节 申平动物小小说的民间审美与隐喻 |
一、民间创作原型的传奇再现 |
二、民间文化的内在构建 |
三、民间文化形式的影响 |
第五节 孙书林漠南民族传奇的浪漫“巧合”与混融 |
一、草原和亲的情与悲 |
三、传奇叙事的浪漫“巧合” |
三、书写漠南通俗史诗的霸气与雄浑 |
第六节 沙格德尔对僧俗世界的强烈讽刺 |
一、讽刺诗对准“僧”世界 |
二、讽刺诗源自“俗”的民间 |
第五章 “冲突、抗衡与和谐”: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赤峰作家 |
第一节 相冲与相谐:崇高的“神(长生天)”与俗世的“人” |
一、赤峰作家笔下的萨满教-----神与人的关系 |
二、赤峰作家蒙古族哲学思想的现实态度 |
三、赤峰作家的民族文化哲思 |
第二节 赤峰作家的文化乡愁 |
一、怀旧与归属 |
二、文化认同与焦虑 |
第三节 在历史传奇中高扬契丹辽文化 |
一、中国文化中的传奇 |
二、赤峰的历史传奇及历史传奇小说 |
三、虚实相映,解读历史 |
余论 赤峰文学当代语境及未来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笔记小说”之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存在 |
(一)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 |
(二)目前笔记小说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概念辨析 |
(一)“笔记小说”概念缘起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研究 |
(三)晚清民国学人关于“笔记小说”概念的分歧 |
附:民国之“笔记”概念 |
三、本文“笔记小说”之概念及适用范围 |
(一)清代“小说”的多重意义 |
(二)清代“说部笔记”“小说笔记”与今日之“笔记小说” |
(三)“笔记小说”在清代的适用范围 |
(四)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结构 |
第一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与变迁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 |
第二节 顺治元年——康熙四十年:晚明小说的延续与新朝气象的展露 |
第三节 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三十年:杂家笔记的崛起与稗官故事的消歇 |
第四节 乾隆三十一年——乾隆六十年:野史笔记之外的诸体并兴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类别与着述特征 |
第一节 野史笔记类 |
一、野史与小说:叙事与“传闻异辞” |
二、野史笔记与“杂史小说” |
三、前四朝野史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四、小结 |
第二节 杂家笔记类 |
一、杂家笔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杂家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三节 地理杂记类 |
一、地理杂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地理杂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稗官故事类 |
一、笔记小说与“子部小说” |
二、前四朝稗官故事类小说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结语 笔记小说诸类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三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体派之形成与特征 |
第一节 “渔洋说部体” |
一、“渔洋说部”的命名 |
二、“渔洋说部”概念下之作品 |
三、“渔洋说部”的特征 |
四、“渔洋说部体”影响下诸作品 |
五、小结 |
第二节 “板桥体” |
一、“板桥体”之源头 |
二、“板桥体”之形成 |
三、“板桥体”之基本特征 |
四、小结 |
第三节 “说粤体” |
一、“说粤体”在康乾时期的存在情况 |
二、清代康乾年间“说粤体”的基本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聊斋体” |
一、《聊斋志异》与其他文体的渊源 |
二、《聊斋志异》之文本构成 |
三、“聊斋体”的形成及乾隆年间之体派呈现 |
四、小结 |
结语 |
第四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批评之形式与内涵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书目 |
一、前四朝书目概观 |
二、笔记小说在本期书目之多样化着录及出现的问题 |
三、本期书目中的笔记小说批评状况 |
四、小结 |
第二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序跋 |
一、关于笔记小说的写作姿态、类别划分与功能指向 |
二、关于笔记小说的批评:性质探讨与审美倾向 |
三、小结 |
第三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评点 |
一、《玉光剑气集》 |
二、《匡林》《谔崖脞说》《亚谷丛书》《稗贩》 |
三、《楚庭稗珠录》 |
四、《聊斋志异》《续板桥杂记》 |
小结 |
总结 |
顺康雍乾笔记小说叙录 |
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作品表征图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影像传记 |
第一节 传记电影的相关概念 |
一、传记电影与传记文学的关系 |
二、传记电影与纪录片的关系 |
三、传记电影的类型特征 |
第二节 传记电影的创作机制 |
一、编导的叙事策略和原则 |
二、演员与传主的肖似关系 |
第二章 多重文化语境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话语中的传主身份建构 |
一、献礼片与“仪式化身体” |
二、“英雄神话”与身份去魅 |
三、身体隐喻与身份建构 |
第二节 人文精神烛照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
一、文化英雄的影像书写 |
二、草根小民的社群认同 |
三、女性传主的多维场域 |
第三节 大众消费语境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
一、帝王后妃与民间想像 |
二、功夫英雄与身体寓言 |
三、黑帮枭雄与灰色传奇 |
第三章 建构传主身份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重构传主的生活时空 |
一、线性叙述中的时间塑形 |
二、空间流转的媒介呈现 |
三、交互时空中的主体间性 |
第二节 声音和文字的叙事功能 |
一、叙述者的声音 |
二、主题音乐的论赞功能 |
三、语言文字叙事 |
第四章 催生传主身份建构叙事策略的文化机制 |
第一节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诉求 |
一、记忆化历史书写的价值传递 |
二、伦理型文化传统的民族基因 |
第二节 中国叙事文学传统的影响 |
一、整体性时空观与宏大叙事结构 |
二、“类史官”与“说书人”的叙事传统 |
三、叙事与抒情的交融 |
四、意象叙事的凝聚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历史语境下的潘金莲形象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潘金莲形象之原型溯源 |
(一)英雄时代的淫娃荡妇——《水浒传》中的潘金莲 |
(二)声色市井的饮食男女——《金瓶梅》中的潘金莲 |
(三)传统社会的红颜祸水——“水浒戏”中的潘金莲 |
二、潘金莲形象之现代变形 |
(一)大胆求爱的“东方莎乐美”——欧阳予倩的《潘金莲》 |
(二)勇于担当的道德牺牲品——田汉的《武松》 |
三、潘金莲形象之当代演绎 |
(一)潘金莲形象重塑之原型叙写 |
1.原汁原味的古典原型——魏子云的《潘金莲》 |
2.亦虚亦实的文体实验——何小竹的《潘金莲回忆录》 |
(二)潘金莲形象重塑之两性书写 |
1.善恶同体的底层弱女——魏明伦的《潘金莲》 |
2.刚柔并济的复仇使者——李碧华的《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水浒传》是如何塑造传奇式英雄的 从武松形象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J]. 钟闻. 水浒争鸣, 2020(00)
- [2]《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A]. 钟闻. 《水浒争鸣》(第十八辑), 2020
- [3]田耳小说创作特征研究[D]. 宋容. 广西大学, 2020(07)
- [4]“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D]. 孔庆荣.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5]中国网络小说经典化[D]. 刘帅池. 吉林大学, 2019(10)
- [6]乾嘉时期单折短剧研究[D]. 李茜.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D]. 孟凡珍.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8]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D]. 宋世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D]. 樊露露. 上海大学, 2018(02)
- [10]历史语境下的潘金莲形象阐释[D]. 廖玉.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