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变函数、积分变换与数理方程一体化教改方案的实施与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宁珠珠[1](2016)在《“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改革研究》文中认为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快速成长的一支队伍,已经成为大众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然而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要求与单一的办学模式之间的矛盾、对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使得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处于困顿之境,因此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迫切需要转型发展。转型发展的最终目标即培养大批量且高素质的适用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而课程被认为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终要回归到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立,因此在“转型”的背景下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课程改革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课程体系的诸要素,如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课程目标、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课程实施过程和课程评价等出发,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对国内外的应用型课程体系进行探索研究,试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为其应用型课程改革提供合理的建议与对策。论文的基本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该部分介绍了论文的主要研究背景,界定了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和应用型课程等概念,对崇“术”课程观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应用型本科课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确定了研究方案。第二章,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揭示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阐述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来自国家战略部署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外部动力机制,以及来自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生存需求和招生、就业等内部动力机制;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发展应用科学大学的经验指明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发展的方向。第三章,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体系研究。选取位于陕西的L、G和C三所高校,对这三所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指出应用型课程设计能力有待提高、应用型课程目标没有体现专业教育的特点、应用型课程实施过程中各环节不能有效配合以及应用型课程评价方式单一、没有针对性等具体问题,为应用型课程改革提供现实依据。第四章,国外应用型课程体系典型案例。本章分别选取德国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和美国普渡大学技术学院机械工程技术系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度分析,以期为当前我国应用型课程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启示。第五章,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改革对策探讨。基于对德国和美国应用型课程的研究启示,提出以“应用能力”为中心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重置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注重课程实施、重视课程评价。
孙凤芝[2](2016)在《技术技能型大学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扩招后,我国教育部出台相应方案,将大学分为技术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类。全国将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技术技能型转变,这些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势必要发生一系列变革。高等数学是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是所有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技术技能型大学高等数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角度,对高等数学的教师、教学大纲及附录说明、教材、专业案例库、立体化教学平台、多元化考核方式的专业化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策略,引入数学实验,强化实践教学,拓宽数学与专业的联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陈飞[3](2014)在《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快速生长的一支队伍,也是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施主体。在完成本科教育规范、外延拓展建设等工作后,进入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新时期,期间不免会有诸多困惑。国家在对其存在性认可、专业性指导的基础上,为其创造性的激发带来了动力也带来了挑战。同时,人才市场高级应用型人才缺乏的信息不断被媒体报道,也给应用型本科教育实施主体带来了巨大压力。综合种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的调整和改革首当其冲进入了研究的视野。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的调整和改革研究在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方案等基本问题基础上,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了分析:第一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研究开展的指引。由于现有资料并没有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理论基础的直观表述,本文采取种属关系推演方式,从课程和课程编制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大学课程与大学课程编制、应用型课程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编制的基本理论问题,奠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本部分从课程政策文件、课程组织实施、课程受众群体以及课程参与企业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全面分析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现状:了解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规范、课程“生长”环境;调查了应用型高校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分析了可能被忽视的关键问题;开展了受众群体问卷调查,研究了课程实施的效果;对产学合作企业进行了了解,分析了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相关而主体不同的调查有利于信息的相互补充,有利于客观实质问题的把握。第三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问题与原因探究。在理论基础研究和课程现状大量调查基础上,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本部分从国家层面的宏观制度和学校层面的微观教学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现有问题,并就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具体来说,宏观上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稳定发展制度、分类管理落实制度、校企合作制度还存在不足,其原因主要是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新建院校特色发展配套制度缺乏、社会系统的条块分割所致;微观上在课程设计基础、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实施环节、课程评价方式几个方面存在问题,其原因多存在于传统的课程模式没有取得根本突破、培养体系设计能力有待提高、应用型师资队伍组建乏力等几个方面。第四部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查与启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是我国现阶段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标杆。本部分即以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实践为调查对象,从认识应用科学大学出发,介绍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主体和基本情况。随后以机械制造本科专业为例,将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我国Y高校进行了课程编制的比较,分析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土特色与异域特色,归纳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对调整和改革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五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对策探讨。在问题与原因分析基础上,本部分从两个方面针对性地探讨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对策:宏观制度建设上,一是建立应用型本科教育联动发展机制,二是建立应用型本科特色发展机制,三是建立应用型本科产学合作机制。微观课程上,还是强调以“应用能力”为中心改革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在课程目标上、在课程实施上、在课程评价上坚持“应用”标准,培养实践能力。结语部分。此部分首先对研究问题进行了归纳。从内容来看,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课程建设的分类机制问题,二是课程体系的应用中心问题。以此为线索,此部分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其次,对进一步开展研究提出建议。虽然研究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也存在局限,进一步推定研究的开展还需要从课程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多加努力。
唐家银,陈尚云,陈滋利,秦应兵[4](2014)在《大学数学课程教育体系化调整与结构优化策略——基于西南交通大学视角》文中认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深化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西南交通大学工科专业的数学基础课程的总结,提出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的大学数学课程教育体系化调整与结构优化策略。
高雪芬[5](2013)在《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入学时的能力普遍降低,学生层次越来越不均衡,这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中学的课程设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对大学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众化教育以及高中课改的背景使得大学微积分教学中的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大学生会进行求导、积分运算,但是对概念中蕴含的思想并不理解,对概念间的关系认识模糊。所以,发现学生在微积分概念上的认知困难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是微积分教学改革的关键。本论文以一元微积分作为载体,选取极限、导数、微分、中值定理、定积分等内容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了2个问题:(1)大学生对微积分中的基本概念具有什么样的概念意象,存在哪些概念误解?(2)如何设计微积分的概念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其运用基本概念的能力?本研究构建了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并对一所理工院校大一上学期三个教学班的微积分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验,主要采用了设计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准实验对照等研究方法,有3位教师以及255位学生参加了概念教学班的教学实践。研究包括3个阶段:(1)准备和设计:根据现有文献及教学经验总结出学生所遇到的常见错误与问题以及每个案例教学设计的要点(设计原型),设计出概念的前/后测试卷,对测试时间、教学时间作出安排。(2)教学实践:针对前测中发现的问题,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设计原型)进行修正,并实施概念教学。(3)回顾分析:任课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并对概念教学设计原则进行修正;依据修正后的原则,开始下一轮的教学设计。在研究的最后,我们进行了教学设计的效果检验,主要通过三条路径:(1)以具体案例的前后测对比,进行教学班纵向的比较;(2)以学校统一安排的期中期末考试进行横向的比较;(3)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概念教学的认可情况。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其一,大学生对微积分基本概念的概念意向是片面的,甚至有些是错误的。(1)在学习极限的定义前,大学生不会用严格的语言来界定极限,有一些同学用静态的观点来看待极限,认为极限就是“n趋于无穷大(x趋于x0)时,数列(函数)等于a”。(2)大多数学生在看到导数时首先想到的是函数曲线在某点切线的斜率;学生主要从斜率的角度来理解导数,而非从变化率的角度来理解。(3)学生对通过导数来求微分这种“操作性的知识”认识深刻,但是对微分的几何意义和线性近似的思想认识存在混乱。(4)部分学生知道定积分是面积,但是不清楚究竟是哪个区域的面积;知道定积分概念中的分割与近似代替的过程,但是部分学生不清楚对哪个量进行分割:一些学生单纯地认为dx是积分号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其“微分”的实际意义。其二,我们构建了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验。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如下:(1)通过本原性(历史上的,本质的)问题引入数学概念,借助历史发展阐述数学概念;(2)借助几何直观或生活中的直观例子帮助同学理解概念;(3)注重概念间关系的阐述。针对前测中的问题,每个案例的设计重点如下:极限的教学设计重在通过直观的方式帮助同学熟悉、理解并会运用形式化的语言;导数的教学设计重在阐明概念所蕴含的“变化率”思想;微分的设计重点在于突出概念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图;中值定理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历史上的定理形式来让学生体会到概念的严格化过程:定积分是过程性概念的典型代表,其设计要点在于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将定积分的概念解压缩,从而将定积分概念迁移到未知情境中。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国内首先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学生对一元微积分基本概念的理解,并剖析了学生的概念意象;针对这些概念意象与学生的概念误解进行了教学设计与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呈现了微积分概念教学的原始设计、对学生概念意象及概念误解的调查、教学设计的修正、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效果反馈的全过程,其理论意义在于为微积分教学研究提供实证性的依据,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实践价值在于可帮助大学教师了解学生的概念理解情况,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参考,也可为大学的教材编写者提供素材。
宋夏[6](2013)在《中职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文中提出职业教育与国家的社会发展、经济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提高职业教育水平,职教教师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职教师资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学者们的热门话题,其中专业课教师的培养更引人关注。课程理论研究表明,中职专业课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在职教教师教育中处于核心位置,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提高中职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中职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见,对中职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抽取了我国几所培养职教师资的典型职技高师院校作为样本,调查部分职技高师院校电气专业的培养方案,就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梳理,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根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职教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总体结构严重失衡,课程内部结构不合理。表现为理论课程与必修课程相对过剩,实践课程和必修课程严重不足;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相对过剩,教育类课程严重不足;选修课程门类单一,教育类选修课程缺失;实践类课程流于形式,教育类实践课程未予重视,专业教学论课程缺失。因此,优化职教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整合科类基础课程,适当减少专业课程、增加选修课程门类及比重,加强实践课程,重视教育类课程,增设专业教学论课程,切实重视教育实践课程,真正实现职教师范生学术性、师范性、技术性的融合。据此,针对职技高师院校电气专业自身特色及职业教育对电气专业教师的要求,从招生、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选择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最后设计了职技高师电气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以供职教教师教育机构参考借鉴。
胡舒[7](2013)在《生态系统理论视野中的后发大学优势探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以及快速国际化的时代。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进也有退。考虑到我国教育相对落后的国情,教育管理者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大学的改革与规划,这有利于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本文通过生态系统理论来探讨我国大学该如何发掘出自身的潜力,遏制住自身的后发劣势,从而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本文主要开展关于生态系统理论中我国大学后发优势方面的研究。首先,本文结合生态系统理论以及后发优势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梳理国内外后发优势以及后发大学优势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理论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建立本文的研究基础;然后,本文还从后发大学的优劣势分析出发,以期通过生态系统理论一一深入分析大学现存的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进而制定削弱大学后发劣势、增强大学后发优势的策略,给后发大学提出建议使其后起勃发。首先,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大学后发优势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并就其发展、优势以及后发优势进行综合性的概述;在对国内外后发优势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理论进行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之上,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建立本文的研究基础。其次,本文深入分析了后发大学的劣势,通过对先发大学的研究,通过一些表格数据,分别从后发大学尚小的规模、不够完善的体制建设、尚未形成的共同遵守的文化氛围、相对较低的学科建设水平、不稳定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较弱的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等六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再次,本文还对后发大学的优势展开了研究,通过个案研究,以已经成功的典型的某些后发大学为例,认为后发大学也是具有丰厚的优势的。在规模上负担小、生命力旺盛;体制构建上不受旧有体制的羁绊;校园文化上新建比先发大学的改造要更容易;学科建设上潜力巨大;人才培养模式上更容易做到与时俱进;科研与社会服务上可直接挺进尖端技术领域。最后,为切实保障后发大学的高效发展,本文就焕发后发大学发展潜力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对策。具体而言,本文从创设高质的发展条件、创建现代大学制度、拔高学科层次、创新培养人才模式、加强团队建设与协同创新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实现后发大学的科学发展。
郭丽丽[8](2011)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现实与理想 ——基于对三所大学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摘要:20世纪90年代,针对我国高校近半个世纪过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教育部决定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大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下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通过开设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方式,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由此,文化素质教育逐步从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进入了第一课堂,正式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场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由此拉开,且延续至今。研究型大学拥有齐全的学科门类、一流的师资、优质的生源、多元的教育环境、浓郁的学术氛围,这些优越的条件使研究型大学开发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成为可能。同时,研究型大学所秉持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其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和期望要求其必须为本科生提供高水平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从1998年至今,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已经开设了十余年,其开展的状况如何?积累了哪些经验?遇到了哪些问题?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基于什么样的理念,具备哪些特点?以上问题可以说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大学生进行。样本选取采用分层抽样,以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大二、大二的本科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每所学校发放问卷210份。访谈的对象是三所学校的行政人员和教师。每所学校约选取4位访谈对象,其中负责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管理的行政人员1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任课教师3位(根据各校课程的不同分类选择,基本上满足文、理、工性质的文化素质课任课教师各一位)。研究发现,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索质教育课程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表现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扩大了大学生的知识而、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结构逐步优化。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在课程目标方面,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标的认识不深入,学校和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标的理解不到位;在课程结构与内容方面,课程结构缺乏系统设计,课程结构比例失衡,课程遴选标准过低;在课程实施方面,教师教学动力不足,授课方式单一,难以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在课程评价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受重视,评价缺乏统一标准,教师的教学评价缺少专家的参与;在教材方面,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材建设薄弱。本文结合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规格,总结出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具备的特征:课程目标应培养学生宽厚的知识基础、思考的习惯和方法、全球眼光和创新意识;课程内容需体现基础性、综合性、研究性、国际性;课程教学应致力于让学生参与研究;课程评价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宗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与对策:在课程目标方面,制定凸显学校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方面,首先要精心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制定严格的课程遴选标准,其次要调整课程结构,平衡自然科学类课程与人文科学类课程比例,加大任意选修课程的比例,再次,增设跨学科课程,强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在课程实施方面,对学校而言,要加大对教师的支持力度,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的热情;对教师而言,采用深度教学,实现大班授课条件下的师生有效互动;在课程评价方面,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提高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加强教学质量监督,注重教学质量的多元化评价;在教材方面,推进优秀教材编制,保障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质量。
顾金良[9](2011)在《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文中认为技术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类型之一,相比其它类型的教育而言在国内的发展历史较短,但却正逐渐被众多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活动中一直充斥着各种矛盾与冲突,尤其表现在高等教育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对于在本科层次实施技术教育的技术本科院校而言,能否真正培养出经济社会所认可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是衡量其办学质量高低的关键要素。在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一直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全局性的系统工作。通过对史料进行分析后不难看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意识酝酿阶段、国家战略阶段、学术关注阶段和国家行动阶段,其中以行动实施阶段最为关键和重要。人才培养活动自古有之,但具体到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活动而言,境外众多发达国家或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活动显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丰富经验。因此,对于境外高等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活动与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活动进行对比研究,更容易廓清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活动的四个基本特征:人本化、区域性、技术应用性和实践导向性,为我国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奠定理论基础。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并非无据可依,而是需要依据经济社会的时代变化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观念的嬗变进行调整。具体到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上,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优化和保障条件的完善保证了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上海电机学院作为我国最早实践技术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攒了宝贵的技术型人才培养经验,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众多创新性改革更是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活动的认识。
王秀梅[10](2009)在《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工科高校担当着为其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开展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是目前国际上技术经济及管理与教育界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难点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论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提出了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组成及人格特征。基于控制论的思想,提出了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和方法,并构建了一种基于“合格+拓展”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论文提出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投入、产出与收益的系统,构建了全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的支持向量机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加强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必须要加强学校的全面建设,特别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总体建设水平。论文主要创新点:1.将控制论的思想应用于工科高校人才培养,基于这一新的思想方法,建立了工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形成模型,提出了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并依据该系统的信息流程,提出了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合格+拓展”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2.基于人才培养的过程性与培养质量全面性的思想,将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视为一个投入、产出与收益系统,立足于这一新视角,从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力、活力和效力出发,构建了全面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针对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数据特征,建立了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抑制噪声干扰和良好的泛化能力。4.从实践的角度对26所国家“211工程”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综合评价实证研究,验证了综合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可推广于其它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综合评价。
二、复变函数、积分变换与数理方程一体化教改方案的实施与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变函数、积分变换与数理方程一体化教改方案的实施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之举 |
1.1.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应势之举 |
1.1.3 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改革是抓手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地方本科院校 |
1.2.2 应用型本科人才 |
1.2.3 应用型课程 |
1.3 文献综述 |
1.3.1 课程的相关概念综述 |
1.3.2 “学”“术”分野及崇“术”课程观的发展 |
1.3.3 应用型本科课程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假设 |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3 研究意义 |
第2章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
2.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 |
2.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 |
2.2.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外在动力 |
2.2.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 |
2.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方向——应用型本科教育 |
2.3.1 欧洲发达国家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 |
2.3.2 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
第3章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体系研究 |
3.1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目标、结构与内容研究——以陕西三所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
3.1.1 课程目标 |
3.1.2 课程结构 |
3.1.3 课程内容 |
3.2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存在的问题探析 |
3.2.1 应用型课程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
3.2.2 应用型课程目标没有体现专业教育的特点 |
3.2.3 应用型课程实施过程中各环节不能有效配合 |
3.2.4 应用型课程评价方式单一、没有针对性 |
第4章 国外应用型课程体系典型案例 |
4.1 德国应用型课程体系案例研究 |
4.1.1 课程目标 |
4.1.2 课程结构与内容 |
4.1.3 经验启示 |
4.2 美国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案例研究 |
4.2.1 课程目标 |
4.2.2 课程结构与内容 |
第5章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改革对策探讨 |
5.1 应用型课程目标的调整 |
5.2 应用型课程设置的调整 |
5.3 应用型课程实施的调整 |
5.4 应用型课程评价的调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技术技能型大学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技能型大学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2 技术技能型大学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构想 |
2. 1 加强大纲、教材、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
2. 1. 1 为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及其附录说明 |
2. 1. 2 加强教材建设,实现教材与相关专业的融合 |
2. 1. 3 加强高等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建设 |
2. 2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
2. 2. 1 将教学内容“模块化”,针对专业选取教学内容 |
2. 2. 2 引入专业案例,将高等数学与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 |
2. 2. 3 强化实践教学,拓宽高等数学与各专业知识的联系 |
3 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
4 优化教学手段 |
4. 1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
4. 2 搭建立体化教学平台,构建多元化学习环境 |
5 建立与专业相融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 |
6 结语 |
(3)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综述 |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综述 |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分析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第一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课程 |
一、课程 |
二、大学课程 |
三、大学应用型课程 |
(一) 大学课程的燃料是知识 |
(二) 大学学问的“学”“术”分野 |
(三) 大学崇“术”课程观的发展 |
第二节 课程编制 |
一、课程编制 |
二、大学课程编制影响因素 |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编制特点 |
(一) 课程目标定位:培养“专才” |
(二) 课程内容选择:回归“专业” |
(三) 课程实施方式:崇尚“实用” |
(四) 课程评价标准:知识“应用” |
第二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课程政策文件调查与分析 |
一、政府规划:课程发展背景文件 |
二、专业规范:课程计划指导文件 |
三、质量工程:课程建设引导文件 |
四、试点工程:课程改革激励文件 |
第二节 课程组织实施调查与分析 |
一、课程目标 |
(一) 人才定位 |
(二) 职业领域 |
(三) 知识基础 |
(四) 能力目标 |
(五) 素质要求 |
二、课程组织 |
(一)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 |
(二) 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 |
(三)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
三、课程实施 |
(一) 正在推进的课程实施改革 |
(二) 课程实施仍需关注的问题 |
四、课程评价 |
(一) 监控:督教督学与常规督查 |
(二) 评教:指标制定与结果反馈 |
第三节 课程受众群体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
(一) 课程目标 |
(二) 公共课程 |
(三) 专业课程 |
(四) 实践课程 |
第四节 课程参与企业调查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
(一) 企业参与实习教学情况 |
(二) 企业参与教学合作情况 |
(三) 企业学校合作交流情况 |
第三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存在问题与原因探究 |
第一节 宏观制度上的问题与原因 |
一、稳定发展保障制度不完善 |
二、分类管理要求落实不充分 |
三、校企相互协作机制不畅通 |
第二节 微观课程上的问题与原因 |
一、课程设计基础 |
(一) 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理解有待优化 |
(二)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
二、课程目标确立 |
(一) 课程目标不能及时反映社会需求 |
(二) 课程目标不能体现专业教育特点 |
三、课程实施环节 |
(一) 教学方法改革待深入研究 |
(二) 理论课程待结合实际应用 |
(三) 实践教学待解脱现实困境 |
四、课程评价方式 |
(一) 结合“应用”不强 |
(二) 考核方式单一 |
第四章 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查与启示 |
第一节 认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 |
一、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主体 |
二、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简况 |
第二节 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查与启示 |
一、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查与比较 |
(一) 本土特色: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与柏林工业大学课程编制比较 |
(二) 异域特色: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与我国Y高校课程编制比较 |
二、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启示 |
(一) 课程目标:自成体系 |
(二) 课程设置:专业定向 |
(三) 课程实施:注重实践 |
(四) 课程评价:坚持应用 |
第五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对策探讨 |
第一节 以“分类发展”为原则调整课程建设环境 |
一、建立应用型本科联动发展机制 |
(一) 建立应用型本科纵向发展体系 |
(二) 建立应用型本科横向发展机制 |
二、建立应用型本科特色发展机制 |
(一) 坚持分类发展 |
(二) 制定专门标准 |
三、建立应用型本科产学合作机制 |
(一) 对接“中小”需求,建立合作长效机制 |
(二) 发挥合作机构功能,力促合作双赢可能 |
第二节 以“应用能力”为中心改革课程体系 |
一、课程设计 |
(一) 深化应用型本科课程内涵理解 |
(二) 加强应用型本科课程领导力建设 |
二、课程目标 |
(一) 及时反映经济社会需求 |
(二) 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三、课程实施 |
(一) 增强教学方法改革主动性 |
(二) 加强理论教学应用性 |
(三) 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 |
四、课程评价 |
(一) 转换评价理念 |
(二) 改革考核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工作与科研成果 |
(4)大学数学课程教育体系化调整与结构优化策略——基于西南交通大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数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 |
二、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改革研究的实践基础 |
三、与特色工科接轨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对策性教学模式 |
四、我校茅以升学院系列数学课程的建设与研究策略 |
1. 茅以升学院数学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
2. 茅以升学院数学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 |
3. 茅以升学院数学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
4. 茅以升学院数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文化的渗透。 |
5. 茅以升学院数学基础课程教材建设。 |
五、结束语 |
(5)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 |
1.1.2 课程改革背景的诉求 |
1.1.3 对微积分教学现状的反思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概览 |
2.1.1 上世纪80年代关于高等数学的研究 |
2.1.2 《高等数学思维》 |
2.1.3 《大学数学教育研究》 |
2.1.4 《大学数学的教与学》 |
2.1.5 美国的微积分课程改革运动 |
2.1.6 中国的工科数学改革 |
2.2 大学与高中的衔接 |
2.2.1 大学与高中的衔接的困难及其表现 |
2.2.2 导致大学与高中衔接困难的因素 |
2.2.3 大学与高中衔接的解决策略 |
2.2.4 大学与高中衔接的理论模型 |
2.3 高等数学思维相关理论综述 |
2.3.1 概念意象与概念定义 |
2.3.2 过程性概念 |
2.3.3 数学的三个世界 |
2.3.4 APOS理论 |
2.3.5 再谈“压缩” |
2.4 微积分概念教学 |
2.4.1 直观的方法 |
2.4.2 历史发生的方法 |
2.4.3 “基于概念”的学习环境 |
第3章 研究方案与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教育设计研究法 |
3.1.2 为什么要用教育设计研究法 |
3.2 研究对象及研究参与者 |
3.2.1 学校 |
3.2.2 教师 |
3.2.3 学生 |
3.2.4 课程与教材 |
3.2.5 研究人员 |
3.3 研究思路与流程 |
3.3.1 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 |
3.3.2 案例选取 |
3.3.3 研究流程 |
3.4 研究工具 |
3.4.1 调查问卷与测试 |
3.4.2 访谈 |
3.4.3 课堂观察与视频分析 |
3.4.4 准实验研究 |
3.5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5.1 数据收集日程 |
3.5.2 数据收集工具 |
3.5.3 数据处理分析 |
3.6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3.6.1 信度与效度 |
3.6.2 伦理 |
第4章 研究结果总述 |
4.1 预研究 |
4.1.1 2010年1月对大一学生的调查 |
4.1.2 2010年5月对大一学生的访谈——关于微分概念误解 |
4.1.3 2010年9月对大一新生的测试 |
4.1.4 预研究小结 |
4.2 概念教学设计原则的提出与发展 |
4.2.1 “基于概念”的教学环境 |
4.2.2 概念教学原则的提出与第一次修正 |
4.2.3 概念教学原则的第二次修正 |
4.3 概念教学设计原型 |
4.4 学期初前测 |
4.5 概念教学的总体效果 |
4.5.1 从常规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看 |
4.5.2 从期末的调查来看 |
4.5.3 教学效果小结 |
第5章 设计研究案例 |
5.1 极限的教学设计 |
5.1.1 关于极限的研究综述 |
5.1.2 大学生对极限的概念意象 |
5.1.3 对极限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1.4 极限小结 |
5.2 导数的教学设计 |
5.2.1 关于导数的研究综述 |
5.2.2 导数前测 |
5.2.3 导数的教学设计 |
5.2.4 反馈 |
5.2.5 导数小结 |
5.3 微分的教学设计 |
5.3.1 关于微分概念的研究综述 |
5.3.2 大学生对微分概念的理解 |
5.3.3 微分的教学设计 |
5.3.4 课堂反思 |
5.3.5 微分小结 |
5.4 中值定理的设计研究 |
5.4.1 关于中值定理的研究综述 |
5.4.2 中值定理的教学设计 |
5.4.3 课堂效果分析 |
5.4.4 第二轮教学实践 |
5.4.5 中值定理小结 |
5.5 定积分的教学设计 |
5.5.1 关于定积分的研究综述 |
5.5.2 定积分前测与教学设计要点 |
5.5.3 定积分概念的设计 |
5.5.4 定积分后测 |
5.5.5 定积分后测与前测的对比 |
5.5.6 从任课教师教学反思看课堂实施情况 |
5.5.7 定积分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学生对微积分基本概念的概念意象 |
6.1.2 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的构建 |
6.1.3 微积分基本概念以及中值定理的教学设计 |
6.1.4 概念教学的总体效果 |
6.2 研究建议 |
6.3 反思与展望 |
6.3.1 本研究的创新性 |
6.3.2 本研究的不足 |
6.3.3 后续研究展望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一 学期初前测 |
附录二 导数前测 |
附录三 导数后测定积分前测 |
附录四 定积分后测 |
附录五 学期末调查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相关科研项目 |
致谢 |
(6)中职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课程 |
1.3.2 课程设置 |
1.3.3 中职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 |
1.3.4 中职专业课 |
1.3.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关于世界发达国家职教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 |
1.4.2 关于我国中职专业课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现状 |
1.5 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
1.5.1 课程理论 |
1.5.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1.5.3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第二章 中职专业课教师来源分析 |
2.1 学缘维度 |
2.1.1 职技师院和职教培训基地 |
2.1.2 工科院校 |
2.1.3 普通师范院校 |
2.1.4 中职学校优秀毕业生留校 |
2.2 行业转换维度 |
2.2.1 工厂企业技术人员 |
2.2.2 文化课教师转为专业课教师 |
2.2.3 普通中学教师转行 |
第三章 中职专业课教师特性分析 |
3.1 技术性 |
3.2 学术性 |
3.3 师范性 |
3.4 迁移性 |
第四章 电气专业课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4.1 全国电气专业设置状况 |
4.2 样本院校选择及原因分析 |
4.3 样本院校电气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4.3.1 课程设置总体情况 |
4.3.2 必修课程结构 |
4.3.3 选修课程结构 |
4.3.4 理论课程结构 |
4.3.5 实践课程结构 |
4.3.6 教育类课程结构及占总课程比例 |
4.3.7 数学类课程占科类基础课程比例 |
4.3.8 专业选修课程结构 |
4.3.9 专业实践课程结构 |
4.3.10 科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分占总课程学分比重分析 |
4.3.11 样本院校电气专业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情况分析 |
4.3.12 样本院校电气专业各类课程开设顺序 |
4.3.13 样本院校电气专业教育类课程情况分析 |
4.4 样本院校电气专业课程内容分析 |
第五章 电气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5.1 样本院校电气专业生源问题 |
5.2 样本院校电气专业课程设置问题 |
5.2.1 课程总体结构不尽合理 |
5.2.2 教育类课程占总课程比重过低 |
5.2.3 实践课程的实施流于形式 |
5.2.4 专业教学论课程缺失 |
5.2.5 重学术性轻师范性 |
5.2.6 科类基础课程所占比例过高 |
5.3 样本院校电气专业课程内容选择问题 |
第六章 电气专业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想 |
6.1 电气专业教师教育专业招生建议 |
6.2 电气专业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
6.2.1 优化课程总体结构 |
6.2.2 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比重 |
6.2.3 重视实践课程的实施 |
6.2.4 增加专业教学论课程的设置 |
6.2.5 协调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 |
6.2.6 整合科类基础课程,增设综合课程 |
6.3 电气专业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内容选择 |
6.4 电气专业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生态系统理论视野中的后发大学优势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的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视角与方法 |
2 我国后发大学的劣势分析 |
2.1 后发大学总体规模尚小 |
2.2 后发大学的体制不够完善 |
2.3 后发大学尚未形成共同遵守的文化氛围 |
2.4 后发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相对较低 |
2.5 后发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不稳定 |
2.6 后发大学的科研与社会服务整体能力较弱 |
2.7 本章小结 |
3 我国后发大学的优势分析 |
3.1 后发大学的负担小,生命力旺盛 |
3.2 后发大学的体制构建不受旧有体制的羁绊 |
3.3 后发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比校园文化改造更容易 |
3.4 后发大学的学科建设潜力巨大 |
3.5 后发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模式更容易做到与时俱进 |
3.6 后发大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可直接挺进尖端技术领域 |
3.7 本章小结 |
4 焕发后发大学发展潜力的对策 |
4.1 为后发大学创设高质的发展条件 |
4.2 创建现代大学制度 |
4.3 有序引进杰出人才,迅速拔高学科层次 |
4.4 创新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4.5 加强团队建设与协同创新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武书连 2013 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实力前 100 名 |
附录 2:2012 年全国高校的重点建设学科各专业的顶尖高校排名 |
附录 3:武书连 2013 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 100 强 |
附录 4:2010 年本科国家级精品课程(共 438 项) |
附录 5:2011 年教育部科技成果奖按第一获奖单位高校统计排名 |
附录 6:2013-2014 年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 |
附录 7:2013-2014 年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排行榜 |
附录 8:2012 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公示项目数高校排行 |
附录 9:QS 亚洲大学排名前 50 名(2009-2012 年)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我国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现实与理想 ——基于对三所大学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型大学 |
二、文化素质教育 |
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三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兴起和发展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
一、兴起阶段(1980-1998) |
二、发展和深化阶段(1998-) |
第二节 三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发展历程的特点 |
第三章 三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计划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三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计划的文本分析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设置 |
第二节 三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一、三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 |
二、三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计划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三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 |
一、学生的修习情况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分析 |
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学生对课程改革的愿望 |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三所大学素质教育课程实施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
二、三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施表现出来的差异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结构与内容 |
三、课程实施 |
四、课程评价 |
五、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材建设薄弱 |
第六章 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理想——改革方向与对策的视角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
一、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
二、理想的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特征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对策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结构与内容 |
三、课程实施 |
四、课程评价 |
五、推进优秀教材编制,保障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质量 |
结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正在走向通识课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9)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体系及方法 |
第二章 高等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活动的国际研究 |
第一节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活动分析 |
第二节 日本技术科学大学人才培养活动分析 |
第三节 台湾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活动分析 |
第三章 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探析 |
第一节 不同层次或类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第二节 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四章 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探索 |
第一节 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依据 |
第二节 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 |
第三节 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条件保障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控制论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 |
2.1 创新与创造的基本概念 |
2.1.1 关于创造的概念 |
2.1.2 关于创新的概念 |
2.1.3 创新与创造的关系 |
2.1.4 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 |
2.2 智力因素与科技创新 |
2.2.1 观察力 |
2.2.2 记忆力 |
2.2.3 想象力 |
2.2.4 操作能力 |
2.2.5 思维 |
2.3 非智力因素与科技创新 |
2.3.1 动机 |
2.3.2 兴趣 |
2.3.3 情感 |
2.3.4 意志 |
2.3.5 性格 |
2.4 社会环境因素与科技创新 |
2.5 知识与科技创新 |
2.5.1 知识数量 |
2.5.2 知识类型 |
2.5.3 知识结构 |
2.6 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 |
2.6.1 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 |
2.6.2 我国工科高校传统教育存在的缺陷 |
2.6.3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教育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控制论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3.1 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 |
3.1.1 培养的概念 |
3.1.2 模式及培养模式的界定 |
3.2 国内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概要 |
3.2.1 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3.2.2 法国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3.2.3 德国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3.2.4 日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
3.2.5 我国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3.2.6 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述评 |
3.3 控制论与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
3.3.1 控制论的基本思想 |
3.3.2 基于控制论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系统 |
3.4 基于控制论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3.4.1 培养系统的信息流程及培养模式构建程序 |
3.4.2 工科高校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
3.4.3 培养目标制定 |
3.4.4 确定培养规格 |
3.4.5 基于目标的树状课程体系构建 |
3.4.6 全程步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
3.4.7 第二课堂培养体系构建 |
3.4.8 制定管理规章制度的指导思想 |
3.4.9 培养方案的实施 |
3.5 构建工科高校内部全程教育评价与反馈体系 |
3.5.1 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
3.5.2 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 |
3.5.3 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 |
3.5.4 对工科高校内部院系教学组织与管理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种基于“合格+拓展”的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
4.1 现代电力企业对其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
4.2 “合格+拓展”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
4.2.1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
4.2.2 突出“三能”的培养目标 |
4.2.3 多层次的培养规格 |
4.2.4 有特色专业教育的思想 |
4.3 基于目标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
4.3.1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要点 |
4.3.2 步进式“四模块·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
4.4 第二课堂“能力素质学分”实施体系 |
4.5 以自主为特征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
4.6 全程人才培养评价与监控机制 |
4.6.1 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 |
4.6.2 基于网络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
4.6.3 以创新为导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4.6.4 基于绩效的工科高校内部院系教学工作评价机制 |
4.6.5 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研究视角 |
5.1.1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的必要性 |
5.1.2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研究视角 |
5.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5.3.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方法 |
5.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测验 |
5.3.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优化方法 |
5.4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5.4.2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5.5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内涵说明 |
5.5.1 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指标 |
5.5.2 反映教师本身创新能力的指标 |
5.5.3 反映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指标 |
5.5.4 反映管理工作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保障力指标 |
5.5.5 创新人才培养的效力指标 |
5.6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5.6.1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5.6.2 评价指标的判别标准 |
5.6.3 定性指标的确定 |
5.6.4 指标数据标准化的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 |
6.1 粗糙集属性约简 |
6.1.1 属性约简的基本理论 |
6.1.2 属性约简算法 |
6.2 支持向量机 |
6.2.1 理论背景 |
6.2.2 支持向量回归理论 |
6.3 粗糙集与支持向量机的结合模型 |
6.3.1 选择支持向量机的原因 |
6.3.2 进行属性约简的原因 |
6.3.3 粗糙集与支持向量机的互补性 |
6.3.4 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回归模型 |
6.4 实证研究 |
6.4.1 数据采集说明 |
6.4.2 粗糙集预处理 |
6.4.3 支持向量机回归 |
6.4.4 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学术论文发表 |
四、复变函数、积分变换与数理方程一体化教改方案的实施与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改革研究[D]. 宁珠珠.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2]技术技能型大学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 孙凤芝.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02)
- [3]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 陈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4]大学数学课程教育体系化调整与结构优化策略——基于西南交通大学视角[J]. 唐家银,陈尚云,陈滋利,秦应兵. 大学教育, 2014(03)
- [5]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D]. 高雪芬.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6]中职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D]. 宋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3(03)
- [7]生态系统理论视野中的后发大学优势探究[D]. 胡舒.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 [8]我国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现实与理想 ——基于对三所大学的调查研究[D]. 郭丽丽. 南京大学, 2011(08)
- [9]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D]. 顾金良.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 [10]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 王秀梅.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