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长调节剂在蔬菜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岩文[1](2021)在《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近年来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反季节蔬菜栽培面积日益增加,以至于设施番茄栽培也得到空前发展,成为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但由于设施结构单一、管理不当及秋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弱光、不良气候灾害等逆境胁迫影响,植株易感染病害,对植株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严重阻碍设施番茄增产增收。有大量研究表明,油菜素内酯(BR)、外源钙可通过提高番茄植株抗病及抗逆性,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但前人对二者功能研究多集中在盆栽试验,在设施应用研究较少,且二者配施方面的研究报道更少。因此为了检验BR及配施外源钙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通过设施番茄试验,探究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坐果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番茄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生理、病害及产量的影响:BR处理可提高番茄株高、茎粗及叶片数,以0.5 mg/L BR处理效果显着。高浓度BR处理抑制番茄坐果率并降低产量,而适宜浓度BR处理可通过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适宜浓度BR处理可显着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高浓度BR处理可能抑制光合进程。适宜浓度BR处理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增加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含量。喷施BR处理可降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病毒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BR配施外源钙处理可增加叶量,提高光合作用,增加Pro、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植株抗病性,从而提高产量。由此表明,0.5 mg/L BR处理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可应用于促进大棚秋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及防治TY病毒病。2.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变化、坐果及产量的影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高浓度BR处理对番茄前期株高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BR处理使株高增加。高浓度BR处理使番茄叶片MDA含量显着增高,可溶性糖含量降低;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减缓叶片MDA含量增加并降低相对电导率,同时增加番茄叶片的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番茄的叶绿素含量。高浓度或低浓度的BR处理会抑制番茄坐果,降低番茄第1花序的产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促进果实膨大,提高番茄产量。BR配施外源钙处理后番茄叶片数显着增加,可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面积、加快光合进程,进而促进果实膨大、显着提高果实产量。3.BR及配施外源钙对温室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喷施BR可促进番茄幼苗生长,增加生物量积累及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且各指标随BR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以0.1 mg/L BR处理效果最明显。喷施BR处理可降低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但低浓度BR与CK1相比达到显着差异水平。此外,BR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增长虽无明显作用,但其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积累及根系发育水平高于BR或0.2%氯化钙(0.2%CaCl2)单一处理。
王祯仪[2](2020)在《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荒漠化是全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植被建设是遏制土地荒漠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可用水资源短缺是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的限制性因子。为了提高荒漠地区植被建设的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并解决沙区植被建设和可用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影响植株内源激素,增加灌丛根茎比,减弱植被蒸腾损失,促进地上部分的保水力,实现人工调控荒漠灌丛构型,改变植物空间形态,从根本上提高植物对水分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沙区植被盖度和防风固沙效果。针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药液浓度、施药频次及作用时间展开全面研究,通过测定大白刺的形态、生理生化、营养物质、根系及残留等指标,培育出矮壮、分蘖多、根系发达的植株,并筛选出改善大白刺构型的最佳施用方法,这不仅为降低施用量和提高药剂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抗逆苗木的定向培育提供技术支撑。为了继续探明人工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固沙机制和抗风蚀效应,基于室内风洞模拟,对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大白刺的防风固沙效果展开研究,为干旱区风沙危害防治和防风固沙林设计提供参考,并为人工调控大白刺理想构型标准参数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以下为主要研究结论:(1)该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够降低植株的株高、冠长、叶长、叶宽、地上鲜重及干重,而且能促进基径、冠幅、叶片数、叶厚、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分支强度、根尖数、根鲜重及干重。但是高施药频次(4次)会使促进作用减弱。低于0.1mm径级的根系对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最强烈。交叉数的变化幅度较分叉数相对平缓。通过利用隶属函数法和TOPSIS法对不同施药频次间植物生长状况的综合评判结果中得知,当施药频次为一次或两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施药;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施用较低浓度300mg/L施药。(2)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生理生化特性具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会减弱其促进作用,且各试验小区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除了试验一区蒸腾速率外)。当施药频次仅为1次时,蒸腾速率的最佳施药浓度为900mg/L,但是其它生理生化指标的处理浓度都不宜超过750mg/L。7月和8月的植物光合特性指标均高于9月,且8月的光合特性指标均达到峰值。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当施药频次为1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当施药频次为2次或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3)除试验四区外,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它试验小区内的植物全氮、全磷及全钾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施药频次间的养分回收效率表明,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各养分回收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施药浓度的上升,养分回收效率会出现一定的负值,且高施药频次(4次)会降低植物养分的回收效率,同时各试验小区对照组的养分回收效率均为负值。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植物养分而言,当施药频次为1次或2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浓度处理;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较高浓度750mg/L处理;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处理。(4)植物中的残留浓度(量)远高于土壤,且施药浓度与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呈正比关系,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越高。随着施用时间的增加,各试验小区内土壤和植物中残留浓度逐渐下降,且原始附着量与施药浓度呈正比,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始残留浓度(原始附着量)就越高。高施药频次和高浓度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完全降解的时间会滞后。由此证明该上述施用方法(高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可行性和安全性。(5)纺锤形大白刺对风速的减弱效果最佳,且行距越大其效果越稳定,而半球形和扫帚形的作用效果相差不多。大白刺对风速的有效减弱高度在0.2cm~14cm内,且对风速的有效减弱距离主要集中在第一排前侧0.5H至最后一排后侧-0.5H处。不同大白刺构型对风速的减弱强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风速和行距对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影响较小。不同集沙仪高度下各大白刺构型的粒级百分含量主要集中在粒径为500μm~250μm范围内的中砂,其次是250μm~100μm粒径范围内的细砂,黏粒含量最少。各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随着风速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不同风速下17.5cm ×17.5cm行距内纺锤形大白刺和17.5cm × 26.25cm行距内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最好。8m/s风速下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优于纺锤形和半球形;而12m/s和16m/s风速下17.5cm×35cm行距内不同大白刺构型间阻沙效果差异较小。
张丽霞[3](2020)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是根据植物激素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原理,经人工提取、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现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生产中,它在促进中药材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中药材不同于一般作物,决定PGR能否在中药材中推广使用的重要前提是评价其对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无负面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壮根灵”类PGR或含PGR的农肥在中药材生产中的盲目使用,导致一些中药材的质量明显下降,同时造成对中药材和栽培环境的双重残留危害,给人类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基于此,本研究在开展道地药材PGR应用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药材中多种PGR残留联合检测技术,并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进行了 PGR残留检测分析;筛选生产中PGR使用最普遍的大宗道地药材麦冬和三七,开展了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和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两种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为PGR在中药材中的科学使用、中药材中PGR限量标准的制订、中药材使用PGR的风险评估和监管,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限制使用PGR的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摸清了 9种道地药材PGR的应用现状。调查发现,根茎类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PGR或含PGR的农肥。通过对四川、云南、山西、甘肃、河南、宁夏、广西等7个道地产区包括12个县市9种道地药材的实地调查,发现麦冬、三七、当归、党参、地黄、黄芪等根茎类药材中普遍使用PGR,如麦冬栽培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达15年以上,三七栽培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也达15年之久等。特别是“壮根灵”一类的PGR或含PGR的农肥在根茎类药材中应用更是广泛。“壮根灵”类药剂在生产中多以农肥形式登记,基本不标示有效成分。显着的增产效果使该类药剂备受种植户青睐,但“以肥代药”的不规范问题又给种植户带来潜在风险,使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PGR或含PGR农肥的盲目使用已导致原本道地药材的质量含义失去了意义。2.建立了基于HPLC-MS/MS法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的多残留联合检测技术。通过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的检测,发现中药材中PGR残留普遍。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高通量的可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和12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简化的一步萃取法和稀释预处理,基于HPLC-MS/MS法进行测定。将其应用到从全国11个中药材市场和5个道地产区收集的34种480批次中药材样品中的PGR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材中均检测出多种PGR,尤其是麦冬、三七、党参、当归、地黄、白术、川芎、西洋参等根茎类药材检出PGR种类较多(7~10种)。480批次中药材中共检出14种PGR,其中5-硝基愈创木酚钠(73.75%)、4-硝基苯酚钠(53.12%)、矮壮素(40%)和烯效唑(39.58%)等PGR检出率较高。麦冬药材中检出PGR种类最多,达10种,其中多效唑的检出率为100%,且大部分样品中残留量较高。此外,对中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的14种农用化学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登记为农肥的样品中均检出多种PGR。以上结果表明,中药材生产中普遍应用PGR。3.首次发现使用芸苔素内酯会改变三七药材中多种皂苷成分如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Rd、Re、Rg1含量的比值。三七栽培过程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以促进三七提苗快速生长。通过研究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发现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植株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有效成分调控方面,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皂苷R1含量的积累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对其它4种皂苷成分影响不显着。中药的功效是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喷施芸苔素内酯后三七多种有效成分含量比值发生了变化,这对三七的质量和药效是否会产生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在三七生产中喷施芸苔素内酯的科学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4.首次发现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会发生显着变化。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等麦冬皂苷的含量。麦冬栽培过程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以促进麦冬药材增产。系统研究评价了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中4种麦冬皂苷、5种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及麦冬黄烷酮C的含量,特别是对麦冬皂苷D影响最大,其含量降低50.92%~79.09%。进一步采用UPLC-ESI/Q-TOF-MS/MS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麦冬样品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有8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17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降低,包括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和麦冬皂苷C等多种麦冬皂苷,进一步证实了使用多效唑会影响麦冬皂苷含量积累。多效唑残留分析结果表明,麦冬样本、土壤样本和水样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多效唑残留,且部分麦冬药材中的残留超过了GB2763-2019规定的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2倍以上。综上,多效唑对麦冬药材有效成分的负调控可能影响药效,且多效唑残留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建议麦冬生产中限用多效唑。
王溪[4](2019)在《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菜心上的应用研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针对某企业生产最新研制的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以菜心为试材,在广州地区春夏之交时期进行温室栽培,在抽薹前期喷施不同浓度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采收后测量产量及各种品质指标,对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菜心的作用效应做初步评估,为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上的科学使用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确实可以提高菜心品质。
任幸[5](2019)在《优先控制潜在高环境风险农药及助剂的筛选》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因农药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在农药管理措施上主要通过农药登记后再评价对危害较大的农药进行限制或禁止,并且我国还尚未发布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已有的一些科研方法也只是针对农药有效成分进行筛选排序,没有考虑到农药本质上是包括农药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筛选方法单一,主观性或客观性较强。本研究为掌握农药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的潜在环境风险,以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基于我国已取得登记的化学农药和拟限制使用的农药助剂,采用了数据库检索法建立了包含475种农药有效成分和75种农药助剂的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初筛名单;采用了文献调研法、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检索法和计算毒理模型预测法,收集整理到550种物质17项指标共计9350条数据。分析了国外优先管控化学物质筛选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情况,建立了一套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筛选方法,该筛选方法体系采用分级筛选模式,第一级通过“直通车”法将我国已采取管控措施的农药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直接纳入到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候选名单,第二级采用标量法中的综合评分法和向量法中的Copeland法进行组合筛选优先控制农药有效成分,采用标量法中的SVHC法和向量法中的Copeland法进行组合筛选优先控制农药助剂,通过组合评价方法筛选出潜在环境风险较高的物质纳入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候选名单,第三级对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候选名单中物质进行可控性、可操作性等可行性分析,建立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本套筛选技术方法避免了使用单一筛选方法的片面性。应用此筛选方法,建立了包含15种物质的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提出将毒死蜱、克百威、乐果、甲草胺、百菌清、氯氰菊酯、氟乐灵、敌草隆8种农药有效成分和四氯乙烯、氯苯、三氯乙烯、苯胺、二氯甲烷、二甲苯、苯7种农药助剂纳入优先管控范围,通过与国外有毒有害物质管控名录对比,验证了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组合评价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期为我国农田面源精细化环境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胡家萌[6](2019)在《3种农药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残留与消解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叶菜类蔬菜在我国广泛种植,它生长周期短,病虫害发生普遍,通常用化学防治进行处理,但农药的不合理、不科学使用很容易造成残留超标,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吡虫啉、苯醚甲环唑和百菌清是蔬菜病虫害防治常用的几种农药,系统地进行这三种农药在不同类型叶菜类蔬菜上、在不同施药次数下、在同种蔬菜不同部上、以及不同种植环境下农药残留与消解规律研究。为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提供依据,以有效规避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主要结果如下:建立了吡虫啉、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在叶菜类蔬菜上的残留检测方法,采用了 Qu ECh ERS的前处理方法,使用乙腈提取,并根据叶菜类的杂质特点加入PSA;百菌清采用气相色谱色谱仪检测,苯醚甲环唑和百菌清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仪同时进行检测。各方法所建立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大于0.99,线性良好,精密度良好,平均回收率均在80%~120%之间,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相关标准。吡虫啉在3种叶菜类蔬菜上的初始沉积量生菜>小青菜>甘蓝,半衰期生菜<小青菜<甘蓝,安全间隔期7 d后在小青菜、生菜和甘蓝中上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9 mg/kg、0.04 mg/kg和0.06 mg/kg。苯醚甲环唑在3种叶菜类蔬菜上的初始沉积量生菜>小青菜>甘蓝,半衰期分别为小青菜<生菜<甘蓝,在推荐的安全间隔期7d后小青菜、生菜和甘蓝中上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75 mg/kg、0.82 mg/kg和0.18 mg/kg。百菌清在3种叶菜类蔬菜上的初始沉积量生菜>小青菜>甘蓝,半衰期小青菜<生菜<甘蓝,安全间隔期7 d后在小青菜、生菜和甘蓝中上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20.08 mg/kg、33.64 mg/kg和3.32 mg/kg。3种农药都在小青菜和生菜上残留量大,消解较快,在甘蓝上残留量小,消解较慢。秋季按最高推荐剂量施药,按推荐的安全间隔期采收,吡虫啉和苯醚甲环唑不会造成残留超标,而百菌清残留严重,秋季施药时应严格控制百菌清的用药量或者适当延长它的安全间隔期,以免造成叶菜类蔬菜上农药的污染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3种农药的施药次数对其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残留有较大影响。第二次施药后吡虫啉、苯醚甲环唑和百菌清在3种叶菜类蔬菜上积累量基本上都有所增长,第三次施药后苯醚甲环唑和百菌清在3种叶菜类蔬菜上积累量又有所变大,吡虫啉和苯醚甲环唑残留量都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很小。多次施药后吡虫啉和苯酸甲环唑在推荐的安全间隔期7 d后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在蔬菜上有关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百菌清消解速度慢,到第二次施药时第一次施药的百菌清残留量还很高,两次施药累计的初始沉积量就比较高,第三次施药时累计的初始沉积量比二次施药的沉积量还要高,因此百菌清在多次施药后,因适当延它的安全间隔期。3种农药在甘蓝不同部位上的残留量差异较大。都是甘蓝外叶>甘蓝球外部>甘蓝球内部。吡虫啉和苯醚甲环唑在甘蓝球内部残留量极低,初始沉积量<0.05 mg/kg,百菌清施药后在甘蓝球内部未检出。甘蓝外叶上的3种农药残留量都明显高于甘蓝球外部,甘蓝外叶上3种农药的初始残留量是甘蓝球外部的2~6倍。保护地和露地这两种种植环境条件下,百菌清和苯醚甲环唑在保护地小青菜和生菜上的初始沉积量均大于露地。保护地上的百菌清和苯醚甲环唑消解速率也都比露地慢,百菌清在保护地中小青菜和生菜的半衰期分别为2.83 d和2.94 d,相应的在露地下的半衰期分别为2.41 d和2.44 d;苯醚甲环唑在保护地上小青菜和生菜的半衰期分别为2.02 d和2.18 d,而对应的在露地下的半衰期为1.76 d和1.91 d。苯醚甲环唑在露地和保护地上的两种蔬菜上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来施药在推荐的安全间隔期7 d后采收均是安全的。而到推荐的安全间隔期时保护地百菌清残留量是露地的2~3倍,秋季按推荐剂量施药时,百菌清在露地条件下推荐的安全间隔期可能不太适合保护地蔬菜的实际生产,需要适当的延长保护地上叶菜类蔬菜的安全间隔期,从而避免产生安全问题。
白霜[7](2019)在《40%赤霉酸·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可溶粒剂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赤霉酸(gibberellic acid,GA)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14-hydroxylated brassinosteroid)均为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随着农药复配制剂的大量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制剂的研制成为农药新制剂研究的热点之一。14-羟基芸苔素甾醇是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天然绿色芸苔素提取物,具有天然芸苔素的低量、高效等特点。本文利用14-羟基芸苔素甾醇与赤霉酸进行了复配增效比例的筛选,40%赤霉酸·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可溶粒剂配方的筛选和优化,以及后续田间应用效果的研究,为该制剂的后续登记及应用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赤霉酸与14-羟基芸苔素甾醇增效比例筛选通过筛选试验验证,当14-羟基芸苔素甾醇和赤霉酸按0.002:39.998比例复配时,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可有效提高柑橘坐果率和亩产量,可作为两者混配的最佳配比进一步加工研究。(2)40%赤霉酸·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可溶粒剂的研制通过配方筛选及优化,确定制剂最优配方为:14-羟基芸苔素甾醇0.002%,赤霉酸39.998%,磷酸二氢钾5%,柠檬酸钠15%,麦芽糊精6%,R103 2%,F 6%,以无水硫酸钠补足100%。该配方具有入水完全溶解,崩解时间短,挤压造粒工艺成粒率较高的特点。同时,建立了40%赤霉酸·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可溶粒剂的各项理化指标的检测方法,编写规范并初步制定该产品的质量标准。(3)40%赤霉酸·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可溶粒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赤霉酸·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可溶粒剂可有效提高柑橘树的坐果率,并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且比目前已产品化的赤霉酸和芸苔素类单剂产品效果好,建议在生产实践推广中按10000-12000倍剂量使用。通过田间试验期间的观察和对采后果实品质的调查,该制剂对柑橘安全,不造成果实品质下降。值得在柑橘生产中进行推广。
任南南[8](2019)在《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黄瓜单性结实形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植范围最广、生产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露地阴雨天或设施低温、弱光和无/少虫媒条件常常导致弱单性结实黄瓜品种授粉受精不良,结实率低。而具有强单性结实能力的品种则可以在不良环境下成功座果,获得较好的产量、质量和效益。生产上,也常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CPPU、NAA、GA4+7等进行处理以提高黄瓜结实率,但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黄瓜结实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论文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1)分析外源CPPU、NAA、GA4+7对弱单性结实品系’ZK’的果实外观形态和营养品质的变化;(2)分析CPPU、NAA、GA4+7诱导结实果实与非单性结实果实,弱单性结实品系单性结实品系’ZK’与强单性结实品系’DDX’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3)分析上述各处理不同发育阶段果实中调控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获得调控果实单性结实形成的关键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强单性结实黄瓜品系’DDX’不经授粉受精处理也可以座果,而弱单性结实黄瓜品系’ZK’未经授粉受精则几乎全部’化瓜’(子房停止膨大、萎蔫)。弱单性结实黄瓜品系’ZK’经过100 mg/L 的CPPU、NAA、GA4+7诱导后单性结实率均显着提高且诱导结实的果实长度、横茎和重量均高于授粉果实。花后0-2d是果实能否形成单性结实果的重要阶段。(2)与授粉果实相比,CPPU、NAA、GA4+7处理提高了果实硬度,其中CPPU处理与授粉处理果实硬度差异显着。CPPU、NAA、GA4+7处理对果实内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总黄酮和酚酸含量的影响均不显着。上述结果表明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单性结实的同时不会导致果实营养品质下降。(3)与未授粉果实相比,在花后Od、1d、2d,CPPU处理提高了果实内IAA和GA4的含量。NAA处理提高了果实内GA4的含量,降低了果实内ABA的含量。GA4+7处理提高了果实内IAA和GA4含量;授粉果实内的IAA和GA4含量也显着提高。强单性结实黄瓜品系DDX子房本身含有较高浓度的CTK(tZ、DZ、iP)、GA4,能刺激细胞分裂和伸长。在开花后,DDX果实内CTK(主要是tZ)、GA4含量增加并因此诱导了黄瓜单性结实。弱单性结实品系ZK子房中的CTK和GA含量均较低,而ABA水平较高,导致其结实能力较低。上述结果表明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和授粉主要通过诱导果实内IAA和GA含量的提高而促进黄瓜结实,而天然强单性结实品系DDX与弱单性结实品系ZK结实性差异主要是由于果实内较高水平的CTK和GA,及较低水平的ABA决定的。(4)细胞分裂素合成代谢和信号转导、生长素信号转导和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在单性结实果实和非单性结实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表明,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基因CYP735A2和LOG2、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CsRR8/9b、CsRR8/9e、CsRR16/17,生长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AUX22和AUX28在单性结实果实中表达量显着高于非单性结实果实;而赤霉素合成基因GA20ox在单性结实果实和非单性结实果实中无显着差异。
吴琼[9](2019)在《苯肽胺酸对辣椒生长发育及抗逆性的影响》文中提出苯肽胺酸(N-phenyl-phthalamic acid)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苹果、樱桃等果树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辣椒、豇豆等作物的生长也表现出一定的促进和诱抗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基于前期的研究基础,以辣椒为供试植物,芸苔素内酯为对照药剂,测定了苯肽胺酸3个不同剂量(133.3、200.0和266.7 mg·L-1)处理对辣椒植株生长发育、内源激素及幼苗抗低温和抗干旱的影响,从生理生化角度明确其对作物的生物学效应,以期为其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其主要结果如下:(1)苯肽胺酸可促进辣椒植株生长发育。田间试验表明,苯肽胺酸各剂量处理组辣椒植株均生长良好,在测定期(第二次药后7 d、14 d和21 d),133.3 mg·L-1苯肽胺酸处理组辣椒株高相对生长速率较空白对照提高了16.67-66.67%;200.0 mg·L-1苯肽胺酸处理组辣椒茎粗净增长量和开花数较空白对照分别显着提高了74.83%-179.50%和258.97%-481.92%;在测定期,133.3 mg·L-1苯肽胺酸处理可显着提高辣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了11.18%-23.39%和29.19%-60.78%。芸苔素内酯也具有类似效应,除了对辣椒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影响明显外,其余调控作用均弱于苯肽胺酸处理。(2)苯肽胺酸可影响辣椒叶片的内源激素含量和比例变化。在蕾期、花期和果期,各处理组中,133.3 mg·L-1剂量的苯肽胺酸处理可显着提高植株体内的生长素(IAA)和降低脱落酸(ABA)含量,分别较空白对照上升了15.42%-26.03%和降低了22.25%-26.70%;266.7 mg·L-1剂量的苯肽胺酸处理能显着提高植株体内玉米素(ZR)含量,较空白对照升高了23.41%-253.10%;各苯肽胺酸处理对赤霉素(GA3)含量均无明显影响;133.3 mg·L-1苯肽胺酸处理的辣椒的IAA/ABA、ZR/ABA、GA3/ABA比值在各测定期均显着升高,而IAA/ZR比值在果期上升。芸苔素内酯处理对内源激素含量和比例的影响与苯肽胺酸处理存在较大差异。(3)苯肽胺酸可增加辣椒产量及改善果实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处理组中,133.3 mg·L-1苯肽胺酸处理的增产效果最明显,比空白对照增产了37.91%,且辣椒单果重、干物质含量和果形指数较空白对照分别显着地增加了14.75%、26.09%和25.38%;各苯肽胺酸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辣椒果实的营养风味品质,包括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辣椒素等营养风味物质含量的增加。芸苔素内酯在改善品质效应上要差于苯肽胺酸处理,但对增产效应表现一致,较空白对照增加了38.01%。(4)苯肽胺酸可诱导辣椒幼苗抗低温胁迫。133.3 mg·L-1苯肽胺酸叶面处理辣椒幼苗一次,2 d后给予其中度低温胁迫:12.5℃(16 h L)/7.5℃(8 h D),其生长较为良好,株高、茎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较空白对照分别显着地增加了7.79%、7.52%、16.46%和11.41%;辣椒幼苗的光合作用得到提高,在测定期,其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和叶绿素含量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了31.95%-44.74%、8.48%-71.10%和17.59%-76.61%,而气孔限制值减少了13.12%-37.01%;相比于空白对照,辣椒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活性均明显提高,尤其是SOD活性升高了21.04%-38.66%;辣椒幼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也明显增加高,均较空白对照分别升高了9.31%-65.92%、11.35%-20.89%和41.24%-83.08%。另外,在轻度:15℃(16 h L)/10℃(8 h D)和重度:10℃(16 h L)/5℃(8 h D)低温胁迫下,133.3 mg·L-1苯肽胺酸在胁迫前处理一次,对辣椒幼苗也具有类似的影响。芸苔素内酯在胁迫前处理一次对辣椒幼苗抗低温作用与苯肽胺酸处理相似,但也存在一定差异。(5)苯肽胺酸可诱导辣椒幼苗抗干旱胁迫。133.3 mg·L-1苯肽胺酸叶面处理辣椒幼苗两次(每次间隔2d),2 d后给予其轻度干旱胁迫(50%-6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其生长较为良好:株高、根冠比及壮苗指数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了3.45%、20.21%和23.20%,但对茎粗影响不明显;辣椒幼苗的光合作用得到提高,在测定期,其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和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8.65%-61.04%、20.61%-33.63%和13.30%-39.20%,而气孔限制值减少了12.53%-17.66%;相比于空白对照,辣椒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活性均明显提高,尤其是POD活性升高了28.64%-65.78%;辣椒幼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也明显提高,较空白对照分别升高了21.57%-50.22%、33.46%-58.74%和44.61%-72.92%。另外,在中度(40%-5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和重度(30%-4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干旱胁迫下,133.3 mg·L-1苯肽胺酸在胁迫前处理两次,对辣椒幼苗也具有类似的影响。芸苔素内酯胁迫前处理一次对辣椒幼苗抗干旱作用强于苯肽胺酸处理。综上所述,苯肽胺酸对辣椒的生长发育及抗逆性均具有明显的促进和诱导作用。苯肽胺酸主要通过对辣椒内源激素的调控来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如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等;通过诱导激活辣椒幼苗的抗氧化和渗透调节系统,以抵抗低温和干旱对辣椒生长的胁迫。作为一种高效、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苯肽胺酸在生产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瑞仙[10](2019)在《蔬菜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巯基功能化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hydrosulphonyl-modified polyacrylonitrile nanofibers,SH-PAN NFsM)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蔬菜中氯吡脲(CPPU)、噻苯隆(TDZ)、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4种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残留的检测新方法。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巯基功能化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polyacrylonitrile nanofibers,PAN NFsM),并以此为基底材料进行氨基(-NH2)、羧基(-COOH)、巯基(-SH)功能化修饰。通过比较功能化前后4种类型NFsM对目标物质的吸附率,选择SH-PAN NFsM为最佳吸附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SH-PAN NFsM的制备参数进行优化,以吸附率为指标,考察半胱胺盐酸盐的添加量和反应时间,得出当加入2.0 g半胱胺盐酸盐,与PAN NFsM在80℃的水浴中反应5h时SH-PAN NFsM可达到最佳吸附效果。通过电子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纤维直径,由修饰前的231.3 nm增加至修饰后的283.2nm;比表面积结果显示,修饰后NFsM由于直径变大,比表面积(11.674 m2/g)相较修饰前(12.818 m2/g)出现下降;膜表面元素分析结果显示,SH-PAN NFsM中新出现了S元素,含量为4.72%,计算得巯基修饰量为1.475 mmol/g;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SH-PAN NFsM在3700cm-13100cm-1处和1650cm-1处新出现了仲酰胺的特征谱带,并在2750cm-1处出现了巯基的特征伸缩振动峰。考察巯基修饰前后NFsM对4种PGRs的吸附率,SH-PAN NFsM对目标物的吸附率显着增高,综合以上结果,提示巯基成功修饰在PAN NFsM表面。二、检测蔬菜中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新方法的建立与评价本章建立了基于SH-PAN NFsM的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为核心的样品预处理方法,结合UPLC-MS/MS,对黄瓜、绿豆芽和黄豆芽中4种常用PGRs进行检测的新方法。通过在空白样品加标计算提取率和回收率,对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有机溶剂提取体积、样品质量、上样溶液、吸附剂的用量、洗脱剂的种类与体积等重要参数进行优化,并考察NFsM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使用1 mL的1%乙酸乙腈对1.5 g样品进行提取,涡旋离心取上清后,取出200μL,加水稀释到3 mL,作为上样溶液;取5 mg SH-PAN NFsM作为吸附剂,经过活化(2 mL 1%乙酸甲醇和3 mL超纯水)后,上样溶液以0.3mL/min流速通过SH-PAN NFsM,200μL的20%乙酸甲醇洗脱吸附在SH-PAN NFsM上的目标物,收集洗脱液,直接进行UPLC-MS/MS检测。此外,吸附剂SH-PAN NFsM可重复使用6次,经过这一系列的前处理操作,可对4种PGRs达到90%以上的回收率。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显示CPPU、TDZ、IBA和NAA在黄瓜、绿豆芽和黄豆芽中的检出限在0.22 ng/g之间,定量限在0.66 ng/g之间,检出限低于我国对这些PGRs所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 2763-2016),可满足实际检测需要。黄瓜和豆芽样品基质对4种PGRs检测存在抑制效应(-15%与-49%之间),为降低基质抑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采用工作曲线进行定量分析,该回归曲线可在0.6100 ng/g的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998以上;基于质控样品,对新方法进行准确度和精密度评价,结果显示4种PGRs的回收率可在88.94%106.42%之间,日内精密度在2.11%9.87%之间,日间精密度范围在6.22%11.92%之间,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重现性。将本文建立的新方法与文献方法和国家标准检测方法(GB/T 20770-2008、SN/T4586-2016、SN/T 2228-2008)相比,本方法在操作更加简便(样品使用量少、无需氮吹复溶)、有机试剂消耗量少(共耗3.2 mL)、绿色经济(吸附剂可重复使用6次)等优势下,可同时保证同等程度甚至更优的灵敏度和回收率;应用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市售的共30例黄瓜、绿豆芽、黄豆芽样品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4种PGRs在三类蔬菜中的检出率为40%,其中黄瓜中PGRs的检出率最高(60%),4种PGRs中CPPU和TDZ的检出率最高(均为33.3%),其次是IBA和NAA(均为6.67%),其中CPPU的残留浓度(7.27 ng/g)最高,其次为TDZ(2.37 ng/g),但其残留浓度均低于我国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 2763-2016)和欧盟标准(EU/EC No 62/2018)。
二、生长调节剂在蔬菜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长调节剂在蔬菜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棚秋番茄生产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1 大棚秋番茄生产概况 |
1.1.2 大棚秋番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3 大棚秋番茄研究现状 |
1.1.4 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研究现状 |
1.1.5 大棚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研究现状 |
1.1.6 大棚秋番茄根结线虫病研究现状 |
1.2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概况 |
1.2.2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3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研究现状 |
1.2.4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抗低温研究现状 |
1.3 油菜素内酯(BR)研究进展 |
1.3.1 BR的应用概况 |
1.3.2 BR的作用及机理 |
1.3.3 BR在蔬菜上的应用 |
1.4 外源钙研究进展 |
1.4.1 外源钙的应用概况 |
1.4.2 外源钙的作用及机理 |
1.4.3 外源钙在蔬菜上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病害与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的影响 |
2.2.2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3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病害的影响 |
2.2.4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坐果与产量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BR及配施外源钙能促进大棚秋番茄生长及产量 |
2.3.2 BR及配施外源钙能提高大棚秋番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 |
2.3.3 BR及配施外源钙能增强大棚秋番茄的抗性 |
2.3.4 BR及配施外源钙能缓解大棚秋番茄的病害 |
第三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与产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指标测定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
4.2.2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4.2.3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根系的影响 |
4.2.4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5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作用机理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方法 |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效果 |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
1.2.5 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植被特征 |
2.4 水文状况 |
2.5 地貌特征 |
2.6 土壤类型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测定方法 |
3.3.1 植物生长指标的测定 |
3.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
3.3.3 植物养分含量的测定 |
3.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测定 |
3.3.5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防风固沙效果的风洞模拟 |
3.3.6 土壤粒度参数的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
4.1 对植株枝系特征的影响 |
4.1.1 对植株地上部分形态的影响 |
4.1.2 对植株分枝特征的影响 |
4.2 对植株根系形态的影响 |
4.2.1 对植株部分根系指标的影响 |
4.2.2 对植株根系分支强度的影响 |
4.2.3 对植株根尖数的影响 |
4.3 对植株叶片特征的影响 |
4.4 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4.4.1 对植株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
4.4.2 对植株鲜干比的影响 |
4.4.3 对植株根冠比的影响 |
4.5 植物生长指标的综合评判 |
4.5.1 植物生长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
4.5.2 植物生长指标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4.5.3 植物生长指标TOPSIS法判读 |
4.6 小结 |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5.1 对植物光合指标的影响 |
5.1.1 同一时间内光合指标的变化趋势 |
5.1.2 不同时间内光合指标变化的趋势比较 |
5.1.3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多重比较 |
5.1.4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2 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5.2.1 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 |
5.2.2 植物应激性指标的变化趋势 |
5.2.3 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 |
5.2.4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多重比较 |
5.2.5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5.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综合评判 |
5.3.1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
5.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5.3.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TOPSIS法判读 |
5.3.4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
5.4 小结 |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
6.1 植物养分对不同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响应特征 |
6.1.1 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
6.1.2 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
6.1.3 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
6.2 不同施用时间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
6.2.1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
6.2.2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
6.2.3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
6.3 植物养分回收效率 |
6.4 植物养分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6.5 小结 |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7.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浓度 |
7.1.1 土壤中残留浓度分析 |
7.1.2 植物中残留浓度分析 |
7.2 不同时间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动态特征 |
7.2.1 土壤中残留动态特征 |
7.2.2 植物中残留动态特征 |
7.3 小结 |
8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防风固沙效果 |
8.1 大白刺构型对气流场的影响 |
8.1.1 半球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1.2 扫帚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1.3 纺锤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2 大白刺构型对过境风速的影响 |
8.3 大白刺构型的风速降低率 |
8.4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和集沙量 |
8.4.1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特征 |
8.4.2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分布 |
8.5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径组成 |
8.6 大白刺构型的分形维数特征 |
8.7 小结 |
9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
9.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衰老的延缓作用 |
9.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和吸附性 |
9.1.4 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佳施用方法与同类研究的对比 |
9.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沙旱生灌木构型的影响 |
9.1.6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水分利用的关系 |
9.1.7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环境适应性 |
9.1.8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工程治沙 |
9.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药材质量及安全性影响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标准和检测技术 |
1.5 展望 |
2 芸苔素内酯应用研究概况 |
2.1 芸苔素内酯概述 |
2.2 芸苔素内酯的应用 |
2.3 芸苔素内酯的安全性评价 |
2.4 展望 |
3 多效唑应用研究概况 |
3.1 多效唑概述 |
3.2 多效唑的应用 |
3.3 多效唑的安全性评价 |
3.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道地药材栽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调查 |
1 调查产地及药材品种 |
2 调查方法 |
2.1 药材种植地调查 |
2.2 农药销售店调查 |
2.3 相关人员调查 |
3 调查结果 |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调查 |
3.2 道地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常用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3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4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5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测定 |
2.3 皂苷含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 |
3.3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药材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第一节 多效唑的残留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4 样品测定 |
5 讨论 |
第二节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指标测定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多效唑对麦冬株高性状的影响 |
3.2 多效唑对麦冬块根性状的影响 |
3.3 多效唑对麦冬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节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皂苷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的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4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处理 |
2.5 代谢物定性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麦冬代谢图谱的建立 |
3.2 代谢组学数据评估 |
3.3 麦冬药材代谢物的鉴定 |
3.4 鉴定过程及裂解途径的推测 |
3.5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代谢物差异分析 |
4 讨论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表S1 道地药材栽培中PGR应用调查 |
表S2 480批中药材样品PGR和农药残留测定结果 |
表S3 中药材PGR残留分析方法学实验数据 |
表S4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样品中代谢物的峰面积 |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菜心上的应用研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4 指标测定 |
1.4.1 菜薹菜心采收标准 |
1.4.2 指标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菜心产量的影响 |
2.2 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菜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2.3 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菜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2.4 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菜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5 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菜薹可食用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2.6 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菜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7 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菜心糖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本研究结论 |
3.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前景 |
(5)优先控制潜在高环境风险农药及助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有毒有害污染物筛选技术研究进展 |
1.1 国内外有毒有害污染物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
1.1.1 现有筛选方法分析 |
1.1.2 国外筛选方法应用现状 |
1.1.3 国内筛选方法应用现状 |
1.2 农药类污染物的危害和管控情况 |
1.2.1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
1.2.2 我国农药及助剂污染和危害现状 |
1.2.3 国内外农药及助剂管控情况 |
1.3 本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农药及助剂的初步筛选 |
2.1 农药及助剂初步筛选的方法 |
2.1.1 农药及助剂种类的来源 |
2.1.2 农药及助剂筛选的原则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组合评价法的构建 |
3.1 组合评价法构建的方法 |
3.1.1 组合评价法筛选指标的选取 |
3.1.2 组合评价法的构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直通车”法的建立 |
3.2.2 组合评价法的建立 |
3.2.3 可行性分析方法的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组合评价法的验证 |
4.1 组合评价法验证的方法 |
4.1.1 应用组合评价法建立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 |
4.1.2 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的验证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直通车”法筛选的结果 |
4.2.2 综合评分法筛选的结果 |
4.2.3 SVHC法筛选的结果 |
4.2.4 Copeland法筛选的结果 |
4.2.5 建立的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候选名单 |
4.2.6 可行性分析的结果 |
4.2.7 建立的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 |
4.2.8 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验证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6)3种农药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残留与消解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叶菜类蔬菜的基本概述 |
2 叶菜类蔬菜上农药的使用及残留现状 |
2.1 农药残留的概念 |
2.2 我国农药残留现状 |
3 蔬菜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3.1 农药残留检测常用前处理方法 |
3.2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4 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影响因素 |
4.1 农药理化性质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
4.2 不同作物类型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
4.3 种植环境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
5 三种农药的简介及残留现状 |
5.1 吡虫啉的概况 |
5.2 苯醚甲环唑的概况 |
5.3 百菌清的概况 |
6 本文提出意义及研究内容 |
6.1 提出意义 |
6.2 研究内容 |
7 本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叶菜类蔬菜中3种农药的沉积与消解规律研究 |
1 引言 |
2 供试材料 |
2.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2.2 供试材料及试剂 |
2.3 试验仪器 |
3 试验方法 |
3.1 田间试验 |
3.2 消解动态试验 |
3.3 样品提取 |
3.4 样品净化 |
3.5 仪器检测条件 |
3.6 添加回收试验 |
3.7 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
3.8 计算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 方法灵敏度 |
4.3 准确性和精密度试验 |
4.4 3种农药在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消解动态 |
4.5 不同施药次数对叶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
4.6 农药在甘蓝不同部位上的残留规律 |
5 讨论 |
第三章 2种杀菌剂在保护地和露地叶菜类蔬菜上的残留与消解差异 |
1 引言 |
2 供试材料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3 试验方法 |
3.1 田间试验 |
3.2 取样与预处理 |
3.3 样品提取 |
3.4 样品净化 |
3.5 仪器检测条件 |
3.6 添加回收率试验 |
3.7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百菌清在保护地和露地叶菜类蔬菜上的残留与消解差异 |
4.2 苯醚甲环唑在保护地和露地叶菜类蔬菜上的残留与消解差异 |
5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40%赤霉酸·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可溶粒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芸苔素的研究概况 |
1.1.1 芸苔素的研究现状 |
1.1.2 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研究现状 |
1.2 赤霉素的研究概况 |
1.2.1 赤霉素的研究现状 |
1.2.2 赤霉酸的研究现状 |
1.3 农药制剂的应用现状与开发意义 |
1.4 植物调节剂复配制剂的应用概况 |
1.4.1 农药复配制剂的开发现状 |
1.4.2 植物调节剂复配制剂的开发意义 |
1.5 本文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赤霉酸与14-羟基芸苔素甾醇增效比例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药剂 |
2.1.2 实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调查与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赤霉酸与14-羟基芸苔素甾醇复配对柑橘座果率的影响 |
2.2.2 赤霉酸与14-羟基芸苔素甾醇复配对柑橘增产率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40%赤霉酸·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可溶粒剂的研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40%赤霉酸·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可溶粒剂配方组成的筛选 |
3.1.4 40%赤霉酸·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可溶粒剂的加工方法 |
3.1.5 40%赤霉酸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可溶粒剂配方筛选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pH调节剂的比例筛选结果 |
3.2.2 粘结剂的筛选结果 |
3.2.3 润湿剂的筛选结果 |
3.2.4 分散剂的筛选结果 |
3.2.5 填料的筛选结果 |
3.2.6 最优配方的确定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40%赤霉酸·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可溶粒剂性能指标的测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药剂及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14 -羟基芸苔素甾醇含量的测定 |
4.1.4 赤霉酸含量的测定 |
4.1.5 其他制剂指标的测定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14 -羟基芸苔素甾醇的含量测定 |
4.2.2 赤霉酸含量的测定结果 |
4.2.3 水分的测定结果 |
4.2.4 pH的测定结果 |
4.2.5 溶解程度和溶液稳定性的测定结果 |
4.2.6 崩解时间的测定结果 |
4.2.7 持久起泡性的测定结果 |
4.2.8 热贮稳定性的测定结果 |
4.2.9 制剂主要性能指标的测定结果小结 |
4.3 质量标准拟订 |
第五章 40%赤霉酸·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可溶粒剂的田间药效试验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药剂 |
5.1.2 供试作物品种 |
5.1.3 施药器械 |
5.1.4 试验条件 |
5.1.5 防治其他病虫害的操作记录 |
5.1.6 田间试验设计 |
5.2 数据分析与调查 |
5.2.1 安全性调查 |
5.2.2 田间调查时间和次数 |
5.2.3 坐果率及产量调查 |
5.2.4 果实商品性调查 |
5.3 结果分析 |
5.3.1 气象及土壤资料记录 |
5.3.2 安全性调查记录 |
5.3.3 坐果率和产量调查结果 |
5.3.4 果实商品性调查结果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黄瓜单性结实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单性结实 |
1.1.1 园艺植物单性结实 |
1.1.2 黄瓜单性结实研究进展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单性结实 |
1.2.1 细胞分裂素调控单性结实 |
1.2.2 生长素调控单性结实 |
1.2.3 赤霉素调控单性结实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CPPU、NAA、GA_(4+7)处理对黄瓜果实外观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CPPU、NAA、GA_(4+7)对黄瓜果实形态的影响 |
2.2.2 CPPU、NAA、GA_(4+7)诱导的黄瓜果实营养品质变化 |
2.3 讨论 |
第三章 CPPU、NAA、GA_(4+7)处理对黄瓜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授粉处理对'ZK'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2.2 不同单性结实能力黄瓜品系果实内源激素含量差异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赤霉素相关基因在单性结实果实中的表达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细胞分裂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
4.2.2 生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
4.2.3 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
4.2.4 不同单性结实能力黄瓜品系激素相关基因表达差异 |
4.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苯肽胺酸对辣椒生长发育及抗逆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及分类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
1.2.1 促生长发育效应 |
1.2.2 增产效应 |
1.2.3 改善果实品质效应 |
1.2.4 其他效应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提高作物抗逆性的作用 |
1.3.1 抗低温效应 |
1.3.2 抗干旱效应 |
1.3.3 其他抗性效应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辣椒上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5 苯肽胺酸的研究概况 |
1.6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苯肽胺酸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植株形态指标的测定方法 |
2.2.3 辣椒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方法 |
2.2.4 辣椒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5 辣椒果实品质的测定方法 |
2.2.6 辣椒产量的测定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2.4.2 苯肽胺酸对辣椒光合特性的影响 |
2.4.3 苯肽胺酸对辣椒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
2.4.4 苯肽胺酸对辣椒果实品质的影响 |
2.4.5 苯肽胺酸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抗低温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植株形态指标的测定方法 |
3.2.3 辣椒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方法 |
3.2.4 辣椒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抗低温能力初步评价结果 |
3.4.2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3.4.3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4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抗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抗干旱的影响 |
4.1 材料 |
4.1.1 供试材料 |
4.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植株形态指标的测定方法 |
4.2.3 辣椒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方法 |
4.2.4 辣椒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4.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抗干旱能力初步评价结果 |
4.4.2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4.4.3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4.4.4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抗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问题与讨论 |
5.1 苯肽胺酸能促进辣椒的生长发育 |
5.2 苯肽胺酸具有增产和改善果实品质功效 |
5.3 苯肽胺酸可诱导辣椒幼苗抗低温和抗干旱 |
5.4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抗低温胁迫的诱导效应优于干旱胁迫 |
5.5 苯肽胺酸提高辣椒幼苗抗逆性的主要作用方式为诱导作用 |
5.6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蔬菜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主要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巯基功能化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 |
2.3 材料制备方法 |
2.4 PGRs标准溶液的配制 |
2.5 SPE吸附剂材料的优选 |
2.6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条件 |
2.7 NFsM形貌表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四种NFsM对目标PGRs吸附率结果 |
3.2 SH-PAN NFsM制备的优化 |
3.3 SH-PAN NFsM的表征结果 |
3.4 功能化前后NFsM吸附效果比较 |
4 小结 |
第二章 检测蔬菜中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新方法建立与评价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际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4 溶液配制与质控样品制备 |
2.5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
2.6 UPLC-MS/MS检测条件 |
2.7 方法学的建立与评价 |
3 结果与讨论 |
3.1 UPLC-MS/MS流动相组合的优化 |
3.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3.3 吸附剂重复使用考察 |
3.4 方法学评价 |
3.5 实际样品检测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现状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 国内外使用植调剂现状 |
2 植调剂的危害及各国限量标准现状 |
3 植调剂样品前处理方法现状 |
4 植调剂检测方法现状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生长调节剂在蔬菜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D]. 王岩文.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D]. 王祯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D]. 张丽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菜心上的应用研究探讨[J]. 王溪. 农业科技通讯, 2019(12)
- [5]优先控制潜在高环境风险农药及助剂的筛选[D]. 任幸. 沈阳农业大学, 2019
- [6]3种农药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残留与消解规律研究[D]. 胡家萌.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40%赤霉酸·14-羟基芸苔素甾醇可溶粒剂的研制[D]. 白霜.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8]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黄瓜单性结实形成研究[D]. 任南南. 扬州大学, 2019(02)
- [9]苯肽胺酸对辣椒生长发育及抗逆性的影响[D]. 吴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10]蔬菜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新方法研究[D]. 李瑞仙. 东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