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嘴鸥繁殖地——一个重要的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史洪斌[1](2021)在《用文化的力量保护黑嘴鸥》文中指出日前,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噢啦环保公益平台开展2021年第一期全国绿色公益回收活动(2021年7月—2022年2月)。开启“以废代捐”,助力黑嘴鸥和伊犁鼠兔的保护,让闲置资源焕发新生。黑嘴鸥,这美丽的精灵,又一次飞进广大民众的视野。在盘锦,黑嘴鸥是和丹顶鹤、中华绒螯蟹、?
韩露露[2](2021)在《陕西省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景观空间营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各界对朱鹮保护力度增大,洋县朱鹮数量最新统计已达到4000多只。朱鹮主要活动范围由人口密度小的洋县高海拔区域转为人群活动较多河流平坝处。由于乡村人地作用机制、开发建设等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加剧,致使人类与朱鹮和谐关系趋于不稳定。对人类与朱鹮在洋县乡村景观空间上矛盾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人类与朱鹮共生的空间关系,并从风景园林学科出发提出了人鸟共生景观空间的“营造”方法。本文主要的内容如下:1.在前人对朱鹮栖息地和主要行为习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朱鹮栖息地洋县范围的现状进行分析,识别出人类主要行为活动与朱鹮栖息地重叠范围,及重叠范围的主要生境类型。建立人鸟共生的适宜性评价体系并对朱鹮的三大行为活动(夜栖、繁殖和觅食)的栖息地空间进行适宜性评价。通过人类活动空间与朱鹮活动空间类型的比对确定人类与朱鹮典型的林地、农田和村庄三大共生空间,对识别出的典型生境空间进一步实地调研和人鸟矛盾点梳理分析。2.构建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的景观空间营造方法体系,先提取朱鹮高适宜性的人鸟共生栖息地大、中、小尺度景观格局的平面模式,运用风景园林学科的方法和视角进行景观格局的图解,对典型空间的林地、农田和村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提取出洋县人鸟共生的朱鹮栖息地林地、农田和村庄空间的多尺度最优平面模式,空间格局和设计方法。3.将这一套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景观空间营造方法体系运用到实践应用,对适宜性评价较高现状没有朱鹮活动的人鸟共生的潜在栖息地进行营造。本研究的创新点: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探究和调节朱鹮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满足洋县朱鹮种群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需求,适应其栖息地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确定洋县人类与朱鹮在林地、农田和村庄的共生景观空间产生的矛盾及具体问题,建立人鸟共生的洋县栖息地空间适宜性评价体系,并针对性做出朱鹮三大类活动的共生适宜性评价。划分了不同尺度下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的景观空间生境体系下的研究重点并提出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空间生境营造方法。
吕超凡[3](2021)在《黄河三角洲湿地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黑嘴鸥(Larus saundersi)是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鸥科Laridae鸥属Larus中型水鸟,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黄河三角洲是国内重要黑嘴鸥繁殖地之一,预测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适生区分布将为黑嘴鸥种群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定向恢复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针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选取黑嘴鸥为指示物种,以3S技术为主要技术平台,利用野外调查以及文献资料构建黑嘴鸥种群分布数据库,分析黑嘴鸥种群数量和生境选择动态变化规律,结合生态位模型,明确影响黑嘴鸥种群分布的生态因子,并预测目前和未来气候变化下黑嘴鸥适生区分布范围。本研究提出了以黑嘴鸥种群保护为导向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策略,为物种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嘴鸥种群数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整合1998-2014年黑嘴鸥历史调查数据和2015-2020年六年间实地调查的数据发现,黑嘴鸥种群数量在1998-2020年的23年间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7年达到峰值,之后开始逐年下降。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集中分布在4-8月之间,其中迁入期2-3月,繁殖初期4-5月底,育雏期6-7月,迁徙期7月底之后,迁徙期种群数量最多,不同的气候和季节条件对黑嘴鸥的种群数量影响显着繁殖期最少。迁入期黑嘴鸥更偏好下午活动,其余时期为了获取足够量的食物,它们更偏好上午活动,数量是下午的2.44倍。2.黑嘴鸥生境偏好规律黑嘴鸥偏好的生境大多面积大、底栖动物资源丰富,为黑嘴鸥提供觅食和隐蔽场所。2015-2020年六年间,记录到13种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中均有黑嘴鸥分布,出现频次最高的生境为光滩,互花米草、农田、城镇建设用地、工矿区等6种生境未有黑嘴鸥出现记录。除育雏期出现频次最高的生境为库塘湿地外,其余三个时期出现频次最高的生境均为光滩。就生境选择日变化而言,黑嘴鸥上午偏好在库塘湿地、光滩、盐沼湿地和芦苇沼泽等生境中活动,而下午主要分布在光滩中。光滩大多为泥质滩涂,黑嘴鸥主要在泥质滩涂觅食,泥质滩涂每日涨潮会被海水淹没,退潮后,滩涂上会残留大量鱼虾、沙蚕、螺类、贝类等水生生物,为黑嘴鸥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3.黑嘴鸥生境适宜性评价本研究采用AUC评价指标,基于MAXENT、GBM、GLM、RF、FDA、SVM、Domain和Bioclim等生态位模型,以食物、水源、隐蔽性等23种因子在空间尺度上对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MAXENT预测结果AUC值为0.954,对黑嘴鸥的分布区预测最为准确。贡献率较大的因子为距柽柳-翅碱蓬滩涂距离、距库塘湿地距离、距城镇建设用地距离、土壤湿度、距水田距离和距工矿区距离六个因子,贡献率依次为37.5%、21.3%、15.1%、8%、5.3%、3%。预测结果为高适生区的面积为654.75km2;中适生区面积为552.9 km2;低适生区的面积为192 km2,总适宜性生境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24.05%;不适宜生境面积为4420.35 km2。4.未来气候对黑嘴鸥适生区分布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1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个时期三种情景下的19个气候因子进行未来生境适宜性模拟,在RCP2.6(温室气体排放低浓度)、RCP4.5(温室气体排放中浓度)和RCP8.5(温室气体排放高浓度)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2050s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的高适生区面积减小,不同程度地转变为中适生区或低适生区,表现出适生能力下降;到2070s,总适生区明显增加,低适生区缩减,中适生区持续增加。在未来气候情境下,小面积适应生境斑块逐渐消失,大面积适应生境斑块向中心缩减,中适生区的适宜生境在气候变化下所受影响较大。横向对比分别基于年平均气温(Bio1)、昼夜温差月均差(Bio2)、等温性(Bio3)、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年降水量(Bio12)和最湿月降水量(Bio13)六种单因子的模拟结果,基于最湿月降水量(Bio13)的预测分布于六个因子联合预测的分布结果最为接近,进一步证明最湿月降水量(Bio13)对黑嘴鸥预测分布器“框架”作用,而其余气候因子对于预测分布起“修饰”作用。5.黑嘴鸥种群栖息地恢复策略黄河三角洲黑嘴鸥种群主要偏好光滩、库塘湿地和盐沼湿地等生境类型,其中筑巢主要在柽柳-翅碱蓬滩涂,觅食主要在光滩和库塘湿地,休闲主要在盐沼湿地。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黑嘴鸥种群,应适当扩大光滩和库塘湿地的面积,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农田等人为干扰生境的面积,维持一定面积的柽柳-翅碱蓬滩涂。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们应该增加黄河三角洲水域斑块面积和连通性,进而增加黑嘴鸥种群数量。
白煜[4](2021)在《碱蓬植被对环颈鸻繁殖和孵卵行为的影响》文中指出植被在多数鸟类生活史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在繁殖阶段,筑巢生境的选择决定着鸟类繁殖巢的命运。鸟类筑巢时常依赖植被的隐蔽作用躲避天敌,或选择在无遮蔽物的裸露地面,以方便观察各种威胁的靠近,这是繁殖鸟类在躲避捕食者与视野障碍之间的权衡。碱蓬(Suaeda glauca)是渤海湾沿岸广泛分布的一种盐碱地植被。这种植被类型在鸟类的繁殖生态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本研究以一种地面繁殖鸟类—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为研究对象,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开展工作,探究了环颈鸻对碱蓬生境的筑巢利用,从繁殖成功率和孵卵行为等角度分析了碱蓬植被对环颈鸻繁殖的影响。通过红外摄像机监视,确定了环颈鸻繁殖巢的捕食者类型以及被捕食时间。同时对部分环颈鸻繁殖巢开展保护笼实验,以评估保护笼对环颈鸻繁殖巢的保护效果。得到以下结果:1.在辽河口及周边区域记录到40.0%(n=234)的环颈鸻选择在碱蓬生境中筑巢,60.0%的个体在泥滩或者贝壳滩上筑巢。环颈鸻的表观存活率为29.9%,巢日存活率为0.926。碱蓬生境(20.7%,DSR:0.907)下环颈鸻的繁殖成功率明显低于裸滩生境(35.9%;0.937)。2.使用RMark包建立巢存活模型,除生境对巢存活率有明显影响外,筑巢巢材、繁殖时间、研究地、巢材与生境的交互作用对巢存活率也有显着作用。以碱蓬干草为巢材的巢存活率最低(DSR:0.859),使用石子的巢存活率最高(0.961);巢存活率在繁殖季内持续下降;保护区内(0.906)巢存活率明显低于保护区外(0.969);在裸滩生境使用碱蓬干草的巢存活率最低(0.764),在裸滩生境使用石子砂砾作为巢材的巢存活率最高(0.973)。3.环颈鸻巢捕食者主要为狗獾和黄鼬,捕食事件(n=30)发生在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之间,碱蓬生境中捕食者的拍摄率和裸滩生境没有明显差异。4.有保护笼的环颈鸻巢存活率(DSR:0.929)显着高于对照组(0.824),巢捕食率(50.6%)低于对照组(70.4%)。5.自然状态下,筑巢在碱蓬生境的环颈鸻清醒状态的时间占比高于裸滩生境;睡眠的时长占比低于裸滩生境;警戒时长和频次均高于裸滩生境。在裸滩生境模拟碱蓬生境筑巢的实验中,实验组环颈鸻清醒时长高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明显降低;警戒性没有明显变化。碱蓬植被作为渤海湾地区常见的植被类型,能为一定数量的环颈鸻提供筑巢生境。碱蓬植被作为筑巢生境和筑巢巢材均不能提高繁殖成功率,碱蓬植被对环颈鸻造成视野障碍影响其孵卵时的清醒状态、睡眠行为和警戒行为的时间占比。夜间哺乳动物的捕食是巢失败的主要原因。保护笼能对环颈鸻的巢存活率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可作为巢捕食率较高地区的地面繁殖鸟类的保护措施。
江文斌[5](2020)在《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当前滨海盐沼湿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态修复是解决滨海盐沼湿地退化的有效措施。但是,当前对于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研究相对较少,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缺乏理论和技术支持。因此本文针对滨海盐沼湿地,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工程实际案例应用、数值模拟等多重手段对滨海盐沼湿地的生态修复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已有生态修复相关研究成果及滨海盐沼湿地的特点,采用文献调研等手法,从功能定位、相关原理、基本原则与步骤三方面建立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的基础理论。(2)从生境恢复的角度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的技术内容要点及应用实例进行研究探讨,建立滨海盐沼湿地生境修复技术体系。技术内容要点方面,根据生境修复的类型,湿地生境修复技术可分为水文修复技术、基底土壤修复技术:水文修复技术可采用微地形改造、堤坝拆除、潮沟修复、生态型消浪工程建设、闸坝建设、淡水补充等措施进行水文环境的修复;基底土壤修复技术可以采用滨海盐碱土改良及土壤肥力增强等措施进行基地土壤条件的修复。应用实例方面,以团山海洋公园围海养殖型退化盐沼湿地修复为例进行盐沼湿地生境修复方案的探讨;同时,采用MIKE21建立研究区域二维水动力及泥沙模型从淹没时间及流速变化、断面潮通量、泥沙特性等方面对提出的两套生境修复方案进行了探讨。(3)从生物资源恢复的角度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的技术内容要点及应用实例进行研究探讨,建立滨海盐沼湿地生物资源修复技术体系。技术内容要点方面,根据生物资源的类型,将滨海盐沼湿地生物修复划分为植被修复技术及其他生物资源修复技术:植被修复技术从翅碱蓬、芦苇这两种湿地优势物种切入,探究其生境及种植方法;其他生物资源修复技术主要从微生物及沙蚕的修复进行研究,探讨其修复的方法。应用实例方面,从入海河口盐沼湿地植被修复(以兴城柳河河口盐沼植被修复为例)及浅海滩涂盐沼湿地植被修复(以营口团山海洋公园滨海盐沼湿地为例)两方面对湿地植被修复技术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后续的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及参考依据。
杨斯斯[6](2019)在《盘锦湿地生态补偿问题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享有“湿地之都”美誉的辽宁省盘锦市拥有湿地面积24.96万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17.89%,是盘锦人民的重要资源宝库。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具有重大生态效应的湿地资源大幅度减少,严重影响盘锦地区乃至我国的生态安全。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实行最严格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渤海综合治理背景下,盘锦市政府大力推进对被破坏的湿地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工程,生态补偿作为一种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盘锦湿地为研究对象,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了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以及利益相关者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大量收集关于湿地生态补偿的国内外文献,为盘锦湿地的生态补偿研究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石;其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的方式掌握了湿地生态治理效果不佳,湿地生态补偿资金不足,湿地生态补偿经费来源单一,湿地生态补偿监管不到位,公众参与生态补偿积极性不高这五个问题现状;再次,根据生态环境价值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从盘锦湿地补偿的基本原则、主客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的实践分析得出盘锦湿地生态补偿存在问题的原因是湿地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构建存在障碍,湿地生态补偿多元化补偿资金渠道构建缺失,生态补偿监管体系建设滞后;最后,从政府环境公共治理的视角,提出了优化政府补偿以推进政府补偿渠道的多元化,探索市场补偿以弥补政府补偿失灵相关领域,健全监管制度以确保生态补偿落实到位,强化公众参与以协调利益相关者不同诉求四个对策建议。
黄子强[7](2019)在《鸻鹬类迁徙停歇期对翅碱蓬和潮间带湿地的栖息地利用》文中认为辽宁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是很多鸟类的重要繁殖地和越冬地,也是东亚-澳大利亚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中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对鸟类顺利迁徙和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于2017年4-5月和2018年10-11月两个季节对该地区翅碱蓬和潮间带滩涂两种生境鸻鹬类鸟类组成、行为组成和栖息地利用进行了研究,并选择两种翅碱蓬生境代表性物种,大杓鹬(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和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ta),对其食物利用和取食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区域共统计到鸻鹬类35种,在春季迁徙期记录到24种(翅碱蓬滩涂:17种,潮间带滩涂18种),鸻鹬类的种类和数量在两种生境中没有显着性差异;在秋季迁徙期记录到鸻鹬类30种(翅碱蓬滩涂:21种,潮间带滩涂24种),鸻鹬类的种类在两种生境中没有显着性差异,但数量具有显着性差异,潮间带滩涂鸟类数量要高于翅碱蓬滩涂。通过对两种生境中的鸻鹬类密度分析发现,春季和秋季潮间带滩涂鸻鹬类的密度均高于翅碱蓬滩涂。2、通过对鸻鹬类不同觅食集团在两种栖息地的利用分析发现,不同觅食集团在栖息地利用上存在差异。触觉觅食集团和奔-停觅食集团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在两种生境中均有显着性差异,潮间带滩涂中的种类和数量要高于翅碱蓬滩涂;鸥类集团鸟类仅在种类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在潮间带滩涂种类要高于翅碱蓬滩涂;视觉觅食集团鸟类在两种生境中的种类和数量均无显着性差异。3、通过行为分析发现,觅食行为(44.90%)和休息行为(41.41%)是鸻鹬类在翅碱蓬滩涂中的主要行为,在潮间带滩涂中的鸟类主要是觅食行为(79.02%)。视觉觅食集团、奔-停觅食集团和鸥类集团在翅碱蓬滩涂中主要是觅食和休息行为,在潮间带滩涂中主要是觅食行为;触觉觅食集团鸟类在两种生境中都以觅食行为为主。4、通过食丸分析和视频记录显示,大杓鹬和白腰杓鹬在迁徙期的主要食物是螃蟹(63.02%)和沙蚕(30.70%)。杓鹬在两种生境中对螃蟹的取食效率存在显着差异,潮间带滩涂显着高于翅碱蓬,但对沙蚕的取食效率不存在显着的生境差异。
张德强[8](2014)在《“黑嘴鸥王国”的忠诚卫士》文中提出他是全球首位报道黑嘴鸥繁殖地的记者;他是全世界第一个为黑嘴鸥成立保护组织的环保人士;他是盘锦第一个获得"地球奖"的记者……与濒危鸟类黑嘴鸥结缘20多年,黑嘴鸥俨然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孩子",为了它们,他倾其所有。他,就是中国第一家环保NGO的创始人一一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会长刘德天。2014年6月16日,刘德天当选"2012-2013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领奖台上的他说:"一个人一生能做成一件事足矣,如果能成功地保护一
唐强[9](2012)在《基于生境保护的辽河三角洲绿道布局》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形式转换,生物生境面临片段化和破碎化,其生态学后果是个别生物种群面对局地灭绝风险,较好的景观连接有助于动物在残留的生境之间实现扩散,同时也促进了野生动物生境的综合保护。以野生动物生境保护为目标的绿道布局研究,也为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了新的视野,使城乡绿地布局更具有生态学意义。针对辽河三角洲主要土地利用形式,借助3S技术辅助,进行了系统分类,明确了区域覆被状况。通过实地调研并查阅资料,根据研究目标,汇总了辽河三角洲主要陆生野生动物种类,确定以鸟类为辽河三角洲绿道布局的研究媒介,进一步分析其生境,以实现对其生境之间绿道布局的研究。结合研究区土地利用形式,以及鸟类生物生态特性的差异,将鸟类生态类群划分为6类,综合各类群的生境特征,各选择一代表种,对其生境和生境之间连接绿道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借助GIS的加权叠加分析模块分析了各代表种主要现状生境分布状况;以道路、油井和一些工矿企业等为干扰源,借助GIS的buffer功能分析了各代表种的生境破碎化状况,以生境连接度模型(ECI)分析了代表种现状生境连接状况;进一步结合代表种的生态习性和区域规划特征识别了代表种的潜在生境,并分析了生境之间连接区域状况;然后汇总提出了实现生境连接,构建连接绿道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最后对各代表种基于生境保护的绿道布局特征及优势进行了总结与评价。通过上述分析过程,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遥感,及实地调研,并结合国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分类体系,对区域土地利用形式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区域内共有8种土地利用形式,为旱地、水田、林地、滩涂、水域、虾蟹田、湿地和建设用地等。与水相关的用地类型包括水田、滩涂、虾蟹田、水域和湿地等,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64.96%,是该区域的主要景观形态;林地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5.47%,低于全国森林覆盖率18.21%的平均水平,属于少林区域;建设用地主要为居民点和油田用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29%,该用地类型在研究区域内分部分散,同区域内道路一起,是造成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的主要因素。(2)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汇总了辽河三角洲主要野生动物名录,主要包括4纲、22目、52科、183种。结合辽河三角洲主要生态类型,将丹顶鹤、黑嘴鸥、绿翅鸭、喜鹊、斑啄木鸟和树麻雀作为其代表种,将这六种生态类群的鸟类生境确定为研究对象。根据代表种主要的生境因子特征,借助ARCinfo绘制了代表种的生境图,并分析了代表种的生境分布特征。(3)基于各代表种的生境图,将道路、油井和一些工矿区域作为阻力面,分析了代表种生境破碎化和连接度现状,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鸟类的六种生态类群生境均面临着自然干扰和人类干扰带来的破碎化问题,生境连接度总体有所下降。但由于各类群对生境的需求特征不同,其生境破碎化程度也有所不同,丹顶鹤生境受到道路和油井等人为干扰较大,局部区域破碎化严重,应加强对局部生境的保护;黑嘴鸥受到自然和人为影响最大,呈现生境破碎和生境压缩现象;绿翅鸭扩散阻力主要源于区域水网结构的人为活动干扰性较大和水网生境结构的不完整;喜鹊生境连接度相对较高,说明区域现状道路绿地和滨水绿地对喜鹊的扩散起到较好作用;斑啄木鸟和树麻雀的生境呈现孤岛状,连接性较差,说明道路绿地和滨水绿地等现状绿道对其发挥连接作用一般,有待进一步完善其绿道布局。(4)各代表种潜在生境及生境连接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境面积过小,生境及绿道结构不完整,生境之间人工设施造成连接阻力过大,以及生境之间连接区域不具备构建绿道条件等,基于此提出完善生境及绿道布局的五点措施:①扩大代表种生境的“功能面积”;②完善潜在生境和绿道的组成结构;③减少干扰源,降低生境连接区域阻力;④调整土地利用形式,在生境连接区域内设置生境驻足点;⑤在生境之间设置多条连接绿道,以增强生境之间的连接性。(5)完成了辽河三角洲各代表种绿道布局形式,并介绍了绿道组成结构。然后借助反映连接度的α指数和γ指数,分析绿道布局前后变化,评价了基于生境保护的绿道布局的优势。(6)结合辽河三角洲大尺度的绿道布局研究,在《盘锦市西安镇总体规划》中进行了基于西安镇水禽生境保护的绿道布局专项应用实践,从相对较小尺度验证了该布局方法的可实施性和优势,并分析了其在实践运用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李勇夫[10](2012)在《党报环保报道的原则与创新》文中研究说明如何开创生态环境报道的新思路,把握好环境报道的原则,很好地揭示其事物发展的态势及价值规律,是新时期媒体开拓环保报道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盘锦日报》、《辽河晚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黑嘴鸥繁殖地——一个重要的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嘴鸥繁殖地——一个重要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用文化的力量保护黑嘴鸥(论文提纲范文)
黑嘴鸥保护的几个节点 |
用文化的力量保护黑嘴鸥 |
(2)陕西省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景观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朱鹮对栖息地的新需求 |
1.1.2 朱鹮的独特强亲人性特征 |
1.1.3 乡村共生空间中人鸟矛盾 |
1.1.4 风景园林学科的诉求 |
1.2 文献综述 |
1.2.1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鸟类栖息地的研究现状 |
1.2.2 风景园林学视角下人鸟共生研究现状 |
1.2.3 洋县朱鹮行为习性和栖息地相关研究现状 |
1.2.4 陕西洋县朱鹮栖息地生境营造与景观设计课题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技术路线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共生理论 |
2.1.2 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理论 |
2.1.3 自然等级理论与尺度效应 |
2.2 概念解析 |
2.2.1 栖息地 |
2.2.2 人鸟共生 |
2.2.3 景观图解与景观图式语言 |
2.3 研究有效性前提 |
2.4 技术路线 |
3 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空间分析 |
3.1 人鸟共生的空间体系 |
3.1.1 洋县朱鹮的活动规律与分布范围 |
3.1.2 洋县人群的活动规律与分布范围 |
3.1.3 洋县人鸟共生空间范围划定 |
3.1.4 洋县人鸟共生空间类型特征 |
3.2 人鸟共生空间适宜性分析 |
3.2.1 人鸟共生空间适宜性评价体系 |
3.2.2 人鸟共生夜栖空间适宜性分析 |
3.2.3 人鸟共生繁殖空间适宜性分析 |
3.2.4 人鸟共生觅食空间适宜性分析 |
3.3 现状人鸟共生空间问题判定 |
3.3.1 现状人鸟共生空间类型指认 |
3.3.2 现状人鸟共生空间特征分析 |
3.3.3 现状人鸟共生空间问题确认 |
3.4 本章小结 |
4 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空间营造方法构建 |
4.1 人鸟共生空间选取 |
4.2 人鸟共生耦合空间 |
4.2.1 大尺度人鸟共生空间组合 |
4.2.2 中尺度人鸟共生空间格局 |
4.2.3 小尺度人鸟共生空间营造 |
4.3 人鸟共生林地空间营造 |
4.3.1 人鸟共生林地空间的平面模式 |
4.3.2 人鸟共生林地空间的空间格局 |
4.3.3 人鸟共生林地空间的营造策略 |
4.4 人鸟共生农田空间营造 |
4.4.1 人鸟共生农田空间的平面模式 |
4.4.2 人鸟共生农田空间的空间格局 |
4.4.3 人鸟共生农田空间的营造策略 |
4.5 人鸟共生村庄空间营造 |
4.5.1 人鸟共生村庄空间的平面模式 |
4.5.2 人鸟共生村庄空间的空间格局 |
4.5.3 人鸟共生村庄空间的营造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5 洋县朱鹮梨园区域人鸟共生空间营造 |
5.1 人鸟共生空间点位选取 |
5.2 朱鹮梨园区域人鸟共生中尺度空间营造 |
5.2.1 朱鹮梨园中尺度区域人鸟共生现状分析 |
5.2.2 朱鹮梨园区域中尺度人鸟共生平面模式 |
5.2.3 朱鹮梨园区域中尺度人鸟共生空间营造 |
5.3 朱鹮梨园区域人鸟共生小尺度空间营造 |
5.3.1 朱鹮梨园区域小尺度人鸟共生现状分析 |
5.3.2 朱鹮梨园区域小尺度人鸟共生平面模式 |
5.3.3 朱鹮梨园区域小尺度人鸟共生空间营造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图表目录 |
致谢 |
(3)黄河三角洲湿地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湿地修复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湿地修复研究 |
1.2.2 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研究 |
1.3 鸟类种群动态研究 |
1.3.1 湿地水鸟种群动态研究 |
1.3.2 鸟类生境选择和利用研究 |
1.3.3 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1.4 全球气候变化对物种影响研究 |
1.5 黑嘴鸥研究进展 |
1.6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点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和范围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地形地貌 |
2.1.4 生物资源 |
2.1.5 矿产资源 |
2.1.6 社会经济条件 |
2.2 研究方法 |
2.2.1 物种分布数据来源 |
2.2.2 遥感影像获取与预处理 |
2.2.3 生境因子数据 |
2.2.4 生境适宜性模拟 |
2.3 数据处理 |
2.3.1 黑嘴鸥分布点数据 |
2.3.2 数量分析 |
2.3.3 生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2.3.4 模型带入 |
2.3.5 适宜生境面积变化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黑嘴鸥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
3.1.1 年际变化 |
3.1.2 季节变化 |
3.1.3 日变化 |
3.2 黑嘴鸥种群生境选择动态变化 |
3.2.1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地利用类型 |
3.2.2 年际变化 |
3.2.3 季节变化 |
3.2.4 日变化 |
3.3 黑嘴鸥生境适宜性模拟 |
3.3.1 黑嘴鸥最优生态位模型选择 |
3.3.2 基于MAXENT模型的模拟 |
3.4 未来气候下黑嘴鸥生境适宜性预测 |
3.4.1 气候因子筛选 |
3.4.2 基准气候条件下黑嘴鸥适宜生境 |
3.4.3 未来气候变化对黑嘴鸥潜在适宜生境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选择规律 |
4.1.1 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
4.1.2 黑嘴鸥种群生境偏好 |
4.2 黑嘴鸥生境适宜性评价 |
4.2.1 生态位模型对比 |
4.2.2 生境因子对黑嘴鸥生境选择的影响 |
4.3 黑嘴鸥保护空缺及适生区变化 |
4.3.1 黑嘴鸥适宜生境保护现状及空缺分析 |
4.3.2 黑嘴鸥潜在适生区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
4.4 研究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资助项目 |
(4)碱蓬植被对环颈鸻繁殖和孵卵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植被与鸟类生活史的关系 |
1.2 地面繁殖鸟类的筑巢场所 |
1.3 鸟类的孵卵行为 |
1.4 鸟类遇到的外来威胁和反捕食策略 |
1.5 繁殖鸟类保护方法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碱蓬植被对环颈鸻巢址选择和繁殖成功率的影响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区 |
2.2.2 研究物种 |
2.2.3 巢命运监测 |
2.2.4 巢相关参数测量 |
2.2.5 捕食者监测 |
2.2.6 保护笼实验 |
2.2.7 统计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环颈鸻巢址生境特征 |
2.3.2 环颈鸻繁殖成功率 |
2.3.3 影响巢存活率因素 |
2.3.4 捕食者监测结果 |
2.3.5 保护笼实验 |
2.4 讨论 |
第3章 碱蓬植被对环颈鸻孵卵行为的影响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地和研究物种 |
3.2.2 数据收集 |
3.2.3 视频分析 |
3.2.4 统计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3.1 孵卵时间投入 |
3.3.2 孵卵时行为分配 |
3.3.3 自然状态两种生境中环颈鸻孵卵行为比较 |
3.3.4 人工添加植被模拟实验巢的孵卵行为比较 |
3.4 讨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5)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定义 |
1.2.1 滨海湿地 |
1.2.2 滨海盐沼湿地 |
1.3 研究现状 |
1.3.1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发展基本现状 |
1.3.2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基础理论 |
2.1 滨海盐沼湿地的主要功能 |
2.1.1 生态功能 |
2.1.2 社会功能 |
2.1.3 经济功能 |
2.2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相关原理 |
2.2.1 生态学基本原理 |
2.2.2 恢复生态学原理 |
2.2.3 景观生态学原理 |
2.3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基本原则与步骤 |
2.3.1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基本原则 |
2.3.2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基本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3 滨海盐沼湿地生境修复技术及应用 |
3.1 水文修复技术 |
3.1.1 微地形改造 |
3.1.2 堤坝拆除 |
3.1.3 潮沟修复 |
3.1.4 生态型消浪工程建设 |
3.1.5 闸坝建设 |
3.1.6 淡水补充 |
3.2 基底土壤修复技术 |
3.2.1 滨海盐碱土改良 |
3.2.2 土壤肥力增强 |
3.3 生境修复技术应用实例 |
3.3.1 湿地生境问题诊断及适宜性分析 |
3.3.2 湿地生境修复方案确定 |
3.3.3 滨海盐沼湿地生境修复方案比选及论证 |
3.4 本章小结 |
4 滨海盐沼湿地生物资源修复技术及应用 |
4.1 湿地植被修复技术 |
4.1.1 翅碱蓬植被种植修复 |
4.1.2 芦苇湿地群落种植修复 |
4.2 其他生物资源修复技术 |
4.2.1 微生物修复 |
4.2.3 底栖生物(沙蚕)修复 |
4.3 生物资源修复技术应用实例 |
4.3.1 入海河口盐沼湿地植被修复 |
4.3.2 浅海滩涂盐沼湿地植被修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盘锦湿地生态补偿问题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阐释 |
1.2.1 湿地的内涵及分类 |
1.2.2 湿地生态补偿的内涵 |
1.2.3 湿地生态补偿制度 |
1.3 湿地生态补偿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生态补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湿地生态补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盘锦湿地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要素 |
1.4.1 盘锦湿地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1.4.2 盘锦湿地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
1.4.3 盘锦湿地生态补偿的主客体 |
1.4.4 盘锦湿地生态补偿的标准 |
1.4.5 盘锦湿地生态补偿的方式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2 盘锦湿地生态补偿的现状 |
2.1 盘锦湿地生态补偿的现实基础 |
2.1.1 盘锦湿地生态资源现状 |
2.1.2 盘锦湿地保护建设情况 |
2.2 盘锦湿地生态补偿开展情况 |
2.2.1 盘锦湿地生态补偿现实情况 |
2.2.2 盘锦湿地开展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情况 |
3 盘锦湿地生态补偿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盘锦湿地生态补偿社会调查及访谈情况 |
3.1.1 社会调查问卷设计 |
3.1.2 社会调查问卷结果 |
3.1.3 访谈提纲设计 |
3.1.4 访谈结果 |
3.2 盘锦湿地生态补偿调查访谈数据统计分析 |
3.2.1 认知维度的调查访谈数据统计分析 |
3.2.2 机制维度的调查访谈数据统计分析 |
3.2.3 管理维度的调查访谈数据统计分析 |
3.3 盘锦湿地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湿地生态治理效果不佳 |
3.3.2 湿地生态补偿资金不足 |
3.3.3 湿地生态补偿经费来源单一 |
3.3.4 湿地生态补偿监管不到位 |
3.3.5 公众参与生态补偿积极性不高 |
3.4 盘锦湿地生态补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湿地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构建存在障碍 |
3.4.2 湿地生态补偿多元化补偿资金渠道构建缺失 |
3.4.3 生态补偿监管体系建设滞后 |
4 完善盘锦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对策建议 |
4.1 优化政府补偿以推进政府补偿渠道的多元化 |
4.1.1 创新政府补偿政策 |
4.1.2 完善财政管理政策 |
4.1.3 推进环境税制改革 |
4.2 探索市场补偿以弥补政府补偿失灵相关领域 |
4.2.1 开展生态旅游 |
4.2.2 设计生态标记 |
4.3 健全监管制度以确保生态补偿落实到位 |
4.4 强化公众参与以协调利益相关者不同诉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渤海综合治理目标下盘锦湿地生态补偿调查问卷 |
附录B 渤海综合治理目标下盘锦湿地生态补偿访谈提纲 |
致谢 |
(7)鸻鹬类迁徙停歇期对翅碱蓬和潮间带湿地的栖息地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鸻鹬类鸟类的迁徙与东亚-澳大利亚西亚迁徙路线 |
1.2 鸻鹬类鸟类的栖息地利用与取食方式 |
1.3 黄(渤)海地区鸻鹬类的研究与中途停歇地的利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翅碱蓬与潮间带滩涂湿地鸟类群落组成差异 |
2.1 前言 |
2.2 研究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研究结果 |
2.4.1 两种生境鸟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差异 |
2.4.2 监测样区两种生境中鸟类的密度差异 |
2.4.3 重要物种和特殊种类的生境利用差异 |
2.4.4 两种生境鸟类的多样性 |
2.5 讨论 |
第3章 翅碱蓬与潮间滩涂带湿地鸟类行为组成的差异 |
3.1 前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数据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鸟类行为组成的生境与季节差异 |
3.4.2 不同类群鸟类行为组成的生境差异 |
3.5 讨论 |
第4章 两种杓鹬取食行为的生境利用差异 |
4.1 前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野外研究 |
4.2.2 实验室分析 |
4.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4.4.1 食物组成差异 |
4.4.2 两种杓鹬取食效率的生境差异 |
4.5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8)“黑嘴鸥王国”的忠诚卫士(论文提纲范文)
解开世界之谜 |
我国第一家生态保护NGO |
“要给黑嘴鸥留下一席之地” |
(9)基于生境保护的辽河三角洲绿道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生境保护的绿道布局研究意义 |
1.2 基于生境保护的绿道布局研究进展 |
1.2.1 基于生境保护的绿道布局研究总体概况 |
1.2.2 基于生境保护的绿道布局方法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范围 |
1.4 本文的工作 |
1.4.1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辽河三角洲野生动物代表种及其生境 |
2.1 引言 |
2.2 代表种概念的界定与选择依据 |
2.2.1 代表种概念的界定 |
2.2.2 代表种选择的依据 |
2.3 代表种的确定 |
2.3.1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现状分析 |
2.3.2 研究区域野生动物组成及主要动物类群分析 |
2.3.3 绿道布局同鸟类行为的对应性分析 |
2.3.4 代表种的选择 |
2.4 代表种的生境及其特征 |
2.4.1 代表种生境因子 |
2.4.2 代表种的生境调查样点 |
2.4.3 代表种的扩散行为与生境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代表种生境破碎化及连接现状分析 |
3.1 引言 |
3.2 代表种生境破碎化分析 |
3.2.1 代表种生境破碎化指数分析 |
3.2.2 代表种生境破碎化现状分析 |
3.3 代表种生境连接度分析 |
3.3.1 研究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代表种生境连接区域分析及潜在生境识别 |
4.1 引言 |
4.2 辽河三角洲代表种生境连接区域现状分析 |
4.2.1 辽河三角洲代表种生境连接区域现状 |
4.2.2 辽河三角洲代表种生境连接区域阻力分析 |
4.3 代表种潜在生境识别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代表种生境及连接区域现状关键问题与对策 |
5.1 引言 |
5.2 代表种生境及连接区域现状关键问题 |
5.2.1 生境连接区域阻力过大 |
5.2.2 生境结构不完整 |
5.2.3 生境连接区域不具备建立绿道条件 |
5.2.4 生境斑块面积过小 |
5.3 关键问题调整对策 |
5.3.1 降低连接区域阻力的降低 |
5.3.2 生境及其连接绿道形式与结构的完善 |
5.3.3 生境连接区域土地利用形式的调整 |
5.3.4 多条生境连接绿道的设置 |
5.3.5 生境面积的扩大 |
5.3.6 引鸟设施的增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生境保护的辽河三角洲绿道布局及优势 |
6.1 引言 |
6.2 基于生境保护的辽河三角洲绿道布局 |
6.2.1 绿道布局形式 |
6.2.2 绿道组成结构 |
6.3 基于生境保护的绿道布局优势 |
6.3.1 研究方法 |
6.3.2 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生境保护的绿道布局方法应用实例 |
7.1 引言 |
7.2 研究区域 |
7.3 西安镇镇域现状调查与分析 |
7.3.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7.3.2 主要动物组成及行为特征分析 |
7.3.3 西安镇主要绿道现状调查与分析 |
7.3.4 小结 |
7.4 西安镇水禽现状生境连接区域阻力分析 |
7.5 西安镇水禽潜在生境识别 |
7.6 基于水禽生境保护的西安镇绿道布局 |
7.6.1 布局步骤 |
7.6.2 布局方案 |
7.6.3 方案评价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10)党报环保报道的原则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环教先行:强化舆论导向 |
把好方向:树立大局意识 |
适应形势:在转变中创新 |
四、黑嘴鸥繁殖地——一个重要的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用文化的力量保护黑嘴鸥[N]. 史洪斌. 盘锦日报, 2021
- [2]陕西省洋县朱鹮栖息地人鸟共生景观空间营造研究[D]. 韩露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黄河三角洲湿地黑嘴鸥种群动态及生境适宜性评价[D]. 吕超凡. 山东农业大学, 2021(12)
- [4]碱蓬植被对环颈鸻繁殖和孵卵行为的影响[D]. 白煜. 辽宁大学, 2021(12)
- [5]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研究[D]. 江文斌.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盘锦湿地生态补偿问题对策研究[D]. 杨斯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7]鸻鹬类迁徙停歇期对翅碱蓬和潮间带湿地的栖息地利用[D]. 黄子强. 辽宁大学, 2019(01)
- [8]“黑嘴鸥王国”的忠诚卫士[J]. 张德强.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4(08)
- [9]基于生境保护的辽河三角洲绿道布局[D]. 唐强. 沈阳农业大学, 2012(01)
- [10]党报环保报道的原则与创新[J]. 李勇夫. 记者摇篮,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