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合函数f(φ(x))的几何作图(论文文献综述)
楊德生[1](1964)在《复合函数f(φ(x))的几何作图》文中指出 我们知道,利用构造反函数的方法,可以引进许多新函数,并且当已知原函数的图形时,反函数的图形也不难作出,那就是原函数关于直线y=x的对弥图形。此外,有更大量的函数是通过构造复合函数的方法引进的。自然我们也希望能够从y=f(x)及y=φ(x)的图形直接作出复合函数y=f(φ(x))的图形。下面将介绍一种利用直线y=x来作复合函数图形的方法。一、已知y=f(x)及y=φ(x)的图形,作复
沈永飞[2](2010)在《边坡位移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边坡工程是天然材料和结构面组成的工程岩土体。由于岩土体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复杂,通过传统实验室取样试验和现场力学试验确定的岩土体力学参数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进而导致基于这些参数所计算的理论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值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因此,论文以边坡位移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开展研究,通过边坡位移监测信息反演岩土体性态,规避由于岩土体的复杂性及诸多不确定因素给确定物理力学参数带来的困难,从工程实际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反演出和所选定的边坡反演模型结合准确并体现岩土体力学行为的参数,为有限元“计算参数”的获取以及切实评价边坡稳定性,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论文主要工作如下:①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位移反分析法的分类,详细分析了正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提出参数反演的方法与原则并探索压缩反演参数的思路,阐明位移反分析量测系统建立的原则和对量测数据的处理方法,揭示了位移反分析方法在边坡工程中运用的意义。②通过对边坡位移影响因素分析,结合位移反分析基本原理,建立基于位移监测信息的边坡反分析理论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优化设计功能进行反分析运算,实现边坡岩土体力学参数的反演。并以某一边坡为例建立计算模型,利用监测点位移数据进行分析反演,得出可以模拟边坡岩土体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等“等效参数”,代入计算模型进行正演分析,得到了与监测值较吻合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基于位移量测信息反分析方法的可行性。③对上海至瑞丽公路(贵州境)镇宁至胜境关公路某一滑坡进行位移反分析,通过计算确定边坡岩土体“等效参数”,用于对工程后期或等同条件的工程进行预测和比较。
程安春[3](2014)在《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提出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是在PVC-FRP管内配置钢筋,并将混凝土均匀灌入管内形成的一种新型组合构件。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具有承载力高、施工方便、耐久性能优越和延性好等优点。本文开展不同轴压比和CFRP条带环箍间距的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通过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8根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分析轴压比和CFRP条带环箍间距对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的滞回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水平承载力和延性等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除轴压比0.4的CFRP条带环箍间距20mm与CFRP全包试件底部PVC管出现竖向裂缝外,其余试件的破坏形态均表现为纵向钢筋屈服,混凝土被压碎,PVC管和纵向钢筋经历较大的塑性变形,弯曲程度不断增大,试件均发生弯曲破坏;试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均比较饱满,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和抗震性能。随着轴压比的提高,试件的初始刚度增大,耗能能力增强,水平极限承载力逐渐提高,但承载力衰减速率加快,延性降低;随着CFRP条带环箍间距的减小,试件初始刚度和水平极限承载力显著提高,但试件的位移延性减小。CFRP条带环箍间距的变化对轴压比较大的试件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影响明显。在试验研究基础上,采用PVC-FRP管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对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进行截面分析,利用试件截面力的极限平衡条件,考虑轴压比和CFRP条带环箍间距的影响,提出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给出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抗震设计步骤。采用纤维模型法,编制非线性计算程序,在PVC-FRP管混凝土本构关系基础上,对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进行受力全过程分析,得出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的计算骨架曲线,验证骨架曲线计算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试件骨架曲线计算方法进行简化,给出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加卸载规则,建立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选取合理材料本构关系,建立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有限元分析模型,验证分析模型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试验开展延拓分析,探讨混凝土强度等级、纵筋配筋率、CFRP条带层数及剪跨比对骨架曲线、刚度退化等影响规律,分析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揭示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力工作机理。
金鑫[4](2009)在《基于小波分析和自适应网格拟合的逆向工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复杂曲面重构是逆向工程实现自由曲面零件数字化仿制和改进的一项重要技术,拥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一般的曲面重构都是由测量点云经过预处理,三角网格剖分,点云分块,然后对分块点云分别进行曲面重构。这类方法中的自由曲面重构过程相当繁琐费时,而且精度难以保证。由此,我们派生出由整块的三角网格直接进行曲面重构的思想,并且能够实现自动化,它可跳过复杂且难以控制的点云分块环节。通常对实物进行采样的测量方法应用较多的是非接触式测量,我们一般运用的是激光扫描仪,这种测量方法所采得的数据点会包含许多随机噪点,这些点的存在对点云的曲面重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基于这些随机噪点是一种较高频率分量的信号,我们派生出利用小波分析理论进行降噪,滤除这些随机噪点,为接下来的复杂曲面重构提供有利条件。本文首先通过研究现有的测量设备数据采集的原理、方法及特点,通过大量零件表面数据的测量,比较自由曲面测量的各种手段,并采用TDV800型激光扫描仪测得典型零件的含有随机噪声散乱点云作为研究对象,对数据点进行数据拼合、滤波、精简及坐标变换等预处理操作,其主要是研究利用小波技术进行降噪,即对信号进行多次小波分解,分解后得到近似系数和细节系数,再对细节系数作用阈值抑制噪声,重建信号达到降噪的目的。小波分解后,可以在各个层次选择阈值,对噪声成分进行抑制,手段更加灵活。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某些频段分离出来的系数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某些准则来确定其是信号本身所包含的信息,还是噪声。另外,在拓扑结构重构过程中,将散乱点云进行等间隔区域分割,采用三角网格剖分手段来建立点云在空间的完整拓扑结构,同时设计三角面片的存储数据结构并保存输出三角面片,将所得三角面片进行四边形划分,利用参数化的曲线拟合所得的四边形曲线网格的边界线以及边界线上的法线,再利用参数化曲面对四边形面片进行整体构造,通过将参数化面片与被构造的数据点进行误差比较,在误差超出预设置值的情况下,再次对四边形面片进行细分,再次拟合,直至达到要求为止。针对本文各项研究,采用VC++编程开发工具结合OpenGL开放式图形库设计可视化应用软件以及MATLAB应用软件,通过叶子、叶片以及人脸等“点云”演示了软件的可操作性及本文中提出的小波降噪理论以及自适应网格拟合理论。
俸卫[5](2013)在《Cauchy微分中值定理证法思路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多角度和多方位对Cauchy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方法进行了探讨,归纳出了利用罗尔定理、同增量性、单调性、行列式、定积分、复合函数等证明Cauchy微分中值定理的方法.利用分析法分析了构造适当辅助函数证明的思路.
杨欣[6](2007)在《零压续跑轮胎内支撑虚拟设计与性能分析》文中认为安全轮胎技术是车辆安全关键技术之一,内支撑式零压续跑轮胎(Run-Flat Tire, RFT)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轮胎类型,常压行驶中不影响车辆性能,突然爆胎时可保护车辆安全,爆胎失压后可继续较长距离行驶,在多种车辆中可推广应用。本文工作以提出RFT零压滚动学概念为纲,建立了RFT零压续跑等效系统模型和零压行走鬃毛刷子模型,基于模型分析了RFT零压行走能力和内支撑参数的关系,对内支撑子单元进行运动和受力分析,为内支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机理研究提出内支撑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建立了内支撑结构设计和参数选择的数学模型,并基于标准轮辋和轮胎实施计算,得到内支撑尺寸最佳黄金分割系数。利用三维CAD自适应设计技术对基于6J轮辋和205/60R15轮胎的内支撑进行装配关联设计,利用ANSYS协同分析技术对内支撑数字化模型进行三维结构静力学分析、拓扑优化、模态分析、稳态热分析和热-结构耦合分析,最后得到内支撑优化结构并基于模型关联产生工程图。经内支撑加工试制、装配试验和轮胎性能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之正确性,内支撑设计达到其基本性能要求。
邓晓琼[7](2010)在《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弹塑性力学特性及抗震加固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震害表明,大量严重破坏甚至倒塌的桥梁结构,都是由于桥墩的抗震性能不足,延性及耗能能力较差所致。所以深入研究和把握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弹塑性力学特性,开展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加固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聚氨酯粉煤灰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复合材料,具有具有轻质高强、韧性好等良好的力学特性。本文提出了利用其对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抗震加固的方法,并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对加固后墩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利用OpenSees中的非线性梁柱单元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墩柱的纤维模型;利用ABAQUS中的塑性损伤模型来模拟混凝土,建立了墩柱的实体模型,分别进行了弹塑性分析,通过有限元解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为抗震加固方法的研究提供分析基础。2.对聚氨酯粉煤灰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建立了其抗压强度与密度,抗弯拉强度与密度,弹性模量与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单调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3.选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外包聚氨酯粉煤灰材料和箍筋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了非线性数值分析。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新方法加固后墩柱的极限承载力和变形都有大幅度提高,加固效果明显。通过研究不同参数(体积配箍率和外包厚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发现,增大聚氨酯粉煤灰材料的外包厚度对墩柱的抗震性能改善作用显著;最后将该抗震加固方法与外包普通水泥混凝土对墩柱进行加固的方法做了对比,表明了该方法的的优越性。
张晨彬[8](2006)在《发动机橡胶悬置的研究与优化》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要求日益提高,良好的平顺性和低噪声成为现代汽车的一个重要标志。汽车发动机是汽车振动的主要激振源之一,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设计合理的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汽车振动和噪声,改善汽车的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派力奥轿车发动机悬置系统隔振问题进行了技术研究。建立了发动机动力悬置系统的工作模型并确定了其基本参数,在现有条件及合理配置固有频率的基础上,对悬置系统的位置分布进行了改进。根据改进后悬置系统的参数优化了悬置系统橡胶减振器的相关参数,依据其优化结果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选取了参数相近的悬置元件安装至样车进行了实验,从而对优化改进前后系统的隔振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悬置系统相对于原系统的隔振性能有了较大的改进。该项目研究所得结论和方法对于该厂实际工程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其他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的隔振分析和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意义。
吴文博[9](2017)在《地质导向井眼轨迹随钻预测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LWD地质导向钻井就是根据随钻测量仪器提供的井下实时地质信息和定向数据,辨明所钻遇的地质环境并预报将要钻遇的地下情况,引导钻头进入油层并保证井眼轨迹在产层中延伸。该技术把钻井技术、测井技术和油藏工程技术融合为一体,大大提高了对所钻地层地质构造、储层特性的判断精度以及钻头在储层内钻进时井眼轨迹的控制能力,对于提高油层钻遇率、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作用,在增储上产、节约钻井成本方面经济效益巨大。本文首先利用纵横弯曲法对下部钻具组合进行力学计算,并结合实钻资料统计分析辽河油田常用钻具组合造斜率影响规律;然后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常用钻具组合造斜率预测模型,以提高钻具组合造斜率预测精确;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地质导向钻井井眼轨迹预测模型,给出了针对不同钻进方式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并开发井眼轨迹预测与控制应用系统。利用这些模型及系统软件对辽河油田地区实钻数据进行计算,对预测结果给予分析,通过预测结果连同井眼轨道随钻监测与诊断技术,指导地质导向钻井,实现井眼轨道的预测与控制。通过早些特征影响因素分析认为,井眼扩大率会影响BHA的造斜能力大小,地层倾角和倾向会改变BHA的增斜或降斜效果,螺杆钻具结构弯角大小在滑动钻进工况和旋转钻井工况时造斜效果不同;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钻资料,建立了多元线型回归修正计算模型,提高了工具造斜率预测精度,能够准确预测辽河油田常用螺杆钻具组合造斜率,误差分析结果基本保持在5%以内;并根据薄油层水平井的特点,对比分析以不同井斜角探油顶的着陆方案,提出86°左右为最佳着陆井斜角;最后,将井眼轨迹预测技术应用于辽河油田实际,在使用LWD地质导向技术的沈25-6井中,通过井眼轨迹实时预测与控制、着陆方案的调整;并结合综合录井,及时分析对比,准确探到目的层,并使轨迹始终保持在目的层中穿行。全井井眼轨迹预测与实钻吻合度高,设计水平段长145.62m,实际水平穿行118m,油层钻遇率100%,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丘来金[10](2018)在《GeoGebra辅助中学物理教学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在信息化的时代,不仅需要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多样性,提高教学效果,也需要培养学生合理、充分利用各种技术软件主动学习、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GeoGebra软件凭借其免费开源、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将直观的、图文并茂的、动态的、可视化的物理情境带进教学中,有效突破物理学科抽象性、复杂性、数学性、实验性带来教学上的难点,可以帮助解决传统教学无法有效解决的一些难题。本文基于GeoGebra环境探究辅助物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过程: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GeoGebra软件在教学中的使用现状;第二步,研究中学物理学科特点和当前教育中的困境以及学生物理学习心理特点,探索GeoGebra软件辅助物理教学中的理论依据;第三步,结合GeoGebra软件特点、物理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心理特点,设计案例;最后,从教学实践方面,走进中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初步访问,运用GeoGebra软件制作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调查学生对采用GeoGebra辅助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统计、分析GeoGebra应用于课堂的可行性,为GeoGebra软件应用于物理教学提供现实依据,并分析有效应用GeoGebra软件辅助物理教学的策略。
二、复合函数f(φ(x))的几何作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函数f(φ(x))的几何作图(论文提纲范文)
(2)边坡位移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国外研究现况 |
1.2.2 国内研究现况 |
1.2.3 位移反分析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2 位移反分析基本理论及实现方法 |
2.1 引言 |
2.2 位移反分析基本理论 |
2.2.1 位移反分析方法的分类 |
2.2.2 正反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
2.2.3 反演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原则 |
2.2.4 边坡工程位移反分析基本概念及意义 |
2.3 位移反分析量测系统 |
2.3.1 建立适用于反分析的位移量测系统的基本原则 |
2.3.2 量测数据初分析 |
2.4 边坡有限元基本理论及优化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边坡位移反分析理论模型研究及参数反演 |
3.1 边坡位移反分析理论模型 |
3.1.1 岩土体本构模型 |
3.1.2 边坡弹塑性位移反分析问题的提法 |
3.1.3 边坡待反演参数及目标函数的确定 |
3.2 边坡位移有限元优化反分析 |
3.2.1 边坡位移影响因素分析 |
3.2.2 边坡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3 边坡岩土体参数位移反分析的基本步骤 |
3.3 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实例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现场量测数据 |
4.3 模型建立与计算过程 |
4.3.1 计算区域的选择 |
4.3.2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1 单物理量参数反演 |
4.4.2 多物理量参数反演 |
4.5 计算结果讨论 |
4.5.1 同一物理量不同反演初值对结果的影响比较 |
4.5.2 不同反演物理量个数对结果的影响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3)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FRP 约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2.1 FRP 约束钢筋混凝土柱 |
1.2.2 FRP 管混凝土柱 |
1.2.3 FRP-钢管-混凝土柱 |
1.3 PVC-FRP 管混凝土柱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提出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PVC-FRP 管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方案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力学性能 |
2.2.1 混凝土力学性能 |
2.2.2 PVC 管力学性能 |
2.2.3 钢筋力学性能 |
2.2.4 CFRP 力学性能 |
2.3 试件设计 |
2.4 试件制作 |
2.4.1 PVC-FRP 管制作 |
2.4.2 模板及钢筋笼制作 |
2.4.3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
2.5 试验加载及量测方案 |
2.5.1 试验加载装置 |
2.5.2 试验加载方法与加载制度 |
2.5.3 测点布置与测试内容 |
2.6 本章小结 |
3 PVC-FRP 管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3.1 引言 |
3.2 试件破坏形态 |
3.2.1 柱 BC-n1 |
3.2.2 柱 BC-n2 |
3.2.3 柱 C20-n1 |
3.2.4 柱 C20-n2 |
3.2.5 柱 C60-n1 |
3.2.6 柱 C60-n2 |
3.2.7 柱 CM-n1 |
3.2.8 柱 CM-n2 |
3.3 滞回性能分析 |
3.3.1 滞回曲线 |
3.3.2 滞回曲线的共同特征 |
3.3.3 滞回性能影响分析 |
3.4 刚度退化分析 |
3.5 耗能性能分析 |
3.6 骨架曲线 |
3.7 延性分析 |
3.8 水平承载力分析 |
3.9 应变分析 |
3.9.1 平截面假定验证 |
3.9.2 PVC 管应变分析 |
3.9.3 CFRP 条带应变分析 |
3.9.4 纵筋应变分析 |
3.9.5 CFRP 条带和箍筋应变比较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4 PVC-FRP 管钢筋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 |
4.1 引言 |
4.2 PVC-FRP 管钢筋混凝土柱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1 基本假定 |
4.2.2 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3 试验验证 |
4.3 PVC-FRP 管钢筋混凝土柱抗震设计基本参数 |
4.3.1 参数计算 |
4.3.2 试验验证 |
4.3.3 抗震设计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5 PVC-FRP 管钢筋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本假定 |
5.3 PVC-FRP 管钢筋混凝土柱 P- Δ曲线全过程分析 |
5.3.1 全过程分析程序 |
5.3.2 试验结果验证 |
5.3.3 简化计算方法 |
5.4 PVC-FRP 管钢筋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 |
5.5 恢复力模型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PVC-FRP 管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本构关系 |
6.2.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6.2.2 钢筋本构关系 |
6.2.3 CFRP 本构关系 |
6.2.4 PVC 管本构关系 |
6.3 PVC-FRP 管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
6.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6.3.2 试验验证 |
6.4 影响参数分析 |
6.4.1 核心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6.4.2 纵筋配筋率的影响 |
6.4.3 CFRP 条带层数的影响 |
6.4.4 剪跨比的影响 |
6.5 受力机理分析 |
6.5.1 PVC 管的 Mises 应力分析 |
6.5.2 CFRP 条带的 Mises 应力分析 |
6.5.3 混凝土的 PE 应变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4)基于小波分析和自适应网格拟合的逆向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逆向工程定义及应用 |
1.1.1 逆向工程的定义 |
1.1.2 逆向工程的应用 |
1.2 逆向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
1.3 小波分析理论及其研究意义 |
1.4 自由曲面重构及其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小波分析降噪的研究现状 |
1.5.2 自由曲面重构的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6.1 数据点的获取和小波分析降噪预处理 |
1.6.2 散乱点云建立三角面片算法研究 |
1.6.3 四边形划分三角网格的研究 |
1.6.4 Bezier 面片拟合四边形面片的研究 |
1.6.5 Bezier 面片拟合四边形面片的误差研究 |
1.6.6 自适应分割四边形面片 |
1.6.7 算法的程序实现以及OpenGL 可视化系统开发 |
第二章 测量技术 |
2.1 引言 |
2.2 获取方法分类、比较及选择 |
2.2.1 测量方式的分类 |
2.2.2 测量方式的比较 |
2.2.3 测量方式的选择 |
2.3 测量数据分类 |
2.3.1 散乱点云 |
2.3.2 扫描线点云 |
2.3.3 栅格点云 |
2.3.4 多边形点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点云的预处理 |
3.1 引言 |
3.2 点云数据的对齐 |
3.2.1 对齐问题提出 |
3.2.2 基于三个基准点的对齐方法 |
3.3 数据降噪技术 |
3.3.1 误差点的识别与去除 |
3.3.2 数据平滑 |
3.4 基于小波技术的降噪方法研究 |
3.4.1 小波 |
3.4.2 连续小波变换 |
3.4.3 多分辨率分析 |
3.4.4 小波降噪过程 |
3.4.5 点云数据小波降噪实现技术 |
3.5 数据精简技术 |
3.5.1 均匀网格法 |
3.5.2 非均匀网格法 |
3.6 点云分块技术 |
3.6.1 基于边分割法 |
3.6.2 基于面分割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边界点的自动提取 |
4.1 引言 |
4.2 散乱点云切片技术简介 |
4.3 三角面片读取与显示 |
4.3.1 STL 语言介绍 |
4.3.2 三角面片的数据结构设计 |
4.4 边界特征提取技术 |
4.4.1 定义 |
4.4.2 固定边界环的提取算法 |
4.5 固定边界边分段技术 |
4.5.1 研究现状 |
4.5.2 固定边界边分段算法 |
4.6 固定边界点的提取技术及其法矢计算 |
4.6.1 固定边界点的提取技术 |
4.6.2 边界点的法矢计算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曲线曲面重构 |
5.1 引言 |
5.2 曲线与曲面的参数表示 |
5.2.1 显式、隐式和参数表示 |
5.2.2 插值、逼近和拟合 |
5.2.3 数据点的参数化 |
5.3 Bezier 曲线 |
5.3.1 Bezier 曲线的定义和性质 |
5.3.2 Bezier 曲线的线性运算 |
5.4 Bezier 曲面 |
5.4.1 Bezier 曲面的定义和性质 |
5.4.2 Bezier 曲面拟合 |
5.5 拟合曲面的误差分析 |
5.6 自适应分割四边形面片 |
5.6.1 四叉树剖分技术 |
5.6.2 四叉树剖分算法 |
5.6.3 四叉树数据结构 |
5.7Bezier 曲面间的拼接 |
5.7.1 二曲面满足位置连续的条件 |
5.7.2 二曲面满足一阶连续的条件 |
5.7.3 逐片拟合G~1 连续的Bezier 面片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逆向工程软件原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6.1 引言 |
6.2 软件原型系统的开发环境 |
6.3 逆向工程原型系统的总体设计 |
6.4 逆向工程原型系统的主要模块和数据结构 |
6.5 OpenGL 图形库 |
6.6 软件原型系统的应用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Cauchy微分中值定理证法思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利用罗尔定理证明 |
1.1 用原函数构造辅助函数 |
1.2 用常数K构造辅助函数 |
1.3 待定系数法 |
2 利用同增量性证明 |
3 利用单调性定理证明 |
4 利用行列式证明 |
5 利用定积分证明 |
6 利用复合函数证明 |
(6)零压续跑轮胎内支撑虚拟设计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安全轮胎简介 |
1.2.1 轮胎安全与爆胎 |
1.2.2 安全轮胎的概念和技术类别 |
1.2.3 内支撑式零压续跑轮胎系统 |
1.3 内支撑式RFT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 |
1.3.1 基于特制轮辋型 |
1.3.2 基于标准轮辋型 |
1.3.3 基于标准轮辋综合型 |
1.3.4 国际和国内RFT的发展 |
1.3.5 内支撑研究切入点和设计技术关键 |
1.4 内支撑虚拟设计方法理论 |
1.4.1 虚拟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
1.4.2 虚拟设计的理论基础简介 |
1.4.3 虚拟设计的几何建模技术进步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设计平台简介 |
1.5.1 内支撑设计流程和主要内容 |
1.5.2 内支撑虚拟设计和分析平台简介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内支撑式零压续跑轮胎滚动机理 |
2.1 引言 |
2.2 RFT零压滚动学 |
2.2.1 RFT零压滚动学的基本概念 |
2.2.2 RFT系统元素及功能定位 |
2.2.3 RFT坐标系和运动参数 |
2.3 RFT零压续跑等效系统理论模型 |
2.3.1 充气轮胎模型简介 |
2.3.2 轮胎接地印迹与轮胎变形 |
2.3.3 RFT零压续跑等效系统模型 |
2.3.4 RFT零压行走鬃毛刷子模型 |
2.3.5 RFT零压滚动阻力主要组成 |
2.4 RFT行走能力及内支撑的关系 |
2.4.1 碾胎和脱圈的基本条件 |
2.4.2 道路冲击与内支撑振动 |
2.4.3 界面摩擦与损伤破坏 |
2.4.4 温度升高与轮胎失火 |
2.4.5 高速驻波与零压驻波 |
2.5 RFT的滚动与滑动条件 |
2.5.1 轮胎接地压力分布中心 |
2.5.2 RFT从动工况滚动与滑动 |
2.5.3 RFT驱动工况滚动与滑动 |
2.6 RFT纯滚动时内支撑的运动及受力 |
2.6.1 内支撑子单元概念 |
2.6.2 内支撑子弹元运动分析 |
2.6.3 内支撑子单元惯性力分析 |
2.6.4 内支撑对车轮动平衡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内支撑结构设计参数计算依据 |
3.1 引言 |
3.2 内支撑设计原则、设计要求和基本参数 |
3.2.1 内支撑设计基本原则 |
3.2.2 RFT性能指标与内支撑设计要求 |
3.2.3 内支撑结构术语及参数名称 |
3.3 内支撑与轮辋结构的关系 |
3.3.1 轮辋的结构型式与内支撑分体 |
3.3.2 轮辋断面结构与标准曲线 |
3.3.3 内支撑基部参数与轮辋槽的关系 |
3.4 内支撑参数与轮胎断面轮廓的关系 |
3.4.1 轮胎基本尺寸及扁平率 |
3.4.2 轮胎断面重要参数的计算 |
3.4.3 充气轮胎平衡轮廓的确定 |
3.4.4 内支撑参数与轮胎断面轮廓的关系 |
3.5 内支撑参数与轮胎接地变形的关系 |
3.5.1 接地径向变形 |
3.5.2 侧偏与外倾变形 |
3.5.3 轮胎包容变形 |
3.5.4 内支撑参数与轮胎变形的关系 |
3.6 内支撑结构与安装工艺的关系 |
3.6.1 内支撑安装工艺与内支撑结构 |
3.6.2 分体结构的装卡锁紧原理 |
3.6.3 轮胎安装工艺与内支撑结构 |
3.7 内支撑参数CAGD求解 |
3.7.1 参数求解的CAGD方法 |
3.7.2 内支撑断面参数CAGD求解计算实例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标准轮辋轮胎的内支撑装配关联设计 |
4.1 引言 |
4.2 创建RFT项目与轮辋和轮胎特征造型 |
4.2.1 RFT项目文件与内支撑设计流程 |
4.2.2 6J×15 轮辋参数化特征造型 |
4.2.3 205/60R15 轮胎装配设计及特征造型 |
4.3 基于6J轮辋和205/60R15 轮胎的内支撑在位设计 |
4.3.1 内支撑断面草图自适应 |
4.3.2 内支撑分体与特征造型 |
4.3.3 装卡槽结构设计 |
4.4 装卡锁紧零件设计 |
4.4.1 基于装配体在位设计连接零件 |
4.4.2 原轮辋和轮胎附加质量 |
4.4.3 螺栓选择与校核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内支撑三维结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
5.1 引言 |
5.2 结构有限元分析基础 |
5.2.1 三维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及边界条件 |
5.2.2 弹性力学的虚功原理 |
5.2.3 有限元分析的执行步骤 |
5.2.4 三维结构有限元分析常用单元类型 |
5.2.5 基于ANSYS技术的内支撑协同设计与分析 |
5.3 内支撑三维结构静力学初步分析 |
5.3.1 内支撑静力学分析基本假设 |
5.3.2 定义内支撑材料属性 |
5.3.3 有限元网格划分 |
5.3.4 施加约束和载荷 |
5.3.5 ANSYS求解与计算结果 |
5.3.6 内支撑材料对三维结构应力的影响 |
5.4 内支撑三维结构形状拓扑优化 |
5.4.1 结构拓扑优化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方法 |
5.4.2 内支撑拓扑优化单元体选择与模型数据共享 |
5.4.3 内支撑单元体约束、载荷 |
5.4.4 内支撑单元体有限元网格划分 |
5.4.5 内支撑单元体结构拓扑优化结果 |
5.4.6 结构优化后的内支撑模型 |
5.5 几何特征对内支撑结构静强度的影响 |
5.5.1 中间宽度的影响 |
5.5.2 装胎环槽的影响 |
5.5.3 端面锁环槽的影响 |
5.5.4 锁紧壁厚度的影响 |
5.5.5 螺栓销孔和锁块孔的影响 |
5.5.6 减重孔结构和数量的影响 |
5.6 内支撑三维结构模态分析 |
5.6.1 模态分析数学模型与基本假设 |
5.6.2 内支撑模态分析模型准备 |
5.6.3 内支撑模态分析边界条件 |
5.6.4 内支撑固有频率和振型 |
5.6.5 预应力对内支撑固有频率的影响 |
5.7 内支撑结构强度精确计算和不同车速下的安全程度 |
5.7.1 内支撑结构强度精确计算模型准备 |
5.7.2 内支撑结构强度精确计算结果 |
5.7.3 内支撑沿轮辋槽的滑转安全性 |
5.7.4 内支撑在不同车辆速度下的安全程度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内支撑三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与散热结构 |
6.1 引言 |
6.2 内支撑温度场有限元分析基础 |
6.2.1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导热微分方程 |
6.2.2 三维稳态热传导有限元基本方程 |
6.2.3 三维温度场分析常用单元类型 |
6.3 内支撑稳态温度场分析 |
6.3.1 稳态温度场分析的内支撑模型 |
6.3.2 单元控制与网格划分 |
6.3.3 热载荷边界条件 |
6.3.4 分析结果与讨论 |
6.4 考虑内支撑与轮辋接触的稳态传热 |
6.4.1 装配模型准备与模型数据共享 |
6.4.2 接触传热处理 |
6.4.3 单元控制与网格划分 |
6.4.4 热载荷边界条件 |
6.4.5 分析结果与讨论 |
6.5 散热结构设计与对比分析 |
6.5.1 散热结构设计 |
6.5.2 带散热结构的内支撑稳态温度场 |
6.5.3 带散热结构的内支撑与轮辋接触的稳态温度场 |
6.6 内支撑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 |
6.6.1 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基础 |
6.6.2 内支撑热-结构耦合分析的物理模型和边界条件 |
6.6.3 内支撑热-结构耦合求解和结果对比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内支撑试制与RFT性能试验 |
7.1 引言 |
7.2 内支撑工程图与技术文件 |
7.2.1 试制前虚拟装配干涉检查 |
7.2.2 工程图与技术文件 |
7.3 内支撑试制与装配试验 |
7.3.1 内支撑毛坯与加工 |
7.3.2 连接零件的加工 |
7.3.3 内支撑装配试验 |
7.4 装有内支撑的RFT性能试验 |
7.4.1 试验台简介及实验内容 |
7.4.2 轮胎零压接地印迹和滚动变形 |
7.4.3 纵滑特性对比试验 |
7.4.4 侧偏特性对比试验 |
7.4.5 性能试验总结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科研和获奖情况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7)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弹塑性力学特性及抗震加固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钢筋混凝土的有限元分析 |
1.3 桥墩抗震加固的研究状况 |
1.4 粉煤灰的处理利用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章 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非线性分析原理 |
2.1 材料本构关系 |
2.1.1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
2.1.2 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 |
2.2 基于经典条带法的桥墩非线性分析 |
2.2.1 弯矩—曲率关系的求解 |
2.2.2 荷载—位移关系的求解 |
2.3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 |
2.3.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2.3.2 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
2.3.3 收敛准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两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的研究 |
3.1 算例介绍 |
3.2 基于OpenSees的纤维模型建立 |
3.2.1 OpenSees简介 |
3.2.2 纤维模型计算原理 |
3.2.3 模型建立 |
3.3 基于ABAQUS的实体模型建立 |
3.3.1 ABAQUS简介 |
3.3.2 ABAQUS中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
3.3.3 模型建立 |
3.4 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氨酯粉煤灰材料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4.1 材料组成及试验介绍 |
4.1.1 材料组成 |
4.1.2 力学特性试验 |
4.2 聚氨酯粉煤灰材料的强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 |
4.3 聚氨酯粉煤灰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密度之间的关系 |
4.4 聚氨酯粉煤灰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抗震加固方法的研究 |
5.1 加固方案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 抗震性能评价指标 |
5.4 未加固与已加固试件的对比 |
5.5 聚氨酯粉煤灰材料加固柱影响参数分析 |
5.5.1 外包层厚度的影响 |
5.5.2 体积配箍率的影响 |
5.6 与其他加固方式的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OpenSees执行代码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发动机橡胶悬置的研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动机悬置的作用 |
1.2 发动机悬置的发展及现状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振动分析 |
2.1 发动机的激励源分析 |
2.2 发动机工作激励谱 |
2.3 发动机悬置系统模型建立及分析 |
2.3.1 发动机悬置系统工作原理及模型 |
2.3.2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振型 |
2.3.3 发动机悬置系统自由振动微分方程 |
2.4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一般设计要求 |
2.5 发动机悬置系统中悬置的布置方式 |
2.5.1 悬置系统弹性支承常用的布置型式 |
2.5.2 悬置系统支承点的数目及其位置 |
第三章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基本参数确定 |
3.1 发动机的质量和质心位置的测量及原理 |
3.2 发动机转动惯量的测量及原理 |
3.3 发动机悬置系统参数的确定 |
第四章 发动机悬置系统分析及改进 |
4.1 发动机振动研究的理论前题 |
4.2 发动机动力总成隔振原理 |
4.3 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改进设计 |
4.3.1 系统六自由度解耦与部分解耦 |
4.3.2 系统固有频率的配置 |
4.3.3 系统振动传递率或支承处动反力最小 |
4.4 本课题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改进设计 |
4.4.1 系统固有频率的配置 |
4.4.2 解耦设计 |
第五章 橡胶减振器的研究与优化 |
5.1 橡胶材料特性及分析理论 |
5.1.1 橡胶材料的特性 |
5.1.2 橡胶的弹性理论 |
5.1.3 橡胶的动态特性及其相关因素 |
5.1.4 橡胶材料的一般应变唯象理论 |
5.2 橡胶减振器特性 |
5.3 橡胶减振器主要参数确定 |
5.3.1 硬度及弹性模数 |
5.3.2 许用强度及最大允许变形 |
5.3.3 形状系数及动态系数 |
5.3.4 橡胶阻尼比 |
5.3.5 橡胶隔振器的固有频率 |
5.4 减振器的参数优化及仿真分析 |
5.4.1 减振器参数优化 |
5.4.2 减振器参数优化仿真 |
第六章 发动机橡胶悬置系统实验分析 |
6.1 实验方案介绍 |
6.2 测试方法及数据 |
6.3 数据分析 |
6.4 相关实验照片 |
第七章 本文总结 |
7.1 论文的主要成果 |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地质导向井眼轨迹随钻预测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水平井下部钻具组合造斜能力分析 |
1.1 BHA力学性能研 |
1.1.1 BHA大扰度受力变形理论研究 |
1.1.2 大变形力学分析的基本方程 |
1.1.3 BHA大扰度分析的纵横弯曲法 |
1.2 BHA造斜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1.2.1 井眼参数对BHA造型特性的影响 |
1.2.2 BHA类型和结构参数对BHA造型特性的影响 |
1.2.3 钻头和地层特性参数对BHA造型特性的影响 |
第二章 BHA造斜率预测模型研究 |
2.1 BHA造斜率预测方法研究 |
2.1.1 预测工具造斜能力的几何法 |
2.1.2 预测工具造斜能力的极限曲率法 |
2.2 BHA造斜率预测模型的修正及应用 |
2.2.1 模型的建立 |
2.2.2 模型的求解 |
2.2.3 现场应用研究 |
第三章 基于地质导向井眼轨迹预测研究 |
3.1 井眼轨迹预测方法研究 |
3.2 井眼轨迹预测模型研究 |
3.2.1 几何法预测模型 |
3.2.2 力学综合法预测模型 |
3.3 水平井着陆控制模型研究 |
3.4 应用实例分析 |
第四章 井眼轨迹预测技术及应用 |
4.1 应用程序简介 |
4.2 现场应用实例 |
4.2.1 直井段井眼轨迹调整 |
4.2.2 造斜段井眼轨迹控制 |
4.2.3 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GeoGebra辅助中学物理教学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GeoGebra软件简介 |
1.3 GeoGebra在教学中的相关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动机和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流程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流程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建构主义理论及启示 |
2.2 最近发展理论及启示 |
2.3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启示 |
第3章 GeoGebra软件与物理教学的适切性分析 |
3.1 GeoGebra软件特点 |
3.2 中学生物理学习心理特点 |
3.2.1 物理学习的好奇、兴趣特点 |
3.2.2 物理学习的感知觉特点 |
3.2.3 物理学习的思维特点 |
3.2.4 物理学习的记忆特点 |
3.3 中学物理教学部分困难特征 |
3.4 GeoGebra软件辅助物理教学难点的适切性 |
3.4.1 应用GeoGebra软件解决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 |
3.4.2 应用GeoGebra软件解决复杂、多变的物理过程教学 |
3.4.3 应用GeoGebra软件解决数理结合问题 |
3.4.4 应用GeoGebra软件模拟物理实验 |
3.5 网络环境下GeoGebra的特色带来学习的多样性 |
3.5.1 利于课外互动学习 |
3.5.2 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
3.6 小结 |
第4章 GeoGebra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探讨 |
4.1 案例设计(一):基于GeoGebra“简谐运动”教学案例研究 |
4.2 案例设计(二):基于GeoGebra“向心加速度”自主探究案例研究 |
4.3 案例设计(三):基于GeoGebra“同种电荷在中垂线上的场强、电势分布”课后习题案例研究 |
第5章 GeoGebra辅助中学物理教学效果的实验探究 |
5.1 实验方案设计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假设 |
5.1.3 实验对象 |
5.1.4 实验准备与方式 |
5.2 GeoGebra辅助教学的课堂案例实施 |
教案设计(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
教案设计(二):追击、相遇问题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GeoGebra软件有效应用策略 |
5.4.1 课件制作需要基于物理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心理特点 |
5.4.2 以微型课件形式辅助课堂教学 |
5.4.3 GeoGebra作为工具用于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应用GeoGebra辅助物理教学的建议 |
6.2 研究的局限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复合函数f(φ(x))的几何作图(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函数f(φ(x))的几何作图[J]. 楊德生. 数学通报, 1964(10)
- [2]边坡位移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沈永飞. 重庆大学, 2010(03)
- [3]PVC-FRP管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程安春. 安徽工业大学, 2014(03)
- [4]基于小波分析和自适应网格拟合的逆向工程研究[D]. 金鑫. 江南大学, 2009(05)
- [5]Cauchy微分中值定理证法思路探析[J]. 俸卫.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 [6]零压续跑轮胎内支撑虚拟设计与性能分析[D]. 杨欣. 吉林大学, 2007(03)
- [7]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弹塑性力学特性及抗震加固方法的研究[D]. 邓晓琼.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3)
- [8]发动机橡胶悬置的研究与优化[D]. 张晨彬. 东南大学, 2006(04)
- [9]地质导向井眼轨迹随钻预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 吴文博.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10]GeoGebra辅助中学物理教学的探讨[D]. 丘来金.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