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锥孔穿刺抽血法治疗成人亚急性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论文文献综述)
沈医附属一院神经科[1](1976)在《用锥孔穿刺抽血法治疗成人亚急性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文中提出 我院自1972年~1975年的三年中,用锥孔穿刺抽血治疗成人亚急性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共27例,这一改进了的方法,对临床治疗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我们感到有必要对以往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以寻找规律,捐导和改进成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工作。
麦名裕,吴致勋[2](1986)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文中研究指明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颅脑外伤后常见疾病之一。血肿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于伤后2—3周形成完整包膜,膜腔内含有液体状或混有凝血块,并出现颅内压增高和/或脑压迫症状的颅内占位性病
李丹青[3](2008)在《液体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内容涉及近十年来人们对颅脑损伤的认识、治疗情况及其最新进展。第二部分为临床实验部分,即液体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研究。颅脑损伤是因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而引起,其发生与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致伤的因素和损伤的性质。颅脑损伤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原发性颅脑损伤是指创伤暴力当时造成的颅脑损伤,如:头皮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脑伤干、丘脑下部损伤等。继发性脑损伤是致伤后一段时间逐步形成的脑损伤,如:颅内血肿、脑水肿等。原发性颅脑损伤可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导致,其中直接暴力可引起包括加速性损伤、减速性损伤和挤压性损伤在内的三种损伤效应,而间接暴力虽着力点不在头部,但仍可引起严重的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伤包括创伤性脑水肿和迟发性神经元损伤两类,前者根据病理学特点分为血管源性脑水肿、细胞毒性脑水肿、渗透压性脑水肿、间质性脑水肿四种,并因为血脑屏障结构与功能损害、钙超载、脑内氧自由基产生加增、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脑微循环机能障碍以及能量代谢障碍参与形成和加重了创伤性脑水肿;后者因脑递质、受体异常、脂质过氧化反应、钙超载等造成神经元变性坏死和凋亡而产生。对于开放性颅脑损伤、闭合性损伤伴颅内血肿或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合并症和后遗症等应采取手术治疗。绝大部分的轻、中型及重型颅脑损伤中的部分病人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即使是手术病人,术后也还需进行较之手术更为复杂的非手术治疗,才能使整个治疗得以成功。非手术治疗包括降颅压治疗如:脱水治疗、激素治疗、氧气治疗、冬眠降温和亚低温治疗等,镇静及抗癫痫治疗、保护脑神经治疗、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抗菌治疗、营养支持治疗以及对继发病变的对症处理等。临床研究部分目的是观察平衡液+胶体液+脱水剂的这种液体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是将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平衡液+胶体液+脱水剂和常规脱水剂治疗,观察患者输液前后的血压和TCD数据以计算出脑灌注压。结果发现实验组平均脑灌注压升高了10.80±4.84mmHg,对照组平均脑灌注压升高了7.13±3.29mmHg。结论:平衡液+胶体液+脱水剂这种液体疗法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灌注状况。
施杞[4](1984)在《益气化瘀法治疗伤科内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提出 实验与临床伤科内伤乃外力所致人体气血、经络、脏腑之损伤,一般按其损伤之部位而命名。近几年来,我们根据着名伤科专家石幼山教师理伤从气血的经验,开展了益气化瘀法治疗伤科内伤的临
寇玉民,董根柱,孟辉,刘建新,姜宏涛,薛文[5](1998)在《经皮锥颅注入尿激酶抽吸治疗创伤性颅内血肿》文中认为本文报告31例创伤性颅内血肿采用CT片定位,经头皮锥颅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抽吸治疗,2~5次抽吸后CT复查显示血肿清除彻底。经3月~2年随访,全部患者恢复良好,认为该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省时、费用低廉的治疗方法。
黄文生[6](2001)在《《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第9卷分类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用锥孔穿刺抽血法治疗成人亚急性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锥孔穿刺抽血法治疗成人亚急性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论文提纲范文)
(3)液体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颅脑损伤的治疗进展 |
1. 颅脑损伤的分类 |
1.1 按临床应用分类 |
1.1.1 头皮伤 |
1.1.2 颅骨骨折 |
1.1.3 脑损伤 |
1.1.4 火器性颅脑开放伤 |
1.2 按伤情程度分类 |
2 颅脑损伤发生机理 |
2.1 原发性颅脑损伤的发生机理 |
2.1.1 直接暴力 |
2.1.1.1 加速性损伤 |
2.1.1.2 减速性损伤 |
2.1.1.3 挤压性损伤 |
2.1.2 间接暴力 |
2.1.2.1 挥鞭样损伤 |
2.1.2.2 颅脊联合伤 |
2.1.2.3 胸部挤压伤 |
2.2 继发性颅脑损伤的发生机理 |
2.2.1 创伤性脑水肿 |
2.2.1.1 创伤性脑水肿的分类 |
2.2.1.2 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机理 |
2.2.2 迟发性神经元损伤发生机理 |
2.2.2.1 脑递质受体异常 |
2.2.2.2 脂质过氧化反应 |
2.2.2.3 钙超载 |
2.2.2.4 低镁 |
2.2.2.5 分子生物学 |
3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
4 颅脑损伤的治疗及其进展 |
4.1 手术治疗 |
4.1.1 钻孔探查 |
4.1.2 骨窗开颅 |
4.1.3 骨瓣开颅 |
4.1.4 开放伤清创 |
4.2 非手术治疗 |
4.2.1 降颅压治疗 |
4.2.1.1 脱水治疗 |
4.2.1.2 激素治疗 |
4.2.1.3 氧气治疗 |
4.2.1.4 亚低温治疗 |
4.2.1.5 巴比妥类药物治疗 |
4.2.2 镇静及抗癫痫治疗 |
4.2.3 脑神经保护药物 |
4.2.3.1 中枢兴奋药 |
4.2.3.2 脑代谢促进药 |
4.2.3.3 钙通道拮抗剂 |
4.2.4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 |
4.2.4.1 观念的更新 |
4.2.4.2 神经干细胞的概念 |
4.2.4.3 神经干细胞的应用前景 |
4.2.4.4 神经干细胞移植方法学研究进展 |
4.2.5 基因治疗颅脑损伤的应用前景 |
综述二 液体疗法治疗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
1 过去对液体疗法在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的理解 |
2 颅脑损伤液体疗法不必限制液体与钠的研究与理论根据 |
3 颅脑损伤液体疗法几种不同液体的应用 |
3.1 等渗电解质液的应用 |
3.2 高渗性电解质液的应用 |
3.3 胶体液的应用 |
3.3.1 右旋糖酐 |
3.3.2 羟乙基淀粉 |
3.3.3 琥珀酰明胶 |
3.3.4 白蛋白 |
液体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临床资料 |
1 选择标准 |
1.1 纳入病例标准 |
1.2 排除病例标准 |
1.3 剔出标准 |
1.4 退出标准 |
2 研究对象 |
3 统计学方法 |
诊断标准 |
治疗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用锥孔穿刺抽血法治疗成人亚急性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论文参考文献)
- [1]用锥孔穿刺抽血法治疗成人亚急性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J]. 沈医附属一院神经科. 医学研究, 1976(01)
- [2]慢性硬脑膜下血肿[J]. 麦名裕,吴致勋.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86(02)
- [3]液体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研究[D]. 李丹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
- [4]益气化瘀法治疗伤科内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施杞. 新中医, 1984(03)
- [5]经皮锥颅注入尿激酶抽吸治疗创伤性颅内血肿[J]. 寇玉民,董根柱,孟辉,刘建新,姜宏涛,薛文. 中国厂矿医学, 1998(01)
- [6]《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第9卷分类索引[J]. 黄文生. 河南医药信息, 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