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政报》1998年主要目录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陈栋[2](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杨丽媛[3](2017)在《重庆市小学改造研究(1949-1953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上的根本改变,也带来了文化教育工作的改变。旧学校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改造的主要内容,是巩固新生政权和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改造的目的在于将旧思想指导下的学校塑造成为革命的学校。因此,中共在接管重庆市小学的基础上,对重庆市小学的师生、管理体制以及教学方面进行了必要的革新。解放初,重庆市小学的接管,采取一面接一面管的办法。由于缺乏接管干部,文管会派出联络员和军事代表,采取了“维持原校”的方针,迅速接收了重庆市各小学。在管理阶段,重庆市加强了学校的行政管理,调整了学校的领导成分,维持了全市公立小学,整顿与巩固了私立小学,完成了在渝各工矿子弟小学的移交,但忽视了私塾的改造。经过接管,重庆市稳步地建立了新的文教秩序,为重庆市小学教育的顺利改造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市根据“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办学,在办学体制和学生管理方面,为工人子弟入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效解决了日益增长的入学需求和学校发展有限之间的矛盾。重庆市在致力于办好公办小学的同时,鼓励群众办学和厂矿办学,优先招收工人子弟。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和贫苦烈士及贫苦革命军人子弟的入学问题,重庆市对其实行减免学杂费政策。为使超龄儿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重庆市开办了超龄儿童速成班。但在师资、设备、毕业生安置等方面出现了尖锐矛盾。其根源在于新中国经济力量不足。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力量。为落实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政策,转变或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水平,重庆市历时3年左右,紧紧抓牢“政治可靠”的根本标准,采取了寒暑假集中改造、围绕抗美援朝等政治运动改造和经常性的在职学习等方式,分期分批对小学教师进行了初步的思想改造。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本次初步的思想改造教师都不曾脱离抗美援朝等政治运动,并一度发展成为思想改造运动。在以政治学习为主的同时,重庆市小学教师也进行了必要的业务学习,为教学改革扫除了一些障碍。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小学教学改革的过程,可以说是向苏联学习的过程。在小学学制上改“四二”制为五年一贯制,采用苏联的现行教学计划和部分教材,在教法改革中深受苏联教育专家凯洛夫教学原则的影响。重庆市在努力推进课程、教学计划和教材趋同的同时,允许学制改革和超龄儿童速成班带来的不同。但由于经济能力有限和缺乏经验,在学习苏联中出现了生搬硬套等问题。五年一贯制被暂缓推行。在学习苏联先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出现了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问题。所以,在当前教学改革中,应结合中国的国情,坚持批判的精神,合理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新中国小学德育工作,关乎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将小学生塑造成为爱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重庆市在坚持课堂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注重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开展隐性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改革了校园文化,依靠少年儿童队组织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此外,重庆市结合抗美援朝等政治运动,组织儿童参加了游行示威等社会活动。但在做法上出现了课堂教育生硬、校外活动过多等问题,造成了学校教学混乱。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取得政权,并不意味着革命的完全成功。很多国民党残余势力仍然从事破坏活动。在经济水平较低、干部较少的条件下,中共采取了自己较为熟悉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方法”来进行小学改造工作。所以,在小学改造的过程中,政治运动成为了小学改造中的“法宝”,使小学改造的过程呈现了“运动化”和“阶级性”的特征。
岳岚[4](2015)在《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随着新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形成了历史上西方人汉语学习的第二次高潮。以传教士、商人、外交人员为主的西方人为了各自的目的学习汉语,编写了类型多样、卷帙浩繁的汉语教材。本文以这些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在占有较为完备的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文献学、历史学、语言学史学的角度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梳理其发展脉络,考察这一时期西方人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模式,总结他们汉语教学和学习的经验与特征,为当今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第一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概况。在这一百多年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800-1840年,初步探索期。教材数量少,编写水平有限,主要在翻译法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编写,语法教材以印欧语法为框架,对汉语特征认识存在不足,学习者以传教士为主。第二阶段,1841-1860年,快速发展期。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人的活动范围扩大,方言教材增加。除了传教士之外,商人、外交人员等学习者大量出现,相应地也出现了为不同学习者准备的教材。第三阶段,1861-1890年,日渐成熟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国门进一步打开,方言教材进一步增多,北京官话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书面语教材应需而生。西方人有意识地采用安、奥林多夫教学法等进行教材编写,教材编写和汉语教学都走向成熟。第四阶段,1891-1911年,全面繁荣期。中西交流空前活跃,汉语教材类型更丰富,教材编写数量更多,结构体例更加成熟,各个语言要素结合更加自然,语法教材退出舞台。第二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音教学。西方人在汉语学习过程中,采用罗马注音的方式辅助汉语语音学习,这一时期西方人开始采用英语语音进行标记,创制了多个拼音系统,但是无论哪个系统都不能完全正确地表示汉语语音,真正的汉语语音只能从老师那里学到。声调和送气音在西方语言中并不存在,也形成了西方人语音学习的难点,不过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声调和送气音的教学与学习方法。第三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法教学。西方人一方面在印欧语法的框架下进行汉语语法的分析,对汉语进行八大词类的划分:同时努力寻找和西方语法对应的汉语语法形式。另一方面,他们关注汉语的特性,对汉语语法中的独特特征进行追寻,对中西语言共性中的个性语法现象也进行了分析与介绍。西方人偏重教学语法,多采用翻译法、例证法、功能概念法和比较对照等方法进行语法教学,在语法学习中提倡多观察,还对语法学习中的难点给予特别关注。第四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汉字和词汇教学。汉字是表意文字,完全不同于字母文字,形成西方人汉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在汉字教学中,他们注重汉字部首及部件的学习,强调书写汉字的笔画、笔顺及练习方法。受到西方语言学的影响,西方人同样对汉语,特别是方言进行了搜集、整理,编写了双语对照词汇书和字典:语法教材侧重从构词法的角度对汉语词语进行分析:其他教材中词汇教学逐渐成为重要板块。另外,西方人注重具有汉语特色的四字词语、谚语、俗语等的学习。本文对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进行了四个时期的纵向梳理,并从语音、语法、汉字、词汇等方面进行横向考察,使得我们对晚清时期西方人的汉语学习有了比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晚清时期的汉语教材实用性、针对性较强,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编写体例日趋成熟,多采用中外合作的编写模式,并能结合自身学习中的弱点和难点对汉语各要素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都值得现今的对外汉语教学借鉴。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是中西语言接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语言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还保存了鲜活的近代汉语语料,为汉语本体研究提供了发展空间。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和研究。
江光亮[5](2015)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美援朝运动是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1950至1953年间,在朝鲜战争形势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旗帜的一系列运动,诸如和平签名、武器捐献、爱国公约、参军参干、拥军优抚、爱国卫生等运动,对于新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抗美援朝运动与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紧密结合,“三套锣鼓一起敲”,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对外战争,而且加速了国内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造进程,树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大大促进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建设。本文以江西省为中心,研究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民众动员问题。首先,考察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江西省的社会政治状况。分析建国初期江西的基本形势,论述朝鲜战争爆发给江西造成的主要影响,阐明抗美援朝运动兴起的背景。其次,考察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概况。论述江西抗美援朝运动“反美、援朝、爱国”三大主题,探讨运动展开的过程(分三大时期共六个阶段)及其阶段的特点。第三,考察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的组织情况。分析运动领导机构及其核心力量的情况,对江西宣传机构人员、宣传网中的报告员、宣传员等骨干和宣传运作机制情况作重点研究。第四,考察江西乡村民众的动员情况。分析共产党在此过程中的政治目标、动员措施、动员过程、民众反应等,并以此强化农民阶级斗争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推动基层政权建设和乡村社会的改造。第五,考察江西城市民众的动员情况。分析共产党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工人、工商界、文教界、宗教界等阶层展开动员的不同策略及效果,以此推动国内政治整合,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城市新政权建设。第六,考察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与其他两大运动的关系。分别探讨了民众动员与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之间的关系,重点考察其在动员目标、手段、关键环节等方面的关联。最后,对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的基本方式、主要特点及其与新中国政权建设关系进行总结。分析其“网络化”、“盘旋式”和“渗透性”三个基本方式和“综合性”和“关联性”两个主要特点。总体上看,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增强了民众对共产党的认同,加快了社会改革进程,大大促进了江西新政权的建设。
王锋[6](2014)在《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高等教育生态的视角,运用高等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对江苏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优化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总体情况。主要包括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重点论述了高等教育要面对周围环境变化引起的挑战,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提高自身活力,更好地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第二章总结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生态学是教育生态学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生态结构,生态功能,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行为生态,生态系统演化,生态发展的检测与评估等。高等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是研究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三章考察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定位和发展历史。江苏省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文化大革命”十年为转折点,把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初步发展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回顾1949年至2013年江苏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总结蕴藏其中的教育生态规律,为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历史经验方面的指导。第四章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问题和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分析江苏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今后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基本思路,解读从2010年至2020年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总体目标。第五章至第九章,以实现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总体目标为导向,提出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五项战略措施。一是增强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自身活力。高等教育自身活力是实现江苏从“教育大省”发展为“教育强省”的内在动力。为实现这个转变,必须转变教育主管部门职能,简政放权,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的生态体制。不断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中心地位,重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改善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外部生态环境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教育生态主体和周围环境的角度,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和自然环境、人口资源、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况,提出了改善江苏高等教育外部生态环境的措施。三是调整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总体布局。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江苏各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区域的角度,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总体分布特点,分别对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的高等教育作了比较,就调整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布局提出了对策。四是优化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层次结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国际教育等不同教育层次,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层次结构的特点,着重探讨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统计的方法和作用,提出了优化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层次结构的措施。五是实现江苏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江苏高等教育生态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从“高校资源计划”的视角,提出控制教育生态承载规模的措施,保持适度发展;从知识产生、加工、传播、应用的视角,提出完善知识传播体系的措施;从重视教师主体地位的视角,提出延长教师学术生命周期的措施。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对江苏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第十章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本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和主要不足。江苏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利用高等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提出的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江苏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大兵[7](2011)在《基于可变论域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研究》文中提出信息化测绘是当前我国测绘事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其本质是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地理信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在国家战略安全和经济运行的信息保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格环境和SOA构架的发展,深刻的改变了信息化测绘的功能形态和服务内容,测绘科技在自我学习和发展中表现出多学科融合和边界的模糊性。以技术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在解决测绘发展中的外延性、边缘性问题中,出现理论上的困囿和实践上的障碍,需要引入新的思维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拓展信息化测绘的研究论域,重点研究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实现信息化测绘的效度分析工具和可持续发展跟踪监控机制。构建一个基于可变论域的可测度、可效度实现最大化及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测绘测度平台,为我国实现有效率的地理信息产业的目标提供一种监测和评估手段,并使之成为相关部门的决策依据。本文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前导和我国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发展实践,基于哲理、数理、技理的思维观对信息化测绘体系进行认识重构,并将多学科知识融合统一于测度构架。在信息化测绘测度模型的规制下,综合分析这一重构体系的要素特征属性和互动机制,对该系统的结构、功能、绩效和发展进行全面测度,其工作主线和内容构架如下:1.首先基于哲理认识论对信息化测绘的研究论域进行了拓扑,在对其本体涵义和属性的系统分析基础上,建立基于测度基准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这是对信息化测绘进行的结构重构,从而构建了新的研究对象;2.在总结多科学领域测度理论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信息化测绘的普适化测度理论,论证了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可测度性,构建了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模型,定位了“结构-功能-绩效-发展”的测度变量与内容框架;3.在信息化测绘的结构测度中,研究了参与主体的结构区划,建立服务需求函数对客体的信息需求进行测度,以及制度约束下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主体间的功能协同测度,研究其双方在动态优化过程中形成的信息结构和层次模型问题;4.在信息化测绘的功能测度中,基于网格环境和SOA构架约束下信息化测绘服务功能的转变,在信息化测绘4A服务模式基准下,重新归纳了信息化测绘的功能形态。对地理信息资源配置(Anyone)、网络服务(Anytime and Anywhere),组合集成(Anything)三种功能形态进行了测度;5.在信息化测绘的绩效测度中,从微观角度基于数据包络(EDA)方法测度了其自身的运行效度,从中观角度应用灰色相关模型测度了信息化测绘与相关产业的依存关系,从宏观角度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信息化测绘与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和互动关系;6.在信息化测绘的发展测度中,提出并应用政策偏好模型、技术扩散模型、创新博弈模型、人才效用模型和广域物联网模型测度了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政策主导,技术支撑,创新驱动,人才优先,组织保障”的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7.以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发展进行测度实证,通过分析其发展环境和运行状况,运用本文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测度,为陕西省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布局以及发展策略提供决策依据。鉴于本文在信息化测绘研究的特殊视角,在理论、方法、实践和论域四个层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创新点归纳如下:1).理论层面上,首次提出了基于可变论域下信息化测绘的拓扑研究问题,以可测度理论为系统总线,基于哲理、数理、技理的系统方法对信息化测绘体系进行重新构架,构建了信息化测绘的测度平台,拓扑了研究论域;2).方法层面上,首次提出了普适测度论概念,通过构建测度模型,统一定量与定性、模糊与精确的度量问题。推导和应用了多种数学模型,按照测度变量“结构-功能-绩效-发展”逻辑进行数理分析,实现多学科测度融合,拓展了信息化测绘的研究边界;3).实践层面上,将理论模型应用于信息化测绘实践,在技理上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并且能动的适应论域的动态变化。通过模型的测度实证,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作为科学策略的依据;4).论域层面上,将测绘体系的发展过程上升为的自学习的可变论域逻辑过程,定量分析了我国的信息化测绘体系的结构刚性、功能完备性、绩效优化性和发展可持续性问题,是信息化测绘的“二次测量”过程和效度分析工具。是测绘论域拓展向更高级阶段的重要衔接阶段。通过上述研究,论证了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对于推动地理信息综合利用、优化测绘信息资源配置和推动我国测绘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解决了信息化测绘向更高层次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评估问题,体现了科学研究中哲理、数理、技理的辩证统一观。
韩毅勇[8](2011)在《蔡尚思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蔡尚思是中国近现代着名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年逾期颐仙逝,着述等身。作为从民国走过来的世纪学人,面对近代以来复杂的时代的提出的复杂的问题,他也给予了他的答案,在他的着述中包含着的政治、历史、文化等丰富的思想,便是他的回答。现今对蔡尚思思想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多是集中在对他生平经历、学术简介和师友交往等方面,而缺乏系统整体的研究分析与评价,这正是本文所要努力的方向。经过对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的解读,梳理蔡尚思思想的发展历程,将蔡尚思的思想主要分为反孔学、哲学、政治、教育、治学、史学、文化等七个方面。通过对蔡尚思个人气质的分析,考察其家庭及亲友状况,结合近代社会时代背景,阐发蔡尚思思想的成因、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并且试图通过比较蔡尚思与同时代学者思想的异同,对他的思想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价与定位。我国特殊的几千年君主专制社会,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之后,专制思想依然残存。当权者多抬出孔子为偶像,利用孔学数千年来的“权威”来实行专政。为了从根本上否定这种思想存在的不合理性,为近代之科学与民主开路,蔡尚思认为这种思想乃导源于几千年前之孔子,他认为孔学所提倡的思想不适合于当今之社会,不应该在经济体制已经转变的情况下再坚持由孔学导源而来的这一套思想体制,因此对孔学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但是却不得不看到,因为蔡尚思的将学术与现实,特别是政治联系太过紧密,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学术的独立性受到损害,对于孔学的批判存在一些不合逻辑的地方,大有矫枉过正之嫌,在现在看来学术的科学性与价值都需要具体分析。但是他毕生反孔学,研究的广度、深度以及批判的激烈程度在近代反儒学的学术思想史上是很突出的。在政治思想方面,蔡尚思从早期就形成“唯民”思想,也就是一切以民众的利益为前提;主张申民权,打破“资格”传统,实现各方面男女平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要求还政于民,抵制专制统治。研究发现蔡尚思的“唯民”思想贯穿在他的全部思想之中,这是他思想的特色之一。他的主张,都是建立在“为民”的基础之上。在政治方面蔡尚思不仅是个思想者,还是个行动者,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撰写学术性与政论性的文章配合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文化战线上的斗争,而且还是“上海大教联”的发起人与参与者之一,投入到与国民党的斗争之中。可以说蔡尚思是个“红色”教授,而这正体现了他对现实民主的追求。哲学思想方面,蔡尚思从20世纪30年代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就终生信仰服膺于它。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蔡尚思的“唯民”思想有共通之处,而且还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套经过辩证论证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具有现实可行性;他认为唯物辩证法是最为科学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逻辑和考据都可以辅助它,但是要灵活运用,而不要教条化。这种认识是比较客观的,但是与此同时蔡尚思又把这种方法赋予了现实的功利性,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庸俗化”了;蔡尚思提倡年轻化的人生观,有相对合理的生死观和苦乐观,这在他生活的这个时代的学人相比较都表现得很突出,很有特色;在宗教观上,蔡尚思否定鬼神存在论,由早期的反对儒家是儒教到晚年的承认儒家是儒教,体现出了一个学者惟真理是尊的品格,而在佛教方面认为佛教也存在严重的“三纲”思想,则深化和扩展了近现代对佛教的研究;认识论上,他认为认识由实践而来,认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践,这是符合马列主义的;在伦理观上,蔡尚思青年时期曾一度欲以空想的“大人伦观”代替儒家的“小人伦观”,虽然未信仰科学社会主义,但是已经表现出了十足的革命精神。史学思想方面,蔡尚思研究分析了中国的史学系统,并且要求要用唯物史观来观察分析问题,他认为要用阶级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而且研究历史要“厚今薄古”,“古为今用”。蔡尚思有这种史学思想与时代与阶级局限性是分不开的,与很多学者的史学思想一样,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具有强烈的阶级意识,以及重视当下的一种思维模式,他的一生治史都受到这两种思想的束缚。教育思想方面,蔡尚思强调要推行唯物主义的教育理念,也就是教育要与经济政治相协调,这很有特色;他要求民主治校,提倡自由研究的精神,在他能力范围之内,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在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通过研究发现他也是做得不错的。读书治学指导思想方面,蔡尚思提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愧被称为为“红色”教授;在读书的目的方面,蔡尚思认为读书应该是现实相联系,这与一些人认为学术应该脱离用在当下的思想不同,也正是因为如此,蔡尚思读书治学具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感情的因素过于强烈,尽管他努力克服,但是也难免影响到学术的科学性;同时他认为读书应该苦读书,要注意读书与图书馆的关系,要注意创新,不要陈陈相因,而且读书治学还要注重坚持学术气节,这些思想同时代很多人都有,但是能全部做到的人却很少,蔡尚思是寥寥无几做到的人之一。在文化思想方面,蔡尚思认为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九大支柱,而且还有儒墨两个系统,这一看法对深化我们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过去我们一直都对墨学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蔡尚思一直是抑儒扬墨的,但反儒学并不是反传统文化,他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认为中国的儒家的学说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根据经济政治的发展情况而发展我国的文化。这种看法和一些人“以复古为解放”的态度迥然不同,他几乎全盘否定儒家文化,他的这一思想受到许多学人的批判,确实,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是不可能采取一改否定的方式来处理的,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再继续深化发展。而对我国文化将来的发展模式,他并不主张全盘西化,也不主张复古,更不是一个折衷主义者,他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文化将来的走的道路应该是“辩证发展”的,这是他一个十分重要的关于文化发展的观点,这是符合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蔡尚思一生研究思想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史资料,他信仰马克思主义,一生反儒学,提倡“唯民”,这是他思想的最大特色。他是近现代反儒学学术思想史上的殿军人物,在近代影响深且广;但是步入现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反传统的思维模式渐渐淡化,因此蔡尚思的继续反儒学就变得有些与现实格格不入,而他则依然坚持故我,根据自己的研究说话,体现了他的严谨的学术精神,虽然影响不如民国时期,但是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
张成成[9](2011)在《中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政府信息公开不仅成为民众参政、议政的重要前提,而且对预防、抑制腐败,倡导廉政,提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是世界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可以说,认真研究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对中美两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从政府信息公开主体、范围、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合实际,为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供某些借鉴。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其次是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对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作了介绍;第二部分是中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历史及现状,分别对中国和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历史和现状作出归纳,美国介绍了其主要的法律制度,例如《行政程序法》、《信息自由法》、《隐私权法》、《阳光下的政府法》、《电子信息自由法》,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主要从其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了介绍,为中美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做好准备;第三部分是中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比较,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主要由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与程序以及救济制度等要素有机组成。故中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比较会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对两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异同、优缺点有一个比较鲜明而直观的认识;第四部分是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先进经验并结合国情,总结出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启示和建议:(1)转变政府和公众的思想观念,是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条件;(2)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体系,是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根本保障;(3)严格界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是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关键;(4)合理确定信息公开方式,是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途径;(5)建立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是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保障。总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虽然还存在的一些缺陷不足,但也取得一定的成绩,我相信在借鉴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上,我国政府会向民主法治服务型政府的迈向一大步,我国公民的知情权也在逐步被更好的保护和实现,这样就有助于监督和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和当家作主的地位。
王玉丰[10](2008)在《常规突破与转型跃迁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自组织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自1998年以来,我国有一大批专科院校经合并、重组、转制等方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它们因组建时间尚短,通常被称为“新建本科院校”。客观地讲,这类院校虽然形式上已是本科院校,但实质上仍然没有达到本科院校的内在要求,正处于由层次转型向内涵转型的过渡时期,因此,如何真正实现从形式到实质的转型就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正是建立在求解“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问题的基点上,以这类院校转型发展为研究的主线,遵循“一般→个别,静态→动态”的研究进路,从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图景切入,将实地研究的结论作为理论研究的依据,并力图在自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内,全面而深入地解析影响学校转型发展的相关变量,系统而客观地揭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理性而前瞻地探寻这类院校转型发展的目标趋向,以期为这类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切实的理论指导。论文的第一部分以现实图景为立论前提,按照由面到点的研究思路,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予以全面检视。首先,从“面”上着眼,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兴起及其成因的深刻剖析,指出这类院校的形成是历史与现实共同形塑的结果;同时,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追赶式”发展的现实描摹以及内外部困境的立体解读,指出实施转型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摆脱当前困境、实现良性运行的理性选择。其次,从“点”上入手,分别选取三所不同类别的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案例进行深度的实地研究,通过对这些院校发展过程的全景式描述,客观地展示出它们转型发展的真实状况,进一步证明了新建本科院校只有谋求常规突破,实施转型发展,才能化解前进中的危机,从而达到自身发展的最佳状态。论文的第二部分以自组织理论为分析框架,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给予理论探讨。首先,从静态层面对影响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全面检索,并过滤出三个一级变量及其相应的二级变量,通过对这些变量的深刻解析,指出各变量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影响力度具有非均衡性。其中,外源变量是转型发展的客观条件,起辅助性作用;内源变量是转型发展的现实依据,起主导性作用;而支配变量则是转型发展的内在基核,起决定性作用。其次,从动态层面深入探究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部作用机制,揭示出这类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力学机制、路径实现机制以及逻辑演进机制;同时指出各变量间竞争与协同的非线性作用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动力,分叉与选择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渐进式发展与跃进式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两种主要演进方式。论文的第三部分以上述实践考察与理论分析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在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跃迁态势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刻画出这类院校必然要从当前状态向更高一级的渐近稳定定态跃迁的转型趋势。同时,通过对我国目前高校分类的全面检视和理性审思,指出高校分类中存在的事实缺陷是导致新建本科院校盲目发展的主要诱因,并从新建本科院校实践的层面论证了教学服务型大学是这类院校转型发展的客观目标与现实归宿。论文的最后,对整个研究给予全面总结,并归纳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新建本科院校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们当前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与问题,都是学校快速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这类院校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施转型发展,才能摆脱现实困境,实现学校的良性运行。第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并非率性而为、漫无目标地随意转变,其转型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其间体现了这类院校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是一种基于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客观结果。第三,教学服务型大学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趋向,“战略—组织—制度”三位一体构建模式是这类院校转型发展得以实现的主要行动策略。
二、《陕西政报》1998年主要目录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政报》1998年主要目录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
一、婚姻 |
二、丧葬 |
三、生育 |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
一、教育维稳 |
二、教育支边 |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重庆市小学改造研究(1949-1953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中国大陆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学改造的研究 |
(二)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学改造的研究 |
三、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六、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界定 |
(二)关于“重庆市”的界定 |
(三)关于“小学”的界定 |
(四)关于“改造”的界定 |
第一章“稳步前进”: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小学接管 |
一、解放前重庆市小学教育状况 |
二、重庆市教育接管的必要性 |
三、重庆市小学教育的接管 |
(一)“接”:维持原状 |
(二)“管”:维持整理 |
第二章 向工人开门: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小学管理体制改革 |
一、办学体制改革 |
(一)鼓励群众办学 |
(二)要求厂矿办学 |
二、学生管理改革 |
(一)优先招收工人子弟 |
(二)减免学杂费 |
(三)开办超龄儿童速成班 |
第三章 重塑“旧人”: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小学教师思想改造 |
一、政治可靠的教职员 |
二、“不合时宜”的思想 |
三、初步的教师思想改造 |
(一)教师思想改造的方针 |
(二)寒暑假集中改造 |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改造 |
(四)经常性的在职学习 |
第四章 向苏联学习: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小学教学改革 |
一、短暂摇摆的小学学制 |
(一)重点实验五年一贯制 |
(二)普遍推行五年一贯制 |
二、“同”“异”之间的课程、教学计划与教材 |
(一)相同的课程与多样的教学计划 |
(二)求同存异的教材改革 |
三、学习凯洛夫的教法 |
(一)量力性原则 |
(二)巩固性原则 |
(三)直观性原则 |
第五章 塑造新人: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
一、课堂思想品德教育 |
(一)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教育 |
(二)纪律教育 |
二、课外活动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
(一)校园文化改造 |
(二)纠正社会活动偏向 |
结论 |
一、“革故鼎新” |
二、教育向工人开门 |
三、革命的工作方法 |
四、教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4)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时段及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内容的选取和研究方法 |
三. 选题意义 |
四. 文献综述 |
五.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的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第一阶段:初步探索期(1800-1840年) |
一. 临时借用各种材料 |
二. 教材编写的初步尝试 |
第二节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1841-1860年) |
一. 方言教材的迅速发展 |
二. 成熟语法教材的出现 |
三. 教材类型的多样化 |
第三节 第三阶段:日渐成熟期(1861-1890年) |
一. 方言教材进一步增长 |
二. 官话教材的快速发展 |
三. 新型教材的出现 |
第四节 第四阶段:全面繁荣期(1891-1911年) |
一. 官话教材的旺盛需求 |
二. 方言教材范围持续扩大 |
三. 专项技能教材的深化 |
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音教学与学习 |
第一节 对汉语语音的总体认识和学习 |
一. 罗马化拼音系统与汉语语音 |
二. 汉语音节 |
三. 汉语语音的学习 |
第二节 汉语拼音系统 |
一. 马礼逊拼音系统 |
二. 卫三畏拼音系统等 |
三. 艾约瑟拼音系统 |
四. 威妥玛拼音系统 |
五. 内地会拼音系统 |
六. 狄考文拼音系统 |
七. 联合拼音系统 |
第三节 对声调的认识及教与学 |
一. 对声调的认识 |
二. 声调的讲授 |
三. 声调的学习 |
第四节 对送气音的认识以及教与学 |
一. 对送气音的认识 |
二. 送气音的教与学 |
小结 |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世界汉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 |
第一节 印欧语言框架下的汉语语法分析 |
一. 总体构成 |
二. 词类划分 |
第二节 汉语中的形态标记 |
一. 名词的数性格 |
二. 动词的时态 |
三. 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 |
四. 被动形式的标记 |
第三节 对汉语特性的探讨 |
一. 量词 |
二. 语气词 |
三. 处置式 |
第四节 关注共有语法现象中的汉语特色 |
一. 数词 |
二. 代词 |
三. 对其他特色语法现象的关注 |
第五节 汉语语法的教与学 |
一. 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分 |
二. 语法教学方法 |
三. 汉语语法学习与习得 |
四. 对汉语语法习得难点的把握 |
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字词教学与学习 |
第一节 西方人对汉字的总体认识 |
第二节 汉字教学 |
第三节 汉字学习 |
第四节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词汇教学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晚清时期(1800-1911年)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目录 |
附录Ⅱ. 卫三畏语音系统表 |
附录Ⅲ. 禧在明语音系统对照表 |
附录Ⅳ. 《汉语官话口语语法》中的声调练习 |
附录Ⅴ. 文璧《中国北方口语语法》中动词时态和语态——以“拴”为例 |
附录Ⅵ. 各教材对量词的讲解 |
附录Ⅶ. REV.J.A.SILSBY的部首歌谣 |
附录Ⅷ. J.A.SILSBY的《部首押韵诗》 |
附录Ⅸ. 博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及学术活动 |
(5)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二、已有学术成果评述 |
三、研究资料主要来源 |
四、研究思路与叙述结构 |
第一章 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江西的政治社会状况 |
第一节 建国之初江西的基本形势 |
第二节 朝鲜战争爆发对江西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江西民众动员的概况 |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三大主题 |
第二节 民众动员的基本过程 |
小结 |
第三章 江西民众动员的组织 |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领导机构 |
第二节 民众动员的骨干力量 |
第三节 民众动员的组织制度 |
小结 |
第四章 面向乡村民众的动员 |
第一节 训练运动骨干展开时事宣传 |
第二节 组织集会游行推动自我教育 |
第三节 推行爱国公约融入农村工作 |
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城市民众的动员 |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全面展开 |
第二节 民众动员与各阶层实际的结合 |
第三节 民众动员的主要成效 |
小结 |
第六章 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与其他运动的关系 |
第一节 与土地改革运动的关系 |
第二节 与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关系 |
小结 |
结论 |
一、江西民众动员的基本方式 |
二、江西民众动员的主要特点 |
三、江西民众动员与新政权建设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
2.1 高等教育生态环境 |
2.2 高等教育生态结构 |
2.3 高等教育生态功能 |
2.4 高等教育生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
2.5 高等教育行为生态 |
2.6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演化 |
2.7 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检测与评估 |
第三章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定位和历史考察 |
3.1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定位 |
3.2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历史考察 |
第四章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问题和发展目标 |
4.1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问题 |
4.2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发展思路 |
4.3 江苏 2020 年高等教育发展主要目标 |
第五章 增强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内在活力 |
5.1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
5.2 建立生态化管理体制 |
5.3 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
5.4 重视高校文化生态建设 |
5.5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第六章 改善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 |
6.1 自然环境 |
6.2 人口资源 |
6.3 经济环境 |
6.4 政治环境 |
6.5 文化环境 |
第七章 调整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总体布局 |
7.1 全省高校总体布局 |
7.2 苏南地区高校的分布 |
7.3 苏中地区高校的分布 |
7.4 苏北地区高校的分布 |
7.5 苏南、苏中、苏北地区高校的平衡发展 |
第八章 优化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层次结构 |
8.1 教育主管部门职能的生态学分析 |
8.2 研究生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
8.3 本科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
8.4 高职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
8.5 成人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
8.6 国际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
8.7 优化生态层次结构的措施 |
第九章 实现江苏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9.1 实施高校资源计划 |
9.2 完善知识生态体系 |
9.3 延长学术生命周期 |
9.4 云计算和大数据在江苏高等教育的应用前景 |
第十章 结论 |
10.1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 |
10.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10.3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7)基于可变论域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信息化测绘是当前测绘事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
1.1.2 信息化测绘在国民经济和资源调控中意义重大 |
1.1.3 信息化测绘在新的技术环境约束下的功能转变 |
1.1.4 信息化测绘研究需要引入新的思维观和方法论 |
1.1.5 信息化测绘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建立研究参考系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论题界定 |
1.3.1 研究主题的逻辑地位 |
1.3.2 三个概念的关系辨析 |
1.3.3 体系的研究边界 |
1.3.4 测度作为研究维度的必要性 |
1.4 论题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4.3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构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内容构架 |
第2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构建 |
2.1 信息化测绘的服务定位 |
2.1.1 测绘体系的发展阶段 |
2.1.2 信息化测绘的概念及其特征 |
2.1.3 信息化测绘的服务定位 |
2.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本体研究 |
2.2.1 地理信息服务的涵义 |
2.2.2 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框架 |
2.2.3 地理信息服务属性定位 |
2.3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构建 |
2.3.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概念 |
2.3.2 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2.3.3 构建原则与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模型 |
3.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测度的基本理论 |
3.1.1 测度概念的普适化 |
3.1.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 |
3.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可行性 |
3.3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模型 |
3.3.1 测度模型的功能定位 |
3.3.2 测度模型的构建 |
3.4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变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结构测度 |
4.1 主体构成与功能区划 |
4.1.1 主体构成 |
4.1.2 主体功能区划 |
4.2 信息服务的需求测度 |
4.2.1 基本定位 |
4.2.2 地理信息服务旳需求函数 |
4.3 主体间的功能协同测度 |
4.3.1 主体的协同机制 |
4.3.2 制度效率约束下的主体间的协同关系 |
4.3.3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旳结构优化 |
4.4 体系的信息结构与层次模型 |
4.4.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信息结构 |
4.4.2 整体层次模型框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功能测度 |
5.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功能形态 |
5.2 资源配置测度 |
5.2.1 测绘信息资源配置 |
5.2.2 测绘信息资源配置的正外部效应 |
5.2.3 测绘信息资源配置效率 |
5.3 网络服务测度 |
5.3.1 信息化测绘服务网络发展 |
5.3.2 信息化测绘服务网络结构 |
5.3.3 网格环境下的地理信息服务效度 |
5.4 组合集成测度 |
5.4.1 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的条件与动因 |
5.4.2 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的功能与实现 |
5.4.3 基于费用测度的地理信息服务最优组合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绩效测度 |
6.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绩效概述 |
6.1.1 绩效的通常定义及研究方法 |
6.1.2 信息化测绘的公共效益测度 |
6.1.3 信息化测绘绩效的三级层次 |
6.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运行效果测度 |
6.2.1 评价指标体系 |
6.2.2 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模型 |
6.2.3 实证分析 |
6.3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产业关联测度 |
6.3.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产业关联性分析 |
6.3.2 产业关联的分析方法 |
6.3.3 信息化测绘产业关联的测度结果分析 |
6.4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经济效应测度 |
6.4.1 信息化测绘服务的拉动效应 |
6.4.2 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
6.4.3 回归效果检验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发展测度 |
7.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政策偏好 |
7.1.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政策需求 |
7.1.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政策偏好测度 |
7.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技术扩散 |
7.2.1 技术扩散是技术发展的必然途径 |
7.2.2 信息化测绘服务技术扩散速度测度 |
7.2.3 信息化测绘的技术的保障对策 |
7.3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创新机制 |
7.3.1 创新主体的互动关系 |
7.3.2 创新主体间的技术转移博弈 |
7.4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人才效用 |
7.4.1 信息化测绘服务科技人才的内涵及其结构 |
7.4.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科技人才效用测度 |
7.5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组织保障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实证 |
8.1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发展环境 |
8.2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发展概况 |
8.2.1 陕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
8.2.2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实践 |
8.3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构架 |
8.4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测绘服务体系测度 |
8.4.1 结构持续优化 |
8.4.2 功能有待整合 |
8.4.3 绩效相对较低 |
8.5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发展策略 |
8.5.1 发展战略:资源本位,创新驱动 |
8.5.2 发展定位:立足西部,面向全国 |
8.5.3 发展根本:稳定队伍,培养人才 |
8.5.4 发展导向:强化基础,加速转型 |
8.5.5 发展要求:提高质量,重视效率 |
8.5.6 发展思维:软硬兼施,统筹协调 |
8.5.7 发展保障:组织整合,统一监管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结论 |
9.2 论文创新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蔡尚思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现实关照性 |
(一) 选题的理论意义 |
(二) 选题的学术价值 |
(三) 现实关照性 |
二、学术史综述 |
(一) 学术着作 |
(二) 期刊论文 |
(三) 硕博论文 |
三、选题研究的切入点、重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点 |
(一) 研究切入点 |
(二) 研究的重点 |
(三) 研究的难点 |
(四) 研究的创新点 |
(五)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四、相关界定 |
(一) 时间 |
(二) 空间 |
(三) 关键词 |
五、其他说明 |
(一) 时间的表述方式 |
(二) 注释格式 |
第一章 蔡尚思的思想历程 |
一、蔡尚思思想的奠基时期(1925 年之前) |
(一) 在德化的私塾启蒙 |
(二) 在永春打下国学基础 |
二、蔡尚思思想的转变时期(1925-1937 年) |
(一) 冲破阻挠,负笈北上 |
(二) 怀疑传统,陷入空想 |
(三) 摆脱“乌托邦”,走向“科学” |
1、思想理论的形成时期 |
2、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
三、思想的发展时期(1937-1949) |
四、蔡尚思思想的成熟与再发展时期(1950-2008) |
第二章 蔡尚思思想的渊源与师友交游 |
一、社会时代背景与蔡尚思思想之形成 |
(一) 社会时代之影响 |
1、德化时期的县城教育 |
2、都市教育 |
(二) 家庭背景 |
(三) 学行交游 |
1、向往的先哲 |
2、师友的帮助与论学 |
第三章 民国时期蔡尚思的孔学批判思想 |
一、蔡尚思之孔学批判思想体系 |
二、民国时期蔡尚思之孔学批判思想 |
(一) 对孔学不平等的经济思想之批判 |
(二) 对孔学反民主的政治思想之批判 |
1、孔学提倡君主专制 |
2、孔学主张恢复封建等级礼制 |
(三) 对孔学野蛮的社会伦理思想之批判 |
(四) 对孔学不客观的治学思想之批判 |
(五) 对孔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四章 新中国时期蔡尚思的孔学批判思想 |
一 孔学思想批判的一个前提 |
二 对孔学政治思想的批判 |
(一) 在东方复兴周礼 |
(二) 礼治的变和不变 |
(三) 孔子为何也讲正名 |
(四) 孔子的“刑德”主张 |
三 对孔学经济思想的批判 |
(一) 孔学的“命”与“利” |
(二) 孔学的“谋道”与“谋食” |
四 对孔学哲学思想的批判 |
(一) 孔子“仁”的思想 |
(二) 孔学的“礼教”思想 |
(三) 孔学的“中庸”思想 |
(四) 孔学的“天命”思想 |
(五) 孔学的“名教”思想 |
(六) 孔学的“生知”与“学知”思想 |
五 孔学的文艺思想批判 |
(一) “诗言志”与“思无邪” |
(二) 存雅乐与“放郑声” |
六 孔学的史学思想批判 |
(一) 孔子与《春秋》 |
(二) 孔子与《尚书》 |
(三) 孔子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
七 孔学的教育思想批判 |
(一) 孔子教育基本史实的考证 |
(二) 孔子的办学宗旨 |
(三) 孔子教育的内容 |
(四) 孔子的教育方法 |
小结 |
第五章 蔡尚思的教育思想 |
一 教学及在校行政工作历程 |
二 唯物主义的教育思想 |
三 民主治校理念 |
四 教师与学生的教育关系问题 |
五 大倡学术研究的自由精神 |
第六章 蔡尚思的史学思想 |
一 蔡尚思的史学论 |
(一) 历史与历史学及中国历史的特色 |
1、历史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
2、中国历史的特色 |
(二) 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三) 中国史学的系统 |
(四) 历史学的功用 |
二 蔡尚思的史学方法论 |
(一) 研究历史不能离开阶级分析 |
(二) 研究历史要“厚今薄古” |
第七章 蔡尚思的治学思想 |
一 蔡尚思的治学理论 |
(一) 治学理论总论——指导思想 |
1、坚持辩证唯物论 |
2、坚持唯物史观 |
3、坚持唯物辩证法 |
二 蔡尚思的治学方法论 |
(一) 治学方法论——总论 |
1、治学方法的重要性 |
2、治学“方法论”的三个方面 |
3、总论治学方法的种类与关系 |
(二) 治学方法论——分论 |
1、界限的方法 |
2、搜索的方法 |
3、选择的方法 |
4、评论的方法 |
三 蔡尚思的治学论 |
(一) 治学目的 |
(二) 读书论 |
1、多读书与图书馆 |
2、苦读书 |
3、“读通书”与“通读书” |
4、读书要创新 |
5、读书与老师的关系 |
(三) 治学贵争鸣 |
(四) 坚持学术气节 |
第八章 蔡尚思的政治思想 |
一 蔡尚思的“唯民”思想 |
二 蔡尚思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的思想 |
(一) 提倡民主 |
(二) 反对专制 |
三 蔡尚思的民权思想 |
第九章 蔡尚思的哲学思想 |
一、蔡尚思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信仰 |
二 蔡尚思的人生观 |
(一) 生死观 |
1、生命的过程 |
2、关于“老”“死” |
3、生命的意义 |
(二) 苦乐观 |
(三) 青年化的人生观 |
三 蔡尚思的宗教观 |
(一) 鬼神观念 |
(二) 对“儒教”的评述 |
(三) 对佛教的评述 |
四 蔡尚思的辩证法思想 |
五 蔡尚思的认识论 |
(一) 认识的来源 |
(二) 知行的关系问题 |
1、认识的目的 |
2、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
3、关于真理的问题 |
六 蔡尚思的伦理观 |
(一) 由空想到科学的伦理观 |
(二) 义利与理欲问题 |
第十章 蔡尚思的中西文化观 |
一、文化的内容和属性 |
(一) 文化的内容 |
(二) 文化的属性 |
二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 |
(二) 对墨家的推崇 |
三 今后文化的发展道路 |
(一) 对马克思主义的推崇 |
(二) 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 |
附录:蔡尚思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9)中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2 中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
2.1 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
2.2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
3 中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比较 |
3.1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 |
3.2 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
3.3 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 |
3.4 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 |
3.5 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 |
4 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4.1 转变政府和公众的思想观念 |
4.2 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体系建设 |
4.3 严格界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
4.4 合理确定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 |
4.5 建立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并完善救济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常规突破与转型跃迁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自组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 论文框架 |
2 现实图景: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困境与转型诉求 |
2.1 新建本科院校的蓬勃兴起与形成归因 |
2.2 新建本科院校快速发展与现实困境 |
2.3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性诉求 |
3 常规突破: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实地研究 |
3.1 综合性学院转型发展研究——以嘉兴学院为例 |
3.2 师范性学院转型发展研究——以黄冈师范学院为例 |
3.3 技术性学院转型发展研究——以常熟理工学院为案例 |
4 变量解析: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 外源变量: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客观条件 |
4.2 内源变量: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依据 |
4.3 支配变量: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在基核 |
5 机制探究: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 |
5.1 竞争与协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动力 |
5.2 分叉与选择: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 |
5.3 渐进与跃进: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演进方式 |
6 转型跃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目标趋向 |
6.1 应然与必然: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跃迁的态势分析 |
6.2 检视与反思:基于我国高校分类的理性审思 |
6.3 目标与归宿:构建现实中的教学服务型大学 |
7 结束语:走向辉煌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调查问卷 |
四、《陕西政报》1998年主要目录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3]重庆市小学改造研究(1949-1953年)[D]. 杨丽媛. 西南大学, 2017(02)
- [4]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D]. 岳岚.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 [5]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D]. 江光亮. 武汉大学, 2015(07)
- [6]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D]. 王锋.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7]基于可变论域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研究[D]. 黄大兵. 长安大学, 2011(05)
- [8]蔡尚思学术思想研究[D]. 韩毅勇.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9]中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研究[D]. 张成成. 安徽大学, 2011(04)
- [10]常规突破与转型跃迁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自组织分析[D]. 王玉丰.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