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8例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8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立公,黄琴峰,胡冬裴[1](2021)在《瘟疫的古今针灸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利用数据库配合人工筛选,获得针灸治疗瘟疫的古代文献91条和现代文献168篇,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显示,针灸治疗本病,除取病变部位的穴位外,还当注意选取末端部、关节部和病变局部穴,临床可采用刺血、针刺、艾灸、刮痧、按摩、外敷,以及拔罐、穴位注射、电针、仪器、梅花针、微针系统等疗法。同时还比较了古今治疗瘟疫的异同。

代良萍,代良敏,代超,陈永钧,刘中飞,黄易[2](2021)在《青黛对内生致热原性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考察青黛对内生致热原性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青黛组(5.4、10.7、16 mg·kg-1)组。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容积5 mL·kg-1。除对照组耳缘静脉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给药0.5 h后耳缘静脉内生致热原(1.5 mL·kg-1)。测定家兔注射内生致热原后4 h内体温,记录平均体温的变化(ΔT)。发热1 h后测定家兔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脑脊液、下丘脑中环磷酸腺苷(cAMP)。结果青黛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的ΔT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黛各剂量组下丘脑、脑脊液中cAMP水平及血清IL-1β、TNF-α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结论青黛对家兔内生致热原性发热有显着的解热作用,通过减少血清中IL-1β、TNF-α水平,降低脑脊液和下丘脑中cAMP含量来发挥解热作用。

颜志远[3](2021)在《小儿解表口服液联合外敷治疗腮腺炎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小儿解表口服液联合仙人掌及青黛外敷治疗儿童早期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梅州市蕉岭县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68例早期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实施小儿解表口服液联合仙人掌及青黛外敷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血清淀粉酶以及尿淀粉酶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的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早期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中,应用小儿解表口服液联合仙人掌及青黛外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孙欣娜,胡正权,成佳文,杨青,杨茜芸,张世娜[4](2021)在《利巴韦林结合清热解毒方对流行性腮腺炎热毒壅盛证患儿血清SAA、淀粉酶及症状消除时间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利巴韦林结合清热解毒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热毒壅盛证患儿的临床效果,探究其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 SAA)及淀粉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9年9月收治的8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清热解毒方。比较2组患儿发热、腮腺肿胀、腺体疼痛等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SAA及淀粉酶水平。结果观察组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80.49%,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SAA、总淀粉酶、唾液型淀粉酶水平均显着下降,且观察组血清SAA、总淀粉酶、唾液型淀粉酶下降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2%和9.7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利巴韦林结合清热解毒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热毒壅盛证患儿,可以降低血清SAA和淀粉酶水平,改善腮腺肿痛,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李亚晓[5](2021)在《广西大气污染和气象因素与传染病发病数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几种常见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的发病数和大气污染(AQI、PM2.5、PM10)及气象因素(平均气压、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低相对湿度)等近五年来的相关数据,利用ARIMA和ARIMAX对模型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和模型模拟,来揭示广西大气污染和气象因素与传染病发病数的相关关系,进而分析引起几种常见传染病发病以及致使发病人数增加的关键因素,从而为人们提供有效预防的最佳措施、为人们制定防治决策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和数据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1)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数与AQI、PM2.5、平均气压、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之间显着相关且相关性较强,且与AQI、PM2.5、PM10、平均气压、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呈正相关,与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中滞后-1阶负相关的平均相对湿度系数显着,将其纳入病毒性肝炎发病数的ARIMA模型中。(2)痢疾的发病数与平均气压、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之间显着相关,且与平均气压呈正相关,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中滞后9阶负相关的最低气温系数显着,将其纳入痢疾的ARIMA模型中。(3)肺结核的发病数与AQI、PM2.5、PM10、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低相对湿度之间显着相关,且与平均气压正相关,与AQI、PM2.5、PM10、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中滞后5阶负相关的最低气温系数显着,将其纳入肺结核发病数的ARIMA模型中。(4)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与平均气压、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以及最低相对湿度间的相关性较强,且与平均气压正相关,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呈负相关,其中滞后10阶负相关的最低气温系数显着,将其纳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的ARIMA模型中。(5)手足口病发病数与AQI、PM2.5、PM10、平均气压、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以及最低相对湿度之间显着相关,且与AQI、PM2.5、PM10、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平均相对湿度、最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中滞后5阶正相关的PM2.5和滞后3阶负相关的平均相对湿度系数显着,将其分别纳入手足口病发病数的ARIMA模型中。

李楠[6](2021)在《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构建“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G-TCM)”,对现有的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全面汇总,为科研、临床决策快速获取指南、指南推荐意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1、顶层设计与平台搭建:成立多学科专家组,借助Spring,MyBatis,Vue,Element-UI,Redis,Elasticsearch,Flowable等软件对系统进行开发,设置数据管理、评价报告、系统管理和权限管理4个模块。专家组参照RIGHT清单条目制订指南管理原则、提取/录入字段及质量控制规范。采用AGREEⅡ工具和RIGHT清单,对中医药CPGs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进行评价。2、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收集、管理与评价:通过多渠道进行指南收集,包括(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2)手工检索当当网、亚马逊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3)搜索指南制订及发布国家级相关机构网站。采用NoteExpress软件对各数据库文献题录处理并手工查重,依据预设的纳排标准进行指南筛选。其中指南筛选、数据录入、数据标化和指南评价过程均经过培训考核,数据录入严格执行“双录+核查”规范,以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3、G-TCM系统的应用:基于本系统对糖尿病相关的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检索及统计分析,总结指南推荐信息及方法学质量,并与人工检索比较,以校验平台的可靠性及功能性。[结果]G-TCM系统已上线运行,已完成对658部中医药CPGs的提取、评价工作;可实现快速获取疾病/病证相关的中医药指南信息和指南推荐的中医药疗法,包括指南方法学专家对该疗法证据级别和推荐级别的评级。用户可通过查看指南的质量和报告规范的评价结果,快速评估相关指南的质量和获取推荐意见,有利于促进指南的利用和更新。基于本平台以糖尿病为主题进行示范研究,共纳入32部CPGs,87.5%的指南关注糖尿病合并症/并发症,推荐信息中涉及方剂、中成药、针灸、中医外治法等多种中医疗法。19部指南采用循证方法进行制订,指南的证据类型多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但证据引文的年份较久远,引用研究的样本量较低,导致证据级别普遍较低。此外,纳入CPGs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质量方面,在某些领域评分较低,为指南的修订提供参考。[结论]本次研究设计、构建了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G-TCM),为临床医师、研究者、指南制(修)订以及评估人员提供一个临床指南信息快速查询和获取平台,对推进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规范化和可及性,更好指导临床实践发挥支撑作用。

任晓婷[7](2021)在《双花柴芩散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风热犯卫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依据2018年卫健委颁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修订版)》制定,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对导师孙丽平教授经验方双花柴芩散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阐明其临床优势,为科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诊疗中心门诊流感样症状患儿,进行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咽拭子),检测结果呈阳性,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双花柴芩散(中药免煎剂型)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退热及其他基础治疗均一致,治疗周期为5天。在治疗期间,观察并详细记录基线特征、中医证候积分、西医症状积分、实验室检验等情况,将试验数据运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纳入情况:本临床研究共收集临床病例100例,剔除2例,剔除率为2%;脱落3例,脱落率为3%,最终纳入病例95例,试验组48例,对照组47例。基线特征分析:受试患儿95例,男55例,女40例。试验组男29例,女19例;对照组男26例,女21例。发病前1周内明确流感患者接触史53例,密切接触33例,接种流感疫苗8例。两组受试患者治疗前平均体温无显着差异。治疗结果分析:两组在缩短发热时间,缓解全身中毒症状中恶寒、头痛、肌肉酸痛,呼吸道症状中喷嚏、咽痛、咳嗽、咯痰的临床症状方面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在汗出、口渴、鼻塞、流涕的缓解时间不存在显着差异。试验组在中医证候积分、西医症状积分中的临床症状、功能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对父母的影响无显着差异。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临床治愈(愈显率、有效率)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安全性评估分析:试验组出现实验室检验异常指标2例,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出现实验室检验异常指标6例,不良反应3例,两组在用药安全性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双花柴芩散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在完全退热时间、主要症状缓解时间、中医证候积分、西医症状积分等方面,尤其在缓解头痛、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邵竞楠[8](2021)在《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治愈后对生育能力的影响观察》文中研究指明分析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治愈后对生育能力的影响。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收治的20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对2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治疗后20例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0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显效和有效19例,总有效率达95%。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生育能力进行分析,有1例患者经治疗后对生育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占5%,几率较低。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有呕吐、腹痛以及水肿等,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占15%。结果表明,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治愈后对生育能力的影响很小。患病后,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积极接受治疗,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李富豪,申毅锋,姚航宇,司宇,李浩[9](2020)在《腮腺炎性睾丸炎的中西医诊疗进展》文中认为腮腺炎性睾丸炎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病因主要为感染腮腺炎病毒。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为:腮腺炎病毒从呼吸道进入人体进而复制侵入血液扩散至腮腺,之后增殖扩散至睾丸,引起睾丸的一系列病变。临床表现为腮腺肿大,开始消退时患者又出现发热,睾丸明显肿胀和疼痛。西医将其归为病毒性睾丸炎范畴,中医称为"痄腮引睾",可见于儿童、青少年及成年男性,儿童未及时诊治会造成睾丸萎缩甚至导致成年后不育,成人感染腮腺炎后更易并发睾丸炎且临床症状较重。西医治疗此病主要通过常规补液支持治疗、抗病毒、抗感染治疗、补充雌激素及其他辅助疗法,中医辨证论治从清热解毒、疏肝泄热、清热养阴、疏肝理气散结、表里上下分消等方面入手,取得了显着疗效。近年,大量研究报道中西医结合相比单一疗法效果更佳,梳理近现代中西医治疗该病的个案、临床报道,为该病的诊疗提供参考。

李艳萍,方姝[10](2020)在《中药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本院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251例,均为本院于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和炎琥宁静脉滴注治疗,共125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外敷治疗,共126例,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65%,高于对照组80.8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及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与对照组7.2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治疗采用中药外敷可进一步促进症状缓解,促使腮腺肿大缓解,减轻不适,而且高热、疼痛、肿胀等症状消退速度快,治疗效果好,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8例(论文提纲范文)

(1)瘟疫的古今针灸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古今取穴对照
    1.古今均取头面部穴
    2.古今均取上背部穴
    3.古今均取胸腹部穴
    4.古今均取末端部穴
    5.古今均取关节部穴
    6.古今均取病变局部穴
古今方法对照
    1.古今均用刺血
    2.古今均用针刺
    3.古今均用艾灸
    4.古今均用刮法
    5.古今均用按摩
    6.古今均用外敷
    7.现代采用的其他方法
结 语

(2)青黛对内生致热原性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1.1 受试药物
    1.2 动物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2 方法
    2.1 给药剂量
    2.2 内生致热原的制备[10]
    2.3 分组
    2.4 给药
    2.5 检测指标
        2.5.1 体温测定:
        2.5.2 血清中IL-1β、TNF-α水平的检测:
        2.5.3 脑脊液及下丘脑中cAMP的检测:
    2.6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对内生致热原性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
    3.2 对内生致热原性发热家兔血清、脑脊液和下丘脑中因子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3)小儿解表口服液联合外敷治疗腮腺炎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水平
3 讨论

(4)利巴韦林结合清热解毒方对流行性腮腺炎热毒壅盛证患儿血清SAA、淀粉酶及症状消除时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相关指标
        1.3.2症状缓解效果
        1.3.3 血清SAA及淀粉酶的检测
        1.3.4 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2.2 临床症状缓解效果比较
    2.3 血清SAA及淀粉酶比较
    2.4 不良反应
3 讨论

(5)广西大气污染和气象因素与传染病发病数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
        2.1.1 数据来源
        2.1.2 质量控制
    2.2 模型与统计方法
        2.2.1 描述性分析
        2.2.2 时间序列分解方法
        2.2.3 ARIMA模型和ARIMAX模型
第三章 ARIMA模型的建立
    3.1 广西几种传染病发病数序列的白噪声及平稳性检验
    3.2 广西几种传染病发病数序列模型识别和参数估计及检验结果
    3.3 广西几种传染病发病数序列的模型拟合及预测
第四章 ARIMAX模型的建立
    4.1 广西几种传染病发病数与大气污染和气象因素的相关性
    4.2 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预测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传染病及大气污染原始数据
附录2:气象因素原始数据
附录3:部分代码
致谢

(6)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构建
    1 顶层设计及关键技术
    2 G-TCM功能模块设计
    3 字段设置
    4 指南库效果展示
    5 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收集、管理与评价
    1 指南收集与信息提取
    2 数据录入与管理
    3 指南评价
    4 质量控制
    5 G-TCM工作进度
    6 小结
第三部分 数据库应用示范研究—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证据及质量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引文和证据类型的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双花柴芩散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风热犯卫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西医学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 中医学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3 讨论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1.5 剔除病例标准
        1.6 脱落病例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概述
        2.2 治疗方案
        2.3 观测指标
        2.4 疗效判定
        2.5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纳入情况
        3.2 基线特征分析
        3.3 治疗结果分析
        3.3.1 完全退热时间
        3.3.2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3.3.3 中医证候积分
        3.3.4 西医症状积分
        3.3.4.1 临床症状
        3.3.4.2 功能
        3.3.4.3 对父母的影响
        3.3.5 临床疗效
        3.4 安全性评估
        3.4.1 实验室检查
        3.4.2 不良反应
讨论
    1 小儿时行感冒(风热犯卫证)的病因病机
    2 组方思想
    3 方药分析
    4 疗效分析
    5 创新点
    6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8)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治愈后对生育能力的影响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指标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0例患者的治愈效果
    2.2 治疗后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
    2.3 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

(9)腮腺炎性睾丸炎的中西医诊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西医对腮腺炎性睾丸炎发病的认识
    1.1 现代医学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的诊断标准
    1.3 中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2 中西医对本病的治疗进展
    2.1 常规治疗手段
    2.2 抗病毒治疗
    2.3 中医药辨证论治
    2.4 外治法
        2.4.1 中药外敷
        2.4.2 针刺治疗
        2.4.3 中药注射液治疗
    2.5 其他疗法
3 预后
4 小结
临床经验:

(10)中药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症状消退时间及治愈时间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
3 讨论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瘟疫的古今针灸比较研究[J]. 刘立公,黄琴峰,胡冬裴. 中医文献杂志, 2021(05)
  • [2]青黛对内生致热原性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代良萍,代良敏,代超,陈永钧,刘中飞,黄易. 海峡药学, 2021(10)
  • [3]小儿解表口服液联合外敷治疗腮腺炎的效果[J]. 颜志远.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09)
  • [4]利巴韦林结合清热解毒方对流行性腮腺炎热毒壅盛证患儿血清SAA、淀粉酶及症状消除时间的影响[J]. 孙欣娜,胡正权,成佳文,杨青,杨茜芸,张世娜. 传染病信息, 2021(04)
  • [5]广西大气污染和气象因素与传染病发病数的关系研究[D]. 李亚晓.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建立与应用[D]. 李楠.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双花柴芩散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风热犯卫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任晓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治愈后对生育能力的影响观察[J]. 邵竞楠. 黑龙江科学, 2021(02)
  • [9]腮腺炎性睾丸炎的中西医诊疗进展[J]. 李富豪,申毅锋,姚航宇,司宇,李浩. 中医临床研究, 2020(36)
  • [10]中药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分析[J]. 李艳萍,方姝. 黑龙江中医药, 2020(06)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