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谈地质力学的发展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高心怡[1](2021)在《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地质文学作为行业文学的一种,有其先天的行业题材优势,同时贵州地质文学又是盛开在贵州高原上的“杜鹃花”,地域特色是贵州地质文学独特的创作资源,“黔”与“地”的文化基因赋予了贵州地质文学丰富的审美内涵,使得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活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杜鹃花》成为了贵州地质文学坚实的创作阵地,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队伍日趋规模化,文学体裁渐趋完备,文学的活动日益丰富,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内容与表现手法也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本文研究贵州地质文学,以贵州地质文学特征最明显的小说为中心,从小说叙事内涵以及小说叙事艺术等方面对贵州地质文学进行综合的研究,探寻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持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通过分析贵州地质文学的命名以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综述贵州地质文学已有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通过对贵州地质文学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来探究各个时期贵州地质文学的显着特点,其次通过考察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探究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具体内涵,对贵州地质文学的发展作出全景式的扫描。第二章主要是对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进行的研究,分析贵州地质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探讨贵州地质小说题材与主题的独特性,展现贵州地质小说对行业题材写作的超越。第三章通过分析贵州地质小说的非虚构叙事、空间叙事、主旋律叙事以及对地质概念的诗意解构,探究贵州地质文学在叙事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结语部分总结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内涵以及贵州地质文学总体的创作风貌,分析本文的研究局限,并对之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王泰斗[2](2019)在《地热-太阳能混合热源动态匹配发电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干热岩储量巨大,如何高效、可持续地利用干热岩发电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干热岩地热储层的传热方式几乎为纯导热方式,长时间不间断地开采会造成热储层开采区局部温度下降过快,甚至出现局部“热枯竭”现象。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本研究构建了地热-太阳能混合热源动态匹配发电系统,通过将太阳能与地热能耦合利用的方式来缓解干热岩局部“热枯竭”现象。耦合系统中地热-太阳能混合热源采用动态匹配方式,通过调整发电循环工质进入混合热源系统加入的方式或顺序来实现净发电量最大化。构建的发电系统中,净发电量保持恒定,从而避免了负荷摆动导致的电网频繁调峰。本研究以青海共和地区的地热和太阳能资源为背景,以单位质量流量地热水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函数,对构建的地热-太阳能混合热源动态匹配发电系统进行了亚临界循环和跨临界循环参数的优化及热源运行模式的数值模拟。模拟考虑了不同地热流体温度及4种有机循环工质(正戊烷、R245fa、R123、和异丁烷)。在给定的地热流体条件下,本研究针对有机工质亚临界循环和跨临界循环,分别得出了其对应的最佳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并得出了逐时光照条件下的最佳热源匹配模式。在亚临界循环情况下,地热流体温度为150℃时,热源并联运行模式最佳;地热流体温度为210℃且太阳能强度大于825W/m2时,热源宜采用太阳能加热在先的串联模式;地热流体温度为240℃时,在光照强度小于725W/m2时,热源应采用并联加热模式;在光照强度大于725W/m2时,热源应采用太阳能加热在先的串联模式。在跨临界循环情况下,当地热流体温度为185℃,光照强度小于675W/m2时,热源采用串联模式为佳;当光照强度高于700W/m2时,热源应采用并联运行模式;当地热流体温度分别为210℃、240℃、270℃时,在对应的光照强度下,热源运行模式与地热流体温度为185℃时相反。平准化电力成本(LEC)和电站投资回收期(PBP)分析表明,构建的地热-太阳能耦合发电系统采用亚临界循环的平准化电力成本和投资回收期分别为0.8287元/k W·h和19.83年。当设备投资增加比小于1.38时,跨临界循环LEC小于亚临界循环;当设备投资增加比小于1.46时,跨临界循环PBP小于亚临界循环。当标准煤价格高于460元/吨时,构建的地热-太阳能耦合电站年盈利优于常规燃煤电站,且在当前煤炭价格下其投资回收期比常规燃煤电站投资回收期短。
舒龙勇[3](2019)在《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结构体致灾机理》文中研究说明煤与瓦斯突出机理是煤矿安全领域持续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其研究历史已有180余年之久,期间国内外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多种研究与尝试,提出了多种假说、预测预警与防治方法,但煤与瓦斯突出作为一种特殊的煤岩动力灾害仍时有发生,突出防治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论文紧紧围绕煤与瓦斯突出发生位置的特殊地质结构环境特征,将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与现场工程条件相结合,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关键结构体致灾理论。通过采用实验室实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现场突出实例剖析等相结合的手段,主要试图回答了 4个关键科学技术问题:①煤与瓦斯突出孕育和启动需要什么样的特殊地质结构环境?突出煤体有何特殊之处?②采掘工作面周围采动应力和瓦斯压力是如何相互作用、如何联合致灾的?③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如何与现场工程结构相结合?④突出的主控因素是什么?能否提出统一的突出启动判据?突出防治工作中到底该预测和防控什么?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借鉴“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机理”的相关思想,对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分布及其地质背景、突出矿区原岩应力场分布规律和突出发生位置的地质结构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板缘构造带、板内造山带、深层构造陡变带、深层活动断裂带、推覆构造带和强变形带是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分布的敏感地带;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应力场类型属于大地动力场型,受构造或构造运动作用影响显着;地质构造运动对煤与瓦斯突出的贡献主要体现为形成了构造煤体,营造了利于瓦斯封存的高应力环境,提供了利用突出启动的地质结构环境。(2)突出煤层和非突出煤层的工业分析结果、吸附常数、瓦斯放散初速度无明显差异,不存在一个能明显划分煤层有无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吸附常数a值、瓦斯放散初速度△p随煤变质程度的升高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秦跃平式(Qt=AB√t/(1+B√t))用于描述构造煤煤样解吸量的时变规律具有明显优势,煤体的破碎或粉化程度越高、瓦斯放散初速度越大;能反映现场突出煤体性质的型煤试件受载变形破坏过程中声发射特征、力学行为均与原煤试件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出较好的理想塑性材料特征;原煤试件全应力应变过程会先后经历弹性阶段→应变硬化阶段→应变软化阶段→残余强度阶段;而型煤试件先后会经历弹性阶段→应变硬化阶段→理想塑性阶段→应变软化阶段→残余强度阶段(单轴载荷或围压较低时,残余强度阶段不明显)。(3)基于煤的双重孔隙介质模型,建立了考虑采掘扰动条件下的双重孔隙结构煤体气固耦合控制方程组,借助COMSOL Mulphysics软件开展了采掘工作面前方采动应力场与瓦斯压力场互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松软低渗煤层中,由于松软低渗煤层本身强度较低(具备了突出启动的固体物质基础)、渗透率较低,煤层中更容易蓄积高能瓦斯,采动应力集中引起的低渗区和卸压破坏区相当于阻碍深部松软突出煤体瓦斯逸散和能量释放的“阻挡墙”,形成了“采动成因”异常地质结构,在放炮作业、深截(割)作业、顶底板破断等扰动条件下,可能会引起采掘工作面前方“阻挡墙”失稳破坏,深部含高能瓦斯的松软煤体瞬间暴露,发生煤岩体中弹性潜能和瓦斯内能的不可控释放,酿成煤与瓦斯突出事故。(4)诸如软硬煤变化带、煤层厚度变异区、褶曲构造带、断层构造带等“天然成因”地质结构异常区附近存在原岩应力异常区,这些异常原岩应力集中会导致该区煤岩体蓄积较高的弹性潜能,同时造成地质结构异常区附近存在渗透率降低区,对煤体瓦斯起到了良好的圈闭作用,使得该区煤体集聚大量高能瓦斯;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质结构异常区时,异常的采动应力集中造成采掘面前方煤体渗透性进一步降低,阻碍了采掘面前方深部煤体中瓦斯向采掘空间逸散,使得采掘面前方煤体中保持着较高瓦斯压力梯度,采掘面前方同时存在着异常的高弹性能和高瓦斯内能蓄积区,受煤矿井下放炮作业、深截(割)作业、顶底板破断等动载扰动时,可能会引起煤岩体中弹性潜能和煤体中瓦斯内能的不可控释放,造成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5)提出了统一的用于描述突出发生位置工程结构环境特征的关键结构体模型,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结构体致灾理论。研究表明:从煤与瓦斯突出整个过程来看,关键结构体是突出得以成功启动的必要条件;基于关键结构体模型,从突出启动机制的角度将典型突出分为准静载作用下的延迟突出(D-QSL)和动载作用下的瞬时突出(I-DL),突出过程分为准备、启动、发展和终止4个阶段;突出准备阶段始于地质构造运动对煤体的改造,突出激发隶属于突出准备阶段,表现为结构2突变失稳,突出启动是结构1暴露失稳这一突变点,结构2突变失稳完成对突出的激发后,突出能否得以成功启动决定于结构1的受力和蓄能状态;结合关键结构体模型建立了突出激发的力学判据Im和能量判据Ie、突出启动的力学判据Cm和能量判据Ce。(6)基于煤与瓦斯突出关键结构体致灾理论,进一步研究揭示了煤矿深部开采卸荷消能与煤岩介质属性改造协同防突原理,对突出危险区超前探测、突出危险性预测预警和突出灾害治理等工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主要包括:现场防突工程实践应围绕着“探测关键结构体—消除关键结构体—防控关键结构体”的整体思路,注重对采掘工作面前方“关键结构体”精细探测技术和装备的开发;突出预测工作应更加注重对突出启动直接动力——瓦斯压力的测定和应用;突出预警工作应注重对关键结构体中“结构2”失稳突变前兆信息的连续实时监测;防治突出工作应关注突出激发和启动两个环节,消除突出激发和启动条件是2个不同且有效的防突手段,改变关键结构体中“结构1”的力能环境是根本措施。
刘松[4](2018)在《西南地区木纹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石材品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外对于碳酸盐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孔隙特征和所含有机碳,油气储存以及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相、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而对其作为饰面石材的关注较少,研究石材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就更少。本文以贵州省木纹石及四川省砂岩木纹石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白木纹、黄木纹、雅典木纹、黑木纹、蓝木纹、特朗普木纹的大理石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结合矿石矿物特征、化学组成特征,分析了西南地区木纹石的石材品质。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通过对白木纹、黄木纹、雅典木纹、黑木纹、蓝木纹和特朗普木纹的矿物学研究发现,白木纹为白云质灰岩,黄木纹、雅典木纹和蓝木纹为白云岩,黑木纹为灰岩,特朗普木纹为长石石英砂岩。白木纹浅色纹层主要由白云石组成,深色纹层主要由泥晶方解石和粘土矿物等组成;蓝木纹、黄木纹和雅典木纹的浅色纹层都是白云石组成,深色纹层则由白云石和粘土矿物、不透明矿物等相对聚集组成;黑木纹的浅色纹层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深色纹层由方解石和粘土矿物、有机质和不透明矿物等相对聚集组成。黑木纹、蓝木纹、黄木纹、雅典木纹、白木纹的粘土矿物、有机质及铁氧化物含量呈现出由高到低的规律。(2)通过对白木纹、黄木纹、雅典木纹、黑木纹、蓝木纹和特朗普木纹的主量元素分析,发现白木纹和雅典木纹的CaO和MgO的含量总和几乎相等且值最大,其次为黄木纹、蓝木纹和黑木纹,特朗普木纹最小;SiO2、Al2O3、TFe2O3、K2O、Na2O等氧化物含量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特朗普木纹、黑木纹、蓝木纹、黄木纹、雅典木纹和白木纹,其中白木纹和雅典木纹含量相差不大。TFe2O3、K2O、Na2O、MnO、P2O5、Al2O3等元素一般易于富集在代表陆源组分的铁泥质以及粘土矿物中,黑木纹中的TFe2O3、K2O、Na2O、MnO、P2O5、Al2O3等元素含量最高,其次是蓝木纹、黄木纹,雅典木纹和白木纹最低且相差不大,这说明白木纹和雅典木纹中陆源组分的含量很低,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受陆源物质影响或改造的程度最小,黑木纹中陆源组分的含量相对最高,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受陆源物质影响或改造的程度最大,其次为蓝木纹和黄木纹。(3)在碳酸盐岩中,黑木纹的微量元素较其他几种木纹石富集,其次为蓝木纹、黄木纹、白木纹和雅典木纹,白木纹和雅典木纹微量元素含量相差不大。几种木纹石的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的整体趋势为左高右低的曲线,不同木纹石的的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曲线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整体上仍表现出较为相似的变化趋势。黑木纹、雅典木纹、白木纹、黄木纹、蓝木纹为海相咸水沉积,特朗普木纹为陆相淡水沉积,黑木纹、雅典木纹、白木纹、黄木纹、蓝木纹和特朗普木纹的古环境为缺氧-厌氧条件,古气候为干热气候条件。(4)特朗普木纹稀土元素总量(ΣREE)最高,其次为黑木纹、蓝木纹、黄木纹、雅典木纹、白木纹,其中黑木纹、蓝木纹、黄木纹、雅典木纹和白木纹稀土元素总量(ΣREE)位于海相碳酸盐岩稀土元素总量(ΣREE)100×10-6以内,为海相碳酸盐岩。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为LREE、HREE分异明显,LREE呈现右倾,HREE较为平坦,富集LREE,HREE相对亏损,呈趋势极为相似的曲线,表明其成因可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特朗普木纹、黑木纹、黄木纹、蓝木纹和雅典木纹的δEu<1,呈负异常,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黑木纹、雅典木纹、黄木纹和蓝木纹δCe>1,为正异常,其沉积环境为缺氧环境。(5)根据EDS元素面扫描特征可以看出,木纹石中深浅纹层中的元素含量不同,深色纹层中铝、硅、镁、铁、钾元素含量比浅色纹层高。(6)木纹石的颜色花纹、光泽度、硬度、机械性能、吸水率和放射性等主要受石材本身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化学成分的影响,而荒料率和板材率则主要受到矿床构造裂隙的影响。
王雷[5](2017)在《论体育学的学科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学的学科特征问题属于元理论研究范畴。系统且深入的探讨体育学的学科特征对于丰富体育学基本理论体系、明确学科自身价值、优化学科制度建设、指引正确的人才培养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比较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借助波普尔的知识增长理论,遵照比较研究路径,从历史、制度和知识三个维度对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进行了系统论证。研究认为:1.学科形态的确立经历了“问题→知识→知识领域→知识范畴→学科”5个阶段。其中,由问题到知识范畴的演进能够依靠单纯的知识生产作为演进动力,而在知识范畴向学科形态的演进中则需要制度与知识两者共同驱动。2.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表征”,是事物规定性的呈现。历史、制度和知识能够作为分析学科特征问题的三个维度。历史和制度维度下对学科特征的分析是作为一种以“规定”存在的学科在特定场景中对感官的直接呈现,而知识维度下对学科特征的分析是作为一种以“规定”存在的学科的内在属性的体现。历史和制度维度的论述能够展示体育学现象层面的学科特征,而知识维度的论述能够展示体育学本质层面的学科特征。3.从历史、制度和知识三个维度看,体育学具有10种学科特征,分别是:(1)教育的源发性:在机构设置、人才培养、着作与刊物出版等多个方面均体现了体育学在学科源起阶段与教育实践所形成的紧密联系,这与经典学科基于科学研究的源发点明显不同;(2)健康的驱动性:体育运动促进健康的独特功能与人类对健康的永恒诉求相契合成为体育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3)认同的差异性:体育学在高等教育领域获得了普遍认同和较高的学科地位,与其在科学研究领域较差的认同度形成明显差异;(4)发展的低度性:体育学在学科名称和学科归属等问题上尚未达成国际统一认识,学科旗舰期刊缺失,标志性人物缺失,尚未获得各国科学基金的普遍资助,与成熟学科差距明显;(5)非均衡性:体育学在国际上呈现出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中心的态势,运动医学刊物占据高影响因子期刊的绝对多数,体育人文与社科类学科存在感偏低,发展结构失衡;(6)跨学科性:体育学的院系归属、专业设置以及科学共同体的知识背景普遍横跨自然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学科,学科跨度较大,学科间融合深化;(7)运动实践性:以体育运动实践为主体的体育默会知识最能体现体育学自身特色,成为区别于其他学科最为显着的内核;(8)外在决定性:体育学自身并不具备独特的理论或学说,包括运动训练学在内的各分支学科依赖母学科理论进行建构,学科性质由外来母学科决定;(9)应用性:体育学的出现与演进遵从实用主义导向,各分支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是外来学科理论在体育领域中应用的结果,目的在于解决体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10)综合性:体育技术、体育技能和体育技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综合构成了体育默会知识;体育默会知识与体育理论知识综合构成了体育知识;体育知识与外来学科知识综合构成了不同体育学分支学科;不同体育分支学科的知识体系综合形成体育学。四.10种学科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教育的源发性、健康的驱动性、认同的差异性、发展的低度性、非均衡性和跨学科性可以视为体育学现象层面的学科特征;运动实践性、外在决定性、应用性、综合性可以视为体育学本质层面的学科特征;而运动实践性又是体育学最为核心和独特的学科特征。其余9种学科特征均与运动实践性形成了密切联系。
安丰华[6](2014)在《煤与瓦斯突出失稳蕴育过程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一直是限制其安全高效开采的因素之一。近年来突出防治技术的发展和煤矿安全需求的增强都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综合假说为基础的定性化认识受限于对针对性、科学化的防突技术指导,对突出机理定量化研究有待加强。本文运用岩石力学、渗流力学、吸附理论等理论方法,基于双重孔隙介质模型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发动之前煤岩—瓦斯演化控制方程,以有效应力、吸附变形及渗透性演化等耦合项来表明瓦斯场—煤岩应力应变场之间相互作用,并通过突出能量条件来表征突出倾向性,分析了瓦斯、地应力、煤体力学性质对突出能量的影响及突出能量分布和演化对突出蕴育、失稳的控制作用。研究获得的结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煤中微孔是控制煤体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在煤孔隙孔径较小时(气体分子直径量级)孔壁吸附势会发生重叠,对瓦斯吸附力增强,在很小压力下即可达到吸附饱和,即减小了Langmuir压力。因此,不仅是煤最大吸附能力,Langmuir压力同样受微孔发育影响,特别是孔径较小的微孔。由于变质程度增加煤中微孔发育,Langmuir压力随煤阶提高呈下降趋势。(2)根据屈服煤体峰后渗透性随软化模量增长规律,结合双重孔隙介质渗透性模型建立了采掘过程中扰动煤体的渗透性演化方程。对采掘后前方煤体渗透性进行的研究表明,采掘扰动后煤体渗透性具有分区分布特性,从煤层深部原始地带至煤壁渗透性依次经过降低区、升高区和骤增区,其分区分布特征是与煤体应力分带分布形成机制密切相关的。由于渗透性分区性,煤层瓦斯分布也具有分区特点,煤壁附近高渗低压煤体构成了防止煤体瓦斯突出的安全带。之后分析了不同赋存形式瓦斯对煤体变形破坏的影响,除游离瓦斯对煤体受力有孔隙压力的影响外,煤中吸附态瓦斯的变化也会改变煤体受力状态,影响到煤体的屈服破坏,排放瓦斯后煤体强度的增加能降低突出发生的危险性。(3)大型突出案例表明突出地点往往具有瓦斯局部异常,富存了大量瓦斯。而富集区周边存在环状低渗带是瓦斯得以长期保存的一个条件。在化简为一维流动模型后,进一步分析表明低渗带渗透性大小及宽度是影响高压瓦斯保存的主要因素。低渗带内存在的高瓦斯压力及压力梯度使得进入低渗带后突出可能性大大增强,所保存的高压瓦斯能够为突出灾害提供巨大的能量,形成了大型突出的条件。(4)煤体强度破坏及煤—瓦斯系统积聚能量超过其储存能力是系统失稳发动突出的条件,因此可以通过突出潜能积聚程度来分析煤体突出危险性。基于此,提出了以突出发动潜能与突出发动过程耗能之比作为失稳判据判断突出倾向性。并通过分析煤体突出发动潜能的积聚形式及发动过程耗散途径,建立了相应的计算公式。(5)瓦斯、地应力及煤体力学性质等突出因素是突出能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瓦斯条件是突出发动能量积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煤层所受构造应力同样对突出能量积聚有重要影响,增加了煤体突出倾向。煤体力学性质对突出影响主要表现为煤体强度及破碎功的影响。(6)通过突出模拟实验验证了瓦斯及应力荷载是煤体突出潜能的主要来源,对突出能否发动及突出规模具有决定作用。另外,可通过不同突出潜能实验条件,根据其突出发动情况,获得煤体失稳突出所需的能量,从而对煤—瓦斯系统能量保持能力进行研究。(7)井下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层条件非均性,采掘面前方破坏区煤体突出潜能及能量储存能力的分布也是随煤层条件而变化的。在遭遇低透气性、高瓦斯、高应力、构造煤等条件时,破坏区煤体积聚能量超出其能量储存能力,系统能量处于不平衡状态,释放能量从而造成突出,因此突出能量分布及其演化对突出的发生具有控制作用。
陈宝国,蔡克勤,员雪梅[7](2011)在《“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史及其经济、社会、文化作用”研究》文中认为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作为地质科学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前缘性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表现了地质科学的实验性、实践性的特征,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图的绘制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地质工作的基础内容和基本手段,深刻地反映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服务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属性。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制约。中国
贺龙鹏[8](2011)在《西安市地震地质灾害区划与可视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频发的地震灾害推动着新的抗震设计法规的出台,全国性的“地震小区划”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西安市地震小区划主要包括工程地质区划、地震动反应区划和地震地质灾害区划等工作。本文主要内容是关于西安市地震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灾害区划和地震地质灾害可视化平台搭建的工作。西安市地震地质灾害可以分为显着的和潜在的两种类型。其中显着地震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和地裂缝两种,潜在地震地质灾害有砂土液化和黄土震陷两种。在其场地危险性分析上,针对不同的地震地质灾害种类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在灾害区划上,针对不同的地震地质灾害类型采用不同的区划模型。区划模型分确定性和模糊性两种,实现方法上都是利用GIS手段得到区划结果。将评价工作的数据和区划结果真实高效地展现给用户,也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地震地质灾害可视化系统的建立采用GIS的集成二次开发形式实现,利用COM组件技术实现GIS的基本功能,以通用软件开发工具为开发平台,其中基于GIS的数据管理、查询、编辑和专题图输出的功能通过Arc Engine调用GIS组件来实现,而程序模型本身则由开发语言来实现,这样就实现了二者的集成开发。伴随数据大集成化的发展,基于云计算的可视化系统的研发也应运而生。
刘天翔[9](2008)在《基于3S对巢—铜断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化电子技术和航天业的迅猛发展,以3S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地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3S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极大地提高野外采集数据的效率,改善地质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在本文中充分运用了3S技术,在野外的实际工作中以GPS高精度的全球定位系统对所研究的断裂进行精密定点、定位;通过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对所获得的工作区卫星图像进行了增强处理,并通过多元信息复合对遥感图像进行了解译,获得了巢—铜断裂在遥感图像上的表现特征;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之上,笔者还开展了对断裂的实地地质考察,获得了断裂存在的大量证据,本文认为断裂确实存在,而且断裂呈南北向展布并经历了多期发展演化。通过对上述大量事实室内数据处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R2V软件对研究区进行详细的矢量化,再使用VB软件对零散的数据进行整合,通过GIS平台建立了研究区断裂特征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立为工作区断裂研究和资源共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晶,刘松,费明明[10](2007)在《地质学史研究会20年来分类研究简介》文中提出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4月,此后二十几年里,本着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的研究宗旨,坚持一年一会,一会一书的计划,及时总结汇报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每届年会的学术论文涉及内容广泛,门类众多,为方便大家研究查阅,现将20年来研究会论文作以分类。具体内容如下:
二、试谈地质力学的发展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地质力学的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 |
第一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阶段分期 |
第二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 |
第二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 |
第一节 人文关怀下的人物形象 |
第二节 单一的地质题材取向 |
第三节 多元化的主题表达 |
第三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坚守与超越 |
第二节 营造独特的文学空间 |
第三节 行业性与文学性的兼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世纪以前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
附录2 新世纪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地热-太阳能混合热源动态匹配发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当前能源利用及发电结构现状 |
1.1.1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结构 |
1.1.2 我国发电行业现状 |
1.2 地热能发电及太阳能发电研究背景 |
1.2.1 地热能发电现状 |
1.2.2 太阳能发电现状 |
1.3 国内外地热能与太阳能耦合发电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地热-太阳能混合热源动态匹配发电系统模型建立及热力计算 |
2.1 地热-太阳能混合热源动态匹配发电系统 |
2.2 地热-太阳能混合热源动态匹配发电模型建立 |
2.3 不同发电循环热力过程描述 |
2.3.1 亚临界循环热力过程 |
2.3.2 跨临界循环热力过程描述 |
2.3.3 系统辅机功耗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热-太阳能混合热源动态匹配发电系统优化分析 |
3.1 有机朗肯循环(ORC)参数优化 |
3.1.1 太阳能采热系统 |
3.1.2 ORC循环蒸发温度优化 |
3.2 ORC循环逐时光照强度下生产模式优化 |
3.3 ORC循环不同地热条件下的参数优化 |
3.4 不同工质ORC循环的比较 |
3.5 有机工质跨临界循环优化 |
3.5.1 有机工质跨临界循环参数优化 |
3.5.2 有机工质跨临界循环逐时光照强度下生产模式优化 |
3.5.3 有机工质跨临界循环不同地热条件下的参数优化 |
3.5.4 采用不同有机工质的跨临界循环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热-太阳能混合热源动态耦合发电系统技术经济评价 |
4.1 平准化电力成本分析 |
4.2 电站投资回收期分析 |
4.3 与主力燃煤电站机组技术经济性比较 |
4.3.1 年盈利能力比较 |
4.3.2 平准化电力成本比较 |
4.3.3 电站投资回收期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结构体致灾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与瓦斯突出概述 |
1.2.2 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假说 |
1.2.3 地质构造对突出控制作用 |
1.2.4 采动应力与瓦斯压力耦合作用 |
1.2.5 煤与瓦斯突出动力失稳判据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地质结构环境特征 |
2.1 突出矿区分布及其地质背景 |
2.2 突出矿区原岩应力场分布特征 |
2.2.1 地应力场分布的一般规律 |
2.2.2 突出矿区原岩应力场分布规律 |
2.3 突出位置的特殊地质结构环境 |
2.4 突出煤体的宏细观结构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煤与瓦斯突出煤体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3.1 突出煤体物性特征参数分析 |
3.1.1 工业分析 |
3.1.2 吸附常数 |
3.1.3 瓦斯放散初速度 |
3.1.4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3.2 突出煤体的瓦斯解吸动力学特性 |
3.2.1 实验方法 |
3.2.2 解吸速率时变特征 |
3.2.3 累积解吸量变化特征 |
3.2.4 解吸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
3.3 突出煤体受载损伤破坏及力学行为特性 |
3.3.1 试验煤样的制备和试验系统简介 |
3.3.2 单轴试验下声发射行为时空演化特征 |
3.3.3 三轴试验突出煤体声发射行为特征 |
3.3.4 突出煤体破坏过程的本构关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采掘面采动应力与瓦斯压力场互馈作用机制 |
4.1 煤的双重孔隙介质模型及基本特性 |
4.1.1 煤的双重孔隙介质模型 |
4.1.2 游离瓦斯有效应力效应 |
4.1.3 吸附瓦斯膨胀变形效应 |
4.2 双重孔隙结构煤体瓦斯运移控制方程 |
4.2.1 基质瓦斯扩散控制方程 |
4.2.2 裂隙瓦斯渗流控制方程 |
4.3 双重孔隙结构煤体的渗透率演化模型 |
4.3.1 弹性阶段渗透率演化模型 |
4.3.2 考虑塑性破坏的渗透率模型 |
4.4 采掘扰动条件下含瓦斯煤气固耦合控制方程组 |
4.4.1 含瓦斯煤体的本构方程与其屈服准则 |
4.4.2 采掘扰动条件下含瓦斯煤气固耦合方程 |
4.4.3 方程组的定解条件 |
4.5 煤体中气固耦合互馈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
4.5.1 数值试验方法及模型构建 |
4.5.2 采掘面前方煤体瓦斯压力场分布特征 |
4.5.3 煤的吸附性能对瓦斯压力场分布的影响 |
4.5.4 煤的透气性能对瓦斯压力场分布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采掘面过典型地质结构异常区孕灾过程分析 |
5.1 不同原岩应力条件下采动应力场演化特征 |
5.2 过硬软煤岩变化带时采动应力场演化特征 |
5.3 过煤层厚度变化带时采动应力场演化特征 |
5.3.1 煤层变厚时的采动应力场演化规律 |
5.3.2 煤层变薄时的采动应力场演化规律 |
5.4 采掘面过褶曲构造时采动应力场演化特征 |
5.4.1 过向斜过程中采动应力场演化规律 |
5.4.2 过背斜过程中采动应力场演化规律 |
5.5 采掘面过断层构造时采动应力场演化特征 |
5.5.1 数值模型构建及模拟方案 |
5.5.2 断层附近原岩应力场分布特征 |
5.5.3 采掘面过断层时采动应力场演化规律 |
5.6 采掘面过典型地质结构异常区孕灾过程 |
5.6.1 采动成因异常结构孕灾规律定性分析 |
5.6.2 天然成因异常地质结构孕灾规律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煤与瓦斯突出关键结构体模型及致灾理论 |
6.1 煤与瓦斯突出关键结构体致灾机理 |
6.1.1 煤与瓦斯突出工程结构模型 |
6.1.2 典型煤与瓦斯突出科学分类 |
6.1.3 煤与瓦斯突出演化过程描述 |
6.1.4 煤与瓦斯突出激发条件分析 |
6.1.5 煤与瓦斯突出启动力能判据 |
6.2 煤与瓦斯突出物理模拟验证性试验 |
6.2.1 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系统 |
6.2.2 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方案 |
6.2.3 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结果 |
6.3 基于KSBT的煤与瓦斯突出案例分析 |
6.3.1 中梁山煤矿南井突出监测实验分析 |
6.3.2 平煤股份十三矿“8·16”突出事故分析 |
6.4 关键结构体致灾理论的核心思想 |
6.5 本章小结 |
7 关键结构体致灾机理工程应用研究 |
7.1 在突出危险区超前探测工作方面 |
7.2 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方面 |
7.2.1 对煤层突出倾向性评价的启示 |
7.2.2 对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的启示 |
7.2.3 对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确定的启示 |
7.3 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监测预警方面 |
7.4 在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综合治理方面 |
7.4.1 低渗突出煤层增透的概念模型 |
7.4.2 卸荷消能与介质属性改造协同防突原理 |
7.5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论文主要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西南地区木纹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石材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大理石矿研究现状 |
1.2.2 贵州省石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贵州省大理石矿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大地构造 |
2.1.2 地壳和地层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矿产资源 |
2.2 四川省大理石矿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大地构造 |
2.2.2 地层 |
2.2.3 区域矿产资源 |
第3章 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 |
3.1 安龙县白木纹矿床地质特征 |
3.1.1 概况 |
3.1.2 矿区地质 |
3.1.3 矿床特征 |
3.2 贞丰县黄木纹矿床地质特征 |
3.2.1 概况 |
3.2.2 矿区地质 |
3.2.3 矿床特征 |
3.3 关岭县雅典木纹矿床地质特征 |
3.3.1 概况 |
3.3.2 矿区地质 |
3.3.4 矿床特征 |
3.4 镇宁县黑木纹矿床地质特征 |
3.4.1 概况 |
3.4.2 矿区地质 |
3.4.3 矿床特征 |
3.5 罗甸县蓝木纹矿床地质特征 |
3.5.1 概况 |
3.5.2 矿区地质 |
3.5.3 矿床特征 |
3.6 四川特朗普木纹(砂岩木纹)矿床地质特征 |
3.6.1 概况 |
3.6.2 矿区地质 |
3.6.4 矿床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物学特征 |
4.1 白木纹(纹层状白云质泥晶灰岩) |
4.2 黄木纹(纹层状微晶白云岩) |
4.3 雅典木纹(纹层状微晶白云岩) |
4.4 黑木纹(纹层状微晶灰岩) |
4.5 蓝木纹(纹层状微晶白云岩) |
4.6 特朗普木纹(云质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化学元素组成特征 |
5.1 样品的分析测试 |
5.2 主量元素组成特征 |
5.3 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
5.4 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
第6章 层理结构特征 |
6.1 白木纹 |
6.2 黄木纹 |
6.3 雅典木纹 |
6.4 黑木纹 |
6.5 蓝木纹 |
6.6 特朗普木纹 |
第7章 木纹石的品质分析 |
7.1 颜色及花纹 |
7.1.1 白木纹的颜色及花纹 |
7.1.2 黄木纹的颜色及花纹 |
7.1.3 雅典木纹的颜色及花纹 |
7.1.4 黑木纹的颜色及花纹 |
7.1.5 蓝木纹的颜色及花纹 |
7.1.6 特朗普木纹的颜色及花纹 |
7.2 硬度 |
7.3 机械性能 |
7.4 光泽度 |
7.5 吸水率 |
7.6 放射性 |
7.7 荒料率与板材率 |
7.8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论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创新点与预期成果 |
第一章 体育学形成的理论路径与分析维度确认 |
第一节 学科的理解与考辨 |
一. 学科界定的意义与作用 |
二. 国内外对于学科的理解 |
三. 学科与科学的关系辨析 |
四. 本研究对学科的界分 |
第二节 知识与知识增长理论 |
一. 对知识的界定与分类 |
二. 波普尔的方法论立场 |
三. 波普尔知识增长理论 |
第三节 学科形成的理论路径与体育学分析维度的确认 |
一. 从问题到知识,再到知识领域 |
二. 从知识领域到知识范畴,再到学科 |
三. 历史、制度和知识三个分析维度的确认 |
四. 对特征与三个分析维度关系的说明 |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考察 |
第一节 从科学到学科的发展史概述 |
一. 16世纪之前的科学萌芽与体育运动 |
二. 16世纪近代科学革命与学科的出现 |
三. 17-18世纪的科学发展与科学的制度化 |
四. 19-20世纪: 经典学科的分化综合与新学科的出现 |
五. 小结 |
第二节 体育学比较对象的确立及其学科发展史概述 |
一. 体育学比较对象的确立 |
二. 物理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三. 医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四. 社会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五. 教育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第三节 前学科时期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的演进 |
一. 体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确认 |
二. 体育教育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三. 运动训练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四. 运动医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五. 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六. 小结: 分支学科受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实用性驱动 |
第四节 各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
一. 中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
二. 德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
三. 美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
四. 法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
五. 英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
六. 日本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
七. 小结: 体育学确立的两种模式与一种来源 |
第五节 历史维度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辨析 |
一. 体育学具有教育的源发性 |
二. 体育学具有健康的驱动性 |
三. 小结 |
第三章 制度维度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考察 |
第一节 学科制度理论 |
一. 学科制度理论的前期探索: 从曼海姆、默顿到华勒斯坦 |
二. 方文的学科制度理论 |
第二节 体育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存在 |
一. 50所代表性大学的选取与依据 |
二. 体育学获得了高等院校的普遍承认 |
三. 学科内涵动态扩张: 学科中心由体育教育向锻炼与健康转移 |
四. 体育学的学科身份危机: 学科边界模糊、学科融合深化 |
五. 学科名称及归属问题的统一与分裂 |
第三节 体育学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存在 |
一. 体育学尚未获得科学基金的普遍承认 |
二. 学术期刊以运动医学为核心,旗舰期刊缺失 |
第四节 学科制度视角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呈现 |
一. 体育学具有认同的差异性 |
二. 体育学具有发展的低度性 |
三. 体育学具有非均衡性 |
四. 体育学具有跨学科性 |
第四章 知识维度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考察 |
第一节 体育学的知识范围确认 |
第二节 体育技能的默会知识维度 |
一.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 |
二. 体育技术、体育技能与体育技艺的分层呈现 |
第三节 从体育理论知识到体育知识 |
一. 体育理论知识考察 |
二. 体育知识考察 |
第四节 从体育知识到体育学: 体育学知识剖析 |
一. 运动训练学的知识体系剖析: 体育自身逻辑无法演进为学科 |
二. 直接以母学科为依托的分支学科知识考察 |
三. 对于体育学知识的整体考察 |
第五节 知识视角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辨析 |
一. 体育学具有运动实践性 |
二. 体育学具有外在决定性 |
三. 体育学具有应用性 |
四. 体育学具有综合性 |
五. 对于特征层次的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世界50所代表性高校体育院系与专业设置一览表 |
附录3: 德国德意志科学基金“sport”主题的课题信息一览表 |
附录4: SCI/SSCI体育学类期刊收录名单信息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煤与瓦斯突出失稳蕴育过程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不同赋存形式瓦斯与煤体相互作用及运移规律 |
2.1 瓦斯赋存形式及规律 |
2.2 不同赋存形态瓦斯对煤体作用机制 |
2.3 煤中瓦斯运移形式及规律 |
2.4 双重孔隙介质瓦斯运移过程中渗透性演化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3 突出发动前期数值模型建立 |
3.1 控制方程 |
3.2 考虑煤体峰后软化特性的渗透性演化模型 |
3.3 模型解算 |
3.4 本章小结 |
4 煤体渗透性及瓦斯分区特征对突出影响 |
4.1 采掘过程中煤岩瓦斯演化模型 |
4.2 采掘面前方煤体渗透性分布特征 |
4.3 吸附态瓦斯影响分析 |
4.4 突出要素对煤体变形破坏的影响分析 |
4.5 煤层低渗带瓦斯富集作用——大型突出形成机制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突出潜能的失稳判据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煤—瓦斯系统失稳条件及突出失稳判据 |
5.2 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
5.3 不同瓦斯、构造应力环境条件对突出的影响分析 |
5.4 煤体力学性质对突出倾向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突出潜能控制作用的物理模拟实验 |
6.1 突出模拟实验系统 |
6.2 突出实验设计 |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煤与瓦斯突出失稳蕴育机理 |
7.1 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能量演化 |
7.2 基于突出潜能的突出失稳蕴育机理 |
7.3 防突措施消突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西安市地震地质灾害区划与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地质灾害区域评价与区域研究现状 |
1.2.2 GIS在地震地质灾害区划研究领域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工作 |
1.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构造背景与工程地质特性 |
2.1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 |
2.1.1 区域地质构造环境 |
2.1.2 区域地层岩性 |
2.1.3 历史地震对研究区的影响 |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 |
2.2.1 区划工作的开展和地貌类型 |
2.2.2 研究区的岩土类型与分布 |
2.3 研究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 |
2.3.1 区划方法 |
2.3.2 区划结果 |
第三章 研究区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与区划系统的建立 |
3.1 研究区地震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特征 |
3.1.1 崩塌与滑坡 |
3.1.2 地裂缝 |
3.1.3 砂土液化 |
3.1.4 黄土震陷 |
3.2 研究区地震地质灾害区划系统的建立 |
3.2.1 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3.2.2 地震地质灾害区划模型与方法 |
第四章 研究区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
4.1 崩塌与滑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
4.1.1 动力稳定性评价方法 |
4.1.2 典型滑坡的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
4.1.3 典型滑坡模型动荷载对变形的影响效应 |
4.1.4 典型滑坡模型动荷载对滑坡受力的影响效应 |
4.1.5 典型滑坡模型动荷载对塑性区的影响效应 |
4.1.6 典型滑坡模型动荷载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效应 |
4.2 地裂缝 |
4.2.1 研究区地裂缝平面展布与剖面结构特征 |
4.2.2 研究区地裂缝的破裂带宽度及评价 |
4.3 砂土液化 |
4.3.1 研究区液化形成机制 |
4.3.2 砂土液化判别方法 |
4.3.3 研究区在50年不同超越概率下的砂土液化灾害评价 |
4.4 黄土震陷 |
4.4.1 研究区黄土震陷性与震陷试验 |
4.4.2 黄土震陷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
4.4.3 研究区在50年不同超越概率下的黄土震陷评价 |
4.5 研究区地震地质灾害区划结果 |
第五章 研究区地震地质灾害可视化系统的研究 |
5.1 可视化系统建立的目的与逻辑结构 |
5.1.1 可视化系统建立的目的 |
5.1.2 系统建立的原则 |
5.1.3 系统建立的多层逻辑结构 |
5.2 平台系统的开发 |
5.2.1 开发环境 |
5.2.2 技术路线 |
5.2.3 系统功能模块 |
5.3 C/S可视化系统的数据结构管理与应用 |
5.3.1 空间数据管理 |
5.3.2 地图数据查询 |
5.3.3 数据编辑与应用 |
5.4 基于云计算的可视化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
5.4.1 云计算与WebGIS的概念与特点 |
5.4.2 WebGIS的实现技术和结构体系 |
5.4.3 智能云客户端在可视化系统中运用中的优势 |
5.4.4 智能云客户端的风险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3S对巢—铜断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3S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在地质学上的应用现状 |
1.3.2 巢-铜断裂研究现状 |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2.2 构造背景 |
2.3 研究区地层 |
第三章 RS在巢湖-铜陵断裂研究中的应用 |
3.1 遥感简介 |
3.2 遥感技术主要特点 |
3.3 遥感在地质上应用 |
3.4 遥感图像增强 |
3.4.1 ERDAS简介 |
3.4.2 ERDAS操作的具体过程 |
3.5 遥感解译 |
3.5.1 遥感图像的解译原理 |
3.5.2 遥感影像的解译标志 |
第四章 断裂构造特征 |
4.1 断裂几何学特征 |
4.2 断裂特征 |
4.3 应力分析 |
4.3.1 严桥一带节理统计特征 |
4.3.2 梅家楼一带节理发育特征 |
4.3.3 臼山一带节理发育特征 |
4.4 断裂的演化 |
4.4.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 |
4.4.2 晚白垩世—早第三纪时期 |
4.4.3 新第三纪以来 |
第五章 CIS在巢湖-铜陵断裂研究中的应用 |
5.1 GIS在地质中应用的优越性以及主要研究成果 |
5.1.1 GIS在地质研究中应用的优越性 |
5.1.2 GIS在地质上应用的研究成果 |
5.2 GIS应用的思路 |
5.3 R2V软件及其具体应用 |
5.3.1 简介Raster2Vector 3.x(R2V) |
5.3.2 R2V主要特点 |
5.3.3 在使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
5.3.4 矢量化光栅图像具体过程 |
5.4 VB软件及其具体应用 |
5.4.1 VB简介 |
5.4.2 VB的基本窗口和窗体属性 |
5.5 总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试谈地质力学的发展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D]. 高心怡.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地热-太阳能混合热源动态匹配发电系统研究[D]. 王泰斗. 天津大学, 2019(01)
- [3]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结构体致灾机理[D]. 舒龙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2)
- [4]西南地区木纹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石材品质分析[D]. 刘松.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5]论体育学的学科特征[D]. 王雷.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6]煤与瓦斯突出失稳蕴育过程及数值模拟研究[D]. 安丰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 [7]“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史及其经济、社会、文化作用”研究[A]. 陈宝国,蔡克勤,员雪梅.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3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1
- [8]西安市地震地质灾害区划与可视化研究[D]. 贺龙鹏. 长安大学, 2011(01)
- [9]基于3S对巢—铜断裂研究[D]. 刘天翔. 合肥工业大学, 2008(11)
- [10]地质学史研究会20年来分类研究简介[A]. 孙晶,刘松,费明明. “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