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nly Connect A guide to effective speaking in public(论文文献综述)
岑玥[1](2020)在《变译理论下汉英外事同传策略研究 ——以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演讲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各国之间的交往联系日益密切,外交活动日趋频繁,因此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尤其是口译人才。许多翻译理论也由此而蓬勃发展。由于同声传译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场性、即时性和敏感性,受到演讲者、时间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译员需恰当的传递出源语信息并能正确的传达出演讲者的意图。因此有一个合适的理论解决口译活动中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研究的变译理论是指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一系列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虽然目前大部分应用于笔译领域,但因笔译与口译有相似性且应用于口译领域的研究较少,因此为变译理论来解决口译当中的问题提供了很多可能性。本文以习近平主席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为语料,运用变译理论的视角去研究外事口译汉英同传策略。通过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在变译理论下编译、阐译和缩译策略如何在翻译长句、典故和文化词中的运用。进一步阐述了在翻译长句中合并相近语义、补充主语和连接词、调整语序的问题、以及翻译典故时增译和释译的问题与翻译文化词时缩译的问题。研究发现变译理论可以为汉英外事同传提供理论支持,因此扩大了变译理论的适用范围。同时编译、阐译和缩译也为译员在外事口译实践中恰当传递出源语信息并能正确传达演讲者的意图提供有效帮助。
谭雅[2](2020)在《《开放教育: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慕课(MOOC)是在线学习的开放式课程,大多数时候免费提供给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类型也不尽相同。慕课(MOOC)通过自身的教学模式,传承发展传统教育理念。译者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摘取了2017年出版的“教育技术讲义”系列(LNET)《开放教育: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的前两章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源语文本,希望为其他同类型的翻译提供参考。译者选取纽马克的关联翻译法作为本次翻译实践活动的指导理论。纽马克认为,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贴原文翻译。作为科技论文集的前两章,源语文本行文严谨,文中存在大量的教育技术领域专业术语、缩略语、被动语态和长难句。翻译过程中,可通过紧贴翻译科技文献译文的准确性。一篇译作的紧贴程度可以从词汇、句法和文本三个角度加以概括。因此,译者分析了源语文本的词汇特点,语法特点和篇章特点,从词汇、句法和文本三个层面对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及其对应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与总结。为了翻译实践顺利开展,译者在译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和词典并形成了详细的术语表;译中,译者首先将翻译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以便译后案例分析,接着根据关联翻译法,提出相对应的翻译策略;最后,译者对所做的翻译实践进行总结反思,为日后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章节进行撰写,第一章是关于翻译任务的概述;第二章分三个阶段描述了翻译过程;第三章介绍了彼得·纽马克提出“翻译关联法”的理论背景,以及具体描述了“翻译关联法”的含义;第四章是翻译案例分析,即本报告的重点章节,译者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列举了共计25个例子进行详细的分析;第五章为翻译报告总结,译者根据所做的翻译实践,总结了本次翻译的主要发现、不足之处和新的研究方向。
刘嫒儒[3](2018)在《《学校成功的四大核心要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此次翻译实践内容为关于学校成功的四大核心要素,与学校的教师与管理者等学校教育工作者息息相关。本实践项目为翻译托德·惠特克(Todd Whitaker)博士和杰弗里·左尔博士(Jeffrey Zoul)《学校成功的四大核心要素》一书,共八万字左右,已与中国青年出版社签约,并于2017年5月出版。该书详细地阐明了沟通、观察、(人际)关系和期望是学校成功的四大核心要素。《学校成功的四大核心要素》题材类型属于教育类文本。经过第一译者(即本译者)充分的译前准备,如从事教育类工作两年和阅读相关参考资料等,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具体翻译策略对文本进行细致认真的翻译,在导师(第二译者)指导下,共同对初译稿进行了仔细的修改,两位译者多次校对直至译文出版。此篇翻译实践报告涵盖了翻译工作的准备、相关参考资料的查阅,翻译方法与技巧的应用、翻译难点的处理,后续校对工作的实施,以及翻译的心路历程与体会等内容。该报告以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为指导,从小标题的翻译(直译法、增译法、词性转换法),长句的翻译(合理断句、语序的处理、非谓语动词逻辑关系的处理)、冗余句的翻译和文化认知对翻译的影响四个方面,通过对比初译稿与终译稿,对译文中所运用的具体翻译方法,加以归纳总结,并进行详尽分析,找到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导师指导下修改的理由与妙处,总结出自己翻译的体会,并对未来的翻译得到启示、提出建议,为日后其他相关翻译提供翻译经验和借鉴。
田青[4](2019)在《《影视翻译:字幕翻译》(第3-4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论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材料选自AdiovisualTranslation:Subtiling(《影视翻译:字幕翻译》),该书是由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一本翻译学着作,由Jorge Diaz Cintas和Aline Remael两位学者共同完成,是一本入门型的字幕翻译指导教材。全书一共包含十一个章节,分别从字幕分类、专业环境、符号学、语言学、技术问题等方面对字幕翻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涉及了整个字幕翻译的过程。本次翻译实践选择第三章和第四章作为翻译材料,第三章讲的是字幕翻译的符号学(包括电影文本的字幕和图像),第四章讲的是技术问题(包括字幕程序、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等)。本报告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翻译任务。包括本次翻译实践项目的背景、目标、特点和报告结构。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的描述,包括翻译中使用的工具、平行文本的分析、质量控制、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表达和译后管理。第三部分是介绍本次翻译实践中应用的理论,包括对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简介和此翻译理论在该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是翻译策略指导下的案例分析,包括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翻译策略的使用。第五部分是对翻译实践的总结,包括译者对此次翻译实践的回顾和反思,和此次翻译实践中仍待解决的问题。本次翻译实践基于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根据教材这一信息型文本的特点,笔者使用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并在翻译过程中选择可行的翻译技巧,忠实准确地传达源文本信息,让译文读者能够清晰的了解字幕翻译的过程。通过此次翻译实践任务,笔者认识到要根据源文本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征选择合适的翻译理论,而且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熟练地运用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要参考大量的平行文本,并要结合具体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来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此外,译者必须以认真、严谨的翻译态度来对待翻译实践。
陈泺伊[5](2020)在《翻译学习者人工翻译及译后编辑的质量差异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化和信息化给翻译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显然人工翻译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翻译的需求。大批公司和研究人员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发机器翻译,希望其能辅助或代替人工翻译。但是,目前机器翻译尚无法达到完全替代人工的水平,于是,译后编辑,作为一种新的翻译生产模式,就变得十分需要。目前,学术论坛已有很多关于人工翻译和译后编辑质量的研究,但是很少有研究考虑到一个特殊的翻译群体——翻译初学者。作为翻译初学者,他们或许还有达到一定的翻译水平。因此,作者邀请了十位MTI学生参与实验,研究在这一特殊群体中,人工翻译和译后编辑的质量对比。实验以美国翻译协会(ATA)的认证考试评分标准为参考。结果显示,就准确性而言,译后编辑要优于人工翻译,而流畅度来说,译后编辑和人工翻译基本持平。除此之外,本实验中发现,译后编辑所需时间并不比人工翻译少,这是与传统观点不一的。最后,根据本实验研究及收集资料,论文将对国内译后编辑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胡倩倩[6](2020)在《交际翻译理论视域下的《我们的财富是相亲相爱》中长句的汉译技巧研究》文中指出笔者所译文本英语原文选取学术专着《我们的财富是相亲相爱》。该书的作者是美国人类学家凯伦·布里森,笔者翻译的是本书中的前三章。据彼得·纽马克对文本类型的分类,该文本属于以内容为主的社科类文本,其主要功能是将信息如实地传递给读者。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除了相关的文化术语外,该文本还囊括很多长句,需在理论框架下采用恰当的翻译技巧才能译出理想的译文。有鉴于此,笔者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以该文本中典型的长句翻译为例,探索此类文本中长句的汉译,旨在抛砖引玉,探讨社科文本中长句的翻译技巧。笔者应用了顺译法、逆译法、切分法、包孕法、重组法这五种具体翻译技巧,力求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尽可能译出地道、通顺的译文。笔者相信这篇报告能对翻译社科类文本中长句的译者有所裨益。
WAGECHE MARK IRUNGU[7](2016)在《习近平与奥巴马国外演讲话语概念隐喻计量分析》文中指出中美两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两国元首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了重要外交性演讲,由此,中美两国元首国外演讲话语的语言学特点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语料库语言学理论与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理论,对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进行了考察和分析。通过中美两国元首,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4个不同国际场合(非洲,亚洲,欧洲,南美)的18篇演讲,我们考察并分析了 3个关键问题:一,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计量对比分析;二,国外演讲话语概念隐喻使用计量分析;三,国外演讲话语概念隐喻使用意义与区别;概念隐喻修辞意义,概念隐喻使用与外交思想,概念隐喻使用与对象文化特点以及隐喻选择与文化内涵。最后,本文表现了本研究对国外演讲话语隐喻研究的补充与贡献及其未来发展空间。基于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计量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在国际场合的讲话中,两国元首的隐喻使用是有意识的、普遍的、系统的和一致的。总体上,18篇演讲两国元首一共使用了 1377个隐喻。习近平主席一共使用740个隐喻,奥巴马总统一共使用637个隐喻,这说明国外演讲话语中隐喻使用不可能是偶然的,而是有意识的并且普遍的。通过考察,在我们所认定的隐喻中,习近平主席所使用的隐喻占53%,而奥巴马总统所使用的隐喻占47%。通过不同国际场合隐喻使用来分析习近平主席隐喻区域分配如下:非洲145个,亚洲161个,欧洲174个,南美188个,联合国72个,而奥巴马总统不同区域隐喻使用分配如下:非洲155个,亚洲149个,欧洲168个,南美102个,联合国63个,表现了两国元首隐喻使用的系统性和一致性。本研究认为,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规模和系统的分布具备一定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值得深入考察。基于国外演讲话语概念隐喻体系及计量分析,本研究发现,以上隐喻分类能够映射到六个基本概念(源域):旅行概念,亲密概念,复兴概念,建筑概念,上下概念,和战争概念。根据Lakoff&Johnson(1980)名称法,两国元首使用的隐喻可以建设六个概念隐喻如下:“外交是旅行”,“外交是亲密”,“外交是复兴”,“外交是建筑”,“外交是上下”,与“外交是战争”,表示概念隐喻灵活性。我们进一步研究两国元首概念隐喻计量对比分。习近平主席一共使用277个旅行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37%,166个亲密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22%,59个复兴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8%,89个建筑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12%,95个上下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13%,24个战争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3%,30个其他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4%。同样,奥巴马总统一共使用222个旅行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35%,71个亲密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11%,128个复兴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20%,51个建筑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8%,58个上下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9%,65个战争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10%,42个其他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7%。本研究参考大量文献后发现,旅行概念隐喻,建筑概念隐喻,上下概念隐喻与战争概念隐喻常常出现在演讲话语研究里,而亲密概念隐喻与复兴概念隐喻是我们研究国外演讲话语时的新发现,希望能够丰富国外演讲话语概念隐喻研究。基于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意义与区别,我们从4个角度分析问题: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修辞意义,外交隐喻使用与外交思想关联,概念隐喻使用与对象的文化特点以及隐喻选择与文化内涵。我们发现:第一,通过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框架,概念隐喻手段是一种修辞现象。概念隐喻会在听众者的脑海和眼前创建意向图示,给听众者不同经验,引起听众者的感情,主要目标为加强说服力;第二,通过考察和分类两国元首在不同国际场合反复使用的隐喻,习近平主席的隐喻传递了团结和包容的思想,而奥巴马总统的隐喻传递了民主理想。这说明,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不仅是增强了演讲说服力,更深入传递了演说者的外交思想;第三,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选择时往往意识地顾及对象(听众)的文化特点,尤其使用对象历史上的经典谚语;第四,国外演讲话语隐喻选择具有演说者的文化内涵,习近平主席旅行隐喻与亲密隐喻及奥巴马总统旅行隐喻与复习隐喻鲜明的体现两国元首文化内涵。本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能够完成大规模国外演讲话语隐喻研究。本研究使用概念隐喻理论作为基础,借用语料库语言学理论来收集及分类大量语料数据,采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理论来考察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修辞意义。因此,大规模国外演讲话语隐喻研究目前只能客观采用综合性理论方法。对于大规模国外演讲话语隐喻研究的理论还存在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
张枫[8](2019)在《《文化密码:成功团队的秘诀》(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国际间的商业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商业类着作作为企业文化交流与参考的重要手段,其地位越发重要。如何将商务类着作准确地翻译为汉语,以供国人参详、学习,达到促进中国企业发展的目的,己成为翻译界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商业类着作翻译不仅要注重其准确性和客观性,还要符合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本报告系笔者根据其翻译丹尼尔·科伊尔的企业文化题材作品《文化密码:成功团队的秘诀》的节选部分(第一章至第六章)的项目撰写的翻译实践报告。这部作品主要讲的是如何帮助企业建立成功的企业文化的三个技巧,因此全书分为三个部分。而第一章至第六章是全书的第一部分,阐释了如何在企业文化中建立安全感的技巧。本翻译项目包括两个部分:《文化密码:成功团队的秘诀》第一章至第六章的翻译以及翻译报告的撰写。整个翻译过程包括三个部分:译前准备、文本翻译,以及译后管理。翻译中涉及到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的难点。在词汇层面遇到的困难有组织机构和心理学术语翻译。在句法层面遇到的困难有长难句。在篇章层面遇到的困难有隐性衔接词的处理。译者一一找出适当的翻译策略来解决这些困难。最后,本文得出了关于商务题材书籍翻译的相关结论并总结出该翻译项目的局限性,深化了对翻译理论和技巧运用的认识。
吕佳怡[9](2020)在《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来看教育学作品的英汉翻译 ——以《小型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西方教育学类书籍对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清末学科体系的建立到今天大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都与西方教学书籍的汉译密切相关。然而,尽管大量的西方教育学书籍已经被引入中国,但学者们对于这类书籍翻译方法的研究还很缺乏。究其原因,笔者发现教育学书籍的文本类型繁多,有信息型文本,表现型文本,还有召唤型文本。另外,这类着作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学领域,还涉及到源语言的文化、政治以及历史背景。因此,要为这类书籍选择统一有效的翻译方法是很困难的。为了做出有说服力的分析,本文仅以一种类型的教育学类书籍——召唤型教育学书籍为研究对象,并以詹娜·米特梅尔博士的读书笔记《小型教学》为案例来展开研究。通过对原着整本书的阅读和翻译,笔者发现本书并未像传统教育学书籍一样采用说教的方式来传递信息,而是与读者进行有效互动,并在互动中传达自己的主要思想。鉴于这种写作特点,笔者决定采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理论进行案例研究,因为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也是要求翻译要以目的语与目的语读者为中心,并且强调翻译要能让目的语读者在没有任何阅读困难下理解。在翻译的过程中,笔者以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三大原则为标准来约束译文。一是要做到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阅读需求,二是要符合目的语语言的行文规范,三是要在原着与译语读者之间产生有效的交流与互动。为做到上述三点,笔者决定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源语文化,然后采用注释法在文中对特定的源语文化进行解释,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其次为了让译文生动流畅,笔者还学习了汉语的句式构成,并采用转化法以转化原文的句式与语法来保证译文能够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另外,笔者还采用了增译法,以进一步诠释原文的内容帮助目的语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来提取原文中对他们有用的知识。通过对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分析,笔者认为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可以对西方召唤型教学书籍的翻译起到非常有效的指导作用,因为它既能保证译文的质量,也能使译文自然流畅。希望本次翻译实践能够为今后相关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荣小惠[10](2020)在《《导演人生》(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由成都天智影院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委托方,笔者与另一个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本次翻译项目。《导演人生》作为企业家传记,在传达真实信息的同时,也具有“艺术性”。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来看,原文本兼具信息功能型文本和呼唤功能性文本特征。鉴于原文本的特点及风格,笔者采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分别从词汇、句子及修辞三个层面展开,探讨在翻译企业家传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翻译方法和技巧。文章对翻译项目的一般情况进行了介绍后,重点分析和解决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词汇层面,主要探讨了标题、专有名词、四字词语的翻译问题,采用了直译、意译的翻译方法。在句子层面,主要探讨了流水句、无主语句的翻译问题,采用合译、顺译法、重组法、增译等翻译技巧,解决了这三类句子的英译问题。在修辞层面,主要探讨了比喻句、排比句的翻译问题,采用了合译法、综合译法翻译技巧。本报告共分为四章,从四个方面描述了本次《导演人生》翻译任务的实践过程。第一章为翻译任务的描述,笔者对翻译任务来源、背景、文本介绍、文本分析、翻译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第二章是本次翻译项目的详细过程,提到了译前准备、译中描述及译后事项;第三章是本报告的重点部分。笔者针对不同翻译难点,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案例分析,采用不同翻译技巧,试图给出企业家传记类文本具有借鉴意义的译本。最后,笔者进行了翻译实践总结,描述了翻译实践的经验与收获,简述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且针对企业家传记类文本翻译提出了一些建议。通过本次翻译任务,希望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也可以为今后企业家传记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与帮助。
二、Only Connect A guide to effective speaking in public(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nly Connect A guide to effective speaking in public(论文提纲范文)
(1)变译理论下汉英外事同传策略研究 ——以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演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Ⅰ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Purposes |
1.4 Organizations of the Dissertation |
ChapterⅡ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Affairs Interpretation |
2.1.1 Definition of Interpretation on Foreign Affairs |
2.1.2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retation on Foreign Affairs |
2.2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
2.2.1 Development of“Translation Variation” |
2.2.2 Researches on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
2.3 Research Status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in SimultaneousInterpretation of Foreign Affairs |
2.4 Previous Researches on the Relevant Speeches by President Xi |
ChapterⅢ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
3.1 The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
3.1.1 Concepts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
3.1.2 The Features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
3.2 Translation Variation Methods |
3.2.1 Edited Translation |
3.2.2 Explanatory Translation |
3.2.3 Condensed Translation |
ChapterⅣ Case Study |
4.1 Features of the Two Forums |
4.2 Edited Translation and Examples of Chinese Long Sentences |
4.2.1 Combination of Similar Meanings |
4.2.2 Addition of Conjunctions |
4.2.3 Addition of Subjects |
4.2.4 Adjustment of Word Order |
4.3 Explanatory Translation and Examples of Allusions |
4.3.1 Supplement to the Allusion |
4.3.2 Explanation to the Allusion |
4.4 Condensed Translation and Examples of Cultural Words |
ChapterⅤ Conclusion |
5.1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
5.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
5.3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Keynote 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First Belt and Road Forum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
Appendix Ⅱ Keynote 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Second 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
Acknowledgements |
(2)《开放教育: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About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1.1 Background |
1.1.2 Objectives |
1.1.3 Significance |
1.2 Text selection |
1.2.1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text |
1.2.2 About the authors |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
2.1.1 Reference to Parallel Texts |
2.1.2 Preparing translation tools |
2.1.3 Determining terminology |
2.2 While-translation |
2.2.1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
2.2.2 Determin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2.3 Post-translation |
2.3.1 Self-proofreading and modification |
2.3.2 Feedback from reviewers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
3.1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From Dualism to Eclecticism |
3.1.1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3.1.2 Deficiencies in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3.2 A Correla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Lexical level |
4.1.1 Technical Term |
4.1.2 Abbreviation |
4.1.3 Diction |
4.1.4 Nominalization |
4.2 Grammatical level |
4.2.1 Passive voice |
4.2.2 Division |
4.2.3 Omission |
4.2.4 Structural Adjustment |
4.3 Text relevance level |
4.3.1 Cohesion and Coherence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achievement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I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 II Glossary |
Acknowledgements |
附件 |
(3)《学校成功的四大核心要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项目任务描述 |
1.2 翻译目的和意义 |
1.3 翻译报告框架 |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 |
2.1.1 翻译策略的选择 |
2.1.2 翻译辅助工具的准备和术语表的制定 |
2.1.3 翻译计划的制定 |
2.2 译中和译后 |
2.2.1 原文与译文中英对照表的制定 |
2.2.2 翻译质量的把控 |
2.2.3 原文、初译稿、终译稿对照表的制定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小标题的翻译 |
3.1.1 直译法 |
3.1.2 增译法 |
3.1.3 词性转换法、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互换法 |
3.2 长句的翻译 |
3.2.1 合理断句 |
3.2.2 语序的处理 |
3.2.3 非谓语动词逻辑关系的处理 |
3.3 冗余句的翻译 |
3.4 文化认知对翻译的影响 |
第四章 总结与启示 |
4.1 总结 |
4.1.1 翻译过程的总结 |
4.1.2 翻译方法的总结 |
4.2 启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原文及译文 |
(4)《影视翻译:字幕翻译》(第3-4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Objective of the Project |
1.3 Features of the Project |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2.1.1 Tools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2.1.2 Analysis on Parallel Text |
2.1.3 Quality Control |
2.2 Process of Translation |
2.2.1 Comprehension |
2.2.2 Expression |
2.3 Management After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Theory Applied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3.1 Brief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3.2 Application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
4.1.1 Lexical Level |
4.1.2 Syntactical Level |
4.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s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4.2.1 Semantic Translation Strategy Used in Translation |
4.2.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Strategy Used in Transla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Reflection after the Translation |
5.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Ⅲ Glossary |
Academic Achievements During Master Degree's Acquirement |
(5)翻译学习者人工翻译及译后编辑的质量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questions |
2 RESEARCH STATUS |
2.1 Research status overseas |
2.2 Domestic research status |
3 THE EMPERICAL RESEARCH |
3.1 Empirical design |
3.2 Source text |
3.3 The participants |
3.4 Experiment procedures |
4 RATINGS |
4.1 Translators certification exam of ATA |
4.2 Rating procedure |
4.2.1 Preparation |
4.2.2 Rating process |
4.2.3 Rating result |
5 ANALYSIS OF THE RESULT |
5.1 Accuracy |
5.1.1 Accuracy of HT |
5.1.2 Accuracy of PE |
5.2 Style |
5.2.1 Style of HT |
5.2.2 Style of PE |
5.3 Time and efforts |
5.4 Additional parameters |
6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
(6)交际翻译理论视域下的《我们的财富是相亲相爱》中长句的汉译技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Acronyms and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Research Background |
Research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
Methodology and Outline |
Chapter One Project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Language Text |
1.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Text |
1.3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ocial Science Texts |
1.4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is |
2.1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2.2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formative Text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ies |
3.1 Sequence |
3.2 Reverse |
3.3 Division |
3.4 Embedment |
3.5 Recast |
Conclusion |
Major Findings |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RESEARCH ACHIEVEMENTS DURING STUD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LANGUAG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LANGUAGE TEXT |
Table 1 Terms |
Table 2 Names of Peoples |
Table 3 Names of Places |
(7)习近平与奥巴马国外演讲话语概念隐喻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内容、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理论基础 |
1.2.4 相关术语界定 |
1.3 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 |
1.3.1 隐喻研究相关的现状 |
1.3.2 演讲话语隐喻研究相关成果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框架与语料 |
2.1 研究理论框架 |
2.1.1 概念隐喻理论 |
2.1.2 语料库语言学及话语分析框架 |
2.1.3 亚里士多德修辞分析框架 |
2.2 语料来源,语料数据与语料分析法 |
2.2.1 语料来源 |
2.2.2 语料数据 |
2.2.3 语料分析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习近平与奥巴马国外演讲话语隐喻计量分析 |
3.1 两国元首隐喻使用计量分析 |
3.1.1 两国元首外交隐喻使用普遍性探索 |
3.1.2 两国元首隐喻使用特点说明 |
3.1.3 两国元首外交隐喻映射 |
3.2 两国元首概念隐喻使用计量分析 |
3.2.1 两国元首外交概念隐喻形式 |
3.2.2 “外交是旅行”概念隐喻形式 |
3.2.3 “外交是亲密”概念隐喻形式 |
3.2.4 “外交是复兴”概念隐喻形式 |
3.2.5 “外交是建筑”概念隐喻形式 |
第四章 习近平与奥巴马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分析 |
4.1 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修辞意义 |
4.1.1 旅行概念隐喻修辞结构与意义 |
4.1.2 亲密概念隐喻修辞结构与意义 |
4.1.3 建筑概念隐喻修辞结构与意义 |
4.2 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与外交思想的关联 |
4.2.1 习近平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与外交思想的关联 |
4.2.2 奥巴马总统话语隐喻使用与外交思想的关联 |
4.3 国外演讲话语隐喻选择与对象的文化特点 |
4.3.1 习近平隐喻选择与对象的文化特点 |
4.3.2 奥巴马隐喻选择与对象的文化特点 |
4.4 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倾向与文化内涵 |
4.4.1 习近平亲密隐喻使用的文化内涵 |
4.4.2 习近平旅行隐喻使用的文化内涵 |
4.4.3 奥巴马复兴隐喻使用的文化内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成果 |
5.1.1 两国元首隐喻使用计量对比分析 |
5.1.2 两国元首概念隐喻使用计量分析 |
5.2 两国元首概念隐喻使用意义与区别 |
5.3 隐喻研究语料收集和综合分析法 |
5.4 隐喻研究理论补充 |
5.5 外交隐喻研究贡献与发展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习近平在坦桑尼亚的演讲 |
2 习近平在南非的演讲 |
3 奥巴马在加纳的演讲 |
4 奥巴马在非洲联盟的演讲 |
5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的演讲 |
6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的演讲 |
7 奥巴马在印度尼西亚的演讲 |
8 奥巴马在韩国的演讲 |
9 习近平在比利时的演讲 |
10 习近平在法国的演讲 |
11 奥巴马在法国的演讲 |
12 奥巴马在挪威的演讲 |
13 习近平在墨西哥的演讲 |
14 习近平在巴西的演讲 |
15 奥巴马在巴西的演讲 |
16 奥巴马在墨西哥的演讲 |
17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
18 奥巴马在联合国纽约总部的演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成果 |
(8)《文化密码:成功团队的秘诀》(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1.TASK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and the Author |
1.2 Overview of the Excerpted Chapters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2.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1 Translation Tool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
2.1.2 Parallel Texts |
2.1.3 Glossary an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2.2 Schedul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2.3 Post-translation management |
3.CASE STUDY |
3.1 Organization Names |
3.2 Psychological Terms |
3.3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
3.4 Implicit Cohesion |
4.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A |
AppendixB |
(9)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来看教育学作品的英汉翻译 ——以《小型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Ⅰ Small Teaching:A Survey of the Source Text |
1.1 The source text and its author |
1.1.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1.1.2 The historical contexts and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
1.2 The stylistic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2.1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2.2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Ⅱ Newmark'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2.1 Approaches to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
2.2 An introduction to Newmark'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2.3 Its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Ⅲ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Stage Ⅰ:Preparation stage |
3.2 Stage Ⅱ:Translating stage |
3.3 Stage Ⅲ:Proofreading stage |
Chapter Ⅳ A Case Study of Small Teaching |
4.1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adding annotations |
4.1.1 Explaining unfamiliar concepts by annotating |
4.1.2 Introducing the books cited in the source text by annotating |
4.2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Target Language Reader-centric by Amplification |
4.2.1 Meeting target language readers'reading needs by amplification |
4.2.2 Reducing misunderstandings of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by amplification |
4.3 Conforming to the linguistic norm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by conversion |
4.3.1 Conversion of voice |
4.3.2 Conversion of part of speech |
4.4 Summary |
Chapter Ⅴ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
5.1 Advantages of Newmark'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ofvocative pedagogical books |
5.2 Limitations of Newmark'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ofpedagogical books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 |
Appendix |
Appendix 1: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2:The Translation |
(10)《导演人生》(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The Source and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task |
1.1.1The Source of Translation Task |
1.1.2 The Background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
1.2.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nsignor |
1.2.2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nt |
1.3 Text Analysis |
1.4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
1.4.1 The Purpose |
1.4.2 The Significance |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1 Translation Task Division and Translation Plan |
2.1.2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Auxiliary Tools |
2.1.3 Preparation of Term List |
2.1.4 Reading the Source Text |
2.1.5 Translation Theory |
2.2 Translation Schedule |
2.2.1 Execu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lan |
2.2.2 Adjustment of Attitude |
2.3 Post-translation Quality Control |
2.3.1 Determining Qualified Reviewers |
2.3.2 Specific Operation Measures for Proofreading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
3.1 Lexical Level |
3.1.1 Translation of Titles |
3.1.2 Translation of Proper Nouns |
3.1.3 Translation of Four-character Expressions |
3.2 Syntactic Level |
3.2.1 Translation of Paratactic Sentences |
3.2.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Without the Subject |
3.3 Rhetoric Level |
3.3.1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
3.3.2 Translation of Parallel Sentences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Experiences and Gains |
4.2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4.3 Suggestions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trepreneurs’Biographies |
References |
AppendixⅠ Authorization |
AppendixⅡ The Achievement Testimonial |
AppendixⅢ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Ⅳ The Target Text |
AppendixⅤ The Glossary |
AppendixⅦ The List of Translation Tools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四、Only Connect A guide to effective speaking in public(论文参考文献)
- [1]变译理论下汉英外事同传策略研究 ——以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演讲为例[D]. 岑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开放教育: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谭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学校成功的四大核心要素》翻译实践报告[D]. 刘嫒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影视翻译:字幕翻译》(第3-4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田青.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翻译学习者人工翻译及译后编辑的质量差异研究[D]. 陈泺伊.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交际翻译理论视域下的《我们的财富是相亲相爱》中长句的汉译技巧研究[D]. 胡倩倩. 兰州大学, 2020(01)
- [7]习近平与奥巴马国外演讲话语概念隐喻计量分析[D]. WAGECHE MARK IRUNGU. 浙江大学, 2016(12)
- [8]《文化密码:成功团队的秘诀》(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张枫.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1)
- [9]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来看教育学作品的英汉翻译 ——以《小型教学》为例[D]. 吕佳怡.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10]《导演人生》(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荣小惠. 西华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