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床地质学的新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宗叔和[1](1991)在《矿床地质学的新发展》文中研究指明 一矿床地质学是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矿质富集作用和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开发利用的可能性。我国虽然是最早采冶矿石对矿床特征有朴素认识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受长时期封建制度的束缚,鄙视科学技术,因此矿业发展缓慢。欧洲于20世纪初矿床地质学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学科时,我国与一些落后国家仅停留在就矿采矿阶段,大量丰富的找矿经验和认识未能记录下来,更没有能进行研究上升到理论认识。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2](2002)在《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1世纪之初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全面大发展的现阶段,中国地质科学也步入了兴盛发达的新时期,因为它具备了社会需求、科学问题和社会支撑基础3个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回顾20世纪之初,由于中国地质学奠基者的远见卓识,中国地质学在20世纪20~30年代已建立了世界声誉。新中国建立后的50~7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取得了迅速的进展。自70年代末至今的20余年开放时期,更取得了全面的发展。随着世纪之交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概念为广大地质学者所接受,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必将互相交叉融合,开展综合的和协调的研究道路。中国地质科学在新的世纪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
田永清,王安建,余克忍,许文良[3](1998)在《山西省五台山—恒山地区脉状金矿成矿的地球动力学》文中指出
李上森,于华[4](1998)在《矿床地质研究的一些进展与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概述了矿床地质研究中的下列进展:①全球构造与成矿作用已成为地球科学的研究热点;②超大型矿床研究进展;③研究成矿作用的新思想;④在已知矿区(带)及其附近和深部找矿不断有新的发现和突破;⑤流体与成矿研究异军突起;⑥矿床地质研究中高新技术的应用。文中指出了矿床地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朱立新,施俊法,禹启仁[5](2006)在《地质科学成就与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家宝同志曾经指出,地质工作是经济建设的先行,贯穿于长期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地质工作具有为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服务的功能。地质科学是地质工作的基础科学,它贯穿地质工作全过程,对地质工作具有引导、支撑的
王润民[6](1982)在《简谈四川省矿床地质学发展概况》文中提出 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了!统观我省矿床地质学科在此期间的发展历史,用我国的一句古语来概括,可谓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如果说前三十年是初奠基础的时期,解放的三十年才有明显的发展,并逐渐形成结合本省情况的理论或体系,用于实践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四川和其邻近地区,经历了各个时期的重要地质作用,处于各种地质构造体系的交汇部位,成矿地质条件比较优势,矿产十分丰富,在我国和我省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向鹏[7](2018)在《“五位一体”建设中科技文化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文化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及其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普遍性与适应性的文化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技文化不仅是生产实践与科技活动沟通的桥梁,也是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内在引擎。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加速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价值、功能与内生作用,助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部署的推进,值得研究。根据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学说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理论,本文在辨析科技文化的实践源头与社会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文化演变与发展的机理;阐释了科技文化体系结构与层次特征;探讨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文化对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的作用;论证了新时期科技文化对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实施的支撑作用;探究了现代科技文化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理、机制与路径。本文旨在通过全面论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现代科技文化对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的价值体现与独特功能,以此促进现代科技文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科技文化历史久远,内容丰富。从古代的农耕文化、青铜器文化到延续至今的中医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再到呈现中国现代化特征的互联网文化、高铁文化,共享经济文化,科技文化持续不断发展与丰富。特别是与传承忠义爱国、大公无私、敢为人先、勤勉奋进的人文精神相融合,中国科技文化孕就了具有求真务实、拼搏奉献、创新求变、勇于探索的特色科技文化体系。其中,以独具中国特色的“两弹一星精神”“银河—天河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国工匠精神”为代表的精神内涵突显了中国科技文化独特的软实力价值,对我国在新时代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发挥特殊作用。科技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经济建设中,科技文化为生产实践提供文化指导,为消费注入科学理性,为流通方式变革提供强大动力。科技文化与政治文明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的价值关联体现在科技文化为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提供支撑,其支撑作用主要为:科技文化丰富政治文明建设的内涵,营造深化政治改革的文化环境;而科技文化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脉络为:通过科技文化理念推进政治生态公正和谐与民主决策,运用科学理性思维方式加快社会法制的建设步伐。同时现代科技文化推动政治制度变革,改变人们政治参与方式,推动政治民主化、决策科学化的实现,并为合理的政治文明与体制创新提供与之适应的社会环境。在新时代先进文化建设中,科技文化不断丰富先进文化的内容与内涵,提高先进文化的社会服务效能,提升社会主体科学文化素养。而增强新时代中国科技文化软实力,需要以“和谐”为理念,以创新思维构建现代科技文化新体系,以文化融合作为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以科技文化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新时代社会建设需要科技文化精神牵引与支撑,科技文化建设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目标相一致,其内涵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精神文明需求相一致,其构成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相一致。新时代社会建设需要科技文化广泛弘扬,更加普及以及更为社会化,同时也需要人类社会发展更加科学化。科技文化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文化基石,融入到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的科技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的要素之一。科技文化引导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亲和关怀的人本原则、天人合一的生态原则和互动互惠的公正原则,同时可消除科技成果应用的“异化”,牢固夯实和谐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并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方向,解决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康敏[8](2011)在《立足高远 打造“常式”地质特色——记我国着名矿床地质学家和矿产地质勘查专家常印佛院士》文中研究表明专家简介常印佛,1931年7月出生,江苏泰兴人。矿床地质学家和矿产地质勘查专家。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曾任安徽321地质队总工程师,安徽省地矿局副局长、总工程师,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院专家简介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省科技成就奖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董树文,陈宣华,史静,刘素芳[9](2005)在《20世纪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演变——根据地质论文统计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科学10 0年的发展折射了2 0世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曲折过程,地质学科的演化反映了工业化对矿产资源的依存度和社会进步对地质学科布局的深刻影响。通过对2 0世纪10 0年世界地质科学论文的统计、分析和综合,从计量的角度获得了反映地质科学及其各学科发展和演化的轨迹,包括:1见证了地质科学的发展动力从“供给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的转变;2记录了工业化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对地质科学发展和演变的影响;3反映了过去10 0年重大历史事件对地质科学发展的影响;4体现了技术进步是地质科学发展的革命性推动力;5揭示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地质科学发展的差距。运用学术论文定量分析地质科学长周期发展规律,用数据反映地质学科的百年兴衰,是研究地质科学发展战略的新思路、新方法。
夜卫平,冯建忠[10](2006)在《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动态》文中认为本文论述了过去近十年期间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动态展望。同位素研究是矿床地质学及其它领域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是科学研究史上的革命,它的发展极大的加速了地质科学的研究进程。特别是放射性同位素测年(K-Ar法、Rb-Sr等时线法、Sm-Nd法、单颗粒U-Pb、Re-Os法、Pb-Pb法4、0Ar/39Ar、)、测试对象的微区化、仪器设备的自动化、测试工作的标准化,Lu、Hf、Cu、Zn、B、Li、He分析测试技术的改进,提出了一系列同位素研究的理论方法,拓宽了同位素应用前景和领域。
二、矿床地质学的新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床地质学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3)山西省五台山—恒山地区脉状金矿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代序) |
1 绪 论 |
1.1 概念与方法 |
1.1.1 引 言 |
1.1.2 基本概念 |
1.1.3 成矿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3.1 研究内容 |
(1) 矿床地质研究 |
(2) 成矿的地质环境研究 |
(3) 成矿的构造背景研究 |
(4) 成矿作用的历史演化研究 |
(5) 成矿的深部地质研究 |
(6) 含矿构造的地球动力学类型 |
1.1.3.2 研究方法 |
1.1.4 新时期矿床研究的优先发展方向 |
1.1.5 结论与讨论 |
1.2 脉状金矿成矿的地球动力学研究概况 |
1.2.1 脉状金矿产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1.2.2 脉状金矿成矿流体来源 |
1.2.3 成矿流体运移机制 |
1.2.4 金沉淀的构造部位 |
1.2.5 讨 论 |
2 成矿地质背景 |
2.1 五台山—恒山早期陆壳的形成过程——早前寒武纪花岗质岩石化学特征的构造意义 |
2.1.1 引 言 |
2.1.2 花岗质岩石的地质特征与时空分布 |
2.1.3 花岗质岩石的化学特征 |
2.1.4 岩石化学特征的构造意义 |
2.1.5 花岗质岩石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
2.1.6 结 论 |
2.2 五台山地区早元古造山带的内部结构及 其 动 力 学 机 制 |
2.2.1 引 言 |
2.2.2 造山带的岩石地层及主要地质事件 |
2.2.3 造山带的内部结构与构造格架 |
2.2.4 五台山区早前寒武纪地壳的伸展作用 |
2.2.5 造山带的热演化 |
2.2.6 造山过程 |
2.2.7 结论与讨论 |
2.3 五台山—恒山变质基底的活化——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条件 |
2.3.1 引 言 |
2.3.2 中生代的区域构造背景及岩浆岩的分布 |
2.3.3 五台山—恒山中生代岩浆活动的特征 |
2.3.3.1 火山岩石系列的特征 |
2.3.3.2 深成岩石系列的特征 |
2.3.4 岩浆活动的构造控制 |
2.3.4.1 基底构造 |
2.3.4.2 中生代构造 |
2.3.5 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条件 |
2.3.5.1 岩浆来源分析 |
2.3.5.2 应力场分析 |
2.3.5.3 动力学分析 |
2.3.5.4 构造—岩浆活动过程 |
2.3.6 结 语 |
3 脉状金矿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
3.1 五台山—恒山地区含金构造的地球动力学类型 |
3.1.1 引 言 |
3.1.2 矿体的形状 |
3.1.3 含矿构造的形态类型 |
3.1.4 含矿构造地球动力学分类的地质标志 |
地球动力学背景 |
动力学机制 |
运动学方式 |
构造演化阶段 |
构造部位 |
岩浆作用类型与性质 |
变形的热动力条件 |
容矿围岩的特性 |
3.1.5 五台山—恒山地区含金构造的地球动力学类型 |
3.1.6 结 论 |
3.2 五台山地区两种构造体制下脉状 金矿成矿流体的形成与运移 |
3.2.1 引 言 |
3.2.2 两种构造体制下成矿流体的特征 |
3.2.2.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3.2.2.2 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及物化参数 |
3.2.3 讨 论 |
3.2.3.1 成矿流体的来源 |
3.2.3.2 成矿流体的形成、运移与沉淀 |
1.绿岩构造活化型金矿 |
2.后生热液脉型金矿 |
3.2.4 结 论 |
3.3 五台山地区脉状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 |
3.3.1 岩石的含金性与矿源层 |
3.3.2 成矿物质来源的同位素证据 |
3.3.2.1 硫同位素 |
3.3.2.2 铅同位素 |
3.3.3 结 论 |
3.4 绿岩金矿地球化学特征的构造动力学 |
3.4.1 变形带中金的分布 |
3.4.2 剪切变形带中元素的集散 |
3.4.2.1 成矿元素 |
3.4.2.2 常量元素 |
3.4.2.3 微量元素 |
3.4.3 讨 论 |
3.4.4 结 论 |
3.5 含金剪切带及其构造控矿 |
3.5.1 导 言 |
3.5.2 区域地质背景及剪切变形带类型 |
3.5.2.1 四集庄—李家庄—柏枝岩剪切变形带 |
3.5.2.2 大西沟—刘家坪—康家沟剪切变形带 |
3.5.2.3 甘泉 (板峪) —宽滩剪切变形带 |
3.5.3 剪切变形带的地质依据 |
(1) 强烈的片理化带 |
(2) 发育各种类型的构造岩 |
(3) 强烈的蚀变岩石成带分析 |
(4) 变形强度的差异, 即强变形带与弱应变域组合 |
(5) 剪切面理及 |
(6) 剪切褶皱发育 |
(7) 剪切裂隙发育 |
3.5.4 剪切变形带构造岩的类型, 特征及显微构造 |
3.5.4.1 主要构造岩石类型 |
3.5.4.2糜棱岩的主要显微构造特征 |
(1) 波状消光 |
(2) 变形带 |
(3) 核幔构造 |
(4) 动态重结晶构造 |
3.5.5 剪切变形带的变形特征 |
3.5.5.1 几何学分析 |
3.5.5.2 运动学分析 |
3.5.5.3 动力学特征 |
3.5.6 剪切变形带的构造控矿作用 |
3.5.6.1金矿床的构造控制—紧闭褶皱倒转翼上剪切变形带中的金矿床 |
3.5.6.2 金矿体的构造控制—剪切裂隙中的的金矿体 |
3.5.6.3 影响剪切变形成矿的主要因素 |
(1) 变形强度 |
(2) 变形方式决定了金矿化的类型 |
(3) 赋矿主岩的差异能干性 |
3.5.7 构造与金矿床的分形理论分析 |
3.5.8 结 论 |
3.6 五台山—恒山地区燕山期火山机构与金银多金属的成矿 |
3.6.1 火山岩及火山机构的分布 |
3.6.2 火山岩岩相 |
爆发相 |
喷溢相 |
侵出相 |
火山管道相 |
次火山岩相 |
浅成相 |
3.6.3 五台山—恒山地区火山机构的类型 |
火山穹隆 |
低平火山口 |
破火山口 |
火山断陷盆地 |
3.6.4 火山机构与成矿 |
3.6.5 结 语 |
3.7 脉状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的Pb、Sr同位素地质演化 |
3.7.1 脉状金矿化的同位素组成 |
3.7.1.1 Pb同位素 |
3.7.1.2 Sr同位素 |
3.7.2 成矿构造—化学环境的Pb同位素演化 |
3.7.3 Sr同位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 |
3.7.4 同位素地质演化的Rb-Sr体系 |
3.7.5 讨 论 |
4 矿床模式 |
4.1 五台山—恒山脉状金矿成矿的地球动力学模型 |
4.1.1 引 言 |
4.1.2 区域脉状金矿化类型及成矿规律 |
4.1.2.1 脉状金矿化的成因类型 |
4.1.2.2 脉状金矿的区域成矿规律 |
(1) 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和多期性 |
(2) 金矿化的岩性地层控制明显 |
(3) 剪切变形是一种重要而普遍的成矿作用 |
(4) 中、酸性岩浆岩与脉状金矿的关系密切 |
(5) 变基性岩浆岩与绿岩金矿在空间和时间上有一定的伴生性 |
(6) 与成因机制有关的多种多样矿脉类型 |
4.1.3 脉状金矿成矿的地球动力学 |
4.1.3.1 脉状金矿的时空分布 |
4.1.3.2 花岗一片麻岩基底在成矿中的意义 |
4.1.3.3 绿岩带裂谷伸展体制下金的广泛来源 |
4.1.3.4 内硅铝造山作用过程中含金流体的集散 |
4.1.3.5 陆内造山条件下金的再生成矿 |
4.1.4 脉状金矿的成因模式 |
4.1.5 脉状金矿的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型 |
4.1.6 结 语 |
4.2 脉状金矿勘查的“Φ”形构造模式及研究意义 |
4.2.1 Φ形构造模式 |
4.2.1.1 地球物理解译Φ形构造 |
4.2.1.2 地球化学解译Φ形构造 |
4.2.1.3 地质Φ形构造 |
4.2.1.4 遥感解译Φ形构造 |
4.2.2 模式建立的工作方法 |
4.2.2.1 资料解译 |
4.2.2.2 图系关联 |
4.2.2.3 成矿信息提取 |
4.2.2.4 成矿要素综合 |
4.2.2.5 模型转换 |
4.2.3 实 例 |
4.2.3.1 地质背景 |
4.2.3.2 地球物理背景 |
4.2.3.3 地球化学背景 |
4.2.3.4 遥感特征 |
4.2.3.5 矿区特征 |
4.2.3.6 矿床特征 |
4.2.4 讨 论 |
后 记 |
(7)“五位一体”建设中科技文化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科技文化及其属性研究 |
1.2.2 科技文化的价值研究 |
1.2.3 科技文化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科技文化的内涵、体系结构与价值体现 |
2.1 科技文化概念及其内涵 |
2.1.1 科技文化的概念 |
2.1.2 科技文化的特性 |
2.1.3 科技文化的七大要素 |
2.1.4 科技文化体系的三层结构 |
2.2 科技文化价值体系的构架基石 |
2.2.1 本质与核心:求真唯实 |
2.2.2 根本使命:批判创新 |
2.2.3 价值观基础:理性宽容 |
2.2.4 重要特质:学术民主与自由探索 |
2.2.5 功能要求:管理效率 |
2.3 科技文化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物质关系论 |
2.3.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 |
2.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2.3.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4 科技文化软实力的价值体现 |
2.4.1 新时代中国加速发展的文化力量 |
2.4.2 新时代社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
2.4.3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
第3章 科技文化促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
3.1 科技文化作为“第一生产力文化”的价值属性 |
3.1.1 加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变 |
3.1.2 促进生产力要素协同发展 |
3.2 经济建设发展不断充实科技文化内涵 |
3.2.1 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科技文化进步 |
3.2.2 劳动实践进一步丰富了科技文化 |
3.2.3 市场经济推动科技文化的新发展 |
3.3 科技文化促进经济建设的三条路径 |
3.3.1 为生产提供文化指导 |
3.3.2 为消费注入科学理性 |
3.3.3 促使交往和流通方式发生变革 |
第4章 科技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
4.1 科技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关联 |
4.1.1 科技文化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
4.1.2 政治文明保障科技文化的功能不断提升 |
4.2 科技文化为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支撑 |
4.2.1 丰富政治文明建设发展内涵 |
4.2.2 深化改革成功的环境要素 |
4.3 科技文化助推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 |
4.3.1 科技文化理念强化政治生态民主与和谐 |
4.3.2 科学理性思维加快社会法制建设发展步伐 |
第5章 科技文化为新时代社会建设提供保障 |
5.1 科技文化在新时代社会建设中的价值定位 |
5.1.1 新时代社会建设需要科技文化精神牵引支撑 |
5.1.2 新时代社会建设呼唤科技文化广泛弘扬 |
5.2 科技文化与新时代社会建设互动的一致性 |
5.2.1 科技文化建设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目标一致 |
5.2.2 科技文化内涵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精神需求一致 |
5.2.3 科技文化内容与新时代社会建设内容的一致 |
5.3 科技文化助推社会建设的实施路径 |
5.3.1 强化科技文化普及 |
5.3.2 加速科技的社会化 |
5.3.3 提质科技文化建设 |
第6章 科技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耦合 |
6.1 现代科技文化与新时代先进文化的价值关联 |
6.1.1 科技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 |
6.1.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互促并行 |
6.2 科技文化拓展新时代先进文化建设空间 |
6.2.1 不断优化先进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
6.2.2 着力提升社会主体的科学文化素养 |
6.2.3 有利强化先进文化服务社会的效能 |
6.2.4 提供先进文化永葆生机的新源头 |
6.3 新时代中国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新路径 |
6.3.1 以“科学民主”理念丰富先进文化内涵 |
6.3.2 以创新思维构建现代科技文化新体系 |
6.3.3 以“文化融合”实施科技文化发展战略 |
第7章 科技文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
7.1 科技文化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 |
7.1.1 亲和友善的人文关怀 |
7.1.2 天人合一的生态平衡 |
7.1.3 良性互动的公平正义 |
7.2 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技文化价值指引 |
7.2.1 从逻辑起点上消除科学技术的异化 |
7.2.2 从路径方法上践行和谐发展理念 |
7.2.3 从价值追求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
7.3 科技文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路径 |
7.3.1 科学认识论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基础 |
7.3.2 正确发展观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
7.3.3 运用方法论解决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图表 |
致谢 |
(9)20世纪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演变——根据地质论文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统计方法和数据库说明 |
2 20世纪地质科学体系学科结构及其演变历史 |
3 30年来《Nature》和《Science》地学学科结构的比较 |
4 30年来《Geology》和《GSA Bulletin》杂志地学学科结构 |
5 20世纪主要地质学科发展特征 |
5.1 传统地质科学体系建立与学科发展 |
5.1.1 矿床学的兴衰 |
5.1.2 矿物学的衰退 |
5.1.3 古生物学的辉煌和淡出 |
5.1.4 地层学曲折中延伸 |
5.1.5 岩石学百年持续发展 |
5.1.6 构造地质学世纪不衰 |
5.2 技术推动地质科学发展 |
5.2.1 地球物理兴起 |
5.2.2 地球化学进步 |
5.2.3 工程地质学的崛起 |
5.2.4 地质年代学方兴未艾 |
5.3 现代地质学特征学科体系 |
5.3.1 第四纪地质学与全球变化 |
5.3.2 环境地质学与可持续发展 |
5.3.3 水文地质学与水资源 |
5.3.4 工程地质与城市发展 |
5.3.5 地球化学与生态安全 |
5.3.6 非传统资源利用与替代品开发 |
5.4 地质学各学科之间的统计相关性 |
6 21世纪初期地质科学的流行学科——讨论与结论 |
(10)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 |
1.1 K-Ar法测年 |
1.2 Rb-Sr等时线测年 |
1.3 Sm-Nd法测年 |
1.4 单颗粒U-Pb测年 |
1.5 Re-Os测年 |
1.6 Pb-Pb法测年 |
1.7 40Ar/39Ar测年 |
2 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发展和实验研究新进展 |
3 同位素研究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
3.1 常见岩浆岩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计算 |
3.2 确定水溶液中单个离子的氢同位素盐效应的理论方法 |
3.3 矿物—水氧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
4 同位素在成矿作用研究方面的进展 |
4.1 铼—锇同位素体系 |
4.2 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及应用 |
4.3 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及应用 |
4.4 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及应用 |
4.5 同位素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
4.6 铜锌同位素于地球化学示踪 |
4.7 Li同位素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
5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热点及及动态 |
四、矿床地质学的新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矿床地质学的新发展[J]. 宗叔和. 大自然探索, 1991(04)
- [2]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A].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 地质学史论丛(4), 2002
- [3]山西省五台山—恒山地区脉状金矿成矿的地球动力学[J]. 田永清,王安建,余克忍,许文良.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8(04)
- [4]矿床地质研究的一些进展与问题[J]. 李上森,于华.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8(02)
- [5]地质科学成就与前景[A]. 朱立新,施俊法,禹启仁. 2006—2007地质学学科发展报告, 2006
- [6]简谈四川省矿床地质学发展概况[J]. 王润民. 四川地质学报, 1982(01)
- [7]“五位一体”建设中科技文化价值研究[D]. 向鹏. 湖南大学, 2018(06)
- [8]立足高远 打造“常式”地质特色——记我国着名矿床地质学家和矿产地质勘查专家常印佛院士[J]. 康敏.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1(12)
- [9]20世纪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演变——根据地质论文统计分析[J]. 董树文,陈宣华,史静,刘素芳. 地质论评, 2005(03)
- [10]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动态[J]. 夜卫平,冯建忠. 陕西地质,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