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 共管 摸着石头过河?

股份制 共管 摸着石头过河?

一、股权共管 摸石头过河?(论文文献综述)

吴圣[1](2021)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科技创新。2001年,为了追赶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由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六部门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以来,就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先后9次对园区工作做出部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也存在着要素集聚不足、创新水平不高、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构建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各类型园区研究中,现有文献对政府协作问题缺乏关注,虽然众多学者已经肯定了政府在园区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对政府部门的内部机理研究存在不足。一方面,大多数学者都将政府视作为一个主体或基本单元,抽象掉了政府内部的互动关系,没有关注到政府内部协作关系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协作研究很少涉及园区领域,理论界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内部运行缺乏关注,对存在的协作问题也未能给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需要,论文探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部门运行的内在机理,以更好地发挥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首先,论文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组织结构,将政府协作组织系统分为宏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层面为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微观层面为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其次,论文分别从两个层面分析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重点包括协作动因、协作机制,以及协作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分析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最后,结合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提出政府协作优化提升的路径及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第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体系。在宏观层面,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分工协作机制;在微观层面,地方政府普遍构建了县市协作机制和跨部门协作机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形成了一个协作组织系统,这个协作体系的运行情况,决定了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从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效果。第二,政府协作对促进园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中央、省级和地方存在协作制度不完善、协作能力缺乏、协作行动不足,使得园区建设缺乏配套的政策体系,未能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其次,县市协作过多依赖于双方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积极性,如果双方缺乏共识,县市协作将受到阻碍;再次,地方跨部门协作存在议事协调机构虚设、地方官员协调和支持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协作资源匮乏等问题。第三,激励失灵是地方政府园区建设行动不足的重要原因,而激励缺失的根源来自于多个方面。由于园区经济效益较低、城乡发展和工农收益差距较大,加上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激励和监管不足,园区建设未能对地方政府形成了足够的激励。地方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动力不足,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支持较少,不利于县市协作和跨部门协作推动园区建设。第四,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存在权威依赖,地方党政领导在地方跨部门部协作中起关键作用。根据地方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强治理模式和弱治理模式。根据县市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在县市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块块带着条条做、县级带着市局做、市级推着县级做、条条求着块块做四种模式。第五,政府协作不足会影响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从而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园区的自身特征、政府职能分散化的体制设置、园区所处的特殊环境,园区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政府协作不足是政府效率不高和职能作用不明显的一种表现,影响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发挥,从而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得出以下启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内部的相互协作决定了园区建设中政府整体作用的发挥。园区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予以推动,为园区提供配套的、完整的、系统的政策支持。针对当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园区宏观管理创新,对地方政府进行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构建“央省地”协调互补的政策体系;明晰县市在园区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地方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各部门协同推动园区建设的良好局面。

王东[2](2021)在《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文中指出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地理生态和自然资源差异、个体禀赋差异等因素造成的人类物质和生活资源匮乏的综合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减贫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长足发展。但脱贫任务仍然艰巨,需要啃剩下的“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从全面小康补短板的角度进行战略规划。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河南省兰考县,已于2017年初宣布脱贫,成为河南省第一个“摘帽”贫困县,为全省乃至全国扶贫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选取兰考县这一典型区域,以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一是梳理总结兰考县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历史过程,深化对扶贫课题的研究;二是总结兰考县精准扶贫的经验,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借鉴;三是丰富中国精准扶贫的理论,拓宽中共党史研究的视域。第一章考察兰考县精准扶贫的背景和成效总结。从兰考县的自然区位、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贫困状况,回顾兰考县实施精准扶贫的背景。进而总结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兰考县的扶贫历程,最后在中国农村扶贫的历史进程中概括兰考精准扶贫的实践,将其置于中国进入新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中。第二章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解决“扶持谁”的问题。通过建档立卡初步确认扶贫对象,针对建档立卡存在的识别不精准的问题,进一步组织“回头看”精准再识别,确保扶贫对象准确。最后通过对兰考县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程序和成效的考察,总结这一过程的经验启示。第三章精准发展扶贫项目。在对项目分类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兰考县扶贫项目的确认和管理过程,并以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为例做详细考证。在发展扶贫项目方面,兰考县积极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破解脱贫攻坚中的关键制约,推进扶贫项目落实,并且能够关注到项目间的连续性,统筹整合资源,但也存在有些项目选择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第四章精准使用扶贫资金。梳理扶贫资金的来源构成及投入方向,详细考察兰考县扶贫资金的统筹使用情况,并选取利用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的实际案例,解析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和成效。在扶贫资金分配上兰考县探索出了“先拨付、后报账,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督”的资金分配运行机制;也关注到扶贫过程中存在的扶贫资金来源不合理、资金滞留问题影响资金使用效率、项目实施较慢、相关制度和人员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第五章精准选择到户措施。通过梳理“六到户”分析精准到户的基本内容,进而考察“三保障,五政策”的精准到户具体措施,梳理兰考县精准选择到户措施的全过程。同时,以许河乡东埽怀村为例实证考察精准到户的具体流程和内容。从前期宣传、动员,到过程严格监督管理、突出重点,再到最后严把验收考核等角度分析兰考县精准到户的经验。第六章精准因村派人。在强调精准派人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论文考察了兰考县扶贫队伍构成和管理制度,以张命月等扶贫干部为典型分析兰考县扶贫干部的培养过程。兰考县把“扶贫队伍”作为承接贫困户与扶贫措施的中间环节,优化选人体制、精化工作内容、严格队伍管理,基本做到“选对了人”、“人尽其力”,将人的优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第七章精准考核脱贫成效。首先梳理国家关于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标准和退出程序,然后从各部门自查、第三方评估、国务院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考核等阶段详细梳理兰考县脱贫考核的过程。最后总结兰考县脱贫程序的经验并总结不足。第八章精准扶贫政策的意义和启示。从兰考县精准扶贫经验探寻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必要性。系统总结精准扶贫实践成就,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多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成功典范。

张鑫[3](2020)在《设计创客教育的场域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全球创客文化和民主化设计创新快速发展,设计创客及其教育已成为当下关乎创新主体未来认知的重要命题。设计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的缺失,致使“创客”概念频现泛解乃至误解的窘境。设计创客教育的发展系统更是处于混沌和茫然状态,设计创客教育活动及空间建设出现盲目跟风、千篇一律的发展状态,设计创客教育资源的碎片化、同质化现状需要被统整与改变,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系统性研究课题。本研究立足于设计创客的内在发展需求和特点,结合当下设计学科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提出设计创客教育的核心是场域构建,在场域中面向社会和未来,深挖自我潜能,开发自身知行合一的智性学习能力;综合社会学、教育学、建筑学和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以及对场域内涵、经验借鉴、抽象模型、实践范式的探索,运用田野调查、个案研究、定性定量分析、大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其本质、特性、价值及影响,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与场域发展相关的可借鉴经验,并结合实证研究提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核心理念、构建原则、影响因素和实践策略;构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本土化的跨学科的理论支撑,论证场域中设计创客教育相关因素的复杂关联,以创客空间为教育载体和基础,探究符合设计创客主体心理特点和行为需求的特定发展逻辑;基于设计创客教育场所精神和文化指向,剖析其相对独立的微型社会创新空间结构内涵,通过场域模型构建学习环境来支持设计创客心智发展,并实证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社群、造事、物技、场境、域流”五个设计维度,提炼出场域内部的人群、创造性活动的教育行为、场域内物的存在与技的关联、设计创客教育实施的空间载体、场域内的无形存在与能量循环等具体内容;经过“愿景提出—资源整合—载体建设—迭代更新—网络集群”五个实施阶段来发展场域原型和场域生态系统,提出场域间协同发展的基本路径;根据场域抽象模型,实施高校、企业和社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差异性发展的三个案例项目,归纳出高校产学研驱动型、企业产业链驱动型和社区共创驱动型的本土化发展模式。本研究最终形成具有生长性、有能量和关系明确的设计创客教育场域探索,改变缺乏系统理论支撑的现状,改善当下设计创客教育有场无域、有场所无精神的境况,对接设计创新、设计创业、设计扶贫、传统工艺振兴、社区更新和开环教育的深层次发展,培育更多具备设计创客素养的未来人才,为推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智性转变和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周冰[4](2018)在《基于渐进决策模型的泉州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优化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出租汽车作为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巡游及预约的方式,为市民提供个性化的出行服务。如何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提升市民的用车体验,成为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的关键。泉州市出租汽车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历经了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泉州出租汽车行业的不断壮大,黑车、份子钱、单车赋税高、拒载议价等日益增多的矛盾和问题影响了泉州出租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近年网约车进入泉州市场后,更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便利的使用方式迅速挤占泉州巡游出租汽车的利润空间。由此导致本行业矛盾加深,行业内上访、罢运等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既扰乱了泉州出租汽车市场的正常秩序,也影响了民众的日常出行需求。本文通过收集泉州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的文献资料,访谈出租汽车行业从业人员与乘客,研究泉州出租汽车行业的政府管理的改进与优化。认为有关部门通过推行对出租汽车行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促进了出租汽车企业的规范会、集约化经营,改善了出租汽车驾驶员的生存环境。但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出租汽车行业政策还存在着贯彻执行不到位、对新生事物不够敏感;出租汽车行业又过分依靠政府管理,导致行业市场失衡;政府管理部门间沟通协调不足,信息反馈渠道的不畅等问题。这些问题加剧了一线驾驶员的负面情绪,影响了泉州出租汽车行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通过研究认为,渐进决策模型在维持主体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分析行业信息,借助行业各方共同治理,不断对政策进行渐进式完善,具有稳中求进的优势,可以成为政府改进和优化管理泉州出租汽车行业的一条途径。运用这一模型优化泉州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应做到:一是保持政策的稳步执行;二是推进行业参与各方的共同监管;三是推进行业参与各方利益的平衡;四是推进信息平台的健全畅通;五是推动政策的渐进式优化完善。通过渐进的方式,引导泉州出租汽车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陈桂梅,周桂瑾[5](2018)在《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下校企合作育人问题反思及体系重构》文中研究表明调动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探索混合所有制校企合作,其终极目标是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各层人才。从现有的校企双主体共建二级学院、产学研科技园、企业大学(学院)等校企合作实体的育人过程来看,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下校企合作育人存在来自发展环境、育人质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重新审视该模式下人才培养的主体、内容、制度环境等要素,逻辑重构"双向参与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

廖红玫[6](2017)在《商业银行个人高端理财业务竞争优势研究 ——以Z银行A支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居民储蓄存款总额连年攀升,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个人财富不断累积。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红利,房地产高速发展,均造就了不少亿万富翁。面对迅猛增长的个人高净值客户,高端理财业务在中国面临着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各银行纷纷探索个人高端客户的服务模式,使出浑身解数抢占个人高端客户市场份额。同时,银行个人高端理财业务的发展又面临着不少的挑战: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商业银行息差收入下滑,产品创新势在必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种“宝类”产品的推出,对银行业务进行正面争抢;监管趋严,产品投资在探索中要控制风险,各银行间理财产品高度同质化,金融创新规管愈加规范,银行赢利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这些因素都使得银行必须积极寻找目标客群和新的业务增长点,以保证业务规模与利润的增长。笔者供职于一家国有大行,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管理15年,见证着国内个人高端理财业务从兴起到发展的全过程,拟在导师的指导下,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客户关系管理、市场细分、生命周期、波特五力模型等相关理论,结合A支行的实际案例,深入分析了个人高端客户理财业务的现状,直面四大存在问题:牵头部门职责不清;产品同质化严重;理财经理素质有待提升;产品与服务创新不足。通过对A支行的经营内外部环境进行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借鉴同业中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及兄弟行在个人高端客户理财业务的先进经验,提出提升个人高端客户理财业务竞争优势的解决方案:明确经营思路,理清部门职责;完善服务体系,从产品、服务和队伍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客户体验;重视本地经营,通过公私联动、厅堂转介、圈子营销以及依托科技支持,做大个人高端客户规模;加大风险管控,防范产品、经营、道德和声誉风险。最后还通过实践验证说明建议的有效性,还对未来三年发展作出预测。这对促进A支行的个人业务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为Z银行的个人高端客户管理提供借鉴。

李邵龙[7](2017)在《生态实践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实践是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兴起的新型实践模式,已经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目前我国生态实践己经从理念倡导走向全面推进。发展生态实践不仅要以生态和谐的理念为指导,更需要生态实践科技政策体系的支撑。因此,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和完善生态实践科技政策支撑体系,促进生态实践走向深入,就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基于生态实践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学和系统论思想为理论基础,力图全面考察生态实践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的主要功能和基本构成,分析我国现有生态实践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首先,阐述生态实践的基本理论,界定生态实践的概念,梳理生态实践的基本特征,探究生态实践的基本规律。论述生态实践对科技政策的需求。主要是:引导生态实践活动行为方向,协调生态实践活动矛盾冲突,有效管控生态实践活动,合理分配生态科技资源。其次,分析生态实践科技政策体系对主要结构。就生态实践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结构而言,包含纵向和横向二个维度。其中纵向结构包括战略层面、计划层面和执行层面的生态科技政策体系。横向结构包括基础生态科学研究支撑体系、生态经济政策支撑体系、生态技术支撑体系、生态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和生态实践法律法规支撑体系。最后,从生态实践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的价值导向、完善生态实践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提高生态实践的科技政策整体协调度、加大生态实践的科技政策体系的执行力度等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国生态实践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的现状及对策。

白璐[8](2016)在《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运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G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至今已迈向第十七年,历经政策性处置、半商业化处置、商业化经营三个阶段,结合当今经济形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又开始逐步回归主业。概括起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经济上行期更侧重利润的实现,经济下行期更侧重风险的规避。本文着重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后的收购重组业务出发,通过实际案例操作,阐释在这一业务运作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并重在探讨面对此类问题时的解决策略。首先,介绍国内外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国内外开展收购重组业务现状介绍;确定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并按照确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展开后续的研究与分析;于此提出本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价值。其次,对论文涉及的金融资产管理概念及商业化收购重组理论进行阐释,其中明确了金融资产管理的概念、对象、方式以及实际意义;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最主要的业务品种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所涉及的商业化收购重组理论进行详尽的介绍;简要介绍了此类业务开展的原则、运作流程以及面临的主要风险。第三,通过对全国不良资产及不良资产占比的趋势变化,以及全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015年度业绩情况,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开展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引申商业化债权收购重组业务开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四,以G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收购重组债权项目作为案例,分析了商业化收购重组T公司债权项目状况及运作环节。从现实操作层面上将此类业务具体化,通过对原债权基本情况分析、债务人基本情况分析以及第一还款来源分析,确定项目最终的核心要素和运作环节,并重点突出此类业务带给交易各方的现实影响以及案例所带来的启示。第五,总结上述案例当中业务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环境、政策制度、经营理念、产品自身、人才培养方面对上述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运作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从争取法律与政策对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的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变经营理念;拓宽市场渠道,全覆盖多维度寻找潜在客户;资金来源合理配置,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更具市场竞争力产品,这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并以此来完善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运作。

彭先艳[9](2016)在《集团总公司的安全监管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之下,我国企业集团得以快速成长,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多元化,实行跨区域经营,企业集团总公司的安全监管网络日趋复杂。然而,集团的安全监管水平却远落后于其发展的步伐,导致事故频发,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明确集团总公司的安全监管责任,提高安全监管水平,落实安全监管任务,已迫在眉睫。本文从集团总公司的角度出发,揉和了组织学、集团管理学、安全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全面开展对集团总公司安全监管体系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国内外有关企业集团安全监管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进行全面调研和具体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实施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讨论。(2)对企业集团和安全监管的基础理论进行概述,探讨集团总公司安全监管的特征与作用、内在和外在驱动力,明确落实安全监管的意义,对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在安全监管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3)对集团总公司所面临的内外安全环境进行分析,并结合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分析法与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分析法实施定量分析,制定出集团总公司的安全监管战略目标;其次,采用SWOT分析法,探究出安全监管战略的备选方案;最后,借助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分析,筛选出合适的战略方案。(4)从安全监管模式和安全监管组织结构两个方面对集团总公司的安全监管组织模式进行探讨。一是,明确不同产权关系下,集团总公司宜采用的安全监管模式;二是,从安全管理机构社会、安全管理部门职责、安全管理人员结构等方面对集团总公司的安全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5)分析企业集团安全文化的发展历程,介绍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原则,明确安全文化建设内容,结合具体实例,提出落实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目标、途径与保障条件。(6)明确安全绩效考核流程,通过参考文献、专家咨询、与集团总公司的安全管理专职人员进行访谈等方式,选定考核指标,将平衡计分卡(BSC)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借助实例,实施安全绩效考核。

张栩博[10](2015)在《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也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开始重点关注的议题。在此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协调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尊重市场规律,弱化监管职能积极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服务性作用。与此同时中纪委在十八届全国人大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项目的招投标制度,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统一的、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为各类交易方提供公平合理的交易平台,并最终确保交易目的的实现”。盘锦市近几年石油资源减少,政府财政收入相应减少,所以公共资源要充分利用,使公共资源最大化,这就要求盘锦市政府更充分的利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这个平台,对政府公共项目招投标,国有土地和各类工矿资源转让等各类交易进行规范化、法制化,平台的规范化运行能使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整合各类公共资源市场的同时合理的发挥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地区及行业保护现象,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机会,最终节约政府的财政开支,避免政府高价采购等现象的发生。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本片论文的论点、论证和论据,首先简要分析了此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并论述了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所使用的方法及工具,然后综合运用此领域的基本理论,细致分析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所应该遵守的规律和基本制度环境,且分析了对此类平台进行改进的必要性,同时利用该方面的大量资料及数据材料深入探讨了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概况,确定了交易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即公共资源交易涉及领域较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失灵的现象、平台软硬件设施不完善和内部监管不足,通过分析对其中的建设理念落后、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总结出其成因;最后根据国内外其他地区在此方面的建设经验,针对盘锦市规范交易平台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实现整合各类公共资源,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配置市场体系,节约政府财政支出。创新公共资源配置实现形式,充分运用政府采购机制,着力实现三个转变(公共资源分配;由行政权力直接分配向市场配置转变;由自由分散配置向统一集中配置转变;由管监办一体向管监分离、管办分开转变),实现公共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目标,使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最大化的服务于盘锦市人民。同时为公共资源交易的规范统一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二、股权共管 摸石头过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权共管 摸石头过河?(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现状
        1.3.2 政府协作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标、思路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数据来源
    1.8 创新点
    1.9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本研究的基本概念
        2.1.1 政府协作相关概念
        2.1.2 农业科技园区相关概念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政府行为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3 协作公共管理理论
        2.2.4 创新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情况
    3.1 世界各国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
    3.2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3.2.1 地方自主探索阶段(80 年代末—2000年)
        3.2.2 中央引导下的规范建设阶段(2001—2009年)
        3.2.3 全面创新探索阶段(2010—2016年)
        3.2.4 提质升级发展阶段(2017 年—至今)
    3.3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现状
        3.3.1 园区数量和空间分布
        3.3.2 园区的产业分布情况
    3.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功能及管理制度
        3.4.1 园区的建设目标和主要功能
        3.4.2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制度
    3.5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部门
        3.5.1 园区建设的政府组织架构
        3.5.2 宏微观视角下的园区建设政府协作框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
    4.1 央省地协作动因和责任分工
        4.1.1 央省地协作的动力机制
        4.1.2 政府纵向协作的责任分工
    4.2 协作治理框架下园区建设央省地协作机制
        4.2.1 理论与方法
        4.2.2 央省地协作分析
        4.2.3 协作存在的问题
    4.3 地方政府的协作行为分析
        4.3.1 园区建设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4.3.2 地方政府协作行动不足的原因分析
        4.3.3 实证案例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
    5.1 园区建设的县市政府协作
        5.1.1 县市协作及其动因
        5.1.2 县市协作机制及协作结果
        5.1.3 县市协作问题及其产生机理
        5.1.4 案例分析
    5.2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5.2.1 跨部门协作及其动因
        5.2.2 跨部门协作的协调组织
        5.2.3 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5.2.4 县市政府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5.3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5.3.1 研究方法
        5.3.2 地方政府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5.3.3 讨论:地方领导和协作规则对跨部门协作的作用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政府协作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机理
    6.1 政府协作与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
        6.1.1 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6.1.2 政府协作与政府职能作用
    6.2 政府协作在园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6.2.1 集聚和整合政府资源促园区发展
        6.2.2 提高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效率
        6.2.3 促进园区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6.3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
        6.3.1 园区建设政府协作问题的一般性
        6.3.2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分析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的提升与优化
    7.1 园区建设的宏观管理模式创新
        7.1.1 其他类型园区的建设经验
        7.1.2 园区建设宏观监管与激励
    7.2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协作
        7.2.1 国家高新区政策协作经验
        7.2.2 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启示
    7.3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宏观引导
        7.3.1 政府协作引导的政策工具
        7.3.2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引导策略
    7.4 地方层面的园区管理体制建设
        7.4.1 构建以执行为导向的协调机构
        7.4.2 明确县市之间的责任关系
        7.4.3 完善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建设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启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讨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及主要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与效果
    第一节 兰考县概况
        一、兰考县自然区位
        二、兰考县经济社会状况
        三、治沙治贫中凝炼焦裕禄精神
        四、兰考县区域贫困状况
    第二节 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实践和成效
        一、兰考县开展扶贫工作的历史背景
        二、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实践
        三、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困难
    第三节 新时代兰考县实施精准扶贫
        一、兰考落实精准扶贫的条件和背景
        二、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的实践
        三、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成效显着
第二章 兰考县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第一节 建档立卡确认贫困对象
        一、贫困村建档立卡的方法和步骤
        二、贫困户建档立卡的方法和步骤
        三、精准识别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精准再识别贫困对象
        一、“回头看”把握三大工作要求
        二、“回头看”找准四个核查内容
        三、“回头看”把握六个工作方法
        四、精准再识别的成效
    第三节 兰考县精准识别的经验启示
第三章 兰考县精准安排扶贫项目
    第一节 扶贫项目概况
        一、扶贫项目分类
        二、扶贫项目发展状况
    第二节 扶贫项目确认过程及其管理
        一、项目申报和审批制度
        二、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三、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设
    第三节 兰考县堌阳镇推进实施扶贫项目
        一、堌阳镇依靠民族乐器产业实现脱贫的优势
        二、依托民族乐器产业园,形成集聚效应
        三、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脱贫的启示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发展扶贫项目的经验启示
第四章 兰考县精准使用扶贫资金
    第一节 扶贫资金的来源及投入方向
        一、扶贫资金的来源构成
        二、扶贫资金的投入方向
    第二节 扶贫资金的统筹使用
        一、精准落实扶贫资金及成效
        二、扶贫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精准使用资金的案例分析
        一、有效利用财政资金
        二、有力撬动金融资金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 兰考县精准选择到户措施
    第一节 精准到户的基本内容
        一、建档立卡到户
        二、结对帮扶到户
        三、项目覆盖到户
        四、工作指导到户
        五、排难攻坚到户
        六、统计抽查到户
    第二节 精准到户的具体措施
        一、“三保障”推进社会福利到户
        二、“五政策”实现生产帮扶到户
    第三节 兰考县许河乡东埽怀村精准选择到户措施
        一、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二、针对不同致贫原因采取差异化脱贫措施
        三、针对多原因致贫采取多维度脱贫措施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到户经验启示
第六章 兰考县精准因村派人
    第一节 精准派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节 扶贫工作队的构成及管理
        一、扶贫工作队的动态结构
        二、扶贫工作队的工作要求
        三、扶贫工作队的监督管理
    第三节 驻村干部的具体工作
        一、调查研究了解实情
        二、对症下药落实精准帮扶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四、脚踏实地为民服务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派人的经验总结
第七章 兰考县精准脱贫
    第一节 脱贫标准和退出程序
        一、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标准
        二、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程序
    第二节 兰考县脱贫考核过程
        一、兰考县各部门自查确保退出机制科学合理
        二、第三方评估保障退出真实公正
        三、国务院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考核批准
    第三节 兰考县精准脱贫的经验启示
第八章 精准扶贫的意义和启示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落实精准扶贫的经验启示
        一、兰考县在精准扶贫中的经验积累
        二、中国其他典型区域在精准扶贫中的经验积累
    第三节 精准脱贫的历史贡献和未来展望
结束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大事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考县扶贫工作大事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设计创客教育的场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民主化创新与创客思潮
        1.1.2 研究思考:时代响应、模式转变与系统探寻
        1.1.3 研究意义:教育场域视角的开放设计创新范式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及在本文的界定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4 研究趋势分析
    1.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步骤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关键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关键点
    本章小结
第2章 场域内涵: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理论研究基础
    2.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概念阐述与特性分析
        2.1.1 本质性探讨:设计共创分享的情境系统
        2.1.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物理载体及多样性存在
        2.1.3 场域中的创客文化精神关联及教育比较
    2.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认识论基础
        2.2.1 设计的群体创新视角:场域理论与场所精神
        2.2.2 教育学认识基础:情境学习、知识建构与网络联通
        2.2.3 经济学认识基础:长尾理论与共享经济
        2.2.4 心理学认识基础:马斯洛需求理论与环境心理学
    2.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价值认知
        2.3.1 教育转型——孕育设计创客教育特质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
        2.3.2 空间重构——重构符合设计创客教育发展的空间模式与形式
        2.3.3 创客经济——推动设计驱动的产业发展和小微经济集群创新
        2.3.4 个人发展——实现设计创客的创新范式转变与个人智性发展
    本章小结
第3章 场域启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经验借鉴与实证研究
    3.1 国际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3.1.1 美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相关经验
        3.1.2 德国和英国的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相关经验
        3.1.3 日本的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相关经验
        3.1.4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国际经验的三种典型模式研究
    3.2 中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经验
        3.2.1 中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现状和模式经验
        3.2.2 中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典型案例分析
    3.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需求及现状问题实证研究
        3.3.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相关发展问题及成因分析
        3.3.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实证调研设计与分析
        3.3.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调研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场域网络:设计创客教育场域范畴及网络模型建构
    4.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内在发展逻辑及理念
        4.1.1 创造即学习:设计创客实践共同体理念
        4.1.2 设计创客思维导向与心智发展
        4.1.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逻辑模型构建
    4.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五维因子构成
        4.2.1 场域的“社群”维度
        4.2.2 场域的“造事”维度
        4.2.3 场域的“物技”维度
        4.2.4 场域的“场境”维度
        4.2.5 场域的“域流”维度
    4.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生态系统建立与内部协同发展
        4.3.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生态系统发展
        4.3.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生态系统的协同机制创新
    本章小结
第5章 场域实践: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系统实施方法及案例实践
    5.1 企业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实践
        5.1.1 场域理念发展
        5.1.2 案例实践过程
    5.2 社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实践
        5.2.1 场域理念发展
        5.2.2 案例实践过程
    5.3 高校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实践
        5.3.1 场域理念发展
        5.3.2 案例实践过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总结讨论
    6.2 论文研究局限
    6.3 未来研究愿景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论文撰写期间对国内外专家的访谈记录(部分)
附录2 设计创客教育调研问卷(受众调研版)的数据统计分析

(4)基于渐进决策模型的泉州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优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理论、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及渐进决策模型的概述
    第一节 出租汽车及出租汽车行业的概述
        一、出租汽车的定义及特征
        二、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的定义与重点
    第二节 渐进决策模型概述
        一、渐进决策模型的形成与理论特征
        二、渐进决策模型的定义、表现形式和基本要求
    第三节 渐进决策模型对泉州市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的适用性
        一、渐进决策模型对泉州市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二、渐进决策模型对泉州市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泉州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现行模式及成效分析
    第一节 泉州市出租汽车行业现状
        一、泉州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历史
        二、泉州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泉州市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现行模式分析
        一、泉州政府对出租汽车行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二、泉州政府对行业参与者行为的规范
        三、泉州政府对出租汽车行业发展的监督优化
    第三节 泉州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现行模式成效分析
        一、泉州政府对巡游出租汽车的管理现行模式成效分析
        二、泉州政府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管理现行模式成效分析
第四章 泉州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第一节 泉州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现行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一、出租汽车市场秩序被黑车扰乱
        二、巡游出租汽车市场受到网约车及共享单车的挤压
        三、出租汽车运价设置不甚合理
        四、出租汽车驾驶员运营行为乱象频发
        五、出租汽车行业罢运风波频发
    第二节 运用渐进决策模型分析政府管理现行模式的存在问题成因
        一、政府部门在政策执行中的功利导致政策的稳定性和威信不足
        二、出租行业各参与方存在较大的地位差异导致利益失衡
        三、信息反馈平台之间存在联通障碍导致监管困难
        四、政府对平台反馈信息的处理反应滞后导致监管盲区存在
    第三节 渐进决策模型相对于政府管理现行模式的优势分析
        一、渐进决策模型与泉州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现行模式的要素对比
        二、渐进决策模型中管理主体更加多元
        三、渐进决策模型中政策制定依据更加契合实际
        四、渐进决策模型中业内各方与政府管理更加和谐
        五、渐进决策模型中信息渠道更加畅通
第五章 基于渐进决策模型的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优化建议
    第一节 渐进决策模型的步骤及其间的关系
        一、渐进决策模型的具体步骤
        二、推进政策的稳步执行是渐进决策模型的前提
        三、推进行业参与各方利益的平衡是渐进决策模型的内在要求
        四、推进行业参与各方的共同监管是渐进决策模型的重点
        五、推进信息平台的健全畅通是渐进决策模型的关键
        六、推动政策的渐进式优化完善是渐进决策模型的根本
    第二节 推进政策的稳步执行
        一、维持政府对出租汽车行业的主体政策应保持相对稳定
        二、保持政府在行业管理中相对主导地位
        三、政府对既定政策的执行力度应保持相对一致
        四、继续开展行业专项提升活动
    第三节 推进行业参与各方利益的平衡
        一、厘清出租汽车行业从业者的利益关系
        二、设置合理的价格机制
        三、优化出租汽车行业的用工环境
    第四节 推进行业参与各方的共同监管
        一、督促企业加强自律
        二、强化行业协会、工会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
        三、优化政府的治理体系
    第五节 推进信息平台的健全畅通
        一、充分利用大众媒介平台
        二、畅通信息反馈渠道
        三、健全投诉监管平台
    第六节 推动政策的渐进式优化完善
        一、时刻对行业发展新业态、新事物保持敏感度和警惕性
        二、不断通过对于政策的渐进微调保证政策与行业实际契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访谈记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下校企合作育人问题反思及体系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元主体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下校企合作实体类型
    (一) 校企双主体共建二级学院
    (二) 产学研科技园
    (三) 企业大学 (学院)
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缺少政策、法规、良性机制的保驾护航
    (二) 人才培养质量的比较优势还尚未凸显
    (三)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共赢机制不完善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的要素解释和逻辑重构
    (一) 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主体和维度
    (二) 重新审视现有的制度体系和保障体系
    (三) 重新审视现代学徒制项目
    (四) 构建双向参与、相互融通的人才培养体系

(6)商业银行个人高端理财业务竞争优势研究 ——以Z银行A支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问题提出
    第三节 选题背景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技术路线
    第七节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个人高端理财业务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第三节 市场细分理论
    第四节 生命周期理论
    第五节 波特五力模型
    第六节 Z银行个人理财服务体系介绍
第三章 Z银行A支行个人高端客户理财业务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 Z银行A支行业 务简介
    第二节 Z银行A支行个人高端客户发展的现状
    第三节 Z银行A支行个人高端客户理财业务的存在问题
    第四节 PEST宏观环境分析
    第五节 Z 银行 A 支行个人高端理财业务的竞争优势分析
    第六节 Z银行A支行个人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
    第七节 同业及兄弟行先进经验的借鉴
        一、招商银行先进经验
        二、工商银行的先进经验
        三、兄弟行先进经验
第四章 Z银行A支行个人高端客户理财业务竞争优势发展策略
    第一节 发展策略与建议
        一、理清经营思路,明确管理职责
        二、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客户体验
        三、重视本地经营,拓宽客户来源
        四、着力风险管控,防范业务风险
    第二节 策略执行的初步结果验证
        一、初步推行的措施
        二、初步验证的效果
        三、后续实施结果预测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本文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生态实践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实践的相关研究
        1.2.2 科技政策的相关研究
        1.2.3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生态实践及其对科技政策的需求
    2.1 生态实践概述
        2.1.1 生态实践的内涵
        2.1.2 生态实践的基本特征
        2.1.3 生态实践的基本规律
    2.2 生态实践对科技政策的需求
第三章 生态实践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的主要结构
    3.1 我国生态实践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的纵向结构
    3.2 我国生态实践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的横向结构
        3.2.1 基础研究政策支撑体系
        3.2.2 生态技术经济政策支撑体系
        3.2.3 生态技术发展政策支撑体系
        3.2.4 生态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
        3.2.5 生态实践技术法律法规支撑体系
第四章 生态实践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的主要问题
    4.1 我国生态实践的科技政策体系的价值导向性模糊
    4.2 生态科技政策支撑体系亟待完善
        4.2.1 科技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4.2.2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主体地位不明
        4.2.3 科技标准化政策协调性不强
        4.2.4 科技贸易服务政策的主要问题
        4.2.5 科技人才激励制度不健全人才流失严重
    4.3 生态实践的科技政策体系协调度较低
    4.4 生态实践的科技支撑体系执行力度不够
第五章 生态实践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
    5.1 强化生态实践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的价值导向
    5.2 完善生态实践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
        5.2.1 完善生态实践科技产业发展政策
        5.2.2 完善生态实践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5.2.3 完善生态实践的科技标准化政策
        5.2.4 完善生态实践的科技贸易服务政策
        5.2.5 完善生态实践的人才激励政策
    5.3 提高生态实践的科技政策整体协调度
    5.4 加大生态实践的科技政策体系的执行力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运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G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金融资产管理
        2.1.1 金融资产管理概念
        2.1.2 金融资产管理的对象
        2.1.3 金融资产管理方式
    2.2 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概述
        2.2.1 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概念
        2.2.2 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开展原则
        2.2.3 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运作流程
        2.2.4 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面临主要风险
第三章 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运作环境及现状分析
    3.1 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运作环境分析
        3.1.1 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用重要
        3.1.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规模大,盈利正常
        3.1.3 不良贷款占比回升,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迎来更大市场机遇
    3.2 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运作现状分析
        3.2.1 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规模现状
        3.2.2 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逐渐成熟
        3.2.3 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运作要点把握准确
        3.2.4 业务要素齐全、措施得力
        3.2.5 业务开展实际效果良好
第四章 G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案例分析
    4.1 商业化收购重组T债权项目基本状况分析
        4.1.1 商业化收购重组T公司债权项目背景清晰
        4.1.2 确定收购标的为真实、有效且未到期债权
        4.1.3 债务人基本面符合业务准入条件
        4.1.4 项目第一还款来源充足
        4.1.5 收购的债权项目可承受压力测试
    4.2 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运作环节分析
        4.2.1 业务运作流程环节完善
        4.2.2 依据收购主体不同,债权分笔收购
        4.2.3 隔离债务间风险,债务分别重组
        4.2.4 担保措施落实到位
        4.2.5 风控措施切实可行
    4.3 T公司债权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运作效果
        4.3.1 原债权逾期风险得以全面化解
        4.3.2 重组后债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3.3 G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得以发展
第五章 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运作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5.1 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运作存在问题
        5.1.1 法律地位薄弱,政策支持不明确
        5.1.2 产品创新不足,所占市场份额低
        5.1.3 投向行业单一,风险集中度较高
        5.1.4 收存量无增量,业务绩效不明显
    5.2 商业化收购重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5.2.1 先经营后规范,政策支持滞后
        5.2.2 经营理念僵化,追求短期效益
        5.2.3 市场空间狭窄,拓宽手段单一
        5.2.4 利率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差
        5.2.5 难以吸引人才,创新意识不强
第六章 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运作完善的对策建议
    6.1 争取法律与政策对业务开展的支持
    6.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变经营理念,谋求长远发展
    6.3 规范业务操作,防范业务风险
    6.4 拓宽市场渠道,全覆盖多维度寻找潜在客户
    6.5 资金来源合理配置,降低客户融资成本
    6.6 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更具市场竞争力产品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集团总公司的安全监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集团总公司安全监管概论
    2.1 企业集团简介
        2.1.1 企业集团定义
        2.1.2 企业集团的成长模式
    2.2 安全监管基础理论
        2.2.1 安全监管定义
        2.2.2 安全监管的作用
    2.3 安全监管驱动力
        2.3.1 内部驱动力
        2.3.2 外部驱动力
    2.4 现代集团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安全监管战略方案研究
    3.1 安全监管战略简述
        3.1.1 安全监管战略的特征
        3.1.2 安全监管战略目标
        3.1.3 安全监管战略的作用
    3.2 安全监管战略方案制定
        3.2.1 战略方案制定流程
        3.2.2 方法介绍
    3.3 安全监管战略方案制定实例
        3.3.1 FN集团简介
        3.3.2 FN集团安全环境分析
        3.3.3 安全监管战略制定
第四章 安全监管组织模式构建
    4.1 安全监管模式
        4.1.1 现代集团管控模式分析
        4.1.2 集团总公司安全监管模式构建
    4.2 安全监管组织结构
        4.2.1 组织结构定义
        4.2.2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4.2.3 安全管理部门职责
        4.2.4 安全管理人员结构
    4.3 FN集团组织模式优化构思
        4.3.1 FN集团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
        4.3.2 FN集团组织模式优化
第五章 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5.1 安全文化概述
        5.1.1 安全文化的发展阶段
        5.1.2 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
        5.1.3 安全文化建设内容
    5.2 FN集团安全文化建设
        5.2.1 FN集团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5.2.2 FN集团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5.3 FN集团安全文化建设完善方案
        5.3.1 FN集团安全文化建设目标
        5.3.2 FN集团安全文化建设途径
        5.3.3 FN集团安全文化建设保障条件
第六章 安全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6.1 安全绩效概述
    6.2 安全绩效考核的流程
    6.3 安全绩效考核的方法
        6.3.1 平衡计分卡
        6.3.2 层次分析法
    6.4 构建安全绩效考核体系
        6.4.1 构建安全绩效考核体系的原则与作用
        6.4.2 选择安全监管绩效考核指标
        6.4.3 安全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确定
        6.4.4 安全绩效指标考核细则
    6.5 实例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FN集团某子公司安全绩效考核专家评分结果
附录Ⅱ FN集团某子公司安全绩效考核计算结果
个人简历

(10)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公共资源交易相关概念阐述
        1.2.1 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1.2.2 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
        1.2.3 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现状综述
        1.3.2 国内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化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化建设的概况
        2.1.1 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2.1.2 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现状
        2.1.3 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化运行的特点
    2.2 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2.1 公共资源交易涉及领域较窄
        2.2.2 公共资源交易政府失灵的现象
        2.2.3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软硬件设施不完善
        2.2.4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内部监管不足
    2.3 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3.1 政府缺少优化市场资源意识
        2.3.2 诸多交易领域缺少配套的法规细则
        2.3.3 盘锦市政府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2.3.4 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机制不完善
3 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化方案
    3.1 国内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经验借鉴
        3.1.1 国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化运行状况
        3.1.2 国内其他地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化运行情况
        3.1.3 针对国内外经验借鉴总结
    3.2 规范化方案的基本框架
        3.2.1 建设软硬件设施一流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3.2.2 打造运行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3.3 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3.3.1 从理论依据方面看方案的可行性
        3.3.2 从政策依据方面看方案的可行性
        3.3.3 从社会环境方面看方案的可行性
4 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管理体系及交易领域
        4.1.1 建立市县区统一的管理体系
        4.1.2 拓宽交易领域、规范交易机制
    4.2 提高交易平台的软硬件水平
        4.2.1 完善硬件设施
        4.2.2 完善网络平台功能、市县区使用统一系统软件
    4.3 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的法律制度
        4.3.1 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
        4.3.2 根据各领域实际情况规范相应的规章制度
        4.3.3 规范监督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访谈提纲
致谢

四、股权共管 摸石头过河?(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D]. 吴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D]. 王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21
  • [3]设计创客教育的场域构建研究[D]. 张鑫. 中国美术学院, 2020
  • [4]基于渐进决策模型的泉州出租汽车行业政府管理优化探析[D]. 周冰. 华侨大学, 2018(12)
  • [5]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下校企合作育人问题反思及体系重构[J]. 陈桂梅,周桂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09)
  • [6]商业银行个人高端理财业务竞争优势研究 ——以Z银行A支行为例[D]. 廖红玫. 云南财经大学, 2017(04)
  • [7]生态实践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 李邵龙. 湖南科技大学, 2017(02)
  • [8]商业化收购重组业务运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G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例[D]. 白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9]集团总公司的安全监管体系研究[D]. 彭先艳. 福州大学, 2016(07)
  • [10]盘锦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化研究[D]. 张栩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股份制 共管 摸着石头过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