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新针法379例解热疗效观察

小儿新针法379例解热疗效观察

一、小儿新针退热379人次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栋[1](2020)在《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研究》文中认为承淡安(1899-1957)是我国着名的针灸学家,先生为传承和传播针灸学术,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撰写针灸教材,对近现代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地影响。以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承淡安先生的针灸办学、中医教育进行了考察,虽或多或少涉及到先生对针灸器具革新的讨论,但是全面系统研究承淡安先生针灸器具革新的成果尚缺如。本文旨在通过文献梳理、走访学术传承人等方式,收集整理承淡安先生相关针灸器具革新的实物,考察针灸器具革新的背景、过程、成型与应用,厘清承淡安先生针灸器具革新的具体内容和思路,探讨先生器具革新演变中的“守正创新”。进一步丰富承淡安针灸学术思想的内涵,分析其革新对近现代针灸器具的影响,为现代针灸器具改革提供借鉴。本研究首先对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的时代背景作了简要回顾,以承淡安先生办社办学、赴日学习为历史节点,考察承淡安先生从苏锡办学至东渡归来针灸器具革新的全过程。从先生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针灸器具革新具体实物的革新出发,厘清承淡安先生针灸器具革新的具体内容和思路。总体而言,先生在苏锡办学时期,以对传统针灸器具革新为主,改良毫针,思考针具设计与材质;在日学习期间,先生考察日本针灸发展,与日本针灸同道交流切磋中日针灸器具,思考日本针灸器具变革原因;东渡归来后,先生积极引进日式针灸器具,引进不锈钢材,尝试不锈钢材质针灸针,丰富完善针灸诊疗用品,并在日本针灸器具的基础上探索改良,开发新针具。先生积极翻译日本针灸书籍,推广皮内针,创制揿针。1954年,先生赴南京任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一职后,先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努力吸纳新技术,探索新器具。为准备南京中医药博览会,试制“九针”,探索利用红外线的光热代替灸治。本文收集整理了承淡安先生针灸器具革新的相关针具、灸具、治疗仪、教学用具、诊疗用具与其他用具(针灸医生出诊箱、针灸诊室美术标语类)等共50种相关资料,并按照先生时代划分,对革新器具从其革新时间、形态、使用及操作规范与临床应用等方面,分析该革新器具的主要特点。其中,先生在苏锡办学时期,倡导铁质针具,推广使用毫针,并对传统的“太乙神针”配方进行改良,探索更加柔和的“念盈药条”配方;在日学习期间,先生与日本同道交流针灸器具,并带回部分日本针灸器具,具有精致、便携的特点;东渡归来后,先生尝试不锈钢材质的针灸针,在改良日本针灸器具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探索“中国化”的针灸器具道路,尝试完善针灸用品体系,制定针灸器具标准。承淡安先生革新的针灸器具在建国后基本得以延用,特别是为针灸器具标准的设立奠定了基础。在先生赴南京任职前,将针灸器具的制造研发交给了女婿梅焕慈。在承淡安先生与原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社员王世珍的帮助下,苏州“华二房”等8家苏州制针作坊整合为苏州医疗用品社,梅焕慈带领戚淦等老一批针灸专家继往开来,传承了承淡安先生对针灸器具革新的思想,后改组为苏州医疗用品厂,诞生了“华佗牌”针灸针、“扁鹊牌”念盈药条等众多针灸人耳熟能详的品牌。同时,在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全过程的基础上,发现生产力水平与器物制造水准的提高、日本针灸医学的拥趸与承淡安先生对器具的自我创新与推动是影响先生针灸器具革新的重要因素。晚清以降,在“欧风美雨驰而东”的趋势下,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入中国,同时带来了生产力水平与器物制造水准的提高,中医界受西学思潮的影响,开始运用新技术革新中医器具的尝试。同时,在对传统器具革新的过程中未摒弃传统器具的设计,尊崇经典,仅是更新先进材质与制作工艺。承淡安先生赴日留学,日式针灸器具给了先生很大的启发,日式针灸器具结合近代科学理论,更注重临床实用性。但先生却在日式针灸器具的基础上,反思中日国情差异,从中国实际出发,革新日式针灸器具,做到“守正创新”。综合以上对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的背景、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承淡安先生如何在针灸器具革新过程中“守正创新”,继而对近现代针灸器具革新演变产生的影响。

米善军[2](2019)在《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研究》文中认为云县自古多瘴岚,清代云县疟疾流行只能勾勒大致面貌。民国时期该地疟疾肆虐,尤以1933~1940年为疟疾流行最为严重的时期。1949年以后,云县疟疾出现过两次反复,随着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于1986年基本扑灭,并最终融入全球性消除疟疾战略计划。清代云县防治疟疾主要采取看医、寻药及诉诸鬼神来解决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民国时期,政府的卫生防疫机制虽已建立,虽然亦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总归是收效甚微。只有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人民政权,真正地实现了中央—地方之间的强力互动。这种强力关系的建立是通过波浪状的卫生运动、精密化的制度设计逐步达到的。清代云县有无卫生机构,已经无从考证。当时遇到疫情发生,根本无法实现疫情的及时控制与扑灭,更谈不上疾疫预防。民国政府治下的云县,已经出现较为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无奈由于机制体制不甚健全,只在县城为中心地方设立了相关机构,根本无法辐射全县各地,尤其是偏远山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政局的稳定,在民国政府留下的卫生遗产的基础上,在从中央到地方的部署中,云县地区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形成点面结合,层级分明,高度密集医疗卫生网络。云县的疟疾流行是地缘区位、国家政权、民风习俗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疟疾的快速蔓延之势,倒逼民国政府不得不重视起基层卫生行政机构的设立与建设,但这些机构难以为继,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直到1949年以后,中国通过国家地计划与控制,走出一条以国家为主导,群防群治相结合的特色防治道路,逐步确立起大众心中新政权焕然一新的形象与面貌。

王小芸[3](2017)在《宋明锁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调脾承气汤治疗小儿急乳蛾肺胃热盛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整理挖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山西省名中医、山西省中医院宋明锁主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本文通过梳理老师学术渊源,提炼其学术思想,总结其临床经验,研究其治学方法,以加深学习心得体会,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同时为更好的传承宋老师学术经验积累临床研究资料。小儿体质稚嫩,肺脾不足,特别是肺脏娇嫩,卫表未固,故易为邪气所感。其中小儿急乳蛾起病急,多伴高热,病势重。若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会继发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扁桃体炎等,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现围绕本病深入系统地总结宋明锁老师的诊疗经验,推新师意,进一步观察宋老师治疗小儿急乳蛾的用药规律,及系统客观评价中药肠疗治疗肺胃热盛型急乳蛾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1.提炼宋老师学术思想,总结其经验通过文献整理、深度访谈、听师授课、跟师门诊、病例讨论、临床研究等多种形式,领会导师审症求因、辨证分型、遣方用药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思想。通过交流心得体会、整理临床验案、撰写相关论文,梳理老师的临床经验,总结其学术特色。2.研究急乳蛾肠疗方法,评价其疗效在回顾分析宋老师治疗小儿急乳蛾的用药规律基础上,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中药直肠注入治疗小儿肺胃热盛型急乳蛾的临床疗效,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中药直肠注入在治疗该病中所起的疗效,为以后临床规范使用肠疗治疗该病证提供客观依据。研究结果梳理总结老师学术思想的形成,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①先内科后儿科的学习顺序,打下扎实的临床功底。②兼学各科诸病、博采各家之长,不宥于儿科攻儿科。③坚持临证,不断实践,逐步完善学术风格。1.宋明锁学术思想概述:①四诊合参重望舌望神色:老师通过望神判断病情轻重,预后善恶;色诊中,注重望山根,望气池。通过舌诊定体质之虚实,疾病之寒热。②治发热重气分兼顾脾胃:气分阶段的治疗对疾病的转归,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此刻更加强调时时顾护脾胃,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表里双解、擅用下法、中病即止、病后调理四方面。③治疗杂病以脾胃为枢纽:宋老师通过调理小儿脾胃功能,不仅提高其正气,还解决了很多与脾胃相关的杂病,其创制的调脾八方即体现了脾胃在机体中的枢纽作用。④守方守法以王道为准绳:治疗慢性病时,在辨证精准的前提下,宋老师坚持守方守法。⑤给药方法多样不废外治:宋老师坚持以安全为前提,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以减轻患儿痛苦,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提倡给药方法多样化,积极开展外治法。2.宋明锁临床经验总结:①运用栀子温胆汤的经验总结:栀子温胆汤具有清热化痰,理气降浊的功效,宋老师将其运用于痰热所致的各种病症。②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总结:初步总结了宋老师治疗小儿外感风寒、风热、暑湿、湿热、春温、湿温等疾病发热的临床经验。③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经验总结:初步总结了宋老师治疗小儿急、慢性扁桃体炎的经验。④运用调脾承气汤的经验总结:调脾承气汤是宋老师在泻黄散、大承气汤、清热泻脾散等方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化裁而来的,具有清脾泻热,通腑祛积之功。可用于治疗脾胃积热所致的各种病证。⑤运用中药直肠注入经验总结:宋老师在辨证施治、合理用药的前提下,运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各种实证、热证。⑥运用石膏、大黄、羚羊角的经验总结:石膏以清气分之壮热,用大黄以泻阳明之腑实,导邪下行,使郁结之热,借阳明之路而解。用羚羊角一以清热,二以镇惊。3.小儿急乳蛾的临床研究:①宋老师治疗本病选药寒凉,兼以辛、苦、甘,归经以肺胃为主,兼归心肝脾大肠。僵蚕、蝉蜕、大黄、石膏、丹皮等药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强。治法以清热利咽、表里双解为主,在清泻肺胃的同时兼顾心肝脾胃。②中药直肠注入治疗小儿急乳蛾肺胃热盛型的结果为:退热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退热,试验组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20小时(20.07± 12.85),对照组为36小时(36.27±19.09),在退热时间和程度上,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在单项症状疗效方面,咽喉痛、吞咽不适、扁桃体肿大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黏膜充血、扁桃体充血疗效的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天末:①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对照组愈显率为57.14%,总有效率为97.40%;试验组愈显率为81.58%,总有效率为98.68%。中医证候疗效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②疾病疗效评价:疾病疗效对照组愈显率为50.65%,总有效率为97.40%;试验组愈显率为77.63%,总有效率为98.68%。疾病疗效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余泱川[4](2012)在《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根据《当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当代”一词作为一个史学概念,“一般指建国后到现在这一时期”。而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是当代中医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医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被质疑、被限制的处境,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与西医并行的医学体系的地位,重新获得官方与民间的承认,中医的学术研究与临床医疗都在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纳入正轨,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该时期也是国家对于中医政策、中医学术研究方向的探索期,从提倡“中医科学化”、“中医进修”到“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政策的制定与修正频现;从以“科学化”革新中医药学术经验,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再到强调实践的中医学术研究,30年间中医学术研究的方向、模式及重点亦不断发生变化。唐太宗说:“以史为鉴”,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医学术的发展情况,可为重要的学术人物、学术事件、学术成果存史,观察学术研究特征的嬗变,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今天中医学术研究的现状知所从来,探究那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活动、成果从萌发、积累到走向成熟的具体过程,为今后中医学术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说:“医学研究不能脱离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个人体质等因素,而中医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原则,正好重视了这些内容”。地域医学虽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因对于医学史及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迅速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广东具有悠久的中医学术、医疗传统,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最早接触西方文明,最早受到现代化思潮冲击的地区,广东既是西医在华发展的中心地带,又是最早萌发中医革新思潮和中医现代化教育的地区,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中医学术革新,理论大讨论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广东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地域经济、文化明清以来的勃兴,促使岭南地域医学随着建国后对中医学术研究的深入而结出硕果。本论文通过对广东建国后的中医学者群体,学术发展特征,政策、文化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冀望可以发现1949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学术界对香港中医发展情况从前关注不多,但随着陈存仁、谢永光等一批在港名医的着述出版,该地中医史的研究价值逐渐凸显。香港毗邻广东,新中国成立以前,两地医学交流频繁,当时几乎所有香港的名医都是祖籍广东的客籍人士,香港的中医医疗、教育、学术研究莫不赖历年迁港的内地名医推动,而大陆解放前一批“海派名医”迁港的历史意义尤为重大,他们在香港着书、兴学、行医,使香港变为大陆之外的第二个中医学术中心。该时期香港有代表性的医家、医着、中医学校、学术活动少有系统的记述,本研究力图对1840年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香港代表医家的生平事迹、着作;着名的医学院校,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研究,力图勾勒出百余年来香港中医发展的概貌,另外特别对“迁港中医”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香港中医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文献研究法是基础工作开展时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资料调研收集,资料归类汇编。本研究所涉及的文献有三大来源:一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藏书,收集内容包括了1949年至1979年间的中医学术期刊、专着、会议文献、研究成果汇编、政策公文汇编等等;二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收集内容主要是历年来政府发布的卫生政策法规原文,关于中医医疗、学术的统计数据,以及少量出版地在香港的学术文献;第三个来源是香港中医师陈永光先生所提供的大量的香港医家专着、中医教材、学术团体资料汇编等等。本研究按照医史文献学科研究方法与标准,其具体研究步骤为:①首先利用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内部书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馆藏书目查找所需文献。②然后按图索骥,以借阅、拍照、复印、扫描等方式获取文献,并将重点文献转换成10万字的数字形式以便利用。③最后将已获文献进行汇编,建立本研究专用的书目、文献目录,并以时间顺序、学科分类、医家姓名建立三种索引,配合已转换为数字格式的重点文献,形成一套可以按照文献内部、外部特征进行检索调阅的文献资料。本研究对于文献研究的标准是:引用文献全部为一次文献,文献版本尽可能获取首版,重要观点用文献原文体现。2、理论评述法:是采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文献杂志》的相关研究方法为行业标杆,按照其行文规范的要求,概述和详述医家生平、重大政策、学术事件;凝练学者学术观点;总结单一或群体医家的学术倾向;将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学术研究、学术观点进行对比;探索某一因素对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学术研究的观点、成果的影响。具体到论文内容中,对于某一时期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某一机构或某一医家的学术活动多采用记述法;对某一医家的着作内容、学术思想则采用传统阐释和归纳演绎的结合;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学术发展的特征研究采取的是归纳演绎与相关对比的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49年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史研究,该部分以时间为序又分为三章。第一章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间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阶段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包括:“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形成及其具体内容,全国及广东省的各项卫生统计数据等等;分析“中医科学化”政策在广东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及其成因。第二节介绍广东实践“中医科学化”的学者群体并分析其特征;记述广东当时的主要学术期刊及其学术倾向和刊登之有代表性的学术论着。第三节首先研究广东中医界在“中医科学化”中对如何看待传统理论以及学术革新途径、方法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归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持不同观点者的争鸣情况;其后概述当时广东中医界两份系统化阐述“中医科学化”原则、步骤、标准的学术整理方案并提炼其中的要点。第四节总结广东中医界实践“中医科学化”过程中在医学文献整理、中医理论研究、针灸、脉诊学、中药提炼等方面的各项成果。第五章分析该时期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即:①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②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③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④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第二章对1954至1965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两份重要的学术期刊,《广东中医》和《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的概况及其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介绍当时主要的中医研究机构——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的概况及其对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二节论述1956、1957年间几篇探讨中医学术研究态度和具体观点的争鸣文章,分析这些论争产生的背景和其对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意义。第三节至第六节论述该时期广东中医研究在医学文献整理、地域医学研究、基础理论探讨、临床医学研究诸领域的研究活动及学术成果。第七节总结1954至1965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三章对1966至1979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中医脾胃学说在文献收集整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第二节论述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领域的研究情况,具体内容为在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针刺麻醉研究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第三节论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青蒿素、破伤风抗毒素、毛冬青等中药特效药的研究。第四节介绍侯灿、梁直英等人将现代医学、科学上的新方法、新理论引入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第五节总结1966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二部分是关于近代以来香港中医学史的研究。分为两节,第一节的研究内容是香港中医在医疗、教育、社团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概况。详细的记录了:①香港中医行医方式的演变及东华三院等医疗机构的发展历程;②香港中医在规模、办学方式上的发展以及着名中医学校的概况;③香港知名中医社团成立、合并、发展的状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第二节的研究内容是“侨港中医”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医疗、学术、教育的影响。首先论述侨港中医的内涵并介绍历次中医侨港热潮及其历史成因;然后选取十余位祖籍广东及其他地区的侨港名医,重点论述其生平、事迹、学术活动和重要着作;最后从整体上论述“侨港名医”对于香港中医事业的影响和贡献。研究结论以中医基本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学术研究模式、重点及方向的转变,学者主体的转变,重大历史、政治事件的影响为依据,作者认为1949年至1979年的广东中医学术史应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至1953年,该阶段国家关于中医学术的政策是“中医科学化”,主要学术活动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关于中医学术革新意义、途径、目的的学术讨论以及在文献研究和剂型改进方面的初步实践。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奠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54至1965年,国家及时对中医政策进行调整,鼓励对传统医学进行继承与发扬,推动中医高等教育和师带徒教育,广东的中医研究在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地域医学、传染病防治等诸方面均获得丰硕成果。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是1966年至1979年,该阶段由于国家对中医研究重点的调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开始以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主,强调临床实践,以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为主要方向,在急腹症治疗、针灸麻醉、骨伤复位、特效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上获得巨大成绩的阶段。广东作为全国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医学文化积淀使该地区在建国后的中医学术发展带有一些鲜明的特征。笔者认为这些特征是:①以临床实践为学术研究的导向和根本动力;②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学术发展的推动力量;③以知名学者和民间支持作为学术研究的支撑力量;④坚持中医本位,注重前人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特征决定了1949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未来中医学术研究事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王颖[5](2012)在《张道宗学术思想总结及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道宗教授于1965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4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现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业务指导主任,全国名老中医,第三、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临床上擅长针药并用治疗疑难杂症。特别是善于用针灸方法治疗疾病,尤其对于督脉研究更为深入,把督脉的治疗作用发挥、利用到了极致。张老师治病强调在整体观指导下,以脏腑经络辨证为核心,施以针灸、中药综合治疗。本文第一部分总结了张老师的学术思想,第二部分是张老师的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经验整理。第三部分是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第一部分张道宗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介绍张道宗教授学术渊源,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对中医事业的热爱,都对其学术思想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学术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求真务实,四诊合参张老师总是如实记载病人的病情变化,首诊望、闻、问、切非常仔细,尤其是发病经过,既往诊疗过程,做过了哪些实验室检查,体检的阳性发现等。而复诊尤为关注治疗后的病情变化,无论好转、减轻、未变、加重、服药反应等都一一如实描述。复诊易法、换方必有交待。言简意赅,让学生一看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突出整体,着重辨证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灵魂。张老师善于收集临床资料,但不是机械的流水账,而在分析中融入辨证思路,从而使医案的表达不仅仅局限于记录,而体现辨证论治的一体性。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全面分析病情的轻重缓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经络、脏腑功能,找出其变化的特点,从而指导立法、遣方、用药。3针药并用治疗疑难杂症老师推崇张仲景、孙思邈等“针药合用”之主张,理解“毒药攻其内,针石治其外”、“药之不为,针之所及”的真正含义。在临床上有时用针,有时用药,或针药同用。对于颈椎病、面瘫,老师主张仅以针灸足矣;而对外伤、荨麻疹、肾炎等多主张单用中药而不针灸。但当遇到心悸、胃溃疡、顽固性失眠、眩晕等采取针药合用,这时收效颇佳。在老师的身上打破了某些中医师不会针灸和针灸师不会开中药的现象。老师善用古方,认为古方经过了几千年的临床检验,治疗疾病有独特的效果。有的古方可以直接使用,有的古方因为现代的人饮食、起居、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需要灵活化裁方可有效。老师信古而不泥古,值得年轻医师学习。4重视顾护脾胃老师根据“土载四行”,“士为万物之母”之观点,及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行属土,提出了“四时皆有‘土’”之说,一年四季中治病都必须重视“上”。春季多风湿,祛风不可忽视利湿;夏季多暑湿,在除湿热之时要重视清湿;秋季燥邪为多,在润燥中也要适当理湿;冬季多寒湿,在祛寒的同时也要除湿。同样在治疗各脏腑病变时,也要重视对“土”的调理。如肺有疾须“培土生金”;肝有疾,应“知肝之病当先实脾”;肾有疾可以以土治水。总之在治疗过程中从不忘记对“土”——脾胃后天之本的调养。5针灸擅用督脉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有“阳脉之海”之称。老师在治疗不同疾病,尤其是疑难杂症时,经常取督脉穴位,往往收到奇效。本人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按照老师提出的“通督调神”理论,选取督脉经的穴位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6重视针刺手法,针灸方法多样化老师在针刺治疗时特别强调针刺手法,讲求“得气”,因为针刺的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指:“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要“得气”,就要求行针者利用正确的针刺手法。如“徐疾补泻法”、“提插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开阖补泻法”等。张老师的针灸方法多样化,在针具上有毫针、耳针、芒针、水针等。不仅用针,还擅长用灸。如温针灸、艾盒灸、隔物灸等。方法多样,疗效显着。第二部分张道宗教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经验整理1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2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3张道宗教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经验整理。(1)对“通督”的认识。(2)对“神”的认识。(3)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4)张老“通督调神”有关穴位分析。第三部分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1目的:通督调神针刺法是张道宗教授提出的临床治疗方法。本研究客观评价“通督调神针刺”方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比较针刺治疗和康复治疗的疗效优劣。探讨“通督调神针刺”治疗该病的临床价值及推广意义。2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针刺治疗组、康复治疗组、针刺配合康复治疗组进行对照。其中针刺组20例,康复组20例,针刺配合康复组20例。针刺组和针刺配合康复组是试验组,康复组为对照组。本研究采取观察分析者(即第三者)的盲法,同时受试者尽可能盲法;在方案制定、产生随机数编制盲底、研究者记录试验结果作出评价、数据管理直至统计分析,都保持盲态。研究结束并完成数据分析后才予以“揭盲”。3结果:患者性别、年龄及各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功能综合评定基线一致,统计学具有可比性(P>0.05)。经平均治疗28天后,三组患者日常生活动能力评分、运功功能评分和功能综合评分都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和针康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明显低于康复组,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针刺组和针刺+康复组两组间比较疗效无显着性差异(P>0.05)。4结论:通督调神针法优于单纯康复疗法,与针刺加康复组的临床疗效无显着性差别。能较快地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缓解肢体痉挛,改善生活质量,能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此方法具有临床价值和推广意义。

匡奕璜,魏稼[6](1985)在《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CHINA—PART Ⅲ.REVIEW OF CLINICAL STUDIES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文中研究说明 Diseases of Hemopoietic System:43 patients with agranulocytosis were treat-ed by moxibustion,with 24 cured and 17markedly improved.62 Reports are that acupunc-ture treatment was successful in 50 cases ofthrombocythemia resulting from splenectomyfor splenomegaly due to schistosomiasis.Of the50 patients,49 fully recovered;one death wasdue to hemorrhage following surgery.63 For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he effect of acpunc-ture became apparent 2-3 weeks after the treat-ment began.Geshu(UB 17),Pishu(UB 20)and

百会[7](1980)在《国内三十年来针灸临床进展》文中提出 近三十年来,国内针灸临床研究有巨大进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1979年上半年为止,已发表的针灸论文资料达九千多篇,其中80%以上是临床报合。事实证明,针灸已用于270多种病症的治疗,对其中80多种病症有较好的疗效。传染病针灸治疗传染病,目前已遍及病毒、细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引起的多种疾病。有时还用作预防手段,有一定作用。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早期单纯型针大椎等穴,多于6—8小时退热,6—20小时其它症状相继消失。恢复期患者效果亦佳。在流行区针健康人足三里预防本病,发病率也显着减少。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轻中型患者,针足三里、太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小儿科护理组[8](1978)在《小儿新针退热911人次疗效观察》文中指出 发热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对发热病儿的护理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过去退热降温多用药物,但使用解热药往往因出汗过多,使一些体质较差的病儿发生虚脱。且药物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在临床上对解热药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小儿科[9](1976)在《小儿新针退热379人次疗效观察》文中提出 自1974年以来,我们对小儿上呼吸道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胃肠炎等23种疾病的发热采用新针退热,取得一定疗效。一、穴位:少商(挤血)、合谷,曲池。每次选其中两对穴位。3岁以内用少商、合谷,3岁以上用合谷、曲池。伴有腹泻配足三里,恶心呕吐配内关。二、方法:少商进针深2—3分,合谷深约5分至1寸半,曲池深约5分至1寸半。手法强刺激泻法。2岁以内可不留针,2岁以上留针5—15分钟,留针时可酌行针1次。

中国人民解放军181医院小儿科[10](1975)在《小儿新针退热379人次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 自1973年以来,我们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胃肠炎等23种疾病的发热症状采用新针退热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一、穴位与方法: 穴位:双侧少商、合谷、曲池穴。3岁以内小儿用少商、合谷穴,3岁以上用合谷,曲池穴。伴有腹泻配双侧足三里穴,恶心呕吐配双侧内关穴。方法:少商穴进针深2~3分,出针后挤血一滴;合谷、曲池穴进针深约0.5~1.5寸。手法用强刺激泻法。2岁以内小儿可不留针,2岁以上可留针5~15分钟,留针时可酌情捻针一次。至于小儿针感,主要

二、小儿新针退热379人次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新针退热379人次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学术史回顾
        1.1 承淡安先生研究
        1.2 澄江针灸学派的研究
        1.3 针灸器具的研究
    2 前言
        2.1 选题依据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的背景
    1 承淡安医学道路的起步
    2 影响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的历史事件
        2.1 办社办学
        2.2 东渡扶桑
    3 小结
第二章 承淡安对针灸针具的革新
    1 毫针针具的革新
        1.1 振兴针灸首选毫针
        1.2 毫针材质不断探索
        1.3 毫针规格厘定规范
    2 皮肤针针具的革新
    3 “九针”与鍉针
        3.1 鍉针的革新
        3.2 仿制“九针”模型
    4 角针、皮内针与揿针
        4.1 推广皮内针、发明角针
        4.2 创制揿针
    5 针灸消毒的革新
        5.1 对针灸操作的消毒
        5.2 收藏保管方式(藏针管、藏针夹、藏针盒)
        5.3 擦针消毒丸
    6 针具附属用品与其他针具的革新
        6.1 擦针砂纸
        6.2 其他针具
    7 小结
第三章 承淡安对艾灸用具的革新
    1 对药艾条的革新
    2 对艾柱大小、艾绒材质的革新
    3 传承创制念盈药条
    4 温灸器的引进
    5 艾灸附属用品的革新
        5.1 优化生肌玉红膏制作工艺
        5.2 艾灸收藏保存的革新
    6 现代灸疗的新探索
    7 小结
第四章 承淡安对教学用具的革新
    1 分段经穴照片
    2 点穴用人体模型
    3 古宫铜人像照
    4 取穴手术图
    5 重绘人体经穴图
    6 全身神经挂图(附骨骼)
    7 子午流注取穴推算盘
    8 总结
第五章 承淡安对诊疗用品的革新
    1 标准化针灸病历:从诊疗用笺到诊治记录活页
    2 针灸诊室美术标语
    3 小结
第六章 承淡安对其他针灸用品的革新
    1 新型玻璃吸筒
    2 橡皮吸头
    3 量穴尺
    4 电灸器
    5 电针机
    6 针灸医生出诊箱
    7 小结
第七章 影响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的主要因素
    1 承淡安“守正创新”的精神
    2 日本针学的拥趸
    3 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第八章 对近现代针灸器具的影响
    1 莘莘学子 传承创新
    2 “东方学术自有江河不可废之故”
    3 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可期
    附: 苏州医疗用品厂的历史沿革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目录
    附录二 梅焕慈书信 附书信解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学术价值
    二、疟疾研究的学术回顾与总结
        (一) 中国疟疾学术研究六十年回顾
        (二) 云南省疟疾研究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 研究重难点
        (二) 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第一章 中西医学认知中的疟疾
    第一节 传统中医体系下的疟疾认知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疟疾认知
        二、魏晋隋唐五代时期的疟疾认知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疟疾认知
    第二节 现代西医认知中的疟疾
第二章 自然环境、区位、习俗与云县疟疾的关联
    第一节 自然环境、区位与疟疾
        一、纬度、气候与云县疟疾
        二、海拔、地形与云县疟疾
        三、地理区位与云县疟疾
    第二节 传统习俗与疟疾
第三章 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
    第一节 清代疟疾的流行情况
    第二节 民国时期疟疾的流行状况
    第三节 1949年以后疟疾的流行状况
    第四节 天降鞠凶:时代变革中的云县疟疾流行态势
第四章 清以降云县疟疾的防治
    第一节 清代云县的疟疾防治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县疟疾的防治
    第三节 1949年以后云县疟疾的防治
        一、1949年以后云县疟疾的防治阶段
        二、1949年后云县疟疾的防治措施
    第四节 艰难棘途:中央与地方的统合
第五章 云县抗疟机构的演变与转型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县的抗疟机构
    第二节 建国后云县的抗疟机构
    第三节 公共卫生:国家卫生体系转型中的抗疟机构
结语
附1
附2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活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3)宋明锁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调脾承气汤治疗小儿急乳蛾肺胃热盛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宋明锁中医儿科学术渊源概述
    1. 少小结缘独立选择
    2. 名师传承受益终身
    3. 师从张刚专攻儿科
    4. 吸纳各家学说精华
    5. 读书临证藻练升华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宋明锁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
    1. 宋明锁学术思想概述
        1.1 四诊合参重望舌望神色
        1.2 治发热重气分兼顾脾胃
        1.3 治疗杂病以脾胃为枢纽
        1.4 守方守法以王道为准绳
        1.5 给药方法多样不废外治
    2. 宋明锁临床经验总结
        2.1 宋明锁运用栀子温胆汤的经验总结
        2.2 宋明锁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总结
        2.3 宋明锁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经验总结
        2.4 宋明锁运用调脾承气汤的经验总结
        2.5 宋明锁运用中药直肠注入经验总结
        2.6 宋明锁运用石膏、大黄、羚羊角的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小儿急乳蛾肺胃热盛证的临床研究
    英文缩略语
    综述: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引言
    研究内容一 宋明锁治疗小儿急乳蛾用药规律探析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研究内容二 小儿急乳蛾中药直肠给药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统计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展望和不足
        7.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意义与预期成果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医科学化”政策下的学术探讨与实践(1949至1953年)
    第一节 建国后“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历史、政策背景
        一、“中医科学化”政策的提出
        二、“中医科学化”对于广东中医界的特殊意义
    第二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的主要群体和学术阵地
        一、以民国时期各中医学校教师及毕业生为主的进步中医
        二、具有中医学术素养的开明西医、药师
        三、“中医科学化”的学术阵地——《广东中医药》与《星群医药月刊》
    第三节 围绕“中医科学化”中基本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一、关于中医药传统理论价值的探讨
        二、梁尚博关于“中医科学化”研究方向的设想
        三、谭次仲的“中医科学化”方案
    第四节 广东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学术实践
        一、医史文献研究
        二、中医理论研究
        三、脉学研究
        四、针灸机理及治疗学的研究
        五、星群药厂与中药炼剂研究
    第五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学术革新运动的特征
        一、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
        二、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
        三、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
        四、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政策引导下的中医学术勃兴(1954至1965年)
    第一节 重要的中医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机构
        一、《广东中医》与《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二、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广东中医药研究所)与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第二节 以学术讨论端正对继承发展中医学术的态度
        一、梁乃津对余云岫及其学术观点的批判
        二、对《新针灸学》的评论及相关争论
        三、对龙世雄“关于中医中药的研究问题”一文的评论
    第三节 医史文献研究
        一、萧熙的医史文献研究
        二、赵思兢关于中药功效及炮制法的文献溯源
        三、张创献关于经络实质与“九针”源流的考证
    第四节 地域医学研究
        一、岭南医家、医籍、医学文化研究
        二、广东医家医案、医话研究及医疗经验提炼总结
        三、岭南生草药及验方研究
    第五节 关于中医理论核心、诊疗手段的探讨
        一、关于中医理论核心的大讨论
        二、关于脉学的大讨论
        三、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
    第六节 中医临床医学研究
        一、中医脾胃学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二、中医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
        三、妇科疾病防治
        四、儿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学研究
        五、针灸手法、模型及经络学说研究
        六、五官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第七节 1954至1965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特征
        一、注重文献研究对中医学术研究的先导作用
        二、岭南医学研究方兴未艾
        三、注重名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四、空前活跃的学术气氛
        五、中医防治传染病研究成果丰硕
        六、国家政策推动学术勃兴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繁荣(1966至1979年)
    第一节 脾胃学说研究的深入
        一、文献收集整理方面
        二、临床研究方面
        三、实验研究方面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大成果
        一、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
        二、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
        三、针刺麻醉研究
    第三节 中药特效药及岭南生草药研究
        一、青蒿素防治疟疾研究
        二、破伤风抗毒素的研究
        三、毛冬青防治脉管炎研究
        四、岭南生草药研究
    第四节 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
        一、侯灿关于“八纲”现代医学意义的研究
        二、关于中医基础理论中控制论原理的探讨
        三、梁直英从控制论角度对《伤寒论》的再认识
    第五节 1966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特征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学术活动的主流
        二、临床应用研究成果丰硕,理论、文献研究相对匮乏
        三、注重现代科学前沿理论与中医学术研究的结合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香港地区中医发展史略
    第一节 香港中医发展概况
        一、港英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限制
        二、香港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概况
        三、香港中医教育发展概况
        四、香港中医团体发展概况
    第二节 侨港名医与香港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一、侨港中医群体
        二、“侨港名医”对香港中医事业的贡献
        三、“二战”后着名侨港医家及其在港学术成就
    参考文献
结论
图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张道宗学术思想总结及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张道宗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
    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突出辨证
    2 针药并用治疗疾病
        2.1 针灸特点
        2.2 用药特点
    3 讲求“四时皆有‘土’”
    4 针灸偏爱督脉
第二部分 张道宗教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经验整理
    1 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
    2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现代研究
    3 张道宗教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经验整理
        3.1 对“通督”的认识
        3.2 对“神”的认识
        3.3 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3.4 “通督调神”有关穴位分析
第三部分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实验意义
    2 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3 结果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小儿新针退热379人次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研究[D]. 王国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研究[D]. 米善军. 云南大学, 2019(03)
  • [3]宋明锁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调脾承气汤治疗小儿急乳蛾肺胃热盛证的临床研究[D]. 王小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4]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D]. 余泱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5]张道宗学术思想总结及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 王颖.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6]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CHINA—PART Ⅲ.REVIEW OF CLINICAL STUDIES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J]. 匡奕璜,魏稼.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85(01)
  • [7]国内三十年来针灸临床进展[J]. 百会. 江西中医药, 1980(01)
  • [8]小儿新针退热911人次疗效观察[J].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小儿科护理组. 护理杂志, 1978(02)
  • [9]小儿新针退热379人次疗效观察[J].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小儿科. 天津医药, 1976(01)
  • [10]小儿新针退热379人次疗效观察[J]. 中国人民解放军181医院小儿科. 赤脚医生杂志, 1975(12)

标签:;  ;  ;  

小儿新针法379例解热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