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高校师资培训规律及其与效益间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汤颖[1](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规模虽越来越大,但在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却存在着明显差距,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短缺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矛盾是因高校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不吻合引起的,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因而,可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调控性思维,促使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从而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基于以上认识,选取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求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优化路径。通过对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类设置、专业布局及专业布点等几个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低成本专业增长过快;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群集聚效应难以彰显;专业内涵建设不足。这是由政府、社会及高校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共同造成的。从政府层面看:政府行政权力冲击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相关法律及资金适时供给乏力;有效而完善的专业评估体系匮乏;有关专业前景预测性不足。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行业参与意识薄弱;社会对人才需求信息的反馈具有滞后性;社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从高校层面来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定位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偏差及质量观念淡薄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立足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及其成因分析的同时合理吸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本科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积累的诸多经验与教训。总的来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遵循如下原则: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政府、社会与高校这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应共同发力。具体地,政府层面上,应界定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角色,落实并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人才供求与专业设置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并完善综合性的专业质量监管体系。社会层面上,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作用。高校层面上,应坚持科学而合理的办学定位;建立健全预警及退出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的适应性与协调性,培育特色专业并形成集群效应;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刘剑虹[2](1993)在《试论高校师资培训规律及其与效益间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 研究高校师资培训效益问题,必然会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高校师资培训规律。就是说,高校师资培训效益的好坏高低,从本质上讲,取决于是否按规律办事。那么,高校师资培训规律是什么?它与培训效益有怎样的关系?本文想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大家知道,师资培训是一项基础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过程必然有其客观的运动规律。唯物辨证法认为,规律就是联系,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必然的、一般的本质联系。规律就在这些本质联系中发生,并在这些范围内产生作用。师资培训的规律是高校师资培训取得最佳效益的规律,就是培训过程中内外诸因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一般的联系。由于师资培训工作只是高校师资队伍建
马燕[3](2015)在《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满足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任务。目前,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当前这个阶段,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尤为重要。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系统研究等方法,以终身教育理论、需求决定论、CAS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围绕当前我国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功能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现状,借鉴国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尝试制定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明确它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并搭建外部保障体系,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中等、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基础上的本科教育,以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学校职业教育,它与本科层次普通教育有着质的区别,与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有着等级上的区分,它的发展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和功能的实现,能够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第二,基于我国国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坚持“纵向单轨,横向双元”的发展方式。“纵向单轨”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在同一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对应的层次结构,主要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高校与主要实施高等普通教育类型的高校享有同样的权利,法律地位、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二者只有类型区分,没有等级之分;“横向双元”是指立足高等教育资源,在同一办学层次中高校要有适度、合理的分工,有趋向于举办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也有趋向于举办普通教育的高等院校,引导高等院校的合理定位,促进高校的特色化发展。这种发展方式既弱化了职业院校的标签,又强化了职业教育特色。第三,提出三种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依托本科教育资源作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路径;整合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优势资源,逐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利用新兴产业优势资源,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大学,实施本科层次职业资格教育,弥补学历职业教育的不足。第四,从法律法规建设、教育经费投入、政府管理效率、社会舆论引导四个方面搭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保障体系,优化它的外部发展环境。
孙晋海[4](2015)在《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在我国属一级学科。它是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社会服务和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智库和支柱。我国高校体育学是体育学的主体,其学科建设与发展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展开了诸多有益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梳理这些研究成果时发现,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学科体系、发展现状与对策、二级学科建设、微观层面以及区域性研究等方面,尚缺乏体育学学科整体性、宏观性、系统性和发展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尤其缺乏将体育学上升到学科门类高度的战略层面的综合性发展研究。为此,我们提出了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问题。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系统分析、历史分析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从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历程梳理入手,结合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现状,并参照部分国外高校体育学学科的发展经验,对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选择与布局、战略重点、战略步骤与举措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纵观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从运动项目到课程再到初建专业、专业化发展、挫折与停顿、体育学的学科形成、体育学归属社会科学与学科重构、学科的快速发展等六个阶段。表现出其在由项目→课程→专业→学科的演进过程中,从小到大、曲折徘徊、螺旋上升、不断发展的特征。2.目前我国体育学学科国字号重点建设呈现出区域性非衡状态,华东和华北地区呈强;体育学学科在SCI、EI、SSCI、CSSCI来源期刊上人均发表的学术论文数偏少,收录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引文来源期刊的影响力低,文献被国外相关学者的关注与认可度不高,其国际影响力与我们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体育学学科荣获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级偏低,科研成果整体上没有明显的数量优势,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匮乏,学科的整体研究水平有待提高。3.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的学科声誉整体处于一般水平。影响其声誉的最重要五个因素依次为科研水平、学科地位、人才培养质量、人才队伍、服务社会能力。映射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对体育学学科声誉的重要作用。4.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术地位和强化人才梯队建设;难点是高水平学术成果取得、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学科特色凝炼。体现了人才培养质量和高层次研究成果对体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5.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方针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原创学科与学科交叉融合相结合;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强优、支重、改老、扶新”有机结合;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相结合。6.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赶超战略、协同战略、差异化战略、品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增长极战略。战略布局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体两群(以学科基础为主体,大力发展学科原创群和学科交叉群);打造三个优势互补的特色学科群;强强联手,打造一批优势学科集群;以点带面,梯次发展,打造区域特色优势学科群。7.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的优先发展领域主要涉及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重大交叉研究领域主要有:体育学与工程学、医学、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休闲学等,需要加强学科间的深层次交叉研究,不断充实体育工程学、运动健康学、体育文化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和休闲体育学的学科基础理论,提升其社会影响力。8.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措施主要有:明确体育学学科的规范化建设理论;重构体育学学科体系;优化资助政策,加大资助力度;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不同学科之间交叉研究的组织创新;开展不同渠道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创新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方式;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搭建良好的学术研究平台;学科与术科结合,鼓励协同创新;加强应用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科技转化程度;积极推进体育课程建设的层次化和体系化进程。
王博[5](2011)在《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探究 ——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为背景》文中指出教育职业服务功能指教育活动对个人职业存在与发展,对社会“人才——职业”间结构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此类功能的实现既需要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创造的教育成果的支持,也受到来自社会用人需求、学习者职业意愿、同业者间竞争等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它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涉及教育系统、经济系统和个人心理的综合问题,对其实现模式的研究不能仅限于教育学的视野之下,而应在跨领域的多方面视角下展开。本文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系统论、演化博弈论、演化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引入了系统演化分析的研究手段,以对职业存在及发展模式研究为起点,对教育职业服务功能实现模式研究为核心,对学校教学管理方式改革研究为落脚点,逐步展开,对教育之于职业的影响性问题进行了作用机制和演化趋势层面的剖析。教育职业服务功能问题的主导一方不是教育行为而是职业状态,我们的关注重点应是职业需要教育为它做什么,教育能够为职业做什么的问题。本文以职业研究为起点,提出了揭示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体现职业存在基本特征的“职业存在的功能、需求、收益间交易模型”,就职业与个人能力、个体需要、社会环境等因素间的关系,职业发展的本质和基本规律,人与人之间的职业竞争状态对个人职业存在和发展的影响性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分析。本文以“职业存在模型”为分析框架,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时代特征,通过分析教育活动对个体功能特征、个人需求特征、外职业环境特征、职业演化与发展规律等职业存在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对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实现模式及其有限性特征进行了说明。并立足现实,就如何更好地达成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理想目标,即最大程度促进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结构,最大限度保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进行了可行性路径分析,为教育者的策略选择提出了务实的建议。在实践层面,本文对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教育在职业服务方面应如何进行功能分配与教学设计提出了设想;对具有鲜明职业服务导向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出了以“分步决策、阶段教学”为特征的专业教学组织形式和“分层管理、动态协调”为特征的专业设置管理方式的改革建议;并对与“阶段教学”相适应的课程组织方式、师资配置结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思路,以期能够在务实可行的基础上,促进教育职业服务功能实现的最优化。
张艳超[6](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邝诗[7](2014)在《基于IS010015国际标准的职校教师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要与国际接轨,赢得主动优势,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需要高素质高层次的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国家做贡献。增加优秀人才储备,就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职业教育要持续稳步发展,关键在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因此,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倡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同时,我们也清晰地看到,职教师资培训仍然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的构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国在改革与发展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培训需求缺乏科学调研和分析,培训目标盲目,培训计划混乱无序,培训方式方法单一、培训效果不明显、职校教师满意度低等问题;导致当前职教师资培训机构(基地)提供的教师培训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职校教师和职业院校发展的需求。本研究以教育学、职业教育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相关理论为指导,剖析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现状并归纳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导入ISO10015国际标准的我国职教师资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严谨科学的探索研究,亦为我国职教师资培训机构(基地)的培训工作提供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陈越[8](2017)在《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中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师资队伍多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人才抢夺愈发激烈,学术人才由单向流动走向循环流动,国际学术人才市场逐步形成。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我国学术人才由流失向回流的转变,提高我国学术人才引进工作效率,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国内外学者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出现宏观与微观、量化与质性两极分化。为此,研究另辟蹊径从高校这一学术人才聘任主体、教师聘任制度这一桥梁出发,融合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在人才迁移动因理论与核心概念内涵外延的基础上,试图搭建学术人才国际流动RRRED理论模型,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解释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及其五大模块(资格准入、公开招聘、薪酬绩效、聘期考核、解聘退出)对我国高校学术人才引进及其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与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之间呈现显着相关性。研究结果说明,当学术人才对所在高校资格准入、公开招聘、薪酬绩效、解聘退出制度评价越高,其再流失可能性越低,引进效益越高;当学术人才对所在高校聘期考核制度评价越高,其再流失可能性越高,引进效益越低,我国高校教师聘期考核存在“逆淘汰”效应。针对研究结果,结合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中,资格准入制度内容不断完善,指标逐步量化与具体化,开始关注“软指标”,注重保护“高校权益”,侧重学术要求;公开招聘制度规定了招聘程序,呈现出院系招聘自主性、学术人才主动性、招聘流程规范性、学术权力扩大化等特征;薪酬绩效制度表现出人才计划/工程资助比重较大、薪酬绩效确定机制灵活、薪酬绩效校际差异等特征;聘期考核制度限定了考核目标、原则、内容、程序和结果,表现出主观性、规范性、学术性等特征;解聘退出制度中解聘条件多、学术限定少,低阶标准多、高阶标准少,校方权益重视多、教师权益重视少。同时,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学术人才引进及其效益,集中体现为:资格准入制度存在政治责任与学术自由、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筛选需要与人才紧缺三对矛盾冲突;公开招聘制度存在招聘信息不对称、个人申请材料造假、学院审核“学缘关系”影响、学校审批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博弈等问题;薪酬绩效制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方式粗放,工资收入差距较大、国际水平不高,福利保险水平不高、制度不完善;聘期考核制度,考核标准科学性不强、考核程序公正性不显、考核结果利用率不高;解聘退出制度,解聘退出标准流于形式、解聘退出程序不合理、后续保障不健全。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五大对策:一是重构高校教师资格准入指标体系,保障人才引进质量;二是修正高校教师公开招聘流程,保障招聘程序正义;三是提高高校教师薪酬绩效水平,提高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四是规范高校教师聘期考核制度,防止“逆淘汰”;五是完善解聘退出制度,保证高校教师合理流动。研究试图通过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促进国际学术人才回流,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进效益。
申文缙[9](2017)在《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工业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力资源需求量大幅度增长,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成为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与重要保障。同时,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内在需求驱动下建立终身化学习组织的必然选择。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事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建立了较为科学完备的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其理论精髓与实践经验对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研究遵循“梳理分析—反思建构”的总体思路,按照“理论基础—建设背景—体系解析—经验总结—启示借鉴”的逻辑主线,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及系统分析法,对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体制机制进行系统剖析,在总结德国成功经验基础上对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瓶颈”进行反思,尝试构建满足我国职教师资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师培训体系。首先,论文建立了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研究的理论框架。论文主要运用教师专业发展、社会共生、协同学及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分别对培训体系的建设目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质量保障四个组成部分进行深入分析。上述理论对探究培训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具有适切性。其次,明确指出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的建设动力及发展方向。欧洲一体化为目标导向的教育政策,“工业4.0”为代表的德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以及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推动培训体系建设的外部环境,德国传统培训体系弊端及其变革为培训体系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再次,通过解析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揭示其构建机理,从四个方面提炼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第一,以职教师资专业发展为核心的体系建设目标;第二,基于多元培训主体及主客体共生关系的体系组织结构;第三,培训层级间纵向协同机制与培训组织机构间横向协同运行机制;第四,彰显全面性与民主化特点的培训质量保障系统。最后,探索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发展模式。论文立足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现状,针对体系建设目标模糊、培训主体各自为政、体系组织结构分散、运行机制不畅、质量保障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以德国经验为借鉴,从四个方面提出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发展策略:树立人本思想的培训体系建设目标、构建多元共生的培训集团化组织结构、采取协同共赢的市场化培训运行模式、建立科学全面的培训质量保障系统。
褚楚[10](2019)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关于如何加强乡村治理有效性问题的探讨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关注重点。与许多从转变乡村治理模式、调整乡村治理结构等视角出发展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现代国家的构建与有效运行依赖于一个规模庞大且素质优良的官僚组织”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基层官僚主要构成群体、党和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主要力量——乡镇公务员其素质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在“国家——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下,乡镇公务员是连接国家政治社会和乡村民间社会的纽带与桥梁,要完成乡村基层治理这样一种兼具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特殊社会分工,既应当具备坚定地政治素质、熟练于正式制度规则和政治权威的运用,发挥好政治传输功能,也应当具备合理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来化解地方利益冲突和治理困境的乡土智慧,为乡村百姓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及其发挥职能的具体方式发生转变,对乡镇公务员观念意识、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对于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及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研究背景,以治理理论、街头官僚理论、理性行为选择理论、素质模型理论和培训的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探讨和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内容。一方面基于治理理论,从乡村治理过程中乡镇政府承担职能的三个维度——即纵向维度的执行性职能、横向维度的协调性职能、以及前后维度上的规划引导与服务保障职能,探讨了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即应当具备坚定的政策执行素质、积极的三农服务素质和良好的统筹协调素质。另一方面依据善治和善政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即具备更强的基层组织建设素质、民主与法治素质、统筹规划与协调素质、运用现代治理技术和治理工具的业务能力素质、以及预防、化解和应对突发危机的素质等。其次,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需求两方面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从理论逻辑上,一是基于街头官僚理论和理性行为选择理论,在“工作环境—行为选择”分析框架下,以自由裁量权和行为选择空间为逻辑起点,探讨了乡镇公务员的几种典型行为选择模式,如政策的变通执行、规则依赖、一线弃权等;二是基于素质模型理论,乡镇公务员的外在行为表现是其素质构成的一部分,并且由其内在的观念意识、性格品质以及知识能力等素质综合作用而形成,进而结合素质是由“意识灌输、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习惯养成四个环节反复循环而形成”的这一基本规律,论述了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矫正乡镇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行为选择偏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现实需求的角度,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媒体案例分析等途径考察了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的现状,发现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整体存在不足,例如政治意识和政治理论知识不足,民主素质和法治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责任亟需增强,文化业务素质有待提升、身体和心理素质仍需提高等,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迫切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提高乡镇公务员整体素质水平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第三,通过对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例如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素质培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公务员培训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等,究其原因:一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不健全,导致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教育培训资源和经费拨付难以得到保障;三是由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端正的态度和足够重视。第四,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几种主要的特征类型和主要做法,即以英国等英联邦国家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性”,总结了可供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借鉴的基本经验,例如加强公务员培训的法治与制度保障、分级分类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对公务员进行定期素质测评、完善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建设、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及注重公务员培训教育结果的考核与运用等。最后,基于前文论述提出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路径。以可靠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坚持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养成相结合、规范约束与激励保障相结合、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加强构建完整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为主要对策,通过丰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与方式、加强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完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途径,提高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二、试论高校师资培训规律及其与效益间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高校师资培训规律及其与效益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3 研究思路及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
2.1.2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
2.1.3 专业与专业调整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求与供给理论 |
2.2.2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反思 |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3.2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基本信息 |
3.2.1 调查高校发展概述 |
3.2.2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现状 |
3.3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3.3.1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
3.3.2 供给侧结构性视域审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路径分析 |
4.1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相关经验分析 |
4.1.1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变迁与特点分析 |
4.1.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经验的观察与借鉴 |
4.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 |
4.2.1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 |
4.2.2 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 |
4.2.3 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 |
4.2.4 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 |
4.2.5 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路径 |
4.3.1 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2 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3 高校微观层面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高校专业布点统计简表 |
附录2 调查高校2013-2017年专业新增及撤销情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研究 |
1.2.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
1.2.3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
1.2.4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研究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职业教育 |
1.3.2 本科层次教育 |
1.3.3 发展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功能 |
2.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解析 |
2.1.1 以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
2.1.2 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 |
2.1.3 层次上属于本科教育 |
2.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功能 |
2.2.1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
2.2.2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
第三章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现状 |
3.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分析 |
3.1.1 经济发展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 |
3.1.2 传统文化观念转变 |
3.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
3.1.4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
3.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 |
3.2.1 专科职业院校试办本科专业 |
3.2.2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情况 |
3.3 阻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的根源性剖析 |
3.3.1 传统观念的影响 |
3.3.2 顶层设计的滞后 |
3.3.3 保障政策的缺乏 |
第四章 国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 |
4.1 国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多元化扩张阶段 |
4.1.3 内涵提升阶段 |
4.2 部分国家和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 |
4.2.1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 |
4.2.2 英国多科技术大学 |
4.2.3 中国台湾地区技术学院、科技大学 |
4.3 国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特征及启示 |
4.3.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立法保障实施 |
4.3.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多样化的标准体系 |
4.3.3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逐渐融合 |
4.3.4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高校和产业界深度合作 |
第五章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 |
5.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原则和理论依据 |
5.1.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原则 |
5.1.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 |
5.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 |
5.2.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
5.2.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 |
5.3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
5.3.1 依托本科教育资源 |
5.3.2 整合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优势资源 |
5.3.3 利用新兴产业优势资源 |
第六章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保障 |
6.1 完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
6.1.1 完善宏观层面法律法规建设 |
6.1.2 完善中观层面的横向法律法规建设 |
6.1.3 把握细节性法律法规建设 |
6.2 增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
6.2.1 增加国家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
6.2.2 引导各种力量参与办学,创新教育财政体制 |
6.3 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
6.3.1 建立高校分类标准体系 |
6.3.2 开发国家资格框架 |
6.3.3 增强地方政府“粘合剂”作用 |
6.3.4 加强高等教育评估 |
6.4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
6.4.1 加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
6.4.2 营造良好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氛围 |
第七章 研究创新与展望 |
7.1 研究创新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4)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 |
3 主要研究内容 |
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历程 |
1 从运动项目到课程再到初建专业(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末) |
2 专业化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 |
3 挫折与停顿(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 |
4 体育学学科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 |
5 体育学归属社会科学与学科重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
6 学科的快速发展(21世纪初期至今) |
7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现状 |
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高层次师资队伍现状 |
1.1 长江学者 |
1.2 国家级教学名师 |
1.3 国家级教学团队 |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高层次科学研究现状 |
2.1 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
2.2 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情况 |
2.3 高层次科研项目情况 |
3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高层次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 |
3.1 高层次教学成果奖与特色专业建设 |
3.2 高层次教材与课程建设 |
3.3 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情况 |
3.4 高等院校体育场馆与设备资源 |
3.5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
4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评估结果 |
5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现状的专家评判 |
5.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声誉现状 |
5.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
5.3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 |
5.4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整体竞争力 |
5.5 我国高校体育学二级学科总体发展状况 |
5.6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产、学、研结合状况 |
6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1 美国体育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启示 |
1.1 美国主要的体育学学科专业 |
1.2 美国体育学学科专业排名及标准 |
1.3 美国体育专业学位课程的选择 |
1.4 美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2 俄罗斯体育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启示 |
2.1 俄罗斯体育学学科形成与发展 |
2.2 俄罗斯体育学学科管理制度 |
2.3 俄罗斯体育学学科结构特点 |
2.4 俄罗斯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3 英国体育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启示 |
3.1 英国体育学学科建设经验与分析 |
3.2 英国体育专业建设经验与分析 |
3.3 英国体育课程建设经验与分析 |
3.4 英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4 国外体育学学科建设经验的启示 |
4.1 厘清学科、专业逻辑内涵 |
4.2 确定体育学学科性质 |
4.3 明确体育学学科的对象 |
4.4 完善体育学的基础理论 |
4.5 体育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
4.6 构建体育学学科框架体系 |
5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地位 |
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
1.1 在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 |
1.2 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研究方向 |
1.3 在国际学术刊物上论文发表质量 |
1.4 学科知识互动 |
1.5 体育学学科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在国家总体学科中的地位 |
2.1 在学科门类中的地位 |
2.2 在国家总体学科中应有地位 |
3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
3.1 在国家法律层面上的地位 |
3.2 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的地位 |
3.3 在社会层面上的地位 |
3.4 在社会经济需求中的地位 |
4 我国体育学学科在高校中的地位 |
4.1 院校规模和数量 |
4.2 师资建设状况及地位 |
4.3 专业设置及其竞争力 |
4.4 学科发展的支持环境 |
5 我国体育学学科在社团组织中的地位 |
6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针与任务 |
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 |
1.1 目标的含义 |
1.2 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目标的特征 |
1.3 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价值链与目标分析 |
1.4 高校体育学学科相关利益者与目标分析 |
1.5 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 |
1.6 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目标主题分析 |
1.7 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总体目标 |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方针 |
2.1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
2.2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
2.3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
2.4 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
2.5 原创学科与学科交叉融合相结合 |
2.6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相结合 |
2.7 国内与国际相结合 |
2.8 “强优、支重、改老、扶新”相结合 |
2.9 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 |
3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任务 |
4 小结 |
第七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布局 |
1 战略选择 |
1.1 赶超战略 |
1.2 协同战略 |
1.3 差异化战略 |
1.4 品牌战略 |
1.5 多元化战略 |
1.6 增长极战略 |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布局 |
2.1 学科发展的总体构想 |
2.2 战略布局的指导思想 |
2.3 基本战略布局 |
3 小结 |
第八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重点 |
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优先发展的重大领域 |
1.1 全民健身学科领域 |
1.2 体育产业学科领域 |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重要交叉发展领域 |
2.1 体育学与工程学交叉——体育工程学 |
2.2 体育学与医学交叉——运动健康学 |
2.3 体育学与文化学交叉——体育文化学 |
2.4 体育学与经济学交叉——体育经济学 |
2.5 体育学与管理学交叉——体育管理学 |
2.6 体育学与法学交叉——体育法学 |
2.7 体育学与休闲学交叉——休闲体育学 |
3 小结 |
第九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步骤与举措 |
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步骤 |
1.1 准备阶段(2 年左右) |
1.2 发展阶段(5 年左右) |
1.3 完善阶段(3 年左右) |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举措 |
2.1 明确体育学学科的规范化建设理念 |
2.2 重构体育学学科体系 |
2.3 优化资助政策,加大资助力度 |
2.4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
2.5 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的组织创新 |
2.6 开展不同渠道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
2.7 创新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方式 |
2.8 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为学术研究提供良好平台 |
2.9 学科与术科结合,鼓励协同创新 |
2.10 加强应用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科技转化程度 |
2.11 积极推进体育课程建设的层次化、体系化进程 |
3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保障 |
3.1 政策保障 |
3.2 制度保障 |
3.3 组织保障 |
3.4 资金保障 |
3.5 执行保障 |
4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
附件 |
致谢 |
(5)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探究 ——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为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
1.1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教育困境 |
1.1.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
1.1.2 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
1.1.3 人才供应与社会需求结构间差距过大 |
1.1.4 新时代的读书无用论 |
1.2 开展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1.3.1 相关文献综述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4.1 以职业研究为基础 |
1.4.2 以对教育职业服务功能实现模式的研究为核心 |
1.4.3 以对学校教学及管理方式的改革研究为落脚点 |
1.4.4 本文的框架体系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职业存在模式及其发展规律 |
2.1 职业存在的基本模式 |
2.1.1 社会子系统的功能存在性 |
2.1.2 以职业交易为基础的职业存在模式 |
2.2 职业的演化、竞争与发展规律 |
2.2.1 职业演化模式 |
2.2.2 职业竞争模式 |
2.2.3 职业发展模式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教育在职业存在与发展中的作用 |
3.1 教育对从业者个人的影响 |
3.1.1 教育培养了个人能力 |
3.1.2 教育丰富了个体资源 |
3.1.3 教育引导了个体需求 |
3.1.4 教育指导个人理解职业存在与发展规律 |
3.2 教育对社会职业环境的影响 |
3.2.1 教育对社会需求的影响 |
3.2.2 教育对职业收益的影响 |
3.2.3 教育对职业平台的影响 |
3.3 教育对职业演化与发展的影响 |
3.3.1 教育筛选功能限定了个人职业发展方向 |
3.3.2 教育标签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
3.4 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 |
3.4.1 教育的育人功能与衍生功能 |
3.4.2 教育的直接与间接职业服务功能 |
3.4.3 教育的主观与客观职业服务功能 |
3.4.4 教育的制度性职业服务功能 |
3.4.5 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有限性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理想目标与现实选择 |
4.1 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理想目标 |
4.1.1 教育要帮助学生获得满意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
4.1.2 教育要为社会提供结构合理的人才供给 |
4.1.3 实现职业服务层面的教育效益最大化 |
4.1.4 保证职业服务层面最大限度的教育公平 |
4.2 教育如何支持学生的职业存在和发展 |
4.2.1 教育如何支持学生成功就业 |
4.2.2 教育如何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
4.2.3 教育如何让学生获得满意的职业存在状态 |
4.3 教育如何有效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
4.3.1 教育对社会人才层次结构的影响 |
4.3.2 教育对社会人才专业结构的影响 |
4.3.3 教育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与前瞻性 |
4.4 教育如何实现职业服务功能的效益最大化 |
4.4.1 教育的职业服务价值具有社会公益和个人投资双重属性 |
4.4.2 对教育职业服务功能效益的评价 |
4.4.3 个人教育投资的理性选择 |
4.4.4 发展性视野下的教育效益 |
4.4.5 实现教育职业服务效益最大化的现实选择 |
4.5 教育如何在实现职业服务功能时保证教育公平 |
4.5.1 教育职业服务功能与教育公平间的不可调和性 |
4.5.2 职业导向教育中制度设计的公平性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不同教育层次的职业服务功能 |
5.1 基础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 |
5.1.1 职业服务性不应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导向 |
5.1.2 基础教育应发挥间接职业服务功能 |
5.1.3 现存的主要问题 |
5.2 中职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 |
5.2.1 以教育竞争视角审视中职教育 |
5.2.2 中职教育的合理性定位 |
5.2.3 现存的主要问题 |
5.3 高职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 |
5.3.1 高等教育专科和本科层次划分的意义 |
5.3.2 高职教育的功能定位 |
5.3.3 现存的主要问题 |
5.4 本科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 |
5.4.1 本科教育的功能定位 |
5.4.2 本科教育需达成的职业服务功能 |
5.4.3 现存的主要问题 |
5.5 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 |
5.5.1 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定位 |
5.5.2 硕士教育需达成的职业服务功能 |
5.5.3 现存的主要问题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职业服务导向的专业分置教育及教学组织形式 |
6.1 专业分置教育的职业服务困境 |
6.1.1 学生专业对口就业困难 |
6.1.2 长周期专业教学风险过高 |
6.1.3 专业设置结构无法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结构 |
6.1.4 专业管理缺乏对社会的动态适应性 |
6.2 专业分置教育的意义 |
6.2.1 知识积累与专业分化的必然结果 |
6.2.2 获取职业竞争优势的必须要求 |
6.2.3 现有教育资源积累下的现实选择 |
6.3 促进职业服务功能提升的专业分置教育改革 |
6.3.1 专业周期风险的规避 |
6.3.2 专业选择权的合理分配 |
6.3.3 专业设置风险的规避 |
6.3.4 教育目标确立与质量保证 |
6.4 “分步决策、阶段教学”的专业教学组织形式 |
6.4.1 通识知识与通用素质培养阶段 |
6.4.2 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阶段 |
6.4.3 岗位针对性职业能力培养阶段 |
6.4.4 专长能力发展支持阶段 |
本章结语 |
第七章 各教学阶段的适应性课程组织方式 |
7.1 课程组织中的现实问题与改革思路 |
7.1.1 职业能力的生成与发展规律 |
7.1.2 课程模式选择要利于能力生成 |
7.1.3 教学内容安排要符合实际需要 |
7.2 通识素质教学阶段的课程组织 |
7.2.1 如何理解通识素质教育的内涵 |
7.2.2 该阶段课程组织的教育内容选择 |
7.2.3 适应性课程模式 |
7.3 专业基础教学阶段的课程组织 |
7.3.1 该阶段课程组织的基本思路 |
7.3.2 适应性课程模式 |
7.4 职业能力教学阶段的课程组织 |
7.4.1 岗位针对性能力教学的课程组织思路 |
7.4.2 适应性课程模式 |
7.5 专长发展支持阶段的课程组织 |
7.5.1 该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与内容安排 |
7.5.2 适应性课程模式 |
本章结语 |
第八章 “阶段教学”相适应的师资结构与师资队伍建设 |
8.1 与“阶段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师资队伍结构 |
8.1.1 承担课程体系设计工作的教师 |
8.1.2 通识素质教学阶段的教师 |
8.1.3 专业基础教学阶段的教师 |
8.1.4 职业能力教学阶段的教师 |
8.1.5 专长发展支持阶段的教师 |
8.2 三支关键性教师队伍 |
8.2.1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
8.2.2 基础课教师队伍 |
8.2.3 兼职教师队伍 |
8.3 师资队伍建设的难点问题 |
8.3.1 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发展的间断性 |
8.3.2 对师资管理和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想法 |
本章结语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
三、生态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IS010015国际标准的职校教师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论文结构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职教师资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职教师资培训的理论概述 |
第二节 职教师资培训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的现状及 ISO10015 的引入 |
第一节 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的现状 |
第二节 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引入 ISO10015 质量管理体系 |
第四章 加强职教师资培训的必要性与引入 ISO10015 体系的可行性 |
第一节 加强职教师资培训的必要性 |
第二节 职教师资培训引入 ISO10015 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
第三节 职教师资培训引入 ISO10015 国际标准必须明确的几个概念 |
第五章 应用 ISO10015 国际标准构建职教师资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对策 |
第一节 建立培训需求确定体系 |
第二节 设计和策划培训 |
第三节 提供培训 |
第四节 建立职教师资培训质量评估体系 |
第五节 建立职教师资培训质量监控体系 |
结语 |
尾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中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的现实需要 |
1.1.2 落实国家“双一流”方案的具体部署 |
1.1.3 应对世界范围内人才抢夺的策略选择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人才流动的研究 |
1.3.2 关于国际学术人才引进的研究 |
1.3.3 关于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的内涵界定 |
2.1.2 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内涵与模块 |
2.2 理论基础:人才迁移动因理论 |
2.2.1 宏观视角:推拉理论 |
2.2.2 经济学视角:“成本—收益”理论 |
2.2.3 心理学视角:迁移动机理论 |
2.2.4 政治学视角:世界体系理论 |
2.2.5 多学科视角:移民系统理论 |
2.3 小结 |
3.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RRRED模型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工具 |
3.1.2 调查工具 |
3.2 研究过程 |
3.2.1 被试 |
3.2.2 研究程序 |
3.3 研究发现 |
3.4 小结 |
4.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中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内容与特征 |
4.1 高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内容与特征 |
4.1.1 高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内容 |
4.1.2 高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特征 |
4.2 高校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内容与特征 |
4.2.1 高校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内容 |
4.2.2 高校教师公开招聘制度特征 |
4.3 高校教师薪酬绩效制度内容与特征 |
4.3.1 高校教师薪酬绩效制度内容 |
4.3.2 高校教师薪酬绩效制度特征 |
4.4 高校教师聘期考核制度内容与特征 |
4.4.1 高校教师聘期考核制度内容 |
4.4.2 高校教师聘期考核制度特征 |
4.5 高校教师解聘退出制度内容与特征 |
4.5.1 高校教师解聘退出制度内容 |
4.5.2 高校教师解聘退出制度特征 |
4.6 小结 |
5.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中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问题与原因 |
5.1 高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存在矛盾冲突 |
5.1.1 政治责任与学术自由矛盾冲突 |
5.1.2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矛盾冲突 |
5.1.3 筛选需要与人才紧缺矛盾冲突 |
5.2 高校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存在人才质量问题 |
5.2.1 招聘信息公开阶段:信息不对称 |
5.2.2 个人申请阶段:审核材料造假 |
5.2.3 院系评审阶段:“学缘关系”错综复杂 |
5.2.4 学校审批阶段: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博弈 |
5.3 高校教师薪酬绩效制度缺乏国际竞争力 |
5.3.1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方式粗放 |
5.3.2 工资收入贫富差距拉大,国际水平较低 |
5.3.3 福利保险等其他待遇水平不高,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
5.4 高校教师聘期考核制度中存在“逆淘汰”现象 |
5.4.1 考核标准科学性不强 |
5.4.2 考核程序公正性不显 |
5.4.3 考核结果利用率不高 |
5.5 高校教师解聘退出制度存在“流动难”问题 |
5.5.1 高校教师解聘退出标准流于形式 |
5.5.2 高校教师解聘退出程序不合理 |
5.5.3 高校教师解聘退出后续保障不健全 |
5.6 小结 |
6.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中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完善路径 |
6.1 重构高校教师资格准入指标体系,保障人才引进质量 |
6.1.1 缓解矛盾冲突,科学筛选指标 |
6.1.2 高校教师资格准入指标体系具体内容 |
6.1.3 高校教师资格准入指标权重赋值 |
6.1.4 高校教师资格准入指标体系利用 |
6.2 修正高校教师公开招聘流程,保障招聘程序正义 |
6.2.1 招聘规划环节 |
6.2.2 招聘公告发布环节 |
6.2.3 院系组织初选环节 |
6.2.4 学院筛选环节 |
6.2.5 学校审批环节 |
6.3 提高高校教师薪酬绩效水平,提高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 |
6.3.1 科学配置、合理使用科研经费 |
6.3.2 提高工资收入整体水平、缩小差距、分类付薪 |
6.3.3 完善福利项目体系 |
6.4 规范高校教师聘期考核制度,防止“逆淘汰” |
6.4.1 考核理念:人本位 |
6.4.2 考核依据:聘任合同 |
6.4.3 考核主体:多元化 |
6.4.5 考核结果:公开与适用 |
6.5 完善高校教师解聘退出制度,保证合理流动 |
6.5.1 完善高校教师解聘退出标准 |
6.5.2 规范高校教师解聘退出程序 |
6.5.3 做好高校教师解聘退出安置 |
6.6 小结 |
7.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国际学术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2. 高校人事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3.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RRRED模型调查问卷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规格提升要求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
二、健全教师培训体系成为职教师资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
三、德国经验对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核心概念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视域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创新 |
一、进一步明晰职教师资专业发展内涵及发展路径 |
二、揭示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构建机理 |
三、提出我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发展策略 |
第二章 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 |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主要观点 |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培训体系目标研究的适切性 |
第二节 社会共生论 |
一、社会共生论主要观点 |
二、社会共生论对培训体系组织结构研究的重要性 |
第三节 协同学 |
一、协同学主要观点 |
二、协同学对培训体系运行机制研究的合理性 |
第四节 全面质量管理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主要观点 |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对培训体系质量保障研究的可行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培训体系建设的外部环境 |
一、欧盟教育政策的积极影响 |
二、德国制造业发展诉求 |
三、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 |
第二节 培训体系发展的内在需求 |
一、传统培训体系弊端 |
二、培训体系变革趋势 |
三、培训体系构建模式创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的解析 |
第一节 培训体系建设目标 |
一、培训体系目标制定依据及构成要素 |
二、培训体系目标层级与内容 |
第二节 培训体系组织结构 |
一、培训体系的构成要素 |
二、培训体系要素间共生关系与层次结构 |
第三节 培训体系运行机制 |
一、培训体系运行框架 |
二、培训体系运行方式及运行内容 |
三、培训项目运行流程 |
第四节 培训体系质量保障 |
一、质量评价 |
二、制度建设 |
三、师资保障 |
四、成本投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的主要经验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培训体系目标 |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 |
二、明晰职教师资专业发展内涵及发展路径 |
三、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统领培训体系建设 |
第二节 基于共生关系的培训体系组织结构 |
一、建立培训主体共生关系 |
二、构建系统合理的培训体系层次结构 |
第三节 以协同为宗旨的培训体系运行机制 |
一、形成培训层级纵向协同机制 |
二、强化组织机构横向协同机制 |
第四节 彰显全面性与民主化特点的质量保障措施 |
一、实施培训全面质量管理 |
二、培育民主的培训质量评价文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的借鉴价值 |
第一节 中德两国培训体系建设背景比较 |
一、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发展历程 |
二、中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发展历程 |
三、两国比较 |
第二节 我国培训体系现状及问题 |
一、培训体系建设现状 |
二、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德国经验对我国培训体系的启示 |
一、树立人本思想的体系建设目标 |
二、构建多元共生的集团化组织结构 |
三、采取协同共赢的市场化运行模式 |
四、建立全面的培训质量保障系统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拟创新之处、难点与不足 |
(一)拟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治理、乡村治理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二)公务员与乡镇公务员 |
(三)素质、公务员素质与乡镇公务员素质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
(二)素质模型理论 |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 |
(四)街头官僚与行为选择理论 |
(五)学习和培训的相关理论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
(一)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提高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前提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
小结 |
第二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在逻辑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与乡镇公务员素质要求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二)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的素质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的形成过程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逻辑 |
(一)基层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 |
(二)现代化治理价值与技术需要培育养成 |
(三)乡镇公务员的行为选择逻辑 |
三、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必要性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的现实要求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总体状况考察 |
(三)当前乡镇公务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考察 |
一、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二)改革开放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后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 |
(四)《公务员法》实施之后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 |
(二)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保障机制不完善 |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经验 |
一、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特征类型 |
(一)以英国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 |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 |
(三)以加拿大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 |
(四)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 |
(五)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型” |
二、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做法 |
(一)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 |
(二)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
(三)重视对公务员进行素质测评 |
(四)加强培训教育机构建设 |
三、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经验 |
(一)建立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
(二)完善公务员的道德行为准则 |
(三)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四)注重公务员培训考核结果的运用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路径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思路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要求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构成要素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
三、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途径 |
(一)构建完善的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 |
(三)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环境 |
(四)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试论高校师资培训规律及其与效益间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D]. 汤颖.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2]试论高校师资培训规律及其与效益间的关系[J]. 刘剑虹.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3(S1)
- [3]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马燕. 天津大学, 2015(08)
- [4]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D]. 孙晋海. 苏州大学, 2015(10)
- [5]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探究 ——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为背景[D]. 王博. 天津大学, 2011(06)
- [6]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基于IS010015国际标准的职校教师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 邝诗.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4(09)
- [8]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中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研究[D]. 陈越. 武汉大学, 2017(07)
- [9]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德国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研究[D]. 申文缙. 天津大学, 2017(09)
- [10]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D]. 褚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