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试验参数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喜荣[1](2021)在《铝矾土熟料耐磨性及其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决定着沥青路面寿命和行车安全。集料是沥青混合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抗滑耐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常用集料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减速率很快,特别是在长大纵坡、长隧道及下坡急弯处等危险路段,这些危险路段抗滑性能的加速衰减是造成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因此,选择高耐久抗滑型集料是提高路面抗滑性能、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铝矾土熟料由铝矾土矿石经高温煅烧而成,是高铝质制品及不定形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因其优良的耐磨性能和抗滑性能,在欧美国家抗滑路面中应用广泛。我国是世界上铝土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目前还没有对铝矾土熟料在路面上的应用开展相关研究。基于铝矾土熟料较玄武岩等抗滑集料具有更优抗滑性和耐磨性的优势,经济条件允许,可将其应用在沥青混合料中来提升路面整体的抗滑性能;经济条件不允许时,可将其应用在长大纵坡、长隧道及下坡急弯处等危险路段和抗滑性能衰减速率快的地段,解决和减少现有集料的耐磨性能较差和抗滑性能衰减快而引发的行车安全问题。本文综合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EDS)、压汞仪等现代测试设备表征了铝矾土熟料的理化特性和结构组成;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RTEC摩擦磨损试验测定了集料的三维微观形貌和摩擦特性,建立了铝矾土熟料耐磨性评价模型;基于CATIA和ABAQUS/CAE工具、AMES路面纹理激光扫描仪,室内加速加载试验,系统研究了铝矾土熟料集料的耐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剥落实验、搅动水静吸附法和表面能理论,研究了铝矾土熟料与沥青黏附性能,考察了铝矾土熟料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性能、低温性能和抗裂性能;基于加速加载试验下的沥青混合料纹理特性,考察了矿料分异、矿料类型、沥青膜厚度、紫外老化、热老化对铝矾土熟料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不同种类铝矾土熟料的结构、组成和纹理特性,建立铝矾土熟料块料耐磨特性的评价方法。对影响耐磨特性的影响因素,矿物组成、等效杨氏模量、纳米硬度及硬度离散度进行分析,建立耐磨性与纳米硬度和硬度离散度的关系模型,评价不同种类铝矾土熟料的耐磨性,结合铝矾土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和长期耐磨性分析结果建立了铝矾土熟料集料的技术指标和标准。本文建立块料耐磨性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可以用来评价铝矾土熟料的耐磨性能,填补目前规范没有铝矾土熟料耐磨性能评价方法和铝矾土熟料集料评价指标的空白。建立的铝矾土熟料集料技术指标和标准为铝矾土熟料在抗滑表层及其它层次中的应用提供依据。(2)对矿料空间布局与不同粒径组合对抗滑性能影响分析得出影响抗滑性能的关键筛孔是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和9.5mm~4.75mm,从矿料分异型沥青混合料长期抗滑性能的分析结果也证明了最大公称粒径和9.5mm~4.75mm这两档的集料不易采用劣质集料来替代。平均断面深度(MPD)是随着矿料组合中粗集料含量增加而变大,MPD值可以作为评价矿料间是否密实的指标,在矿料粗集料级配压实过程中,MPD最小值对应粗集料级配最密实状态。集料的空间分布会对摩擦特性产生影响,有限元模拟表明轮胎与集料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并通过室内沥青混合料试件集料的剥落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加速加载试验结果表明集料的粒径越小,不同集料间摩擦系数的差异也越小。从铝矾土熟料长期抗滑性能的衰变规律可知,影响沥青混合料长期抗滑性能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集料的粒径大小和集料的耐磨特性。(3)铝矾土熟料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弱于同类型混合料的石灰岩和玄武岩,掺入部分石灰岩和增加沥青的用量可以提高铝矾土熟料沥青混合料的水温性能和抗裂性能。铝矾土熟料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优于同类型混合料石灰岩和玄武岩。从集料和沥青混合料两个角度的研究成果表明铝矾土熟料耐磨性能及其混合料抗滑性能优于玄武岩和石灰岩。(4)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和集料的磨耗是造成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加速衰减的主要因素,而沥青的老化、剥落和流变在抗滑性能的加速衰减阶段和缓慢衰减阶段起次要作用。建立了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衰变模型。基于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平稳期持续时间长,以平稳期的抗滑性能作为划分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分级的标准,确定了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等级,将Rsk作为路面磨损的评价指标。另外,沥青混合料不同衰减阶段衰减机理的确定,可为维持和提升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而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参考。
刘彦兵[2](2020)在《彩色环氧抗滑表层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规模提升迅猛,但也面临着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隧道出入口处频繁发生交通事故。开放交通后出现的沥青路面材料在抗滑性、耐久性、阻燃性、光反射性和抗水损性等行车安全性问题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粘结性和耐腐蚀性等众多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道路表面特殊铺装材料为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解决途径,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研究关注的重点,论文选择彩色环氧抗滑表层铺装路面技术,根据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的特殊道路环境开展路面结构与材料方面的研究,进行彩色抗滑表层结合料的优化配比设计研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公路隧道环境的新型环氧结合料,并对其铺装后的路用性能进行了检验,最后根据彩色路面铺装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应的彩色路面铺装设计方案、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要点等,对环氧结合料在我国彩色路面铺装工程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通过考虑各种材料的应用原理以及特性比较,分析了各组分添加剂对环氧结合料性能的影响,选择出适用于隧道环境需要的环氧树脂和各类添加剂进行性能试验研究,制定了从各组分材料的特性和力学性能角度对环氧结合料的技术性质进行分析的试验方案,从而为进一步优化环氧基复合材料配方以及应用性能提供理论依据。(2)展开关键组分的配比与基础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关系趋势确定各组分的合理掺量,提出关键组分组成设计;通过采用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粘度指标来评价环氧结合料初始流变能力,并得到不同温度条件对环氧结合料初始流变性能的改善效果,提出现场施工关键工艺控制条件(容许时间与温度);在分析环氧抗滑磨耗层与旧路面层间粘结强度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拉力试验、拉拔试验和拉伸剪切试验分析室内环氧结合料试件整个固化过程前后的粘结性能,研究层间粘结强度随时间与温度增加的变化规律;彩色环氧抗滑表层的使用寿命与耐久性能密切相关,通过SEM观察环氧结合料紫外老化前后的微观形貌并进行性能测试,为彩色环氧抗滑表层铺装设计提供依据。(3)对不同环氧树脂用量下的彩色环氧表层+沥青混合料复合结构进行路用性能研究,得出了路用性能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抗滑试验了解其摩擦系数衰减规律,评价了彩色环氧抗滑表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程度,为实现彩色环氧抗滑层铺装的彩色路面应用与推广提供技术参考。(4)采用层铺法进行试验段的铺设,阐述了彩色环氧铺装层的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并在对其施工工艺研究的理论与试验基础上,提出了标准的沥青路面彩色环氧抗滑表层施工流程。并检验其常规性能,为指导环氧结合料在彩色功能铺装层的施工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张戈[3](2019)在《硅酸锂浸泡石灰岩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道路抗滑性能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集料的耐磨性能对沥青路面抗滑耐久性有很大影响。由于耐磨性较好的玄武岩等开采过快,分布较少;若将储量丰富又分布广泛的石灰岩用在沥青路面表层,则能减小成本、降低造价。硅酸锂具有良好的耐磨、防水、自干性等,用于浸泡集料有望提高其耐磨性能,从而改善沥青路面的抗滑耐久性。为此本文研究用硅酸锂浸泡的石灰岩粗集料修筑沥青路面表面层的抗滑耐久性及其它路用性能。由于硅酸锂在集料表面形成的干膜附着力差,也使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变差。先将硅酸锂分别与硅酸钠、硅酸钾、硅丙乳液、纯丙乳液、苯丙乳液、硅烷偶联剂、压敏胶乳液、丁苯乳液、VAE乳液制成混合溶液,质量比均取9:1、8:2、7:3、6:4、5:5,将混合溶液浸泡后的集料通过水浸法试验和光电比色法试验进行初选,再通过洛杉矶磨耗试验和磨光值试验进行复选,发现质量比为8:2的硅酸锂与苯丙乳液混合溶液、质量比为6:4的硅酸锂与硅丙乳液混合溶液浸泡的集料黏附性和耐磨性能均较好,黏附性都达到了5级,磨耗损失也降低了约25%。为了分析两种硅酸锂混合溶液提升石灰岩耐磨性能的机理,进行了红外光谱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和集料图像测量试验。通过红外光谱图看出,两种混合溶液都与石灰岩发生了化学键结合。由扫描电镜试验得知两种硅酸锂混合溶液没有改变集料的粗糙度。通过集料图像测量试验结合洛杉矶磨耗试验,可知苯丙混合溶液没有改变集料的棱角值,略微提升了集料的表面纹理;硅丙混合溶液没有影响集料的表面纹理,但降低了集料的棱角性。两种混合溶液都提高了集料保持棱角性和表面纹理的能力;其中棱角性提高效果相同,硅丙混合溶液保持集料表面纹理的能力更强。采用环道式加速磨耗仪结合铺砂法和摆式仪,以未处理石灰岩作为对比组,研究硅酸锂混合溶液浸泡粗集料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得知苯丙混合溶液处理试件的初始构造深度基本与未处理的试件相等,但硅丙混合溶液处理试件的初始构造深度略小;两种硅酸锂混合溶液处理试件的摆值初值与未处理的试件相同,表明两种硅酸锂混合溶液浸泡的粗集料对沥青路面的初始抗滑性能没有提高;但两种处理试件的构造深度和摆值衰减速率都减小了,从而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抗滑耐久性。同时苯丙混合溶液对沥青混合料宏观构造的提高效果更好,使试件构造深度的衰减速率降低了约19.0%;硅丙混合溶液对沥青混合料微观构造的提高效果更好,使试件摆值的衰减速率降低了约19.5%。最后分别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半圆弯曲试验、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可知两种硅酸锂混合溶液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有不利影响,同时苯丙混合溶液处理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性能偏差,使水稳定性降低了约10%。两种硅酸锂混合溶液对沥青混合料高温、低温、疲劳性能基本无影响。通过对硅酸锂混合溶液浸泡的集料进行集料与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得知质量比为8:2的硅酸锂与苯丙乳液混合溶液、质量比为6:4的硅酸锂与硅丙乳液混合溶液浸泡的集料能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耐久性,且其他路用性能均满足要求。该研究成果有望促进石灰岩在沥青路面表面层的使用,降低工程造价,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廖亦源[4](2019)在《基于足尺环道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人数居高不下,世界多个国家通过长期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调查研究发现,路面抗滑性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最大,因此各个国家纷纷颁布关于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交工验收指标。而我国新建沥青路面往往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抗滑交工验收指标,但在开放交通后受轮载作用其抗滑性能衰减过快。因此,本文依托北京足尺路面试验环道项目,通过室内试验以及现场的检测工作,对比分析不同级配类型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衰变规律,以便于对沥青路面表面层的全寿命抗滑性能进行验证分析。首先针对不同路面组合结构对相同表面层的抗滑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室内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测定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并计算每一种路面结构的沥青面层整体模量,比较整体模量与表面层抗滑系数的关系,分析表明沥青面层整体换算模量与表面层的抗滑性能不存在显着关系,因此抗滑性能的研究对象以沥青路面表层为主。其次分析温度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通过在现场不同温度条件下实测的摆值,建立温度与摆值的关系,并提出关于摆值的温度修正模型。研究表明,温度较低时橡胶滑块和表面层均处于偏硬状态导致二者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少,二者的接触和嵌挤不够充分和牢固,而温度较高时表面层的沥青容易发生迁移从而填补路表微观构造,温度较低或较高均会减小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当温度接近20℃时,沥青路面摩擦系数相对最高。依据实测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对比分析4种级配的抗滑衰变规律,定性比较不同级配对表面层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衰变规律的影响,且采用对数函数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具有更高相关性。最后分析级配特征对抗滑衰变规律的影响。引进贝雷法级配设计理论与分形理论,选取能够表征级配特征的众多参数,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抗滑耐久性的关键因素,逐一分析关键因素的具体影响并完成对关键因素的二次筛选,分析表明,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两个指标的耐久性难以同时兼顾,通过调整关键的级配参数提高摩擦系数的耐久性,可能会对构造深度耐久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表面层级配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对于降雨量大的地区优先从构造深度的方面进行考虑,对于降雨量一般的地区,可优先从摩擦系数的角度来考虑级配对抗滑耐久性的影响。
郭金星,张书华[5](2018)在《AK-13A抗滑表层的GTM法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传统的马歇尔设计法在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AK-13A设计中的不足,通过优化AK-13A级配、采用混合料GTM法配合比设计进行弥补。对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路用性能、拌和工艺、碾压工艺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依据贝雷法,将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进行适量的调整,使其更满足道路需求;通过GTM法配合比设计,提高压实度,降低孔隙率,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荷载要求。采用GTM方法成型试件,并对试件进行切割,用马歇尔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将马歇尔方法和GTM方法成型的试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得出,优化后的AK-13A级配下限通过率增大,保证混合料密实,上限通过率减小,保证路面的抗滑,路面4.75 mm以上碎石较多且无明显离析现象;采用GTM方法设计的混合料油石比低、密度高,比马歇尔密度提高2%,在现有施工设备条件下,能够达到较高的压实度,使抗滑表层的路面实际空隙率控制在4.55.5%;路面表面构造深度达到0.65,横向力系数SFC60达到75,渗水系数在50 m L/min以内,同时平整度标准差σ达到0.53 mm,各项检测指标都远远优于交工验收的标准。级配范围、配合比设计方法调整后得到的AK-13A抗滑表层具有优良的抗水损、抗滑和抗车辙性能。
谭巍[6](2017)在《基于沥青路面抗滑特性的实验系统开发与石灰岩优选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表层通常推荐采用玄武岩,然而玄武岩等硬质碎石在国内的分布较不均匀,某些地区不存在玄武岩,一味的强调采用玄武岩,将造成工程造价的大幅上升和资源的不可持续性;相对于玄武岩等硬质碎石,石灰岩的分布相对较为普遍且价格低廉,因此论文对石灰岩类集料应用于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含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试验仪器研发、粗集料抗滑性能测试方法及抗滑性能技术指标研究、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研究和优质石灰岩类集料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的技术方案研究等。通过对集料和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测试方法的调研,研制了“集料/沥青混合料摩擦特性测试仪”,该测试仪为一个微型直道试验系统,模拟在滑溜率100%情况下的动态行车所受的摩擦力作用,自动化测定路面材料摩擦过程中的动态摩擦系数,实时显示路面材料抗滑性能随磨耗时间的变化规律,预估基于抗滑性能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基于“集料/沥青混合料摩擦特性测试仪”,研究提出了抗滑耐磨综合指标N(t)、动态摩擦系数Dμ试验终、抗滑性能衰减速率△Dμ、抗滑寿命等指标,并通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对其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集料的磨光值、抗滑耐磨综合指标N(t)、Dμ试验终(time=4h)和抗滑寿命(Dμ集-临=0.46)4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显着,4个指标对集料抗滑耐磨性能的评价具有一致性,可以用于集料抗滑性能评价和筛选;2)沥青混合料动态摩擦系数Dμ试验终(time=4h)和沥青混合料抗滑寿命(Dμ混-临=0.40)与集料的各个抗滑耐磨技术指标均具有显着或特别显着的线性相关性,可作为沥青混合料抗滑耐磨性能的评价指标;3)确定了集料的抗滑性能控制指标Dμ集-临值,潮湿区的Dμ集-临值为0.46。选择云南地区石灰岩、玄武岩以及其他地区玄武岩、花岗岩、辉绿岩等二十几种集料进行试验,研究了粗集料常规技术指标与其抗滑耐磨特性的相关性;研究了石灰岩矿物成分与集料特性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互掺集料的压碎值、磨耗值、磨光值均与其互掺比例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在已知单一集料的压碎值、磨耗值与磨光值的前提下,能够预测出不同比例下互掺集料的压碎值、磨耗值与磨光值;2)研究确定了利用矿物组成筛选石灰岩的原则:首先选择白云石和石英含量较多的石灰岩,其次选择方解石含量相对较少的石灰岩,再次选择粘土矿物含量要少,甚至为0的石灰岩。基于“集料/沥青混合料摩擦特性测试仪”,系统研究了集料特性、集料掺配、混合料类型及级配、荷载、温度等因素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经过优选的石灰岩,抗滑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石灰岩;抗滑性能最优的兴磊石灰岩的抗滑寿命为普通石灰岩的2倍左右,并可以达到优质玄武岩的59%左右;2)对于SMA-13,只需在优质石灰岩中掺配S10或者S12任意1档玄武岩粗集料,即可大大改善其长期抗滑性能,抗滑寿命可提高50%左右;掺配2档玄武岩粗集料,可基本达到纯玄武岩的抗滑寿命;3)对于AC-13,在优质石灰岩中掺配一粗一细2档玄武岩集料,可大大改善其长期抗滑性能,抗滑寿命可提高50%以上;掺配2档玄武岩粗集料,可基本达到纯玄武岩的抗滑寿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SMA-13,只需在优质石灰岩中掺配S10或者S12任意1档玄武岩粗集料,即可达到纯玄武岩AC-13的抗滑寿命;4)级配越粗抗滑性能越好,对于SMA-13,通过调节级配,抗滑寿命可提高48%;对于AC-13,通过调节级配,抗滑寿命可提高18%;相同掺配方案下,SMA-13级配的抗滑寿命大于AC-13级配的抗滑寿命,选择SMA-13级配,抗滑寿命可提高50%200%。通过在实际运营高速公路取样,研究了摩擦特性测试仪加载时间或次数与实际交通的等效关系,提出了基于摩擦特性测试仪的沥青路面抗滑寿命预估方法,确定了动态摩擦系数Dμ混-加铺阀值为0.42。经预估十五标石灰岩的抗滑寿命为5.4年,按方案B互掺的玄石互掺试验路的抗滑寿命为9.0年。利用优选出的十五标石灰岩和兴磊石灰岩集料铺筑了纯石灰岩试验路和玄石互掺试验路,试验路分4个技术方案,合计6km。经测试4条试验路构造深度TD(mm)均大于0.80,横向力系数SFC60均大于54,满足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经测算,采用优质石灰岩铺筑的试验路经济效益显着。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石灰岩优选及应用于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的技术流程、设计方法和技术指标,形成了优质石灰岩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的全套技术。
禹海伟[7](2015)在《石灰岩用于龙瑞高速公路表层的抗滑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车辆-道路系统中,摩擦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行驶或是在制动过程中,车辆都无一不受到路面与车轮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然而,由于地质构造的关系,云南省境内缺乏能够用于沥青路面表层且抗滑耐磨性能较好的玄武岩等岩石,但抗滑耐磨性能稍弱的石灰岩却随处可见。因此,找到一种对沥青路用集料和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的科学方案和当地石灰岩与玄武岩科学互掺设计沥青表层混合料的方法十分必要。首先,对国内外用于研究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仪器进行充分的调研,借鉴成功案例经验,研发出一台可模拟实际路面温度、干湿状况等外部环境,对集料或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加速加载磨光磨耗试验并测定试件表面摩擦力的沥青混合料摩擦特性测试仪。提出一套基于试验仪并利用优选法进行粗集料互掺来研究抗滑层集料、混合料抗滑耐磨性能的试验方法。其次,对龙瑞高速公路项目提供的当地石灰岩及玄武岩进行集料性能研究,并借助自主研发的加速加载试验仪,对运用优选法掺配后的集料组进行抗滑耐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玄武岩掺入量的减少,各掺配组的压碎值、磨光值、磨耗值指标均明显下降。通过对各掺配组磨光磨耗试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并进行K值对比,得出抗滑耐磨性能较好的集料掺配组为0.764组和0.618组。然后,文章对按照优选法掺配的六组方案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运用加速加载试验仪对各掺配组试件进行抗滑磨耗性能研究。发现随着玄武岩掺量的减小或试验温度的增加,沥青混合料抗滑耐磨性能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且随着磨耗试验的继续,各掺配组的μ’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整体呈现反“S”型。通过对各掺配组磨光磨耗试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并结合前面集料性能的研究,得出龙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面层的优选掺配方案为0.764或0.618掺配法。最后,结合龙瑞项目附近石料厂和料源的调研情况,对采用不同方案掺配的混合料设计方案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在不同掺配方案下,可选择长期抗滑耐磨性能较好而又经济效益较高的掺配方法进行掺配设计,因此选择0.618组的掺配法为最佳掺配方案。
禤炜安[8](2014)在《基于石灰岩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道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研究表明,路面抗滑能力不足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设置抗滑表层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但针对抗滑表层的结构形式、集料选用、评价指标、试验设备等方面,国内外均未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因此该领域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首先,在国内外抗滑表层相关资料的调研总结基础上,分析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形成机理以及影响因素。研制加速磨光试验装置,尝试采用橡胶板与沥青混合料试件滑动摩擦的方式来增加摩擦面积,在尽可能模拟路面磨光效果的同时提高试验效率。重点介绍设备的预期性能目标、技术参数、工作原理、构造特征和使用方法。其次,以石灰岩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集料主要技术指标试验。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分析集料特性对沥青混合料抗滑耐磨性能的影响,并计算不同集料的抗滑耐磨综合指标。结果表明集料各项指标对沥青混合料抗滑耐磨性能的贡献排序为磨光值>磨耗值>压碎值>坚固性>集料密度>吸水率,玄武岩的抗滑耐磨性能最好,石灰岩A次之,石灰岩B较差。然后文章对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现有评价体系进行归纳总结,采用研发的加速磨光试验装置进行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试验,分别测量试件的摆式摩擦系数BPN和构造深度TD来评价不同石料、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结果表明:玄武岩比石灰岩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好,并且同一岩性的石料,物理力学特性较好,其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更优;粗级配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采用Y=aebX+c方程进行回归具有较好拟合效果,加速磨光的试验数据与其他室内抗滑试验具有良好的关联性。通过对现有路面摩擦系数检测数据的调研,分析加速磨光试验与路面使用效果的相关性,建立路面抗滑性能GM(1,N)灰预测模型,以实现利用室内加速磨光试验对实际路面不同使用时间的抗滑性能进行预测及评价。文章最后对石灰岩在云南省龙瑞高速公路抗滑表层中的应用进行效益分析,表明石灰岩的应用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在经济效益上工程总费用可节省约2517.5万元,平均每公里节省15.7万元。
邱志雄[9](2014)在《基于宏观轮廓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道路行车安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已成为保证交通安全的关键技术,轮胎与粗糙表面接触特性是提高路面抗滑能力的关键。本文基于宏观轮廓开展沥青路面抗滑特性及其试验研究,从轮胎与路面的界面接触特性分析沥青路面抗滑机理及影响抗滑性能的关键因素。采用压力胶片检测技术,开展不同宏观轮廓水平下的对比试验研究,揭示了轮胎与不同轮廓特征的路面界面接触特性,包括应力集中状态,从而验证路面宏观轮廓对抗滑性能的重要性。为测量沥青路面宏观轮廓,自主研发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高精度(10μm)轮廓测量仪,从准三维尺度测定沥青混合料表面宏观轮廓及衰减特性,提出了轮廓峰顶夹角和峰顶夹角衰减率等抗滑性能和抗滑耐久性评价指标,提出轮廓峰顶夹角小于90度(锐角)的比例为有效保证率,用于评价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减特性;提出了抗滑沥青混合料基于60℃标准温度和8小时标准评价时间搓揉试验抗滑性能评价标准为轮廓峰顶夹角有效保证率不小于70%。采用高精度(0.1mm)工业CT技术,针对沥青路面表层结构约12cm范围内的抗滑构造影响深度,探索从准三维尺度以角度描述和分形描述为基础的宏观轮廓提取和衰减分析;进而以沥青路面细观结构体积特性为理论基础,从三维尺度进一步分析沥青路面宏观轮廓衰减特性,提出了颗粒面积比、体积空隙率、抗滑构造敏感区衰减率等抗滑性能和抗滑耐久性评价指标;提出了抗滑沥青混合料基于60℃标准温度和8小时标准评价时间搓揉试验抗滑性能评价标准为体积空隙率不小于10.6%,抗滑构造敏感区衰减率不大于34%。研发以搓揉试验为原理的室内搓揉试验装置,模拟沥青路面行车荷载对抗滑性能的加速加载作用,采用单一粒径环氧树脂混合料验证搓揉试验模拟行车荷载作用的压密或磨耗效应,并建立相应的抗滑性能评价方法体系,揭示沥青路面基于宏观轮廓的的抗滑特性。基于搓揉试验,采用传统的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等常规试验方法以及自主研发的轮廓测量仪试验方法对骨架密实型断级配GAC-13和密实悬浮型AC-13抗滑沥青混合料进行抗滑耐久性研究;进而对骨架密实型断级配GAC-13抗滑沥青混合料四种不同间断级配采用工业CT技术进行抗滑耐久性研究,以寻求具有良好初始抗滑性能和耐久性的抗滑沥青混合料设计。为验证室内试验研究成果,铺筑了实体工程,采用本文研发的测量手段和常规抗滑性能评价手段进行跟踪观测和对比分析,发现抗滑构造敏感区(深度)、体积孔隙率与摩擦系数、构造深度等常规指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基于搓揉实验和轮廓测量仪的室内抗滑性能研究结果与实体工程现场试验结果差异较大,初步分析与室内试验车辙板成型工艺与实体工程压实工艺差别显着有关。因此,如何改进现场摊铺碾压施工工艺以提高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是今后值得研究的方向。本文研究可显着改善沥青路面抗滑表层设计过分依赖经验的落后现状,实现科学设计沥青路面抗滑性能,从而降低资源与造价浪费,提高路面安全性能。
冯冲[10](2014)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研究》文中指出课题主要通过室内试验和试验路铺筑,对用于解决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的SAC13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研究了SAC矿料级配设计与检验方法在级配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应用,SAC13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压实特性及SAC13沥青混合料的施工等。课题首先结合用以解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性能不足和水破坏严重现象的骨架密实结构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研究了沥青混合料骨架密实结构的形成标准,建议了判定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的指标,研究了SAC13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构成。课题在简单评述SAC开发与应用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SAC矿料级配设计与检验方法,并通过SAC13级配设计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应用VCAAC检验方法的技巧和保证沥青混凝土性能稳定的不同筛孔通过量的误差范围。课题通过试验路的施工,首先证实了SAC矿料级配设计与检验方法简单、灵活,适用性强;在正确的碾压方法下,SAC13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能良好。其次,通过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施工质量的主要方法。另外,试验段的跟踪观测数据证实了SAC13沥青混合料良好的使用性能。
二、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试验参数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试验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铝矾土熟料耐磨性及其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铝矾土熟料的应用现状 |
1.2.2 路面表面纹理评价方法及指标 |
1.2.3 抗滑性能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
1.2.4 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1.2.5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变化规律 |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铝矾土矿石及其熟料物理化学特性 |
1.3.2 铝矾土熟料块料耐磨性能研究及其集料技术指标 |
1.3.3 铝矾土熟料空间布局与粒径组合对抗滑性能的影响 |
1.3.4 铝矾土熟料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
1.3.5 铝矾土熟料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铝矾土矿石及其熟料物理化学特性 |
2.1 铝矾土矿石资源调查 |
2.1.1 铝矾土矿石的分布 |
2.1.2 铝矾土矿石组成及分类 |
2.1.3 铝矾土熟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
2.1.4 铝矾土熟料的分级 |
2.2 铝矾土熟料的化学和矿物组成分析 |
2.2.1 铝矾土熟料化学成分组成 |
2.2.2 铝矾土熟料矿物成分组成 |
2.3 铝矾土熟料的结构分析 |
2.3.1 铝矾土熟料的外观结构 |
2.3.2 铝矾土熟料的显微结构特征 |
2.3.3 铝矾土熟料表面元素分布分析 |
2.3.4 铝矾土熟料的孔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铝矾土熟料块料耐磨性能研究及集料技术指标 |
3.1 铝矾土熟料集料技术性能分析 |
3.1.1 压碎值 |
3.1.2 磨耗值 |
3.1.3 磨光值 |
3.1.4 吸水率 |
3.1.5 密度 |
3.2 铝矾土熟料集料的表面纹理表征与获取 |
3.2.1 铝矾土熟料集料表面纹理表征指标 |
3.2.2 铝矾土熟料集料表面纹理的获取 |
3.3 铝矾土熟料块料耐磨性能评价 |
3.3.1 铝矾土熟料块料耐磨抗滑评价方法 |
3.3.2 铝矾土熟料抗滑耐磨性评价 |
3.3.3 铝矾土熟料集料的耐磨特性分析 |
3.4 铝矾土熟料耐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的影响 |
3.4.2 等效杨氏模量的影响 |
3.4.3 硬度的影响 |
3.4.4 铝矾土熟料耐磨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
3.5 铝矾土熟料集料技术指标及其标准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铝矾土熟料空间布局与粒径组合对抗滑性能的影响 |
4.1 单粒径集料粒径大小和空间间距对抗滑性能的影响 |
4.1.1 单粒径集料粒径大小对抗滑性能的影响 |
4.1.2 集料空间布局对抗滑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
4.2 不同粒径矿料组合对抗滑性能的影响 |
4.2.1 不同粒径矿料组合下的抗滑性能分析 |
4.2.2 矿粉在矿料级配中对抗滑性能的影响分析 |
4.2.3 压实功对宏观构造的影响 |
4.3 单粒径铝矾土熟料的长期耐磨性能 |
4.3.1 加速加载试验条件下铝矾土熟料耐磨性能分析 |
4.3.2 铝矾土熟料抗滑表层耐磨性能的跟踪监测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铝矾土熟料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
5.1 原材料技术指标及级配设计 |
5.1.1 沥青技术指标 |
5.2 铝矾土熟料与沥青的粘附性 |
5.2.1 集料特性对粘附性的影响 |
5.2.2 基于水煮法的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评价 |
5.2.3 基于搅动水静吸附法的铝矾土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评价 |
5.2.4 基于表面能理论的铝矾土集料沥青吸附规律评价 |
5.3 铝矾土熟料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 |
5.4 铝矾土熟料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 |
5.5 铝矾土熟料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 |
5.6 铝矾土熟料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分析 |
5.7 铝矾土熟料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 |
5.7.1 原材料及级配 |
5.7.2 试验前准备工作 |
5.7.3 试验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铝矾土熟料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 |
6.1 沥青混合料纹理特性表征参数在加速加载试验下的变化规律 |
6.1.1 纹理特性指标表征参数 |
6.1.2 矿料分异对纹理特性表征参数演变规律的影响研究 |
6.1.3 矿料类型与级配对路面纹理特性表征参数演变规律的影响研究 |
6.1.4 沥青膜剥落对路面纹理特性表征参数演变规律的影响研究 |
6.1.5 紫外老化对纹理特性表征参数演变规律的影响研究 |
6.1.6 热老化对纹理特性表征参数演变规律的影响研究 |
6.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预测模型 |
6.2.1 纹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6.2.2 BPN与抗滑性能影响因素相关关系的建立 |
6.2.3 沥青路面磨耗指标的提出 |
6.3 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衰减机理探讨 |
6.3.1 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变化对抗滑性能衰减的影响 |
6.3.2 沥青老化对抗滑性能衰减的影响 |
6.3.3 细集料剥落对抗滑性能衰减的影响 |
6.3.4 集料耐磨性能对抗滑性能衰减的影响 |
6.3.5 集料微观形貌变化对抗滑性能的影响 |
6.3.6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减机理探讨 |
6.4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改善措施 |
6.5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分级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与技术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彩色环氧抗滑表层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彩色路面铺装的应用现状 |
1.2.2 彩色环氧抗滑表层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3 阻燃彩色路面材料研究现状 |
1.2.4 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环氧抗滑表层材料组成研究 |
2.1 环氧基复合材料 |
2.2 原材料的选择与试验方法 |
2.2.1 原材料 |
2.2.2 环氧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2.2.3 试验方法 |
2.3 彩色骨料性能测试 |
2.3.1 彩色骨料类型及材料特性 |
2.3.2 彩色骨料技术性能指标 |
2.3.3 彩色骨料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氧抗滑表层材料配比及性能试验研究 |
3.1 环氧基复合材料配比优化设计 |
3.1.1 环氧树脂的复配 |
3.1.2 固化剂的掺量 |
3.1.3 增韧剂的掺量 |
3.1.4 稀释剂的掺量 |
3.1.5 填料的用量 |
3.1.6 阻燃剂的用量 |
3.1.7 吸光剂的用量 |
3.2 环氧结合料性能测试 |
3.2.1 环氧结合料密度试验 |
3.2.2 环氧结合料吸水率试验 |
3.2.3 环氧结合料可操作时间 |
3.2.4 环氧结合料养生时间 |
3.2.5 环氧结合料粘结性能 |
3.2.6 动态流变性能分析 |
3.2.7 紫外老化机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彩色环氧抗滑表层对路用性能的影响 |
4.1 沥青混凝土(环氧表层下卧层)配比及性能 |
4.1.1 配合比设计 |
4.1.2 最佳油石比 |
4.2 低温抗裂性 |
4.3 高温稳定性 |
4.3.1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
4.3.2 车辙试验 |
4.4 抗滑耐久性 |
4.5 水稳定性能 |
4.6 耐湿热性能 |
4.7 耐疲劳性能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彩色环氧抗滑表层的应用与施工技术研究 |
5.1 彩色环氧抗滑表层的工程应用 |
5.1.1 工程概况 |
5.1.2 施工工艺 |
5.2 试验路检测 |
5.3 经济性评价 |
5.4 社会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硅酸锂浸泡石灰岩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的抗滑机理 |
1.2.2 沥青路面抗滑性的影响因素 |
1.2.3 提高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措施 |
1.2.4 硅酸锂溶液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硅酸锂混合溶液的优选及对集料性能的影响 |
2.1 混合溶液原材料 |
2.1.1 硅酸锂 |
2.1.2 其他溶液 |
2.1.3 沥青 |
2.2 水浸法试验 |
2.3 光电比色法试验 |
2.3.1 标准曲线图 |
2.3.2 试验过程 |
2.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洛杉矶磨耗试验 |
2.5 磨光值试验 |
2.6 压碎值试验 |
2.7 密度与吸水率试验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硅酸锂混合溶液提升石灰岩耐磨性能的机理研究 |
3.1 红外光谱试验 |
3.1.1 混合溶液试验结果 |
3.1.2 混合溶液浸泡石灰岩的试验结果 |
3.2 扫描电镜试验 |
3.3 AIMS集料图像测量试验 |
3.3.1 AIMS试验原理 |
3.3.2 AIMS试验过程 |
3.3.3 AIMS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酸锂混合溶液浸泡石灰岩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 |
4.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1 细集料与矿粉 |
4.1.2 配合比设计 |
4.2 硅酸锂混合溶液浸泡粗集料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 |
4.2.1 试验方案设计 |
4.2.2 试验结果 |
4.2.3 试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硅酸锂混合溶液浸泡石灰岩对沥青路面其它路用性能的影响 |
5.1 硅酸锂混合溶液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5.1.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5.1.2 冻融劈裂试验 |
5.2 硅酸锂混合溶液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 |
5.3 硅酸锂混合溶液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 |
5.4 硅酸锂混合溶液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
5.4.1 试验参数的确定 |
5.4.2 弯曲试验 |
5.4.3 三点弯曲疲劳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足尺环道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
1.2.3 轮胎与路面间接触的摩擦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
1.2.4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研究现状 |
1.3 课题支撑 |
1.3.1 课题研究背景 |
1.3.2 项目建设简介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路面组合结构对表面层抗滑性能的影响分析 |
2.1 原材料选取及矿料级配设计 |
2.1.1 原材料选取 |
2.1.2 矿料级配设计 |
2.2 足尺环道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形式 |
2.3 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 |
2.3.1 动态压缩模量试验 |
2.3.2 路面面层结构整体回弹模量的计算 |
2.4 沥青面层整体模量对表面层抗滑性能的影响 |
2.4.1 沥青面层整体模量对表面层横向力系数的影响 |
2.4.2 沥青面层整体模量对表面层摆值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度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分析 |
3.1 温度对沥青路面抗滑指标值的影响 |
3.1.1 温度对横向力系数的影响 |
3.1.2 温度对摆值的影响 |
3.1.3 温度对激光纹理深度的影响 |
3.1.4 温度对铺砂构造深度的影响 |
3.2 摩擦系数的温度修正模型的研究 |
3.2.1 日变化温度对摆值的影响分析 |
3.2.2 摆值的温度修正模型的构建 |
3.2.3 摆值的温度修正模型的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研究 |
4.1 沥青路面抗滑衰变模型的概述 |
4.2 基于足尺试验环道的抗滑衰变规律研究 |
4.2.1 摩擦系数的衰变规律研究 |
4.2.2 构造深度的衰变规律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级配特征对沥青路面抗滑耐久性的影响分析 |
5.1 确定表征不同级配类型的参数 |
5.1.1 基于贝雷法对集料级配特征的描述 |
5.1.2 基于分形理论对集料级配特征的描述 |
5.2 级配特征对抗滑耐久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
5.2.1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步骤 |
5.2.2 级配特征对沥青路面抗滑耐久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
5.3 关键因素对抗滑耐久性的影响分析 |
5.3.1 关键因素对摩擦系数衰变规律的影响 |
5.3.2 关键因素对构造深度衰变规律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
(5)AK-13A抗滑表层的GTM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GTM设计方法 |
2 应用实例 |
2.1 原材料 |
2.2 级配设计 |
2.3 配合比设计及结果 |
2.4 用马歇尔法进行配合比设计验证 |
2.5 路用性能检测 |
2.6 拌和工艺 |
2.7 摊铺碾压工艺 |
2.8 路面铺筑质量检测 |
3 结论 |
(6)基于沥青路面抗滑特性的实验系统开发与石灰岩优选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试验仪器及评价方法研究 |
2.1 集料与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试验仪的研发 |
2.2 基于摩擦特性测试仪的集料与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 |
2.3 基于摩擦特性测试仪的抗滑性能评价方法 |
2.4 基于摩擦特性测试仪的沥青路面抗滑寿命预估方法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粗集料耐磨性能技术指标及标准研究 |
3.1 粗集料技术性质与抗滑耐磨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
3.2 石灰岩矿物组成与集料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3.3 集料抗滑耐磨技术指标及其标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与规律研究 |
4.1 沥青路面抗滑级配配合比设计 |
4.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研究 |
4.3 沥青路面抗滑表层使用寿命预估方法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龙瑞高速公路石灰岩抗滑表层试验路研究 |
5.1 龙瑞高速公路工程概况 |
5.2 龙瑞高速公路沿线碎石基本性能及抗滑表层应用方案 |
5.3 龙瑞高速公路石灰岩抗滑表层试验路 |
5.4 石灰岩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的技术指南 |
5.5 龙瑞高速公路石灰岩抗滑表层试验路效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与技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7)石灰岩用于龙瑞高速公路表层的抗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用集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2.2 研究路面抗滑性能的仪器研发状况 |
1.2.3 沥青路面抗滑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摩擦特性测试仪的研发及试验研究方法介绍 |
2.1 概述 |
2.2 沥青混合料摩擦特性测试仪简介 |
2.2.1 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2 仪器功能介绍 |
2.2.3 仪器的优势与不足 |
2.3 沥青混合料摩擦特性测试仪测试试件及磨具简介 |
2.3.1 集料试件板制备方法及要求 |
2.3.2 沥青混合料试件板制备方法及要求 |
2.3.3 磨具要求 |
2.4 磨光磨耗试验操作说明 |
2.5 磨光磨耗试验参数确定 |
2.5.1 试验参数的确定 |
2.5.2 试件板测试数据分析 |
2.6 论文试验研究方法介绍 |
2.6.1 论文研究依托项目介绍 |
2.6.2 优选法掺配方法介绍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抗滑表层集料性能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方案介绍 |
3.3 集料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压碎值 |
3.3.2 磨光值 |
3.3.3 磨耗值 |
3.3.4 坚固性 |
3.3.5 粘附性 |
3.4 基于沥青混合料摩擦特性测试仪的集料性能研究 |
3.4.1 磨光磨耗试验所用集料板的制备 |
3.4.2 集料板掺配方法介绍 |
3.4.3 集料磨光磨耗试验方案的确定 |
3.4.4 室温浸水条件下各掺配组集料板抗滑性能研究 |
3.4.5 控温30℃浸水条件下各掺配组集料板抗滑性能研究 |
3.4.6 各掺配集料组磨光磨耗试验分析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灰岩用于高速公路的掺配方案研究 |
4.1 概述 |
4.2 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研究方案介绍 |
4.2.1 掺配集料介绍 |
4.2.2 掺配方案介绍 |
4.3 原材料性能指标介绍 |
4.3.1 沥青性能指标 |
4.3.2 集料性能指标 |
4.4 矿料级配优选 |
4.5 油石比的确定及配合比设计检验 |
4.5.1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5.2 各掺配组油石比的确定 |
4.5.3 配合比设计检验 |
4.6 基于试验仪的混合料性能研究 |
4.6.1 磨光磨耗试验所用试件板的制备 |
4.6.2 磨光磨耗试验方案的确定 |
4.6.3 室温浸水条件下各掺配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研究 |
4.6.4 30℃浸水条件下各掺配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研究 |
4.6.5 各掺配沥青混合料组磨光磨耗试验分析总结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效益分析 |
5.1 龙瑞高速公路工程概述 |
5.1.1 工程概述 |
5.1.2 沿线主要石料厂调研情况 |
5.2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
5.2.1 石料工程费用 |
5.2.2 工程费用比较 |
5.3 间接经济效益分析 |
5.3.1 社会效益分析 |
5.3.2 环境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石灰岩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滑表层研究发展状况 |
1.2.2 抗滑表层结构形式 |
1.2.3 抗滑表层的集料应用情况 |
1.2.4 路面抗滑性能试验设备研发状况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沥青路面抗滑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
2.1 沥青路面抗滑机理分析 |
2.1.1 路面的构造特性 |
2.1.2 路面的使用环境 |
2.1.3 荷载与车速的作用 |
2.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原材料控制 |
2.2.2 施工技术 |
2.2.3 行车速度 |
2.2.4 路面污染物 |
2.2.5 车辆轮胎特性 |
2.2.6 交通及气候条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加速磨光试验装置开发 |
3.1 概述 |
3.2 设备的预期性能目标 |
3.3 设备的技术参数确定 |
3.3.1 磨光材料的选择 |
3.3.2 加载方式及配重 |
3.3.3 运行速度分析 |
3.3.4 橡胶板的热效应 |
3.4 设备工作原理及构造 |
3.4.1 工作原理 |
3.4.2 主要组成构件 |
3.5 设备的使用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料特性及其抗滑耐磨性能分析 |
4.1 集料技术指标试验 |
4.1.1 试验方法 |
4.1.2 试验结果 |
4.2 集料抗滑耐磨综合指标分析 |
4.2.1 集料特性对抗滑耐磨性能贡献的调研 |
4.2.2 抗滑耐磨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评价研究 |
5.1 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现有评价体系 |
5.1.1 路面摩擦系数 |
5.1.2 平均构造深度MTD |
5.1.3 国际摩擦指数IFI |
5.1.4 抗滑性能指数SRI |
5.1.5 加速磨光试验评价指标的选用 |
5.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2.1 原材料物理力学指标 |
5.2.2 级配优选与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5.2.3 路用性能检验 |
5.3 沥青混合料加速磨光试验评价 |
5.3.1 不同石料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评价 |
5.3.2 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评价 |
5.3.3 利用拟合方程对抗滑性能的评价 |
5.3.4 与其他室内抗滑试验相关性分析及评价 |
5.4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预测及评价模型 |
5.4.1 现有路面摩擦系数检测数据 |
5.4.2 与路面使用效果相关性分析 |
5.4.3 抗滑性能灰关联预测及评价模型 |
5.5 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与集料特性相关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石灰岩应用的效益分析 |
6.1 工程概述 |
6.2 沿线主要石料场 |
6.3 效益分析 |
6.3.1 社会效益分析 |
6.3.2 经济效益分析 |
6.3.3 环境效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宏观轮廓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抗滑机理研究 |
1.2.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方法 |
1.2.3 抗滑沥青混合料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1.2.4 基于激光技术的沥青混合料轮廓评价技术 |
1.2.5 基于工业 CT 技术的沥青混合料三维图像处理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预期成果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预期成果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界面接触特性的抗滑性能机理研究 |
2.1 基于界面接触特性的沥青路面抗滑机理研究 |
2.2 沥青路面宏观轮廓对抗滑性能的影响 |
2.3 基于压力胶片检测技术的沥青路面接触特性研究 |
2.3.1 接触界面测试方法的选择 |
2.3.2 压力胶片试验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轮廓的测量与评价方法 |
3.1 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路面轮廓测量仪器的研发 |
3.1.1 激光轮廓测量仪 |
3.1.2 设备操控系统 |
3.2 激光轮廓测量方法与精度标定 |
3.2.1 测量方案 |
3.2.2 测量描述及去噪与滤波处理 |
3.3 沥青路面宏观轮廓特征表述与评价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滑沥青混合料轮廓及其耐久性评价方法 |
4.1 基于 CAVF 法和断级配设计理论的材料设计方法 |
4.1.1 断级配设计理论 |
4.1.2 CAVF 级配设计法 |
4.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及其耐久性的室内模拟试验设计及方法 |
4.2.1 试验装置 |
4.2.2 试验机理 |
4.2.3 试验机参数 |
4.2.4 试验方法 |
4.3 试验方案设计 |
4.3.1 级配组成因素 |
4.3.2 试验温度因素 |
4.3.3 试验时间因素 |
4.3.4 石料因素 |
4.4 基于搓揉试验的抗滑性能评价及变化规律 |
4.4.1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2 抗滑性能耐久性评价指标及分析 |
4.4.3 基于搓揉试验的抗滑性能评价试验参数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轮廓测量仪的沥青混合料轮廓评价方法 |
5.1 试验因素分析及方案设计 |
5.1.1 试验因素 |
5.1.2 试验方案设计 |
5.2 搓揉试验模拟试验工作模式分析 |
5.2.1 基于常规试验性能的分析 |
5.2.2 基于激光轮廓测量仪的分析 |
5.3 激光轮廓测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依据不同搓揉时间对比分析 |
5.3.2 依据不同搓揉温度对比分析 |
5.3.3 依据不同级配类型对比分析 |
5.3.4 依据不同石料类型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工业 CT 技术的沥青混合料轮廓评价方法 |
6.1 基于工业 CT 技术的试验方案设计 |
6.1.1 试验方案设计 |
6.1.2 工业 CT 设备 |
6.2 基于角度描述的表面接触特性提取与评价 |
6.2.1 粗集料沿长轴方向夹角变化分析 |
6.2.2 抗滑沥青混合料宏观轮廓接触角度变化分析 |
6.3 基于分形描述的路表轮廓提取与评价方法 |
6.3.1 基于工业 CT 技术的路表轮廓提取 |
6.3.2 基于分形描述的路表轮廓描述与评价 |
6.4 基于搓揉试验的抗滑构造体积组成特性及其变化规律 |
6.4.1 抗滑构造及其耐久性的细观结构评价指标 |
6.4.2 基于粗集料颗粒面积比评价级配抗滑构造的耐久性 |
6.4.3 基于体积孔隙率评价级配抗滑构造的耐久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程验证 |
7.1 配合比设计 |
7.1.1 原材料 |
7.1.2 GAC-13 目标级配组成设计 |
7.2 施工过程 |
7.2.1 施工质量评价 |
7.2.2 抗滑性能评价 |
7.3 开放交通后抗滑性能跟踪评价 |
7.3.1 通车半年内的跟踪结果 |
7.3.2 通车一年内的跟踪结果 |
7.4 构造敏感区衰减率、体积孔隙率与常规抗滑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
7.5 基于轮廓测量仪的跟踪评价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提出问题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外对抗滑表层的研究状况 |
1.2.2 国内外对水破坏的研究状况 |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验研究方案设计 |
2.1 设计思想 |
2.1.1 材料的选择 |
2.1.2 矿料级配的选择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验内容 |
2.2.2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SAC13 沥青混合料试验路的施工 |
3.1 工程概况 |
3.2 试验段的设计与施工 |
3.2.1 试验段用材与规格 |
3.2.2 配合比设计 |
3.2.3 试验段铺筑 |
3.3 试验段小结 |
3.3.1 存在问题 |
3.3.2 提高沥青混凝土均匀性的主要措施 |
3.4 试验段的跟踪观测 |
3.4.1 车辙深度 |
3.4.2 抗滑指标 |
3.4.3 平整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束语 |
4.1 主要研究结论 |
4.2 课题研究对施工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试验参数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铝矾土熟料耐磨性及其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研究[D]. 吴喜荣. 长安大学, 2021(02)
- [2]彩色环氧抗滑表层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 刘彦兵.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3]硅酸锂浸泡石灰岩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研究[D]. 张戈. 长安大学, 2019(01)
- [4]基于足尺环道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的研究[D]. 廖亦源.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AK-13A抗滑表层的GTM法设计[J]. 郭金星,张书华. 公路交通科技, 2018(08)
- [6]基于沥青路面抗滑特性的实验系统开发与石灰岩优选关键技术研究[D]. 谭巍.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2)
- [7]石灰岩用于龙瑞高速公路表层的抗滑技术研究[D]. 禹海伟.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6)
- [8]基于石灰岩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评价研究[D]. 禤炜安.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3)
- [9]基于宏观轮廓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试验研究[D]. 邱志雄.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10]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研究[D]. 冯冲.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