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些句子为什么没有相应的被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金贤姬[1](2015)在《汉韩语言认知视点的对比研究 ——从主语及话题生命度的角度》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对象是汉语和韩国语的认知视点(语言学中简称为“视点”),它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结构密切相关。在语言编码中,视点的直接反映是主语及话题的生命度和句子的语态。因此,本文主要从主语和话题的生命度特征角度入手,分别不同语态,对两语言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一章是绪论,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并介绍了研究对象——单句方面的主语,语篇方面的话题与研究思路的关系。本章也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本文所分析的语料。第二章介绍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一,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认知语义学的视角、视点在个别语言中的表现等方面论述了语言编码中视点的意义。第二,介绍了生命度等级序列以及与此相关的语言现象。第三,探讨语态的认知语用问题并确定了本文所考察的语态:主动态、被动态、致使态。第四,探讨语篇性和衔接性,也介绍了本文的话题分析模型。第三章对被动态的汉韩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分析,本文发现了汉韩两语言的被动句及其对应句的句式不太一致。汉语被动句在韩国语对应句中主要表现为被动句和主动句两类;韩国语被动句在汉语对应句中的表现则不仅有被动句和主动句,还有“过渡状态”,而且其比例也较高。本文指出两语言的分歧是由不同主语选择机制,即不同视点导致的,并且这一点在两语言的主语生命度等级也有所体现:汉语主语的生命度等级相对较低,而韩国语主语的生命度等级相对较高。第四章对致使态的汉韩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分析,本文对致使态作了细分:结果致使和允令致使。分析表明,汉语致使态侧重于结果致使,而韩国语致使态侧重于允令致使。因允令致使要求高生命度实体做致使者,所以两语言致使句主语的生命度不同。通过实际语料分析本文证实了汉韩两语言的致使句及其对译句的句式也不太一致:汉语常用无生致使者充当主语的致使句,而韩国语的对译则常常将之换为由有生被使者充当主语的非致使句。本文指出这主要由两语言不同的主语选择机制,即不同视点导致。第五章探讨了汉韩两语言的主体句和客体句。在客观情景中会存在可以传递动力的成员,本文将其称为主体,由此成员充当主语的句子称为主体句;除此之外的成员称为客体,由客体充当主语的句子称为客体句。主体句和客体句的主语生命度不同,由此体现出语言编码的不同视点。本章通过语料分析发现,汉语的客体句多于韩国语的客体句,据此本文认为汉语的视点是“以客体为主”的。第六章从语篇视角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分析的是两语言的话题省略现象。本文发现:韩国语的话题省略比汉语频繁;零形话题和参照点之间的距离在韩国语中大大远于汉语;在话题链中韩国语零形话题和参照点被其他话题隔开的现象颇为常见,而汉语却较少见。本文提出,上述不同表现的原因在于韩国语话题的生命度较高,并且存在心理表征非常稳固的主线话题;而汉语话题的生命度特征并不如此,也没有心理表征稳定的、长跨度的主线话题。第七章是结论,总结本文的重要发现。
王志坚[2](2011)在《俄语被动句的多维研究》文中认为被动句作为俄语中一种重要的句式,在语法研究中受到特别的关注。一般来说,语法研究多是对语言系统中句法现象的研究,而句法体系是句法单位各个层次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封闭体系。俄语被动句的系统研究,不仅要研究句子,还要研究篇章等;不仅需要考虑到被动句的组织结构,还应该考虑到其意义结构或语义结构,这样才能对俄语被动句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和解释。被动句的构成要素有三个。从句法上讲,被动句是由主语、谓语和补语这些成素构成的。从语义上讲,它包括主体、客体和动作,客体是句子陈述的对象,主语表示受事客体。被动态属于动词词形变化范畴,是及物动词聚合体的构成部分。从功能语义场角度来看,表示被动语义的不同层级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功能语义场是有层级的,分为中心和边缘部分。功能语义场的核心之一是主动意义/被动意义的对立。被动意义次场的中心是被动动词形式聚合体。俄语还有一些被动句变体形式,但都属于被动句的边缘或非典型现象。这些边缘性被动句中,我们重点研究了性质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性质被动句是俄语被动句中一种特殊形式,其句法特征表现为无施事、未完成体、现在时等,其语义特征是:语法主语通过谓语动词呈现出的某种属性特征。意义被动句严格意义上不属于被动句范畴,它是通过词汇、语调等手段表示被动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表被动意义的动名结构,该结构中,动词的词汇意义已经失去独立性,成为功能性动词。俄语被动句有两种不同意义类型:一种是动态被动句,一种是静态被动句。前者表现为行为的过程性意义,后者表现为行为的结果和行为的状态(静态)。俄语中,绝大多数被动句表示的意义为静态意义。其中静态被动句有可分为结果性意义和静态意义,二者的区别在于能否进行态的转换。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句子的产生要经过四个层次:语义角色层→主客体层→主语补语层→主题述题层,其中,二三层次之间的对应关系叫做角色配位,即句法层单位和语义层单位之间的对应模式。角色配位研究关于句法和语义接口问题,跟态关系密切。本文运用普遍语法原则理论来描写被动句的生成过程。俄语被动句的生成条件是:及物动词被动化和NP移位。首先是主动句中的及物动词必须经过被动化处理后,导致NP移位,即客体补语移动到主语位置,提升为主格。其中要经过题元理论、投射原则、格过滤、约束理论等核查检验,最后,通过语音形式和逻辑形式的处理,转换生成为被动句。这就是被动句的生成转换的全过程。被动句的实质是提升客体地位。只要客体变成主语,主体就自动失去了句法第一位,主体被抑制后,成为一个处于核心之外的情景参与者即附加语。要实现多层次地描写句子的句法结构还要考虑到句子的语义结构。语义结构是深层结构,是言语手段进行编码的表现手段。语义模式的研究从分析句子的语义层单位入手。被动句的语义结构的完整模式为:受事客体+被动化动词+施事主体。在这个语义模式中,动词词汇对被动构式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它决定了被动结构之间的关系,是句子其它所有成分的统领者。被动语义结构模式是由三个构成成素(施事、受事和被动谓词)的共同选择决定。这种选择关系主要反映在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三者语义角色不同,彼此分工合作,互相制约限制,最终能够彼此兼容、构成一个合格的结构模式。这个模式的语义特征表现为客体对象的受动性以及行为作用下呈现出的结果性或状态性。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被动句不是由主动句转换而来的,而是人类认知发展的结果。认知语法认为,句法是以语义为基础的,而语义是概念或意象的形成过程。选择被动句的动因是凸显被动参与者对事件发生所起的积极作用,因而在该结构中,被动参与者被选择为句子的前景(即主语)。通过前景和背景区分的凸显原则来选择不同的语态。凸显原则对主语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被动句的认知功能是从动作承受者和状态的视角表现事件,把承受者当成关注的对象加以凸显,即凸显事件的结果或受动性。被动句的显著特点是:受事主语的述谓特征表示状态。因此,被动句的理想化认知模式为“致使因素→变化→状态”。致使性事件不仅是主动句典型性事件,也是被动句典型性事件。该事件的前提条件是力或能量的传递,而力的传递具有方向性,在语言上体现为态的变化。主动态和被动态由不同方向的力决定。主动态由右矢量动词体现出来,而被动态则是由左矢量动词体现出来。矢量动词方向的变化导致态的变化。右矢量动词一般为及物动词,而左矢量动词则是通过及物动词被动化后形成的,即通过增加被动形态词缀构成的。象似性原则是人类认知普遍规律的语言表征原则,体现为语言形式和所指意义之间存在一种象似性对应关系。象似性原则同样体现在俄语被动句中,主要表现为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等。句法研究跟语体研究的结合是语言研究功能化转向的一个体现。被动结构的研究离不开语体。被动结构在不同语体中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这跟被动结构本身蕴含的语义特征“中立化、客观化”有关。因此,这种特征跟科技、公文事务语体语言特征要求相吻合,被动结构故而较多地出现在这些书面语体之中,而在口语体中则很少见到。不同的句法结构可能造成不同的效果,作家利用这种可能并加以创造发挥,以此实现他的创作意图。从功能修辞角度来看,俄语语体间的相互作用中,一些语言因素由某一语体进人另一语体后往往发生修辞功能的转化。被动结构常出现在科技、公文语体中,如果频繁出现在文学篇章中,就会形成“陌生化”效果,产生一种新的附加意义。在艺术篇章中,作家有时会故意选用被动结构,聚集使用,巧妙利用句法功能,从而实现被动句在艺术篇章中特有的审美价值。语言的功能是在交际过程即篇章中实现的,而篇章功能则通过交际语用功能来实现篇章的衔接与连贯。篇章的特征表现为语义和形式上的连贯性和完整完整性。被动句可以用于不同的交际目的,通过实义切分手段实现交际语用功能:交际意图功能、突出主题功能、凸显焦点功能等。篇章的连贯性是指篇章构成成素之间的连贯。俄语被动句可以确保篇章的统一和连贯。它在篇章中的衔接与连贯作用主要体现在主题推进、主题转换等方面。本文的研究对俄语语法教学和句法研究具有一定启发作用;在类型学和其它句法语义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人机对话、机器翻译等实用技术领域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边家胜[3](2019)在《技术促进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研究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度运用,需要教师思考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方式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信息化时代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表层是技术参与,实质上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技术如何促进学习的有效性。在上述背景下,研究以母语为汉语学习者的日语初级句型学习为研究案例,考察其存在的偏差认知,开展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技术促进偏差认知转变的研究。围绕如下三个问题展开:其一,日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存在有怎样的偏差认知?其二,在学习与共同体的视角下技术如何实现学习者的偏差认知转变?其三,通过偏差认知转变实证研究可以归纳出怎样的转变模式和机理?研究采用了实验研究法、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内容分析法等多种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针对研究问题一,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依据改进的二阶诊断测试,经过形成开放式问卷测试题、一般二阶问卷测试题和最终二阶问卷测试三个研究阶段开发了日语学习者初级句型学习偏差认知诊断工具,开发研究共涉及到的被试为185名大一日语学生。利用测试工具对日语学习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日语学习者在初级举行学习中存在三类偏差认知:句法规则类、句法—语义类、句法—语用类;其主要成因为学习者的自文化思维干涉异文化理解。针对研究问题二,开展了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设计研究和教学验证活动。偏差认知转变设计研究以CTCL范式理论为指导,在构建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验证活动以整个日语初级句型学习为例,设置两个实验班和一个参照班,围绕活用语、体、态和敬语,开展了一学期共160学时的教学实验。教学实验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教学日志和深度学生访谈,结果表明以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构建的偏差认知转变设计研究有效实现了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并且提升了学业水平以及改善了综合素质。研究认为在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技术要素的适切运用促进了学习者在日语初级句型学习中的偏差认知转变研究。技术要素为日语学习营造社会文化境脉、培育并形成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学习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学习者能够通过开展情境体验式的语言交互学习活动形成日语文化思维、转变偏差认知。移动终端和学习平台打通了虚拟与现实,贯通了线上与线下,构建了良性的运用日语交流的共同体社会交互网络,形成了日语文化场景模拟;整合的网络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加强了沉浸式的句型学习环境;“虚”“实”学习空间开展难易度渐进的情境学习活动,有效减轻了认知负荷;技术联通了个体认知思维与外部世界,使学习者的学习更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针对研究问题三,首先归纳出日语学习者在初级句型学习中偏差认知的转变模式——“两段式转变模式”(Two-stage Transformation Model,TSCM),转变模式由学习环境、核心思想、实现路径、转变策略与具体转变方法构成,主张在“虚”、“实”空间先后开展由易到难两个阶段的句型学习,学习者在两个阶段的情境性的体验交互活动中,通过多次认知冲突和认知图式重构逐渐理解与日语句型相关的文化思维,实现偏差认知转变。其次,析出偏差认知转变机理—情境体验式交互实现异文化理解,阐释了机理内部要素间的逻辑关系,认为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技术的适切运用营造了开展日语句型体验式交互的日语社会文化情境,能够引发不同文化思维的认知冲突,促使学习者形成日语文化思维,实现异文化理解,转变偏差认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在日语初级句型学习中学习者的自文化思维起到了负迁移作用,使之形成了三类偏差认知。二是技术构建的日语学习文化境脉促进了共同体成员通过情境体验式交互活动形成日语文化思维,转变偏差认知。三是基于实证研究过程构建了“两段式转变模式”并归纳得出“情境体验式交互实现异文化理解”的偏差认知转变发生机理。
于秀金[4](2013)在《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时体研究 ——时体共性与ERS时体结构》文中指出时与体一直是当代语言学中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难点,相比时的研究,学界对体的研究和争论更多,学者们对体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并没有达成共识。体的概念被用来解释不同语法层次的成分或结构所表达的时间特征或现实中的各种情形,动词(或动宾短语)层面的如动词体、词汇体以及情状体,句子层面的如语法体和视点体,前者是对动词或动宾短语的时间语义特征或内在情状的描写,后者则是句子层面不同语法手段所表达的现实情状的进程或状态。国外学者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体的理论系统、形式语义学以及ERS时间理论等几个方面对时或体进行了探讨,但大多数学者们所构建的体系统中的子类存在重叠现象,并未形成较严格的体对立,体系统缺乏逻辑性,即使是英语,时与体也未得到逻辑系统化。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汉语是否有时与体范畴以及时与体系统的建立方面,学者们所建立的时体系统各不相同,同时也存在从英语和俄语中搬用时体概念的现象,汉语的时体系统以及时与体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明晰。总体来看,以往的一般时体研究以及采用ERS时体理论的研究仍不完善,学界至今尚未建立起一个具有跨语言普适性的ERS逻辑模型。这些问题主要与时与体的定义差异、没有区分不同体类型的语言以及时体系统构建缺乏较严格的逻辑框架等原因有关。鉴于国内外对英汉时体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最大限度地寻求语言形式与时体意义之间的关系,本文采取时体统一研究观,将时与体定义为句子层面的语义范畴,采用功能和形式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吸取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形式语义学以及生成语法中的有关理论或假设,以求描写和解释的全面性。本文在世界语言时体编码手段与时体类型、英汉俄时体系统与时体蕴涵共性、时体ERS逻辑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具体为以下几点:(1)时体的跨语言编码方式主要包括词缀、功能词、助动词、音调、非词缀语素以及逆被动态,尽管时体的跨语言编码呈多样性,但从编码方式与时体意义的关系来看,象似性原则尤其是顺序象似很大程度上起了促动作用。从世界语言的时类型角度看,英语和汉语均是非典型的二分时和三分时,但都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表达手段。如果从语法化程度看,英语的时是“过去/非过去”的对立,汉语的时是“将来/非将来”的对立。从世界语言的体类型角度看,英汉语的体均是基于时间视点的“现实体/非现实体”对立,斯拉夫语族的俄语、波兰语以及捷克语中的体是基于空间视点的“完整体/非完整体”对立,这两种体类型都属于高层次的上位体义对立,每种体义都包含各自的下位体义。(2)在时与体关系上,英语、汉语、缅甸语、曼尼普尔语以及图康伯西语遵循“将来时蕴涵非现实体”的逻辑关系,俄语、波兰语以及捷克语遵循“现在时蕴涵非完整体”的逻辑关系,这两条逻辑蕴涵关系中分别出现“将来时+现实体”和“现在时+完整体”不合法的“四缺一”格局。英汉语和俄语的体类型差异以及时体蕴涵关系可归因于不同的时间认知模式。英汉语属于自我移动模式或上行时间语言,俄语属于时间移动模式或下行时间语言,但两种模式的共同点是均选择静态参照物,英汉语以静态时轴上的点或段为参照,即时间视点体,俄语以静态现实世界(空间)中的点或段为参照,即空间视点体。(3)英语、汉语及俄语的时体系统均可用ERS关系加以刻画,这三种语言的基本ERS时体结构全部在ERS逻辑模型中。根据本文的描写,英汉语时体意义所实现的ERS关系均为33种,这是英汉语时体表达的一种语义共性。俄语的时体组配数量与时体ERS关系数量远远少于英汉语,原因在于,英汉语现实体/非现实体的对立与RE关系无关,RE关系只对下位体义起单一限制作用,而俄语完整体/非完整体以及各自下位体义均由RE关系决定,RE关系同时影响上位体义和下位体义,起双重限制作用,从而排除了不符合要求的ERS关系。研究表明,时体ERS模型具有较强的阐释力,英汉语中某些与时体有关的难题可以通过ERS模型得到较好的解释。(4)英语和汉语简单句中的时间状语在语义-句法上有共性也有差异。在语义共性方面,英汉时间状语与时均无直接关系,时间状语本质上是一个修饰参照时间R或事件时间E的修饰语;英汉时间状语所修饰的参照时间R与句子的时所触发的参照时间R发生冲突均会生成不合法语句。在语义差异方面,英语句首时间状语倾向于修饰R,句尾的则可修饰R或E,而汉语由于语序限制,句首时间状语可修饰R或E;英语时间状语修饰R或E会引发句子歧义,而在含有句首时间状语和时间助词“过”的汉语歧义句中,“过”约束还是引入一情状变量既是歧义原因,也是决定句首时间状语修饰R或E的必要条件。在句法表现上,英汉时间状语均可看作附加语,修饰R的时间状语嫁接在AspP上,修饰E的则嫁接在VP或vP上,汉语句首时间状语则经话题化驱动前移而成。“结构同构原则”并非是汉语中制约算子取域的绝对普适性原则,因为逆序辖域解读方式在汉语中有时也是允许的。英语非频率性时间状语(或汉语时量补语)是一种非选择性变量约束算子,时算子和否定算子属于简单命题变量约束算子,体算子则是选择性变量约束算子。当不同类型的算子在同一逻辑式中共现时,逻辑式有两个限制:时算子、句子体算子和动词体算子的辖域总会构成一个从宽域到窄域的等级;辖域等级上的相邻算子需遵守“语义兼容性原则”,相邻算子或其所约束的变量之间的语义兼容性是逻辑式和语句均合法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具有语言类型学和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一方面,所构建的英汉时体系统填补了可见文献中英汉语时体系统没有同步统一解释的空白,时体蕴涵关系的发现既弥补了学界以往对时与体关联性研究不足的缺憾,也丰富了时体的类型学成果,对时体的进一步跨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另一方面,本文基于事件时间E和参照时间R均可为时点和时段的描写方法,建立了一个具有跨语言普适性的ERS时体逻辑模型,既丰富和完善了ERS理论,也为时体的个性和共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时体与ERS的语义关联探讨澄清了以往传统语法中有关时与体的疑惑和难题,可为英语教学、汉语教学、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理论指导。
陈新义[5](2012)在《中国阿尔泰语系的语序类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语言类型学的有关理论,结合阿尔泰语系的语言结构特点,全面分析了阿尔泰语系的语序类型及其特点。以往对阿尔泰语系所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运用历史语言学理论探讨阿尔泰语系各语族之间、语族内各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运用结构语言学理论分析各语言的结构特征,运用比较语言学理论对阿尔泰语系各语族、各语族内部的各个语言、各语族之间的各个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从语序类型学的角度,对阿尔泰语系的语序类型及其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运用描写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有关理论予以解释。语序类型的研究首先考虑的就是研究思路的确定和研究参项的选取。阿尔泰语系各语族之间语序特征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本文打破语族之间的界限,按照形态、词、短语、句子的顺序,采用层层分类的方法,综合分析各语言的语序类型特征。在选取参项时,根据语序类型学的有关理论,结合阿尔泰语系自身特点,确定研究参项。阿尔泰语系形态类型上属于粘着语,语序类型上属于SOV型语言。阿尔泰语系又是后置词语言,它的名词、动词的修饰语都在名词前边,同时,名词、动词的附加成分都在名词、动词的后面,后置词也在名词、动词的后面,这样,阿尔泰语系的SOV语序内部又有两个方向的语序分布:修饰成分类前置,附加成分类后置,并且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的结构都是“修饰语+中心语+附加成分”的结构。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论文正文部分分为六章。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研究的意义及难点、研究的思路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是研究概述。首先总结了国外语序类型学的研究概况,并把语序类型学研究中常见的几大原则作了简要介绍。其次,概述了国内汉藏语序类型的研究概况及阿尔泰语系的语序研究概况。汉藏语系在语序类型研究方面的成果很多,也很有特色,而阿尔泰语系的语序类型研究成果却很少。第二章是名词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研究。这一章分析了名词的复数、格、人称领属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根据各个附加成分的语序及语义特点,把名词的附加成分分为内部形态和外部形态两类:名词复数附加成分是名词内部形态,格和人称领属附加成分是名词外部形态。名词各类附加成分不但可以单独出现在名词后面,还可以一起共现在名词后面。第三章是动词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研究。阿尔泰语系的动词有时、体、态、式、人称、否定等方面的形态变化。这些形式的附加成分既可以单独出现在动词后,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共现在动词后面,而且各类附加成分的共现有一定顺序。第四章是关于词的语序类型研究。本章重点分析了后置词、疑问代词的语序类型及其特征。阿尔泰语系属于后置词语言,后置词普遍存在于阿尔泰语系的各个语言中。后置词既能出现在名词的后面,也能出现在动词的后面。与名词形成的后置词结构可以是无标记的,也可以是有标记的,而与动词形成的后置词结构都是有标记的。第五章是短语的语序类型研究。本章主要分析了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的语序类型及其特征。名词的修饰语具有主客观之分,离名词最近的是客观性最强的修饰语,离名词越远,主观性越强。动词的修饰语分为两种:动词前的修饰语即副词性成分和动词后的修饰语即助动词。这两类修饰语各有特点。形容词的修饰语主要分析了程度副词与否定词,程度副词位于形容词的前面,否定词位于形容词的后面。第六章是句子的语序类型研究。本章分析了三种句型即SOV、OSV和OVS,两种句式即双及物句式及差比句式。在SOV、OSV和OVS三种句型中,SOV中可以没有宾格标记,所以是无标记的句型,是阿尔泰语系的基本句型。阿尔泰语系的差比句有两种语序:比较项在被比较项前的差比句和比较项在被比较项后的差比句。不管是哪种语序,有两点是不变的:比较标记总在被比较项的后面,比较结果总在句子的结尾。阿尔泰语系的双及物句语序比较灵活,主语可以在句首、句中出现,突厥语族的一些语言中主语还可以出现在句尾。直接宾语可以在间接宾语的前面,间接宾语也可以在直接宾语的前面。相比之下,直接宾语在间接宾语后可以不用宾格标记,所以直接宾语在间接宾语后面的双及物句是更常见的双及物句。最后是结语。阿尔泰语系的基本语序是SOV。在句子中,谓语动词的结构是“外在语义成分+动词+内部语义成分”,外在语义成分是静态的,内部语义成分是动态的,所以谓语动词结构是平衡的结构。句子在结构上、语义上也都呈现平衡的状态。
徐倩[6](2013)在《俄汉被动句对比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被动句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它属于重要的语法范畴,备受语言学家的关注。本文以俄语和汉语中的被动句为研究和对比的对象,在传统句法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对比了俄汉语被动句功能特性方面的特点和异同。首先,对俄汉语中被动句的概念进行阐释,试图对其进行认知解读,找出二者的构成机制,进而系统地分析、对比俄汉语被动句的结构形式,弄清其在形式、语义等方面的差异。其次,根据其认知、修辞和语用特点对俄汉语被动句表达的异同和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最后,通过调查问卷,找出学生在实际应用俄汉语被动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根据前文的理论研究及得出的规律,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倪璐璐[7](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努尔哈利克(Abdurakyn. Nurhalyk)[8](2016)在《汉—哈主谓句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现代汉语与哈语中的主谓句为对比研究对象,主要以《两个三角》的理论,三个平面的理论和对比语言学的分析方法为基础,将语言事实与理论相结合,全面地,系统地对两者的句法,语义,语用进行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简述如下:整个论文由十一章所组成。头一章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并语料来源。本文的第二章主要介绍现代汉语与哈语的主谓句的性质、功能、特点、汉-哈主谓句的范围,以及确定现代汉语主谓句在哈语中相对应的句子类型。本文的第三章主要对现代汉-哈主谓句的句法形式进行比较,并对汉-哈主谓句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比较分析了汉-哈主谓句中的动词谓语句与它的种类。这部分主要比较分析了汉语和哈萨克语动词谓语句的语序。本文的第五章对汉-哈双宾语句对应表达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侧重于分析两种语言双宾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本文的第六章对汉语兼语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进行了比较分析。这部分系统研究了两种语言之间使动态对应,状宾谓句对应,支配定中结构的宾语对应,状谓句对应,命令式谓语对应等表达。本文的第七章分析汉语连动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对两种语言中的连动句的状谓句对应,原因状语对应,形容词谓语句对应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本文的第八章主要分析了汉语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着重分析了此部分汉语“是”字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汉语“有”字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汉语“V着/了/过”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以及汉语“V补”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文章的第九章比较了汉语“是”字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该部分对汉语“是”字句的句法、语义结构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汉语“是”字句的语用结构与哈萨克语的对应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的第十章对现代汉-哈主谓句的动词谓语句的主动形式和被动形式进行比较详细的对比研究。本文的第十一章是全文的总结,总结了本文的的基本认识,并对以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展望。总之,本篇论文对现代汉语与哈萨克语主谓句进行了全面的,仔细的分析与解释,并对其规律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希望这个问题的研究能够对汉-哈语互译与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李斌[9](2013)在《中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格助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格助词是日语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功能词,表示句中动词和名词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关于格助词及其用法的文献数不胜数,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格助词重要性之一斑。由于一个格助词有多种用法,而相似的用法又由不同的格助词来承担,很容易混淆,所以格助词使用对日语学习者来说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在二语习得领域,格助词使用的研究主要在日本进行。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格助词的使用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有着不小的难度,即使学习者水平提高了,格助词的误用仍然很多。另外,格助词使用会受到母语、学习者水平、动词的语义类别等因素的影响,但这些研究很少涉及整个格助词系统的使用情况,大多是就一两个格助词的少数用法展开调查研究。另外,目前还很少有研究揭示不同水平学习者的格助词使用有何异同,更不用说对学习者格助词使用策略及其效率的描述和探讨了。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笔者试图通过两种互相联系并互为补充的数据收集手段,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日语专业大学生的格助词使用情况作出全景描述,揭示该受试群体的格助词使用的整体情况,不同水平学习者的异同,影响格助词正确率的语句因素,以及他们的格助词选择策略使用情况。首先,笔者通过面向不同年级的日语专业学生的一个格助词完形填空测试,揭示学习者格助词使用的总体情况,不同水平学习者在使用格助词时的异同,以及哪些语句因素会影响格助词使用的正确率;然后,从上述受试中选取14名,通过对他们的事后访谈来还原学习者的格助词使用策略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策略的频率和效率。本研究在数据分析上采取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揭示出不同水平学习者格助词使用情况的异同,以及会影响格助词使用正确率的语句因素。而定性分析则涉及对学习者自我报告的分析以及不同水平学习者之间的策略使用比较,其结果为理解学习者格助词使用的认知过程和策略使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根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得到了如下主要发现:1.中国日语专业大学生格助词使用的总体正确率尽管有70%左右,但是各用法之间的正确率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而且,即使是同一种用法,与不同动词搭配的格助词正确率也很不平衡。这说明学习者仅仅熟悉某些用法和某些搭配,在整体上掌握得不太好。1)中国日语专业大学生的格助词使用的整体水平在四年内有显著提高,但不同的格助词用法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发展模式。因为格助词用法是一个很复杂、庞大的系统,所以学习者在掌握这个系统时也呈现出了比较复杂的路径,大部分用法的正确率有进步,而一小部分则有退步。2)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格助词的误用上有很大的共性,这说明格助词用法的难点是相对固定的,不太会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动,这些难点应当成为教学中讲解格助词用法时的重点。2.格助词使用正确率确实会受到某些语句因素的影响。1)格助词的类别对格助词使用正确率有显著影响,必有格助词的正确率显著低于可选格助词。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可选格助词都有汉语对应词,学习者可以根据母语来选择,而必有格助词很少有汉语对应词,学习者无法依赖母语,只能靠记忆。2)动词难度级别与格助词正确率并非成反比。这可能是因为难度级别取决于动词本身,而不涉及动词的格搭配等方面,所以动词难度级别的高低并不等同于动词格搭配的难易。难度级别低的常用动词往往搭配变化较多,反而难以掌握。3)动词态的种类对格助词正确率有显著影响,与使役态相关的格助词正确率最高,被动态次之,主动态最低。因为使役态和被动态有可供套用的固定句型,而且其数量很有限,便于记忆,而主动态句型众多,记忆起来较为困难,容易混淆。3.学习者在选择格助词时会运用不同的策略。1)学习者使用五大类策略:应用规则、翻译成汉语、根据记忆中的程式语、根据语感和类推。2)“应用规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占所有策略的65%,而“类推”是使用频率最低的策略,只占1.5%。另外,“翻译成汉语”是效率最高的策略,正确率达到了82%,“类推”则是效率最低的策略,正确率仅为37%。3)高水平学习者比中级水平学习者更多地使用“根据语感”策略,更少地使用“翻译成汉语”策略,这说明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他们开始更多地依赖语感,而更少地依赖母语。另外,在策略使用的效率上,高水平学习者全面超过了中级水平学习者。该研究充实了格助词使用研究的现有文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本研究的发现证实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翻译成母语”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虽然母语在二语习得中很多时候会带来负迁移,但正迁移也是存在的,对其作用不应该一概否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本研究对格助词的理论分类对后续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手段,揭示了日语学习者格助词使用的变化规律,以及会影响格助词正确率的语句因素,这无疑会对格助词习得,乃至二语习得理论有所贡献。在实践上,本研究证明了格助词使用发展变化的复杂多样性,对格助词的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通过对学习者的格助词选择策略的研究发现,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格助词时过度依赖规则,而固定搭配的使用不够,这是今后的格助词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应该强调固定搭配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这也是使学习者的日语更加地道的一个必要条件。
张伯江[10](2014)在《汉语句式的跨语言观——“把”字句与逆被动态关系商榷》文中指出文章针对叶狂和潘海华(2012b)试图证明"把"字句是平行于作格语言逆被动句的说法提出事实和理论两方面不同的意见。首先用事实说明汉语的"把"字句不一定是针对宾语的一种句法操作,然后分别从句法成分和论元角色两个角度论证"把"字的宾语也不一定是句法降级,从参与者、影响性、有定性等几个方面论证了"把"字句的高及物性。此后,文章在吕叔湘(1987)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证据论述汉语不是作格语言,讨论了受格与作格选择的话语功能动因,揭示了被动式与逆被动在各自所处的语法系统中分别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语法过程。与被动态和逆被动态进行全方位比较,汉语"把"字句各方面的句法语义特征都与这两种语法过程渺不相涉。通过汉语"把"字句的实际运用统计观察,得出"把"字句在汉语中系统性价值的结论。
二、这些句子为什么没有相应的被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这些句子为什么没有相应的被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汉韩语言认知视点的对比研究 ——从主语及话题生命度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思路及研究对象 |
1.2 现有的研究成果 |
1.3 语料介绍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2.1 视点(Viewpoint) |
2.1.1 功能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移情” |
2.1.2 认知语义学的研究:“Windowing of Attention” |
2.1.3 认知方式与视点 |
2.2 生命度 |
2.2.1 生命度等级 |
2.2.2 分裂作格 |
2.2.3 反向(Inverse) |
2.3 语态 |
2.3.1 主语 |
2.3.2 事件视点与语言编码 |
2.3.3 致使态 |
2.4 本文对语态的分类 |
2.5 语篇和衔接性 |
2.6 小结 |
第三章 视点引起的不同结构1:被动态 |
3.1 引言 |
3.2 汉韩被动态概况 |
3.2.1 被动态的范围 |
3.2.2 汉韩被动态语义分析 |
3.2.3 小结 |
3.3 汉韩被动态语料对比分析 |
3.3.1 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态不对称现象 |
3.3.2 分析被动态的语料介绍 |
3.3.3 与汉韩被动态相对应的种种句式分析 |
3.4 汉韩被动态的认知差异 |
第四章 视点引起的不同结构2:致使态 |
4.1 引言 |
4.2 致使态的语法、语义分类 |
4.2.1 致使态的语法分类 |
4.2.2 致使态的语义分类 |
4.3 汉韩致使态概况 |
4.3.1 致使态的范围 |
4.3.2 致使态的语义分析 |
4.3.3 小结 |
4.4 汉韩致使态主语生命度对比分析 |
4.4.1 分析致使态的语料介绍 |
4.4.2 汉韩致使态的主语生命度分析 |
4.4.3 小结 |
4.5 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致使句的偏误分析 |
4.6 汉韩致使态的认知差异 |
第五章 视点引起的不同结构3:主体句和客体句 |
5.1 引言 |
5.2 主体句和客体句 |
5.2.1 及物性视角下的主体和客体 |
5.2.2 主体句和客体句 |
5.3 语料分析 |
5.3.1 分析主体句和客体句的语料介绍 |
5.3.2 汉语客体句类型分析 |
5.3.3 韩国语客体句类型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视点引起的不同语篇结构:话题省略分析 |
6.1 引言 |
6.2 话题与话题省略 |
6.2.1 话题 |
6.2.2 省略 |
6.3 汉韩话题省略语料分析 |
6.3.1 分析方法介绍 |
6.3.2 分析结果 |
6.4 基于认知角度解析汉韩省略特点 |
6.4.1. 导致省略的机制 |
6.4.2 汉韩语篇体现出的不同认知特点 |
6.4.3 无生话题语篇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研究思路 |
7.2 本文主要发现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附录1:韩国语单句例的原文 |
附录2:韩国语语篇例的原文 |
附录3:调查问卷 |
附录4:无生话题语篇 |
后记 |
(2)俄语被动句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1 态范畴 |
1.1.1.2 被动态的划分 |
1.1.1.3 被动态意义研究 |
1.1.1.4 态的功能语义场研究 |
1.1.1.5 被动句交际语用意义研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1.2.1 态范畴 |
1.1.2.2 被动态意义研究 |
1.1.2.3 被动句交际语用研究 |
1.1.2.4 被动句认知研究 |
1.1.3 存在问题 |
1.2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的创新点 |
1.3 研究的理论框架 |
1.3.1 管约理论 |
1.3.2 功能语义场理论 |
1.3.3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
1.3.4 认知语法理论 |
1.3.5 两种语言学流派理论的协配 |
1.4 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任务 |
1.4.3 研究方法 |
1.5 文本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解读 |
2.1 态范畴 |
2.2 表被动意义的带-ся 动词 |
2.2.1 带-ся 动词的分类 |
2.2.2 带-ся 被动动词类型 |
2.2.3 带-ся 被动动词的界定标准 |
2.2.4 带-ся 被动动词的体形式 |
2.3 被动句类别 |
2.3.1 被动句的分类 |
2.3.2 意义被动句 |
2.3.3 动态和静态意义被动句 |
2.3.3.1 动态意义被动句 |
2.3.3.2 静态意义被动句 |
2.3.4 性质被动句 |
2.3.4.1 句法构造 |
2.3.4.2 语义特征 |
2.3.4.3 与带-ся 典型被动句的区别 |
2.3.4.4 性质主动句 |
2.4 两态的区分 |
2.5 两态转换及其条件 |
2.5.1 转换模式 |
2.5.2 转换限制 |
2.6 диатеза 与 залог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被动句的生成 |
3.1 词库 |
3.2 投射原则 |
3.3 题元理论 |
3.4 X-杠理论 |
3.5 格理论 |
3.6 动词的被动化和 NP 移位 |
3.6.1 动词被动化 |
3.6.2 NP 移位 |
3.6.3 NP 语迹 |
3.6.4 被动句生成过程 |
3.6.5 被动句生成的局限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被动句语义结构 |
4.1 被动句动词语义特征 |
4.1.1 语义特征 |
4.1.1.1 及物性(多价性) |
4.1.1.2 动作性 |
4.1.1.3 自主性和可控性 |
4.1.1.4 结果性 |
4.1.1.5 致使性 |
4.1.2 动词的限制条件 |
4.2 施事语义特征 |
4.3 受事语义特征 |
4.4 构成成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4.5 结构模式的语义特征 |
4.5.1 非自主性、承受性和结果性 |
4.5.2 概括事实意义 |
4.5.3 具体过程意义和非限制次数意义 |
4.5.4 情态意义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被动句认知特征 |
5.1 被动句认知特点概述 |
5.2 前景和背景 |
5.2.1 前景和背景 |
5.2.2 凸显原则与主语选择 |
5.3 象似性原则 |
5.3.1 顺序象似性 |
5.3.2 标记象似性 |
5.3.3 数量象似性 |
5.3.4 距离象似性 |
5.4 致使结构与力 |
5.4.1 致使结构 |
5.4.2 力与被动句 |
5.4.3 力与致使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被动句功能研究 |
6.1 被动句的语体功能 |
6.1.1 报刊政论语体 |
6.1.2 科学语体 |
6.1.3 文艺语体 |
6.1.3.1 小说文本的阅读和理解 |
6.1.3.2 小说文本分析的语言学方法 |
6.1.3.3 被动句的审美功能 |
6.1.4 公文事务语体 |
6.1.5 口语体 |
6.2 被动句的篇章功能 |
6.2.1 篇章概念及其特征 |
6.2.2 篇章中被动句的交际语用功能 |
6.2.2.1 篇章的交际语用功能 |
6.2.2.2 篇章中被动句的交际语用功能 |
6.2.2.2.1 交际意图功能 |
6.2.2.2.2 突出主题功能 |
6.2.2.2.3 凸显焦点功能 |
6.2.3 篇章的衔接与连贯功能 |
6.2.3.1 主题推进功能 |
6.2.3.2 主题转换功能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主要内容和观点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书目 |
(3)技术促进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研究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实践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术语说明 |
一、技术 |
二、偏差认知与迷思概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一、建构主义相关学习理论 |
二、具身认知理论 |
三、CTCL研究范式理论 |
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
第三节 偏差认知及其转变研究综述 |
一、偏差认知及转变策略研究的兴起背景 |
二、学习者偏差认知成因与特点 |
三、学习者偏差认知的调查方法 |
四、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策略与教学模式研究 |
第四节 总结 |
一、偏差认知研究也适用于语言教学研究 |
二、外语学习者偏差认知的探测方法 |
三、技术促进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三章 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调查 |
一、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调查工具选择 |
二、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调查工具开发 |
三、日语学习者在初级句型学习中的偏差认知调查 |
第二节 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调查与分析 |
一、二阶选择题诊断测试问卷统计分析标准与方法 |
二、二阶选择题诊断测试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类别与深层成因探析 |
一、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类别 |
二、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深层成因探析 |
第四章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设计研究 |
第一节 影响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的因素分析 |
一、二阶选择诊断测试问卷调查结果反思 |
二、当前高校外语教学广泛采用的教学法 |
第二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设计思路与原则 |
一、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愿景和目标 |
二、本研究中的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设计思路 |
三、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构建原则 |
第三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框架设计研究 |
一、构建“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框架的问题视角 |
二、相关案例的反思与经验借鉴 |
三、“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框架设计维度 |
第四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设计 |
一、框架维度契合于学习环境的设计 |
二、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学习环境设计 |
三、偏差认知转变和知识创生驱动设计 |
四、基于低认知负荷的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学习程序设计 |
五、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环境下的偏差认知转变方法 |
第五章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实现偏差认知转变的教学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偏差认知转变教学实验设计 |
一、教学验证实验目的 |
二、实验变量及实验班级设置 |
三、整体实验设计 |
第二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偏差认知转变实验实施 |
一、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偏差认知转变实验实施要求 |
二、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偏差认知转变实验实施案例 |
第三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偏差认知转变实验结果分析 |
一、教学实验分析数据来源 |
二、教学实验数据分析 |
三、研究结论 |
第六章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偏差认知转变的模式与机理研究 |
第一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意义下的学习文化 |
一、技术发展与学习文化 |
二、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意义下的学习文化 |
第二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偏差认知转变模式与机理 |
一、日语学习者句型学习中的偏差认知转变模式 |
二、日语学习者句型学习中的偏差认知转变机理 |
第三节 本研究中的技术及其与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关系 |
一、本研究中运用的技术 |
二、本研究中的技术赋能 |
三、本研究中技术与发展共同体的关系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工作回顾与研究结论 |
一、研究工作回顾 |
二、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 |
一、理论层面创新 |
二、实践层面创新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测试内容初步划定 |
附录二 テイル、可能形、被动形与使役形测试句法知识表 |
附录三 开放式问卷题与测试知识点对应细目表 |
附录四 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 |
附录五 一般二阶问卷题目与测试知识点对应细目表 |
附录六 一般二阶问题调查结果统计 |
附录七 二阶选择题诊断测试问卷 |
附录八 二阶选择题测试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附录九 正式实验阶段实验班访谈提纲 |
谢辞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4)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时体研究 ——时体共性与ERS时体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缩写词 |
第一章 绪论 |
1.0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2 时与体概念 |
1.2.1 时范畴 |
1.2.2 体范畴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时和体研究综述 |
2.0 引言 |
2.1 时体的功能-类型研究 |
2.1.1 国外研究 |
2.1.1.1 语用和认知视角 |
2.1.1.2 语言类型学视角 |
2.1.1.3 体的理论系统建构 |
2.1.2 国内研究 |
2.1.2.1 汉语时体范畴的四种主要观点 |
2.1.2.2 主要研究成果 |
2.2 时体的形式语义研究 |
2.3 ERS 时间理论研究 |
2.3.1 Comrie 的三分时理论 |
2.3.2 Declerck 的时结构描写理论 |
2.3.3 Hornstein 的推导时结构模型 |
2.3.3.1 推导时结构与限制条件 |
2.3.3.2 扩展的基本时结构与存在问题 |
2.3.3.3 CDTS 的局限性 |
2.3.4 Olsen 的时间相交模型 |
2.3.5 Klein 的话题时间理论 |
2.3.6 国内学者的 ERS 理论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时和体的跨语言编码与蕴涵共性 |
3.0 引言 |
3.1 时与体的跨语言编码 |
3.1.1 词缀、功能词、助动词以及音调 |
3.1.2 不同类型语言的词缀 |
3.1.3 非词缀语素和逆被动态 |
3.1.4 时体编码的复杂性 |
3.1.5 时体编码的倾向性和共性 |
3.2 英语的将来时和“be-结构”问题 |
3.2.1 将来时的争论 |
3.2.2 “be-结构”的现在时本质 |
3.3 汉语的时与体 |
3.3.1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
3.3.2 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 |
3.3.3 时间助词和助动词 |
3.3.4 时体对立与时体系统 |
3.4 跨语言时体蕴涵共性 |
3.4.1 将来时蕴涵非现实体 |
3.4.2 现在时蕴涵非完整体 |
3.5 小结 |
第四章 英汉语的时类型与基本 ERS 时体结构 |
4.0 引言 |
4.1 英汉语的时类型 |
4.1.1 世界语言的时分类 |
4.1.2 客观/主观时间距离与时 |
4.1.2.1 远时和近时 |
4.1.2.2 过去时≠距离性 |
4.2 情状类型、体及动词分类 |
4.2.1 情状-体-动词三者的关系 |
4.2.2 二分情状与多分情状 |
4.2.2.1 二分情状与体意义 |
4.2.2.2 多分情状与动词分类 |
4.3 英汉语的基本 ERS 时体结构 |
4.3.1 相关概念与问题 |
4.3.2 现在时+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 |
4.3.2.1 一般现在时的时体意义 |
4.3.2.2 现在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2.3 现在完成时的时体意义 |
4.3.2.4 现在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3 现在时+非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 |
4.3.4 过去时+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 |
4.3.4.1 一般过去时的时体意义 |
4.3.4.2 过去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4.3 过去完成时的时体意义 |
4.3.4.4 过去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5 过去时+非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 |
4.3.5.1 过去将来时的时体意义 |
4.3.5.2 过去将来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5.3 过去将来完成时与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6 将来时+非现实体及其 ERS 关系 |
4.3.6.1 一般将来时和将来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3.6.2 将来完成时和将来完成进行时的时体意义 |
4.4 英汉语时体系统及其核心语法表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时和体的 ERS 逻辑模型及其普适性 |
5.0 引言 |
5.1 形式语义解释模型的局限性 |
5.1.1 语义解释模型 |
5.1.2 时态算子与 ERS 组配 |
5.2 时体的 ERS 逻辑模型构建 |
5.2.1 Reichenbach 时模型的局限性 |
5.2.2 时点与时段 |
5.2.3 ERS 逻辑组配 |
5.3 英汉语基本 ERS 时体结构在模型中的分布 |
5.4 英语时间状语的 ERS 关联 |
5.4.1 时间状语从句的 ERS 关联 |
5.4.2 简单句中时间状语的 ERS 关联 |
5.4.2.1 时间状语与 ER 的关联倾向 |
5.4.2.2 ERS 与时间状语的句法位置 |
5.5 汉语时间状语的 ER 隐性修饰功能 |
5.6 时间状语、时体算子与辖域等级 |
5.6.1 不同算子类型 |
5.6.2 算子辖域等级 |
5.7 俄语的基本 ERS 时体结构 |
5.7.1 过去时+完整体/非完整体及其 ERS 关系 |
5.7.2 现在时+非完整体及其 ERS 关系 |
5.7.3 将来时+完整体/非完整体及其 ERS 关系 |
5.8 俄语体系统与英汉俄体类型差异及理据 |
5.9 小结 |
第六章 ERS 的应用——个案分析 |
6.0 引言 |
6.1 汉语时间词“刚刚/刚/刚才”的隐性时体表征 |
6.1.1 问题的提出 |
6.1.2 “刚刚/刚”的参照时间和指称时间 |
6.1.3 “刚才”的参照时间和指称时间 |
6.1.4 “刚刚/刚才”与情状变量 |
6.2 组合-映射模型与汉语“V 了/过+数量名”结构 |
6.2.1 问题的提出 |
6.2.2 语法成分的时间特征 |
6.2.3 基于 ERS 的组合-映射模型构建 |
6.2.4 “V 了/过+数量名”的组合-映射解释 |
6.3 体强制与情状迁移 |
6.3.1 时间视点体与情状迁移 |
6.3.2 以往研究简述 |
6.3.3 体强制类型与情状迁移 |
6.3.3.1 成就情状的迁移 |
6.3.3.2 单活动情状的迁移 |
6.3.3.3 达成情状的迁移 |
6.3.3.4 活动情状的迁移 |
6.3.3.5 状态情状的迁移 |
6.3.4 空间视点体的形态强制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0 引言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创新点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前景 |
参考文献 |
(5)中国阿尔泰语系的语序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语序类型学研究概述 |
第一节 国外语序类型学研究概况 |
一、语言类型的研究 |
二、语序类型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国内语序类型学研究概况 |
一、国内汉藏语系语序类型学研究概况 |
二、国内阿尔泰语系语序类型学研究概况 |
第二章 名词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研究 |
第一节 复数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研究 |
一、“名词+复数附加成分”居首 |
二、“名词+复数附加成分”居中 |
三、“名词+复数附加成分”结尾 |
四、小结 |
第二节 格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研究 |
一、领格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 |
二、随格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 |
三、宾格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 |
四、造格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 |
五、位格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 |
六、从格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 |
七、向格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 |
八、小结 |
第三节 人称领属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研究 |
一、人称领属结构居首 |
二、人称领属结构居中 |
三、人称领属结构结尾 |
四、小结 |
第四节 名词附加成分共现的语序类型研究 |
一、复数与格附加成分共现的语序类型 |
二、复数与人称领属附加成分共现的语序类型 |
三、不同格附加成分共现的语序类型 |
四、格与人称领属附加成分共现的语序类型 |
五、复数、格和人称领属共现的语序类型 |
六、小结 |
第三章 动词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研究 |
第一节 时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研究 |
一、时间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 |
二、形动词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 |
三、小结 |
第二节 态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研究 |
一、态在其他附加成分的前面 |
二、态附加成分位于句尾 |
三、小结 |
第三节 动词附加成分共现的语序类型研究 |
一、态附加成分居前时的语序类型 |
二、体附加成分居前时的语序类型 |
三、小结 |
第四章 词的语序类型研究 |
第一节 后置词的语序类型研究 |
一、名词+后置词 |
二、名词+格+后置词 |
三、动词+后置词 |
四、小结 |
第二节 疑问代词的语序类型研究 |
一、疑问代词居首 |
二、疑问代词居中 |
三、疑问代词居后 |
四、小结 |
第五章 短语的语序类型研究 |
第一节 名词性短语的语序类型研究 |
一、名词与形容词的语序类型 |
二、名词与指示词的语序类型 |
三、名词与数词的语序类型 |
四、名词与领属成分的语序类型 |
五、名词与关系从句的语序类型 |
六、同位结构的语序类型 |
七、小结 |
第二节 动词性短语的语序类型研究 |
一、动词与副词的语序类型 |
二、动词与否定成分的语序类型 |
三、动词与助动词的语序类型 |
四、小结 |
第三节 形容词性短语的语序类型研究 |
一、形容词与程度副词的语序类型 |
二、形容词与否定词的语序类型 |
三、小结 |
第六章 句子的语序类型研究 |
第一节 句型的语序类型研究 |
一、SOV句型 |
二、OSV句型 |
三、OVS句型 |
四、小结 |
第二节 句式的语序类型研究 |
一、差比句句式的语序类型 |
二、双及物句式的语序类型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俄汉被动句对比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Резюме |
绪论 |
一、 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二、 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三、 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四、 论文的新意 |
五、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俄汉语被动句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被动句概述 |
一、 俄语被动句 |
二、 汉语被动句 |
第二节 被动概念的认知解读 |
一、 被动句认知特点概述 |
二、 俄汉语被动句的认知共性 |
三、 俄汉语被动句的认知个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汉语被动句的构成对比分析 |
第一节 俄语被动句的类型及表被动意义的动词的类型 |
一、 俄语被动句的类型 |
二、 俄语被动句中表被动意义的动词类型 |
第二节 汉语被动句的类型及被动句中的动词 |
一、 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
二、 汉语被动句中的动词 |
第三节 俄汉语被动句形式上的对比 |
一、 相同之处 |
二、 不同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汉语被动句功能对比分析 |
第一节 俄汉语被动句认知功能对比 |
一、 俄汉语被动句的“致使性”认知参照点 |
二、 俄汉语被动句的不可对译性 |
第二节 俄汉语被动句修辞功能对比 |
一、 俄汉语被动句的语体分布 |
二、 俄汉语被动句的感情评价色彩 |
第三节 俄汉语被动句语用功能对比 |
一、 俄汉语被动句的信息结构 |
二、 俄汉语被动句的连贯性 |
三、 俄汉语被动句的透视角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习使用被动句的情况分析 |
第一节 被动句使用情况的调查 |
一、 调查目的和方法 |
二、 调查内容和对象 |
第二节 俄汉语被动句翻译偏误类型分析及解决策略 |
一、 偏误的界定 |
二、 语法方面 |
三、 语义方面 |
四、 其他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
一、换译称名梳理 |
二、换译称名溯源 |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
第二节 换译内涵 |
一、换译的特点 |
二、换译的本质 |
三、换译的定义 |
第三节 换译外延 |
一、换译的类型 |
二、换译的目的 |
三、换译的原则 |
四、换译的领域 |
五、换译的地位 |
六、换译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
第一节 有形换译 |
一、单位换译 |
二、标点换译 |
三、形象换译 |
第二节 无形换译 |
一、词类换译 |
二、语气换译 |
三、语态换译 |
四、视角换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
一、概念替代机制 |
二、意象替代机制 |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汉—哈主谓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汉语学界对于现代汉语主谓句研究现状 |
1.2.2 哈语学界对于现代哈语主谓句研究现状 |
1.2.3 汉语—哈萨克语对比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哈主谓句的性质,特点与范围 |
2.1 主谓句的性质 |
2.2 主谓句的特点 |
2.3 汉-哈主谓句的范围 |
2.3.1 动词性谓语句 |
2.3.2 名词性谓语句 |
2.3.3 形容词性谓语句 |
2.3.4 主谓谓语句 |
2.3.5 汉语主谓谓语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2.3.6 汉语主谓谓语句的句法结构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2.3.7 汉语主谓谓语句的语义结构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2.3.8 汉语主谓谓语句的语用功能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2.3.9 哈萨克语的扩展句和非扩展句 |
2.3.10 哈萨克语的人称句和非人称句 |
2.3.11 哈萨克语的完全句和非完全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哈主谓句对比研究 |
3.1 汉-哈主谓句的相同点 |
3.2 汉-哈主谓句的不同点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哈主谓句的动词谓语句对比研究 |
4.1 动词谓语句的范围 |
4.1.1 述宾谓语句 |
4.1.2 双宾语句 |
4.1.3 述补谓语句 |
4.1.4 连动谓语句 |
4.1.5 汉-哈两种语言的连动句比较 |
4.1.6 兼语谓语句 |
4.1.7 兼语式的特点 |
4.1.8 特殊兼语句 |
4.1.9 连兼句 |
4.1.10 “是”字句 |
4.1.11 存现句 |
4.1.12 “把”字句 |
4.1.13 “被”字句 |
4.2 汉语和哈萨克语动词谓语句的语序 |
4.3 汉语和哈萨克语动词谓语句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语双宾语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 |
5.1 汉语双宾语句与哈萨克语对应表达的句法分析 |
5.2 汉语双宾语句与哈萨克语对应表达的语义分析 |
5.3 汉语双宾语句与哈萨克语对应表达的语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语兼语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6.1 汉语兼语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6.2 汉语兼语式谓语与哈萨克语动词的使动态对应 |
6.3 汉语兼语式谓语与哈萨克语的宾状谓/状宾谓结构对应 |
6.3.1 汉语兼语式谓语与哈萨克语的谓语支配定中结构的宾语对应 |
6.3.2 汉语兼语式谓语与哈萨克语的状谓结构对应 |
6.3.3 汉语兼语式谓语与哈萨克语命令式谓语对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汉语连动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 |
7.1 汉语连动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7.2 汉语连动句与哈萨克语的连动句、状谓句对应 |
7.2.1 汉语连动句的Vp1与哈萨克语的原因状语对应 |
7.3 汉语连动句与哈萨克语的形容词谓语句对应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汉语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 |
8.1 汉语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2 汉语“是”字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3 汉语“有”字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4 汉语“V着/了/过”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4.1 汉语“V着”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4.2 汉语“V了”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4.3 汉语“V过”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4.4 汉语“V补”存现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汉语“是”字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9.1 汉语“是”字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9.2 汉语“是”字句的句法、语义结构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9.3 汉语“是”字句的语用结构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汉-哈动词谓语句的主动和被动形式 |
10.1 汉-哈动词谓语句的主动形式 |
10.1.1 “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及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10.1.2 “把”字句的语义结构及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10.1.3 汉语不能用“把”字句的情况及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10.1.4 “把”字句和非“把”字句的互换及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10.1.5 哈萨克语的“SOV”句与“把”字句的对应表达 |
10.2 汉-哈动词谓语句的被动形式 |
10.2.1 汉语与哈萨克语被动句在句法上的异同 |
10.2.2 哈萨克语被动句的句法特点 |
10.2.3 汉语“被”字句与哈萨克语的对应表达 |
10.2.4 汉语无标记被动句与哈萨克语被动句在句法上的异同 |
10.2.5 汉语与哈萨克语被动句在语义结构上的异同 |
10.2.6 汉语与哈萨克语被动句在语用功能上的异同 |
10.3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一) 现代汉-哈主谓句句型范畴上的异同 |
(二) 现代汉-哈主谓句的异同 |
(三) 现代汉-哈语动词谓语句的异同 |
(四) 现代汉-哈语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异同 |
(五) 现代汉-哈语双宾语句的异同 |
(六) 现代汉-哈语兼语句的异同 |
(七) 现代汉-哈语连动句的异同 |
(八) 现代汉-哈语存现句的异同 |
(九) 现代汉-哈语“是”字句的异同 |
二、研究成果的应用与启示 |
(一) 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 |
(二) 外语学习中的应用与启示 |
(三) 汉—哈语互译中的应用与启示 |
(四) 语言研究中的应用与启示 |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
四、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格助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要旨 |
目次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研究的动机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格助词的使用 |
1.2.2 格助词使用策略 |
1.3 本研究的意义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和术语 |
2.1.1 格助词 |
2.1.1.1 格的概念 |
2.1.1.2 日语中的助词 |
2.1.1.3 日语中的格助词 |
2.1.1.4 本研究中格助词的界定 |
2.1.2 格助词的用法划分及其分类 |
2.1.2.1 日本语法学家的格助词用法划分 |
2.1.2.2 格助词用法的理论分类 |
2.1.2.3 本研究中的格助词用法及分类 |
2.1.2.3.1 格助词的具体用法 |
2.1.2.3.2 格助词用法的理论分类 |
2.1.3 其他可能影响格助词使用的语句因素 |
2.1.3.1 动词的难度级别 |
2.1.3.2 动词的态的种类 |
2.1.3.2.1 态的概念 |
2.1.3.2.2 主动态向被动态的转换 |
2.1.3.2.3 主动态向使役态的转换 |
2.1.4 学习者策略 |
2.1.4.1 学习者策略的定义 |
2.1.4.2 学习者策略的分类 |
2.1.4.3 本研究中的定义和分类 |
2.2 相关的二语习得理论 |
2.2.1 格助词使用研究的理论框架 |
2.2.1.1 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 |
2.2.1.1.1 对比分析 |
2.2.1.1.2 错误分析 |
2.2.1.1.3 小结 |
2.2.1.2 认知语言学视角 |
2.2.1.3 本研究所采取的理论框架 |
2.2.2 格助词使用与程式语 |
2.2.3 格助词使用与学习者策略的应用 |
2.3 格助词使用的实证研究 |
2.3.1 错误分析和对比分析 |
2.3.1.1 列举格助词的具体误用 |
2.3.1.2 对格助词使用正确率做描述性统计 |
2.3.1.3 对格助词使用正确率做推断性统计 |
2.3.2 认知语言学视角 |
2.4 先行研究的遗留问题 |
2.5 本研究中所做的尝试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格助词使用情况测试卷 |
3.3.2 事后访谈 |
3.4 数据收集 |
3.4.1 格助词使用情况测试 |
3.4.2 事后访谈 |
3.5 数据分析 |
3.5.1 对试卷数据的分析 |
3.5.2 对事后访谈数据的分析 |
3.5.2.1 寻找格助词误用的原因 |
3.5.2.2 对格助词选择策略进行分类 |
第四章 中国日语学习者格助词使用的整体情况 |
4.1 日语学习者的格助词使用的总体情况 |
4.1.1 学习者的各格助词用法的正确率 |
4.1.2 讨论 |
4.1.2.1 格助词使用的正确率整体偏低的原因 |
4.1.2.2 格助词使用正确率的不平衡性的原因 |
4.1.2.3 正确率较高和较低的格助词用法的特征 |
4.2 不同水平日语学习者的格助词使用 |
4.2.1 不同水平日语学习者的各格助词用法的正确率 |
4.2.2 不同水平学习者的格助词使用正确率的异同 |
4.2.3 讨论 |
4.3 不同水平学习者的格助词误用情况 |
4.3.1 二、四年级学习者的格助词误用概况 |
4.3.2 二、四年级学习者的格助词主要误用情况 |
4.3.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影响格助词正确率的语句因素 |
5.1 格助词用法类别对正确率的影响 |
5.1.1 必有格助词和可选格助词 |
5.1.2 必有和可选格助词的正确率比较 |
5.1.3 讨论 |
5.2 动词难度级别对格助词正确率的影响 |
5.2.1 动词难度级别与正确率的关系 |
5.2.2 讨论 |
5.3 动词的态的类别对格助词正确率的影响 |
5.3.1 态的种类与格助词正确率的关系 |
5.3.2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格助词选择策略及其使用 |
6.1 格助词选择策略 |
6.1.1 策略分类 |
6.1.2 应用规则的策略 |
6.1.2.1 根据格助词规则的策略 |
6.1.2.2 根据句型规则的策略 |
6.1.2.3 根据动词规则的策略 |
6.1.2.4 根据自创规则的策略 |
6.1.3 翻译成汉语的策略 |
6.1.4 使用记忆中的程式语的策略 |
6.1.5 基于语感的策略 |
6.1.6 类推的策略 |
6.2 格助词策略的使用频率与分布 |
6.2.1 各类格助词选择策略的总体使用频率 |
6.2.2 不同格助词类型对应的策略使用频率 |
6.2.3 不同水平学习者的策略使用频率 |
6.2.4 讨论 |
6.2.4.1 “应用规则”策略的使用频率 |
6.2.4.2 “翻译成汉语”策略的使用频率 |
6.2.4.3 “使用记忆中的程式语”策略的使用频率 |
6.2.4.4 “基于语感”策略的使用频率 |
6.2.4.5 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
6.3 格助词选择策略的效率 |
6.3.1 各类格助词选择策略的使用效率 |
6.3.2 讨论 |
6.3.2.1 “应用规则”策略的效率 |
6.3.2.2 “翻译成汉语”策略的效率 |
6.3.2.3 “使用记忆中的程式语”策略的效率 |
6.3.2.4 “基于语感”策略的效率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发现小结 |
7.1.1 学习者格助词使用的整体情况 |
7.1.2 影响格助词正确率的语句因素 |
7.1.3 学习者选择格助词时的策略使用情况 |
7.1.3.1 格助词选择策略的种类 |
7.1.3.2 格助词选择策略的频率分布 |
7.1.3.3 格助词选择策略的效率 |
7.2 启示 |
7.2.1 对二语习得理论的启示 |
7.2.2 对教学法的启示 |
7.2.3 对研究方法的启示 |
7.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7.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格助词使用情况测试卷 |
附录2 动词难度级别对格助词正确率影响的相关统计表格 |
附录3 动词态的种类对格助词正确率影响的相关统计表格 |
(10)汉语句式的跨语言观——“把”字句与逆被动态关系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汉语的“把”字句是不是针对宾语的一种句法操作 |
3“把”字的宾语究竟是句法提升还是句法降级 |
3.1 从句法成分看提升还是降级 |
3.2 从论元角色看 |
3.3 从及物性关系看 |
3.3.1 动词编码几个参与者? |
3.3.2 完全影响和部分影响 |
3.3.3“把”字宾语的有定性和无定性 |
3.3.4 及物性:句法观还是语义观? |
4 作格语言的语法标记理据以及语法过程的目的 |
4.1 汉语是作格语言吗? |
4.2 受格选择与作格选择的话语动因 |
4.3 逆被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语法过程 |
5“把”字句:句法操作还是语用操作? |
5.1“把”字句系统上无涉逆被动 |
5.2“把”字句的句法动因和语义动因 |
6 结语:“把”字句的价值与句式的跨语言比较问题 |
四、这些句子为什么没有相应的被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汉韩语言认知视点的对比研究 ——从主语及话题生命度的角度[D]. 金贤姬. 北京大学, 2015(07)
- [2]俄语被动句的多维研究[D]. 王志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
- [3]技术促进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研究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视角[D]. 边家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时体研究 ——时体共性与ERS时体结构[D]. 于秀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5]中国阿尔泰语系的语序类型研究[D]. 陈新义. 中央民族大学, 2012(01)
- [6]俄汉被动句对比研究及应用[D]. 徐倩.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7]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8]汉—哈主谓句对比研究[D]. 努尔哈利克(Abdurakyn. Nurhalyk).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9]中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格助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李斌. 南京大学, 2013(08)
- [10]汉语句式的跨语言观——“把”字句与逆被动态关系商榷[J]. 张伯江. 语言科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