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导体载波列检信号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张阔[1](2018)在《高速直调直检光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4K/8K电视、线上游戏、云计算等应用的不断涌现,固网用户带宽需求迅猛增长。光纤以其大容量、低损耗以及低成本的优势逐渐取代基于铜缆的xDSL系统,成为接入网的主流传输媒介。与此同时,5G移动前传、工业物联等多种新兴高速数据业务也都需要光纤传输系统来承载。因此,未来光接入网将向大容量、支持多元业务以及万物互联的方向发展。随着光接入网容量的快速增长和覆盖业务的扩张,建设部署成本也会迅速增长。因此,如何以低成本的方式提升接入网的带宽是研究未来光接入网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直接调制直接检测传输方案是接入网系统中的优选方案,因为它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在新一代光接入网需求下该方案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为满足接入容量的需求,传输速率大幅增长,这无疑造成传输性能的下降,迫使系统增加额外成本开销来进行损伤抑制,而过度的额外开销将有悖于直调直检系统的低成本初衷,因此,有必要研究低成本高性能的方案来解决直调直检传输的性能下降问题。其次,用户网络单元(ONU)数量多,对成本尤为敏感,而传输速率增长迫使用户侧采取数字信号处理或高带宽直调直检器件,从而带来成本上升,因此,简化ONU前端设计非常重要。第三,接入网的树形结构以及多业务接入趋势使得中心局端需要更多端口的光线路终端(OLT)设备,如果光接入系统能够支持中心局端光模块等硬件资源的灵活调度,就能极大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率,减低部署成本开销。基于以上,本论文围绕高速直调直检光接入网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具体完成的工作如下:1.直调直检光接入网中的无辅助光域啁啾管理技术直接调制激光器(DML)的啁啾和光纤色散会产生相互作用,造成信号损伤。因此光接入网系统需要采用必要的啁啾色散管理。本论文提出了两种不需要额外器件辅助的啁啾色散管理方案:(1)提出了基于优化偏置电流的多种距离传输方案。本文对直调传输产生的信号频率衰落和偏置电流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首次理论分析了绝热啁啾对频率衰落会产生过补偿或欠补偿的现象,据此,提出通过调节偏置电流使得两种频率衰落相对平衡,提升光接入网传输性能。通过优化偏置电流,实现了0100km下10Gb/s NRZ信号的无误码传输和小于2.2dB的功率预算损失;相对固定偏置电流情况,该方案获得了大于10dB的功率预算提升。本文还对MAC协议设计给出了范例,使得优化偏置电流的操作可以在用户注册测距过程中配置完成。(2)提出了重用波分系统中固有的解复用器来对啁啾信号滤波实现啁啾管理。通过演示实验验证了其合理性,并且本文研究了该方案的鲁棒性和对不同系统的兼容性。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案能容忍光信号-7.5GHz到7GHz的频率偏差。滤波对邻带信号产生的串话远低于系统设计要求,此方案可以兼容常见信道间隔的解复用器,包括50GHz、100GHz和200GHz。这些结果都为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2.直调直检光接入网中的低复杂度电域信号均衡技术高速数模模数转换芯片(ADC/DAC)的成熟使得高速数字信号处理(DSP)可以在传输系统中应用。在过去十年间,DSP已经在长距离相干系统中取得巨大成功。近些年来,DSP技术也逐渐成为光接入系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着重探讨针对DML传输损伤的DSP技术,然后提出低复杂度的均衡算法来抑制信号损伤。主要包括:(1)针对直调信号的损伤特点提出了新的滤波器结构。直调传输由于绝热啁啾效应,高阶PAM信号不同电平有不同的光频率,经过光纤传输后到达接收机时间不同,因此对相邻符号有不同的码间串扰。据此,本文提出对不同电平信号用不同系数的均衡滤波器补偿,本文称之为基于强度分类的均衡技术。(2)实现了56Gb/s PAM4信号的传输记录。结果显示,在HD-FEC的误码要求下可以实现43km距离的传输,这比当前的最高纪录提升了115%。同时远超MZM和EML等发射机的传输距离(<30km,且采用了复杂、多状态的MLSE算法)。(3)利用所提均衡器进行了长距离光接入的探索实验。实验演示了40Gb/s直调PAM4信号63km的传输,该距离符合长距离PON规定的传输距离标准。此结果甚至优于外调制、多载波OFDM调制的接入方案。3.用户端ONU无DSP的高速光接入DSP技术虽然能对信号进行有效补偿,但需要有高速数模模数转换芯片和相应的处理芯片,这会增加相应设备的成本和功耗。例如50Gb/s的PAM4信号需要25-50G采样率的高速模数数模转换芯片以及乘法电路。因此,本文针对基于低速10G器件的高速接入系统,提出在ONU侧回避使用DSP技术的方案。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了O波段接入网的ONU用户侧无DSP处理的方案,所有DSP均在中心局端完成。对于下行传输,中心局端对信号进行了奈奎斯特脉冲整形和基于有限冲击响应(FIR)的预处理。对于上行传输,中心局端对信号进行传统的均衡处理。(2)基于端到端只有8.5GHz带宽的直调直检系统,进行了50Gb/s PAM4 PON系统演示实验,获得了高达29dB的功率预算,该功率预算满足光接入网标准定义的PR-30预算要求。(3)本文还对系统参数进行了研究,包括DAC采样率(脉冲整形滚降系数)、ADC采样率、FIR抽头数量以及ONU接收机差异性的研究,实验表明,上下行FIR滤波器抽头长度为31和55、下行DAC的采样率33.75GS/s、上行ADC采样率为32GS/s既可以满足系统要求,在保证小于1dB的灵敏度损伤情况下,滤波器可以容忍高达-2.2dB/GHz1.8dB/GHz的滚降。这些都为该技术的实用化提供了参考。(4)针对另外两种低复杂度码型,二进制非归零码和双二进制码,本文就所提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对于上述直调直检系统,双二进制码型更适用于单波长40Gb/s的传输配置,而二进制码更适合于单波长25Gb/s的传输配置。4.局端基于光交换的光电硬件资源共享复用光接入系统固有的点到多点的树形结构使得局端硬件资源天然集中化放置,为统一灵活调度提供了便利。因此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对收发光模块、信号处理、MAC层处理等的硬件资源进行共享复用,以期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中心局端对硬件资源灵活调度的光交换方案。所设计的光交换方案基于一种新型分割式非对称AWGR结构和快速可调谐DBR直调激光器。主要工作包括:(1)设计了×(>)的分割式非对称AWGR,其特点是完全由低成本无源器件组成,包括AWGR和光合波器。所设计的结构具有分割式循环路由特性,能带来以下好处:(i)所设计的结构支持严格无冲突收发机分配;(ii)降低了收发信机对调谐范围的要求;(iii)减少了收发信机调谐范围的种类(从到/),相应地降低部署的复杂度和运维开销。(2)研制了全封装的快速可调谐直接调制发射机。激光器采用了基于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的直调激光器。设计出的发射机具有小于50ns的调谐速度、大于10nm的波长调谐范围和大于10GHz的直接调制带宽。利用本文自主研制的发射机,本文进行了演示实验,配合AWGR验证了所设计方案的交换功能,适合中心局端对硬件资源灵活调度。
燕玲[2](2012)在《车辆安全防范、预警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列车运行安全事故集中体现在辐板孔车轮崩裂、卸荷槽车轴冷切、轴承热切轴事故。其中最典型的事故有轴承热切轴事故。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比较先进的“5T”系统就是针对以上故障问题而开发设计的防范、预警智能系统。“5T”系统即: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简称THDS),货车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简称TPDS),货车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简称TADS),货车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简称TFDS),运行客车安全监控系统(简称TCDS)。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构筑了一个防范措施直接有效、设备布局点线成网、数据共享上下交错、监测跟踪全程覆盖的铁路货车安全防范体系,实现了地面设备对运行列车的动态监测、远程诊断、数据集中、联网运行,使铁路安全防范由人控转向机控,由传统转向现代,由粗放管理转向集约管理的历史性巨大转变,同时还为铁路货车制造和维修提供了大量数据信息,从而提高了货车整体质量及维修效率。本文通过对铁路安全形势进行分析,并且深入探讨了现行运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地对车辆安全防范、预警“5T”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学习与使用,参与了昆明铁路局“5T”防范、预警系统建设,旨在了解“5T”系统的原理与功能,进一步完善防范、预警系统功能及运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在高速化铁路发展过程中保安全、保运输的作用。其次,本文基于对“5T”防范、预警系统的学习,以轴承为对象,安装传感器采集卡,搭建轴承检测试验台,模拟列车轴承磨损状况,采集不同工况下的数据,在时域、频域及时频域进行特征值抽取,进而实现模式识别。在时域,抽取了时域信号的峰值、方差、标准差、翘度系数等特征;在频域,通过傅里叶变换,抽取重心频率FC、均方频率MSF、均方根频率RMSF、频率方差VF、频率标准差RVF;窗口fourier变换对信号的频带划分是线性等间隔的。多分辨分析能对信号进行有效地时频分解,但由于尺度是按二进制进行变换的,所以在高频段其频率分辨率较差,而且在低频段其时间分辨率较差。实际工程问题中,为了更为精细的分解信号,对信号的高频部分进行进一步的小波分解是必要的,因此在时频域特征抽取过程中,采用了现在信号分析过程中比较常用小波包分析方法,得到不同时频空间中的特征值。最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不同状态的模式识别,进而有效地确定出当前轴承所处的运行状态。最后,以获得的实验数据、经过分析得到的实验结果及研究经验,结合“5T”防范、预警系统的具体执行操作过程,用理论知识指导具体的实践操作,更好的运用“5T”防范、预警系统,让铁路运行变得更为安全。
刘微[3](2012)在《列车制动缸压力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随着世界铁路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安全、高速、重载已经成为当今铁路运输的重要发展趋势。而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的列车制动系统,不仅是保证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手段,也是铁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作为制动系统列检必要环节的列车制动机试验—制动缸压力监测就倍受关注。然而,从目前我国的编组站了解到,当前列车制动缸压力的实时监测仍维持在人工跑行、检查确认的传统方式上,这样的人工操作方式,列检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更关键的是操作中人为因素往往影响列检质量,给实现铁路运营的安全化、信息化、自动化造成极大的制约。为此,在分析传统列检方式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目前制动机试验的优点与不足,积极寻求制动机自动试验、数据自动回传、信息自动存储、报警自动显示的列车制动缸压力监测系统,对提高我国铁路运输效率,保障其运营的安全性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铁路信息化为契机,以列检现场设备为基础,分析、总结人工列检现状,运用成熟的PLC技术,采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与相关传感器和组态知识,研究设计了一套列车制动缸压力监测系统。系统在充分保证节省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的基础上,采用无线+有线的数据传输方式,以田径接力的方式,将现场采集的数据快速、准确的由车尾依次传递到车头的PLC中,并将处理好的数据整合到5T中,方便实时监测与历史查询。监测系统主要实现了车厢身份信息与对应的制动缸试风试验的批量数据的采集、无线传输、存储、分析处理、实时显示与历史查询,提高了列车运营安全系数和列检的自动化水平;同时通过霍尔元件检测气路堵塞,实现故障信息的相应车体部位的提示,便于故障的排查。本文对列车制动机自动试验的研究与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
吉林车辆段三结合实验小组[4](1975)在《红外线轴温探测器载波传输装置试验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在毛主席三项重要指示指引下,随着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学习运动深入开展,我们三结合实验小组,在段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1973年上海会议纪要中指出的“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攻下信息传输……等技术关”的精神,于1974年5月正式开始了红外线轴温
许赟[5](2008)在《混合级联多电平拓扑及其在STATCOM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高压大功率的用电领域,柔性交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高压大型电机的变频调速等都离不开大功率的电力电子装置。在实现高压大功率变换的几种解决方案中,多电平变换器由于具有减少器件的开关应力,优化输出波形,提高转换效率等优点,因而受到了较多关注。混合级联多电平作为多电平技术发展中的一项创新性技术,为高压大功率变换器的研制开辟了一条新思路。STATCOM的技术是基于变流器的FACTS技术的一个基础技术,因而本文在对混合多电平电路拓扑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对基于改进型混合级联多电平变换器的STATCOM进行研究。本文将从研究混合多电平的拓扑结构、调制方法、输出波形的频谱分析、控制系统到其在无功补偿中的应用这一思路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本文将众多的混合多电平拓扑结构进行归纳分析,给出了混合级联多电平基于并联和串联思想,以广义多电平半桥桥臂为基本单元的通用拓扑生成方法,按照该方法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混合多电平拓扑。同时根据目前混合多电平拓扑的特点和实际应用的要求,研究了一种颇具实用价值的改进型混合级联多电平变换器,该拓扑将具有相同的母线电压的一个二极管钳位H桥模块与若干个两电平H桥模块级联,通过阶梯波与多载波PWM调制相结合的混合调制方法得到输出电压。然后对调制方法进行数学上的分析,构建了三种常用载波分布下调制过程的三维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双Fourier级数展开和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了在不同载波分布下输出电压的解析表达式,由此可知该变换器输出波形的完整的频谱信息。本文对传统混合级联多电平变换器中存在的直流侧功率倒灌现象进行研究,给出了改进型混合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在混合调制策略下保证不存在功率倒灌现象的阶梯波的调制方法。为了将该拓扑实际应用,本文设计了基于微处理器DSP与大规模集成电路FPGA相配合的控制系统结构,并通过使用重复控制设计了一台基于混合级联多电平拓扑的逆变器。本文分析了STATCOM进行无功补偿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混合级联变换器的STATCOM的拓扑结构。根据级联多电平变换器可以分相对系统进行无功补偿的特点,采用无零序电流方案设计了三相STATCOM,分别对电网电压三相对称或不对称时,补偿平衡或者不平衡的三相无功电流进行仿真,证实了分相控制在这些情况下都有比较好的补偿效果,非常具有研究价值。随后通过对电流环的数字控制系统的分析,给出了P控制器的稳定范围,并通过对PI控制,直接重复控制、PI+重复复合控制的比较研究,得出了PI+重复复合控制可以使电流环拥有较好的系统响应速度的同时拥有较好的稳态性能。本文针对自适应滤波算法中常规的最小均方算法(LMS)应用于电流检测时期望的缺点,在分析该方法中自适应权值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有效的变步长LMS算法:即基于检测误差的相干平均值和基于重复思想去除重复出现的谐波电流干扰的思想来调节步长的变步长的LMS算法,并用仿真和试验进行了验证。
杨晓峰[6](2012)在《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MMC)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正逐渐成为高压大功率电力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MMC)以其独特的结构优势,克服了传统多电平变换器的不足,同时在高压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尤其是负序问题治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本文围绕MMC的关键技术、装置系统设计及其在电能质量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MMC的环流特性及影响环流的关键因素,建立了MMC的环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环流无法完全消除,可通过改进控制策略的方法抑制其中的电压控制分量;相间环流的存在表明MMC可通过公共直流母线实现三相电网之间的有功和无功能量交换,这是MMC实现负序电流平衡应用的理论基础。在分析MMC环流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用环流抑制策略,可有效抑制环流对桥臂电流、共模电压和公共直流母线电流低频振荡的影响。接着,论文研究了MMC系统关键参数的谐波解析式,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开关函数的谐波抑制策略,能有效抑制桥臂电流中的低次谐波分量,降低对桥臂电感的滤波要求。推导了MMC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电流解耦控制原理,为进一步研究MMC的动态和稳态运行特性提供了依据。论文研究了适于MMC特点的脉冲调制技术。对直流电压控制开环条件下多载波正弦脉宽调制技术及脉冲移相技术应用于MMC的输出特性对比研究表明,载波移相SPWM技术更适合于MMC的控制。研究了一种双调制波载波移相SPWM技术(DM-CPS-SPWM)及其在MMC中的具体实现方法,并提出一种载波循环分布的载波层叠SPWM(CD-ROT-SPWM)技术,实现了有功能量在功率单元中的近似平均分配。论文研究了MMC的直流电容电压控制策略。提出了两种无需外加直流供电电源的预充电控制方案,解决了MMC直流电容电压的同步初始化问题。分析了引起直流电容电压不平衡的根本原因,研究了一种基于自身平衡控制算法的直流电容电压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特性,实现了直流电容电压的稳定平衡控制。论文同时研究了MMC装置系统设计和实现中的关键问题。分析了MMC主电路参数的设计原则,开发了两套MMC样机实验系统及一套基于DSP和FPGA的数字化主从式控制系统。最后,论文完成了MMC在电能质量治理领域的研究实例。研究了基于MMC的STATCOM装置(M-STATCOM)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案;确定了负序平衡应用下M-STATCOM的容量需求;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M-STATCOM不仅可实现感性/容性无功发生功能,也可实现对包括负序、无功和谐波在内的电能质量问题的综合治理,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唐艳华[7](2011)在《乌鲁木齐铁路局IP数据网承载红外轴温监测系统方案设计》文中认为作为现代化运输方式之一,铁路运输在世界许多国家中,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特别是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铁路运输安全成为铁路运输中的重中之重,而红外轴温监测作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基础措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红外轴温监测系统是发现车辆热轴、防止热切轴的重要安全保障设施,是车辆部门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全面提高车辆安全防范水平,努力建设的车辆安全防范、预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行车安全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果,大大提高了检测轴温的准确性和检测速度。由于现在的乌鲁木齐铁路局红外轴温监测系统的轴温信息的传输通道大部分采用电缆等音频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存在轴温信息传输速率慢、探测站故障判断不及时和故障率高等缺点。本文从网路结构、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传输速率等方面考虑,提出了红外轴温监测系统的数字化改造方案。改造方案包括红外轴温监测系统的设备数字化改造和传输通道的数字化改造两个方面。红外轴温监测系统中的监测中心、复示站和探测站设备通过更换通信接口板和升级软件完成数字化改造,提供了数据接口。铁路沿线车站新增数据设备,并利用现有传输网络建立了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三层网络架构,构成了专用的IP数据网平台,代替原有的音频传输通道来承载红外轴温监测系统。使得红外轴温监测系统性能大大提高,轴温信息传输时间大幅缩短、系统的冗余性和可扩展性增强、各探测点接入带宽得到保障、加强了各站点设备的运行维护、节约了大量的运行维护成本。
罗鸣[8](2020)在《新型超高速、超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架构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高速、超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架构是光纤通信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程科技问题。单信道传输速率从40Gbit/s提高至100Gbit/s甚至1Tbit/s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业界亟待新的系统架构和技术导入以实现传输性能和容量的革命性提升。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文对新型超高速、超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架构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相干光超大容量光纤传输系统架构、超高速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城域网系统架构以及超大容量相干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系统架构开展了一系列理论与实验研究。在相干光超大容量光纤传输系统架构方面,如何提高单纤传输容量是最核心的问题。随着单模光纤传输容量的潜力即将耗尽,为了进一步提升传输容量,空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在超高速IM-DD城域网系统架构方面,随着PAM-4调制格式脱颖而出,迅速进入商用阶段,研究如何利用新型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优化和改进PAM-4调制格式的发送与接收性能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超大容量相干WDM-PON系统架构方面,由于简化型相干结构与经典相干结构各有其优势,有必要在研究新型简化相干接收技术并将其引入WDM-PON架构的同时积极推进经典相干收发技术在WDM-PON系统中的应用。本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如下:(1)针对新型超大容量光纤传输系统架构的特点,提出运用DFT-S OFDM调制格式,在达到高频谱效率的同时,实现信号峰均功率比(PAPR)的降低,减轻光电器件和光纤传输中的非线性效应,并结合该调制格式实现了一系列相干光超大容量光纤传输系统实验。(2)在超大容量空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领域,本文设计制造了一种3模式光纤,提出了利用同步头一致性校验峰值确定少模光纤中模式耦合和模式色散参数的创新方法,并由此确定了应用于少模光纤传输实验中DFT-S OFDM信号循环前缀的长度数值,设计实施了200Tbit/s相干光信号1公里少模光纤传输系统实验。在单模多芯光纤传输方面,分别本文沿着提升纤芯数量的技术路线先后设计制造了低耦合系数的单模7芯光纤和单模19芯光纤,分别实施了560Tbit/s相干光信号10公里传输系统实验以及1.068Pbit/s相干光信号单模19芯光纤传输系统实验。(3)为改进PAM-4调制的发送性能,提出了双二进制编码PAM-4调制格式,从而达到压缩PAM-4信号频谱宽度、提升频谱效率以及降低光纤色散和器件带宽对信号传输性能限制的目的。设计并实施了单通道112Gbit/s双二进制编码PAM-4信号12公里单模光纤传输实验,接收端仅使用一个50GSa/s采样速率的ADC模数转换器,系统整体的-3d B带宽仅为20GHz。在PAM-4信号的接收端,提出了一种较为简化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均衡接收算法,希望通过该算法提升PAM-4信号的接收性能。设计并实施了基于该神经网络接收算法的4×50 Gbit/s PAM-4信号传输80公里标准单模光纤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且接收性能相比于常用的基于Volterra滤波器的非线性均衡算法获得了2d B的提升。(4)提出了一种简化型相干检测结构,降低了相干接收系统的成本与复杂度。紧接着,分别基于简化型相干结构和经典相干结构设计了新型超大容量相干WDM-PON系统架构。并针对这两种新型相干WDM-PON系统架构分别进行了实验验证,为相干接收技术在光接入网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实验结果形成的论文在2019年获得国际光通信领域顶级学术会议OFC高分论文称号。
张云鹏[9](2007)在《新型铁路客车轴温检测及发电机控制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适应铁路客车全面提速对新型客车的安全运行的要求,本文对新型铁路客车轴温检测及发电机控制装置进行了研究。该装置以80C19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具有轴温检测和发电机控制等功能。轴温检测是自动监测客车轴温变化,保证旅客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装置采用模拟传感器和数字传感器分别对轴温和环温进行实时检测,能够将温度就地显示,并且当温度超过设定温度值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通过载波通信将报警信息传送到每节车厢并上报主机。发电机控制部分以发电机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和充电电流为反馈变量,通过TL494自动调节PWM输出,控制IGBT的导通时间来调节励磁电流,从而达到稳定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和限流充电的目的。为了提供更加稳定的PWM输出,本文还结合了积分分离式PID控制算法和带死区PID控制算法,在发电机输出值与设定值偏差比较大时,对TL494基准电压进行调整,以实现发电机输出的稳定控制和精确控制。
李勇[10](2005)在《电压频率独立控制的正弦逆变电源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包括市电电网在内的所有原始电能的质量可能满足不了用户的要求,必须经过加工后才能使用。同时,大量的设备要求不同电压和频率的交流电能,这就有必要利用正弦波逆变器技术把不能满足负载要求的原始电能转化为质量较高的电能。本文根据实际需要,制作了一台数字式控制的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 在本文中,首先对逆变系统基本结构和控制策略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和单极性SPWM控制方式作了比较。经过比较,选用了实际滤波效果较好的单极性SPWM控制策略。接着,根据逆变电源的技术要求,提出了硬件电路中各部分(尤其是控制电路部分)的设计方案,以及软件设计中主程序和各子程序的运行框图。并且对采用的主控芯片(即美国Cygnal公司的单片机C8051F040)作了详细的介绍。 最后,按照设计的具体方案,在完成了软件编程调试后,制作了一台样机,并利用样机进行了实验,得到了较理想的输出波形。根据得到的实验结果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同时也指出了从实验输出波形中体现出的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实验证明,设计方案合理、可行。与传统电源相比,数字电源具有输出精度高、稳定可靠、可实现远程控制、便于智能化管理等优点,同时简化了硬件电路的设计。
二、半导体载波列检信号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导体载波列检信号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直调直检光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接入网概况 |
1.1.1 光接入网基本机构与复用技术 |
1.1.2 大容量与全业务接入发展趋势 |
1.1.3 标准化进程 |
1.2 光接入网的关键传输技术与研究现状 |
1.2.1 光接入网中的发射机选择 |
1.2.2 光接入网中的接收机选择 |
1.2.3 光接入网中调制码型选择 |
1.2.4 研究现状 |
1.3 直调直检光接入的成本代价 |
1.3.1 啁啾损伤与成本代价 |
1.3.2 大容量趋势与用户端成本代价 |
1.3.3 全业务接入趋势与局端成本代价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直调直检光接入网的无辅助光域啁啾管理技术 |
2.1 直调直检系统中啁啾损伤理论分析 |
2.1.1 直接调制激光器的啁啾特性 |
2.1.2 啁啾与电域频响衰落 |
2.1.3 啁啾与光域频谱展宽 |
2.2 基于优化增益区电流的电域频响补偿技术 |
2.2.1 增益区电流对频响衰落的过补偿与欠补偿理论分析 |
2.2.2 不同传输距离下最优增益区电流 |
2.2.3 0~100km长距离光接入上行实验验证 |
2.2.4 优化增益电流方案的相关接入网MAC协议设计 |
2.3 利用解复用器滤波的光域频谱整形技术 |
2.3.1 利用光复用器啁啾管理的可行性实验验证 |
2.3.2 鲁棒性与兼容性评估——光频偏影响 |
2.3.3 鲁棒性与兼容性评估——邻带光功率泄露影响 |
2.3.4 鲁棒性与兼容性评估——解复用器通道间隔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直调直检光接入网的低复杂度电域信号均衡技术 |
3.1 直调高阶信号的非线性损伤特点分析 |
3.2 几种非线性均衡器介绍 |
3.2.1 Volterra均衡器 |
3.2.2 插值移位算法 |
3.3 基于强度分类均衡技术 |
3.3.1 基于强度分类均衡器的原理 |
3.3.2 56Gb/s PAM4信号传输实验装置 |
3.3.3 0~35.9km距离下ID-FFE/ID-DFE的传输性能与啁啾抑制现象 |
3.3.4 不同啁啾大小下的啁啾抑制现象 |
3.3.5 35.9~43km距离下Pre-FFE+ID-FFE/ID-DFE的传输性能 |
3.3.6 与其他 56Gb/s PAM4传输记录比较 |
3.4 基于强度分类均衡复杂度分析 |
3.4.1 基于强度分类均衡抽头数量分析 |
3.4.2 与Volterra均衡器复杂度比较 |
3.4.3 与插值移位算法比较 |
3.5 基于强度分类均衡技术在单波 40Gb/s长距光接入系统的传输性能 |
3.5.1 实验装置 |
3.5.2 传输性能与光功率预算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用户端无数字信号处理的高速光接入 |
4.1 基于低速器件的用户端无DSP高速光接入系统架构 |
4.1.1 常见基于DSP的光接入系统架构 |
4.1.2 本研究用户端无DSP的光接入系统架构 |
4.2 局端DSP算法原理 |
4.2.1 发射端DSP之一:奈奎斯特脉冲整形 |
4.2.2 发射端DSP之二: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的获取 |
4.2.3 接收端DSP:前馈线性均衡器 |
4.3 用户端无DSP高速光接入系统单波长 50Gb/s PAM4实验验证 |
4.3.1 实验装置 |
4.3.2 实验系统中心局端滤波器分析 |
4.3.3 误码性能与功率预算 |
4.3.4 滤波器复杂度研究与DAC采样率选择 |
4.3.5 ONU接收机的差异性对误码性能的影响 |
4.4 用户端无DSP高速光接入系统单波 25Gb/s OOK与 40Gb/s Duobinary |
4.4.1 用户端无DSP高速光接入系统单波 25Gb/s OOK实验 |
4.4.2 用户端无DSP高速光接入系统单波 40Gb/s Duobinary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局端基于光交换的光电硬件资源共享复用 |
5.1 基于光交换的光接入网系统架构 |
5.1.1 接入网中的潮汐效应、光电资源池化以及收发机少配 |
5.1.2 几种光交换技术的比较与分析 |
5.1.3 局端共享对基于AWGR光交换的需求 |
5.2 非对称AWGR光交换的设计、分析以及在光接入网中的应用 |
5.2.1 分割式非对称AWGR光交换结构 |
5.2.2 分割式非对称AWGR满足无冲突分配特性的理论证明 |
5.2.3 基于分割式非对称AWGR的收发机灵活分配 |
5.3 基于非对称AWGR和可调谐DBR激光器的光交换系统演示 |
5.3.1 可调谐DBR激光器原型机设计 |
5.3.2 动态演示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附录: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2)车辆安全防范、预警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铁路车辆知识 |
1.1.1 铁路货车的一般构造 |
1.1.2 车辆主要部件 |
1.1.3 车种车号 |
1.1.4 货车转向架 |
1.2 “5T”系统产生背景 |
1.2.1 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需要 |
1.2.2 国际安全形势发展的需要 |
1.2.3 提高运输效率的需要 |
1.2.4 减轻列检人员作业负担的需要 |
1.3 “5T”系统定义及功能 |
1.4 “5T”系统国内外建设发展历程 |
1.4.1 国外研究发展历程 |
1.4.2 国内“5T”系统建设发展历程 |
1.5 模拟实验及现代信号分析方法 |
第2章 “5T”系统分类说明 |
2.1 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THDS) |
2.1.1 THDS结构图 |
2.1.2 THDS工作原理 |
2.1.3 THDS技术指标要求 |
2.1.4 THDS技术条件 |
2.1.5 THDS的发展 |
2.1.6 THDS运用实例 |
2.2 货车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TPDS) |
2.2.1 TPDS总体结构图 |
2.2.2 TPDS工作原理 |
2.2.3 TPDS技术性能 |
2.2.4 TPDS安装技术条件 |
2.2.5 TPDS的发展 |
2.2.6 TPDS运用实例 |
2.3. 货车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TADS) |
2.3.1 TADS网络结构图 |
2.3.2 TADS工作原理 |
2.3.3 TADS功能 |
2.3.4 TADS技术条件 |
2.3.5 TADS的发展 |
2.3.6 TADS运用实例 |
2.4. 货车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TFDS) |
2.4.1 TFDS设备构成 |
2.4.2 TFDS工作原理 |
2.4.3 TFDS系统功能 |
2.4.4 TFDS技术指标要求 |
2.4.5 TFDS的发展 |
2.4.6 TFDS运用实例 |
2.5. 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TCDS) |
2.5.1 TCDS系统构成及功能 |
2.5.2 TCDS设备 |
2.5.3 TCDS的发展 |
2.5.4 昆明局冗03的建设 |
第3章 地对车安全监控体系“5T”系统 |
3.1 “5T”系统产生背景 |
3.2 “5T”系统建设原则 |
3.3 “5T”系统建设情况 |
3.4 “5T”整合发展方向 |
3.5 “5T”整合技术方案 |
3.6 “5T”系统显现的作用 |
3.7 “5T”系统现存的问题 |
3.7.1 运用理念陈旧 |
3.7.2 “5T”预报兑现率长期得不到质的提高 |
3.7.3 区间拦停、故障判断缺乏科学手段 |
3.7.4 管理制度不健全 |
3.7.5 拦停标准不统一 |
3.8 “5T”系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3.8.1 挑战 |
3.8.2 机遇 |
第4章 列车滚动轴承故障机理及信号采集 |
4.1 滚动轴承振动测试实验 |
4.1.1 实验对象 |
4.1.2 实验装置 |
4.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1.4 轴承故障模拟 |
4.1.5 系统搭建 |
4.2 滚动轴承的典型故障和振动机理 |
4.2.1 滚动轴承的典型故障 |
4.2.2 滚动轴承的振动机理 |
4.3 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分析 |
第5章 振动信号数据处理及特征提取 |
5.1 数据说明 |
5.2 数据预处理 |
5.2.1 零均值化处理 |
5.2.2 消除趋势项 |
5.2.3 平滑处理 |
5.2.4 滤波处理 |
5.3 时域特征值提取 |
5.3.1 时域分析方法 |
5.3.2 振动信号时域特征提取 |
5.4 频域分析方法 |
5.4.1 频域参数 |
5.4.2 傅里叶频谱及特征提取 |
5.4.3 功率谱处理及特征提取 |
5.5 时频分析法 |
5.5.1 小波包分析用于信号的特征提取 |
5.5.2 包络解调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5.5.3 基于小波包络谱的滚动轴承特征值提取 |
5.6 特征值归一化 |
第6章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 |
6.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6.1.1 人工神经元模型简介 |
6.1.2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 |
6.1.3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 |
6.2 BP神经网络 |
6.2.1 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 |
6.2.2 网络参数设计 |
6.2.3 BP神经网络的构建及模式识别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列车制动缸压力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论文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1.4 课题的全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列车制动系统 |
2.1 制动系统概述 |
2.2 制动缸结构 |
2.3 现采用的制动缸压力检测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制动缸压力监测系统设计 |
3.1 监测系统总体方案研究与设计 |
3.1.1 监测系统硬件选择 |
3.1.2 监测系统软件设计规划 |
3.2 现场数据采集装置 |
3.2.1 制动缸压力、活塞杆位移数据采集 |
3.2.2 车厢标签识别库的建立与查询 |
3.2.3 单组列车的 PLC 数据处理单元 |
3.3 数据的无线传输 |
3.3.1 ZigBee 技术 |
3.3.2 监测系统 ZigBee 无线传感器网络 |
3.3.3 网络结构的抗干扰能力 |
3.4 监控中心组态实现 |
3.4.1 组态实现 |
3.4.2 5T 整合 |
3.5 本章小结 |
4 监测系统标准曲线的测定 |
4.1 制动管气路通畅检测 |
4.1.1 行业内气路堵塞检测方法的分析 |
4.1.2 霍尔开关元件气路堵塞检测方法的提出 |
4.2 列车制动缸试风试验 |
4.2.1 感度试验 |
4.2.2 安定保压试验 |
4.2.3 持续一定时间的保压试验 |
4.3 监测系统试验数据的整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车厢信息录入部分代码 |
附录 2 实物图 |
附录 3 GK 三通阀充风缓解压力数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混合级联多电平拓扑及其在STATCOM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电平技术的提出及其应用现状 |
1.3 STATCOM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背景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混合多电平变换器拓扑及其输出频谱的分析研究 |
2.1 引言 |
2.2 混合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结构 |
2.3 一种改进型混合级联多电平拓扑 |
2.4 输出电压波形数学解析 |
2.5 实验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改进型混合级联多电平变换器的调制及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改进型混合级联九电平变换器的混合调制方法 |
3.3 单相二极管钳位多电平拓扑中点电压平衡问题研究 |
3.4 DSP与 FPGA控制系统的实现 |
3.5 混合级联多电平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4 分相控制的改进型混合级联多电平STATCOM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STATCOM无功补偿原理 |
4.3 分相控制原理分析 |
4.4 单相混合级联 STATCOM的控制策略 |
4.5 基于无零序电流方案的三相 STATCOM的仿真研究 |
4.6 数字化控制系统设计 |
4.7 PI控制和重复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 |
4.8 仿真和实验结果 |
4.9 本章小结 |
5 基于自适应消噪理论的电网电流信号检测 |
5.1 电网电流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5.2 自适应滤波器原理 |
5.3 LMS变步长改进算法一 |
5.4 LMS变步长改进算法二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MMC)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符号简写对照表 |
1 绪论 |
1.1 高压大功率变换器的研究综述 |
1.2 MMC的研究现状和问题提出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MMC的环流分析和谐波分析研究 |
2.1 MMC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2.1.1 MMC的电路结构 |
2.1.2 MMC四象限运行工况分析 |
2.2 MMC的环流分析及环流抑制策略 |
2.2.1 MMC的环流模型 |
2.2.2 MMC的通用环流抑制策略 |
2.3 MMC的谐波分析及谐波抑制策略 |
2.3.1 MMC的谐波分析 |
2.3.2 MMC的桥臂电流谐波抑制策略 |
2.4 MMC的数学建模和电流解耦控制 |
2.4.1 MMC系统的数学模型 |
2.4.2 电流的解耦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3 MMC脉冲调制技术和电压控制技术研究 |
3.1 MMC的脉冲调制技术 |
3.1.1 多载波脉冲调制技术的对比研究 |
3.1.2 CPS—SPWM与PPS—SPWM技术的对比研究 |
3.1.3 双调制波CPS—SPWM在MMC中的实现 |
3.1.4 CD-SPWM技术的功率均衡控制策略 |
3.2 直流电压控制 |
3.2.1 预充电控制策略 |
3.2.2 直流电容电压控制 |
3.3 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MMC装置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
4.1.1 MMC主电路关键参数选择原则 |
4.1.2 MMC主从式控制系统关键问题 |
4.1.3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2 MMC装置的系统配置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逆变工况实验分析 |
4.3.2 整流工况实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MMC在电能质量问题治理中的应用 |
5.1 MMC应用于STATCOM的优势 |
5.2 M-STATCOM无功发生工况的理论和策略 |
5.2.1 无功发生工况原理 |
5.2.2 无功发生工况的控制系统设计 |
5.3 M-STATCOM综合补偿工况的理论和控制策略 |
5.3.1 综合补偿工况原理 |
5.3.2 综合补偿工况的控制系统设计 |
5.3.3 补偿电流信号的提取方法 |
5.3.4 负序平衡容量设计 |
5.4 仿真和实验研究 |
5.4.1 仿真分析 |
5.4.2 无功发生工况实验分析 |
5.4.3 补偿工况实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今后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MMC样机试验系统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乌鲁木齐铁路局IP数据网承载红外轴温监测系统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红外探测技术及其发展应用 |
1.1.2 红外轴温监测系统发展历程和现状 |
1.1.3 红外轴温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
1.2 论文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红外轴温监测系统概况 |
2.1 红外轴温探测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和必要性 |
2.1.1 红外探测技术及其应用 |
2.1.2 红外轴温监测系统的系统结构 |
2.2 红外轴温监测系统特点 |
2.2.1 系统构成特点 |
2.2.2 数据通信信道特点 |
2.3 系统主要功能 |
第三章 乌鲁木齐铁路局红外轴温监测系统数字化改造方案设计 |
3.1 系统改造设计要求及目的 |
3.1.1 设计原则 |
3.2 技术改造方案 |
3.2.1 轴温监测系统设备数字化改造 |
3.2.2 轴温监测系统传输通道的数字化改造 |
3.3 工程建设方案及技术要求 |
3.3.1 网络规划及网络结构 |
3.3.2 路由策略和地址分配 |
3.3.3 网管系统 |
3.3.4 网络安全 |
3.4 系统改造结构对比分析 |
3.4.1 改造前后的红外性能及故障分析 |
3.4.2 改造的积极意义及后续优化方向 |
第四章 结束语 |
4.1 论文工作总结 |
4.2 红外轴温探测技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新型超高速、超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架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光纤通信的兴起与发展 |
1.3 超高速、超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架构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
1.4 超高速、超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架构中的关键技术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2 相干光超大容量光纤传输系统架构的研究与实验 |
2.1 引言 |
2.2 相干光超大容量光纤传输系统架构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
2.3 100Tbit/s相干光DFT-S OFDM单模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
2.4 200Tbit/s相干光DFT-S OFDM少模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
2.5 560Tbit/s相干光DFT-S OFDM单模7 芯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
2.6 1Pbit/s相干光DFT-S OFDM单模19 芯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
2.7 本章小节及主要创新点 |
3 超高速PAM-4调制城域网系统架构的研究与实验 |
3.1 引言 |
3.2 超高速PAM-4调制城域网系统架构中的新型收发技术研究 |
3.3 双二进制编码PAM-4信号单模光纤传输实验 |
3.4 基于神经网络接收算法的PAM-4信号单模光纤传输实验 |
3.5 本章小节及主要创新点 |
4 超大容量相干WDM-PON系统架构的研究与实验 |
4.1 引言 |
4.2 适用于接入网的相干调制解调技术及波分复用架构的研究 |
4.3 基于新型简化相干结构的UDWDM-PON实验 |
4.4 基于经典相干结构的实时UDWDM-PON实验 |
4.5 本章小节及主要创新点 |
5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目录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附录4 论文中英文缩写简表 |
附录5 1Pbit/s系统实验平台及第三方检测报告 |
(9)新型铁路客车轴温检测及发电机控制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装置研制的意义 |
1.2 装置的发展概况 |
1.3 装置实现的功能 |
2 装置的硬件电路设计 |
2.1 装置的总体硬件电路结构设计 |
2.2 主要器件选用 |
2.3 轴温检测硬件电路设计 |
2.4 发电机控制硬件电路设计 |
2.4.1 基于TL494 的PWM 发生电路设计 |
2.4.2 IGBT 驱动电路设计 |
2.5 载波通信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 |
2.6 装置的工作电源 |
3 装置的软件设计 |
3.1 编程语言的选择 |
3.2 主程序的设计 |
3.3 轴温检测程序设计 |
3.3.1 轴温检测处理子程序设计 |
3.3.2 数据采集处理子程序 |
3.3.3 环温检测子程序 |
3.4 基于TL494 的PWM 控制程序设计 |
3.5 载波通信程序设计 |
4 发电机控制部分算法及仿真 |
4.1 发电机控制部分参数检测及选取 |
4.2 数字PID 控制算法 |
4.2.1 PID 控制规律及其基本作用 |
4.2.2 本装置数字PID 控制算法的选用 |
4.2.3 改进型PID 控制算法在发电机控制部分中的应用 |
4.3 MATLAB 仿真及分析 |
5 装置的误差分析 |
5.1 轴温检测部分的误差分析 |
5.2 发电机控制部分的误差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电压频率独立控制的正弦逆变电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现代逆变技术的分类 |
1.2 现代逆变技术的发展 |
1.2.1 半导体功率集成器件的发展 |
1.2.2 现代功率变换技术的发展 |
1.2.3 逆变控制技术的发展 |
1.3 本文所作的工作 |
2 逆变系统基本结构及控制策略 |
2.1 现代逆变系统基本结构 |
2.2 逆变系统的控制策略 |
2.2.1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
2.2.2 PWM型逆变电路的控制方式 |
2.2.3 SPWM波形的生成方法 |
2.2.4 SPWM型逆变电路的谐波分析 |
2.2.5 单极性与双极性SPWM波的比较 |
3 数字式单相正弦逆变电源设计 |
3.1 逆变系统工作原理 |
3.1.1 逆变系统结构框图 |
3.1.2 DC/AC逆变电路 |
3.2 硬件电路设计 |
3.2.1 正弦脉宽调制(SPWM)信号产生电路设计 |
3.2.2 驱动电路设计 |
3.2.3 键盘电路 |
3.2.4 显示电路设计 |
3.2.5 保护电路设计 |
3.2.6 反馈电路设计 |
3.3 软件设计 |
3.3.1 概述 |
3.3.2 主程序 |
3.3.3 键盘子程序 |
3.3.4 显示子程序 |
3.3.5 反馈子程序 |
3.3.6 保护子程序 |
4 实验结果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声明 |
9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10 附图 |
四、半导体载波列检信号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直调直检光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D]. 张阔.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2]车辆安全防范、预警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 燕玲.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5)
- [3]列车制动缸压力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刘微.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2(04)
- [4]红外线轴温探测器载波传输装置试验报告[J]. 吉林车辆段三结合实验小组. 铁道车辆, 1975(12)
- [5]混合级联多电平拓扑及其在STATCOM中的应用研究[D]. 许赟.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6]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MMC)研究[D]. 杨晓峰.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7]乌鲁木齐铁路局IP数据网承载红外轴温监测系统方案设计[D]. 唐艳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3)
- [8]新型超高速、超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架构的研究[D]. 罗鸣.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9]新型铁路客车轴温检测及发电机控制装置的研究[D]. 张云鹏. 辽宁工学院, 2007(02)
- [10]电压频率独立控制的正弦逆变电源设计[D]. 李勇. 四川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