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新科学革命的展望

21世纪新科学革命的展望

一、21世纪新科学革命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张刚要[1](2015)在《论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文中研究指明虽然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证据去证明,“技术命题”在教育理论(原理)的框架中处于“失语”状态,但是教育理论(原理)对技术的关注显得零碎且分散,构不成对技术问题的整体性解释,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论文以“教育哲学”作为平台,并借“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这一概念及其分析框架的建立,从而引导出对教育中技术问题的整体性理论探讨,以期使其成为教育理论(原理)融合信息技术的一条有效路径,进而助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最终实现。首先,从合理的“背景知识”、间接的“感性现实性”以及直接的“合理性的现实性”等三个维度,论证了“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之合理性问题。然后,确立了“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之构建思路与分析框架。一方面,将后现象学关于技术认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于教育中的技术认识,集中体现为从“变更-多重稳定”与“实践立场和关系思维”出发考察教育中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则从后现象学关于技术认识的经典概括和深刻揭示出发,例如,基于后现象学的“工具实在论”、“具身理论”等学说,重新思考教育领域中被“技术工具论”所掩盖的各种技术问题。接着,基于微观和宏观的视野,分别对“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进行了详细的内容阐发。教育中微观层次的技术,集中体现为各种各样的技术人造物,或者说是教学媒体。因此,微观层次的“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分别从“技术工具论”、“工具实在论”与“具身理论”三种语境出发,讨论教学和教学媒体的关系问题。教育和教学分属“上位-下位”或“宏观-微观”两个不同的逻辑层次。在当代,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且教育中的技术应用也愈发深入广泛,其结果是传统的教育观因为技术的介入不断被改写,进而拓展出教育的技术内涵。因此,宏观层次的“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主要是从上述三种语境出发,讨论教育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最终,试图形成教育哲学视阈中关于技术的相对完整的理论学说。

李承福[2](2014)在《儒学本位 据旧开新—钱穆文化观研究》文中指出钱穆的文化观,在其学思历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他的子学、经学、理学、清学、史学等研究相互贯通。钱穆从文化学角度,先界定文化是人生大群的生活整体,是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大生命,厘定了文化与文明关系,提出了民族、历史、文化三名一体论。他还通过分析文化的七要素和三类型,三重目的和运转机制,建立了一套文化学观念。这成为他认识中国文化的理论框架,也是其文化观的基础理论。钱穆考证了中国文化产生的独特地理环境,揭示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进程,进而阐释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钱穆强调中国文化史,是以道德和政治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史,提出了三阶程论和四阶段论,并指出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人文精神,体现在以道德为中心的人道精神,以融和为特征的民族精神,以自强为主导的历史精神三个方面。中国文化的人道精神,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根本方面,包涵乐观务实的宇宙观、崇善仁爱的人生观、和谐包容的天下观三大内容。钱穆突出说明中国文化,是以儒学为主干的文化,取得了可大可久的伟大成绩。他严厉批驳了“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为封建专制文化”的独断论,指出这种观点抹杀了中国文化的合理价值,阻碍了中国文化的正常更新。为了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钱穆又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阐释中西文化各自独特的个性和优长,揭示未来中国文化前进的方向。钱穆提出,在民族主体上,中国是中华民族自根自本的;西方是各民族诸流竞汇的。在历史流变上,中国文化是在一以贯之框架下的绵延与展开;西方文化历经了多次的冲突与转换。在文化弱症与病症上,中国文化是安而不强;西方文化是富而不足。钱穆还对中西文化的七要素分别做了比较。他最后总结中西文化的差别,指出中西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中国文化是农业型;西方文化是商业型。中西文化有不同的心理气质,中国文化是内倾型;西方文化是外倾型。中西文化的思维模式也不同,中国文化的中和性更强;西方文化的分别性更强。总之,钱穆认为,中西文化都不是完美的,各有利弊得失;中西文化属于不同类型,不能认为西方文化就比中国文化优越。钱穆提出了创建中国新文化的原则、路向和具体方法,展望了世界文化的走向。钱穆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病症,指出实现近现代中国的救亡图存,在于文化更新。他强烈地批驳了全盘西化论的方法和学理错误,并谴责其去中国化的严重危害。钱穆指出中国文化更新在于中国文化自救,文化自救在于以据旧开新为原则,以儒学本位为路向,实现中西会通。只有中国的民族文化得以倡扬,文化精神得以抒发,才能跨越体与用、新与旧、变与常、中与西的隔阂,将学到的西方文化,“化”为中国的新文化。钱穆论述了在教育和生活中如何培育中国新人,以及文化复兴的心理条件。同时,钱穆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必将对世界文化有巨大贡献,指明未来世界文化必将走上多元共存、集异建同的道路,还预测了人类新文化的基本特征。本文依据马克思哲学的实践人本学视角,对钱穆的文化学、中西文化比较、文化更新作评议,总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精神。钱穆的文化学,过于偏向精神生活,看轻了社会实践和群众力量。他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存在偏颇,所设想的中国文化更新过于理想化。但他为我们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当代中国新文化,规避西方现代性问题,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建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当坚持以实践的人道精神为核心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引,融和以人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以富强为核心的西方商业资本文化,在文化复兴中,实现健全的人道精神与科学的实践精神统一。

宋丽[3](2016)在《17世纪意大利山猫学会(Accademia dei Lincei) 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择1603年成立于意大利罗马的山猫学会作为考察对象,从学会的发展历程、主要贡献、学术传统、与耶稣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学会对于近代科学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选择这一切入方向,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首先,为国内对于科学学会的研究增添一个有意义的补充对象;其次,近年来随着对山猫学会的有关资料的发现以及大量新研究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对该学会进一步分析和考察的条件。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围绕以下三条线索:1)17世纪山猫学会的发展历程。17世纪的山猫学会通常被认为以1657年学会的最后一位赞助人波佐的去世为截止点。这一时期学会的历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603年到1610年,以波尔塔的入会作为重要的转折点;第二阶段从1611年到1630年,这一阶段是学会最为鼎盛的时期,不仅见证了伽利略对于山猫学会的重要贡献,同时也反映出17世纪早期罗马的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复杂关系;第三阶段从1630年到1657年,此时学会不再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机构存在,而是以一种分散的形式继续从事关于科学研究的活动,并且最终于1651年完成了关于博物学的集体性研究着作——《墨西哥词典》。2)学术传统的发展以及学会在各个时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相关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学会初期以波尔塔的自然法术传统为主导;学会后期是以伽利略的近代科学传统为主导。我们可以从山猫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发现,学会的科学研究经常伴随着占星术和炼金术等超自然的解释,而伽利略提倡的近代科学传统为学会学术传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3)山猫学会与耶稣会的关系研究。山猫学会作为意大利科学学会的典型,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所处的时期,即通常所谓的“科学革命”时期。本文通过分析以伽利略为代表的山猫学会与当时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宗教团体之间关于天文学的论争,阐释山猫学会与罗马天主教廷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学会最终衰落的根源所在,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科学的社会属性在17世纪发生的深刻变化。本论文共分八章,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关于山猫学会的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内容。第二章探讨山猫学会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背景,时间跨度到13世纪至17世纪,分别从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背景进行讨论;与此同时,考察16、17世纪欧洲大学中科学发展的特点,以及山猫学会产生于意大利罗马的重要契机。第三章阐述了山猫学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切西创立学会的最初构想,并且在此基础上论述由切西提倡并制定的学会章程。第四章考察学会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主要从天文学和博物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就天文学而言,侧重于切西和埃克留斯的宇宙观、天文学的论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学会分裂问题;就博物学而言,侧重于学会在动植物方面做出的研究,以及学会在显微镜对于微生物的观察等。此外,本章还重点突出山猫学会注重望远镜、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在研究中的辅助作用。第五章以学术传统的发展为切入点,分析学会“秘密传统”的成因,比较讨论了波尔塔和伽利略二者不同的学会传统,以此为基础,分析山猫学会在自然法术传统向近代科学传统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第六章以山猫学会和耶稣会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展开论述,探讨个人兴趣对于知识选择的影响,例如施莱克加入耶稣会;进一步分析伽利略与耶稣会关于新的天文发现的论争,以及在论争中山猫学会给予伽利略的重要支持;最后对山猫学会与耶稣会二者科学知识传播模式进行比较。第七章侧重于考察山猫学会对于近代科学的影响。本章首先探讨山猫学会组织模式存在的不足,继而说明了学会的传播模式对于后世科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启示;在此基础上,分析山猫学会这一独特的科学团体对于科学建制和科学精神产生的重要影响。第八章对全文进行总结,阐述本文的主旨,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思考本文下一步的研究计划。以上考察内容对于山猫学会研究呈现了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从中也可以看出17世纪山猫学会的特点以及演变过程。首先,学会成立初期,大多数人对这一科学团体持怀疑态度,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基于对学会研究方法、内容以及目的的质疑;另一种是对学会本身科学研究方案可行性的质疑。但是,山猫学会开创了崇尚自由地探索自然科学的科学理念,标志着科学发展进入了一种新式科学知识生产的关键时期,并且较为成功地将个人的兴趣转换为一种共同的、系统的科学观念,为推动科学发展和科学组织化奠定了基础。后世将山猫学会称之为欧洲第一所科学学会,这不仅是后世对学会在特殊历史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肯定,同时也标志着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科学态度所发生的重大转变。其次,山猫学会的兴起促进了意大利知识传播方式的变化,成为17世纪意大利科学发展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它也反映了近代早期意大利社会思潮与社会实践、知识与社会、知识与权力等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山猫学会不仅成为考察17世纪科学社团的一个典型事例,同时,对于这一主题的考察也使得我们有机会注重对于这种罗马式科学团体的研究。学会兴起于拥有一种复杂的政治和宗教背景的罗马,其科学研究不仅得益于当时科学与宗教二者的相互促进,同时也得益于热衷科学研究的学者和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

马佳[4](2019)在《基于科学的创新过程、机会与能力体系:本土企业案例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对创新的驱动作用日益突显,在给本土企业带来新机会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中国在科学研究水平已取得显着进步,国际论文被引用数居全球第二,但是在基于科学的创新方面却滞后于科学研究水平。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不重视科学研究是基于科学的创新难以付诸实践的关键原因。在寻找经济发展新动能、创新范式转换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本土企业在基于科学的产业领域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成为必然趋势。然而,企业利用科学开展创新活动需要突破各种困难和障碍,特别是本土企业相对于国际领先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技术的创新存在显着差异,本土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不能照搬“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等典型的技术追赶模式,亟待探索新的路径。因此,本文将研究问题聚焦于本土企业如何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围绕创新过程、机会、能力体系构成及其演化规律的议题,以创新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后发追赶视角出发,在战略匹配理论和科学社会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中国情境下的针对性和探索性研究。本论文以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的本土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案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与实际调研相结合、探索性研究与验证性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思路,对本土企业如何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进行探索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基于科学的创新过程研究。通过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提出“引种式创新”是本土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的一种主要形式。一些常常源发于发达国家的科学发现带来科学前景和创新前景,产生了新的研究对象、新的研究方法、新型科学家、新型科学工具、新型科研组织、新型研究材料等,形成了以科学研究新思维为核心的多重元素组成的复合体,即“研究种子”。企业在科学发现推动产生的相关产业尚未兴起和成熟之前,及时、快速地引入“研究种子”用于解决本土科学问题,并通过开展新兴科学研究和社会应用之间的转化活动、互促活动、融通活动开展可持续性的基于“再发现”“再发明”“再应用”的再创新和原始性创新,即为引种式创新。通过引种式创新,本土企业可以利用科学驱动创新实现赶超,并保持赶超后的领先地位。第二,基于科学的创新机会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法,探索在本土企业参与下从科学发现到创新实现,再到创新扩散过程中基于科学的创新机会的动态演进规律,发现基于科学的创新机会的形成和发展来自外部环境因素和本土企业内部努力的共同作用,其经历了科学发现的机缘产生、参与新兴科学研究的机遇形成、创新机会创造、创新机会释放、新一轮科学发现的机缘产生五个阶段。创新机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不同形态和特征决定了企业在不同阶段相应的行动要点,其具有“节奏性”和“序贯性”的特点。本土企业要充分认识“抢占先机”对创新总体局势的决定性作用,并通过跨学科、跨应用领域的融通发展,深度挖掘“显性机会”释放的“潜在机会”。第三,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研究。(1)运用双案例扎根分析对本土企业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的构成进行探索。研究发现,企业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由科学能力、根植能力、跨界能力三种能力要素构成。各能力要素在能力体系中发挥出特定作用,具体表现在:科学能力发挥了科学驱动创新强烈依赖于科学研究的基础作用;根植能力发挥了企业推进科学与社会相互嵌入而实现持续创新的根植作用;跨界能力发挥了企业推动科学跨学科发展和跨应用领域发展的创新扩散作用。通过分析能力要素间相互支撑、促进和融通的作用机制,阐释了能力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多元要素组合的综合效应。“科学家队伍”是企业科学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多面手人才”是企业根植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跨界人才”是企业跨界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企业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体现出“以人才为中心”的特点。(2)以57个本土案例为样本,采用维度间组态分析法对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的演进规律进行研究,探索性识别出本土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中不同阶段存在的七个典型能力要素组合,发现随外部环境的阶段性变化,企业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的演进呈现出三条路径,对应了三种引种式创新模式,包括直接引种式创新模式、互嵌型引种式创新模式、会聚型引种式创新模式。科学家自主创业而新建的企业主要开展直接引种式创新,其内在机理来自研究种子的“环境选择效应”;一体化企业主要开展互嵌型引种式创新,其内在机理来自企业对研究种子的“互惠吸引效应”;平台型企业主要开展会聚型引种式创新,其内在机理来自企业对研究种子的“平台吸引效应”。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科学发现产生后的新兴科学研究兴起阶段主要以科学功能为中心构建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在技术兴起和产业兴起阶段主要以创新功能为中心构建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在产业成熟和融合阶段主要以跨界功能为中心构建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

李博[5](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程文[6](2020)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技术进步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技术进步体现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进。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事实基础的存在,体现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某一方面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增强;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即技术进步的伦理取向,体现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技术进步是技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技术进步体现的是劳动的主、客观因素之间物质结合关系的变革。技术进步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技术进步也可以在技术产品中得到体现,从质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量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主、客观因素的结合比例以及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有的技术基础、技术教育、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是影响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行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作,并将在技术进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用以进一步指导技术进步的相关思想。主要体现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内的技术进步思想,是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技术进步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技术进步与其它科学及社会现象的关系的观点、认知的总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有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异化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为之提供坚实的基础;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独创性、实用性、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突出特点,以及鲜明的进步思想、创新意识和超越意识,为之提供重要启发;还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展现出的重视实验和发明创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高科技,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的技术进步思想为之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并深化的,在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完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奠基;在新中国头27年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逐渐形成;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的发展和深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表现为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的技术进步事业,总结提炼出了丰富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途径、技术进步的主体以及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等方面的理论和思想,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指导中国技术进步的事业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不同的具体国情而发展演进、逐步完善,体现出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现实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术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指引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前进、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思想力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再造新辉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告诉我们,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我们要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进步命运共同体,以保证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和保障技术进步有利于增进全人类幸福的正确方向。

王渝生[7](2018)在《科技革命改变世界发展格局》文中指出本文就科技革命改变世界发展格局进行了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和未来展望,并对世界和我国科技发展格局作了清晰整体描叙。

程佳佳[8](2019)在《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具有复杂性特征的趋向,结合当前复杂性研究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试图以综合自然科学和科学哲学角度的复杂性的理论框架为指导,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范式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的深入思考,从而在城市规划学科范围内的解析,以期获得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中具有代表性的复杂性现象的理论支撑与梳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复杂性问题给予澄清,提出基于复杂性的保护范式。论文首先关注了复杂性及其复杂性科学,对中外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的缘起与发展进行追溯;对当代文化遗产复杂性趋向所表现出的显性和隐形特征进行阐述;对其产生的必然性做出分析;总结了复杂性趋向的既有认识与理解后提出今天的简单性范式在应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问题时表现的不足,并以此为契机,将城市规划学科对该问题的研究视野提升和扩展至当代科学哲学的领域,将复杂性范式引入文化遗产保护中,从基于复杂性范式中总结要点,架构出分析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问题的解释性框架并解析。随后,使用代表最能体现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以色列耶路撒冷旧城及其城墙作为研究对象,用基于复杂性的范式加以探讨。最终对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式进行反思,提出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后续思考和展望。本文研究从城市规划学科的视角,以公认的几个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复杂性范式入手探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中的复杂现象,从科学哲学及现象学的视角对其复杂性进行探究,以复杂性科学的范式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之路,以期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意见。本文全文(含附录)共16万字,图表图纸共108张。

刘继和[9](2005)在《日本初中理科教科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日本初中理科课程标准大体上每隔10年改订一次。1998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原文部省)对日本初中理科课程标准进行了新的改订,这是二战后日本初中理科课程标准的第六次改订。这次改订反映了面向21世纪日本初中理科课程的基本理念、立场和方法。依据新改订的理科课程标准,五家专业民间教科书出版公司分别组织设计与编制了五套初中理科教科书,2001年审定通过,2003年正式出版并投入使用。本论文以其中的《新科学》(东京书籍出版株式会社)、《初中理科》(大日本图书出版株式会社)和《中学理科》(教育出版株式会社)三套日本初中理科教科书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历史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试图从理科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的历史发展、理科教科书的形式结构设计、理科教科书的内容结构设计、理科教科书中STS教育专题、理科教科书设计基础五个方面,就日本初中理科教科书的设计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以揭示日本初中理科教科书在设计上存在的共性和特点。 本论文由导言以及以下五个章节构成。这五个章节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关联:第一章是理解其他章节相关内容的历史基础,第二、三、四章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对教科书设计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这是整个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五章是对教科书设计理论基础的分析,是整个论文内容的深化与总结。 导言部分首先交代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然后阐述了理科教科书研究的含义以及现状,最后展现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理科课程标准及教科书史的考察”讨论了如下三方面问题:论文首先对二战后日本初中理科课程标准的前5次改订加以史的考察,力图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两个层面澄清和把握日本初中理科课程理念及其背景的发展演变历程,从而为动态地、历史地理解新订初中理科课程标准奠定坚实基础。其次,从理科课程标准的改订及其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三个层面,就1998年新订初中理科课程标准加以全面深入解析,以明确面向21世纪日本初中理科课程的最新基本理念。最后,在此基础上,从教科书制度和教科书内容构成两个视角,就二战后初中理科教科书进行史的考察,以明确其发展的基本脉络。毫无疑问,通过对日本初中理科课程标准及教科书进行比较系统的历史考察与研讨,这对于我们下一步全面地认识与把握现行初中理科教科书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有着积极意义。 第二章“理科教科书形式结构设计研究”讨论了如下两个问题:首先,论文

李文娟[10](2014)在《科学现代性的谱系》文中认为海德格尔认为“科学乃是现代的根本现象之一”。立足于科学疆域,从历史和现状对科学现代性进行谱系学的考察,是一项新颖而有意义的工作。科学现代性的谱系主要涵盖其概念阐释、起源发展、历史建构、图景展现及反思展望五个分支。科学现代性即科学在进入现代(modern time)以来所呈现的新的时代精神与特征,侧重于对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价值功效和方法论原则的哲学反思。它将科学与现代性紧密联系加以考察,从科学的视角审视现代性,同时从现代性的视角解析现代科学。古希腊文化遗产中的终极实在、逻各斯和数理思维等,为科学现代性的起源奠定了深刻的形上基础;中世纪科学的翻译与继承、基督教传统以及宗教改革的神学突破,为科学现代性做了文化上与社会上的准备。由于科学现代性与现代科学的发展一体两面,因而科学现代性的历史性建构同现代科学的发展遵循一致的历史逻辑:从文艺复兴开始,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熟与完善,经历了开启、发展与成熟的历史过程,并展现出了发展不平衡的一面。围绕着理性与实证的科学精神,科学现代性的建构由一系列伟大的科学家所完成,与培根、伽利略、哈维、笛卡尔、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科学劳作密不可分。在科学现代性图景的展开过程中,理性、世俗和进步作为现代性的主导潮流,渐次呈现了科学现代性之图景。其中的每一幅图景都体现着一个双重逻辑的展开:理性化的世界图景带来了祛魅的世界,但同时造成了世界的数字化和价值的退隐;科学现代性的世俗化和社会化一方面为人们追求世俗幸福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导致了技术社会的重重危机;科学现代性的进步图景更是一幅连续和革命互补的图像,充满着复杂性。科学现代性的展开有着内在的合理性和历史的过程性,同时经历着外忧内患的困境:一方面其本身发展日益失衡,主要表现为功利主义科学观、科学的异化以及科学同生活世界的分离:另一方面后现代科学观对科学现代性的冲击加剧,主要表现为对其客观性、确定性的解构。但即便如此,科学现代性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生命力,仍然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因此我们要促进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科学和人文之间的融合,促使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只有这样科学现代性才能在反思与完善中前行。虽然科学现代性的展开以西方为蓝本,但是对中国的科学现代化事业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只有实现文化基因的改良、摆脱实用观的束缚,并进行科学创新,才能确保中国科学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21世纪新科学革命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新科学革命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论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提出的缘由、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基本观点
第一章 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合理性分析
    第一节 “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之“背景知识”
        一、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技术转向”
        二、作为学科建制的技术哲学的生成
    第二节 “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之“现实性”基础
        一、“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之“感性现实性”
        二、“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之“合理性的现实性”
第二章 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构建思路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教育哲学体系的构建方式:案例与启示
        一、“由哲学而教育”的构建方式与案例
        二、“由教育而哲学”的构建方式与案例
        三、对构建教育哲学技术向度的启示
    第二节 教育哲学技术向度的分析工具:后现象学
        一、关注问题,走向实践:教育哲学研究的新取向
        二、后现象学及其理论内涵
    第三节 教育中技术问题的分类与表现形态
        一、教育中技术问题的分类标准
        二、教育中技术问题的表现形态
    第四节 如何进行综合考察:分析框架的生成
        一、变更-多重稳定:后现象学关于技术认识的方法论
        二、工具实在论与具身理论:后现象学关于技术认识的深刻揭示
        三、技术工具论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内涵
        四、教育哲学技术向度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微观阐释
    第一节 技术工具论与教学媒体的知识表征
        一、技术工具论:教学媒体知识表征的思想渊源
        二、教学媒体知识表征的内涵
        三、教学技术化:教学媒体知识表征对教学的潜在影响
    第二节 工具实在论与教学媒体的知识建构
        一、建构主义与知识建构
        二、知识建构:教学媒体的工具实在论阐释
        三、生成性教学:教学媒体知识建构对教学的潜在影响
    第三节 具身理论与教学媒体的人性化追求
        一、“人-技术”共生融合:具身理论的内核
        二、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身体维度的对比
        三、重塑现代教学媒体的身体之维:一种人性化追求
第四章 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宏观阐释
    第一节 教育与技术相互外在:技术工具论的视角
        一、教育的“人文化”特质:历史的观点与现实的追求
        二、技术的“物质化”品性:技术工具论隐含的假设
        三、“人文化”与“物质化”的对立:教育与技术相互外在
    第二节 教育的技术体现:工具实在论的视角
        一、科学哲学的发展对教育学研究的影响
        二、科学的工具化:工具实在论对于科学的洞见
        三、教育的技术体现:工具实在论视野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
    第三节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具身理论的视角
        一、“生活世界”的教育与“科学世界”的教育
        二、“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融通:具身理论的一个隐喻
        三、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路径:具身理论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儒学本位 据旧开新—钱穆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题目解析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难点、不足与创新点
第一章 钱穆学术思想概貌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学术渊源
        一、时代背景
        二、学术渊源
    第二节 钱穆的学思历程
        一、在新史学风气中考史证经
        二、为弘扬民族精神而着史
        三、为复兴中国文化而造论
    第三节 钱穆主要学术创见
        一、子学:开启贯通子学先河
        二、经学:以史治经,破除古今文之争
        三、理学:化解理气二元,打破朱陆门户
        四、清学:考清学渊源,辨清学流变
        五、史学: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史学
第二章 钱穆阐释文化学要义
    第一节 文化学相关概念与文化学一般方法
        一、文化、文明与文化学概念
        二、文化相关范畴的判断
        三、文化学方法论
    第二节 文化阶层、目的与要素
        一、人生与文化的三阶层
        二、文化三阶层之目的与关系
        三、文化七要素
    第三节 文化类型与文化更新
        一、文化类型、文化特性、文化弱症
        二、驳商业文化优于农业文化论
        三、文化衰老与文化更新
第三章 钱穆纵览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与精髓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一、中国文化诞生之自然与人文
        二、中国文化演进三阶程说
        三、中国文化进展四期说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以人道为中心的人文精神
        (一) 乐观务实的宇宙观:尽心知性,天人合一
        (二) 崇善仁爱的人生观:尽其在我,个人道德
        (三) 和谐包容的天下观:尽人之性,人道本位
        二、以融和为特征的民族精神
        三、以自强为主导的历史精神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儒学是中国文化主干
        二、中国文化“可大可久”
        三、驳中国封建专制论
        (一) 钱穆的批驳
        (二) 对钱穆批驳的反思
第四章 钱穆解诠中西文化的差异
    第一节 中西的历史比较
        一、中西不同的发展史:自本自根与诸流竞汇
        (一) 不同的民族主体
        (二) 中西三段历史对比
        (三) 中西文化不同的历史观
        二、西方文化精神及借鉴:富强的商业资本文化
        (一) 西方文化渊源
        (二) 西方文化的核心精神
        (三) 西方文化的借鉴意义
        三、近代中西文化各自的缺陷:“不富强”与“不安足”
    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要素比较
        一、从政治形态审视
        二、从经济形态观察
        三、从道德与人生深览
        四、从宗教与科学省思
        五、从文学与艺术透视
    第三节 中西文化的差异总述
        一、文化类型不同:农业型与商业型
        二、心理气质不同:内倾型和外倾型
        三、思维模式不同:中和型与偏反型
第五章 钱穆展望中国新文化与世界文化走向
    第一节 近代中国文化危机:文化自救与据旧开新
        一、中西碰撞,病症急发
        二、驳全盘西化论的偏颇
        三、文化自救,据旧开新
    第二节 中国文化更新:中西会通与儒学本位
        一、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关系:中西会通
        二、中国文化更新的路向:儒学本位
        三、文化更新的方法:培养当代士,做一中国人
    第三节 世界文化的走向:多元共处与集异建同
        一、批驳中国文化落后论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
        三、未来世界可能的新文化:多元共处与集异建同
结语:实践人本学视野下的钱穆文化观
    一、实践人本学视野下的钱穆文化学
    二、实践人本学视野下的钱穆中西文化观念
    三、实践人本学视野下的钱穆中国文化更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17世纪意大利山猫学会(Accademia dei Lincei) 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结构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内容
第2章 山猫学会成立的历史条件
    2.1 意大利科学中心的兴起
        2.1.1 13-15世纪的意大利成为欧洲经济中心
        2.1.2 古希腊科学遗产的吸收
        2.1.3 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作用
        2.1.4 意大利科学中心的兴起
    2.2 基督教对实用知识的需求
        2.2.1 宗教改革——新教的科学政策
        2.2.2 基督教人文主义的影响
        2.2.3 乌托邦理念的兴起
    2.3 科学学会的兴起
        2.3.1 处于边缘领域的大学科学
        2.3.2 从大学到学会——意大利科学组织模式的转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猫学会的历史沿革和切西的建会初衷
    3.1 学会的历史
        3.1.1 成立期(1603-1604)
        3.1.2 发展期(1604-1610)
        3.1.3 鼎盛期(1611-1630)
        3.1.4 衰落期(1630-1657)
        3.1.5 学会的复兴——意大利山猫科学院和罗马教宗科学院
    3.2 费德里科·切西(Federico Cesi)的建会初衷
        3.2.1 17世纪的翁布里亚对切西的影响
        3.2.2 创立学会的最初构想
        3.2.3 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驳斥
        3.2.4 山猫章程(Lynceographum)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猫学会的科学研究——以天文学和博物学为中心
    4.1 科学仪器与近代早期科学的兴起
    4.2 天文学研究
        4.2.0 伽利略与望远镜
        4.2.1 切西和埃克留斯的宇宙观
        4.2.2 鹰派与鸽派之争——对于《圣经》的不同解释
        4.2.3 卢卡·瓦莱里奥事件
    4.3 博物学研究
        4.3.1 显微镜的发明和运用
        4.3.2 植物学研究和《墨西哥词典》
        4.3.3 蜜蜂的研究及其象征意义
        4.3.4 科学革命中的博物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猫学会学术传统的发展研究——从自然法术到近代科学
    5.1“秘密”的传统和波尔塔的自然法术传统
        5.1.1 “秘密”传统的形成
        5.1.2 实验传统与革新——波尔塔的自然法术
        5.1.3 自然法术传统下的科学研究
    5.2 近代科学传统的确立——伽利略的数学—实验传统
        5.2.1 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5.2.2 科学精神实践——对学会科学研究的影响
    5.3 “自然的祛魅”:学术传统的发展及多重意义解读
        5.3.1 自然法术的“双重性”及其对近代科学传统的促进
        5.3.2 山猫学会促进自然法术传统向近代科学传统发展的作用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山猫学会和耶稣会
    6.1 知识的选择:施莱克加入耶稣会
    6.2 伽利略与施莱克
    6.3 山猫学会与耶稣会的论争
        6.3.1 伽利略论《圣经》与地球运动
        6.3.2 山猫学会对伽利略的支持
        6.3.3 科学与宗教的分离?——关于论争的一些初步思考
    6.4 山猫学会与耶稣会科学知识传播之比较
        6.4.1 传播者的身份
        6.4.2 受众目的与需求
        6.4.3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山猫学会对近代科学的影响
    7.1 学会建制模式的局限性
        7.1.1 组织模式——相对封闭的上层社会组织
        7.1.2 赞助模式——个人的兴趣
        7.1.3 研究模式——学科研究的混杂性
    7.2 对科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启示
        7.2.1 科学会议
        7.2.2 通信网络
        7.2.3 出版物
    7.3 对科学建制的影响
    7.4 学会的精神传承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研究的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参与17世纪山猫学会活动的主要成员
附录2 17世纪山猫学会着作列表
附录3 外文人名译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科学的创新过程、机会与能力体系:本土企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视角和研究边界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研究进展
    2.1 科学、技术、应用、创新的概念界定
    2.2 基于科学的创新的概念界定
    2.3 创新过程、机会、能力体系的研究进展
        2.3.1 创新过程的相关研究
        2.3.2 创新机会的相关研究
        2.3.3 创新能力体系的相关研究
    2.4 研究支撑理论的文献回顾
        2.4.1 创新系统理论的相关研究
        2.4.2 后发追赶的相关研究
        2.4.3 战略匹配理论的相关研究
        2.4.4 科学社会学理论的相关研究
    2.5 研究评述
3 基于科学的创新过程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方法和案例选择
        3.1.2 数据收集和案例阶段划分
    3.2 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
        3.2.1 数据分析
        3.2.2 案例分析
    3.3 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结论
        3.3.1 引种式创新是本土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的一种主要形式
        3.3.2 本土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的过程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科学的创新机会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4.2 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
        4.2.1 纵向扎根分析
        4.2.2 跨案例对比分析
    4.3 多案例研究结论
        4.3.1 基于科学的创新机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模型
        4.3.2 本土企业如何把握基于科学的创新机会
        4.3.3 基于科学的创新机会形成和发展的动态演进规律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科学的创新的能力体系研究——双案例扎根分析
    5.1 研究设计
        5.1.1 研究方法
        5.1.2 案例选择和数据收集
        5.1.3 案例素描
    5.2 数据分析
        5.2.1 开放性编码
        5.2.2 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
    5.3 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的结构
        5.3.1 企业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构成的维度要素
        5.3.2 体系中三类能力要素间的作用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科学的创新的能力体系研究——维度间组态分析
    6.1 研究设计
        6.1.1 研究方法
        6.1.2 研究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6.1.3 阶段划分
    6.2 变量赋值
        6.2.1 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的变量构成及赋值依据
        6.2.2 企业基于科学的创新绩效赋值
        6.2.3 赋值过程
        6.2.4 样本赋值结果
    6.3 分阶段的组态分析
        6.3.1 阶段一的能力要素组合和要素间作用关系分析
        6.3.2 阶段二的能力要素组合和要素间作用关系分析
        6.3.3 阶段三的能力要素组合和要素间作用关系分析
    6.4 本土企业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演进路径和对应的引种式创新模式
        6.4.1 直接引种式创新模式
        6.4.2 互嵌型引种式创新模式
        6.4.3 会聚型引种式创新模式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和讨论
        7.1.1 主要结论
        7.1.2 研究讨论
    7.2 创新点
    7.3 局限与展望
        7.3.1 局限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体育学科研究
        二、学科交叉研究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安排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一、学科的起源
        二、学科的内涵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二、体育教育学
        三、运动生理学
        四、运动训练学
        五、体育心理学
        六、体育社会学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策略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身体素质训练
        二、学生体质健康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四、运动损伤
        五、老年人体育
        六、运动性疲劳
        七、肥胖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二、体育教学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五、农村学校体育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二、体育营销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四、体育旅游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体育传播
        三、体育媒介事件
        四、体育新闻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六、体育文献计量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奥林匹克文化
        二、体育史
        三、体育文化产业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六、体育与艺术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三、体育赛事管理
        四、体育法学
        五、公共体育服务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技术进步的涵义
        (三)技术进步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创新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进步思想
        (二)列宁的技术进步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启示
        (一)中国历史传统中技术进步经验的启示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理念及超越意识的启示
    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借鉴
        (一)重视实验以及发明创造
        (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发展高科技
        (三)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萌生(1921-1949)
        (一)重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二)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三)尊重优待科技人才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形成(1949-1978)
        (一)“向科学进军”,注重科技规划
        (二)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三)提出“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技术进步方针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初步发展(1978-1989)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成果
        (三)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四)尊重人才,重视教育
    四、扩大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深化发展(1989-2012)
        (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二)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五、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创新发展(2012-2019)
        (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
        (一)技术进步的功能
        (二)技术进步的途径
        (三)技术进步的主体
        (四)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二)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和启示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
        (二)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启示
        (一)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
        (二)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是推进新时代技术进步事业的保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科技革命改变世界发展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和近代的落伍
    (一) 中国古代科学“农、医、天、算”和技术“四大发明”
    (二) 欧洲16世纪天文学革命和17世纪近代科学诞生
    (三) 西方18世纪蒸汽革命和19世纪电气革命迎来了工业时代
    (四) 李约瑟的中国情缘
二、20世纪科技革命迎来了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
    (一) 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创立了两大科学理论
    (二) 20世纪中期的四大科学发现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和自身的认识
    (三) 20世纪六大技术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三、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新时代
    (一) 21世纪尚待解决的四大科学难题
    (二) 可能发生突破的六大科技领域
    (三) 未来科技发展展望
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二)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
    (三)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目标

(8)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1.2.1 复杂性(Complexity)
        1.2.2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
        1.2.3 范式(Paradigm)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复杂性的综述
        1.3.2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综述
        1.3.3 哲学对城市规划思考的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的创新点
        1.6.1 方法创新
        1.6.2 理论创新
        1.6.3 案例创新
    1.7 研究的方法
        1.7.1 学科交叉法
        1.7.2 文献研究法
        1.7.3 系统分析法
        1.7.4 比较研究方法
        1.7.5 实例研究法
    1.8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1.8.1 技术路线
        1.8.2 研究框架
第2章 复杂性的兴起和现状
    2.1 国外复杂性的发展现状
        2.1.1 复杂性的兴起
        2.1.2 科学界复杂性的主要学派
    2.2 国内复杂性的发展现状
        2.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2.2.2 钱学森及其团队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2.2.3 其他学者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2.3 复杂性兴起的语境
        2.3.1 复杂性科学兴起的哲学背景
        2.3.2 复杂性兴起的技术背景
    2.4 复杂性科学兴起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2.4.1 视角整体化的意义
        2.4.2 思维复杂化的意义
    2.5 小结
第3章 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及其范式的现状
    3.1 显性的复杂性——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缘起和现状
        3.1.1 破坏和发掘的破和立(15 世纪到18 世纪)
        3.1.2 理论和实践的形而上(19 世纪到20 世纪末期)
        3.1.3 理论和技术的复杂化(20 世纪至今)
    3.2 隐性的复杂性——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历史语境
        3.2.1 唯匠者鄙论的工匠观
        3.2.2 唯实用论的科学观
        3.2.3 唯意境论的审美观
        3.2.4 唯感知论的传承观
    3.3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趋向的隐形表现——话语权
        3.3.1 话语权和AHD
        3.3.2 话语权复杂化的发展
        3.3.3 话语权的复杂化趋向
    3.4 小结
第4章 复杂性范式介入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4.1 文化遗产保护简单性范式的困境
        4.1.1 文化遗产保护简单化范式的表征
        4.1.2 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的复杂性趋向
    4.2 库恩范式的引介
        4.2.1 库恩范式的背景
        4.2.2 库恩范式的内涵
    4.3 莫兰复杂性的引介
        4.3.1 莫兰范式的背景
        4.3.2 莫兰范式的内涵
    4.4 复杂性范式之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4.4.1 历史性和价值性
        4.4.2 原真性和更替性
        4.4.3 客观性和主观性
        4.4.4 人的决定性
    4.5 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范式的不足
        4.5.1 复杂性的理论基点
        4.5.2 复杂性范式的缺陷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解析
    5.1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的方法论原则
        5.1.1 还原方法和整体方法相结合
        5.1.2 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
        5.1.3 定性判断与定量描述相结合
        5.1.4 理论理解与实践感知相结合
        5.1.5 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
    5.2 由复杂性析出的范式解析框架
        5.2.1 由复杂性析出范式解析框架的可能性
        5.2.2 解析框架运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能性
    5.3 有序和无序互动——对文化遗产保护秩序至上的反思
        5.3.1 有序和无序的互动
        5.3.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有序和无序
        5.3.3 对文化遗产保护秩序至上论的反思
        5.3.4 案例分析——耶路撒冷旧城的有序和无序的互动
    5.4 统一和多样共生——对文化遗产保护权威决定的反思
        5.4.1 统一和多样的共生
        5.4.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统一和多样
        5.4.3 对文化遗产保护权威决定论的反思
        5.4.4 案例分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的统一和多样共生
    5.5 构成和生成兼顾——对文化遗产保护物质优先的反思
        5.5.1 构成性和生成性的并重
        5.5.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构成和生成
        5.5.3 对文化遗产保护物质载体优先的反思
        5.5.4 案例分析——耶路撒冷旧城文化遗产保护的构成和生成
    5.6 原真和更替并重——对文化遗产保护二元对立的反思
        5.6.1 原真性和更替性的并重
        5.6.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原真性和更替性
        5.6.3 对文化遗产保护二元对立的反思
        5.6.4 案例——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原真性和更替性
    5.7 小结
第6章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研究框架
    6.1 研究有序和无序边界的范式
        6.1.1 理论核心——混沌的边缘地带
        6.1.2 生成的过程——无序中的有序
    6.2 研究统一与多样过渡的范式
        6.2.1 理论的核心——过渡的中间地带
        6.2.2 生成的过程——多样性中的统一
    6.3 研究动态自组织的范式
        6.3.1 理论核心——动态的自组织
        6.3.2 生成的过程——自组织中的回环
    6.4 研究科学发展的范式
        6.4.1 理论的核心——转向的范式
        6.4.2 生成的过程——转向中的交替
    6.5 案例研究——耶路撒冷旧城及其城墙
        6.5.1 案例选取标准
        6.5.2 世遗项目——耶路撒冷旧城及城墙概述
        6.5.3 耶路撒冷旧城城市规划及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现状
        6.5.4 基于复杂性的耶路撒冷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
    6.6 案例实践
        6.6.1 现状概述和分析
        6.6.2 规划目标和策略
        6.6.3 保护范式和反思
    6.7 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对结论的批判性再思考
        7.2.1 理论和实践的落差
        7.2.2 科学和社会的风险
    7.3 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思考
    7.4 本研究的展望
        7.4.1 研究的不足
        7.4.2 后续的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9)日本初中理科教科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章 理科课程标准及教科书史的考察
    第一节 战后理科课程标准史的考察
    第二节 新订理科课程标准的解析
    第三节 战后理科教科书史的考察
第二章 理科教科书形式结构设计研究
    第一节 理科教科书的形式结构设计
    第二节 理科教科书形式结构设计的共性分析
第三章 理科教科书内容结构设计研究
    第一节 理科教科书的内容结构设计
    第二节 理科教科书的基本科学概念设计
    第三节 理科教科书的科学探究设计
第四章 理科教科书中STS教育专题研究
    第一节 STS教育的发展与基本理念
    第二节 理科教科书中的能源教育
    第三节 理科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
第五章 理科教科书设计基础的研究
    第一节 理科课程观与理科教科书设计
    第二节 科学观与理科教科书设计
    第三节 科学认识论与理科教科书设计
课题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科学现代性的谱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TABLE OF CONTENTS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科学现代性的概念阐释
    2.1 现代性
        2.1.1 现代性的内涵
        2.1.2 现代性的维度
    2.2 科学现代性
        2.2.1 科学是现代性的根本现象
        2.2.2 科学现代性释义
        2.2.3 科学现代性的特征
    2.3 科学现代性的谱系
        2.3.1 谱系
        2.3.2 科学现代性的谱系
    2.4 本章小结
3 科学现代性的萌芽
    3.1 古希腊的理性精神遗产
        3.1.1 希腊神话之先河
        3.1.2 终极实在之探求
        3.1.3 理性思维之初发
    3.2 希腊化时期的理性精神
        3.2.1 怀疑精神和数学理性
        3.2.2 科学实践
    3.3 中世纪的自然哲学
        3.3.1 科学发展的黑暗时期
        3.3.2 科学精神孕育的文化条件
        3.3.3 科学精神的缓慢发展
    3.4 科学现代性起源的宗教力量
        3.4.1 基督教——为科学孕育提供文化传统
        3.4.2 宗教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人文动力
        3.4.3 清教主义——为科学发展提供新的信念支持
    3.5 本章小结
4 科学现代性的建构
    4.1 科学现代性的开启
        4.1.1 复古与求新的追求
        4.1.2 人和世界的发现
        4.1.3 数学主义的普及
        4.1.4 实验主义的潮流
        4.1.5 自然法术的贡献
    4.2 科学现代性的发展
        4.2.1 新科学精神的成长
        4.2.2 培根的经验主义实验观
        4.2.3 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奠基
        4.2.4 牛顿的科学精神
        4.2.5 机械自然观的确立
    4.3 科学现代性的成熟
        4.3.1 启蒙理性主义与实证精神
        4.3.2 科学世纪的立体图景
        4.3.3 世纪之交的科学精神
    4.4 科学现代性的失衡
        4.4.1 功利主义科学观
        4.4.2 科学的异化
        4.4.3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分离
    4.5 本章小结
5 科学现代性的图景
    5.1 理性化的世界图景
        5.1.1 祛魅的世界
        5.1.2 数学化的世界
        5.1.3 价值的退隐
    5.2 世俗化的世界图景
        5.2.1 追求世俗的幸福
        5.2.2 技术统治的世界
        5.2.3 科学的社会化
    5.3 进步的世界图景
        5.3.1 科学与科学现代性的进步
        5.3.2 科学与科学现代性进步的图像
    5.4 本章小结
6 科学现代性的反思
    6.1 后现代科学观的冲击
        6.1.1 后现代科学观
        6.1.2 科学后现代性对科学现代性的解构
    6.2 科学现代性的重写
        6.2.1 科学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
        6.2.2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
        6.2.3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6.3 科学现代性的展望
        6.3.1 科学现代性的未来图景
        6.3.2 对中国科学现代化的启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摘要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21世纪新科学革命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教育哲学的技术向度[D]. 张刚要.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5)
  • [2]儒学本位 据旧开新—钱穆文化观研究[D]. 李承福. 南开大学, 2014(04)
  • [3]17世纪意大利山猫学会(Accademia dei Lincei) 研究[D]. 宋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4]基于科学的创新过程、机会与能力体系:本土企业案例研究[D]. 马佳.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5]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D]. 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科技革命改变世界发展格局[J]. 王渝生. 领导科学论坛, 2018(18)
  • [8]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D]. 程佳佳. 东南大学, 2019(05)
  • [9]日本初中理科教科书设计研究[D]. 刘继和.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10]科学现代性的谱系[D]. 李文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21世纪新科学革命的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