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需氧量测定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磊,王瑜,李鸿莉,徐静[1](2022)在《炼化企业水环境特征污染物预警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决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部分源头装置特征污染物排放超标,对污水处理装置生化系统造成影响的问题,筛选出重点监控特征污染物清单,搭建布控了监测监控网络,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预警体系特征污染物指标集进行优化,建立了水环境特征污染物预警体系。结果表明:通过选择适合反映水污染状况的特征污染物指标,建立了抑制污泥活性、硝化作用、厌氧消化作用的特征污染物清单及微生物致毒性质量浓度阈值范围;在化工、炼油污水入口分别增加监测特征污染物8,6项,上游装置常压罐区含油污水池、丙烯腈化工污水池处分别增加监控点,用以监测苯系物(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及丙烯腈;并选择苯系物、丙烯腈为预警体系指标,构建了预警体系。该体系自2019年建立以来,炼化装置污水系统受冲击的次数大幅减少,监测监控的有效性大幅提高,保证了企业污水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段燕青[2](2021)在《基于微筛截留-厌氧发酵的城镇污水/污泥碳源反硝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立足我国“节能减排”的实际需求,开发面向未来“低碳”发展的污水/污泥处理技术,符合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求。富营养化的日益突出促使污水处理厂氮、磷出水标准不断提升,而反硝化碳源不足是制约脱氮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慢速颗粒性碳源(Xs)因水解速率低难以被反硝化菌高效利用;部分Xs进入经碳氧化途径流失,伴随额外曝气能耗,产生剩余污泥(WAS)。WAS厌氧发酵产生挥发酸(VFAs)是补充反硝化碳源需求的重要途径。但因较低的碳氮比及有机物被胞外聚合物包裹的限制,污泥碳源水解效率低,碳源转化率有待提升。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微筛截留-厌氧发酵的污水/污泥碳源的反硝化效率提升方案,通过微筛截留优化回收Xs,降低其碳氧化流失及相应曝气能耗;进而利用截留碳源(FSF)调质WAS厌氧发酵,提升污泥碳源转化率;以低能耗、低环境影响为目标,实现了污水/污泥中反硝化碳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污水处理厂缓解当下经济和环境压力、迎合未来“低碳”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1)剖析了不同孔径筛网过滤对污水碳源分配、转化特性的影响,初步确定了可通过微筛截留回收的颗粒碳源的阈值;基于微筛截留优化条件下污水碳源在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中的分配利用特性,估算了微筛截留的物料平衡和能耗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孔径为100~150μm的微筛,将碳源截留量在30%以内,对反硝化效率的影响可控制在5%以下;在微筛截留优化条件下(筛网孔径131μm、截留时间40 min、过流通量105.0 L/(m2·h)),反硝化效率因碳源结构的优化提升了3.2%,Xs的碳氧化损失下降了6.4%;物料平衡及能耗估算结果表明,污水碳源经优化微筛截留,A2O工艺可降低约16.1%的曝气能耗和27.9%的污泥产量,且污泥活性有所提升,悬浮性无机固体(ISS)降低50.3%。(2)研究了FSF厌氧发酵产酸性能,剖析了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互作机制;考察了碱预处理对FSF水解产酸效能的提升及对生物质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FSF的VFAs产率峰值高达525.8 mg/g VSS,是WAS的4.2倍。FSF中多糖和蛋白质溶出率较WAS分别高2.78倍和1.56倍。FSF中特有的纤维素水解菌属Paraclostridium相对丰度达6.94%。调节初始p H值为9.5,VFAs产率较对照组提升了1.5倍。碱发酵使纤维素非晶区和结晶区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生物质含量不同程度降低。经碱预处理后,蛋白质水解菌proteiniclasticum的相对丰度显着提高至14.6%。典范对应分析(CCA)进一步揭示了种间及环境因子之间的互生互作关系。物料平衡及能耗估算结果表明,FSF发酵的VFAs产量为230.8kg/d,碱预处理可提高5%的VFAs产量,但反硝化碳源需求仍显不足。(3)针对碳氮不平衡限制WAS厌氧发酵碳源转化的瓶颈,考察了FSF与WAS在不同VSS投加比(F/W-1:6、2:3:、3:2)下,FSF调质对WAS产酸效能的提升效能。结果表明,F/W-2:3的产酸效能最高,VFAs产量达432 mg/g VSS,是WAS单独发酵的3.5倍。FSF中纤维素发酵丁酸累积,WAS中蛋白质水解促进了戊酸的累积。共发酵显着促进了WAS中多糖和蛋白质的水解,F/W-2:3中s COD溶出率提高了40.8%。微生物群落结构及CCA分析结果表明,F/W-2:3中水解、产酸功能菌群丰度最高,且WAS与FSF分别与蛋白质水解菌Proteiniclasticum和纤维素降解菌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4)构建了碳源供给效率模型,研究了碳氧化损耗率和产酸转化率等关键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微筛截留-厌氧发酵工艺的碳源供给效率,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对比分析了新方案相对于传统A2O工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碳氧化率降低1%或VFAs转化率提高2%,碳源供给率可相应增加1%。微筛截留使Xs减少15.1%,生物污泥产量降低40.3%,但碳源供给量降低12.3%;FSF单独发酵可补充5.9%的碳源损失,碱预处理提高2.9%,共发酵可抵偿13.5%,且使总能耗降低24.0%;共发酵后,反硝化碳源结构得到显着优化,SA/COD高达0.5。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显示,微筛截留-厌氧发酵工艺可使生态毒性、初级能源消耗和气候变化潜值分别降低21.9%、4.4%和3.5%。
滕永青[3](2020)在《在线水质监测仪流路和控制电路设计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污染是阻碍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水质监测设备的广泛应用对我国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工作有效开展意义重大。在线水质监测仪是用于监测水环境、水源质量及其污染程度的专用仪器,具有高性能、微小、快速等特点,其功能设计备受社会关注。为完善在线监测仪整体性能,本文通过基于在线水质监测仪相关概念,对该仪器使用中总需氧量、总有机碳检测方法做出简单阐述,以突出流路功能板块实用价值。但由于现阶段各行业所用水质检测仪在具体应用中,其流路系统无法在高效清洗检测室、精确提取样品基础上,满足水资源质量监测要求。因此,本文对在线水质监测仪流路和控制电路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优化流路系统中反应检测室各项参数,灵活运用微电子多位阀门与蠕动泵,完善流路功能板块设计方案。此外,本文在创新设计在线水质监测仪控制电路后,对流路系统功能、电气电路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线水质监测仪流路及控制电路设计改变后,监测仪器功能趋于完善,可满足各行业水质监测需求。
宋孟鑫[4](2020)在《通过接触曝气氧化法强化人工浮岛防治水污染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此而遗留下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亟待解决。对于小型湖泊、河流受到污染水质变为富营养化水体后,采用传统单一的处理工艺人工浮岛技术并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因此针对富营养化水体,本文提出了将人工浮岛技术、曝气复氧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相结合的处理水污染的工艺。经试验研究表明:(1)水生植物铜钱草和红波生命力顽强,其中对TP的去除率为37.4%,对氨氮的去除率为17.3%,二者均能够较好地去除水体中部分N、P等污染元素;经人工改造后的天然砾石填料不仅环保且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易于微生物附着。选择三种填料高度进行比较,分别是5cm、10cm、15cm,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87.8%、90.27%、92.82%,对COD的出去除率分别为87.16%、90.05%、91.27%,由此可见,填料高度越高,处理污水的效果越好;(2)影响该工艺运行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PH、水中溶解氧浓度。适宜该工艺的最佳温度为20℃,p H为7.6,溶解氧浓度为7.01mg/L。其中水中DO值的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于不加曝气处理,当溶解氧浓度为7.01mg/L时,TP的去除率提高了23.38%,氨氮的去除效率提高了56.37%,COD的去除率提高了4.64%。本试验选用3个溶解氧浓度进行比较,分别为5.95mg/L、7.01mg/L、8.02mg/L,随着溶解氧含量的提高,水体中TP、氨氮、COD的去除效率越高。但当溶解氧含量升高到一定值后,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率逐渐趋于平缓,综合考虑到经济成本与处理水质需求,选择的溶解氧量为7.01 mg/L;(3)针对富营养化水体,该强化人工浮岛技术与人工浮岛技术相比,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显着提高,可将极度富营养化水体改善为贫营养水体,而人工浮岛技术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处理效果。经过9天时间处理后,其中TP的去除率提高了42.97%,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提高了4.92%,COD的去除率提高了25.96%;(4)为对该工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武汉市汤湖作为工程应用的对象。工程中浮岛面积3200m2,填料高度50cm,共需植物800kg,可处理水域容积3000m3。本工程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技术,鼓风-微孔布气管曝气设备,根据一级反应箱式模型计算得到治理湖泊总需氧量为5.08kg O2/d,该工程运行前期总投资共51.3万元。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及工程实际案例分析表明:针对富营养化水体,通过接触曝气氧化法强化人工浮岛处理水污染的工艺,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富营养化水体经处理后,湖泊水质能够满足地表水Ⅳ类的水质标准。
王锋[5](2019)在《SBR工程装置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与机理》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一个工程化规模的SBR装置处理抗氧化剂废水时的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废水水量1200~1800 m3/d;进水COD为1200~3500 mg·L-1,进水氨氮为170~400 mg·L-1,COD/NH3-N=6~10,总氮去除率为90%以上,同时硝化反硝化显着。通过研究SBR装置的脱氮过程,发现同时硝化反硝化发生的根本原因是:(1)进水COD/TN较高(6.0~10.0),硝酸盐反硝化有足够的碳源;(2)进水有机物易生物降解,COD的快速降解在好氧池前端造成了低DO区域(缺氧环境),从而有助于反硝化的发生。
刘言正[6](2019)在《再生水补给条件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特征与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再生水已经成为缺水城市景观水体的重要补给水源,但由于其主要水质指标往往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在再生水补水的条件下有效保障水体的水环境功能成为广受关注的重要命题。论文针对目前尚未解决的若干基本问题,在再生水补给条件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特征与调控技术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通过全国代表性城市景观水体调研获得第一手实际资料,结合小型试验揭示了再生水中营养盐等典型污染物对水体水质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以水体的景观功效保障为主要目标,进行了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基准研究、再生水补水对景观水质的影响研究、原位和异位水质净化技术研究与功效评价以及水体景观功效提升综合对策研究。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城市水体的景观功效与水体透明度(SD)密切相关,因此,应以SD作为景观水质的综合指标。基于全国各地城市189个景观水体的调研和4个代表性水体的长期水质监测,以再生水作为补水来源的情况下,SD≥0.64m是水体景观水质保障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水中藻类繁殖程度对SD的影响最大且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以叶绿素a(Chl-a)作为藻类控制指标,与SD对应的基准建议值为10mg/m3。由于营养盐是造成藻类繁殖的主要原因,根据水体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与Chl-a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提出了不同地域水体TN和TP的基准建议值为:半干旱地区TN=12mg/L,TP=0.3mg/L;半湿润地区TN=10mg/L,TP=0.2mg/L;湿润地区TN=5mg/L,TP=0.1mg/L。(2)针对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以铜绿微囊藻为控制对象,通过系列实验,研究了营养盐和微量金属元素对藻类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除TN、TP及N/P外,水中共存的微量金属元素Fe、Mn、Zn、Cu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Fe:5001000μg/L,Mn:2080μg/L,Zn:0.55μg/L,Cu:110μg/L)均会促进藻类的生长。以常量营养物及微量金属元素为评价因素,分别建立了以Chl-a为评价目标的水质矩阵,通过分析确立了各个因素的影响权重,从而判明常量营养物中N/P值是水体景观水质调控的主因素,其次是正磷酸盐、氨氮、硝态氮、聚磷酸盐;微量金属元素中Mn是主控因素,其次是Fe、Zn、Cu。(3)针对再生水补水比例和换水周期对水体景观功效的影响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稳定达到一级A水质的再生水进行水体补水,在再生水比例不超过50%的情况下,水体水质容易稳定维持在基准建议值的水平,在常规换水条件下可维持水体景观功效;再生水补水比例超过50%,水体水质明显有随时间恶化的趋势,需要通过缩短换水周期使水体水质维持在基准建议值的水平;完全采用再生水补水的情况下,春秋季的适宜换水周期应控制在5日之内,夏季的适宜换水周期则应控制在3日之内。(4)研究了水体原位净化和异位处理的水质改善功效。结果表明,采用再生水补水的情况下水体的复氧系数(平均0.15 d-1)低于常规水体的复氧系数(0.40d-1左右),因此曝气增氧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措施,且应根据再生水补给量和除碳脱氮需求来确定曝气量。结合实际案例研究了生态-生物多元组合水质原位净化技术,采用生态浮床进行原位净化的条件下,通过底部立体弹性载体的生物挂膜作用、轻质陶粒充填浮垫的吸附作用、顶部挺水植物的吸收作用,可实现水中氮磷的有效原位去除。与原位净化相比,以生态过滤为代表的旁路循环异位处理具有更好的污染物去除能力,且能同时实现水体的水力调控,在换水周期长下,是保障城市水体景观功效的有力措施。(5)以西安思源学院再生水补水的人工景观湖为典型案例,研究了城市景观水体水质改善和景观功能提升的综合技术。长期水质检测和水质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水力调控、因地制宜的自然增氧、以水生植物种植为主的水体生境改善,在完全采用再生水补水的条件下,无需进行旁路循环处理,也能充分保证人工湖的景观功效。
李文祺[7](2018)在《跌水接触氧化生态沟处理郊区农村生活污水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污水处理是村镇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郊区农村地区因为污水水质和水量不稳定、技术水平低下等因素,导致其运行维护成本高且处理效果不理想,因此需开发新型郊区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本文用课题组自行研发的跌水接触氧化生态沟对实际郊区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中试试验,开展了跌水充氧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及跌水最佳设计参数的构建,装置回流和未回流前对实际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及装置各单元处理效果的研究、装置内部微生物菌落情况的研究,其结果如下:(1)跌水充氧影响因素研究:有跌水组件的试验组充氧效率明显大于空白试验组;跌水充氧效率与跌水高度H与跌水流量Q成正比;且流量的增大和高度的提升,各试验组之间充氧效率的差值越来越小;当孔径为5mm时其跌水充氧效率最高,在此条件下,当流量Q为240mL/min时,其跌水充氧效率增长最快。在有组件时跌水充氧效率计算经验公式为:KLas(Q,H)=1.32×(0.0065251n(Q)-0.0262)(4.4×10-4H0.2968);无组件时跌水充氧效率计算经验公式为:KLas(Q,H)=2.5×(0.00541n(Q)-0.0217)(8×10-7H0.6479)。(2)实际污水跌水充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中COD对充氧效率影响明显,污水中COD浓度越高充氧效率就越低,但对饱和溶解氧Cs影响却不明显。跌水高度影响污水中的充氧效率,当H为55cm时其氧总转移修正系数α和氧转移增长效率都为最大。(3)跌水接触氧化生态沟处理实际污水试验研究:系统出水水质指标BOD5、COD、NH4+-N、TN、TP、SS 出水浓度分别为 14.1mg/L、42.35mg/L、2.51 mg/L、12.17mg/L、0.9mg/L、16mg/L,去除率分别为 86%、75%、89%、55%、51%、86%。COD、BOD5、NH4+-N、TN出水浓度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处理标准,TP和SS出水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处理标准。回流后相比回流前NH4+-N,TN去除率明显提升。跌水充氧对系统总需氧量贡献率高,在跌水高度为55cm的情况下,其占总供气量的70%。(4)高通量测序法测定菌落结构研究表明,经过驯化后样品的生物量及丰度明显大于在挂膜阶段微生物样品,各样品间优势菌群差异明显。硝化反应主要发生在好氧池。本研究对实际生活污水进行中试试验,为实现郊区农村污水低能耗高效率处理,以及装置在实际生活中的推广应用,我国郊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具有重要意义。
吉芳英,左宁,胡玉琴,张良金,韩万玉[8](2007)在《LSP&PNR工艺的脱氮除磷和污泥减量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在工艺调控的基础上,发现限氧曝气、连续流A/O工艺在长污泥龄条件下融合外排厌氧富磷上清液的侧流除磷技术可以解决污泥减量工艺对氮、磷去除能力低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开发了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泥减量LSP&PNR工艺。应用该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SRT=50 d、DO=0.51.5 mg/L以及进水COD=332420 mg/L、NH3-N=3040 mg/L、TN=3451 mg/L、TP=69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23 mg/L、NH3-N≤3.2 mg/L、TN≤17mg/L、TP≤0.72 mg/L;表观污泥产率为0.155 gMLSS/gCOD。研究还发现,在LSP&PNR工艺中同步硝化反硝化是最主要的脱氮形式,约占反硝化脱氮总量的60%;代谢BOD5的需氧量为1.381.57 kgO2/kgBOD5;进入化学除磷池的侧流液量相当于处理水量的10%15%。
左宁[9](2006)在《除磷脱氮LSP&PNR污泥减量工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开发的各种污泥减量技术都存在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为污泥的沉降性差、污水处理系统需氧量增加、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差。而随着水体富营养化趋势的加剧,氮、磷等植物营养素的去除已成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重要任务。且迄今为止,在污泥减量系统中如何提高氮、磷(尤其是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这一技术瓶颈尚没找到理想的解决办法。为此,本论文针对污泥减量技术中氮磷去除效果差、耗氧量大的问题,在工艺调控的基础上,创新性地采用外排厌氧富磷污水除磷、限氧曝气脱氮、通过控制长污泥龄进行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泥减量,开发了新型的污泥减量工艺——除磷脱氮LSP&PNR污泥减量工艺。并从系统总体运行效能、影响污泥减量以及除磷脱氮的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LSP&PNR系统中,在DO=0.5~1.5mg/L、SRT=50d的条件下,当进水COD=362~438mg/L、TN=23.8~51mg/L、TP=5.4~9mg/L时,出水COD<30mg/L、TN=8.5~17.5mg/L、TP≤0.72mg/L,出水水质全面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该系统污泥产率Ys为0.155gMLSS /gCOD,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减少60%左右,实现了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减量和氮磷营养物质去除的有效融合。②通过正交试验发现,LSP&PNR工艺的最适运行工况为厌氧池HRT=4h、好氧池HRT=6h、污泥回流比为50%。在最适工况下,研究影响污泥产率的因素,包括DO、有机负荷和SRT,发现在DO=0.8~1.5mg/L、F/M=0.151gCOD/gMLSS、SRT=50d的运行条件下,系统污泥减量效果最佳,Ys低至0.14gMLSS/gCOD。③试验表明,外排厌氧富磷污水除磷方式使LSP&PNR系统的除磷效率与污泥产率Ys之间不存在制约关系,即SRT不影响外排富磷污水除磷LSP&PNR系统的除磷效果。但是泥龄越长,磷的回收比例越大,剩余污泥排除磷比例越低,当SRT=50d时,系统磷回收率可以达到70%。研究发现,LSP&PNR工艺的厌氧释磷浓度约40mg/L,通过侧流化学固磷的厌氧释磷液量仅为处理污水量的10~15%。论文还研究了有机物负荷F/M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发现系统取得良好除磷效果的临界负荷F/M为0.151gCOD/gMLSS。④LSP&PNR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脱氮效果,在实验条件下TN去除率约70%,其中缺氧反硝化脱氮率约12%,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脱氮率约58%。SND成为了系统最主要的生物脱氮方式。研究进一步发现,DO是影响LSP&PNR系统SND脱氮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单因素影响实验发现DO为0.53mg/L时可以获得
李海鹏[10](2005)在《微气泡生成与富氧净化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污染以及现代水处理技术是人们日益关心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富氧污水净化处理技术出发,从微气泡的生成原理着手,对微气泡的生成以及传质做了一定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射流曝气器是一种高效的充氧装置。研究中通过对射流曝气器运行过程的假定和简化,建立了一维数学模型,在最佳性能包络线经验方程法的基础上,运用一种新的设计方法,以气泡尺寸为优化目标对射流曝气器进行优化设计,新方法中运用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及能量方程,通过迭代法计算出射流曝气器的结构参数。结果表明,这种新方法比单一的采用经验方程设计出的结构参数更加精确。采用这种射流曝气器,再结合分子筛制氧设备和狭缝射流高效混合器就可以构成一套富氧污水净化系统,它具有曝气完全独立,充氧方便快捷的特点,不仅可以用于污水集中处理,更适用于环境水域的水质保持和水体修复。同时通过理论分析验证了富氧污水净化系统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二、总需氧量测定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总需氧量测定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炼化企业水环境特征污染物预警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环境特征污染物的筛选 |
2 重点监控特征污染物清单的创建 |
3 监测监控网络的搭建布控 |
3.1 增加末端污水处理装置入口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 |
3.2 增加上游装置特征污染物监控点位和监测项目 |
4 水环境预警体系的建立 |
4.1 指标分层 |
4.2 建立预警指标分层 |
4.3 判断矩阵构建 |
4.4 权重计算及排序 |
5 实施效果 |
6 结论 |
(2)基于微筛截留-厌氧发酵的城镇污水/污泥碳源反硝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和环境压力限制污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 |
1.1.2 碳源不足制约城镇污水脱氮效能提升 |
1.1.3 开发污水/污泥碳源符合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需求 |
1.2 城镇污水碳源分配利用特性及研究进展 |
1.2.1 城镇污水的碳源组成 |
1.2.2 污水碳源的分配利用特性 |
1.3 碳源反硝化利用特性及研究进展 |
1.3.1 污水碳源的反硝化利用特性 |
1.3.2 常用外加碳源的反硝化利用特性 |
1.3.3 污泥发酵液的反硝化利用特性 |
1.4 碳源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
1.4.1 基于物理沉降的碳源开发技术 |
1.4.2 基于化学强化的碳源开发技术 |
1.4.3 基于生物转化的碳源开发技术 |
1.4.4 微筛截留工艺的研究进展 |
1.5 生命周期评价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1 生命周期评价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
1.5.2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的生命周期评价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用水及剩余污泥性质 |
2.1.2 实验装置 |
2.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设计 |
2.2.1 污水碳源组成及分配利用特性研究 |
2.2.2 颗粒碳源的微筛截留条件优化及效果分析 |
2.2.3 截留碳源厌氧发酵产酸效能研究 |
2.2.4 截留碳源与剩余污泥共发酵产酸效能研究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常规分析指标及测试方法 |
2.3.2 其他分析项目及测试方法 |
2.3.3 市政碳源组成特征分析 |
2.3.4 污水碳源的硝酸盐利用特性分析 |
2.3.5 水解-产酸动力学 |
2.3.6 高通量测序及群落结构分析 |
2.3.7 其他指标计算 |
第3章 污水碳源微筛截留条件优化及效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污水碳源组成及反硝化利用特性分析 |
3.2.1 城镇污水碳源组成特征分析 |
3.2.2 污水/污泥碳源的反硝化利用特性分析 |
3.2.3 污水碳源在A~2O工艺中的分配和利用特性分析 |
3.3 颗粒碳源的微筛截留条件优化及效果分析 |
3.3.1 颗粒碳源的微筛截留条件优化 |
3.3.2 优化微筛截留对污水碳源分配转化特性的影响 |
3.4 颗粒碳源微筛截留的物料平衡及能耗分析 |
3.4.1 基本假设及估算依据 |
3.4.2 微筛截留对生物处理单元物料平衡的影响 |
3.4.3 微筛截留对生物处理单元能耗变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截留碳源厌氧发酵产酸效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截留碳源厌氧发酵产酸效能分析 |
4.2.1 截留碳源的产酸特性 |
4.2.2 截留碳源的水解特性 |
4.2.3 截留碳源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
4.3 初始碱调节对截留碳源产酸效能的提升效果 |
4.3.1 不同初始碱条件下截留碳源的产酸效能 |
4.3.2 不同初始碱条件下截留碳源的水解及产甲烷特性 |
4.3.3 碱性发酵对截留碳源特性的影响 |
4.3.4 截留碳源碱性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
4.4 截留碳源厌氧发酵产酸效能评估 |
4.4.1 截留碳源厌氧发酵产酸的物料平衡 |
4.4.2 截留碳源厌氧发酵产酸的能耗估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截留碳源与剩余污泥共发酵产酸效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截留碳源与剩余污泥共发酵水解产酸效果分析 |
5.2.1 共发酵对产酸效果及挥发酸组分变化的影响 |
5.2.2 共发酵对多糖蛋白水解效率的影响 |
5.2.3 共发酵产酸过程中甲烷累积量及p H变化 |
5.3 共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5.3.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
5.3.2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菌群 |
5.3.3 功能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互作机制 |
5.4 截留碳源与剩余污泥共发酵产酸效能评估 |
5.4.1 共发酵系统的物料平衡 |
5.4.2 共发酵系统的能耗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微筛截留-厌氧发酵工艺碳源供给效率及生命周期评价 |
6.1 引言 |
6.2 碳源供给效率评价 |
6.2.1 碳源供给效率模型构建及参数分析 |
6.2.2 微筛截留-厌氧发酵的碳源供给效率评价 |
6.2.3 不同污水/污泥处理方案适用模式分析 |
6.3 微筛截留-厌氧发酵工艺的生命周期评价 |
6.3.1 生命周期模型构建与数据收集 |
6.3.2 污水/污泥处理阶段的清单分析 |
6.3.3 生命周期结果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在线水质监测仪流路和控制电路设计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在线水质监测仪相关概述 |
2 在线水质监测仪结构分析 |
3 在线水质监测仪应用现状 |
4 在线水质监测仪流路和控制电路设计 |
4.1 流路系统设计 |
4.2 流路控制电路设计 |
4.3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流路系统测试 |
4.3.1 流路系统功能测试 |
4.3.2 留样功能测试 |
4.3.3 进样功能测试 |
4.3.4 控制电路系统测试 |
(4)通过接触曝气氧化法强化人工浮岛防治水污染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城市河道水环境修复技术 |
1.2.1 物理修复技术 |
1.2.2 化学修复技术 |
1.2.3 生物修复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植物与填料的选择与工艺参数的研究 |
2.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
3.强化人工浮岛工艺的应用探讨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植物的选择与工艺参数的研究 |
2.1 试验研究的目的 |
2.2 试验装置及方法 |
2.2.1 试验地点 |
2.2.2 试验装置 |
2.2.3 试验用水 |
2.2.4 分析项目 |
2.2.5 试验方案 |
2.3 试验研究内容 |
2.3.1 筛选植物种类的试验 |
2.3.2 植物处理效果的试验 |
2.3.3 填料高度的试验 |
2.3.4 水利负荷的试验(植物与填料结合)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因素对强化人工浮岛工艺处理污水效果的影响 |
3.1 试验研究目的 |
3.2 试验条件 |
3.3 试验研究内容 |
3.3.1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2 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3 曝气强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4 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 与人工浮岛技术处理效果的对比研究 |
3.5 小结 |
4 工程应用探讨 |
4.1 工程背景 |
4.2 工程设计目标 |
4.3 工程布置与设计 |
4.3.1 立体生态浮床 |
4.3.2 河道需氧量计算 |
4.3.3 设备充氧量的计算 |
4.4 充氧设备选型 |
4.4.1 充氧设备的类型 |
4.4.2 该工程的曝气设备 |
4.5 汤湖水质分析 |
4.5.1 评价方法 |
4.5.2 汤湖水质变化趋势 |
4.5.3 汤湖治理措施 |
4.6 太阳能系统(多晶硅) |
4.7 管理与维护 |
4.8 示范工程经济技术分析 |
4.9 社会效应分析 |
4.10 应用前景 |
4.11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SBR工程装置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工程装置介绍 |
1.2 SBR装置脱氮过程研究 |
1.3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SBR装置运行效果 |
2.2 总氮去除效果 |
2.3 N去除途径分析 |
2.4 脱氮过程研究 |
3 结论 |
(6)再生水补给条件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特征与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景观水体概述 |
1.1.1 城市景观水体的功能和分类 |
1.1.2 城市景观水体建设现状 |
1.2 城市景观水体水环境现状 |
1.2.1 城市景观水体补给水源 |
1.2.2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
1.3 再生水补给景观水体现状 |
1.3.1 再生水水质与水体水环境需求的协调 |
1.3.2 再生水补给景观用水的现状 |
1.3.3 再生水补给景观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再生水补给景观水体影响水质的关键因素 |
1.4.1 营养盐 |
1.4.2 环境因子 |
1.4.3 微量有机污染物 |
1.4.4 水动力学 |
1.5 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典型景观水体水质特征分析 |
2.1.1 全国代表性城市景观水体调研 |
2.1.2 典型景观水体监测与分析 |
2.2 试验方案 |
2.2.1 再生水中营养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机制模拟试验 |
2.2.2 再生水补水对景观水体水质影响模拟试验 |
2.2.3 再生水补水型景观水体的原位净化和异位处理模拟试验 |
2.3 分析测试与评价方法 |
2.3.1 分析测试指标 |
2.3.2 评价指数分析 |
2.4 MIKE 21 FM模型应用与优化 |
3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基准研究 |
3.1 城市景观水体的水域与水质特征 |
3.1.1 城市景观水体的水域特征 |
3.1.2 城市景观水体的感官指标特征 |
3.1.3 城市景观水体的物理化学特征 |
3.1.4 基于PCA分析的城市景观水体水质评价 |
3.2 再生水补给型景观水体的水质特征 |
3.2.1 再生水补给对景观水体感官性状影响特征 |
3.2.2 再生水补给对景观水体藻类生长的影响特征 |
3.2.3 再生水补给对景观水体毒性和风险的影响特征 |
3.3 城市景观水体环境功能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性研究 |
3.3.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局限性 |
3.3.2 基于城市景观水体景观功能的水质控制指标研究 |
3.4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基准建议值的确定 |
3.4.1 关键水质基准的确定方法 |
3.4.2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基准建议值的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4 再生水补水对城市景观水体水质的影响研究 |
4.1 营养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 |
4.1.1 常量氮磷元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
4.1.2 微量金属元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
4.1.3 基于水质矩阵法的影响因子评价 |
4.2 不同再生水补水条件对水体的影响研究 |
4.2.1 感官性状变化规律 |
4.2.2 水质指标变化规律 |
4.2.3 水质基准参数变化规律 |
4.3 不同换水周期对水体的影响研究 |
4.3.1 感官性状的变化规律 |
4.3.2 水质指标变化规律 |
4.3.3 水质基准参数变化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再生水补水型城市景观水体原位净化和异位处理技术研究 |
5.1 曝气增氧自净强化技术研究 |
5.1.1 水体环境容量分析 |
5.1.2 水体环境复氧和颗粒物沉降特性 |
5.1.3 理论需氧量分析 |
5.1.4 曝气对水体透明度的影响 |
5.2 生态-生物多元组合原位净化技术研究 |
5.2.1 生态-生物多元组合原位净化原理 |
5.2.2 生态-生物多元组合原位净化效果分析 |
5.2.3 载体生物膜特性及作用机制 |
5.3 旁路循环异位处理技术研究 |
5.3.1 旁路循环异位处理原理 |
5.3.2 旁路循环处理技术处理特性分析 |
5.3.3 旁路循环系统最优循环处理量研究 |
5.4 城市景观水体景观功效提升综合对策研究与案例分析 |
5.4.1 城市景观水体景观功效提升综合对策研究 |
5.4.2 城市景观水体景观功效提升案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2 :博士期间发明专利情况 |
附录3 :博士期间获得的科技奖励 |
附录4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跌水接触氧化生态沟处理郊区农村生活污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郊区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特点 |
1.1.2 郊区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
1.1.3 郊区农村污水国内外处理技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2.1 跌水接触氧化技术 |
1.2.2 生态沟渠技术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及特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装置设计思路 |
2.1.2 跌水性能试验装置 |
2.1.3 跌水接触氧化生态沟试验装置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基质的选择 |
2.2.2 填料的选择 |
2.2.3 水生植物的选择 |
2.2.4 试验进水的水质以及接种污泥的来源 |
2.2.5 试验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三章 跌水系统充氧影响因素 |
3.1 试验方法 |
3.1.1 清水充氧试验原理 |
3.1.2 清水充氧性能试验试验步骤 |
3.1.3 跌水充氧标准氧总转移系数计算方法 |
3.2 清水充氧试验结果分析 |
3.2.1 跌水板孔径对充氧效率的影响 |
3.2.2 跌水流量对跌水效果的影响研究 |
3.2.3 跌水高度对充氧效能的影响 |
3.3 污水充氧性能试验 |
3.3.1 污水充氧试验步骤 |
3.3.2 污水中COD对污水充氧效率的影响 |
3.3.3 跌水高度对污水充氧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跌水接触氧化沟处理工艺分析 |
4.1 装置启动及稳定运行 |
4.2 跌水接触氧化生态沟对实际污水处理效果分析 |
4.2.1 运行处理期间pH、DO的变化及分析 |
4.2.2 对COD及BOD_5去除效果及分析 |
4.2.3 氨氮的去除效果及分析 |
4.2.4 运行期间出水NO_2~--N情况及分析 |
4.2.5 TN的去除效果及分析 |
4.2.6 SS的去除效果及分析 |
4.2.7 TP的去除效果及分析 |
4.3 各处理单元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及分析 |
4.4 跌水接触氧化生态沟处理过程中跌水充氧效率分析 |
4.4.1 试验进出水水质 |
4.4.2 需氧量的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生物细菌菌落分析 |
5.1 试验方法 |
5.2 分析方法 |
5.3 生物多样性及污染物去除相关性分析 |
5.3.1 不同阶段镜检分析 |
5.3.2 生物多样性分析 |
5.3.3 处理系统细菌菌群结构与污染物去除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成果与结论 |
6.2 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
(8)LSP&PNR工艺的脱氮除磷和污泥减量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工艺与方法 |
1.1 试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
1.2 原水水质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系统总运行效果 |
2.2 侧流除磷效果 |
2.3 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 |
2.4 污泥产率及减量效果 |
3 运行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DO的影响 |
3.2 污泥龄的影响 |
3.3 缺氧和厌氧过程的作用 |
3.4 除磷方式和侧流流量的确定 |
4 结论 |
(9)除磷脱氮LSP&PNR污泥减量工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污泥概况 |
1.2 融合除磷脱氮功能污泥减量新思路的提出 |
1.3 除磷脱氮污泥减量技术研究的意义 |
2 污泥减量原理与技术述评 |
2.1 国内外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2.2 污泥减量工艺存在的共性问题 |
2.3 课题研究目的及课题来源 |
3 除磷脱氮LSP&PNR 污泥减量工艺试验 |
3.1 LSP&PNR 工艺 |
3.2 测试方法 |
3.3 主要研究内容和试验方法 |
4 LSP&PNR 工艺总体运行效能 |
4.1 污泥的驯化、培养 |
4.2 LSP&PNR 工艺COD 去除特性 |
4.3 氮的去除效果 |
4.4 侧流除磷与除磷效果 |
4.5 污泥产率及减量效果 |
4.6 LSP&PNR 系统最适运行工况的确定 |
4.7 本章小结 |
5 LSP&PNR 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 |
5.1 DO 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 有机负荷对系统除磷和污泥产量的影响 |
5.3 污泥龄对除磷和污泥减产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LSP&PNR 反应器数学模型及动力学初探 |
6.1 与模型有关的假设和限制 |
6.2 LSP&PNR 系统动力学模式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10)微气泡生成与富氧净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人类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概况 |
1.2.1 地球的水资源 |
1.2.2 人类水环境概况 |
1.3 水质及其水质标准 |
1.4 水体自净与现代水处理技术的概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微气泡的生成与发生装置 |
2.1 微气泡的生成原理及其物理特性 |
2.2 微气泡的用途 |
2.3 气泡传质理论 |
2.4 曝气器 |
2.4.1 机械搅拌法 |
2.4.2 孔眼法 |
2.4.3 离心旋流法 |
2.4.4 变压法 |
2.4.5 引射射流法 |
2.4.6 曝气器的其他几种类型 |
2.4.7 曝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射流曝气器 |
3.1 概述 |
3.1.1 结构与工作原理 |
3.1.2 射流曝气器的种类 |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1 物理模型的简化与假设 |
3.2.2 模型的基本方程 |
3.2.3 基本性能方程 |
3.3 射流曝气器中微气泡的尺寸 |
3.3.1 气液混合的单位质量能量耗散率 |
3.3.2 气泡临界尺寸计算公式 |
3.3.3 影响气泡临界尺寸的因素 |
3.4 射流曝气器的设计 |
3.4.1 污水的需氧量 |
3.4.2 射流曝气器的设计 |
3.4.2.1 传统设计 |
3.4.2.2 本文提出的新方法 |
3.4.2.3 新方法设计结果与数据分析 |
3.5 影响射流曝气器性能的因素 |
3.5.1 射流曝气器结构参数的影响 |
3.5.2 射流曝气器工作条件的影响 |
3.6 喉管的最优化设计 |
3.7 射流曝气器的充氧性能与氧传质速率 |
3.7.1 气泡的上升速度 |
3.7.2 单个气泡的氧传质速率 |
3.7.3 氧传质速率与氧利用率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子筛制氧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
4.1 分子筛制氧技术概述 |
4.2 分子筛制氧系统的工作原理 |
4.3 分子筛制氧系统的性能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氧污水净化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5.1 富氧污水净化系统研究背景 |
5.2 富氧污水净化系统的设计 |
5.2.1 主要部件的选型与设计 |
5.2.2 富氧污水处理器系统的运行 |
5.2.3 富氧污水处理器系统的流场模拟 |
5.3 富氧污水净化系统的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 谢 |
参考资料 |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四、总需氧量测定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炼化企业水环境特征污染物预警体系的建立[J]. 王春磊,王瑜,李鸿莉,徐静.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22(01)
- [2]基于微筛截留-厌氧发酵的城镇污水/污泥碳源反硝化利用研究[D]. 段燕青.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在线水质监测仪流路和控制电路设计探索[J]. 滕永青. 电子测试, 2020(16)
- [4]通过接触曝气氧化法强化人工浮岛防治水污染的试验研究[D]. 宋孟鑫.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SBR工程装置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与机理[J]. 王锋. 环境与发展, 2019(12)
- [6]再生水补给条件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特征与调控技术研究[D]. 刘言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7]跌水接触氧化生态沟处理郊区农村生活污水试验研究[D]. 李文祺.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7)
- [8]LSP&PNR工艺的脱氮除磷和污泥减量性能研究[J]. 吉芳英,左宁,胡玉琴,张良金,韩万玉. 中国给水排水, 2007(03)
- [9]除磷脱氮LSP&PNR污泥减量工艺试验研究[D]. 左宁. 重庆大学, 2006(05)
- [10]微气泡生成与富氧净化系统研究[D]. 李海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