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成就和发展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姬广庆,宋旭辉[1](2021)在《绿色低碳建设中的烧结墙材产品如何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发展、“县城限高”政策是烧结砖产品发展的又一个重大转折》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墙改政策的逐步落实,可以说"禁实""限黏"工作基本上完成历史使命,烧结砖行业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模式。烧结墙材必须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适应绿色低碳建设、节能建筑、装配式建筑的烧结墙材产品是当务之急,从砖、块向烧结墙板发展是必然趋势。住建部等15部门《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要求,从严坚守县城建设安全底线、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严格落实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0%",对县城、乡镇建筑提出新要求,目前的建筑结构、建筑体系、建筑方式在绿色低碳、节能、装配式政策下发生重大变化,烧结砖产品如何发展?需要砖瓦行业共同面对,针对烧结墙材产品在目前政策下的产品发展进行探讨。
李贵强[2](2021)在《2020年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分析总结报告》文中认为1产品质量检查结果及分析根据中国砖瓦工业协会中砖协字[2020]6号、墙材质检中心发[2020]1号文件以及各地方墙改办等有关部门的委托,2020年质检中心对全国693家生产企业的1121组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进行了重点企业检查和地方委托检验,受检企业约占全国墙材生产企业的1.7%。抽查产品的种类有:砌墙砖和砌块、墙体板材、屋面瓦、道路用制品等四类产品,抽查区域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李文婷[3](2021)在《我国绿色档案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档案馆作为记录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性机构,对人民和国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在我国建立的档案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中许多地区档案馆面临隔热、楼层低等问题,亟需改善。将绿色或可持续建筑应用于档案设施是提高档案馆可持续性的一种方法。绿色施工方法能够提高产品的可使用性,可以为档案馆带来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绿色档案馆采用的建筑材料因其可循环使用的特点,通常能为档案储存提供良好的条件,不仅符合环境控制标准,也能使档案使用者和档案工作人员从中受益。绿色档案馆作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不仅能够更好的保护档案信息资源,也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做出相应的贡献。目前国内已经建成多家绿色档案馆,本文从中挑选出北京市档案馆、深圳市档案馆、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以及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四家档案馆进行网络和实地调研,并分析出四地档案馆建设的成就和不足,最后总结概括绿色档案馆的发展态势。旨在通过建设原则、优势劣势等方面分析,为绿色档案馆建设探索可行之路。
杜海龙[4](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杨角[5](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李轶楠[6](2019)在《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近远期路线图及政策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去20年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使得新建居住建筑面积大幅增加。伴随这一过程的是我国居住建筑能耗的高速增长,加剧了我国能源资源的紧缺程度。为了应对这一状况,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节能政策,包含法律法规、财政激励和标准规范,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世界银行研究,中国城镇化水平于2030年将达到70%左右。这意味着我国居住建筑能耗总量将进一步增加。为了应对进一步的能源紧缺,如何系统化地设定我国2030年前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路线图,并确定相应的技术发展策略、技术路径及配套政策对促进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SIX-SIGMA DMAIC方法对整体研究方法进行构建。根据方法学框架,研究首先基于来自一线机构和工作人员的意见、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历程及发展趋势对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定义进行构建,并采用德尔菲法对未来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目标梯度及评价指标体系(路线图)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相应的能效提升技术策略、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并通过建筑能耗模拟及敏感性分析进行了验证。研究引进政策周期理论、网格化政策设计理论及政策环境理论对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领域内存在的障碍、相应的影响因素及驱动力进行了系统化的评估和分析。评估基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机构问卷与德尔菲法问卷对我国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领域“一线人员”进行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进行。问卷对可量化描述的数据采用李克特五分度量表进行量化。获得数据依据相应的数据特征和预期结论要求,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层次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对促进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政策措施体系进行了设计及研究。体系内单项措施的设计以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关键问题为目标。单项措施有效性的评估基于专家给出的打分进行。在筛选出具有高有效性的措施并去重后,研究形成了适用于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综合政策体系,并基于网格化政策设计理论及政策资源理论对该政策体系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定义应明确,并且与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趋势相吻合。目标研究的结果表明,从2020年开始,新建居住建筑的能效水平应每五年提升30%,即与20世纪80年代典型居住建筑的能耗水平相比,新建居住建筑于2020年应实现75%的节能率。这一水平到2025年应提升为82%,到2030年提升为88%。为达到该能效目标,技术策略为“被动式技术优先加可再生能源辅助”。关于新建居住建筑实际能效水平提升及高能效水平新建居住建筑的推广,目前核心障碍是“预期的节能量无法有效转化成实际的节能收益”。这种转化机制的缺乏是政府政策设计缺陷及其实施不足,利益相关方缺乏实施能力,以及相关市场的法制化水平相对较低三个主要障碍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个主要障碍与政策周期相关,后两个障碍存在于新建居住建筑能效促进的政策环境中。针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消除障碍提供了初步解决方案。政策类因素的影响将在远期下降,市场因素将占据影响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主导地位。这种变化表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政府的行政措施在促进近期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方面至关重要。从远期来看,政府应逐步开始综合利用政策资源,以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针对驱动力分析的结果表明,居民对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的需求是推动政府制定政策促进建筑能效提升的源驱动力。中央政府的财政补助及“地方业绩政府评估体系”可以有效地将居民的需求转变为地方政府推动工作的实际动力。这样的动力机制使得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一直保持在政策议程中。最终,研究形成了适用于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目标路线图,并提出了实现相应目标的技术策略和关键技术。根据对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领域内存在的障碍、影响因素及驱动力的分析,研究建立了促进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政策措施体系以及促进政府持续激励并引导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约束措施体系。本研究对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领域一线人员对该领域内的诸多研究问题的意见进行了调研、描述,采用针对政策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相应的结论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完善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较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张琼[7](2019)在《面向品质提升的既有住区建筑实态与评估体系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近几十年高速城市化推进带来了城市住宅的巨大发展,与此同时,既有住区建筑品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大批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住区建筑功能品质严重滞后于时代需求,面临严峻的品质提升挑战。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和综合的过程,既包含多学科多专业的参与协作,又需要结合实态和目标的科学方法。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既有住区建筑系统性强的品质提升是从前期调查、诊断评估、到方案决策、实施、以及后期跟进的完整流程,其中,前期研究的实态调查与评估尤为重要,在实践发展中形成了住区建筑改造前评估与策划的专门研究领域。我国既有住区建筑量大面广,住宅品质提升事业任重道远。“十一五”以来,在国家政策、科技项目、示范工程等支持下,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种形式、规模较大的旧住区改造工作,在政策、技术、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然而,我国目前大规模的改造活动仍然是简易诊断和粗放维修的模式,经调查发现:1)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实态复杂,基础信息缺失严重,缺乏系统整合信息的途径与方法;2)改造前诊断评估缺乏实态数据指导,评估目标和操作简易盲目;3)评估方法缺乏科学规范的流程指导,改造评估缺失严重。另外,我国近些年在建筑行业前策划的研究领域,也同样指出了缺少前期实态与评估研究导致的缺乏设计依据问题,认为前期研究应该作为建筑师基本职业技能。因此,面向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的科学发展,针对上述问题,亟待构建适合我国既有住区建筑改造的“前评估”体系,本文提出了实态与评估体系化研究。首先,对既有住区建筑评估相关理论、国内外典型评估方法进行梳理和比较,论述了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的前评估研究,是建立实态与评估的有效对应和关联体系。其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方式的调研采集既有住区建筑实态信息,确立了实态构成要素,引入层级化的方法,建立了既有住区建筑层级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从评估项适应性、评估条件整合性、评估流程操作性三个方面进行实态与评估相结合的体系化建构,即:通过典型标准体系与实态要素的多方面对照分析,建立了适应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实态的评估项体系;发现复杂实态的层级联系,建立了评估项、评估条件与层级化的关联属性,形成以层级为基础的评估条件数据整合;借助信息化工具,构建实态评估的辅助知识库平台,促进科学规范的流程指导和应用。本文是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过程中前期阶段的基础研究,着眼于以实态调查为基础的、结合实态与评估的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科学流程建构,扩充和完善了我国既有住区建筑改造的实践方法和理论基础,为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精细化、科学化、体系化发展提供参考。
侯叶[8](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丁颖[9](2018)在《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亟待提高的城市化水平与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共同决定了住宅高层化、工业化这一发展方向。为完善我国高层住宅的技术体系、改变技术同质化倾向、改进原有粗放的管理模式,探索让普通民众乐于接受、适合国情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文献、实地调查、结合建筑实例进行跨学科的探索,提出一套符合当前愿景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论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外、国内高层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历程,研究设计与建造模式以及相关技术体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通过比较与分析,找出我国已有体系的不足,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面向建造的产品设计理论及整套标准化设计、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及既有研究成果,提出基于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新型建造模式理论,在当前钢筋混凝土现浇建造的四大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找出其不足并进行技术优化,探索新型现浇工业化建造方法,并提出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原理;此外,以BIM技术、物联网技术为技术支撑,进行BIM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编码新方法,为设计—建造一体化协同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论文从设计与建造模式的角度出发,梳理了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的技术脉络,提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面向建造工业化的产品设计模式的整套设计方法论,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构建了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建造模式理论,提出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原理,拓展了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提出设计—建造全过程协同的理论,并进行基于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支撑下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构件编码的新方法,为我国实现住宅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孔素平[10](2018)在《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建筑节点构造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国内外大量人才不断的涌入,导致京津冀地区的常住人口高速增长。如何能够在极为有限的城市居住用地上能够快速解决人口住房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能够避免传统施工方式中大量作业在现场由人工完成这种工作效率低、安全风险大、建设周期长等诸多问题的落后施工方法。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在建筑性能、施工速度、工程质量、机械化程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有着与传统现场浇筑式住宅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种建造方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京津冀地区,这也必将成为建筑产业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历史起源、国内外现状、自身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聚焦于京津冀这一特殊地域,高层预制装配式住宅这一特定类型,建筑节点构造设计这一关键环节进行具体研究。通过与传统现浇施工方式在技术、经济、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对比,得出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点与不足。然后研究了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应用,结合信息化模型技术对节点构造设计中的问题,提出了环境模拟的解决方法。最后以京津冀地区三个具体住宅项目实例来反应现有的建筑节点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为我们今后的节点构造设计实践提供技术参考,逐步实现建筑业的产业化升级。论文研究无论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成就和发展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成就和发展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低碳建设中的烧结墙材产品如何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发展、“县城限高”政策是烧结砖产品发展的又一个重大转折(论文提纲范文)
1 回顾影响烧结砖行业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 |
1.1 挤出成型、轮窑烧成工艺的应用。 |
1.2 烧结多孔砖和空心砖产品工业化生产 |
1.3 内燃烧砖和掺加固体废弃物技术的应用 |
1.4 烧结砖隧道窑生产工艺的应用 |
1.5 双级真空挤出工艺和硬塑挤出工艺的应用 |
1.6 砖瓦装备的引进及自主研发 |
1.7 改革开放后砖瓦行业企业所有制的变化。 |
2 烧结砖行业的成就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
2.1 2014~2018年烧结砖的产量及主要指标见表1和图2 |
2.2烧结砖年产量变化 |
2.3 砖瓦行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化 |
2.4 砖瓦行业2014~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见图4 |
2.5 砖瓦行业的成就 |
3“县城限高”是烧结砖产品结构调整千载难逢的机遇 |
3.1 多孔砖砌体结构(砖混结构)在六层为主的县城建筑中优势明显 |
3.2 在县城、农村建筑上推广多孔砖及砌块替代实心砖在砖混结构中应用 |
4 正确解读“禁实”政策,澄清并消除对烧结墙材的误解、发展空心烧结墙材的政策明确 |
5 发展烧结墙材符合绿色低碳建设的政策 |
6 烧结墙板是烧结制品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唯一突破口 |
6.1 装配式建筑的核心:部件预制化,施工拼接化 |
6.2 促进墙板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的因素 |
6.2.1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要求 |
6.2.2 装配式建筑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
6.2.3 墙体“非砌筑”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
6.3 烧结组合墙板是烧结制品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主要产品 |
6.3.1 烧结墙板根据生产工艺的三种产品纲领 |
6.3.2 烧结墙板的优势与不足 |
6.3.3 烧结墙板的烧结墙材的发展趋势 |
7 结语 |
(2)2020年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分析总结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品质量检查结果及分析 |
1.1 国家监督抽查 |
1.1.1 近5年国家监督抽查基本情况分析 |
1.1.2 抽查结果分析 |
1.1.3 不合格项目统计分析 |
1.2 重点企业产品质量检查 |
1.2.1 抽查企业及产品情况统计 |
1.2.3 不合格原因分析 |
2 绿色建材产品评价 |
3 行业质量状况分析 |
3.1 生产企业规模小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原因 |
3.2 生产企业执行国家标准严重滞后 |
3.3 建筑工程应用监管不严 |
3.4 新的增长点不足,去产能依旧是主要矛盾 |
3.5 行业质量管理和约束机制乏力 |
4 解决行业目前质量问题的建议 |
4.1 树立行业宏观管理概念,强化质量监督 |
4.2 切实加强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质量的监管力度 |
4.3 加强建筑市场工程原材料的产品质量管理 |
4.4 企业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
4.5 促进行业创新发展,推动墙体材料转型升级 |
4.6 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加强行业形象及行业产品质量的宣传力度,推动网络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
4.7 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和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
5 墙材行业面临的政策新形势 |
5.1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全面升级 |
5.2 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工作成为重点 |
5.3 建筑节能政策趋向终端管理 |
5.4 政策支持导向,装配式建筑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
6 行业目前概况及先进企业介绍 |
7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21年工作重心 |
(3)我国绿色档案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绿色档案馆相关知识概述 |
第一节 绿色档案馆的产生及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绿色档案馆的产生 |
二、绿色档案馆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绿色档案馆的建设原则 |
一、环保性原则 |
二、文化性原则 |
三、人本性原则 |
四、协调性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绿色档案馆的建设现状 |
第一节 绿色档案馆建设的典型案例 |
一、北京市档案馆 |
二、深圳市档案馆 |
三、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 |
四、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 |
第二节 绿色档案馆建设现状评析 |
一、四地绿色档案馆建设的成就 |
二、四地绿色档案馆建设存在的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档案馆的发展态势 |
第一节 绿色档案馆的建筑结构和整体环境 |
一、建筑结构更加标准化 |
二、整体环境趋于生态化 |
第二节 绿色档案馆的馆藏资源和管理模式 |
一、馆藏资源更加丰富 |
二、管理模式更加现代化 |
第三节 绿色档案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 |
一、服务理念更加人本化 |
二、服务方式趋于智能化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5)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近远期路线图及政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的重要性 |
1.1.2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能效 |
1.1.3 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现状 |
1.1.4 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问题简析 |
1.1.5 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未来发展趋势甄别 |
1.2 促进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政策国际经验 |
1.2.1 发达国家促进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政策总结 |
1.2.2 德国促进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政策体系分析 |
1.3 文献综述及简析 |
1.3.1 路线图与政策体系 |
1.3.2 技术与政策——系统化视角的重要性 |
1.3.3 实证分析——一线利益相关方声音的重要性 |
1.4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文章结构简述 |
第2章 政策研究相关理论与适应性分析 |
2.1 SIX-SIGMA DMAIC方法——整体研究方法构建 |
2.1.1 SIX-SIGMA DMAIC方法综述 |
2.1.2 SIX-SIGMA DMAIC适用性分析 |
2.1.3 SIX-SIGMA理论主要架构适应性分析 |
2.2 预测理论及方法——对于未来场景的描述 |
2.2.1 预测方法综述 |
2.2.2 预测方法筛选评价体系研究 |
2.3 政策周期理论及政策环境理论——系统化分析框架 |
2.4 网格化政策设计理论——如何设计良好的能效提升措施 |
2.5 问卷设计、质量评估及样本选择方法 |
2.5.1 问卷设计原则 |
2.5.2 问卷具体设计方法及调研质量评估 |
2.5.3 调研样本选择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SIX-SIGMA DMAIC框架下政策研究范围界定 |
3.2 基于SIX-SIGMA DMAIC理论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
3.2.1 第一步:定义 |
3.2.2 第二步:评估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现状 |
3.2.3 第三步:分析 |
3.2.4 第四步:改进——促进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政策措施开发 |
3.2.5 第五步:控制——促进政府机构实现政策目标的措施开发 |
3.3 整体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法 |
3.4 目标设定与德尔菲法 |
3.4.1 设定能效提升目标梯度及指标体系陈述 |
3.4.2 目标设定数据收集——德尔菲法及修正及大规模机构问卷 |
3.4.3 德尔菲法问卷过程及数据处理 |
3.5 障碍识别及评估方法学研究 |
3.5.1 障碍收集及识别 |
3.5.2 障碍评估数据处理——李克特五分度量表及聚类分析 |
3.6 影响因素识别及分析方法学研究 |
3.6.1 影响因素识别及层次结构建立 |
3.6.2 数据收集及处理方法 |
3.7 驱动力识别及影响评估 |
3.7.1 驱动因素识别 |
3.7.2 驱动力影响评估数据收集 |
3.7.3 驱动力影响评估 |
3.8 基于建筑能耗模拟及敏感性分析的关键技术分析及验证 |
3.8.1 建筑能耗模拟方法及软件分析 |
3.8.2 因素敏感性分析及实验设计方法 |
3.8.3 模拟参数设定及关键技术验证方法 |
3.9 问卷设计及质量分析 |
3.9.1 问卷内容设计 |
3.9.2 问卷实施过程及数据处理 |
3.9.3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3.10 调研机构及专家选择 |
3.10.1 样本选择 |
3.10.2 问卷调研机构选择原则及结果 |
3.10.3 德尔菲法专家筛选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4.1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定义 |
4.1.1 机构问卷调研结果——定义要素分析 |
4.1.2 专家问卷结果分析——定义逻辑及定义形成 |
4.2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目标设定与路线图 |
4.2.1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目标梯度 |
4.2.2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目标指标体系 |
4.3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策略及技术路线 |
4.3.1 技术发展现状评估—基于大规模问卷 |
4.3.2 建筑能效提升技术发展理念 |
4.3.3 技术策略及关键技术识别 |
4.3.4 数据验证——基于模拟数据验证 |
4.4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障碍识别 |
4.4.1 障碍收集结果 |
4.4.2 机构评估意见统计分析 |
4.4.3 聚类分析结果 |
4.4.4 障碍的综合性评估 |
4.5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层次结构建立及调研结果 |
4.5.2 标准分类和子分类中因素的权重和排序 |
4.5.3 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4.6 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驱动力分析 |
4.6.1 驱动力独立评估分析 |
4.6.2 驱动力综合评估分析 |
4.7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7.1 信度分析 |
4.7.2 效度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政策资源视角的综合措施体系研究 |
5.1 障碍、影响因素、驱动力的关系 |
5.2 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及政策设计 |
5.3 市场机制完善措施研究 |
5.3.1 措施设计框架 |
5.3.2 理念提升——提高市场绿色化程度 |
5.3.3 意愿提升——提高市场活力 |
5.3.4 规则完善——提高市场健全程度 |
5.3.5 消除制度障碍 |
5.4 能力提升体系评估及综合分析 |
5.4.1 建筑各阶段权责需明确 |
5.4.2 产业链内相关主体能力提升 |
5.5 技术支撑体系 |
5.6 政策措施体系建议及评价 |
5.7 政府体系内部综合措施开发(控制)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面向品质提升的既有住区建筑实态与评估体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时代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的巨大挑战 |
1.1.2 建立良好的诊断评估是保障品质提升的关键 |
1.1.3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实态分析与评估的必然性 |
1.2 实态与评估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建筑性能评估与使用后评估 |
1.2.2 建筑再生与诊断 |
1.2.3 建筑策划与预评估 |
1.2.4 本研究实态与评估体系化的内涵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界定 |
1.3.1 既有住区建筑 |
1.3.2 品质提升内涵 |
1.3.3 研究范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实态评估相关研究 |
1.4.2 国内实态评估相关研究 |
1.4.3 信息辅助工具相关研究 |
1.4.4 研究动态述评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框架 |
1.7 创新点 |
2 既有住区建筑实态评估的发展与演进 |
本章概述 |
2.1 品质提升发展与实态评估演进的概况 |
2.1.1 国外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的发展 |
2.1.2 国内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的发展 |
2.1.3 国内外既有住区建筑实态评估的演进 |
2.2 国外典型既有住区建筑评估方法与体系 |
2.2.1 欧洲 |
2.2.2 美国 |
2.2.3 日本 |
2.2.4 启示与局限 |
2.3 国内典型既有住区建筑评估方法与体系 |
2.3.1 相关评估标准 |
2.3.2 相关前沿探索 |
2.3.3 相关实践做法 |
2.3.4 启示与局限 |
2.4 比较分析与总结 |
2.4.1 国内外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
2.4.2 对实态与评估体系化构建的指导 |
本章小结 |
3 既有住区建筑的实态要素采集与构成分析 |
本章概述 |
3.1 实态的影响因素 |
3.1.1 设计建造的影响 |
3.1.3 维护条件的影响 |
3.1.4 使用现状的影响 |
3.2 实态调研与信息采集 |
3.2.1 标准规范梳理 |
3.2.2 设计图纸统计 |
3.2.3 建筑履历变化 |
3.2.4 现场实地观察 |
3.2.5 信息深度访谈 |
3.3 实态要素的层级化与关联性分析 |
3.3.1 住区建筑层级化分析 |
3.3.2 主体建筑类型化分析 |
3.3.3 实态要素构成与层级的关联分析 |
3.4 实态评估的体系化构建 |
本章小结 |
4 既有住区建筑适应性的实态评估项建立 |
本章概述 |
4.1 建立实态评估项的原则与方法 |
4.1.1 建立实态评估项的原则 |
4.1.2 建立实态评估项的方法 |
4.2 基础评估项的筛选 |
4.2.1 评估标准体系的交叉对照 |
4.2.2 标准体系中基础评估项的提取 |
4.3 实态要素对基础评估项的调整 |
4.3.1 实态要素的品质属性 |
4.3.2 实态要素与基础评估项的关联 |
4.3.3 实态要素与基础评估项的差异 |
4.3.4 实态要素对基础评估项的调整 |
4.4 层级化对评估项的重组 |
4.4.1 品质属性的层级关联 |
4.4.2 层级化对实态评估项的重组 |
本章小结 |
5 既有住区建筑实态评估项的评估条件整合 |
本章概述 |
5.1 评估条件的构成与关联 |
5.1.1 评估条件的构成 |
5.1.2 评估条件的整合原则 |
5.1.3 评估条件与评估项的关联性 |
5.2 外装层评估项的评估条件整合 |
5.2.1 外装层评估项与品质范畴 |
5.2.2 外装层评估条件整合 |
5.3 隔离层评估项的评估条件整合 |
5.3.1 隔离层评估项与品质范畴 |
5.3.2 隔离层评估条件整合 |
5.4 中间层评估项的评估条件整合 |
5.4.1 中间层评估项与品质范畴 |
5.4.2 中间层评估条件整合 |
5.5 周边环境层评估项的评估条件整合 |
5.5.1 周边环境层评估项与品质范畴 |
5.5.2 周边环境层评估条件整合 |
本章小结 |
6 既有住区建筑实态评估辅助操作平台构建 |
本章概述 |
6.1 实态评估的流程与工具性 |
6.1.1 实态评估的流程 |
6.1.2 实态评估对品质提升的工具性 |
6.1.3 知识库在实态评估中的作用 |
6.2 实态评估辅助知识库的构建 |
6.2.1 知识库构建的基础 |
6.2.2 知识库构建的目标 |
6.2.3 知识库的整体架构 |
6.2.4 知识库的功能模块 |
6.2.5 知识库的运行设计 |
6.3 实态评估辅助知识库的应用机制 |
6.3.1 方案决策依据 |
6.3.2 政策标准支持 |
6.3.3 平台搭建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 |
7.3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我国既有住区建筑改造相关政策列表 |
附录B 国外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案例 |
附录C 我国北方各城市主要既改项目 |
附录D 我国相关住宅评估标准比较 |
附录E 劣化现象调研住宅基本信息 |
附录F 住宅基本信息整理模板 |
附录G 我国目前典型住宅加电梯案例 |
附录H 表面劣化现象部位特征图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宅的高层化和高层住宅的工业化趋势 |
1.1.2 工业化背景下传统建筑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反省与思考 |
1.1.3 我国住宅产业化面临的困境 |
1.1.4“唯预制装配式”工业化住宅的困惑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工业化 |
1.2.2 建筑工业化与住宅工业化 |
1.2.3 工业化住宅与装配式住宅 |
1.2.4 高层住宅 |
1.2.5 高层工业化住宅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1 住宅工业化的研究 |
1.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 |
1.3.3 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问题提出 |
1.4.2 研究的目的 |
1.4.3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历史沿革及相关理论 |
2.1 国外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
2.1.1 历史与社会背景 |
2.1.2 高层住宅工业化建造工艺的萌芽:1990s~2010s |
2.1.3 大量性与个性化:1940s~1960s |
2.1.4 体系化、通用化与多样化:1970s~1990s |
2.1.5 智能化与可持续:21 世纪 |
2.2 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
2.2.1 历史与社会背景 |
2.2.2 高层住宅工业化技术的起步:1950s~1970s |
2.2.3 预制装配体系的的没落和现浇体系的兴起:1980s~1990s中期 |
2.2.4 预制装配整体式工业化住宅的复兴:1990s末期 ~2010s |
2.2.5 科学工业化模式的探索:2010s至今 |
2.2.6 香港与台湾地区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
2.3 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工业化建造方式的相关理论 |
2.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的材料分类 |
2.3.3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结构体系 |
2.3.4 体系的专用与通用理论 |
2.4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技术策略的启示 |
2.4.1 总结与评述 |
2.4.2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技术策略的启示 |
第三章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
3.1 建筑构件体系 |
3.1.1 建筑构件体系的定义 |
3.1.2 建立建筑构件体系的重要性 |
3.1.3 信息技术对建筑构件体系的影响 |
3.2 构件体系的分类原则 |
3.2.1 科学性和体系化原则 |
3.2.2 唯一性原则 |
3.2.3 等寿命周期的原则 |
3.2.4 建造流程为准的原则 |
3.2.5 重连接逻辑的原则 |
3.3 构件体系的分类方法与步骤 |
3.3.1 分类方法 |
3.3.2 分类步骤 |
3.4 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的分类 |
3.4.1 结构体系 |
3.4.2 外围护体系 |
3.4.3 内分隔体系 |
3.4.4 内装修体系 |
3.4.5 管线设备体系 |
3.5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
3.5.1 面向工业化建造的产品设计模式 |
3.5.2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原则 |
3.5.3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标准化设计方法 |
3.5.4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 |
第四章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技术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模式 |
4.1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 |
4.1.1 现浇工业化概念廓清 |
4.1.2 钢筋混凝土现浇技术的发展 |
4.1.3 既有现浇建造体系解读 |
4.1.4 当前建造体系的评述与启示 |
4.2 钢筋混凝土建造模式的四大技术体系 |
4.2.1 混凝土体系 |
4.2.2 模板体系 |
4.2.3 钢筋体系 |
4.2.4 脚手架体系 |
4.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的目标 |
4.3.1 充分发挥混合一体化材料特性 |
4.3.2 实现整体性与可靠性 |
4.3.3 追求经济性与适应性 |
4.3.4 现场化与工厂化的优化结合 |
4.4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技术体系架构 |
4.4.1 混凝土工厂化、商品化 |
4.4.2 结构体刚性钢筋笼生产工厂化、建造装配化 |
4.4.3 模架工具化、模板一体化 |
4.4.4 架子装备化 |
4.4.5 建造智慧化 |
4.5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 |
4.5.1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的生产 |
4.5.2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的生产 |
4.5.3 三级工业化装配——整体性连接 |
第五章 基于BIM信息化平台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 |
5.1 协同的概念及设计—建造协同的支撑技术 |
5.1.1 协同的概念 |
5.1.2 BIM技术概述 |
5.1.3 物联网与电子定位技术 |
5.2 设计—建造关联性的演化进程 |
5.2.1 远古时代:建造的本源 |
5.2.2 手工艺时代:原生同一 |
5.2.3 机械化时代:分化自治 |
5.2.4 工业化时代:趋向并行 |
5.2.5 信息化时代:数字协同 |
5.3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目标与原则 |
5.3.1 协同目标 |
5.3.2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原则 |
5.4 基于BIM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平台搭建 |
5.4.1 构件库的创建步骤及其关键技术 |
5.4.2 基于构件体系的构件分类与编号 |
5.4.3 建筑构件的编码体系 |
5.4.4 信息创建的插件体系 |
5.4.5 建筑构件定位追踪体系 |
5.5 设计—建造协同工作内容 |
5.5.1 设计阶段工作内容 |
5.5.2 生产阶段工作内容 |
5.5.3 构件运输阶段工作内容 |
5.5.4 建造阶段工作内容 |
第六章 装配式刚性钢筋笼高层保障性住房设计与建造实践 |
6.1 项目概况及场地布局 |
6.1.1 项目概况 |
6.1.2 场地布局 |
6.2 高层保障性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设计 |
6.2.1 结构体系设计 |
6.2.2 外围护体系设计 |
6.2.3 内分隔体系设计 |
6.2.4 内装修体系设计 |
6.2.5 管线设备体系设计 |
6.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体系的技术构成 |
6.4 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式建造 |
6.4.1 工地工厂的准备 |
6.4.2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工厂化生产 |
6.4.3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现场化生产 |
6.4.4 三级工业化装配:构件工位上整体性连接 |
6.5 协同技术的运用 |
6.5.1 设计—建造协同实践 |
6.5.2 构件编码在项目中的应用 |
6.6 建造实践总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发展趋势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1 层保障房主要建造图纸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建筑节点构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来源和意义 |
1.1.1 课题的背景和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范围、方法及创新点 |
1.2.1 课题研究的范围 |
1.2.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预制装配式住宅发展现状研究 |
2.1 预制装配式住宅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相关概念 |
2.1.2 预制装配式住宅分类 |
2.1.3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优点 |
2.1.4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缺点 |
2.2 国内外预制装配式住宅研究发展与现状 |
2.2.1 国外研究发展与现状 |
2.2.2 国内研究发展与现状 |
2.2.2.1 国内发展历史 |
2.2.2.2 国内其他省份发展政策 |
2.2.3 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 |
2.3 国内相关设计规范及生产工艺 |
2.3.1 相关设计规范标准 |
2.3.2 相关生产及施工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点构造设计中信息化模型技术的应用 |
3.1 信息化模型技术分析 |
3.1.1 信息化模型技术的优势 |
3.1.2 信息化模型技术在构造节点设计方法 |
3.2 信息化模型技术在节点构造设计中的应用 |
3.2.1 节点构造设计中节能问题的应用 |
3.2.2 节点构造设计中标准化问题的应用 |
3.3 节点构造设计中注意事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研究 |
4.1 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住宅发展现状 |
4.1.1 政策的发展研究 |
4.1.2 技术的升级运行状况 |
4.1.3 生产试验基地 |
4.2 京津冀地区环境特点及其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建设情况 |
4.2.1 京津冀地区区域环境特点 |
4.2.2 与我国其他地区的不同点 |
4.2.3 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项目情况 |
4.3 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节点设计要点 |
4.3.1 平面节点设计要点 |
4.3.2 立面节点设计要点 |
4.3.3 预制构件节点的设计要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京津冀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节点构造设计实例剖析 |
5.1 案例一北京中粮假日风景项目 |
5.1.1 项目情况简介 |
5.1.2 预制外墙构件的连接节点存在问题及设计解决方法 |
5.2 案例二天津荣悦园项目 |
5.2.1 项目情况简介 |
5.2.2 预制外墙构件的连接节点存在问题及设计解决方法 |
5.3 案例三石家庄裕华壹号项目 |
5.3.1 项目情况简介 |
5.3.2 预制外墙构件的连接节点存在问题及设计解决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现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及优秀经验 |
6.1.2 当前存在的主要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6.2.1 今后发展的方向 |
6.2.2 今后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成就和发展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低碳建设中的烧结墙材产品如何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发展、“县城限高”政策是烧结砖产品发展的又一个重大转折[J]. 姬广庆,宋旭辉. 砖瓦, 2021(11)
- [2]2020年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分析总结报告[J]. 李贵强. 砖瓦, 2021(05)
- [3]我国绿色档案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D]. 李文婷.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5]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6]我国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近远期路线图及政策体系研究[D]. 李轶楠. 天津大学, 2019
- [7]面向品质提升的既有住区建筑实态与评估体系化研究[D]. 张琼.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8]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D]. 丁颖. 东南大学, 2018(05)
- [10]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建筑节点构造设计研究[D]. 孔素平.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