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材建筑墙面的变色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卢亦庄[1](2019)在《重庆山地湿热环境砖砌历史建筑劣化检测评估研究 ——暨中央大学“七七抗战”礼堂保护修缮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物古迹保护和管理工作程序分为六步,依次为调查、研究评估、确定保护级别、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实施保护规划和总结、调整规划和项目实施计划。[2]其中调查与研究评估是整个保护工作基础依据的部分,保护方案的制定应该建立在科学系统的调查和评估方法之上。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世界遗产保护学科的发展及我国对建筑遗产的保护越发重视,许多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工作列入实施计划,但是由于相关行业对建筑病理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时会采取不当的修复手段,使得修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加速被修复建筑的破坏。“科学保护”要求我们对历史建筑的修复设计工作要建立在对其受损状况科学化、系统化的评价之上,以整套的、合理的修复技术手段进行工作,以最小干预的态度和科学合理的手法保护历史建筑的价值,而不使其遭受不当的修复之害;另一方面,我国地域广大,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重庆地区有着山地多丘陵,夏季高温高湿,冬季阴冷潮湿的特点,且昆虫与微生物生长繁盛,上述因素构成了重庆地区建筑劣化机理及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因此,本文以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的病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本地历史建筑中的砖砌历史建筑劣化现象进行田野调查,分析其产生机理,对劣化现象的种类进行整合统计;并记录、归纳各项劣化的发生强度,对其损害程度进行分级打分;用比较的方法赋值各类劣化对砌体损害的权重,用以评估砌体在多种劣化现象影响下的残损程度。该评价系统是一套将砌体劣化打分量化进行综合分析的评估体系,评价方法可以用作砌体残损情况的快速评价,为保护修复计划提供参考。第一章,首先阐述了“重庆山地湿热气候环境”的背景,“建筑病理学”“建筑劣化”“劣化定量分析”等相关概念,及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简介重庆地区的砖砌历史建筑历史和构造特点,结合地理气候环境分析,说明本地区建筑常面临的致病因素。通过调研总结砖材料常见的劣化现象种类,并提供相应图表,以此定性判断建筑劣化的种类,并能通过观察劣化现象的表现确定劣化程度。第三章,描述了建筑劣化检测在病害调查中的作用和意义,将检查方法按照对建筑损害程度或检测工作地点分类,评价各种检测方法的优劣点,这样在选用具体的检测手段的时候我们可以进一步评价检测手段的适宜性。工作时先是定性地判定建筑劣化现象的种类,接下来是确定某种劣化现象的劣化程度数值,需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受损害建筑进行检测。最后是对劣化观察或检测到的数据进行评价,划定等级值的标准,对现状进行打分,一是通过可观察的表观现象进行打分评估,另一方面是利用现代检测手段可以获取某项指标准确的劣化数值,该特征值与某种程度的劣化现象对应,可以从数值上量化劣化现象与劣化程度数值的关系。第四章,判断了劣化的种类并得到了相关的检测数值,需要将数据综合,对建筑的受损程度做出评估。对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受损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是将砌体所受劣化叠加的效果算式化,将各项劣化的风险性程度作比较,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个劣化对砖砌体影响的权重值,这样将不同类型的劣化统一到一个维度可根据劣化发展所致的等级和所影响的面积计算对砌体的损害程度。用该方法判断砌体健康状态,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采取干预措施。第五章,选用了所在团队的实际案例重庆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抗战礼堂”保护修缮工程,说明项目从前期历史背景及环境、建筑本体调研开始,涉及到建筑劣化现象调查、病理分析、病理鉴定及劣化程度鉴定,获取这些资料后再对建筑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哪些干预是必要的,再制定以“真实性”原则为核心的保护规则下的修复设计。
刘佳欣[2](2019)在《东南沿海地区砖构文物建筑的病害研究》文中指出砖构文物具有相当高的历史科研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是我国现存的有形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占据着极其重要文化地位,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很多砖构文物经历了时代变迁和自然洗礼,以及区位和气候因素的作用下,致使砖构文物出现程度不一的病害现象。东南沿海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下,通过对我国东南沿海砖构文物建筑的进行走访调研,该地区砖构文物建筑病害也呈现出多样化形态。东南沿海是我国季风性气候典型地区,其环境湿度大并伴有频繁的大风天气,气候环境复杂对该地区内砖构文物建筑的存续造成极大挑战。论文以影响文物建筑的综合物理环境切入,构建由宏观综合物理环境到微观微气候环境与砖构文物建筑病害的关系体系。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与详实高效的实地调研相结合,结合数据分析统计对砖构文物建筑病害信息、病害表征以及病害机理进行探索。通过大量田野调查发现,东南沿海砖构文物建筑病害主要表现为墙体斑痕变色、墙体裂缝以及墙体酥碱三类。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的整理统计,得到三种主要病害表现的基本形态和分布规律:墙体斑痕变色主要表现为墙体水渍滞留和微生物生长,主要分布在墙脚处墙体;墙体裂缝主要分为横向裂缝、竖向裂缝与斜向裂缝,主要分布在立面窗上下侧墙体;墙体酥碱主要分为轻度酥碱和重度酥碱,主要分布在墙脚处墙体。多种病害同时发生在一栋砖构文物建筑的情况居多。为进一步探究东南沿海砖构文物建筑的病害机理,针对该地区内病害表现明显的文物建筑进行微气候数据测试,利用Testo-435-1多功能测量仪与TRMSCI手持型气象仪,运用移动测试的方法采集文物建筑相对湿度、太阳辐射、风速,深入对比分析微气候特点即以相对湿度为主、太阳辐射、风速、温度为辅的气候环境,探究其对砖构文物建筑病害发生的作用。总而言之,本文以文物建筑病害相关的物理环境致病因素分析为基础,通过对东南沿海地区砖构文物建筑实地走访调研,采集病害表现以及微气候下相关气象数据,分析东南沿海地区微气候环境对砖构文物的影响作用,为东南沿海地区砖构文物病害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发生机理。希望可以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相关工作提供基础支持,力求实现更为有效、合理的文物建筑保护策略。
杜蓉[3](2019)在《东南沿海地区文物建筑的病害研究》文中认为文物建筑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社会各个层面都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人为破坏的减少,减少自然环境对文物建筑的破坏变得愈发重要。在对文物建筑的调查中发现,自然环境造成的文物建筑病害现象极为严重,有近90%的文物建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害,病害现象突出,分布极为广泛。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湿环境复杂,加之特有的辐射环境和风环境,使文物建筑极易受物理环境影响进而产生病害现象。为研究东南沿海地区文物建筑的病害规律,本文采用系统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3个城市84处643栋文物建筑进行田野调查,将建筑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初步了解病害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同时,利用Testo-435-1多功能测量仪以及TRM-SCI手持型气象仪,采用移动测试的方法,对病害严重的文物建筑进行微环境测试,以相对湿度为主,结合辐射、温度和风速的变化,深入对比分析微环境特点,为后续建筑病害的分布提取和表现研究提供基础。对东南沿海地区文物建筑微环境差,同时病害表现典型的65处543栋文物建筑的病害信息进行分析,按照病害产生过程,分为表层病害,裂缝及酥碱等深层病害和腐朽虫蛀、断裂倾侧等建筑内里恶化的病害三类。表层受浸润会产生斑痕变色、表面泛碱和面层裂缝。在表层的保护作用失效后,构件开始出现裂缝,面层泛碱会引起材料的酥碱。木构件的裂缝主要包括分散开裂和集中开裂;砖石构件裂缝形态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斜向裂缝,纵向裂缝最多,最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为正面窗上下檐和勒脚墙基处。墙角、墙脚及勒脚台基最容易产生酥碱。若不对文物建筑加以合理的保护,文物建筑会产生影响使用功能的病害,即腐朽虫蛀和断裂倾侧的现象。木材的腐朽在柱、梁、墙身、挑檐及檐下装饰处的发生率都很高,受微环境的影响,以边界处,如柱脚、梁端、墙面与地面交界处,腐朽最为严重。构件断裂和倾侧的建筑相对较少,且多发生在非主体构件上。通过本文的梳理,以文物建筑病害相关的物理环境致病因素分析为基础,并通过对东南沿海地区文物建筑进行实地调研,采集病害表现及物理环境的相关数据,分析东南沿海文物建筑生存的微环境,总结东南沿海地区文物建筑的病害现象规律。希望能够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基础支持,从而更全面有效地保护我国珍贵的文物建筑。
焦杨[4](2016)在《基于劣化定量分析的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评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砖砌建筑是中国20世纪最常见的建筑形式,清水砖墙则作为典型的历史建筑构件诠释了这一时期建筑艺术、材料学以及施工工艺的演变与发展,见证了近现代中国城市的变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20世纪遗产建筑的逐步重视,保护修复工程日渐增加,然而往往由于修复前期对建筑病理诊断的失准导致修复技术及策略选择不当,影响了遗产建筑的修缮效果,甚至造成人为的二次破坏。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遗产建筑修复技术及策略的选择应建立在对其劣化现状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评估分析工作基础之上,形成完整有效的评估结论,指导修复工作的进行,从而以最小干预的原则最大程度的保护遗产建筑的文物价值。因此,本文以北京地区20世纪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劣化现象和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基于劣化量化分析的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对遗产建筑修复技术的适宜性选择及修复策略的整合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全文分九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的背景、对象、意义、内容及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评析,释义有关概念及术语,阐述了论文的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劣化研究。对北京地区20世纪遗产建筑砖砌墙体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分析了砖材料劣化的现象、成因与作用机理,对劣化程度的判定提出了分类、分级的量化标准。第三章劣化现状调查。介绍了现阶段北京地区20世纪遗产建筑的保护现状,对234栋遗产建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对其砖墙外立面的劣化现状进行了初步评价,采用劣化曲线分析了劣化发生的特点与规律,并提出了专家诊断数据库的概念。第四章评估体系构建。分析比较了国内外遗产建筑的评估策略、方法与系统结构,建立了基于定量分析的20世纪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评估体系框架,并论述了遗产建筑评估导则的相关内容。第五章现场调研评估。阐述分析了评估体系现场调研部分的工作与内容,包括评估策划论述、前期历史资料调研、现场调研、现场评估以及专项检测。重点对劣化现象的判断与病理诊断方法进行分析,对劣化现象的测绘记录、数据采集进行了说明。第六章量化评估。对常见的量化评价方法进行评析,建立了客观量化与主观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重点阐述了量化评价中指标体系的建立、权重值的计算、劣化程度指标的计算,并提出了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劣化程度等级标准。随后基于量化评价的结论进行了砖墙耐久度的计算分析。第七章修复技术及策略。列举评析了砖砌建筑的主要修复技术,结合文本评估体系的研究进行了基于量化分析的砖墙修复技术适宜性评价,归纳并提出了修复策略整合方案。随后对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的预防性保护进行了阐述。第八章工程案例评析及评估应用。对实际工程案例中的建筑评估工作进行案例研究与评价,并通过修复后走访调研,应用评估体系对遗产建筑进行劣化现状的量化计算和修复后评价。第九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重点进行总结,对后续的研究工作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铮[5](2017)在《寒地石构文物建筑的冻害研究》文中认为石构文物建筑在我国寒冷地区分布广泛,但保存现状不容乐观,病害现象凸显,尤其在冬季严酷的气候条件下,普遍产生冻害侵蚀,而针对该类建筑的冻害研究并不饱满。论文选择寒地石构文物建筑冻害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对石构文物建筑的冻害形态、规律及形成机理等三个部分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论文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进行分析、综述,阐述了寒冷地区特有的气候、土壤环境和建筑各组成部分材料的属性,并运用田野调查法,对寒冷地区内的19座城市,307栋建筑样本进行编号、登记和建档。有针对性的对调研范围内的文物建筑合理分类,分别进行冻害信息的记录和图像采集。得出了调研区域内常见石构文物建筑的分类方法和进一步研究规律、机理的重要基础材料。为了深入研究冻害规律,筛选调研数据中无遮挡、改扩建较少的148栋建筑样本,进行数据的细化梳理,将寒地范围内的石构墙体文物建筑、石墙基文物建筑和石构件文物建筑三类石构体系建筑分别进行冻害形态和分布的统计、论述。呈现出墙体裂缝、灰缝脱落、石材表皮剥落、石构件裂缝和石材斑痕变色五种常见冻害的形态与分布规律。以上述环境、属性和规律的研究成果为依托,结合建筑样本的跟踪测绘。总结出水分在建筑材料中的冻融循环作用是冻害形成的本质。并将这一过程拆解,分别论述水分冻胀如何致使墙体裂缝、灰缝脱落和石构件裂缝等现象的产生;可溶性盐迁移对石材表皮劣化的影响;以及季节性冻土融沉造成墙体裂缝的过程。上述作用互相配合,促成石构文物建筑因水分的侵入与冻融而产生的破坏。论文分别阐述了建筑类型与位置差异和冻害表现间的关系,解析了石构文物建筑各类冻害的形成机理。综上所述,论文整理了寒地石构文物建筑的环境、材料属性,阐明了建筑冻害的现象和本质,得到了石构体系特有的冻害规律,并最终总结了冻害形成的机理。为石构文物建筑的修复、预防及改造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详实的现状资料,并期望这一课题有助于改善北方少数城市欠佳的保护修缮工作。
张爱莉[6](2016)在《基于价值评估的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室内装修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和修复意义重大,但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却并不重视。既没有信息采集的共同体系与价值评估上的系统研究和基本共识,也缺乏合理有效的修复策略和适宜性的修复技术,由此而带来的是保护修复实践存在着众多问题。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与工程界十分重视,论文基于价值评估理论,深入地研究了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适宜性修复模式、策略和技术,研究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主要内容简要概括如下:1、提出了适宜性修复目标和修复原则本文针对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保护修复这一状况,通过对国内外与国际宪章建筑遗产保护修复理论和观点的分析,提出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的目标和原则。(1)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的目标:旨在解决室内装修遗存保护修复的困境和实现室内装修遗存的价值。(2)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的四项原则:不改变原状原则、真实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和完整性原则。相关修复理论和四项修复原则将共同指导修复实践,并为修复模式的界定,修复策略和技术的选择奠定理论基础。2、建立了20世纪建筑室内装修价值评估体系价值评估体系是分析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保护修复模式的基础,是进行保护修复的关键环节,只有在客观、准确的价值评估结果的指导下才能实现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价值,也才能实现真正的合理有效的保护。本文结合建筑遗产价值理论和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价值的特性,从建筑遗产室内装修本体价值和残破性相关价值两个方面构建了20世纪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估对象的室内装修综合价值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估结果将建筑遗产的室内装修分为四类保护级别,为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策略和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3、提出不同破坏程度的室内装修信息采集方法与对策针对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价值评估体系的各项指标,本文开展的具体工作如下:(1)回顾和整理了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文献资料,以中国传统和西方古典的装修思想这两条主线为轴,总结出室内装修风格的装饰规律和美学特征。(2)通过对室内特征要素的进一步研究,结合现场踏勘和三维信息采集等现代技术和手法,给出了针对不同破坏程度室内环境的信息采集对策和技术手段,并将采集后的数据信息以科学谨慎的态度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为室内装修修复策略和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4、提出了建筑遗产室内装修四种适宜性修复模式和策略修复模式和策略是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修复的两个重要方面,具体工作如下:(1)修复模式是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修复的大略,其基本类型有四种:零干预修复模式、低干预修复模式、中干预修复模式和高干预修复模式。这四种模式因客观、具体和针对性强,更适合室内装修遗存状况复杂、修复难度高、变动频繁等不同情况。(2)四种修复策略对应于四种修复模式,应根据建筑类型和室内装修遗存的价值评估结果和破损程度,从原貌保存、加固维修、存遗更新和完形修复等视角选择合适的修复策略。这四种修复策略对应着适用的执行标准,并结合修复实践案例进行阐述,理论结合实践,使修复策略更能适应复杂多样的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保护和修复实践。5、提出了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具体适宜性修复技术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修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各类修复技术需以价值为标准进行选择与评价,根据现状评估得出修复层级,制定具体修复方案和选择适宜性修复技术。本文以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价值评估、信息采集等基础数据为依据,结合室内装修遗存特性,研究和总结了室内装修各部位和典型装饰构件的修复特点,提出了实体装修(梁柱、门窗和楼梯)、界面装修(顶面、墙面和地面)、典型装修材料和装饰构件,以及管线设施的适宜性修复技术。通过大量的修复案例的分析和各类具体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和值得注意的方面。本文最后结合荷兰多明尼肯教堂书店和上海地区的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保护修复案例,对适宜性修复策略和技术的合理性和利弊得失进行了评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正在进行的和即将进行的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遗存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借鉴和指导。
张帆[7](2010)在《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历史建筑是人类历史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往人类文明物化的成果。历史建筑保护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我国,最近数十年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历程,是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保护经验、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日臻成熟的过程,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也随之获得了日益提高。但是目前的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工作仍存在着诸多值得探讨与思考的地方,面临着从抽象的理论到具体实践的艰难跋涉。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尝试完善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中理论与具体实践之间的架构。这一问题的关键,即以价值理论作为纽带使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结为一体,将评价方法贯穿于历史建筑保护修复过程的前、中、后,使历史建筑的复杂性条理化、清晰化,解决保护工作中的随意性与模糊性。本文首先简述了国内外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工作的现状和主要理论成果,对价值理论与评价方法在历史建筑保护科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以之作为本文研究框架的理论基础;然后按照建筑材质的类别选择砖、石、木三种基本类型进行修复技术适宜性评价选择的定性和定量研究。重点以清水砖墙的保护修复为例,创新性的架构清水砖墙保护修复技术量化评价模型,形成今后保护修复工作的参考;最后构建了历史建筑修复后评价(PRE)过程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青岛常州路监狱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中,说明其应用方法并形成反馈建议,作为一种反馈机制对项目本身以及其他的历史建筑修复项目产生指导性的积极影响。将价值哲学和评价学的理论及方法引入到历史建筑保护修复领域。哲学领域的价值观念建立了“保护”从目的到结果的逻辑关系,完善了抽象片段的保护本体理念。而以价值哲学为指导,基于保护修复实践的贯穿于保护修复工作全过程的科学评价可以为原本模糊、随意的决策提供切实的依据。这一评价学的方法可以切实推动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工作不断进步,因而评价工作有待于进行更广更细致的研究,以提高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实践水平。最后希望本文能对今后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有一定的借鉴和影响,推动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工作的发展。
孙书同[8](2015)在《优秀近现代砖砌体建筑清洗技术研究与适宜性评价》文中提出砖砌体,是中国近现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构筑材料。建筑表面清洗,是进行修缮维护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建筑外观的维持、原有建筑表面的保护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近年来看,我国所进行的诸多修复项目大多由于病理诊断不准,或者修复技术策略选择不当,严重影响了这类建筑的修复效果,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由于墙体清洗是不可逆的过程,如何选择正确的清洗策略尤为重要。论文对目前清洗技术进行分类和总结,研究各自的操作规程和适用情况。并通过大量实例调研、追踪,初步总结了清洗技术的选择导则,提出各类清洗技术的适用范围和选择原则,为将来我国优秀砖砌体建筑修复提供参考。基于此之上,提出了“智能诊断系统”与“智能清洗机器人”的连接,并拟定了初步系统的设计。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的背景、意义与研究方法等。对国内外的背景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对文章中的相关概念、术语进行释义,阐述论文的构成框架和研究手段;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近现代砖砌体建筑的构造特点与材料学特征,对砖砌体建筑常见的病害与劣化原因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三部分,砖砌体建筑修复的一般流程及方法概述;第四部分,砖砌体建筑清洗的一般流程及方法概述。对清洗流程体系的一般流程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对目前常用的砖的清洗技术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补充了两个专项清洗论述——墙面涂鸦及植物侵入;最后,参考目前国外清洗效果的评估参考标准及检测标准,拟定清洗的检测标准。第五部分,是对国内外清洗工程案例的研究与评价。通过对国内外案例的文献调研、实地调研、后续访谈与追踪,对各类清洗技术策略进行适宜性评价。第六部分,对各类清洗技术进行总结,拟定清洗技术导则。同时根据国外的相关实践,提出对我国砖砌体历史建筑“智能化保护修复”的构想。第七部分,结论。对论文基本观点的总结以及对未来我国砖砌体历史建筑保护的展望。
汝军红[9](2007)在《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 ——沈阳近代建筑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本论文针对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实践日益增多,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而历史建筑保护方法及技术体系存在诸多缺陷,研究不足的现实状况,首先参照欧美国家自19世纪以来在历史建筑保护领域的理论发展与演变,通过对国际公认的保护宪章、公约的阅读,在比较中西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不同观念基础上,对当代历史建筑保护理论、观念和方法给予重新审视,以确立与近代历史建筑相适应的保护利用原则和方法。其次,论文从现实需要出发,以历史建筑的适应性保护利用观念为指导,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历史建筑保护导则及相关技术方法,对我国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导则框架进行研究。论文采用“从要素到体系”的研究策略,在分析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构成要素基础上,建立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体系,并对历史建筑调查与评价导则、保护设计导则、保护技术导则进行具体的研究,在实现从要素到体系分析转换的同时完成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研究。论文结合沈阳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实践,首先研究了沈阳近代建筑的发展历史及其建筑类型特征,对其地域性独特价值给予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保护利用案例,对不同类型近代建筑的保护利用方式进行了评析;最后运用上述研究成果,对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的实施方法进行了实践研究,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历史建筑保护导则框架和具体内容。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对后续研究研究进行了展望。
戈晓宇[10](2014)在《节约型园林背景下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建筑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大量堆积,从自然界物质能量循环的角度来看,这些废弃物是“错误时间错误地点的资源”。材料是园林建设的物质基础,在资源越发紧缺环境逐渐恶化的当代,园林材料的选用仍然以自然资源为主,园林建设仍然依赖对自然资源大规模高速率的攫取,亟需一种基于我国园林建设现状的切实可行的节材措施,采用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作为园林材料能够拓展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途径,改变传统建设模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这是本文研究目的之所在。我国大力发展循环型经济,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约型园林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主题,为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节约型园林要求在不缩小建设规模、不减少建设投资、不降低建设品质的前提下,最大化节约各种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本文对园林材料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并结合节约型园林的内涵提出了园林材料的应用策略。本文将现象学作为研究方法引入废弃物的应用研究之中,将材料本性与真实性的思辨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将建构逻辑作为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研究的核心内容,拓展了园林材料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的支撑。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应用的现状,首先将市政道路工程、建筑工程中对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其中能够适用于风景园林中的材料和工程技术。接下来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低材高用”的废弃物营建思想和“瓦爿墙”、“出砖入石”等建造工艺的研究,回溯了废弃物应用的历史。本文归纳了能够适用于园林中的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建材,对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途径和建构逻辑进行了研究,为园林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实际意义所在。本文归纳了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在应用中具有的节约价值、艺术价值和功能优化价值,结合作者参与的规划设计实践案例对价值的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并采用AHP方法对部分再生建材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价,为园林材料评价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本文提出了以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为材料的园林建设实施框架,在园林建设程序的层面上增加了废弃物信息管理系统和基于LCA的园林材料评估程序,既融合了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应用的需要,又与我国园林建设的实际情况有较紧密的结合。针对以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为材料的园林建设的非常规性,提出了规划设计原则和施工组织策略。以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为材料的园林建设实施框架的建立能够在行业政策、信息管理、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层面形成对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应用的推动力。
二、石材建筑墙面的变色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材建筑墙面的变色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山地湿热环境砖砌历史建筑劣化检测评估研究 ——暨中央大学“七七抗战”礼堂保护修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2.1 学术价值 |
1.2.2 社会价值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综述与评价 |
1.4 研究内容 |
1.4.1 重庆砖砌历史建筑劣化类型、特点与致病机理 |
1.4.2 建立重庆砖砌历史建筑“劣化”检测技术方法 |
1.4.3“劣化分级评估指标体系”与“预防性保护”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重庆山地湿热环境砖砌历史建筑病理分析 |
2.1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劣化状况调研与分析 |
2.1.1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发展概况 |
2.1.2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调研范围 |
2.2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劣化主要影响因素 |
2.2.1 地理因素 |
2.2.2 气候环境因素 |
2.2.3 生物因素 |
2.2.4 其他因素 |
2.3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劣化机理分析 |
2.4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劣化表现类型归纳 |
2.4.1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劣化统计概况 |
2.4.2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劣化现象术语与表现 |
2.5 本章小结 |
3 重庆山地湿热环境砖砌历史建筑劣化检测技术与劣化数据评估 |
3.1 砌体建筑劣化检测工作方法 |
3.1.1 建筑劣化检测的工作机制和方法分类 |
3.1.2 专项检测技术方法 |
3.2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劣化检测数据评估 |
3.2.1 目测法观察表观现象对单项劣化数据评估 |
3.2.2 检测数据与单项劣化数据评估 |
3.3 本章小结 |
4 重庆山地湿热环境砖砌历史建筑劣化定量综合分级评估 |
4.1 遗产建筑评价方法 |
4.2 基于定量分析的劣化评估分析 |
4.2.1 劣化指标 |
4.2.2 劣化权重计算 |
4.3 劣化现象风险性评估 |
4.3.1 风险性评价指标 |
4.3.2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砌体劣化现象风险性综合评分 |
4.4 砖砌建筑劣化权重计算与劣化量化分级标准 |
4.4.1 砖砌历史建筑的劣化权重计算 |
4.4.2 综合劣化程度指标判断修复必要性 |
4.5 本章小结 |
5 实践项目:中央大学“七七抗战”礼堂保护修缮工程 |
5.1 工程概况 |
5.2 前期调查与记录 |
5.2.1 历史建筑与环境综合调查的价值、目标与内容 |
5.2.2 历史调查 |
5.2.3 历史建筑测绘记录 |
5.3 抗战礼堂劣化因素分析与调查统计 |
5.3.1 抗战礼堂建筑劣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5.3.2 抗战礼堂劣化调查记录 |
5.4 抗战礼堂病害“劣化检测”调查与分析 |
5.4.1 结构安全性检测 |
5.4.2 其他专项检测 |
5.5 礼堂修缮前状况综合价值评估 |
5.5.1 抗战礼堂形式评价 |
5.5.2 抗战礼堂砖砌结构劣化程度综合评价 |
5.5.3 现状评价结果综述 |
5.6 抗战礼堂保护修复设计 |
5.6.1 保护修复原则与应用 |
5.6.2 基于劣化调查研究的保护修复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成果与展望 |
6.2 研究缺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及实践项目 |
C 重庆近现代砖砌体历史建筑调研点一览 |
D 重庆山地湿热环境下砖砌体历史建筑劣化现象分布统计 |
E yaahp软件对砌体劣化现象层次分析的计算列表 |
F 砌体劣化现象对照表 |
G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东南沿海地区砖构文物建筑的病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综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解析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东南沿海砖构文物建筑病害调研 |
2.1 东南沿海地区砖构文物建筑的致病属性 |
2.1.1 东南沿海地区物理环境属性 |
2.1.2 砖构文物建筑的材料属性 |
2.1.3 砖构文物建筑的潮湿病害类别 |
2.2 东南沿海地区砖构文物建筑的现状考查 |
2.2.1 砖构文物建筑的分布情况 |
2.2.2 调研城市与建筑样本的选取确定 |
2.2.3 调研城市砖构文物建筑的病害普查 |
2.3 砖构文物建筑微气候数据测试 |
2.3.1 微气候测试概况 |
2.3.2 微气候测试的数据采集 |
2.3.3 微气候测试的数据统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南沿海砖构文物建筑病害表征 |
3.1 斑痕变色的病害形态 |
3.1.1 斑痕变色的基本形态 |
3.1.2 斑痕变色的位置分布 |
3.1.3 斑痕变色的病害规律 |
3.2 墙体裂缝的病害形态 |
3.2.1 墙体裂缝的基本形态 |
3.2.2 墙体裂缝的位置分布 |
3.2.3 墙体裂缝的病害规律 |
3.3 墙体酥碱的病害形态 |
3.3.1 墙体酥碱的基本形态 |
3.3.2 墙体酥碱的位置分布 |
3.3.3 墙体酥碱的病害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南沿海砖构文物建筑病害机理 |
4.1 湿环境对砖构文物建筑病害的持续作用 |
4.1.1 水分来源多样 |
4.1.2 水分的循环作用 |
4.1.3 可溶性盐的入侵 |
4.2 风环境对砖构文物建筑病害的催化作用 |
4.2.1 文物建筑风环境微气候数据分析 |
4.2.2 不同建筑布局的文物建筑病害差异 |
4.2.3 风力侵蚀对文物建筑病害的催化机制 |
4.3 辐射环境对砖构文物建筑病害的辅助作用 |
4.3.1 文物建筑辐射环境微气候数据分析 |
4.3.2 不同建筑朝向的文物建筑病害差异 |
4.3.3 辐射光照对文物建筑病害的辅助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东南沿海地区文物建筑的病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综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解析 |
1.3.3 需要解决的问题 |
1.3.4 主要研究工作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东南沿海地区文物建筑病害现状调研 |
2.1 东南沿海地区文物建筑的致病因素 |
2.1.1 高湿环境因素 |
2.1.2 强辐射辅助因素 |
2.1.3 高速风辅助因素 |
2.2 东南沿海地区文物建筑的材料属性 |
2.2.1 木的材料属性 |
2.2.2 砖的材料属性 |
2.2.3 石的材料属性 |
2.2.4 抹灰的材料属性 |
2.3 东南沿海地区文物建筑的病害普查 |
2.3.1 城市样本的选择 |
2.3.2 调研城市内建筑样本的选择 |
2.3.3 建筑样本的病害现状记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南沿海地区文物建筑病害的测试 |
3.1 测试概况 |
3.1.1 测试地点及时间 |
3.1.2 测试方法及内容 |
3.1.3 测试仪器及精度 |
3.2 微环境测试数据统计 |
3.2.1 建筑立面湿环境统计 |
3.2.2 辐射的分布统计 |
3.2.3 建筑立面风环境变化情况 |
3.3 微环境测试结果分析 |
3.3.1 建筑朝向致微环境差异明显 |
3.3.2 建筑布局致微环境差异明显 |
3.3.3 文物建筑微环境不利部位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南沿海地区文物建筑的病害表现 |
4.1 文物建筑表层浸润引发的病害表现 |
4.1.1 斑痕变色的形态及分布 |
4.1.2 表面泛碱的表现与位置 |
4.1.3 面层开裂的特征和区域 |
4.2 文物建筑深层侵蚀产生的病害表现 |
4.2.1 构件裂缝的形态及分布 |
4.2.2 酥碱的出现及位置 |
4.3 文物建筑内里恶化出现的病害表现 |
4.3.1 腐朽虫蛀的分布与特征 |
4.3.2 断裂与倾侧的表现与位置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基于劣化定量分析的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评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释义 |
1.3.1 20 世纪遗产建筑概念和范围 |
1.3.2 建筑劣化 |
1.3.3 砖墙外立面评估体系 |
1.3.4 量化评估与定性分析 |
1.3.5 修复技术选择与策略整合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概况 |
1.4.2 国外研究概况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1.6.1 研究框架 |
1.6.2 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北京20世纪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劣化研究 |
2.1 北京20世纪遗产建筑砖砌体特征 |
2.1.1 北京地区砖砌体发展与历史 |
2.1.2 砖砌体特征、类别及构造特点 |
2.2 北京20世纪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劣化影响因素 |
2.2.1 自然因素 |
2.2.2 人为因素 |
2.3 北京20世纪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劣化现象及机理分析 |
2.3.1 砖墙外立面劣化现象 |
2.3.2 砖墙外立面劣化机理 |
2.3.3 砖墙外立面劣化机理特点及总结 |
2.4 砖墙外立面劣化征兆 |
2.5 砖墙外立面劣化程度标准研究 |
2.6 砖墙外立面劣化程度分类分级标准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20世纪遗产建筑砖墙劣化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北京20世纪遗产建筑保存现状 |
3.1.1 北京20世纪遗产建筑相关代表性事件 |
3.1.2 北京20世纪遗产建筑调研策略 |
3.1.3 北京20世纪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劣化调研 |
3.2 北京20世纪遗产建筑砖墙劣化现状分析 |
3.2.1 劣化现状及特点总结 |
3.2.2 劣化规律初步总结 |
3.3 其他地区20世纪建筑砖墙劣化对比调研 |
3.3.1 南宁20世纪砖砌建筑 |
3.3.2 青岛20世纪砖砌建筑 |
3.3.3 劣化现象的地域性特点及规律 |
3.4 砖墙外立面劣化专家诊断数据库及图示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评估体系研究与构建 |
4.1 国内外评估体系研究 |
4.1.1 美国历史建筑评价体系 |
4.1.2 英国历史建筑评价体系 |
4.1.3 MDDS—文物古迹损毁诊断系统 |
4.1.4 MONDIS系统 |
4.1.5 国内评估体系研究 |
4.1.6 评估体系研究评析 |
4.2 砖墙外立面评估体系构建 |
4.2.1 遗产建筑保护工作流程 |
4.2.2 评估体系框架 |
4.2.3 量化评估系统 |
4.3 砖墙外立面评估导则 |
4.3.1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 |
4.3.2 砖墙外立面评估导则 |
4.3.3 评估依据 |
4.3.4 评估目标 |
4.3.5 评估原则 |
4.3.6 评估标准 |
4.3.7 评估对象 |
4.3.8 评估内容 |
4.3.9 评估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砖墙外立面现场调研 |
5.1 评估策划 |
5.1.1 调研计划 |
5.1.2 调研评估表 |
5.2 前期调查 |
5.2.1 前期调查的意义 |
5.2.2 前期调查的内容 |
5.2.3 前期调查的相关问题 |
5.3 现场调研及评估 |
5.3.1 前期资料核对 |
5.3.2 建筑初步评估 |
5.3.3 劣化现象诊断调查 |
5.3.4 照片记录 |
5.3.5 立面测绘 |
5.3.6 劣化测绘 |
5.3.7 环境评估 |
5.4 专项检测 |
5.4.1 砖墙外立面检测特点 |
5.4.2 专项检测内容 |
5.4.3 专项检测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砖墙外立面评估 |
6.1 遗产建筑评价方法评析 |
6.1.1 遗产建筑常用评估方法 |
6.1.2 客观量化评估与主观定性评估 |
6.2 基于定量分析的砖墙外立面评估 |
6.2.1 劣化指标 |
6.2.2 劣化评价条件 |
6.2.3 劣化基础数据 |
6.2.4 劣化等级判断 |
6.2.5 劣化权重计算 |
6.2.6 劣化程度指标计算 |
6.2.7 劣化程度指标的等级标准 |
6.2.8 基于风险分析的快速评估方法 |
6.3 砖墙耐久度分析 |
6.3.1 预测砖墙耐久度意义 |
6.3.2 劣化速率 |
6.3.3 砖砌墙体耐久度预测方法 |
6.3.4 基于劣化定量分析的砖砌墙体耐久度预测 |
6.4 判断修复必要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砖墙外立面修复技术及策略研究 |
7.1 砖墙外立面修复技术 |
7.1.1 墙体清洗技术 |
7.1.2 砖体修复技术 |
7.1.3 裂缝修复技术 |
7.1.4 灰缝修补技术 |
7.1.5 砖墙维护保养技术 |
7.2 砖墙外立面修复技术适宜性评估 |
7.2.1 遗产建筑修复策略 |
7.2.2 遗产建筑修复的影响因素 |
7.2.3 修复技术的适宜性选择评估 |
7.3 砖墙外立面修复策略整合研究 |
7.4 砖墙外立面的预防性保护 |
7.4.1 预防性保护的定义 |
7.4.2 预防性保护的框架及内容 |
7.4.3 基于评估体系的预防性保护策略 |
7.4.4 砖墙外立面的监测与日常维护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修复工程案例评析及评估体系应用 |
8.1 北京大学红楼保护修复工程案例 |
8.1.1 保护修复工程及评估工作 |
8.1.2 外立面现状勘测评析 |
8.1.3 修复后立面现状调查 |
8.1.4 修复后立面现状评估 |
8.1.5 评估应用的讨论 |
8.2 清华大学西体育馆保护修复工程案例 |
8.2.1 保护修复工程 |
8.2.2 外立面现状勘测评析 |
8.2.3 修复后立面现状调查 |
8.2.4 修复后立面现状评估 |
8.2.5 修复后立面现状评估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5)寒地石构文物建筑的冻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综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解析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寒地石构文物建筑属性及现状调研 |
2.1 石构文物建筑的寒地环境 |
2.1.1 城市样本确立 |
2.1.2 城市样本的气候属性 |
2.1.3 城市样本的土壤环境 |
2.2 石构文物建筑的材料属性与技术 |
2.2.1 建筑样本的石材种类 |
2.2.2 石材的性能 |
2.2.3 胶结材料的性能 |
2.2.4 石构系统的构筑 |
2.3 石构文物建筑冻害的现状调研 |
2.3.1 建筑样本的分类与编号 |
2.3.2 建筑样本的分布 |
2.3.3 建筑样本的冻害现状记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石构文物建筑的冻害表现 |
3.1 石构墙体文物建筑的冻害 |
3.1.1 裂缝的形态及分布 |
3.1.2 灰缝脱落的表现与位置 |
3.1.3 石材表皮剥落的特征和区域 |
3.2 石墙基文物建筑的冻害 |
3.2.1 冻害的多样表现 |
3.2.2 冻害的水平分布 |
3.3 石构件文物建筑的冻害 |
3.3.1 石台基的冻害形态 |
3.3.2 石台基的冻害分布位置 |
3.3.3 石质构筑物冻害的特征 |
3.3.4 石质构筑物冻害的分布状况 |
3.4 石构文物建筑的冻害规律 |
3.4.1 石构墙体的冻害分析 |
3.4.2 石墙基的冻害分析 |
3.4.3 石构件的冻害分析 |
3.4.4 各冻害形态的规律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寒地石构文物建筑冻害的作用机理 |
4.1 冻害产生的条件 |
4.1.1 复杂多样的水环境 |
4.1.2 文物建筑的水、盐侵入 |
4.2 冻融循环作用的组成 |
4.2.1 冻融循环的物理性破坏 |
4.2.2 水环境下的化学耦合破坏 |
4.2.3 环境污染现状下的恶化作用 |
4.2.4 冻融循环的作用对象 |
4.3 建筑结构冻害的形成 |
4.3.1 墙体裂缝的形成及分布 |
4.3.2 灰缝脱落的形成及分布 |
4.3.3 石构件裂缝及断裂的形成及分布 |
4.4 石材冻害的形成 |
4.4.1 石材表皮剥落的形成及分布 |
4.4.2 石材斑痕及变色的形成及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基于价值评估的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保护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1.1.2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保护修复现状 |
1.1.3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研究的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释义 |
1.2.1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释义 |
1.2.2 断代释义与研究的时间范围 |
1.3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保护修复研究进展 |
1.3.1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
1.3.2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保护与修复策略研究进展 |
1.3.3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保护和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与研究价值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研究价值 |
第2章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保护修复理论 |
2.1 理论范畴与中外思考 |
2.1.1 西方建筑遗产的修复矛盾 |
2.1.2 中国建筑遗产的修复传统 |
2.1.3 国际宪章及公约对修复理论的论述 |
2.2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适宜性修复目标 |
2.2.1 解决20世纪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保护困境 |
2.2.2 实现20世纪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价值 |
2.3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原则 |
2.3.1 以不改变原状为基础的保护原则 |
2.3.2 以真实性为核心的修复原则 |
2.3.3 以完整性为目的的修复原则 |
2.3.4 以适宜性为关键的修复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价值评估体系与应用 |
3.1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价值评估体系的基础研究 |
3.1.1 建筑遗产的价值理论 |
3.1.2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价值分析 |
3.2 构建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
3.2.1 价值评估的目的与原则 |
3.2.2 评估方法及步骤 |
3.2.3 构建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
3.2.4 选定待评价的建筑遗产名录 |
3.2.5 选定调查问卷对象 |
3.3 因子分析法 |
3.3.1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和相关概念 |
3.3.2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
3.3.3 原有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4 因子提取和因子荷载矩阵的求解 |
3.3.5 因子的命名 |
3.3.6 计算因子得分 |
3.4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应用 |
3.4.1 价值评估指标打分 |
3.4.2 基于因子分析的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综合价值评估——以北京教堂为例 |
3.4.3 评估结果及解释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特征要素与信息采集 |
4.1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演变与特征 |
4.1.1 室内装修演变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
4.1.2 室内装修演变的西方文化背景 |
4.1.3 室内装修演变的中西交汇文化背景 |
4.1.4 政治因素主导的室内装修风格 |
4.1.5 新时期的室内装修 |
4.2 建筑遗产室内特征要素的分析 |
4.2.1 空间形态与组织 |
4.2.2 室内装饰装修 |
4.2.3 结构体系 |
4.2.4 物理环境与设备 |
4.2.5 人文属性及其他 |
4.3 20世纪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特征要素调查与分析 |
4.3.1 基础资料的采集与汇编 |
4.3.2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三维信息采集的技术及应用 |
4.3.3 建筑遗产室内特征要素的调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模式与策略 |
5.1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模式的分类 |
5.2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模式 |
5.2.1 零干预修复模式 |
5.2.2 低干预修复模式 |
5.2.3 中干预修复模式 |
5.2.4 高干预修复模式 |
5.3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策略 |
5.3.1 基于不改变原状保护原则的原貌保存策略 |
5.3.2 基于真实性原则的加固维修策略 |
5.3.3 基于适宜性原则的存遗更新策略 |
5.3.4 基于完整性原则的完形修复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研究 |
6.1 实体装修保护修复技术适宜性探索 |
6.1.1 梁柱的装修构造与修复技术 |
6.1.2 门窗适宜性修复技术 |
6.1.3 楼梯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 |
6.2 室内界面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 |
6.2.1 室内界面装修的材料与技术选择 |
6.2.2 顶面装修的构造及适宜性修复技术 |
6.2.3 内墙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 |
6.2.4 地面适宜性修复技术 |
6.3 典型装修材料与构件的保护与修复技术 |
6.3.1 木装修的保护与修复技术 |
6.3.2 石膏装饰的修复技术 |
6.3.3 彩色玻璃的修复技术 |
6.3.4 壁炉的保护与修复 |
6.4 管线设施适宜性修复技术 |
6.4.1 卫浴设施的维修与更新 |
6.4.2 灯具和其他设施的修复技术 |
6.4.3 管线设备保护更新技术和策略 |
6.5 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中的技术策略 |
6.5.1 保护修复和现行规范的冲突和应对 |
6.5.2 室内装修遗存与结构安全的两全之策 |
6.5.3 室内装修与现代设备设施的两全之策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修复实践案例研究与评析 |
7.1 存遗更新,涅盘重生——以荷兰多明尼肯教堂书店为例 |
7.1.1 存遗更新策略实践案例 |
7.1.2 案例评析 |
7.2 适宜修复,场景再现——以上海地区策略实践为例 |
7.2.1 原貌保存策略实践案例—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例 |
7.2.2 完形修复策略实践案例——以上海外滩九号楼为例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的限定 |
1.1.1 近代历史建筑的概念和范围 |
1.1.2 本论文研究对象——近代历史建筑范围的界定 |
1.2 研究背景 |
1.2.1 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概况 |
1.2.2 课题的研究意义——历史建筑保护修复中存在若干缺憾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1.3.2 课题研究方法 |
1.4 研究状况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主要研究状况综述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历史建筑保护修复中的价值理论与评价方法 |
2.1 价值与价值哲学的引入 |
2.2 评价学的引入 |
2.2.1 评价学的基本概念 |
2.2.2 评价学的心理运作过程 |
2.2.3 评价学中的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
2.2.4 评价学中的现状评价与项目评价 |
2.3 建筑领域中比较成熟的评价方法的借鉴 |
2.3.1 使用后评价(POE)的借鉴 |
2.3.2 建筑性能评价(BPE)的借鉴 |
2.4 历史建筑的价值认知与价值评价 |
2.4.1 历史建筑价值的哲学涵义 |
2.4.2 历史建筑的价值认识过程 |
2.4.3 历史建筑的价值构成 |
2.4.4 历史建筑的价值实现 |
2.4.5 历史建筑价值实现的难度所在 |
2.5 价值理论在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实践中的应用 |
2.5.1 修复原则——经过实践检验的修复价值观 |
2.5.2 保护修复的干预层级 |
2.5.3 修复技术的价值选择 |
2.6 评价学在历史建筑保护修复中的应用 |
2.6.1 前评价(现状评价)在历史建筑保护修复中的应用 |
2.6.2 项目评价(过程评价)在历史建筑保护修复中的应用 |
2.6.3 后评价PRE(结果评价)在历史建筑保护修复中的应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砖构造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适宜性评价探索 |
3.1 砖构造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概述 |
3.1.1 检测技术 |
3.1.1.1 检测前破坏调查的注意事项 |
3.1.1.2 无损检测方式及评价 |
3.1.1.3 外立面材料学检测参数设置与案例分析 |
3.1.2 维护保养技术 |
3.1.3 砖墙主要修复技术与定性评价 |
3.1.4 结构加固技术 |
3.1.4.1 砖墙裂缝的修复 |
3.1.4.2 砖墙的补强 |
3.2 砖墙修复技术适宜性评价选择 |
3.2.1 历史建筑修复技术引入评价方法的目标与意义 |
3.2.2 评价系统的建立 |
3.2.2.1 评价对象 |
3.2.2.2 评价模型原理 |
3.2.2.3 评价的指标体系 |
3.2.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3.2.3.1 评价模型的建立 |
3.2.3.2 修复技术模拟评价选择应用 |
3.2.3.3 修复技术评价选择的实质及下步工作重点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质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适宜性探索 |
4.1 国外调查研究工作的借鉴 |
4.1.1 修缮史与个案史的调查研究 |
4.1.2 建筑表面材料破损调查测绘 |
4.2 石质建筑表面处理技术适宜性评价 |
4.2.1 清洗方法评价 |
4.2.2 可溶性盐处理技术 |
4.2.3 粘接加固技术 |
4.2.4 石材修复技术适宜性评价案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木构造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适宜性探索 |
5.1 检测技术及其适宜性评价 |
5.1.1 调查检测注意事项 |
5.1.2 腐蚀检测类型 |
5.1.3 新型检测技术简介与评价 |
5.1.4 国外检测测绘成果借鉴 |
5.2 木构件的补强技术 |
5.2.1 结构机械补强技术 |
5.2.2 环氧树脂巩固技术 |
5.3 木构件表面保护修复技术研究 |
5.3.1 传统手段与新技术的有机结合 |
5.3.2 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工艺和材料的复原 |
5.3.3 木构件表面修复技术及适宜性评价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历史建筑修复后评价(PRE)应用研究 |
6.1 常州路监狱修复后评价的前期研究与准备 |
6.1.1 研究框架 |
6.1.2 研究对象概况 |
6.1.3 研究对象的背景信息研究 |
6.1.3.1 常州路监狱的价值认识 |
6.1.3.2 常州路监狱修复设计方案 |
6.1.3.3 常州路监狱修复技术运用 |
6.2 评价研究设计 |
6.2.1 构建评价因素 |
6.2.2 评价研究方式 |
6.2.2.1 资料采集方式——施工记录 |
6.2.2.2 空间和时间方式——追踪调研 |
6.2.3 统计调查的结果 |
6.3 常州路监狱修复后评价结果分析 |
6.3.1 修复设计方案后评价 |
6.3.2 修复技术运用后评价 |
6.3.3 反馈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优秀近现代砖砌体建筑清洗技术研究与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释义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1.5 本课题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近现代砖砌体建筑常见病害及劣化成因 |
2.1 近现代砖砌体建筑的构造特点与材料学特征 |
2.1.1 我国近现代建筑使用的砖的种类与其材料学特征 |
2.1.2 近现代砖砌墙体常用灰浆的种类与材料学特征 |
2.1.3 近现代砖砌体建筑的构造方式 |
2.1.4 砖砌体的砌筑方式 |
2.1.5 砖砌体的勾缝方式 |
2.2 砖砌体建筑的常见病害介绍 |
2.3 砖砌体建筑劣化机理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砖砌体建筑的修复一般流程及方法概述 |
3.1 调研认知 |
3.1.1 信息采集 |
3.1.2 信息处理与发布 |
3.2 分析解读—状态评估与价值评估 |
3.2.1 状态评估 |
3.2.2 价值评估 |
3.3 诊断 |
3.3.1 结构维护 |
3.3.2 面材修复 |
3.4 保护方案设计 |
3.5 施工 |
3.6 资料汇编与归档 |
3.7 日常养护与监测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砖砌体建筑的清洗技术概述 |
4.1 砖砌体建筑的清洗对象及基本原则 |
4.1.1 清洗对象 |
4.1.2 基本原则 |
4.2 清洗流程体系 |
4.2.1 调研认知 |
4.2.2 分析解读 |
4.2.3 病理诊断 |
4.2.4 建筑墙面清洗方案设计 |
4.2.5 局部清洗实验及清洗方案的确定 |
4.2.6 预处理 |
4.2.7 墙面清洗 |
4.2.8 后处理 |
4.2.9 验收及经验总结 |
4.2.10 资料归档 |
4.2.11 日常养护 |
4.2.12 近现代砖砌体历史建筑清洗流程小结 |
4.3 砖砌体建筑常用的清洗技术简介 |
4.3.1 水洗法 |
4.3.2 研磨法/喷砂法 |
4.3.3 化学清洗 |
4.3.4 激光清洗 |
4.3.5 敷剂法 |
4.3.6 超声波清洗 |
4.3.7 敷剂法 |
4.3.8 机械清洗法 |
4.3.9 干冰清洗/粒子喷射法 |
4.3.10 生物降解清洗法 |
4.3.11 热清除法 |
4.3.12 各类清洗技术小结 |
4.4 墙面特殊物质的清洗 |
4.4.1 涂鸦的清洗 |
4.4.2 植物侵入的处理 |
4.5 清洗效果评估参考标准及检测方式 |
4.5.1 拟定检测标准 |
4.5.2 检测评估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清洗工程案例研究与评价 |
5.1 清洗技术适宜性评价系统与方法 |
5.1.1 砖砌体清洗技术引入评价方法的目标与意义 |
5.1.2 清洗技术适宜性评价系统与方法 |
5.2 国内案例及跟踪调研 |
5.2.1 案例一水洗法—北京大学红楼清水砖外墙面清洗 |
5.2.2 案例二敷剂法、无损排盐法—牛棚艺术村 |
5.2.3 案例三水洗法、化学溶剂清洗—上海建业里西弄保护性修缮 |
5.2.4 案例四喷砂法、敷剂法—上海市滇池大楼外墙修复 |
5.2.5 案例五化学清洗法(锈迹、霉斑、涂鸦)—天津市和平区先农大院墙面清洗工程 |
5.2.6 案例六水洗法、化学试剂法、研磨法—台湾得月楼清洗工程案例 |
5.3 国外案例 |
5.3.1 案例七生物清洗法—意大利18世纪某砖砌墙体壁画的清洗工程作业以及细菌修复 |
5.3.2 案例八激光清洗法、粒子喷射法、化学试剂法、水洗法—意大利威尼斯玛塔莲娜教堂外墙清洗工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清洗技术选择原则 |
6.1 各类清洗技术的适用范围 |
6.1.1 清洗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 |
6.1.2 各类清洗技术的优势、劣势对比 |
6.1.3 其他注意事项 |
6.2 清洗技术修复导则探索 |
6.3 国外的实践探索—MDDS砖结构损毁评估专家系统的运用 |
6.3.1 MDDS的由来与发展 |
6.3.2 MDDS软件结构 |
6.3.3 MDDS的使用原理 |
6.3.4 MDDS的数据库 |
6.3.5 MDDS的主要用户、优点分析 |
6.3.6 MDDS系统的未来发展与对我国砖砌体建筑保护的启示 |
6.4 历史建筑智能诊断与清洗指导系统的初步设计 |
6.4.1 智能诊断与清洗指导系统的设计目的及意义 |
6.4.2 砖砌体建筑智能诊断与指导系统的框架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 ——沈阳近代建筑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历史建筑保护制度与保护技术实践缺乏有效关联 |
1.1.2 历史建筑保护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1.1.3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方法的滞后 |
1.1.4 缺乏适应性历史建筑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研究 |
1.2 保护的对策 |
1.2.1 把历史建筑保护纳入到城市动态可持续发展之中 |
1.2.2 建立与历史建筑保护实践相适应的保护体系与技术方法 |
1.2.3 对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研究 |
1.3 国内外历史建筑保护发展及研究的现状 |
1.3.1 相关概念的简析 |
1.3.2 国外历史建筑保护发展 |
1.3.2.1 历史建筑保护国际宪章及其主要观念 |
1.3.2.2 以法国、意大利为中心的西方历史建筑保护发展 |
1.3.2.3 日本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观念和实践 |
1.3.3 国内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发展 |
1.4 论文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1.4.3 研究的方法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6 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近代历史建筑保护的观念与原则 |
2.1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观念的发展 |
2.1.1 历史建筑保护理论及其对保护方法的影响 |
2.1.2 中西方历史建筑保护观念比较 |
2.1.3 对当代历史建筑保护价值的审视 |
2.2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观念的形成 |
2.2.1 历史建筑保护的整体生态观 |
2.2.1.1 建筑是一个整体生态系统 |
2.2.1.2 建筑的生命进化及其有机再生 |
2.2.2 历史建筑保护的动态适应观 |
2.2.2.1 历史建筑的适应性保护 |
2.2.2.2 传统营造思想中的适应观 |
2.2.2.3 当代历史建筑保护中的适应性 |
2.2.3 历史建筑保护的系统观 |
2.3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原则的建立 |
2.3.1 动态性原则 |
2.3.1.1 保护对象的动态性 |
2.3.1.2 历史建筑使用中的动态性 |
2.3.1.3 保护措施的可逆性和可再处理性 |
2.3.2 有机开放与再生利用原则 |
2.3.2.1 历史建筑的保护系统的开放性 |
2.3.2.2 历史建筑的有机再生 |
2.3.3 整体性原则 |
2.3.3.1 新建筑与历史建筑的关系 |
2.3.3.2 历史街区中的新建筑 |
2.3.3.3 历史建筑及街区周边环境 |
2.3.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2.3.4.1 从历史建筑保护的观念看 |
2.3.4.2 从历史建筑的保护实践看 |
2.3.5 层级适应性原则 |
第三章、历史建筑保护导则框架研究 |
3.1 历史建筑保护体系 |
3.2 历史建筑保护导则 |
3.2.1 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特点 |
3.2.2 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编制的作用 |
3.2.3 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编制 |
3.2.4 保护导则与保护设计的关系 |
3.3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导则框架及内容 |
3.3.1 保护导则框架 |
3.3.2 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编制内容 |
3.4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方式和相关措施 |
3.4.1 美国历史建筑保护方式及标准 |
3.4.2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方式及标准 |
第四章 历史建筑保护评价导则 |
4.1 历史建筑现状调查 |
4.1.1 建筑外部保护特征要素调查 |
4.1.2 建筑内部保护特征要素调查 |
4.2 历史建筑保护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4.2.1 专家综合评议法 |
4.2.2 层级分析评价法 |
4.2.3 价值效用评价法 |
4.2.4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建立 |
4.3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评价 |
4.3.1 历史建筑价值评价 |
4.3.2 历史建筑保护合理性性评价 |
第五章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 |
5.1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内容框架 |
5.2 建筑外观保护设计 |
5.2.1 保护的特征要素分析 |
5.2.2 保护措施的选择 |
5.2.3 保护方式 |
5.3 建筑室内保护设计 |
5.3.1 保护的特征要素分析 |
5.3.2 保护措施的选择 |
5.3.3 保护方式 |
5.3.4 建筑设备更新 |
5.4 历史建筑环境保护设计 |
5.4.1 历史建筑环境要素分析 |
5.4.2 保护措施的选择 |
5.4.3 历史建筑环境保护方式 |
5.4.4 健康、安全与可达性要求 |
5.5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设计手法 |
5.5.1 形式的同构与异构 |
5.5.2 空间的置换与整合 |
5.5.3 形态的多元建构与功能聚合 |
5.5.4 秩序的修正与组合 |
第六章 历史建筑保护技术导则 |
6.1 历史建筑的残损调查技术 |
6.1.1 建筑腐败损害分析 |
6.1.2 残损检测 |
6.1.3 砖木结构建筑现状勘测技术及主要内容 |
6.2 历史建筑材料保护技术 |
6.2.1 木结构建筑 |
6.2.2 砖石建筑 |
6.3 历史建筑结构保护技术—以原天津奥匈俱乐部保护修复为例 |
6.3.1 建筑特色及其现状评估 |
6.3.2 保护修复策略 |
6.3.2.1 结构的维修、加固和替换 |
6.3.2.2 双重壁结构体系 |
6.3.2.3 屋顶修复 |
6.3.2.4 墙面修复 |
6.3.2.5 木构件及表面装饰的修复 |
6.3.2.6 结论 |
第七章 沈阳近代建筑发展及其类型特征 |
7.1 沈阳近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
7.1.1 沈阳近代建筑发展的萌芽期(1875-1905) |
7.1.2 近代建筑的形成期(1905 一1912 年) |
7.1.3 发展与兴盛期(1912—1931 年) |
7.1.4 持续发展与萧条期(1931—1948 年) |
7.2 沈阳近代建筑的类型与特征 |
7.2.1 沈阳近代建筑发展及特征 |
7.2.2 沈阳近代公共建筑 |
7.2.3 居住建筑 |
7.2.4 娱乐建筑 |
7.2.5 工业建筑 |
7.2.6 酒店会馆建筑 |
7.3 沈阳近代建筑的地位与价值 |
7.3.1 沈阳近代城市形态的演变 |
7.3.2 沈阳近代建筑的本土化价值 |
7.3.3 沈阳近代建筑保护的价值 |
7.3.3.1 近代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
7.3.3.2 近代建筑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第八章 沈阳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实践 |
8.1 沈阳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现状 |
8.1.1 沈阳近代建筑保护体系 |
8.1.1.1 城市格局保护 |
8.1.1.2 历史街区保护 |
8.1.1.3 历史建筑保护 |
8.1.2 沈阳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 近代建筑保护设计实践(一)—沈阳原奉天议会保护修复 |
8.2.1 建筑特色 |
8.2.2 保护价值 |
8.2.3 建筑现状 |
8.2.4 保护对策 |
8.2.5 保护修复措施 |
8.3 近代建筑保护设计实践(二)—沈阳北市场异地保护性重建 |
8.3.1 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
8.3.2 保护设计方法研究——保护设计导则的引入 |
8.3.3 保护对象特征要素研究 |
8.3.4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实践 |
8.3.5 总结与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沈阳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名单(建议) |
附录二 沈阳市公布70 栋不可移动保护建筑一览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节约型园林背景下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与研究综述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循环型产业的需要 |
1.1.2 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趋势的应对 |
1.1.3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契机 |
1.1.4 实践中的思考 |
1.2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释义 |
1.2.1 节约型园林 |
1.2.2 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建材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3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研究与应用难点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西方园林中废弃物的应用 |
1.4.2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废弃物应用 |
1.4.3 建筑工程中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 |
1.4.4 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2 节约型园林背景下园林材料的应用 |
2.1 节约型园林的内涵 |
2.1.1 面向城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节约型园林 |
2.1.2 建设与节约并重的节约型园林 |
2.2 园林材料应用与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2.2.1 建造传统的迷失 |
2.2.2 园林材料研究的匮乏 |
2.2.3 常规材料应用的困境 |
2.3 园林材料理论研究的拓展 |
2.3.1 废弃物处理的思想发展 |
2.3.2 材料的本性与真实性的思辨 |
2.3.3 现象学视角下的园林材料研究 |
2.3.4 园林材料与建构逻辑 |
2.4 节约型园林背景下的园林材料应用策略 |
2.4.1 秉承节约理念 |
2.4.2 继承传统文化 |
2.4.3 探索现代之路 |
2.5 小结 |
3 建筑垃圾及其再生建材的种类与本性 |
3.1 废弃砖瓦 |
3.1.1 废弃砖瓦的概况及本性 |
3.1.2 以废弃砖瓦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3.2 废弃石材 |
3.2.1 废弃花岗岩的物质属性 |
3.2.2 废弃花岗岩的产生过程及利用方式 |
3.3 废弃金属 |
3.3.1 废弃金属的概况 |
3.3.2 废弃金属在园林中的利用方式 |
3.4 废弃混凝土 |
3.4.1 废弃混凝土的概况与本性 |
3.4.2 以废弃混凝土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3.5 废弃木材 |
3.5.1 废弃木材的概况 |
3.5.2 以废弃木材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3.6 小结 |
4 工业固体废物及其再生建材的种类与本性 |
4.1 煤矸石 |
4.1.1 煤矸石的概况 |
4.1.2 以煤矸石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4.2 粉煤灰 |
4.2.1 粉煤灰的概况 |
4.2.2 以粉煤灰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4.3 铁矿尾矿 |
4.3.1 铁矿尾矿的概况 |
4.3.2 以铁矿尾矿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4.4 高炉炉渣 |
4.4.1 高炉炉渣的物质属性 |
4.4.2 以高炉炉渣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4.5 废弃轮胎 |
4.5.1 废弃轮胎的本性 |
4.5.2 废弃轮胎在风景园林中应用的可能性 |
4.6 废弃集装箱 |
4.7 废弃玻璃 |
4.7.1 废弃玻璃的本性 |
4.7.2 以废弃玻璃为原料的再生建材 |
4.8 小结 |
5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在园林中的应用途径和建构逻辑 |
5.1 园林道路、场地 |
5.1.1 园路、场地基层材料 |
5.1.2 园路、场地面层 |
5.2 园林构筑、小品及饰面材料 |
5.2.1 墙体砌筑材料 |
5.2.2 铁矿尾矿 |
5.2.3 废弃砖瓦砌筑墙体 |
5.2.4 废弃石材饰面 |
5.2.5 再生马赛克饰面 |
5.2.6 再生空心玻璃砖 |
5.2.7 废弃木材 |
5.2.8 废弃轮胎 |
5.2.9 废弃金属雕塑 |
5.2.10 钢筋石笼 |
5.2.11 废弃集装箱 |
5.3 水体驳岸 |
5.3.1 废弃轮胎驳岸 |
5.3.2 废弃木材护岸 |
5.3.3 石笼驳岸 |
5.4 塑造地形 |
5.5 小结 |
6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在园林中应用的价值 |
6.1 园林建设中的节约价值 |
6.1.1 自然资源的节约——以河间市瀛洲公园为例 |
6.1.2 能源消耗的节约 |
6.1.3 基于AHP方法墙体砌筑材料的价值评价 |
6.1.4 基于AHP方法的园路场地基层填筑材料的价值评价 |
6.2 景观特色塑造中的艺术价值 |
6.2.1 废弃物应用的现象学转向与符号意义 |
6.2.2 历史信息的艺术化与地域特征表达——以烟台园为例 |
6.2.3 历史信息的艺术化与场所精神塑造 |
6.3 园林材料应用中功能的补充与优化价值 |
6.4 小结 |
7 以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为材料的园林建设实施框架 |
7.1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应用的症结 |
7.1.1 政策扶持和法律法规的缺失 |
7.1.2 园林建设中的信息不对称 |
7.1.3 废弃物营建的利益失衡 |
7.2 法律法规的推动性作用以及鼓励性政策的制定 |
7.2.1 国外法律法规对废弃物利用的影响 |
7.2.2 鼓励性政策的制定 |
7.2.3 基于LCA的园林材料评估框架的建立 |
7.3 废弃物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
7.4 规划设计原则与施工组织策略 |
7.4.1 废弃物对规划设计的逆向作用 |
7.4.2 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
7.4.3 传统工艺的继承 |
7.4.4 施工组织中的节约策略 |
7.5 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创新之处 |
8.2.1 现象学和建构逻辑视角下的材料研究 |
8.2.2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建构逻辑 |
8.2.3 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价值 |
8.2.4 以废弃物和再生建材为材料的园林建设实施框架的建立 |
8.3 余论与展望 |
8.3.1 基于LCA的园林材料评估体系的研究 |
8.3.2 节约型园林评价标准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
四、石材建筑墙面的变色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山地湿热环境砖砌历史建筑劣化检测评估研究 ——暨中央大学“七七抗战”礼堂保护修缮设计[D]. 卢亦庄. 重庆大学, 2019(01)
- [2]东南沿海地区砖构文物建筑的病害研究[D]. 刘佳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3]东南沿海地区文物建筑的病害研究[D]. 杜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4]基于劣化定量分析的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评估体系研究[D]. 焦杨.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2)
- [5]寒地石构文物建筑的冻害研究[D]. 王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6]基于价值评估的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研究[D]. 张爱莉.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2)
- [7]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与评价研究[D]. 张帆. 天津大学, 2010(07)
- [8]优秀近现代砖砌体建筑清洗技术研究与适宜性评价[D]. 孙书同. 北京工业大学, 2015(03)
- [9]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 ——沈阳近代建筑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D]. 汝军红. 天津大学, 2007(07)
- [10]节约型园林背景下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研究[D]. 戈晓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