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凤台、砀山、滁县教育局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教师(论文文献综述)
柳丽娜[1](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认为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吴健[2](2019)在《建国初期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研究(1949-1959)》文中指出1949年至195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民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运动。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分析和探讨了安徽省在1949年至1959年间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的全过程。全文以时间顺序进行论述,除了绪论和结语外,主要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了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兴起的背景。建国初期安徽省环境卫生状况恶劣,地方性传染病疫情严重,这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美国在朝鲜战场发动了细菌战。安徽省响应中共中央“反对细菌战争,保家卫国”的号召,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第二章,介绍了安徽省1949年至1959年爱国卫生运动的具体开展过程。这一时期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55年,以改善环境卫生,消灭病媒虫兽为主要内容;第二阶段从1956年到1959年,以开展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为主要内容。在爱国卫生运动期间安徽省依照中央指示,在各级行政机关中设立爱国卫生运动领导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卫生宣传,充分动员安徽各界群众参与其中,使安徽省的爱国卫生工作由卫生突击逐步转入了经常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第三章,总结了安徽省1949至1959年爱国卫生运动的成就及经验教训。经过建国初十年的爱国卫生运动,安徽省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和旧风俗被破除,地方性传染病大大减少,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安徽省这一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成功经验主要是领导干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动群众,健全卫生制度,保证卫生经常化;爱国卫生还要密切结合日常生产,同时注意发掘群众智慧,重视方法创新。但是这一时期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在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区域、城乡之间运动开展不平衡,形式主义盛行,某些成绩数据造假,缺乏科学指导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反思和借鉴。
王洪刚[3](2017)在《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1908-1947)》文中提出本文以民国时期蚌埠城市发展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化理论为研究视角,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再现新旧更替的历程,着重发掘“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方式和规律,廓清两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勾勒出城市发展轨迹,总结出城市现代化的模式与特点。论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章主要介绍铁路通车前蚌埠古镇的历史沿革、地理条件和传统社会格局,这是蚌埠现代化的背景和基础。城市是历史的产物,早在城市化运动启动长久之前,城市就已产生,即古代城市。虽然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有着不同的内涵,但近代城市正是在古代城市这个母体中孕育的。研究蚌埠早期现代化,首先要对其产生的历史地理前提做出一种基本判断。根据现代化的理论,这是蚌埠现代化的“准备”阶段。第二章至第六章重点考察历史时期蚌埠在经济、教育、文化、城市结构等方面的现代化变迁的微观过程。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就其层面而言,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各个领域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转型过程。论文分别从工业、商业、交通、教育、人口等方面对现代因素的产生和壮大进行考察,“以史立论”,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推演其新旧更替的内在机制,对于广泛存在的新旧“杂糅”的现象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在众多现代元素中,本文着力凸显新式交通尤其是铁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蚌埠是“火车拉出来的城市”,铁路运输强大的吸附功能不仅汇聚了这座城市,也为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铁路不仅塑造了一个富于“交通色彩”的经济结构,还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影响力既有“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也有暴风骤雨式的一蹴而就,它决定了蚌埠现代化“突变型”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影响力是有限的和有条件的。对蚌埠而言,交通因素只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如果交通优势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市场优势,蚌埠的城市现代化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行之不远。实际上,通民国时期,不论工业、商业,还是教育、文化,这些层面的发展曲线基本都是“高开低走”,从狂飙激进到每况愈下再到无疾而终,除了战争侵扰,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是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反之,蚌埠在几十年之后的中衰恰巧印证了这点:这座城市的交通优势依然还在,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中心在两次迁移(沿江、沿海),其经济地位大大下降,最终没能续写辉煌,个中缘由值得深思。第七章总结了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的特征和启示。基于以上现代化层面的具体研究,作者凝练出蚌埠城市现代化的特点与规律。通过与同时期的安庆、芜湖、合肥等城市的类比,总结城市发展的教训和经验,绘制其独特的发展道路,为现在和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借鉴,规避历史上罹患过各种“城市病”,寻找城镇化发展的出路,制定最佳的城市发展模式。
凤台县委通讯组[4](1977)在《凤台、砀山、滁县教育局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教师》文中研究表明凤台县教育局认为,要想提高师资水平,首先必须从政治上关心教师,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县教育局长和一些公社的
束婷婷[5](2016)在《民国时期安徽童子军研究》文中指出纵观民国历史,“童子军”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并不算低,关于童子军的介绍和报道存在于民国时期的诸多报刊杂志中。上海、江苏、北京、武汉等童子军事业发达地区,童子军报道更是频繁。当今学术界关于童子军的研究,也多集中于上述童子军事业发达的地区。安徽地处中国中部,由于经济欠发达等因素,民国时期安徽童子军事业一直“未曾达到发达之境地”,关于安徽童子军的研究和报道也是鲜少。在现今安徽民国史研究中,由于资料的零散和缺乏,关于安徽童子军未曾有过任何专门性的研究性成果。因此,可以说童子军是安徽民国史研究中一个陌生而新鲜的课题。民国时期安徽童子军运动产生于世界童子军运动的大潮流中,特别是在中国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和推广下,安徽及全国各地童子军运动陆续开展起来。1919年3月,安徽首个童子军团成立于安徽省立第一模范高等国民小学校。随后,省内各地童子军队伍缓慢而又艰难地相继建立起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的过度干预和强力管制,促使安徽童子军严重“党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安徽童子军的发展。安徽童子军的地方组织机构经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相对完善的过程。安徽省党务整理委员会训练部、安徽省童子军总理事会、安徽省各县童子军理事会、安徽省童子军支分会等,在安徽童子军历史的不同时期曾扮演不同的角色,起到不同的作用。小队、中队和团三种组织是安徽童子军的基础编制,童子军一切活动均离不开这三种组织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此外,安徽童子军的徽章、制服、旗帜、登记以及经费,均在不同方面显现了安徽童子军的组织与管理情况。安徽童子军教育者非常重视童子军训练,采用各种方式积极培养童子军师资,积极组织和带领童子军参加各种活动,如户外活动、社会服务、对外交往等,丰富多彩,促进童子军教育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童子军和童子军教育者的坚持努力下,安徽童子军事业取得不小的成绩,在全国童子军运动中也不逊色,实乃安徽民国历史值得点墨的一笔。
张晓婧[6](2014)在《清代安徽书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书院是中国传统社会极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和学术机构,在中国教育史、学术史、文化史等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过重要作用。安徽古代书院历史悠久,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宋元时期的肇兴阶段,明代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至清代达到了全面繁荣。本论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统计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方法,对清代安徽书院的建置数量、时空分布、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组织管理、学术变迁、综合个案和晚清书院改制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正文六章,另有附表5、附录1。导论部分就选题的意义、学术史、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第一章,清代以前安徽书院的历史渊源。本章考证了两宋、元代和明代安徽书院设置的具体数量和地理分布。宋元时期安徽书院的一大特点,即是与理学学术关系密切,不少着名的程朱理学家在安徽书院留下足迹。明代安徽书院的时空分布均呈现新特点,并且讲会的繁荣是这一时期突出的特征,徽州府甚至形成了书院讲学的网络,在全国影响颇大。明代安徽书院南北差距较大,选取徽州府和凤阳府作对比研究,从中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第二章,清代安徽书院的地理分布和区域差异。本章首先通过尽量系统搜集原始资料,考证出清代安徽书院的总数和建置详情。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清代安徽书院地理分布的状况、区域差异的特点及其原因。清代安徽书院的绝对发达地区为皖南文化区,其中徽州府书院尤为突出;皖中文化区和皖北文化区书院的发展较皖南文化区相对落后。清代安徽书院区域不均衡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区域文化背景、区域经济水平、区域学术水准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别是几种主要影响因子。第三章,清代安徽书院的办学经费及组织管理。本章通过系统爬梳地方志和书院志,分析清代安徽书院办学经费来源的类型和支出运营状况。此外,本章对清代安徽书院的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认为清代安徽书院的组织结构中呈现出系统性,有教学系统、教辅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等等。清代安徽书院的组织管理系统有序,并且还配有完善的监督机制。第四章,清代安徽书院的教育教学和学术变迁。本章讨论清代安徽书院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特色,以期为当今学校教育改革提供可参考的有益经验。并梳理了清代安徽书院学术发展演变的历程。清代安徽书院中的讲会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学术传播,对学派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选取清代安徽书院与桐城文派的传衍及安徽学政朱筠与清代安徽书院学风的变迁为例,以期管中窥豹,更加细致地把握清代安徽书院的学术传承与变迁。第五章,清代安徽书院的综合个案研究。本章选取安庆敬敷书院、洋川毓文书院和徽州府属紫阳书院,分别从不同角度给予剖析,以期从不同侧面更生动地展示清代安徽书院发展的多样性。安庆府敬敷书院是清代全省教育学术活动之中心,引领安徽其他府、州、县书院的发展,并且与桐城派的传衍有着重要的联系。宁国府洋川毓文书院是清乾嘉时期安徽讲求汉学书院之翘楚,通过对其研究,可以有力地观察书院与学术之间的血肉联系,揭示两者互动之影响和意义。徽州府属紫阳书院不仅是徽州地区最重要的文化传播组织,同时通过教学内容、祭祀仪式、讲会制度以及与徽州地方势力的紧密结合,从而具备了区域社会控制的功能,成为区域社会文化控制的重要力量之一。第六章,晚清安徽传统书院的近代转型。本章全面梳理晚清安徽书院改制的历程,考证晚清安徽书院改设学堂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安徽传统书院改设学堂的成效。晚清安徽书院改制的效果并不理想,新旧教育冲突严重,多地甚至发生“毁学”现象。反思书院改制的进程和效果,我们认为有积极意义,但更多的是负面影响,尤其是书院精神并未得以保留和传承,这也是今天的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深思的问题。
陈锐[7](2017)在《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体育发展历史进程中,政府推动公共体育场的建设与设立起始于民国时期。此时期的公共体育场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是深刻认识民国时期体育历史的重要视角之一。但是,目前民国体育历史研究中,对公共体育场研究较为薄弱,多忽略了公共体育场作为组织机构的特征,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成果缺失。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比较法、个案法、访谈法,结合组织社会学理论、组织共生理论对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一)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设立是当时社会的一种进步,是在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并存教育制度基础上开始建立与发展的,它弥补学校体育的不足,为“不入学校者”包括失学儿童、离开学校的学生、一般民众无论男女提供体育运动场所,设有组织机构,对民国时期的体育运动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二)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局部探索期、初步繁荣期、艰难发展期。推动设立公共体育场的历史动因分别是教育变革、强国诉求、抗建需要。三个阶段公共体育场建设与设立的地域范围有所不同,探索期主要是江苏省内各县以及各省中心城市,初步繁荣期全国普遍设立,战争环境下大后方及非战争安全区域普遍设立,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定程度得到恢复。公共体育场的组织机构历经了行业协会到以省立公共体育场为中心的历程。同时,也适应社会教育中心机构与不同时期的社会教育中心机构共生以及与学校从局部尝试到逐渐体系化共生发展的过程,公共体育场核心职能之一社会体育指导通过社会教育综合机构、学校以及独立组织机构得到实现。政府对建设与设立公共体育场的认识也历经了逐渐适应历史环境成熟的过程。(三)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各个阶段具有共生性与独立性,外来性与民族性,教育性与民众性,趋同性与差异性的历史基本特征,体现了西方异质物在我国从移植到内化适应具体历史环境独特的概貌。通过三个阶段政府的积极倡导,公共体育场场地设备以多种形式遍布全国各地,提供了民众体育运动及社会教育的空间;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培养了人才;促进了运动会的普遍开展;产生了专业化的社会体育组织机构;推动了现代体育观念与思想的传播。(四)虽然民国时期政府意欲向“不入学校者”提供场所,通过独立专业人员指导。但是,指导功能由民众教育综合机构及学校实现较多。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独立组织机构主要存在于各个历史阶段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环境较好,体育专业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探索期公共体育场独立组织机构组织目标定位不清,普遍缺乏稳定性。但是,公共体育场指导、推广等功能也开始显现。初步繁荣期省立公共体育场与部分县立公共体育场独立组织机构体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以推广社会体育为唯一目标,并形成了以省立公共体育场为中心的组织体系。独立设立组织机构的县立公共体育场并不仅仅存在以省立公共体育场为中心的组织体系中,在全国以江苏省数量最多,组织机构最为健全。在战争环境下,部分大后方及安全地区省立公共体育场组织机构发挥着对县立公共体育场的指导作用,独立设置的县立公共体育场仍然在推动当地社会体育的发展。(五)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发展经验给予我们主要的启示有:稳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是公共体育场馆发展的首要因素;增强公共体育场馆在全民健身推进中的作用;公共体育场馆需要专业化的人员作为管理者;公共体育场馆需要向民众提供多样化的公共体育服务;当今体育场馆应当结合时代特点进行综合性多样开发,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社会体育的推行需要体育场组织管理机构消除壁垒“和谐共生”。
王伟[8](2020)在《基于低成本理念的县级全民健身中心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体系均等化发展,县级行政单元作为连接城市与村镇的中坚力量,县级全民健身中心设计研究逐渐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然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整体现状使得资金短缺成为县级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的主要问题,设计经验的相对匮乏又导致盲目建设形象工程,与县级地区需求相悖,空间使用效率大为下降,从而使得基于低成本理念的县级全民健身中心设计更加紧迫。因此论文以县级全民健身中心设计为研究课题,展开基于低成本理念的县级全民健身中心设计策略体系研究。首先,本文结合既往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低成本理念分析思路,通过对比必要功能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关系,将低成本理念分为建造及运营两个阶段,其中建造阶段包括规模定位、空间布局、形态材料等内容,运营阶段包括选址定位、空间使用、节能降耗等内容,两者共同构建成低成本理念框架;其次,在总结县级全民健身中心作用及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发掘县级全民健身中心现状问题。最后,将低成本理念与县级全民健身中心现状问题相结合,依照低成本理念框架将设计策略研究分为低成本建造及运营两个部分。在建造阶段,本文分别从总体规模定位、运动面积比例、运动场地布局、整体空间组合、结构选型、材料选择等方面具体阐释低成本建造设计内容,在满足必要功能的基础上降低建造成本,从而实现低成本理念。在运营阶段,本文分别从选址布局优化、空间复合设计、自然采光、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等方面具体阐释低成本运营设计内容,通过提高必要功能水平或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实现低成本理念。全文系统归纳了低成本理念思路框架,结合实际调研并借鉴相关理论成果及优秀案例,从低成本建造及低成本运营两个方面系统阐释了基于低成本理念的县级全民健身中心设计策略,为建设低成本、高回报、便民化的县级全民健身中心提供现实指导。
孙建杰[9](2018)在《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变革与演剧生态为考察对象,结合丰富的史料,探讨了1840—1949年间河南地方戏发展与蜕变的时代背景、剧坛概况、发展态势与总体走向,并对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的班社、艺人、剧场、作家(作品)等做了考察。晚清民国(1840—1949)是河南地方戏取得大发展与大繁荣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的重要机遇期,更是河南地方戏自内而外,实现全面革新的一个历史时期。它既回荡着传统文化的流波,又在时代风气的渲染之下孕育着诸多新变。总的看来,这一百余年间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历程以1914年“时李之争”事件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期。1840—1914年间,河南地方戏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域是在乡间,与乡间生活、民俗文化结合极为紧密,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乡村时代;1914年之后,河南地方戏由农村逐步迁徙至城市,从只能游走于乡村陋野、搬演于庙会高台之上的杂伎游艺之作逐步演进为在商业化、专业剧场演出的独立的艺术样式。在城市之中发展、演进的河南地方戏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城市时代。自1840年以来社会形态、经济体制与时代思潮的变迁,构成了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与演进的时代背景,晚清以来的戏曲改良运动及在其影响下诞生的河南戏曲改良思潮与实践则成为河南地方戏发展的时代机遇。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戏曲被赋予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河南地方戏也由下里巴人一跃而为新时代文化的象征、救国治民的利器,得到河南社会各界的广泛推崇。自1907年以来出现的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樊粹庭引领的河南梆子革新实践这三次大的戏曲变革实践,扭转了时人对河南地方戏的偏见,形成了以观剧为时尚的社会思潮,重塑了20世纪上半叶河南社会的戏曲观念,在剧目、舞台、声腔等方面对河南地方戏做出了根本性的革新,全面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文化品格,并建立一种契合时代背景,符合城市民众审美需求的新的戏曲形式,为后世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与创新树立了典范。剧种的繁多与民俗演剧的兴盛则构成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剧坛的两大特点。基于河南悠久厚重的戏曲文化,地处天下之中、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人情地理的丰富,这一时期在河南剧坛生存、繁衍了的各类剧种多达40余个,其中河南本土剧种30个,外来剧种至少有15个。它们在中州大地上争奇斗艳、碰撞融合、竞相斗胜,形成了河南剧坛诸腔杂陈、百花竞放的盛景。1949年前,河南居民十九业农,大多数地区仍笼罩于农耕文明的余晖之中,强大的农业基因、庞大的农村人口为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的兴盛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与充足的养分。确切地说,这一时期河南绝大多数演剧活动是发生在乡村之中的,而民俗演剧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演剧类型上看,都是这一时期演剧活动的绝对主体。一年四季,乡民或聚街头巷尾,或汇宗庙祠堂,或于场院村头,邀班做戏,吹拉弹唱,演唱歌舞和村坊小戏,娱神娱人兼而有之。春祈秋报、庙会演剧、节令演剧、崇圣演剧、集市演剧、行会演剧、喜丧演剧构成这一时期河南民俗演剧的主要内容。班社、剧场、艺人、作家(作品)作为河南地方戏的组成要素,是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演进与变革的主体与直接体现者。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班社在组织、运营上与全国其它地市、剧种的戏曲班社类似,大同小异,分科班(窝班)、江湖班、玩会班、龙虎班四种。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两次督豫,在河南建立了由官方直接组织、管理的艺人培训机构,开启了河南官方培养戏曲艺人的先河。在它的影响下,一大批民间新式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戏曲教育事业,出现一批以“学社”“剧社”“学校”“剧团”命名的新式戏曲人才培养机构。虽然这些机构未能完全抛弃旧式班社的陈规旧俗,但在培养模式、规章制度、训练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变化,更加合理与科学,而且它们不拘泥于门户之见,积极吸纳京剧及其它兄弟剧种的艺术精髓,融汇于河南地方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与革新之中,为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培养了大批人才。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剧场新旧兼收、中西并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极其丰富。既有经济便利,可就地搬演的临时性演剧场所,也有规模宏大、形制精美的专业剧场;既有模仿上海“新舞台”兴建的新式剧场,也有延续千年、遍布河南全境的古老戏楼。茶园剧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三十余年间迎来了自己最后的辉煌,它见证了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在城市的崛起。1909年落成的“丰乐园”剧场,标志着河南新式剧场的开端。1927年,冯玉祥主导兴建的“人民会场”,兼具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含义,它催生了河南大规模修建剧场的浪潮。由永安、永乐、国民等七家剧院形成的“相国寺梆戏文化圈”第一次使梆戏剧场在河南剧坛站住了脚,并获得长久而稳固的发展,为河南地方戏的深度变革创造了条件。樊粹庭主导的“豫声剧院”则成为河南新式剧场的集大成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49年,河南各地共有新式剧场有225所、茶园剧场26所,遍及河南各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较为偏远的乡村,更存在数目众多、难以统计的简易戏院。艺人始终是河南地方戏最为活跃的要素,它既是河南地方戏的传承者与守护者,又是河南地方戏的创造者,在饱受社会歧视的环境中,他们不仅保存了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火种,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艺术水平,更创造了曲剧、四平调等新的剧种。晚清民国是河南地方戏艺人大量涌现、名家辈出的一个历史时代,以“开封五云”为代表的一批艺人吹响了河南地方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号角,并为它在城市中的革新与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坤伶的复兴与崛起,则成为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最为值得关注的戏曲史现象之一,她们促进了河南地方戏唱腔风格的革新和审美范式的转变,加速了河南地方戏流派的融合,彻底改变了河南地方戏的行当体制。对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研究,向来是河南地方戏研究的难点,在樊粹庭之外,少有河南地方戏作家被提及。宽泛地说,河南地方戏现存传统剧目,都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与再创作,以此而论,它们都属于艺人创作的范围。在民间艺人之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从事于河南地方戏创作的文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或刻意隐藏行踪、或名声不显,所做剧本也大多散佚,极难对他们作出较为细致的描绘与综述。民国年间,又有樊粹庭、王镇南、蒋心惠等人相继投身于河南地方戏的创作,他们的作品代表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的最高成就,彰显了河南地方戏的高度与深度。本文挖掘、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36位河南地方戏作家及其作品,并对其中19位有较为详细资料者做了简单的考证和阐述,以补今日研究的缺憾。
汪娟[10](2018)在《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治领下的安徽中等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战火迅速蔓延至安徽全境。在日本侵略者无情地摧残蹂躏之下,安徽学校教育几近瘫痪。一时间省内中等教育机构除皖南山区的几所学校外,无一例外地或停办、或迁转。日本侵略者在安徽境内极力破坏学校教育机构,麻痹并控制省内民众,奴化青年学生,企图培养“顺民”。由是,众多学子纷纷失学,受难师生数不胜数。面对民族教育事业即将断绝的窘境,国民政府最高教育当局意识到抢救青年学生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指示安徽省教育厅帮助受难师生渡过难关。为此,安徽省政府及教育厅立即对皖地师生展开援助,对境内战时续办的中等学校、战时迁入的中等学校和战时新建的中等学校分别进行指导,推动其发展与壮大。此举挽救了大量失学失业青少年,极大地保留了安徽中等教育的命脉。与之同时,对战时特殊情形下被迫转移到其他省区的安徽中等学校,政府也积极提供指导与帮助,包括学校的迁移、办理、经费筹措、复员回皖等环节。这些重要的举措,不仅为安徽学子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丰富和推进了湖南、四川等地区的中等教育事业。这批在艰难的战争环境中锻造出来的优秀人才,最终成为战后国家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以安徽中等教育所在的区域为划分依据,将时间聚焦在全面抗战的八年之内,对国民政府治领下的安徽中等教育,从安徽境内和安徽境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和评析,总结全面抗战时期安徽中等教育取得的历史成果并剖析其不足,借以丰富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研究。
二、凤台、砀山、滁县教育局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教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凤台、砀山、滁县教育局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教师(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教育 |
(二) 乡村小学校 |
(三) 现代教育 |
(四) 教育现代转型 |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建国初期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研究(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思路、创新点与不足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三)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新中国国防建设的需要 |
一、抗美援朝期间美国细菌战的扩大 |
二、安徽省反对细菌战争、保家卫国 |
第二节 安徽省经济建设的需要 |
一、建国前期安徽省落后的经济状况 |
二、建国前期安徽省恶劣的卫生状况 |
第二章 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 |
第一节 改善环境卫生,消灭病媒虫兽(1949-1955年) |
一、机构的建立 |
二、运动的开展 |
(一) 宣传动员群众 |
(二) 城市居民区的爱国卫生运动 |
(三) 农村居民区的爱国卫生运动 |
(四) 厂矿和企业商户中的爱国卫生运动 |
(五) 治淮水利工地和抗洪救灾前线的爱国卫生运动 |
(六) 饭店、旅馆等公共服务行业的爱国卫生运动 |
(七) 学校中的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节 除“四害”,讲卫生(1956-1959年) |
一、机构的建立 |
二、运动的开展 |
(一) 宣传动员群众 |
(二) 以卫生突击为主要形式的除“四害”讲卫生运动(1956年) |
(三) 逐步转入经常化的除“四害”讲卫生运动(1957年) |
(四) “大跃进”风潮下的除“四害”讲卫生运动(1958-1959年) |
第三章 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的成就及经验教训 |
第一节 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成就 |
一、破除迷信、移风易俗 |
二、改善了城乡的环境卫生面貌 |
三、减少和消灭了地方病 |
四、增加积肥,促进生产 |
第二节 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的成功经验 |
一、领导重视、干部带头 |
二、充分发动群众,使运动全民化 |
三、健全卫生制度,保证卫生经常化 |
四、从生产出发,密切结合生产 |
五、发掘群众智慧,重视方法创新 |
第三节 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的不足之处 |
一、区域、城乡之间运动开展不平衡 |
二、形式主义盛行,甚至出现数据造假的情况 |
三、运动缺乏科学指导,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190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及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和概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发轫 |
第一节 自然赋予与历史沿革 |
一、自然赋予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历史悠久的淮上文化 |
一、“淮夷”文化 |
二、大禹文化 |
三、以寿春为核心的江淮楚文化 |
四、独具特色的淮上文化 |
第三节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启动 |
一、传统社会的格局 |
二、津浦铁路的开通 |
第二章 新式工业的艰难发展 |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之转型 |
一、传统行业的早期流变 |
二、手工业的机器化转型 |
第二节 机器工业之演进 |
一、烟草业的现代化转型 |
二、面粉业的机械化转变 |
三、电力业的突进式发展 |
第三节 工业现代化之评估 |
一、技术结构层面 |
二、产业结构层面 |
三、资本结构层面 |
第三章 商业和金融业的现代嬗变 |
第一节 商业部门的交通优势 |
一、铁路交通引发物流路线改变 |
二、铁路运输推动物流中心形成 |
第二节 传统商贸的产业结构 |
一、盐业贸易之变迁 |
二、粮油贸易之演进 |
三、盐粮互市之格局 |
第三节 新式商业部门的兴起 |
一、百货业 |
二、杂货业 |
三、农副土产 |
四、果品干鲜 |
五、药材贸易 |
第四节 金融业的现代化嬗变 |
一、钱庄 |
二、银行 |
三、其它金融业务 |
四、铁路交通与金融业的关联性 |
第四章 交通邮政和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启跋 |
第一节 现代交通体系的构建 |
一、铁路运输之滥觞 |
二、航运事业之拓展 |
三、公路网络的初建 |
四、新旧运输的互补 |
第二节 邮政和通信的现代化启跋 |
一、现代邮政之滥觞 |
二、通信事业的初兴 |
第三节 城市建设的艰难发展 |
一、城市空间结构之演变 |
二、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启 |
三、市政基础设施之建设 |
第五章 教育事业的新旧更替 |
第一节 传统教育的格局 |
一、县学 |
二、书院 |
三、私塾 |
第二节 新式教育的成长 |
一、新旧教育的更替 |
二、初等教育的推广 |
三、中学教育的发展 |
四、师范教育之演进 |
第三节 教育现代化的困境 |
一、管理体制延阻教育发展 |
二、封建军阀戕害新式教育 |
三、经费匮乏制约教育发展 |
第四节 新式教育的现代化功效 |
一、民众教育初兴 |
二、人才效应显着 |
三、革命精神培养 |
第六章 人口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重组 |
第一节 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的近代变迁 |
一、人口规模的变迁 |
二、人口结构的演变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近代演变 |
一、商会和同业公会 |
二、红十字运动在蚌埠 |
第三节 外部元素与城市现代化 |
一、移民与城市现代化 |
二、外部文明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
第七章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模式、特征及启示 |
第一节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军阀底色” |
一、凸显城市政治地位 |
二、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
三、完善市政建设 |
四、革新生活方式 |
五、治理淮河 |
六、巩固交通地位 |
第三节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困顿 |
一、传统与现代的失衡 |
二、屡被“中断”的进程 |
三、受挫的原因 |
第四节 城市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
一、传统水路商镇与现代交通商埠——临淮与蚌埠 |
二、通商口岸城市与交通动力城市——芜湖与蚌埠 |
三、近代工业城市与现代交通城市——安庆与蚌埠 |
四、区位中心城市与交通新兴城市——合肥与蚌埠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民国时期安徽童子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民国时期童子军研究 |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童子军研究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四、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安徽童子军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安徽童子军的产生背景 |
一、世界童子军的起源 |
二、中国童子军的传入和发展 |
第二节 安徽童子军的发展情况 |
一、北京政府时期安徽童子军的初步创立 |
二、北京政府时期安徽童子军的扩展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安徽童子军 |
四、安徽女童子军 |
第二章 安徽童子军的组织与管理 |
第一节 安徽童子军的组织机构变迁 |
一、安徽童子军地方组织机构 |
二、安徽童子军基层编制 |
第二节 安徽童子军的旗帜、徽章及制服 |
一、旗帜 |
二、徽章 |
三、制服 |
第三节 安徽童子军的登记 |
一、北京政府时期安徽童子军登记情况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童子军三项登记 |
三、北京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童子军登记的区别 |
第四节 安徽童子军的经费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经费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费 |
第三章 安徽童子军的训练概况 |
第一节 童子军训练课程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童子军课程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童子军课程 |
三、北京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童子军课程的区别 |
第二节 童子军师资之培养 |
一、短期培训班 |
二、体育教员兼任教练员 |
三、师范类学校加授童子军科 |
四、童子军专职军事教官 |
五、体育童子军专修科 |
第三节 安徽童子军操法 |
第四章 安徽童子军的主要活动 |
第一节 户外活动 |
一、大检阅、大露营 |
二、远足 |
第二节 社会服务 |
一、会场服务 |
二、协助救灾 |
三、战时服务 |
四、其他服务 |
第三节 对外交往 |
一、与外国交流 |
二、与外省交流 |
第四节 其他活动 |
一、联合宣誓 |
二、军乐队演奏 |
三、参加运动会 |
第五章 安徽童子军运动评价 |
第一节 安徽童子军运动的成绩与不足 |
一、安徽童子军队伍的大发展 |
二、安徽童子军在两次全国大检阅、大露营中的良好表现 |
三、安徽童子军政治色彩严重 |
第二节 童子军教育对现今安徽教育的启示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清代安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清代以前安徽书院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宋元时期安徽书院的肇兴 |
第二节 明代安徽书院的繁荣与衰落 |
第二章 清代安徽书院的地理分布和区域差异 |
第一节 清代安徽书院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清代安徽书院的区域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清代安徽书院的办学经费与组织管理 |
第一节 清代安徽书院的办学经费 |
第二节 清代安徽书院的组织管理 |
第四章 清代安徽书院的教育教学与学术变迁 |
第一节 清代安徽书院的教育教学 |
第二节 清代安徽书院与学术变迁 |
第五章 清代安徽书院的综合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清代安徽省教育学术活动的中心:安庆敬敷书院 |
第二节 清代安徽书院与汉学的传播:宁国府洋川毓文书院 |
第三节 清代安徽书院与地方社会控制:以徽州府紫阳书院为中心 |
第六章 晚清安徽传统书院的近代转型 |
第一节 晚清安徽书院改制的历程及成效 |
第二节 晚清安徽书院改制的反思与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明代安徽书院建制沿革表 |
附表2:清代安徽书院建制沿革表 |
附表3:清代安徽三大文化区书院时空分布一览表 |
附表4:清代安徽政区沿革表 |
附表5:晚清安徽省书院改学堂一览表 |
附录:1906—1911 年间《申报》中有关安徽“毁学”的报道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及研究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设立公共体育场的探索 |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探索设立公共体育场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袁西洛江苏省内设立公共体育场建议书 |
第三节 北洋政府公共体育场相关法令法规及重要教育会议议决案 |
第四节 北洋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概况 |
第五节 北洋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历史特征 |
第六节 北洋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初步繁荣 |
第一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初步繁荣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法规体系的初步形成 |
第三节 南京中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概况 |
第四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历史特征 |
第五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的艰难发展 |
第一节 战争环境下艰难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法规的完善 |
第三节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艰难发展概况 |
第四节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历史特征 |
第五节 战时环境下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典型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上海县西门外公共体育场(1915-1927) |
一、创建过程 |
二、组织机构 |
三、体育运动的推广 |
第二节 江苏镇江省立公共体育场(1931-1936) |
一、开办及发展历程 |
二、组织机构 |
三、社会体育的推广 |
第三节 福建省立公共体育场(沙县)(1938-1942) |
一、历史沿革及内迁 |
二、组织机构 |
三、社会体育的推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特征与启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特征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
第四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
附录1 民国时期着名公共体育场场长及指导员生平 |
附录2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图片一览 |
附录3 部分公共体育场统计表 |
文中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个人简历 |
(8)基于低成本理念的县级全民健身中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
1.2.1 低成本理念相关研究 |
1.2.2 县级全民健身中心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发展研究综述 |
1.3 概念解析及研究范围 |
1.3.1 低成本理念及低成本建筑 |
1.3.2 县级全民健身中心 |
1.3.3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低成本理念与县级全民健身中心设计解析 |
2.1 低成本理念解析 |
2.1.1 全生命周期成本与必要功能 |
2.1.2 低成本建造 |
2.1.3 低成本运营 |
2.2 县级全民健身中心的作用及现状问题解析 |
2.2.1 全民健身基层架构——规模偏高 |
2.2.2 适量塑造县区标志——形态分化 |
2.2.3 适应县域消费水平——空间奢华 |
2.2.4 适应县级公共交通——选址不当 |
2.3 低成本理念与县级全民健身中心的设计关联解析 |
2.3.1 区位针对提高使用效率 |
2.3.2 规模适宜节约建造资源 |
2.3.3 形态简约降低建造难度 |
2.3.4 标准调适减少运营耗能 |
2.4 基于低成本理念的县级全民健身中心设计原则 |
2.4.1 强调大众体育的功能性原则 |
2.4.2 平衡全寿周期的经济性原则 |
2.4.3 结合县级需求的适宜性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成本建造目标下的县级全民健身中心设计 |
3.1 规模定位的准确性 |
3.1.1 适应县级地域单元的经济需求 |
3.1.2 强化县级全民健身的服务对象 |
3.1.3 结合县级全民健身的功能需求 |
3.2 空间布局的实用性 |
3.2.1 实际运动面积的比例提高 |
3.2.2 运动空间的场地尺寸压缩 |
3.2.3 不同空间的平面组合规整 |
3.3 形态材料的适宜性 |
3.3.1 结构预制缩短建造周期 |
3.3.2 结构组合契合功能逻辑 |
3.3.3 就地取材降低成本造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成本运营目标下的县级全民健身中心设计 |
4.1 区位选址的针对性 |
4.1.1 针对公共交通弱势的社区结合型 |
4.1.2 完善体育人才储备的校园结合型 |
4.1.3 推进新型城镇进程的新城融合型 |
4.2 功能复合的多样性 |
4.2.1 辅助空间复合共用 |
4.2.2 运动场地复合并置 |
4.2.3 辅助观演复合一体 |
4.3 节能降耗的在地性 |
4.3.1 提高自然采光 |
4.3.2 选用被动式太阳能技术 |
4.3.3 充分利用户外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缘起与现状 |
二、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
三、本课题的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概述 |
第一节 河南戏曲发展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的分期 |
一、乡村时代:1840—1914 |
二、城市时代:1914—149 |
第三节 河南戏曲改良运动的发展与实践 |
一、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 |
二、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 |
三、河南梆子的革新实践 |
第四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剧种考论 |
一、地方史志所载剧种考 |
二、报纸刊物所载剧种考 |
三、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剧种的数量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 |
第一节 民俗演剧的类型与名目 |
第二节 酬神演剧 |
一、春祈秋报 |
二、庙会演剧 |
三、节令演剧 |
四、崇圣演剧 |
第三节 日常事务演剧 |
一、集市演剧 |
二、行会演剧 |
三、喜丧演剧 |
第三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班社 |
第一节 地方戏班社的历史与演进 |
一、河南地方戏班社的发展历程 |
二、民国以来河南地方戏班社的演变 |
第二节 班社的类型 |
一、科班 |
二、江湖班 |
三、玩会班 |
四、龙虎班 |
第三节 班社的成员与分工 |
第四节 班社的经济 |
一、戏班的经济收入 |
二、戏班的分配方式 |
第四章 晚清民国河南乡村剧场 |
第一节 画地做场 |
一、画地做场的历史与现状 |
二、画地做场与河南地方戏的关系 |
第二节 高台剧场 |
一、高台剧场的历史与发展 |
二、高台剧场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
第三节 戏楼 |
一、河南戏楼的历史与类型 |
二、戏楼的变迁与发展 |
第五章 晚清民国河南城市剧场 |
第一节 河南地方戏与城市剧场 |
第二节 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27 |
一、传统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14年 |
二、席棚茶园:1914——1927 |
三、河南茶园剧场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三节 新式剧场:1927——1949 |
一、“丰乐园”:新式剧场的发端 |
二、“相国寺梆戏文化圈”与河南新式剧场的发展 |
第四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河南其它地区的城市剧场 |
第五节 官方意志与民间诉求:河南新式剧场兴盛之原因 |
第六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 |
第一节 艺人与河南地方戏 |
一、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数量蠡测 |
二、名伶涌现的河南地方戏 |
三、河南地方戏艺人的历史贡献 |
第二节 “开封五云”与河南地方戏的演进 |
一、“开封五云”辨析 |
二、河南地方戏城市化的先驱 |
第三节 坤伶与河南地方戏的新发展 |
一、坤伶的复兴 |
二、民国时期坤伶的崛起与发展 |
三、坤伶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
第七章 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钩沉 |
第一节 民间艺人作家及其作品 |
第二节 传统文人作家及其作品 |
第三节 新式知识分子作家及其作品 |
第四节 河南地方戏存目作家、作品简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本土剧种表 |
附录二 晚清民国时期流入河南剧种表 |
附录三 晚清民国河南民间常见演剧名目表 |
附录四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戏曲班社统计表 |
附录五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科班(窝班)统计表 |
附录六 晚清民国河南新式剧场数量简论 |
附录七 19 世纪末——1949 年河南剧场一览表 |
(10)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治领下的安徽中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抗战时期的教育研究 |
2. 安徽省教育史的研究 |
3. 安徽中等教育的研究 |
(四) 研究方案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1. 文献分析法 |
2. 计量史学法 |
(六) 创新及不足 |
1. 论文创新之处 |
2. 论文不足之处 |
一、全面抗战初期安徽省沦陷情状与教育概况 |
(一) 全面抗战时期安徽沦陷情状 |
(二) 日寇对安徽中等教育的摧残 |
(三) 日寇在皖境实施的奴化教育 |
二、国民政府治领下安徽境内的中等教育 |
(一) 战时续办的中等学校 |
(二) 战时迁来的中等学校 |
(三) 战时新建的中等学校 |
1. 战时省立临时中学 |
2. 战时公私立中等学校 |
(四) 境内中等学校教育办理情形 |
1. 教育管理 |
2. 校园环境 |
3. 师生素质 |
4. 毕业会考 |
三、国民政府治领下安徽境外的中等教育 |
(一) 西迁建校 |
1. 国立八中 |
2. 国立九中 |
(二) 境外安徽中等教育办理情形 |
1. 师资状况 |
2. 教学内容 |
3. 学生生活 |
(三) 复员回皖 |
1. 复员计划的实施 |
2. 回皖学生的安置 |
3. 回皖教职员的安置 |
四、全面抗战时期安徽中等教育的历史评析 |
(一) 战时安徽中等教育办理的积极作用 |
(二) 战时安徽中等教育办理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凤台、砀山、滁县教育局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教师(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2]建国初期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研究(1949-1959)[D]. 吴健. 安徽大学, 2019(07)
- [3]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1908-1947)[D]. 王洪刚. 扬州大学, 2017(10)
- [4]凤台、砀山、滁县教育局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教师[J]. 凤台县委通讯组. 安徽教育, 1977(06)
- [5]民国时期安徽童子军研究[D]. 束婷婷. 安徽大学, 2016(10)
- [6]清代安徽书院研究[D]. 张晓婧. 安徽师范大学, 2014(03)
- [7]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研究[D]. 陈锐.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8]基于低成本理念的县级全民健身中心设计研究[D]. 王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D]. 孙建杰. 河南大学, 2018(12)
- [10]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治领下的安徽中等教育研究[D]. 汪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