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心泵的故障分析与排除(论文文献综述)
任聪[1](2019)在《中央空调系统关键设备故障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央空调目前广泛存在于各种楼宇建筑中,将故障诊断技术应用到中央空调领域中可以确保整体系统稳定运行,同时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但由于中央空调系统本身的非线性、参数耦合性等因素影响,目前建立完整的中央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体系极其困难,所以本文着重针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关键设备冷水机组和离心泵开展故障诊断研究。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中央空调系统关键设备冷水机组和离心泵分别进行故障分析,说明各自的故障类型和故障原因,确定关键设备故障诊断的特征变量。并在大数据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系统关键设备故障诊断方法。(2)分别采用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径向基(Radic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以及Elman神经网络进行关键设备故障诊断模型建立。对每种神经网络的某个特定参数,采用在一定范围内遍历寻优的方式找到该网络对应的故障诊断最佳参数点,使得关键设备故障诊断结果更加精确有效。(3)通过冷水机组故障诊断仿真研究这三种神经网络的可行性,再利用离心泵故障模拟实验验证这三种神经网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4)考虑到中央空调系统中离心泵的实际工作过程是在非变频情况下运行,而系统末端负载却是变化的,所以在离心泵故障模拟实验中采用改变水泵出口端阀门开度的方式模拟出末端不同的情况,以不同的负载情况作为研究的变量。(5)通过冷水机组仿真数据与离心泵故障模拟实验数据综合对比分析出BP网络、RBF网络以及Elman网络这三种神经网络各自故障模式识别的效果。从网络记忆性、网络结构复杂度、网络训练时长及网络测试精度四个方面对这三种网络的诊断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RBF网络结构相较于BP网络和Elman网络更简单,并且网络记忆性好、测试输出结果误差小,网络训练时间也短。最终确定RBF网络更适用于中央空调系统关键设备故障诊断的结论。
焦瀚晖[2](2020)在《基于混合域特征及卷积神经网络的离心泵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离心泵是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及国防工业的一种关键旋转机械,复杂的运行环境使其容易发生各类机械故障,因此需要对故障进行检测。基于信号分析的传统故障诊断对人员要求较高,若想实现准确的故障诊断,要求相关人员需具备全面的故障诊断专业知识、信号处理分析理论和丰富的实际现场经验。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对离心泵典型故障进行实验模拟,基于实验与现场振动数据,提出离心泵振动故障智能识别方法。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研究成果:(1)对振动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多维度多角度提取特征,构建混合域特征集;为剔除特征集中的冗余特征,减小计算量和冗余特征对模型训练结果的影响,基于补偿距离评估技术对特征进行筛选;(2)提出基于频谱分量的特征快速构造算法,快速构造CNN二维特征输入,极大提高振动信号转换为二维特征的速率,并实现快速准确的识别故障类型;(3)提出基于补偿距离评估和一维CNN的故障识别方法,可实现对不同设备、不同工况、不同故障的准确快速识别。(4)针对现场故障数据获取困难,环境噪声复杂,对模型抗噪能力、鲁棒性及小样本背景下的模型训练能力进行测试。基于补偿距离评估和一维CNN的模型整体性能最佳,可实现现场故障快速准确识别。
贾旭飞[3](2019)在《典型旋转设备转子不平衡和叶轮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旋转设备在我国化工行业中应用广泛。对旋转设备运行故障的准确判断和处理有利于化工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不平衡故障是旋转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一种最常见故障,多由转子质量不平衡引起。基于此,本文详细论述了转子质量不平衡的机理及故障特征,介绍了其平衡原理与平衡方法以及转子运行的振动评价标准,并将上述理论应用于工程实际。针对多台汽轮发电机组、一次风机、给水泵等化工过程中的典型旋转设备,通过振动参数、振动波形及频谱图综合分析故障原因,运用上述各平衡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最终通过现场实际验证动平衡方法的有效性。针对某低低压蒸汽冷凝水泵运行过程中突然跳车的问题,在排除电机及机泵机械故障的前提下,通过三维建模,模拟分析泵内部过流部件区域的流场特性,提出了减小叶轮直径以优化内部流场状态进而提升机泵效率的解决方法。结合低比转速泵用叶轮切割公式,对故障机泵叶轮切割,并现场实际验证效果良好,对解决此工况条件下引起的机泵故障有实践意义。
尹成红[4](2005)在《离心泵的故障诊断方法及故障评定》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国民生产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由于机械系统工作过程是复杂的,有很多故障是来自多种影响因素,对其实施故障诊断比较困难,尽管人们已对其开展了不少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在企业中的应用还不是很普遍。而转动设备在机械设备领域中占有很大部分,本文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应用于离心泵类的日常故障判断及维修,较好地解决了离心泵的故障问题。 在本文中,首先针对炼厂以往在离心泵的维修上缺乏科学技术的指导,耗人力、物力及财力之多的问题,介绍了适合于离心泵的故障诊断方法,对炼厂的大批离心泵进行日常监测,并在故障状态下提取出特征数值,采用切实有效的频谱分析技术,进行了故障诊断及处理。在石化企业中应用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不仅能实际解决许多设备故障问题,还为设备检维修工作提供了更有利的技术指导和依据。
刘和明,刘艳[5](2019)在《离心泵故障诊断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进行离心泵故障诊断可以大幅提高泵的运行平稳性。概述离心泵故障的基本理论,分析振动对离心泵的影响,介绍压力脉动与离心泵故障的联系,阐述旋转叶轮机械的故障原理及其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展望离心泵故障诊断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离心泵故障诊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闫春玮[6](2019)在《催化裂化3D培训系统及故障诊断模块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原油催化裂化是石化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高危环节,要求催化裂化生产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操作技能和故障排除能力,同时要求化工类院校更加注重在以上两个方面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化工行业的企业培训与实际生产脱节,学校教育无法真正动手的培训现状,基于仿真模拟和故障诊断技术本文提出了催化裂化3D培训系统及故障诊断模块的设计方案并将其应用到催化裂化培训系统中。3D培训系统突破了传统的外操培训方式,实现了2D到3D的跨越;故障诊断模块为提高内操培训用户的故障诊断能力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利用Unity 3D和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结合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某石化公司的催化裂化3D培训系统;另外,通过数据契约、服务契约和服务接口实现完成了基于HTTP通信协议的WCF数字服务器设计,实现了催化裂化3D培训系统与DCS仿真培训系统的数据通信。其次,对反应-再生系统进行故障分析,建立它的故障树模型,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首先对系统进行HAZOP分析得出HAZOP分析表用于确定其故障树模型的顶事件,接下来对系统进行SDG建模用于确定故障树模型中间事件和基本事件及它们的逻辑关系,最后基于HAZOP分析表和SDG模型建立系统故障树模型。然后,对系统的故障树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得出系统失效模式的最小割集,定量分析求取故障树模型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针对定量分析中基本事件故障发生概率不确定的问题,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和三角模糊数(TFN)进行解决。最后,根据反应-再生系统FTA模型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果建立DCS仿真系统故障诊断模块的故障库。基于C#语言设计催化裂化DCS仿真培训系统的故障诊断模块,并对其整体功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了故障诊断模块的有效性。
肖立[7](2017)在《基于气田水输送与回注工艺的旋喷泵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在气田水输送与回注工艺中,不同地质构造对气田水成分影响较大,尤其特殊地质构造下,气田水腐蚀性、结垢性强。使用常规气田水泵进行气田水输送与回注,水泵的故障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实际生产的良好运行。气田水泵作为气田水输送与回注工艺流程中的关键设备,其使用性能与工作效率是工艺流程节能、高效生产的基本保障。常用的气田水泵为多级耐腐蚀离心泵与往复式柱塞泵,使用旋喷泵作为气田水输送与回注工艺设备较为少见。本文结合气田水输送与回注工艺的特殊要求,对旋喷泵的现场应用进行实验研究,对于旋喷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本文介绍了旋喷泵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旋喷泵在石油化工行业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国外成型的旋喷泵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且逐步发展完善,成为更为成熟的系列产品技术,国内旋喷泵发展则相对较晚。随着水力学理论的发展,旋喷泵的性能逐渐提高,使其具备在石油化工行业推广应用的条件。然后,本文分析了气田水输送与回注工艺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离心泵和柱塞泵的现场应用与故障分析。离心泵主要存在泵体故障、叶轮故障、密封故障、轴承故障等;柱塞泵主要存在阀组易损坏、密封实效泄露、连接紧固件故障等问题。而旋喷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无易损件、高压端无动密封等优点,使其成为气田水输送与回注工艺的新选择。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生产实际情况,优化设计旋喷泵关键零部件,得到叶轮与接收管的设计参数,再根据设计参数,完成接收管三维建模。在研究数值仿真理论后,利用现有商业软件对关键零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入口流量和入口压力条件下的速度场、压力场与湍动能分布,为旋喷泵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最后,对旋喷泵在气田水输送与回注工艺的应用进行现场实验测试,得到旋喷泵的性能测试与噪声振动测试结果。根据性能测试可知,当旋喷泵以定频率运行时,随着泵流量的增大,泵输出压力逐渐降低;当旋喷泵变频运行时,保持泵流量恒定,则随着频率的增加,泵输出压力逐渐增大。噪声振动实验表明,轴承座的振动速度大于泵体的振动速度,随着频率的增加,振动速度波动增大;泵噪声正比于频率,在测试频率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增加,泵噪声逐渐增大。综上所述,本文进行基于气田水输送与回注工艺的旋喷泵实验研究,并对关键零件进行设计计算与仿真分析,通过现场实验测试,测试旋喷泵的使用性能,优化旋喷泵结构与工艺流程。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特殊地质构造下的气田水输送与回注工艺提供参考,也可为低能耗、高效率地实际生产提供帮助。
仲剑锋,于天明,逄志敏[8](2013)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型教材开发实践探索——以高职《制药通用设备》校本教材为例》文中认为教材(教学资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型《制药通用设备》校本教材,完成了配套的教学资源建设,形成理实一体、虚实一体、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学做用一体的多元特色立体化教学资源,推进高职工学结合教材的改革和建设。
赵自愿[9](2013)在《原油集输系统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原油集输是从井场开始,以长距离输油管道首站或者油库为终点的连续生产过程,主要环节有原油计量、油气水分离、原油脱水与稳定、污水处理等。原油集输系统工艺复杂,压力容器集中,生产连续性强。系统运行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或操作失误,都会造成系统故障,严重的可造成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因此,针对我国原油集输现状,对原油集输系统进行故障分析,构建原油集输系统故障诊断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樊学油区详细的调研,并查阅大量文献与资料,具体分析了樊学油区原油集输系统的集输工艺流程和关键设备,运用故障模式、影响、危害度分析和模糊故障树结合的故障分析与诊断方法对原油集输系统的关键设备进行了故障分析与诊断。首先运用故障模式、影响、危害度分析方法对三相分离器、原油储罐、输油管道和输油泵进行故障分析,然后用模糊故障树分析法对它们进行故障分析与诊断,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到各个设备的故障模式和发生故障的概率以及基本事件的模糊重要度。最后运用CAFTA计算机辅助系统对系统故障树进行了仿真,得到系统关键设备在一定工作时间内的可靠度等数据,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维护提供了参考。
尚欢欢[10](2020)在《离心泵轴系不对中振动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是在镇江市重点研发计划(GY2017001)和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委托项目“叶片泵低噪声制造技术服务”(20190383)的资助下开展的。离心泵是常见的旋转机械设备,由于安装误差、工作后结构变形以及基础沉降等,其转子系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对中。不对中故障在离心泵运转过程中将产生一系列有害于设备的动态效应,如引起联轴器连接螺栓孔磨损、油膜失稳、轴弯曲变形等,导致系统振动异常,危害极大。转子系统的不对中主要分为轴承不对中和轴系不对中(也称联轴器不对中)。目前轴承不对中控制方面(如自动调心轴承、冷态标高预补偿等)已取得长足进步;而轴系不对中由于相邻两转子轴心线在实际运行时不重合,即使通过弹性联轴器也无法完全避免,且对于离心泵轴系不对中系统振动规律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研究离心泵轴系不对中故障产生的原因和特征对提高离心泵机组可靠性、振动控制以及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本文采用理论推导、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离心泵不对中转子系统及轴系不对中故障时离心泵振动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转子系统不对中振动机理、振动特性、带轴系故障的离心泵振动特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本文研究的意义。2.研究了离心泵轴系不对中故障产生原因及振动机理,建立了故障转子运动方程,推导了不对中激振力的表达式并依据离心泵转子系统结构和受力特点,建立了离心泵不对中转子系统力学模型以及有限元模型,为后续不对中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模型。3.搭建了离心泵外特性及轴系不对中振动测试试验台,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流场对轴系不同对中状态的离心泵振动的影响,并确定流场计算和有限元计算求解策略。结果表明:(1)所建立的流场计算模型合理,设计工况下,扬程误差2.4‰,效率误差1.35%;(2)轴系不对中状态下,1APF(电机转动频率)振动响应增强,并出现明显的2APF响应,离心泵低频段振动能量增大,振级明显提高;(3)流场对轴系不对中故障的离心泵振动变化的影响较小。4.建立了离心泵不对中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对中形式、不对中量和转速对离心泵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额定转速下,平行不对中径向振动主频为2APF,无轴向振动;角不对中径向、轴向振动均出现明显的2APF特征,当角不对中量α增大到2°时,主频由1APF变为2APF;综合不对中在平行不对量最小,角不对中量最大时,2APF分量占比最大;(2)特征峰值随着不对中量的增加线性增加;(3)不对中转子系统在低转速(n’/n≤0.9)时振动主频为1APF,高转速(n’/n≥1)时主频为2APF;(4)轴系不对中使轴心轨迹发生畸变,由椭圆形变为香蕉形,严重时为内8字形。5.建立了离心泵轴系不对中有限元分析模型,揭示了轴系不同对中状态下离心泵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轴系理想对中条件下,轴系激振源主要引起离心泵进、出口法兰的水平振动和基座的垂直振动,主频均为1APF,各测点振动烈度排序为:出口法兰M2>进口法兰M1>基座M3;(2)轴系平行不对中时,M1和M3的水平和垂直振动主频为2APF,M2的水平振动主频为2APF,垂直振动主频为1APF,各测点振动烈度排序为:M2>M1>M3;(3)当轴系角不对中量α较小时,各测点振动主频与轴系平行不对中一致,随着角不对中量α的增大,主频变为模态频率,当α≥1°时,各测点振动烈度排序为:M1>M2>M3;(4)轴系平行不对中主要影响M2的振动,角不对中影响M1的振动变化,振级随不对中量增大而增大,增速先快后慢。
二、离心泵的故障分析与排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心泵的故障分析与排除(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央空调系统关键设备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冷水机组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1.2.2 离心泵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央空调系统关键设备工作原理与故障分析 |
2.1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1.1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 |
2.1.2 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 中央空调系统关键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故障分析 |
2.2.1 冷水机组工作原理 |
2.2.2 离心泵工作原理 |
2.3 中央空调系统关键设备的故障分析 |
2.3.1 冷水机组的故障分析 |
2.3.2 离心泵的故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央空调系统关键设备故障诊断方法与仿真 |
3.1 关键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
3.1.1 关键设备信号预处理 |
3.1.2 关键设备采集信号小波能量提取 |
3.1.3 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 |
3.2 中央空调系统关键设备故障诊断流程 |
3.3 冷水机组故障诊断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
3.3.1 冷水机组故障与特征变量 |
3.3.2 冷水机组仿真数据与数据处理 |
3.3.3 基于三种神经网络的故障模式识别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央空调系统离心泵实验设计与数据采集 |
4.1 离心泵实验原理 |
4.2 离心泵实验平台设计 |
4.2.1 离心泵实验装置 |
4.2.2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4.3 离心泵故障模拟实验条件与实验方法 |
4.3.1 离心泵实验条件 |
4.3.2 离心泵实验方法 |
4.4 离心泵实验数据采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离心泵故障诊断模型实验验证及分析 |
5.1 离心泵实验数据去噪处理 |
5.2 小波能量提取的结果分析 |
5.3 基于神经网络诊断模型结果分析 |
5.3.1 BP网络诊断模型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5.3.2 RBF网络诊断模型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5.3.3 Elman网络诊断模型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5.3.4 三种网络模型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基于混合域特征及卷积神经网络的离心泵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振动数据特征选取 |
1.2.2 故障智能识别 |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离心泵典型故障机理及模拟实验 |
2.1 引言 |
2.2 离心泵典型故障机理 |
2.3 立式离心泵故障模拟实验 |
2.3.1 试验台整体布局 |
2.3.2 振动监测系统搭建 |
2.3.3 实验方案设计 |
2.3.4 故障数据初步分析 |
2.4 卧式离心泵故障模拟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心泵典型故障特征选取 |
3.1 引言 |
3.2 混合域振动特征提取 |
3.2.1 时域特征振动参数提取 |
3.2.2 频域特征振动参数提取 |
3.2.3 时频域振动特征参数提取 |
3.3 特征选择与降维 |
3.3.1 补偿距离评估技术 |
3.3.2 主成分分析法(PCA) |
3.3.3 降维方法选择 |
3.4 卧式离心泵数据特征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离心泵故障智能诊断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识别方法 |
4.2.1 卷积神经网络CNN |
4.2.2 基于小波变换时频图特征 |
4.2.3 基于频谱分量的特征快速构造算法 |
4.2.4 故障识别模型构建 |
4.2.5 故障识别结果与性能分析 |
4.3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识别 |
4.3.1 故障识别方法实现 |
4.3.2 故障识别模型构建 |
4.3.3 故障识别结果与模型性能对比 |
4.4 卧式离心泵故障模型验证 |
4.5 模型抗噪能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现场数据特征选择方法验证 |
5.3 轴承故障案例验证 |
5.3.1 二维故障识别模型构建 |
5.3.2 一维故障识别模型构建 |
5.3.3 识别结果及模型性能对比 |
5.4 抽空故障案例验证 |
5.4.1 混合域全特征集构造 |
5.4.2 输入特征降维优化 |
5.4.3 故障识别模型建立 |
5.4.4 测试样本故障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与发表的学术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附件 |
(3)典型旋转设备转子不平衡和叶轮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旋转设备不平衡及动平衡发展现状 |
1.2.1 转子不平衡及转子分类 |
1.2.2 转子动平衡发展现状 |
1.3 离心泵数值模拟研究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转子不平衡与动平衡理论及方法 |
2.1 转子质量不平衡机理及故障特征 |
2.2 刚性转子平衡原理与方法 |
2.2.1 两平面平衡力学原理 |
2.2.2 动平衡方法 |
2.3 挠性转子平衡原理与方法 |
2.3.1 平衡原理与方程 |
2.3.2 振型平衡法 |
2.3.3 影响系数法 |
2.3.4 平衡法优缺点及实施步骤 |
2.4 转子振动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子动平衡应用实例 |
3.1 25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分析处理 |
3.1.1 汽轮发电机组简介 |
3.1.2 1#汽轮发电机组动平衡 |
3.1.3 2#汽轮发电机组动平衡 |
3.2 40MW汽轮发电机组转子动平衡 |
3.2.1 汽轮发电机组简介 |
3.2.2 发电机动平衡 |
3.3 风机动平衡 |
3.4 给水泵动平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冷凝水泵故障诊断分析研究 |
4.1 冷凝水泵故障现象及分析 |
4.1.1 冷凝水泵简介 |
4.1.2 冷凝水泵故障现象 |
4.1.3 冷凝水泵故障分析 |
4.2 流体力学模型 |
4.2.1 流体力学参数 |
4.2.2 流体力学方程 |
4.2.3 标准k-ε模型 |
4.3 冷凝水泵三维建模分析 |
4.3.1 冷凝水泵三维建模 |
4.3.2 模型网格划分 |
4.3.3 边界条件 |
4.3.4 内部流场分析 |
4.4 叶轮切割公式 |
4.5 冷凝水泵故障处理 |
4.5.1 冷凝水泵参数计算 |
4.5.2 冷凝水泵故障解决 |
4.5.3 故障处理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4)离心泵的故障诊断方法及故障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离心泵故障诊断的现状、发展趋势及诊断过程 |
1.2.1 发展现状 |
1.2.2 离心泵故障诊断的发展趋势 |
1.2.3 振动故障诊断过程 |
1.3 故障诊断方法综述 |
1.3.1 基于振动分析的诊断方法 |
1.3.2 基于润滑油的光谱、铁谱分析的诊断方法 |
1.3.3 基于噪声分析的诊断方法 |
1.4 维修制度的变革 |
1.4.1 事后维修 |
1.4.2 定期维修 |
1.4.3 预知性维修 |
1.5 炼厂离心泵现状介绍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离心泵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及处理 |
2.1 引言 |
2.2 故障特征的提取 |
2.2.1 信号的采样和量化 |
2.2.2 离心泵故障特征的采集 |
2.2.3 数据采集及诊断应用仪器 |
2.3 信号的分析及处理 |
2.3.1 频域信号——傅立叶积分变换 |
2.3.2 快速傅立叶变换原理 |
2.4 企业设备状态标准 |
2.5 状态监测与特征提取的实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心泵常见故障的诊断 |
3.1 引言 |
3.2 转子不平衡故障 |
3.3 偏心的转子故障 |
3.4 轴弯曲故障诊断 |
3.5 转子不对中故障 |
3.5.1 角不对中故障 |
3.5.2 平行不对中故障 |
3.5.3 轴承不对中故障 |
3.6 转子与定子摩擦故障 |
3.7 滚动轴承的故障 |
3.8 转子支承部件松动的故障 |
3.8.1 结构框架或底座松动 |
3.8.2 结构、轴承座晃动或开裂引起的松动 |
3.8.3 轴承在轴承座内松动或部件配合松动 |
3.9 齿式联轴器卡死的故障 |
3.10 转轴横向裂纹的故障 |
3.11 小结 |
第四章 故障诊断的分析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频谱分析的故障分析方法 |
4.3 故障分析及处理实例一 |
4.3.1 故障分析、评定 |
4.3.2 故障处理 |
4.3.3 检修后效果 |
4.4 故障分析及处理实例二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离心泵故障诊断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离心泵故障分类及特点 |
2 离心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离心泵振动研究现状 |
2.2 旋转机械故障机理研究现状 |
2.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2.3.1 基于模式识别的故障诊断 |
2.3.2 基于控制模型的故障诊断 |
2.3.3 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 |
3 离心泵故障诊断研究展望 |
(6)催化裂化3D培训系统及故障诊断模块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催化裂化系统仿真发展现状 |
1.3 HAZOP分析、SDG及 FTA故障诊断方法概述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沉浸式3D培训系统设计与实现 |
2.1 虚拟现实技术 |
2.2 Unity碰撞检测技术 |
2.3 虚拟场景设计与实现 |
2.4 培训系统登陆UI功能实现 |
2.4.1 登陆UI界面制作 |
2.4.2 服务读取功能实现 |
2.4.3 文件读写功能实现 |
2.5 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功能实现 |
2.6 设备交互功能实现 |
2.6.1 手动阀门交互的实现 |
2.6.2 按钮控制设备交互实现 |
2.6.3 交互辅助功能实现 |
2.7 紧急预案功能实现 |
2.7.1 火焰、水枪喷射特效制作 |
2.7.2 信息交互功能实现 |
2.7.3 火灾紧急预案实现 |
2.8 通信模块实现 |
2.8.1 通信模块实现 |
2.8.2 WCF服务通信接口测试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反应-再生系统故障分析 |
3.1 HAZOP、SDG和 FTA故障诊断方法介绍 |
3.1.1 HAZOP分析法 |
3.1.2 SDG建模及相关概念 |
3.1.3 FTA建模及分析方法 |
3.1.4 层次分析法和三角模糊数在FTA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
3.1.5 HAZOP-SDG-FTA联合算法的优越性 |
3.2 反应-再生系统工艺流程介绍 |
3.3 反应-再生系统的HAZOP分析 |
3.3.1 系统节点划分 |
3.3.2 确定有意义偏差 |
3.3.3 反应-再生系统的HAZOP分析表 |
3.4 反应-再生系统SDG模型的建立 |
3.4.1 变量定义 |
3.4.2 列影响方程 |
3.4.3 反应-再生系统SDG模型建立 |
3.5 反应-再生系统FTA模型的建立 |
3.5.1 故障树模型事件选取 |
3.5.2 建立故障树 |
3.6 反应-再生系统FTA模型定性分析 |
3.7 反应-再生系统FTA模型定量分析 |
3.7.1 反再系统设备变量故障率获取 |
3.7.2 基本事件的三角模糊数 |
3.8 系统顶事件概率与底事件概率重要度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故障诊断模块实现与验证 |
4.1 构建故障库 |
4.2 故障诊断模块结构 |
4.3 报警提醒功能实现与验证 |
4.4 故障诊断功能实现与验证 |
4.5 故障库管理功能实现与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基于气田水输送与回注工艺的旋喷泵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现场问题分析 |
2.1 离心泵现场应用与故障分析 |
2.1.1 离心泵工作原理 |
2.1.2 离心泵现场应用 |
2.1.3 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 |
2.2 柱塞泵现场应用与故障分析 |
2.2.1 柱塞泵工作原理 |
2.2.2 柱塞泵现场应用 |
2.2.3 柱塞泵常见故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作原理与设计计算 |
3.1 旋喷泵结构与原理 |
3.2 旋喷泵设计计算 |
3.2.1 叶轮基础计算 |
3.2.2 接收管设计计算 |
3.2.3 压力与损失求解 |
3.2.4 设计计算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关键零件仿真分析 |
4.1 数值仿真基本理论 |
4.1.1 控制方程 |
4.1.2 湍流数值仿真方法 |
4.2 方程离散化 |
4.2.1 离散的目的 |
4.2.2 常用的离散格式 |
4.3 代数方程的求解 |
4.4 边界条件 |
4.5 接收管的数值仿真 |
4.5.1 模型的建立 |
4.5.2 网格划分 |
4.5.3 参数设置 |
4.6 计算结果分析 |
4.6.1 速度分析 |
4.6.2 压力分析 |
4.6.3 湍动能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旋喷泵现场实验研究 |
5.1 性能实验 |
5.1.1 方案设计与实验测试 |
5.1.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 噪声振动实验 |
5.2.1 方案设计与实验测试 |
5.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3 问题及改进 |
5.3.1 机械密封改进 |
5.3.2 清洗液置换系统改造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原油集输系统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原油集输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
1.3 题目来源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故障诊断方法理论基础 |
2.1 原油集输系统故障事件的模糊集合 |
2.1.1 故障事件的模糊集合表示 |
2.1.2 模糊子集的表示方法 |
2.2 模糊子集的运算 |
2.3 模糊集的 λ-截集 |
2.4 几个常用的算子 |
2.5 模糊数学的基本定理 |
2.5.1 模糊截积 |
2.5.2 凸模糊集和模糊数 |
2.6 线性模糊数的运算 |
2.7 隶属函数 |
2.7.1 隶属函数的确定 |
2.7.2 工程实践中常见的隶属函数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糊故障树分析法 |
3.1 故障树分析法的特点 |
3.2 故障树分析法的适用范围 |
3.3 故障树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3.4 故障树的建造 |
3.5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3.5.1 结构函数 |
3.5.2 最小割集 |
3.5.3 最小割集在故障树分析中的作用 |
3.6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
3.7 基本事件的重要度分析 |
3.8 模糊故障树分析原理 |
3.8.1 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 |
3.8.2 顶事件的发生概率 |
3.8.3 基本事件模糊重要度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樊学油区原油集输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
4.1 樊学油区原油集输工艺 |
4.2 樊学油区原油集输系统的工艺流程 |
4.3 樊学油区原油集输系统设备简介 |
4.4 系统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
4.5 三相分离器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
4.5.1 三相分离器故障及原因分析 |
4.5.2 三相分离器故障诊断与分析 |
4.6 原油储罐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
4.6.1 原油储罐的故障模式与原因分析 |
4.6.2 原油储罐故障诊断与分析 |
4.7 原油集输管道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
4.7.1 输油管道常见故障模式、原因分析 |
4.7.2 输油管道故障诊断与分析 |
4.8 输油泵故障分析与诊断 |
4.8.1 输油泵的常见故障模式及原因分析 |
4.8.2 输油泵故障诊断与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障树分析和仿真 |
5.1 Monte Carlo 仿真的基本原理 |
5.2 CAFTA 在系统故障树仿真中的应用 |
5.2.1 CAFTA 的功能简介 |
5.2.2 CAFTA 仿真基本参数的确定 |
5.2.3 系统故障树仿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论文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10)离心泵轴系不对中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对中转子系统振动机理研究现状 |
1.2.2 不对中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研究现状 |
1.2.3 轴系故障对离心泵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离心泵轴系不对中振动机理及模型建立 |
2.1 不对中转子系统的振动机理 |
2.1.1 平行不对中振动机理 |
2.1.2 角度不对中振动机理 |
2.1.3 综合不对中振动机理 |
2.2 离心泵振动机理 |
2.3 离心泵转子系统有限元建模 |
2.3.1 轴系各部件的简化 |
2.3.2 轴系各部件间运动关系 |
2.3.3 离心泵转子系统力学模型 |
2.3.4 离心泵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轴系理想对中离心泵振动特性分析 |
3.1 数值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 |
3.1.1 计算模型及网格划分 |
3.1.2 流场参数设置 |
3.1.3 流激振动参数设置 |
3.2 试验测试系统及结果分析 |
3.2.1 试验系统及测试方法 |
3.2.2 试验结果分析 |
3.3 流场非定常激励力分析 |
3.3.1 径向力 |
3.3.2 压力脉动 |
3.4 轴系理想对中状态下离心泵振动特性分析 |
3.4.1 流体激励诱导振动 |
3.4.2 轴系激励诱导振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轴系不对中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影响分析 |
4.1 理想对中转子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
4.2 平行不对中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4.3 角度不对中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4.4 综合不对中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4.5 转速对不对中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轴系不对中对离心泵振动特性影响分析 |
5.1 离心泵结构模态分析 |
5.2 平行不对中量对离心泵振动的影响 |
5.3 角度不对中量对离心泵振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专利申请 |
三、参与科研项目 |
四、离心泵的故障分析与排除(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央空调系统关键设备故障诊断研究[D]. 任聪.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2]基于混合域特征及卷积神经网络的离心泵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焦瀚晖.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3]典型旋转设备转子不平衡和叶轮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研究[D]. 贾旭飞.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2)
- [4]离心泵的故障诊断方法及故障评定[D]. 尹成红. 大庆石油学院, 2005(03)
- [5]离心泵故障诊断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刘和明,刘艳.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9(01)
- [6]催化裂化3D培训系统及故障诊断模块设计与实现[D]. 闫春玮. 燕山大学, 2019(03)
- [7]基于气田水输送与回注工艺的旋喷泵实验研究[D]. 肖立.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8]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型教材开发实践探索——以高职《制药通用设备》校本教材为例[J]. 仲剑锋,于天明,逄志敏. 高教论坛, 2013(03)
- [9]原油集输系统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研究[D]. 赵自愿.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8)
- [10]离心泵轴系不对中振动特性研究[D]. 尚欢欢. 江苏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