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须讳言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对独立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晶莹[1](2018)在《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步入新时代,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建设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但是相较于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文化的发展仍相对缓慢。从世界的文化格局来看,依然是西强我弱,文化霸权主义仍然存在。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文化强国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通过对习近平成长历程的回溯,可以发现喜爱读书的好习惯,浓厚的文化情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背景,让习近平具备了形成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扎实的理论功力。知青岁月的磨砺,让习近平对人民群众有了深切的了解,促就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理念。融入血脉的革命基因,让习近平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极具改革与创新意识。习式家风的熏陶,是习近平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探其渊薮,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理论资源。它深入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建设思想的精髓,吸收、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此外,在任总书记之前,习近平在福建和浙江的文化探索与实践,也为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从历史中凝聚而来,在新时代里开疆拓土。它的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本文在追本溯源的基础上,从战略原则、战略布局、战略举措三个方面建构了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理论体系,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以创新为动力,以开放为取向,以人才为根本”是习近平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六大战略原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构成了习近平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战略布局;“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着力培养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习近平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坚定执行的重要战略举措。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指南与行动纲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易刚[2](2017)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任务和现实课题。核心价值观概括得再好,如果没有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同,在现实生活中就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实践力量。那么,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的原因是什么?机理和规律又是什么?显然,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实现和提升,不是想当然的,而是遵循一定机理的。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的探寻、挖掘与梳理,无疑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权威性和规律性,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成效。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首先需要厘清机理与机制、认同机理与认同机制、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概念,借鉴与认同相关的认知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进而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鉴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是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的过程,所以,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视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进行探寻和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论文创造性地借助发生学原理,大胆提出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不断生成和发展、从低级向高级、不断丰富和拓展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从历时性视域分为四个部分,即生发机理、接受机理、内化机理、外化机理,即遵循大众“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之认同过程,遵循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从无到有、从萌芽到生成、从低级到高级之转变过程的原理或理路。换言之,认同包括认同的生发、接受、内化、外化四个层面。无疑,生发机理是实现大众认同的基础,是大众接受、内化、外化之逻辑起点和现实根基,是推进大众认同的切入点和生长点。生发机理主要体现在内生机理、外生机理、价值机理三个维度。内生机理主要体现在精神上的需要、大众认识能力的形成两个层面;外生机理主要体现在社会的期望和大众的社会化需要两个方面;价值机理主要体现在核心价值观是否科学合理和是否满足大众生存发展之需两个维度。正是基于主体(大众——内生)、环体(环境——外生)、客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众所周知,认同是不断深化之过程。一般而言,认同是从低级的感性认同向高级的理性认同和价值认同层层推进的。从而,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将经历感性认同、理性认同、价值认同之进路,这是因为这一过程正好体现了大众认同由萌芽到发生、由发生到成熟、由成熟到形成之动态过程。接受机理主要探讨如何实现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同之内在原理或理路。鉴于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是通过一系列地感应、压力、吸引活动实现的。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的接受机理可以进一步分为感应机理、压力机理、吸引机理三个维度。感应机理主要体现在刺激反应和“灌输”原则两个维度;压力机理主要包括横向压力(舆论的压力)和纵向压力(社会规范性压力)两个方面;吸引机理主要体现在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先进性以及表述的大众性两个层面。内化机理主要研究如何达成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之活动原理或理路。鉴于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化是在认知、情感、评价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认知机理、情感机理、评价机理三个维度。认知机理是基础,认知机理主要体现在学习涵化和思潮引导两个维度;情感体验是助推,情感机理主要体现在坚持人文关怀和典型示范两个层面;价值评价是关键,评价机理主要体现在在利益共享和利益均衡两个方面。遵循上述机理,才能实现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化。外化机理探析了如何实现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及其自觉践行的内部原理或理路。鉴于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是通过融入生活、协同参与、信仰确立实现的。为此,外化机理主要体现在融入机理、参与机理、信仰机理三个维度。其中,融入机理主要体现在融入大众生产生活和融入大众的精神世界两个方面;参与机理主要体现在宏观上社会协同和微观上人人参与两个层面;信仰机理主要体现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和在现实生活之中的实践体验两个维度;通过上述机理的综合作用,才能使大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从自发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从偶然行为转化为习惯行为,进而生成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即践行。最后,从共时性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各机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创造性地提出生发机理、接受机理、内化机理、外化机理之间是并列平行关系、前后相继关系、有机统一关系,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的研究。
史献芝[3](2017)在《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以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交往互动与生存为突出特征的时代。可以断言的是,快速勃兴与全面铺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不仅大大拓宽与改变了人们交往互动的空间与生存模式,也给人们价值观念的生成、固化与改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互联网本身的隐蔽性、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和大容量等特质决定了多元行为主体话语表达的任意性和行为选择的多元性。在广袤无垠的网络空间中,现实空间中的身份差异、地域界限被完全遮蔽与消解,尤其是随着社交软件的快速更迭,多元行为主体表达的渠道也更加宽广与顺畅,不问出处的多元行为主体在相当程度上拥有了自由、任性表达自我价值诉求的权利。“互联网+”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问题不仅开始浮现,而且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扞卫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一个关键变量。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社会的深度耦合,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并且愈加困难的时代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实践成效、时代要求和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等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地探究了切实推进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可行性路径与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本文主要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紧扣住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这个核心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政治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宏观视域中系统地探究了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阐释了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等核心概念的内涵,搭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二是通过对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主体和基本场域的分析,勾勒网络意识形态生成的内在机理;三是通过对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历史沿革、实践成效和时代要求,剖析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必要性;四是深入检视了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成因,明晰进一步探究相关问题的向度;五是从规范性的视角,综合探究了切实推进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路径与对策。通过研究表明:在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中,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仅仅依赖于网民的道德自律或传统自上而下的线性治理模式,不仅无法有效应对各种相互绞缠的潜在挑战,更不要去奢谈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维护国家安全和扞卫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质言之,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必须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精髓的基础上,秉承现代治理理念和法治精神,建构一种动态的现代多元共治模式。站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观层面看,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基本原则,把准治理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公民参与治理的主体意识,创新培育公民主体意识的路径方法;充分汲取和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文化基础;构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技术与制度网络,加强顶层设计,提升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研发能力;建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实践中,切实推进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中国治理话语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治理逻辑,不断推进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模式的传承、创新与超越。本文的主要创新如下:一是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本文并没有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研究视角,而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为分析研究的理论框架,综合运用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来多维度视角地探究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恰切之道。二是研究主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是近些年来才开始逐渐浮现的一个新颖研究议题,进入学界研究视野的时间算不上长,现在也尚未发现将其作为研究主题的博士论文。研究主题的前瞻性,意味着在理论与实践领域都存在着可以进一步拓展或挖掘的研究空间。三是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本文对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实践成效、潜在挑战、存在的问题、成因和路径建构等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即本文将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研究对象,突破了既有文献研究以单一或几个层面内容为研究议题的弊端。
张景泊[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生观是人生道路的总钥匙、总开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及人生观,特别是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重要意义,强调人生观培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在纪念每一位老一辈革命家的座谈会上,总书记都强调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能矢志不渝地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就因为他们始终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了牢固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中,加强即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培育,其现实的和历史的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要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培养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的人的问题。当前,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也不同程度地侵蚀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以解决高等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任务不仅重要而且迫切。论文首先讨论了人生观、共产主义人生观、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等相关概念;厘清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的关系;社会主义人生观与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关系;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关系。在回顾与反思建国以来共产主义人生观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建国以来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个时期存在的对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误读和误解,及其导致的改革开放以来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淡化的后果。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对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认知是模糊的,认同是恍惚的,尤其是一些非共产主义人生观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人生观在大学生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市场。因此,对于即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时代大学生来说,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具有重要而且紧迫的意义。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首先需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弄懂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真实含义。人生观不是孤立的,它具体体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劳动观、交往观、自我价值观、财富观、敬业观、自然观等方面,所以需要从这些方面讲清楚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真实内涵,以克服过去误读和误解所产生的片面性。新时代如何培育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如前所述,首先,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经典文本,把握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真实内涵。其次,必须弄懂历史唯物主义,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树立人类解放的信念。再次,立足生动现实的社会实践,让新时代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深刻感受到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当然,作为在读的学生,高校本身应当高度重视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培育,不仅需要组织保证,更要系统化地培育体现,以保证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实效性。社会上应该营造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舆论环境,弘扬以正确价值观、劳动观、交往观、财富观、职业观和自然观等为荣的社会风气。这不仅使校内校外有统一的影响力,而且对于巩固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王桂菊[5](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应用性、综合性的新兴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从分散到整合,从边缘到重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取得的成绩并不能掩盖存在的问题。学科自身存在的生成性问题及外在环境的影响成为制约学科深化、长足发展的瓶颈。为此,从应然性和实然性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对于实现学科自身发展的诉求和使命,对于实现国家创立学科的初衷和期许,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学科发展为研究主题、视角和范式,以学科存在问题为研究价值导向,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纵横比较研究、问卷调查以及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力求清晰地阐释学科发展的内容,建构学科发展的整体框架。从研究内容来看,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以及本体论、认识论维度下思想政治教育源起的必然性、存在的普遍性、发展的规律性等学科立论基础可以揭示学科创立和发展的必然性、现实性和重要性。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分析学科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实践性与理论性、创造性与继承性辩证统一的特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含义,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以及创立以来学科在内容、结构、规模、水平等方面实现的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变化过程。划分学科发展的阶段,即学科创立和发展的铺垫阶段、学科创立和初步发展的维护阶段、学科创立和系统发展的强化阶段。表明学科发展取得得重大成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逐渐得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体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在内的学科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学科发展主体建设取得显着成绩。探究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科的创立和发展的确适应了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使其获得了发展的源动力和内生力。此外,改革开放伟大社会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制度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确保了学科正确的发展方向,学科发展合力的初步形成为学科的发展积蓄了坚实的后备力量。成绩与问题相对存在。学科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科发展目标层面,学科特色、优势尚未凸显,学科特征尚未完全发挥,学科研究领域、研究队伍碎片化,研究规范化问题突出,学术研究环境亟待净化;学科发展任务层面,学科意识不强,学科话语体系尚不完善,学科竞争力有待于提高;学科发展方式层面,外延式发展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内涵式发展底气不足。问题的成因在于:学科合法性尚未得到充分认可;学科定位虽获得权威性认定,但实践过程中学科地位显然没有得到充分地提高;学科发展主体尚未形成有效合力;高校学术权力的弱化和人文精神的衰落。就学科发展的具体实现方式来看,主要是通过依托借鉴、自主创新和基础理论的再系统化方式,体现了适应性和服务性规律、历史发展合力规律,遵循“综合—分化—独立”的学科发展逻辑。客观看待学科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自觉实现学科发展由政策型、经验型向问题研究范式和人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以保证和实现学科的深化、长足发展。为此,学科发展主体要树立科学性、规范化和系统性发展原则,完善学科顶层设计,创新学科发展方式方法,强化理论研究、建构和转化,加强人才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历史和现状,目的在于展望未来,并为学科的发展指明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趋势,是由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社会转型、人的现代化发展诉求以及学科自身特性共同决定的。具体发展趋势辨证地表现为:学科功能将实现工具性与目的性并行发展,学科领域将实现横向发展与纵向提升双向互动,学科特色将实现国际化与民族化并存发展,学科路径将实现科学化与社会化协调并进。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导论主要阐述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为研究主题的缘起和意义,以及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现状,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结语主要从增强理论自信的视角强调学科深入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三权”建设引领和推动学科的深化发展。正文的四部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解读、历史沿革和现状解析、对策建议、趋势展望。具体而言,第一部分(第一章),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立论基础,明晰学科内涵、特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背景、含义,深化认识学科发展的战略意义。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三章),概括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发展轨迹和各阶段的发展特色,总结发展方式;解析发展现状,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归因分析,深入探析学科合法性和定位问题,探寻发展规律。第三部分(第四章),提出学科发展的现实路径,明确学科发展的方向、原则和任务。第四部分(第五章),展望学科发展前景,树立学科发展信心,坚定学科发展信念。本文力求在汲取学界前辈、同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从研究视角看,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立论基础为逻辑起点,阐释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佐证学科的合理性。从研究方法看,运用实证调查研究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科理论研究的窠臼状况,为学科深化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可靠、可信的依据。从研究结论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内外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系统发展的结果,学科发展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依赖于学科系统之间合力的形成和完善。
常金玉[6](2014)在《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历史演变研究 ——以“中共党史”及后续教科书为讨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集中体现着民族文化、国家意志、社会变迁和教育发展,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载体。在一定意义上,一个国家的教科书决定着国家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实践回应。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作为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既是高等学府中莘莘学子知识增量的必要工具,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路径。其历史演变反映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也折射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痕迹。因此,考察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必须立足于“与时俱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将其放在历史与当代的大背景中认识和把握。本文从一般史学研究的视角出发,主要通过对“中共党史”及后续教科书的历史演变研究,深刻揭示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所传递的独特价值和功能,进而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重大价值及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本文由导论、结论和主体部分的四章构成,主要内容概述如下:导论,在简要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对研究的相关概念及文本选择作了说明,较为详细地考察了与本研究关联的研究动态,并简要地说明了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及教科书的渊源。主要从苏联教育理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及国民党党化教育三个方面考察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的渊源。重点考察各自的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对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教科书的影响,指出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教科书不是凭空产生的,有着深远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渊源。第二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与教科书演变。通过对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历史背景及改革状况进行历史考察,阐明课程设置、教科书的调整变化情况,进而概括出这一时期课程设置及教科书的特点。第三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主要内容演进分析:以“中共党史”及后续教科书为例。主要考察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本章以《中共党史》课程的历史沿革为主要线索,分别选取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和《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研究文本,通过对每本教科书的成书背景与教科书依据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详细地分析其基本内容,最后简要地总结了具体教科书的主要特点,并作了简要评价。第四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建设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与对策。总结建国至今,宏观层面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建设的主要特点,认为其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内容的特殊性和文本构建的时代性等特点。同时,认为“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坚持叙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最具特色的发展成就。着重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深入分析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就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应对策略。结语,在综合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孤立的对某一问题的探讨。在总结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的发展演变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改进的思路。同时,对今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的研究作了展望。
吴暇[7](2020)在《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以“意识哲学”闻名于世,虽曾遭到过很多思想家的批判,?但对哲学多少有点兴趣的人,差不多都会碰到过诘屈聱牙的黑格尔。他从关注宗教问题出发,进而探讨人的精神意识和伦理社会生活,试图重新建立分裂世界的统一性,他认为个体通过伦理生活的教化和异化能使主体意识发展为绝对精神,摆脱特殊性的束缚,走向普遍性,实现统一性,真正实现个体的自由和解放。而当我们深入其思想“丛林”中,隐约在不同的“山区”感受到相同的“气候”,正是这相同的“气候”影响着整个“丛林”的“气候”,并保障“丛林”植被的健康生长,这一“气候”特征就是黑格尔的“承认理论”,笔者在黑格尔晦涩的着作中深深地被这种“气候”特色所吸引,并发现“承认理论”几乎贯穿于黑格尔从青年到老年的所有思想体系中,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宗教哲学、意识哲学、教育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和国家哲学,构成了其公民教育思想的一种隐性思维方式。本文正是以这条“隐线”为视角,从黑格尔的“承认理论”、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承认逻辑、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内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启示四个方面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体系。从结构上来看,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研究这一选题确定的背景、意义进行针对性阐述,并对当前国内外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第二章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黑格尔“承认理论”的产生、体系和内容。法国大革命及启蒙思想后的个人自由主义张扬并未解决德国乃至欧洲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黑格尔批判、继承并发展了古典国家观、启蒙思想、社会契约论、霍布斯“为生命持存而斗争”思想、康德哲学难题中的“承认理论”、费希特主体间性概念中的“承认理论”,最终形成了无中介的、守在自己身边的、以个体自由为目标的、具有普遍性伦理意义和宗教“爱”之涵义的承认思想。具体来讲,个体经过家庭、市民社会及国家伦理生活的教化和异化,形成了对法权的承认,对道德的承认,对家庭的承认,对市民社会的承认和对国家的承认;个体意识也经历了“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绝对精神”的发展历程,最终形成了意识升华后的承认思想,承认思想虽然未被黑格尔主题化,但却作为一个对主题性概念进行解释说明的有效运作性概念贯穿于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自由—伦理—教育—自由”的承认逻辑。首先,自由是人的“类存在”本质,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正是因为人是精神性的存在,才使个体有可能从自由的第一个阶段走到第三个阶段(即真正自由实现的阶段),而承认思维是使人能够走到自由第三个阶段的重要条件。其次,伦理精神和伦理实体是使个体真正实现自由的必要思维和必经场域。经历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伦理生活的磨砺和教化,个体实现了抽象自由和主观自由的统一、个体对个体的承认、个体对国家的承认,个体向自由又迈进一大步。再次,教育是使人符合伦理的一门艺术。公民教育通过培养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知识、意志和情感,培养人的承认意识,培养伦理精神,使个体摆脱无教养的冲动和自然性,消除任意性和特殊性,使任性上升为理性,从而培养个体的伦理性格和伦理能力。此时,个体自由实现的条件均已具备,自由自然呈现。第四章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教育起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路径和教育方法,是教育思想承认逻辑的现实表达,也为我国当代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实践指南。第五章讨论了承认思想指导下的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笔者一方面评述了黑格尔教育观的唯心主义、教育目的性的保守主义、教育方法论上的矛盾性等局限之处,另一方面也肯定了其独有建树的自由伦理观念及伦理教育思想,并具体阐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同时,通过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总结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内容,进一步论证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和承认理论对马克思劳动理论、承认思想、劳动教育思想、生活实践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意义。最后,笔者重点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一方面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关系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另一方面从完善公民教育内容、公民教育方法、公民教育环境三个方面讨论了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启示。最后,指出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对解决当代“现代性问题”的指导作用。
毕红梅[8](2006)在《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对人之生命的一种建构方式,作为人之生活的一种创造方式,在全球化的视野中重新理解和解释人类社会的生存境况及其时代特征,并进而理解人和社会、人和世界的关系以及采取相应对策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使命。思想政治教育要自觉地担负起面向全球和植根本土的双重抗争,进而在这种抗争中谱写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话语。因此,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指向是通过与全球化的关系得以彰显的。本文从全球化视域出发,对全球化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走向进行了话说。本文主要是从理论和现实的两个视角,以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为主线来进行追问和诉求的。本文以全球化概念为切入点,通过阐述学术界对全球化的多义理解,凸现了西方和我国关于全球化的论争。对全球化涵义、本质、特征进行梳理和再认识,拓宽拓深了全球化的研究,通过这些角度的把握对于全球化整体的研究的可以达到管窥的效果。本文依循历史轨迹追溯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作为解读全球化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观照现实,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多维透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指归。本文从全球化与人类社会生存状况的关系质态出发,论述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是多维度的,重点阐释全球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价值观念冲突、国家主权削弱、文化安全受到威胁等方面的严重挑战。本文认为极端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全球化和本土化都是不可取的。前者很有可能以“一”淹没“多”,甚至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霸权模式和垄断模式,这本身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同时也违背了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多元化诉求;后者则有可能以回归传统的方式消弭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性”的追求,乃至退缩在一隅之中拒斥或背离现代文明的发展路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应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和特殊的规律。这些鲜明的特征是: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统一。这些特殊规律包括:动态平衡规律、和而不同规律、开源引流规律、整合超越规律。本文论述了全球化背后又的确隐藏着西方文化霸权和殖民扩张,发展中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种种危机。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全球的同时,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国家独立,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此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全球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文认为目前人的发展是在全球化的时空架构中,交往作为全球化中的一个基本范畴,贯穿于全球化和人的发展过程的始终。鉴于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实质性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并且呼唤新的理论反思,作为全球化时代核心和基本特征的交往,直接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当代视野。因而,只有把交往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相结合,找出二者的内在关系,并探究交往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将两者内在地结合起来实现更高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整合,从而把握当代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因此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交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转换:植根于生活世界;主体间进行对话、理解、共享,相互自我建构。
邱铁鑫[9](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李成[10](2020)在《论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文化的重要作用开始日益凸显。一方面,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资料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对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大,不同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态开始传入中国并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就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而言,呈现出不同文化形态相互交织的生态境遇。多元文化并存固然有助于提升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生态的发展存在不利影响。作为“生命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所提供的“场域”中进行活动,文化生态发生转换必然会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本研究从文化生态的概念等基本理论入手,以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最终研究落脚点回归到新时代文化生态优化的应然期许。作为一个“舶来品”,文化生态在进入中国以来先后发生两次重大的语境转换和语义迁移,进而形成不同的概念表述。本研究对文化生态的概念理解主要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即将文化生态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反映内部文化结构以及外部文化关系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人工系统,文化生态在内容上指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认知,具有要素的多样性、关系的复杂性、结构的层次性以及系统的开放性等显着特征。在实践中,文化生态既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外部条件,也彰显着人的主体性发挥程度,还是衡量文化安全的重要因子。在文化生态形成发展的历程中,建立在实践活动上的经济基础是决定性的因素,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历史传统等也对文化生态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文化生态是否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之所在。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本研究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性的存在。文化生态是反映内部文化结构以及外部文化关系的生态系统,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性存在,那么这一问题便迎刃而解。在具体的展开中,主要从文化属性、文化使命、文化能力、文化精神以及文化形象五个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做一种文化的认识。解决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种文化性存在的理论假设之后,本研究主要从内容、中介以及过程三个方面来详细阐发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影响,笔者主要从知识、思想、精神以及信仰四个层面予以展开,其中知识是教育人的内容资源,思想是引导人的内容资源,精神是鼓舞人的内容资源,信仰是铸就人的内容资源;在论述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影响时,突出强调对作为环境中介的社会心理、作为沟通中介的语言符号以及作为生活中介的日常生活等三个中介要素的影响;在分析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中,主要侧重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过程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反映内部文化结构以及外部文化关系的一个有机系统,理想状态下的文化生态应该是内部的结构平衡与外部的关系和谐。就内部结构而言,要实现主导文化与非主导文化、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外部关系上,要保持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相关外部因素的和谐统一。对文化生态的优化和建设,从根本上讲应该从人类实践活动入手,但是本研究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考量新时代文化生态建设的相关问题,因此在具体建设内容上主要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及批判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等内容。就当前中国文化生态存在的现实问题而言,主要表现为:在文化主体上,部分文化主体出现身份迷失;在文化内容上,文化内容同质性倾向突出;在文化形式上,文化资源的多样性进一步降低;在文化结构上,主导文化的解释力有待加强。因此在实践中,新时代文化生态的建设和优化,应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基础;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价值导向;以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为重要抓手;以文化价值认同为重要目的。
二、无须讳言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对独立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须讳言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对独立性(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概念分析法 |
1.3.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3.3 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统一的方法 |
1.3.4 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4.1 具体思路概述 |
1.4.2 具体思路图示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2 何谓文化及文化何以强国 |
2.1 文化的内涵指向 |
2.1.1 中国语境中的文化意涵 |
2.1.2 西方语境中的文化内涵 |
2.2 文化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1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辨析 |
2.2.2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概念辨析 |
2.3 文化何以强国 |
2.3.1 为个人和民族提供精神滋养 |
2.3.2 启迪治国理政的智慧 |
2.3.3 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渗透交融 |
2.3.4 缓和国际关系的“润滑剂” |
3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的重要思想资源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建设思想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
3.1.2 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 |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 |
3.2.1 民本思想 |
3.2.2 尚贤思想 |
3.2.3 非攻思想 |
3.3 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 |
3.3.1 爱国主义 |
3.3.2 忠诚为民 |
3.3.3 艰苦奋斗 |
3.3.4 敢闯新路 |
3.3.5 信念坚定 |
3.3.6 甘于奉献 |
3.4 十八大之前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 |
3.4.1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 |
3.4.2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 |
3.4.3 江泽民文化建设思想 |
3.4.4 胡锦涛文化建设思想 |
4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 |
4.1 主体条件 |
4.1.1 知识积淀 |
4.1.2 文化情怀 |
4.1.3 专业背景 |
4.1.4 知青岁月 |
4.2 家庭因素 |
4.2.1 革命的基因 |
4.2.2 优良的家风 |
4.3 环境因素 |
4.3.1 时代环境 |
4.3.2 媒介环境 |
4.3.3 国际环境 |
4.3.4 国内环境 |
5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发展脉络 |
5.1 习近平在福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5.1.1 闽东文化建设 |
5.1.2 福州文化建设 |
5.2 习近平在浙江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思考 |
5.2.1 在浙江文化建设的实践 |
5.2.2 在浙江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 |
6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6.1 战略原则 |
6.1.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6.1.2 以人民为中心 |
6.1.3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 |
6.1.4 以创新为动力 |
6.1.5 以开放为取向 |
6.1.6 以人才为根本 |
6.2 战略布局 |
6.2.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强国之基 |
6.2.2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文化强国之魂 |
6.2.3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掌好文化强国之舵 |
6.2.4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筑牢文化强国之柱 |
6.2.5 坚持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强国之态 |
6.2.6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文化强国之音 |
6.3 战略举措 |
6.3.1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统领文化强国建设 |
6.3.2 着力培养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注入新时代的充沛活力 |
6.3.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凝聚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
6.3.4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
6.3.5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7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指导意义 |
7.1 政策导向和战略高度协奏共鸣的文化建设新地位 |
7.1.1 制度护航文化强国建设 |
7.1.2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建设文化强国 |
7.2 不忘本来与开辟未来比肩而立的文化建设新理念 |
7.2.1 不忘本来传承民族的文化命脉 |
7.2.2 开辟未来在创新中激发活力 |
7.3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比翼齐飞的文化建设新维度 |
7.3.1 以文化自觉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起点 |
7.3.2 以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动力 |
7.4 立足中国和放眼世界交流互鉴的文化建设新视角 |
7.4.1 立足中国扞卫文化的民族性 |
7.4.2 放眼世界实现文化的双向开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由来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总体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总体框架 |
第2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的基本理论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的相关概念 |
2.1.1 政治认同与价值认同 |
2.1.2 认同机制与认同机理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述 |
2.2.1 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 |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定位 |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的知识借鉴 |
2.3.1 传播学知识借鉴 |
2.3.2 认知心理学知识借鉴 |
2.3.3 社会心理学知识借鉴 |
2.3.4 教育心理学知识借鉴 |
2.3.5 社会学知识借鉴 |
第3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内涵 |
3.1.1 生发的涵义 |
3.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涵义 |
3.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过程 |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分析 |
3.2.1 内生机理 |
3.2.2 外生机理 |
3.2.3 价值机理 |
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生发机理应用 |
3.3.1 不断发展生产力,满足大众的各种需要 |
3.3.2 利用社会化组织,增加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
3.3.3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众生存发展的价值引领 |
第4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机理 |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机理内涵 |
4.1.1 接受的涵义 |
4.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机理涵义 |
4.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过程 |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机理分析 |
4.2.1 感应机理 |
4.2.2 压力机理 |
4.2.3 吸引机理 |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接受机理应用 |
4.3.1 国家倡导确立与推广,增强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感应度 |
4.3.2 营造舆论与法律保障,增强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压力度 |
4.3.3 继续凝练核心价值观,增强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度 |
第5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 |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内涵 |
5.1.1 内化的涵义 |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涵义 |
5.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过程 |
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分析 |
5.2.1 认知机理 |
5.2.2 情感机理 |
5.2.3 评价机理 |
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内化机理应用 |
5.3.1 以理服人——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 |
5.3.2 以情感人——增强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 |
5.3.3 价值评价——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行动力 |
第6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机理 |
6.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机理内涵 |
6.1.1 外化的涵义 |
6.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机理涵义 |
6.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过程 |
6.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机理分析 |
6.2.1 融入机理 |
6.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化机理应用 |
6.3.1 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寓上下功夫 |
6.3.2 协同参与,形成合力 |
6.3.3 实现价值认同,让民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
第7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各机理之间的关系 |
7.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各机理之间的并列平行关系 |
7.1.1 不分主次 |
7.1.2 互不决定 |
7.1.3 互不包含 |
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各机理之间的前后相继关系 |
7.2.1 时间性关系 |
7.2.2 链条性关系 |
7.2.3 发展性关系 |
7.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各机理之间的有机统一关系 |
7.3.1 相互依赖 |
7.3.2 相互制约 |
7.3.3 有机统一 |
结语遵循大众认同机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3)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方法、基本框架和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核心概念厘析 |
第一节 意识形态 |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
二、意识形态的特征 |
三、意识形态的功能 |
第二节 网络意识形态 |
一、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 |
二、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 |
三、网络意识形态与现实意识形态的关系 |
第三节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
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 |
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结构要素 |
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
第二章 网络意识形态生成的多维视角阐释 |
第一节 网络意识形态生成的时代背景 |
一、互联网的扩展与应用 |
二、多元文化即时性的交互碰撞 |
第二节 网络意识形态生成的行为主体 |
一、个体网民:基础性的行为主体 |
二、意见领袖:发挥着重要牵引力的行为主体 |
三、国家:作为重要助推力的行为主体 |
第三节 网络意识形态生成的基本场域 |
一、民间舆论场 |
二、精英舆论场 |
三、官方舆论场 |
第三章 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历史沿革、实践成效及时代要求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历史沿革 |
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分治化”模式 |
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协作化”模式 |
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整体化”模式 |
第二节 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实践成效 |
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
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的常态化水平不断提升 |
三、社会公众的理性认知与辨析能力不断增强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时代要求 |
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维度 |
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
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着力点 |
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现实抓手 |
第四章 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问题、挑战及成因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 |
一、治理理念的相对滞后 |
二、硬件保障与专业人员配备相对不足 |
三、多元合作共治机制仍显薄弱 |
第二节 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现实挑战 |
一、西方国家的信息技术霸权 |
二、西方国家的网络话语霸权 |
三、多元社会思潮的共时性浮现 |
四、西方宗教的渗透 |
五、怨恨心态的弥漫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问题的成因 |
一、地方基层政府的认知盲视 |
二、地方基层政府的侥幸心理和机会主义倾向凸显 |
三、日常监管中的形式主义 |
四、“硬件”建设和“软件”保障的“短板效应” |
五、问责的边界不清和问责的力度不强 |
第五章 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路径与对策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融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 |
三、秉承大数据思维 |
四、坚持舆论引导与约束相结合 |
五、立足治理的中国语境与逻辑 |
第二节 把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价值向度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价值支点 |
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共识功能 |
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
第三节 培育公民参与治理的主体意识 |
一、充分认识培育公民主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
二、培育公民主体意识的目标指向 |
三、培育公民主体意识的实现机制 |
第四节 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文化基础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智慧 |
三、积极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 |
第五节 建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技术与制度网络 |
一、加快网络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 |
二、提升政府大数据应用能力 |
三、加快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法律建设 |
四、进一步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工作机制 |
第六节 建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 |
一、打造公开、平等的话语平台 |
二、建立健全多元共治的规则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定量分析法 |
(四)定性分析法 |
(五)史学分析法 |
五、论文思路、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论文思路 |
(二)重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意义 |
一、人生观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人生观含义 |
(二)人生观的基本特性 |
(三)人生观分类 |
(四)人生观功能 |
(五)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的关系 |
二、共产主义人生观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概说 |
(二)社会主义人生观与共产主义人生观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 |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重要途径 |
(三)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
四、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意义 |
(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
(二)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三)新时代社会风气改善的需要 |
(四)高等院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需要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后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回顾与反思 |
一、改革开放前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活动的开展及成就 |
(一)改革开放前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活动的开展 |
(二)改革开放前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成就 |
二、改革开放前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对共产主义的误读误解 |
(二)对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误读误解 |
三、改革开放后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淡化与影响 |
(一)改革开放后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举措 |
(二)总体上改革开放后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谨慎与淡化 |
(三)淡化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后果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认知现状 |
一、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预调研分析 |
(一)预调研基本信息统计 |
(二)项目分析(临界比值法) |
(三)信度检验 |
(四)效度检验 |
二、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状况的正式调研分析 |
(一)基本信息统计 |
(二)信度检验 |
(三)效度检验 |
(四)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现状统计 |
三、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认知和培育的问题分析 |
(一)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认知缺失的原因 |
(二)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在培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内容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性质和价值取向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性质 |
(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终极价值取向 |
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历史和现实的可行性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实践史 |
(二)基于当代发展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现实性 |
三、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基本品质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验证于丰富的品质要求 |
(二)共产主义劳动观:劳动是人之本质的确证 |
(三)共产主义交往观:精神丰富性源泉 |
(四)共产主义自我价值观: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统一 |
(五)共产主义财富观:扬弃财富的利己主义性质 |
(六)共产主义职业观:爱岗敬业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
(七)共产主义自然观:“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路径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应当成为教育者的自觉意识 |
(一)把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位置 |
(二)教育者首先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
二、高度重视共产主义理论和文本的意义 |
(一)“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
(二)立足文本把握共产主义人生观要义 |
三、立足实践培育共产主义人生观 |
(一)实践与人生观的生成 |
(二)实践与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培育 |
(三)立足时代伟大实践培育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 |
(四)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践 |
四、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目标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准确认知 |
(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浓郁情感 |
(三)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坚定意志 |
(四)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切实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初探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立论基础 |
一、思想政治教育源起的必然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普遍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性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和特征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征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含义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时代背景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科学内涵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先决条件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依据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实践基础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学科创立和发展的铺垫阶段(1978—1984) |
二、学科创立和初步发展的维护阶段(1984—2004) |
三、学科系统和深化发展的强化阶段(2005—至今)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方式 |
一、依托、借鉴方式 |
二、自主创新方式 |
三、基本理论的再系统化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体建设取得显着成就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经验总结 |
一、满足了社会发展和人的现代化需求 |
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 |
三、党和国家对学科建设的关注和投入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学科发展目标存在的问题 |
二、学科发展任务存在的问题 |
三、学科发展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归因分析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合法性尚未得到充分认可 |
二、实践层面学科定位的迷失与紊乱 |
三、学科发展主体尚未形成有效的合力 |
四、高校学术权力的弱化和人文精神的衰落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创新探析 |
第一节 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规律 |
一、适应性和服务性规律 |
二、主体合力发展规律 |
第二节 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式 |
一、范式及范式转换对学科发展的意义 |
二、学科发展进程中问题研究范式的提出、要求及简评 |
三、学科发展进程中人学研究范式的提出、要求及简评 |
第三节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的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规范化原则 |
三、系统性原则 |
第四节 把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着力点 |
一、完善学科顶层设计 |
二、创新学科发展方式方法 |
三、深化理论研究和转化 |
四、加强人才师资队伍建设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趋势展望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 |
一、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其对学科发展的挑战 |
二、社会现代化转型对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
三、人的多样化需求对学科发展提出的多维诉求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辨证趋势分析 |
一、学科功能发展趋势:工具性与目的性并行发展 |
二、学科领域发展趋势:横向发展与纵向提升双向互动 |
三、学科特色发展趋势:国际化与民族化并存发展 |
四、学科路径发展趋势:科学化与社会化协调并进 |
结语 |
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 |
二、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三权”建设引领和推动学科深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历史演变研究 ——以“中共党史”及后续教科书为讨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本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及文本选择 |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 |
二、 研究文本的选择 |
第三节 本论题的研究动态 |
一、 教科书在历史学视阈下的研究 |
二、 教科书在国家意识形态视阈下的研究 |
三、 教科书在教育文化学视阈下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论文的基本框架 |
三、 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及教科书的渊源 |
第一节 苏俄新教育理论的早期传入及其影响 |
一、 苏俄新教育理论在中国早期的传入与传播 |
二、 苏俄新教育理论对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共早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 |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教育体制的确立及推行 |
二、 抗日战争时期:适应抗战需要的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体系的创立 |
三、 解放战争时期:教育兼为解放战争服务和向“新型正规化”教育过度双重任务的实施 |
四、 革命根据地思想政治教科书的雏形及实践 |
第三节 国民党“党化教育”对现代中国教育的影响 |
一、 国民党“党化教育”政策的由来及演变 |
二、 “党化教育”对现代中国教育的影响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与教科书演变 |
第一节 “85 方案”以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与教科书演变 |
一、 “85 方案”以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历史演变 |
二、 “85 方案”以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首次大改革——“85 方案” |
一、 “85 方案”的实施背景 |
二、 “85 方案”的新课程体系及教科书建设概述 |
第三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次大改革——“98 方案” |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次大改革的时代背景 |
二、 “98 方案”的课程设置及教科书建设 |
第四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三次大改革——“05 方案” |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三次大改革的时代背景 |
二、 “05 方案”的课程设置及教科书建设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主要内容演进分析 |
第一节 《中共党史》教科书分析——以胡着《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和郑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为例 |
一、 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的成书背景及依据 |
二、 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主要内容分析 |
三、 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一书的主要特点与简要评价 |
四、 郑德荣《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第一版)成书背景与依据 |
五、 郑德荣《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第一版)主要内容分析 |
六、 郑德荣《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第一版)主要特点和简要评价 |
第二节 《中国革命史》教科书分析——以清华版《中国革命史》为例 |
一、 清华版《中国革命史》的成书背景及依据 |
二、 清华版《中国革命史》主要内容分析 |
三、 清华版《中国革命史》主要特点和简要评价 |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科书分析——以甘肃版《毛泽东思想概论》为例 |
一、 甘肃版《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成书背景 |
二、 甘肃版《毛泽东思想概论》主要内容分析 |
三、 甘肃版《毛泽东思想概论》主要特点与简要评价 |
第四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科书分析——以国定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
一、 国定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成书背景 |
二、 国定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内容分析 |
三、 国定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特点与简要评价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建设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
一、 一般编写原则与“政治性第一”原则相统一 |
二、 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演变息息相关 |
三、 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紧密相连 |
四、 《中共党史》及其后续教科书,主要采用“革命史”的叙事范式 |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 今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建设若干思路与建议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二章 黑格尔“承认理论”分析 |
2.1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产生 |
2.1.1 黑格尔“承认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2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思想来源 |
2.2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内容 |
2.2.1 “承认”是基督教神学中“爱”对“分离”的扬弃 |
2.2.2 “承认”是意识“经验”的结果 |
2.2.3 “承认”是伦理生活中人的自然选择和自由方案 |
2.3 “承认理论”是贯穿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逻辑主线 |
2.3.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相互承认的伦理公民 |
2.3.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内容是主客体的相互承认 |
2.3.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途径是伦理公民的相互承认 |
第三章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逻辑理路自由—伦理—教育—自由 |
3.1 人之自由本质的绝对承认 |
3.1.1 自由是人的属性和本质 |
3.1.2 自由实现的三个阶段 |
3.1.3 自由是自我意识经验的结果 |
3.1.4 自由是对“自由主义”的扬弃 |
3.1.5 自由实现于主客体相互承认 |
3.2 伦理是自在自为的自由 |
3.2.1 走向伦理是人的必然 |
3.2.2 伦理实现了主客观精神的统一 |
3.2.3 自由在伦理精神中得到复归 |
3.2.4 个体在伦理异化中形成承认关系 |
3.3 公民教育使人符合伦理:教育是使人符合伦理的一门艺术 |
3.3.1 教育打磨人的任性 |
3.3.2 教育培养人的普遍性 |
3.3.3 教育培养人的伦理性 |
3.3.4 教育培养人的承认思维 |
3.4 自由是伦理教育的结果 |
3.4.1 伦理教育使主体认识自由 |
3.4.2 伦理教育培养主体自由能力 |
3.4.3 伦理教育实现个体自由 |
第四章 “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体系 |
4.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起点与目标 |
4.1.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起点 |
4.1.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目标 |
4.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原则与内容 |
4.2.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原则 |
4.2.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内容 |
4.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
4.3.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途径 |
4.3.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方式 |
4.3.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教化过程 |
一、 教育是使人驱向普遍性的教化过程 |
二、 教育是螺旋上升的辩证教化过程 |
三、 教育是主动地充满激情地教化的过程 |
四、 教育是逐步“控制”世界的教化过程 |
第五章 “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评析与启示 |
5.1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评述 |
5.1.1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
5.1.2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5.1.3 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局限性的澄清 |
5.2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
5.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 |
5.2.2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继承 |
5.3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5.3.1 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借鉴意义 |
5.3.2 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借鉴意义 |
5.3.3 对解决当代“现代性”问题的借鉴意义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第一章 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关联 |
一、全球化: 多义的理解 |
(一) 西方关于全球化概念的论争 |
(二) 我国关于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
(三) 全球化涵义的再阐释 |
二、对全球化本质的再认识 |
(一) 对全球化本质的几种认识 |
(二) 全球化本质认识中存在的误区 |
(三) 对全球化本质的再解读 |
三、全球化的特征 |
(一) 矛盾性 |
(二) 交往性 |
(三) 非均衡性 |
(四) 不确定性 |
四、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联互动 |
(一) 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效应 |
(二) 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效应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对全球化的能动作用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指归 |
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历史追溯 |
(一)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 |
(二) 列宁对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 |
(三) 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全球化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多维透视 |
(一) 一脉相承的理论 |
(二) 把握全球化的方法论 |
(三) 解读全球化理论的钥匙 |
(四) 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南 |
三、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指归 |
(一) 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
(二) 开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 |
(三)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
第三章 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价值冲突的挑战 |
(一) 价值冲突的表现 |
(二) 价值冲突的特征 |
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文化安全威胁的挑战 |
(一) 何谓文化安全 |
(二) 国家文化安全凸现的战略地位 |
(三) 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
三、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国家主权削弱的挑战 |
(一) 国家主权面临理论挑战 |
(二) 国家主权面临现实挑战 |
第四章 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和规律 |
一、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
(一) 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
(二) 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 |
(三) 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统一 |
二、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
(一) 动态平衡规律 |
(二) 和而不同规律 |
(三) 开源引流规律 |
(四) 整合超越规律 |
第五章 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 |
一、价值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之核心 |
(一) 价值观教育的全球化境遇 |
(二) 科学价值观的建构 |
二、爱国主义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之魂 |
(一) 目前爱国主义教育的局限性 |
(二) 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三、全球意识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之呼唤 |
(一) 全球意识何以可能 |
(二) 构建全球意识应遵循原则 |
(三) 全球意识内容 |
(四) 提倡全球意识应注意几种错误倾向 |
第六章 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
一、关注交往: 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视角转换 |
(一) 交往、全球化、人的发展 |
(二) 交往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弱效之症结 |
(三) 交往: 思想政治教育全新视角 |
二、主体间性教育: 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实质 |
(一) 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二) 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
三、学会交往: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 |
(一) 生活世界: 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之域 |
(二) 对话、理解和共享: 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蕴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10)论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概念辨析 |
一、文化生态、文化系统、文化生态系统 |
二、文化生态、文化环境、文化生态环境 |
三、文化生态与文化形态 |
四、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难点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文化生态的基础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文化生态的内容结构 |
一、宏观结构:人与自然的关系 |
二、中观结构:人与社会的关系 |
三、微观结构:人与人、自我的关系 |
第二节 文化生态的特征阐释 |
一、要素的多样性 |
二、关系的复杂性 |
三、结构的层次性 |
四、系统的开放性 |
第三节 文化生态的价值指向 |
一、文化生态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外部条件 |
二、文化生态彰显着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程度 |
三、文化生态是衡量文化安全的重要因子 |
第四节 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 |
一、经济基础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
二、政治制度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
三、意识形态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
四、历史传统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文化生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文化属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文化属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文化属性 |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文化属性 |
五、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文化属性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使命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新使命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能力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能力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能力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解释能力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批判能力 |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新能力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精神 |
一、文化精神与精神文化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精神 |
第五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形象 |
一、形象概念、形象特征以及文化形象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象的生成脉络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象的建构目标 |
第三章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影响 |
第一节 知识—教育人的内容资源 |
一、知识的一般性考察 |
二、作为文化生态“产品”的知识 |
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知识 |
四、两种类型知识的双向互动 |
第二节 思想—引导人的内容资源 |
一、思想的两种理解方式 |
二、思维方式与思想成果 |
三、“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第三节 精神—鼓舞人的内容资源 |
一、民族精神 |
二、时代精神 |
三、人文精神 |
四、科学精神 |
第四节 信仰—铸就人的内容资源 |
一、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
二、信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三、信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张力 |
第四章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影响 |
第一节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介的影响 |
一、社会心理的概念特征 |
二、社会心理的主要内容 |
三、社会心理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交流中介的影响 |
一、语言:人的存在形态 |
二、语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三、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三种形态 |
四、从语言到话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
第三节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中介的影响 |
一、日常生活:文化、思想与人的互动场域 |
二、日常思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起点 |
三、思维飞跃:从日常思维到非日常思维 |
第五章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 |
第一节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
一、先在结构的抽象理解及其具体来源 |
二、思想政治教育先在结构的内容 |
三、先在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
二、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运作机理 |
第三节 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运行 |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内化 |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外化 |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内化 |
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外化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实然探索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目标追求 |
一、外部之间的关系和谐 |
二、内部之间的结构平衡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内容指向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 |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坚持文化自觉、践行文化自信 |
四、批判和引领多元的社会思潮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现实困境 |
一、在文化主体上,部分文化主体身份迷失 |
二、在文化内容上,文化内容同质倾向突出 |
三、在文化形式上,文化资源的多样性降低 |
四、在文化结构上,主导文化的解释力下降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路径依托 |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基础 |
二、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价值导向 |
三、以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为重要抓手 |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认同为目的 |
结束语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智慧指向 |
参考文献 |
学习经历和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无须讳言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对独立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D]. 陈晶莹. 浙江大学, 2018(04)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研究[D]. 易刚.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2)
- [3]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D]. 史献芝.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4]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研究[D]. 张景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5]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D]. 王桂菊. 南开大学, 2013(06)
- [6]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历史演变研究 ——以“中共党史”及后续教科书为讨论中心[D]. 常金玉.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3)
- [7]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 吴暇. 吉林大学, 2020(01)
- [8]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毕红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9]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10]论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 李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