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健脾丸对大鼠小肠乳糖酶活性的影响

人参健脾丸对大鼠小肠乳糖酶活性的影响

一、人参健脾丸对大鼠小肠乳糖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崔庆丽,胡彦辉,崔庆安,张新峰[1](2021)在《人参健脾丸治疗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及对肠道菌群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人参健脾丸对结直肠癌伊立替康迟发性腹泻的临床作用及对肠道菌群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FOLFIRI)方案化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参健脾丸。观察两组患者迟发性腹泻发生情况、卡氏评分(KPS)评分变化,肠道菌群变化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迟发性腹泻发生率57.5%(23/40);治疗组腹泻发生率27.5%(11/40)。两组腹泻分级构成比差异显着(P<0.05),化疗后两组K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肠道菌群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治疗组TNF-α、IL-6、IL-1β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参健脾丸防治结直肠癌伊立替康迟发性腹泻有效,具有平衡肠道菌群稳态,降低TNF-α、IL-6、IL-1β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

黄兰叶[2](2021)在《健脾燥湿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健脾燥湿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该病在临床上中医药诊疗方面提供理论指导与新思路。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20年03月至2021年0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葛院区及仙葫院区就诊的患者62例,均符合西医诊断为功能性腹泻,证型为脾虚湿盛证。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脾燥湿汤组)和对照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组),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剔除脱落病例后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按治疗方案治疗4周,并于疗程结束4周后进行随访。记录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变化、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1.两组主症及次症组内比较情况: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中脘腹痞满、水谷不化、肠鸣较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肢体困倦及精神状况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能很好的改善脾虚湿盛型FDr患者的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对照组能改善脾虚湿盛型FDr患者粪便性状、排便频率、脘腹痞满、水谷不化、肠鸣症状,而对于改善患者肢体困倦及精神状况效果欠佳。2.两组组间比较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单项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脘腹痞满、水谷不化、肠鸣积分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粪便性状、排便频率、肢体困倦、食欲、精神状况积分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在改善粪便性状、排便频率、肢体困倦、食欲、精神状况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改善脘腹痞满、水谷不化、肠鸣方面疗效相当。3.有效率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4.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为13.3%,对照组复发率为53.3%,经卡方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无明显不适症状,表明本治疗方案在治疗功能性腹泻上安全有效。结论:1.健脾燥湿汤能有效改善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2.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健脾燥湿汤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在临床疗效方面,健脾燥湿汤明显优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赵新玲[3](2020)在《猪毛菜提取物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瘫的作用及其分散片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猪毛菜是Salsoloideae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中亚和西南亚,地中海和北非等盐碱地带。其富含多种化学成分,但目前对猪毛菜乙酸乙酯萃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Salsola collina,EES)的活性及制剂研究尚未见报导。本课题研究EES的组成成分,探讨其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GDP)的效果及其潜在机制,并优化其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制备猪毛菜醇提物,萃取得到EES。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设置梯度洗脱,分析EES组成成分。通过给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并不规则地喂食高糖高脂(High sugar and high fat,HSHF)饲料来建立DGP模型。给药期间记录各组大鼠摄食、体重及血糖的变化。实验结束后,通过酚红标记法测量胃排空。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酸酯(triglyceride,TG)含量以及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组织中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和蛋白质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PGP9.5)的表达水平。使用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清中促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浓度。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组织的病理变化。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c-Kit及其天然配体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在胃组织中的表达。由此探讨EES对DGP大鼠的作用机制。以EES为主药,采用粉末直接压片,以片剂外观、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目标分散片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查、稳定性试验及毒性试验。结果:EES主要由D-半乳糖醛酸,苔色酸,原儿茶酸,咖啡酸,水杨酸,香草酸,丁香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组成。与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相比,用不同剂量的EES治疗后,大鼠的胃排空、摄食、体重及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0.01),血清TC和TG水平降低(P<0.05-0.01),血清NO水平升高(P<0.05-0.01);胃组织中的SOD,CAT和GSH-Px浓度升高,而MDA浓度降低(P<0.05-0.01);胃组织中nNOS和PGP9.5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0.01)。同时,EES干预后大鼠血清ghrelin和GAS升高,而SS和VIP降低(与DGP组大鼠比较,P<0.05-0.01)。EES还可不同程度地恢复DGP大鼠胃组织损伤,增加胃组织中c-Kit和SC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与DGP组大鼠比较,P<0.05-0.01)。通过工艺筛选确定EES分散片的最佳处方为,主药EES 30%,填充剂MCC:赤藓糖醇(10:8)37%,崩解剂干淀粉:PVPP:L-HPC(2:1:1)30%,润滑剂微粉硅胶:硬脂酸镁(5:2)3%。经实验发现,EES分散片的稳定性良好,且安全无毒。结论:EES促进DGP大鼠的胃排空,减少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降血糖和降脂活性以及其对氧化应激的抑制以及胃神经元数量的增加有关,与EES通过调节胃肠道激素分泌和c-Kit/SCF信号通路有关,这种多途径、多机制的治疗作用使EES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EES分散片的配方合理,工艺条件可行,产品质量合格,安全可靠。

叶美玉[4](2019)在《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的制剂工艺及药效学研究》文中认为消化功能紊乱及各种胃部不适现象非常普遍,按“脾主运化”的观点,皆与脾运化失调有关。党参山楂健脾养胃方是由党参、厚朴、白扁豆、陈皮、山楂、大枣、生姜、炙甘草按一定的比例组方而成,主要针对脾胃虚弱,湿困脾胃,脾胃失和,脘腹胀满,嗳气吞酸等症状,是中医临床的验方。为了将其开发成一种方便食用的制剂,本文主要开展了提取工艺、制剂工艺、促消化功能以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病证结合模型大鼠药效作用四个方面的研究。具体如下:1.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提取工艺研究根据方中药材不同功效成分的溶解性,设计了3种提取工艺。工艺I:全方水提;工艺II:厚朴乙醇提取+其余药材水提;工艺III:厚朴、党参乙醇提取+其余药材水提。工艺I以总多糖、总黄酮、橙皮苷同时结合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提取工艺参数。对3种提取工艺所制备的提取物以小鼠小肠运动实验、大鼠食物利用率实验和消化酶测定实验考察其促消化活性。结果显示,工艺I提取物(即全方水提取物)的促消化作用明显优于另外2种工艺的提取物。最终优选的提取工艺为: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 h,滤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后干燥。2.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制剂工艺研究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矫味剂、粘合剂、润滑剂和片剂硬度进行了筛选;进而采用混料设计试验研究了配方中5种成分的不同配比组合对咀嚼片感官质量的影响,优选最佳配方。最终以干膏粉95.60%、阿斯帕坦1.80%、柠檬酸0.80%、薄荷香精0.80%、桔子香精0.50%,以体积分数为95%乙醇为粘合剂,质量分数为0.50%的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压片硬度50 N。制得的咀嚼片表面光滑圆整,色泽均匀,酸甜适中,口感良好。3.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促消化功能的研究通过小鼠小肠运动、大鼠体重和摄食量、消化酶的测定实验研究了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的促消化作用。结果表明: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具有促消化功能,但不影响大鼠的体重、摄食量及食物利用率。4.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病证结合模型大鼠的药效研究通过“碘乙酰胺灌胃法+劳倦过度法”复制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病证结合的大鼠模型,以大鼠的症状体征(包括一般状态和体重、摄食量)、行为学实验(大鼠拉尾排便实验)、血清学指标(胃动素、胃泌素、D-木糖、淀粉酶、乳酸)为指标,发现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可以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的症状表现;同时可以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的行为学表现拉尾排便实验的阳性率;也可显着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的血清胃动素和血清D-木糖的含量,同时能够显着降低血清乳酸的含量,说明该制剂能改善大鼠的消化功能和脾虚症状,起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作用。

赵妍[5](2018)在《CRF-R1在针刺治疗IBS-D中的作用及其介导的肠上皮屏障信号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IBS-D是临床常见病及高发病,以肠道症状合并心理异常为重要临床特征。前期多中心RCT证实针刺不仅能改善肠道症状,而且可以调节心理异常,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针刺通过降低CRF-R1在中枢及肠道的表达,抑制TNFα-NFκB-MLCK信号通路的活化,恢复紧密连接结构及功能,从而明确针刺疗效及重建肠上皮屏障的相关机制,为针刺治疗IBS-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联合番泻叶浸剂灌胃法建立满足肠道症状合并心理异常的IBS-D大鼠模型。将符合入组标准的大鼠按照体重分层,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模型+药物组及模型+NBI-27914组。电针组选取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每次15min。药物组采用2.7mg/mL的匹维溴铵混悬液按10mL/kg灌胃。NBI-27914组给予CRF-R1拮抗剂NBI-27914腹腔注射。14天后以内脏疼痛阈值和腹泻指数评价各组大鼠肠道症状的改变,以高架十字迷宫开臂时间比(OT%)和糖水偏嗜率(SP%)评价各组大鼠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的改变。行为学评价结束后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下丘脑及结肠段,采用fqRT-PCR法测定下丘脑CRF及CRF-R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计数法测定IMMC与CRF-R1的双阳性表达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TNFα-NFκB-MLCK信号通路中关键物质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ZO-1、Occludin的表达,透射电镜法观察肠上皮细胞间连接结构的改变,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DAO活性。结果:给予CUMS联合番泻叶浸剂灌胃14天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内脏疼痛阈值明显降低,腹泻指数显着升高(均P<0.01),高架十字迷宫开臂时间比(OT%)和糖水偏嗜率(SP%)均明显降低(P<0.01,P<0.05),回、结肠均未见有明显的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干预14天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药物组及NBI-27914组内脏疼痛阈值明显升高(P<0.05,P<0.01,P<0.01),腹泻指数显着降低,OT%明显升高(均P<0.01),而SP%仅电针组和NBI-27914组明显升高(P<0.05,P<0.01)。电针组、药物组、NBI-27914组IBS-D大鼠下丘脑CRF及CRF-R1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IMMC与CRF-R1双阳性表达细胞数显着减少,结肠TNF-α、NF-κB蛋白表达水平及MLC蛋白磷酸化水平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血浆DAO活性降低,Claudin-1、ZO-1平均光密度值增高(均P<0.01),Occludin平均光密度值增高(P<0.05,P<0.01,P<0.01),透射电镜下模型组紧密连接结构模糊,黏附连接、缝隙连接和桥粒均不可见;电针组紧密连接和黏附连接结构清晰,但桥粒数量减少;药物组黏附连接、缝隙连接和桥粒的结构较清晰,但紧密连接之间缝隙增大;NBI-27914组紧密连接、黏附连接、缝隙连接和桥粒均清晰可见,桥粒数目较多。此外,在下调结肠NF-κB蛋白表达水平及上调ZO-1方面,电针优于匹维溴铵(均P<0.01)。结论:1.CUMS联合番泻叶浸剂灌胃法可以成功建立满足肠道症状合并心理异常的IBS-D大鼠模型。2.电针可同时改善IBS-D模型大鼠的肠道症状和心理异常,并且能够重建肠上皮屏障,其抗抑郁、上调ZO-1和下调NF-κB的效果均优于匹维溴铵。3.下调CRF-R1在下丘脑和IMMC上的表达是电针发挥对肠道症状和心理异常双重调节作用的关键靶点。4.抑制CRF-R1介导的TNFα-NFκB-MLCK信号通路活化,上调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是电针重建肠上皮屏障的重要途径。

郝连欣[6](2017)在《人参健脾丸联合乳酶生片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人参健脾丸联合乳酶生片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确诊的慢性腹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口服乳酶生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人参健脾丸治疗。2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每3天随访观察1次,2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参健脾丸联合乳酶生片用于治疗慢性腹泻效果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祁得胜[7](2017)在《宽叶独行菜药效组分的分离制备及初步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宽叶独行菜(Lepidium latifolium L.)为十字花科独行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前期的研究表明,该植物中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好地促胃肠动力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其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本文采用硅胶柱层析等技术对宽叶独行菜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并以分离得到的不同组分作为受试药物,进行药理活性筛选,同时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宽叶独行菜乙酸乙酯部位按照不同极性分离,得到5个组分(分别为组分Ⅰ、组分Ⅱ、组分Ⅲ、组分Ⅳ、组分Ⅴ),进而运用MCI中压色谱柱和PHPLC将组分Ⅳ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四个化合物。(2)体外细胞增值实验表明,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与DMSO对照组比较,组分Ⅲ、Ⅳ分别在给药剂量为50μg/mL、1.172μg/mL时对细胞增殖有极显着的效果(P<0.01);大鼠小肠平滑肌细胞与DMSO对照组比较,组分Ⅲ、Ⅳ在给药剂量分别为为50μg/mL、37.5μg/mL时对细胞增殖有极显着的效果(P<0.01)。(3)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显微测距结果表明,组分Ⅲ、Ⅳ与DMSO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且组分Ⅳ比组分Ⅲ效果更佳(P<0.01);大鼠小肠平滑肌细胞显微测距结果表明,组分Ⅳ与DMSO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组分Ⅲ与DMSO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4)ELISA测定结果表明,大鼠结肠、小肠平滑肌细胞各给药组与DMSO对照组比较,其NO、IP3、Ca2+水平差异均不显着(P>0.05)。(5)电压依赖性Na+通道β2亚基通道基因的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中,组分Ⅲ、Ⅳ的表达量显着大于DMSO对照组(P<0.01),大鼠小肠平滑肌细胞中,组分Ⅳ低、中剂量组的表达量显着大于DMSO对照组(P<0.01),且组分Ⅳ的表达量显着大于组分Ⅲ(P<0.01);大鼠离体结肠组织中,水提物组和组分Ⅳ的表达量明显大于空白组(P<0.01),大鼠离体小肠组织中,水提物组的表达量明显大于空白组(P<0.01);大鼠灌胃给药后的结肠组织中,水提物组的表达量明显大于空白组(P<0.01)大鼠灌胃给药后的小肠组织中,水提物组与空白组的表达量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组分Ⅳ是宽叶独行菜促胃肠动力的主要药效成分,电压依赖性Na+通道β2亚基基因的表达是其产生药效作用的机制之一,其作用位点主要在结肠部位。

罗晓琴[8](2016)在《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GAS和SS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一般情况,检测尿D-木糖排泄率、胃蛋白酶含量及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探讨脾虚气滞证候模型大鼠的制备,及电针该模型大鼠胃肠消化功能的影响;检测血清和胃组织中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的表达,探讨GAS和SS在电针调节胃肠功能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电针治疗FD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4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夹尾刺激法配合隔日进食制备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给予电针“足三里”及“太冲”治疗,空白组、模型组予束缚固定,每日1次,连续治疗14d。实验过程中观测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和尿D-木糖排泄率,治疗结束后,检测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及胃蛋白酶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胃窦组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和胃窦中GAS、SS的表达水平。结果1.一般情况观察比较,造模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可见大鼠烦躁、饮水、饮食减少、毛发枯黄无光泽、大便稀溏,两组鼠体重明显轻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经治疗后,一般情况较模型组有所改善,大鼠体重较模型组增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胃排空率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胃排空率降低,差异具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胃排空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推进率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显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胃蛋白酶含量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胃蛋白酶含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的胃蛋白酶含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尿D-木糖排泄率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尿d-木糖排泄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的尿d-木糖排泄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胃窦和血清中GAS和SS含量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和血清中gas含量显着降低,ss含量显着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胃窦和血清中gas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s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通过夹尾刺激+隔日进食的方法造模后,大鼠食量减少、体重下降,胃窦解剖肉眼未见器质性病变,说明造模成功。2.电针组体重、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胃蛋白酶含量、尿D-木糖排泄率都增加,说明电针具有治疗作用,可以改善胃肠道功能。3.电针组胃窦和血清中GAS和SS含量变化,与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胃蛋白酶含量、尿D-木糖排泄率的相关性。电针对GAS、SS表达的调节作用可能是电针治疗FD的机制之一。

孟凡双[9](2016)在《四种人参丸剂质量评价及人参归脾颗粒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人参是传统药材,人参皂苷是其主要药效成分,特别是稀有人参皂苷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其种类及含量是评价人参及其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再造丸、乌鸡白凤丸是常用的人参制剂,已有上千年的用药历史,但由于我国传统中药制剂缺乏科学的检测手段和严密的质量标准,仍存在质控水平低下、制药工艺粗放、作用机制不明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对人参制剂质量和功效进行二次评价及其新工艺的开发,首先,建立了同时测定人参及其制剂中20种人参皂苷的HPLC法,并用该法评价了4种人参制剂的质量;其次,采用MTT法对4种人参制剂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比较;再次,以抗肿瘤活性最强的人参归脾丸为依据进行组方,再通过最佳工艺的优化制成该复方颗粒;最后,对该复方颗粒进行了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为人参制剂二次开发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实验结果如下:1、建立了同时测定人参及其制剂中20种人参皂苷Rg1、Rh4、Rg2、Rg3、Rg5、Rf、Re、F1、F2、Rc、Rd、Rb1、Rb2、Rb3、Rh2、compound K、原人参二醇、20(R)-Rh1、Rk3及原人参三醇含量的HPLC法,此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并增加了抗肿瘤活性较强的4种稀有人参皂苷,可作为人参及其制剂内在质量的检测标准。2、不同制剂不同厂家中人参皂苷含量不同,同一制剂不同厂家中人参皂苷含量也有所差异(P<0.05),并且在人参制剂中检测到了生晒参中没有的人参皂苷Rg5、Rg3、Rk3、F2,提高了人参皂苷Rh2的含量。人参制剂疗效不稳定是由于原药材质量或加工工艺等问题所造成,人参制剂质量标准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3、不同厂家同一制剂和同一厂家不同制剂间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均不同,4种人参制剂对MCF-7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人参归脾丸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最好,IC50值为287.18μg/mL。4、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的人参归脾颗粒的最佳加工工艺是:按药典各药材比例精密称取白术、当归、甘草、黄芪、龙眼肉、木香、远志、酸枣仁、茯苓(均60目),加入10倍量蒸馏水浸泡30min,100℃加热煎煮90min,提取2次,合并浓缩滤液,按药典比例称取人参(60目),放入浓缩后的合煎液中,100℃水浴煎干滤液,100℃烘干,粉碎过筛制成人参归脾粉末,后制成人参归脾颗粒。5、人参归脾颗粒可以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P<0.05),提高瘤鼠脏器指数,保护脾脏器官,促进肿瘤组织坏死,促进H22肿瘤细胞凋亡(P<0.05),提高免疫细胞活性、CD4+/CD8+比值,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 G、IgE、IgM含量,提高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IL-6、IL-12含量,降低血清中抑制IL-2的TGF-β含量。阳性药5-FU虽具有显着抑瘤效果(P<0.05),但5-FU也降低了瘤鼠免疫器官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孙莹[10](2014)在《脾虚证能量代谢障碍与线粒体膜电位及ATP酶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在中医学理论中,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认识,线粒体几乎存在于人体全身组织细胞之中,为细胞内营养物质进行生物氧化产能提供场所,是细胞的供能站,有“ATP的生产基地”、“细胞的动力站”之称。脾与线粒体功能在多方面有着共同之处。脾虚证为中医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类证候,本研究以脾气虚证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脾气虚证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以脾虚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运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治疗后,观察脾虚模型大鼠肝、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及骨骼肌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变化。采用临床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线粒体功能改变探讨脾虚证能量代谢障碍机制及健脾益气方药对其的影响,为临床用药及提高疗效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住院的脾气虚证重症肌无力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10例,抽取外周静脉血2.5ml,分离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选用SPF级SD大鼠4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32只。模型组予腹部皮下注射利血平0.5mg · kg-1· d-1制备脾虚大鼠模型,正常组大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8d。造模结束后,观察大鼠体重等一般情况及测定尿D-木糖排泄率,评估大鼠造模是否成功。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正常组大鼠7只,模型组14只,随机分为脾虚组和四君子汤组两组,各7只。四君子汤组予四君子汤灌胃,给药剂量为10.5g/Kg/d,模型组和正常组予灌服等量生理盐水,灌服3周后处死大鼠。制备大鼠肝脏、脾脏组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肝、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提取大鼠骨骼肌组织中线粒体,用定磷酶促法测定大鼠骨骼肌线粒体Na+-K+-ATPase、Ca2+-Mg2+-ATPase 活性。结果1.脾气虚证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脾虚组大鼠出现了一系列脾虚症状,如消瘦,纳呆,粪便时干、时软,脱肛,眯眼,精神倦怠,拱背,蜷缩等,但肛温无明显变化,测定脾虚组尿D-木糖水平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运用四君子汤治疗后脾虚症状得以明显改善,尿D-木糖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3.大鼠肝、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的比较:①脾虚组大鼠肝脏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四君子汤组较脾虚组明显升高(P<0.05),但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②脾虚组大鼠脾脏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四君子汤组较脾虚组明显升高(P<0.05),但仍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4.大鼠骨骼肌线粒体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的比较:脾虚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四君子汤组较脾虚组明显升高(P<0.05),且略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1.脾气虚证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表明线粒体内膜通透性增加,ATP合成减少,细胞能量代谢发生障碍,脾虚证能量代谢与线粒体膜电位密切相关。2.脾虚模型大鼠肝、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经四君子汤治疗后可明显升高肝、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改善线粒体功能。3.脾虚模型大鼠骨骼肌线粒体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比正常组明显下降,经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治疗后可明显提高ATP酶活性,改善能量代谢。

二、人参健脾丸对大鼠小肠乳糖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参健脾丸对大鼠小肠乳糖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人参健脾丸治疗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及对肠道菌群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及检测指标
        2.2.1 迟发性腹泻诊断分级标准
        2.2.2 生存质量评分
        2.2.3 肠道菌群测定
        2.2.4 血清炎症因子测定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后迟发性腹泻发生情况比较
    3.2 两组治疗后KPS评分
    3.3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
    3.4 两组治疗后肠道菌群失调分度
    3.5 血清炎症因子变化
4 讨论

(2)健脾燥湿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3 观察指标
    4 疗效评价标准
    5 安全性评价
    6 统计分析与方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比较分析
        1.1 性别
        1.2 年龄
        1.3 病程
    2 治疗前两组资料分析
        2.1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3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组内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次要症状组内比较
    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组间比较
    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6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7 不良反应
    8 剔除、脱落病例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西医对功能性腹泻的认识
        1.1 功能性腹泻的病因病机
        1.2 西医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2 中医对功能性腹泻的认识
        2.1 中医病名
        2.2 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病因病机
        2.3 中医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3 健脾燥湿汤立方依据
    4 健脾燥湿汤组方解析
    5 健脾燥湿汤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6 疗效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3)猪毛菜提取物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瘫的作用及其分散片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猪毛菜概述
        1.1.1 简介
        1.1.2 药理作用
        1.1.2.1 降压降脂作用
        1.1.2.2 促胃肠作用
        1.1.2.3 保肝作用
        1.1.2.4 其他作用
    1.2 糖尿病胃轻瘫概述
        1.2.1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1.2.2 糖尿病胃轻瘫
        1.2.3 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
        1.2.3.1 闪烁显像(放射性核素显像)评估
        1.2.3.2 超声检查
        1.2.3.3 呼气试验
        1.2.3.4 无线运动胶囊
        1.2.4 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
        1.2.4.1 饮食治疗
        1.2.4.2 新型药物治疗
        1.2.4.3 新型介入治疗
        1.2.4.4 中医治疗
    1.3 分散片概述
        1.3.1 分散片辅料研究进展
第二章 猪毛菜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制备及表征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猪毛菜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制备
        2.2.2 猪毛菜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成分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猪毛菜乙酸乙酯萃取物的HPLC和 LC-MS的表征
    2.4 本章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猪毛菜乙酸乙酯萃取物对DGP大鼠氧化应激及胃部神经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溶液的配制
        3.1.4 实验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猪毛菜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制备
        3.2.2 DGP模型大鼠的制备
        3.2.3 样品制备
        3.2.4 胃排空
        3.2.5 生化分析
        3.2.6 测定氧化应激有关的指标
        3.2.7 蛋白质印迹分析(Western blot,WB)检测n NOS和 PGP9.5 表达
        3.2.8 胃组织中n NOS和 PGP9.5 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2.9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EES对 DGP大鼠体重,每日食物摄入量和血糖的影响
        3.3.2 EES对 DGP大鼠胃排空的影响
        3.3.3 EES对 DGP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3.3.4 EES对 DGP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3.3.5 EES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组织中nNOS和 PGP9.5 蛋白水平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猪毛菜乙酸乙酯萃取物对DGP大鼠Cajal间质细胞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溶液的配制
        4.1.4 实验动物
    4.2 实验方法
        4.2.1 猪毛菜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制备
        4.2.2 DGP模型大鼠的制备
        4.2.3 样品制备
        4.2.4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4.2.5 胃组织HE染色
        4.2.6 Real time-PCR法检测胃窦组织中c-Kit、SCF mRNA
        4.2.7 蛋白质印迹分析评估ICCs的表达
        4.2.8 免疫荧光染色c-Kit
        4.2.9 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EES对 DGP大鼠脑肠肽的影响
        4.3.2 EES对 DGP大鼠胃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4.3.3 EES对 DGP大鼠胃c-Kit、SCF mRNA表达的影响
        4.3.4 EES对 DGP大鼠胃ICCs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及讨论
第五章 猪毛菜乙酸乙酯萃取物分散片的制备与质量检查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猪毛菜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制备
        5.2.2 单因素实验
        5.2.2.1 评价标准
        5.2.2.2 填充剂的选择
        5.2.2.3 崩解剂的筛选
        5.2.2.4 润滑剂的筛选
        5.2.2.5 表面活性剂的确定
        5.2.3 正交实验优化处方
        5.2.4 分散片质量标准研究
        5.2.5 分散片中总酚酸的测定
        5.2.5.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2.5.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2.5.3 显色及测定
        5.2.5.4 制备标准曲线
        5.2.5.5 方法学考察
        5.2.6 EES分散片的工艺验证
        5.2.7 分散片稳定性检查
        5.2.8 EES分散片的毒性试验
        5.2.8.1 急性毒性试验
        5.2.8.2 长期毒性试验
        5.2.9 统计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5.3.1.1 填充剂的筛选
        5.3.1.2 崩解剂的选择
        5.3.1.3 润滑剂的选择
        5.3.1.4 表面活性剂的确定
        5.3.2 EES分散片正交试验结果
        5.3.3 EES分散片工艺验证实验结果
        5.3.4 EES分散片稳定性检查结果
        5.3.4.1 高温试验
        5.3.4.2 高湿试验
        5.3.4.3 强光照射试验
        4.3.4.4 加速试验
        4.3.4.5 长期试验
        5.3.5 EES分散片毒性实验结果
        5.3.5.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5.3.5.2 长期毒性实验结果
    5.4 本章讨论与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的制剂工艺及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健脾养胃类中药研究概况
        1.1.1 健脾养胃单味中药研究概况
        1.1.2 健脾养胃中成药研究概况
        1.1.3 健脾养胃中药药效学研究方法
        1.1.4 中药新药研发流程
    1.2 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制剂组方及药味研究概况
        1.2.1 研究背景
        1.2.2 处方组成及方解
        1.2.3 方中各单味药研究概况
    1.3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3.1 立题依据
        1.3.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提取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工艺I的优化与提取物I的制备
        2.2.2 提取物II的制备
        2.2.3 提取物III的制备
        2.2.4 以促消化功能为指标进行三种提取工艺的考察
    2.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制剂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矫味剂的筛选
        3.2.3 单因素考察
        3.2.4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处方工艺
    3.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促消化功能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药
        4.2.2 实验动物
        4.2.3 实验内容
        4.2.4 实验结果
    4.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病证结合模型大鼠的药效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5.2.2 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对FD脾虚证病症结合模型大鼠的药效作用
    5.3 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CRF-R1在针刺治疗IBS-D中的作用及其介导的肠上皮屏障信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内容
    4.技术路线
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IBS-D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动物筛选与分组
        2.2 动物造模
        2.3 模型评价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一般状态观察
        3.2 内脏敏感性评价
        3.3 腹泻程度评价
        3.4 焦虑抑郁样行为评价
        3.5 结、回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
        4.实验小结
    第二部分 电针对IBS-D大鼠干预效应的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动物筛选与分组
        2.2 电针干预方案
        2.3 匹维溴铵干预方案
        2.4 CRF-R1拮抗剂应用方案
        2.5 疗效指标与行为学测试
        2.6 样品制备
        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一般状态观察
        3.2 电针对内脏敏感性的影响
        3.3 电针对腹泻程度的影响
        3.4 电针对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4.实验小结
    第三部分 电针对CRF及CRF-R1表达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2.2 免疫荧光双阳性细胞检测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电针对下丘脑CR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3.2 电针对下丘脑CRF-R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3.3 电针对IMMC与CRF-R1免疫荧光双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
        4.实验小结
        4.1 电针对下丘脑CRF及CRF-R1mRNA表达的影响
        4.1 电针对IMMC细胞膜上CRF-R1表达的影响
    第四部分 电针对TNFα-NFκB-MLCK信号通路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2.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电针对结肠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
        3.2 电针对结肠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3.3 电针对结肠MLC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4.实验小结
    第五部分 电针对肠上皮屏障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2.2 分光光度法检测步骤
        2.3 透射电镜检测步骤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电针对TJs的影响
        3.2 电针对血浆DAO活性的影响
        3.3 电针对结肠黏膜上皮细胞间连接结构的影响
        4.实验小结
        4.1 电针对TJs的影响
        4.2 电针对血浆DAO活性的影响
        4.3 电针对肠黏膜上皮细胞间连接结构的影响
讨论
    1.祖国医学对IBS-D的认识
        1.1 对病名的认识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对辨证分型的认识
        1.4 对治疗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IBS的认识
        2.1 定义及诊断标准
        2.2 对流行病学的认识
        2.3 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2.4 对IBS-D治疗的认识
    3.针灸治疗IBS-D的研究现状
        3.1 针灸身心同治的中医理论依据
        3.2 针灸治疗IBS-D的临床评价
        3.3 针灸治疗IBS-D的机制研究进展
    4.关于本实验研究方案的确立
        4.1 动物模型选择依据
        4.2 干预措施选择依据
        4.3 检测指标选择依据
    5.关于本研究实验结果的讨论
        5.1 电针对IBS-D大鼠的干预效应
        5.2 CRF-R1是电针对肠道症状与心理异常双重调节作用的关键靶点
        5.3 对紧密连接的调控是电针促进肠上皮屏障恢复的重要途径之一
        5.4 电针通过CRF-R1介导的TNFα-NFκB-MLCK信号通路实现对紧密连接的调控
结论
特色与创新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 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专利及课题参与情况

(6)人参健脾丸联合乳酶生片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宽叶独行菜药效组分的分离制备及初步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论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综述
    1.1 独行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1.1 独行菜属四种主要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1.2 独行菜属植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2 促胃肠动力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1 促胃肠动力药物作用机制概述
        1.2.2 中药促胃肠动力的研究现状
    1.3 选题意义与目的
第二章 宽叶独行菜乙酸乙酯部位不同极性组分及其化合物的分离制备
    2.1 宽叶独行菜乙酸乙酯部位不同极性组分的分离制备
        2.1.1 材料
        2.1.2 试剂
        2.1.3 仪器
        2.1.4 方法与结果
    2.2 化合物的分离制备
        2.2.1 材料
        2.2.2 试剂
        2.2.3 仪器
        2.2.4 方法
        2.2.5 化合物鉴定
第三章 宽叶独行菜药效组分筛选及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3.1 宽叶独行菜乙酸乙酯部位不同组分的药效学筛选
        3.1.1 平滑肌细胞的培养
        3.1.2 MTT法测定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
        3.1.3 促大鼠平滑肌细胞增殖最佳药物浓度的确定
        3.1.4 对大鼠平滑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3.1.5 对大鼠平滑肌细胞NO、IP_3、Ca~(2+)水平的影响
    3.2 宽叶独行菜提取物对大鼠促胃肠动力分子机制的研究
        3.2.1 大鼠肠平滑肌细胞荧光定量PCR
        3.2.2 大鼠离体肠组织的荧光定量PCR
        3.2.3 大鼠在体肠组织的荧光定量PCR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极性组分的制备及化合物分离
    4.2 有效组分的筛选及给药剂量的确定
    4.3 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形态和NO、IP_3、Ca~(2+)水平的影响
    4.4 宽叶独行菜提取物对大鼠促胃肠动力电压依赖性Na~+通道β_2 亚基机制的研究
    4.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GAS和SS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
    1.一般情况
    2.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的变化
    3.尿D-木糖排泄率变化
    4.胃蛋白酶含量变化
    5.胃窦组织和血清中GAS、SS含量变化
第三部分 讨论
    1.中医对FD的认识
    2.西医对FD的认识
    3.针刺治疗FD的效应机制研究
    4.腧穴选择
    5.动物模型的选择
    6.结果与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综述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制作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9)四种人参丸剂质量评价及人参归脾颗粒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人参及其制剂质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1 人参质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1.1 人参质量评价
        1.2 人参功效评价
        2 人参制剂质效的研究现状
        2.1 人参制剂质量评价
        2.2 人参制剂功效评价
    第二章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1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
        2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
        2.1 药效物质基础
        2.2 中药指纹图谱
        2.3 血清药效物质基础
        2.4 定量组效关系
    第三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HPLC法同时测定人参制剂中20种人参皂苷方法的建立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人参制剂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人参制剂对MCF-7 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人参归脾颗粒胶囊加工工艺的优化
        4.1 材料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人参归脾颗粒胶囊对抗小鼠H22作用及机理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脾虚证能量代谢障碍与线粒体膜电位及ATP酶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脾”及脾虚的认识
        一、中医脾的解剖学认识
        二、中医学关于脾生理功能的论述
        三、中医学对脾虚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中医学防治脾虚证的原则及方药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脾”及脾虚证的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中医“脾”的认识
        二、脾虚证与消化吸收功能关系的研究
        三、脾虚证与神经内分泌功能关系的研究
        四、脾虚证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
        五、脾虚证与血液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
        六、脾虚证与能量代谢关系的研究
    第三节 脾虚证与线粒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一、线粒体的功能
        二、脾主运化与线粒体相关
        三、脾主肌肉四肢与线粒体相关
        四、脾主统血与线粒体相关
    第四节 脾虚证与线粒体膜电位及ATP酶的研究进展
        一、脾虚证与线粒体膜电位的研究
        二、脾虚证与ATP酶(ATPase)的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脾气虚证重症肌无力患者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健脾益气中药对脾虚大鼠肝、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第二节 健脾益气中药对脾虚大鼠骨骼肌线粒体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图
附录2 英文缩略语
附录3 研究经费资助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人参健脾丸对大鼠小肠乳糖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参健脾丸治疗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及对肠道菌群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 崔庆丽,胡彦辉,崔庆安,张新峰. 中医药学报, 2021(05)
  • [2]健脾燥湿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兰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3]猪毛菜提取物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瘫的作用及其分散片的研制[D]. 赵新玲.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的制剂工艺及药效学研究[D]. 叶美玉. 兰州大学, 2019(08)
  • [5]CRF-R1在针刺治疗IBS-D中的作用及其介导的肠上皮屏障信号机制研究[D]. 赵妍.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人参健脾丸联合乳酶生片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 郝连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4)
  • [7]宽叶独行菜药效组分的分离制备及初步作用机制研究[D]. 祁得胜. 青海师范大学, 2017(03)
  • [8]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GAS和SS的影响[D]. 罗晓琴.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9]四种人参丸剂质量评价及人参归脾颗粒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 孟凡双.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10]脾虚证能量代谢障碍与线粒体膜电位及ATP酶的相关性研究[D]. 孙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人参健脾丸对大鼠小肠乳糖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