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州市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杨建超[1](2017)在《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 ——基于西园街道的调查》文中指出城市民族工作社区化是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和基点。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解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构建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民族问题治理体系的构建,必须依赖于对现实民族问题的解决,而创新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是解决城市民族问题的重要路径。随着城市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加,多民族社区数量增多,如何创新城市社区民族工作,进而更好地为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构提供现实支撑,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服务各族群众的需要,是促进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是在城市民族社区的特定场域中进行的。创新社区民族工作研究,就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场域特殊性的前提下,来解释开展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正确逻辑。因此,本文在治理理论和场域理论的指引下,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文献的基础上,对兰州典型的穆斯林民族社区——西园街道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现状、社区民族工作主体构成的变化、社区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对社区民族工作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指出公权力部门的适应性和科学化不足、少数民族成员政治参与程度不高和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受限,是目前社区民族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同时在借鉴国内其他典型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完善西园街道的社区民族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的是在具体社会场域中的民族工作思路,更多地立足于“自下而上”的视角和“自上而下”的视角相结合,并不单单囿于管理者的视角和管理实践的维度进行研究。这也是本研究区别于已有研究成果的地方。
樊致君[2](2019)在《兰州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十九大提出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要继续明确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直接关乎区域内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框架建立指标体系对兰州市政府治理能力进行评价,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治理能力五个一级指标,继而细分二级、三级指标。本文中所涉及的数据基本来自兰州市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和政府官方网站,通过变异系数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作为兰州市政府治理能力评价的参考。本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主要陈述本文所涉及的概念和所运用的理论基础,本文运用善治理论和整体性治理理论对兰州市政府治理状况进行评价;第二部分论述建立的指标体系,描述指标选取的理由;第三部分为兰州市政府治理现状描述,通过图表直观的呈现2011-2016年兰州市各项指标的发展变化情况,本章末尾汇总数据,计算指标权重;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分别是兰州市政府治理能力中发现的问题和对应的提升路径。
姚洁[3](2020)在《新时代我国乡规民约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乡土社会为主的国家,绝大多数人口依托家族生活在广大的农村。乡规民约和国家的法律相辅相成,规范着村民言行,维护着乡村的秩序与安宁。从周代开始,乡规民约不断发展,延绵几千年,形成了我国乡村治理的特色,也积累了丰富多彩的乡规民约文化,如《周礼》、《吕氏乡约》、《南赣乡约》、《复乡职议》等乡规民约,对中华民族的存续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非常重视乡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在政治道德、环境保护、家庭美德、邻里关系、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社会治安、公益事业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乡规民约,既继承了传统美德,又反映了现代价值,发挥了涵养新风正气、引导民风民俗、化解矛盾纠纷、调适人际关系、规正村民言行、维护社会秩序、培育乡村精神的积极功能。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家族控制力下降,阶层分化固化明显,社会治安也不理想,人际关系出现变异,“三种势力”向基层渗透,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要求我们在乡村治理中加强乡规民约建设。在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乡规民约,就要动员村民广泛参与,回归乡村自治本位,在乡规民约中增加符合现代价值和时代要求的新内容,利用乡规民约,宣传党的惠民政策,针对城中村、边境村、涉外村、问题村的具体情况,突出乡约特色,达到精准治理的目的。同时,要创新践行乡约的形式,把重点放在乡约的落实上,使每个人都成为乡规民约的制定者、维护者和践行者,以实现乡村善治的目标。
何乃柱[4](2013)在《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文中提出随着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期,各种社会冲突迭起,社区成为了新时期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的聚焦点。社会工作如何立足于社区回应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对民族社会工作的系统性研究还很薄弱,民族社会工作在中国整体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国内民族社区中开展的社会工作实践还比较少,有关社会工作应用于民族社区的研究(即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还较为单薄、不够深入、不够系统。以民族社区为切入点,探讨社会工作如何应用于民族社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是一次探索性尝试。本文以建构主义、证据为本和行动研究为研究范式,采用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和参与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民族社区社会工作开展了系列的探讨:一是对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相互关系进行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简评。二是初步梳理了社会工作在国内外民族社区的发展史和实践史。三是立足于中国城市基层民族社区的现实处境,探讨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城市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如何介入城市社区少数民族困境群体的社区照顾服务。四是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探讨了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民族社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灾害管理时的文化敏感问题,分析了社会工作如何在基层民族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五是立足于民族社区,建构民族社会工作的哲学思想、价值观、伦理规范、理论、知识和实务体系等。六是探讨了社会工作在中国多民族情境下的本土化问题。文末,笔者还基于田野调查探讨社会工作如何介入中国境内的外国族裔社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当社会工作遇到少数民族时,民族社会工作就出现了。民族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工作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协助少数民族个体、群体、组织、社区和社会解决各种问题的、专业的助人活动。民族社区社会工作是指社区里的民族社会工作,也就是社会工作在民族社区中的应用。2.国外的民族社会工作实践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其实践和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原住民和移民中的少数族裔,反压迫、反歧视、民族敏感是其主要视角。研究成果集中于英美两国,多为宏大叙事,缺乏系统的、基于社区的深度研究,且许多成果尚未翻译到国内。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被认为是国内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起点,但至今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尚未进入主流视野、研究队伍薄弱,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概念和理论层面的探讨,缺乏系统的和实操性的成果,立足于某一具体的民族社区的研究更少。3.民族社会工作的学科基础主要是社会工作而非民族学。遵照国外社会工作的传统和基于社会工作实践视角,本文认为广义上的民族社区如城乡民族聚居社区、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及中国境内的外国族裔社区也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研究对象。4.学术界普遍认为,西方社会工作最早是由美国传教士步济时(John Stewart Burgess)于1909年借由北京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处于发展加速期。西方社会工作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已有与本土文化相契合的、有效的、制度化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包括民政等行政性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从事的具有社会工作性质的工作等。助人自助的目标、长期性的助人活动、接受过社会工作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培训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助人活动的重要标准。5.民族社会工作主要面对的是发展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本土民族社区的多个实践个案的研究认为,社会工作可以成为城市社区民族工作乃至统战工作的新力量;社会工作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穆斯林长者服务等方面可大有作为;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能力是社会工作介入重大灾害救援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民族文化作为地方性知识可以被社会工作充分利用于开展基层社区治理。6.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民族社区社会工作亦是如此。西方社会工作、行政性的本土性社会工作、民间性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及社会组织的本土实践等都是中国社会工作营养来源。多源流性是中国社会工作结构的重要特点。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宗教和文化的多元、区域文化的差别等使社会工作针对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民族社区应用时,必须面对多重的实务系统。作为西方舶来品的社会工作体系在中国情境下急需进行本土性的、整体性的、系统性的建构。7.中西方国家社会文化土壤的差异、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要求、西方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嵌入式发展现状等使社会工作的中国本土化成为必然,并需处理好西方社会工作与中国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关系。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具有多元性。社会工作应用于中国的民族社区可能面临多次本土化的任务,并以服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为重要目标,对民族社会工作教育也提出了诸多要求。
王晓宇[5](2021)在《兰州市公安派出所警务效能提升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利益格局被打破,风险因素逐渐增多,给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兰州市公安派出所警务工作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当前,兰州市公安派出所警力等警务资源明显不足,虽然在勤务模式、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但是警务效能仍然不高,极大地制约了派出所工作的开展和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然而,面对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对于派出所警务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多的现实,单纯依靠公安派出所不断增加警务资源提供公共安全保障难以取得成效,只有通过加强同群众、企业、社会组织等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合作,调动和发挥社会多元力量,引导他们参与进来实现共同治理,进而促进警务效能的优化提升,才能够有效弥补公安派出所警务资源不足、力量薄弱的现实缺陷。本研究以兰州市公安派出所警务效能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公共治理理论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对兰州市公安派出所与公安机关其他警种协同联动和辖区内的群众、企业共同开展警务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着群众、企业参与度不高,兰州市公安派出所主责主业有所弱化,警务效能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从公安机关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梳理剖析了兰州市公安派出所警务效能不足的原因,在借鉴国内公安机关提升警务效能的先进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兰州市公安派出所的工作实际,提出了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实现公安机关内部协作、建立多元主体合作机制、建立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等优化警务效能的合理性对策和建议。
张生举[6](2020)在《兰州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吸引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旅游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为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传承和发扬乡村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本文以乡村旅游吸引力为对象,进行吸引力评价研究,不仅能够为兰州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吸引力存在的优势和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更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意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利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IPA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旅游美学理论、游客感知理论和推拉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兰州市乡村旅游示范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确定了兰州市乡村旅游吸引力评价体系,并对兰州市七个乡村旅游示范村进行IPA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兰州市乡村旅游吸引力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乡村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可达性、乡村旅游服务和乡村休闲体验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最终确定了乡村旅游吸引力评价的相关要素,通过分析将其分为5个大类和25个二级指标,建立了兰州市乡村旅游吸引力的评价体系。(2)通过吸引力IPA评价分析,兰州市乡村旅游吸引力要素位于优势区的有7个因素,主要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关内容;位于维持区的有5个因素,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休闲体验方面的内容;机会区的有7个因素,改进区的有6个因素,这两个区域主要涉及乡村旅游可达性和乡村旅游服务方面的内容,乡村建筑、交通条件、营销途经、民俗风情文化、旅游者从业水平、乡村旅游参与度等方面要素还需要大力改进提升。(3)根据兰州市乡村旅游吸引力的优势和劣势,本文从巩固提升、创新发展、积极发展和重点改进四个方面为兰州市乡村旅游提出了相对应的提升策略,其中重点做好旅游示范村发展规划,提高乡村旅游品牌化发展,提高乡村旅游可达性,加强营销宣传途径和力度,优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参与度,深入挖掘乡村民俗文化。
吴雯[7](2019)在《中学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以兰州市第七片区三所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全关系到社会生活中的每家每户,是人们正常生活的保证,是影响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是教师工作及学生学习的地方,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发源地。从学生角度而言,学生安全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直接影响校内教学工作的展开。尤其是面对不同事物缺少一定分辨能力及安全意识不强的中学生,较易成为受侵害的对象。社会公共安全的关键部分之一即为校园安全,它不仅涉及到校内教职工的身心是否康健,还涉及到其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更加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安定团结。在此特殊背景下,将校园安全管理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是为了确保学生以及教职工可在健康和安定的环境下学习和工作,具有关键作用。论文以公共安全管理等关联理论和校园安全管理等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现阶段国内及国外的研究情况,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针对兰州市第七片区三所中学的学生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整理并分析校园安全管理的主客体、管理手段及管理内容和效果等多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找到校园安全管理问题产生的缘由,给出具备效用的校园安全管理改进建议,加强监督力度,组成家庭、校园及警察共同协作等机制,以此保证学校安全,进而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方式、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使侵害事件发生的概率降至最小可能性。论文以兰州市第七片区的三所中学为案例,针对校园安全管理问题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兰州市第七片区的中学学生安全管理现状,给出校园安全管理的对策及改进建议,希望有利于保证校内教师及学生安全,对学生及教师在安定环境里学习及工作给予一定裨益。
李豪[8](2018)在《大数据背景下兰州市治安防控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多,流动性随之加剧,社会压力不断增大,导致社会治安问题以各种新的形式不断突显出来,尤其是一些新形态的犯罪数量急剧增长,传统单一的社会治安防控手段已难以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提升社会治安管理水平,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新格局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大数据技术因其拥有诸多优势,迅速成为支撑社会治安防控管理的一把有力武器。对大数据背景下兰州市的治安防控管理研究,首先要了解国内外治安防控的相关理论,以及治安管理的现状和手段,其次研究大数据在参与治安防控管理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明确新形势下大数据和治安防控管理的关系,最后要研究大数据在助力治安防控管理时出现的问题,解决对策及产生的意义。本文立足于近年来兰州市社会面治安现状,结合主城区城关区在警务工作方面的实际情况,例如社区基础、打击犯罪、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情况,结合转型理论、警务模式理论、立体化防控等理论和大数据相关概念,同时参考国外及国内其它省市的先进案例,探讨了在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如何更好的运用大数据,为兰州市今后的治安防控管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对策。
谢亚兰[9](2019)在《物业服务企业的“选择性合作”行为:一个制度逻辑的分析》文中指出本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人口城市化、劳动力场化、住房商品化和单位制解体等四个相互影响的社会事实共同促进城市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尤为明显的是,物业服务企业成为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必不可少的主体之一。基于此,本论文的中心问题是,尽管国家相关政策从管理主体、理念、目标、政策和财政等方面对物业服务企业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做了明确规定,但悖论的是,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城市治理实践中却出现了明显的“选择性合作”行为。具体来说,第一,以兰州某个案物业服务企业为研究对象,描述物业服务企业在“创建文明城市”、“消防安全”和成立“业主委员会”等相关社区治理事件的行动过程;第二,使用“政府—市场—社会”框架来分析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实践的“选择性合作”行为策略;第三,建构一个从组织社会学理论视角来解释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城市社区治理“选择性合作”行为的制度逻辑。本论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用文献法与访谈法收集第一手经验资料,描述了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消防安全”和成立“业主委员会”三个社区治理事件中出现的“积极适应型策略”、“消极应对型策略”与“谋求发展型策略”等三种具体策略,从物业服务企业的个体安全保护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和资源获取机制深入分析了其“选择性合作”行为成为可能的机会结构(即物业服务企业“选择性合作”行为得以发生的条件和可能性)。本论文使用“政府—市场—社会”的分析框架,从组织社会学理论视角解释了物业服务企业“选择性合作”行为的制度逻辑。组织社会学的中心命题是强调正式组织依赖其所在的特定社会环境而生存发展。一方面,从物业服务企业的技术环境来看,物业服务企业是一个市场化了的企业组织,这是物业服务企业的基本组织属性,同时,物业服务企业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时间资源也是短缺的,还有,物业服务企业组织内部的分工与协作也仅仅是面对业主物业服务的。另一方面,从物业服务企业这个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制度环境)来看,物业服务企业的“选择性合作”行为嵌入在这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具体来说,从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性获得、所面对的模糊宏观政策、与基层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利益冲突、以及和业主在专业服务中的利益一致性等方面分析了物业服务企业“选择性合作”行为的特定制度环境。本论文的基本研究结论是,作者尝试用“选择性合作”(积极适应型策略、消极应对型策略和谋求发展型策略)概念概括了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实践的一种不合常规行为,分析了物业服务企业“选择性合作”行为得以发生的机会结构,从组织社会学视角的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理论出发,建构了解释物业服务企业“选择性合作”行为的制度逻辑。当然,本论文提出的“选择性合作”能否成为概括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实践的一个分析性概念,还有待深入的实地调查来获得丰富的案例材料进一步挖掘其内涵和外延。
范艳[10](2016)在《城市多民族社区服务供给绩效研究:基于兰州市L社区的现实考察》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社区服务设施的数量不断增加,覆盖面也逐渐扩大,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新型的社区服务工作模式,社区服务工作取得了许多显着的成果。但这些丰富的成果在受益的居民眼中如何,尤其是在城市多民族社区这样一个特殊的社区类型中,社区服务供给的绩效如何,居民的实际需求与政府的服务供给行动能否匹配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以城市多民族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通过审视兰州市L社区服务供给中政府服务行动与居民服务需求的匹配情况来探究L社区服务供给中的绩效问题。通过对兰州市L社区服务供给的实地调查,发现L社区服务供给中的政府服务行动与居民服务需求存在不匹配的地方,L社区服务供给绩效不足。论文以“政府绩效社会价值建构机制”为解释框架,从选择机制、约束机制、领导机制三个方面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为主要有居民需求表达不足、政府开展的需求调研形式化;居民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知识构成、认知水平差异化,政府面临资源禀赋、运行能力和制度环境的约束,L社区缺乏居民代表和意见领袖,政府组织和社区居委会角色错误和异化等制约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提高政府识别和判断基本公共价值的能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社区服务供给模式、加强政府与居民的有效沟通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L社区服务供给绩效改进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城市多民族社区中的社区服务,关注其在文化、教育、生活等方面的特殊性,通过兰州市L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个案分析对当下较受关注的公共服务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对民族工作、社区服务工作等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兰州市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市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 ——基于西园街道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概念及界定 |
(一)治理 |
(二)社区 |
(三)民族工作 |
四、研究现状 |
(一)民族工作研究 |
(二)穆斯林社区研究 |
(三)关于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 |
(四)国内其他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方式借鉴 |
五、理论依据 |
(一)治理理论 |
(二)场域理论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兰州市及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历史和现状 |
第一节 兰州市民族工作历史与现状 |
一、民族工作的管理机构演变 |
二、民族事务委员会的职责及机构构成 |
三、少数民族人口现状 |
四、民族文化教育工作 |
五、少数民族经济基本情况 |
六、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制定与完善 |
七、少数民族的民族平等权利保障及民族团结宣传 |
八、依法管理清真食品 |
九、加强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 |
第二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现状概述 |
一、西园街道社区现状 |
二、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认真落实民族政策 |
三、完善机构组织和制度建设 |
四、多种途径创新社区民族工作方式 |
第二章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变化 |
第一节 民族工作社区化——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
一、城市社区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增多 |
二、城市社区民族工作面对的局面更为复杂 |
第二节 社区民族工作场域变化——民族社区权威要素变迁 |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社区建设 |
二、城市民族社区中的权威要素变化 |
第三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主体构成 |
一、公权力部门 |
二、非公权力部门 |
三、社区居民 |
第三章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实证研究——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西园街道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调查结果分析 |
一、基本特征 |
二、就业情况,收入和消费水平 |
三、居住状况 |
四、流动状况 |
五、社会交往和民族关系 |
六、生活困难类型 |
第二节 西园街道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现状研究 |
一、完善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式 |
二、社区民族工作服务有序 |
第三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实证研究——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视角 |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街道社区关系分析 |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社区服务的态度 |
三、社会支持状况 |
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期待 |
第四章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中的困境分析 |
一、公权力部门适应性不足 |
二、公权力部门科学化不足 |
三、社区民族工作中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不足 |
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受限 |
第二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对策研究 |
一、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多主体协同治理 |
二、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对策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附录3:兰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职责 |
附录4:城市民族工作条例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兰州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要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简要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 政府治理 |
(二)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
二、理论阐释 |
(一) 善治理论 |
(二) 整体性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选取原则 |
(一) 科学性与准确性 |
(二) 典型性与关联性 |
(三)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
二、评价指标内涵 |
(一) 指标体系框架构成 |
(二) 评价指标内涵 |
三、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四、研究模型构建 |
第三章 兰州市政府治理能力现状评价 |
一、数据来源 |
二、兰州市政府治理能力现状 |
(一) 政治治理能力 |
(二) 经济治理能力 |
(三) 社会治理能力 |
(四) 文化治理能力 |
(五) 生态治理能力 |
三、兰州市政府治理能力评价指标测评 |
(一) 指标测评 |
(二) 总体评价 |
第四章 兰州市政府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治治理能力 |
(一) 基层廉政建设效果不佳 |
(二) 社会治安能力有待提高 |
(三)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
二、经济治理方面 |
(一) 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支不平衡 |
(二) 城乡人民生活差距较大 |
三、社会治理方面 |
(一) 社会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
(二)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四、文化治理方面 |
(一)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均衡 |
(二) 科教发展投资力度不足 |
五、生态治理方面 |
(一) 生活环境治理能力亟待提高 |
(二) 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欠佳 |
第五章 兰州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路径 |
一、政治治理能力的提升 |
(一) 加强基层政府党风廉政建设 |
(二) 提高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能力 |
二、经济治理能力的提升 |
(一) 调整财政预算结构,提高财政自给能力 |
(二) 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 |
三、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
(一) 协同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 |
(二) 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四、文化治理能力的提升 |
(一) 创新公共文化供给模式,提高供给总量 |
(二) 提高科教经费投资力度,以科技求发展 |
五、生态治理能力的提升 |
(一) 大力提高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能力 |
(二) 落实新《环保法》的社会共同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时代我国乡规民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三)调查研究法 |
(四)跨学科研究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乡规民约文化概述 |
一、乡规民约的概念和内涵 |
(一)乡规民约的概念 |
(二)乡规民约的内涵 |
二、乡土社会是乡约生成的人文环境 |
(一)人口众多 |
(二)依附土地 |
(三)农耕为主 |
(四)家族本位 |
(五)家国一体 |
(六)伦理至上 |
三、乡约是治理乡村的传统手段 |
(一)西周《周礼》习俗约定 |
(二)北宋吕大钧《吕氏乡约》 |
(三)南宋朱熹《增损吕氏乡约》 |
(四)明代王阳明《南赣乡约》 |
(五)清朝冯桂芬《复乡职议》 |
(六)民国《长治县村民会议办法》 |
四、乡规民约的历史作用 |
(一)以德化民,规范乡村秩序 |
(二)化解乡民矛盾,维护地方治安 |
(三)管理公共事务,达成乡村“善治” |
(四)息讼罢诉,强化法律效力 |
第二章 当前我国乡规民约的主要内容及功能 |
一、当前我国乡规民约的主要内容 |
(一)政治道德 |
(二)环境保护 |
(三)家庭美德 |
(四)邻里关系 |
(五)移风易俗 |
(六)乡风文明 |
(七)社会治安 |
(八)公益事业 |
二、我国乡规民约内容的特色 |
(一)继承传统美德 |
(二)弘扬红色文化 |
(三)充分发扬民主 |
(四)反映现代价值 |
(五)柔性刚性并重 |
三、乡规民约的主要功能 |
(一)涵养新风正气 |
(二)引导民风民俗 |
(三)化解矛盾纠纷 |
(四)调适人际关系 |
(五)规正村民言行 |
(六)维护社会秩序 |
(七)培育乡村精神 |
第三章 我国乡村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
一、社会结构方面 |
(一)“空心化”不断发展 |
(二)家族的控制力下降 |
(三)家庭收入差距拉大 |
(四)阶层分化固化明显 |
(五)相对贫困问题存在 |
(六)村民流动化原子化 |
二、社会治安方面 |
(一)偷盗现象时有发生 |
(二)社会矛盾纠纷突显 |
(三)“黄赌毒”现象存在 |
(四)家庭暴力增多 |
(五)恶性案件偶有发生 |
三、人际关系方面 |
(一)代际矛盾增多 |
(二)“孝道”趋于淡化 |
(三)离婚比例上升 |
(四)诚信行为缺失 |
(五)婚配行为变异 |
(六)“份子钱”攀比 |
四、乡规民约方面 |
(一)政府主导,乡镇越位 |
(二)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
(三)长篇大论,生涩难懂 |
(四)更新缓慢,内容陈旧 |
(五)要求过高,脱离实际 |
(六)形式单一,传播不力 |
(七)规不合法,以约代法 |
(八)落实乏力,形同空文 |
五、农村管理方面 |
(一)村霸现象不时出现 |
(二)“三种势力”渗入基层 |
(三)邪教向农村滋生蔓延 |
(四)越级上访事件存在 |
(五)红白喜事大操大办 |
(六)村官贪腐问题存在 |
(七)贿选事件时有发生 |
第四章 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乡规民约的几点思考 |
一、村民广泛参与,回归自治本位 |
(一)发挥乡镇基层政府的引导作用 |
(二)突出乡规民约的民主性和自治性 |
(三)“新乡贤”是重要的乡约践行者 |
(四)动员流动人员和外来人员参与 |
二、应对新的情况,增添新的内容 |
(一)提倡适度消费,反对奢侈浪费 |
(二)落实义务教育,减少辍学现象 |
(三)加强民族团结,抵制分裂势力 |
(四)大力宣传科学,消除邪教影响 |
(五)融入核心价值,建设和谐乡村 |
(六)救助弱势群体,关爱留守人员 |
(七)吸纳现代法理,重构乡规民约 |
三、利用乡约载体,传播惠民政策 |
(一)宣传“两免一补” |
(二)推进农村医保 |
(三)发展新型农保 |
(四)实施“精准扶贫” |
(五)建设“美丽乡村” |
四、突出乡约特色,精准治理乡村 |
(一)城中村 |
(二)问题村 |
(三)涉外村 |
(四)专业村 |
(五)民族村 |
(六)边境村 |
五、创新各种形式,注重落实乡约 |
(一)乡约内容要力求亲民易懂 |
(二)加强乡规民约的宣传教育 |
(三)办好乡规民约民主议事会 |
(四)评选“文明村”“文明户”“乡贤能人” |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违约惩罚办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 |
第二节 “民族社区”、“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等概念的界定 |
一、“民族”等概念的界定 |
二、社会工作实践中“民族社区”的界定 |
三、“民族社会工作”与“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等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的研究回顾 |
二、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回顾 |
三、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在民族社区应用)研究回顾 |
四、相关研究简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范式和方法 |
二、研究的假设与学理性思考 |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
上篇 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在国内外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第二章 社会工作在国内外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在国外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一、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起源与早期实践 |
二、社会工作在国外民族社区的实践与经验 |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港澳台民族社区的实践回顾 |
一、港澳地区的民族社会工作发展脉络 |
二、台湾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 |
三、台湾原住民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 |
第三节 社会工作传入中国及其在国内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一、社会工作“跟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的脚步来到中国” |
二、国内社会工作教育史及其民族社区研究回顾 |
三、国内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及其民族社区实践史 |
中篇 社会工作在中国民族社区的现实任务与本土实践 |
第三章 社会工作在中国城市民族社区应用的探讨 |
第一节 多元视角下城市社区的少数民族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一、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市社区与社区里的少数民族 |
二、城市化进程中社区的民族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三、城市化进程中社区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的新探索 |
一、城市化进程中散杂居社区成为民族关系问题的敏感地带 |
二、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的探索:上海的实验 |
三、社会工作介入上海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的经验总结 |
四、社会工作介入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上海样本的全国意义 |
第三节 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困境群体的探讨:以社区照顾为视点 |
一、社区照顾的历史沿革、基本理论与社会工作的角色 |
二、少数民族孤残儿童的社区照顾:对兰州C组织的个案研究 |
三、穆斯林长者的社区照顾——从兰州样本到全国视野的探讨 |
四、社区照顾在中国城市民族社区实践的思考 |
第四章 社会工作在中国农村民族社区应用的探讨 |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探讨 |
一、农村民族社区的类型、文化特点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二、社会组织介入社区传统文化保护的启示:基于三个个案的分析 |
三、依托村运会保护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的启示:却西德哇村的故事 |
第二节 文化敏感与多民族社区中的灾害社会工作 |
一、灾害管理与灾害预备期的社会工作 |
二、民族文化敏感下灾害回应期的社会工作:以汶川地震救援等为例 |
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灾后短期安置与重建阶段的研究 |
第三节 转型期的农村民族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 |
一、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民族社区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
二、少数民族农牧村社区治理的本土实践:甘青滇三个案例的启示 |
三、社会转型加速期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与基层民族社区治理创新 |
下篇 民族社区情境下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建构和本土化:以民族社区为视点 |
第五章 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基本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多源性、多场域与社会工作体系的重构 |
一、当前的中国社会工作结构的多源性 |
二、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的多重场域性 |
三、多民族情境下的中国社会工作体系亟待尽快重新建构 |
第二节 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哲学与价值观体系的建构 |
一、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哲学思想体系的建构 |
二、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建构 |
三、中国多民族情境下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
第三节 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伦理体系的建构 |
一、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和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要求 |
二、中国木土的社会工作伦理规范和职业道德指引 |
三、多元民族情境下社会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和道德指引讨论 |
四、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的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讨论 |
第四节 民族社区情境下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体系建构 |
一、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建构 |
二、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讨论 |
三、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的实务体系讨论 |
第六章 社会工作在中国多民族情境下的本土化 |
第一节 社会工作本土化及其必然性分析 |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 |
二、西方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的必然性分析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的现实路径 |
一、“文化自觉”与社会工作的中国本土化 |
二、西方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和传播的路径特点 |
三、社会工作中国本士化的目标 |
四、本土化对中国民族社会工作教育的要求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录A文中图片、表格、案例索引 |
附录B社区“公益田野”与行动研究回顾(2002.5-2013.6) |
附录c笔者公益田野与行动研究照片(部分) |
附录D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E个人专业资质与荣誉 |
后记 |
(5)兰州市公安派出所警务效能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警务效能概念 |
1.2.2 警务效能影响因素 |
1.2.3 警务效能建设对策 |
1.2.4 警务效能评估 |
1.2.5 综合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警务效能 |
2.1.2 公安派出所 |
2.2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2.2.1 新公共治理理论 |
2.2.2 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兰州市公安派出所警务效能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兰州市公安派出所警务效能现状分析 |
3.1.1 兰州市公安派出所基本情况概述 |
3.1.2 兰州市公安派出所优化警务效能取得的成效 |
3.1.3 兰州市公安派出所警务效能状况 |
3.1.3.1 效率 |
3.1.3.2 效果 |
3.1.3.3 能力 |
3.2 兰州市公安派出所警务效能存在的问题 |
3.2.1 派出所勤务运行模式缺乏弹性 |
3.2.2 派出所主责主业有所弱化 |
3.2.3 社区群众参与度不高 |
3.2.4 社区企业参与度不高 |
第四章 兰州市公安派出所警务效能不足的原因 |
4.1 内部因素 |
4.1.1 公安机关部门职能碎片化 |
4.1.2 民警工作理念未转变 |
4.2 外部因素 |
4.2.1 社会主体参与意识不强 |
4.2.2 参与渠道不畅 |
4.2.3 参与形式单一 |
4.2.4 合作制度未建立 |
第五章 国内警务效能提升实践经验 |
5.1 湖州市“警务广场”模式 |
5.2 温州市“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
5.3 江山市“网格警务”模式 |
5.4 经验总结及借鉴 |
第六章 兰州市公安派出所警务效能提升的对策 |
6.1 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治理 |
6.2 构建公安机关内部协作网络 |
6.3 建立多元主体合作机制 |
6.4 建立完善考评激励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民警调查问卷 |
附录2 群众调查问卷 |
附录3 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4 访谈提纲 |
致谢 |
(6)兰州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吸引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IPA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旅游 |
2.1.2 旅游吸引力 |
2.1.3 乡村旅游吸引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旅游美学理论 |
2.2.2 游客感知理论 |
2.2.3 推拉理论 |
3 兰州市乡村旅游示范村概况 |
3.1 兰州市乡村旅游概况 |
3.2 兰州市乡村旅游示范村概况 |
4 基于IPA分析的兰州市乡村旅游吸引力评价 |
4.1 乡村旅游吸引力构成要素分析 |
4.2 问卷设计与统计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发放 |
4.2.3 问卷统计 |
4.3 乡村旅游吸引力各构成要素的重要性和表现性分析 |
4.3.1 重要性分析 |
4.3.2 表现性分析 |
4.4 乡村旅游吸引力的IPA分析 |
4.4.1 优势区分析 |
4.4.2 维持区分析 |
4.4.3 机会区分析 |
4.4.4 改进区分析 |
4.5 兰州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吸引力评价 |
4.5.1 安宁区安宁堡街道东门社区 |
4.5.2 安宁区安宁堡街道红艺社区 |
4.5.3 西固区河口镇河口村 |
4.5.4 榆中县小康营乡浪街村 |
4.5.5 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村 |
4.5.6 皋兰县什川镇长坡村 |
4.5.7 永登县柳树镇黑城村 |
4.6 本章小结 |
5 兰州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吸引力提升策略 |
5.1 巩固提升策略 |
5.1.1 优化乡村生态环境 |
5.1.2 提高居民整体素质 |
5.1.3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
5.2 创新发展策略 |
5.2.1 完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
5.2.2 提升农家乐管理与品质 |
5.2.3 加强示范村生态格局的协调 |
5.3 积极发展策略 |
5.3.1 做好旅游示范村发展规划 |
5.3.2 促进乡村旅游品牌化发展 |
5.3.3 提高乡村旅游的可达性 |
5.4 重点改进策略 |
5.4.1 加强营销宣传途径和力度 |
5.4.2 优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
5.4.3 提高乡村旅游参与度 |
5.4.4 深入挖掘乡村民俗文化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兰州市乡村旅游吸引力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中学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以兰州市第七片区三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文献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思路及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一) 安全管理的界定 |
(二)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内涵 |
(三)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
二、理论基础 |
(一) 公共安全管理理论 |
(二) 危机管理理论 |
(三) 治理理论 |
(四) 生命教育理论 |
第二章 兰州市第七片区三所中学校园安全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
一、调查样本概况 |
(一) 样本构成 |
(二) 样本背景 |
二、调查内容 |
(一) 学校基础建筑设施现状 |
(二) 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
(三) 学校管理制度现状 |
(四) 学校卫生安全现状 |
(五) 学校活动安全现状 |
(六) 学校周围安全现状 |
第三章 兰州市第七片区三所中学校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一) 管理主体协作性差,执行力不足 |
(二) 管理客体身心健康被忽视 |
(三) 管理内容复杂多样 |
(四) 管理制度单一 |
(五) 管理效果不明显 |
二、原因分析 |
(一) 管理主体的力度欠缺 |
(二) 管理客体的安全意识淡薄 |
(三) 安全管理不到位 |
(四)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
(五) 管理效果受家庭与相关部门配合的影响 |
第四章 兰州市第七片区三所中学校园安全管理完善对策 |
一、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的财力物力支持 |
(一) 提高对学校安全管理的支持力度 |
(二)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
二、增强校园学生管理工作意识 |
(一) 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
(二) 加强师生安全应急演练 |
三、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体系 |
(一) 完善学校安全组织机构,职权明确划分 |
(二) 重视校内消防安全 |
(三) 做好教师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
四、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
(一)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 |
(二) 制定应急预案,处置突发事件 |
(三) 配合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
五、实行家、校、警联防协作机制,增强安全管理的实效性 |
(一) 学校应占安全教育主导地位 |
(二) 学校需加强与家长联系 |
(三) 校、警联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大数据背景下兰州市治安防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二、治安防控管理与大数据概念 |
(一) 社会治安防控管理概念 |
(二) 警务大数据相关概念 |
三、兰州市城关区治安防控管理中大数据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
(一) 兰州市城关区治安防控管理现状 |
(二) 警务大数据在城关区治安防控管理中应用现状 |
(三) 兰州市城关区警务大数据在治安防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四) 兰州市城关区警务大数据在治安防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四、大数据在国内外社会治安防控管理中的运用及启示 |
(一) 大数据在国外治安防控管理的运用 |
(二) 大数据在国内治安防控管理的运用 |
(三) 大数据在社会治安防控管理中的优势 |
(四) 社会治安防控管理应用大数据的重要意义 |
(五) 对兰州市城关区治安防控管理的启示 |
五、兰州市城关区治安防控管理中大数据应用的相关对策 |
(一) 加强大数据共享 |
(二) 提升智慧化程度 |
(三) 提高智慧化水平 |
(四) 推进警务实战应用 |
(五) 做实基础信息化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物业服务企业的“选择性合作”行为:一个制度逻辑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文献回顾 |
(二)文献评述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
(一)理论基础 |
(二)核心概念 |
二、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访谈提纲编写与调查过程 |
(一)访谈提纲编写 |
(二)调查过程 |
第二章 物业服务企业的“选择性合作”现象 |
一、兰州X街道辖区内物业服务企业概况 |
(一)X街道辖区物业服务企业总体概况 |
(二)L个案物业服务企业概况 |
二、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选择性合作”事件 |
(一)物业服务企业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的“选择性合作” |
(二)物业服务企业在消防工作中的“选择性合作” |
(三)物业服务企业在成立业主委员会中的“选择性合作” |
三、物业服务企业的“选择性合作”策略 |
(一)积极适应型策略 |
(二)消极应对型策略 |
(三)谋求发展型策略 |
四、物业服务企业“选择性合作”的机会结构 |
(一)物业服务企业的个体安全机制 |
(二)物业服务企业的利益表达机制 |
(三)物业服务企业的资源获取机制 |
第三章 物业服务企业“选择性合作”行为的制度逻辑 |
一、物业服务企业“选择性合作”的技术环境 |
(一)物业服务企业的组织属性 |
(二)物业服务企业的资源供给 |
(三)物业服务企业的组织分工与协作 |
二、物业服务企业“选择性合作”的制度环境 |
(一)“选择性合作”的合法性获得 |
(二)“选择性合作”的模糊宏观政策 |
(三)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在“专业服务”中的利益一致性 |
(四)物业服务企业与基层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利益冲突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 |
二、讨论 |
三、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第一部分 关于街道办事处的访谈提纲 |
第二部分 关于社区居委会的访谈提纲 |
第三部分 关于多个物业服务企业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编码 |
(10)城市多民族社区服务供给绩效研究:基于兰州市L社区的现实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社区服务的研究 |
(二)关于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 |
(三)关于多民族社区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市多民族社区服务供给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社区与多民族社区 |
(二)社区服务与社区服务供给 |
(三)政府组织与社区组织 |
二、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
(一)治理理论及其启示 |
(二)“政府绩效社会价值建构机制”解释框架的引入 |
第三章 城市多民族社区服务供给现状审视:以兰州市L社区为对象 |
一、L社区的个案概况 |
(一)L社区简介 |
(二)L社区调研的基本情况 |
二、L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现状审视 |
(一)内容 |
(二)合理性 |
(三)公共表达 |
三、L社区政府服务行动现状审视 |
(一)服务内容全面而设施缺乏 |
(二)职责权限不清 |
(三)公共表达形式单一 |
第四章“政府绩效社会价值建构机制”解释框架下L社区服务供给绩效问题分析 |
一、基于“选择机制”的分析 |
(一)居民需求表达不足 |
(二)政府开展的需求调研形式化 |
二、基于“约束机制”的分析 |
(一)居民知识构成与认知水平差异化 |
(二)政府面临的约束 |
三、基于“领导机制”的分析 |
(一)缺乏居民代表或意见领袖 |
(二)政府组织与社区居委会角色的错位与异化 |
第五章 提高L社区服务供给绩效的对策建议 |
一、提高识别和判断基本公共价值的能力 |
(一)转变服务理念 |
(二)积极倡导和推进居民参与 |
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社区服务供给模式 |
(一)政府在社区服务供给中的主导地位 |
(二)市场营利组织的主体地位 |
(三)社会非营利组织的主体地位 |
三、提高社区服务供给领导力 |
(一)扶持社区精英 |
(二)理顺政府组织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城市多民族社区服务居民需求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兰州市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 ——基于西园街道的调查[D]. 杨建超. 兰州大学, 2017(01)
- [2]兰州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研究[D]. 樊致君.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3]新时代我国乡规民约建设研究[D]. 姚洁.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D]. 何乃柱. 兰州大学, 2013(05)
- [5]兰州市公安派出所警务效能提升对策研究[D]. 王晓宇. 兰州大学, 2021(12)
- [6]兰州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吸引力评价研究[D]. 张生举.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中学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以兰州市第七片区三所学校为例[D]. 吴雯.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大数据背景下兰州市治安防控管理研究[D]. 李豪. 兰州大学, 2018(02)
- [9]物业服务企业的“选择性合作”行为:一个制度逻辑的分析[D]. 谢亚兰.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10]城市多民族社区服务供给绩效研究:基于兰州市L社区的现实考察[D]. 范艳. 兰州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