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直流电

第十一章直流电

一、第十一章 直流电(论文文献综述)

李忠安[1](2009)在《新型枝状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和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速光通讯、光信息处理和光电子学等实用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二阶非线性光学高分子材料由于在宽带通讯、信息处理、太赫兹成像和雷达系统中的潜在应用前景而引起了巨大的研究兴趣。与无机晶体材料相比,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超快响应速度,介电常数低、光学损伤阈值高、低成本、易于分子设计和加工成型等优点。但是设计并合成出综合性能优良的电光高分子材料(即材料能同时兼具高电光系数,高稳定性以及低光学损耗等性能)仍然是个不小的难题,尤其是因为生色团偶极距之间存在强的静电相互作用,导致二阶非线性光学生色团的高μβ值难以有效转化为材料的宏观电光系数。在生色团上引入一定体积的间隔基团或将生色团引入树枝状结构中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对于一个给定的非线性光学生色团,间隔基团性质与最终材料的宏观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之间的构性关系并不清晰。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二阶非线性光学高分子,并在生色团上引入不同尺寸大小的间隔基团,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间隔基团的尺寸与材料宏观非线性光学性质的构性关系。另外,本论文还通过“点击化学”反应或Sonoghasira偶联反应构筑了一系列具有优秀综合性能的二阶非线性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树枝状高分子(Dendronized polymer)以及超支化高分子(Hyperbranched polymer),并探讨了树枝状结构的调节对材料宏观性质的影响。有机/聚合物发光二极管(O/PLEDs)由于在平板显示、特种光源、通讯等领域有巨大的潜在商业应用价值而使其成为当前的热门研究领域。它们具有高效率、高亮度、宽视角、低功耗、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全彩色、超薄、材料轻便、有柔软性及易加工等特点。但是要制备出同时具备效率高、成本低、寿命长等优点的器件,还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与线型结构材料相比,具有树枝状结构的材料由于均三维立体结构,能够有效抑制分子间的堆积,提高发光效率,另外树枝状分子普遍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加工性(可直接旋涂成膜)和热稳定性。基于此,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树枝状全共轭大分子和超支化共轭高分子,并研究了它们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本论文的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新型二阶非线性光学高分子、树枝状大分子、树枝状高分子以及超支化高分子的合成、表征与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研究(包括第二—第二十章)。第二部分是新型树枝状全共轭大分子和超支化共轭高分子的合成、表征与发光性能或空穴传输性能的研究(包括第二十一章—第二十六章)。本论文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第一章为绪论。在简要介绍电光材料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几年来树枝状结构电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树枝状大分子、树枝化高分子、超分子自组装以及超支化高分子),并探讨了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展望了电光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设计思想。2.基于间隔基团性质与最终材料的宏观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之间的构性关系尚不明晰,因此我们在第二章中,根据“位分离”原理设计并合成了两个系列共十个二阶非线性光学聚氨酯高分子P1-P10,在生色团的共轭桥上靠近给体端位置引入了不同尺寸大小的间隔基团,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间隔基团的尺寸对聚合物宏观性质的影响。所得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硝基生色团体系,当间隔基团为咔唑(Cz)时,其所对应的聚合物P4的d33值(82.3 pm/V)达到最大,是P1的d33值的1.46倍;而对于砜基生色团体系,让d33值达到最大值的间隔基团为苯环(Ph),其d33值是P5的1.76倍。我们将本章实验结果总结为“合适间隔基团”概念,即极化效率以及宏观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并不是一直随着间隔基团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在一个特定的高分子中,对于一个给定的生色团,一个固定的连接点,将有一个最合适的间隔基团有效地将生色团微观的β值转换为材料尽可能大的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3.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我们改变了间隔基团连接到生色团的位置,在生色团共轭桥上靠近受体端位置上,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和Sonogashira偶联反应引入不同尺寸大小的间隔基团,合成了聚合物P11-P19,进一步研究了间隔基团的尺寸对聚合物宏观性质的影响。所得研究结果表明合适间隔基团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聚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其中P17的d33值达到89.7pm/V,与未引入间隔基团的聚合物(P11)相比,d33值提高幅度达到0.62倍,进一步验证了“合适间隔基团”概念。4.为解决主链型二阶非线性高分子中极化效率低下的问题,本论文在第五章和第六章中合成了含有不同尺寸大小间隔基团的主链型高分子P20-P27。另外,作为对比,还合成了与P24-P27相对应的侧链型聚合物P28-P31。所得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合适间隔基团”的存在,并且表明合适间隔基团的引入可以很好地提高主链型高分子的综合性能,在增加聚合物的溶解性以及极化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其取向稳定性。5.为获得更多具有优秀综合性能的二阶非线性光学高分子以及拓宽“合适间隔基团”概念的适用范围,在本论文第七章中,我们选取聚乙烯基咔唑(PVK)作为聚合物主链,通过后Knoevenagel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尺寸大小间隔基团的侧挂型聚合物P33-P39。所得实验结果表明合适间隔基团的引入在保障取向稳定性的同时,很好地解决了基于PVK主链非线性光学高分子极化效率低下的问题,增强了该类材料的宏观非线性光学性质,为解决“非线性/稳定性矛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此外,我们还通过改变生色团上键接到主链的位置,首次合成了基于PVK主链的腰挂型高分子P40,与含相同生色团及间隔基团的侧挂型高分子P35相比,其d33值大大提高,达到56.0pm/V。6.本论文第八章中,我们首次利用“点击化学”即Cu(Ⅰ)催化的叠氮-炔1,3-偶极环加成反应,通过后功能化途径将偶氮类非线性光学生色团键接到共轭高分子主链之中,成功制备出六个基于聚芴主链的树枝状二阶非线性光学高分子P41-P46。整条路线十分简便且高效,体现出“点击化学”在功能高分子合成中的优越性,所有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成膜性、热稳定性以及光学透明性。二阶非线性光学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合适间隔基团”概念,含有合适间隔基团的聚合物P46的d33值与未含有任何间隔基团的P44相比,提高了近一倍,达到39.6 pm/V。7.为了简化合成路线,提高合成效率,本论文在第九章中,利用“点击化学”反应,通过后功能化途径成功将不同尺寸大小间隔基团键接到高分子主链之中,进而十分方便地对聚合物微观结构进行调控。而在第十章中,我们利用砜基受体可以双功能化这个特点,通过两步后功能化反应(偶氮反应和酯化反应),成功地将生色团和间隔基团分别键接到聚氨酯主链之中,制备出相应的高分子P59-P61。与本论文前几章通过直接聚合获得高分子相比,这两章所设计的合成路线更加简便,效率大大提高,为人们合成复杂树枝状高分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而且,由于采用高分子反应,含不同间隔基团的聚合物是来源于同一高分子前体,因而有利于在同一水平上研究构性关系。8.在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中,我们通过几个对照实验,设计了一条高效反应路线制备了聚合物P61-P69和P71-P73,研究了将同一间隔基团引入到不同受体生色团中所产生的影响。二阶非线性光学测试表明,在不同生色团中,同样的间隔基团产生不同的效应,即对于一定尺寸的间隔基团,将有一个具有合适β值的生色团与之匹配,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验证了“合适间隔基团”概念,且更具说服力。P71-P73是首次将毗咯环作为共轭桥引入到二阶非线性光学高分子中,其中P71的d33值为63.3 pm/V,去极化温度达到140℃。9.在第十三章中,我们成功设计并合成出一系列具有新型结构的“H”-型生色团,并基于它们构筑出一系列具有优秀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枝状主链型高分子P74-P77,其中P75的d33值高达127.7pm/V,体现出“H”-型结构的优越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枝状主链型中的生色团片段由于很好地被周围间隔基团所“封闭”,因而获得良好的位分离效应。通过应用“合适间隔基团”概念,我们将不同尺寸大小间隔基团引入到“H”-型生色团中,,结果表明含有合适间隔基团BOE的聚合物P75与P74相比,序参数提高了1.3倍(0.26),但由于生色团有效浓度的降低,d33值只增加了10pm/V。在第十四章,我们还通过改变“H”-型生色团嵌入到聚合物主链的方式,合成了一系列肩并肩-主链型高分子P78-P79和P81-P84。所得聚合物都获得了较大的二阶线性光学效应,d33值最大达到了94.7pm/V,且结果表明即便是“H”-型结构也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调节使其最优化。10.为获得优秀树枝状电光大分子材料,并研究树枝状形状、尺寸的调节对宏观性质的影响,在第十五章中,我们结合“点击化学”反应和偶联反应通过收缩法合成了第一代至第三代树枝状大分子G1-G3,并通过“两步法”合成了第四代和第五代树枝状大分子G4和G5,即利用收缩法合成的含有一个端炔基团的树枝状大分子G1-三和G2-三与扩散法合成的含有八个叠氮基团的G2-8N3进行点击反应。点击反应与“两步法”相结合使得制备高代数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路线十分简便、高效,为人们合成树枝状大分子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所得树枝状大分子G1-G5具有优秀的溶解性、可加工性以及热稳定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在G1-G5中,良好的位分离效应得以体现,归因于点击反应过程中新形成的三氮唑单元可以作为很好的间隔基团有效抑制生色团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提高极化效率。随着代数的增加,有效生色团的浓度也在增加,而宏观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也相应得到提高。因此,本章用实验结果证实了Dalton等人的理论预测,即在树枝状结构中,如果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非线性光学效应与生色团的有效浓度之间可以形成合理的线性关系。G1-G5表现出极为优秀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其中G5的d33值高达193.1 pm/V,去极化温度超过100℃,在光电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10.在十六章工作中,我们结合了第八章和第十五章工作,即利用第八章所合成的侧链含有叠氮基团的共轭高分子主链P-N3与第十五章通过收缩法合成的含有端炔的树枝状单元进行点击反应,成功制备出含有高生色团浓度的两个树枝状聚芴高分子P85和P86。整条路线十分简便且高效,而且虽然树枝状单元的尺寸十分庞大,但是红外和核磁结果都表明聚合物主链的枝化转化率仍达到100%,反映出“点击化学”在高分子反应中的巨大优势。非线性光学测试结果表明P85和P86具有优秀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d33值分别达到91和106 pm/V,而且生色团浓度的增加,树枝状聚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也在增加,从而进一步说明: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材料的宏观性质将与生色团浓度可以形成一种线性关系。11.为继续深入探讨树枝状电光材料形状、尺寸的变化对宏观性质的影响,在十七章中,我们利用Sonogashria偶联反应,以三苯胺为核、生色团为臂,成功合成了三个分别为一维、二维以及三维的树枝状生色团T1-T3。为减小材料的光学损耗,我们选取五氟苯作为间隔基团引入到生色团的给体端。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测试表明,随着维度的增加,树枝状生色团的d33值迅速地上升,其中T3的d33值高达191.8 pm/V。以上结果要归功于维度的增加使得分子的尺寸得以扩大,形状越来越接近于理想的球形,表明即使是树枝状结构,其形状也有必要进一步调节。12.超支化聚合物与树枝状大分子同样具有球型结构,特别是AB2-型超支化高分子与树枝状大分子的形状很相似,但合成更加简便,可通过一步法获得。在第十八章中,我们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制备了一个AB2-型超支化高分子P87,并通过相同的方法合成了其对应的AB-型聚合物P88。与P88相比,AB2型超支化聚合物P87的有效生色团浓度要低一些,但却表现出增强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以及更好的取向稳定性,其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高达153.9pm/V,而且去极化温度达到93℃。此外,在十九章中,我们通过控制聚合反应的过程,首次利用“点击化学”反应构筑出两个可溶于有机溶剂的AB2-型超支化聚三氮唑高分子P89和P90。P89和P90具有优秀的非线性光学性能,d33值分别为77.9和124.4 pm/V,且去极化温度分别达到118℃和93℃,但它们的加工性能并不好,导致成膜质量不佳,不利于实际应用。为此,我们依据“合适间隔基团”概念,通过简单的“一分六”反应过程,即同时将六个不同尺寸的封端基团引入超支化中间体的外围合成了六个聚合物P91-P96。结果显示,由于外围大量间隔基团的引入,P94-P96与P90相比,其溶解性、成膜性以及取向稳定性都得到很大的改善。另外,结果还表明外围间隔基团的尺寸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聚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其中Car基团可看作合适的外围封端基团,其对应的高分子的d33值达到最大,为89.1 pm/V。13.在二十章,我们利用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A3+B2”-型主链型超支化高分子P97和P99-P104,期望这类高分子能够兼具超支化结构和主链型结构的优点,在具有大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同时也能获得优秀的取向稳定性,从而能够达到应用的要求。所得实验结果与我们最初设想很好地达成了一致,其中P97的d33值和去极化温度分别高达143.8pm/V和153℃,远大于其对应的线型主链型高分子P98(52.9pm/V和119℃),体现出主链型超支化结构的优越性。在主链型聚合物P99-P104中,以硝基为受体的聚合物P99的d33值高达152.6pm/V,以砜基为受体的超支化聚合物P102的d33值也达到86.2 pm/V,而且该类聚合物都具有良好的取向稳定性。本章结果为我们解决主链型聚合物中一直存在的“非线性与稳定性难以共存”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14.由于树枝状全共轭大分子优秀的溶解性、可加工性以及热稳定性,且其三维立体结构可有效抑制分子间聚集和激子的形成,从而提高发光效率。因此在第二十章中,我们在简单介绍有机电致发光的历程和机理后,设计了一条十分简便的合成路线,制备了一系列单键、双键、三键交错的树枝状全共轭分子D1-D10。所得树枝状分子均经过良好的结构鉴定及TGA、DSC、光物理性质表征。我们以部分树枝状分子作为发光层制作了双层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它们的电致发光性能,在器件ITO/dendrimer/TPBI/LiF/Al中,D5最大亮度和流明效率分别达到1325 cd/m2和1.03cd/A;D7的最大亮度和流明效率分别达到1190 cd/m2和1.67 cd/A。此外,我们还研究了D3和D8的空穴传输性能,在器件ITO/D3 or D8/Alq3/LiF/A1中,最大亮度分别达到5262和6863 cd/m2,最大流明效率分别达到1.70和1.59。15.针对传统的空穴传输材料TPD和NP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高,且不能旋涂成膜,在第二十二章中,我们通过“收缩法”设计了一条高效合成路线十分方便地制备了两个新型的全共轭树枝状大分子DT1和DT2。这两个树枝状大分子都含有22个三苯胺分子,是目前仅由三苯胺分子构筑的分子量最大的树枝状大分子。热学性能测试表明DT1和DT2具有优秀的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达到257和241℃,远远大于常见空穴传输材料TPD和NPB。由于DT1的成膜性较差,因而以其作为空穴传输层的器件性能不佳。相反,DT2的成膜性十分优秀,以其作为空穴传输层的器件起亮电压为2.9 V,最大电流密度和发光亮度分别为400 mA/cm2和5024 cd/m2,且最大流明效率和能量效率分别为2.37 cd/A和2.40 lm/W。16:为了丰富超支化聚芴高分子种类,以及获得电致发光性能更好的超支化材料,在第二十三章中,我们通过Suzuki缩聚反应成功制备出三个基于芴单元的“A3+B2”型超支化高分子P105-P107。有趣的是,不同与文献报道的聚芴材料,全部由芴单元构筑的超支化聚合物P107发射出绿光。通过几个对照实验,我们发现这是由于P107中形成π-堆积很强的结构类似于文献报道的聚合物Poly(DBF)。聚合物薄膜在空气中经过加热处理的荧光光谱表明所得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光谱稳定性,反映出超支化结构优势—可有效抑制发光体聚集以及芴酮缺陷的形成。此外,电致发光器件结果表明聚合物P107具有良好的电致发光行为,最大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分别达到142 cd/m2和0.15 cd/A。17.在第二十四章中,我们通过一条简便合成路线首次将六苯基苯作为“核”引入超支化共轭高分子中,并通过调节拉电子基团嗯二唑单元参与聚合的比例得到聚合物P110-P113。基于超支化聚合物P110-P113的双层OLEDs器件结果表明所得器件电致发光均为深蓝色光,且光谱很纯,半峰宽只有40nm左右。P100的器件最大亮度和流明效率分别达到251 cd/m2和0.46 cd/A,该器件结果对于“A3+B2”-型超支化发光高分子相比是相当不错的,唯一的缺陷是起亮电压太大,达到12 V。然而,拉电子基团恶二唑单元的引入在降低起亮电压的同时很好地提高了最大亮度和流明效率,其中六苯基苯、恶二唑与芴的投料比1:1:2.5时,所得聚合物P112器件结果最佳,起亮电压只需要6 V,最大电流密度、亮度和流明效率分别达到358mA/m2、549cd/m2和0.72 cd/A。18.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必须控制并实现电荷平衡,从而使空穴和电子的复合远离电极且发生在发光层,提高发光效率。在第二十五章,我们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十分简单地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全部由咔唑单元构筑的“A4+B2”-型超支化共轭高分子P114。由于具有较低的势垒以及增强的空穴传输能力,使得发光层的电荷传输更加平衡,因而以P114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显示出增强的流明效率(3.05 cd/A),在相同的器件条件下,要大大高于广泛使用的空穴传输材料(PVK)的电致发光器件(2.19 cd/A)。另外,我们还制作了P114的有机场效应管器件,这是首次对超支化聚合物进行场效应性能研究。器件结果显示P114是典型的p-型半导体材料,其场效应迁移率为1×10-5cm2V-1s-1,开关比为103,阈值电压为-47.1V。考虑到P114的优秀空穴性能,在二十六章中,我们继续以P114的核作为超支化高分子构筑单元,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A4+B2”-型超支化共轭高分P115-P117,并研究了它们的电致发光性能。P116表现出良好的电致发光性能,在器件结构为ITO/P116/TPBI/LiF/Al时,最大发光亮度和流明效率分别为138 cd/m2和0.26 cd/A。在器件结构为ITO/P116/TNS/Alq3/LiF/Al时,器件性能进一步提高,最大发光亮度达到638 cd/m2,而最大流明效率则高达1.09 cd/A。

洪荧[2](2019)在《中印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下,我国逐步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教育界学者纷纷展开国内外教材的研究,以求为教材编写和使用提供建议。我国学者对于国外教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近些年研究对象逐步转向到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以求从新的角度获得教育发展经验。印度作为我国邻国,人口众多,独立后经历过六次课程改革,且一直重视科技发展,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和物理学家,可见印度的理科教育发展有其优势之处。近些年来,大量印度学生持续来华留学,我国逐渐重视印度基础教育的发展,开始了解印度基础课程的特点。因此,比较中国和印度的初中物理教材不仅有利于帮助我国了解印度教材和我国教材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而且能为我国物理教学的实施提供帮助。为了充分了解国内外物理教材研究现状,笔者查阅了众多关于国内教材之间的比较以及中外教材比较研究的文献,还收集了印度教育教学的相关资料,发现我国中外教材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缺少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近些年我国学者的目光开始转向邻国——印度,主要对其计算机、数学等理科课程进行研究,但还未涉及初中物理课程和教材的研究,对中印初中物理教材进行具体比较对我国物理教学和课程的发展有借鉴作用。笔者选取全国使用广泛的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和印度NCERT版初中物理教材为研究对象,先分析、比较了中印两国的学制和教材的编写依据——课程标准。通过对两国学制的比较,得出两国物理课程内容选取的特点,再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三方面对两国课程标准进行细致地比较,总结得出两国课程存在的共性与差异,结合教学得出一定的启示。接着,笔者对中印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的选择进行比较,帮助教材使用者对教材知识内容有更深地把握。对于知识内容的比较,先将苏科版和NCERT版教材的共同知识内容分为“声”、“力与运动”、“光”、“电与磁”、“能量”五个主题,通过对整体知识结构和各主题知识内容占比的统计,得出苏科版和NCERT版教材对于各主题知识内容的安排顺序和特点;并对各主题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进行讨论,挖掘两版教材知识内容的优缺点;接着选取了中印初中物理教材中三个典型案例,分别是“牛顿第一定律”、“光的折射”、“欧姆定律”三部分知识内容,从内容编排、概念和规律、实验这个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比较研究,得出两版教材在具体课题中内容形式、实验安排、生活素材等方面的特点。结合两国教材的优点,为我国实施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建议,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笔者展开中印两版教材内容的呈现的比较,对教材框架、栏目、插图、习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得出各呈现形式的特点,并结合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两国在教材内容呈现上的特色和优缺点。最后,对中印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分析进行总结,得出中印两版教材的异同之处,并结合两国教材的特色之处,为教材的编写提供新思路,为教师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提出建议。

刘高任[3](2017)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电网故障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决新能源并网与消纳问题,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电网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研究的热点。直流电网的故障检测与保护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其主要难点表现在:(1)换流器每桥臂串联子模块数量较多,其发生子模块故障的概率较大,如何在保证子模块运行效率的同时提升系统的容错运行能力,其策略设计较为复杂;(2)相比于交流电网,直流电网的阻尼相对较低,其故障发展更快、故障保护难度更大,如何实现故障的快速检测与定位显得愈发关键;(3)直流电网的故障切除时间一般需控制在5ms以内,加之故障过程中短路电流不存在过零点,传统交流断路器难以胜任,因此如何设计适用于直流电网的直流故障处理装置具有较大挑战。为此,本文针对以上技术难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柔性直流电网的故障保护策略进行研究:(1)针对换流器内部子模块故障,提出了子模块优化投入策略与冗余保护策略。研究了交、直流电压对子模块投入情况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动态冗余度的子模块优化投入策略。该策略根据桥臂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以及人为设定的安全裕度来确定子模块电容电压参考值,可以有效提升换流器的运行灵活性。针对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桥臂不对称运行工况,对子模块开关函数以及环流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推导了其改进数学模型。为减小桥臂环流中出现的基频分量,提出了改进的换流器冗余保护策略。该策略由桥臂电流不平衡抑制器以及平均开关函数不平衡抑制器组成,通过调整子模块电压基值以降低桥臂不对称度,可有效增强换流器抵御子模块故障的能力。(2)针对系统直流侧故障,提出了一种具有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的、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架空线输电的交叉型子模块拓扑,并研究了相应的运行策略。该子模块由12个IGBT、12个反并联二极管及4个电容器组成,可分别输出4电平、2电平、0电平及-2电平,具有较强的运行灵活性。对稳态运行、降压运行、故障处理等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子模块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电容电压平衡方法及调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了典型的控制流程,设计了基于该子模块的直流故障处理方案。(3)针对系统直流侧故障,研究了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基本结构与动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就地检测就地保护的直流故障处理策略。其基本思路为:当流经断路器负载转移开关的电流大于正常最大电流的2倍,且电流方向为流向直流线路侧时,该负载转移开关即立刻动作,并起动该直流断路器动作的整个过程。该策略中线路两侧的断路器独立完成故障检测和跳闸动作,两者之间不需要协调。相较传统策略,该策略具有较好的保护选择性与极佳的快速性,可快速隔离故障线路,大幅降低断路器需要开断的故障电流水平,从而降低断路器的造价成本与制造难度。(4)针对系统直流侧故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直流电网的组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并设计了配套的直流故障处理策略。该断路器以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为设计背景,对其主要设备进行重新配置并加以改进。该断路器由主动短路式断流开关、负载转移开关、超快速机械开关以及辅助放电开关组成,可在保证直流故障处理速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设备投资,尤其适用于由架空线连接的多端直流系统以及直流电网。分别采用由继电保护系统主导的故障处理策略以及基于就地检测就地保护的故障处理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组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在隔离直流线路故障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5)针对高压直流断路器在工程领域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潮流控制及自供能能力的新型组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该断路器对日常通流支路进行了改进,将负载转移开关由原有的IGBT串联变为全桥子模块串联,并增加了过压泄荷支路;同时通过相应的控制策略,使子模块中的电容在正常工况下带电运行。通过负载转移开关运行方式的切换,该断路器具备启动充能、稳态运行、潮流控制以及故障处理四种模式,功能性与灵活性得以大大提升。与现有拓扑相比,该断路器无需外部供电电路,避免了工程中难以解决的绝缘及耐压问题。同时,将直流潮流控制器的功能嵌入到断路器中,通过控制其子模块电容投入的频率,实现对潮流的有效控制,避免了设备的重复投资。

唐萍[4](2007)在《EWB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现代教育的变革,给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实现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应该顺应科技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新模式。Electronics Workbench(虚拟电子工作平台,简称EWB)是加拿大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公司开发的一种具有电路设计和测试功能的仿真软件,它功能齐全、简单易学、性价比高,非常适宜职业中学电子类课程的教学。本文围绕中职学生的能力培养,指出了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职业教育特点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阐述了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EWB的目的及意义。本论文是在一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总结形成的,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所以本文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包括教学前的媒体选择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组织和策略运用,以及最后的教学效果评价,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案例。最后,在对教学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评估基于EWB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职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扩展研究的思路。

张钟文[5](2020)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高中物理衔接不畅的问题一直是困扰高中物理教学的突出问题,虽然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良方。初、高中物理怎样衔接,如何给学生搭建一个坡度较缓的“引桥”,让学生以较整齐的阵容、较规范的步伐步入“引桥”,平缓地引他们走上一个新的高度,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人们对核心素养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这一亟待解决的难题终将迎来破解的转机。本研究立足于核心素养理念,在关注人的核心素养构成和物理学科对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功能的基础上讨论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问题。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对高中物理教学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尽管对知识的教学必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分层设置,但是物理学科的教学对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不应该有所间断的。教学的一贯性原则也要求初高中的物理教学进行更为有效的衔接,这将有利于中学物理课程和教学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从而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率。笔者以人教版的初、高中教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教材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从内容的比较中找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点,再以核心素养的理论为支撑,寻求教学实践的可能性,并以实际教学的具体落实,来论证观点的可行性。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说明选题背景,分析内容的研究现状,介绍研究目的、方法、意义与创新点等等。第二章为核心素养理论介绍部分,主要包括核心素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其相互关系。第三章为初、高中教材的各章节内容的分析,从章节内容的设置入手,进而分析相关联章节的具体内容。第四章是以力与运动部分为例来阐述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具体构想。第五章是以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实践案例来具体落实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教学。第六章是以教学实践的反思为基础,对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提出一些建议。

马颖敏[6](2019)在《苏科版和鲁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对比分析》文中提出在世界教育改革趋势下,我国逐步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写风格对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纷纷进行教材研究,以求为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提供更合理的建议。近年我国关于初中物理教材的对比逐年增加,涉及到人教版、北师大版、沪科版、苏科版、粤沪版等版本,苏科版是其中被比较较多的版本,笔者唯独未发现有关鲁科版教材对比的文献。鲁苏两毗邻省,教育综合实力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对苏科版和鲁科版初中教材对比研究,既利于教材使用者更好地了解教材,也能为教材修订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研究了相关文献,总结出教材多从课程标准、呈现方式、教材内容等方面作对比,然后针对教材使用者和编者提出建议。采用文本分析法研究了两版本初中物理全套教材,从呈现方式、内容组织和内容选择方面作了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法对两版教材中的栏目和插图数量、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篇幅等作了统计。采用比较分析法,从表观到内容对鲁苏教材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以下结论。内容呈现:苏科版教材结构值得借鉴,鲁科版封面的学科感染力、翻阅和查找的便捷程度有待提升;两版本教材都注重插图的引用,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对插图的引用最多,照顾到了物理初学者的心理特点,值得学习;两版本都侧重于通过简图呈现知识;苏科版侧重于学生实验栏目的呈现,鲁科版侧重于思考讨论类栏目的呈现。内容组织:苏科版在注重知识编排逻辑顺序的同时,定性分析和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尽量安排在八年级上册,兼顾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鲁科版教材呈现的知识体系也注重逻辑顺序,知识模块的安排上相对分散,对初学物理者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物理情感的引导有待提升。内容选择:苏科版科学探究内容覆盖面较广,鲁科版仅在热学和电与磁模块设置了与苏科版数量相当的科学探究;苏科版所选科学内容涉及的扩展知识面较广,结合科技前沿和系统工程方面的实例较多,利于学生眼界的扩展;鲁科版在内容的选取上,多结合学生周边的生活事例,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给教材修订和教师教学的建议:教材的呈现应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注重照片真实性和情境性、突出课标理念要求;知识的编排要兼顾学科逻辑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内容的选择要兼顾来源于学生的周边生活和生产、科技、工程、自然系统方面。教师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插图理解概念原理;知识讲授的顺序要兼顾科学逻辑性和初中生物理兴趣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知识模块的学习顺序:讲解内容的选择上,兼顾学生眼界的扩展和结合生活理解概念和规律的便捷。

尹悦[7](2021)在《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碰撞交融的大变革时期,是物理课程正式纳入我国国家课程体系的时期,也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完整意义的物理教科书的诞生时期,更是我国传统物理教育走向近代化的转型时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研究选取20世纪以来11个时期的12套样本教科书,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对教科书中的电磁学部分进行梳理分析,科学地总结清末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电磁学内容的变迁特点,理性分析其变迁原因,揭示各时期社会背景与意识形态对教科书的深刻影响,由此得出启示,以期为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未来编纂提供历史参照,并为一线教师进行电磁学教学工作时提供一些建议参考。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说明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等问题。第二章讨论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三章从宏观层面研究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课程性质以及所属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四章从中观层面讨论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和内容组织的变迁历程。第五章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从微观层面探讨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第六章总结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特点,分析其变迁原因并得出启示。通过研究发现,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受到社会、科技、政治等外部因素以及课程改革、学生发展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如下特点:教科书中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前移;课程性质逐渐演进为既注重物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属教科书册数由一册到二册逐渐变为多册;电磁学部分所占教科书的篇幅比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篇幅所占总体篇幅比重约占总体教科书的30%左右;章节安排从分立化趋向于知识点相互结合的集中化;栏目设置的类型逐渐丰富,功能逐渐多样化;插图分类逐渐均衡化,插图总量呈现波折式增长趋势;知识点的编排顺序由直线式转向螺旋上升式,知识点的数量整体呈现波折状态;实验的类型逐渐增多,数量在波动中增长;题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类型及功能逐步多样化;电磁感应现象内容的发展经历了从多到少,从概括到具体的一个过程;语言表达在合乎各版本教科书所属时期的用语及用书习惯的同时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具有趣味性。据此,得出如下启示:教科书编写要坚持教科书试验与教科书研究相结合;教科书编写要在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外有益经验;教科书的内容选择既要体现当前时代特征,同时又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科书的内容呈现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凸显教科书的育人功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增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重视知识的应用与拓展以及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郑宇晴[8](2019)在《中英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电磁学”部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材既是教师领悟国家课程标准及教学理念的重要资源,又是学生把握教学重难点和有效学习的第一手材料。教材对比,可以促进对教材的全面评价,汲取不同教材先进优势,推动教学发展。本文选取英国A level Physics教材与我国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对比研究,针对中英两国高中物理教材的编写参照、内容知识和编排及评价的试题三个大方面着手比较并建立联系,分5个部分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比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英国A水平考试说明,这两个分别是两国教材编写的参照标准。通过对比发现中英物理教育理念、内容标准包含知识及实验要求有差异,英国更加注重实验的科学方法目标要求,我国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性。其次,比较教材内容的内维知识层面与外维编排特色。以“电磁学”部分为例,一方面,在知识层面进行教材目录顺序、知识点的广度、深度及案例“电容器”知识点的比较,研究角度由大入小,发现英国知识点深度高于我国,而我国知识点广度更高;另一方面,研究从栏目设置、实验、书写风格、例题与课后习题的四点展开编排特色的对比,发现两国教材编排各具风格。第三,研究落脚于教材内容比较后的试题评价对比之上,对两国的高考试题就考试说明、题型种类、试题结构及内容采取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的方式展开研究。通过对比发现两国在高考题型种类上有一定不同,英国试卷多解释题、简答题,试题以序列性为典型,更注重对物理本质过程的解释,而我国对结果计算注重更多,关注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最后,研究以银川九中高二(1)班、(15)班学生作为对象,检测学生对英国试卷的适应性情况,通过翻译部分英国A Level“电磁学”真题并按照A level试题结构组成套题,进行样本学生检测,对结果反馈并访谈学生,测试表明,检测学生在现象解释、物理本质过程理解及科学语言书写方面存在不足。

孙荣廷[9](2021)在《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文中提出《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是音乐表演研究领域的代表性着作,它旨在以新的角度审视音乐练习和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音乐家提供实用指导。此书涉及可能性和限制因素、练习策略、技法和措施三个部分,讨论了音乐内的策略和音乐外的技术对音乐家演奏和表演水平的提升。第一部分提供了实现卓越音乐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介绍了提高练琴有效性和高效性的策略,介绍了针对各式各样表演环境的练习特征,并根据其所依赖的心理学机制来组织练习策略,以生成高效实用的练习方法;第三部分向读者介绍的是多学科层面的前沿技法和提升手段,包括用于提升音乐演奏的运动科学、心理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医学。从生理、心理、药理方面阐释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同时强调了音乐家身心意义的问题及保护措施;后记则提出了提升音乐表演的未来研究方向。

许静[10](2007)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文中认为自1999年开始,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的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上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是一个全方位整体改革的系统工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物理课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科学教育和物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使高中毕业生具有更高的科学素质,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技术化社会的需要,在物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现行的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内容上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是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基于学生通过高中物理学习对现行大学物理学习的适应性如何的疑问而进行的,即高中物理新课程所提供的知识准备是否充分?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变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物理教育研究者的意见存在分歧,至今为止,没有清楚的研究,因此我们认为对现行高中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本研究可使我们真正了解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可以真正了解通过新课程学习的学生,在现行大学物理课程学习中的适应性如何?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有序健康地发展,同时也可为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涉及到以下三项研究:1.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我们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对于高中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认为现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之下、统一编审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了多样化,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对于每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显然是不现实的,各版本的教材是遵循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体现了相同的课程理念,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知识呈现的方式,语言文字的叙述,版面的设计等方面,即教材的深层结构没有什么差别,这也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所以在此我们选择“司南版”高中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对于高中物理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3个系列)的内容分析,我们主要从知识分析和方法论分析着手。知识分析主要分析教材体系和逻辑结构、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知识应用,方法论分析即教材中所体现的研究物理学所应用的各种基本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理想化方法等,通过分析,可以明确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出教材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科学世界观的培养。2.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同,大学物理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所以我们以大学物理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对于大学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通过调研就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调查取样是在全国各省市选取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师范院校、农林、医学院校进行调查,调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向各高校发出信件询问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向100所高校发出信件),二是通过电话与高校的物理学院取得联系,三是通过上网,进入各高校的物理学院进行查询(教学计划),或者是通过各高校的精品课程介绍也获取了有价值的信息,最后我们收集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共105所高校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我们经过统计得到使用数量较多、具有代表性的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共约53本教材)。3.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在对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高中物理模块课程与大学不同专业物理课程的对应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高中物理模块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同时,考虑到模块课程的选取问题,我们还要分析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1.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系列同文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文科大学物理的需要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对力、热、电、光、原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定性讲述,教材内容大部分介绍了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如基本粒子、现代宇宙学、熵、混沌、分形、对称性原理等,还探讨了物理学与社会、科技发展有关的问题,主要涉及到航天技术、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与能源科学、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与环境科学、医学中的物理学、信息技术、激光的应用、微观世界的近代技术应用等。高中物理必修模块讲述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初步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磁学、热学等知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选修1-2讲述了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对于机械振动、机械波、波动光学的基本知识没有涉及到。学生在学习了高中物理共同必修和选修1系列后,能够掌握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及波动光学的知识,虽然在选修1系列中没有涉及到,如果在大学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这部分知识,那么根据学生高中阶段的物理基础知识,结合文科大学物理自身的特点来讲,学生同样可以较容易地接受。2.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一般工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工科大学物理的需要工科大学物理涉及到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与光学、近代物理的内容,是在高中物理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其重点放在讲清物理本质上,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通过计算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帮助学生建立鲜明的物理图像。没有繁琐的公式推导和数学运算,数学仅限于微积分和矢量分析。就教材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而言,光学部分只讲解了波动光学的内容,而没有涉及到几何光学部分,对于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上应用的内容介绍较少。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没有涉及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动量的知识内容,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此外,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突出了物理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应用和操作等方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农林院校和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基本相同,就具体的知识内容而言,力、热、电、原子四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在光学部分内容稍微有些差异,农林院校没有讲述几何光学的内容,讲述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而医学院校则与之相反,在原子物理部分,医学院校则重点讲述了X射线的知识。如果将农林、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与工科院校相比较,其区别在于流体力学的知识和光学部分,对农林、医学院校来讲,这部分知识都是作为专门的一章来介绍的,涉及到流体力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光学部分工科院校物理课程只讲述了波动光学的知识,而医学院校则讲述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农林院校讲述了波动光学和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在知识的讲述上,农林、医学院校的讲述方式是简单介绍物理学基本原理,然后就介绍物理理论知识在生物科学、农林科技以及日常科技中的应用、物理学在现代医学方面的应用,较少涉及到公式的推导、数学计算等。由此看来,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相比,两者在取向上是一致的,都侧重于物理学知识在生产、技术中的应用,它所提供的知识准备也是足够的。4.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系列同理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理科大学物理同样涉及到力、热、电、光、原五部分的内容,但是,同工科院校相比每一部分的内容讲得都比较深入,注重物理学的理论、思想、方法、数学方法的运用、计算量较多。此外,对于某些重点工科院校及相应的专业,其对物理知识的要求较高,对于今后想报考这些学校的高中学生来讲,选择高中物理选修3系列进行学习同样是适合的。5.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通过高中物理共同必修1、共同必修2、选修3-1、选修3-2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中力学、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中的物理学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为大学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选修3-1、选修3-2可作为选修3系列中的必选内容。就选修2系列来讲,对于那些今后从事实际应用和工程技术的学生而言,选修2-1是电磁学的基础知识及应用,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选修2-2是力学和热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这一模块涉及到刚体、热机、制冷机等应用性知识,对于将来从事工程技术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选修2-3是波动光学、几何光学和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农林、医学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就选修1系列而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文科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

二、第十一章 直流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一章 直流电(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枝状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和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光技术基本知识概述
    1.3 树枝状电光材料设计与合成
        1.3.1 树枝状电光大分子
        1.3.2 树枝状电光高分子
        1.3.3 超分子自组装电光材料
        1.3.4 超支化聚合物
    1.4 树枝状电光高分子的发展小结及趋势
    1.5 论文设计思想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含不同尺寸间隔基团的非线性聚氨酯高分子的合成及构性关系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2.2.2 合成部分
        2.2.3 聚合物P1-P10电光薄膜的制备及电晕极化
        2.2.4 聚合物P1-P10薄膜的极化动力学及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合成
        2.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2.3.3 聚合物P1-P10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通过"点击化学"引入不同尺寸间隔基团的二阶非线性光学聚氨酯高分子:合成及构性关系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3.2.2 合成部分
        3.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合成
        3.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3.3.3 聚合物P11-P15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利用Sonagashira偶联反应引入间隔基团的非线性光学聚氨酯高分子合成及性质比对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4.2.2 合成部分
        4.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高分子的合成
        4.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4.3.3 聚合物P16-P19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新型具有优秀综合性能主链型聚氨酯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5.2.2 合成部分
        5.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合成
        5.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5.3.3 聚合物P20-P23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生色团相同、间隔基团相同的主链型及侧链型非线性光学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6.2.2 合成部分
        6.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合成
        6.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6.3.3 聚合物P24-P31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6.4 本章小结
    6.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含不同间隔基团的聚乙烯咔唑电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7.2.2 合成部分
        7.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合成
        7.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7.3.3 聚合物P33-P40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7.4 本章小结
    7.5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合成基于聚芴主链的非线性光学高分子:结构表征及其构性关系研究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8.2.2 合成部分
        8.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8.3 结果与讨论
        8.3.1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合成
        8.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8.3.3 聚合物P41-P46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8.4 本章小结
    8.5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后功能化引入间隔基团的非线性聚氨酯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9.1 引言
    9.2 实验部分
        9.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9.2.2 合成部分
        9.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9.3 结果与讨论
        9.3.1 聚合物P47-P56的合成
        9.3.2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9.3.3 聚合物P47-P56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9.4 本章小结
    9.5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通过后功能化高分子反应合成结构可调的非线性聚氨酯高分子:便利的合成路线以及构性关系研究
    10.1 引言
    10.2 实验部分
        10.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10.2.2 合成部分
        10.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10.3 结果与讨论
        10.3.1 高分子的合成
        10.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10.3.3 聚合物P58-P61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10.4 本章小结
    10.5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通过优化合成路线合成一系列新型的以芴环基团为间隔基团的二阶非线性光学高分子
    11.1 引言
    11.2 实验部分
        11.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11.2.2 合成部分
        11.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11.3 结果与讨论
        11.3.1 生色团单体和高分子的合成
        11.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11.3.3 聚合物P62-P69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11.4 本章小结
    11.5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以吡咯作为共轭桥的非线性光学高分子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12.1 引言
    12.2 实验部分
        12.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12.2.2 合成部分
        12.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12.3 结果与讨论
        12.3.1 单体及高分子的合成
        12.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12.3.3 聚合物P71-P73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12.4 本章小结
    12.5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通过"H"-型生色团构筑的枝状主链型高分子:合成及性质研究
    13.1 引言
    13.2 实验部分
        13.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13.2.2 合成部分
        13.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13.3 结果与讨论
        13.3.1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合成
        13.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13.3.3 聚合物P74-P77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13.4 本章小结
    13.5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H"-形二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14.1 引言
    14.2 实验部分
        14.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14.2.2 合成部分
        14.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14.3 结果与讨论
        14.3.1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合成
        14.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14.3.3 聚合物P78-P84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14.4 本章小结
    14.5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通过"点击化学"合成AB_2型树枝状电光大分子及树枝状高分子:便利合成以及增强的非线性光学效应
    15.1 引言
    15.2 实验部分
        15.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15.2.2 合成部分
    15.3 结果与讨论
        15.3.1 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
        15.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15.3.3 聚合物G1-G5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15.4 本章小结
    15.5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合成基于聚芴主链的树枝状二阶非线性高分子
    16.1 引言
    16.2 实验部分
        16.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16.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16.3 结果与讨论
        16.3.1 树枝状高分子的合成
        16.3.2 树枝状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16.3.3 树枝状高分子P85和P86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16.4 本章小结
    16.5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不同维度的树枝状电光大分子的合成以及性质研究
    17.1 引言
    17.2 实验部分
        17.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17.2.2 合成部分
        17.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17.3 结果与讨论
        17.3.1 单体及树枝状生色团的合成
        17.3.2 树枝状生色团的结构表征
        17.3.3 树枝状生色团T1-T3电光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17.4 本章小结
    17.5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AB_2型超支化以及AB型线型二阶非线型光学材料的合成以及性质表征
    18.1 引言
    18.2 实验部分
        18.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18.2.2 合成部分
        18.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型光学效应的测试
    18.3 结果与讨论
        18.3.1 单体及高分子的合成
        18.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18.3.3 聚合物P87和P88薄膜的非线型光学性质
    18.4 本章小结
    18.5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点击化学"构筑含非线性光学生色团的AB_2型超支化聚三氮唑高分子:合成以及光学性质表征
    19.1 引言
    19.2 实验部分
        19.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19.2.2 合成部分
        19.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19.3 结果与讨论
        19.3.1 单体及高分子的合成
        19.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19.3.3 聚合物P89-P96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19.4 本章小结
    19.5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制备新型主链型超支化二阶非线性高分子及性能研究
    20.1 引言
    20.2 实验部分
        20.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20.2.2 合成部分
        20.2.3 聚合物电光薄膜的制备及宏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测试
    20.3 结果与讨论
        20.3.1 单体及高分子的合成
        20.3.2 生色团单体及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20.3.3 聚合物P97-P104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20.4 本章小结
    20.5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基于三苯胺和咔唑的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有机电致发光性能以及空穴传输性能的研究
    21.1 引言
    21.2 实验部分
        21.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21.2.2 合成部分
        21.2.3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和性能测试条件
    21.3 结果与讨论
        21.3.1 树枝状分子D1-D10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1.3.2 树枝状分子D1-D10的热力学性质
        21.3.3 树枝状分子D1-D10的光物理性质
        21.3.4 树枝状大分子D1-D10的电化学性质
        21.3.5 部分树枝状分子的电致发光性能
        21.3.6 树枝状分子D3和D8的空穴传输性能
    21.4 本章小结
    21.5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 通过单、双、三键高效构筑树枝状全共轭三苯胺大分子:合成及空穴传输性能研究
    22.1 引言
    22.2 实验部分
        22.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22.2.2 合成部分
        22.2.3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和性能测试条件
    22.3 结果与讨论
        22.3.1 树枝状大分子DT1和DT2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2.3.2 树枝状大分子DT1和DT2的热力学性质
        22.3.3 树枝状大分子DT1和DT2的光物理性质
        22.3.4 树枝状大分子DT1和DT2的电化学性质
        22.3.5 树枝状大分子DT1和DT2的空穴传输性质
    22.4 本章小结
    22.5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三章 新型含芴单元的"A_3+B_2"超支化发光高分子的合成、表征以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23.1 引言
    23.2 实验部分
        23.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23.2.2 合成部分
        23.2.3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和性能测试条件
    23.3 结果与讨论
        23.3.1 化合物及高分子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3.3.2 超支化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23.3.3 超支化聚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
    23.4 本章小结
    23.5 参考文献
第二十四章 新型基于六苯基苯和恶二唑的超支化发光高分子的合成、表征以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24.1 引言
    24.2 实验部分
        24.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24.2.2 合成部分
        24.2.3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和性能测试条件
    24.3 结果与讨论
        24.3.1 化合物及高分子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4.3.2 超支化聚合物P110-P113的热力学表征
        24.3.3 超支化聚合物P110-P113的光物理表征
        24.3.4 超支化聚合物P110-P113的电化学表征
        24.3.5 超支化聚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
    24.4 本章小结
    24.5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五章 新型全咔唑单元构筑的"A_4+B_2"超支化共轭高分子的合成、空穴传输能力以及有机场效应性质的研究
    25.1 引言
    25.2 实验部分
        25.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25.2.2 合成部分
        25.2.3 电致发光器件和有机场效应管的制备及性能测试条件
    25.3 结果与讨论
        25.3.1 超支化聚合物P114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5.3.2 超支化聚合物P114的热力学以及光物理性质
        25.3.3 超支化聚合物P114的电化学性质
        25.3.4 超支化聚合物P114的空穴传输能力性质
        25.3.5 超支化聚合物P114的场效应性质
    25.4 本章小结
    25.5 参考文献
第二十六章 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构筑新型"A_4+B_2"-型超支化共轭高分子: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26.1 引言
    26.2 实验部分
        26.2.1 仪器表征与试剂处理
        26.2.2 合成部分
        26.2.3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性能测试条件
    26.3 结果与讨论
        26.3.1 超支化高分子P115-P117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6.3.2 超支化聚合物P115-P117的热力学性质
        26.3.3 超支化聚合物P115-P117的光物理性质
        26.3.4 超支化聚合物P115-P117的电化学性质
        26.3.5 超支化聚合物P115和P116的电致发光性质
    26.4 本章小结
    26.5 参考文献
总结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中印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物理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
        1.2.2 中外物理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
        1.2.3 中印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教材的相关概念
        2.1.1 教材的定义
        2.1.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1.3 教材的编写原则
        2.1.4 教材内容
    2.2 教材评价的相关概念
        2.2.1 教材评价的实质
        2.2.2 教材评价的作用
        2.2.3 教材评价的原则
        2.2.4 教材评价的方法
    2.3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理论
        2.3.2 比较教育理论
3. 中印两国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比较
    3.1 中印两国学制的比较
        3.1.1 我国学制
        3.1.2 印度学制
        3.1.3 中印两国学制的比较分析
    3.2 中印两国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比较
        3.2.1 课程性质的比较
        3.2.2 课程目标的比较
        3.2.3 课程内容比较
        3.2.4 结论与启示
4.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内容选择比较
    4.1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知识内容的比较
        4.1.1 整体知识内容的比较
        4.1.2 “声”主题知识内容的比较
        4.1.3 “力与运动”主题知识内容的比较
        4.1.4 “光”主题知识内容的比较
        4.1.5 “电与磁”主题知识内容的比较
        4.1.6 “能量”主题知识内容的比较
    4.2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典型案例的比较
        4.2.1 中印教材“牛顿第一定律”部分的比较
        4.2.2 中印教材“光的折射”部分的比较
        4.2.3 中印教材“欧姆定律”部分的比较
5.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呈现的比较
    5.1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框架结构的比较
        5.1.1 苏科版教材的框架结构
        5.1.2 NCERT版教材的框架结构
        5.1.3 小结
    5.2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栏目的比较
        5.2.1 栏目的特点
        5.2.2 栏目数量的比较
        5.2.3 小结
    5.3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插图的比较
        5.3.1 插图数量的比较
        5.3.2 插图类型的比较
        5.3.3 小结
    5.4 中印初中物理教材习题的比较
        5.4.1 习题数量的比较
        5.4.2 习题类型的比较
        5.4.3 小结
6.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电网故障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1.2.2 直流电网拓扑结构与发展应用
        1.2.3 直流电网故障类型与保护方案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MMC基本运行原理与子模块冗余保护策略
    2.1 引言
    2.2 MMC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
    2.3 交、直流电压对子模块投入个数的影响
        2.3.1 直流电压的影响分析
        2.3.2 交流电压的影响分析
    2.4 基于动态冗余度的子模块优化投入策略
        2.4.1 动态冗余度与子模块投入特性
        2.4.2 动态冗余度的调节方法与电压自适应调制策略
    2.5 桥臂不对称运行特性与冗余保护策略
        2.5.1 MMC的改进数学模型
        2.5.2 桥臂不对称运行条件下的环流分析
        2.5.3 考虑桥臂不对称工况的冗余保护策略
    2.6 仿真验证
        2.6.1 仿真算例
        2.6.2 基于动态冗余度的子模块优化投入策略
        2.6.3 考虑桥臂不对称工况的冗余保护策略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交叉型子模块的直流故障处理策略
    3.1 引言
    3.2 现有子模块拓扑类型与基本特点
    3.3 交叉型子模块基本拓扑及与运行原理
        3.3.1 子模块基本拓扑
        3.3.2 稳态运行模式
        3.3.3 故障处理模式
        3.3.4 降压运行模式
        3.3.5 低电平运行模式
        3.3.6 电容均压模式
    3.4 直流电压运行范围
    3.5 系统运行特性与调制策略选择
        3.5.1 子模块数量对交流系统谐波水平的影响
        3.5.2 电容电压平衡及调制策略
    3.6 器件成本与运行损耗
        3.6.1 器件成本
        3.6.2 运行损耗
        3.6.3 运行范围
    3.7 仿真验证
        3.7.1 仿真算例
        3.7.2 降压运行
        3.7.3 故障处理
        3.7.4 故障恢复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直流故障处理策略
    4.1 引言
    4.2 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
        4.2.1 基本结构
        4.2.2 工作原理
        4.2.3 投资成本与运行损耗
        4.2.4 配置原则
    4.3 基于就地检测就地保护的直流电网故障保护策略
        4.3.1 传统策略及其缺点
        4.3.2 新型策略的故障处理流程
    4.4 仿真验证
        4.4.1 测试系统设计
        4.4.2 策略1:由继电保护系统主导的故障处理策略
        4.4.3 策略2:基于就地检测就地保护的故障处理策略
        4.4.4 两种策略断路器动作特性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组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直流故障处理策略
    5.1 引言
    5.2 组合式高压直流电路器的拓扑结构
        5.2.1 故障断流支路
        5.2.2 日常通流支路
        5.2.3 配置原则
    5.3 组合式高压直流电路器的工作原理
        5.3.1 策略1:由继电保护系统主导的故障处理策略
        5.3.2 策略2:基于就地检测就地保护的故障处理策略
    5.4 仿真验证
        5.4.1 测试系统设计
        5.4.2 策略1:由继电保护系统主导的故障处理策略
        5.4.3 策略2:基于就地检测就地保护的故障处理策略
        5.4.4 两种策略断路器动作特性比较
    5.5 三种柔性直流电网故障处理策略的经济性分析
        5.5.1 采用两种高压直流断路器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5.5.2 采用具有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子模块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5.5.3 三种直流故障处理方案的综合性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具有潮流控制及自供能能力的新型组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及其控制策略
    6.1 引言
    6.2 直流断路器在高压领域面临的技术瓶颈
    6.3 新型组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
        6.3.1 基本结构与配置原则
        6.3.2 负载转移开关的运行方式
    6.4 新型组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工作模式与控制策略
        6.4.1 启动充能模式
        6.4.2 稳态运行模式
        6.4.3 潮流控制模式
        6.4.4 故障处理模式
    6.5 关键参数的设计原则
        6.5.1 IGBT选型及子模块配置个数
        6.5.2 电容容值选取
        6.5.3 电容参考电压及泄荷电路阻值选取
    6.6 仿真验证
        6.6.1 测试系统设计
        6.6.2 启动充能及稳态运行
        6.6.3 潮流控制
        6.6.4 故障处理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学术成果

(4)EWB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EWB教学的应用现状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整体构思
2 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及其指导意义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 活动理论
    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2.4 系统理论
    2.5 双机制学习理论
3. EWB软件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3.1 EWB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3.2 教学设计
    3.3 教学过程
    3.4 教学策略
    3.5 教学效果评价
    3.6 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教学实践的效果与讨论
    4.1 理论知识的对比
    4.2 实践能力的对比
    4.3 情感态度的对比
5 研究结论和后续研究
    5.1 研究结论
    5.2 后续研究
6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核心素养
        2.1.1 核心素养的实质
        2.1.2 核心素养的结构
    2.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2.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
        2.2.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2.3 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3 初高中物理教材各章节内容分析
    3.1 章节内容设置与对比
        3.1.1 初中物理教材各章节内容设置
        3.1.2 高中物理教材各章节内容设置
    3.2 相关联章节分析
        3.2.1 声的部分
        3.2.2 光的部分
        3.2.3 热学部分
        3.2.4 力和力与运动关系部分
        3.2.5 电的部分
        3.2.6 磁的部分(磁体以及电磁相互作用部分)
        3.2.7 物质及其结构部分
        3.2.8 运动及其规律部分
        3.2.9 近代物理部分
4 衔接设计构想——以力和力与运动关系部分为例
    4.1 力的作用效果是切入点
    4.2 主题统一是前提
    4.3 分层设置是方式
    4.4 重力的教学是关键
    4.5 场景切换是途径
5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实践
    5.1 教材分析
    5.2 学情分析
        5.2.1 学生方面
        5.2.2 教师方面
        5.2.3 初高中教材编写特点的差别
    5.3 教学目标及应对策略
        5.3.1 教学目标
        5.3.2 应对策略
    5.4 衔接教学的具体实施
        5.4.1 课前准备环节
        5.4.2 教学展开环节
        5.4.3 惯性教学衔接与惯性参考系的介绍
6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片段设计
7 相关建议
    7.1 教材方面
    7.2 教师方面
    7.3 评价方面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苏科版和鲁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教材
        2.1.2 教材的性质
    2.2 理论基础
        2.2.1 行为主义心理学
        2.2.2 认知主义心理学
        2.2.3 建构主义心理学
第三章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呈现方式的对比分析
    3.1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结构的对比分析
        3.1.1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封面和封底的对比
        3.1.2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引言的对比
        3.1.3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目录与正文的对比
        3.1.4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附录与后记的对比
        3.1.5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刊印排版细节的对比
    3.2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插图的对比分析
        3.2.1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插图数量的对比
        3.2.2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插图分类的对比
    3.3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栏目的对比分析
        3.3.1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栏目内容的对比
        3.3.2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栏目数量的对比
第四章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内容组织的对比分析
    4.1 苏科版教材的内容组织
        4.1.1 苏科版教材的编写结构
        4.1.2 苏科版教材的内容篇幅
    4.2 鲁科版教材的内容组织
        4.2.1 鲁科版教材的编写结构
        4.2.2 鲁科版教材的内容篇幅
    4.3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内容组织的对比
        4.3.1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编写结构的对比
        4.3.2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内容篇幅的对比
第五章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内容选择的对比分析
    5.1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科学探究内容选择的对比分析
        5.1.1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对科学探究要素介绍的对比
        5.1.2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对科学探究内容选择的对比
    5.2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科学内容选择的对比分析——以物质为例
        5.2.1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节标题选择的对比
        5.2.2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知识内容选择的对比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建议
    6.1 研究总结
        6.1.1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的共同点
        6.1.2 苏科版和鲁科版教材的不同点
    6.2 建议
        6.2.1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6.2.2 对教材使用的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教科书研究现状
        1.2.2 国外教科书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教科书
        1.3.2 电磁学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
    2.1 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研究
        2.1.1 新中国成立前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2.1.2 新中国成立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2.2 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2.2.1 新中国成立前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2.2.2 新中国成立后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2.3 各时期课程标准(大纲)对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影响分析
        2.3.1 课时安排
        2.3.2 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第三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宏观变迁研究
    3.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的变迁研究
    3.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课程性质的变迁研究
    3.3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属教科书的变迁研究
第四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中观变迁研究
    4.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的变迁研究
        4.1.1 篇幅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4.1.2 章节安排的变迁历程分析
        4.1.3 栏目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4.1.4 插图设计的变迁历程分析
    4.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组织的变迁研究
        4.2.1 正文的变迁历程分析
        4.2.2 实验的变迁历程分析
        4.2.3 题目的变迁历程分析
第五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微观变迁研究——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
    5.1 样本教科书中“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变迁分析
    5.2 “电磁感应现象”中有关概念的话语变迁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特点
        6.1.1 宏观层面
        6.1.2 中观层面
        6.1.3 微观层面
    6.2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原因
        6.2.1 外部影响因素
        6.2.2 内部影响因素
    6.3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的启示
        6.3.1 从教科书编写角度
        6.3.2 从教科书使用角度
    6.4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中英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电磁学”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背景
        1.1.1 教材多样化改革的需要
        1.1.2 物理比较教育研究的需要
        1.1.3 教师是教学“设计师”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中外物理教材对比现状
        1.3.2 国内版本物理教材对比现状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路径设计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比较教育理论
    2.2 教材编写与评价理论
    2.3 教师教学的理论—支架式教学理论
    2.4 学生学习的理论—认知结构理论与认知负荷理论
第三章 中英高中物理教材编写参照标准的比较
    3.1 课程目标的比较
        3.1.1 课程总目标的比较
        3.1.2 课程具体目标的比较
        3.1.3 课程目标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分析
    3.2 内容标准的比较
        3.2.1 课程结构及内容主题的比较
        3.2.2 内容要求比较—以“电磁学”部分为例
        3.2.3 实验要求比较
    3.3 本章小结及启示
第四章 中英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知识层面的比较—以“电磁学”部分为例
    4.1 目录编排顺序的比较
    4.2 “电磁学”知识点的广度、深度比较
        4.2.1 两国“电磁学”知识结构连线图
        4.2.2 “电磁学”知识点广度、深度的量化统计
    4.3 两国教材“电容器”知识比较
        4.3.1 两国教材“电容器”知识流程图
        4.3.2 “电容器”教材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比较
        4.3.3 “电容器”教材知识点呈现的逻辑方式比较
    4.4 本章小结及启示
第五章 中英高中物理教材编排特色的比较—以“电磁学”部分为例
    5.1 栏目设置比较
        5.1.1 比较分析
        5.1.2 栏目设置的借鉴之处
    5.2 实验的比较
        5.2.1 两套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分析
        5.2.2 实验设置的借鉴之处
    5.3 书写风格的比较
    5.4 例题与课后习题的比较
        5.4.1 例题及课后习题的数量统计分析
        5.4.2 例题与习题内容的分析
        5.4.3 值得借鉴之处
    5.5 本章小结及启示
第六章 教材教学评价—中英高考物理试题的比较
    6.1 中英高考物理考试说明(大纲)的比较
        6.1.1 考试制度简介
        6.1.2 考试说明(大纲)的考核要求
    6.2 中英高考物理题型种类的比较
        6.2.1 英国A水平物理题型种类统计
        6.2.2 我国高考物理题型种类统计
        6.2.3 中英高考物理试题题型种类的比较分析
    6.3 中英高考物理试题结构比较
    6.4 中英高考物理试题内容的分析
        6.4.1 选择题试题内容分析比较
        6.4.2 非选择题试题内容比较
        6.4.3 试题内容比较的启示
    6.5 本章小结及启示
第七章 我国样本学生对英国试卷的适应性研究
    7.1 试题基本信息及相应知识点考察介绍
        7.1.1 试题检测的基本信息
        7.1.2 试题考察知识点及能力分析
    7.2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7.3 考卷对样本学生能力考察的综合分析
    7.4 学生对英国试卷的作答感受访谈
    7.5 本章小结及启示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国A水平“电磁学”知识要求
    附录2: 英国内容引导法示例
    附录3: 英国实验模块考察要求
    附录4: “HSW”实践标准及要求
    附录5: 中英两国教材目录编排
    附录6: 我国学生所测试的英国考卷
    附录7: 学生对英国试卷的作答感受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介

(9)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音乐表演提升指南
    1.1,第I,II和III部分简介
        1.1.1,第一部分:前景和限制因素
        1.1.2,第二部分:练习策略
        1.1.3,第三部分:技法和干预措施
    1.2,提升的潜力
        1.2.1,生理和心理的提升
        1.2.2,管理和克服障碍
    1.3,选择针对个人的提升项目
    1.4,结语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现音乐卓越性的总体审视
    2.1,练习量:十年法则
    2.2,练习的质量
    2.3,卓越音乐的基本特征
        2.3.1,专注
        2.3.2,目标设定
        2.3.3,自我评估
        2.3.4,策略
        2.3.5,大局
        2.3.6,警告
    2.4,音乐卓越的社会心理先决条件
        2.4.1,动力来源
        2.4.2,归因
        2.4.3,自我效能
    2.5,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管理音乐表演的身体需求
    3.1,调查
    3.2,特殊医学诊断
        3.2.1,结构性疾病
        3.2.2,局灶性肌张力障碍
    3.3,非结构性肌肉骨骼问题
        3.3.1,一般说明
        3.3.2,独奏乐器
        3.3.3,预防伤害的一般建议
    3.4,结论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衡量音乐表演的提升
    4.1,评估音乐表演的过程
    4.2,音乐的价值
    4.3,测量误差
    4.4,音乐外的因素
        4.4.1,与表演者相关的方面
        4.4.2,环境相关方面
        4.4.3,评估者的特征
    4.5,非音乐因素
        4.5.1,偏见
        4.5.2,表演顺序
    4.6,具有实际意义的模型:乔哈里窗格
    4.7,总结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个人练习的策略
    5.1,个人练习:历史性考察
    5.2,规划和准备策略
        5.2.1,活动选择和组织的策略
        5.2.2,设定目的和目标的策略
        5.2.3,时间管理策略
    5.3,执行策略
        5.3.1,排练策略
        5.3.2 把练习分散在一段时间里的策略
        5.3.3,公开表演的准备策略
    5.4,评估策略
        5.4.1,评估的必要性
        5.4.2,流程评估策略
    5.5,元策略
        5.5.1,关于策略的知识
        5.5.2,策略的控制和调节
    5.6,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记忆音乐的策略
    7.1, 记忆:结构和一般建议
        7.1.1,结构
        7.1.2,一般性建议
    7.2,音乐的记忆
        7.2.1,死记硬背
        7.2.2,记忆视觉信息
        7.2.3,用耳朵记忆
        7.2.4,将视觉信息转化为想象的声音
        7.2.5,开发并运用概念记忆
        7.2.6,歌唱家的记忆策略:将词与曲结合起来
    7.3,结论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体能
    9.1,背景
    9.2,长期运动
    9.3,临场运动
    9.4,与音乐家合作的研究
        9.4.1,长期运动与音乐表演
        9.4.2,临场运动与音乐表演
        9.4.3,学生的主观回应
    9.5,给音乐家的指导原则
    9.6,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章 亚历山大技法
    10.1,亚历山大技法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
    10.2,亚历山大技法与科学
    10.3,普通人群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
    10.4,对音乐家的研究
        10.4.1,生理学研究
        10.4.2,行为研究
    10.5,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着作和期刊文章
    音乐期刊文章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生理性自我调节:生物反馈和神经反馈
    11.1,生物反馈
    11.2,生物反馈与音乐表演
    11.3,神经反馈
    11.4,神经反馈与注意力
    11.5,神经反馈与放松
    11.6,音乐家的神经反馈与表演提升
        11.6.1,增强注意力
        11.6.2,抵达演奏的巅峰
    11.7,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心智技能训练
    12.1,放松
    12.2,心智排练
        12.2.1,心智排练简介
        12.2.2,唤起的符号和图象
    12.3,针对特定的表演情况使用和开发心智技能
        12.3.1,表演前的常规活动
        12.3.2,专注
        12.3.3,理想的表演状态和模拟
    12.4,运用心智技能进行长期学习,并为表演做准备
    12.5,总结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13.1,表现力的本质
        13.1.1,关于表现力的常见误解
        13.1.2,来自实证研究的观点
    13.2,一种新颖的方法: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13.2.1,关于有的用教学策略的标准
        13.2.2,透镜模型
        13.2.3,认知反馈
        13.2.4,认知反馈研究
        13.2.5,认知反馈方法的通用性
        13.2.6,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13.3,结论
    致谢
    注释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药物与音乐表演
    14.1,作为精神运动性任务的音乐表演
        14.1.1,焦虑对精神运动性表演的影响
    14.2,药物种类
        14.2.1,生活型药物
        14.2.2,处方药
        14.2.3,违禁药物
    14.3,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结语:展望提升音乐表演品质的愿景
附录 培养天才音乐家的新路径——评《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
    引言
    一、音乐表演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二、音乐家的成才新路径
        1, 重要的不是练习,而是如何练习
        2,提升练习有效性的策略
        3,影响表演的限制性因素
    三、多学科联合对音乐表演的价值
        1,提高音乐表演能力的现代科学方法
        2,新学科技术的联合参与
    四、译者翻译心得与研究浅思
        1,中英文表达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成语、多意词以及引申含义的翻译
        3,音乐表演研究文献翻译中的跨学科术语
        4,跨学科音乐文献翻译对译者素质的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物理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2.1 中学物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2.2 大学物理课程研究概述
3 知识结构问题的探讨
    3.1 知识结构理论
    3.2 教材知识结构的基本内涵
    3.3 物理教材的知识结构
    3.4 物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5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5.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内容分析
    5.2 高中物理选修1-1内容分析
    5.3 高中物理选修1-2内容分析
    5.4 高中物理选修2-1内容分析
    5.5 高中物理选修2-2内容分析
    5.6 高中物理选修2-3内容分析
    5.7 高中物理选修3-1内容分析
    5.8 高中物理选修3-2内容分析
    5.9 高中物理选修3-3内容分析
    5.10 高中物理选修3-4内容分析
    5.11 高中物理选修3-5内容分析
6 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6.1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与统计结果
    6.2 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6.3 工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6.4 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6.5 医学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6.6 理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7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7.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与文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7.2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工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7.3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7.4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与理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7.5 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分析
8 研究结果及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物理课程知识点统计表
    附录二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信函
    附录三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统计表
    附录四 大学物理教材知识内容统计表
致谢

四、第十一章 直流电(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枝状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和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D]. 李忠安. 武汉大学, 2009(09)
  • [2]中印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D]. 洪荧. 扬州大学, 2019(02)
  • [3]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电网故障保护策略研究[D]. 刘高任. 浙江大学, 2017(06)
  • [4]EWB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唐萍. 四川师范大学, 2007(02)
  • [5]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D]. 张钟文.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1)
  • [6]苏科版和鲁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对比分析[D]. 马颖敏. 扬州大学, 2019(02)
  • [7]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D]. 尹悦.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8]中英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电磁学”部分为例[D]. 郑宇晴. 宁夏大学, 2019(02)
  • [9]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D]. 孙荣廷.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10]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D]. 许静. 西南大学, 2007(05)

标签:;  ;  ;  

第十一章直流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