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纵原子“写”汉字(论文文献综述)
崔亚蕾[1](2019)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即存在大量中日同形词。一般认为,由于中日同形词的存在为中日互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中日同形词虽然字形相同,在词义、搭配习惯、文体、褒贬色彩等诸多方面却往往存在差异,因此经常发生误译或翻译不当等情况。本研究从翻译目的、预期受众、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受众接受效果上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等多维度探讨了《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卷的两个日译本中的中日同形词翻译问题。考察了翻译目的的差异对同形词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具体译文,深入分析了影响同形词翻译的受众接受效果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新的同形词翻译方法分类。本研究对今后的中央文献同形词翻译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提出了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翻译目的选择多样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原则。同时,本研究对于除政治文献以外的同形词翻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因此,《邓小平文选》日译本中同形词的翻译研究不仅进一步深化了政治文献的翻译研究,同时也丰富了同形词本身的翻译研究,无论是从政治文献翻译的特殊意义还是一般性翻译的普遍意义来看,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首先,通过对《邓小平文选》日译本主要译者和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对相关历史资料的考证,回溯了两个日译本翻译的时代背景、翻译目的、预期读者、翻译过程等,探究了这些要素对译者在翻译同形词时思考与选择的影响。在中央文献特别是领袖着作日译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并具有较为珍贵的史料价值。不仅如此,通过译者访谈等研究方法,明确了外文社译本和风媒社译本由于翻译目的及预期读者的不同而产生了对同形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选择上的差异,探讨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今后中央文献以及其他文献中同形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所具有的科学指导意义。其次,通过受众问卷调查,对两个日译本的同形词翻译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接受本次调查的日本受众人数高达234名,且分布较为均衡,保证了问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同形词翻译研究中如此大规模的受众问卷调查尚属首次。具体调查方法是将两个译本中一方翻译成同形词,而另一方翻译成其他表达的部分进行抽取,进而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同形词展开对比分析。基于对比分析的结果,设计并实施了受众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全面考察分析了两个日译本中同形词的翻译在受众接受效果上的差异,并从词义、搭配、文体、褒贬色彩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受众接受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通过译本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推进了同形词翻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首次依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同形词的翻译方法进行了6种新的划分:(1)移植;(2)解说;(3)加译;(4)译为其他汉语词;(5)译为非汉语词;(6)不译。其中(1)到(3)的翻译方法采用了保留“同形词”形式的“异化”翻译策略,而(4)到(6)的翻译方法则采用了不保留“同形词”形式而侧重传递原文内容的“归化”翻译策略。在此基础上考察两个译本中的同形词在翻译方法上体现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结合译文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揭示出同形词翻译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今后中央文献及其他文献中同形词的日译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本研究发现,风媒社译本的翻译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感兴趣、并有汉文训读(「汉文训読」)基础的一部分知识层次较高的受众的需求。正是基于对受众的这种预期,该译本在中日同形词的翻译上较多地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则更多地使用了直接“移植”的方法。而对现代受众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查的同形词在采用“移植”的方法直接用于日语译文的时候,产生了词义不明、与前后词语之间搭配不当、文体过于生硬、汉语和日语中的褒贬色彩不一致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了受众的理解和接受。而外文社译本的翻译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日本民众更好地“理解这些年中国历史变化和今后局势发展”,并未将预期的受众只限定于有较好的「汉文训読」(汉文训读)基础的知识层,因此在中日同形词的翻译策略上既有“异化”又有“归化”,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也没有局限在直接“移植”上,而是选择了更为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对现代受众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外文社译本采用的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更为自然易懂,更易被日本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李宇昂,吴迪,王栋立,胡昊,潘毅[2](2021)在《基于原子操纵技术的人工量子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操纵技术是指利用扫描探针在特定材料表面以晶格为步长搬运单个原子或分子的技术.它是纳米尺度量子物理与器件研究领域一种独特而有力的研究手段.利用这种手段,人们能够以原子或分子为单元构筑某些常规生长或微加工方法难以制备的人工量子结构,通过对格点原子、晶格尺寸、对称性、周期性的高度控制,实现对局域电子态、自旋序、以及能带拓扑特性等量子效应的设计与调控.原子操纵技术与超快测量及自动控制技术的结合,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研究原子级精准的量子器件,因而该技术成为探索未来器件新机理、新工艺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简介原子操纵方法的发展过程和技术要点,然后分别介绍人工电子晶格、半导体表面人工量子点、磁性人工量子结构、人工结构中的信息存储与逻辑运算、单原子精度原型器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单原子刻蚀和自动原子操纵等方面的技术进展,最后总结并展望原子操纵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茹天[3](2020)在《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科技加速发展的今天,新的视觉样式在科学技术的催动下不断涌现,数理性设计形态就是其中之一,数理性设计形态以“平坦的世界”为创意来源,以数字化为技术基础,以多媒体技术为表现平台,从创意、工具、材料、传播方式上改变了设计的面貌,具有数理美感的设计形态不仅反映了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也表达着人类智能对美学的理性思考。现代设计不仅仅是创造美的过程,还是一种策略、一种思维方式,它讲求在思维层面上的系统性与合理性,并与逻辑具有天然的联系,因此,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数理性设计形态成为现代设计的一种显着特点。参数控制结构、模块拓扑结构、模块线性变化结构、以及感性设计背后的数理性结构,这四种基本结构从构形规则中反映了数理性结构的总体形式语汇,现代设计形态所呈现的数理性结构不仅仅是现代设计者依靠计算机工具简单生成的视觉形式,更是自然造物法则、人类审美意识和科学技术相统一的结果。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生成是一个从创意产生,到素材选择,再到模型建立的连续过程,这一创造的过程是一种环形流程而并非线性流程,各个步骤之间有时也会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生相互融合与渗透,数理性设计形态生成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式的设计,是通过触类旁通的方式获得的逻辑上的关联,并最终落脚在数理性的形态上给出的设计雏形和理念。在造型的过程中,形式美学原则、通用技术原则、和观念创新原则是数理性设计形态构建的三大基本原则,这三个原则相互补充,从形式美学、技术手段和设计观,三个层次对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形态生成时的技术和艺术层面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数理性设计形态并不是冰冷的数学模型,人对它的形式创造使其焕发出美的温度感和人文特征,数理结构只是构成造型的骨架,真正赋予这种数理性形态生命体本质的是形式美学的创新,对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研究始终是为了启发人们用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新兴的视觉样式,从而指导现代设计者用更多的思考角度、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技术手段,去实现更好的设计创意。本文从理论基础、结构构架、设计原则、生成方法这四个层面剖析了现代设计中的数理性设计形态,可以发现,数理性设计形态是基于现代技术手段所形成的一种新图式的现象,它不仅仅是某一设计领域产生的设计方法,而是顺应了面向未来的大众审美所产生的一种高效的、具有科技感的造形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数理性设计形态是科技之美在设计形态上的体现,在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之中,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研究是对艺术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理论构建。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钰婧[5](2017)在《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习近平着作日译研究 ——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下文简称《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为研究对象,以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等最新研究成果为理论框架,运用问卷调查、译者访谈、SPSS分析、文献计量研究、平行文本对比等方法,从跨文化交际视阈分析了中译日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类型及成因,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略,以及对中央文献外译的建议。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重视翻译过程中跨文化交际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交际和翻译是一对相互融通的概念:翻译的影响体现在跨文化交际的各个阶段中;跨文化交际也同样体现在翻译活动的整个流程中。翻译在跨文化交际过程里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中显现出不同的重点与形态,是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手段;而翻译中要实现的“交际”目的,凸显了处理翻译中跨文化问题的重要意义。中央文献的翻译与其他文本的翻译一样,同属跨文化交际行为。跨文化交际相互融通视点的提出有助于解决中央文献翻译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达成最优的交际效果。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计量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日本学界中关于跨文化交际翻译研究的文献、以及两国关于中国领导人着作的翻译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与分析。结果显示,以中译日为研究对象,从跨文化交际视阈系统论述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的成果不多,而探讨中日社会科学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策略的成果几乎为零。无论是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领导人着作的翻译研究,还是从领导人着作研究角度研究跨文化交际翻译的研究均寥寥无几。因此,中央文献,特别是习近平系列论述日译的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亟待开拓。跨文化交际视阈的翻译研究中突出的是受众效果。为调查《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译文的受众接受情况,本文共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首次调查结果显示,受众认为译文的总体质量较高,可理解性与可接受性较强。同时受众反映出,译文中出现的中国特色修辞方法、词语背后的情感与态度、字面内容与信息实质的理解差距等形成了文化与交际障碍。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些问题对《中国梦论述摘编》对日翻译的影响,本文进行了第二次更大规模的受众问卷调查。首次问卷调查显示,中日同形词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障碍。同形词的存在既为中日互译提供了便利,也是中日互译的文化障碍。因此,本文在第二次问卷调查中,将《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中所有中日同形词甄选出来,在分类后运用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分析系统进行了调查问卷相关内容的制定。此外,问卷中还考察了汉语特色较为明显的排比、比喻、行文、俗语、诗词等句子,并设置了关于受众对译文可读性、可理解性、可接受性的判断选项。结果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日本受众对于现有译文的评价为:在满分为10分的前提下,可读性平均6.12分;可理解性平均5.96分;可接受性平均5.76分。以上结果说明译文在跨文化交际效果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文化因素、交际因素两个角度对《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进行了分析。文化因素与交际因素各自包含着外显因素与内隐因素。文化外显因素包括国情、历史、空缺,文化内隐因素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文化定势与偏见、民族中心主义、意识形态;交际外显因素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差别上,具体包括同形类义词、表述习惯、修辞手法、互文性因素;交际内隐因素主要体现在翻译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具体包括翻译纲要、原文分析、译者的“忠诚”。这些翻译的影响因素通过第二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现的格外明显。为进一步分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克服和翻译方略,本文还对中央编译局不同语种译者进行了访谈,探究了在中央文献翻译中出现各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原因,并针对不同原因提出了解决方略。本文以《中国梦论述摘编》的日译为例,主要解决了以下3个问题:(1)运用最新的翻译理论系统分析中译日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翻译方略中需要解决文化与交际两方面的问题;(2)运用实证分析的方式,系统指出了中央文献跨文化交际翻译问题的基本方略,如清晰定位译文话语体系、制定中央文献翻译纲要、判断信息的“轻重缓急”等;(3)论述了中央文献翻译的文本一般性与特殊性,指出了中央文献跨文化交际的共性以及与其它文本不同的个性,提出了国家核心概念的内容的处理原则。同时,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提出中央文献的传播要采用“译+介”模式等的建议。综上所述,本文在中央文献相关领域中译日的研究中实现了创新,对今后的中央文献外译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同时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本文的分析与研究还存在量与质的欠缺之处,这为本文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樊康旗[6](2005)在《基于两态稳定性的超高密度数据存储》文中提出信息科学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使得超高密度数据存储方式的研究成为一新的、快速发展的、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通过分析体心立方晶体单晶格的总势能随体心原子位置的变化关系,发现体心立方晶体具有两态稳定性,其两态稳定性分别为体心原子位于晶体表面层上方的平衡位置(“1”)和体心原子位于晶体体心处(“0”)。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利用体心立方晶体两态稳定性存储数据的超高密度数据存储方式。 借助于微观世界研究的有力工具—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以Fe为对象,研究了体心立方晶体的单个体心原子双稳态及多个体心原子双稳态组合的稳定性,通过分析得出了体心立方晶体在多原子双稳态组合下仍稳定的结论。 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详细分析了单原子针尖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提取和压入体心原子的主要过程,得出了单原子针尖的原子力显微镜可压入但不能提出体心原子的结论。建立了体心原子的等效运动方程,分析了体心原子的位置随外界冲击、振动或位置偏离下的变化规律。运用能量关系详细分析了体心立方晶体的体心原子分别位于平衡位置“1"和平衡位置“0”时,在各个方向保持稳定的总能量限制。
杨元刚[7](2005)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请参阅论文所附32个图表清单)。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外在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笔者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我们认为语言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精神三者长期互动的结果。本文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定义、三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五种分类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和翻译方法,分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总结了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重点探讨了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哲学观—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第一章《绪论》首先探讨了语言认知观的含义,我们认为语言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外在化的呈现方式,又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进入人类认知视域的有效通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外在的客观认识对象—语言使用者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整体上映射着本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本着平衡性、动态性、整体性等三个原则对语一言的多维属性进行研究。其次,我们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心智的对象化和外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积淀,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分析了文化的三个分层(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和六个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第三,我们分析了思维能力、思维媒介、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四者之间的差异和辩证关系,探讨了萨王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学术渊源及认识价值,然后我们分析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剖析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元典精神—哲学观—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影响,并在语言认知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本章还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民族性、时一代性、隐含性、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三个原则(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研究目的,阐释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研究思路。 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媒介和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语义是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互动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是该语言使用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外在化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编码符号系统,文化则是语言的深层构建机制和模塑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制约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语言的人文特性是这个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语言系统组织规律二者长期互动的演化结果,所以研究一种语言必须首先了解这种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中的哲学元典精神。另一方面,从语言的角度去观照文化,语一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中比较有影响的基础子系统,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语言系统的编码方式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知方式,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一个民族的认知属性。哲学元典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和原动力,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东方的道和西方的Logos)孕育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东方的道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又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西方的Logos孕育了西方民族的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又孕育了西方民族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然后它们又进一步塑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法形态特点、文字体系和内蕴动力机制,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和交际模式四者相互影响,它们是语言研究中四个有机的环节,缺一不可。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笔者分析了西方语言哲学中七种意义理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关系论、行为论、因果论和概念论等)的得失,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语义观:本文认为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词语的文化语义是认识主体的人和客观世界之间互动的产物,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语一言这个认知符号外在化后所形成的结果。文化语义研究?
曾旭[8](2012)在《基于LCOS空间光调制器的无透镜光学相关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光调制器是实现实时光学信息处理的关键器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电混合系统中。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硅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技术,称为LCOS空间光调制器技术,其具有高衍射效率、高精度、纯相位调制、高填充率、高刷新率等诸多优点,自诞生伊始就吸引了众多的关注。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光学相关器能够被应用于自动目标识别技术中,具有高速、并行处理、大带宽等诸多优点。然而传统的光学相关器往往系统结构比较复杂,信噪比低,光路调整复杂,通道均匀性较差。为了解决传统光学相关器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无透镜光学相关器的概念。无透镜光学相关器系统由两个平行排列的LCOS空间光调制器组成,通过引入相位型菲涅耳透镜图构造输入物和滤波器全息图,能够实现Vander Lugt相关器的功能。通过在滤波器全息图上叠加中间区域相位为0的相位光栅,可以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一个LCOS空间光调制器的无透镜光学相关器。该系统通过一个反射镜,将光路折叠,通过将输入物全息图和滤波器全息图并排显示在LCOS空间光调制器的液晶面上,实现光学相关运算。接下来,本文提出了多通道无透镜光学相关器的概念。这种光学相关器同样基于两个LCOS空间光调制器,通过构造全息图实现多通道光学信息处理。本文一共介绍了两类全息图的构造方法,空域复用和频域复用方法。空域复用方法将输入面划分成独立的子通道,并在每个子输入物上分别叠加相位型菲涅耳透镜实现多通道运算。频域复用方法在每个子输入物上叠加上不同衍射角的相位光栅,实现将不同子输入物的频谱以不同的角度衍射到滤波器的相应通道中。无透镜光学相关器的优点在于,用菲涅耳透镜图取代了传统的透镜后,由原来的4f系统简化成f系统,更为紧凑。此外,另一个优点在于不需要对实验硬件调整,仅通过软件对菲涅耳透镜的调整来实现光路调节,调节精度高。基于单个LCOS空间光调制器的优点在于系统的尺寸更为紧凑(f/2系统)。此外由于仅采用一个LCOS空间光调制器,成本更低。多通道无透镜光学相关器能够同时实验对多个子输入物进行平行处理,并能够通过调整菲涅耳透镜阵列,分别实现对子通道的光路调整,从而达到很高的通道均匀性。文中通过文字识别和指纹识别实验,分别验证了无透镜光学相关器系统在低频相位和高频相位信息处理方面的能力,以及系统的光路调整精度为士1Oμm。此外,本文还构造了提高了系统信噪比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系统的信噪比从0.77提升到了0.84。接下来,文中给出了通过文字识别实验验证多通道无透镜光学相关器系统的结果,并通过实验对四通道、十六通道和六十四通道空域复用无透镜光学相关器的均匀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四通道无透镜光学相关器,通道之间的差异小于6%;十六通道无透镜光学相关器相关峰的均值为148.63,均方根值为23.07;六十四通道无透镜光学相关器相关峰的均值为191.56,均方根值31.38。最后,本文将LCOS空间光调制器应用于光镊方面,提出了一种人机交互式全息光学操纵系统,并完成了实验验证。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操纵性和友好的用户界面,可通过鼠标的移动来便捷的操纵微粒。本文的一部分工作是在日本滨松公司中央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完成的。
贺文君[9](2020)在《单层MoS2荧光特性的光场调控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二维材料基本物理特性和应用探索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最为活跃和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具有带隙的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维材料(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包括MoS2、WS2等),不但克服了作为无带隙的石墨烯材料所带来的限制,而且还展现出了自身独特的物理性质。随TMDs层数减少会发生间接带隙向直接带隙的转化,因而引发由量子限域效应和介电屏蔽效果所导致的激子辐射显着增长,并且在室温下即可存在稳定的多体相互作用(带电激子和双激子等)。近年来人们的研究表明,在室温下,TMDs就会出现“谷”物理(包括谷自旋、谷霍尔效应等)和莫尔超晶格等新奇现象。TMDs这些特性一方面为研究基本物理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平台,另一方面为发展基于二维材料的光电器件提供了无限机遇。目前基于TMDs制备的场效应管、柔性电子穿戴器件、传感器、微纳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等器件,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有望替代传统硅基电子器件。在基于TMDs的光电技术应用中,对其激子辐射特性的调节是最为有效的技术手段,可为优化光电显示器件、激光器和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奠定重要基础。在已报道的诸多调控手段中,以缺陷掺杂和电场调控效果最为普遍,然而缺陷掺杂(包括化学分子掺杂、气体分子掺杂和晶格缺陷掺杂等)往往伴随着单层TMDs材料结构的永久性损坏,调控效果也不具有可逆性。电场调控虽具有灵活方便,调控可逆等优势,然而微纳电极在制备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晶体结构,同时制备过程的复杂性为实际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限制。特别地,这两种调控手段都是全局调控,空间分辨率较低,无法体现基于TMDs微纳器件在空间分辨上所具有的优势,难以实现对特定区域光电特性的有效调控。本论文依据单层MoS2激子辐射对晶格缺陷和气体环境的依赖性,结合激光诱导缺陷产生过程对激光模式、激发功率、照射时间等参数的敏感特性,提出通过使用激光光场对单层MoS2荧光光谱、荧光强度和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简称旋轨耦合)的连续可逆调控。通过使用低功率密度的连续激光照射,实现了MoS2的荧光光谱精确调控,开展了基于荧光光谱波分复用的高密度光学存储应用;通过短脉冲、高功率密度的飞秒激光照射,将单层MoS2荧光强度提高两个量级的同时将调制时间缩短两个量级,实现了飞秒激光制备微纳结构;通过激光照射与气体环境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单层MoS2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的连续可逆调控。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一、提出了利用激光光场精确调控单层MoS2激子辐射特性的新原理。根据单层MoS2激子辐射特性对晶格缺陷的敏感性,以及激光诱导缺陷对激光模式和激发功率的依赖性,提出利用低功率密度的连续激光照射,控制单层MoS2的缺陷数量,精确调控中性激子和带电激子的比例,实现对单层MoS2荧光光谱的精确调控;利用高功率密度的飞秒激光照射,快速增加单层MoS2的缺陷数量,极大提高其荧光强度;利用气体辅助,通过激光照射可逆调控A和B激子比例,实现对单层MoS2旋轨耦合的可逆调控。二、实现了单层MoS2荧光光谱的精确调控。使用405 nm连续激光照射单层MoS2,通过优化激光功率实现了对单层MoS2晶格缺陷的可控调节,以及对中性激子和带电激子的可控转换;将单层MoS2的荧光光谱的中心峰值位置从700 nm连续调控至674 nm,最大调控速率达到0.1 nm/s。基于对荧光光谱的连续精确调控,实现了基于单层MoS2荧光光谱波分复用的光学存储,可以显着提高光学存储容量。三、实现了单层MoS2荧光强度的极大增强。使用780 nm飞秒激光照射单层MoS2,将其荧光强度提高了2个量级以上,最大增强幅度达到500倍;同时与连续激光照射的方法相比,把有效调控时间缩短了两个量级。四、实现了单层MoS2旋轨耦合的可逆调控。通过532 nm连续激光照射,结合MoS2激子辐射特性对气体环境的依赖性,实现了对单层MoS2旋轨耦合作用及其对应A激子和B激子峰的可逆调控;其荧光光谱的中心峰值位置可从684 nm连续调节到641 nm;与此同时荧光强度增强了30倍以上,基于可逆荧光调控实现了可擦写信息存储与显示,并验证了这种可逆调控的稳定性。
魏昇[10](2019)在《基于原子组装的表面纳米结构的构筑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纳米结构是指基于纳米级材料单元的新系统,它的合成与组装是将纳米粒子、纳米线、纳米管等,以某种方式将其组装以实现所需的性能,其在整个纳米科技中意义重大,是整个纳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单原子、单分子组装法来构建纳米结构,通过单分子、单原子操纵与表面辅助化学合成的方式实现了特定功能纳米结构的构建。以下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超高真空环境实现了对吸附在硅(111)-(7×7)表面上银原子的可重复、可逆操控。建立了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针尖准确提取表面的单个银原子并将该银原子放置在重建表面上的指定位置的技术路线。通过优化参数,获得了最佳的操纵条件,实现了精准原子数的银团簇纳米结构的构筑。给予所建立的操作路线,设计并构造出了一个简单的信息动态存储结构,通过STM尖端在Si表面上构建不同尺寸的“团簇-原子”纳米结构来实现纳米尺寸的信息写入,并且通过拆解团簇还可进行信息的擦除。研究了银原子团簇对最近邻位置的单个银原子的吸附结构及运动行为的调控,发现银团簇对单个银原子有长程的库伦排斥。2、在超高真空环境下,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低温环境(77K)下实现对富勒烯分子(C60)的可重复操控;系统研究分子操纵与电流、电压、针尖距离、操纵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获得了最佳的操纵条件,实现了可控、可逆操纵;此外,将Si(111)表面的单个富勒烯分子吸附于STM针尖末端后放置于Si表面有层错缺陷半单胞的中心位置,通过多次成功的操纵,统计得到半单胞的中心位点与目标分子中心位点之间的方均根误差不超过1?,证明了在硅(111)重构表面可实现原子级精度分子的操纵。利用STM垂直操纵,在无堆砌缺陷半单胞的中心与角洞位点也实现了原子级的单分子操纵。通过针尖的垂直操纵将十个C60分子依次相邻地放置在硅(111)表面的角孔处,并且在分子尺度上构建了双柱分子算盘。通过操作STM针尖“拾取”并“放下”算盘珠(C60分子)可实现简单数学计算。原则上,可以在两位数内实现任意加法和减法运算。此外,通过针尖将Si表面的C60分子“拎起”后可释放在一微米外的目标位置,首次实现了微米级别的有机大分子搬运,为将来在宏观范围内组装功能性的分子纳米结构提供了可行性。3、采用表面化学合成法在铜(111)单晶表面,通过热解1,1’-二茂铁二羧酸分子制备了三角形石墨烯量子点结构。通过扫描隧道谱直接测量了该类三角形石墨烯量子点的局域电子态密度,揭示了非磁性局域边界态的出现,其幅度表现为向石墨烯量子点的内部衰减。成功观察到边界态的非磁性能量劈裂随着石墨烯量子点的尺寸减少而增加的现象,结合匹配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石墨烯与衬底的杂化效应对非磁性边界态的影响。
二、操纵原子“写”汉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操纵原子“写”汉字(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及《邓选》日译本相关情况综述 |
2.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研究 |
2.1.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2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
2.1.3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日本的研究现状 |
2.2 中央文献中译外研究 |
2.3 多译本对比研究 |
2.4 《邓选》的中译外研究 |
2.5 《邓选》日译本相关情况研究 |
2.5.1 《邓选》中文版出版情况 |
2.5.2 《邓选》日译本出版情况 |
2.5.3 《邓选》日译本译者研究 |
2.5.4 小结 |
2.6 同形词研究 |
2.6.1 同形词的界定与分类 |
2.6.2 同形词的先行研究 |
2.6.3 同形词翻译研究现状 |
第三章 《邓选》日译本同形词受众问卷调查 |
3.1 本文的同形词语料 |
3.2 日译本同形词受众问卷调查 |
3.2.1 问卷调查概要 |
3.2.2 问卷的选词标准 |
3.2.3 问卷的题目设定 |
3.2.4 问卷的调查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受众问卷调查的同形词日译研究 |
4.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意差 |
4.1.1 译为非同形词更易理解 |
4.1.2 译为同形词更易理解 |
4.2 问卷调查结果没有显示有意差 |
4.3 小结 |
第五章 《邓选》日译本同形词译法分析 |
5.1 同形词翻译方法的分类 |
5.2 具体译例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的总结 |
6.2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6.3 今后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日本语要旨 |
附录 I 风媒社译本译者访谈记录 |
附录 Ⅱ 《邓选(1975—1982 年)》卷日译本同形词译文对比 |
附录 Ⅲ 受众问卷调查表 |
附录 Ⅳ 受众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
附录 Ⅴ 受众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附录 Ⅵ“《邓小平文选》日本版出版纪念会”的相关照片资料 |
附录 Ⅶ 胡耀邦同志为祝贺《邓小平文选》在日本出版所作的题词 |
博士期间科研及获奖 |
(2)基于原子操纵技术的人工量子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STM原子操纵原理与方法 |
3 金属表面态电子晶格能带色散及拓扑态调控 |
4 半导体衬底表面人工量子点及量子点分子 |
5 磁性人工量子结构及单自旋调控 |
6 人工量子结构中的信息存储、传输与逻辑运算 |
7 单原子刻蚀技术与单原子器件 |
8 程序控制自动原子操纵 |
9 总结与展望 |
(3)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字语言和新媒介的产生 |
1.1.2 数字技术和新媒介对设计的影响 |
1.1.3 数据化与设计的数理性 |
1.1.4 设计数理性的实现基础 |
1.创意来源——平坦化的世界 |
2.技术基础——数字化技术 |
3.表现平台——多媒体技术 |
4.传播介质——数字信息网络 |
1.1.5 新图式现象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理论方面 |
2.实践方面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理论方面 |
2.实践方面 |
第2章 数理性设计的基础 |
2.1 数理的认识 |
2.1.1 西方的数理认识 |
2.1.2 东方的数理认识 |
2.2 数理与形式 |
2.2.1 西方的数理与形式 |
2.2.2 东方的数理和形式 |
2.2.3 现代设计中的数理与形式 |
2.3 形成数理性的基本尺度 |
2.3.1 比例 |
1.对称 |
2.变形 |
3.黄金分割 |
4.人体比例 |
2.3.2 模数 |
1.模块 |
2.单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计形态中的数理性结构 |
3.1 参数控制结构 |
3.1.1 线性结构形态 |
3.1.2 体块结构形态 |
3.2 模块拓扑结构 |
3.2.1 “单点——单点”拓扑结构 |
1.环形拓扑结构 |
2.莫比乌斯环结构 |
3.2.2 “单点——多点”拓扑结构 |
1.树形拓扑结构 |
2.星型拓扑结构 |
3.树形拓扑结构和星型拓扑结构的融合 |
3.2.3 “多点——多点”拓扑结构 |
1.网状拓扑结构 |
(1)规则网状拓扑结构 |
(2)不规则网状拓扑结构 |
2.蜂窝状拓扑结构 |
3.2.4 多种拓扑结构的交织 |
1.星型拓扑和环形拓扑的交织 |
2.扭结和链环 |
3.3 模块的线性变化结构 |
3.3.1 直线变化——模块渐次数列结构 |
3.3.2 曲线变化——模块螺旋排列结构 |
3.4 感性设计背后的数理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 形式美学原则 |
4.1.1 对称与秩序 |
4.1.2 节奏与统一 |
4.2 通用技术原则 |
4.2.1 软件编辑 |
4.2.2 模型制作 |
4.3 观念创新原则 |
4.3.1 形式新颖 |
4.3.2 多解与环保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生成 |
5.1 创意的产生 |
5.1.1 仿生 |
5.1.2 抽象 |
5.2 素材的选择 |
5.2.1 无机形 |
5.2.2 有机形 |
5.3 数理模型的建立 |
5.3.1 多重模型 |
1.重复 |
2.模组化 |
5.3.2 连续模型 |
1.变形 |
2.几何化 |
(1)拓扑几何变形 |
(2)数据几何变形 |
5.3.3 参数模型 |
1.模拟 |
(1)变数 |
(2)粒子控制 |
(3)集群 |
2.参数化 |
(1)多解 |
(2)限制 |
5.3.4 流动模型 |
1.运动 |
(1)交错 |
(2)层理 |
2.视觉化 |
(1)视觉化网络 |
(2)视觉化曲线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现实意义与未来 |
6.1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现实意义 |
6.1.1 多元化设计方案 |
6.1.2 可交互的设计形式 |
6.2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未来 |
6.2.1 “人——机”互联的视觉媒介 |
6.2.2 从二维到多维的视觉形态转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致谢 |
(5)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习近平着作日译研究 ——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语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问卷调查 |
1.2.2 译者访谈 |
1.2.3 文献计量分析 |
1.2.4 SPSS数据分析 |
1.3 研究背景 |
1.3.1 第一次问卷受众整体评价 |
1.3.2 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国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研究 |
2.1.1 CNKI论文计量研究 |
2.1.2 博士论文计量研究 |
2.1.3 相关着述介绍 |
2.2 日本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研究 |
2.2.1 Cinii论文 |
2.2.2 博士论文 |
2.2.3 相关着述 |
2.3 领导人着作翻译研究(中国) |
2.3.1 研究类别 |
2.3.2 研究时间 |
2.3.3 研究语种 |
2.3.4 研究对象 |
2.3.5 研究视角 |
2.4 领导人着作翻译研究(日本) |
2.5 小结 |
第三章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的理论思考 |
3.1 翻译理论框架 |
3.1.1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 |
3.1.2 弗米尔的目的论 |
3.1.3 曼塔莉的译者行动理论 |
3.1.4 诺德的“功能+忠诚”理论 |
3.1.5 相关理论 |
3.2 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
3.3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
3.3.1 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 |
3.3.2 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问卷调查实施 |
4.1 中日同形词问卷调查 |
4.1.1 界定标准 |
4.1.2 词汇甄别 |
4.1.3 词汇选定 |
4.1.4 调查流程 |
4.2 句子调查 |
4.3 问卷调查结果 |
4.3.1 认知情况调查 |
4.3.2 正式题目调查 |
4.3.3 总体评价调查 |
4.4 小结 |
第五章《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分析 |
5.1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文化外显因素 |
5.1.1 历史 |
5.1.2 国情 |
5.1.3 空缺 |
5.2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文化内隐因素 |
5.2.1 价值观 |
5.2.2 思维模式 |
5.2.3 文化定势与偏见 |
5.2.4 民族中心主义 |
5.2.5 意识形态 |
5.3 中央文献日译中的“文化”翻译方略 |
5.3.1 客观认识术语翻译的传播过程 |
5.3.2 语汇“厚译”要分场合 |
5.3.3 价值观的调和 |
5.3.4 思维模式的转变 |
第六章《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交际因素分析 |
6.1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交际外显因素 |
6.1.1 中日同形类义词 |
6.1.2 词汇选择 |
6.1.3 修辞 |
6.1.4 互文性因素 |
6.2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交际内隐因素 |
6.2.1 翻译纲要 |
6.2.2 原文分析 |
6.2.3 信息传递过程分析 |
6.3 中央文献日译中的“交际”翻译方略 |
6.3.1“保险”与“风险” |
6.3.2“个性”与“共性” |
6.3.3 翻译的场合 |
第七章 中央文献跨文化交际翻译方略 |
7.1 译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
7.1.1 障碍类型 |
7.1.2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满 |
7.1.3 话语体系定位 |
7.2 跨文化交际的关注点 |
7.2.1 中文理解 |
7.2.2 价值判断 |
7.2.3 信息重组 |
7.2.4“译+介”模式 |
7.3 译者的“忠诚” |
7.3.1 译者与作者 |
7.3.2 译者与研究者 |
7.3.3 译者与读者 |
第八章 终章 |
8.1 论文总结 |
8.2 创新之处 |
8.3 方略建议 |
8.4 课题展望 |
附录1 2015 年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附录2 2016 年调查问卷原文(中日同形词部分) |
附录3 2016 年调查问卷(句子部分) |
参考文献 |
日本语要约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6)基于两态稳定性的超高密度数据存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超高密度数据存储方式的意义 |
1.2 超高密度数据存储方式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扫描探针显微镜工作的基本原理 |
2.1 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概述 |
2.2 STM和AFM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主要技术 |
3.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 |
3.2 分子、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势函数 |
3.3 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
3.4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系综 |
3.5 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宏观统计量的提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两态稳定性的超高密度数据存储方式 |
4.1 BCC单晶格能量变化与体心原子位置的关系 |
4.2 分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原子间势函数 |
4.3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分析 |
4.4 BCC存储方式的原理和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FM操纵体心原子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5.1 分子动力学模拟模型的建立 |
5.2 体心原子的提取过程研究 |
5.3 体心原子的压入过程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体心立方晶体体心原子的稳定性 |
6.1 体心原子的运动方程 |
6.2 外界扰动下的体心原子稳定性 |
6.3 位置偏离下的体心原子稳定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7)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绪论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1.语言认知观的本质 |
1.1.1.经典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质的思考 |
1.1.2.当代语言学家对语言人文属性的思考 |
1.1.3.语言认知观 |
1.1.4.语言的多维属性 |
1.1.5.语言研究的整体原则、动态原则和平衡原则 |
1.2.对文化的本质认识 |
1.2.1.文化的词源含义 |
1.2.2.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 |
1.2.3.本文对文化的定义 |
1.2.4.文化的特征 |
1.2.5.文化要素的分层 |
1.3.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3.1.思维能力、心维模式、思维媒介和思维方法 |
1.3.2.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
1.3.3.语言与思维、文化的互动关系 |
1.3.4.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4.木文的研究对象:词语文化语义 |
1.4.1.词语的界定 |
1.4.2.词语文化语义的界定 |
1.4.3.词语文化意义的特征:民族性、时代性、隐含性、关联性 |
1.5.本文研究范围、方法和目标 |
1.5.1.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研究目标 |
1.5.3.文化语义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文献综述: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研究 |
2.1.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
2.1.1.西方意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
2.1.2.本文对词语文化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
2.2.二十世纪西方语言哲学中的语义研究 |
2.2.1.同质的自足的结构系统vs异质的有序的符号系统 |
2.2.2.生物机能说vs社会行为说 |
2.2.3.形式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 |
2.3.国内文献综述:中国文化语言学、国俗语义学、英汉对比语言学 |
2.3.1.继承和创新结合:中国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
2.3.2.概念意义与引申意义兼顾:中国国俗语义学研究 |
2.3.3.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
第三章:语言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
3.1.文化对比: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差异 |
3.1.1.内陆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化 |
3.1.2.伦理道德文化与科技理性文化 |
3.1.3.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 |
3.1.4.中西文化的对比原则与交融互摄 |
3.2.语音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
3.2.1.语音与语境 |
3.2.2.语音与审美 |
3.2.3.语音与语法 |
3.2.4.语音与民族文化心理 |
3.2.5.结论 |
3.3.语言字符的语用认知研究 |
3.3.1.语言字符的审美愉悦功能 |
3.3.2.语言字符的信息压缩功能 |
3.3.3.语言字符的文化承载功能 |
3.3.4.语言字符的语用交际功能 |
3.3.5.结论 |
3.4.英汉语法的形合意合特征的语用认知研究 |
3.4.1.形合与意合的定义 |
3.4.2.国外学者对英汉语语法意合和形合特征的对比研究 |
3.4.3.国内学者对汉语语法意合特征的研究 |
3.4.4.英汉语法的意合特征与形合特征对比 |
3.4.5.英汉语法的形态特征与民族文化 |
3.4.6.结论 |
第四章:词语文化语义的类型研究 |
4.1.多级语言符号系统下的概念意义研究 |
4.1.1.概念意义和语符意义 |
4.1.2.词语的多级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1.3.词语的内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1.4.词语的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2.历史沿革意义个案研究:《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
4.2.1.《望夫石》两种译文述评 |
4.2.2.语境、关联与翻译 |
4.2.3.典故探源与主题定位 |
4.2.4.透彻的理解与准确的翻译 |
4.3.跨文化传播中的语境意义研究 |
4.3.1.语境分类 |
4.3.2.语境与文化语义的闸释 |
4.3.3.语境和词语文化语义的翻译 |
4.4.隐喻视野中的联想意义研究 |
4.4.1.比喻和隐喻的关系 |
4.4.2.比喻意义 |
4.4.3.情感意义 |
4.4.4.修辞意义 |
4.5.宗教精神视野下的习语意义研究 |
4.5.1.习语的定义 |
4.5.2.英汉习语与宗教的自然观对比 |
4.5.3.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神观对比 |
4.5.4.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 |
第五章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模式研究 |
5.1.词汇联想对应:词汇字面意义不同,文化语义相同 |
5.1.1.黄色与BLUE文化语义对比 |
5.1.2.紫色与SCARLET(猩红色)文化语义对比 |
5.1.3.黄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
5.2.词汇联想重合:词汇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一致 |
5.2.1.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
5.2.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2.3.黑色与BLACK的文化语义对比 |
5.3.词汇联想碰撞: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不同 |
5.3.1.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3.2.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
5.3.3.白色与WHITE文化语义对比 |
5.3.4.黑色与BLACK文化语义对比 |
5.4.词汇联想空缺:字面意义对应,文化语义空缺 |
5.4.1.绿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
5.4.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4.3 棕色与BROWN文化语义对比 |
5.4.4.青色与BLUE、BLACK文化语义对比 |
5.5.色彩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启示 |
5.5.1.文化语义的共性和个性 |
5.5.2.英汉语义的相互渗透 |
5.5.3.认知原型与文化语义引申 |
5.6.词语文化意义的翻译方法 |
5.6.1.词汇联想重合与零位补偿 |
5.6.2.词汇联想对应与换位补偿 |
5.6.3.词汇联想空缺与空位补偿 |
5.6.4.词汇联想碰撞与越位补偿 |
第六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成因研究 |
6.1.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
6.1.1.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内涵 |
6.1.2.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悟性思维 |
6.1.3.西方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与理性思维 |
6.2.英汉两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不同 |
6.2.1.审美活动与民族心理 |
6.2.2.比类取象的形象思维与形式分析的理性思维 |
6.2.3.拟人化的审美主体道德投射与拟物化的审美主体理性观照 |
6.3.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不同 |
6.4.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 |
6.5.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系统不同 |
第七章 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 |
7.1.文化语义研究与翻译 |
7.1.1.文化语义翻译的本质 |
7.1.2.文化语义的翻译原则:信、达、适 |
7.1.3.词语文化意义的信息分层与翻译 |
7.2.文化语义研究与词汇学 |
7.2.1.一词多义与词义闸释 |
7.2.2.形念区别与词义褒贬 |
7.2.3.文化语义的闸释与文化背景 |
7.3.文化语义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 |
第八章 结语 |
附件 1:论文32个图表清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基于LCOS空间光调制器的无透镜光学相关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空间光调制器发展历史与现状 |
1.3 空间光调制器的分类 |
1.4 LCOS空间光调制器在现代光学领域中的应用 |
1.5 本文主要结构 |
1.6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2 LCOS空间光调制器理论分析 |
2.1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相位调制理论 |
2.2 LCOS空间光调制器的基本结构 |
2.3 LCOS空间光调制器相位补偿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基于LCOS空间光调制器的无透镜光学相关器 |
3.1 传统光学相关器 |
3.2 无透镜光学相关器 |
3.3 实验所用LCOS空间光调制器 |
3.4 相位型菲涅耳透镜性能测试实验 |
3.5 基于无透镜光学相关器的模式识别实验 |
3.6 提高无透镜光学相关器信噪比实验 |
3.7 无透镜光学相关器系统光路调节实验 |
3.8 基于单个LCOS空间光调制器的无透镜光学相关器的原理及实验 |
3.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多通道无透镜光学相关器 |
4.1 传统多通道光学相关器 |
4.2 空域复用型多通道无透镜光学相关器 |
4.3 频域复用多通道无透镜光学相关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基于LCOS空间光调制器的全息光镊系统 |
5.1 光镊的发展历史简介 |
5.2 光镊的研究方向 |
5.3 光镊的基本原理 |
5.4 光镊的理论分析 |
5.5 基于LCOS空间光调制器的全息光学微操纵系统 |
5.6 人机交互全息光镊系统实验装置 |
5.7 全息光镊实验结果及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单层MoS2荧光特性的光场调控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维材料的基本光学特性 |
1.3 单层MoS_2 光学特性的调控与应用 |
1.3.1 通过晶体参数调控单层MoS_2 光学特性 |
1.3.2 基于电荷和缺陷掺杂实现MoS_2 光学特性调控 |
1.3.3 激光直写用于MoS_2 光学特性调控 |
1.3.4 单层MoS_2 光学调控的相关应用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激光调控MoS_2 荧光光谱的原理与实验系统 |
2.1 MoS_2 光谱调控的理论分析 |
2.1.1 晶格缺陷对MoS_2 光学特性的影响 |
2.1.2 激光诱导产生晶格缺陷的理论基础 |
2.2 用于荧光光谱调控的实验系统 |
2.2.1 扫描共聚焦实验装置 |
2.2.2 用于光谱调控的激光器 |
2.2.3 激光直写与荧光光谱测量 |
2.2.4 数字化操作系统 |
2.3 单层MoS_2 的制备与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连续激光精确调控MoS_2 荧光光谱 |
3.1 连续激光照射调控单层MoS_2 荧光光谱 |
3.2 气体环境对光谱调控的影响 |
3.2.1 气体环境的影响 |
3.2.2 气体吸附模型 |
3.2.3 晶格缺陷密度计算 |
3.3 光谱调控在光学存储中的应用 |
3.3.1 波分复用光学存储方案 |
3.3.2 读取功率对直写效果的影响 |
3.3.3 荧光强度编码与荧光波长编码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飞秒激光增强单层MoS_2 荧光强度 |
4.1 直写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4.1.1 不同直写时间下的荧光成像 |
4.1.2 直写效果的定量描述 |
4.2 直写功率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4.2.1 不同直写功率下的荧光成像 |
4.2.2 最佳直写条件优化 |
4.3 基于飞秒直写的光学应用 |
4.3.1 周期性微结构 |
4.3.2 光学微图案 |
4.3.3 直写效果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激光调控单层MoS_2 的旋轨耦合 |
5.1 光场调控旋轨耦合的实验测量 |
5.1.1 样品的选择 |
5.1.2 调控中荧光强度的演化 |
5.1.3 调制过程中的光谱解析 |
5.2 影响旋轨耦合调控的因素 |
5.2.1 气体环境的影响 |
5.2.2 激发功率的影响 |
5.2.3 光照过程的影响 |
5.3 旋轨耦合的调控机理 |
5.4 基于可逆调控的光学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 |
(10)基于原子组装的表面纳米结构的构筑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结构的构筑方法 |
1.2.1 光刻法 |
1.2.2 基于单原子、单分子组装法 |
1.2.3 模版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第2章 实验原理与实验设备 |
2.1 扫描隧道显微镜 |
2.1.1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
2.1.2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模式 |
2.1.3 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CreatecLT-STM) |
2.1.4 针尖制备与处理 |
2.2 有机分子沉积技术 |
第3章 原子数准确的银纳米结构的构筑 |
3.1 Si(111)-7×7重构表面 |
3.1.1 Si(111)-7×7重构表面DAS模型 |
3.1.2 Si(111)-7×7重构表面的制备与观测 |
3.2 银原子在Si(111)-7×7重构表面的吸附行为与表征 |
3.3 Si(111)表面银原子的操纵方法 |
3.4 Si(111)表面银纳米结构的构筑 |
3.5 原子数准确的银纳米结构的特征及分析 |
3.5.1 银纳米结构的特征 |
3.5.2 银纳米结构特征的理论分析 |
3.6 本章总结 |
第4章 基于高精度富勒烯分子操纵的人工纳米结构的构筑 |
4.1 Si(111)表面富勒烯分子的操纵 |
4.1.1 富勒烯分子在Si(111)表面的表征 |
4.1.2 富勒烯分子的垂直式操纵 |
4.2 富勒烯分子算盘的构筑及运算 |
4.2.1 富勒烯分子的原子级精度操纵 |
4.2.2 富勒烯的微米级输运 |
4.2.3 富勒烯分子算盘的构筑与运算 |
4.3 本章总结 |
第5章 表面辅助的石墨烯量子点的构筑及边界态分析 |
5.1 石墨烯 |
5.2 Cu(111)单晶表面制备 |
5.3 Cu(111)表面三角形石墨烯量子点的构筑 |
5.3.1 二茂铁二羧酸在Cu(111)表面的吸附结构 |
5.3.2 锯齿型边界三角形石墨烯的构筑 |
5.4 三角形石墨烯量子点边界态 |
5.4.1 量子点边界态表征 |
5.4.2 量子点尺寸效应及分析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操纵原子“写”汉字(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D]. 崔亚蕾.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 [2]基于原子操纵技术的人工量子结构研究[J]. 李宇昂,吴迪,王栋立,胡昊,潘毅. 物理学报, 2021(02)
- [3]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D]. 茹天.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习近平着作日译研究 ——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为例[D]. 李钰婧.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7(12)
- [6]基于两态稳定性的超高密度数据存储[D]. 樊康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02)
- [7]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 杨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8]基于LCOS空间光调制器的无透镜光学相关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 曾旭. 浙江大学, 2012(09)
- [9]单层MoS2荧光特性的光场调控及其应用研究[D]. 贺文君. 山西大学, 2020(12)
- [10]基于原子组装的表面纳米结构的构筑及性能研究[D]. 魏昇. 南昌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