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金,仍是“天之骄子”吗?(论文文献综述)
周桂英[1](2014)在《大花蕙兰抗寒耐热优良品种早期综合评价》文中认为大花蕙兰为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年宵花卉,全国范围内都有生产栽培。一般温室栽培大花蕙兰都需要在冬季加温和夏季降温来满足其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筛选出一些抗寒耐热性强的品种对温室生产节能环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市场上流行的‘金玉满堂’、‘黄金岁月’等大花蕙兰品种分别进行10/0℃低温和40/30℃高温处理,得出不同品种的抗寒耐热性排序,同时结合花色、花箭高度等一系列观赏形态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优良品种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同时建立了实验室筛选抗寒耐热优良品种的技术体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10/0℃低温处理8种大花蕙兰的实验结果发现: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的Fv/Fm、鲜重、干重显着下降,而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F0则显着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抗寒性强的品种Fv/Fm受低温胁迫降幅较小且能随着温度的恢复而恢复,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增加较少;抗寒性差的品种Fv/Fm受低温胁迫显着下降且难以恢复到初始水平,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显着上升。2. Fv/Fm与F0、 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都呈极显着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显着相关,尤其与寒害指数相关系数达94.4%,可作为大花蕙兰抗寒性筛选的可靠指标之一。综上所述,8个品种大花蕙兰抗寒性排序为:‘金玉满堂’>‘天之骄子’>‘马可’>‘黄金岁月’>‘红梅’>‘红霞’>‘翠玉’>‘福娘’。3.40/30℃高温处理8种大花蕙兰的研究发现:高温胁迫使Fv/Fm、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下降,且胁迫时间越长,下降越多;耐热性强的‘金玉满堂’、‘马可’的Fv/Fm受高温胁迫下降较小且在恢复适温后能迅速恢复到初始值的90%以上,而耐热性差的‘福娘’和‘修女’Fv/Fm则受高温胁迫显着下降且在恢复适温后无法恢复;Fv/Fm与植物的热害指数相关系数达94.6%,可作为大花蕙兰耐热品种筛选的可靠指标之一;综上所述,8个品种耐热性排序为‘金玉满堂’>‘马可’>‘玉蝉’>‘UFO’>‘红霞’>‘黄金岁月’>‘修女’>‘福娘’。4.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8个大花蕙兰具体品种的观赏形态指标标准计算分值,综合评价筛选抗寒及耐热优良品种,得出优良抗寒品种排序为:‘金玉满堂’>‘马可’>‘天之骄子’>‘翠玉’>‘黄金岁月’>‘红梅’>‘红霞’>‘福娘’;优良耐热品种排序为:‘玉蝉’>‘金玉满堂’>‘马可’>‘UFO’>‘红霞’>‘黄金岁月’>‘福娘’>‘修女’。5.初步建立了大花蕙兰抗寒及耐热品种的实验室快速筛选评价体系:以生长一致、株高相似的大花蕙兰小苗(规格为8×8cm营养钵)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培养箱中进行1-5天的10/0℃低温或3-9天的40/30℃高温胁迫并恢复适温25/15℃相应时间,Fv/Fm维持稳定或者下降速度较慢的品种,其抵抗温度胁迫的能力就较强,从而得出品种的抗性排序,根据层次分析法结合具体品种的观赏形态特性及其分值标准综合评价筛选抗寒及耐热优良品种。6.分别用4种大花蕙兰验证上述实验室筛选体系得:抗寒优良品种综合价值由高到低为‘188-3’、‘UFO’、‘元老’、‘修女’;耐热优良品种综合价值由高到低为‘天之骄子’、‘红梅’、‘元老’、‘杨贵妃’
周桂英,王四清,陈卿然,许建新,王成聪[2](2017)在《8种大花蕙兰抗寒性指标的筛选及评价》文中认为以组培出瓶10个月的8个品种大花蕙兰植株为试材,观测在10℃/0℃(日温/夜温)低温胁迫、25℃/15℃(日温/夜温)适温恢复条件下寒害指数、初始荧光值(F0)、PSⅡ系统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并对其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大花蕙兰的F0、Fv/Fm、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且随着抗寒性品种的不同其变化幅度和速度有所不同;(2)Fv/Fm与F0、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极显着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显着相关,尤其与寒害指数的相关系数达94.4%,可作为抗寒性筛选的可靠指标之一;(3)8个品种大花蕙兰抗寒性强弱为:‘金玉满堂’>‘天之骄子’>‘马可’>‘黄金岁月’>‘红梅’>‘红霞’>‘翠玉’>‘福娘’.
何建明[3](1998)在《落泪是金》文中指出 引子:白鹿原下的祭奠探究别人的痛苦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这件事是我不愿去做的,但这件事我又必须去做。从我踏进大学校园的第一步起,我的身心与灵魂就再也不能安宁。本来这部专为大学一个特殊群体而写的作品,可以早些封笔,但陕西方面又传来一则震惊的消息:陕西蓝田县汤峪镇白家坡村一对农民夫妇因惧怕孩子上大学后无力承担高额的费用,于今年4月4日晚,服下剧毒农药后双双自杀身亡。为此,我不得不再次抽出时间
胡珺[4](2015)在《杜国威剧作研究(1977-2014)》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于香港中央图书馆“杜国威文库”这一新资料的公开,梳理了香港剧作家杜国威自1977年至2014年间的剧作成果、创演历程;进而由艺术影响、时代与环境条件、香港戏剧发展、个人特质四个方面分析了对杜国威创作产生影响的内、外因素。杜国威剧作特色的重要产生源头包括香港通俗广播剧、香港电影、香港粤剧等众多通俗文艺。杜国威及其剧作是香港本土戏剧的重要推动者和组成部分。他在创作风格的成熟期,受聘成为香港最早、最大的职业剧团——香港话剧团的驻团编剧,为其打造戏剧作品,挑战个人职业生涯的同时,也完善了香港戏剧的职业化进程。他与香港话剧团的合作奠定了1990年代香港戏剧的主流面貌。1995年,杜国威与高志森、古天农创办春天舞台制作有限公司,通过近20年的原创剧作积累,极大促进了香港商业戏剧的发展。杜国威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作品为将戏剧作为香港普罗观众文娱生活之常项选择做出重要贡献;《南海十三郎》等作品成为香港剧坛的经典和票房保证;《城寨风情》等作品为香港原创音乐剧的发展积累了关键经验,并最终产生了将中国戏曲(香港粤剧)与英美音乐剧表演形式相融合的作品《天之骄子》等。杜国威热爱剧本创作。他将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战后第一代香港人,在时代进程、都市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用地道的戏剧思维转化为生动的人物形象、舞台场景、戏剧行动、情节构成,结合融汇东、西戏剧呈现方式精髓的剧场形式,构成留有表演空间的戏剧作品,为香港戏剧舞台持续提供本地原创剧目资源。杜国威的当代城市通俗戏剧作品,立足本地,格调健康,传达有益讯息并保有民间文化的创造力,以歌舞元素、浪漫想像等多样视、听刺激帮助观众宣泄能量、抚慰情感,将民间的、戏曲的演艺精髓与知识分子的、与时代相关的创作思想揉合一处,并出之通俗,面向大众,是香港戏剧中风格独特、商业价值突出的一个类型。
毛蔚琳[5](2020)在《宋代四大类书谚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谚语数量庞大,内容繁杂,它们深深扎根于民族语言、文化传统中,折射出某个地区某一时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是研究社会民俗的重要语料。宋代四大类书中谚语数量丰富,这些谚语对宋代及前代的地理、物产、风俗、人物等有着详细的描述,通过对宋代四大类书所收谚语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地理环境、物产风俗等,对我们探析社会历史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论文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宋代四大类书谚语分类。依据来源将谚语分为源于口语和源于书面语;依据内容分为自然谚和社会谚,从谚语的内容加以阐述,主要体现了宋及前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貌。第二章为宋代四大类书谚语演变研究。此章从形式、语体和意义三方面探讨谚语的演变,形式方面又分为用词变化和结构变化。通过对谚语演变的探讨,我们可以窥见谚语发展的脉络以及不同时期的语言特点,作为词汇语言研究的佐证。第三章为宋代四大类书谚语考释。此章依据内容,将谚语分为自然类谚语和社会类谚语。自然类谚语较少,涉及气象物候、地理环境;社会类谚语分为日常生活、社会现象、名人轶事三类。通过搜索文献资料对这些谚语进行考释,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历史事件。第四章为宋代四大类书谚语与文化研究。谚语的内容繁杂,包含不同时代不同的文化活动,因此论文将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来研究谚语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物质文化主要以饮食文化为主,精神文化包含意识文化和智慧哲理。了解这些谚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的饮食习惯、信仰崇拜和生活经验。
张然[6](2020)在《“珞珈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心雕龙》研究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显学,自黄侃先生拉开了《文心雕龙》研究的现代序幕,一代代学者砥砺前行。现如今,《文心雕龙》研究被称为“龙学”,这项研究已经成果斐然、蔚为大观。武汉大学位于中国的中部,其前身是晚清名臣张之洞在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武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早的百年老校之一。《文心雕龙》与武汉大学的缘分,也已有百年历程。1914至1919年,黄侃先生于北京大学传授《文心雕龙》。1919年离开北大后,他将有关《文心雕龙》的课程带至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中华大学等高校,珞珈龙学由此开启。时至今日,已逾百年。黄侃、朱东润、刘永济、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李建中等多位先生的薪火相传,力保珞咖龙学历经风雨,仍龙脉不断。梳理珞珈龙学的百年历程,可分成三个阶段:阶段一,珞珈龙学初创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黄侃、朱东润、刘永济三位先生。黄先生是导夫先路之人,在学术研究和三尺讲坛上,均点燃了珞珈龙学的星星之火。朱先生接棒,以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贡献了精彩的“刘勰”一章,进一步强化了对义理阐释的重视。刘先生则是筑其重镇式的学者,《文心雕龙校释》一书成为“龙学”经典,由此奠定了珞珈龙学重义理阐释、重宏观研究的学派特质。这三位先生皆注重理论阐释,尤其关注刘勰的创作论思想,此研究倾向对路珈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后的俊贤们基本都沿着这一方向,不断深化、拓展。同时,对理论阐释重视的背后,也有着学者们借古鉴今的良苦用心,注重现实的研究品格开始逐渐显现。简言之,初创期的珞珈龙学之特点可以概括为:开始重视对义理的阐释,并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对《文心雕龙》做研究。阶段二,珞珈龙学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五位先生。刘绶松先生的学术蓬勃期遇上了政治运动的蓬勃期,他的“龙学”研究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时时处处都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刘勰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相关理论。虽然这种研究视角在无形中削弱了对《文心雕龙》审美思想的探讨,但却成为珞珈龙学现实品格的一种独特的表现。珞珈龙脉传至刘纲纪先生,刘先生凭借极高的理论水平,使珞珈龙学又上了一个高度。他以极强的逻辑性建构了刘勰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并将刘勰及《文心雕龙》定位为哲学家与哲学典籍,这一观点仍时常被后学征引。同时,其专着《刘勰》是较早在台出版的来自大陆的学术专着,是珞珈龙学扩大对外影响的一个范例。吴林伯先生则是珞珈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位大家,虽着作等身,但所获声名并不相称,这与其专着《<文心雕龙)义疏》《<文心雕龙>字义疏证》出版时间较晚有关,但吴先生真正做到了校注释义全面发展,又因国学基本功扎实,其“龙学”着述功力深厚,是“龙学”界亟待挖掘的一座宝藏。吴先生还指导过一篇硕士论文《<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此文的作者是易中天先生,他同刘纲纪先生一样也研究了《文心雕龙》的美学问题。这篇讨论《文心雕龙》美学问题的论文,历经多次修改后,出版了同名专着《<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是首部研究《文心雕龙》美学思想的专着。发展期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罗立乾先生,他同吴先生一样,在校注释义方面均有建树。他对刘永济先生及《文心雕龙校释》素有研究,其《新译文心雕龙》明显有《校释》的影子。罗先生还注重探讨《文心雕龙》的当下之用,在珞珈龙学现实品格方面,极具代表性。发展期的这几位代表人物,沿着初创期先贤们奠定的重义理、重宏观的研究方向,继承并光大了珞珈龙学的这种学统。无论是刘绶松先生被誉为“《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的奠基石”①的《<文心雕龙)初探》,还是刘纲纪、易中天两位先生在建构刘勰美学思想理论体系方面的努力,抑或是吴林伯先生对刘勰文学思想与其它典籍理论之间关系的厘清,以及罗立乾先生对《文心雕龙》理论精义当下之用的多番探讨,这些都彰显了珞珈学人对初创期先贤们理论品格的自觉追求,以及对刘勰文学思想古为今用的现实性考虑。概言之,发展期的珞珈龙学承接了初创期的研究方向与学术品格,在政治运动纷杂的历史时期没有放弃对刘勰及《文心雕龙》的研究,并想方设法从各种角度为刘勰及《文心雕龙》赋予“新生”,这也使得现实的品格一直流淌在珞珈龙学的血脉中,并成为其一大亮点。改革开放后,珞珈龙学的发展日益蓬勃。研究领域及方向日渐多元,理论着述都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这些都使珞珈龙学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现今珞珈龙学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的“龙学”学派。阶段三,珞珈龙学拓新期(2001至2019年),这一时期的珞珈龙学成果不断,学人辈出,李建中先生是此期代表。他在《文心雕龙》文本的译注,理论的阐释与解读,刘勰的人格精神,“龙学”的学术史等多个研究领域,皆有涉猎。依靠以中西比较和古今对话的学术思路,他为新世纪的珞珈龙学不仅贡献了《文心雕龙讲演录》《文心雕龙导读》《龙学档案》等重要成果,还凭借“青春版《文心雕龙》”成功地完成了《文心雕龙》课程的教改。拓新期的其他珞珈学人同样在注重理论研究,强调现实针对性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对《文心雕龙》各种重要理论、观点、命题的探讨仍旧是主要的研究选题。尤其是珞珈讲坛上的老师善于把《文心雕龙》的理论研究与学科的学术动向相结合,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珞珈龙学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有序。尤其是2011年成功承办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年会后,珞珈龙学更是维持每年都有相关“龙学”着述发表的势头,而这也体现了珞珈龙学积极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合理的人员梯队建设。总体而言,新时期珞珈龙学的着述质量及学界认可度均较高,研究具有多学科、跨学科及多视角的特点,并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前辈学人及整个学派的研究成果。不过,发展至百年的该学派仍然没有出现可以比肩《文心雕龙校释》的经典之作,缺乏可以扛鼎的“龙学”专着。这是种遗憾,但更是对珞珈龙学的鞭策与期待。总之,珞珈龙学以20世纪初黄侃先生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讲坛上传授《文心雕龙》为发端,以刘永济先生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心雕龙》并将讲义集结成书,作为其学统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代表学人及作品有刘永济先生的《文心雕龙校释》、刘纲纪先生的《刘勰》、吴林伯先生的《<文心雕龙>义疏》、易中天先生的《<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罗立乾先生的《新译文心雕龙》以及李建中先生的《文心雕龙讲演录》等。该学派的主要特点在于注重对《文心雕龙》做整体性的研究,善于从义理阐释的角度去剖析刘勰的文学思想,突出学术研究的现实品格并着力与教学相结合。
刘文晓[7](2016)在《高等教育个人选择中的信息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选择是受教育者及其家庭作为买方,在高等教育市场上同作为卖方的高等院校之间一种特殊的市场交易行为,也是一种决策过程。决策理论认为,个体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决策过程每个阶段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决策水平。信息影响交易决策很早就被经济学家注意到,约瑟夫·斯蒂格里茨等人“使用不对称信息进行市场分析”,并为此摘得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后,“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针对这一项特殊的市场交易行为,已有相关研究主要是在传统经济学分析范式下展开,以理性人和完全信息为基本假设,并不符合现实,因此在对部分问题的解释上遇到困难。同时,这一基本假设也导致研究者忽略信息因素在高等教育个人选择当中的重要作用。而现实告诉我们,学生和家长对高等教育相关信息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信息把握的不全面、不准确已经成为导致教育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应用信息经济学及其相关理论的分析方法探讨高等教育个人选择当中的信息问题,不仅为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而且拓宽了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可以提高对高等教育个人选择行为的预见和控制能力,引导家庭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降低决策风险,也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考察个人在高等教育选择当中的信息获取、信息认知和信息利用情况,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重构了高等教育个人选择模型。该模型将高等教育个人选择看作是由连续的几个决策问题构成的行为过程,融合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以选择高等教育的需要和动机为逻辑起点建立起综合多维模型。之后从信息的角度将模型中各变量进一步转化为信息变量,构造出高等教育个人选择的信息树模型,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工具设计依据。本研究采用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为主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向在读高三学生和在读大一新生发放自行开发的调查问卷,并结合同高三班主任教师、高三在读学生、高中学校校长的个别访谈,利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差异检验等方法探明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选择当中的信息获取、信息认知和信息利用情况。正式调查期问,研究者实地走访了7个省、市、自治区共22个市、县、镇的34所中学,收回有效问卷3605份,向6个省、市、自治区的10所高校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1463份。与151人进行了个别访谈或集体访谈。大规模调研结果发现,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选择时对于信息的把握存在不充足,不准确,与交易的另一方一一高等教育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且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1)个体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方面可为个人提供丰富有效信息的渠道较少较传统,另一方面个人由于信息意识较弱而导致主动占有的信息源较少。(2)个体对相关信息的认知有偏误。通过被调查者对问卷的回答情况看,个体对诸如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投资高等教育的经济性收益、社会性收益、高校专业学习、专业就业、高等教育质量评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等等方面的认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无知或偏差。(3)个人拥有的信息能力有限。通过大一新生对高考志愿填报阶段表现的反馈来看,个体在信息需求、信息获取和信息利用上表现出较弱的信息能力。(4)不同个体之间在信息源的占有、信息认知的准确度、信息能力强弱之间有显着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学校因素等。结合与高三学生、高三班主任教师、高中学校校长的访谈情况,本研究分析认为,造成个体在高等教育选择中信息掌握不全面、把握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高校信息发布不完整、高校与中学之间信息传递不顺畅、社会媒体传播不规范、个体信息意识不强、中学发展指导类课程缺失、教师和家长指导能力弱等六个方面。这种信息掌握和认知的现状极易造成信息经济学所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损害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为此,本研究从信息需求、信息发布、信息传递、信息接收等方面分别对政府、高校、中学、社会媒体等主体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丰富高校信息公开内容、搭建政府主导或管制的信息中介、建立高校与中学之间长期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在中学开设学生发展指导类课程、规范媒体信息传播等,以寻求降低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
张碧波[8](2006)在《“南有大汉,北有强胡”——兼及匈奴文化及其文化体系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贯穿于两汉王朝历史始终的是以汉王朝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圈和以匈奴为主体的草原游牧文化圈的对立、对抗,这种对立与对抗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影响着中国历史格局的变化。
包胜利[9](2003)在《成吉思汗传说与古代蒙古汗权思想》文中研究表明成吉思汗是个着名历史人物。他是蒙古汗国的开国君主,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他的活动不仅改变了蒙古社会和蒙古人的命运,也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进程。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多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军史学家、民族学家、文学家…都评价过他。历史上还没有一位人物象成吉思汗那样引起众多截然不同的评价,并且这种争论将永久持续下去。不管世人如何看待成吉思汗,古代蒙古人却把他当作祖先、圣王、文化英雄、神灵等的合一。有许多优美的传说在他的身后美化、圣化、神化他。这些传说的内容是丰富的,含义是多重的。本文认为,在蒙古族中流传的成吉思汗传说就整体而言是贯穿着统一的价值体系、维护着特定“组织”利益的权力话语,因此是一种“组织叙述”。它们是古代蒙古社会权力关系的派生物,又是权力关系的镜像;同时也是促进权力关系生成的现实力量。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考察成吉思汗传说与古代蒙古萨满教汗权思想和佛教政治历史观的建构关系,揭示成吉思汗传说作为“组织叙述”是怎样被不同时代的统治者所利用并为自己的统治服务的;考察成吉思汗传说作为“组织叙述”在古代蒙古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绪论中介绍了成吉思汗传说研究的现状,指出在以往的研究中,民间流传的成吉思汗传说较少有人研究,历史文本中记载的成吉思汗传说的研究,主要是在神话学、历史学、文献学、文化人类学的范围内进行的,并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成吉思汗的传说进行全面地、系统地、专题性地研究,更没有人把这些传说与古代蒙古政治文化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第一章介绍了成吉思汗的生平和古代蒙古汗权。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权力理论、人格理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等对成吉思汗在蒙古历史上做出的贡献以及在他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各种素养进行了全面评价,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论证了成吉思汗被蒙古人所膜拜、成为众多传说“中心”的内在根据。接着系统地分析了古代蒙古汗权的形成、汗权的基础、范围、特点和功能等,提出了蒙古汗权是支配社会、凌驾于经济基础之上的超经济力量的新观点。 第二章首先全面地分析了传说中的成吉思汗形象,指出传说中的成吉思汗具有神祗、大汗、文化英雄、平民、其他等形象。根据成吉思汗传说的内容的意识形态性、传播者的政治倾向性、传播途径被统治者所占有等特点,提出了成吉思汗传说是“组织叙述”的观点。 第三章探讨了成吉思汗传说与古代蒙古萨满教汗权思想建构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权力神格化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历史根源,阐述了《蒙古秘史》是成吉思汗时代建构的汗权思想,分析了成吉思汗祖先的传说在形成成吉思汗时代“汗权天授”思想中的作用,考察了成吉思汗本人的天命观和他在“汗权天授”思想形成中的直接作用。成吉思汗传说通过赋予成吉思汗的形象以感生、异貌、瑞相、受命、奇功异能等神性品格,建构了古代蒙古的“汗权天授”思想。 第四章探讨了成吉思汗传说与古代蒙古汗权思想发展的关系。佛教在元代时被奉为国教。元代统治者采纳了全新的所谓平行政教两权的国家学说。为此,在理论上对以往蒙古的“汗权天授”思想进行了改造。成吉思汗成了查克拉瓦尔迪汗——转轮王。16世纪,当佛教第二次传入蒙古以后,佛教政治历史观仍然借助于编撰许多关于成吉思汗与佛教发生过种种联系的传说得以确立。在传说中,成吉思汗的诞生应了佛陀的预言和受命;成吉思汗是金刚持佛的化身:成吉思汗是在蒙古地区最早实行两种原则的等等。“汗权天授”被“佛授汗权”或“佛汗合一”论所取代。 第五章探讨了成吉思汗传说与古代蒙古政治社会化的关系。指出成吉思汗传说在维护蒙古汗权和“黄金家族”汗统、为后代树立贤明君主的形象、规范社会伦理道德、培养臣民角色意识和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意识等方面的作用。 余论部分指出成吉思汗传说是成吉思汗崇拜观念的表达。分析了成吉思汗传说得以广泛、持久流传的社会历史根据和意义。指出成吉思汗崇拜的实质是权力崇拜,在其深层次,则是利益崇拜。由于成吉思汗在蒙古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加之在长期的意识形态操纵下,在蒙古人的心中,成吉思汗不仅仅是一个存在过的汗,而且成了代表蒙古人最大利益的特殊符号,是蒙古人追溯和确认文化身份的“根”
张凌羽[10](2020)在《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经历了1978年至1984年的发展开拓期、1985年至1999年的发展活跃期和2000年至今的发展探索期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模式:从其社会生活剧的创作可看出新时期豫剧现代戏对豫剧审美品格的继承;从其名着改编和名人事迹改编类作品的创作可看出新时期豫剧现代戏表达领域的拓展和延伸;从其英模戏的创作可看出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的特殊贡献和其对现实题材戏曲创作的巨大突破。对时代价值的追求贯穿了新时期豫剧现代戏创作的始终:创作团队引领着豫剧现代戏的创作风尚;现代化和戏曲化是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的自觉追求;新时期豫剧现代戏较好地走近了新时代的戏曲观众、走向了新时期的戏曲市场。
二、黄金,仍是“天之骄子”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金,仍是“天之骄子”吗?(论文提纲范文)
(1)大花蕙兰抗寒耐热优良品种早期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大花蕙兰简介 |
1.1.1 大花蕙兰形态特征 |
1.1.2 大花蕙兰生态学特性 |
1.1.2.1 水分 |
1.1.2.2 栽培基质 |
1.1.2.3 光照 |
1.1.2.4 温度 |
1.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在温度胁迫中的应用进展 |
1.2.1 叶绿素荧光基本参数及其意义 |
1.2.1.1 Fo-固定荧光 |
1.2.1.2 Fm-最大荧光量 |
1.2.1.3 Fv/Fm-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 |
1.2.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温度胁迫中的应用进展 |
1.2.2.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高温胁迫中的研究进展 |
1.2.2.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低温胁迫中的研究进展 |
1.3 温度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系统伤害指标的影响 |
1.3.1 相对电导率 |
1.3.2 丙二醛(MDA)含量 |
1.4 温度胁迫对细胞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1.4.1 叶绿素含量 |
1.4.2 可溶性糖含量 |
1.4.3 可溶性蛋白含量 |
1.5 层次分析法在植物品种选择综合评价上的应用 |
1.5.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1.5.2 层次分析法系统构建 |
1.5.3 层次分析法在植物综合评价筛选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6.1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 |
2 不同品种大花蕙兰抗寒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指标测定及数据分析 |
2.2.1 形态指标测定 |
2.2.1.1 寒害指数 |
2.2.1.2 植株鲜重及干重 |
2.2.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 |
2.2.3 细胞膜系统伤害程度指标测定 |
2.2.3.1 相对电导率 |
2.2.3.2 丙二醛含量 |
2.2.4 细胞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测定 |
2.2.4.1 可溶性糖含量 |
2.2.4.2 可溶性蛋白含量 |
2.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低温胁迫对大花蕙兰形态指标的影响 |
2.3.2 低温对大花蕙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3.3 低温胁迫对大花蕙兰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 |
2.3.4 叶绿素荧光参数、各项生理指标和寒害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
2.3.5 不同品种大花蕙兰抗寒性筛选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小结 |
2.4.2 讨论 |
3 不同品种大花蕙兰耐热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指标测定及数据分析 |
3.2.1 形态指标测定 |
3.2.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 |
3.2.3 叶绿素含量测定 |
3.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高温对8个品种外观形态的影响 |
3.3.2 高温胁迫对8个品种大花蕙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3.3 高温对大花蕙兰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4 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与热害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5 不同品种大花蕙兰耐热性筛选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小结 |
3.4.2 讨论 |
4 层次分析法对大花蕙兰抗寒耐热性综合评价 |
4.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
4.1.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4.1.2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2 大花蕙兰抗寒性品种综合评价 |
4.3 大花蕙兰耐热性品种综合评价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小结 |
4.4.2 讨论 |
5 大花蕙兰抗寒耐热优良品种早期筛选技术 |
5.1 抗寒品种综合性状快速综合评价技术 |
5.1.1 测试材料 |
5.1.2 测试方法 |
5.1.3 抗寒性综合评价 |
5.2 耐热品种综合各性状快速评价技术 |
5.2.1 测试材料 |
5.2.2 测试方法 |
5.2.3 耐热性评价 |
5.3 注意事项 |
6 验证大花蕙兰抗寒耐热优良品种实验室筛选技术 |
6.1 抗寒优良品种筛选技术验证 |
6.1.1 测试材料 |
6.1.2 试验设计及指标测定 |
6.1.3 抗寒性综合评价 |
6.1.3.1 抗寒性排序 |
6.1.3.2 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抗寒性优良品种 |
6.2 耐热优良品种筛选技术验证 |
6.2.1 测试材料 |
6.2.2 试验设计及指标测定 |
6.2.3 耐热品种综合评价 |
6.2.3.1 耐热性排序 |
6.2.3.2 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耐热优良品种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1.1 大花蕙兰不同品种抗寒性筛选研究 |
7.1.2 大花蕙兰不同品种耐热系筛选研究 |
7.1.3 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筛选大花蕙兰抗寒耐热优良品种研究 |
7.1.4 实验室筛选抗寒耐热优良品种技术体系的建立 |
7.1.5 验证大花蕙兰抗寒耐热优良品种实验室筛选技术 |
7.2 不足和建议 |
7.2.1 本实验的不足之处 |
7.2.2 建议 |
7.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8种大花蕙兰抗寒性指标的筛选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低温处理 |
1.2.2 指标测定 |
1.2.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花蕙兰的寒害指数 |
2.2 低温胁迫对大花蕙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3 低温胁迫对大花蕙兰生理指标的影响 |
2.3.1 相对电导率 |
2.3.2 MDA含量 |
2.3.3 可溶性糖含量 |
2.3.4 可溶性蛋白含量 |
2.4 大花蕙兰叶绿素荧光参数、生理指标与寒害指数的相关性 |
3 结论 |
4 讨论 |
(4)杜国威剧作研究(1977-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注释说明 |
目录 |
前言 |
一、 杜国威剧作巡礼 |
(一) 校园创作系列 |
1. 创作早期的忧伤情调 |
2. 以实地调查为依托的创作方式 |
3. 劝喻中学生观众的创作目标 |
4. 与非校园作品相呼应的后期转向 |
(二) 香港生活与历史系列 |
1. 描写香港生活与香港人 |
2. 观照香港历史与发展 |
3. 立足香港,想像“内地” |
(三) 演艺人生系列 |
1. 名人“传记” |
2. 演艺人故事 |
(四) 爱情故事系列 |
1. 故事新编 |
2. 都市恋曲 |
二、 杜国威剧作不同阶段艺术特征的发展与变化 |
(一) 啼音初试,赛场头角峥嵘(1977—1982) |
1. 早期对广播剧经验的借鉴 |
2. 中、后期写实技巧的深化 |
(二) 订制、实验,业余声名大噪(1983—1991) |
1. 创作重心转向叙事 |
2. 非写实性舞台表现手法的多方实验 |
3. “以情为宗”的个人风格的确立 |
4. 其它戏剧技巧的丰富与磨练 |
(三) 锐意创新,剧坛独领风骚(1992—2000) |
1. 开启音乐剧创作带来舞台新面貌 |
2. 话剧创作思想主题的新开掘 |
(四) 填词撰曲,捏合传统、商业(2001—2014) |
1. 音乐剧创作的全面实践 |
2. 音乐创作与结构的完善及本地化的开始 |
3. 音乐剧本地化的推进:进一步融合戏曲 |
4. 话剧佳作 |
三、 杜国威剧作风格形成的内因 |
(一) 广泛吸收各种艺术影响 |
1. 香港通俗广播剧 |
2. 中外戏剧 |
3. 香港电影及电视 |
4. 省港粤剧 |
(二) 创作偏好与艺术观 |
1. 人生经历与作品母题 |
2. 角色中的自我投射 |
3. 编、导、演合作的戏剧创作观 |
4. 立体的戏剧艺术观 |
四、 杜国威剧作风格形成的外因 |
(一) 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的影响 |
1. 回应时代需要的草根纪实 |
2. 追索“血缘”与“身份”的自我认知 |
3. “退出”与“归来”的主题“变奏” |
4. 回归个人的重要创作转向 |
(二) 与香港戏剧共同发展中所受的影响 |
1. 杜国威与香港话剧团 |
2. 杜国威与春天舞台制作有限公司 |
结论 |
(一) 杜国威剧作艺术总结 |
1、艺术分期与创作特点 |
2、对香港戏剧发展的贡献 |
(二) 关于杜国威剧作的定位与评价 |
1、融合或本土? |
2、什么是香港戏剧的“主流”? |
3、什么是杜国威通俗戏剧的价值? |
参考书目 |
附录 1 杜国威剧作演出年份简表(草稿) |
附录 2 杜国威作品创、演年表(草稿) |
附录 3 杜国威及其作品奖项简录(草稿) |
附录 4 杜国威剧作演出导演简录(草稿) |
附录 5 杜国威剧作创演团体简录(草稿) |
附录 6 杜国威剧作参与各艺术活动简录(草稿) |
附录 7 杜国威创作演出地点简录(草稿) |
附录 8 杜国威(参与)编剧之电影上映时间简录(草稿) |
附录 9 杜国威(参与)编剧之电视(专题片或剧集)作品简录(草稿) |
附录 10 杜国威作品出版时间简录(草稿) |
附录 11 杜国威剧作节选与试译十四则及其它 |
作者简介 |
后记 |
(5)宋代四大类书谚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宋代四大类书谚语分类研究 |
第一节 宋代四大类书谚语来源分类 |
第二节 宋代四大类书谚语内容分类 |
小结 |
第二章 宋代四大类书谚语演变研究 |
第一节 谚语的形式演变 |
第二节 谚语的语体演变 |
第三节 谚语的意义演变 |
小结 |
第三章 宋代四大类书谚语考释 |
第一节 自然类谚语 |
第二节 日常生活谚 |
第三节 社会现象谚 |
第四节 名人轶事谚 |
小结 |
第四章 宋代四大类书谚语与文化研究 |
第一节 物质文化 |
第二节 精神文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珞珈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初创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奠基 |
一、珞珈龙学之诞生 |
二、黄侃与珞珈龙学 |
三、朱东润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永济:珞珈龙学之功臣 |
一、“龙学”专着之特点 |
二、《文心雕龙校释》义理研究 |
三、“龙学”对词学的影响 |
四、“龙学”的中西比较思维 |
第二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上)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发展 |
一、珞珈龙学之长成 |
二、胡国瑞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绶松对“龙学”的贡献 |
一、高度强调政治性的学术研究思路 |
二、论《文心雕龙》中的现实主义 |
三、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阶级性” |
四、刘绶松“龙学”之特点 |
第三节 刘纲纪的“龙学”成就 |
一、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定位 |
二、《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三、刘勰的人格精神、佛学思想与思维模式 |
四、对刘勰生平事迹之考证 |
五、与刘纲纪先生的商榷 |
第四节 吴林伯:珞珈“龙学”的巨匠 |
一、极富特点的“龙学”着作 |
二、论《文心雕龙》诸命题 |
三、论《文心雕龙》与其它典籍的关系 |
四、吴林伯“龙学”治学方法 |
第三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下) |
第一节 易中天的“龙学”着作 |
一、《文心雕龙》之文学本体论 |
二、《文心雕龙》之创作规律论 |
三、《文心雕龙》之审美理想论 |
四、易中天对珞珈龙学的贡献 |
第二节 罗立乾的“龙学”着述 |
一、《新译文心雕龙》的“承”与“新” |
二、两大类“龙学”论文 |
三、罗立乾对“龙学”的态度 |
第四章 拓新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新世纪的珞珈龙学 |
一、论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
二、珞珈龙学之壮大 |
第二节 李建中:传承“珞珈龙学”的薪火 |
一、发现《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 |
二、重释《文心雕龙》的关键词 |
三、创生《文心雕龙》青春版 |
结语 |
一、珞珈龙学的现实品格 |
二、珞珈龙学的辐射效应 |
附录 “珞珈龙学”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高等教育个人选择中的信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个人选择 |
二、信息、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
一、研究方法 |
二、内容安排 |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六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个体高等教育入学意愿与动机研究 |
二、影响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研究 |
三、高等教育个人选择模型研究 |
四、高等教育个人决策理论模型研究 |
五、高等教育个人选择的风险研究 |
六、研究述评 |
第二章 传统经济学视野下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分析 |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的教育模型 |
第二节 基于两种报酬流的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决策 |
第三节 对两种经典模型的分析及突破 |
一、“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假设的局限 |
二、信息经济学对“完全信息”假设的突破 |
第四节 基于信息不完全假设的教育研究 |
第五节 信息不完全假设下的高等教育个人选择分析 |
本章基本结论 |
第三章 高等教育个人选择模型重构 |
第一节 文献回顾及讨论:四种高等教育个人选择模型 |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个人选择的过程分析 |
一、消费购买决策的一般模型 |
二、高等教育个人选择的过程分析 |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个人选择多维模型的构建及其信息分解 |
一、“成本-收益”模型的构建 |
二、“地位获得”模型的构建 |
三、“文化-价值”模型的构建 |
四、“自我实现”模型的构建 |
五、基于多维模型的信息树模型 |
本章基本结论 |
第四章 基于信息树模型的实证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一、一般研究假设的基本要求 |
二、本研究假设的特点 |
三、基本假设 |
第三节 基于信息树模型的调查方法设计 |
一、个体获取高等教育相关信息的渠道及其影响因素 |
二、个体对相关信息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三、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
第四节 问卷及访谈设计 |
一、问卷设计 |
二、访谈设计 |
第五节 抽样设计 |
一、分类随机抽样确定高三学生、教师样本 |
二、分类随机抽样确定大一新生样本 |
第五章 调研工具的验证与确立 |
第一节 高三学生问卷的初步验证与改进 |
第二节 问卷的二次验证与改进 |
一、信效度检验 |
二、问卷二次改进 |
第三节 问卷的再次验证与改进 |
一、信效度检验 |
二、问卷再次改进与确立 |
第四节 大一学生问卷的验证与确立 |
一、信效度检验 |
二、问卷的确立 |
第五节 数据分析方法设计 |
一、“个体信息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 |
二、“个体信息获取渠道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 |
三、“个体信息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 |
第六节 变量的界定及测量 |
一、个体对相关信息的认知 |
二、个体的信息获取渠道 |
三、个体信息能力 |
第六章 调查发现与数据分析 |
第一节 调研进程及样本检验 |
一、调研进程 |
二、样本描述与检验 |
第二节 信息问题的现状呈现 |
一、个体对信息的认知及差异分析 |
二、个体对信息源的占有及差异分析 |
三、个体的信息能力及差异分析 |
本章基本结论 |
第七章 高等教育个人选择中信息不对称的凸显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个人在信息源占有、信息认知和信息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
一、个人占有的信息源不充足 |
二、个人的信息认知存在偏差 |
三、个人拥有的信息能力有限 |
第二节 个体在信息源占有、信息认知和信息能力上有显着差异 |
一、家庭背景、所在中学对个体信息源占有有显着影响 |
二、个体特征、家庭背景、所在中学对个人信息认知有显着影响 |
三、个体学业水平、家庭背景、所在中学对个人信息能力有显着影响 |
第三节 研究结论 |
一、证实假设1:个人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
二、证实假设2:不同个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
第四节 高等教育个人选择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因 |
一、部分高校的信息发布存在不完整、不客观 |
二、高校与中学信息交流不顺,中学之间有差异 |
三、媒体信息传播不规范,信息中介不健全 |
四、高中生个人发展目标缺失,信息意识弱 |
五、中学生涯发展指导类课程缺位,对学生引领不足 |
六、家长信息能力不强,无法对子女做有效指导 |
七、教师不具备专业指导能力,无法对学生做有效指导 |
本章基本结论 |
第八章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个体决策风险及规避 |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决策风险分析 |
一、高等教育的收益获得风险 |
二、高等教育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风险 |
三、高等教育服务过程中的道德风险 |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个人选择中信息不对称的规避 |
一、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必要性 |
二、问题规避建议 |
本章基本结论 |
第九章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1 第一次预调查后修订问卷 |
附录1.2 第二次预调查后修订问卷 |
附录1.3 三次预调查后修正问卷 |
附录1.4 第四次预调查问卷 |
附录1.5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1.6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1.7 高三学生问卷频数统计结果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成吉思汗传说与古代蒙古汗权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及古代蒙古汗权 |
第一节 历史上的成吉思汗 |
一、 成吉思汗生平 |
二、 成吉思汗在蒙古历史上的功绩及个人素养 |
第二节 古代蒙古汗权 |
一、 汗权的形成 |
二、 汗权的基础 |
三、 汗权的范围 |
四、 汗权的特点 |
五、 汗权的功能 |
第二章 成吉思汗传说概述 |
第一节 帝王传说及其普遍性 |
第二节 传说中的成吉思汗 |
一、 神祗 |
二、 大汗 |
三、 文化英雄 |
四、 平民 |
五、 其他 |
第三节 成吉思汗传说是一种“组织叙述” |
一、 传说作为“组织叙述”的手段 |
二、 帝王传说与“组织叙述” |
三、 成吉思汗传说是“组织叙述” |
第三章 成吉思汗传说与萨满教汗权思想 |
第一节 权力神格化的文化心理及社会历史基础 |
第二节 成吉思汗祖先传说与“汗权天授”思想的建构 |
一、 “天命所生的孛儿帖赤那” |
二、 “独眼巨人”都蛙锁豁儿 |
三、 “天的儿子”孛端察儿 |
第三节 成吉思汗传说与蒙古“汗权天授”思想的建构 |
一、 成吉思汗与“汗权天授”思想的建构 |
二、 成吉思汗的传说与“汗权天授”思想 |
第四章 成吉思汗传说与佛教政治历史观 |
第一节 佛教两次传入蒙古 |
一、 佛教与元朝汗廷 |
二、 佛教第二次传入蒙古 |
第二节 蒙古佛教政治历史观及其发展 |
一、 元代时期的佛教政治历史观 |
二、 16—19世纪蒙古佛教政治历史观 |
第三节 成吉思汗传说与佛教政治历史观 |
第五章 成吉思汗传说与古代蒙古政治社会化 |
第一节 传说与古代蒙古汗权的维系 |
第二节 传说与“团结统一”理念 |
一、 游牧社会需要“团结统一” |
二、 汗权之争与“团结统一” |
三、 传说与“团结统一”理念 |
余论 |
一、 传说与成吉思汗崇拜 |
二、 成吉思汗崇拜的实质是权力崇拜 |
三、 成吉思汗崇拜是蒙古人自我身份认同的表达。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题目 |
(10)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新时期豫剧现代戏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豫剧现代戏发展历程分期 |
一、豫剧现代戏发展历史回溯 |
二、新时期豫剧现代戏发展历程分期 |
第二节 1978年至1984年:豫剧现代戏的发展开拓期 |
一、整体风貌 |
二、代表作品 |
第三节 1985年至1999年:豫剧现代戏的发展活跃期 |
一、整体风貌 |
二、代表作品 |
第四节 2000年至今:豫剧现代戏的发展探索期 |
一、整体风貌 |
二、代表作品 |
第二章 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的继承、发展与突破 |
第一节 对豫剧审美品格的继承 |
一、在主题内容上对豫剧审美品格的继承 |
二、在艺术样式上对豫剧审美品格的继承 |
三、在整体风格上对豫剧审美品格的继承 |
第二节 表现领域的拓展和延伸 |
一、名着改编与名人事迹改编类的豫剧现代戏 |
二、在艺术特征上对表现领域的拓展和延伸的回应 |
三、跨文化改编的豫剧剧目 |
第三节 现代戏创作的突破 |
一、豫剧“英模戏”的特殊贡献 |
二、“公仆三部曲”的四个维度 |
三、其他豫剧“英模戏”的创作突破 |
第四节 中原文化底蕴的回归 |
一、豫剧现代戏和中原文化 |
二、演绎豫剧史和中原地域文化的相关剧目 |
三、中原文化背景下相关剧目的舞台创造 |
第三章 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的当代价值追求 |
第一节 创作团队引领风尚 |
一、豫剧现代戏创作团队 |
二、创作团队对豫剧现代戏创作的引领作用 |
第二节 对现代化与戏曲化的追求(文学、表演、音乐) |
一、文学创作的时代追求 |
二、表演语汇的时代追求 |
三、音乐设计的时代追求 |
第三节 戏曲市场与社会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黄金,仍是“天之骄子”吗?(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花蕙兰抗寒耐热优良品种早期综合评价[D]. 周桂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2]8种大花蕙兰抗寒性指标的筛选及评价[J]. 周桂英,王四清,陈卿然,许建新,王成聪.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3]落泪是金[J]. 何建明. 中国作家, 1998(06)
- [4]杜国威剧作研究(1977-2014)[D]. 胡珺. 云南艺术学院, 2015(07)
- [5]宋代四大类书谚语研究[D]. 毛蔚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珞珈龙学”研究[D]. 张然. 山东大学, 2020(11)
- [7]高等教育个人选择中的信息问题研究[D]. 刘文晓.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8]“南有大汉,北有强胡”——兼及匈奴文化及其文化体系的考察[A]. 张碧波. 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2006
- [9]成吉思汗传说与古代蒙古汗权思想[D]. 包胜利.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3)
- [10]新时期豫剧现代戏研究[D]. 张凌羽. 中国戏曲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