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恩来与“两弹”上天(论文文献综述)
李磊[1](2013)在《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准确把脉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特别是与科学技术实际相结合,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具有各自时代特色的、丰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成为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实践的思想武器,直接推动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不断前进,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思想财富。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周恩来与邓小平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周恩来与邓小平,前者是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奠基人,后者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领航者,他们都与科学技术结下了毕生的不解情缘。周恩来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战略决策参与者,又是国家整体科技工作的具体领导者、指挥者和组织者,在长期领导科技工作实践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周恩来科学技术思想。邓小平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文革”后期重返领导岗位后,他自告奋勇主管科技和教育,提出许多关于科学技术的重要思想,在他成为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后,一如既往地关注科学技术,在新时期提出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新观点、新主张和新论断,形成了丰富、系统的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总库中的两块瑰宝,是在不同时期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深远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历史进程。本文通过对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进行系统地比较研究,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为当下科学技术发展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关于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主要从时代背景、思想基础和演进历程三个方面展开阐述,目的在于再现两位伟人科技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渊源和形成轨迹,从总体上概览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全貌。第二章关于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观的比较研究。主要探讨周恩来与邓小平对于科学技术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意在指明周恩来和邓小平对何谓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有何功能、科技人才有何地位等问题的回答。本章具体从科学技术本质观、科学技术功能观、科学技术地位观和科学技术人才‘观等四个方面予以探讨和分析。第三章关于周恩来与邓小平发展科学技术的思想的比较研究。主要探讨周恩来与邓小平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擘画和理论指导,意在指明周恩来与邓小平对如何发展科学技术问题的回答。本章具体对周恩来与邓小平科技领导思想、科技体制思想、科技伦理思想和科技政策思想等四方面进行富有逻辑性地梳理和论析。第四章关于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整体上的、更深层次的比较分析。阐释两者在思想属性、理论特征上的一致性以及两者在内容侧重、历史贡献和表述风格上的差异性。第五章关于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之于当下科技发展实践的有益启示。提出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必须坚持持以科技发展指导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为关键、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着力点、以加强社会主义科技伦理道德建设为保证。结束语部分指出要为科学技术发展创设稳定的政治环境、提供切实的政治保障,并要在当前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科技强国梦。
赵洋[2](2006)在《“东方红一号”卫星科学技术与社会因素的互动》文中指出技术的自主性是有限的。技术经常充当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工具,各种政治势力和社会因素既可以促进技术的研发,也可以暂时阻碍技术的发展。这一点在集多种科学技术于一身的航天技术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本文注意到航天活动反映了从事该活动的国家的科技实力、工业水平、军事潜力乃至国民动员能力。各主要航天国家都十分重视通过航天活动传达某些政治信号或达到特定的宣传目的,中国也不能例外。本文从广义角度归纳了航天活动蕴含的政治与宣传功能,并试图在中国早期的航天活动中找到对应之处。 本文以“东方红一号”卫星工程为案例,说明它的政治与宣传功能是怎样提出并如何实施的。文章梳理了从1958年中国开始卫星计划到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事件脉络,讲述各种社会因素是怎样作用于这颗卫星的方案、研制、生产、发射诸阶段,使其完成了从科学探测试验到政治宣传的使命转化。 本文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航天活动的政治与宣传功能; 2) 意识形态宣传使命对“东方红一号”卫星方案与技术实施的影响; 3) 政治环境对“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与发射的影响; 4)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意义; 5) 结论
刘昱东[3](2013)在《“两弹一星”工程管理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两弹一星”工程是20世纪中叶中国实施的第一个大科学工程项目。原理和技术封锁、国内基础薄弱、苏联有限援助是该工程实施的三个特殊时代背景。高度计划、集中统一的社会体制又成为其独特的管理背景。实用思想至上、政治目标主导则成为其实施的文化背景。本文在综合分析以上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两弹一星”工程在管理体制上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其打破一般大科学工程“行政+技术”的管理模式,在已有的两类管理要素中加入了政治要素,使政治、行政和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了灵活而高效的“三位一体”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作用,通过总体任务的设定、相关学科的建设、科学研究的组织、工程制造的开展、人才的管理和质量的监控等一系列过程表现出来。而促进这种体制形成的动力机制,则是以实用思想为主导的科技价值观和政治功利性与科技功利性之间内部张力的推动。据此,本文比较了“两弹一星”工程与美国“曼哈顿”工程在管理体制、管理模式方面的共同点与差异之处,认为这两大科学工程在整体计划的基础上,分别存在着全国协同和市场调度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造成其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区别的根本原因,则是大科学工程管理中政治要素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徐忠[4](2016)在《周恩来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秘事》文中认为作为"两弹一星"的"总指挥""大管家",周恩来呕心沥血,为"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及发射作出了难以磨灭的历史贡献。这其中,许多秘事为国家特级机密而被尘封多年。今天,我们根据逐步解密的史料和亲历者的口述史料,撷取周恩来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秘事,以纪念他的历史功勋与严实精神。远见卓识,筹划"两弹一星"工程1949年3月18日,早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前夕,周恩来就致电彭真、叶剑英并转告李维汉,派遣以郭沫若为团长和钱三强为团员的队伍到法国巴黎出席保卫和平大会。钱三强提出外汇申请,希望利用开会的机会托其老师约里奥·居里教授购买用于原
彭继超[5](2018)在《周恩来与两弹一星》文中认为这是伟大的历史瞬间,这是铭刻在几代中国人脑海中的光辉记忆——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5日,周恩来总理在三国四方会议上宣布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从毛主席、党中央做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到中央专委成立,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导弹核武器、氢弹试验成功,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上天
徐忠[6](2016)在《周恩来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秘事》文中认为"两弹一星"的总指挥、"大管家"、中央专委会主任周恩来为"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发射而呕心沥血的许多秘事,由于是国家的特级机密,加之周恩来历来反对宣传自己,而被尘封多年。现在,根据已解密的史料和亲历亲闻者的相关口述史料,撷取周恩来的历史功勋与严实精神之要点,以飨读者。
曹应旺[7](1996)在《周恩来与四个现代化研究述评》文中认为一、周恩来与四个现代化研究的现状从时间上看,周恩来与四个现代化研究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6年周恩来逝世后至1984年《周恩来选集》下卷出版之前。人民群众通过天安门诗文等悼念周恩来的形式,自发地宣扬、推护周恩来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遗愿。
刘文玉[8](2011)在《周恩来的人民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周恩来是我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为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周恩来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其本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境界和领导干部形象的理论升华,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国的基石和保证,是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周恩来的人民观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主要包括周恩来的群众路线观、周恩来的人民利益观、周恩来的人民民主观、周恩来的人民历史观和周恩来人的全面发展观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实践特质使周恩来的人民观能够深入人心,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价值理念和工作原则。周恩来的人民观的实践特质主要体现在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统筹兼顾、注重整体协调,辨证求同、和合协作,注重实践、反映时代发展和原则坚定、形式灵活多样等五个方面。周恩来的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都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价值导向作用。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尤其是在1966年—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一贯主张、坚持并贯彻执行的人民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民的各项权利和利益遭到了极大的损害。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周恩来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并通过各种途径保证党和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各方面工作的不断发展,尽最大努力保护和实现人民的利益,进一步发展了人民观,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当前,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继承和发扬周恩来的人民观,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杨明伟[9](1997)在《周恩来与中央专门委员会》文中指出中国尖端技术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一巨大成就的背后,有一个强有力的决策和领导机构,但是大多数国人并不知道这一机构的名字叫“中央专门委员会”,它的主帅就是共和国的总理周恩来。《周恩来与中央专门委员会》将为您完整展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刘则渊[10](1996)在《周恩来科技思想研究述评》文中指出周恩来科技思想研究,是整个周恩来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80年代末以前,这方面的研究者大都是我国着名科学家和高级领导干部,他们回忆和缅怀周恩来总理开拓和领导新中国科技事业或产业技术工作的伟大实践与功绩,而只有很少文章专门论
二、周恩来与“两弹”上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恩来与“两弹”上天(论文提纲范文)
(1)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评价 |
(一) 周恩来科学技术思想研究现状 |
(二)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研究现状 |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思想理论比较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 |
一、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 周恩来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 |
(二)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 |
二、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
(二) 列宁的科学技术思想 |
(三) 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
三、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演进历程 |
(一) 周恩来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二)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第二章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观比较 |
一、本质阐释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本质观比较 |
(一) 周恩来的科学技术本质观 |
(二)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本质观 |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本质观比较分析 |
二、功能分析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功能观比较 |
(一) 周恩来的科学技术功能观 |
(二)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功能观 |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功能观比较分析 |
三、地位确立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地位观比较 |
(一) 周恩来的科学技术地位观 |
(二)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地位观 |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地位观比较分析 |
四、关键之点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学技术人才观比较 |
(一) 周恩来的科学技术人才观 |
(二)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人才观 |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人才观比较分析 |
第三章 周恩来与邓小平发展科学技术的思想比较 |
一、党的领导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技领导思想比较 |
(一) 周恩来的科技领导思想 |
(二) 邓小平的科技领导思想 |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技领导思想比较分析 |
二、体制构建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技体制思想比较 |
(一) 周恩来的科技体制思想 |
(二) 邓小平的科技体制思想 |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技体制思想比较分析 |
三、伦理规范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技伦理思想比较 |
(一) 周恩来的科技伦理思想 |
(二) 邓小平的科技伦理思想 |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技伦理思想比较分析 |
四、政策支持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技政策思想比较 |
(一) 周恩来的科技政策思想 |
(二) 邓小平的科技政策思想 |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技政策思想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之总体比较 |
一、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一致性 |
(一) 共同的思想属性 |
(二) 共同的理论特征 |
二、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差异性 |
(一) 内容各有侧重 |
(二) 贡献各有不同 |
(三) 风格各有特色 |
第五章 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必须坚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 |
(一) 理论创新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本质要求 |
(二) 理论创新是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
(三) 科技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 |
二、必须以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为关键 |
(一) 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是基本原则 |
(二) 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是时代新要求 |
(三) 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的基本思路 |
三、必须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着力点 |
(一)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
(二)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勇于革除体制弊端 |
(三)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策略选择 |
四、必须以加强社会主义科技伦理道德建设为保证 |
(一) 社会主义科技伦理道德的时代要求 |
(二) 社会主义科技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 |
(三) 加强社会主义科技伦理道德建设的努力方向 |
结束语 砥砺奋进 实现科技强国梦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东方红一号”卫星科学技术与社会因素的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与目的 |
1.2 相关研究与资料来源 |
1.3 方法与结构 |
第二章 航天活动的政治与宣传功能 |
2.1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宣传活动与效果 |
2.1.1 卫星研制阶段的宣传预想 |
2.1.2 卫星发射后的宣传与效果 |
2.2 航天活动附加政治、宣传功能的表现形式 |
2.2.1 时间因素 |
2.2.2 搭载品及其传递的信息 |
2.3 航天宣传的动机 |
2.3.1 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 |
2.3.2 配合对外政策与国内政治 |
2.4 一味夸大航天活动宣传功能的负面效应 |
第三章 意识形态宣传使命对“东方红一号”卫星方案与技术实施的影响 |
3.1 “东方红一号”卫星承担意识形态宣传功能的提出 |
3.1.1 决策者对人造卫星及其政治功能的认识 |
3.1.2 提出中国首颗卫星的政治使命与宣传功能 |
3.1.3 卫星任务的转变:从科学实验卫星到工程试验卫星 |
3.2 政治与宣传功能在卫星工程上的反映 |
3.2.1 “抓得住”与轨道设计 |
3.2.2 “看得见”:“观测裙”与轨道改变 |
3.2.3 “听得到”:生成、播放、接收《东方红》乐曲 |
3.2.4 “过载开关”:带有政治色彩的技术问题 |
3.2.5 为卫星宣传效果服务的其它技术措施 |
第四章 政治环境对“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与发射的影响 |
4.1 混乱局面与解决措施 |
4.2 对科研与生产的负面影响 |
4.3 政治挂帅的表现 |
4.4 发射日期的延误 |
第五章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意义 |
5.1 政治与宣传意义 |
5.1.1 国际影响 |
5.1.2 国内影响 |
5.2 科学技术意义 |
5.3 成功经验 |
5.3.1 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
5.3.2 选择有限目标,突出重点 |
5.3.3 动用全国资源,开展大协作 |
5.3.4 有强有力的管理体制 |
5.3.5 有发扬“航天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的科研队伍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后记 |
(3)“两弹一星”工程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两弹一星”工程的管理特色 |
1.1.2 “两弹一星”工程中的管理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两弹一星”工程的实施背景 |
2.1 现实需求与选择 |
2.1.1 历史:中国实施大工程的传统 |
2.1.2 现实:新中国政府的职能和需求 |
2.1.3 决策:基于现实的选择 |
2.2 科研环境 |
2.2.1 科学研究人才 |
2.2.2 科研与教育机构 |
2.2.3 文化与组织背景 |
2.3 经济与工业基础 |
2.3.1 经济与工业基本状况 |
2.3.2 产业部门发展状况 |
2.4 苏联援助 |
2.4.1 苏联的科学技术援助 |
2.4.2 苏联的工业援助 |
2.4.3 对苏联援助的评价 |
第三章 “三位一体”:“两弹一星”工程的管理体制 |
3.1 “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 |
3.1.1 组织决策层的组织结构 |
3.1.2 实施执行层的组织结构 |
3.2 “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
3.2.1 “政治挂帅”:政治领导为主导 |
3.2.2 “技术负责”:学术管理为核心 |
3.2.3 行政支撑:科研单位的骨架 |
3.2.4 “三位一体”:政治、行政和技术管理的有机结合 |
3.3 “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的作用 |
3.3.1 政治要素直接介入管理 |
3.3.2 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统一 |
3.3.3 融合集体智慧集思广益 |
第四章 目标指引下的过程管理:“两弹一星”工程的管理过程 |
4.1 以任务为牵引 |
4.1.1 核武器研制任务 |
4.1.2 导弹研制任务 |
4.1.3 人造卫星研制任务 |
4.2 以学科建设为支撑 |
4.2.1 “研究”概念的界定 |
4.2.2 构建学科体系 |
4.2.3 教育体系的建设 |
4.3 以科研组织为基础 |
4.3.1 科研机构的设立 |
4.3.2 科研任务的分工 |
4.3.3 科研过程的实施 |
4.4 以工程制造为核心 |
4.4.1 原子弹的工程研制 |
4.4.2 导弹的工程组织 |
4.4.3 人造卫星的工程制造 |
4.5 以人才管理为重点 |
4.5.1 对科学大师和科技帅才有效集中任用 |
4.5.2 对基层人才择优选拔和大胆任用 |
4.5.3 以“金字塔”式为主的人才培养机制 |
4.6 以质量监控为保障 |
4.6.1 对质量监控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4.6.2 质量监控工作的制度设置 |
4.6.3 面向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 |
第五章 “两弹一星”工程的运行机制分析 |
5.1 “两弹一星”工程的计划与调整过程 |
5.1.1 “两弹一星”工程计划的制定 |
5.1.2 “两弹一星”工程计划的审查 |
5.1.3 “两弹一星”工程计划的调整 |
5.2 “两弹一星”工程运行的外部推力: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取向 |
5.2.1 大科学工程面向实用的必然性及其影响 |
5.2.2 “两弹一星”工程实用价值取向的缘由 |
5.3 “两弹一星”工程运行的内部张力:政治功利性与科技功利性的博弈 |
5.3.1 政治功利性与科技功利性的平衡 |
5.3.2 政治管理要素介入大科学工程管理的意义 |
5.3.3 政治目标与科技目标的“双赢” |
5.4 计划、市场与协同:“两弹一星”工程与“曼哈顿”工程 |
5.4.1 计划科技体系中的统一领导 |
5.4.2 全国合作单位的市场运作与协同展开 |
5.4.3 两大科学工程的比较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表 |
(5)周恩来与两弹一星(论文提纲范文)
3 月14日, 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 请钱学森谈我国发展导弹技术的设想和规划。会议决定组建导弹航空科学研究方面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 (简称航委) 。4月13日, 经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批准, 国务院决定正式成立航空工业委员会, 由聂荣臻副总理任主任, 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安东任秘书长, 委员有王士光、王诤、安东、刘亚楼、李强、钱学森、钱志道。 |
5 天之后, 在政协二届二次全体会议上, 周恩来号召:“向现代科学技术大进军!”他要求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有关部门, 尽快制定出1 9 5 6 年到1 967年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提出:“争取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末使我国最急需的科学部门能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是制定12年科学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
5 月26日, 周恩来和李富春、聂荣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等, 在中南海怀仁堂宴请了与会的科学家和科技人员。周总理和聂荣臻等一桌一桌地向到会人员敬酒。6月14日, 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陈云、邓小平、林伯渠、吴玉章、郭沫若等, 在中南海接见参加规划工作的科学家、科技人员, 同大家合影留念。 |
7 月18日, 消息传到北戴河。毛泽东对前来汇报的李富春说:“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 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 极好!如果给了, 这个账是很难还的。” |
7 月21日, 中方复照苏方, 希望苏联政府重新考虑并且改变召回苏联专家的决定, 表示愿意挽留在华工作尚未期满的全部苏联专家, 继续按原定聘期在中国工作。但是, 苏方以毫无商量余地的态度, 在一个月的短时期内, 撤走了中苏两国政府签订的1 2 个协定和两国科学院签订的1个协定书以及300多个专家合同和合同补充书, 废除了200多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 |
7 月6日, 在北京核工程设计院工作的8名专家在合同尚未到期的情况下奉命提前回国; |
7 月8日, 正在兰州浓缩铀厂现场负责安装工作的5名专家也突然撤离; |
9 月4日, 张爱萍、刘西尧领命到北京向中央专委和周总理汇报试验准备工作和预演情况, 请示正式试验时间。 |
周恩来说:“如果要在今年进行试验, 需要在9 月25日以前定下来。我再搜集一些材料, 研究一下, 报请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去决定。不管今、明、后年进行试验, 你们准备工作仍要积极进行。” |
9 月22日, 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召开了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真、贺龙、李先念和聂荣臻出席的中央常委扩大会议, 最后决定了有关我国首次原子弹试验的各项原则问题。 |
9 月23日, 周恩来在西花厅召集贺龙、陈毅、张爱萍、刘杰等开了一次极为机密的专委小会, 传达了他与毛泽东、刘少奇研究的决定, 并对首次核试验的有关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由刘杰负责组织关键技术资料、仪器设备的安全转移;由陈毅组织外交部做好对国外工作的准备;张爱萍、刘西尧赴试验现场组织指挥。刘杰在北京主持由二机部、国防科委组成的联合办公室, 负责北京与试验场的联络。 |
9 月下旬至10月初, 原子弹零部件从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分批运到罗布泊试验场区, 然后在离铁塔约150米的地下室里, 顺利完成了原子弹的装配, 试验进入最后的待命阶段。 |
1 0 月9日, 试验委员会根据气象预报, 拟定试验时间在15至20日之间, 张爱萍随即派试委会办公室主任李旭阁乘专机赴京向周总理报告;报告1 0月1 0日23时1 0分送达总理办公室。 |
1 0 月11日, 毛泽东、周恩来批准了张爱萍、刘西尧的报告。 |
第二天, 气象部门预报1 6 日左右有出现好天气的可能, 试验委员会便把试验的日期瞄准在15日、1 6 日, 并按15日准备。 |
1 2 日, 张震寰率机关工作人员先后到这两个基地检查准备工作, 具体落实了试验方案、计划及安全防护措施。 |
1 5 日, 总政治部批准成立“两弹”结合试验党委, 张震寰任第一副书记, 栗在山、张蕴钰任副书记。 |
(8)周恩来的人民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周恩来的人民观研究综述 |
一、论文的选题意义 |
(一) 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 |
(二) 论文选题的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周恩来人民观的形成与发展 |
一、人民与人民观 |
(一) 人民与人民观 |
(二) 周恩来的人民观 |
二、周恩来的人民观形成的基础与条件 |
(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周恩来人民观的理论渊源 |
(二)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周恩来人民观的文化基础 |
(三) 西方近代民主观念是周恩来人民观的重要思想启蒙 |
(四) 近代中国社会国情是周恩来人民观形成的时代条件 |
(五) 淮阴乡土文化与家庭环境对周恩来的人民观产生重要影响 |
三、周恩来人民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一) 周恩来人民观的萌芽 |
(二) 周恩来人民观的形成 |
(三) 周恩来人民观的成熟 |
(四) 周恩来人民观的发展 |
第二章 周恩来人民观的基本内容 |
一、周恩来的群众路线观 |
(一) 依靠人民群众,时刻不忘争取人民群众 |
(二) 永远不与群众脱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
(三) 乐于"服役",服务人民群众 |
二、周恩来的人民利益观 |
(一) 坚持为绝大多数人民的最高利益着想的人民立场 |
(二) 统筹兼顾,注意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 |
(三) 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体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 |
三、周恩来的人民民主观 |
(一) 进一步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主要任务 |
(二) 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本质属性与组织原则 |
(三) 充实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 |
(四) 完善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五) 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张 |
(六) 揭露和反对官僚主义 |
四、周恩来的人民历史观 |
(一) 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力量源泉 |
(二) 工人和农民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力量 |
(三) 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力量 |
五、周恩来人的全面发展观 |
(一) 主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 |
(二) 强调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关键地位 |
(三) 强调人民文艺事业多重价值的辩证统一 |
第三章 周恩来人民观的实践特质 |
一、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
(一) 强调从实际出发 |
(二) 趋重"实际",实事求是 |
(三) 注重调查研究 |
(四) 尊重客观规律 |
二、统筹兼顾,注重整体协调 |
(一) 遇事讲大局,全国一盘棋 |
(二) 主张革命和建设各个领域协调发展 |
三、辨证求同、和合协作 |
(一) 利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实现团结合作 |
(二) 求同存异,维护党和人民的团结统一 |
(三) 和合协作,协调人民内部关系 |
(四) 和平共处,维护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
四、注重实践、反映时代发展 |
(一) 汲取传统"民本"精髓,赋予时代内涵 |
(二) 在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 |
五、原则坚定、形式灵活多样 |
(一) 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 |
(二) 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方式 |
第四章 周恩来人民观的历史地位与局限性 |
一、周恩来人民观的历史地位 |
(一) 周恩来的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 |
(二) 周恩来的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周恩来人民观的历史局限性 |
(一) 过于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阻碍周恩来人民观的进一步发展 |
(二) "个人崇拜"思想严重冲击周恩来的人民观 |
(三) 制度建设相对不足,影响周恩来人民观的实践转化 |
第五章 周恩来人民观的当代价值 |
一、周恩来的人民观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础 |
(一) 周恩来的人民观与"以人为本"理念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基础 |
(二) 周恩来的群众路线观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是"以人为本"理念 |
(三) 周恩来的人民利益观的当代体现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
(四) 周恩来人的全面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理念在本质上相一致 |
二、周恩来的人民观为中国共产党保持优良传统提供道德示范 |
(一) 周恩来人民观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二) 周恩来的人民观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 |
三、周恩来的人民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之一 |
(一) 周恩来的人民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之一 |
(二) 周恩来的人民观是人民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果的重要理论来源 |
(三) 周恩来的人民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导向 |
四、周恩来的人民观是新时期维护党和人民团结的重要示范 |
(一) 周恩来的人民观对保持党和人民团结统一具有价值示范作用 |
(二) 周恩来的人民观对正确处理党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五、周恩来的人民观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 |
(一) 周恩来的人民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相通 |
(二) 周恩来的人民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相契合 |
(三) 发扬周恩来的人民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周恩来与“两弹”上天(论文参考文献)
- [1]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比较研究[D]. 李磊. 天津师范大学, 2013(08)
- [2]“东方红一号”卫星科学技术与社会因素的互动[D]. 赵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06(10)
- [3]“两弹一星”工程管理创新研究[D]. 刘昱东.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01)
- [4]周恩来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秘事[J]. 徐忠. 红岩春秋, 2016(08)
- [5]周恩来与两弹一星[J]. 彭继超. 神剑, 2018(02)
- [6]周恩来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秘事[J]. 徐忠. 党史博览, 2016(11)
- [7]周恩来与四个现代化研究述评[A]. 曹应旺. 周恩来研究述评, 1996
- [8]周恩来的人民观研究[D]. 刘文玉. 兰州大学, 2011(10)
- [9]周恩来与中央专门委员会[J]. 杨明伟. 纵横, 1997(12)
- [10]周恩来科技思想研究述评[A]. 刘则渊. 周恩来研究述评,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