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雪梅[1](2014)在《论毛泽东批判《武训传》的缘由及意义》文中提出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经毛泽东改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由此推动了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这是新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人写翻案的文章,攻击毛泽东。事实是,《武训传》本身存在历史观的错误,电影放映后的"好评如潮"和党员知识分子缺乏思想引导的自觉,是毛泽东批判《武训传》的缘由。批判《武训传》对宣传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产生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转变。虽然这次批判有缺点,但反映了毛泽东建立文化领导权的努力。
杨俊[2](201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场思想政治教育课——关于批判《武训传》事件的研究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电影《武训传》受到"普遍的颂扬"暴露出来的思想政治问题,即在关涉"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道路"等重大问题上的唯心主义、改良主义和个人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严重影响,使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文化工作的毛泽东下决心借讨论《武训传》,在广大知识分子、干部队伍中发动一场旨在宣传和确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世界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以进一步确立和巩固新的国家意识形态。为此,毛泽东从原则高度要求严肃对待《武训传》讨论批判的同时,一再强调"重要的不是武训和《武训传》","主要是提高思想认识","对事不对人"的方针。该事件对现时的意识形态安全及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何光全[3](2010)在《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1年“拨乱反正”基本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我国教育领域开展了许多教育批判。研究这些教育批判,对于人们了解这方面的历史,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学术界对这方面的历史虽然有所研究,但还比较零散,还特别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1年“拨乱反正”基本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教育领域所发生的教育批判及其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这段历史时期教育批判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对该历史时期具有典型意义和重要影响的教育批判事件进行了深入的个案研究,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的基本性质、主要特点、历史影响、经验与教训以及对于教育批判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启示等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论文除导论外,正文内容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949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背景与概况。该部分主要运用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分为建国初期(1949-1952)、过渡时期(1953-1956)、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1966-1976)、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五个时期对1949至1981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批判的历史背景、动因、基本过程、基本线索、基本事件、基本历史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考察。第二部分:1949年至1981年重大教育批判事件的案例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分章对武训精神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批判、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批判、关于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的争论、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爱的教育”批判、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批判等重大教育批判事件的过程、内容、性质、特点、影响以及涉及的相关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分析和评价。第三部分:对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问题的反思。主要运用了哲学、解释学、比较法等理论研究方法,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反思。分别对这一时期的教育批判与其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背景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的基本性质与主要特点、历史影响与基本经验及教训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反思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批判的本义及教育批判与教育批评、教育评论、教育争论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开展教育批判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有:①1949年至1981年间的中国教育批判是在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变革的背景下,对中国教育改革之路的探索。当然,有时的这种探索步入了歧途。②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主要实践倾向是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斗争与政治、学术批判的交织:多数时间的教育批判在批判方法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形而上学:多数时间教育批判的组织与实施方式以“群众性”、“运动式”为主要特点。③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内涵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它不仅指向教育思想或理论,而且也指向具体的教育活动或实践,涉及了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指导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及教学方法、课程、教材等诸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基本问题。④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经验和教训都是深刻的。从主要指导思想和主要结果来看,该历史时期许多教育批判成为了极左错误指导思想的阐释和体现途径,使教育批判异化成了政治斗争、阶级斗争及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许多教育批判不仅体现和延续了新中国建国后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样的错误。⑤开展教育批判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教育批判应该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应该是“事实”澄清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或“无原则”批判与“有原则”批判的辩证统一,应该坚持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总之,论文对1949年至1981年间我国教育批判历史及相关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研究主题和内容、史料发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等都有一定的创新。但由于论文研究这段历史时间跨度较长、研究对象较复杂,涉及问题较多,因此,本文在史料的取舍、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郭学军[4](2013)在《政治规训下的电影批评 ——1949-1979年中国电影论争与批判》文中研究表明政治规训特性是1949-1979年期间中国电影批评的最重要特征,不仅表现为频繁的政治运动对电影批评往往具有决定性影响,还表现为意识形态要求和政治权力对电影批评的全面介入,政治标准既是评价电影思想内容的终极尺度,也是进行电影本体批评必不可少的规范。随着政治语境的不断变化,政治规训下的电影批评经历了从“左”倾到极“左”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电影批评对电影创作的影响极大,并体现出执政党通过文化霸权/文化领导权、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政治逻辑。论文选择了从电影论争和电影批判的维度对这三十年的中国电影批评进行集中论述。论文分为五部分:一、政治权力对电影批评的强力介入。电影《武训传》批评运动开启了电影政治批评大幕,这一批评运动对后来的电影创作与批评影响极大。它看似突然,实则有严谨的政治和思想逻辑。之后,频繁的政治运动开启了电影批评的动员-改造模式,相继出现“为什么好的国产片这样少”、“艺术性纪录片”、“拔白旗”等电影批评运动。通过一系列电影批评,执政党完全控制了文化意识形态领导权,确立“左”倾思潮在电影批评中的霸权地位。二、为使电影更好地服务于新政权,更好地完成意识形态宣教任务,以电影管理者和电影从业者为主体的电影批评家在政治使命感的驱使下展开电影创作讨论。在讨论中基于电影本体发展的内在要求,电影批评客观上呈现出向自身回归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批评家针对电影剧作、导演职责以及电影形式等展开了讨论。这些带有论争性质的电影本体批评虽然都以政治规训为旨归,但客观上具有促进中国电影艺术发展、丰富中国电影理论的作用。三、与美、苏先后交恶使得中国国际政治语境趋于封闭,政治规训下的中国电影批评选择从本土文化角度观照电影,体现出对政治使命的遵从,并形成本土化电影批评。电影批评家注意到电影与本土文化对接的可能性,并就此展开讨论与论争。主要包括蒙太奇的本土化阐释、从传统文艺中寻求电影资源的探讨、关于电影样式的论争等批评。这些争论和批评促进电影艺术向中国本土文化的发掘、对中国电影理论的积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四、1963年后,政治语境持续“左”转,电影批评政治工具作用凸显并被迅速推向极致。“文革”爆发前,极“左”思潮主导下的电影批评先后发起针对“毒草”影片的三次批判,政治标准成为惟一尺度,电影本体诉求几乎得不到体现。“文革”爆发后,电影批评彻底沦为政治工具,极“左”派发起政治目的极为明显的电影批判。尽管方法简单、逻辑混乱,但符合极“左”政治逻辑。同时,“三突出”等激进批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样板戏电影”和“反走资派电影”的批评文本。五、“文革”结束至1979年,电影批评经历了从政治批判向观照自身的艰难尝试。“文革”刚结束时,“左”倾思潮犹存,尽管电影批评对象发生反转,但“文革”思维及其批评方式依然有效,并在揭批“黑线专政”论、“三突出”原则以及揭批“阴谋电影”的电影批评中继续发挥作用。但是,电影批评表现出挣脱政治规训的努力。
袁洪权[5](2010)在《“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1951年的新中国“文艺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一战线”政策,作为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主要理论立足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它曾发挥过积极作用。新中国建国后,“统一战线”政策仍然作为文艺政策的出发点,对文艺队伍、文艺思想的有效清理与整合,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这不能否认,建国初期新中国文艺思想的组成、文艺队伍的组合是复杂的。建国初期无疑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时间段,它不能无限期地延长下去,全国文艺界必然要进行“转型”,过渡到另一个历史时段。“统一战线”政策其实包含深刻的政治内容,“统一战线”政策本身,也有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但它有内在的、实质性的东西,那就是“团结——批评——团结”,这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1949年7月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是“统一战线”政策文艺战线上的具体实施。之后建立的新中国文艺队伍、指导中国文艺的思想,都在这次会议上得以确立;9月,文教政策的立论依据,仍旧依照的是“统一战线”政策。1950年,中共党内开展的整风运动,为1951年党外整风运动奠定了“舆论基础”;同时,经历一年的经济及文化建设,新中国的社会局面得到了一定的转变,这为1951年文艺界展开文艺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本论文集中关注1951年中国文艺界,试图勾勒出1951年在新中国作为关键年份的文学史、思想史意义。1951年发生的每一件事情,跟新中国建立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为1952年全国性学习《“文艺讲话”》和文艺界展开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以专题为框架,以点和线的梳理为基础,达到对1951年作整体观照。梳理过程中,论文以中央文学研究所、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新文学选集和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毛泽东选集》第1卷出版为横向考察点,试图通过这几个重大事件的历史还原,勾勒出1951年的重要意义。第1章围绕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建及学员学习作考察。创建中央文学研究所这一文艺学校,已经表明中共对新中国文艺队伍的“不信任”。中共试图建立一支纯洁的文艺队伍,努力通过学校培养的方式,建立工农兵文艺工作者的合法地位。但工农兵文艺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限制,导致中央文学研究所最终招收1期2班学员来充斥新的文艺队伍,形塑着新中国文艺队伍。这为新中国文艺队伍的“整合”提供了经验。第2章以昆仑影业公司摄制的电影《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及遭遇批判为考察中心。展开对电影《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针对的是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这一私营性质的经济形态。昆仑因其革命贡献,成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统战对象”,但经济的过渡是新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中共选择昆仑为突破口,从而对私营电影业进行了改造,对在私营电影业工作的文艺工作者产生了“震慑作用”,赵丹、孙瑜、郑君里之后的电影遭遇已经证明它的意义。对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的批判,直接导致新中国电影局面的“转变”,私营电影业1952年寿终正寝。它为新中国文艺思想的“整合”奠定了基础。第3章以开明版“新文学选集”和三联·人文版“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为考察视点。“新文学选集”和“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开始都有“统一战线”政策的考虑,但“文艺建设丛书”最终出版之时,这一文艺政策没有考虑,它成为“清一色”的延安文艺青年文艺创作实绩的表现。“新文学选集”虽然作为“统一战线”的产物,但与新中国文学观念的建构存在距离,最终于1952年12月出版普及版之后,融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成为“国家文学”建构中的重要因素,“编选”原则及选目标准则发生改变。这为新中国文学思想的“整合”奠定了基础。第4章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为考察契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前,《实践论》得以重新发表,其背后原来是强大的学习运动在酝酿。《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后,全国政协会议确立思想改造为全国政治运动。显然,《毛泽东选集》的出版,为思想改造运动提供了“话语蓝本”,之后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遍及全国,文艺界思想改造运动酝酿成功,《“文艺讲话”》成为思想学习运动中引用率最高的文本,这为1952年《“文艺讲话”》十年纪念和全国思想改造运动,提供了坚实舆论。它们为新中国文艺队伍和文艺思想进一步的“整合”扫清了障碍,形成了统一认识,“统一战线”政策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无疑,1951年是新中国文学思想史的重要年份,虽然文艺界实行的是“统一战线”政策,但所谓的“统一战线”政策,是有强烈的政治价值作为基本准则的。
陈墨[6](2013)在《电影《武训传》及其批判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新中国电影史的第一大案。在《武训传》的创作/修改过程中,电影作者为跟上时代潮流,不惜违背历史人物传记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虚构周大造反的情节,有意拔高主人公武训阶级斗争觉悟及反抗官府朝廷的政治思想水平,装饰时尚标签。这一做法赢得了一时的赞誉,却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暴。《人民日报》社论一锤定音,各地报刊众口一词、口诛笔伐。当权者给武训戴上"大地主、大债主、大流氓"的大帽子,给电影《武训传》戴上"反人民、反历史、反现实主义"的大帽子。《武训传》遭受灭顶之灾,是艺术左派遭遇政治左派,自由化左派遭遇职业化左派,也是左派遇到了更左的左派。此次思想批判运动,是思想改造运动的先声,奠定了新中国前30年政治思想运动的基本模式。如此大规模政治运动,本质是权力话语下的鹦鹉效应。
吴凑春[7](2011)在《论新中国传记片的创作(1949-2010)》文中认为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大陆)传记片创作(1949-2010)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反思,试图为当今同类型影片的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本文不孤立地考察新中国传记片创作实践,而是既细读一个个传记片文本,又关注该片制作的时代、机构以及传主身份;既注意影片塑造了怎样的传主形象,又透析“这一个”传主是如何塑造的;既重视传主形象塑造本身的意义,又将其放在整个传记片创作历史中加以考察。整个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及结语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传记片立场,从而确定全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同时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写作思路,并对中国现代传记片创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第二章考察“27年(1949-1976)”传记片创作历程及断裂原因。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首先,将“十七年”传记片按“长影”厂、“上海”、“八一”厂三个地域分别论述,并分析了此期传记片创作在电影史上的经典价值所在,以及传记片创作中断的历史原因;其次,从作为传记片这一电影类型的角度分析《武训传》的制作及被批判命运全过程;最后,论述并提炼了郑君里在传记片领域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贡献。第三章是对新时期(1977-1999)传记片创作的考察。以“主旋律”战略实施为界,该期传记片创作分为“多元化”创作阶段和“主旋律”创作阶段。用以批判极“左”历史的老一辈革命家、古代人物、近代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并无宣教色彩人物等等各式传记片,汇成了多元化创作局面;在“主旋律”战略下,革命领袖、英模传记片大量涌现,在数量繁荣背后却蕴含着诸多问题和危机。第四章是考察新世纪(2000-2010)传记片创作在产业化进程中的嬗变,对这十年创作的新亮点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述,并重点将丁荫楠跨世纪的传记片创作实践,做了较为辩证的阐述与评价。第五章是从传主的选择、形象塑造以及叙事模式等多角度,对新中国传记片创作的整体解读,对六十余年来传主叙事流变做了一个较为简要的概括,并对“成长”叙事模式进行了较为细致地梳理和反思。第六章“结语”,将中外(与好莱坞)传记片创作进行了异同比较,进而提出了中国传记片创作的未来之路:改变题材意识,树立类型观念;纠正类型误读;端正类型立场;加强类型设计,拥有全球眼光。只有努力塑造个性生动、可信可感的多元化传主形象,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有机融合上下功夫,传记片创作才能赢得现在与未来。总之,本文希望能为中国传记片进一步更好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历史的借鉴。
褚亚男[8](2011)在《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文中认为昆仑影业公司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昆仑”出品的电影以其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被誉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目前电影史学界大部分研究以“昆仑”1945-1949年的发展为主要对象,而对1949-1952年的“昆仑”则略而不谈,或只做极其简单的史述。在这一研究现状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作品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等被纳入中国经典电影之列,而1949年之后的作品如《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至今仍不断引起学术界的争论。因此,完整地叙述1945-1952年“昆仑”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学术尝试。本篇论文依据新的史料,以1946年“昆仑”创立为时间起点,到1952年被完全纳入到新中国电影体制为止,从产业体制、文化事件、电影人三个层面对“昆仑”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重写“昆仑”的发展历史,分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转变的原因,试图对受到“左”的影响而被忽略的历史现象和文化事件进行还原,这将对中国电影当下和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启示意义。本论文由上编和下编两部分构成,另外还包括绪论和结语。绪论主要对本论文写作的缘起、方法和构架进行介绍。上编由第一、二、三章构成,论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昆仑影业公司的发展状况。第一章题为“抗战胜利后‘昆仑’的产业发展”,本章将1945-1949年“昆仑”的产业发展划分为创立初期(1946-1947)、宗记合作制片时期(1948-1949)、迁往香港设立分支机构(1949)三个阶段,并对争取“联华”摄影场(1946)、投资人撤资(1947)、公司股权之争(1948)等重要事件进行分析;第二章题为“1945-1949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将“昆仑”发生的重大文化事件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两部史诗片获得“中正”文化奖金、《新闺怨》改拍结尾、重映以及“昆仑”如何塑造银幕形象等文化事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还原;第三章题为“‘昆仑’影人的精英之路”,本章通过对影人群体的构成及其所具备的知识分子气质和精英文化观的分析来追寻“昆仑”在四十年代中国影坛走出的一条主流精英之路。下编由第四、五、六章构成,主要叙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转变的历史过程,分析其从被新中国政权认可、重视到滑落边缘,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文化、政治原因。本编由第四、五、六章构成:第四章题为“建国初期‘昆仑’的产业调整”,主要叙述“昆仑”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在产业层面做出的调整,重点说明建国后“昆仑”的性质不再是单纯的私营企业,它被纳入到公私合营的轨道,也并非是完全被动的行政过程;第五章题为“1949-1952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本章通过对《武训传》遭受全国大批判,《我们夫妇之间》被禁映等文化事件的深度历史扫描来展示“昆仑”在新中国文艺界滑落边缘的具体过程;第六章题为“新中国‘昆仑’影人的改造之路”,这一章主要探讨“昆仑”影人的思想变迁,描述他们试图融入新中国主流文化的艰辛过程,沿着他们的自我反省与改造之路,“昆仑”历史命运发生转变的原因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结语部分对本篇论文进行了总结:昆仑影业公司的发展跨越了国民政府和新中国政权两种不同截然不同的文化、政治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新政权对于“昆仑”影片的批判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只有完整、客观地看待“昆仑”1945-1952年的发展历史,才能更加深入、理性地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变化的历史原因,并对中国电影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重要启示,这也正是研究“昆仑”的意义所在。
辛瑞涛[9](2019)在《武训形象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训行乞兴学的事迹流传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其间人们对武训的评价、对武训形象的塑造各不相同,武训形象在不断地变化。其形象演变的背后不仅反映了政治形态的时代特征与发展历程,也反映了文学制度的变化。本文主要考察武训形象的演变历程,通过对武训形象的系统梳理,剖析其形象演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揭示政治影响下的文学制度对连环画、电影、戏剧等文艺形式的影响。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纵深角度出发,系统梳理清末以来武训形象的演变轨迹,以映照之后的武训文学形象研究。第二部分,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武训兴学电影作品中的武训形象,通过其主题设定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变化,揭示民国时期的商业话语与政治话语以及1949年后的文学政治化的国家生产对电影创作的影响。第三部分,比较连环画中武训的武训形象,通过其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的逐渐变化,揭示民国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连环画由启蒙工具到政治符号的转变过程。第四部分,解读戏剧中的武训形象,通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戏剧中武训形象,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制度对武训戏曲形象塑造的影响。
周颖[10](2018)在《文化领导权与电影《武训传》批判研究》文中指出电影《武训传》上映于1951年,此时的中国正处在社会、政治、思想各方面的新旧交换关键时期。电影《武训传》在特殊的时间点上映,而电影本身就存在着思想意识形态的问题,并且电影上映后一时间广受社会各界好评,所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处于建设文化领导权的长远考虑,经过深思熟虑后发起了批判运动。电影《武训传》批判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的文化批判运动,在新中国思想文化批判运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极大地影响了此后的文学批评和文艺创作。《武训传》在上映初期就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由于电影自身存在着思想观念上的一些错误、创作者存在着意识形态混乱等问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部存在意识形态问题的电影在社会上掀起了热潮,这就很可能影响到当时立场尚不坚定的人民群众的思想,一定会引起极为关注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注意。所以对于武训传的批判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而采取的批判方式,有其社会历史的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必然性。从建立文化领导权的角度来看,对于《武训传》的批判有其积极意义,通过大讨论大批判,在思想上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强化了党对于电影、文学艺术的文化领导权,并且自此之后,在电影银幕上出现的工农角色多为正面向上的,这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自豪感,促进了中国特色的电影美学的形成和成熟,通过电影中传达出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够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感化,自发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有助于文化领导权的建立与维持。但不可否认的是,从长远来看,此次大批判运动存在着负面的影响,它极大地影响了影视工作者的创作激情,也影响了此后数十年里中国电影的人物塑造与主题的方方面面。研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处于建设文化领导权的考虑后,发起的对《武训传》的批判,在当今依旧有着深远意义。在思想文化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文化思想传播迅速,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如何把握好文化领导权的建设,合理地对存在意识形态问题的创作进行改进,需要从《武训传》的批判中获得历史经验,有利于正确处理文学与政治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复杂问题的关系。
二、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论毛泽东批判《武训传》的缘由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武训传》存在的历史观错误 |
二电影放映后的“好评如潮”反映出思想教育的急迫 |
三党员知识分子缺乏思想引导的自觉 |
四对《武训传》的批判重在提高思想认识 |
五批判《武训传》的意义 |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场思想政治教育课——关于批判《武训传》事件的研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3)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批判"和"教育批判"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的问题、内容与目的 |
四、研究的意义 |
五、研究文献综述 |
六、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 |
七、具体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49-1981年教育批判背景与概况 |
第一节 建国初期(1949-1952)的教育批判 |
一、思想改造运动与教育批判 |
二、苏联教育经验的影响与我国的教育批判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53-1956)的教育批判 |
一、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教育性质的争论 |
二、"一五"计划期间的教育矛盾与教育批判 |
三、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 |
四、教育界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运动概况 |
第三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的教育批判 |
一、整风、反右运动期间的教育批判 |
二、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运动 |
三、教劳结合的提出与对资产阶级教育观的批判 |
四、"大改造、大改革"的教学"革命运动" |
五、文革前夕毛泽东对教育的批评 |
第四节 文革时期(1966-1976)的教育批判 |
一、教育领域的斗批改 |
二、"教育大革命" |
三、教育领域的"评法批儒"及"批林批孔" |
四、"四人帮"在教育领域制造的批判事件 |
第五节 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揭批"四人帮"对教育的破坏 |
一、揭批"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 |
二、揭批"四人帮"对教育方针的篡改 |
三、揭批"四人帮"对招生考试制度的破坏 |
四、揭批"四人帮"对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的破坏 |
五、揭批"四人帮"对教育工作者的打击和迫害 |
六、教育极左批判时代的终结 |
第二章 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
第一节 武训其人及电影《武训传》 |
第二节 批判武训精神的过程 |
一、围绕电影《武训传》展开的学术论辩 |
二、对电影《武训传》及武训精神的政治定性与否定 |
第三节 教育界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
一、《人民教育》评论与"打倒武训精神" |
二、批判武训精神与批判改良主义和教育救国论 |
三、教育界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 |
四、上海、重庆两地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
第四节 "武训"作为符号的清除与利用 |
第五节 对武训精神批判的小结 |
一、教育界批判武训精神的目的与合理性 |
二、教育界批判武训精神的局限性与负面影响 |
三、武训精神批判开了新中国教育批判学术问题政治化的先例 |
第三章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建国初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推崇 |
第二节 "武训精神是否可以为训"的论辩与对陶行知的评价 |
第三节 "5.20"社论后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 |
一、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武训精神关系的评论 |
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民主主义教育、毛泽东教育思想关系的评论 |
三、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性质的评论 |
四、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评论 |
第四节 1957年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评 |
一、关于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
二、关于陶行知与武训及杜威关系的评论 |
三、关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评论 |
第五节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是一场决策失误与性质错误的极左批判 |
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正确评价造成的消极影响 |
三、对新中国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实践造成的消极影响 |
第四章 对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
第一节 对活教育理论批判的过程 |
一、50年代初期对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批判 |
二、批判实用主义运动中对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
三、反右运动期间陈鹤琴及活教育理论的遭遇 |
第二节 活教育批判的主要内容 |
一、对活教育与生活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关系的评论 |
二、对活教育与新民主主义教育关系的评论 |
三、关于活教育办学实践与历史问题的批判 |
四、关于活教育影响的评论 |
第三节 对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批判的小结 |
一、否定了活教育理论的合理成分与历史作用 |
二、否定了陈鹤琴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
第五章 关于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关于过渡时期的教育性质问题的争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关于过渡时期教育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观点 |
三、关于过渡时期教育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观点 |
第二节 关于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关系的争论 |
一、强调新民主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区别 |
二、强调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 |
第三节 关于新民主主义教育如何向社会主义教育过渡的争论 |
一、"逐步过渡"论 |
二、"区别对待"论 |
三、"彻底批判"论 |
第四节 对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争论的小结 |
一、争论的特点和局限 |
二、争论的结果和影响 |
第六章 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建国初全面发展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 |
第二节 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相关问题的提出 |
一、关于新旧全面发展教育与双轨制问题 |
二、关于全面发展与平均发展的问题 |
第三节 全面发展教育问题争论的全面展开 |
一、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再度提出 |
二、教育部主持的座谈会及讨论 |
三、全国各地讨论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倾向 |
四、柳湜关于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意见 |
五、张凌光的申辩与再辩论 |
第四节 因材施教是否可以作为教育方针的争论 |
一、全面发展教育问题争论转向为"因材施教"是否可作为教育方针的争论 |
二、反对将"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并列为教育方针 |
三、赞同将"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并列为教育方针 |
四、关于"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基本内涵的争论 |
五、关于贯彻和执行"全面发展"教育方针问题的归因 |
第五节 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争论的结果 |
一、没有完结的争论 |
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方针的提出 |
第六节 对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争论的小结 |
一、争论的特点与影响 |
二、争论的不足与局限 |
第七章 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建国初对美国教育及杜威实用主义的初步批判 |
一、概况 |
二、曹孚《杜威批判引论》的简要介绍与分析 |
第二节 50年代中后期对杜威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全面批判 |
一、概况 |
二、对实用主义哲学的批判 |
三、对实用主义人性论的批判 |
四、对实用主义经验论的批判 |
五、对实用主义教育本质观的批判 |
六、对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的批判 |
七、对实用主义教育作用观的批判 |
八、对实用主义道德教育观的批判 |
九、对实用主义教学论与课程论的批判 |
十、对实用主义学校观的批判 |
十一、对儿童中心主义的批判 |
十二、对民主主义教育的批判 |
十三、对实用主义教育影响的批判 |
第三节 50年代末期对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反思与评价 |
一、曹孚的反思与评价 |
二、陈友松的反思与评价 |
第四节 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批判实用主义教育的动机、目的与合理性 |
二、批判实用主义教育的特点、影响与局限性 |
第八章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的过程与概况 |
一、思想改造运动中的胡适思想批判 |
二、"红学"批判与胡适思想批判 |
三、胡适思想批判与教育思想批判的联系 |
第二节 胡适教育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 |
一、对胡适教育思想性质与特点的评判 |
二、对胡适的教育目的观的批判 |
三、对胡适教育作用观的批判 |
四、对胡适教育方法论的批判 |
五、对胡适教学思想的批判 |
六、对胡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批判 |
七、对胡适教育影响的批判 |
第三节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批判的性质、特点与影响 |
二、批判涉及的主要教育问题与评价 |
三、对胡适教育影响和贡献的评价 |
第九章 对凯洛夫《教育学》的批判 |
第一节 凯洛夫及凯洛夫《教育学》 |
一、凯洛夫其人 |
二、凯洛夫《教育学》 |
第二节 50年代中后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反思 |
一、苏联教育界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反思 |
二、中国教育界的反思与"教育学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第三节 60年代初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初步批判 |
一、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智育第一"的观点 |
二、批判凯洛夫《教育学》与人性论相关的德育原则 |
三、批判凯洛夫《教育学》否认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错误" |
第四节 文革时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全面批判 |
一、凯洛夫《教育学》被定性为"是一部典型的修正主义代表作" |
二、借批凯洛夫《教育学》来批判所谓的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
三、对"全面发展"、"全民教育"的批判 |
四、对"智育第一"的批判 |
五、对凯洛夫教学论的批判 |
六、对"师道尊严"、"教师中心论"的批判 |
七、对"专家治校"、"内行领导"的批判 |
第五节 对凯洛夫《教育学》批判的小结 |
一、"凯洛夫问题"、"凯洛夫教育学情结"与"凯洛夫现象" |
二、如何正确评价凯洛夫《教育学》 |
三、前苏联与中国的不同批判及经验教训 |
第十章 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对量力性、循序渐进原则批判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批判量力性、循序渐进原则为教育大跃进张目 |
二、将量力性原则定性为资产阶级的教学原则 |
三、对夸美纽斯教学论的批判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 |
一、关于教学原则提出的依据与作用范围的争论 |
二、关于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关系的争论 |
三、关于教学原则性质问题的争论 |
四、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体系问题的争论 |
第三节 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争论的小结 |
一、对量力性等教学原则批判的性质与特点 |
二、对夸美纽斯教学论进行了错误的批判和全盘否定 |
三、对教学原则其他问题争论的局限性 |
第十一章 对"爱的教育"批判 |
第一节 "爱的教育"批判过程 |
一、"斯霞事件"与"爱的教育"批判的引发 |
二、"爱的教育"讨论及批判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
三、"爱的教育"批判的扩大化 |
四、教育专业组织对"爱的教育"批判 |
五、对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批判 |
六、"爱的教育"批判的结论 |
第二节 "爱的教育"批判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关于"爱的教育"起源、性质与作用的评论 |
二、关于"爱的教育"与"阶级爱"的评论 |
三、关于"爱的教育"能否作为教育原则的评论 |
第三节 对"爱的教育"批判小结 |
一、"爱的教育"批判性质 |
二、"爱的教育"批判影响 |
三、对"爱的教育"批判关涉的几个教育问题的思考 |
第十二章 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对孔子及儒家主要教育思想的批判 |
一、对孔子创办私学的批判 |
二、对孔子及儒家教育培养目标的批判 |
三、对孔子及儒家教育内容的批判 |
四、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方法和治学方法的批判 |
五、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影响的批判 |
第二节 对儒家古代教育典籍的批判 |
一、"《论语》批注" |
二、"《学记》选批" |
三、"《三字经》批注" |
四、"《弟子规》批注" |
五、"《神童诗》批注" |
第三节 对教育谚语和格言的批判及批孔"漫话"和儿歌 |
一、对所谓反动教育谚语和格言的批判 |
二、批孔"漫话"和儿歌 |
第四节 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批孔"是"四人帮"篡党夺权的"敲门砖" |
二、以阶级斗争标准裁量传统思想文化的错误得到了充分体现 |
三、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
第十三章 对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反思 |
第一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的主要指导思想及其经验教训 |
一、建国初期片面强调新旧教育的对立与对旧教育的否定性的批判 |
二、整风反右运动后的教育批判中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倾向的激化 |
三、文革时期走向异化和全盘否定的教育批判 |
第二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的主要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
一、政治批判与学术批判交织的主要实践倾向 |
二、教育批判方法具有形而上学的特征 |
三、教育批判组织方式的主要特点为"群众性"、"运动式" |
第三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对于中外教育遗产的认识与处置及其经验教训 |
一、关于苏联教育经验的学习与批判 |
二、关于教育学中的继承性及教育的社会特点的评论 |
三、关于欧美资产阶级教育学的批判 |
四、关于我国教育遗产的批判 |
五、关于教育历史人物的评价 |
第四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对于教育改革问题的认识与处置及其经验教训 |
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教育批判来解决教育改革突出矛盾的端倪 |
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教育批判来解决教育改革突出矛盾的凸显 |
三、文革时期教育斗批改的大博弈及其恶果 |
第五节 关于教育批判的思考 |
一、正确认识教育批判的本义及其与教育批评、教育评价、教育评论、教育争论之关系 |
二、开展教育批判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
三、教育批判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 |
四、教育批判应该是"事实"澄清与"价值"判断或"无原则"批判与"有原则"批判的辩证统一 |
五、教育批判应该坚持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
(4)政治规训下的电影批评 ——1949-1979年中国电影论争与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政治规训:中国电影批评(1949-1979)的基本主题 |
二、 从文化霸权到现代化:中国电影批评(1949-1979)的深层逻辑 |
三、 各章的内容提要 |
第一章 政治对电影批评的强力介入 |
第一节 政治导向下批评格局的多重动因 |
一、 实用传统对批评观的影响 |
二、 政治领导层的意识形态要求 |
三、 《讲话》对文艺思想的强力规训 |
第二节 政党领袖强力介入《武训传》批评 |
一、 从“口碑载道”到“思想反动 |
二、 从政治批评到权力批评 |
三、 难得的“异质”声音 |
四、 批评的后果及其政治逻辑 |
第三节 动员-改造系统中的电影批评 |
一、 从电影批评到政治讨伐 |
二、 对艺术性纪录片的政治解读 |
三、 权力批评引发“拔白旗”电影批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政治导向下的电影本体批评 |
第一节 对电影剧作的规范和批评 |
一、 剧本为何难产 |
二、 文学性与电影性:政治压力下的剧本特性之争 |
三、 夏衍对剧本创作的具体指导和批评 |
第二节 厘定导演职责的批评 |
一、 政党统辖下的“导演中心论”批评 |
二、 编剧与导演主次关系批评 |
三、 政治理念较难触及的导演技巧批评 |
第三节 以政治内涵为本位的电影形式批评 |
一、 意在突出英雄主角的表演批评 |
二、 电影形式的艺术化与民族化批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政治语境中的本土化电影批评 |
第一节 蒙太奇的中国化及其祛魅 |
第二节 向传统文艺探胜求宝 |
第三节 初具类型意识的电影样式批评 |
一、 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新喜剧——歌颂型喜剧 |
二、 以戏曲片批评推动电影的发展 |
三、 惊而又险+正面人物:惊险片标准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把政治推向极致的工具论电影批评 |
第一节 电影大批判的预演:对三批“毒草”影片的批判 |
一、 单一政治标准和批判式批评方式的开始 |
二、 “资产阶级”符号构成的批评暴力 |
三、 政治大批判式批评的定型 |
第二节 彻底沦为政治工具的电影批评 |
一、 对电影理论家话语权的剥夺 |
二、 批判电影行政官员:攫取电影领导权 |
三、 直指政治领导人的电影批判 |
第三节 激进电影批评观的确立和应用 |
一、 《纪要》催生“三突出”创作原则 |
二、 “三突出”等激进电影批评观及其方法的应用 |
三、 一个特例:对《闪闪的红星》的批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政治批判到观照自身:“文革”后的电影批评 |
第一节 揭批极“左”政治的电影批评 |
一、 对“黑线专政”论和“三突出”原则的否定 |
二、 揭批“阴谋电影”的政治目的 |
第二节 努力摆脱政治规训的电影批评 |
一、 补课与续接:电影特性批评 |
二、 转身之痛:“电影现代化”论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1951年的新中国“文艺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缘起 |
绪论 "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新中国"文艺界"作为观察视点 |
第一节 "统一战线"政策的历史轨迹及经验 |
第二节 1949至1951年新中国"文艺界"描述的"关键词" |
第三节 "文坛霸权主义"的文学格局与《"文艺讲话"》的"裂缝"——1949至1951年中国“文艺界”的总体观照 |
第四节 1951年:考察新中国"文艺界"整合的关键年份 |
第一章 培养新文艺工作者的"实验"——中央文学研究所1951年开学的前前后后 |
第一节 新中国建国前文艺学校建构的"历史经验"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文艺学校的"构想" |
第三节 中央文学研究所学员简况 |
第四节 "文艺学校"的体制化探索经验——微观考察中央文学研究所 |
第二章 宿命的召唤:1951年昆仑影业公司的"命运"——以电影《武训传》和《我们夫妇之间》批判为视角 |
第一节 电影经验总结的透视与新中国电影界的"统一战线"政策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的电影格局与昆仑影业公司 |
第三节 私营电影业的新处境与昆仑影业公司的拍片——《武训传》和《我们夫妇之间》拍摄简况 |
第四节 批判声浪中私营电影业的"命运" |
第三章 "文艺建设丛书"与"新文学选集"的出版 |
第一节 "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编辑出版与影响 |
第二节 "文艺建设丛书"的出版 |
第三节 "新文学选集"的出版 |
第四节 思想的"整合":两种丛书不同的命运走向——“文艺建设丛书”、“新文学选集”最终命运的考察 |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与发行的"背后" |
第一节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的"前奏曲" |
第二节 思想改造运动话语建构的"蓝本"——《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 |
第三节 文艺界思想改造运动的"兴起"——全国文艺界文艺学习运动的"新动向" |
结束语 |
参考书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6)电影《武训传》及其批判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道德符号与政治包装 |
二、权力话语和“鹦鹉效应” |
三、简短的结语 |
(7)论新中国传记片的创作(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第一节、传记片考察 |
第二节、研究综述和论文思路 |
第三节、中国现代传记片创作概述 |
第二章、从经典到断裂(1949-1976) |
第一节、传记片创作概况 |
第二节、传记片创作的硕果与断裂 |
第三节、对《武训传》批判的再思考 |
第四节、郑君里的传记片创作:时代话语与民族风格 |
第三章、从多元化走向"主旋律"(1977-1999) |
第一节、传记片创作概况 |
第二节、批判极"左"历史的传记片 |
第三节、非关"革命历史"的传记片 |
第四节、非宣教性传记片 |
第五节、"主旋律"战略下传记片创作的繁荣与危机 |
第四章、产业化进程中传记片创作的嬗变(2000-2010) |
第一节、传记片创作概况 |
第二节、新世纪传记片创作的新亮点 |
第三节、丁荫楠的传记片创作:"伟人情结"与"丁氏"传记 |
第五章、新中国传记片创作整体解读 |
第一节、传主的选择及其塑造透析 |
第二节、如何言说:传主叙事的流变 |
第三节、传主叙事策略:"成长"模式 |
第六章、结语 |
第一节、异域观照:与好莱坞传记片创作的比较 |
第二节、传记片创作的未来之路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新中国传记片创作年表(1949-2010) |
后记 |
(8)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文献综述 |
二、研究创新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与预期问题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昆仑”的产业发展(1945-1949) |
第一节 战后上海电影产业概述 |
第二节 昆仑影业公司的创立 |
第三节“宗记合作制片”阶段 |
第四节 香港分支机构的设立 |
第二章 1945-1949 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 |
第一节“史诗”片获“中正”文化奖金 |
第二节 关于《新闺怨》的争议和重拍 |
第三节“昆仑”女明星的银幕形象 |
第三章 “昆仑”影人的精英之路 |
第一节 文化精英与民族资本的整合 |
第二节 影人群体的构成分析 |
第三节 知识分子气质与精英价值观 |
第四章 建国初期“昆仑”的产业调整(1949-1952) |
第一节 建国后上海电影产业概述 |
第二节 新中国电影体制中“昆仑”的境遇 |
第三节 公私合营与“昆仑”的结束 |
第五章 1949-1952 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 |
第一节 歌颂“工农兵”的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拍摄历史传记片《武训传》 |
第三节 改编小说《我们夫妇之间》 |
第六章 新中国“昆仑”影人的改造之路 |
第一节 文化精英与主流政治 |
第二节“昆仑”影人的境遇分析 |
第三节 自我反省与文化改造 |
结语 |
一、产业分析与文化定位 |
二、史学评价 |
参考影片 |
昆仑影业公司编年表 |
重要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9)武训形象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选题目的、意义及方法 |
一、历史演变中的武训形象 |
(一)清末、民国时期:武圣人 |
1.武训的生平 |
2.清末的武训形象 |
3.民国时期的武训形象 |
(二)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改良主义者 |
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武训形象 |
2.《武训传》批判至改革开放前的武训形象 |
(三)改革开放以后:教育家 |
1.1980—1986年间的武训形象 |
2.1986年后的武训形象 |
二、电影作品中的武训形象演变 |
(一)政治与商业的角逐:电影小说中武训形象流变 |
1.创作背景的转变 |
2.叙事策略与焦点的变化 |
3.人物形象的塑造 |
(二)从文学形象到政治形象:《武训传》中武训形象演变 |
1.文学政治化的国家生产:剧本改编背景 |
2.政治标准第一:主题的转变 |
3.“新人论”:人物形象的改写 |
三、连环画中的武训形象演变 |
(一)启蒙工具:《武训先生画传》中的武训形象 |
1.关于连环画的争论 |
2.呼吁民众抗战救国的主题 |
3.解放穷人的伟人形象塑造 |
(二)政治符号:1949年后连环画中武训形象流变 |
1.1949年后连环画的政治化改造 |
2.武训传记连环画中主题的转变 |
3.武训人物形象的改写 |
四、戏剧中的武训形象演变 |
(一)革命的真实写照:话剧中的武训形象 |
1.“左翼”文艺思潮 |
2.压迫与反抗的故事模式 |
3.革命者形象 |
(二)国家意志的民间版本:豫剧中的武训形象 |
1.“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创作环境 |
2.“人民性”:主题和情节设定 |
3.主体的颠倒:人物形象的塑造 |
(三)文学再政治化下的返璞归真:淮剧中的武训形象 |
1.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 |
2.内容与形式的“再乡土化” |
3.人物形象的反传奇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文化领导权与电影《武训传》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文化领导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电影《武训传》批判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化领导权与电影《武训传》 |
2.1 文化领导权理论概述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 |
2.2 武训其人和电影《武训传》的产生 |
第三章 文化领导权与电影《武训传》批判的必要性 |
3.1 毛泽东主导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
3.2 建国时期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确而未立 |
3.2.1 《武训传》主题与新中国初期国内外形势不相适应 |
3.2.2 《武训传》改良主义与党的文化领导权相冲突 |
第四章 文化领导权与电影《武训传》批判的失当性 |
4.1 压服式的文化领导权方式 |
4.2 绝对化的文化领导权目标 |
4.3 单一性的文化领导权内容 |
第五章 《武训传》批判对文化领导权的影响 |
5.1 《武训传》批判对确立文化领导权的积极意义 |
5.1.1 《武训传》批判强化党对电影的文化领导权 |
5.1.2 《武训传》批判推动了人民电影美学的形成 |
5.2 《武训传》批判对确立文化领导权的负面影响 |
5.2.1 破坏了文化领导权的电影建设规律 |
5.2.2 伤害文化领导权的实施主体知识分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毛泽东批判《武训传》的缘由及意义[J]. 欧阳雪梅. 毛泽东研究, 2014(02)
-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场思想政治教育课——关于批判《武训传》事件的研究与思考[J]. 杨俊. 政治学研究, 2011(01)
- [3]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 何光全. 西南大学, 2010(08)
- [4]政治规训下的电影批评 ——1949-1979年中国电影论争与批判[D]. 郭学军. 上海大学, 2013(06)
- [5]“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1951年的新中国“文艺界”研究[D]. 袁洪权.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6]电影《武训传》及其批判运动研究[J]. 陈墨. 当代电影, 2013(10)
- [7]论新中国传记片的创作(1949-2010)[D]. 吴凑春. 复旦大学, 2011(12)
- [8]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D]. 褚亚男. 上海大学, 2011(11)
- [9]武训形象演变研究[D]. 辛瑞涛.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10]文化领导权与电影《武训传》批判研究[D]. 周颖. 湖南工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