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与开发策略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与开发策略

一、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郑雅[1](2021)在《遗产廊道管理与云南茶马古道端点文化保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世界范围上看,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都集中在线性区域,例如国内的茶马古道、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等。遗产廊道管理模式是源于国外的一种针对线性文化遗产区域保护与发展的方法,追求的是以绿色环保为基础从而让自然保护、遗产保护以及开发利用融合共赢的特殊管理机制。我国拥有大量线性遗产资源有待开发和保护,但遗产廊道相关研究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本文以茶马古道为研究对象,利用遗产廊道管理特点,试图在认知“点轴系统”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基础上,创新将云南段茶马古道视为点轴系统,使得茶马古道的研究范围紧缩,将重要文化区域视之为点,主要交通要道视之为轴,具体落入到云南段茶马古道实践性研究。在分析其线轴端点区域的资源空间分布、沿途旅游发展概况及系统管理开发保护意义的同时,结合文化产业基本特性,探讨云南段茶马古道为主线线轴的端点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目的和意义。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遗产廊道、云南茶马古道、端点文化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体现所研究内容的价值。然后阐述遗产廊道功能管理与云南茶马古道的内涵,具体包括遗产廊道的理论源流和云南茶马古道与新时代云南茶马古道的内涵区别,并小结新时代茶马精神对云南经济、文化、政治的影响。接着表述端点文化保护机制对云南茶马古道的影响,重点研究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端点文化的理论确立、区域选择和现实影响等问题。最后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符号与产业的关系,传统与流行的界定以及民族文化现代化表达等具体理论,研究阐述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云南茶马古道的资源应用方式。因相关理论与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结合案例较少,需大量的实践考察和数字模型构建进行验证,本研究作为理论研究的一部分,以期能为今后研究留下扩展和深入的微薄基础。

罗丽萍[2](2021)在《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以L县A幼儿园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苗族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开发和实施苗族文化课程,能够起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幼儿园课程、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本研究以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L县A幼儿园为个案,对其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其中的经验与不足、分析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本研究首先对A幼儿园、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概述,重点回顾了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三个阶段。进而对该园的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结果表明:该园教师形成了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识;苗族文化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实施比较灵活;重视环境的作用;课程实施效果明显。但也存在教师对苗族文化认识程度不深、课程目标分类不够准确、课程内容未形成体系、健康领域苗族文化课程与实施较为欠缺、家长参与度不高、教师缺乏培训机会等不足。并结合访谈内容,从政策、社会状态、幼儿园自身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对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唤醒教师苗族文化自觉意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制定促进幼儿成长,传承苗族文化的课程目标;选择合理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形成家园合力,加强园所间交流;发挥行政的支持功能。

万盛云[3](2021)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提出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背景下,健康旅游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全域旅游的推广,带动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对旅游目的地提出了新的要求。西南边疆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资源分布最集中且民族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区之一,边疆各民族有着独特的餐饮文化内涵。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西南边疆地区已经进一步成为了中国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陆上前沿门户。要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二次开发,促进边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就必须对当地餐饮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挖掘与开发。本文基于旅游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运用文献法、田野调研法等方法,分析了勐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及构成、开发现状,并深入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餐饮文化基础配套设施不足分布零散、文化体验性不足、餐饮市场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缺乏系统开发、产业融合性不强、缺乏品牌观念意识、缺乏创意创新意识、特色不鲜明、缺乏生态可持续意识等,继而以问题为导向,本着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开发并重、创新性开发等原则,针对勐腊县提出了增强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的参与性与趣味性、提升城镇风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推广营销方式、推动餐饮服务规范化打造品牌效应、不断发掘民族餐饮文化内涵等对策建议,进而开发南腊河民族餐饮文化街区、易武镇普洱茶文化乡村旅游、神秘克木人餐饮文化之旅、边境口岸城市民族餐饮与异国风味体验之旅和重点景区餐饮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形象重塑等5个餐饮文化资源线路。旨在借动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指引其他边疆地域或民族的餐饮文化开发及形象提升。促进开发区旅游业良性发展助力经济增长。

杨明[4](2021)在《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人民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沧桑与不懈努力所创造出来的宝贵的体育文化遗产。继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剧,以及城镇化战略的快速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被人遗忘、濒临消亡的危险境地。尤其是广大民族贫困地区,人们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面临严峻的传承意识淡漠、传承主体缺失、生存土壤消亡等状况。近年来,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许多民族村寨都在开发乡村旅游业,并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资源等相互融合,开展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活动,这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展示、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的探析,既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丰富的体育旅游产品,实现乡村振兴,又为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新的发展方式,最后,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本文以云南省弥勒市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四种研究方法,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体育人类学、民族生态学、民俗学等视角出发,对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起源、项目种类、形态特征、文化内涵、价值功能以及传承与发展状况等进行全面的系统深入研究。综合分析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现存发展状况、面临困境,探析影响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可邑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如何进行科学、有效传承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传承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金海航[5](2021)在《面向留学生的云南地域文化课程开设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来华留学生人数稳定增长,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针对留学生的课程设置也日趋完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好文化有利于学生掌握到语言的精髓。云南地域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留学生来到云南,在云南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一定会与当地的文化发生接触。因此,笔者针对来滇留学生设计了关于云南地域文化学习需求的问卷,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来滇留学生都有学习云南地域文化的意愿。本文先是从对云南、对留学生和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这三方面出发,分析得出面向留学生开设云南地域文化课程的意义,论述了开设云南地域文化课程的必要性。之后,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从教学资源、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学习者学习需求等方面对影响课程开设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开设云南地域文化具有可行性的结论。再之后,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云南地域文化课程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开设云南地域文化课程的可操作性,从而提出应设置专门的针对留学生的云南地域文化课。

李嘉薇[6](2021)在《民族文化的节日化建构 ——基于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田野调查》文中认为“敖伦胡日呼”系蒙古语,表示很多的人或物聚集起来,本文特指乌审旗每年一度的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它是集文艺表演及竞赛、传统制作技艺展示及竞赛、传统那达慕和物资交流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群众民族节庆活动。它自1997年举办首届至今,经过24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深受当地民众欢迎、节庆活动内容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的具有广泛社会文化影响力的现代民族节日。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在2009年被列入乌审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获得“最具特色民族节庆奖”和“一旗一品”文化品牌等称号,被当地农牧民称为“草原上的奥林匹克”,是乌审旗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以乌审旗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为研究个案,采用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文化建构理论及人类学相关理论,对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建构的理念与实践进行基于田野调查基础上的“深描”与阐释。本文首先介绍了乌审旗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由来发展、组织方式、竞赛项目和规则设置等情况,并对节日过程及节日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其次,对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节日化建构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的角色和作用进行探讨,并尝试探讨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实践的理念与途径。最后,对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社会文化功能进行分析。本论文的主要观点是:首先,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举办和发展得益于乌审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得益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如今的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已发展成为组织有序、竞赛规则明确、竞赛激励机制完善、项目内容丰富、节日过程完整、节日特征鲜明的大型综合性民族节庆活动。其次,政府、学界和民众在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建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节日化建构过程中秉持着传统与现代融合、文化内涵至上、突出民族和地区特色、彰显文化主体性等建构理念;第三,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是乌审旗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扩大民族文化的展演和表述、丰富民间文化生活,以及增进各民族和地区间的交流与互动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最后,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敖伦胡日呼的节日化建构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到在建构民族文化节日时应遵循的逻辑和践行的理念。同时,对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调查研究,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风文明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以及农牧区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节日化建构的成功实践,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与发展。

周芳[7](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村落体育表演是在独特村落地缘空间下产生,以身体动作、身体运动和身体表演为主要展现形式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中国式村落风土人情、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生活情趣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论文运用逻辑分析、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对村落体育表演实践案例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基础上,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村落体育表演的实践价值、生存困境和发展路径,为完善村落体育表演理论,指导村落体育表演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美好生活实现,加快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村落体育表演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载体,也是宗教仪式人神对话的媒介和节庆活动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村落体育表演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具有健身健体、教育教化、娱乐健心、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价值;表现出表演动作模仿性、表演特色差异性和表演形式朴素性等三大特征;并按参与人员数量分为竞技对抗类、休闲娱乐类和信仰图腾类表演;按表演人数分为单人类、双人类和群体类表演;按照项目来源分为生产生活类、宗教祭祀类和军事训练类表演。2.村落体育表演呈现出表演目的由悦神祈禳转向娱人娱心、表演地点由朴素空间转向专业舞台、表演性质由全民表演转向专业表演、表演结构由完整呈现转向多元展示、表演功能由自娱自乐转向他者娱乐等变化指征,充分彰显了村落体育表演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村落体育表演与乡村振兴具有互融互通关系,村落体育表演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行动支持,以集体行动和个体行动两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实践;乡村振兴在村落体育表演中的现象表达主要体现在促进村落产业振兴、提升村落社会治理和加速村落文化共同体构建等层面。3.依据助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主体差异,将村落体育表演分为精英引领型、政府推动型和自组织型。(1)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依靠村落精英的积极引领,袁窦村遵循“古村旅游+秧歌表演”的发展思路,将秧歌古村打造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带动袁窦村由省级贫困村发展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袁窦村鼓子秧歌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经营用地难以扩大;演员年龄老化,人才断档,高层次发展受制约等困境。(2)尚寨竹马表演依靠各级政府推动,尚寨村遵循“文化景观旅游+竹马表演”的发展思路,依托遗址文物、竹马文化残存复现,重构形成省级非遗民俗村,并带动了村落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尚寨竹马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少,村民功利性较强;文化自觉性弱,权益集中化严重,日常化发展受阻等困境。(3)大梭庄舞龙表演依靠村落自组织、借助村民文化惯习、自觉意识和项目魅力,大梭庄舞龙表演实现了自我传承、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但项目带动产业振兴和文化反哺作用尚需提高。大梭庄舞龙表演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申报非遗评选意识弱;地方政府参与度不高,政策及经费支.持不足;管理组织不稳定;与教育、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等困境。4.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寻求政府支持,对接社会需求,稳定精英团体,优化村落体育表演的品牌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发展。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引导村落精英积极作为,合理开发村落体育表演文化;鼓励村落力量参与,借力村落旅游发展村落体育表演;拓展衍生产业,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等优化路径。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加强自组织建设,提高村落体育表演核心竞争力;动员全员参与,筑牢村落体育表演的群众基础;获取政府帮助,提升村落体育表演的影响力等优化路径。研究提出了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类型,探讨了深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村落体育表演的理念认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部门协同、明晰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责任分担等机制,并提出了拓展村落体育表演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空间,加大村落体育表演组织化、日常生活化融入,延续村落体育表演制度化、谱系化非遗传承,开展村落体育表演信息化、科学化创新发展和扩大村落体育表演竞赛化、标准化项目开发等路径选择。5.研究提出了(1)政府部门联动协作,促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2)村落精英主动参与,加快村落体育表演文化向村落文化产业转化;(3)积极引导村落体育表演自组织内生性发展,提高自我造血、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4)提升村落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塑造良好的村落文化氛围;(5)借助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机遇,将村落体育表演与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相结合,促进村落文化和村落体育表演的良性发展;(6)专家学者科研助力,挖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价值,提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影响力等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六大发展保障体系。

李治兵[8](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蔡新良[9](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杨蕴希[10](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二、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遗产廊道管理与云南茶马古道端点文化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依据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遗产廊道功能管理与云南茶马古道的内涵
    (一)遗产廊道的理论源流与管理功能
        1.遗产廊道的理论源流
        (1)遗产廊道与文化线路
        (2)遗产廊道与廊道遗产
        2. 遗产廊道的管理体系
        (1)遗产廊道的选择标准
        (2)遗产廊道管理的法律保护原则
        (3)遗产廊道管理的缺陷和不足
    (二)云南茶马古道与新时代茶马古道
        1.茶马古道历史性概括
        (1)茶马古道的时空概貌
        (2)茶马古道的历史价值
        2.云南茶马古道现状与价值
        (1)云南茶马古道现状
        (2)云南茶马古道价值
        3.云南茶马古道的管理方式、保护意义与发展机遇
        (1)云南茶马古道管理方式
        (2)云南茶马古道的保护意义
        (3)云南茶马古道的发展机遇
    (三)新时代茶马古道的内涵
        1.衍生文化齐放
        2.品牌管理竞争
        3.文化内涵流失
    (四)小结
三、端点文化保护机制对云南茶马古道的影响
    (一)端点文化的确立
        1.端点效应与茶马古道
        2.“点——轴系统”与端点文化
    (二)云南茶马古道端点文化区域分析
        1.端点文化区域的选择
        2.易武镇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易武镇的历史和现状
        (2)易武镇存在的问题
        3.易武镇的综合保护
        4.易武镇的延续
    (三)端点文化保护机制对茶马古道的影响
        1.文化价值再现
        2.经济产能提升
        3.政治意义扩大
四、文化创意产业构建下云南茶马古道资源应用分析
    (一)符号与产业的关系
    (二)传统与流行的界定
    (三)民族文化现代化表达
    (四)端点资源应用构建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以L县A幼儿园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使命
        二、丰富幼儿园课程的需要
        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发展
        四、个人研究兴趣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
        二、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
        三、幼儿园课程开发
        四、幼儿园课程实施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理论
    第六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与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二章 初识庐山:走近少数民族地区A幼儿园及其苗族文化课程资源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A幼儿园概况
        一、A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二、A幼儿园的精神环境
        三、A幼儿园的课程设置
    第二节 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资源解读
        一、L县苗族历史渊源
        二、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资源
        三、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资源的价值
第三章 顺藤摸瓜:回顾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历程
    第一节 崭露头角: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萌芽阶段
        一、尝试:开发与实施想法冉冉升起
        二、迷茫:困难重重,如何是好?
    第二节 渐入佳境: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发展阶段
        一、转折:搬迁新址迎来了曙光
        二、突变:领悟到“目标先行”的必要性
    第三节 卓有成效: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型阶段
        一、觉醒: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二、展望:期待更完善的课程体系
第四章 抽丝剥茧:梳理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
    第一节 教师对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认识与态度
        一、教师对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认识与态度的调查结果
        二、教师对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认识与态度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
        一、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目标制定的调查结果
        二、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目标制定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内容的设置
        一、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内容设置的调查结果
        二、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内容设置的现状分析
    第四节 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实施的情况
        一、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实施的调查结果
        二、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
    第五节 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需求
        一、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需求的调查结果
        二、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需求的现状分析
第五章 豁然开朗:明晰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经验、不足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经验
        一、教师形成了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识
        二、苗族文化课程内容丰富、种类多
        三、课程实施比较灵活,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四、重视环境作用,让每一面墙壁开口说话
        五、课程实施效果较明显,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第二节 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不足
        一、教师对苗族文化认识程度不深
        二、课程目标的分类不够准确
        三、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但未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
        四、健康领域的苗族文化课程与实施较为欠缺
        五、家长参与程度不高
        六、教师缺乏参加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机会
    第三节 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策的影响
        二、社会状态的影响
        三、幼儿园自身的影响
第六章 砥砺前行:探索A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道路
    第一节 唤醒教师苗族文化自觉意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一、唤醒幼儿教师苗族文化自觉意识
        二、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二节 制定促进幼儿成长、传承苗族文化的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定位应准确
        二、课程目标的设置应合理
    第三节 选择合理的苗族课程内容组织形式
        一、以学科领域为中心
        二、以活动主题为中心
    第四节 形成家园社区教育合力,加强园所间交流合作
        一、推进家园合作
        二、促进园社互动
    第五节 发挥行政的支持功能
        一、重视课程政策的制定
        二、提供物质及人力资源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西南边疆地区
        2.1.2 餐饮文化旅游资源
        2.1.3 全域旅游
    2.2 基本理论
        2.2.1 旅游人地关系
        2.2.2 旅游扶贫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及构成
    3.1 勐腊县区域概况
        3.1.1 总体区位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交通现状
        3.1.4 社会经济概况
    3.2 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与环境
        3.2.1 旅游资源概况
        3.2.2 旅游政策概况
        3.2.3 游客情况分析
    3.3 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3.3.1 丰富性
        3.3.2 独特性
第4章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餐饮文化旅游开发调查研究设计
        4.1.1 问卷设计
        4.1.2 调查过程
    4.2 问卷及田野调研相关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4.2.1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4.2.2 勐腊县现有餐饮商家分布
        4.2.3 勐腊县现有市场餐饮类型分析
        4.2.4 勐腊县现有市场餐饮口味及服务水平分析
        4.2.5 勐腊县现有市场餐饮消费水平分析
        4.2.6 游客对勐腊县现有餐饮文化感知分析
    4.3 开发存在的问题
        4.3.1 餐饮文化基础配套设施不足,分布零散,缺乏集聚效应
        4.3.2 文化体验性不足
        4.3.3 餐饮市场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4.3.4 缺乏系统开发,产业融合性不强
        4.3.5 缺乏品牌观念意识
        4.3.6 缺乏创意创新意识,特色不鲜明
第5章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5.1 市场定位和开发原则
        5.1.1 市场定位
        5.1.2 开发原则
    5.2 开发策略
        5.2.1 不断发掘民族餐饮文化内涵
        5.2.2 增强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的参与性与趣味性
        5.2.3 提升城镇风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5.2.4 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推广营销方式
        5.2.5 推动餐饮服务规范化,打造品牌效应
    5.3 开发线路设计及优化方案
        5.3.1 南腊河民族餐饮文化街区
        5.3.2 易武镇普洱茶文化乡村旅游
        5.3.3 神秘克木人餐饮文化之旅
        5.3.4 边境口岸城市民族餐饮与异国风味体验之旅
        5.3.5 重点景区餐饮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形象重塑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关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餐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卷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2.1 选题依据
        2.1.1 传承和保护民族体育文化的需要
        2.1.2 丰富和完善我国体育产业体系的需要
        2.1.3 促进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2.1.4 推进特色体育小镇建设的需要
        2.1.5 探索乡村旅游中民族体育传承发展规律的需要
    2.2 研究意义
        2.2.1 有利于我国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2.2.2 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
        2.2.3 有利于我国特色体育小镇的建设发展
        2.2.4 有利于促进体育强国的建设
        2.2.5 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第3章 相关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解读
        3.1.1 乡村旅游
        3.1.2 乡村旅游开发
        3.1.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3.1.4 传承
        3.1.5 发展
    3.2 相关研究现状
        3.2.1 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3.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研究
        3.2.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研究
        3.2.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功能研究
        3.2.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
        3.2.6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3.2.7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相关研究
        3.2.8 有关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
第4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实地调查法
        4.2.3 访谈法
        4.2.4 逻辑分析法
第5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可邑村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状况
        5.1.1 可邑村自然环境状况
        5.1.2 可邑村社会历史状况
    5.2 可邑村彝族社会习俗与民间体育活动
        5.2.1 可邑村彝族社会习俗
        5.2.2 可邑村彝族民间体育活动
    5.3 可邑村彝族传统体育形成源流
        5.3.1 自然环境中萌芽
        5.3.2 生产劳动中塑型
        5.3.3 宗教活动的流变
        5.3.4 民族歌舞的衍化
        5.3.5 民俗生活的延伸
    5.4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特质与价值功能
        5.4.1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特质
        5.4.2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价值功能
    5.5 可邑村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5.6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
        5.6.1 文化传承人的传递
        5.6.2 民俗节庆中的流传
        5.6.3 民间组织中的沿习
        5.6.4 乡村旅游中的传播
        5.6.5 学校教育中的传承
        5.6.6 宗教祭祀中的延传
        5.6.7 竞技活动中的推广
    5.7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困境
        5.7.1 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
        5.7.2 民族体育传承后继乏人
        5.7.3 民族体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5.7.4 民族体育展演商业化倾向偏重
        5.7.5 学校体育传承体系不完备
    5.8 促进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5.8.1 树立民族体育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5.8.2 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传承和培养
        5.8.3 充分挖掘民族体育文化内涵
        5.8.4 保持民族体育文化原真性发展
        5.8.5 充实完善学校体育传承体系
第6章 结论
    6.1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形成
    6.2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特征与类型
    6.3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6.4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困境
    6.5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调研所获相关图片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面向留学生的云南地域文化课程开设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现状
        二、对外汉语地域文化教学研究现状
        三、对外汉语地域文化课程设置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归纳分析法
        二、文献分析法
        三、问卷调查法
第二章 面向留学生设置云南地域文化课的意义
    第一节 面向留学生设置云南地域文化课的必要性
        一、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二、云南地域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三、留学生的需要
        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面向留学生开设云南地域文化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有利于丰富文化教学内容
        三、有利于提高文化教学的质量
        四、有利于增加云南本地文化竞争力
        五、有利于丰富对外汉语文化课程类型
        六、有利于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第三章 开设云南地域文化课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教学资源分析
        一、景观文化资源
        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三、饮食文化资源
        四、方言文化资源
        五、新媒体资源
    第二节 教学对象分析
        一、自然特征
        二、学习时限
        三、初始能力
        四、学习动机
    第三节 师资条件分析
    第四节 教学需求分析
        一、云南地域文化学习需求
        二、景观文化学习需求
        三、少数民族文化学习需求
        四、饮食文化学习需求
        五、方言文化学习需求
        六、学习需求差异分析
第四章 云南地域文化课程的构建探索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第二节 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第三节 教学总体策略
        一、地域文化教学原则
        二、地域文化教学策略
    第四节 教学评价
        一、学生评价
        二、教师评价
        三、成绩考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来华留学生云南地域文化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6)民族文化的节日化建构 ——基于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四)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法
        2.文献研究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1.节日化建构
        2.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
一、田野调查点概况
    (一)乌审旗概况
        1.历史沿革
        2.生存环境
        3.人文环境
    (二)乌审旗的民族文化资源
        1.传统技艺
        2.歌舞器乐
        3.祝赞词等民间文学传统
二、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由来发展、组织形式和节日过程
    (一)敖伦胡日呼的由来与发展
        1.敖伦胡日呼的由来
        2.敖伦胡日呼的发展
    (二)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组织形式和项目设置
        1.组织形式
        2.竞赛项目和规则设置
    (三)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节日过程与节日内容
        1.节日前的准备
        2.节日过程
三、敖伦胡日呼的节日化建构
    (一)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建构的角色与途径
        1.借助国家和学术话语赋能
        2.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汇集社会和文化精英的力量
    (二)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建构的理念与内容
        1.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2.文化内涵至上
        3.突出民族和地区特色
        4.彰显文化主体性
四、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建构的社会文化功能
    (一)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1.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
        2.有效整合地区民族文化资源
    (二)扩大民族文化的展演和表述功能
        1.扩大民族文化展演与展示功能
        2.扩大民族文化表述功能
    (三)丰富民间文化生活,助力新牧区建设
        1.丰富民间文化生活
        2.助力新牧区建设
    (四)增进文化交流与互动
        1.场域内的人际交流与互动
        2.不同民族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依据和意义
        一、研究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创新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表演理论
        二、社区理论
        三、社会变迁理论
        四、文化资本理论
第二章 村落体育表演论略
    第一节 村落体育表演本体论
        一、村落体育表演概念
        二、村落体育表演源流
        三、村落体育表演本质
    第二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演进
        一、古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二、近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三、当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分类
        一、按照表演目的分类
        二、按照表演人员数量分类
        三、按照表演项目来源分类
    第四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特征
        一、表演动作的模仿性
        二、表演特色的差异性
        三、表演形式的朴素性
    第五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价值
        一、健身健体价值
        二、教育教化价值
        三、娱乐健心价值
        四、社会治理价值
        五、经济发展价值
        六、文化传承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与村落体育表演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阐释
        一、乡村振兴发展历程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维度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中的村落体育表演
        一、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环境
        二、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契机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
        一、村落体育表演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依据
        二、村落体育表演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形式
        三、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现象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个案
    第一节 个案选择原则与方法
        一、个案选取原则
        二、个案选取方法
    第二节 个案一: 山东商河袁窦村鼓子秧歌
        一、田野概况
        二、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
        三、袁窦村鼓子秧歌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袁窦村鼓子秧歌发展历程
        五、袁窦村鼓子秧歌的文化内涵
        六、精英引领: 乡村振兴中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个案二: 山东邹城尚寨竹马
        一、田野概况
        二、尚寨竹马表演
        三、尚寨竹马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尚寨竹马发展历程
        五、尚寨竹马的文化内涵
        六、政府推动: 乡村振兴中尚寨竹马表演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个案三: 山东祝阳大梭庄舞龙
        一、田野概况
        二、大梭庄舞龙表演
        三、大梭庄舞龙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大梭庄舞龙发展历程
        五、大梭庄舞龙的文化内涵
        六、自组织: 乡村振兴中大梭庄舞龙表演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优化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基本原则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一、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二、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三、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四、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创设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运行保障
        一、政府部门联动协作
        二、村落精英主动参与
        三、村落自组织积极发展
        四、村落文化认同增强
        五、村落文化产业发力
        六、专家学者科研助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指导思想
        1.1.1 乡村振兴战略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1.2 理论基础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1.2.2 乡村旅游理论
        1.2.3 产业融合理论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本章小结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1.1 老人村概况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2.1 桃坪村概况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3.1 坪头村概况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5.4.1 整体评价
        5.4.2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人力资本欠缺
        6.3.2 土地资源制约
        6.3.3 资金制约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6.3.6 村寨原子化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五:访谈纪要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9)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10)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经验总结法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一、研究筹备阶段
        二、行动计划阶段
        三、实地调查阶段
        四、总结反思阶段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一、政策条件
        二、环境保障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遗产廊道管理与云南茶马古道端点文化保护机制研究[D]. 郑雅.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2]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以L县A幼儿园为个案[D]. 罗丽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万盛云.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杨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面向留学生的云南地域文化课程开设的可行性研究[D]. 金海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民族文化的节日化建构 ——基于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田野调查[D]. 李嘉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7]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D]. 周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8]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9]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10]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标签:;  ;  ;  ;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与开发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