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锻压机械》一九六九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崔耀东[1](2002)在《制造业信息系统应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展制造业信息系统(IS)应用的评价研究,对于保证IS应用投资的有效性,推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进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各阶段的IS应用评价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在信息化工程项目论证阶段,可用于IS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与选择决策;在实施阶段,可用于确定IS应用的实施顺序;在项目结束后,可用于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所完成的成果主要表现在: (1)在估计待实施IS应用的潜在收益时,提出全面处理协同效应的系统性方法与决策的数学模型,综合反映各备选IS应用与已实施IS应用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IS应用可行性分析的科学性。 (2)对于IS应用的选择与实施顺序决策问题,提出四种决策方法,分别是:①基于收益特征分析选择IS应用;②根据收益特征与竞争重点选择IS应用;③根据竞争重点与协同效应选择IS应用;④协同效应与资金约束的综合考虑。对四种方法的内在联系与特点进行分析,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特点与数据可获情况,选择适当的模型加以应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提高实施IS应用项目的成功率与效益。 (3)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IS组合系统的内涵及一般特征进行分析,提出IS组合系统应用水平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与数学模型,综合反映了企业IS应用数量、各IS应用的水平、IS应用的范围、IS组合系统的目的、企业特性等因素对企业IS组合系统实施水平的影响。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并开发了评价软件。 (4)通过对文献的总结与探讨分析,根据评价的出发点将IS应用实施效果的评价划分为三种类型:从获得竞争优势出发进行评价;从实现战略目标出发进行评价;从获得经济效益出发进行评价。给出与各类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供企业评价单个IS应用项目的实施效果时参考和选用,提高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的科学性。 我校承担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制造业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及数据库”(2001DEA30033)中的研究课题,与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制定《制造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评价规范》,本文关于IS组合系统实施水平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形成该规范的主要框架(送审稿,2002年4月)。利用评价软件对苏州医疗器械总厂和南京轻工业机械厂的信息系统应用情况进行了评价,说明评价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王凤琴[2](2003)在《盒形件拉深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板材成形是金属塑性加工领域的一大分支,在汽车、航空、仪表等工业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技术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现代化水平。板材成形自动化由于不具备实时监测、识别、和预测的能力,只能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加工程序和工艺参数完成成形过程。当被加工对象的材质及工况条件有变化或波动时,不能对工艺参数自动地进行相应的调整。板材成形智能化,由实时监测、实时识别、实时预测和实时控制四个基本要素构成,通过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板材成形理论的有机结合,根据被加工对象的特点,利用易于监测的物理量,实时确定材料性能参数及最优的工艺参数,并自动以最优工艺参数完成板材成形过程。所以板材成形智能化过程是冲压成形过程自动化及柔性加工系统等新技术的更高级阶段,不但可以改变冲压生产工艺的面貌,而且还将促进冲压设备的变革,同时也会引起板材成形理论的进步与分析精度的提高,在降低板材级别,消除模具与设备调整的技术难度,缩短调模试模时间,提高成品率和生产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在工程实践中,工件多为以盒形件为典型代表的非轴对称复杂形状。因此,研究盒形件拉深过程智能化控制技术很有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文在圆锥形零件拉深成形智能化控制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盒形件拉深智能化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并对其中的过程监测和识别模型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 在盒形件拉深智能化控制所要求的四个基本要素中,参数识别模型和最优工艺参数预测模型的建立都是基于对盒形件成形规律的认识程度基础上的。通过假设盒形件圆角区剪应力零线的变形性质同相应的轴对称件相同,根据盒形件变形特点,推导出盒形拉深件法兰区和悬空侧壁区的理论解析,为智能拉深中的参数识别和破裂、起皱预测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利用理论解析和有限元仿真模拟等研究手段,分析了对盒形件拉深成形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从而确定盒形件智能拉深过程中的参数识别模型。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前向神经网络结构,Levenberg-Marquarat算法作为网络优化算法,并利用Matlab语言进行编程计算。对于样本数据的采集问题,研究了数值模拟替代部分实验获取样本的可行性。此外,研究了样本数据和隐层节点数目对网络模型效率、精度和泛化能力的影响规律,并提出定压边和阶段识别方案作为盒形件智能拉深参数识别策略,使得多种材料样本数据达到了1‰网络平方和误差。对于泛化结果的处理问题,采用去除奇异点和平均输出的混合方法提高泛化识别精度。 实时监测和实时控制两个基本要素主要受信号采集发展水平限制,本文分析了燕山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智能拉深实验系统中原基于控制软件Genie的信号采集系统存在的不足,采用美国M公司的虚拟仪器控制软件LabviEW、6062E数据采集卡及相关模块,建立了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在该系统上开发了信号采集和传感器标定等程序,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信号监测与控制的速度和精度。利用控制软件LabvIEw提供的Matlab scriPt节点、开发了信号控制程序和参数识别模型接口程序,解决了智能拉深过程中的参数实时识别问题。
二、《锻压机械》一九六九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锻压机械》一九六九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制造业信息系统应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制造业信息系统应用的概念 |
1.2 制造业IS应用评价的内容 |
1.3 制造业IS应用评价的意义 |
1.4 制造业IS应用评价研究的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制造业IS应用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IS组合系统的内涵 |
2.2 IS组合系统的一般特征 |
2.3 IS组合系统要素的构成及特点 |
2.4 IS应用的收益与成本 |
2.5 企业经营战略与IS应用的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实施IS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3.1 基于全面量化IS应用效益的评价方法 |
3.2 基于IS应用之间协同效应分析的评价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确定IS应用的实施顺序 |
4.1 基于收益特征分析选择IS应用 |
4.2 根据收益特征与竞争重点选择IS应用 |
4.3 根据竞争重点与协同效应选择IS应用 |
4.4 协同效应与资金约束的综合考虑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IS组合系统的评价 |
5.1 概述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 评价标准 |
5.4 评价指标的量化 |
5.5 评价的模型 |
5.6 评价方法 |
5.7 评价指标权数的确定 |
5.8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IS组合系统评价软件与案例 |
6.1 IS组合系统评价软件 |
6.2 苏州医疗器械总厂评价案例 |
6.3 南京轻工业机械厂评价案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IS应用项目的绩效评价 |
7.1 从获得竞争优势出发进行评价 |
7.2 从战略目标出发进行评价 |
7.3 从全面量化效益条目出发进行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束语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盒形件拉深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板材成形智能化研究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
1.2.1 弯曲成形智能化的研究 |
1.2.2 拉深成形智能化的研究 |
1.2.3 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的发展 |
1.2.4 板材成形智能传感技术与控制系统的研究 |
1.3 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盒形件成形规律的理论研究 |
2.1 盒形件拉深成形机理 |
2.2 分析模型 |
2.3 盒形件法兰区应力解析 |
2.3.1 法兰圆角区应力解析 |
2.3.2 法兰直边区应力解析 |
2.4 盒形件悬空侧壁区应力解析 |
2.4.1 悬空侧壁圆角区应力解析 |
2.4.2 悬空侧壁直边区应力解析 |
2.5 盒形件拉深破裂预测 |
2.6 盒形件应力理论解析的数值模拟验证 |
2.6.1 理论解析与数值模拟在法兰区的比较 |
2.6.2 理论解析与数值模拟在侧壁区的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盒形件拉深成形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
3.1 引言 |
3.2 ANSYS软件概述 |
3.2.1 单元类型的选择 |
3.2.2 算法的选择 |
3.2.3 接触分析 |
3.3 盒形件拉深成形的数值模拟 |
3.3.1 分析模型 |
3.3.2 模拟结果分析 |
3.4 数值模拟结果的实验验证 |
3.4.1 侧壁拉应力规律验证 |
3.4.2 几何特征验证 |
3.4.3 拉深力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盒形件智能拉深过程中的神经网络参数识别 |
4.1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简介 |
4.1.1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
4.1.2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及主要类型 |
4.1.3 神经网络技术在塑性加工领域中的应用 |
4.2 盒形件智能拉深过程中的神经网络参数识别模型 |
4.2.1 输入层与输出层变量的确定 |
4.2.2 样本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
4.2.3 隐层数目和隐层节点数的选取 |
4.2.4 神经网络优化算法 |
4.2.5 选择编程语言 |
4.3 网络模型识别结果 |
4.3.1 LM模型与BP和GA-ENN识别模型的结果比较 |
4.3.2 盒形件拉深过程中参数的识别结果 |
4.4 样本数据库对网络输出变量识别精度的影响 |
4.5 网络泛化能力 |
4.5.1 样本数据的影响 |
4.5.2 隐层节点数目的影响 |
4.6 盒形件参数识别样本数据库的处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盒形件智能拉深实验系统 |
5.1 智能拉深实验系统 |
5.2 信号采集系统 |
5.3 便携式信号采集系统的建立 |
5.3.1 LabVIEW语言简介 |
5.3.2 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系统概述 |
5.3.3 数据采集的信道设置 |
5.3.4 信号调理 |
5.4 便携式数采系统的功能 |
5.5 基于便携式数采系统上的程序开发与测试 |
5.6 拉深过程中的参数实时识别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锻压机械》一九六九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制造业信息系统应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崔耀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02)
- [2]盒形件拉深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D]. 王凤琴. 燕山大学, 2003(03)
标签: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