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丰驰桑在东台地区的栽培与收获(论文文献综述)
胡兴明[1](2013)在《中国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蚕桑产业作为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代表已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五千多年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蚕桑产业出现了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特征。蚕桑产业转移不仅仅为丝绸工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原料,也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发挥了巨大作用。研究蚕桑产业转移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蚕桑产业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面对东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不断加快,蚕桑产业转移可能只是东部农业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因此该研究对完善农业产业转移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1.国际蚕桑产业转移与发展经验研究。在介绍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国际蚕桑产业转移背景与过程的基础上,对承接蚕桑产业转移较成功的印度、巴西进行了分析。日本蚕桑产业向外转移反映了经济发展与蚕桑发展相背,巴西的成功得益于其较好的资源禀赋和一体化经营模式,印度的发展受益于国家对蚕桑产业的扶持政策,而日本蚕桑产业的早期发展也与产业政策支持紧密相联。2.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在分析工业产业转移和国际蚕桑产业转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蚕桑产业特点,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用于分析蚕桑产业转移的驱动因素。通过东西部地区土地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比较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自然禀赋使得西部蚕区拥有比东部蚕区更高的土地生产率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得西部蚕区获得了比较优势承接了蚕桑产业转移,因而自然禀赋优势是蚕桑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政府从政策和项目资金等方面为蚕桑产业转移起到较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东部蚕区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发展也是蚕桑产业转移的原因,工业化对环境的改变客观上加剧了蚕桑产业的转移。3.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生产和流通的影响分析。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生产的影响不仅仅是总量和区域产量的变化,蚕桑产业转移前后产量波动的研究结果说明,蚕桑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蚕茧产量波动的幅度。蚕茧产量变化对市场的变化更加迅速,产业转移更有利于产业的稳定发展。蚕桑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促使西部出现了以“广西模式”为代表的更加市场化的蚕茧收购模式,而且迫使东部蚕区的蚕茧生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联合形成了新的蚕桑经营模式。4.蚕桑产业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对我国蚕桑生产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蚕桑产业转移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比转移前提高,西部蚕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在转移过程中不断提高。根据蚕桑产业集聚指标分析结果,蚕桑产业转移后出现了新的蚕桑产业集聚区,集聚规模不断扩大。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对象上的创新。产业转移的研究对象一般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类,对农业类的产业转移研究较少。本文选取蚕桑产业作为产业转移研究的对象,在研究对象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在涉及蚕桑产业转移的相关文献中,大多局限于描述蚕桑产业转移的结果,对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的研究较为简单和零碎。本研究在构建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自然禀赋、政府行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角度,对蚕桑产业转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3)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和Malmquist指数分析了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生产效率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全国蚕桑产业转移前后和转移过程中各蚕区蚕桑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在蚕桑产业转移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黄先智[2](2013)在《我国蚕桑产业转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产业普遍面临着衰退的问题。传统产业的衰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有序更替的必然结果,符合产业从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周期性变化的客观规律。蚕桑产业是我国最为悠久的传统产业,我国目前生丝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2%,在世界市场上居于绝对优势地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消费市场结构的快速变化,在技术、市场、产业组织等方面己经相当成熟的蚕桑产业,面临着产业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无法有效扩大,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产业收益率相对下降,生产要素流出本行业等诸多问题,具有相对衰退产业的典型特征,面临着较大的产业转型压力。蚕桑产业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的管制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产业内部思想僵化,技术体系相对封闭。同时,由于蚕桑产业的产业链区域布局不平衡,政府对这一产业重视程度不够,实现蚕桑产业的转型,重新构建其产业链条,又是极其复杂的问题。探讨蚕桑产业转型的技术路径,实现传统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研究蚕桑产业面临的问题,还可以为其他进入相对衰退期的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提供借鉴;我国关于现代蚕桑产业的转型问题多是基于技术层面的,关于从产业层面上探讨蚕桑产业转型的方向、发展路径,国内外相关研究还不多见。本论文研究传统蚕桑产业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产业转型,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本论文以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利用多学科融合分析方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转型的预期效果评价、转型后的科技研究方向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论文通过考察世界蚕桑产业中心的变迁历史,研究蚕桑产业社会经济功能的演化,分析影响蚕桑产业兴衰的因素;研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国蚕桑产业在发展模式与技术特征、产品结构和消费市场特征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分析我国蚕桑产业在生产、市场、技术、产业社会经济功能方面存在的困难,探讨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问题。(2)论文将研究日本在蚕桑产业衰退期振兴蚕桑产业的技术路径,蚕丝纤维的特性及其消费市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发展市场空间、区域空间,结合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和蚕桑产业自身的资源和产业技术特点,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最有利方向进行比较、选择,并探讨蚕桑产业转型的路径以及发展模式等问题。(3)运用生态学研究方法,比较我国蚕桑产业转型中形成的多元化蚕桑产业的预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蚕桑产业转型后的生态经济效果;根据蚕桑产业转型后科技创新目标的变化,提出我国蚕桑产业转型后的科技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问题。二、主要结论本论文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1)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迁移的历史表明,世界蚕桑产业的中心是动态变化的,并受需求、科技和效益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市场和社会需求是蚕桑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科技进步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比较效益是影响产业发展规模的关键因素。(2)当前我国蚕桑产业存在消费市场无法有效扩大、比较效益下降、科技发展迟滞,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弱化的严重问题,产业已进入相对衰退期,迫切需要转型。(3)日本在20世纪后叶蚕桑产业进入衰退期时从提高蚕桑生产效率,拓展蚕丝纤维的新用途二个方面来振兴蚕桑产业,但收效甚微。本论文研究证明蚕丝作为纤维产业的小品种,由于化学纤维的激烈竞争,其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有限,增长速度缓慢,依靠增加蚕丝纤维的消费量这一路径很难保持我国蚕桑产业的持续增长。(4)由于我国蚕桑产业的社会经济功能的弱化,蚕桑产业转型后必须寻找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功能。而以多元化产品为核心的多元化蚕桑产业,在市场发展空间、区域发展空间方面都优于传统蚕桑产业,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内部现有的生产要素,是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最有利方向。(5)我国转型后的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社会经济功能定位为:在生态治理基础上的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型产业。发展路径为:发挥桑树在生态治理方面的优势,将桑树作为干旱、盐碱、沙汉、荒汉等脆弱生态、长江上游流域生态防护林树种,融入国家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中去,建立多元化蚕桑产业系统工程;以饲料桑、果桑、桑叶食品、生态旅游为主导重构产业链,融入大农业、食品加工等大产业。发展模式包括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模式,桑-畜复合生态模式,桑-农复合生态模式,生态治理模式等。在发展次序上,应以生态桑作为突破口。(6)多元化蚕桑产业在桑园光能利用率、桑树干物质转化率、经济效益方面都优于传统蚕桑产业。传统蚕桑产业桑园利用光能约为2.5%,通过发展桑园间作套种,可将光能利用率提高到3.2%。传统蚕桑产业从桑园产物到蚕茧的物质转化率约为15.5%,通过桑枝、蚕沙、剩余桑叶的利用,可以将桑园的生物转化率提高到34.66%,提高幅度达到123.61%;桑园初级产物的价值提高182.22%。(7)桑树具有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外延性生态功能。参照阔叶林生态价值的计算方法,估算出丰产期桑园土壤保护价值为1516.39元/hm2.a,涵养水源的价值为341.97元/hm2.a,空气废物处理价值1771.89元/hm2.a,固碳减排价值为18528元/hm2.a,据此不完全的估算,桑园的外延式生态总价值34413.94元/hm2.a,其中最高是固碳减排的价值,约其估算生态价值的90%。单位桑园的生态价值高于我国传统蚕桑产业生产提供的蚕茧的平均产值。(8)蚕桑产业转型后,其发展方向、路径,涉及的领域都与传统的蚕桑产业存在较大的差异,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科学研究方向和重点也需要进行调整。三、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的创新点有三点:(1)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外率先从世界蚕业中心迁移与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强弱转换的视角,审视我国蚕桑产业的兴衰,提出了我国蚕桑产业已进入相对衰退期,迫切需要转型的问题。(2)通过分析日本蚕业振兴的技术路径和蚕丝纤维消费市场特征,论证了从拓展蚕丝纤维用途的产业转型路径很难保持蚕桑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同步增长。尽管蚕丝技术短期突破性进步难、蚕丝纤维消费市场萎缩、农村劳动力短缺、养蚕比较效益下降,但蚕桑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并且桑树具有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性,在生态治理方面的潜在优势突出,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内部现有的生产要素。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我国蚕桑产业转向的最有利方向是,由以蚕丝生产为核心的蚕桑产业转向以发挥桑树生态治理优势为中心的多元化蚕桑产业,突破了依靠技术进步扩大蚕丝消费量,维持蚕桑产业发展这一传统思维的约束,是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方向的根本改变。(3)本文运用系统原理分析了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生产过程及行成机理,指出其发展路径是融入国家生态治理工程,发挥桑树生态治理优势;以饲料桑、果桑、桑叶食品、生态旅游为主导重构产业链,融入大农业、食品加工等大产业;结合地区社会经济特点,可以采取现代蚕业、桑-农复合、桑-畜复合、生态治理等多种发展模式,进而用生态学方法对多元化蚕桑产业预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提出了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科学研究方向和重点。这为未来我国蚕桑产业的转型提供了较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向仲怀,顾国达,李建琴,封槐松,李龙,夏庆友,任永利,袁联伟[3](2012)在《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蚕业是我国具有5500多年悠久历史、广泛地域适应性、深厚文化底蕴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主导地位的传统种养殖业。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扶持、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蚕业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明显扩大,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国蚕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科学技术持续创新、产业结构有待改善、整体生产效率急待提高、品种资源日益短缺、蚕桑病虫害威胁加大、蚕业转移加快、国内外竞争加剧等巨大挑战。因此,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
陈涛[4](2012)在《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蚕业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仍是具有资源优势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产业。蚕桑产业链长(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服饰),覆盖面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我国蚕丝业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化,我国蚕桑产业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加凸显,如产品单一、效益低下、行业不稳等,同时还面临新兴养蚕国家越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关于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现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调整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研究等方法,在比较全面地分析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阐述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所具备的国内的产业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从蚕桑产业自身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进行研讨,并结合具有地方代表性的产业案例,分析现阶段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的市场变化,探索在新形势下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对策与措施,以推动我国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通过本论文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调整中逐步建设高起点较稳固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蚕桑生产主产区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东桑西移”、“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引领下,逐渐向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表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出现新的产业问题。因此,在国家政策导向上应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在国家财政支持上应集中资金在中西部地区着力打造具有较高桑园管理水平、较好的养蚕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的年产优质干茧达到千t以上具有示范效应的蚕桑生产基地,以利于稳定蚕茧产量,保持茧丝资源优势。为此,还应同时做好各主产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2.举国家与行业之力争取蚕丝及其制品的定价主导权。自1970年以后茧丝产量重新跃居世界首位以来,近40年时间里,我国的蚕桑产业一直处于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数十年里主要是靠数量取胜,难以确立强国地位,特别是产业终端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品牌名牌战略,实现以质取胜。同时,国家应加大厂丝储备、采取有力措施,设法基本稳定国内茧丝价格,以避免因茧丝价格大幅波动而导致蚕桑生产大起大落。通过稳定国内茧丝价格,杜绝出口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逐步取得在国际市场上蚕丝及其制品的定价主导权。3.理顺茧丝绸行业的管理体制促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蚕桑产业涉及桑树栽培、家蚕饲养、蚕茧收购、缫丝和丝绸制品开发经营等诸多方面,分属农工商贸数个部门,产业链条长,加上分布面广,前后道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利益纠葛、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国家茧丝绸协调机构,应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加强茧丝绸行业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设法基本稳定国内茧丝价格,避免出口市场的无序竞争,推进重大科技创新与品牌战略实施,以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引领行业发展方向。4.加强科技创新建立以省力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养蚕技术及经营体系。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外出农民工增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农民经营收入门路多元,粮棉油果菜等大宗农产品轻型栽培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养蚕业在农村中的竞争力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栽桑养蚕单位土地面积收益和单工劳动报酬已从优势向劣势转变,并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鉴此,需要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从品种选育到主要作业技术,从简易设施到机械化设备,从共同催青、小蚕共育到适合集约经营的所有环节,即从技术、装备、经营多管齐下,尽快建立以省力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养蚕技术经营体系。5.推进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延伸开发非绢丝产业。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意识,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研发工作也已经取得一批丰硕成果,桑枝培养食用菌与重组板材、蚕沙提取药用原料、桑椹生产饮料、桑叶开发饲料等开始步入产业化,丝素丝胶的应用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桑蚕茧丝资源在固守传统的绢丝产业的同时,正在通过延伸开发进入多个非绢丝产业。这种发展态势,对提高桑蚕茧丝资源利用率、增加栽桑土地产出率、增加养蚕农户收益率以致增加整个蚕桑丝绸行业的附加价值,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花大力气给予引导和支持。6.切实激活和开拓内需市场,逐渐降低蚕桑产业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长期以来,我国作为蚕茧和生丝的输出大国,并形成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导致我国蚕桑产业陷入受国际市场变化而大起大落的怪圈。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约1/5,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如何激活和开拓蚕桑产品的内需市场,是关系到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依靠科技创新,开发适应国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明需求畅销产品,提高产业各环节的生产效益,是拉动内需和降低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性的关键。
孙双印[5](2008)在《饲料桑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饲料桑是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通过人工选择与杂交育种培育出的最新抗逆性品种,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同时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木本饲用植物。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大力开发新型饲草饲料资源,本文深入研究了饲料桑的生长规律及饲料桑高产高效的综合农艺措施,为饲料桑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观测了新品种饲料桑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在不同栽培密度下自然生长的一龄饲料桑生长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整个生长季自然生长的一龄饲料桑主枝条地径、条长呈现缓慢生长、快速生长、停止生长的规律,呈现非线性生长方式,符合逻辑斯蒂数学模型;自然生长的一龄饲料桑叶数生长规律,也呈现非线性生长方式,但符合Richards数学模型。本文也研究了二龄饲料桑一年三茬生产模式的生长变化规律,发现二龄饲料桑一年三茬生产模式主枝条地径、条长、叶数呈现缓慢生长、快速生长、停止生长的规律,皆呈现非线性生长方式,均符合逻辑斯蒂数学模型。为了建立饲料桑高产高效生产优化栽培技术规范,本试验将氮肥、磷肥、钾肥、施肥次数和刈割次数作为决策变量,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通过对建立的产量及效益数学模式进行优化与解析,对饲料桑叶产量、枝叶产量的主要栽培措施与产量及效益间的量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影响饲料桑产量的关键因子及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为永定河故道沙土地饲料桑高产高效优化栽培技术规范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建构的饲料桑高产栽培数学模型进行统计选优、降维分析、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饲料桑叶产量、枝叶产量最佳实施条件是:施N肥60kg/667 m2,施P肥30 kg/667 m2,施K肥40kg/667 m2,施肥次数为三次(京津地区时间分别为每年的4月30日、6月15日、8月15日),刈割次数三次(京津地区时间分别为每年的5月30日、7月30日、10月15日)。2007年试验饲料桑叶产量最佳产量为700.62kg/667m2,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大小依次为:施肥次数、刈割次数、施磷肥量、施氮肥量、施钾肥量。2007年饲料桑枝叶最佳产量1260.71kg/667m2,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大小依次为:刈割次数、施肥次数、施钾肥量、施氮肥量、施磷肥量。试验各因素对产量的关系均为二次型的抛物线关系,各因素和产量相关的最高值出现在试验编码值的0水平上,因素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在饲料桑叶产量因素交互影响中磷肥施肥次数的交互作用最大,其次为氮肥刈割次数的交互效应。在饲料桑枝叶产量因素交互影响中则氮肥和磷肥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大,其次为氮肥和钾肥的交互效应。五项因素之间又存在互作效应。因此说明在饲料桑栽培措施中,不仅考虑主效措施,也要考虑微效和独效措施的选用。经边际产量分析,当各因素在试验编码值0水平以下时,随因素水平的提高,饲料桑叶及饲料桑枝叶产量增长显着。在试验编码值0水平时,达到最高产量。各因素在试验编码值0水平以上时,产量随着因素水平的提高不再增长,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协调五项栽培措施间的关系,适时刈割,合理施肥,重视氮肥、钾肥、磷肥的配合施用,发挥其综合增产效应,以利增产增收。本文通过对自然生长一龄饲料桑和二龄饲料桑一年三茬生产模式的枝条长度、枝条地径、饲料桑叶数生长数据统计分析,首次提出了其生长的数学模型,可方便的了解饲料桑园在当前栽培条件下的极限产量、极限生长速度,并可预测和分析饲料桑的生长速度、理论最高生长量和饲料桑叶数量等多项饲料桑生长指标。本文首次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饲料桑进行生产研究,简化了试验程序,极大减少了田间试验工作量,使多因素田间试验、研究同步进行,有效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全面性、科学性,同时这一先进、实用的试验方法大大提高了科研工作的效率,为农业系统工程理论、计算机技术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作了有益的尝试。本文深入研究了饲料桑的特征特性和生长规律,考虑了生产实践中的各主要因素,为饲料桑生产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饲料桑高产高效优化栽培也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周为友[6](2008)在《江浙地区杂交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江浙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内部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因此,研究和推广杂交桑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及配套养蚕技术,对于大幅度提高蚕桑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力、提升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按照“超密栽植、矮化树形、收获新梢、全年条桑”的基本思想,就江浙地区杂交桑优质高产栽培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江浙蚕区杂交桑栽培可以通过增加栽植株数及新梢条数的途径,缩短每个生长季节的收获周期,实现全年多次条桑收获及桑叶优质高产;建园密度以每667m2栽植5000-6000株为宜,行距65-75cm,株距15-20cm。采用无干密植的草本化栽培形式,全年收获三期条桑,与传统的片叶采摘相比,桑叶收获效率可以提高2-2.5倍;条桑收获适期分别为5月20日-25日、7月15日-25日、9月底-10月初;每个生长季节当新梢生长到1.0-1.3 m时收割条桑,以平衡三个收获期的产叶量。杂交桑全年施肥6次为宜,每667m2全年施肥量为氮(N)45-50公斤,磷(P2O5)20-25公斤,钾(K2O)25-30公斤;三个生长时期和冬季的施肥比例分别为30%、25%、35%和10%左右;每个收获期的施肥量以上限15kg纯N为宜,以基肥与追肥的形式分次施入。杂交桑园在早春萌芽前或每季枝叶刚收获后,可采用克无踪200倍液全面喷施桑园,盖草能可用于枝叶生长期的定向喷雾,草甘膦、使它隆、幼禾葆及骠马等除草剂则应避免使用。在相应栽培措施的配合下,江浙地区杂交桑栽培可以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桑叶产质量水平与湖桑32号片叶育相仿;可以大幅度提高蚕桑生产的劳动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在种茧育省力化生产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潘一乐[7](2003)在《桑树良种化与蚕业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桑树品种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优良桑树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桑叶产量、改善桑叶品质、增强桑树对不良环境的抵抗性 ,进而对增加蚕茧产量 ,提高茧质、种质、丝质都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蚕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加快我国桑树良种化进程 ,促进蚕桑生产朝“两高一优”农业发展 ,是一项重要任务
潘一乐[8](2003)在《桑树良种化与蚕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桑树品种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优良桑树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桑叶产量,改进桑叶品质,增强桑树对不良环境的抵抗性,从而对增加蚕茧产量,提高茧质、种质、丝质都有重要的作用。桑树良种化与蚕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蚕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快我国桑树良种化进程,促进蚕桑生产朝“两高一优”农业发展,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翁荣林,丁悦[9](2001)在《一代杂交桑栽培技术进展》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就江浙蚕区的一代杂交桑载培技术的进展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杂交桑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周广根[10](2001)在《丰驰桑的推广应用前景》文中研究说明
二、丰驰桑在东台地区的栽培与收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丰驰桑在东台地区的栽培与收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蚕桑产业历史悠久 |
1.1.2 蚕桑产业“大而不强” |
1.1.3 蚕桑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 |
1.3.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4.1 基本概念与范围界定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1.4.5 论文的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2 产业转移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产业转移理论 |
2.1.1 早期产业转移理论研究 |
2.1.2 当代产业转移理论研究 |
2.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 |
2.2.1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研究 |
2.2.2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研究 |
3 蚕桑生产特征与历史回顾 |
3.1 蚕桑生产及其特点 |
3.1.1 蚕桑生产 |
3.1.2 蚕桑生产的基础 |
3.1.3 蚕桑产业的特征 |
3.2 蚕桑产业发展历史 |
3.2.1 中国蚕桑产业的发展 |
3.2.2 国外蚕桑产业的发展 |
3.3 蚕桑产业转移 |
3.3.1 国际蚕桑产业变迁 |
3.3.2 国内蚕桑产业变迁 |
3.3.3 东桑西移 |
4 国外蚕桑产业转移及其启示 |
4.1 国外蚕桑产业转移发展现状 |
4.2 日本 |
4.2.1 蚕桑概况 |
4.2.2 蚕桑产业发展经验 |
4.3 巴西 |
4.3.1 蚕桑概况 |
4.3.2 蚕桑产业发展经验 |
4.4 印度 |
4.4.1 蚕桑概况 |
4.4.2 蚕桑产业发展经验 |
4.5 国外蚕桑产业转移发展启示 |
5 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分析 |
5.1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 |
5.1.1 产业转移的分类 |
5.1.2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理论分析框架 |
5.2 自然禀赋因素 |
5.2.1 生产效率因素 |
5.2.2 成本因素的理论分析 |
5.2.3 成本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 政府因素 |
5.3.1 政策指导 |
5.3.2 资金扶持 |
5.4 城镇化和工业化因素 |
5.4.1 城镇化和工业化因素分析 |
5.4.2 城镇化因素实证分析 |
6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生产与流通的影响分析 |
6.1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产量和价格的影响 |
6.1.1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产量的影响 |
6.1.2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价格的影响 |
6.2 蚕桑产业转移对鲜茧流通的影响 |
6.2.1 鲜茧流通特征 |
6.2.2 鲜茧流通体制演变 |
6.2.3 蚕桑产业转移与鲜茧流通 |
7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 |
7.1 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与测算方法 |
7.2 基于C-D生产函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 |
7.2.1 理论模型 |
7.2.2 结果与分析 |
7.3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 |
7.3.1 Malmquist指数方法 |
7.3.2 样本、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
7.3.3 结果与分析 |
8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 |
8.1 产业集聚识别方法 |
8.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8.3 产业转移前后蚕桑产业集聚分析 |
8.3.1 区位商指数分析 |
8.3.2 产业集聚指数分析 |
9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基本结论 |
9.1.1 自然禀赋优势是蚕桑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 |
9.1.2 产业政策与工业化、城镇化是推动蚕桑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 |
9.1.3 蚕桑产业转移促进了蚕桑生产的稳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
9.1.4 蚕桑产业转移推动了新的蚕桑产业集聚区的形成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快蚕桑技术进步,提高蚕桑产业转移质量 |
9.2.2 加强西部茧丝绸产业链建设,实现蚕桑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
9.2.3 加大蚕桑产业宏观调控力度,促进蚕桑产业稳定协调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我国蚕桑产业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 技术创新理论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理论启示 |
第三章 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迁移的历史考察 |
3.1 古代中国的蚕桑产业 |
3.1.1 古代中国蚕桑产业的概况 |
3.1.2 蚕桑产业社会经济功能的演化 |
3.1.3 蚕桑产业的管制 |
3.1.4 蚕桑产业的科学技术 |
3.2 欧洲蚕桑产业的兴起 |
3.3 日本蚕桑产业的突起 |
3.4 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迁移的动因分析 |
3.4.1 市场与社会需求 |
3.4.2 技术进步 |
3.4.3 比较效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
4.1 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 |
4.1.1 产业发展规模与布局 |
4.1.2 主要模式及技术特征 |
4.1.3 产品结构和消费市场特征 |
4.2 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纤维市场竞争激烈 |
4.2.2 蚕桑产业科技创新不足 |
4.2.3 蚕桑产业发展规模受限 |
4.2.4 蚕桑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弱化 |
4.2.5 蚕桑产业已进入相对衰退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
5.1 20世纪后叶日本蚕桑产业振兴路径与启示 |
5.1.1 20世纪后叶日本蚕桑产业振兴的路径分析 |
5.1.2 日本蚕桑产业振兴路径的启示 |
5.2 蚕丝纤维消费特性及理论消费量的估算 |
5.3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发展空间 |
5.3.1 发展生态桑产业的政策导向 |
5.3.2 多元化蚕桑产业发展的区域空间 |
5.3.3 多元化蚕桑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
5.4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
5.4.1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方向 |
5.4.2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
5.4.3 多元化蚕桑产业系统工程的构建 |
5.5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模式 |
5.5.1 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模式 |
5.5.2 桑-畜复合生态模式 |
5.5.3 桑-农复合生态模式 |
5.5.4 桑树生态治理模式 |
5.6 多元化蚕桑产业发展次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预期效益评价 |
6.1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内延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
6.1.1 桑园干物质转化率 |
6.1.2 桑园生产经济效益评价 |
6.2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外延生态功能评价 |
6.2.1 桑树对环境适应性 |
6.2.2 桑树的生态作用 |
6.3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外延生态价值估算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科技问题 |
7.1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科技基础 |
7.1.1 现代蚕桑产业科学技术进展 |
7.1.2 家蚕、桑树基因组计划 |
7.1.3 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
7.2 多元化桑产业科技的重点问题 |
7.2.1 适应多元化发展的桑树资源和品种筛选 |
7.2.2 适应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桑树的种植技术 |
7.2.3 适应不同用途的桑树的栽植技术 |
7.2.4 桑树的生态学和抗逆性研究 |
7.2.5 桑树的多元化利用技术 |
7.3 多元化蚕业科技的重点问题 |
7.3.1 蚕蛹的多元化开发 |
7.3.2 家蚕的生物反应器 |
7.3.3 蚕丝生物材料 |
7.3.4 适应多元化要求的家蚕的遗传改良 |
7.3.5 超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后续研究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附件:参考案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蚕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一) 蚕业发展现状 |
1. 蚕业生产在波动中扩大, 规模渐趋于稳定 |
2. 蚕茧价格波浪式上升, 具有鲜明的发散趋势 |
3. 蚕桑生产区域较集中, “东桑西移”渐趋稳定 |
4. 蚕业产业化经营, 一批蚕业龙头企业不断成长 |
5. 蚕业效益明显提高, 资源综合利用增强 |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蚕业生产规模较小, 生产效率较低 |
2. 蚕桑生产自然风险加大, 蚕茧市场风险加剧 |
3.“东桑西移”较快, 优质茧生产基地萎缩严重 |
4. 蚕业实用技术进步缓慢, 技术推广体系薄弱 |
5. 蚕种生产经营落后, 蚕种质量不稳定 |
6. 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规模小, 产业化程度弱 |
7. 管理体制不畅, 产业链各环节割裂 |
二、国际蚕业演变规律与国外蚕业发展模式 |
(一) 国际蚕业的演变规律 |
1. 世界茧丝生产具有鲜明的寡头垄断特征 |
2. 世界茧丝市场供求基本稳定 |
3. 蚕业具有不断转移的特征 |
4. 蚕业转移速度取决于多重因素 |
5. 产业链各环节的转移度存在差异 |
(二) 国外蚕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1. 日本蚕业发展模式 |
(1) 发展兴盛期 (1868—1939年) |
(2) 战时危机期 (1939—1949年) |
(3) 战后恢复期 (1950—1970年) |
(4) 衰退萎缩期 (1970年以后) |
2. 印度蚕业发展模式 |
第一, 丰富的资源优势。 |
第二, 传统的丝绸消费习惯 |
第三, 高度市场化的茧丝流通体制 |
第四, 印度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 |
第五, 抓住了良好的外部机遇 |
3. 巴西蚕业发展模式 |
(三) 国外蚕业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
1. 加快市场化进程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
2. 改革管理体制, 明确管理职能 |
3. 进行科学的政府干预和适度的政策保护 |
4. 理顺科研体制, 强化蚕桑科研机构 |
5. 重视蚕业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推广 |
6. 充分发挥蚕农组织的作用 |
7. 加强高等专业教育, 培养蚕桑专业人才 |
三、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分析 |
1. 国际市场需求演变与趋势 |
(1) 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 |
(2) 出口市场结构变化 |
(3) 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
(4) 国际市场需求演变的趋势与前景 |
2. 国内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
(1) 国内丝绸消费市场的需求特点 |
1) 国内消费者对丝绸的认知水平和喜好程度与职业、收入、社会阅历、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 |
2) 国内消费者的丝绸消费行为和消费意愿存在较大差异 |
3) 现行居民丝绸消费水平还比较低, 家庭丝绸拥有量较少, 存在着一定的需求空间和潜在商机 |
4) 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是棉纤维, 其次是蚕丝, 第三是麻、毛类, 最不受欢迎是化纤 |
5) 消费者对丝绸服装期望选择最高, 其次是蚕丝被, 丝绸面料和其它丝绸制品的选择较少 |
(2) 影响国内丝绸消费的主要因素 |
1) 丝绸产品本身的价格 |
2)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
3) 替代品 |
4) 消费者偏好 |
(3) 国内丝绸市场发展趋势与潜力 |
3. 由外贸依赖型向内外需双驱动型增长方式转变 |
(二)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供给分析 |
1. 蚕业生产能力分析 |
2. 蚕业供给结构分析 |
(1) 产业结构 |
(2) 区域结构 |
(3) 产品结构 |
(4) 由单一产业链向多元辐射增长方式转变 |
(三)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分析 |
1. 世界蚕业科技发展趋势 |
(1) 蚕桑遗传育种技术研究发展 |
(2) 桑树养育技术发展 |
(3) 蚕桑病虫害防控技术发展 |
(4) 蚕桑设施与设备技术发展 |
(5)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 |
2. 国内蚕业科技发展趋势 |
(1) 蚕桑遗传育种研究 |
(2) 栽桑、土肥管理和养蚕技术研究 |
(3) 蚕桑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 |
(4) 设施与设备技术研究 |
(5)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
3.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
四、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
(一)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蚕业的必然选择 |
1. 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成为蚕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
2. 长而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
3. 中国蚕丝业在世界蚕丝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难以撼动 |
4.“东桑西移”下的产业区域转移保障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 |
5. 蚕丝的优良特征形成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消费前景 |
6. 技术与市场互动将推动蚕业生产和消费向多元化发展 |
7. 蚕业产业发展特征符合绿色环保和循环经济发展原理 |
(二)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1.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
2.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1. 满足消费需求, 提高人们生活品质 |
2. 调整农业结构,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
3. 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
4. 提升国际竞争力, 成为蚕业强国 |
(四)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1. 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
(五)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
1. 总体思路 |
2. 基本思路 |
(1) 稳定蚕桑生产规模, 提高茧丝质量与生产效益 |
(2) 加强东西部分工与合作, 整合发展蚕桑产业 |
(3)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提升蚕桑生产的科技水平 |
(4) 加强蚕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
(5) 因地制宜, 推进蚕业产业化经营 |
(6) 加强蚕桑资源循环综合利用, 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 |
(7) 拉动国内市场需求,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
五、促进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 高度重视蚕业发展意义, 巩固我国蚕业大国地位 |
(二) 构建支持保护体系, 保持蚕业可持续发展 |
(三) 理顺科研体制, 提升蚕业科技水平 |
(四) 改革蚕桑产业体制, 提高宏观调控成效 |
(五) 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
(六) 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攻克蚕业发展的瓶颈 |
(4)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产业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国际竞争力涵义的概念界定 |
2.2.3 比较优势理论的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3.1 中国蚕桑发展的历史变迁 |
3.1.1 我国古代和近现代蚕桑产业发展 |
3.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蚕丝业的复兴 |
3.2 区域布局 |
3.2.1 蚕区分布的历史变迁 |
3.2.2 中国蚕桑区域布局的划分 |
3.3 技术革新与生产变化 |
3.3.1 建立高产的桑树栽培技术体系 |
3.3.2 实现优良蚕品种的推广 |
3.3.3 利用催青室统一催青 |
3.3.4 小蚕共育技术 |
3.3.5 大蚕省力化技术 |
3.3.6 上蔟技术 |
3.3.7 烘茧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
4.1.1 蚕种生产概况 |
4.1.2 桑蚕品种现状 |
4.1.3 蚕桑质量监管 |
4.1.4 蚕茧生产现状 |
4.2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适度规模与蚕业布局 |
4.2.2 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 |
4.2.3 生产规模化与产业化 |
4.2.4 标准化生产与质量监管 |
4.2.5 宏观调控与资金扶持 |
4.2.6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4.2.7 综合开发与市场拓展 |
4.2.8 竞争力与强国地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蚕桑产业竞争力及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5.1 中国蚕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5.1.1 评价的方法 |
5.1.2 评价的指标 |
5.1.3 国际竞争力分析 |
5.1.4 小结 |
5.2 中国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成本、收益比较 |
5.2.1 蚕茧成本的概念 |
5.2.2 全国蚕茧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
5.2.3 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成本、收益比较 |
5.2.4 小结 |
5.3 中国蚕茧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5.3.1 比较优势评价 |
5.3.2 比较优势评价指标 |
5.3.3 蚕茧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5.3.4 小结 |
第6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要素分析 |
6.1 蚕桑产业管理制度因素分析 |
6.1.1 我国蚕桑产业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
6.1.2 我国现行的蚕桑产业管理体制的不足之处 |
6.1.3 提高我国蚕桑产业管理效能的政策建议 |
6.2 蚕桑产业经营方式因素分析 |
6.2.1 蚕茧生产的特殊性 |
6.2.2 我国主要蚕茧生产经营方式分析 |
6.2.3 现有蚕桑生产经营模式的不足 |
6.3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
6.3.1 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
6.3.2 蚕桑产业面临的挑战 |
6.4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因素分析 |
6.4.1 蚕桑产业科技发展现状 |
6.4.2 蚕桑产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3 保障我国蚕桑产业科技发展支撑的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7.1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及设计思路 |
7.1.1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7.1.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7.1.3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7.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
7.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
7.3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7.3.1 数据来源 |
7.3.2 具体分析过程 |
7.3.3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8.1 市场化之路 |
8.1.1 蚕种市场化 |
8.1.2 蚕茧市场化 |
8.2 规模化之路 |
8.2.1 宏观规模 |
8.2.2 微观规模 |
8.3 产业化之路 |
8.3.1 中国蚕桑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典范——富安模式 |
8.3.2 市场带动型的蚕桑产业发展——广西模式 |
8.3.3 中国蚕桑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荐 |
8.4 标准化之路 |
8.4.1 我国蚕桑产业标准化的现状 |
8.4.2 我国蚕桑标准体系的完善 |
8.4.3 我国蚕桑产业标准化的实施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考与建议 |
9.1 政府的义务 |
9.1.1 摆正位置,理顺体制 |
9.1.2 政策引导,宏观调控 |
9.1.3 资金扶持,建稳基地 |
9.1.4 完善标准,质量监管 |
9.2 企业的角度 |
9.2.1 着眼基地,反哺利益 |
9.2.2 放眼市场,提升质量 |
9.2.3 良性竞争,传承文明 |
9.2.4 自我造血,品牌战略 |
9.3 学研的使命 |
9.3.1 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
9.3.2 创新科技,升级产业 |
9.3.3 资源共享,改良品种 |
9.3.4 产研结合,推广科技 |
9.4 蚕农的选择 |
9.4.1 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
9.4.2 技术更新,稳产优质 |
9.4.3 增强合作,增加收益 |
9.4.4 拓宽思路,立体经营 |
第10章 综合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内发表论文一览表 |
致谢 |
(5)饲料桑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1 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国外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
1.2.1 施肥对蚕桑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1.2.2 施肥量对蚕桑春叶的影响 |
1.2.3 蚕桑园施用钾肥对桑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4 氮磷钾复合肥对蚕桑园产量的影响 |
1.2.5 施肥对桑叶品质的影响 |
1.2.6 桑叶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
1.3 本文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本文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
1.5 研究区试验地自然环境概况 |
1.5.1 试验地位置 |
1.5.2 试验地土壤与气候条件 |
1.5.3 供试土质及土壤肥力 |
1.5.4 试验时间 |
1.5.5 试验材料 |
1.6 本论文课题来源 |
2 一龄饲料桑自然生长模型的研究 |
2.1 2005年一龄饲料桑自然生长模型的研究 |
2.1.1 试验方法 |
2.1.2 饲料桑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结果 |
2.1.3 一龄饲料桑生长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
2.2 2006年一龄饲料桑自然生长模型的研究 |
2.2.1 试验方法 |
2.2.2 结果统计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3 人工刈割饲料桑生长模型的研究 |
3.1 二龄饲料桑三茬生产模式主要农艺性状生长变化规律 |
3.1.1 结果统计分析 |
3.2 二龄饲料桑三茬生产模式生长数据模拟模型建立 |
3.2.1 二龄饲料桑三茬生产模式生长数据模拟模型表达 |
3.2.2 二龄饲料桑三茬生产模式生长数据模拟模型建立 |
3.3 小结与讨论 |
4 饲料桑叶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及优化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试验实施 |
4.3 试验结果与统计分析 |
4.3.1 五项栽培措施对饲料桑叶产量的影响 |
4.3.2 函数模型的优化 |
4.3.3 函数模型的解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5 饲料桑枝叶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及优化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试验实施 |
5.3 试验结果与统计分析 |
5.3.1 五项栽培措施对饲料桑枝叶产量的影响 |
5.3.2 函数模型的优化 |
5.4 函数模型的解析 |
5.4.1 单因素效应分析 |
5.4.2 降维分析 |
5.4.3 两因子互作效应分析 |
5.5 小结与讨论 |
6 不同栽植密度的饲料桑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
6.1 不同栽植密度的一龄饲料桑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
6.1.1 不同栽植密度的一龄饲料桑单株产量变化 |
6.1.2 不同栽植密度的一龄饲料桑667m~2产量变化规律 |
6.1.3 小结与讨论 |
6.2 不同栽植密度的二龄饲料桑产量变化规律 |
6.2.1 不同栽植密度的二龄饲料桑单株产量变化规律 |
6.2.2 不同栽植密度的二龄饲料桑667m~2产量变化规律 |
6.3 小结与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讨论 |
7.2 展望 |
8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图 |
(6)江浙地区杂交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杂交桑全年条桑收获技术与模式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春期发芽情况 |
2.2 春期生长发育情况 |
2.3 夏及早秋期生长发育情况 |
2.4 晚秋期生长发育情况 |
2.5 第二收获期迟早对草本桑晚秋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章 杂交桑施肥技术与模式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肥时期对草本桑新梢生长与产叶量的影响 |
2.2 不同施肥时期对桑叶成分及茧质成绩的影响 |
2.3 二次春肥对桑叶产量及叶质的影响 |
2.4 不同施肥量对草本桑枝叶生长及施肥效益的影响 |
2.5 叶面施肥时草本桑产叶量及叶质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杂交桑化学除草技术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除草剂种类对草本桑萌芽及再生长的影响 |
2.2 除草剂使用浓度对草本桑萌芽及再生长的影响 |
2.3 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桑叶生长的影响 |
2.4 不同除草剂处理对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
2.5 不同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杂交桑在规模化丝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1 规模生产的概况 |
2 草本化栽培在规模生产的应用特点 |
第五章 杂交桑在省力化种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原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原蚕生命力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原蚕收茧、茧质成绩的影响 |
2.4 不同处理对制种成绩的影响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桑树良种化与蚕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桑树品种在蚕业生产中的意义 |
1.1 桑树品种与产叶量 |
1.2 桑树品种与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
1.3 桑树品种与蚕种的产量和质量 |
2 我国桑树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概况 |
2.1 地方品种选拔 |
2.2 杂交育种 |
2.3 桑树一代杂种的利用 |
2.4 新品种的繁育与推广 |
2.4.1 建立优良桑品种苗木繁育基地 |
2.4.2 建立新品种示范园区 |
3 桑树良种化对蚕业发展的作用 |
3.1 良种化促进了蚕业生产的发展 |
3.2 良种化促进了桑苗繁育技术的进步 |
3.3 杂交桑的推广应用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 |
4 加快我国桑树良种化进程的对策 |
4.1 建立现代蚕业科技示范园区 |
4.2 加快桑树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 |
4.3 抓好科技创新, 选育更多更好的桑树新品种 |
4.4 加强宣传与培训, 建设好农村蚕桑科技服务网络 |
四、丰驰桑在东台地区的栽培与收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与影响研究[D]. 胡兴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2)
- [2]我国蚕桑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 黄先智. 西南大学, 2013(02)
- [3]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 向仲怀,顾国达,李建琴,封槐松,李龙,夏庆友,任永利,袁联伟. 中国蚕业经济管理学术研讨会材料汇编, 2012
- [4]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陈涛. 西南大学, 2012(11)
- [5]饲料桑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及优化研究[D]. 孙双印.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6]江浙地区杂交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D]. 周为友. 苏州大学, 2008(11)
- [7]桑树良种化与蚕业发展[J]. 潘一乐. 蚕业科学, 2003(01)
- [8]桑树良种化与蚕业发展[A]. 潘一乐. 江苏省昆虫学会通讯4, 2003(总第54期)
- [9]一代杂交桑栽培技术进展[J]. 翁荣林,丁悦. 江苏蚕业, 2001(04)
- [10]丰驰桑的推广应用前景[J]. 周广根. 中国蚕业,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