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滤吸附剂在中药注射剂制备中的应用体会

助滤吸附剂在中药注射剂制备中的应用体会

一、助滤吸附剂在制备中草药针剂中应用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九医院药局[1](1976)在《助滤吸附剂在制备中草药针剂中应用的体会》文中研究指明在制备中草药针剂时,曾经多种方法处理,仍可能残留少量杂质而影响过滤速度和针剂质量。本文介绍作者在实践中,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应用活性炭、滑石粉、纸浆、石棉作助滤吸附剂的体会,并介绍了上述助滤剂的使用方法。

朱华[2](2004)在《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在整理大量文献、调查药材资源的基础上,以苔藓植物地钱中药用活性成分为目标,对广西产拳卷地钱(Marchantia convoluta Gaoet chang)进行了生药鉴别及化学成分的分析、提取、纯化、分离与生物活性研究,从苔藓植物拳卷地钱中提取分离了一类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系统地研究了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分离的工艺条件,所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单体通过HPLC、UV、IR、HNMR、MS、HPLC-MS等仪器手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并提出了固相萃取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模型。生物活性实验研究发现拳卷地钱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保护肝功能、抑菌、抗炎、利尿等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的研制。为开发拳卷地钱新药提供了实验依据与基础。具体内容摘要如下: 1.样品调查及鉴别。根据产地调查、标本采集和生药鉴定,查明广西境内3种地钱属植物,分别是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拳卷地钱Marchantia convoluta以及粗裂地钱Marchantia paleacea,以拳卷地钱为主。在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构造、理化鉴定和紫外光谱、指纹图谱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上述3种地钱的鉴别方法。通过系统预试验初步查明拳卷地钱所含化学成分类型,应用GC-MS技术分析其挥发油中成分,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其脂溶性部位得到β-谷甾醇和豆甾醇2个植物甾醇成分。 2.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采用改进的铝盐显色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地钱中总黄酮含量,研究了最大吸收波长、显色剂的加入量、显色时间等条件对拳卷地钱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得到最佳测定条件:NaNO2-AlCl3为显色剂,显色时间15 min之内,测定波长525nm,拳卷地钱总黄酮含量与吸光度符合校准曲线Y=-0.0153+0.03003X,加标回收率在97.61%~101.59%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达99.28%,精密度高(RSD=1.1%,n=5)。该法操作简便、快速,数据可靠,可以作为拳卷地钱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3.总黄酮提取。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拳卷地钱中总黄酮的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拳卷地钱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温度为70℃,时间0.5小时,提取次数3次,提取溶剂为80%的乙醇,料液比为1:15,提取率达1.90%。并将酶解法用于地钱总黄酮的提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当地钱用量为1g/20mL H2O时,提取介质中酶一1浓度为0.2mg/mL,酶解温度50℃,pH二4.5,酶解时间120min,总黄酮浸出率达1.96%。酶解法提取拳卷地钱总黄酮不用有机溶剂,节约成本;反应温度低,降低了生产能耗。 4.黄酮类化合物单体的分离鉴定。采用固相萃取法分离制备黄酮类化合物的单体,高效液相色谱法跟踪测定纯度,理化方法结合UV、IR、HNMR、MS、HPLC一MS等仪器手段进行结构表征,从拳卷地钱中分离鉴定得到三个单体,分别为5一经基一7一甲氧基一2一甲基色原酮(I)、7一轻基黄酮(lI)和芹菜素一7一O一p一D一葡萄糖醛酸贰(m),以上单体均为首次从广西产拳卷地钱中分离得到;以芹菜素为例,建立了固相萃取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模型,从固相萃取填料的选择、萃取溶剂的选择、萃取溶剂的比例、上柱方式、洗脱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得到了最佳分离条件,探讨了固相萃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共性问题。 5.黄酮类化合物HPLC分析。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拳卷地钱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以乙酸一甲醇一乙睛一磷酸一水为多元混合流动相,等度洗脱,在30 min内对地钱的黄酮提取物直接进行分离与测定,检测波长为350nm,流速0.60 mL/min,采用校准曲线法对实际样品中的芹菜素、棚皮素和木犀草素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79一101.13%,相对标准偏差0.“%一1.52%。该法可用于拳卷地钱黄酮提取物的精确分析。 6.总黄酮的生物活性实验研究。在抗乙肝病毒体外实验中,拳卷地钱总黄酮在5种不同药物浓度时对朋sAg和HBeAg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拳卷地钱总黄酮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酷组能显着降低CCI;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并能升高TP和ALB含量。拳卷地钱总黄酮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的最低抑制菌浓度(MIC)分别为2.50、0.625、0.625、2.50、2.50、1 .25 mg/mL。拳卷地钱总黄酮高剂量组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郭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拳卷地钱总黄酮在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中,具有明显的抗乙肝病毒,保肝降酶作用;并具有抗菌、抗炎作用,以及对大鼠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7.总黄酮抗乙肝病毒的体外细胞实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拳卷地钱总黄酮对HBsAg和HBeAg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抑制HBV一DNA复制和表达。5抖留mL、10林g/mL、20“g/mL、40“g/mL的拳卷地钱总黄酮用药3天后对HBsAg、HBeAg的抑制率分别是100林g八nL拉米夫定抑制率的1.29倍、1.80倍、1.85倍、1.96倍和0.76倍、0.65倍、1.19倍、1.22倍。拳卷地钱总黄酮的抑制抗原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35 .45林留mL、28.77林g/mL、17.11林g/mL。高剂量拳卷地钱

王艳强[3](2004)在《BSA超滤及膜分离提纯莲心碱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采用BSA模拟体系,选用了截留分子量为5000的聚醚酮超滤膜(PEK-5000)和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聚醚砜超滤膜(PES-10000)考察了各个因素对污染度和通量衰减速率的影响趋势。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增大,膜污染度增大;温度升高,膜污染度出现极值,通量衰减速率同时出现极值;pH值变化,膜污染度在pH值为BSA等电点时达到最大,通量衰减速率达到最大值;料液浓度增大,膜污染度增大,通量衰减速率增大;料液流速增大,膜污染度降低,通量衰减速率降低。超滤过程稳态渗透通量计算一直是超滤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在过滤理论基础上,结合爱因斯坦-斯托克斯理论和Happel小室模型,推出了超滤过程稳态渗透通量计算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超滤常数,根据超滤常数将超滤过程稳态渗透通量计算分为有滤饼层和无滤饼层两种情况。本文所建模型属于完全预测性模型,不需要辅助性试验确定模型参数。通过该模型计算,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的误差范围在50%~60%。舒心降压胶囊是达仁堂制药二厂申报的中药二类新药,但在生产中很难将总莲心碱和叶绿素有效分离。针对此问题在本研究中开发了脱脂棉吸附-膜分离法,在不改变总莲心碱性质情况下有效的分离了这两种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小的物质。通过此工艺,将原来工艺中的离心、过滤和萃取替代为脱脂棉吸附、过滤和膜分离,缩短了操作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使总莲心碱含量从原来的75%提高到85%。另外还对该工艺的各个操作因素进行了考察,针对不同目标函数分别提出了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

乔向利,陈士明,平郑骅,梁国明,楼福乐[4](2000)在《超滤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简单介绍了超滤用于中药分离的原理以及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同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膜分离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在中药生产现代化过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宿光瑞[5](1976)在《减少中草药针剂肌肉注射局部疼痛或硬结的点滴体会》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实践,提出了几点解决中草药针剂肌肉注射局部疼痛或硬结的体会:1.某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本身对机体组织有刺激性,2.中草药注射液澄明度不合格或有异物,3.中草药注射液中鞣质未除净,4.溶液的 pH 值不适宜,5.溶液不等渗,6.选择适当针头和注射部位。

唐浩伦[6](2018)在《康艾注射液生产工艺参数的考察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康艾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治疗癌症的中药注射剂,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黄芪、苦参,具有扶正益气,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联合用药,如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肝癌治疗、乳腺癌的治疗、胃癌治疗、肠癌治疗等各种癌症及肿瘤、白细胞低下、乙型肝炎的的治疗。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决定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本课题对康艾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参数进行考察,通过检测产品有效成分含量,检查不同工艺参数的注射剂过敏性反应,规范和细化了生产工艺参数,使其用药更加安全,为中药注射剂国际化和现代化奠定基础。本文对康艾注射剂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各工艺参数进行考察。分别考察了:提取工艺中提取液浓缩方式;精制工艺中水沉时间、加入活性炭及活性炭的时间;针剂工艺中中间体超滤(膜100KD、10KD)前后对成分含量的影响;针剂工艺中注射液成品灭菌前后成分含量的影响。目前,中药注射剂通常采用超滤方式去除大分子物质,以减少注射剂过敏反应,本文还考察了康艾注射剂超滤前后滤液对大鼠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Rat basophilic leukemia cell line 2H3,RBL-2H3)的致敏性反应,来评价超滤工艺对康艾注射液的安全性作用。本文采用HPLC-UV法建立了康艾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Re含量测定的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选择为岛津VP-ODS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0.05%磷酸)-乙腈(80:20),液体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30℃;采用HPLC-UV法建立了康艾注射液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选择为岛津VP-ODS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68:32)为流动相,液体流量:1.0mL/min;采用HPLC-ELSD法建立了康艾注射液中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的方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流动相为水(1%磷酸,用三乙胺调节pH值为2.5)-乙腈(93:7),液体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30℃。方法简单方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强,适合对此中药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本文建立了以RBL-2H3脱颗粒实验为检测手段,对优化后的工艺生产出的康艾注射剂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首先对RBL-2H3细胞脱颗粒实验中关键步骤进行研究,采用专属性底物显色法对RBL-2H3细胞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测定方法进行考察,考察了底物溶剂(柠檬酸钠缓冲液浓度)及终止液(NaCO3/NaHCO3)最佳浓度、底物浓度、裂解液加入量、β-氨基己糖苷酶检测实验波长、阳性药浓度筛选,确立以RBL-2H3细胞为实验模型,以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组胺释放量、细胞脱颗粒百分率为检测指标的最佳实验条件。采用HPLC法,对康艾注射剂优化后的生产工艺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对工艺前后保留的有效成分含量及有效成分在总固体中所占的百分比%(g/g)(简称相对固体含量百分比%(g/g))进行测定,明确了浓缩工艺、活性炭吸附工艺、超滤工艺、灭菌工艺对产品除杂效果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考察结果表明,提取工艺中选择边提取边浓缩和合并后浓缩两种液浓缩两种方式都可以;精制工艺中加活性炭脱色除杂对中间体的含量损失不大,加活性炭最佳除杂时间为48h;针剂精制工艺中超滤(超滤膜100KD、10KD)除杂去除过敏源,超滤工艺对主要有效成分损失不大,超滤后的滤液对RBL-2H3细胞致敏性降低,可推断除去的物质可能为致敏性杂质;针剂精制工艺中成品灭菌,对含量损失不大,灭菌后的成品对RBL-2H3细胞致敏性影响不大,但成品灭菌还是必要的工序之一。

刘海隆[7](2006)在《丁香酚注射液的研制》文中指出本研究参照注射液配制的相关标准,以在动物体外有显着杀螨活性的中药成分丁香酚为主要原料,制成丁香酚注射液,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试验,稳定性试验,临床药效学试验。1.设计处方,选用植物大豆油作为药物溶剂,配制成1%的丁香酚注射液(丁香酚10mL、三氯叔丁醇3g、二丁基苯酚0.1g、加注射用油至1000mL)。并分别测定了大豆油的酸值、皂化值和碘值,并对其颜色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用大豆油的酸值为0.5240,皂化值为188.533,碘值为126,颜色检查浅于6号标注比色液,符合药典注射用油的要求,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精制。2.对丁香酚注射液一般质量考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丁香酚注射液的含量,丁香酚在波长286.0nm,20~98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收率为96.8%, RSD是1.3%。所配制的3批次注射液pH在5~6之间;澄明度检查均为浅黄色澄明液体,未发现易见的异物;无菌检查符合规定。3.安全性试验:丁香酚注射液安全系数为家兔用量的70倍,丁香酚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0.7889g/kg,毒性小。此外豚鼠过敏性试验、家兔刺激性试验、溶血试验和热原检查证明丁香酚注射液无刺激性、无溶血现象、无过敏反应、无致热原。4.稳定性试验:光加速试验结果显示丁香酚射液对光较敏感,经日光灯加速照射10d后颜色加深。采用经典恒温热加速试验,研究温度对丁香酚注射液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Arrhenius指数定律,由试验数据所得方程线形良好,lgK=9.3284-4339.16/T, R2=0.9994。避光条件下室温25℃时的预测有效期为2年。常规试验放置3个月和长期试验放置12个月后有效成分含量仍在96%以上。5.药效学试验:以家兔为试验动物,观察丁香酚注射液治疗动物螨病的效果。点滴法离体杀螨试验表明,丁香酚注射液110min可以杀死全部供试螨虫,效果与伊力佳(0.1%的伊维菌素)104min相当。药物血清法表明,丁香酚注射液0.5mL/kg给药与伊力佳0.3mL/kg给药制备的家兔血清,体外杀螨效果相当。兔体杀螨试验显示丁香酚注射液0.5mL/kg间隔7d肌肉注射给药两次可以杀死螨虫,达到治疗的效果。

卢娥辉,郑熙展[8](2006)在《药用辅料中的絮凝剂与反絮凝剂》文中指出综述了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概念、机理、分类和在药用辅料中的应用,及其对微晶原料和中药药液的助滤、纯化和超细微药物、混悬液、口服液的制备及药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王梦琼[9](2003)在《《伤寒论》剂型研究》文中指出《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文辞简约,医理幽深,不仅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医学典籍,也是一部药剂学巨着,其在制剂技术方面的许多独特创造,充分反映出了我国古代医药学家在药剂学上的伟大成就。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仲景学术现代研究如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开发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研究方法,也由传统的文献理论研究,转变为以多学科方法相结合的整体研究;从偏重主观、定性的研究,转向重视客观、定量的研究,从而将仲景学术推向一个更高、更新的境界。仲景着作以其独特的体系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其许多经方以卓越的疗效一直为历代医家推崇和应用。经方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方证相对、药味加减、药量变化等多方面,而且其剂型也是丰富多彩的,并对后世剂型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奠基作用。然而以汤剂为主的中医药剂型仍存在着煎煮烦琐、个体煎药,操作不规范,服用、携带不方便,易变质,不易贮藏等诸多不足,因而造成了汤剂的疗效不稳定。随着现代制剂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疗效显着、使用方便的中药新剂型,如注射剂、颗粒剂、胶囊、冲剂等。将临床疗效奇特的经方制剂与现代制剂学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跨学科的结合起来,对继承和发扬仲景学术思想、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走向世界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研究了《伤寒论》剂型的应用、对后世药剂学的影响以及其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并以现代制剂学方法为手段,遵循“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基本原则,在继承传统医药学的前提下,探讨对中医药传统剂型的改革。本研究以《伤寒论》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药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仪器和设备,将遵仲景和、清、消、补法而组成的临床验方,由汤剂改为胶囊剂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其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了客观评价。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实验研究。1.文献综述:较为系统的阐述了中医药剂型的研究现状,并特别对与本文关系密切的汤剂和胶囊剂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2.理论研究:阐述了《伤寒论》在药剂学上的贡献及对后世的影响,并对《伤寒论》中所应用的剂型种类、药物的炮制方法、煎煮方法、服药方法及药后护理等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了仲景在制剂学上的杰出贡献,特别是《伤寒论》对有关汤剂制备方面的经验,为现代药剂学和调剂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很多至今仍被广泛的使用。本文同时还探讨了现代制剂学对中医药学的促进和发展,认为经方剂型的创新发展是继承发扬仲景学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3.实验研究:包括汤剂改为制剂(胶囊剂)的实验和汤剂与制剂的比较实验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黄芪甲苷为指标成分通过正交实验进行胶囊剂制备工艺的筛选。结果表明处方中药材以加入12倍水、浸泡3小时、煎煮1小时、煎煮3次效果最佳。应用此条件提取,经三次实验验证效果均较理想。在第二部分中,以处方中主要药物柴胡、黄芩、栀子、黄芪的组分为指标,用TLC法对汤剂与制剂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此四味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均在制剂中得到了较好的保留;证明本实验的提取方法能使方剂中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较好的溶出,从而提高方剂的作用功效。 jZ《伤寒论》剂型研究j 综上所述,本文从制剂学角度对仲景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的深入j 研究提供了较为可行的方法学研究思路。研究结果提示中药的浸泡时间、煎煮时 间、煎煮次数以及提取方法均对药物有效成份含量及最终制剂疗效产生重要影响, 充分表明从药效及服用等角度来看,将经方剂型由传统汤剂改为现代胶囊剂具有 临床应用价值。但本文所述研究内容仅对经方由汤剂改为胶囊剂作了一些初步的 探讨和定性的研究,因此,今后对该制剂的量化研究、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研究以 及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等方面将进一步的研究。总之,本研 究对于继承发扬仲景学术思想,改进原有经方剂型,使之成为增效、减毒、安全、 方便的现代剂型,进而使中药生产工艺科学化、产品质量标准化等都具有一定的 借鉴意义,也为更为有效地提高经方的临床价值,使其更为广泛地造福于世人。

黄静[10](2012)在《中药渣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中药及其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受到国内外各方面人士的重视,但在中草药、中成药等药剂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中药渣,给厂家、社会及环境带来了棘手的问题。中药渣传统的处理方式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还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对土壤、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因此,开展中药渣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以三七和麦冬两种中药渣为原料,采用氯化锌作为活化剂来制备活性炭,研究了主要制备工艺条件氯化锌的浓度、固液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对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以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得率为衡量标准,得出活性炭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将两种活性炭用于对铜、铅两种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吸附,研究了其处理效果以及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以三七中药渣为原料,在氯化锌浓度为3mol/L、固液比为1:2、活化温度为500℃左右、活化时间为60min的工艺条件下,可得到得率为40%50%、碘吸附值为910940mg/g的活性炭;以麦冬中药渣为原料,在氯化锌浓度为5mo1/L、固液比为1:2.5、活化温度为600℃、活化时间为30min的工艺条件下,可得到得率为35%40%,碘吸附值为1000~1055mg/g的活性炭。采用BET、SEM、TGA、FT-IR、O2-TPO和XRD等分析方法对两种中药渣基活性炭的结构、表面形貌和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三七中药渣基活性炭比表面积为366.02m2/g,主要以中孔结构为主;麦冬中药渣基活性炭吸附剂比表面积为774.93m2/g,主要以微孔结构为主。将两种中药渣基活性炭分别用于铜、铅两种重金属离子废水的静态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其对两种重金属离子废水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三七中药渣基活性炭的处理效果较好。Langmuir和Freundlich两种吸附等温方程都可较好地模拟吸附行为。最后,对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进行化学药剂再生,结果发现,再生后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由此可见,以中药渣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可以使中药渣由低附加值转化为高附加值,减少坏境污染,拓宽活性炭生产的原料来源,为中药渣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将所得产品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可实现一定的处理效果。因此,利用中药渣制备活性炭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二、助滤吸附剂在制备中草药针剂中应用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助滤吸附剂在制备中草药针剂中应用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地钱本草考证
    1.2 地钱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1 萜类化合物
        1.2.2 黄酮类化合物
        1.2.3 联苄类和双联苄类化合物
        1.2.4 菲类化合物
        1.2.5 其它化合物
    1.3 地钱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和纯化研究
        1.4.1 有机溶剂提取
        1.4.2 热水提取法
        1.4.3 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
        1.4.4 系统溶剂提取法
        1.4.5 超声提取法
        1.4.6 微波提取法
        1.4.7 酶解法
    1.5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测定研究进展
    1.6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6.1 镇痛作用
        1.6.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6.3 抗凝血作用
        1.6.4 利胆及肝脏保护作用
        1.6.5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
        1.6.6 抗肿瘤、抗癌作用
        1.6.7 对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1.6.8 其他
    1.7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1.7.1 功能性食品添中剂
        1.7.2 生物类黄酮功能食品
        1.7.3 产品真伪鉴别
        1.7.4 其它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地钱来源调查与理化鉴别研究
    2.1 地钱生药研究进展
        2.1.1 现代生药鉴别研究现状
        2.1.2 生药鉴别方法研究
        2.1.3 地钱原植物研究
    2.2 地钱基源及鉴别
        2.2.1 广西产地钱种类、分布和生境
        2.2.2 原植物鉴定
        2.2.3 药材性状鉴定
        2.2.4 显微鉴别
        2.2.5 理化鉴别
    2.3 拳卷地钱脂溶性成分探讨
        2.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2.3.2 成分预测
        2.3.3 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2.3.4 脂溶性部位化学成分探讨
    2.4 指纹图谱研究
        2.4.1 仪器、试剂及条件
        2.4.2 方法学考察
        2.4.3 指纹图谱建立
        2.4.4 结论
第三章 拳卷地钱总黄酮的测定与提取
    3.1 拳卷地钱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3.1.1 实验部分
        3.1.2 结果与讨论
        3.1.3 小结
    3.2 拳卷地钱总黄酮的提取
        3.2.1 提取溶剂的选择
        3.2.2 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
        3.2.3 小结
    3.3 酶法用于拳卷地钱总黄酮的提取
        3.3.1 酶-1的浓度对浸提的影响
        3.3.2 酶解温度对浸提的影响
        3.3.3 pH对浸提的影响
        3.3.4 酶解时间对浸提的影响
        3.3.5 小结
第四章 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和分离
    4.1 拳卷地钱总黄酮的提取物的制备
    4.2 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
        4.2.1 硅藻土吸附-有机溶剂洗脱法纯化拳卷地钱黄酮提取物
        4.2.2 聚酰胺法纯化拳卷地钱总黄酮
        4.2.3 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法纯化拳卷地钱总黄酮
        4.2.4 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拳卷地钱总黄酮
        4.2.5 结果与讨论
        4.2.6 拳卷地钱总黄酮纯化产品的制备
    4.3 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4.3.1 实验部分
        4.3.2 结果与讨论
        4.3.3 小结
    4.4 固相萃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探讨
        4.4.1 固相萃取填料的选择
        4.4.2 装柱方式的选择
        4.4.3 样品的溶解
        4.4.4 萃取溶剂的选择
        4.4.5 固相萃取溶剂比例的选择
        4.4.6 萃取方式的选择
        4.4.7 小结
第五章 拳卷地钱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度测定和结构表征
    5.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5.1.1 实验部分
        5.1.2 结果与讨论
        5.1.3 小结
    5.2 拳卷地地钱中芹菜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5.2.1 仪器和试剂
        5.2.2 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2.3 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
        5.2.4 结论
    5.3 拳卷地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5.3.1 实验仪器
        5.3.2 化合物1的结构表征
        5.3.3 化合物2的结构表征
        5.3.4 化合物3的结构表征
    5.4 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MS分析
        5.4.1 实验部分
        5.4.2 结果与讨论
第六章 拳卷地钱总黄酮的生物活性试验
    6.1 实验部分
        6.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6.1.2 实验方法
    6.2 实验结果
        6.2.1 拳卷地钱总黄酮体外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
        6.2.2 拳卷地钱总黄酮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6.2.3 拳卷地钱总黄酮体外抗菌试验结果
        6.2.4 拳卷地钱总黄酮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6.2.5 拳卷地钱总黄酮对大鼠的利尿作用
    6.3 讨论
第七章 拳卷地钱总黄酮抗乙型肝炎病毒体外实验研究
    7.1 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7.1.1 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7.1.2 型肝炎目前治疗药物
        7.1.3 目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药存在的问题
        7.1.4 乙型肝炎药物实验研究方法
    7.2 实验研究
        7.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7.2.2 实验方法
        7.2.3 观察指标
        7.2.4 细胞复苏和培养
        7.2.5 细胞检测
        7.2.6 各试验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四唑盐(MTT)比色试验}
        7.2.7 拳卷地钱总黄酮对HBsAg,HBeAg的抑制试验
        7.2.8 拳卷地钱总黄酮对2.2.15细胞内HBV-DNA的抑制试验
        7.2.9 斑点杂交及检测
        7.2.10 统计学处理
    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7.3.1 拳卷地钱总黄酮在2215细胞培养中的细胞毒性
        7.3.2 拳卷地钱总黄酮对HBsAg、HBeAg表达的作用
        7.3.3 拳卷地钱总黄酮在2215细胞培养中对细胞内HBV DNA的抑制作用
    7.4 讨论
        7.4.1 拳卷地钱总黄酮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7.4.2 细胞培养抗乙肝病毒实验
第八章 拳卷地钱注射液的开发与研究
    8.1 注射液发展基本状况
        8.1.1 国外注射液发展基本状况
        8.1.2 中药注射液剂的发展概况
        8.1.3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情况
        8.1.4 中药制剂精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8.1.5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的理论依据
        8.1.6 拳卷地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8.2 实验部分
        8.2.1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8.2.2 注射液的制备
    8.3 结果与讨论
        8.3.1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注射用水
        8.3.2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增溶剂
        8.3.3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的滤过及灌封
        8.3.4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热原的去除与灭菌
        8.3.5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的稳定性
        8.3.6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8.3.7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的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化合物鉴定所用的图谱
    2 科技查新报告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BSA超滤及膜分离提纯莲心碱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超滤分离
        1.1.1 超滤技术发展背景
        1.1.2 超滤分离基本原理
        1.1.3 超滤过程的影响因素
        1.1.4 超滤过程机理研究
    1.2 超滤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1.2.1 超滤应用理论依据
        1.2.2 超滤在中药制剂工艺中的应用
        1.2.3 超滤在中药生产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本章符号说明
第二章 BSA超滤实验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材料及仪器
        2.1.2 BSA超滤实验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操作条件对纯净膜渗透通量及膜阻影响
        2.2.2 操作条件对超滤膜污染度及通量的影响
        2.2.3 实验数据经验模型关联
    2.3 小结
第三章 稳态渗透通量计算
    3.1 超滤过程描述
    3.2 模型建立
        3.2.1 模型假设:
        3.2.2 模型方程建立
        3.2.3 模型方程计算
    3.3 模型计算结果讨论
        3.3.1 渗透通量结果讨论
        3.3.2 计算结果讨论
    3.4 小结
    本章符号说明
第四章 膜分离法提纯莲心碱的实验研究
    4.1 概述
        4.1.1 总莲心碱性质
        4.1.2 叶绿素性质
        4.1.3 原有莲心碱分离提纯工艺流程
    4.2 实验过程
        4.2.1 试剂,材料及仪器
        4.2.2 分析方法
        4.2.3 原料液
        4.2.4 膜分离法实验研究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4.3.1 产品HPLC谱图
        4.3.2 实验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 谢

(6)康艾注射液生产工艺参数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概述
    第二章 中药注射剂致敏性评价方法概述
    第三章 康艾注射剂成分及药理作用概述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康艾注射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与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康艾注射剂对RBL-2H3致敏性实验方法建立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康艾注射剂提取工艺浓缩方式的考察
        3.1 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康艾注射剂精制工艺水沉、活性炭除杂的考察
        4.1 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与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康艾注射剂针剂精制工艺超滤的考察
        5.1 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康艾注射剂针剂工艺灭菌的考察
        6.1 材料
        6.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7)丁香酚注射液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药注射剂及丁香药理成分研究进展
        1.1 中药注射剂的研究
        1.2 丁香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1.3 结语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二章 丁香酚注射液的配制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丁香酚注射液安全性试验
        3.1 试验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丁香酚注射液稳定性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丁香酚注射液杀螨药效学试验
        5.1 材料与方法
        5.2 试验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
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药用辅料中的絮凝剂与反絮凝剂(论文提纲范文)

1 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2 絮凝剂与反絮凝剂之间的转化
3 絮凝剂的分类
    3.1 无机絮凝剂
    3.2 有机絮凝剂
    3.3 生物絮凝剂
4 药用辅料中的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4.1 药用辅料中的絮凝剂
    4.2 药用辅料中的反絮凝剂

(9)《伤寒论》剂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药剂型的研究现状
        1 新剂型简介
        2 制剂工艺与技术的发展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汤剂和胶囊剂的研究进展
        1 汤剂的研究现状
        2 胶囊的研究现状
        3 研究与展望
理论研究
    一、 中医剂型历史发展回顾
        1 先秦时期的剂型
        2 汉唐时期的剂型
        3 宋金元时期的剂型
        4 明清时期的剂型
    二、 《伤寒论》剂型研究
        1 《伤寒论》对中药药用部位的选择和炮制
        2 汤剂
        3 丸剂
        4 散剂
        5 其他制剂
        6 结论
        7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1 设计思路
        1.1 方法的选择
        1.2 剂型的选择
        1.3 方剂的选择
    2 实验方法
        2.1 处方及主要药物
        2.2 主要药物
        2.3 原料药鉴别
        2.4 汤剂改为胶囊剂的实验
        2.5 制剂与汤剂的比较实验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10)中药渣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重金属废水概述
        1.1.1 重金属污染现状
        1.1.2 重金属废水污染的特点
        1.1.3 重金属废水的来源
        1.1.4 重金属废水的危害
        1.1.5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1.1.5.1 化学法
        1.1.5.2 物理化学法
        1.1.5.3 生物法
    1.2 活性炭概述
        1.2.1 活性炭发展概况
        1.2.2 活性炭的制备原料及分类
        1.2.2.1 活性炭的制备原料
        1.2.2.2 活性炭的分类
        1.2.3 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1.2.3.1 炭化
        1.2.3.2 活化
    1.3 中药渣资源状况及应用现状
        1.3.1 我国中药渣资源状况
        1.3.2 中药药渣的综合利用
    1.4 课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背景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制备实验方法
        2.2.1.1 中药渣成分的测定
        2.2.1.2 中药渣基活性炭的制备
        2.2.2 分析方法
        2.2.2.1 活性炭的得率、亚甲基蓝脱色率和碘吸附值的测定
        2.2.2.2 活性炭渗滤液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2.2.2.3 活性炭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的测定
        2.2.2.4 活性炭的热重(TGA)分析
        2.2.2.5 活性炭表面形态的分析
        2.2.2.6 活性炭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的分析
        2.2.2.7 活性炭 X-射线衍射(XRD)的分析
        2.2.3 吸附实验方法
        2.2.3.1 模拟重金属废水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2.2.3.2 活性炭对重金属废水的静态吸附试验
        2.2.3.3 吸附等温线
        2.2.3.4 活性炭的再生试验
第三章 中药渣基活性炭的制备
    3.1 中药渣的基本性质
    3.2 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活化剂的确定
    3.3 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过程中各种单因素对碘吸附值和得率的影响
        3.3.1 氯化锌浓度
        3.3.2 固液比的影响
        3.3.3 活化温度
        3.3.4 活化时间
    3.4 中药渣基活性炭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药渣基活性炭的表征
    4.1 孔结构
        4.1.1 低温氮气吸附等温线
        4.1.2 孔隙性质
    4.2 表面形态
    4.3 中药渣基活性炭的 XRD 分析
    4.4 红外光谱(FT-IR)分析
    4.5 热重(TGA)分析
    4.6 活性炭的程序升温氧化(TPO)分析
    4.7 中药渣基活性炭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药渣基活性炭对重金属废水吸附性能的研究
    5.1 中药渣基活性炭对含铜废水吸附性能的研究
        5.1.1 活性炭投加量的影响
        5.1.2 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5.1.3 pH 值对去除率的影响
        5.1.4 吸附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5.2 中药渣基活性炭对含铅废水的吸附研究
        5.2.1 活性炭投加量的影响
        5.2.2 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5.2.3 pH 值对去除率的影响
        5.2.4 吸附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5.3 吸附等温线
        5.3.1 中药渣基活性炭对铜离子的吸附等温线
        5.3.2 中药渣基活性炭对铅离子的吸附等温线
        5.3.3 中药渣基活性炭对铜、铅离子的等温吸附比较
    5.4 活性炭的再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助滤吸附剂在制备中草药针剂中应用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助滤吸附剂在制备中草药针剂中应用的体会[J].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九医院药局. 中草药通讯, 1976(08)
  • [2]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 朱华. 中南大学, 2004(04)
  • [3]BSA超滤及膜分离提纯莲心碱实验研究[D]. 王艳强. 天津大学, 2004(04)
  • [4]超滤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J]. 乔向利,陈士明,平郑骅,梁国明,楼福乐. 上海化工, 2000(16)
  • [5]减少中草药针剂肌肉注射局部疼痛或硬结的点滴体会[J]. 宿光瑞. 中草药通讯, 1976(12)
  • [6]康艾注射液生产工艺参数的考察与研究[D]. 唐浩伦.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 [7]丁香酚注射液的研制[D]. 刘海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8]药用辅料中的絮凝剂与反絮凝剂[J]. 卢娥辉,郑熙展. 华西药学杂志, 2006(03)
  • [9]《伤寒论》剂型研究[D]. 王梦琼.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03)
  • [10]中药渣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D]. 黄静.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2012(07)

标签:;  ;  ;  ;  ;  

助滤吸附剂在中药注射剂制备中的应用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