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途广泛的磨料磨具(论文文献综述)
张旺玺[1](2021)在《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金刚石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金刚石,对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金刚石的主要类型、合成的金刚石结构及主要形态和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金刚石的方法可分为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和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的金刚石的形态主要有金刚石单晶、微纳米级多晶金刚石膜和类金刚石膜。该法合成的金刚石主要用作钻石培育、刀具涂层、半导体器件材料、水处理电极材料以及其他功能材料。由于该合成金刚石在质量、尺寸、净度、功能等方面的众多优势,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在产量上快速赶上高压高温法,在质量上超过高压高温法。为了加快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金刚石的发展,应该从提高速率、提升质量、加大尺寸、细化功能四个方面深入开展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金刚石的技术研发。
屈静[2](2021)在《纳米金刚石原位反应制备多元化合物结合的聚晶金刚石》文中提出
邹芹,向刚强,王瑶,李艳国,尹育航,李静[3](2021)在《聚晶金刚石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聚晶金刚石(polycrystalline diamond, PCD)是以金刚石为骨架材料,以结合剂为黏结材料,在高压高温条件下烧结而成的复合材料。因其拥有优异的硬度与良好的耐磨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刀具、拉丝模等领域。本文概述了PCD的结合剂种类、制备方法、影响性能的因素,分别介绍了金属型、陶瓷型和金属–陶瓷型等3种不同结合剂PCD的结合机理及优缺点,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的差异。其中金属–陶瓷型PCD因综合了金属与陶瓷的优良性能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朱振东,刘豪,张甜,肖长江,栗正新[4](2021)在《金刚石表面镀覆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人造金刚石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导热率高、电绝缘性好,耐腐蚀性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切削、磨削、钻探和电子工业中。但金刚石表面光滑且表面能高,与其它材料不能很好地结合,故需要对金刚石表面进行处理才能和其它材料有很强的结合。文章综述了金刚石表面镀覆制品在超硬工具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金刚石表面的化学镀、电镀、盐浴镀、真空物理气相沉积、真空化学气相沉积、真空微蒸发镀、双阴极等离子溅射镀等各种技术的镀覆现状,并总结了这些镀覆方法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最后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王瑞虎[5](2021)在《难熔金属钨与钼的微波烧结工艺研究》文中指出难熔金属钨与钼及其合金材料作为重要的战略高温结构材料,在电光源、电力、冶金、化工、兵器以及核工业中约束等离子体的第一壁材料以及偏滤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钨与钼极高的熔点,常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在较高的烧结温度、较长保温时间下进行制备,易导致烧结试样的晶粒尺寸过粗、显微组织结构紊乱,最终使烧结后试样的综合性能较差。烧结工艺作为粉末冶金流程最为核心的一节,对材料性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而选用合适的烧结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微波烧结技术因其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性加热、选择性加热和非热效应而表现出了独特的特性。相较于传统烧结工艺能够显着降低温度、提升加热速率,在制备细小颗粒、结构均匀、力学性质卓越的烧结试样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本论文以热等离子合成法制备的准球形纳米钼粉末与钨粉末分别作为前驱体,研究烧结温度、升温速率、压制压力与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微波烧结难熔金属钨与钼试样显微组织结构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钨及钼试样在微波烧结过程中的动力学及机制进行分析,并同常规烧结工艺后的试样进行对比。利用有限元模拟法对微波烧结纳米钨粉压坯过程中的腔内及试样切面的电磁场强度分布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成果:通过对钼的微波烧结工艺研究发现,烧结温度与升温速率对钼试样的组织结构与硬度值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保温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小。在1250℃较低的烧结温度下保温30min可制备出具有最高显微硬度359.5 HV0.2的钼试样。在最佳工艺参数即1450℃温度下、保温区间为20 min、加热速率为20℃/min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备出致密度为99.2%、晶粒尺寸仅为2.07μm且组织结构均匀、硬度值为324.1HV的微波烧结试样,优于同一烧结温度下、保温1 h、最高升温速率为10℃/min传统烧结工艺下制备得到的致密度达99.1%、晶粒尺寸为7μm、硬度值为241 HV0.2的钼试样。难熔金属钨的微波烧结工艺研究发现,烧结温度、升温速率与压制压力对试样的组织结构与综合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保温时长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最佳工艺参数即1500℃较低的烧结温度下、保温区间为30 min、加热速率为20℃/min、压力为400 MPa的条件下可获得致密度为95.8%、晶粒尺寸为1.3μm、显微硬度值为508.6 HV0.2的试样,优于相同烧结温度下、保温1 h、最高升温速率为10℃/min的传统工艺下可获得的致密度为85.1%、颗粒大小为1.98μm、显微硬度值为450.1HV0.2的试样。当粉体的压制压力达到450 MPa时,在钨试样内部产生了分层现象,对最终试样的显微组织结构与综合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动力学及机制分析表明,钨与钼试样在微波烧结中的扩散机制均由体积扩散与晶界扩散机制共同控制,并且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体积扩散机制逐渐成为核心的扩散机制。微波烧结纳米钼粉压坯的烧结活化能为186.53 k J/mol,明显低于传统烧结下钼试样的烧结活化能254 k J/mol,这表明微波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钼试样内的原子扩散以及烧结致密化过程。对纳米钨粉压坯微波烧结过程的有限元分析发现,保温装置(氧化铝纤维与碳化硅)的设置有利于在试样周围形成均匀稳定分布的电磁场,从而保证钨试样内部温度的均匀分布。通过数值模拟,钨粉压坯上下表面的电磁场强度高于其内部,其原因是由于金属材料趋肤效应的影响,在电弧放电损耗与磁损耗机制驱动力的作用下,试样内部的细微结构与电磁场相互耦合,对微波的大量吸收从而使得试样内部的电磁场强度降低,最终有利于试样的整体性均匀加热。
王军杰[6](2021)在《锦纶基气流成网非织造磨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零件的表面加工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表面加工这门学科的体系逐渐成型。表面加工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中涉及到了机械、化学、材料学和热学等学科的知识。抛光加工是表面加工技术中的重要一环,主要利用固结、游离磨粒或其它新型手段对工件表面进行修饰加工。非织造基涂附磨具作为一种抛光磨具,具有适用范围广、价格低和生产工艺流程短等特点,但随着其应用的拓展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诸如产品档次较低、寿命短、不适合精密仪器的加工等。因此如何提高非织造涂附磨具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抛光效率是目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气流成网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非织造成网方式,得到的纤网纵横强力差异小,制得的磨具具有较高的回弹性,可以保证磨具在工作过程中压力平衡。因此,气流成网非织造布在磨具产品的生产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关气流成网非织造布应用在磨具材料中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关于气流成网非织造布磨具材料抛光性能和压缩性能等还有待更完善的研究。本文制备锦纶基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详细介绍了基材从纤维选配、开松、除杂、成网到加固的工艺流程。将制得的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用于磨具材料的制备之中。通过改变基材克重、黏合剂含量、磨粒目数和磨料配比,来探究制得的气流成网非织造磨具抛光性能的改变。本论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的制备重点描述了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的制备工艺流程,从纤维的选配、开松、铺网到加固为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研究了各个工艺流程中机构对纤维的传送与工作过程。分析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三维网状结构的形成和影响纤网均匀度的因素,以及生产中可调节的工艺参数。并对制备出的四种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进行了基本的性能测试。(2)基材克重对磨具抛光性能的影响及表征目前,关于非织造涂附磨具性能的表征没有明确的标准,本文从磨具的压缩性能和抛光性能两个方面进行表征,其中磨具抛光性能的测试使用公司自制的摩擦仪完成。同时利用接触力学分析了加工工件的去除原理和磨具的损耗原理。对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拟合求导后发现,初始模量大的磨具在第一次抛光试验时损耗最大。在相同的浸轧和喷砂条件下,用基材克重为900±40 g/m2制得的磨具初始模量小,柔韧性较好,对铝板总磨削量高达15.4±0.1 g/100 min,磨具损耗量低,仅为1.1±0.2 g/100 min。(3)磨料配比对磨具抛光性能的影响为了探究气流成网非织造磨具材料在生产中树脂和磨粒对磨具材料抛光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基材浸轧时酚醛树脂的含量和磨粒目数制备不同的非织造基磨具。实验结果表明磨粒的目数影响着磨具材料对铝板的磨削量,且磨粒目数越大对铝板的磨削量越低,仅为4.9±0.6 g/100 min。测试四种基材酚醛树脂含量不同的磨具的抛光性能。结果表明不经过酚醛树脂浸轧加固制得的磨具对铝板磨削量较低低,并且磨具损耗量较高。在第三次抛光实验结束后,磨具的表面出现了断裂卷缩的现象,致使磨具的使用寿命降低。而在基材加固过程中,酚醛树脂与水的比例为8:3时,磨具对铝板的磨削量最高,达到13.5±0.2 g/100 min,且磨具损耗量最低,为0.7±0.2 g/100 min。改变原磨具NE-8968的磨料配比,分别测试其磨具性能。发现由正交方案A2B1C1制得的磨具对铝板的磨削量为14.7±0.1 g/100 min,高于磨具NE-8968的铝板磨削量14.0±0.1 g/100 min,自身损耗量为0.7±0.2 g/100 min,低于磨具NE-8968的损耗量0.8±0.2 g/100 min。因此当磨具NE-8968的磨料配比为:酚醛树脂与水质量比为65:36,240目棕刚玉为117 g,甲醇含量为1.5 g时,磨具材料抛光性能得到优化。
黎克楠[7](2019)在《超薄砂轮高速动态行为与新型结合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超薄砂轮是由超硬磨料和结合剂经过混合、压制、烧结以及精加工等多道工序制成,主要用于电子、光学和通讯等精密制造行业。随着芯片尺寸缩小、部件精度提高和高效智能化推进,超薄砂轮厚度更薄(0.04 mm)、转速更高(50000 rpm)、进刀更快(300 mm/s),在这些动态因素逐渐突出的条件下,使得砂轮“动态性能”表现更为重要,成为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关键因素。而组成超薄砂轮的结合剂材料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动态性能产生巨大影响:即高强度,高杨氏模量,合适硬度,高热稳定性,抗疲劳能力强。因而,随着线速度和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超薄砂轮的高速动态行为研究变的日益重要。本文在高速磨削动态行为的研究中引入了材料动态效应,提出了超薄砂轮工作中的动态直径和动态硬度概念,建立了动态直径及应变速率等高速动态行为和结合剂杨氏模量、密度和泊松比等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了高速磨削过程中应变速率和动态直径的变化,及其对加工精度、临界线速度(转速)的影响,指导新型结合剂的开发。同时借助红外测高、霍普金森压杆碰撞、纳米力学测试和高速磨削等实验对高应变率引起的硬化、发热和韧脆转变等动态效应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表明,对加工精度影响最为明显的动态直径随着结合剂杨氏模量的增大而降低,结合剂密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转速和静态直径的升高而增大,升幅达0.18%,影响高速磨削的精度和质量。高速磨削中,应变速率随线速度的增大而升高,随结合剂杨氏模量和静态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当超薄砂轮线速度为151.77 m/s时,应变速率可达6.65×105 s-1。高速磨削会带来高应变速率,进而引起材料硬化、发热、形变及韧脆转变等效应,存在动态性能变化的线速度临界值,金刚石超薄砂轮加工石英材料的临界线速度为60.71 m/s。随着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的日益提高,传统结合剂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高熵合金作为一种新的材料设计和组织理念,具有密度调整范围大,杨氏模量高,硬度大等特点。根据高速动态行为与结合剂性能之间关系,结合密度、杨氏模量、金刚石石墨化温度以及热力学等因素,设计了CuZnFeTiAl高熵合金结合剂,并从混合熵?Smix、混合焓?Hmix和原子半径差δ等热力学和拓扑学方面计算其固溶体稳定性。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制备出了CuZnFeTiAl高熵合金结合剂,并对其物相结构、微观形貌、粒度组成及松装密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最佳时间为40 h,松装密度为1.8 g/cm3,颗粒D10为2.4μm;D50为9.4μm,主要由BCC固溶体构成。研究表明,850°C制备的高熵合金烧结体具有较好的硬度、强度、高温稳定性和杨氏模量,杨氏模量比传统青铜基金属结合剂高80%,密度比传统结合剂低28%。该结合剂具有良好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当应变速率由958 s-1增加到1316 s-1时,其屈服强度由1578 MPa增加到1720 MPa。当加载速率由500μN/s上升到2500μN/s,烧结体的动态硬度由12.35 GPa增加到14.21 GPa。高速磨削研究表明,在060 wt.%范围内,随着高熵合金结合剂含量的增加,砂轮圆弧半径变化、磨损、动态直径变化及端面跳动均不断减小。CuZnFeTiAl高熵合金结合剂密度低,杨氏模量大,结合强度高,它和金刚石发生界面反应生成TiC,和cBN反应生成TiN和TiB2,在高速磨削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张亚飞[8](2019)在《添加剂对金刚石砂轮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的应用在机械加工行业,但是目前陶瓷结合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强度低、与金刚石润湿不好。本论文针对此问题对用于制备金刚石磨具的陶瓷结合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Li2O-B2O3-Al2O3-SiO2为结合剂的基础体系,主要研究了Na3AlF6、WO3、V2O5的含量以及Li2O/(B2O3+Al2O3)摩尔比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通过平面流淌法以及三点弯曲法测试结合剂的高温流动性和抗折强度;采用PCY-Ⅲ热膨胀系数测试仪测得结合剂在20500℃的平均线膨胀系数;采用SJY-Ⅱ型影像烧结仪测试陶瓷结合剂与金刚石之间的润湿角;此外,还进行了结合剂的物相分析和显微结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a3AlF6含量的增加,结合剂与金刚石之间的润湿角先减小后趋于不变,当Na3AlF6的含量为1 mol.%,测试温度为800℃时,润湿角为45°,与未添加Na3AlF6相比降低了48.8%。当Na3AlF6的添加量为0.75 mol.%,含金刚石试样抗折强度随烧结温度变化波动较小,在100 MPa左右。WO3对结合剂的各项性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随着WO3含量的增加,结合剂与金刚石之间的润湿角先减小后增大,当WO3含量为0.3 mol.%,测试温度为780℃时,润湿角最小,为50°,与未添加WO3相比降低了40%。当WO3的添加量为0.2 mol.%时,含金刚石试样的抗折强度最大,为126 MPa。向结合剂的配方中引入V2O5可以改善高温下结合剂与金刚石的润湿能力,当V2O5添加量为0.3 mol.%,在测试温度为780℃时,润湿角最小,为58°,与未添加V2O5相比降低了30%;当V2O5添加量为0.4 mol.%时,含金刚石试样抗折强度随烧结温度变化波动较小,在110 MPa左右。改变Li2O/(B2O3+Al2O3)的摩尔比既可以改变金刚石磨具试样的力学性能,又可以改善结合剂与金刚石之间的润湿,在测试温度为750℃时,Li2O/(B2O3+Al2O3)的摩尔比为0.9时润湿角最小,为59°;当Li2O/(B2O3+Al2O3)的摩尔比为1时,含金刚石试样的抗折强度达到135 MPa。
吕可文[9](2013)在《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区域经济在全球化时代的复兴,美国硅谷、德国巴登—符腾堡、台湾新竹等一些创新高地的成功实践,使得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一系列促进区域创新与发展的政策成为后发地区与国家增强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议题。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区域技术学习创新已经成为研究和争论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领域,围绕技术学习、创新与空间、地方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从不同层面强调了地方网络与地方根植性、地理接近与空间集聚、跨国社区与跨区联系、全球网络及非本地关系与知识流动等对于创新发生的重要性,并认为创新是一个地方化力量和全球化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不同空间尺度上各个关键行动者之间持续的关系构建和战略协同的演化过程,具有强烈的时空异质性和敏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后发地区与国家的技术追赶绩效与创新模式在行业间差异明显,产业的技术体制有着不同的特征,并且有关产业知识基础的研究表明,产业中知识来源、组织和创新模式依知识基础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关创新的理论讨论与政策设计,需要考察产业特殊性与技术/知识异质性。那些成功区域的创新政策与经验,并不能被后发地区不加改变的模仿和使用。基于此,文章把知识/技术异质性纳入到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的建构中,试图形成一个技术/知识基础、产业、空间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把技术/知识的属性、产业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统一起来进行考虑,来研究不同的技术/知识属性、产业属性对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的影响,并从知识基础的角度出发,结合“学习场”理论,探讨知识复杂性与学习场的理论构建。以此为基础,选择超硬材料产业作为案例,重点研究分析性知识基础与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全文内容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引言。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一些成功地区有关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的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创新政策日益被后发地区与国家推崇与模仿,而这些挑选赢者与最佳实践模式的区域创新理论和政策,实践中并没有在模仿者那里取得预期的成功。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国际主流的空间化学习与创新的理论与政策。有关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研究发现,由于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差异,技术创新的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在不同的产业具有很大差异。基于此,本文认为,有关创新机制与模式的理论与政策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技术/知识特征来讨论,这对于构建更加综合和精细化的技术学习与创新的理论模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改变不加区别的拷贝成功区域创新政策的实践误区,从而制定出量体裁衣的创新政策。第二章:研究综述。围绕论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从创新思想的演变、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研究视角的变迁、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知识基础与创新等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得出以下结论: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经济活动内在紧密交织的复杂网络,是一个多元主体及其在多种空间尺度上战略协同的过程,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技术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这种复杂性表现为技术机会、创新独占性与累积性等因素的特定组合——技术体制,而技术体制的不同影响着技术追赶与创新的绩效与模式;知识基础具有多元性,表现为编码与非编码知识的组合程度、知识正式化以及情景特殊的程度等,而产业知识基础的差异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机制与组织、地理模式。由此,有关从地方与全球、内部与外部力量对于创新发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各种空间学习创新理论,需要把技术/知识异质性考虑进去,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学习创新的机理。第三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这一部分首先对新产业区理论、全球生产网络与价值链理论等各种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在此基础上,引入本研究的两个核心理论:学习场理论与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由于学习创新的空间异质性与知识技术复杂性,有必要把知识基础的复杂性纳入到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中去,有关空间创新的理论研究需要从空间/关系、技术/知识两个角度,结合具体的产业进行讨论。基于此,文章设计了空间、产业、技术/知识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强调把研究的焦点放在创新的主体、机制与地理模式三个方面。第四章,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理论建构。本章首先阐述了物理场-信息场-知识场-创造场-学习场的思想演变,并从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其次,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的研究脉络与逻辑;第三,从知识创造的角度,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转化与场的关系,特定的知识转化阶段与不同的场密切相关。基于这些研究,文章分析了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内在联系,区分了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解析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以及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几种类型,并对相应类型的创新机制与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第五章,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理论的研究,选取超硬材料行业为案例进行研究,首先在全球尺度上,探讨科学驱动型产业技术创新的一般特征,行业创新具有全球化的特征。本章主要介绍了超硬材料的行业特征、全球格局以及技术创新与发展。研究发现,超硬材料行业具有专业化分工程度高、对经济发展依赖性强以及各环节附加值、地理分布不同等特征。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对基于know-what、 know-why的分析性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科学技术与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是推动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如近代科学知识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合成,并推动了人造金刚石的工业化生产;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研究带来了“金刚石薄膜”的兴起,拓展了金刚石的应用领域;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促进了纳米金刚石的问世,使金刚石特殊性能得以发挥,引发了金刚石时代的到来。第六章,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国家尺度是学习场分析常用的尺度。中国金刚石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并且政府、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力量的作用十分明显。中国第一个金刚石成功合成得益于早期学者、专家对超高压高温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对金刚石合成机理、工艺及相关原理等科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则引发了20世纪80、90年代我国金刚石行业的突破创新,并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生产国;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压机大型化与合成工艺的进步,更是引发了行业的突破发展,金刚石行业开始向超硬材料强国迈进。总体上,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十分依赖于科学研究与突破,行业创新具有科学驱动型特征,基于科学基础的分析性知识、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及科研院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区域集聚与行业集中度较高。但整体上,国内产品同质化严重,还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第七章,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选取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为案例,对小尺度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组织与地理模式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与形成得益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这一技术极的力量,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从人才培养、技术溢出与扩散以及企业衍生等方面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产业园区的技术创新十分依赖于正式的研发,通过研发、技术进步来学习是企业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科研机构、行业知名专家(明星科学家)在企业的技术进步升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加强与大学、科研院以及行业的知识社区联系是这类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重点;产业园区的创新网络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可以通过专家知识社区运行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企业研发的合作网络也具有跨越本地的特征;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与专利转让也不仅限于本地,在省外与国内都有分布,多尺度关系建构的特征十分显着。第八章,结论及展望。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不仅具时空情景敏感性的特征,更具有技术知识异质性的特征,有关地理空间对于创新发生的机制影响的研究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基础进行讨论;创新政策的设计需要谨慎的根据不同的产业知识基础而进行;(2)从知识创造的视角出发,知识创造与具体的场紧密相连,不同的知识类型的转化过程与不同的场联系在一起;(3)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多元学习场密切相关,不同的知识基础与不同的学习场一一对应。理论上,存在着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拓扑联系。(4)超硬材料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较强的依赖于分析性知识,具有科学驱动型行业的特征;(5)科研院所等技术极是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在技术扩散、衍生企业、培训专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属于一个以分析性知识基础为主导的科学驱动型学习场,正式研发、依托科研院所的成果并与其保持紧密联系是其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并且创新的地理具有多尺度的特征。同时并针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要开展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王志伟[10](2009)在《用于高效精密加工的半固着磨具的“陷阱”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磨粒加工是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主要手段。半固着磨粒加工技术以“陷阱”效应降低甚至消除磨粒中或外界侵入的大颗粒对被加工表面造成的表面损伤,实现高效精密加工。对典型磨粒加工方法的机理进行了概述,明确了半固着磨粒加工的定义与范畴。指出半固着磨粒加工不是一种加工方法,而是一类加工方法,当固着磨粒加工所用砂轮的硬度小于一定值,或研磨抛光中所用研磨盘/抛光垫材质适当、磁场辅助加工中磁场强度适当时,都可认为是半固着磨粒加工。而且,半固着是个相对概念,随工件材质、加工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分析了“陷阱”效应与半固着概念、气孔容屑现象、磨粒埋没现象的关系,确定磨具力学性能足“陷阱”效应的决定性因素。依据先进陶瓷材料的脆性域、延性域或弹性域材料去除机理,初步提出了半固着磨具设计准则。对普通磨具的结合剂、制造、检测进行了概述,选择水和一种树脂SSB为结合剂试制了半固着磨具,加工和检测试验表明后者表现出良好的“陷阱”效应和一定的抗破坏能力。本文研究围绕该结合剂的半固着磨具展开。初步确定硬度、压缩比、回弹率、抗剪强度、组织为SSB结合剂半固着磨具的检测指标。假设磨粒为圆形且粒径服从正态分布规律,针对一种SSB结合剂半固着磨具建立了离散元模型,模型中颗粒之间的本构关系通过接触刚度模型、滑动模型、平行连接模型进行描述。模型参数通过压缩比实验和90pμm压头压入实验获得。以量纲一的载荷和相对陷入时间为指标,对“陷阱”效应进行了离散元模拟,分析了磨具制造参数、加工工艺参数、大颗粒尺寸和形状对“陷阱”效应的影响。磨具制造参数包括磨具孔隙率、磨粒硬度、磨粒粒径均值、磨粒摩擦系数、磨具的结合强度:加工工艺参数包括加工载荷、磨具与工件相对速度、工件摩擦系数。以表面粗糙度Ra为指标,以元损伤单晶硅为试件,对“陷阱”效应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讨论了大颗粒尺寸及浓度、磨具硬度、加工工艺参数对“陷阱”效应的影响,并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磨具硬度较高、大颗粒尺寸较大时不利于“陷阱”陷阱发挥,与模拟结果相同;加工载荷提高不利于“陷阱”效应发挥,与模拟结果不同,原因是加工载荷提高使磨粒或大颗粒对被加工表面的载荷增加,使被加工表面损伤增加,而模拟中没有考虑载荷绝对值。磨具转速对“陷阱”效应无影响,因为磨具转速的变化不改变磨粒或大颗粒对工件的法向载荷。但磨具转速的增加使磨粒或大颗粒单位时间内历经被加工表面的次数增加,实验中试件表面粗糙度随之增加;大颗粒浓度对“陷阱”效应无影响,但磨具表层容纳大颗粒的能力存在一个临界值,当大颗粒数量小于该值时,大颗粒可全部陷入,当大颗粒数量超过该值时,部分大颗粒不能陷入,加工载荷由这些残余大颗粒承担,对工件形成较大表面损伤。以单晶硅、不锈钢、铜为工件进行了半固着磨粒加工实验,讨论了表面粗糙度Ra和材料去除率随加工载荷、磨具转速、加工时间的变化,验证了半固着磨粒加工的高效精密特性。
二、用途广泛的磨料磨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途广泛的磨料磨具(论文提纲范文)
(1)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金刚石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CVD合成金刚石的主要方法 |
1.1 微波等离子体CVD法 |
1.2 热丝CVD法 |
1.3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CVD法 |
2 CVD合成的金刚石结构和主要形态 |
2.1 CVD合成金刚石的结构 |
2.2 CVD合成金刚石的主要形态 |
2.2.1 金刚石单晶 |
2.2.2 多晶微纳米金刚石膜 |
2.2.3 类金刚石膜 |
3 CVD合成的金刚石应用领域 |
3.1 培育钻石材料 |
3.2 金刚石膜刀具材料 |
3.3 半导体器件材料 |
3.4 水处理电极材料 |
3.5 其他功能材料 |
4 结语 |
(3)聚晶金刚石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PCD的结合剂种类 |
1.1 金属结合剂PCD复合材料 |
1.2 陶瓷结合剂PCD复合材料 |
1.3 金属–陶瓷结合剂PCD复合材料 |
2 制备方法 |
2.1 熔渗法 |
2.2 高压烧结 |
2.3 自蔓延高温合成 |
2.4 SPS烧结 |
3 影响PCD性能的因素 |
3.1 结合剂种类 |
3.2 结合剂含量 |
3.3 金刚石含量 |
4 性能调控 |
4.1 金刚石涂覆 |
4.2 结合剂添加其他相 |
4.3 合金化 |
5 PCD的应用 |
6 展望 |
(4)金刚石表面镀覆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金刚石表面镀覆制品概述 |
1.2 金刚石表面镀覆技术的意义 |
2 金刚石表面镀覆的方法 |
2.1 金刚石表面化学镀镍 |
2.2 金刚石表面电镀技术 |
2.3 金刚石表面盐浴镀技术 |
2.4 真空物理气相沉积法金刚石表面镀 |
2.5 真空化学气相沉积法金刚石表面镀 |
2.6 真空微蒸发镀金刚石表面镀覆技术 |
2.7 双阴极等离子溅射镀金刚石表面镀覆技术 |
3 金刚石表面镀覆技术展望 |
(5)难熔金属钨与钼的微波烧结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难熔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 |
1.1.1 难熔金属的发展历程 |
1.1.2 难熔金属制备技术 |
1.2 金属材料的微波烧结 |
1.2.1 微波的基本特征 |
1.2.2 微波烧结技术的发展 |
1.2.3 微波烧结技术的特点 |
1.2.4 微波烧结金属粉末材料的原理 |
1.2.5 微波烧结金属粉末材料的设备 |
1.2.6 金属粉末材料微波烧结的研究进展 |
1.2.7 微波烧结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2.1.1 主要实验试剂及实验设备 |
2.1.2 粉末的制备 |
2.1.3 粉体压制及微波烧结 |
2.2 微观组织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2.4 粉体及试样粒径的分析 |
2.3 物理性能测试 |
2.3.1 致密度的测定 |
2.3.2 线性收缩率的测定 |
2.3.3 显微硬度的测定 |
3 难熔金属钼微波烧结工艺研究 |
3.1 纳米钼粉的表征 |
3.2 微波烧结纳米钼粉压坯的升温特性 |
3.3 烧结温度对钼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3.1 烧结温度对钼试样密度的影响 |
3.3.2 烧结温度对钼试样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
3.3.3 烧结温度对钼试样显微硬度的影响 |
3.4 升温速率对钼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4.1 升温速率对钼试样致密度与线性收缩率的影响 |
3.4.2 升温速率对钼试样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
3.4.3 升温速率对钼试样显微硬度的影响 |
3.5 保温时间对钼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5.1 保温时间对钼试样致密度的影响 |
3.5.2 保温时间对钼试样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
3.5.3 保温时间对钼试样显微硬度的影响 |
3.6 微波烧结钼试样的动力学及机制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难熔金属钨微波烧结工艺研究 |
4.1 纳米钨粉的表征 |
4.2 烧结温度对钨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2.1 烧结温度对钨试样致密度的影响 |
4.2.2 烧结温度对钨试样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
4.2.3 烧结温度对钨试样显微硬度的影响 |
4.3 升温速率对钨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3.1 升温速率对钨试样致密度与收缩率的影响 |
4.3.2 升温速率对钨试样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
4.3.3 升温速率对钨试样硬度的影响 |
4.4 压制压力对钨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4.1 压制压力对钨试样致密度与收缩率的影响 |
4.4.2 压制压力对钨试样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
4.4.3 压制压力对钨试样显微硬度的影响 |
4.5 保温时间对钨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5.1 保温时间对钨试样致密度的影响 |
4.5.2 保温时间对钨试样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
4.5.3 保温时间对钨试样显微硬度的影响 |
4.6 微波烧结钨粉压坯的动力学机制分析 |
4.7 微波烧结钨粉压坯的有限元模拟 |
4.7.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7.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锦纶基气流成网非织造磨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磨具的种类及发展概述 |
1.2.1 涂附磨具 |
1.2.2 固结磨具 |
1.3 非织造涂附磨具的应用与研究 |
1.3.1 非织造磨具基体 |
1.3.2 非织造磨具材料黏合剂的选择 |
1.3.3 磨粒 |
1.4 磨具材料抛光性能研究及表征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纤维原料 |
2.2.2 化学试剂 |
2.2.3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3 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的制备 |
2.3.1 气流成网非织造磨具材料制备的基本工艺流程 |
2.3.2 开松 |
2.3.3 气流成网 |
2.3.4 加固 |
2.3.5 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生产工艺参数设置 |
2.4 影响气流成网非织造基材均匀度的因素 |
2.5 基材基本性能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材特性对非织造磨具材料抛光性能的影响 |
3.1 非织造磨具材料抛光特性 |
3.1.1 抛光工件的去除原理 |
3.1.2 磨具的磨损 |
3.2 气流成网非织造磨具材料抛光性能的表征 |
3.2.1 基本性能测试 |
3.2.2 压缩性能测试 |
3.2.3 抛光性能测试 |
3.3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化学试剂 |
3.3.3 实验仪器 |
3.4 实验方法 |
3.4.1 浸轧 |
3.4.2 磨料的复配 |
3.5 基材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
3.5.1 纤维表面状态 |
3.5.2 压缩特性 |
3.5.3 抛光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磨料配比对非织造磨具材料抛光性能影响 |
4.1 实验设计 |
4.1.1 磨粒目数实验设计 |
4.1.2 基材黏合剂含量实验设计 |
4.1.3 磨料配比实验设计 |
4.2 磨粒目数实验结果 |
4.2.1 磨粒目数改变对压缩性能影响 |
4.2.2 磨粒目数改变对抛光性能性能影响 |
4.3 基材黏合剂含量改变实验结果 |
4.3.1 基材黏合剂含量对磨具材料压缩性能影响 |
4.3.2 基材黏合剂含量对磨具材料抛光性能影响 |
4.4 磨料配比正交实验结果 |
4.4.1 正交实验结果 |
4.4.2 各因素对磨具损耗量的影响 |
4.4.3 各因素对铝板磨削量的影响 |
4.4.4 各因素对铝板磨削量保持率的影响 |
4.4.5 最佳工艺参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超薄砂轮高速动态行为与新型结合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超薄砂轮概述 |
1.2.1 超薄砂轮主要用途和对结合剂性能的要求 |
1.2.2 超薄砂轮常见结合剂类型 |
1.2.3 超薄砂轮常见规格型号 |
1.2.4 超薄砂轮常见制造工艺 |
1.2.5 超薄砂轮高速磨削中的常见问题 |
1.3 高速磨削中动态力学行为研究 |
1.3.1 动态力学理论研究 |
1.3.2 高应变率下材料常见的动态效应 |
1.3.3 高应变率对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
1.4 高熵合金结合剂 |
1.4.1 高熵合金的性能 |
1.4.2 高熵合金的制造工艺 |
1.4.3 高熵合金的应用领域 |
1.5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超薄砂轮动态直径研究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设备与分析方法 |
2.3 超薄砂轮动态直径理论计算 |
2.4 超薄砂轮动态直径变化研究 |
2.4.1 转速和静态直径对动态直径的影响研究 |
2.4.2 结合剂杨氏模量对动态直径影响研究 |
2.4.3 安装精度对动态直径的影响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速磨削过程中应变速率及其动态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与分析方法 |
3.3 高速磨削中应变速率理论计算 |
3.3.1 不同线速度下应变率的理论计算 |
3.3.2 不同应变速率的应力-应变计算与分析 |
3.4 高速磨削过程中应变速率效应研究与分析 |
3.4.1 高速磨削中超薄砂轮和被加工材料的硬化效应研究 |
3.4.2 高速磨削中的韧-脆转变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
3.4.3 高速磨削中的发热效应研究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熵合金结合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分析与方法 |
4.3 高熵合金结合剂成分设计 |
4.4 高熵合金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
4.5 高熵合金结合剂制备与性能研究 |
4.5.1 球磨时间对机械合金化的影响 |
4.5.2 过程控制剂对机械合金化的影响 |
4.6 高熵合金烧结体制备与性能研究 |
4.6.1 烧结温度对烧结体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4.6.2 高熵合金烧结体高温稳定性的研究 |
4.6.3 非晶-高熵合金固溶体转化机理 |
4.6.4 CuZnFeTiAl烧结体应变速率和动态硬度的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熵合金结合剂在超薄砂轮中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样品制备 |
5.3 高熵合金结合剂与金刚石的界面结合机理 |
5.4 高熵合金结合剂与c BN的界面结合机理 |
5.5 高熵合金基超薄砂轮的高速磨削性能研究 |
5.5.1 不同含量高熵合金的超薄砂轮摩擦磨损研究 |
5.5.2 高熵合金超薄砂轮的高速动态性能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8)添加剂对金刚石砂轮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磨具 |
1.2.1 磨具的结构 |
1.2.2 磨具的主要性能 |
1.3 金刚石的特性及应用 |
1.4 金刚石砂轮的分类 |
1.4.1 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 |
1.4.2 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 |
1.4.3 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 |
1.5 国内外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研究现状 |
1.5.1 国外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研究现状 |
1.5.2 国内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研究内容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2 实验内容 |
2.2.1 实验方案 |
2.2.2 陶瓷结合剂的制备 |
2.2.3 陶瓷结合剂试样的制备 |
2.2.4 含金刚石磨料试样的制备 |
2.3 性能测试 |
2.3.1 抗折强度 |
2.3.2 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 |
2.3.3 热膨胀系数 |
2.3.4 高温流动性 |
2.3.5 润湿角 |
2.3.6 显微结构分析 |
2.3.7 物相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Na_3AlF_6 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
3.1 金刚石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要求 |
3.2 Li_2O-B_2O_3-Al_2O_3-SiO_2 玻璃体系的特点 |
3.3 Na_3AlF_6 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
3.3.1 结合剂的性能测试 |
3.3.2 含金刚石试样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WO_3和V_2O_5及Li_2O/(Al_2O_3+B_2O_3)摩尔比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
4.1 WO_3 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
4.1.1 含WO_3 结合剂的性能测试 |
4.1.2 含金刚石试样的性能测试 |
4.2 V_2O_5 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
4.2.1 含V_2O_5 结合剂性能测试 |
4.2.2 含金刚石试样性能测试 |
4.3 Li_2O/(Al_2O_3+B_2O_3)摩尔比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
4.3.1 结合剂性能测试 |
4.3.2 含金刚石试样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形势下知识经济和创新成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
1.1.2 技术学习与创新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 |
1.1.3 技术追赶与创新模式表现出较强的技术知识异质性特征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搜集 |
1.5.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综述 |
2.1 创新思想的演化 |
2.2 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的视角变迁 |
2.2.1 新区域主义的兴起与地域创新模型 |
2.2.2 外部/全球联系、跨区网络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
2.2.3 全球-地方联结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
2.2.4 小结 |
2.3 技术、技术体制与创新 |
2.3.1 技术与技术体制 |
2.3.2 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 |
2.3.3 技术体制与技术追赶 |
2.3.4 小结 |
2.4 知识基础与创新 |
2.4.1 知识基础 |
2.4.2 知识基础与创新 |
2.4.3 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主流的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 |
3.1.1 区域(空间)视角下的新产业区及相关理论 |
3.1.2 网络视角下的全球价值链/生产网络及相关理论 |
3.2 学习场理论 |
3.3 知识基础理论 |
3.4 理论整合与分析框架 |
3.4.1 框架构思 |
3.4.2 分析的维度 |
3.4.3 分析的焦点 |
3.5 本章小结 |
4 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理论建构 |
4.1 从物理场到学习场:场的思想演变 |
4.2 学习场:多尺度性与多元性 |
4.3 知识基础与创新 |
4.3.1 意会知识与地域创新模型 |
4.3.2 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 |
4.4 知识创造与场理论 |
4.4.1 SECI 过程与知识创造 |
4.4.2 知识创造、SECI 与 Ba |
4.5 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多尺度性 |
4.5.1 符号性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 |
4.5.2 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 |
4.5.3 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 |
4.5.4 知识复杂性与混合型学习场 |
4.6 本章小结 |
5 世界超硬材料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
5.1 超硬材料产业的行业特征 |
5.1.1 典型单一的产业链类型,各环节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高 |
5.1.2 小行业、大用途,具有工业的牙齿之称 |
5.1.3 行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
5.1.4 各环节附加值与地理分布不同 |
5.2 超硬材料行业的全球格局 |
5.3 超硬材料合成技术发展史与世界超硬材料产品创新 |
5.3.1 近代科学知识与人造金刚石合成 |
5.3.2 气相沉积合成技术与金刚石薄膜的兴起 |
5.3.3 纳米技术与纳米金刚石的问世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
6.1 科学研究与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 |
6.1.1 科研院所与中国人造金刚石合成及工业化生产 |
6.1.2 科学研究全方位展开与超硬材料行业产品创新 |
6.1.3 合成设备、工艺进步与金刚石行业突破创新 |
6.2 超硬材料行业发展的国内图景 |
6.2.1 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 |
6.2.2 较为完善的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
6.2.3 区域集中与集聚现象明显 |
6.2.4 行业集中度高,呈现寡头竞争格局 |
6.2.5 产品同质化严重,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 |
6.3 本章小结 |
7 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技术创新 |
7.1 郑州高新区概况与发展 |
7.1.1 地理与区位 |
7.1.2 高新区建立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
7.1.3 高新区的发展现状与成就 |
7.2 郑州超硬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7.2.1 技术极的推动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 |
7.2.2 初级要素优势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 |
7.2.3 市场需求拉动与超硬材料行业的飞速发展 |
7.2.4 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超硬材料行业的壮大 |
7.3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发展 |
7.3.1 区内企业聚集及规模优势明显 |
7.3.2 区内企业各具特色,产业链条完善 |
7.3.3 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区域创新环境初显 |
7.3.4 中心地位突出,信息资源丰富 |
7.4 科学型学习场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研究 |
7.4.1 大学(科研机构)、解析知识与创新 |
7.4.2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极 |
7.4.3 技术极-企业知识流动机制与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 |
7.4.4 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 |
7.4.5 科学型学习场的地理模式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10)用于高效精密加工的半固着磨具的“陷阱”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意义 |
1.2 半固着磨粒加工构想及"陷阱"效应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5 本文结构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关于半固着与陷阱效应的探讨 |
2.1 磨粒概述 |
2.1.1 磨粒的材料 |
2.1.2 磨粒的形状 |
2.1.3 磨粒的粒度 |
2.1.4 磨粒的粒度分布 |
2.1.5 磨粒的平均粒径 |
2.2 磨粒加工概述 |
2.2.1 磨粒加工的概念与分类 |
2.2.2 磨粒加工方法与机理 |
2.3 半固着的定义与范畴 |
2.4 有关"陷阱"的探讨 |
2.4.1 "陷阱"效应与半固着的关系 |
2.4.2 "陷阱"效应与气孔容屑作用的关系 |
2.4.3 "陷阱"效应与磨粒埋没现象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半固着磨具的制造与性能检测 |
3.1 先进陶瓷材料简介 |
3.2 半固着磨具设计准则的探讨 |
3.3 磨具概述 |
3.3.1 结合剂 |
3.3.2 磨具的制造 |
3.3.3 磨具性能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 |
3.3.4 磨具的磨损 |
3.4 半固着磨具制造 |
3.4.1 磨粒与结合剂的选择 |
3.4.2 水结合剂半固着磨具 |
3.4.3 SSB结合剂半固着磨具 |
3.5 半固着磨具性能检测 |
3.5.1 水结合剂半固着磨具 |
3.5.2 SSB绮合剂半固着磨具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半固着磨具离散元模型建立 |
4.1 离散元方法简介 |
4.2 颗粒流方法及软件介绍 |
4.2.1 颗粒流方法的基本假设 |
4.2.2 颗粒流方法的特点 |
4.2.3 基本运动理论 |
4.2.4 颗粒集的创建 |
4.2.5 边界条件 |
4.2.6 模型的平衡和监测 |
4.2.7 接触本构模型 |
4.3 半固着磨具DEM的模型 |
4.4 离散元模型参数获得 |
4.4.1 虚拟压缩比实验 |
4.4.2 平行连接参数调整 |
4.5 模型参数的细观验证 |
4.5.1 真实压入实验 |
4.5.2 虚拟压入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半固着磨具"陷阱"效应的离散元模拟 |
5.1 "陷阱"效应评价指标 |
5.1.1 量纲一的载荷 |
5.1.2 陷入时间 |
5.2 "陷阱"效应离散元模型建立 |
5.2.1 "陷阱"效应模拟方法 |
5.2.2 模型边界尺寸的确定 |
5.3 磨具制造参数对"陷阱"效应的影响 |
5.3.1 孔隙率的影响 |
5.3.2 磨粒硬度的影响 |
5.3.3 磨粒粒径均值的影响 |
5.3.4 磨粒间摩擦系数的影响 |
5.3.5 结合强度的影响 |
5.4 加工工艺参数对"陷阱"效应的影响 |
5.4.1 加工载荷的影响 |
5.4.2 工件与磨具相对速度的影响 |
5.4.3 工件摩擦系数的影响 |
5.5 大颗粒尺寸及形状对"陷阱"效应的影响 |
5.5.1 大颗粒尺寸的影响 |
5.5.2 大颗粒形状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半固着磨具"陷阱"效应的验证与实验分析 |
6.1 "陷阱"效应验证 |
6.1.1 干式加工 |
6.1.2 湿式加工 |
6.2 "陷阱"效应的实验分析 |
6.2.1 大颗粒加入方式的探讨 |
6.2.2 大颗粒特性对"陷阱"效应的影响 |
6.2.3 磨具硬度对"陷阱"效应的影响 |
6.2.4 加工工艺参数对"陷阱"效应的影响 |
6.2.5 实验与模拟结果的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半固着磨粒加工试验 |
7.1 实验与检测设备 |
7.2 单晶硅 |
7.3 不锈钢 |
7.4 铜片加工 |
7.5 球体加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四、用途广泛的磨料磨具(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金刚石的研究进展[J]. 张旺玺. 陶瓷学报, 2021(04)
- [2]纳米金刚石原位反应制备多元化合物结合的聚晶金刚石[D]. 屈静. 燕山大学, 2021
- [3]聚晶金刚石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邹芹,向刚强,王瑶,李艳国,尹育航,李静.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2021(03)
- [4]金刚石表面镀覆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进展[J]. 朱振东,刘豪,张甜,肖长江,栗正新. 超硬材料工程, 2021(03)
- [5]难熔金属钨与钼的微波烧结工艺研究[D]. 王瑞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锦纶基气流成网非织造磨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军杰. 江南大学, 2021(01)
- [7]超薄砂轮高速动态行为与新型结合剂设计研究[D]. 黎克楠. 燕山大学, 2019(06)
- [8]添加剂对金刚石砂轮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D]. 张亚飞. 燕山大学, 2019(03)
- [9]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D]. 吕可文. 河南大学, 2013(12)
- [10]用于高效精密加工的半固着磨具的“陷阱”效应研究[D]. 王志伟.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5)